• 993.50 KB
  • 52页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 5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工[2004]09号文,《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模板脚手架委员会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过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碗扣式脚手架在我国应用的实践经验、与相关标准规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3主要构、配件和材料;4荷载;5设计计算;6构造要求;7搭设与拆除;8检查与验收;9安全管理与维护。  本规范由建设部安全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安全分会归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模板脚手架委员会(地址:北京市安定门外北苑路68号邮政编码:100012)。  本规范参编单位有:北京星河模板脚手架有限公司           北京建安泰脚手架有限公司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长宁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           上海顺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杨亚男 贺军 余宗明 蒋金生 任升高 陈传为           高秋利 高妙康 刘厚纯 熊耀莹总则  1.0.1为了在碗扣式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其它用途如:烟囱、水塔等一般构筑物以及道路、桥梁、水坝等工程可按照本规范的原则执行。  1.0.3 落地碗扣式脚手架当搭设高度H≤20m时可按普通架子常规搭设,当搭设高度H>20m及超高、超重、大跨度的模板支撑体系必须制定专项施工设计方案,并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  1.0.4与碗扣式脚手架结构类型相似的其他脚手架可参照本规范的原则执行。  1.0.5碗扣式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术语、符号2.1术语2.1.1碗扣式脚手架CuplokScaffolding  采用碗扣方式连接的钢管脚手架。2.1.2碗扣节点CuplokJoint  脚手架碗扣连接的部位。2.1.3立杆StandingTube  碗扣脚手架的竖向支撑杆。2.1.4上碗扣BellShapeCap  沿立杆滑动起锁紧作用的碗扣节点零件。2.1.5下碗扣BowlShapeSocket  焊接于立杆上的碗型节点零件。2.1.6立杆连接销Pin  立杆竖向接长连接专用销子。2.1.7限位销limitPin   焊接在立杆上能锁紧上碗扣的定位销。2.1.8横杆FlatTubeCross  碗扣式脚手架的水平杆件。2.1.9横杆接头Spigot  焊接于横杆两端的连接件。2.1.10专用斜杆:SpecialBatterTube  带有旋转横杆接头,提高框架平面稳定性的斜向拉压杆。2.1.11水平斜杆HorizontalSlantTube  钢管两端焊有插头的水平连接斜杆。2.1.12十字撑CrossBracing  用作双排脚手架竖向加强支撑的构件。2.1.13八字斜杆SplayedSlantStrut  斜杆八字型设置方式。2.1.14间横杆:IntermediateFlatTube  钢管两端焊有插卡装置的横杆。2.1.15挑梁:Bracket  脚手架作业平台的挑出构件,分宽挑梁和窄挑梁。2.1.16连墙杆ConnectedAnchorinWall   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的构件。2.1.17可调底座:JackSupport  可调节高度的底座。2.1.18可调托撑:U-Jack  立杆顶部可调节高度的顶撑。2.1.19梯架Stair  脚手架上施工人员上下通行的梯子。2.1.20脚手板ScaffoldBoard  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行走及作业用平台板。2.1.21廊道CorridorWay  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间人员上下行走和运输施工材料的通道。2.1.22几何不变性GeometricalStability  杆系结构构成几何不变的性能。2.2符号2.2.1荷载和荷载效应  M——横杆弯矩;  Mw——单肢立杆弯矩;  N——立杆轴向力;   N0——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  NG1——脚手架结构自重;  NG2——脚手板及构配件自重;  NE——欧拉临界力;  NQ1——施工荷载轴向力;  ΣNQi——施工荷载轴向力总和;  NS——风荷载作用下连墙件的轴向力;  NW——风荷载作用下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P——作用在立杆上的垂直荷载;  Pc——作用在横杆上的集中荷载;  Q1——支撑架模板自重标准值;  Q2——新浇砼及钢筋自重标准值;  Q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Q4——振捣砼产生的荷载;  Wj——节点风荷载;  Wk——风荷载标准值;  Wo——基本风压;  Ws——节点风荷载的斜杆内力;   Wv——节点风荷载的立杆内力;  g2——脚手板自重;  σ——横杆抗弯强度。2.2.2材料、构件设计指标  E——钢材的弹性模量;  Qb——碗扣节点极限抗剪强度值;  Qc——扣件抗滑强度设计值;  ?——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  [υ]——横杆允许挠度;  υmax——横杆最大挠度;  ?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2.2.3几何参数  A——立杆截面面积;  Ac——连墙件的净截面面积;  Ag——单肢立杆底面面积;  H——架体高度;  Hl——连墙件水平间距;  I——钢管截面惯性矩   L——支座跨度;  Ll——连墙件竖向间距;  Lx、Ly——支撑架立杆纵向、横向间距;  W——截面模量;  α——双排脚手架立杆纵距;  c——梁至支座边距;  m——脚手板层数;  n——施工层数;  h——步距;  i——回转半径;  l0——计算长度。2.2.4计算系数  β——有效弯矩系数;  βgz——阵风系数;  γ——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φ——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挡风系数;  λ——长细比。 3主要构、配件  3.1碗扣节点构成:由上碗扣、下碗扣、立杆、横杆接头和上碗扣限位销组成(图3.1)。图3-1碗扣节点构成图3.2脚手架立杆碗扣节点应按0.6m模数设置。3.3立杆上应设有接长用套管及连接销孔。