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50 KB
- 1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2009.6北京
【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目录1前言1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概况22.1工作依据22.2评价工作采用标准22.3评价工作程序和内容33建设项目概况34主要污染源分析44.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44.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55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65.1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65.2施工期大气影响分析65.3施工期水影响分析75.4施工期固废影响分析76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76.1营运期噪声影响分析76.2营运期大气影响分析86.3营运期水影响分析86.4营运期固废影响分析97水土流失的影响预测及水土保持方案97.1道路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97.2道路建设水土流失预测97.3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评价108结论108.1主要结论108.2主要建议118.3总结论129公众参与及简本说明129.1第一阶段环保公告发布情况说明129.2本次简本公示的说明1213
【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前言本项目位于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的功能定位为:结合原有建筑及基础设施,创造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化高科技绿色产业园区配套居住区。现状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外部分别有京开高速公路和城市六环路从东、北两侧通过,但二者均没有与开发区道路相连通的立交道路。为更好地配合区域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延伸区内道路,加强对外交通联系,通过合理的路网布局带动土地使用调整,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内道路拟分级设置,将东配套区内部道路分为主、次、支三个级别,建立完善的区域内部路网,构建完善的客货运输交通体系。受北京兴创投资有限公司委托,北京京诚瑞科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于2008年编制完成了《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次干路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支路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拟建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分析。我单位承担了“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任务。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要求,本项目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应当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前,向公众公告有关项目建设和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信息,因此编制了《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由建设单位在北京大兴信息网网站(http://www.bjdx.gov.cn/)上进行公示,公示有效期自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简本主要内容包括:(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3)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4)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公示期间,公众对该项目建设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请在有效公示日期内以信函(邮戳日期为准)、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持单位提交书面意见。联系方式、联系人和联系地址如下:13
【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单位名称:北京兴创投资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观音寺南口兴创大厦联系人:程刚电话:010-69265310邮编:102600E-mail:cg7788@qq.com评价单位单位名称: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地址:北京市宣武区陶然亭路55号联系人:邓九兰电话:010-63524201邮编:100054E-mail:dengjiu2265@sina.com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概况2.1工作依据本次评价工作主要依据国家和地方已有环境保护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技术导则和标准等有关要求实施。2.2评价工作采用标准2.2.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和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1号“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2)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3)声环境质量标准:交通干线路牙两侧30m以内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其它区域环境噪声执行“2类标准”。2.2.2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执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中“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2)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居民住宅室内噪声限值参考《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中的规定;营运期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4a类”标准限值。13
