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5 MB
- 12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锰矿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报告书锰矿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报告书(报批稿)
目录目录1综合说明1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41.3防治责任范围4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4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51.6水土保持监测61.7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71.8结论及建议7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92.1方案编制目的和意义92.2编制依据102.3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142.4指导思想与编制原则142.5方案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期163项目概况173.1项目基本情况173.2矿区概况203.3项目组成及布局263.4工程占地293.5土石方平衡及流向分析303.6生产工艺及施工组织333.7移民(拆迁)安置353.8投资及进度354项目区概况374.1自然环境374.2项目区社会环境414.3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42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493
目录5.1主体工程开采比选方案分析与评价495.2主体工程选址制约性因素分析495.3主体工程方案的合理性评价与分析505.4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分析与评价52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586.1工程占地586.2防治责任范围确定依据586.3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586.4水土流失防治分区597水土流失预测617.1预测的目的和原则617.2水土流失成因分析617.3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及方法637.4水土流失预测分区及时段划分657.5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分析667.6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及数量分析667.7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分析667.8可能产生的弃土、弃渣、排渣量分析677.9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的预测677.10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分析707.11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71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728.1方案编制原则和目标72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748.3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设计768.4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及实施进度868.5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909水土保持监测929.1监测目的929.2监测原则939.3监测要求933
目录9.4监测依据949.5监测内容949.6监测范围及分区959.7监测方法969.8监测站点布设979.9监测时段及频率979.10监测机构979.11监测设备与仪器989.12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及成果要求989.13监测制度989.14监测计划9910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10110.1水土保持投资概算10110.2费用组成10310.3总投资及其分年度投资安排10510.4效益分析的原则和方法10711方案实施保证措施11111.1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11111.2技术保障措施11111.3施工管理11311.4资金保障及管理措施11311.5监督管理措施11411.6加强竣工验收11411.7公众参与11512结论及建议11612.1方案编制结论11611.2建议1173
目录附件:附件1:评审意见附件2:云南省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滇)矿复【2011】第66号;附件3: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某县养鱼塘锰矿有限责任公司某县养鱼塘锰矿延续预留期》的批复;附件4:方案编制委托书附件5: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确认书附件6:概算附表附图:附图1:项目交通位置图;附图2:项目区水系图;附图3:某县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总体平面布置图;附图4:某县养鱼塘锰矿开拓投影图;附图5:某县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附图6:某县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土地利用现状及水土流失现状图;附图7:某县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总布置图;附图8:废石场典型措施设计图;附图9:工程措施典型设计图;附图10:临时措施典型设计图;附图11:小叶榕×金叶女贞×狗牙根×百喜草种植典型设计图;附图12:坡面造林模式典型设计图;附图13:运输道路措施典型设计图;3
1综合说明1综合说明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1工程概况某县养鱼塘锰矿行政区划属某县大桥乡,位于某县城西北方向,大桥乡养鱼塘村上游约1.5公里处。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2°22′08″~102°23′34″,北纬23°50′02″~23°51′14;面积6.25km2。矿区距某县城约30km,国道323线从矿区西南部通过,有近3km的简易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本矿山为一延续扩建的老矿山,已存在多条生产、探矿坑道及采空区,结合储量报告和现场踏勘资料,矿山现正在开采的矿体为V2矿体,V1矿体已全部采空。据生产勘探调查,自建矿投产以来,矿山累计采出锰矿石量22.19万吨,其中V1锰矿石量18.95万吨,V2锰矿石量3.24万吨。根据云南中林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1年6月编制的《云南省某县养鱼塘锰矿矿区范围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1年5月31日,申请划定矿区范围内累计查明锰矿石资源储量55.34万吨。其中消耗锰矿石资源量22.19万吨(122b),保有122b+333类锰矿石资源量33.15万吨。养鱼塘锰矿于2011年向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申请扩大采矿权范围,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以“云南省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滇)矿复[2011]66号文同意划定矿区范围,扩界后养鱼塘锰矿矿区范围由13个拐点圈定,面积6.25km2,开采深度+1800~+1260m,生产规模不变,为3万t/a。矿区保有332+333类资源量为33.15万t,设计可采储量为24.15万t(已考虑贫化率和损失率),矿山服务年限为9年。开采方式为地下/露天开采。通过资料查阅,矿山上一阶段已具有水土保持方案并通过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土保持竣工验收程序。由于矿山实际开采与原主体设计变更较大,原水土保持方案已不能满足变更后的需求,故建设单位在申请扩大矿界,重新核定储量的同时,对主体工程请具有相关资质单位专项设计,并按相关部门要求开展各项手续的办理工作。根据项目的生产特点,将工程项目建设区分为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和废石场四部分。项目累计占地面积4.98hm2,新增占地类型主要为耕地、林地33