3.4构、配件种类、规格及用途(表3.4)表3.4碗扣式脚手架主要构、配件种类、规格及用途名称型号规格(mm)市场重量(kg)设计重量(kg)立LG-120ф48×3.5×12007.417.05 杆LG-180ф48×3.5×180010.6710.19LG-240ф48×3.5×240014.0213.34LG-300ф48×3.5×300017.3116.48横杆HG-30ф48×3.5×3001.671.32HG-60ф48×3.5×6002.822.47HG-90ф48×3.5×9003.973.63HG-120ф48×3.5×12005.124.78HG-150ф48×3.5×15006.285.93HG-180ф48×3.5×18007.437.08间横杆JHG-90ф48×3.5×9005.284.37JHG-120ф48×3.5×12006.435.52JHG-120+30ф48×3.5×(1200+300)7.746.85JHG-120+60ф48×3.5×(1200+600)9.698.16专用斜杆XG-0912ф48×3.5×1507.116.33XG-1212ф48×3.5×1707.877.03XG-1218ф48×3.5×21609.668.66XG-1518ф48×3.5×234010.349.30XG-1818ф48×3.5×255011.1310.04专用斜杆ZXG-0912ф48×3.5×12705.89ZXG-1212ф48×3.5×15006.76ZXG-1218ф48×3.5×19208.73十字撑XZC-0912ф30×2.5×13904.72XZC-1212ф30×2.5×15605.31XZC-1218ф30×2.5×20607窄挑梁TL-30宽度3001.681.53宽挑梁TL-60宽度6009.308.60立杆连接销LLXф120.18可调底座KTZ-45可调范围≤3005.82KTZ-60可调范围≤4507.12KTZ-75可调范围≤6008.5可调托座KTC-45可调范围≤3007.01KTC-60可调范围≤4508.31KTC-75可调范围≤6009.69脚JB-1201200x27012.8 手板JB-1501500x27015JB-1801800x27017.9架梯JT-2552546×53034.73.5构、配件材料、制作要求3.5.1碗扣式脚手架用钢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92)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的Q235A级普通钢管,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3.5.2碗扣架用钢管规格为Φ48×3.5mm,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5-0.025mm。  3.5.3上碗扣、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螺母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9440中KTH330-08及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3.5.4下碗扣、横杆接头、斜杆接头应采用碳素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3.5.5采用钢板热冲压整体成形的下碗扣,钢板应符合GB700标准中Q235A级钢的要求,板材厚度不得小于6mm。并经600~650·C的时效处理。严禁利用废旧锈蚀钢板改制。3.5.6立杆连接外套管壁厚不得小于3.5-0.025mm,内径不大于50mm,外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60mm,外伸长度不小于110mm。3.5.7杆件的焊接应在专用工装上进行,各焊接部位应牢固可靠,焊缝高度不小于3.5mm,其组焊的形位公差应符合表3.5.7的要求表3.5.7杆件组焊形位公差要求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 杆件管口平面与钢管轴线垂直度0.52 立杆下碗扣间距±13 下碗扣碗口平面与钢管轴线垂直度≤14 接头的接触弧面与横杆轴心垂直度≤15 横杆两接头接触弧面的轴心线平行度≤13.5.8立杆上的上碗扣应能上下串动和灵活转动,不得有卡滞现象;杆件最上端应有防止上碗扣脱落的措施。3.5.9立杆与立杆连接的连接孔处应能插入Φ12mm连接销。 3.5.10在碗扣节点上同时安装1—4个横杆,上碗扣均应能锁紧。3.5.11构配件外观质量要求:  1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接长钢管;  2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3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  4各焊缝应饱满,焊药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  5构配件防锈漆涂层均匀、牢固。  6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3.5.12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4-5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4荷载4.1荷载分类4.1.1作用于脚手架和模板支架上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和可变荷载(活荷载)两类。4.1.2脚手架的永久荷载,一般包括下列荷载:  1组成脚手架结构的杆系自重,包括:立杆、纵向横杆、横向横杆、斜杆、水平斜杆、八字斜杆、十字撑等自重;  2配件重量,包括:脚手板、栏杆、挡脚板、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及附加构件的自重;  设计脚手架时,其荷载应根据脚手架实际架设情况进行计算。4.1.3脚手架的可变荷载,包括下列荷载:  1脚手架的施工荷载,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操作人员、器具及材料等的重量。  2风荷载。4.1.4模板支架的永久荷载,一般包括下列荷载:   1作用在模板支架上的结构荷载,包括:新浇筑混凝土、钢筋、模板、支承梁(楞)等自重。  2组成模板支架结构的杆系自重,包括:立杆、纵向及横向水平杆、水平及垂直斜撑等自重。  3配件自重,根据工程情况定,包括:脚手板、栏杆、挡脚板、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及附加构件的自重。4.1.5模板支架的可变荷载,包括下列荷载:  1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  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3风荷载。4.2荷载标准值4.2.1脚手架结构杆系自重标准值,可按本规范表3.4采用。4.2.2脚手架配件重量标准值,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1脚手板自重标准值统一按0.35KN/m2取值。  2操作层的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按0.14KN/m取值。  3脚手架上满挂密目安全网自重标准值按0.01KN/m2取值。4.2.3模板支撑架荷载标准值:  1模板支撑架的自重标准值Q1: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纸确定。对一般肋形楼板及无梁楼板模板的自重标准值,可按表4.2.3-1采用。表4.2.3-1水平模板自重标准值(KN/m2)序号模板的构件名称竹、木胶合板及木模板定型钢模板1平面模板及小楞0.300.502楼板模板(其中包括梁模板)0.500.75   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包括钢筋)标准值Q2:对普通钢筋混凝土可采用25KN/m3,对特殊钢筋混凝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3:取2KN/m2。4.2.4脚手架的施工荷载标准值,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1操作层均布施工荷载的标准值,应根据脚手架的用途,按表4.2.4采用。表4.2.4操作层均布施工荷载标准值脚手架用途荷载标准值(KN/m2)结构脚手架3.0装修脚手架2.0  2脚手架的操作层层数按实际计算。4.2.5模板支撑架的施工荷载标准值  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按均布活荷载取1.0KN/m2。  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可采用2.0KN/m2。4.2.6作用于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Wk=0.7μz·μs·Wo   (4.2.6)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规定采用,见附录A表A;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规定的竖直面取0.8;   Wo——基本风压(KN/m2),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规定采用,见附录A图A; 4.2.7满挂密目安全网的脚手架挡风系数φ宜取0.8。