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2.00 KB
  • 36页

山东瑞泰化工有限公司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手册

  • 3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山东瑞泰化工有限公司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手册生效日期:年月日编制:日期年月日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24 目录1、目的22、适用范围23、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24、职责要求24.1职责24.2基本要求35、职业病隐患分类和分级45.1职业病隐患分类45.2职业病隐患分级56工作程序和内容66.1职业病隐患排查清单编制66.2职业病隐患排查66、3职业病隐患治理76.4职业病隐患验收86.5职业病隐患治理台账87文件管理和持续改进87.1、文件管理87.2持续改进9资料性附录01、附录A: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清单02、附录B:基础管理隐患排查清单613、附录C:现场隐患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664、附录D:基础管理隐患排查台账15224 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目的为进一步发现职业病危害防护、应急救援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加大职业病隐患治理,减少职业病的发病风险,改善作业环境,降低职业病发病,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属各单位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3、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52号)《山东省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安监发〔2013〕76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7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8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7]第90号)《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DB.XX/.XXXXX-XXXX《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4、职责要求4.1职责4.1.1公司24 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保证职业病隐患治理资金投入,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治理重大隐患前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4.1.2公司分管负责人负责督促、检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情况,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重大情况,对本单位无力解决的重大隐患,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报告;4.1.3公司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工作,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报相关部门组织治理。4.1.4车间主任、班组长、岗位操作工等其他人员对职责范围内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4.1.5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在接到有可能发生职业病事故信息时,应当及时向各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可能危及从业人员健康和生命时,要及时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措施。4.1.6公司各专业职能和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内职业卫生检查及隐患的排查、评估、整改的评审评价工作;负责职业病隐患的原因分析和统计上报工作。4.1.7各车间和各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要保证隐患治理效果有效。4.2基本要求4.2.1公司根据生产运行特点,制定职业病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检查的目的、内容、要求,并编制《职业病隐患排查表》。4.2.2公司每年组织对《职业病隐患排查表》进行评审、修订和完善,并做好检查人员的培训工作。4.2.3公司使用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现状评价、危害分级、风险识别等方法系统排查职业病隐患。4.2.4存在外委作业时,要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职业卫生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4.2.5公司每季度对本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归档案资料。对于重大职业病隐患,公司及时向肥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交书面材料。4.2.6对于一般职业病隐患,由公司各车间/科室、工段/班组24 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及时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职业病隐患治理方案。4.2.7公司在职业病隐患治理过程中,要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后极易引发生产事故的相关设施、设备,要加强维护保养和监测监控,防止事故发生。5、职业病隐患分类和分级5.1职业病隐患分类5.1.1基础管理类隐患在职业卫生基础管理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职工健康损伤或职业病发生的缺陷,包括以下内容:●职业病防治责任体系;●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职业病危害申报;●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定期检测;●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卫生经费投入;●外委作业管理。5.1.2现场管理类隐患在生产作业现场管理中存在的可能导致职工健康损伤或职业病发生的缺陷,包括以下内容:●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超标原因;●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不合理;24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其维护缺失或无效;●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管理缺失或无效;●急救援设施和用品及其维护缺失或无效;●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缺失或不规范。5.2职业病隐患分级5.2.1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隐患。一般包括:●作业岗位粉尘(棉尘、其他粉尘【纤维素粉尘】等)、一般化学物质(氯甲烷、环氧丙烷、甲苯、异丙醇、醋酸、氢氧化钠等)作业分级为中度危害及以下的超标原因;●作业岗位噪声和高温作业分级为重度危害及以下的超标原因;●附录B中未带“*”的基础管理类隐患;●个体防护用品配备不全或管理不规范;●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不全或不规范;●现场应急设施和用品(风向标、喷淋洗眼器、空气呼吸器、便携报警仪、应急药箱等)配置不全或不规范;●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无效致使无法正常运行。5.2.2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某种原因致使用人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一般包括:●作业岗位粉尘(棉尘、其他粉尘【纤维素粉尘】等)、一般化学物质(氯甲烷、环氧丙烷、甲苯、异丙醇、醋酸、氢氧化钠等)作业分级为重度危害的超标原因;●噪声和高温作业分级为极度危害的超标原因;●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超过10mSv但小于或等于20mSv时;●附录B中带“*”的基础管理类隐患;●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不合理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不符合或者无效;●应急救援设施(事故通风、固定报警仪、事故围堰等)不符合或者无效。24 6工作程序和内容6.1职业病隐患排查清单编制6.1.1公司根据生产运行情况和职业病危害风险点的现场管控措施标准,依据DB.XX/.XXXXX-XXXX《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附录A表.2,编制公司《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清单》,参见附录A。6.1.2根据DB.XX/.XXXXX-XXXX《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附录A表A.1和附录3,编制公司《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参见附录B。6.2职业病隐患排查6.2.1排查类型隐患排查可以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具体可采用以下类型:●日常检查。各级各类人员应按照各自的职责结合生产活动进行经常的职业病隐患排查;●专业检查。