1综合说明和建设用地。项目在扩建前产生的挖方和弃渣回填于场地区域内(采空区),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到方案服务期末共产生挖方11.55万m3,其中:建设期10.63万m3,运行期0.92万m3,填方为0.55万m3,去除运输道路已经产生的弃方(已顺坡堆放),永久堆存的弃方9.53万m3,统一运至规划场地堆存,以上为标注均为松方。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总投资772.84万元,其中土建投资455.31万元。建设工期为9个月,工程于2012年9月开工建设,2013年6月开始投入生产。1.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锰是重要的炼钢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中钢铁工业用锰量占90%至95%,主要作为炼铁和炼钢过程中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以及用来制造合金。化学工业、轻工业、建材工业等领域对锰也有需求。大陆锰矿资源较为缺乏,特别是冶炼锰系产品的矿石绝大部分需进口,而且价格较高。据有关资料统计,高品锰矿石储量逐步减少,产量已较往年有所下降,而国内市场这几个月对冶金锰矿石的询问却有增无减,加剧了供求矛盾。将难以改变冶金锰矿石价格坚挺、稳中有升的必然走势。为了促进锰矿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当地的锰矿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又使当地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解决,因此,某县养鱼塘锰矿工程的扩建,有着很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1.1.3项目前期工作一、主体工程目前建设情况养鱼塘锰矿为扩建项目,目前正处前期的设计准备阶段,尚未投入生产建设,待锰矿的相关手续及设计工作完成后便正式投入建设生产。二、已完成的前期工作截至2012年3月,养鱼塘锰矿已完成的工作主要有:《云南省某县养鱼塘锰矿生产勘探报告》、《某县大桥乡养鱼塘锰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目前,业主正积极开展项目的其它准备工作(如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害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因原水土保持方案在锰矿变更后已不能满足需求,且矿山上一阶段已具有水土保持方案并通过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土保持竣工验收程序,故本次方案在3.1章节中将对原有方案阐述。33
1综合说明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关法律法规,做好本工程的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作,某县养鱼塘锰矿有限责任公司于2012年5月委托我单位进行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的编制工作。接到委托任务后,我单位依照有关规范及要求开展了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及报告编制工作,于2012年6月中旬编制完成了《某县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报告书》(送审稿);并于2012年8月18日通过某县水务局召开的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会议,评审意见见附件一。在方案编制及报审过程中,设计单位得到了红河州水利局、某县水务局、某县发改局、某县国土资源局和工程建设单位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1.1.4项目区概况项目区位于云贵高原西南缘的滇南地区,地势中部高,海拔1850m,西南部及北部低,海拔1190m,相对高差660m。属中等切割的构造侵蚀、剥蚀中山地貌区。矿区地表径流不发育,主要为一些小的山沟,在雨季时局部有流水。在矿区北部甸中河和西南部的火烧寨河谷有常流水。矿区属红河流域,处于小河底河支流大桥河与团山河之间。矿区属亚热带气候,最高气温达34.5℃,最低-2.4℃,年平均气温18℃。相对湿度76~83%。多为西南风,最大风速每秒9m。年日照时数1704.7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957.3mm,蒸发量1880.77mm左右。该地区二十年一遇1小时暴雨量为54.2mm,6小时暴雨量为76.3mm,24小时暴雨量为100.4mm。项目区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黄红壤。矿区为典型的山区,区内多为灌木,少量乔木,局部有小叶榕分布。林草植被覆盖率为32.8%。项目区所在某县,属红河流域,据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项目区属以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南土石山区,土壤侵蚀模数允许值为500t/(km².a)。根据云政发[2007]165号《云南省人民政府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某县被划分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执行标准为一级。1.1.5方案设计深度、水平年及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由于本项目为扩建项目,因此33
1综合说明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成后投产年限,本工程建设工期为9个月,即(2012年9月~2013年6月),方案设计水平年为2014年。水土保持方案服务年限为5年,因此本方案服务年限为建设期0.75年和运行期4.25年。项目区属于国家级红河中上游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为一级标准。方案设计深度与主体工程深度保持一致,为初步设计阶段。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养鱼塘锰矿在主体工程设计中,从矿区建设、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角度,已经规划设计了部分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这些措施包括:办公生活区的挡墙和绿化措施;工业场地的排水和绿化;废石场拦挡和硬化;以及运输道路硬化和排水措施等,这些措施在保证主体工程安全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作用,但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还需完善大量的水土保持措施,本方案认为矿区今后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有以下几方面:(1)加强对整个工程区在运行期间的监测,对工业场地地区重点巡查;建议对工业场地的上游汇水进行拦截,裸露地面及时绿化或场地硬化(不可绿化区域),并对已设计的场内土质排水沟进行监测,定期清淤。(2)完善废石场上游截水措施,并对裸露区植物措施和下部拦挡措施进一步细化补充。(3)补充已规划表土的临时水土保持措施,并增加相应覆盖措施。(4)对新建和拟建运输道路开挖边坡内侧增加排水沟,补植相应行道树。(5)运行期间应落实水土保持设施管护责任,特别是排水、拦挡设施运行情况,制定定期巡查,清淤措施,落实专人负责管理维护。1.3防治责任范围经确认,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10.30hm2,项目建设区面积为4.98hm2,直接影响区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5.32hm2。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养鱼塘锰矿因工程建设和生产活动将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为4.98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2.24hm2;可能产生水土流失面积共4.245hm2;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028.12t。33
1综合说明从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工程建设期对当地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业场地场,该场地是水土流失的重点防治区域。一、防治措施布置指导性意见工程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对于工业场地区和办公生活区应针对其拦挡、排水和绿化工作的不足,施工结束后抓紧实施;道路应根据需要实施绿化措施。二、指导性意见及时委托监测单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重点区域为工业场地,并做好相关档案资料;运行期严禁乱倒废石;结束后及时开展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工作。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1)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工业场地区:本区为项目的重点建设区域,也是运行期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集中区域。区内露天开采、巷道掘进和地面设施的扰动;运行期间对裸露地表的扰动等,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都将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据现场实际和主体工程设计情况,目前该区域已考虑排水、地面硬化和绿化措施,设计又补充对采空区的回填以和表土的合理等具有一定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但是还不能满足水土流失防治的要求。本方案根据工业场地施工及生产过程中水土流失防治要求,方案在工业场地上部增加截水沟,拦截坡面汇水,防止雨季坡面来水进入场地造成水土流失,出口处增设消力池,同时在场地内考虑植物措施绿化细化设计,对绿化区域的树种选择上,使用当地的适生树种;并对露天采区临时存放的表土考虑临时措施。运行过程中加强水土保持措施管理维护。办公生活区:该区已建成,根据主体设计和现场调查,该区已考虑的措施有拦挡、绿化和排水措施,建成后地表被建筑物、硬化或绿化措施覆盖,只要加强运行期的管理措施,该区可以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运输道路区:原有部分已经实施了路面硬化和排水措施,路面能够满足运输要求。本方案主要补充新建道路内侧的排水措施,避免雨季雨水对道路冲刷造成流失;外边坡种植行道树护埂。废石场:是运行期间扰动较为频繁的区域,主体工程设计场内的排水设施以及表土临时存放和排放工艺,并考虑了下部的拦挡和绿化设施。本次方案主要补充上游的截水设施并对下部拦挡、绿化和临时措施进一步细化设计。33