4.3荷载的分项系数4.3.1计算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构件强度时的荷载设计值,取其标准值乘以下列相应的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2;计算结构倾覆稳定时,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4。4.3.2计算构件变形(挠度)时的荷载设计值,各类荷载分项系数,均取1.0。4.4荷载效应组合4.4.1设计脚手架及模板支架时,其架体的稳定和连墙件承载力等应按表4.4.1的荷载组合要求进行计算。表4.4.1荷载效应组合序号计算项目荷载组合1 立杆稳定计算 ①永久荷载+可变荷载 ②永久荷载+0.9(可变荷载+风荷载)2 连墙件承载力计算 风荷载+3.0KN3 斜杆强度和连接扣件(抗滑)强度计算 风荷载 5.结构设计计算5.1基本设计规定:5.1.1本规范的结构设计依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及《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等国家标准的规定。采用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5.1.2 脚手架的结构设计应保证整体结构形成几何不变体系,以“结构计算简图”为依据进行结构计算。脚手架立、横、斜杆组成的节点视为“铰接”。5.1.3脚手架立、横杆构成网格体系几何不变条件应保证(满足)网格的每层有一根斜杆(图5.1.3)。图5.1.3网络结构几何不变条件5.1.4模板支撑架(满堂架)几何不变条件应保证(是)沿立杆轴线(包括平面x、y两个方向)的每行每列网格结构竖向每层有一根斜杆(图5.1.4),也可采用侧面增加链杆与结构柱、墙相连(图5.1.4-1所示)或采用格构柱法(图5.1.4-2)。 图5.1.4满堂架几何不变体系图5.1.4-1侧面增加支撑链杆法图5.1.4-2格构柱法5.1.5双排脚手架沿纵轴x方向形成两片网格结构的几何不变条件可采用每层设一根斜杆(图5.1.5),在y轴方向应与连墙件支撑作用共同分析:  1当两立杆间无斜杆时(图5.1.5a),立杆的计算长度l0等于拉墙件间垂直距离;  2当两立杆间增设斜杆(图5.1.5b)则其立杆计算长度l0等于立杆节点间的距离。  3无拉墙件立杆应在拉墙件标高处增设水平斜杆,使内外大横杆间形成水平桁架(图5.1.5A-A剖面)。 图5.1.5双排外脚手架结构计算简图5.1.6双排脚手架无风荷载时,立杆一般按承受垂直荷载计算,当有风荷载时按压弯构件计算。5.1.7当横杆承受非节点荷载时,应进行抗弯强度计算,当风荷载较大时应验算连接斜杆两端扣件的承载力;5.1.8所有杆件长细比λ=l0/i不得大于250。5.1.9当杆件变形有控制要求时,应按照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其变形。5.1.10脚手架不挂密目网时,可不进行风荷载计算;当脚手架采用密目安全网或其他方法封闭时,则应按挡风面积进行计算。5.2施工设计5.2.1施工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说明所服务对象的主要情况,外脚手架应说明所建主体结构高度,平面形状及尺寸;模板支撑架应按平面图说明标准楼层的梁板结构。  2架体结构设计和计算:     第一步:制定方案;    第二步:荷载计算;    第三步:最不利位置立杆、横杆、斜杆强度验算,连墙件及基础强度验算;    第四步:绘制架体结构计算图(平、立、剖)。  3确定各个部位斜杆的连接措施及要求,模板支撑架应绘制顶端节点构造图;  4说明结构施工流水步骤,编制构配件用料表及供应计划;  5架体搭设,使用和拆除方法;  6保证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5.2.2架体的构造设计尚应符合本规范第六章的有关规定。5.3双排脚手架的结构计算5.3.1无风荷载时,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  1立杆轴向力按下式计算:         N=1.2(NG1+NG2)+1.4ΣNQi   (5.3.1-1)  式中:NG1——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KN/m2);     NG2——脚手板及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KN/m2);    ΣNQi——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分双排脚手架与模板支撑架两种情况(KN/m2)。  2单肢立杆稳定性按下式计算:             N≤φAf     (5.3.1—2)   式中:A——立杆横截面积;     φ——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按细长比查本规范附录C;     f——钢材强度设计值,查本规范附录B表B2。5.3.2组合风荷载时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  1风荷载对立杆产生弯矩按下式计算:          Mw=1.4al02WK/10      (5.3.2-1)  式中:Mw——单肢立杆弯矩(KN·m);     a——立杆纵矩(m);     Wk——风荷载标准值(KN/m2);     l0——立杆计算长度(m);  2单肢立杆轴向力按下式计算:       Nw=1.2(NG1+NG2)+0.9×1.4ΣNQI     (5.3.2-2)  3立杆压弯强度按下式计算:    Nw/ΦA+0.9βMw/[γW(1-0.8Nw/NE)]≤f   (5.3.2-3)  式中:β——有效弯矩系数,采用1.0;     γ——截面塑性发展系数,钢管截面为1.15;     W——立杆截面模量;     NE——欧拉临界力,NE=π2EA/λ2(E为材料弹性模量,λ为压杆长细比)。 5.3.3连墙件计算  1在风荷载作用下连墙件的轴向力应按下式计算:       Nc=1.4WK·L1·H1     (5.3.3-1)  式中:Nc——风荷载作用下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   L1、H1——连墙件竖向及水平间距(m)。  2连墙件强度及稳定应按下式计算:       Nc+No≤Φ·Ac·f     (5.3.3-2)  式中:No——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取3KN;  Ac——连墙件的毛截面积(mm2);  3当采用钢管扣件连接时应验算其抗滑承载力。5.4双排外脚手架的搭设高度5.4.1双排外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最不利立杆的单肢承载力(应为立杆最下段);  2施工荷载及层数及脚手板铺设层数;  3立杆的纵向和横向间距及横杆的步距;  4拉墙件间距;  5风荷载等的影响。5.4.2最不利立杆的单肢承载力的计算,应根据5.1.5条的两种情况确定最不利单肢立杆的计算长度;确定单肢立杆承载能力:N≤φAf。 5.4.3计算立杆的轴向力,根据施工条件确定荷载等级和层数以及脚手板的层数,计算立杆的轴向力(图5.4.3)。图5.4.3搭设高度计算图  1脚手板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层数m;脚手板自重载荷G2。        NG2=mG2×ab/2     (5.4.3-1)  2施工荷载:层数n;施工荷载Q3。.        NQ1=nQ3×ab/2     (5.4.3-2) 5.4.4计算每步脚手架自重    NG1=ht1+0.5t2+t3+t4   (5.4.4)  式中:h——步距(m);   t1——立杆每米重量(KN);   t2——廊道横杆单件重量(KN);   t3——纵向横杆单件重量(KN);   t4——内外立杆间斜杆或十字撑重量(KN)。5.4.5搭设高度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按下式计算:   H=[Ns-(1.2NQ2K+1.4NQK)]h/1.2NQ1    (5.4.5)  式中:Ns——单肢立杆承载力,按(5.3.1—2)式计算。  组合风荷载时的H值应按(5.3.2—3)立杆压弯公式验算。