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0 KB
  • 4页

开设临床微生物综合性实验教学的体会论文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开设临床微生物综合性实验教学的体会论文罗斌,汤丽霞,龙显科,覃志坚,韦叶生,卢冬,何印蕾【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教学改革实验是自然科学得以发展的筑路师,而对学生来说是他们目前掌握知识的拐杖。实验教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理论教学所不能取代的独特作用[1]。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这门课是医学院校培养检验人才必修的专业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生物学特性都需要通过实验验证来说明。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是让学生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最直接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整个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微生物学理论课内容繁杂、零碎,不利于学生记忆掌握,而目前实验课的内容多为分散孤立的验证性实验,学生每次操作的实验都是临床完整鉴定细菌操作实验中的一部分,内容相对独立且实验结果均是已知的,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思维方式的培养。加上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变化,教育部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自评体系中,对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了增加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的明确要求。为了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许多医学院校从诸多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培养出高素质、实用型的检验人才,进一步提升我院在区内外培养检验人才方面的知名度笔者与教研室同事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临床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部分改革尝试,安排学生在完成部分验证性实验、掌握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后,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临床应变的能力。1调整实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这门实验教学课,大部分医学院校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按照大纲,开展一章一节的验证性实验,每节课所使用的菌株在课前都是已知的,每个实验的结果也都是已知的。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在加深学生对临床微生物学这门课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确实有较大效果,但也慢慢发现存在一些不足: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强调的是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但忽略了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应变的能力、综合实验的技能、设计实验的潜质等方面的培养。针对现行的实验教学方案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及其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的问题,我们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目的是让我们的学生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能在实验室内培养他们具有正确处理临床标本的理念,初步具备综合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促进了我院教学改革的发展。根据课题设计,我们重新制定了教学计划,综合性实验是安排在实验教学课较后阶段,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微生物实验技能后,才通过这样一次综合实验,让学生有一个将以前所学的知识连贯起来的机会,这也是考验每个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按照课题设计,我们连续在两个学期分别对2005级检验本科、2006级检验专科的学生安排了综合性实验。2教学手段与组织形式变革[2]传统实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向学生单向地传输知识,且组织形式也过于呆板。上课时由于一切已安排妥当,学生不必预习和思考,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其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为克服以上缺陷,我们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在教学手段上有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案以及充分利用电视教学系统和多媒体等科技手段将实验的基本操作规程直观形象地演绎展现给学生,以及开展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综合性实验实施具体方案安排:①确定实施综合性实验的时间;②准备验证性试验接触过的一些菌株: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等;③ 准备模拟临床标本:如痰、大便、小便、分泌物等及有可能用得到的培养基、生化管、试剂、药敏纸片等实验材料。然后让学生根据学号组成由两名学生为一组的实验小组,随机抽选不同的临床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培养、鉴定、药敏、结果分析、报告发出等一系列的综合实验。要完整完成这样一个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具备下列综合知识:要了解不同的临床标本可能存在什么病原菌;常用培养基的类型、特点;如何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如何选择正确的接种方法及培养方式;还必须有选择地运用以前在论证性实验课中所学到的基本操作技能,如:菌落观察、涂片、革兰染色法、辅助生化反应的选择、规范操作及结果判读,以及如何正确选择细菌生化反应进行鉴定并正确选择药敏纸片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血清学检查法等。实验前期,教师仅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学生需自己动手进行培养器皿的包扎与消毒;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分装等实验准备。通过这样的安排,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加强了基本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思维。在教学中我们采取的方法是:①首先向学生讲明实验的重要性,要学生知晓进行综合性实验是有效完成临床标本检测的第一步,鼓励、激发学生亲自动手、独立操作;②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学生操作不规范时,及时指出,但不宜急于示范,先让学生与同组的同学共同商量,对照实验指导自己纠正,必要时再进行示范,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精神;③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后都必须请教师检查其实验结果,凡无结果或结果不理想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原因,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提供条件让其重做实验。最后在实验报告中完整、规范报告自己的实验结果。通过实施这样的综合性实验,我们发现,老师可以全面地了解一个学生对前一段专业课的基础理论、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可以了解一个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能知晓自己的对该专业课的掌握程度,了解同班级其他同学的动手能力,起到鞭策、鼓励的作用。3问题与思考经过连续两个学期开设这样的综合性实验,观察了两个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综合性实验的接受情况,我们发现:要上好综合实验教学,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观念要转变,改变前段开展验证性实验的思维模式:3.1转变教师观念,增强业务知识,是完成综合性实验的前提要完成好综合性实验课教学的质量,需要师生双方的配合,但教师是关键。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充分认识开展综合性实验课的意义、重视对开展综合性实验的实验准备。考虑到在综合性实验的课堂上会同时出现不同的临床标本、不同的实验菌株、需要使用不同的鉴定试剂和药敏纸片。因此带教老师要对在实验中可能使用到的培养基、各种试剂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所有菌株均需进行预试验,熟悉实验过程需要注意的细节,前瞻性的考虑到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以预防。实验中应随时注意实验进展,观察学生操作方法,规范操作,纠正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3.2转变学生观念,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 微生物学实验课内容繁杂,如果整个学期的实验课都是开展一章一节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只需按教师的指令、教材上的步骤迅速做完了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学生没有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机会,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因此,必须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开展综合性实验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因为综合性实验的内容更贴近临床,由于标本不同,病原菌也可能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这就让学生增加了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我们还将综合性实验的实验报告成绩作为这学期本专业实验课的考核分数,不必再另安排时间进行实验考核。这样学生对综合性实验的重视程度大大加强,达到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效果。综合性实验前要求学生做好相应准备:复习好前期学习过的基础理论知识及验证性实验接触过的菌株特性,清理思路,查找资料,为自己可能接触到的标本、菌株的检验作好准备。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教学实践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发现问题,总结完善,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动手能力及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