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95 KB
  • 74页

sl533—2011灌溉排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 7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533-2011灌溉排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2011-04-22发布2011-07-22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2011年第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533-2011)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替代标准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533-20112011.4.222011.7.22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前言根据水利部水利技术标准制定与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编制本标准。本标准共15章205条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工程建设任务和规模——工程总体布置及设计——机电及金属机构设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建设征(占)地与拆迁安置——水土保持、环境保护设计——工程管理——节能设计——设计概算及资金筹措——工程效益分析与综合评价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部门: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本标准参编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黑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水利厅河南省水利厅 目录1总则12综合说明33项目区概况53.1基本情况53.2水文气象53.3工程地质及水文堆质53.4经济社会63.5水利工程现状及规划64工程建设任务和规模75工程总体布置95.1水源工程95.2输配水工程95.3排水工程105.4田间工程105.5附图与附表106工程设计126.1设计依据126.2工程等级和标准126.3水源工程126.4输配水工程146.5排水工程15 6.6田间工程156.7附图与附表167机电及金属结构设计187.1水力机械187.2电气187.3金属结构207.4采暖通风207.5消防217.6附图与附表218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28.1施工条件228.2施工导流228.3天然建筑材料238.4工程施工,238.5交通运输248.6施工总布置248.7施工总进度258.8主要技术供应258.9附图与附表259工程建设征(占)地与拆迁安置2610水土保持设计2810.1设计依据28 10.2水土保持措施布置和设计2810.3水土保持监测2810.4附图与附表2911环境保护设计3011.1设计依据3011.2环境保护措施设计方案3011.3环境管理及监测设计3011.4附图与附表3012工程管理3212.1工程建设期管理3212.2工程运行期管理3212.3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3212.4工程管理设施3212.5劳动安全与卫生3312.6附图与附表3313节能设计3413.1设计依据3413.2工程能耗分析3413.3工程节能设计3413.4节能效果综合评价3414设计概算及资金筹措3614.1编制依据及说明36 14.2设计概算成果3614.3资金筹措方案3915工程效益分析与综合评价4015.1概述4015.2工程投资及年运行费4015.3工程效益分析4015.4综合评价41附录A工程特性表43标准用词说明501总则532综合说明543项目区概况553.1基本情况553.2水文气象553.4经济社会554工程建设任务和规模565工程总体布置575.2输配水工程575.4田间工程576工程设计586.3水源工程587机电及金属结构设计59 7.1水力机械597.4采暖通风598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08.1施工条件608.6施工总布置609工程建设征(占)地与拆迁安置6110水土保持设计6210.1设计依据6214设计概算及资金筹措6314.1编制依据及说明6315工程效益分析与综合评价6415.3工程效益分析6415.4综合评价64 1总则1.0.1为规范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的工作内容和深度要求,保证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质量,特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小型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内容进行简化。利用外资的灌溉排水工程项目的工作内容和深度。可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编制。1.0.3初步设计应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全面收集、分析所需资料、进行必要的调查、勘测、观测、试验和研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做到因地制宜、经济适用、方便管理。初步设计报告应有分析、有论证、有必要的方案比较,并有明确的结论和意见,文字简明扼要,图纸完整清晰。1.0.4初步设计报告应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水土资源平衡分析成果进行复核,确定灌溉排水工程项目范围和灌排分区,选定灌排方式和灌溉节水措施,提出骨干工程设计和田间工程典型设计方案。1.0.5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深度应满足招标要求。1.0.6初步设计报告章节安排应将“综合说明”列为第1章,以后各章应依次以本标准第3~15章节为标题编排,并应符合本标准的编制要求。初步设计报告应附编制单位资质证明、必要文件和专题报告。1.0.7本标准有以下引用标准DL5021—93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65 1.0.8初步设计报告编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65 2综合说明2.0.1应简述项目区地理位置、兴建缘由、工程任务与规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简述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主要勘测设计工作过程、与各相关部门及地方达成的协议。2.0.2应简述项目区基本情况、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经济社会状况、水利工程现状及规划。2.0.3应简述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工程任务、工程规模及主要要建没内容。2.0.4应简述项目区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排水工程、田间工程的总体布置方案。2.0.5应简述项目区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排水工程的设计依据、等级、标准及主要指标,田间工程的设计标准及主要指标。