1综合说明直接影响区:对建设周边以及可能引起塌陷的区域进行监测,以巡查为主。(2)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养鱼塘锰矿除主体工程已实施及设计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外,本方案主要针对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对工业场地区、运输道路和废石场等进行了措施设计,同时就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提出要求。经统计,新增的工程措施数量为:挡墙长44m、浆砌石截水沟长566m、土质排水沟2097m,消力池2个,其中:土石方开挖1006.18m3、土石方回填211.71m3、M7.5浆砌石1050.99m3、M10砂浆抹面871.78m2、表土剥离1.97hm2、覆土7540m3、块状整地6750个;新增的植物措施面积为2.09hm2,种植小叶榕3910株、金叶女贞2840株、狗牙根、百喜草各80kg、幼林抚育2.09hm2;新增的临时防护措施数量为:植草覆盖0.11hm2、临时拦挡55m,其中:狗牙根、百喜草各5kg,填土65m3。1.6水土保持监测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布置,分5个监测分区,即工业场地区、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区、废石场区,对地表可能产生的沉陷区采取巡查监测,同时根据锰矿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的特点不同,监测点按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分别布设,其中建设期布设4个监测点,即为:工业场地区(2个),运输道路、废石场各1个监测点;运行期布设7个监测点,具体为工业场地(2个),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废石场各1个监测点,直接影响区布置2个调查点。本项目监测时段为2.75年,包括建设期0.75年,运行期2年。建设期雨季每月监测1次,R24h≥50mm时需加测一次;旱季每季监测1次。运行期第一年每季节监测一次,第二年半年监测一次。1.7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总投资186.11万元,基建期投资124.50万元(包括主体已设计及实施措施投资33.05万元),运行期投资61.61万元。基建期水保投资纳入主体工程投资中,运行期水土保持投资纳入生产运行成本中。33
1综合说明在总投资中,工程措施66.15万元,所占比例为35.54%;植物措施65.22万元,所占比例为35.04%;临时工程2.06万元,所占比例为1.11%;独立费用40.97万元,所占比例为22.01%;基本预备费4.24万元,所占比例为2.28%;水土保持补偿费7.47万元,所占比例为4.01%。通过各种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使工程占地区域内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9.3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9.65%,土壤流失控制比1.2,拦渣率达到99.93%,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9.76%,林草覆盖率40.07%。1.8结论及建议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可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同时对于缓解国内锰资源紧张,具有十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工程建设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包括主体工程已有的部分排水、拦挡以及本方案补充细化的拦挡措施、绿化及消力设施;使工程区的水土流失得以减免和消除,因此,从水土保持的角度看,只要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同时加强施工期的管理措施,本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不大,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本方案建议下一阶段设计单位在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中要充分采纳水土保持方案中的设计内容,并进一步细化水土保持措施,做好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图设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竞标时,主体工程投标文件应包含本方案设计内容,并在标书中明确提出施工过程中如何满足水土保持要求。按照本方案提出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强化水土保持意识,落实并加强各施工场地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33
1综合说明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特性表项目名称某县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养鱼塘锰矿流域管理机构红河流域涉及省区云南省涉及地市或个数涉及县或个数某县项目规模3万t/年总投资(万元)772.84土建投资(万元)455.31动工时间2012年9月完工时间2013年6月设计水平年2014年项目组成建设区域长度/面积(m/hm2)挖方量(万m3)填方量(万m3)工业场地2.628.87办公生活区0.110.140.23运输道路区1.561.150.32废石场0.690.47合计4.9810.630.55国家或省级重点防治区类型国家级重点治理区地貌类型构造侵蚀、剥蚀中山地貌土壤类型红壤、黄红壤气候类型低纬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1654.11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10.30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500项目建设区(hm2)4.98扰动地表面积(hm2)4.98直接影响区(hm2)5.32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2.24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1028.12新增水土流失量(t)1028.12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工业场地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2土壤流失控制比1拦渣率(%)98林草植被恢复率99林草覆盖率(%)27防治措施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工业场地主设:排水沟734m、地面硬化0.05hm2新增:截水沟371m、消力池2口主设:绿化1.24hm2新增:绿化1.59hm2(补充细化)新增:临时覆盖0.07hm2、临时拦挡30m办公生活区主设:挡墙60m,地面硬化0.033hm2主设:局部绿化0.005hm2运输道路区主设:路面硬化1.56hm2、排水沟1800m新增:土质排水沟2097m新增:行道树2097m废石场主设:挡墙44m、排水沟153m新增:挡墙44m(细化)、截水沟195m主设:绿化0.69hm2新增:绿化0.69hm2(细化)新增:临时覆盖0.04hm2、临时拦挡25m投资(万元)66.1565.222.06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124.50独立费用(万元)30.85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6监测费(万元)7.8补偿费(万元)7.47方案编制单位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建设单位某县养鱼塘锰矿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及电话王克勤0871-3864159法人代表及电话袁杰 电话13312660099地址昆明市白龙寺西南林业大学地址某县大桥乡邮编650011邮编662200联系人及电话卢怡13759150616联系人及电话传真0871-3862778/650224传真33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1方案编制目的和意义2.1.1编制目的在充分了解项目建设区自然环境特征、水土流失现状、社会经济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项目水土流失形式、形成机制、水土流失面积、流失强度以及水土流失影响程度,编制合理、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其目的在于:(1)贯彻法律法规要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精神以及“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为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2)防治工程水土流失。