【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3)固体废物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规定。2.3评价工作程序和内容评价工作流程如下:第一阶段:收集资料、初步现场调查、环保信息公开、编制工作方案;第二阶段:现场调查监测、项目资料信息整合、编制专题报告;第三阶段: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现场补充调查、环保信息调查与反馈、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第四阶段:专家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修订并完成最终稿。3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建设地点:拟建项目位于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规划范围内,整个东配套区位于六环路和京开高速公路相交的西南部位,北距永定门12公里,距市区南三环仅9公里,距长安街仅14公里,东配套区规划范围北起六环路,南至魏永路,西至天堂河,东至京开高速公路西辅路。建设内容:包括11条规划城市道路,分别为3条城市主干路——新源大街、天河西路和庆丰路;6条城市次干路——永大路、永兴路、永旺路、华佗路、思邈路和天水大街;2条城市支路——新源东街和民和东路。新源大街北起天河西路,南至魏永路;天河西路和庆丰路西起天水大街,东至京开高速西辅路;永大路、永兴路、永旺路、华佗路和思邈路西起天水大街,东至京开高速西辅路;天水大街北起天河西路,南至魏永路;新源东街南起永大路,北至规划民和北路;民和东路西起新源东街,东至京开高速西辅路。建设规模与技术指标:拟建道路主要技术指标情况见下表。13
【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表3-1拟建道路主要技术指标汇总表技术指标道路道路等级设计车速(km/h)道路全长(m)红线宽度(m)路面结构路面设计年限(年)新源大街主干路50282640沥青混凝土路面15天河西路96050庆丰路64440永大路次干路4092730永兴路81040永旺路62830华佗路59030思邈路52330天水大街281440新源东街支路30105720民和东路32425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255238.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387.57万元,占1.7%。项目预计投产日期:2010年9月。4主要污染源分析施工期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废气、扬尘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其中施工噪声和扬尘是施工期较为敏感的环境问题。营运期污染源主要有交通噪声、汽车尾气、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源。4.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1.噪声污染源道路施工阶段的噪声主要来自于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具有高噪声、无规律的特点,它对外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随施工结束而消失。但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机械设备噪声值很高,如不加以控制,往往会对道路沿线的环境敏感点产生一定影响。2.大气污染源拟建道路路面结构设计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道路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为扬尘和粉尘。施工扬尘和粉尘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路基开挖、土地平整及路基填筑等施工过程,如遇大风天气,会造成粉尘、扬尘等大气污染;②水泥、砂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如运输、装卸、仓库储存方式不当,可能造成泄漏,产生扬尘污染;③灰土拌和、混凝土拌和加工会产生扬尘和粉尘;④物料运输车辆在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地运输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尘土。13
【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除施工扬尘和粉尘污染源,在施工过程中还会产生机动车尾气和沥青烟。运输车辆和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和废气中均含有一定浓度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成分为NOX、CO和THC,但其产生量较小,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不大;本工程路面沥青铺设过程不在现场熬炼沥青,全部使用商品沥青(在专业站场进行熬制、拌和),施工所需沥青混凝土均由密闭装载车运至铺筑工地直接进行摊铺,故施工过程沥青烟产生量较少,只在摊铺阶段有少量沥青烟挥发。3.水污染源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是来自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施工废水。施工废水包括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洗涤水,以及施工机械运转和维修中产生的含油废水。4.固废污染源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施工渣土和生活垃圾。施工渣土主要包括由地表开挖产生的渣土和道路清扫产生的废弃物等;生活垃圾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如废弃的一次性餐盒和食品包装袋等。4.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1.噪声污染源由于该项目为道路建设项目,其噪声污染源种类比较单一,主要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产生的交通噪声。机动车辆噪声是引起交通噪声的基本声源,按其和车速、发动机转速的相关性,可以分为如下两类:①和车速相关声源:排气噪声、进气噪声、风扇噪声、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以及由发动机带动的发电机、空压机噪声等;②和发动机转速相关声源:传动系统噪声、轮胎-路面噪声、车体振动和气流噪声等。2.大气污染源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源为机动车尾气。机动车尾气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汽车排气管排出的含有CO、THC、NOX气体;二是曲轴箱排出的含CO、CO2气体,约占20%;三是从油箱、气化器燃烧系统挥发出来的THC等气体。机动车尾气所含成分比较复杂,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THC、NOX等。这些污染源属于线性流动污染源,对于城市道路而言,汽车尾气对道路20~50m以内影响较大,且影响程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13