2.0.6应简述工程项目主要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工程的选型和布置,机电设备接入电力系统方式、电气主接线方案、监控和通信方式。2.0.7应简述工程项目施工条件、材料供应、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总体布置、施工进度及总工期。2.0.8应简述工程项目建设征(占)地范围和实物指标、拆迁安置方案、专项设施复建方案及投资等。2.0.9应简述项目区水土保持设计依据、主要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设计概算编制依据及投资。2.0.10应简述项目区环境保护设计依据、主要环境保护措施、65 环境保护设计概算编制依据及投资。2.0.11简述工程建设期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各参建单位的职责和权力、质量监督与评定体系等,项目区管理机构置、人员编制、主要管理设施、工程运用方式、工程管理费用及来源。2.0.12应简述劳动安全与卫生、节能等措施。2.0.13应简述工程项目设计概算编制的原则及依据、工程静态总投资以及资金筹措方案和投资构成。2.0.14应简述项目区经济评价的主要成果及综合评价结论。2.0.15应提供下列附图与附表:——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工程特性表(见附录A)65 3项目区概况3.1基本情况3.1.1应简述项目区所在地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和范围。3.1.2应简述项目区所在地的水土资源及相关资源情况。3.1.3应简述项目区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工程建设条件。3.2水文气象3.2.1应简述项目区所在地的气象、河流水系、水文基本资料等情况。3.2.2应说明初步设计阶段新增水文资料情况,以及复核后的径流、洪水、泥沙等水文成果。3.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3.3.1应简述可行性研究阶段已查明的主要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评价结论,说明初步设计阶段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3.3.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简述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评价骨干渠道及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处理建议。2简述项目区地下水的类烈、水质和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情况,评价水文地质条件,提出相关水文地质参数。3对于小型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可参照相邻工程的地质资料,提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建议值。3.3.3应简述项目所在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峰值加速度、地65 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和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3.3.4应简述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的分布、储量、质量和开采运输条件。当天然建筑材料缺乏时,应提供人工材料来源及质量评价。3.4经济社会3.4.1应简要说明项目区所在地的人口、劳动力数量、土地面积、耕地而积、灌溉而积、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3.4.2应简要介绍项目区农业、工业等生产情况。3.4.3应简述与项目区相关的农业、工业、城(镇)乡发展规划。3.5水利工程现状及规划3.5.1应简述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规划。3.5.2应简述项目区防洪、除涝、灌溉、城(镇)乡供水等水利工程现状、存在问题及规划。65 4工程建设任务和规模4.0.1应根据项目区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灌溉排水工程项目的要求,简述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0.2应简述已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工程建设任务和规模。4.0.3应根据项目区灌溉排水工程建设规划,分析确定拟建工程的作用和任务,主要包括新增、恢复、改善灌溉排水面积及提高灌排标准、灌溉水利用效率等。4.0.4项目区灌溉工程建设规模复核应符合下列要求:1说明灌溉设计标准、作物灌溉制度,核定不同水平年的灌溉用水量;分析提出项目区内其他部门用水量。2在征求当地农业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气候、水土资源、土壤性质、种植习惯、劳动力等条件,按照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要求,分区确定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种植比例和复种指数。3核定灌溉水利用系数说明灌区水资源供需水量平衡计算成果,确定灌区总需水量及不同保证率典型年的年内分配。4论述灌溉供水的水源条件,分析确定水源工程特征水位、灌溉设计流量等主要指标。5确定灌区开发方式,复核项目区范围和灌溉面积。6分析确定灌溉工程特性指标。4.0.5项目区排水工程规模复核应符合下列要求:1说明项目区排涝标准、排渍标准,核定土壤改良和防治盐碱65 (渍)化的排水标准及承泄区水位;并根据项目区的降水及相关资料,分析确定排水模数。2根据地形条件、排水工程控制范围及承泄区水位,分析确定排水方式、排水流量及控制点水位。3分析确定排水工程的主要特性指标。4.0.6根据项目区灌溉排水工程的任务和规模,确定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对改建、扩建的灌溉排水工程,应在工程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改造或扩建方案。65 5工程总体布置5.1水源工程5.1.1应简述水库工程、引水枢纽工程与灌溉取水有关的特性指标,,水库工程及引水枢纽工程布置按DL5021-93规定执行。5.1.2根据河流河势、河岸地形及地质条件、泥沙水流流态、灌区位置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可性行研究报告的审批意见等,复核并确定泵站位置。5.1.3应根据地质条件、工程规模、工程征(占)地、淹没范围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意见等,复合并确定塘坝布置。5.1.4应根据项目区规模、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等,结合灌溉分区,复核并确定项目区机井的井位、井距及井数。5.1.5应根据项目区地形条件、坡度、降水量、需水量等因素复核并确定人工集流面和蓄水工程的数量、位置。5.2输配水工程5.2.1应根据初步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等资料.对可行性研究阶段初选的输水渠(管)线进行复核,并对重点局部线路进行比较论证,分析确定输水渠(管)线的布置。5.2.2应根据确定的输水渠(管)线,分析确定渠系(管网)建筑物的类型、数量及布置。