5.5 地基承载力计算5.5.1立杆最小底面积的计算    Ag=N/fg     (5.5.1)  式中:Ag——支撑单肢立杆底座面积(m2);     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a)按地勘报告选用,当地基为回填土时乘以地基承载系数5.5.2当地基为岩石或混凝土时,可不进行计算,但应保证立杆底座与基底均匀传递荷载。5.5.3当地基为回填土时,必须分层夯实,并应考虑雨水渗透的影响。地基承载系数:对碎石土、砂土、回填土应取0.4;对粘土应取0.5。5.5.4当脚手架搭设在结构的楼板、挑台上时,立杆底座应铺设垫板,并应对楼板或挑台等的承载力进行验算。5.6 模板支撑架计算5.6.1单肢立杆承载力的计算  1单肢立杆轴向力计算公式   N=[1.2Q1+1.4(Q3+Q4)]·Lx·Ly+1.2Q2V     (5.6.1—1)  式中:Lx、Ly——单肢立杆纵向及横向间距(m);        V——Lx、Ly段的混凝土体积(m3)。   2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公式同(5.3.1—2)。5.6.2横杆承载力及挠度计算  1当横杆支撑梁时(图5.6.2),横杆弯矩按下式计算:  应对横杆进行抗弯强度计算,可将作用在横杆上的均布荷载转化为两集中荷载P。横杆弯矩按下式计算:              M=Pc·C      (5.6.2-1)  式中:M——横杆弯矩(KN·m);     Pc---梁砼重量及模板重量的1/2;     C----梁边至立杆之间距离。  2横杆抗弯强度按下式计算:          M/W≤f          (5.6.2-2)  式中:W---钢管的截面模量。图5.6.2横杆弯矩计算简图   3横杆的挠度应符合下式规定:         式中:υmax——横杆的最大挠度;     [υ]——容许挠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5.6.3碗扣节点承载力按下式验算:         Pc≤Qb       (5.6.3)  式中:Qb ——下碗扣抗剪强度设计值,取60KN。5.6.4当模板支撑架高度大于8米并有风荷载作用时,应对斜杆内力进行计算,并验算连接扣件的抗滑能力(图5.6.4)。图5.6.4斜杆内力计算简图  1当对架体内力计算时将风荷载化解为每一结点的集中荷载W;   2W在立杆及斜杆中产生的内力WV、Ws按下式计算:  3自上而下叠加斜杆最大内力为Σn1Ws,验算斜杆两端连接扣件抗滑强度:                      (5.6.4-3)  式中:QC ——扣件抗滑强度,取8KN。  4当下部无密目安全网时,只需计算顶端模板的风荷载。5.6.5高度大于8米的模板支撑架并有风荷载作用时,应验算迎风立杆所产生的拉力,不得超过立杆轴向力荷载,即P—ΣWV≥0,否则应采取措施保证架体整体稳定。相应风荷载在另一侧立杆中产生的压力,应叠加到立杆轴向力中并验算其强度。5.6.6当采用缆风绳维持架体整体稳定时,缆风绳的初始拉力在立杆中的数值应叠加到立杆轴力中;缆风绳的拉设与拆除应对称,否则应计算其偏心作用。6构造要求6.1双排外脚手架6.1.1双排脚手架应根据使用条件及荷载要求选择结构设计尺寸,横杆步距宜选用1.8m,廊道宽度(横距)宜选用1.2m,立杆纵向间距可选择不同规格的系列尺寸。6.1.2曲线布置的双排外脚手架组架时,应按曲率要求使用不同长度的内外横杆组架,曲率半径应大于2.4米。6.1.3双排外脚手架拐角为直角时,宜采用横杆直接组架(图6.1.3a );拐角为非直角时,可采用钢管扣件组架(图6.1.3b)。(a)横杆组架               (b)钢管扣件组架图6.1.3拐角组架图6.1.4脚手架首层立杆应采用不同的长度交错布置,底部横杆(扫地杆)严禁拆除,立杆应配置可调底座(图6.1.4)。图6.1.4首层立杆布置图6.1.5脚手架专用斜杆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斜杆应设置在有纵向及廊道横杆的碗扣节点上;  2脚手架拐角处及端部必须设置竖向通高斜杆(图6.1.5);  3 脚手架高度≤20m时,每隔5跨设置一组竖向通高斜杆;脚手架高度大于20m时,每隔3跨设置一组竖向通高斜杆;斜杆必须对称设置(图6.1.5);  4斜杆临时拆除时,应调整斜杆位置,并严格控制同时拆除的根数。图6.1.5专用斜杆设置图6.1.6当采用钢管扣件做斜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扣接点距碗扣节点的距离宜≤150mm;当出现不能与立杆扣接的情况时亦可采取与横杆扣接,扣接点应牢固;  2斜杆宜设置成八字形,斜杆水平倾角宜在45o~60o之间,纵向斜杆间距可间隔1~2跨(图6.1.6);  3脚手架高度超过20m时,斜杆应在内外排对称设置。 图6.1.6钢管扣件斜杆设置图6.1.7 连墙杆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墙杆与脚手架立面及墙体应保持垂直,每层连墙杆应在同一平面,水平间距应不大于4跨;  2 连墙杆应设置在有廊道横杆的碗扣节点处,采用钢管扣件做连墙杆时,连墙杆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连接点距碗扣节点距离应≤150mm;  3 连墙杆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压荷载的刚性结构。6.1.8当连墙件竖向间距大于4m时,连墙件内外立杆之间必须设置廊道斜杆或十字撑(图6.1.8)。 图6.1.8廊道斜杆及十字撑设置示意图6.1.9当脚手架高度超过20米时,上部20米以下的连墙杆水平处必须设置水平斜杆。6.1.10脚手板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脚手板的挂钩必须完全落在廊道横杆上,并带有自锁装置,严禁浮放;  2平放在横杆上的脚手板,必须与脚手架连接牢靠,可适当加设间横杆,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小于150mm;  3作业层的脚手板框架外侧应设挡脚板及防护栏,护栏应采用二道横杆。6.1.11 人行坡道坡度可为1:3,并在坡道脚手板下增设横杆,坡道可折线上升(图6.1.11)。 图6.1.11人行坡道设置图6.1.12 人行梯架应设置在尺寸为1.8×1.8m的脚手架框架内,梯子宽度为廊道宽度的1/2,梯架可在一个框架高度内折线上升。梯架拐弯处应设置脚手板及扶手(图6.1.12)。图6.1.12人行梯架设置示意图6.1.13 脚手架上的扩展作业平台挑梁宜设置在靠建筑物一侧,按脚手架离建筑物间距及荷载选用窄挑梁或宽挑梁。宽挑梁可铺设两块脚手板,宽挑梁上的立杆应通过横杆与脚手架连接(图6.1.13)。图6.1.11扩展作业平台示意图 6.2模板支撑架6.2.1模板支撑架应根据施工荷载组配横杆及选择步距,根据支撑高度选择组配立杆、可调托撑及可调底座。6.2.2模板支撑架高度超过4m时,应在四周拐角处设置专用斜杆或四面设置八字斜杆,并在每排每列设置一组通高十字撑或专用斜杆(图6.2.2)。图6.2.2模板支撑架斜杆设置示意图6.2.3模板支撑架高宽比不得超过3,否则应扩大下部架体尺寸(图6.2.3),或者按有关规定验算,采取设置缆风绳等加固措施。 图6.2.3扩大下部架体示意图6.2.4房屋建筑模板支撑架可采用立杆支撑楼板、横杆支撑梁的梁板合支方法。当梁的荷载超过横杆的设计承载力时,可采取独立支撑的方法,并与楼板支撑连成一体(图6.2.4)。图6.2.4房屋建筑模板支撑架6.2.5人行通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双排脚手架人行通道设置时,应在通道上部架设专用梁,通道两侧脚手架应加设斜杆。(图6.2.5-1)。 图6.2.5-1双排外脚手架人行通道设置图  2模板支撑架人行通道设置时,应在通道上部架设专用横梁,横梁结构应经过设计计算确定。通道两侧支撑横梁的立杆根据计算应加密,通道周围脚手架应组成一体。通道宽度应≤4.8m(图6.2.5-2)图6.2.5-2模板支撑架人行洞口设置图  3洞口顶部必须设置封闭的覆盖物,两侧设置安全网。通行机动车的洞口,必须设置防撞设施。 7搭设与拆除7.1施工准备7.1.1脚手架施工前必须制定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保证其技术可靠和使用安全。经技术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7.1.2脚手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脚手架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的要求对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7.1.3对进入现场的脚手架构配件,使用前应对其质量进行复检。