【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道路上行驶汽车的轮胎接触路面,使路面积尘扬起,会产生二次扬尘污染。在运送散装含尘物料时,由于散落、风吹等原因,也会使物料产生扬尘。3.水污染源本项目道路路面污染物因雨水径流而形成。道路投入营运后,由于车辆在营运过程中,可能会滴漏油类物质,轮胎与路面摩擦会产生橡胶微粒,车辆排放废气中的颗粒物质,运输货物过程中飞扬的微粒物质等,均可能在路面上形成不同程度积聚,而这些物质可能随降水而形成路面径流。但由于道路本身是一条较长的线性污染源,路面上形成的地表径流大都以分散的形式分别进入两侧的土壤环境,只有少量的径流能够直接进入河流中,这种由于路面雨水而引起的河水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值很小,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沿线地表水环境产生大的影响。4.固废污染源道路营运期间,主要固废污染源为过往车辆和行人丢弃的饮料瓶、废纸盒等生活垃圾。根据类比分析,道路营运期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且在整个道路沿线随机分散产生。生活垃圾应由市政环卫部门负责定期清除、收集、外运,保证日产日清、路面清洁,不会对道路沿线环境造成大的影响。5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污染源主要来自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废气、扬尘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等。5.1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主要设备噪声源大部分在80~95dB(A)之间,对施工场地周围50m范围内的环境影响较大,对50~100m范围也将产生一定影响,特别在夜间施工时这种影响更为严重。施工期应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减少夜间施工量、合理布局施工现场、设备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降低人为噪音、建立临时声障等措施减少施工噪声的影响。5.2施工期大气影响分析施工期大气污染物包括施工扬尘和运输车辆、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气。对施工扬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施工场地应建立围档,以减少施工扬尘向周围扩散;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冲洗,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13
【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施工工地道路要硬化,废水必须经沉淀才可排入排水设施,要指定专人清扫洒水,维护工地路面清洁;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减少扬尘产尘量;装卸渣土严禁空中抛洒,渣土车辆应覆盖,严禁沿路遗洒;回填土方等起尘材料应在库房存放或者严密遮盖,并采用洒水、遮盖物或喷洒遮盖剂等措施防止扬尘;场地内的生活垃圾必须密闭存放,并及时分检、清运;施工过程中尽量采用预拌混凝土,若设置搅拌机,必须配备防尘装置;采取洒水措施,禁止大风天气施工,并合理确定施工场所。对于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气应采取如下措施:尽量使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施工机械、车辆,对于排放废气较多的车辆,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应尽量选用质量高、对大气环境影响小的燃料。要加强机械、车辆的管理和维修保养,尽量减少因机械、车辆状况不佳造成的空气污染。采取上述措施后,扬尘和废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会明显减轻。5.3施工期水影响分析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池预处理后定期清掏外运;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悬浮物,经移动卫生间收集后,排入天堂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施工区内设置的移动卫生间和污水管线收集系统必须按照防渗要求,采用耐腐蚀防渗材料。因此,施工期废污水均可得到妥善处理,不会对当地及周边水环境造成污染。5.4施工期固废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施工渣土和生活垃圾两部分。施工渣土主要包括由地表开挖产生的渣土、道路清扫产生的渣土、废弃物等,施工渣土不含有毒有害成分,可根据工程需要和生产废物自身特性,用于路基填方使用或就地填埋于道路施工沿线的低洼地;对于挖方和清扫过程产生的少量建筑渣土等废弃物应集中收集起来,由施工单位外运到建筑渣土消纳场进行处置。生活垃圾主要由施工人员产生,应在工地内集中收集后,由施工单位外运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因此,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6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6.1营运期噪声影响分析采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的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对拟建11条道路运营初期(2009年)、中期(2019年)、远期(2029年)13