针对职业卫生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的某个方面进行的职业病隐患排查,例如职业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检查、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查等;●综合检查。对照职业病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的所有内容进行的全面检查。6.2.2排查周期公司根据排查方式确定隐患排查周期如下:●操作人员现场巡检或操作时要将职业卫生工作纳入巡检内容,实时对职业病危害现场管理类隐患进行排查。●车间班组长每周至少一次对装置现场进行一次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车间主任要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公司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次综合性隐患排查和专项隐患排查,两者可结合进行。24 6、3职业病隐患治理6.3.1一般职业病隐患治理根据一般隐患排查的结果,完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加强防护设施的维护管理,保证其有效运行;作业场所规范设置警示标识和告知卡;督促作业工人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按照规定为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于暂时不能整改的一般职业病隐患,责任部门要按要求制定整改计划,限期整改。整改计划内容包括:●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来源;●整改负责人;●整改期限;●整改前采取的防范措施或预案。6.3.2重大职业病隐患治理(1)公司要针对重大隐患产生的原因,采取化学性有害因素、物理性有害因素等职业卫生工程治理措施;对易造成氯甲烷、环氧丙烷、甲苯、异丙醇、醋酸、氢氧化钠中毒或酸碱灼伤的作业场所强化应急管理;劳动者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对噪声、高温等严重超标的作业岗位可采取减少作业时间来减轻其健康危害;严格按照规定为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相关健康损伤。(2)公司职业病隐患排查工作中发现的重大职业病隐患,要组织技术人员、专家及时分析并编制《重大职业病隐患评估报告》,内容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3)重大职业病隐患现场要立即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4)公司主要负责人要及时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职业病隐患治理方案》,内容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4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整改前采取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6.4职业病隐患验收职业病隐患治理完成后,公司要组织本单位技术、设备、安全、职业卫生等部门进行考核验收并编制验收报告。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公司要组织专家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对于验收合格的隐患治理项目,公司要制定相应的规程,并转入正常的维护管理。6.5职业病隐患治理台账公司经过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和验收后应编制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见附录C,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见附录D。7文件管理和持续改进7.1、文件管理公司要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和治理全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排查治理台账。24 7.2持续改进根据DB.XX/.XXXXX-XXXX《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公司要适时和定期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每年应不少于一次,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应及时进行体系更新:●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所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再适用的;●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工作制度等发生重大调整的;●装置原辅材料、生产工艺或设备发生重大改变的;●外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产生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发生职业病事故或对职业病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24 资料性附录1、附录A: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清单所属单位:1#车间序号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责任单位责任人风险点名称风险等级1醚化洗涤回收岗位一般风险工程措施粉尘:1、精制加料斗采取密闭措施,防止粉尘外逸;2、设置适宜机械通风设施,将尘源进行控制;3、有尘岗位与无尘岗位隔开,减少粉尘扩散;4、作业点设置粉尘危害和防护的明确标识。专业每周/季度班组/车间车间班长/主任化学毒物:1、根据有毒物质的理化特性和危害特点配置现场急救用品;2、冲洗喷淋设备;3、应急撤离通道畅通;4、泄险区设置风向标。5、对产生设备采取密封措施,全部、局部设有通风设施;6、作业点设置有毒危害和防护的明确标识,劳动者使用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使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7、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8、有毒有害岗位要与无害岗位隔开;9、一般有毒作业场所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高毒作业场所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专业每周/季度班组/车间车间班长/主任噪声:1、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2、对减速机设置减震设施。专业每周/季度班组/车间车间班长/主任高温:1、工作场所设置自然通风;2、墙上设有轴流风机机械排风;3、高温设备及管道设置保温或隔热层。专业每周/季度班组/车间车间班长/主任1、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综合年度公司安全部长24 管理措施2、设置“注意通风”、“注意防尘”、“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3、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结果向劳动者告知;4、定时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5、订立劳动合同,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6、设置职业病危害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7、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8、按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9、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10、落实职业病防治经费。部门培训教育1、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要求;2、学习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3、学习职业病防治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综合年度公司安全部部长个体防护KN90及以上级别的防尘口罩,防尘帽;防噪耳塞或耳罩(SNR在17~34dB);过滤式防毒口罩(多用气体滤毒盒);防酸碱皮靴、防酸碱手套;防护眼镜;工作服服、安全帽。日常/专业日/季度岗位/车间车间操作工/主任2离心(过滤)岗位低风险工程措施高温:1、工作场所设置自然通风;2、墙上设有轴流风机机械排风;3、高温设备及管道设置保温或隔热层。专业每周/季度班组/车间车间班长/主任噪声1、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2、对离心机设置减震设施专业每周/季度班组/车间车间班长/主任管理措施1、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2、设置“注意通风”、“注意防尘”、“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3、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结果向劳动者告知;综合年度公司部门部长24 4、定时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5、订立劳动合同,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6、设置职业病危害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7、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8、按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9、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10、落实职业病防治经费。