7.1.4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放置在堆料区内或码放在专用架上,清点好数量备用。脚手架堆放场地排水应畅通,不得有积水。7.1.5连墙件如采用预埋方式,应提前与设计协商,并保证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前埋入。7.1.6脚手架搭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排水措施得当。7.2地基与基础处理7.2.1脚手架地基基础必须按施工设计进行施工,按地基承载力要求进行验收。7.2.2地基高低差较大时,可利用立杆0.6m节点位差调节。7.2.3土壤地基上的立杆必须采用可调底座。7.2.4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7.3脚手架搭设7.3.1底座和垫板应准确地放置在定位线上;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底座的轴心线应与地面垂直。7.3.2脚手架搭设应按立杆、横杆、斜杆、连墙件的顺序逐层搭设,每次上升高度不大于3m 。底层水平框架的纵向直线度应≤L/200;横杆间水平度应≤L/400。7.3.3 脚手架的搭设应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撂底高度一般为6m,搭设后必须经检查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7.3.4脚手架的搭设应与建筑物的施工同步上升,每次搭设高度必须高于即将施工楼层1.5m。7.3.5脚手架全高的垂直度应小于L/500;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100mm。7.3.6脚手架内外侧加挑梁时,挑梁范围内只允许承受人行荷载,严禁堆放物料。7.3.7连墙件必须随架子高度上升及时在规定位置处设置,严禁任意拆除。7.3.8作业层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必须满铺脚手板,外侧应设挡脚板及护身栏杆;  2护身栏杆可用横杆在立杆的0.6m和1.2m的碗扣接头处搭设两道;  3作业层下的水平安全网应按<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设置。7.3.9采用钢管扣件作加固件、连墙件、斜撑时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2的有关规定。7.3.10脚手架搭设到顶时,应组织技术、安全、施工人员对整个架体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及时解决存在的结构缺陷。7.4脚手架拆除7.4.1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经按技术管理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拆除作业。7.4.2脚手架拆除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应对在岗操作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7.4.3脚手架拆除时必须划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派专人看管。7.4.4拆除前应清理脚手架上的器具及多余的材料和杂物。 7.4.5拆除作业应从顶层开始,逐层向下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7.4.6连墙件必须拆到该层时方可拆除,严禁提前拆除。7.4.7拆除的构配件应成捆用起重设备吊运或人工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7.4.8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必须事先确定分界处的技术处理方案。7.4.9拆除的构配件应分类堆放,以便于运输、维护和保管。7.5模板支撑架的搭设与拆除7.5.1模板支撑架搭设应与模板施工相配合,利用可调底座或可调托撑调整底模标高。7.5.2按施工方案弹线定位,放置可调底座后分别按先立杆后横杆再斜杆的搭设顺序进行。7.5.3建筑楼板多层连续施工时,应保证上下层支撑立杆在同一轴线上。7.5.4搭设在结构的楼板、挑台上时,应对楼板或挑台等结构承载力进行验算。7.5.5模板支撑架拆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混凝土强度的有关规定。7.5.6架体拆除时应按施工方案设计的拆除顺序进行。8检查与验收8.1进入现场的碗扣架构配件应具备以下证明资料:  1主要构配件应有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  2供应商应配套提供管材、零件、铸件、冲压件等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8.2构配件进场质量检查的重点:  钢管管壁厚度;焊接质量;外观质量;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及材质。 8.3脚手架搭设质量应按阶段进行检验:  1首段以高度为6米进行第一阶段(撂底阶段)的检查与验收;  2架体应随施工进度定期进行检查;达到设计高度后进行全面的检查与验收;  3遇6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雪后特殊情况的检查;  4停工超过一个月恢复使用前。8.4对整体脚手架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1保证架体几何不变性的斜杆、连墙件、十字撑等设置是否完善;  2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降,立杆底座与基础面的接触有无松动或悬空情况;  3立杆上碗扣是否可靠锁紧;  4立杆连接销是否安装、斜杆扣接点是否符合要求、扣件拧紧程度;8.5搭设高度在20m以下(含20m)的脚手架,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及监理人员进行验收;对于高度超过20m脚手架超高、超重、大跨度的模板支撑架,应由其上级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负责人组织架体设计及监理等人员进行检查验收。8.6脚手架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  1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  2高度超过20m的脚手架的专项施工设计方案;  3周转使用的脚手架构配件使用前的复验合格记录;  4搭设的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8.7高度大于8m的模板支撑架的检查与验收要求与脚手架相同。 9安全管理与维护9.1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料。9.2混凝土输送管、布料杆及塔架拉结缆风绳不得固定在脚手架上。9.3大模板不得直接墩放在脚手架上。9.4遇6级及以上大风、雨雪、大雾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作业。9.5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擅自拆除架体结构杆件,如需拆除必须报请技术主管同意,确定补救措施后放可实施。9.6严禁在脚手架基础及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9.7脚手架应与架空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工地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防雷措施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1)的有关规定执行。9.8使用后的脚手架构配件应清除表面粘结的灰渣,校正杆件变形,表面作防锈处理后待用。