【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距道路红线不同距离的交通噪声值分别进行预测。由预测结果可知,拟建道路交通噪声会对项目区域的后续开发产生一定影响。本项目拟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小道路交通噪声对道路沿线声环境的影响,使道路沿线的噪声敏感区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具体如下:1.优化建筑布局在后续开发中,通过采取将拟建道路沿线规划二类居住用地临街建筑布置或置换为商业、餐饮类公共建筑;或调整户型设计,将面向道路一侧设计为卫生间、厨房等其它措施,防止拟建道路交通噪声对项目区域后续开发的污染影响。2.加装隔声窗为防止拟建道路交通噪声对噪声敏感点的负面影响,本项目道路两侧的临街规划居住楼等敏感类建筑必须安装隔声窗,建筑物门窗隔声标准执行《关于我市道路两侧新建建筑采用隔声窗的通知》(京环保辐字[1999]564号)中有关规定,即“在现有及规划主干路道路红线两侧50m范围内新建住宅、学校、医院等建筑物临街一侧建筑外窗隔声量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5-87)标准中的四级标准(30≤RW≤35);在现有及规划次干路和支路道路红线两侧50m范围内新建住宅、学校、医院等建筑物临街一侧建筑外窗隔声量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5-87)标准中的五级标准(25≤RW≤30)”。6.2营运期大气影响分析拟建道路建设项目营运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CO、NOX、THC、TSP。随着经济和汽车产业的发展,交通量将逐年增加,机动车排出的NOX、CO和THC会随着尾气排放标准逐渐严格而有所消减;道路通车营运期间也会带来一定量的路面扬尘。拟采取以下控制措施进一步控制本项目营运期大气环境污染影响:1.对污染源采取控制措施:禁止尾气污染物超标排放机动车通行;加强机动车的检测与维修;降低路面尘粒。2.新敏感点远离线路。3.利用植被净化空气。6.3营运期水影响分析拟建道路投入营运后,所排废水主要为雨水冲刷路面、经稀释后产生的混浊雨水,直接进入13
【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道路沿线铺设的雨水管道。大量雨水与路面颗粒污染物混合稀释后形成路面径流,故其水污染物浓度较低,且大部分收集汇入雨水管网,少部分混浊雨水排至道路两侧的地表土壤,不会对当地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为了保护项目区域地下水环境,提出以下水环境保护措施:1.道路配套市政下水管道必须严格按照相应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为防止管道渗漏应在施工过程中加强防护措施,市政排污管线必须严格按照防渗要求,采用耐腐蚀防渗材料。2.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可有效防止路面排水直接下渗,并将排水集中收集至道路排水系统,以防对地下水源的污染。3.道路配套的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排水系统通畅稳定,及时排除路面积存的初期雨水。6.4营运期固废影响分析道路营运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过往车辆丢弃的饮料瓶、废纸盒等生活垃圾,在整个道路沿线随机分散产生,且产生量较小,由市政环卫部门负责定期清除、收集、外运,保证日产日清、路面清洁,不会对道路沿线环境造成大的影响。道路营运期固废污染源的产生是由于过往车辆和行人缺乏环保意识或无意间、偶然间造成的,可以通过加强环保知识宣传(如在路旁设置提示板)和规范文明驾车行为习惯来加以约束,消减道路营运期间固废污染源的不利影响。7水土流失的影响预测及水土保持方案7.1道路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为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降雨、地貌、土壤与植被等;人为因素主要指人口的增加、人类不符合科学规律的生产经营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其中,降雨是本项目建设期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因素。道路建设项目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在建设期和营运期。建设期是损坏原地貌植被、排放弃土、弃石和弃渣的集中时期,工程用地范围内原地貌植被所具有的水土保持功能迅速降低或丧失,并为水土流失发生提供了大量易冲蚀的松散堆积物;营运初期,由于植被恢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水土流失程度将明显高于现状水平;营运远期由于植被恢复,边坡和路肩防护完善,沿线水土流失程度将低于现状水平。7.2道路建设水土流失预测本段道路水土流失预测分为施工建设期和营运期两个时段。根据工程进度计划,施工建设期约为10个月13
【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根据道路工程建设特点,本项目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基本建设期。工程建设新增加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路基工程、排水防护工程以及施工便道、施工场地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地点。道路进入营运期后,由于人为对地表地貌的过度干预、破坏作用停止,在路堤边坡、施工便道、临时施工场地等区域内的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逐步发挥作用,新增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将基本建设期作为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7.3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评价根据“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要求和本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防治的目标—是要因地制宜的采取拦渣、挡土、扩坡、土地整治、绿化等防治措施,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二是要使得本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及时得到全面有效的防治,对周边地区和下游的环境和安全不造成负面影响:三是要保障道路运行的安全,绿化美化道路沿线景观,创造良好的行车环境。8结论8.1主要结论1、本项目为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是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11条规划城市道路。本项目合计道路全长12.1公里,工程总投资估算为255238.8万元。2、本项目的建设实施,是实现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是实施区域规划、推进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需要,是完善区域基础路网、改善交通环境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在施工期间,主要产生施工噪声、扬尘、废水和废渣等污染物,其中施工噪声和扬尘是施工期较为敏感的环境问题。本次环评通过制定较为全面的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采取各种预防和污染控制措施,可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施工期环境影响为暂时性影响,在施工结束后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4、水土流失影响分析由于地面植被恢复需要一定时间,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13
