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0 KB
  • 3页

生物医学研究统计方法 第14章 调查设计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14章调查设计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为了解某校锡克试验的阳性率,研究者从该校80个班中随机抽取8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中的所有学生。此种抽样方法属于(D)。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多阶段抽样2.在下列研究中,研究者不能人为设置各种处理因素的是(A)。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C.临床试验D.社区干预试验E.横断面研究3.统计工作的关键步骤是(A)。A.调查或实验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归纳资料4.理论而言,在同样条件下,下列抽样方法中抽样误差最大的是(C)。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E.多阶段抽样5.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调查对象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作(C)。A.内容效度B.结构效度C.重测信度D.内部信度E.分半信度6.衡量问卷是否包含足够的反映所测特征的条目的指标是(A)。A.内容效度B.结构效度C.重测信度D.内部信度E.分半信度7.为使调查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在开展抽样调查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是(E)。A.随机B.重复C.对照D.均衡E.以上均是8.关于调查表的设计,下列说法不妥的是(D)。A.每个项目要具体、明确B.要考虑将来数据处理的方法C.调查项目的确定取决于调查目的 D.必须先作大型的预调查E.必要的项目一项不少,不必要的项目一项不列9.下列(A)不是普查的目的。A.验证病因假设B.早期发现患者C.描述疾病的分布特征D.可向群众普及医学知识E.可提供病因线索10.在调查研究中,保护调查对象隐私的主要方法是(D)。A.将调查对象的电话与其他信息分开B.将调查对象的家庭住址与其他信息分开C.将调查对象的工作单位与其他信息分开D.将调查对象的姓名与其他信息分开E.将调查对象的性别与其他信息分开11.某研究者在对某地区20~25岁所有妇女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其宫颈癌的年发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其宫颈癌的年发病率为2/10万,由此作出口服避孕药引起宫颈癌的推论(E)。A.正确B.不正确,因为未在年龄分布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进行调整C.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与患病率D.不正确,因为需要用率而不是比率来支持这一推论E.不正确,因为在其他有关因素上,这两组妇女可能存在差异12.为研究吸烟与肺癌的关系,某研究者采取了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将人群分为吸烟组与不吸烟组,然后随访两组发生肺癌的结局;另一种是将吸烟者随机分组,一组采取戒烟干预,而另一组不戒烟,然后盲法观察两组的肺癌结局。这两种研究方法的根本区别是(D)。A.是否设立对照组B.是否进行统计学检验C.是否在现场人群中进行D.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E.是否检验病因假设二、思考题1.在某项关于近视眼发病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越是作眼保健操的人越易患近视眼。其实,这是一种假象。请解释导致这种假象的原因。 答:也许存在患有近视的人作眼保健操的多,即病例组因患有近视而重视眼保健操,而对照组因未患近视而忽视眼保健操。2.某从事政治教育的机构,对在押妓女进行教育,观察以后是否从良。研究结果表明,在未失访的全部被教育对象中,彻底改掉原先恶习的人所占的比例相当高,故得出结论:所采取的教育方法非常得力,教育成果巨大。请问:这个评价结论是否科学?为什么?答:这个评价结论不科学。因在未失访的全部被教育对象中,彻底改掉原先恶习的人所占的比例相当高,这里未交待失访情况,也许这些失访者并未改掉原先恶习,故对教育方法是否得力作出评价需慎重。3.病例-对照研究为什么不能计算患病率?横断面研究可否计算患病率?可否计算时点患病率?队列研究可否计算患病率和发病率?为什么?答:病例-对照研究不能计算患病率,因为总人口中的病例数及未病人数不详;横断面研究可计算时点患病率,因它可获得某地某时点的总人数;队列研究可计算患病率和发病率,因它可获得总人口中的新旧病例数及未病人数。4.某研究者在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的调查研究中,以肺结核患者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对照人群。请问:这样选择对照组有何不妥?答:在该研究中,肺结核和慢性支气管炎是混杂因素。5.诱导性问题是指由于问题的措辞、内容等方面的原因使调查对象有意无意地不得不选择某种答案。有鉴于此,在调查表的设计中,不可使用诱导性问题。请问:在调查设计中,一旦使用了诱导性问题,将意味着什么?答:在调查设计中,一旦使用了诱导性问题,将意味着存在应答信息偏倚。(方亚胡良平高永周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