65 5.3排水工程5.3.1应根据初步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等资料,对可行性研究阶段初选的排水沟(管)线进行复核,并对重点局部线路进行比较论证,分析确定排水沟(管)线布置。5.3.2应根据确定的排水沟(管)线,分析确定排水建筑物的数量及位置。5.3.3应根据区域地形及承泄区控制水位,分析确定排水泵站的数量及位置。5.4田间工程5.4.1田间工程应根据灌排分区的地形、土坡性质、地下水埋深、水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农作物种植结构和灌排方式,选定不同类型的典型区。5.4.2典型区应具有代表性,并有独立的配(排)水系统。各类典型区面积总和不宜小于设计灌溉(排水)面积的5%;100万亩及以上的灌区,典型区面积可控制在设计灌溉(排水)面积的1%-3%范围。5.4.3应根据典型区类型。分别进行田间工程布置。并据此进行项目区田间工程布置。5.5附图与附表5.5.1应提供以下附图:——工程布置方案比较图;——工程总体布置图;65 ——典型区工程布置图。5.5.2应提供下列附表:——不同工程布置方案比较表;——工程布置方案指标汇总表。65 6工程设计6.1设计依据6.1.1应概述上级主管部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意见。6.1.2应说明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设计所需的特征水位、流量,以及水文气象、地质、建筑材料等相关专业基本资料。6.1.3应说明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和相关文件。6.2工程等级和标准6.2.1应说明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定的工程等别、各建筑物级别及审批意见。若初步设计阶段项目区规模有所变动,应重新复核并确定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等。6.2.2有防洪(潮)要求时,应明确各建筑物的防洪(潮)标准。6.2.3有抗震要求时,应复核工程场地的地震动参数,确定抗震设防烈度。6.3水源工程6.3.1水库工程及引水工程设计应按DL5021—93规定执行。6.3.2采用泵站提水方式时,应根据站址的地形、地质、水流、泥沙、综合利用要求、供电、环境、施工、投资、交通、机电设备选型及运行等条件,结合工程总体布局,选定泵站的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型式。泵站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选定的站址、水泵型式、装机台数及单机配套功率、机组65 主要参数,确定厂区总体布置。2选定主副厂房的布置、结构型式、控制高程和主要尺寸等;根据需要选定开关站(变电站)的位置、场地布置、面积、高程等。3选定引渠、前池及进水池、进出水流量、出水管道、出水池、调压设施的布置、控制高程、断面尺寸、结构型式等。4提出各建筑物水力计算、稳定和结构计算的条件、方法和计算成果;选定泵房及其他建筑物地基处理措施。5对于加固改造的泵站工程,根据加固改造任务,选择上述相应内容进行设计。6.3.3采用机井供水方式时,应根据机井总体布置、水文地质条件等选定井型、分析确定单井出水量及井深、选定水泵及配套动力、确定附属建筑物结构型式及尺寸。6.3.4采用塘坝供水方式时,塘坝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塘坝容积,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塘坝工程布置、主要控制高程及与岸坡或其他建筑物的连接方式等。2选定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型式,进行稳定、强度、变形、渗透分析计算,确定结构尺寸;对不良地基提出处理措施。3提出建筑材料质量要求和施工质量控制指标。4对于除险加固的塘坝工程,应进行安全复核和稳定计算,进行加固设计。6.35采用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时,应根据项目区的总体布局、降水65 特征及集雨效率等,分析确定人工集流面面积、坡度、集水防渗材料及防渗层厚度,确定蓄水工程结构形式及容积。6.4输配水工程6.4.1渠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说明渠道流量、水位、水力坡降、水流流态、冲刷、淤积等水力计算条件、方法,提出计算成果;渠道断面型式、设计尺寸及水力要素设计指标。2对于大、中型渠道,应根据沿线地质条件、设计断面情况,进行边坡稳定分析计算。3根据渠道渗漏、冻胀等计算成果,经方案比较,选定防渗衬砌型式,进行防渗衬砌结构设计。6.4.2渠系建筑物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说明各类建筑物的过水能力、水力衔接条件、效能防冲计算方法,提出计算成果;确定主要建筑物的工作水位、工程布置、结构型式、高程、坡降、断面尺寸及运行条件。2说明穿(跨)河建筑物的冲刷和淤积计算方法,提出计算结果,确定建筑物的防冲保护范围;并通过方案比较,选定保护措施及结构型式。3说明主要建筑物稳定、应力、变形等计算方法,提出计算成果;选定主要建筑物地基处理、防渗、抗冻胀等处理措施。4量水设施设置宜与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结合布置,选定量水设施结构型式和主要观测设备。65 6.4.3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选定管道的型式、管槽高程、断面尺寸、长度等。2说明水力计算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确定管道布置,选定管材、管径及安全保护措施。3对大、中型管道应进行稳定和结构计算。4对高含沙水源的管道输水工程设计,还应进行管道不淤流速校核。6.5排水工程6.5.1采用明沟排水方式时,应说明排水沟流量、水位、水力坡降、冲刷、淤积等水力计算条件、方法,提出计算成果,确定排水沟断面设计尺寸及水力要素设计指标。6.5.2采用暗管排水方式时,应计算管道设计流量,分析确定管道埋深、间距、比降、管径等设计指标,选定管材和外包滤料等,提出附属设施数量和相关设计。6.5.3采用提排方式时,泵站设计符合6.3.2条的规定,其他排水建筑物设计应符合6.4.2条的规定。6.5.4对大、中型骨干排水沟应进行边坡稳定分析计算。6.6田间工程6.6.1应根据选定的典型区,按照节水和高效的要求,确定典型区的设计方案。6.6.2田间渠(沟)道应进行纵、横断面设计,选定建筑物;提出土地平整方案,确定灌水沟畦与格田尺寸;进行田间道路、林带65 设计等。6.6.3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应说明水力计算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进行田间管网布置,确定管材、管径、给水栓的位置及间距等。6.6.4喷灌应说明水力计算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进行管网布置,确定管材、管径以及喷头的型式、位置、间距等。6.6.5微灌应说明水力计算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进行首部枢纽及管网布置,选定管材、管径及灌水器的型式、铺设间距等。6.6.6应计算各类典型区田间工程量和材料量,并据此推算项目区田间工程量和材料量。6.7附图与附表6.7.1应提供下列附图:——渠(管)道纵、横断面图;——排水沟(管)纵、横断面图;——主要建筑物工程布置图;——主要建筑物结构设计图;——典型区设计平面布置图(1/1000~1/5000);——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设计图;——喷(微)灌工程设计图。6.7.2应提供下列附表:——工程量和材料量汇总表;——田间典型区工程量分析计算表;65 ——田间工程量汇总表。