【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将在大约一年左右时间逐渐发挥作用。对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均采取各种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区永久占地被道路固化,绿化区恢复植被后基本无地表裸露,可改善工程项目区原有的水土流失现状。5、拟建道路污染源及环境影响分析①拟建道路建设项目营运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CO、NOX和THC等。通过采取控制气体污染物排放、加强道路绿化带建设等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机动车尾气与扬尘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②在后续开发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后,拟建道路不会对项目区域造成噪声污染。③道路投入营运后,由降水形成的路面径流水污染物浓度较低,不会对当地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6、环境管理与监控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结合同类工程的运行管理经验及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建设单位应拟订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环境监控程序。8.2主要建议1、建议路面施工时对有关现场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劳保措施,以防止沥青砼材料的装运及摊铺过程中挥发的沥青烟对现场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2、本项目土方工程应安排在非雨季进行,在施工区洒水降尘时也应注意浇洒地点和喷洒水量,防止不必要的滑塌等意外事件发生。3、交通噪声防治措施①建议道路两侧绿化带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绿化带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枝繁叶茂、生长迅速的常绿植物,采用乔、灌、草复层结构绿地,乔木高度不宜低于7.0m,灌木不低于1.5m,郁闭度>0.6,形成立体绿化网带。②建议在后续开发中,将规划二类居住用地临街建筑宜布置或置换为商业、餐饮类公共建筑,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还可以减弱交通噪声对环境敏感目标的负面影响。③本项目道路两侧的临街规划居住楼等敏感类建筑必须安装隔声窗,建筑物门窗隔声标准执行《关于我市道路两侧新建建筑采用隔声窗的通知》(京环保辐字[1999]564号)中的有关规定。4、在13
【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道路两侧新建的声环境敏感建筑中,开发商在房屋出售阶段即应告知业主详尽的噪声环境状况,并按照噪声影响程度的大小对相应出售价格予以适当调整,确保公众享有在环保方面的知情权。5、在施工过程中,在配套管线工程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规范要求铺设污水管道,排污市政管线必须严格按照防渗要求,采用耐腐蚀防渗材料,在营运期加强对污水管线的巡检,防止污水管泄漏导致地下水源受污染的情况。6、制定完善的环境监控程序。在距离建设工程较近的敏感地区应设置大气环境、噪声环境监测点,通过对污染物的监测了解其影响范围,若监测结果达不到标准要求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8.3总结论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北京市、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相关规划要求,在对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污染物采取相应环保措施后,不利环境影响将得到有效消减和控制。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与运营从环保角度来看是可行的。9公众参与及简本说明9.1第一阶段环保公告发布情况说明建设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要求,在正式委托评价工作任务后,于2009年6月由建设单位在北京大兴信息网网站(http://www.bjdx.gov.cn/)上向公众公告了下列信息:(1)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2)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3)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4)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5)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6)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除在公开网站发布公告外,建设单位还同步在拟建项目周边采取张贴公告的方式进行了信息发布。公示公告发布至今,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尚未收到公众有关本项目的环保意见。9.2本次简本公示的说明《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为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以此开展本项目第二次环保信息公告及公众意见调查与收集。13
【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路网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众可在参阅本简本后,通过发布的联系方式将反馈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信件、电子邮件或电话传真等方式与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进行交流。提醒您在发表意见的同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谢谢!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