附录A:风荷载计算系数A1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对于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表A1确定。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表A1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离地面或海平面高度地面粗糙类别ABCD51.171.000.740.62101.381.000.740.62151.521.140.740.62201.631.250.840.62301.801.421.000.62401.921.561.130.73502.031.671.250.84603.121.771.350.93702.201.861.451.02803.271.951.541.11902.342.021.621.191003.402.091.701.271502.642.382.031.612003.832.612.301.922502.992.802.542.193003.122.972.752.453503.123.122.942.684003.123.123.122.91/4503.123.123.123.12A2阵风系数表A2:阵风系数离地面高度(m)地面粗糙类别ABCD51.691.882.303.21101.631.782.102.76151.601.721,992.54201.581.691.922.39301.541.641.832.21401.521.601.772.09501.511.581.732.01601.491.561.691.94701.481.541.661.89801.471.531.641.85 901.471.521.621.811001.461.511.601.781501.431.471.541.672001.421.441.501.602501.401.421.461.553001.391.411.441.51A3全国基本风压图附录B:有关设计参数表B1:钢材的强度和弹性模量(N/mm2)Q235A钢材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205弹性模量2.05×105表B2:钢管截面特性外径F(mm)壁厚t(mm)截面积A(㎝2)截面惯性矩I(㎝4)截面模量W(㎝3)回转半径i(㎝)483.54.8912.195.081.58附录C:Q235A钢管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λ012345678901.0000.9970.9950.9920.9890.9870.9840.9810.9790.976100.9740.9710.9680.9660.9630.9600.9580.9550.9520.949200.9470.9440.9410.9380.9360.9330.9300.9270.9240.921300.9180.9150.9120.9090.9060.9030.8990.8960.8930.889400.8860.8820.8790.8750.8720.8680.8640.8610.8580.855500.8520.8490.8460.8430.8390.8360.8320.8290.8250.822600.8180.8140.8100.8060.8020.7970.7930.7890.7840.779700.7750.7700.7650.7600.7550.7500.7440.7390.7330.728800.7220.7160.7100.7040.6980.6920.6860.6800.6730.667900.6610.6540.6480.6410.6340.6260.6180.6110.6030.5951000.5880.5800.5730.5660.5580.5510.5440.5370.5300.5231100.5160.5090.5020.4960.4890.4830.4760.4700.4640.4581200.4520.4460.4400.4340.4280.4230.4170.4120.4060.4011300.3960.3910.3860.3810.3760.3710.3670.3620.3570.353 1400.3490.3440.3400.3360.3320.3280.3240.3200.3160.3121500.3080.3050.3010.2980.2940.2910.2870.2840.2810.2771600.2740.2710.2680.2650.2620.2590.2560.2530.2510.2481700.2450.2430.2400.2370.2350.2320.2300.2270.2250.2231800.2200.2180.2160.2140.2110.2090.2070.2050.2030.2011900.1990.1970.1950.1930.1910.1890.1880.1860.1840.1822000.1800.1790.1770.1750.1740.1720.1710.1690.1670.1662100.1640.1630.1610.1600.1590.1570.1560.1540.1530.1522200.1500.1490.1480.1460.1450.1440.1430.1410.1400.1392300.1380.1370.1360.1350.1330.1320.1310.1300.1290.1282400.1270.1260.1250.1240.1230.1220.1210.1200.1190.1182500.117本规范用词和用语说明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该这样做的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必须按照其它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要求”(或规定)。 总则  1.0.1本条是碗扣式脚手架工程设计和施工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0.2本条界定了本规范适用的范围.  1.0.3我国碗扣式脚手架应用已有20多年的实践经验,高度H≤20m的脚手架按普通架子常规搭设,基本能够保证施工安全。通过对近年来脚手架倒塌事故的分析和已有规范执行的研究,根据建设部建质(2003)82号文《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原则,对脚手架搭设高度H>20m及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提出了必须进行专项施工设计、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的规定。所说的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系指高度超过8m、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0.4与碗扣式脚手架类似的脚手架如:轮扣式脚手架、插卡式脚手架等,特点是立杆轴心受压。  1.0.5对于有特殊设计要求和在特殊情况下施工的脚手架设计,除按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术语、符号2.1术语  本规范给出的术语是为了在条文的叙述中使碗扣式脚手架体系有关的俗称和不统一的称呼在本标准及今后的使用中形成单一的概念,并与其它类型的脚手架有关称呼趋于一致,利用已知的概念特征赋予其涵义,但不一定是术语的准确定义。所给出的英文译名是参考国外资料和专业词典拟定的。2.2符号  本规范的符号按以下次序以字母的顺序列出:  —大写拉丁字母位于小写字母之前(A、a、B、b等;)  —无脚标的字母位于小写字母之前(F、f、H、h等);  —希腊字母位于拉丁字母之后;  —其它特殊符号。 3主要构、配件  3.1本条结合图示简单扼要说明了碗扣式脚手架立杆、横杆连接点(碗扣节点)的结构特征。  3.2~3.4碗扣式脚手架主要构、配件是工厂化生产的标准系列构件,立杆碗扣节点按0.6m间距设置,步距以0.6m模数构成,使工具式脚手架具有标准化、通用性的特点。  3.5.1~3.5.2碗扣式脚手架采用Q235A级Φ48×3.5mm普通电焊钢管,对壁厚下偏差提出了限定要求,主要是控制近年来擅自减小钢管壁厚的行为。  3.5.6~3.5.12对主要构、配件制造提出的质量要求。4荷载 4.1荷载分类  4.1.1~4.1.5本条采用的荷载分类,系以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为依据,对永久荷载及可变荷载按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两种情况分别列出主要荷载项目。  