65 7机电及金属结构设计7.1水力机械7.1.1灌排泵站水力机械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选定水泵型式、单机流量、台数、基本参数及安装高程,确定水泵过流部件及附属设备型式、数量、主要参数等。2当水流含沙量大时,应提出防止或减轻水力机械腐蚀的处理措施。3大中型泵站应进行压力管道调节保证计算。4选定泵站内起重设备和油、气、水、量测以及辅机自动化元件等系统主要设备及其布置。5对加固改造的泵站,应根据安全鉴定结论,确定改造设计方案。7.1.2应确定灌排水泵及其附属设备布置、机组间距和厂房宽度等主要控制尺寸以及分层高程、安装间位置和面积。7.1.3机井水泵应根据井的出水量、水位设计流量以及扬程等条件,选定水泵及附件的型式、数量等设计参数。7.2电气7.2.1引接电源接入方式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泵站、机井、闸(阀)等在灌溉排水系统中的作用及当地电网状况,确定其引接电源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方式、电压负荷等级、进线回路数及用电容量,并统一考虑项目区内各用电点引接电源接入方式。65 2进行引接电源的电力计算,提出电力系统对泵站、机井、闸(阀)等运行方式、计量点、主要设备参数、继电保护、无功补偿及以系统稳定措施等方面的要求。3选定电动机启动方式,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7.2.2分析确定泵站、机井、闸(阀)等的电气主接线方案,选定站区用电电源连接方式及供电方式。7.2.3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提出短路电流计算成果,选定泵站、机井、闸(阀)等电气设备的型式、规格、数量及主要技术参数。2对大型电气设备、重大部件运输,以及现场组装等特殊问题,应进行专门论述。3采用新型设备和重大新技术时应有专门论证。7.2.4应确定绝缘配合原则和中性点接地方式,提出过电压保护方式。7.2.5应根据接地计算,确定泵站、机井、闸(阀)等接地设计方案,对高电阻土壤的接地设计,应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处理措施。7.2.6继电保护设计应确定主要电气设备的保护类型、种类、范围等,选定继电保护设备。7.2.7自动化设计应根据受控设备在灌溉排水系统调度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自动控制方案,说明控制方式、范围、操作、操65 作流程及远传信息等;选定监控系统的结构、主要功能及主要设备配置;确定公用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7.2.8视频监视设计应选定监视对象及范围,确定监视系统的结构、主要功能及主要设备配置等。水力监测设计应对水位、压力、流量等提出监测设计方案。7.2.9通信设计应确定项目区内部及外部通信方式,选定主要通信设备。7.3金属结构7.3.1灌溉排水建筑物的闸(阀)门、拦污栅及启闭设备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选定闸(阀)门、拦污栅(清污设施)及启闭机的布置、型式、数量和主要尺寸及参数。2提出防止冰冻、淤堵、磨损等措施,论述运行的可靠性。3说明闸(阀)门充水平压及通气措施、操作方式和拦污栅的排污、清污措施。7.3.2管道及闸(阀)门设计应确定其布置、型式、规格和数量。7.4采暖通风74.1应说明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设计的依据及设计方案。7.4.2应确定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的布置、型式和数量。65 7.5消防7.5.1应分析项目区工程可能发生火灾危险部位及危险程度,提出各建筑物的消防设施、公用消防设施等设计方案。7.5.2工程消防设计应确定主要生产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提出主要消防设施、火灾事故照明、疏散标志等配置;选定火灾监测自动控制和报警系统的配置方案、主要设备及消防用电源;对有特殊要求的生产场所,提出送风、换气、防烟、排烟等措施。7.6附图与附表7.6.1应提供下列附图:——接入电力系统地理位置图;——电气主接线及站用电接线图——监控系统结构设备配置图;——机电设备布置图;——主要闸(阀)门及启闭机布置图。7.6.2应提供下列附表:——机电、金属结构及通风采暖的主要设备名称、规格、数量汇总表;——消防专用设备及概算表。65 8工程施工组织设计8.1施工条件8.1.1应说明下列与工程施工有关的条件:——工程所在地点及工程组成、型式、布置和工程量;——工程施工特点、交通运输及施工场地条件等;——主要建筑材料的来源和供应条件,当地水源、电源的情况;——施工占地、拆迁安置,以及与施工有关的协作条件;——施工期间环境保护及其他特殊要求;——工程施工准备、工期等要求;——工程建设期与其他行业有关单位的施工协调要求。8.1.2应概述下列与工程施工有关的自然条件:——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质及气象水文条件;——工程施工期的防洪要求。8.2施工导流8.2.1应确定渠首、渠系交叉建筑物施工期的度汛标准、施工断流时段、导流流量、度汛方式,选定导流建筑物的型式与布置。8.2.2对改建、扩建项目,应选定施工期满足项目区现有灌溉、排水等要求的临时措施。8.2.3应提出施工导流主要工程量表。65 8.3天然建筑材料8.3.1应确定天然建筑材料的供应方式。8.3.2当天然建筑材料自采供应时,应根据料场(砂砾料、石料、土料等)的分布、储量、质量、开采、运输等条件,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施工方法、施工强度等提出合理的料场开采规划。8.4工程施工8.4.1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说明土石方工程施工程序、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要求,确定挖方利用、弃渣场地布置和运输方案。2确定地基处理(灌浆、排水、换填等)的施工程序、方法及技术措施。3提出土石方工程施工主要机械设备。8.4.2混凝土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说明现浇混凝土工程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各工序之间协调及相应的浇筑强度,并提出主要机械设备。2说明混凝土预制件(渠槽、管道、板梁等)生产工艺、供应能力、运输条件及安装技术要求。3提出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求及防护措施。8.4.3砌石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说明砌石工程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及相应的砌筑强度。2提出砌筑的技术措施和对胶凝材料的施工技术要求,选择主要机械设备。65 3提出砌石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求。8.4.4土工合成材料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说明土工合成材料现场加工、铺设,以及过渡层、保护层的施工程序和方法,并提出主要机械设备。2提出土工合成材料施工质量控制要求。8.4.5沥青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说明沥青混凝土工程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及各工序之间的协调,并提出主要机械设备。2提出沥青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求。8.46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说明管道工程安装程序和方法,并提出主要机械设备。2确定主要管道附属设施的施工程序和方法。