培训教育1、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要求;2、学习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3、学习职业病防治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综合年度公司安全部部长个体防护工作服、防护手套;防噪耳塞或耳罩(SNR在17~34dB);日常/专业日/季度岗位/车间车间操作工/主任3气流干燥岗位低风险工程措施高温:1、工作场所设置自然通风;2、墙上设有轴流风机机械排风;3、高温设备及管道设置保温或隔热层。专业每周/季度班组/车间车间班长/主任噪声:1、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2、对鼓风机设置减震设施,设置隔离墙。专业每周/季度班组/车间车间班长/主任管理措施1、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2、设置“注意通风”、“注意防尘”、“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3、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结果向劳动者告知;4、定时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5、订立劳动合同,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综合年度公司安全部部长24 6、设置职业病危害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7、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8、按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9、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10、落实职业病防治经费。培训教育1、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要求;2、学习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3、学习职业病防治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综合年度公司安全部部长个体防护工作服、防护手套;防噪耳塞或耳罩(SNR在17~34dB);日常/专业日/季度岗位/车间车间操作工/主任4粉碎岗位一般风险工程措施粉尘:1、加料口采取密闭措施;2、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3、作业点设置粉尘危害和防护的明确标识,劳动者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4、有尘岗位与无尘岗位隔开。专业每周/季度班组/车间车间班长/主任噪声:1、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2、对粉碎机设置减震设施,设置隔离墙专业每周/季度班组/车间车间班长/主任管理措施1、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2、设置“注意通风”、“注意防尘”、“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3、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结果向劳动者告知;4、定时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5、订立劳动合同,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6、设置职业病危害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7、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综合年度公司安全部部长24 8、按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9、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10、落实职业病防治经费。培训教育1、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要求;2、学习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3、学习职业病防治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综合年度公司安全部部长个体防护工作服、防护手套、KN90及以上级别的防尘口罩,防尘帽;防噪耳塞或耳罩(SNR在17~34dB);日常/专业日/季度岗位/车间车间操作工/主任5包装岗位一般风险工程措施粉尘:1、采取密闭包装;2、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3、作业点设置粉尘危害和防护的明确标识,劳动者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4、有尘岗位与无尘岗位隔开。专业每周/季度班组/车间车间班组长/主任噪声:1、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2、对混料器设置隔离墙。专业每周/季度班组/车间车间班长/主任管理措施1、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2、设置“注意通风”、“注意防尘”、“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3、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结果向劳动者告知;4、定时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5、订立劳动合同,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6、设置职业病危害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7、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8、按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9、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综合年度公司安全部部长24 10、落实职业病防治经费。培训教育1、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要求;2、学习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3、学习职业病防治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综合年度公司安全部部长个体防护工作服、防护手套;防噪耳塞或耳罩(SNR在17~34dB);日常/专业日/季度岗位/车间车间操作工/主任2、附录B:基础管理隐患排查清单序号排查项目排查内容排查标准排查周期排查类型组织级别责任单位责任人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建立情况和存档情况;人员责任体系: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车间(班组)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等各类人员的职业病防治职责和义务。管理部门责任体系:职业卫生领导机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职责和要求。以书面文件形式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并将其存入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经过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的正式文件;涵盖从主要负责人到普通员工的所有岗位职责和相关管理部门责任体系:责任清晰,符合岗位实际;与单位实际存在的岗位相符合。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情况;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情况。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危害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有经过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的机构成立正式文件;人员任命文件。3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标,措施以及保障条件等内容。4职业卫生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4 管理制度(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制度应针对本单位实际和现场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制定,并在运行中体现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有效性;存入档案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5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制定针对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重点岗位(工种)的操作规程。内容要符合岗位实际,具有可操作性6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情况;劳动者上岗前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情况;劳动者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情况;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的培训,应考核合格并取得证书;劳动者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应有相关记录资料,包括培训通知、培训教材或资料、培训记录、考试试卷、培训图片资料等,培训率达80%以上;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7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以下职业卫生档案:(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三)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五)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档案分类和内容符合《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要求,档案有电子版和纸质版,档案有专人管理;有专门的档案橱或档案盒;按年度或建设项目进行案卷归档并编号登记24 (六)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七)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其他资料文件。