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应因地制宜地采取拦渣、挡护、土地整治、排水及植物措施等防治措施,使工程区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保障主体工程安全,使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3)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结合现场调查和项目特点,对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进行预测,并根据其水土流失特点分区防治,制定针对性强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措施设计,提出工程量,并明确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和施工条件,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4)为水土保持执法检查提供依据。确定建设单位依法应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义务,明确其应当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责任,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执法检查提供科学依据。2.1.2编制意义该项目的建设能合理有效利用当地锰矿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又使当地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解决;但由于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对项目区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中新增水土流失影响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编制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33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就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精神,正确处理好开发建设项目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规范主体工程施工中的水土保持工作。通过编制水土保持方案,采取综合措施,合理布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有效防治因项目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将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有效控制新增水土流失面积,改善和提高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是为了落实法律法规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和义务,通过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使水土流失防治有了科学规划和技术保证,为建设单位、政府部门、监督管理单位的工作提供法律和技术依据。2.2编制依据2.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6)《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年7月27日);(7)云南省人大《关于开发建设项目认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决议》;(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2.2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513号,1994年11月22日);(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第5号令,33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005年7月8日修订);(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2000年1月31日)水利部2000年第12号令;(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6号令,2005年7月8日修订);(5)《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2004年9月15日)国家发改委令第19号;(6)《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06年12月18日)水利部令第28号;(7)《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2005年10月28日)(国家发改委2005年第65号公告)。2.2.3规范性文件一、部委级规范性文件(1)《关于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搞好水土保持的通知》(国家土地局水利部〔1989〕国土〔规〕字第88号);(2)《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3)《关于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的通知》(地质矿产部水利部地发〔1993〕227号);(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5)《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4号);(6)《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制格式和内容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7)《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8)《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国土资源部水保〔2004〕165号);(9)《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纳入收费项目的通知》(财政部发改委财综〔2007〕28号);(10)《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2006年2号);(11)《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06年12月18日)水利部令第28号;33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12)《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7〕184号)。二、省、市级规范性文件(1)《关于在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中实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的通知》(云南省计委省水利厅省水保委云水保联字〔1993〕第10号);(2)《云南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通知》(云水保监【2011】1号);(3)《云南省水土流失防治费及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的征收标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云价(费)发〔1997〕25号);(4)《关于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云南省水利厅云水水保〔2002〕12号);(5)《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办公厅办函〔2002〕154号);(6)《关于做好国家和省级审批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送达签收工作的通知》(云水水保监〔2004〕3号);(7)《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8)《关于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的意见》(办水保〔2005〕121号);(9)《云南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水利厅公告第7号,2006年11月);(10)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的函(水保监〔2006〕16号);(11)《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测监理技术评估从业资格证书管理使用的通知》(云水保监〔2007〕2号);(12)《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暂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云南省水利厅办公室云水办发[2007]3号2007年2月9日);(13)《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督察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07〕94号);(14)《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云政发〔2007〕165号);33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15)《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的通知》(云水保〔2007〕205号);(16)《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水保监〔2008〕8号);(17)《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分类管理目录的通知》(云水保监[2009]3号);(18)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2009](187)号;(19)《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的通知》(云水保【2010】59号);(20)《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云水保【2010】103号)。