4.2荷载标准值  4.2.2本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统一规定为0.35KN/m2系以50mm厚木脚手板为准;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是按两根Φ48×3.5mm钢管和120mm高木脚手板计算。密目安全网自重系根据2000目网实际重量给定。  4.2.3模板支撑架荷载标准值系根据原国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附录一“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采用。该规范虽现已修订,但原来的规定符合客观实际、合理、仍被现场使用,为达到准确和统一,本规范继续采用。  4.2.4 本条规定的脚手架施工荷载标准值是根据《编制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的统一规定》(修订稿)及参照现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等采用的。  4.2.5对风荷载的规定是依据现行国标《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而制定的。有关说明如下:  1基本风荷载W0值是根据国标(GB50009)规定的基本风压重现期为30年确定的。脚手架为临时构筑物使用期较短,遇强劲风的概率相对要小得多,同类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采用了0.7修正系数,故本规范继续采用。  2现行国标(GB50009)规定的风荷载标准值中,对基本自振周期T1大于0.25的工程结构物如:房屋、屋盖及各种高耸结构物以及高度>30m且高宽比>1.5的高柔房屋,还乘有一个风振系数,以考虑风压脉动对高层结构的影响,考虑到脚手架是附在主体结构上,故取。  4关于脚手架满挂密目安全网大多采用2000目网,其挡风系数根据建设部《编制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的统一规定》(修订稿)密目安全网的挡风系数为0.5,同时要考虑杆件的挡风面积影响。鉴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密目安全网上往往积满灰尘和沙土,刮风下雨时密目网呈水幕状,实际挡风系数要大,故本规范建议取0.8.4.3荷载的分项系数  4.3.1~4.3.2荷载分项系数均遵照国标(GB50009)规定采用。当计算结构物倾覆稳定时,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0.9,对保证结构稳定性有利。4.4荷载效应组合  表4.4.1中立杆稳定性计算,在永久荷载和施工荷载、风荷载组合时,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3.2.4条规定,有二个及二个以上可变荷载参与组合时,可变荷载应乘0.9组合系数;但旧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第2.2.7规定,该荷载组合系数取0.85,故本规范采用0.9,而不是0.85。 5.结构设计计算5.1基本设计规定  5.1.2本章的核心明确了由杆系构成的碗扣式脚手架连接点(节点)约束为“铰接”;脚手架的整体结构必须满足几何不变性的要求和以结构计算简图为基础进行计算。几何不变性在本规范中首次提出,是因为脚手架的整体失稳是其最大的危险所在,因此,必须从计算和构造两个方面予以保证,以使结构的力学计算模型和基本假定尽量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5.1.3本条提出了保证脚手架几何不变性的基本条件。脚手架只有立杆与横杆构成的铰接结构是几何可变体系,达到静定条件必须设置斜杆。因此,斜杆的合理设置对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及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5.1.4本条就模板支撑架构成几何不变性提出了三种可行的方法:一是沿立杆轴线平面的x、y两个方向采用通高斜杆的办法;二是利用架体旁的建筑结构(柱或墙)增加侧向支撑点;三是将通高斜杆改为在一个节间内竖向布置形成格构柱的方法。  5.1.5双排脚手架纵向(x轴)几何不变条件可采取每层设置一根斜杆的方法。但对横向(y轴)直接涉及到连墙杆竖向间距,有两种情况存在:一是连墙杆竖向间距<4m时两排立杆之间可不设廊道斜杆;此时立杆计算长度只能按拉墙杆竖向间距计算;二是拉连墙杆竖向间距≥4m时,则须设置廊道斜杆,以减少立杆计算长度。无拉墙件立杆的控制对提高脚手架搭设高度、承载能力及整体稳定性至关重要。本规范采取了在拉墙件标高处增加水平斜杆、使纵、横杆与斜杆形成水平桁架,解决了无连墙立杆支撑点问题。  5.1.6双排脚手架当无遮挡物时风载荷值很小,对杆件产生的弯矩可忽略不计,按轴心受压杆进行承载力计算;当有遮挡时(如:设置密目安全网等),风载荷作用对立杆产生的弯矩值较大,需按压弯构件计算。  5.1.7 脚手架中的横杆通常没有横向载荷,只有小横杆上设置脚手板时有均布荷载存在,由于其弯曲应力极小,可不进行强度计算。当特殊情况下横杆上有垂直载荷作用时则需对抗弯强度进行验算。斜杆是承受风载荷的主要构件,其本身承受轴向力的强度一般是足够的,但扣件连接的抗滑能力时常不够,所以应进行计算。  5.1.8长细比是计算受压杆件时的重要指标,根据《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附录A表A1.1-1Q235A钢管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λ的最大值为250,超越此值已无法计算,亦即长细比大于250的中心受压杆已不可能保证安全承载。5.2施工设计  5.2.1所述施工方案的内容是以目前国内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结合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的特点确定的。本条加强了架体结构设计和绘制结构计算简图的内容,是结构计算和几何不变性分析的基础,突出了方案的重点,统一了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施工方案的内容。5.3双排脚手架的结构计算  5.3.2当组合风载荷时,立杆除承受轴心压力外,还承受由于风载荷产生的弯曲应力。风荷载弯矩按照连续梁公式(5.3.2--1)计算。  本条立杆压弯计算公式采用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2.2--1公式,而未采用5.2.1公式,是由于脚手架采用的φ48×3.5钢管抗弯刚度较小,而以轴向压力稳定为主要控制因素的立杆弯矩产生的附加挠度对其受压稳定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略。  5.3.3连墙件是脚手架侧向支承的重要杆件。它以链杆”形式构成双排脚手架的支座,对脚手架几何不变性形成一个约束。通常连墙件承受的轴向力为风荷载,考虑倾覆作用附加轴向力3KN。5.5地基承载力计算  5.5.1脚手架荷载通过立杆传给立杆支座、垫板(木)再传给地基承受。天然地基(土)应满足其要求才能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  5.5.3各类地基土承载力的标准值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的规定确定,本规范给出了当地基为回填土时的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 5.6模板支撑架计算  5.6.1模板支撑架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模板通过立杆托撑直接支撑于立杆上,此时支撑架立杆为轴心受压构件,按本规范(5.5.1--1)公式计算;二是模板支撑于横杆上,则除计算立杆中心受压强度外,尚应按本规范5.5.2条计算横杆抗弯强度、挠度与支撑横杆的碗扣抗剪强度。  5.6.2此条包括了横杆抗弯强度及挠度计算公式。  5.6.3此条为碗扣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其中碗扣轴向抗剪强度设计值60KN是其极限强度170KN(试验数据)约1/3。  