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5页

生物教科书修订原因透析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生物教科书修订原因透析摘要: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在原实验教科书的基础上修订时,依据课程标准增加动物类群的内容,突出重要概念的教学;同时吸纳一线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对七年级教科书做删减,对探究活动进行精简。教科书修订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其修订的深层原因还有生物学科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等因素。关键词:初中生物;教科书;修订中图分类号:G6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4289(2012)10-0011-03人教版初中生物课标实验教科书自2001年开始实验以来,已使用了11年。2012年1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正式版)颁布,自2012年秋季开始,七年级学生将使用根据课标正式版修订的初中生物学教科书。修定后的教科书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科书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教科书修改的直接原因(一)课程标准:教科书修改的根本依据5 教科书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修订。与实验稿相比,课标正式版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内容框架上都没有大的变动。实验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全面体现了课标实验稿的要求。在课程标准未做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教科书的修订在总体编写思路、内容编排体系上也未做大幅度变动。修订后的教科书保持和发扬原实验教科书的以下特色:构建了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通过系列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落实科学方法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注意反映生物科技的新进展。5 与实验稿相比,课程标准正式版更加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强化了关于动物类群的内容要求。鉴于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突出和重视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成为修订教科书的重要任务。例如,教科书对概念的讲解比原实验教科书更加详细透彻,表述更加明确,表述概念内涵的文字以黑体字排印;每节开始的“想一想,议一议”激发学生学习相关概念的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活跃思维;每节开始部分的“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以问题形式列出本节重要概念或相关知识;增加辨析概念的练习题;每章最后的“本章小结”引导学生对本章所学重要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由于课程标准正式版增加了对有关动物类群的内容要求,修订教科书在八年级上册将对现有内容做较大的调整,补充有关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等动物类群的内容,以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二)重要参考:来自一线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教科书修订时要认真听取不可忽视的使用者对教科书的意见和建议。自2001年以来,我们就一直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座谈、个别访谈、开研讨会、收集书面意见,有计划地、系统地收集教科书使用信息,为教科书修订提供参考。我们通过课题研究,深入研究教科书的使用情况,为教科书修订提供实证基础。自2001年至今,教科书编写组承担和从事的有关课题研究,有国家级课题4项(其中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各一项);有课程教材研究所立项的课题3项。研究发现,实验区的广大师生总体认可教科书。例如,2004年、2007年两次大规模问卷调查都表明,绝大多数教师认可教科书的框架结构,肯定教科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调查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喜欢生物课本。但是研究发现,在生物教科书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予以解决。5 七年级课时紧张。课时紧张的原因,有课时分配不足方面的原因,也有生物教科书内容安排方面的原因。七年级教科书,尤其是上册的知识内容丰富,实验、探究设计也较多,实际教学时课时确实紧张。在修订教科书时,我们认真考虑这一问题,对七年级教科书的知识内容和实验、探究等活动都做了适当的精简。实验、探究完成情况不理想。问卷调查表明,只有约60%的教师能完成教科书设计的半数以上的实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从教科书编写本身来说,教科书中设计的探究活动数量总体偏多(其中有些探究活动本身教育价值不高),有些探究活动可行性不够理想。在修订教科书时,我们对教科书中的探究活动进行了必要的精简;认真考虑了目前许多学校的现实情况,尽可能地遵循低成本、简单易行的原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替代方案从而提高活动的可行性。关于教科书知识内容方面比较集中的意见是,教科书的开放性较大,有不少的知识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总结;有的则是以图代文,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再做补充。例如,七年级下册在讲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时,教科书以图代文,而没有在图后详细阐述,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科书修订时针对这些合理意见做了修改,对必须要讲清楚的基础知识,教科书做了适当的补充,以便于教学。5 教科书中某些具体知识内容可进一步完善。例如,生态系统的知识安排较散,七上“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调节能力”部分内容与八上“生态平衡”的内容重复;七年级下册中用照相机成像来类比人眼的成像,而学生要到八年级才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因此类比后更不好理解。教科书修订时认真考虑了这些意见和建议。又如,有一些教师反映实验教科书中“光合作用”这样的重要概念被分割在两章里讲,中间还穿插了“呼吸作用”,不利于学生对光合作用概念的理解;也有不少教师认为,这样的安排有利于突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能改,否则就失去了特色。教科书修订时,一方面按照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分章安排,另一方面,对呼吸作用内容的安排顺序适当调整,使光合作用在教科书中虽然是分章阐述的,但在教学上是连续的。教师提出,部分册次的教科书中缺少巩固基础知识方面的练习题,题型也比较单一。教科书修订时我们对练习题做了补充。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教师反映的所有意见和建议都能在修订时得到落实。例如,有不少教师提到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部分内容存在季节性问题。教科书修订时,考虑到教科书总体知识体系的安排不宜大动,并且绿色植物的内容相对比较容易且适合在七年级上册学习,内容分量也适合与前面2个单元合组成一本书,因而未做调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