2.2.4规范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4)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5)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6)《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2003年水利部);(7)云南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DB53/062-2006);(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9)《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1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11)《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12)《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范》(SL288-2003);(1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21-2007);(14)其他有关的设计规范及技术标准。33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2.5技术文件(1)某县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报告书编制的委托书;(2)某县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损坏水保设施面积确认书;2.2.6技术资料(1)《云南省2004年土壤侵蚀现状遥感调查报告》(云南省水利厅、云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2006年);(2)《云南省某县养鱼塘锰矿矿区范围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云南中林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1年6月);(3)《某县养鱼塘锰矿有限责任公司某县养鱼塘锰矿V2、V3矿体采矿工程初步设计》(贵州天宝矿产资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2年5月);(4)某县社会经济、土地利用、森林资源、水土保持总体规划等资料;其它有关的工程设计资料及社会经济资料。2.3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根据水利部[2006]2号文“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和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发[2007]165号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项目所在某县属于国家级红河上中游重点治理区,同时也属于省级“重点治理区”,重点是加强水土流失监督和治理工作,根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为Ⅰ级标准。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项目区属于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南土石山区,水土流失允许流失量值为500t/km2·a。2.4指导思想与编制原则2.4.1指导思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以及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1994〕513号文件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和2005年7月8日新修订的水利部第5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及“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33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和有关的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养鱼塘锰矿的特点以及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即本项目为扩建性质,扩建前已经存在较大程度的扰动,加之各项防治措施不到位,周边植被条件较差,水土流失相对严重,本方案在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总体要求的前提下,结合主体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采取综合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管理措施等),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布局,把工程建设与水土流失治理、改善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有效地防治锰矿开采过程中的新增水土流失,积极治理工程区内的原有水土流失,保障安全生产,恢复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标,使区内的水土流失能真正得到控制。2.4.2编制原则(1)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以及“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水土保持原则。(2)结合本工程特点,从实际出发,坚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严格执行先拦后弃,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3)坚持水土保持方案的规划设计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4)采取分区治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要注重防治措施的时效性。(5)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工程影响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操作上可能的防治措施,做到投入少、效益大。(6)根据项目特点,建立矿区的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坚持管理措施和临时措施、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7)本项目为扩建性质,原老的建设区已通过水土保持竣工验收,同时在扩建中应吸取经验和教训,将水土保持工作重视起来,并真正落到实处。33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5方案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期2.5.1方案设计深度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的规定,“已建、在建项目应直接达到初步设计或技施阶段深度”的规定,养鱼塘锰矿为建设生产类扩建项目,部分设施已经形成,因此,本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初步设计深度。2.5.2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期本项目属于生产建设类项目,根据主体工程设计报告,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成后投产年限,本工程建设工期为9个月,即(2012年9月~2013年6月),方案设计水平年为2014年。水土保持方案服务年限为5年,因此本方案服务年限为建设期0.75年和运行期4.25年。33
3项目概况3项目概况3.1项目基本情况3.1.1地理位置及交通某县养鱼塘锰矿行政区划属某县大桥乡,位于某县城西北方向,大桥乡养鱼塘村上游约1.5公里处。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2°22′08″~102°23′34″,北纬23°50′02″~23°51′14;面积6.25km2。矿区距某县城约30km,国道323线从矿区西南部通过,有近3km的简易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及交通示意图附图1。3.1.2项目建设规模及特性项目名称:某县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建设单位:某县养鱼塘锰矿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某县大桥乡建设性质:生产建设类扩建项目生产规模:生产能力3万t/a计划工期:9个月矿山服务年限:9年(已包含建设期9个月)工程总投资:工程总投资772.84万元,土建投资455.31万元。具体工程特性见表3-1。33