3提出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求。8.4.7应提出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安装的程序、进度、技术要求,以及与土建等其他工程协作配合的要求。8.5交通运输8.5.1应说明项目区交通现状及施工运输要求,确定交通运输方式、线路布置和标准,提出相应的工程量和施工进度安排。8.5.2应提出交通运输设备的种类及数量。8.6施工总布置8.6.1应说明施工总布置的原则,确定施工总体布置方案。8.6.2应计算施工占地面积,提出施工临时占地及征地计划。65 8.7施工总进度8.7.1应说明施工总进度安排的原则和依据,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对本工程投入运行期限的要求。8.7.2应说明主体工程控制进度的因素和条件,安排施工总进度,确定施工总工期。8.7.3应说明施工总进度的关键线路及分阶段工程形象面貌的要求。8.8主要技术供应8.8.1应提出主要建筑材料的需要量和分期供应计划。8.8.2应提出施工所需主要机械和设备的名称、规格、数量及分期供应计划。8.8.3应说明主要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的需要量,分别提出各设备供货时间的要求。8.9附图与附表8.9.1应提供下列附图:——施工总布置图;——施工对外交通示意图。8.9.2应提供下列附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规格及数量表;——施工总进度表。65 9工程建设征(占)地与拆迁安置9.0.1应说明工程建设征(占)地与拆迁安置依据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等。9.0.2应根据工程布置划定征(占)地边线,复核并确定征(占)地范围。9.0.3占压实物指标补充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对因建设征(占)地范围变化引起的实物指标变化进行补充调查。2按行政区划列出主要实物指标。对分期建设的工程应列出分期占压的实物指标。9.0.4应说明拆迁安置的基本依据,安置的方针、原则和目标,复核并确定安置方案。9.0.5应说明征(占)地范围内的铁路、公路、电力及电信线路、工矿企业、水利及航运设施、文物古迹、矿藏资源等项的占压数量和影响程度。确定各项专项的迁建、改建(或防护)、复建方案。9.0.6应说明概算编制的依据、占压的实物数量,分项计算征(占)地、拆迁补偿费用;计算各专项设施迁建、改建、复建投资;汇总分项投资、总投资及分年度投资。9.0.7应提供下列附件、附图与附表:——地方政府关于工程建设征(占)地与拆迁安置的意见及与有65 关部门、——单位签署的协议、合同、会议纪要和承诺等;——工程征(占)地范围示意图;——工程占压实物指标表;——投资概算表。65 10水土保持设计10.1设计依据10.1.1应简述国家和项目区所在地现行有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10.1.2应概述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防治分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执行等级、防治目标、主要措施及投资估算情况。10.1.3应复核并确定水土保持设计标准。10.2水土保持措施布置和设计10.2.1应复核水土流失责任范围、工程征(占)地及土石方量,明确渣料场的位置,说明变化情况及理由,确定水土保持措施的布局和标准。10.2.2应确定水土保持工程布置及型式。10.2.3应根据立地条件,选定树(草)种提出初期的抚育管理要求。10.2.4应提出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土石料场的位置和运输方式。10.3水土保持监测10.3.1应明确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和指标,确定水土保持监测频次与要求。10.3.2应明确水土保持工程运行期管理的模式、措施和责任。65 10.4附图与附表10.4.1应提供下列附图:——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布置图;——水土保持工程、植物措施设计图;——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置图;10.4.2应提供下列附表:——水土保持工程量汇总表;——水土保持投资概算表。 65 11环境保护设计11.1设计依据11.1.1应简述国家和项目区所在地现行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规定。11.1.2应说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报情况、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分析结论和防治对策、环境保护措施布局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11.1.3应阐述对环境保护对象的复核情况,确定环境保护标准。11.2环境保护措施设计方案11.2.1应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设计方案。11.2.2应提出施工期及运行期污染源的控制方案。11.3环境管理及监测设计11.3.1应明确环境保护监测的内容、指标、方法、频次与要求;提出主要监测设备和监测制度。11.3.2应明确环境保护工程运行期管理的模式、措施和责任。11.4附图与附表11.4.1应提供下列附图:——环境保护设计措施图;——环境保护监测点位布置图。11.4.2应提供下列附表:——环境保护设施汇总表;65 ——环境保护投资概算表。65 12工程管理12.1工程建设期管理12.1.1应提出工程建设期管理机构设置方案,明确工程建设参建单位的职责和权利。12.1.2应提出工程建设及技术要求,说明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体系,明确项目实施与质量监督的管理措施。12.2工程运行期管理12.2.1大、中型灌溉排水工程应提出运行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管理模式,应拟定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小型工程应明晰工程产权;明确用水管理组织。对改建、扩建项目,应提出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方案。12.2.2应提出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和主要管理措施。12.2.3应分析工程建成后维持运行所需的管理维护费用,提出各项费用的来源及建议。12.3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12.3.1应确定工程管理范围及相应的管理办法。12.3.2应确定工程保护范及相应的管理办法。12.4工程管理设施12.4.1应复核工程管理单位所需管理区面积,明确管理区位置。12.4.2应复核工程管理设施数量。对于改建扩建工程,应说明管理单位现有设施及使用情况。12.4.3应说明工程观测和检测设施及设备数量,并提出实施及65 设备的维护管理要点和技术要求。 12.5劳动安全与卫生12.5.1应简述管理区的防火措施和设施等。12.5.2应提出管理区电气设备运行及防雷等安全措施。12.5.3应提出工程经过村庄和人员密集区的安全防护措施或警示标志。12.5.4应根据工程项目特点,提出其他安全、卫生保障措施。12.6附图与附表12.6.1应提供工程管理区位置图。12.6.2应提供工程管理主要设施汇总表。 65 13节能设计13.1设计依据13.1.1应简述项目区所在地的能源供应和消耗状况及主要指标说明当地政府和行业制定的节能目标。13.1.2应说明工程设计所依据的节能设计规范和应遵循合理的用能标准。13.2工程能耗分析13.2.1应分析工程建设期及运行期的能源需求状况,确定工程不同水平年的能耗总量及用能品种。