8职业病危害申报*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职业病危害申报的时间、内容及回执情况。将职业病危害识别出的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时全面进行申报;有申报回执单;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自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注销手续9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建设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相应的评审,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情况;建立健全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与档案情况。建设项目评价设计应符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编制预评报告,竣工验收前或试运行期间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在施工前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一般或者较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报告和设计进行评审及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验收;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外单位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评审和验收工作;评价和设计工作过程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备查;档案符合《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要求10职业健康监护*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建档情况;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建档情况;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建档情况;24 职业禁忌证和职业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处理情况;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的处理情况;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情况;对未成年工、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的安排情况;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劳动者岗位补贴发放情况。委托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查体;查体率达到100%;查体项目和查体周期必须符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查体结果必须及时处理,包括复查、诊断、治疗、调离原有害作业岗位等,有处理记录;档案符合《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要求11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一次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每三年一次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情况;用人单位专人负责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情况。检测项目和因素覆盖率要与实际情况一致;检测点覆盖率要达到100%;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覆盖《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中所列因素类别的80%以上12职业卫生投入职业卫生投资制度建立情况;职业卫生投入概算和项内容设置情况。建立制度确保投入到位;每年年初要有职业卫生投入概算;职业卫生投入至少包括职业病防护设施费用、应急防护设施费用、应急防护用品费用、个人防护用品费用、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费用、职业健康监护及诊断治疗费用、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费用、职业病危害评价费用、职业病危害告知费用、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设置费用、职业卫生办公经费、职工保健费、工伤保险费等。13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用人单位应急救援制度、指挥、组织机构建立情况;职业病危害事故预案、专项预案、应急处置方案建立情况;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及总结情况。建立符合单位实际的应急救援制度;成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有符合单位实际的职业病危害事故预案、专项预案、应急处置方案;每年组织1-2次针对性的应急演练。14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情况;职业卫生公告栏告知情况;24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结果告知情况;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书面告知情况。告知应符合《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合同告知的内容和样式符合告知范本的要求;职业卫生培训告知内容符合岗位实际;职业卫生公告栏告知内容符合告知规范;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结果告知符合告知规范;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有书面告知记录。15外委作业管理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情况;承包商资质、职业病防治责任书签订情况;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配备情况;承包商人员查体情况;承包商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情况;承包商工人培训情况。建立健全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承包商资质;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配备文件;承包商人员查体明细;承包商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一览表;入厂教育合格记录;安全和职业卫生管理协议。注:*属于重大职业病隐患。3、附录C:现场隐患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所属单位:1#车间24 序号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计划过程排查过程整改过程验收过程备注风险点名称风险等级排查类型排查周期责任单位责任人排查结果隐患描述隐患级别排查人排查时间形成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单位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资金额验收时间验收人验收情况1醚化洗涤回收岗位一般风险工程措施粉尘:1、精制加料斗采取密闭措施,防止粉尘外逸;2、设置适宜机械通风设施,将尘源进行控制;3、有尘岗位与无尘岗位隔开,减少粉尘扩散;4、作业点设置粉尘危害和防护的明确标识。化学毒物:1、根据有毒物质的理化特性和危害特点配置现场急救用品;2、冲洗喷淋设备;3、应急撤离通道畅通;4、泄险区设置风向标。5、对产生设备采取密封措施,全部、局部设有通风设施;6、作业点设置有毒危害和防护的明确标识,劳动者使用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使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7、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8、有毒有害岗位要与无害岗位隔开;9、一般有毒作业场所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高毒作业场所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噪声:1、24 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2、对减速机设置减震设施。高温:1、工作场所设置自然通风;2、墙上设有轴流风机机械排风;3、高温设备及管道设置保温或隔热层。管理措施1、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2、设置“注意通风”、“注意防尘”、“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3、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结果向劳动者告知;4、定时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5、订立劳动合同,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6、设置职业病危害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7、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8、按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9、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10、落实职业病防治经费。