3项目概况表3-1工程特性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矿山设计能力⑴年产量万t/a3⑵日产量t/d912矿山服务年限a9年3设计工作制度⑴年工作天数天330⑵日工作班数班34储量⑴地质资源/储量万t33.15⑵设计资源/利用储量万t33.15⑶设计可采储量万t25.165开采方式露天+地下开采6开拓方式个平硐开拓7采矿方法留矿、全面采矿法8采出矿石的平均品位%Mn17.129工作制度d/a300班/d210供电、装机容量Kw555.511供水万m3/a2.212项目总投资万元772.84建设投资万元455.31建设期利息万元0.00流动资金元/t117.533.1.3锰矿原有建设区扩建前后的关系养鱼塘锰矿为扩建性质,目前锰矿还在前期的设计工作中,根据现场调查,锰矿扩建前由工业场地、洗选场、尾矿库、办公生活区和运输道路组成,总占地面积为1.72hm2。扩建前矿山主要针对矿区V1矿体的开采。经过现场调查,实际开采情况与原主体设计出入,建设单位在实际开采过程中有所变更:由于洗选场没有建成使用,尾矿库并没有承纳设计容量;现状办公生活区已不再使用,原有工业场地按合同将还耕于民,运输道路保留继续使用。现对这些区域情况进行分别介绍,养鱼塘锰矿原有生产生活设施扩建前后的关系见表3-2;扩建内容见3.1.4章节。33
3项目概况表3-2养鱼塘锰矿原有生产生活设施扩建前后关系表项目分区占地面积(hm2)概况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扩建后功能介绍工业场地0.46扩建前是原养鱼塘锰矿生产的主要场所,为矿区内V1矿体开采后即将废弃的场地。扩建后不再使用。现状处于裸露状态。扩建后不再使用,建设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区域恢复植被或是按征地合同还耕于民。洗选场0.20原主体设计规划的洗选场并没有投入建设。实际情况并没有建设该区。扩建后洗选场将会采用专项设计,本次方案不考虑。尾矿库0.36尾矿已建成多年,前一阶段由于洗选场未投入使用,故尾矿库实际也未使用。扩建后不再使用。已经按锰矿相关规程封闭关停,占地退还村集体,现状为甘蔗地。扩建后不再使用,已封场还耕。办公生活区0.07位于养鱼塘村附近,现状已归还,不再适用。已经实施了部分硬化周边绿化措施,能满足水保的要求。原有办公生活区已归还当地村民。运输道路0.63锰矿有乡村道路直通矿区。矿山修建的道路包括至工业场地、至生活区和尾矿库道路。扩建后均保留使用。运输道路周边已设置道路排水沟,并种植行道树。运输道路扩建后仍然继续使用,本次方案将对其新增水保措施。合计1.72根据上一阶段的水土保持竣工验收及现场调查,建设单位已在V1矿区进行植被恢复,树种为小叶榕;并对运输道路开挖内侧排水沟,同时准备补植行道树。对于上一阶段水土保持实施情况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主体开采计划经过变更,与已经设计的水土保持方案出入较大,故无法按“三同时”的要求进行对应的水土保持措施。3.1.4扩建建设内容养鱼塘锰矿为扩建工程,根据主体设计资料,工程主要扩建内容包括:1、矿区:该锰矿采用地下/露天开采。现已申请扩大矿区范围,主要针对V2、V3矿区的开采,并增加配套构筑物。2、地面设施建设内容:通过现场调查,养鱼塘锰矿扩建以后主要增加V2、V3矿区的工业场地面建筑和设施,新增办公生活区及废石场,对原V1矿区还耕于民和按实际情况恢复植被,养鱼塘锰矿已通过上一阶段的水土保持竣工验收。目前养鱼塘锰矿扩建还在前期的设计工作当中,预计于2012年9月开工建设。锰矿主要的占地类型为林地和坡耕地。新的项目组成有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和废石场四个部分组成,具体介绍详见3.3章节-项目组成及布局。33
3项目概况3.2矿区概况3.2.1矿界范围某县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采矿权申请划定范围由13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6.25km²,开采标高+1800~+1260m。矿区拐点详见坐标表3-3。表3-3申请划定矿界拐点坐标表拐点编号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地理坐标3度带直角坐标3度带直角坐标纬度经度XYXY矿123°51′13.8″102°23′05.3″2639200345392002639138.5834539113.99矿223°50′54.2″102°23′33.5″2638600345400002638538.5834539913.99矿323°50′02.2″102°23′33.4″2637000345400002636938.5734539914.00矿423°50′02.2″102°23′56.3″2637000345406502636938.5734540564.00矿523°49′55.7″102°23′56.3″2636800345406502636738.5734540564.00矿623°49′55.6″102°24′08.7″2636800345410002636738.5734540914.01矿723°49′29.6″102°24′08.6″2636000345410002635938.5634540914.01矿823°49′29.8″102°22′57.9″2636000345390002635938.5634538913.99矿923°50′02.3″102°22′58.0″2637000345390002636938.5634538913.98矿1023°50′02.4″102°22′08.6″2637000345376002636938.5634537513.98矿1123°50′34.9″102°22′08.7″2638000345376002637938.5634537513.97矿1223°50′34.9″102°22′29.9″2638000345382002637938.5634538113.98矿1323°51′13.9″102°22′30.0″2639200345382002639138.5834538113.98矿区面积6.25km2开采标高1800~12603.2.2资源储量根据储量核实报告,并结合类似矿山生产实践,设计资源利用系数122b类取0.9,333类取0.6,本次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可采资源量为25.16万t,平均品位18.69%,其中122b类15.81万t,333类9.35万t。V2部分矿体(1725m标高以上)采用露天开采时,设计利用资源量为1.21万吨,露天开采时采出矿石贫化率5%和损失率均按5%计算,则采出矿石量为1.21万吨,出矿品位为:17.76%。V2部分矿体(1725m标高以下)和V3矿体采用地下开采时,根据选用的采矿方法,按照各采矿方法所占比重,确定采出矿石的损失率为12.37%,贫化率为8.53%,则矿山采出矿石量为22.94万t,出矿品位为:17.09%。33
3项目概况经计算,矿山设计可采出矿石量为24.15万吨,平均出矿品位为:17.12%。3.2.3矿体赋存情况区内锰矿赋存于昆阳群美党组第三段(Ptm3)底部的粉砂质板岩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区内目前共发现锰矿体4个,探明了锰矿体3个。因受褶皱构造影响,平面上呈不规则的“S”形分布。V1(Ⅰ号)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倾向0°~40°,倾角12°~52°,平均30°,走向长650m,矿体平均厚度2.19m;单工程品位含Mn18.78~28.11%,平均含Mn22.23%;P/Mn为0.004;该矿体经过近6年的开采,现已采空,目前基本处于停采状态。V2(Ⅱ号)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倾向75°~170°,倾角18°~54°,平均39°,走向长610m,呈不规则的“S”形,矿体平均厚度1.90m;单工程品位含Mn18.23~24.08%,平均含Mn20.12%;P/Mn为0.006,该矿体为正在开采的矿体。V3矿体(Ⅲ号)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倾向335°~0°~25°,倾角16°~42°,平均36°,走向长620m,呈不规则的“S”形,矿体平均厚度2.21m;单工程品位含Mn14.68~18.92%,平均含Mn17.49%;P/Mn为0.004,该矿体为新发现矿体,包含在拟扩大矿区范围内。V4矿体位于矿区中部,V3矿体北边,为地质填图时发现的矿体,矿体在当地百姓挖的老硐内,厚约1.5m,该矿体未进行储量评审备案,不在本次设计的范围内。3.2.4开采范围与开采方式一、开采范围某县养鱼塘锰矿有限责任公司申请划定矿区范围内经过储量核实且备案的V2矿体北段和V3矿体,开采标高为1800m~1260m。因区内的V1矿体已在过去生产中采空,2011年开展的核实工作未估算其资源储量,不在初步设计报告范围内。矿山初步设计范围根据矿山的《工程设计合同书》、《工程设计委托书》和已取得的划定矿区范围批复确定的范围为:1.水平范围:由0、1、2、4、6、8、10、12勘探线控制的经过储量核实且备案过的V2矿体北段和V3矿体;2.垂直范围:1800m~1260m之间划定矿区范围内经过储量核实的矿体;3.设计开采品位范围:经过储量核实的达到工业指标的矿体;33