5.6.4高型模板支撑架在风载荷作用下的计算方法,计算时先将均布风荷载转化为节点载荷W,然后按照结构计算简图进行内力分析。对网格式结构的内力分析可知:  1节点横向载荷W只在有斜杆的“方格”内产生斜杆及立杆轴向力,斜杆及立杆中内力值符合力的平行四边形定理。  2当斜杆的设置逐层相连时,则斜杆内力沿力线直接传递,其它各杆皆为零杆;当斜杆最后到达无斜杆“方格”时,则通过横杆将其恢复为水平力W作用于有斜杆“方格”,然后继续沿斜杆传递。  3当模板支撑架无遮挡时,只有上端模板迎风面产生横向荷载;如支撑架有遮挡时,各层都有节点荷载则须将全部风荷载叠加,才能求得杆件总内力。  在高型模板支撑架有遮挡时,斜杆内力叠加可能达到较大数值,除必须验算斜杆强度外,如采用扣件连接斜杆,还必须验算扣件的抗滑强度。  5.6.5风荷载除了在斜杆中产生轴向力外,还在立杆中产生轴向力。按照5.6.4条的内力分析图可知:  1在有斜杆“方格”内,迎风面立杆产生拉力;  2在斜杆传递到终端格时,斜向内力在该节点处分解为水平杆拉力,并转向有斜杆方格;而且在端立杆内产生压力,其数值仍然符合立杆内力值WV。  风载荷在立杆中的轴向力对整体结构有重大影响:一是产生的拉力值与由上面传来的垂直荷载P以及结构自重相平衡。如拉力值大于压力值则该立杆将会拔起造成破坏;二是在背风面产生压力使立杆轴向力增加,故而也必须验算其承载力。 6构造要求6.1双排外脚手架  6.1.1双排脚手架的搭设,首先应根据工程结构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其次根据荷载选择立杆纵向间距。步距以600mm为模数,根据结构尺寸并参照使用要求选用,一般横杆步距宜为1800mm。  6.1.2碗扣式脚手架的搭设特点之一是:采用不同长度的横杆组合如下表,可搭设成不同曲率的双排外脚手架见下图。依据横杆接头在下碗扣中的可转角度数决定了脚手架的曲率半径不能小于2.4m。表脚手架曲线组合组合杆件名称每组转角度数θ每组曲率半径R(m)HG-240、HG-18028°3.6HG-180、HG-12028°2.4HG-120、HG-9014.25°3.0  6.1.3 双排脚手架一般围绕建筑结构搭设,当建筑结构拐角为直角时,可采用横杆直接组架搭设不用其它构件;当建筑结构拐角为非直角或者受尺寸限制不能直接用横杆组架时,可采用钢管扣件将两片架体连接,钢管应扣接在碗扣架立杆上。  6.1.4脚手架首层立杆的搭设质量对整体双排外脚手架的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为使立杆接缝错开,首层框架立杆分别采用不同长度的立杆交错布置。立杆下部配置可调底座,以方便调整地面不平对脚手架搭设的质量影响,保证脚手架搭设时杆件的横平竖直。  6.1.5专用斜杆是指两端带可旋转横杆插头的系列长度杆件,对于不同尺寸的框架应配备相应长度的斜杆。专用斜杆的合理设置,对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保证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条对专用斜杆的设置提出了要求。一般设置在碗扣脚手架的外立面纵向及横向都有横杆的碗扣节点上,脚手架的拐角处及端部设置专用斜杆,可有效的提高脚手架的稳定及安全。专用斜杆的设置量应根据脚手架的搭设高度确定,脚手架搭设高度高,专用斜杆的设置量大。由于斜杆为竖向通高设置,在符合设置量前提下,竖向通高斜杆应均匀布置;专用斜杆不应随意拆除,在施工过程中,实有必要临时拆除时,必须严格控制一次拆除的数量,同时做好相应的补偿措施。并应及时恢复原状。脚手架的底层框架的稳定对整体脚手架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底层框架的专用斜杆严禁拆除。  6.1.6采用钢管扣件作斜杆应按一定的倾斜角度搭设,钢管必须与脚手架立杆扣接,扣接点应尽可能接近碗扣节点,使各杆件力的传递相交一点。遇到斜杆不能与立杆扣接的特殊情况时,斜杆可与横杆扣接,扣接点距碗扣节点的距离同样要满足≤150mm的要求。斜杆扣接点应符合结构计算简图,避免出现斜杆中间虚扣的现象。  6.1.7连墙杆有多种结构及不同的搭设方法。但必须是可承受拉、压荷载的刚性结构。可采用预埋件与脚手架连接的;利用墙体螺栓孔连接的;在墙体上设置膨胀螺栓及利用窗口采用钢管扣件与脚手架连接的多种形式。下面举一采用钢管膨胀螺栓结构连墙件的例子,如下图:  6.1.8连墙件的设置取决于建筑结构,高层框架结构底层的楼层高度>4m时,为使立杆计算长度小于4m,内外立杆间必须设置廊道斜杆或十字撑,使之构成格构柱。  6.1.9为提高无连墙立杆的强度及稳定,应设置水平斜杆。例如:80m高的双排外脚手架, 60m以下的部分的连墙杆水平处必须设置水平斜杆。  6.1.10本条对脚手板的设置作了规定,脚手板可以使用碗扣式脚手架配套设计的钢制脚手板,当使用其它普通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脚手板时其端头处于两横向横杆之间时,应使用间横杆。6.2模板支撑架  6.2.2为使模板支撑架符合几何不变性,模板支撑架高度超过4m时,每排、每列至少有一组通高的十字撑或竖向斜杆。采用八字形斜杆布置避免斜杆的重叠和交叉,保证斜杆与立杆连接可靠。(改)7搭设与拆除7.1施工准备  7.1.1专项施工设计或方案是保证架体搭拆安全、实用、经济的前提条件,必要的管理程序可减少方案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7.1.2本条规定是为了明确岗位责任制,促进架体工程的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得到认真严肃的贯彻。  7.1.3~7.1.4本条强调加强现场管理,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现场,否则不能保证架体的安全使用。  7.1.6本条规定是对搭设场地的基本要求。7.2地基与基础处理  7.2.1本条明确了架体地基基础的施工与验收依据,是保证架体质量的重要一环。 7.3脚手架搭设  7.3.2~7.3.5本条主要规定了架体搭设的允许偏差及升层高度,尤其第一阶段结构的检查是确保搭设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基础。  7.3.7连墙件按照构造要求设置,强调严禁任意拆除,是保证架体不失稳的基础,国内外发生的脚手架倒塌事故大多都是由于连墙件设置不足或连墙件被拆掉而未及时补设而引起的。  7.3.8本条规定了作业层设置的基本要求,具体的内容可参见《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7.4脚手架拆除  7.4.1~7.4.3本条规定了拆除脚手架前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应具备的技术条件以及拆除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这些都是防范拆除时发生安全事故的工作要点。  7.4.4~7.4.8本条规定了拆除顺序及技术要求,确保架体拆除中整体稳定。7.5模板支撑架的搭设与拆除  7.5.4~7.5.5由于混凝土结构强度的增长与温度及龄期有关,为保证结构工程不受破坏,因而需对结构强度进行验算。8检查与验收  8.2对脚手架构配件使用前进行检查,是验证所使用构件质量是否良好的重要工作。 所作规定都是在现场通过目测及常用量具检测可以实现的,无论新产品还是周转使用过的构配件,通过检查、复验,防止有质量弊病、严重受损的构配件用于脚手架搭设,这是保证整架搭设质量、脚手架安全承载的一项预控措施。  8.3为了保证整架搭设的质量,采取了分阶段检查及验收的措施,保证了各个施工阶段(初始、中间、最终)脚手架的安全使用。  8.4本条规定了脚手架的重点检查项目。  8.5对技术复杂程度不同的脚手架分别规定了安全检查的级别,是保证脚手架工程安全使用的必要程序。9安全管理与维护  9.1~9.3是控制脚手架上施工荷载的规定,尤其要严格控制集中荷载,以保证脚手架的安全。  9.4大于六级大风停止高处作业的规定是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中的规定而提出的。  9.5规定了不允许随意拆除脚手架的配件。因施工需要临时拆除配件的,应履行批准手续,并作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9.6本条规定为防止挖掘作业过程中或挖掘以后脚手架发生沉陷或倒塌。  9.8本条对使用后脚手架构配件的维护和保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