13.2.2应确定工程建设期及运行期的能耗指标。13.3工程节能设计13.3.1应确定工程总体布置及相关建筑物选型的节能原则、节能要求及相应建筑能耗指标。13.3.2应提出工程施工总布置、建筑物施工、施工机械选型等节能原则和要求。13.3.3应确定水力机械、电工、启闭机及采暖通风等的节能措并进行节能效果分析。13.4节能效果综合评价13.4.1应分析工程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行业和所在地方的节能要求。13.4.2应对工程的总体布置、施工组织及机械设备等进行节能65 评价。13.4.3应对工程建设拟采用的节能设计方案和节能措施的合理性,以及节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65 14设计概算及资金筹措14.1编制依据及说明14.1.1应概述项目区工程建设地点、工程规模、目标和效益、工程布置和主要工程内容、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主要材料用量、对外交通条件、施工总工期、施工总工时、资金来源及构成比例等。14.1.2应说明设计概算编制的原则及依据。原则和依据应包括下列内容:——编制设计概算采用的定额、费用标准及有关规定;——人工工资标准、主要材料来源地、供货比例,以及电、水、风、砂石料和施工机械台班(时)费等基础单价计算的原则和依据;——编制设计概算采用的价格水平年。14.1.3应说明工程总投资、静态总投资、工程部分投资、工程征(占)地与拆迁补偿投资、水土保持投资、环境保护投资等。对利用贷款的项目,应说明建设期还贷利息和利率等。14.1.4应说明初步设计概算编制中其他应说明的问题。14.2设计概算成果14.2.1设计概算成果应包括设计概算专题报告(正件)和附件。利用外资项目的内外资概算成果可参考全内资概算的要求14.2.2设计概算专题报告(正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编制说明。2编制原则及依据。3总概算表[含工程部分、工程建设征(占)地与拆迁补偿、水65 土保持投资等]。4工程部分投资概算应包括下列表格:——总概算表;——建筑工程概算表;——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施工临时工程概算表;——独立费用概算表;——分年度投资表;——建筑工程单价汇总表;——安装工程单价汇总表;——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其他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旅工机械台班(时)费汇总表;——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汇总表;——主体工程主要材料数量汇总表;——主体工程工日(时)数量汇总表。5工程建设征(占)地与拆迁补偿投资概算应包括下列表格:——建设征(占)地与拆迁补偿投资概算总表;——建设征(占)地与拆迁补偿投资主要单价分析表;——建设征(占)地与拆迁补偿投资分项表;——分年度投资表。65 6水土保持工程投资概算应包括下列表格:——总概算表;——工程措施概算表;——植物措施概算表;——临时工程概算表;——独立费用概算表;——分年度投资表;——主要工程单价汇总表;——主要材料单价汇总表;——安装工程单价汇总表;——施工机械台(时)班费汇总表;——主要工程量(工作量)汇总表。7环境保护工程应包括下列表格:——总概算表;——环境保护措施概算表;——环境保护监测措施概算表;——环境保护仪器设备及安装概算表;——环境保护临时工程概算表;——分年度投资表;——建筑工程及植物工程单价汇总表;——仪器设备预算价格及安装工程单价表;——非工程措施单价汇总表;65 ——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施工机械台(时)班费汇总表;——主要工程量(工作量)汇总表。14.2.3工程部分设计概算附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人工预算单价计算表;——主要材料预算价格计算表(含原价和运杂费计算表);——施工用电、水、风价格计算书;——施工机械台时费计算书;——砂石料单价计算书;——混凝土材料单价计算表;——建筑工程单价计算表;——安装工程单价计算表;——其他费用计算书(按项目独立分项计算);——计算人工、材料、设备预算价格和费用所依据的有关文件及报价资料等。14.3资金筹措方案14.3.1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投资渠道和投资主体的投资承诺意见,提出项日投资主体的组成、资金来源方案及投资比例。14.3.2利用贷款的项目.应拟定资本金和贷款的额度比例及来源,确定贷款年利率以及借款偿还措施等。65 15工程效益分析与综合评价15.1概述15.1.1应说明工程项目的任务、规模、性质及主要技术指标。15.1.2应说明工程项目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所在地和相关地区的影响。15.1.3应说明效益分析与综合评价的依据和主要参数。15.2工程投资及年运行费15.2.1应分析说明工程特点和投资组成,计算、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计算建设期各年固定资产投资分配额度。15.2.2应年运行费应包括管理费、材料和燃料动力费、维护修理费、其他费用。15.3工程效益分析15.3.1湘概放益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1结合工程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农作物种植种类及农业技术措施等.分析当地灌溉效益的影响因素。2说明灌溉放益的计算范围与方法。计算工程建成后所增加的农、林、牧等主产品及副产品的产值,分析多年平均灌溉效益和干旱年效益。15.3.2排涝效益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1说明项目区经济社会现状、水利建设情况及涝灾情况。2分析计算多年平均排涝效益。15.3.3防治盐碱(渍)效益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65 1说明项目区土壤与地下水等农业资源条件、水利建设情况以及盐碱(渍)灾害的情况。2分析计算多年平均防治盐碱(溃)效益。15.3.4其他效益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1说明项目区其他效益(供水、节水、节地、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的主要内容。2说明其他效益的分析计算方法。3分析多年平均其他效益15.4综合评价15.4.1国民经济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选定基准年、经济分析期、社会折现率等国民经济评价参数——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经济净现值(ENPV),费用比(RBC)等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国民经济评价结论。15.4.2社会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说明工程项目对缓解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作用;——说明工程项目对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作用;——说明工程项目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5.4.3生态环境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说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期限;——分析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和建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5.4.4综合评价结论应包括下列内容:65 ——分析工程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影响指标或影响程度;——说明工程项目建设综合评价结论。