培训教育1、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要求;2、学习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3、学习职业病防治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24 个体防护KN90及以上级别的防尘口罩,防尘帽;防噪耳塞或耳罩(SNR在17~34dB);过滤式防毒口罩(多用气体滤毒盒);防酸碱皮靴、防酸碱手套;防护眼镜;工作服服、安全帽。2离心(过滤)岗位低风险工程措施高温:1、工作场所设置自然通风;2、墙上设有轴流风机机械排风;3、高温设备及管道设置保温或隔热层。噪声1、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2、对离心机设置减震设施管理措施1、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2、设置“注意通风”、“注意防尘”、“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3、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结果向劳动者告知;4、定时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5、订立劳动合同,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6、设置职业病危害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7、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8、按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24 9、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10、落实职业病防治经费。培训教育1、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要求;2、学习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3、学习职业病防治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个体防护工作服、防护手套;防噪耳塞或耳罩(SNR在17~34dB);3气流干燥岗位低风险工程措施高温:1、工作场所设置自然通风;2、墙上设有轴流风机机械排风;3、高温设备及管道设置保温或隔热层。噪声:1、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2、对鼓风机设置减震设施,设置隔离墙。管理措施1、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2、设置“注意通风”、“注意防尘”、“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3、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结果向劳动者告知;4、定时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5、订立劳动合同,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24 6、设置职业病危害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7、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8、按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9、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10、落实职业病防治经费。培训教育1、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要求;2、学习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3、学习职业病防治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个体防护工作服、防护手套;防噪耳塞或耳罩(SNR在17~34dB);4粉碎岗位一般风险工程措施粉尘:1、加料口采取密闭措施;2、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3、作业点设置粉尘危害和防护的明确标识,劳动者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4、有尘岗位与无尘岗位隔开。噪声:1、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2、对粉碎机设置减震设施,设置隔离墙1、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24 管理措施2、设置“注意通风”、“注意防尘”、“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3、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结果向劳动者告知;4、定时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5、订立劳动合同,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6、设置职业病危害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7、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8、按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9、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10、落实职业病防治经费。培训教育1、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要求;2、学习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3、学习职业病防治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个体防护工作服、防护手套、KN90及以上级别的防尘口罩,防尘帽;防噪耳塞或耳罩(SNR在17~34dB);5粉尘:1、采取密闭包装;2、24 包装岗位一般风险工程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3、作业点设置粉尘危害和防护的明确标识,劳动者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4、有尘岗位与无尘岗位隔开。噪声:1、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2、对混料器设置隔离墙。管理措施1、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2、设置“注意通风”、“注意防尘”、“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3、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结果向劳动者告知;4、定时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5、订立劳动合同,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6、设置职业病危害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7、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8、按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9、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10、落实职业病防治经费。1、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要求;24 培训教育2、学习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3、学习职业病防治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个体防护工作服、防护手套;防噪耳塞或耳罩(SNR在17~34dB);4、附录D:基础管理隐患排查台账计划过程排查过程整改过程验收过程备注序号排查项目排查内容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责任单位责任人排查结果隐患描述隐患级别排查人排查时间形成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单位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资金额验收时间验收人验收情况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建立情况和存档情况;人员责任体系: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车间(班组)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等各类人员的职业病防治职责和义务。管理部门责任体系:职业卫生领导机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职责和要求。以书面文件形式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并将其存入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经过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的正式文件;涵盖从主要负责人到普通员工的所有岗位职责和相关管理部门责任体系:责任清晰,符合岗位实际;与单位实际存在的岗位相符合。2职业卫生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情况;24 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情况。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危害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有经过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的机构成立正式文件;人员任命文件。