3项目概况4.设计开采储量级别范围:开采设计利用储量核实报告提交的且经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备案的332+122b类资源。二、开采方式矿体为缓倾斜至倾斜薄矿体,矿体及顶底板围岩中等稳固,若采用露天开采,剥离量太大,且对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大,且矿山为小型矿山,露天开采工艺同地下开采工艺存在差异,设备及人员投入较大,不易为矿山采用,因此本矿V3矿体和V2矿体设计采用地下开采,近地表地段其采剥工作面目前已基本成形,采场已接近矿体边界,不易采用地下开采,设计对V2和V3矿体上段采用露天方式开采,深部则推荐采用地下开采。3.2.5采矿工艺一、露天开采1)、露天开采境界参数的确定:①台阶高度:根据矿体的开采现状,矿山在矿体上盘进行露天开挖,工作台阶的高程1728m,部分地段已接近矿体边界,不易采用地下开采。结合经济合理剥采比、矿体的赋存条件及现有坑道的分布位置,本次设计台阶高度取10m。②台阶坡面角:根据相关设计规范对于台阶坡面角的规定,结合矿山矿岩的坚固系数、岩层倾角和倾向、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阶段高度及开采现状等因素考虑。本设计最终台阶坡面角考虑矿体上盘及矿体端部取60°,矿体下盘沿矿体倾角最大不超过60°。③运输平台:开采方式为山坡露天开采,矿山公路采用直进式开拓,运输平台5m。④安全平台及清扫平台:安全平台宽度一般为台阶高度的1/3,结合本矿山矿岩的坚固系数、岩层倾角和倾向、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阶段高度等参数,设计选用安全平台宽度为3.0m。本次设计仅有两个台阶进行开采,不在设清扫平台。⑤最终帮坡角:考虑设计开采深度、岩层倾角和倾向、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参照类似矿山实际资料,选取最终帮坡角不超过54°。⑥露天开采深度的确定:根据矿山经济合理剥采比及矿山开采现状进行圈定,矿体露天境界最低可开采至1725m。同时考虑到露天开采转入地下时,矿山需设专用回风巷道,坑道为矿山的探矿巷道和专用回风巷道。⑦露天矿最小底宽:设计采用折返式调车,最小工作平台宽度为:Bmin=8+2.45+1+3=14.45m,取16m33
3项目概况式中:Bmin-最小工作平台宽度m;Ra-汽车最小转弯半径8m;Ka-车体宽度2.45m;C-台阶坡底线至车体边缘的间隙1m;Z-车体边缘至下一台阶边缘的安全距离3m。2)、采剥方法的确定矿山采用沿矿体走向布置工作面,其推进方向自矿体上盘向矿体下盘推进,以降低矿石损失和贫化。①台阶高度根据矿区地形地貌特征、矿体赋存特点以及选定的开拓运输方式,开采顺序由上往下分台阶开采,采矿、剥离工作台阶高度为10m,新水平准备时,沿地形线开掘单壁沟,扩帮后再推进。②工作线长度当工作面用挖掘机进行装时,其最小工作线长度应满足挖掘机的正常作业,使挖掘机有5~10昼夜装载量,且满足运输调车要求;挖掘机工作线长度一般分剥离段及采装段。挖掘机工作线长度与挖掘机斗容、运输方式以及矿床赋存条件等有关,矿体分台阶进行开采,靠近上盘的围岩剥离后,直接开挖矿体。③采掘带宽度:采用汽车运输时,挖掘机工作参数与运输线路之间没有固定联系,采掘带宽度可大可小。独头式横向窄采掘带得到广泛应用,宽度公式如下:式中:bc-采掘带宽度,m;Rwz-站立水平挖掘半径,这里取为10m。3)、采剥工艺矿山原生产工艺为挖掘机直接采剥,汽车运输废土,无需爆破。采剥后由装运机铲装运至汽车内,废石直接堆至废石场,矿石运至堆矿点堆放。昆阳群美党组第三段(Ptm333
3项目概况)为矿区矿体的直接顶底板围岩,主要为粉砂质板岩,岩石中等稳固,地表岩石风化作用强烈而变得松软,但深部岩石完整性和强度相对较好。近地表岩层大多不需爆破,直接采用挖掘机直接采剥即可,局部地方需要采用S22液压破碎锤作为二次破碎及边坡大块处理。二、地下开采1)、留矿全面法该采矿方法适用于回采倾斜薄矿体,主要用于V2矿体北段1725m水平以下的矿体和V3矿体的回采。矿块沿矿体走向连续布置,矿块长度50m,中段高度35m,斜长视矿体倾角而定,一般在50m~60m以内。中段之间设顶底柱,底柱厚4m,间柱厚6m,上中段底柱作为矿房顶柱,厚为5m。采准巷道有:人行材料天井、溜井、电耙硐室、切割横巷、穿脉巷道等。中段运输巷道沿矿体走向布置在靠近矿体下盘,每隔50m掘穿脉巷道连通矿体,然后沿脉掘人行通风材料天井,连通上中段运输巷道;于人行通风材料井每隔4m掘采场联络道,在矿房底部掘拉底巷道连通矿房两侧的人行通风材料井,作为初始回采的爆破自由面,另在拉底巷道一侧设电耙硐室,另一侧掘放矿溜井连通中段运输巷道。2)、全面法该采矿方法适用于回采倾斜薄矿体,矿块沿矿体走向连续布置,矿块长度50m,中段高度17m,斜长视矿体倾角而定,一般在50m~60m以内,中段之间设顶底柱,顶柱斜长2m,底柱斜长3m,相邻矿块之间设连续矿柱,间柱宽度3m。采准巷道有:人行材料天井、溜井、电耙硐室联络道、电耙硐室、切割横巷、切割上山、采场回风巷等。中段运输平巷沿矿体走向布置于矿体下盘围岩中,沿采场走向长度每隔50m由运输平巷侧面往上布置一条人行材料小井和电耙联道相通。切割平巷沿矿体走向脉内布置,每隔15m布置一个放矿闸门,在矿块一侧沿矿体逆倾斜方向布置一条切割上山,并在切割上山的端部开掘一条采场回风巷,通过回风联道与上中段回风平巷相通。3.2.6主要生产系统1、矿床开拓系统根据矿体地址地形图及矿山开采现状,本次设计采用两套独立的开拓系统。因矿区范围内V2矿体及V3矿体距离较远,且赋存标高相差较大,设计需对两个矿体分别进行开采。根据两个矿体的分布位置和开采现状,矿山目前的生产活动多集中于V2矿体,且矿山已在V233
3项目概况矿体的上盘进行露天开挖,对于矿山后期的生产施工较为方便,另外考虑到矿山在生产中的衔接关系,从露天开采转入地下开采更适合人员、设备的转换。因此本次设计先采用露天方式开采V2矿体北段,再开采V3矿体。先进行露天开采,后进行地下开采。2、通风系统为确保地下作业的通风安全,设计采用机械通风方式。根据设计的开拓系统,V3矿体各生产中段采场直接通达地表,设计采用压入式机械通风,V2矿体北段1706m中段上部设有回风平巷,设计采用抽出式机械通风,下部其他中段因多个采场上山直接通达地表,设计采用压入式通风。风量和风阻:矿硐最大需风量估算为12m3/s,风阻约为890Pa。通风设备:选用1台K40-4NO10型矿用节能通风机(备用1台电机);采场内采用局部通风选用JK55-2N0.4型局扇。为保证通风效果,矿山要加强矿硐的通风设施管理。作为上中段的回风巷道,设置必要的通风构筑物,减少漏风,合理配风,使风流按规定方向流动,在风流线路上设置风门等通风构筑物。2、给、排水系统矿区地形切割较大,矿山生产生活主要引用山间沟谷溪流,水质较好,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供水系统采用地表高位水池供水,各采区设置高位水池向地下供水,设计水池容积80m3,能满足坑下供水的需要。供水主管选择Φ79mm×4.0mm,分水管为Φ57mm×3.5mm。坑内采用水沟自流排水。3、压气系统矿山日产矿石100t,两个采场工作,一个班组采准切割和掘进开拓巷道,同时工作的凿岩机2台。在各生产中段平硐口建立空压机房,利用矿山原有的2台4L-20/8型空气压缩机,需外购1台,2台工作,1台备用。供气主管选择Φ159mm×4.5mm无缝钢管,供气支管为Φ73mm×4.0mm无缝钢管。主管自空压机房接出,沿地表沿平硐进入生产中段,再由各支管进入各用压气工作面。4、供电系统矿区电负荷约300kW,主要用电设备为供水、压气设备。矿区附近有高压线通过,为本矿电源。33
3项目概况矿山装机容量555.5kW,矿山年耗电量591300kWh。3.2.7矿山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根据储量核实报告,并结合类似矿山生产实践,设计资源利用系数122b类取0.9,333类取0.6,资源量为25.16万t,矿山设计可采出矿石量为24.15万吨。按3万t/a建设规模计算服务年限,则矿山服务年限为9年(包含建设期9个月)。3.3项目组成及布局根据现场调查,现办公生活区已经建成,运输道路主干道已完工。结合当地用地规划,以及合理利用和珍惜表土资源,本次方案规划对新增且尚未扰动的区域(工业场地露天开采区域和废石场)进行表土剥离,用于后续植被恢复措施。为避免新征占地,剥离后就近堆放,废石场区的表土堆放见3.5.5章节-废石场规划,方便植被逐步恢复所需覆土。故本次方案不设置表土临时堆场。因本项目为扩建工程,扩建前原有区域已编制过水土保持方案并通过水土保持竣工验收程序。故锰矿扩建的各功能组成主要针对扩建后将继续产生扰动的区域,并结合各区域水土流失产生的特点,将工程分为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和废石场四部分,占地总面积4.98hm2。项目组成及各功能区运行情况见表3-4。其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表3-4养鱼塘锰矿项目组成表序号工程分区占地面积(hm2)建设情况备注一工业场地2.62拟建包括矿区内V2、V3矿体的露天采场、平硐、配套设施、工棚和露天采空区,采空区面积1.29hm2。二办公生活区0.11新建(已建)办公生活区为人员生活、休息集散地。位于V2、V3矿区中间,兼顾两个区域的人员。三运输道路1.56主路已建(延用)支路拟建运输道路延用原有道路1800m,新建运输道路2097m(其中:1438m主路已建,659m支路拟建)。四废石场0.69拟建位于V3矿体南部,主要承纳V3矿体开采时产生的废石。合计4.983.3.1工业场地养鱼塘锰矿为扩建性质,根据主体设计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扩建后将对原有的33
3项目概况工业场地(V1矿区)封场处理,还耕于民。现主要针对V2和V3矿体进行开采,开采方式为地下/露天开采。该区总占地面积2.62hm2,主要包括露天采场、平硐场地、工棚和露天采空区,其中:露天采场占地1.24hm2,平硐场地0.05hm2,占地工棚占地0.04hm2,采空区占地1.29hm2。工业场地竖向布置简单,矿体顶部采用露天开采,中、下部采用平硐开采,并通过场内道路连接,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目前V2矿区的采空区为锰矿在原有生产规模时形成(见右下图),通过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查阅,该采空区能够容纳15万m3,弃渣主要来自剥离废石和平硐掘进产生的土石方。通过查阅养鱼塘锰矿初步设计报告,V2矿区露天开采剥离的废石量大约2.33万m3,掘进产生的采准废石量约1.2万m3,采矿期间考虑10%的废石量(按完全针对开采V2矿区开采考虑),矿区年产废石量为0.16万m3,考虑1.35的松方系数后,采空区可以满足V2矿区12年的弃渣量,能够满足堆放需求。3.3.2办公生活区办公生活区位于原V1矿区西面,运输道路分别至V2、V3矿区的岔口处,主要集成员工休息室,会议室,食堂,宿舍,厕所和卫浴等功能,为矿部员工提供休息、生活的场所。总占地0.11hm2,其中:建筑物占地0.072hm2,地面硬化0.033hm2,绿化面积0.005hm2。根据现场情况,办公生活区已经建成,现准备完善周边绿化。照片如下:办公生活区现状预留绿化区域33