65 附录A工程特性表表A工程特性表项目单位数量备注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1、项目区范围  指受益县名及乡、行政村数量2、总人口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万人  3、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4、农业生产总值万元  5、粮食总产量万t  6、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元  二、项目区水土资源条件   (一)土地资源   1、总土地面积万亩  2、耕地面积万亩  3、设计(规划)灌溉面积万亩  4、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5、旱涝保收面积万亩  6、易涝耕地面积万亩  7、盐碱(渍)耕地面积万亩  (二)水资源   1、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万m³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万m³  地下水资源量万m³  2、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万m³  3、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能力万m³  三、项目区现状   (一)农业生产   1、粮食播种面积万亩  2、林果种植面积万亩  3、蔬菜播种面积万亩  4、牧草种植面积万亩  65 5、水产养殖面积万亩  6、其他播种面积万亩  (二)水利工程   1、灌溉保证率%  2、防洪标准   3、除涝标准   4、灌溉水利用系数   其中:渠系水利用系数   田间水利用系数   5、水库数量座  总库容万m³  6、塘坝数量座  总容积万m³  7、引水工程数量处  引水流量m³/s  8、泵站数量座  水泵台数台  装机容量kw  9、机井数量眼  装机容量kw  10、集雨工程数量处  总集流面积㎡  11、灌溉渠道条数条  总长度km  其中:防渗衬砌渠道条数条  总长度km  12、渠系建筑物座   1)水闸座 含分水闸、节制闸、退水闸2)交叉建筑物座 含渡槽、涵洞、倒虹吸3)交通建筑物座 含公路桥、生产桥、人行桥4)其他建筑物座 含沉沙池、陡坡、跌水等65 13、低压输水管道km  14、排水沟(管)条数条  总长度km  四、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应分别填写(一)设计标准   1、灌溉保证率%  2、防洪标准   3、除涝标准   4、灌溉水利用系数   其中:渠系水利用系数   田间水利用系数   (二)水源工程   1、泵站工程  按每处泵站分别填写1)数量座  2)设计流量m³/s  3)设计扬程m  4)水泵台数台  5)装机容量kw  2、坝塘工程  按每处坝塘分别填写1)数量座  2)设计容积m³  3)坝高m  3、机井工程  按机井类型分别填写1)数量眼  2)装机容量kw  3)井深m  4、集雨工程   1)集流工程数量处  总集流面积㎡  2)蓄水工程数量座  总容积m³  (三)输配水工程   65 1、渠道条数条  总长度km  其中:防渗衬砌渠道条数条  总长度km  2、渠系建筑物座  1)水闸座  2)交叉建筑物座  3)交通建筑物座  4)其他建筑物座  3、低压输水管道km  (四)田间工程   1、田间配套面积亩 指田间灌排工程完整的面积其中:防渗灌溉面积亩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亩  喷灌面积亩  微灌面积亩  2、防渗衬砌渠道条数条  总长度km  3、输水管道条数条  总长度km  (五)排水工程   1、排水沟条数条  总长度km  2、排水管道条数条  总长度km  五、工程征(占)地   1、工程征(占)地   1)永久征(占)地亩  2)临时占地亩  2、拆迁房屋面积㎡  六、主要工程量及材料   (一)主要工程量   65 1、土方开挖万m³  2、土方回填万m³  3、石方开挖万m³  1)石方明挖万m³  2)石方洞挖万m³  4、砌石万m³  5、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万m³  (二)主要建筑材料   1、钢筋及钢材t  2、木材m³  3、水泥t  4、汽油t  5、柴油t  6、砂子m³  7、碎(卵)石m³  8、块石m³  (三)主要管材   1、钢(铁)管km  2、混凝土管km  3、塑料管(PVC、PE等)km  4、其他km  (四)土工合成材料   1、塑料薄膜㎡  2、复合土工膜㎡  3、土工布㎡  4、保温板㎡  (五)所需劳动力   总工时万工时  (六)总工期月  七、经济指标   (一)工程总投资万元  1、工程部分投资万元  1)建筑工程万元  65 2)机电设备及安装万元  3)金属结构及安装万元  4)临时工程万元  5)独立费用万元  6)基本预备费万元  2、电源引接线路投资万元  3、迁占、水保及环境工程   1)工程迁占补偿万元  2)水土保持工程万元  3)环境保护工程万元  (二)资金筹措   1、中央财政资金万元  2、地方财政资金万元  3、自筹资金万元  4、银行贷款万元  5、投工投劳万元  1)投工量万工日  2)投劳折资万元  6、其他资金万元  (三)年运行费万元  八、效益分析   (一)新增主要农产品   1、粮食t  2、棉花t  3、油料t  4、经济作物万元  (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新增(恢复)灌溉面积万亩  2、改善灌溉面积万亩  3、新增排涝面积km²  4、改善排涝面积km²  5、新增排渍、盐碱面积万亩  6、改善排渍、盐碱面积万亩  65 7、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万亩  (三)主要经济效益   1、灌溉效益万元  2、除涝效益万元  3、排渍、治盐碱效益万元  4、其他经济效益万元  九、经济评价主要指标万元  1、内被收益率%  2、经济净现值万元  3、效益费用比   注1:表列项目可根据项目区工程具体情况进行取舍或调整;注2:表列“四、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栏,应根据项目区工程建设内容,按新建、改建、扩建分别填写。65 标准用词说明标准用词在特殊情况下的等效表述要求严格程度应有必要、要求、要、只有…才允许要求不应不允许、不许可、不要宜推荐、建议推荐不宜不推荐、不建议可允许、许可、准许允许不必不需要、不要求65 中华人名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533-2011条文说明65 目次1总则2综合说明3项目区概况4工程建设任务和规模5工程总体布置6工程设计7机电及金属结构设计8工程施工组织设计9工程建设(征)占地与拆迁安置10水土保持设计14设计概算及资金筹措15工程效益分析与综合评价65 1总则1.0.1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形式多样,种类较多,工程规模相差很大,渠(沟、管)道、建筑物比较分散,田间工程数量大,为完善灌溉排水工程技术标准体系,规范初步设计报告编制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保证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质量,提高设计技术水平,节约工程投资,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特制订本标准。灌溉排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作为安排年度施工计划、招标、编制实施方案或施工图设计的依据。