3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标,措施以及保障条件等内容。4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制度应针对本单位实际和现场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制定,并在运行中体现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有效性;存入档案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24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5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制定针对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重点岗位(工种)的操作规程。内容要符合岗位实际,具有可操作性6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情况;劳动者上岗前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情况;劳动者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情况;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24 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的培训,应考核合格并取得证书;劳动者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应有相关记录资料,包括培训通知、培训教材或资料、培训记录、考试试卷、培训图片资料等,培训率达80%以上;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7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以下职业卫生档案:(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三)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五)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六)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七)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其他资料文件。档案分类和内容符合《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要求,档案有电子版和纸质版,档案有专人管理;有专门的档案橱或档案盒;按年度或建设项目进行案卷归档并编号登记8职业病危害申报*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职业病危害申报的时间、内容及回执情况。24 将职业病危害识别出的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时全面进行申报;有申报回执单;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自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注销手续9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建设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相应的评审,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情况;建立健全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与档案情况。建设项目评价设计应符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24 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编制预评报告,竣工验收前或试运行期间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在施工前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一般或者较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报告和设计进行评审及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验收;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外单位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评审和验收工作;评价和设计工作过程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备查;档案符合《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要求10职业健康监护*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建档情况;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建档情况;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建档情况;职业禁忌证和职业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处理情况;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的处理情况;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情况;对未成年工、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的安排情况;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劳动者岗位补贴发放情况。委托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查体;查体率达到100%;查体项目和查体周期必须符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查体结果必须及时处理,包括复查、诊断、治疗、调离原有害作业岗位等,有处理记录;档案符合《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要求11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一次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每三年一次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情况;用人单位专人负责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情况。检测项目和因素覆盖率要与实际情况一致;检测点覆盖率要达到100%;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覆盖《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中所列因素类别的80%以上24 12职业卫生投入职业卫生投资制度建立情况;职业卫生投入概算和项内容设置情况。建立制度确保投入到位;每年年初要有职业卫生投入概算;职业卫生投入至少包括职业病防护设施费用、应急防护设施费用、应急防护用品费用、个人防护用品费用、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费用、职业健康监护及诊断治疗费用、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费用、职业病危害评价费用、职业病危害告知费用、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设置费用、职业卫生办公经费、职工保健费、工伤保险费等。13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用人单位应急救援制度、指挥、组织机构建立情况;职业病危害事故预案、专项预案、应急处置方案建立情况;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及总结情况。建立符合单位实际的应急救援制度;成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有符合单位实际的职业病危害事故预案、专项预案、应急处置方案;每年组织1-2次针对性的应急演练。14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情况;职业卫生公告栏告知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结果告知情况;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书面告知情况。24 告知应符合《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合同告知的内容和样式符合告知范本的要求;职业卫生培训告知内容符合岗位实际;职业卫生公告栏告知内容符合告知规范;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结果告知符合告知规范;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有书面告知记录。15外委作业管理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情况;承包商资质、职业病防治责任书签订情况;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配备情况;承包商人员查体情况;承包商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情况;承包商工人培训情况。建立健全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承包商资质;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配备文件;承包商人员查体明细;承包商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一览表;入厂教育合格记录;安全和职业卫生管理协议。注:*属于重大职业病隐患。24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