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0 KB
- 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生物习题讲评课”有效性的探索文/苏亦飞【摘要】“习题讲评课”是高三生物教学必备的课型,如何才能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依托《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精心编制试题,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其次要充分了解学情,提高讲评引导的针对性;第三,要设置有效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思维的有效性;最后,教师要及时反思,总结提高。..关键词习题讲评课;教学有效性;编制习题;引导探究;反思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最大的失败是包办,而学生最大的悲哀是依赖。其实无论“包办”,还是“依赖”,都反映出人的“惰性”,这种“惰性”的教与学,其结果培养出的必是单一化、模式化的人格,不利于人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那我们如何才能走出这种“惰性”教学呢?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如何提高“生物习题讲评课”的有效性?结合省生物基地校课题《优化习题策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研究》的研究,我进行了探索。一、精心编制习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依托《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按章节的知识点逐一编写习题。如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一知识点,依《教学要求》:①能阐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和实质;②能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推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进行相关计算,本人编制了以下难度梯度的习题,提高了训练的有效性。 1.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A.YR和YRB.Yr和YrC.YY和RrD.Yr和YR2.基因型为RrYY的生物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其基因型的比例为() A.3:1B.1:2:1C.1:1:1:1D.9:3:3:1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A.①B.②C.③D.④4.豌豆种子子叶黄色(Y)对绿色为显性,形状圆粒(R)对皱粒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定律。(2)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3)在杂交后代F1中,非亲本类型占的比例是______,F1中纯合体的基因型是______。(4)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若使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编题说明】第1小题要求学生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和实质,属于容易题;第2小题考查能运用自由组合定律推断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属于容易题;第3小题要求学生理解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时间(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易与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混淆,错误率高,属中等难度题;第4小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属于难题。二、耐心引导探究布鲁纳曾指出教师教导学生时,目的不在增加学生对某学科的知识,而是鼓励他们要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共同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应主动去寻找知识及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学生做错的习题,教师不要急于讲评,但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如课本、图表或视频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解决。1.课前准备:错题统计,错因分析,设计练习,明确目标做好习题分析是上好讲评课的基础。现在提倡教师在课堂上少讲、精讲,以便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但这不是说教师就轻松了,我们的功夫应花在课前准备上。在评讲习题之前可以找不同类型的学生面对面交流,以便获取关于学生对习题感受的第一手资料,如学生的主要错因等。如果我们不去分析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评讲时就没有针对性,那么,学生就不会有好的收获。同时也应把握好试题评讲的深浅度,对典型题和常规题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只有认真做好了课前准备,才能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哪些问题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完成;哪些问题学生需要合作讨论完成;哪些问题需要老师重点讲解;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总结方法等。在明确教学目标,确定讲评重难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会让习题讲评课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2.课堂活动:合作交流,展示分享,归纳总结,拓展提高讲评课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自主性,避免“一言堂”
,多一点启发和鼓励,引导学生主动融入讲评课中,并提供给学生自己总结、自行讲评的机会,要求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鼓励学生用已有知识说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理由,鼓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大家共做一道题、共评一道题,这样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在学生讲评结束后,一定要有恰当精要的总结和点评。有时教师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并总结方法、规律。互动不只是师生你来我往的问答,更是思维碰撞激发出的火花。这样教与学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例1:在下图3个密闭装置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三份种子:消毒且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及刚萌发的花生种子。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当A和B玻璃管中的水珠开始移动时,分别记录其移动速率VA和VB,则VA<VBB.如果A和C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温度计读数为TA和TC,则TA>TCC.如果B和C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水珠移动距离LB和LC,则LB<LCD.如果B和C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温度计读数为TB和TC,则TC>TB在讲评上面这道选择题时,教师不要急于正面讲评其对与错的原由,可先就装置提出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①水珠移动的原因是什么?这与CO2气体有关吗?②种子消毒与否有何区别?③小麦种子与花生种子在组成物质含量上有什么不同?接下来,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达成共识,选出正确答案C;最后再引导学生总结:①NaOH溶液的作用有二:一是调节酸碱度;一是用于吸收CO2;本实验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用于吸收CO2,所以水珠移动是由于O2被消耗引起的。②O2消耗的多少取决于呼吸作用的强弱,由于消毒的种子中不含微生物,其总体呼吸较弱,耗氧量较少,故VA<VB;农业生产上,种子是需要消毒的,以保证种子有较高的发芽率和萌发时有足够的营养。③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较高,消耗等质量的有机物,其耗氧较多,释放的能量也多。④该装置做适当的改进,也可用作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3.课后反思:构知识网,建错题本,写教后思,提师生能通过错题反馈和展示分享环节,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知识点、解题思路及错误原因),从而为今后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累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学生要建立错题集,反思答错题的原因,并且能补充该知识点和其他知识的联系,这样有利于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同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要琢磨科学的解题方法,以便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其总结规律,提高解题效率。
例2:取1个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形成4个细胞,这4个细胞中含15N的细胞个数可能是:()A.2B.3C.4D.前三项都对到第一个班上课,我在讲评时,是让学生画图进行辨析,得出正确答案D就了事了。我不是说这种方法不好,相反,此种教法是科学的,因为对于初次接触这道题的同学来说,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在于就题论题,而没有上升至规律来提升。通过课后反思,我在到第二个班上课时,还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带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有几条?②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无论复制多少次,带有放射性的DNA始终有几条?③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相比,有丝分裂后期有什么特点(套用前者的话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非姐妹染色单体自由组合”)?④子代细胞中最多有几个细胞带有放射性,最少有几个细胞带有放射性(最多4个;最少2个)?⑤对于任意一个子代细胞而言,最少有几条DNA带放射性,最多有几条DNA带放射性?学生思考讨论之后,师生共同总结规律:核DNA(全部用15N标记)为2N的细胞,无论复制多少次,带有放射性的DNA始终有4N;子代细胞中最多有4N个细胞带有放射性,最少2个;对于任意一个子代细胞而言,最少有0条DNA带放射性,最多有2N条DNA带放射性。最后再设计拓展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三、探索讲评课有效性教学的反思1.与过去的课堂相比,虽不能说“颠覆”,但至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根据错题反馈情况,分析错因及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展示分享以达成共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每节课总感觉是那么的短暂,意犹未尽。2.困惑①由于课堂开放,生成性资源较多,对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由于学生差异较大,编制的习题很难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综上所述,教、学要真正走出“惰性”,提高生物习题讲评课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精心编制试题,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其次要充分了解学情,提高讲评引导的针对性;第三,要设置有效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思维的有效性;最后,教师要及时反思,总结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课改道路上,我们仍需不断地探索,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单位: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