1.0.2对于小型灌溉排水工程项目,经主管部门同意,初步设计报告可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并进行,并可对报告内容适当简化,其深度应满足初步设计报告要求。对于单项灌溉排水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报告内容可只采用本标准的相关章节的规定,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65 2综合说明2.0.1-2.0.14为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要求能够反映整个工程的设计概况,叙述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于大型工程的综合说明一般要求单独成册,条件比较简单的中、小型工程的综合说明可以适当简化。65 3项目区概况3.1基本情况为保证设计资料的完整性,初步设计报告对项目区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说明。3.2水文气象初步设计阶段如果水文资料发生变化,应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水文成果进行复核。3.4经济社会3.4.2农业生产包括主要作物种类、种植面积及比例、单产、总产,以及农村经济情况等。65 4工程建设任务和规模4.0.4本条中其他部门用水量是指城镇供水,工业用水等。水库工程水源条件主要指标是指兴利库容、正常蓄水位、灌区引水口高程等。直接从河道取水的引水枢纽和泵站工程水源条件主要指标是指设计引水流量和设计水位等。灌溉工程特征指标主要包括水库的特征水位及库容,灌溉面积,渠道设计流量、长度、水位、泵站的设计流量、设计扬程、装机台数及容量等。4.0.5本条排水工程的主要特性指标是指设计水位、排水面积、泵站扬程及流量等。65 5工程总体布置5.2输配水工程5.2.2本条所述渠系(管网)建筑物主要包括渡槽、倒虹吸、跌水与陡坡、量水设施等。5.4田间工程5.4.1、5.4.2田间工程是滴灌(排水)工程排水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实行节水灌溉,提高节水效率与效率,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节约土地涝渍盐碱灾害等有重要作用。为了减少设计工作量,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区。65 6工程设计6.3水源工程6.3.2~6.3.5条文中规定泵站、机井、塘坝、雨水集蓄等水源工程的设计要求,主要考虑到灌溉工程一般以利用现有蓄水工程或引水工程为主。本标准所指塘坝为总库容小于10万m3的蓄水工程。65 7机电及金属结构设计7.1水力机械7.1.1泵站加固改造工程需根据安全鉴定的有关结论,确定更新改造项目,复核有关水利参数,核定改造项目装机规模。复核厂房稳定及结构强度。7.4采暖通风7.4.1、7.4.2对大型及重要地下厂房或半地下厂房等,如无自然通风条件时根据需要提出专题设计报告。65 8工程施工组织设计8.1施工条件8.1.1施工条件除要说明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施工特点之外,还需说明与其他行业有关单位的协调要求,如穿越铁路、公路等;施工占地、拆迁安置等与施工有关的协作条件。8.1.2本条所述自然条件主要指地形、地质、气温、水文、地温、降水、冰冻层和地下水等影响工程施工的条件。8.6施工总布置8.6.1施工总体布置主要包括主体工程施工、施工附属工厂和设施、场区内施工道路、对外交通运输、工地办公及生活设施等布置方案。灌溉排水工程项目施工总布置设计,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而且没个工程的条件和特点。充分考虑建设期与运行期,临时与永久的结合,珍惜土地、减少水土流失,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合理的组织形式,通过多方案比较,使施工总布置规划合理可行,有利于工程施工。65 9工程建设征(占)地与拆迁安置9.0.2工程建设征(占)地包括永久征地和施工临时占地两类,要分别划定范围,提出征(占)地而积。永久征(占)地指渠(沟)道及架系建筑物用地,工程永久管理区用地及工程中难以复垦的取土(砂石)料场、弃渣场用地。临时用地指施工道路、仓库、构件加工、施工人员生产生活房屋、取土(砂石)料场、弃土(渣)场等用地。9.0.3实物指标补充调查应明确参与调查的单位和时间,实物指标应按行政区划分列,特别要对实物指标随时间变化的因素作出预测。实物指标补充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口、房屋及附属设施、土地、农副业设施和零星树(果)木、坟墓等实物指标;专业项目实物指标补充调查的内容包括铁路、公路、电力、电信、广播电视、水利等设施,以及国有农(林、牧、渔)场,水文站、测量永久标志、文物古迹、军事设施等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9.0.4初步设计阶段要对拆迁居民提出详细的拆迁安置方案,基本落实迁居民生产、生活措施。9.0.5提出各专项的迁建、改建(或防护)方案时,要论证其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65 10水土保持设计10.1设计依据10.1.2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要按照批准的设计标准,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内容。65 14设计概算及资金筹措14.1编制依据及说明14.1.3本条主要适用于大、中型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小型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可参照本地区近期完工的类似工程竣工决算成果,分析确定工程单价,编制设计概算。65 15工程效益分析与综合评价15.3工程效益分析15.3.1灌溉效益的影响因素包括水土资源条件、灌溉排水工程配套情况、农作物种植种类及农业技术措施等,通常按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法、影子水价法、灌溉设计保证率法、缺水损失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分析。15.3.2排涝效益的计算方法包括实际年系列法、涝灾频率法、内涝积水量法等。实际年系列法适用于已建工程且治理前和治理后都有多年的受灾面积统计资料的地区。涝灾频率法和内涝积水量法适用于已建成排涝工程的效益计算。15.3.3防治盐碱(渍)效益与当地地下水埋深和土壤含盐量的控制状况有关。当工程兴建后,使地下水埋深适宜、作物根层土壤含盐量得到有效控制、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时,作物产量、产值的增加值即为防治盐碱(渍)效益。15.4综合评价15.4.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包括工程直接影响的地区、邻近地区、上下游及相邻流域。应分别按工程施工期和工程建成后可能引起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改变,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原生影响和次生影响。15.4.4综合评价要分别对工程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影响指标或影响程度进行全面评价,对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出建议,减65 少或消除对环境的不利影响。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