3项目概况表3-5办公生活区建筑工程一览表序号工程名称结构特征单位占地面积备注1宿舍砖混一层m25272办公室砖混一层m2963休息场所钢棚m2454厕所砖混一层m2165浴室砖混一层m2126食堂砖混一层m224合计m27203.3.3运输道路一、外部运输道路锰矿外部运输条件良好,矿区有3km简易乡村公路与323国道相连。该段道路由于是乡村公路,不纳入不工程建设区。二、场区运输道路运输道路区占地面积1.56hm2。主要包括至原有道路1800m,至V2、V3矿区的主干道路1438m(已建、延用)和支路659m。矿区内支路为拟建,可利用天然地形,新修公路在矿山原有公路的基础上沿坡折返而上,到达新建各中段硐口及工业场地,等级为三级泥结碎石路面,最大纵坡8%,最小圆曲线半径15m,垫层厚度35cm,基面层厚度20cm,在转弯处留15m长的缓冲平台,计算最大行车速度20km/h,矿山公路路基宽度不小于4m。从现场看,运输道路路面已经能够满足运输要求,只要适当补充道路排水措施和行道树即可。场内运输道路由于人为活动频繁,易造成水土流失,将要补充设计。原有运输道路现状新建运输道路现状33
3项目概况3.3.4废石场废石场主要用于存放矿部露天剥离的弃渣和平硐掘进产生的土石方。由于V2和V3矿区相距较远,所以两个矿区的废石存放需要分别规划,为避免新增占地和对地表的扰动,主体设计中对V2矿区的弃渣规划于矿区下部的凹陷采空区存放,故只在V3矿区设置专门废石场,专门堆放V3矿区产生的弃渣。废石场位于V3矿区南部,地处箐沟,弃渣的堆放按台阶式存放,堆渣坡比为1:2,台阶高度为10m,马道宽2m,废石场特性见表3-6,容量复核见表3-7。通过查阅养鱼塘锰矿初步设计报告,V3矿区露天开采剥离的废石量大约2.1万m3,掘进产生的采准废石量约0.3万m3,采矿期间考虑10%的废石量(按完全针对开采V3矿区开采考虑),矿区年产废石量为0.16万m3,考虑1.35的松方系数后,废石场可以满足V3矿区10年的弃渣量,能够满足堆放需求。表3-6废石场特性表项目名称占地面积(hm2)设计容量(万m3)最大堆渣高度(m)原占地类型最大边坡比地貌类型废石场0.695.0733林地1:2箐沟表3-7废石场容量计算表项目高程(m)分台面积(m2)平均面积(m2)高差(m)容积(m3)14920216.963650.861495433.911158.511011585.1015051883.111873.521018735.2015151863.931971.841019718.4015252079.7550689.57合计该区已考虑拦挡和截、排水措施,但并未明确细化,本次方案将按水土保持的要求对其补充完善。3.4工程占地根据主体工程资料分析,结合现场调查核实,地面设施主要包括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和废石场四部分,占地类型为建设用地、林地和坡耕地,占地面积共4.98hm2。其中工业场地占地2.62hm2,办公生活区占地0.11hm2,运输道路占地1.56hm2,废石场占地0.69hm2。占用建设用地2.03hm2,林地2.24hm2,33
3项目概况坡耕地0.71hm2。工程占地面积及占地类型见表3-8。表3-8工程占地面积及占地类型表工程建设分区工程占地面积及类型(hm2)小计建设用地林地坡耕地工业场地2.621.290.650.68办公生活区0.110.020.09运输道路1.560.720.810.03废石场0.690.69合计4.982.032.240.713.5土石方平衡及流向分析3.5.1锰矿建设及生产过程中弃渣特点1、锰矿建设过程中的弃渣特点根据本项目实际特点,锰矿建设的内容有各平硐筒的掘进、露天采区的剥离,地面建筑和道路的建设等,因此在建设中将产生大量弃渣。工程在建设中尽量利用原地形优势布置。2、锰矿生产过程中的弃渣特点锰矿生产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采准废石量,根据主体工程初步设计资料,废石含量按10%计算,即生产期废石量为0.16万m3/a,V2矿区的废石运至工业场地的凹陷露天区堆存,V3矿区的废石运至废石场堆存,在主体设计中已计算废石总排放量,且经过本次方案复核(见项目组成章节),存放地点能够满足堆放要求,并留有余量。3.5.2锰矿原有土石方说明锰矿在V1矿区建设、生产期间与原主体设计对照,已发生变更(详见3.1.3章节),产生的土石方多用于原有露天采空区回填,由于平整后将按合同归还村民立即进行复耕,不存在裸露用地,所以本次方案不再对其进行治理。3.5.3锰矿建设期土石方说明养鱼塘锰矿建设内容主要为新建各平硐场地及工棚,新建办公生活区地面建筑及至各平硐口的道路。各项设施产生的土石方工程量如下:一、工业场地33
3项目概况查阅主体工程初步设计资料,露天开采剥离工程量4.43万m3,其中:V2矿区2.33万m3,V3矿区2.1万m3;平巷总工程量为1.5m3(包括各采掘平硐、运输平硐及巷道的掘进),其中:V2矿区1.2万m3,V3矿区0.3万m3。工业场地产生总的弃渣量为5.93万m3(此量已经扣除贫矿体,全部为废弃土石方,具体参照表3-10)。对于露天采场的表土,结合开采工艺,就近堆放于上水平,逐步对台阶进行植被恢复,减少地表裸露时间和新征占地。表土厚度0.5m,表土量6400m3。二、办公生活区根据设计及实际调查,办公生活区已建成,本区填方大于挖方,场地平整产生挖方1050m3,填方1700m3,按就近原则填方来自V1矿区的剥离方。本区没有产生弃渣。三、运输道路属于本次扩建新增的运输道路总长度2097m,其中:分别至V2、V3矿区的主干道路1438m已建成,至各平硐的直路659m为拟建。运输道路建设挖方大于填方,已建成的主干道路产生挖方6200m3,填方1900m3,弃方4300m3,弃方皆已顺坡堆放;拟建运输道路将产生挖方2300m3,填方500m3,弃方1800m3。拟建道路的弃方本次方案分别规划至V2矿区的露天采空区和V3矿区的废石场堆存。四、废石场本次方案对区域内的表土进行规划(详见3.5.5章节),剥离后统一堆放于上水平台阶,方便后期植被恢复所需覆土,不设置表土临时堆场。表土厚度0.5m,表土量3450m3。综上,计入1.35的松方系数后,本项目建设期共产生挖方量10.63万m3,填方0.55万m3,产生弃渣8.61万m3(其中0.59万m3为已发生)。以上方量未经说明方量均为实方。土石方平衡详见表3-10。3.5.4锰矿运行期及总的土石方平衡分析生产运行期弃渣主要来自采准废石量,根据主体设计资料,采矿期间考虑10%的废石量,年产废石量为0.16万m3,方案服务年限共产生废石0.68万m3。这些弃渣全部运至露天采空区和废石场存放。综上所述,计入1.35的松方系数后,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到方案服务期末共产生挖方11.55万m3,其中:建设期10.63万m3,运行期0.92万m3,填方为0.55万m3,去除运输道路已经产生的弃方(已顺坡堆放),永久堆存的弃方9.53万m3,统一运至33
3项目概况规划场地堆存。33
石屏县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报告书表3-10工程土石方平衡及流向表单位:万m3(松方)项目分区开挖回填调入调出外借堆存及利用数量来源数量去向数量来源数量去向工业场地V2矿区露天开挖3.153.15V2矿区露天采空区V2矿区巷道掘进1.621.62V2矿区表土剥离0.170.17就近台阶临时存放V3矿区露天开挖2.842.84V3矿区废石场V3矿区巷道掘进0.410.41V3矿区表土剥离0.680.68就近台阶临时存放办公生活区场地平整0.140.230.09V1矿区剥离方运输道路道路平整1.150.320.24废石场0.59顺坡堆放废石场表土剥离0.470.47上水平台阶临时存放运行期弃渣0.920.92采空区、废石场合计11.550.550.240.0910.85注:已计入1.35的松方系数工业场地:V2矿区4.94万m3V3矿区3.93万m3土石方流向图办公生活区场地平整0.14万m3(回填后无弃方)V2矿区露天采空区、V3矿区采石场(9.79万m3)顺坡堆放0.59万m3运输道路建设平整1.15万m3废石场表土剥离0.47万m3(上水平台阶临时存放)运行期土石方弃渣0.92万m3图3-1土石方流向图33
3项目概况3.5.5废石场规划通过现场调查及设计资料可知,本工程扩建时和运行期所产生的弃土石方总量为11.55万m3(松方)。由于V2和V3矿区相距较远,所以两个矿区的废石存放需要分别规划,为避免新增占地和对地表的扰动,主体设计中对V2矿区的弃渣规划于矿区下部的凹陷采空区存放,故只在V3矿区设置专门废石场,专门堆放V3矿区产生的弃渣。经过本次方案3.3.4章节复核,废石场完全能够满足矿山服务年限内的堆放需求。废石场自身规划如下:1、初始路堤建设沿山坡等高线方向开挖一单壁路堑,然后按道路标准形成汽车运输排废石线初始路堤,根据调车方法确定其路堤宽度。2、废石场堆置顺序根据矿山的地形条件、岩土性质及采用的运输方式,设计的废石场的堆置顺序为压坡角式组合台阶排土。堆置的顺序是上一台阶在时间和空间上超前于下一台阶,废石排弃过程中先上后下循序渐进,在上一台阶结束后,下一台阶逐渐盖过其终了坡面,最后形成组合台阶。这时,下一台阶的初始路堤是自身的岩土,边排边筑,也可在上一台阶的边坡上半挖半堆而修筑初始路堤。废石场台阶为压坡角式组合,先期剥离的表土和风化层被堆置在上水平的排废石台阶,而下部和深部剥离的岩石,则堆置在后期的排废石台阶,压住上部台阶坡角,起到抗滑和稳定坡角的作用。3.6生产工艺及施工组织3.6.1生产工艺养鱼塘锰矿生产方式为露天/地下开采,近地表地段其采剥工作面目前已基本成形,采场已接近矿体边界,不易采用地下开采,设计仍采用露天方式对V2和V3矿体上段进行开采,深部则推荐采用地下开采。矿块沿矿体走向连续布置,中段之间设顶底柱,顶柱斜长2m,底柱斜长3m,相邻矿块之间设连续矿柱,间柱宽度3m。37
3项目概况3.6.2给排水矿区用水包括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矿区的地表水较为丰富,甸中河从矿区北部通过,河水四季常流,水质好,能满足矿山生产用水。现矿山供水水源以区内北部的甸中河为主,该河流年平均流量达491.1升/秒。供水系统采用地表高位水池供水,各采区设置高位水池向地下供水,设计水池容积80m3,能满足坑下供水的需要。供水主管选择Φ79mm×4.0mm,分水管为Φ57mm×3.5mm。矿区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感观性状较好,绝大部分为无色、无味、无嗅、透明,水温为15℃—22℃,化学类型为HCO3-Ca·Na·Mg型,矿化度为0.5~1.0克/升,水质优良。坑内采用水沟自流排水,坑内中段的汇水经过巷道一侧的排水沟自流排出地表。地下排水系统设计原则如下:①水沟设置于巷道内人行道一侧。②水沟坡度与巷道坡度一致,为3‰,水沟充满度不高于0.75。泄水孔每3~6m设置一个。③在支护巷道中的水沟,靠边墙一侧应加宽基础100mm,以便铺设水沟盖板。④水沟断面尺寸为直角梯形。水沟侧帮坡度一般为1:0.1~1:0.25。水沟应加盖板,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厚度为50mm,宽为600mm。主要运输平巷的水沟盖板与道渣面平齐,中段运输平巷水沟盖板地面与巷道底板齐平。生活区污水来源于日常盥洗、洗涤生活废水,食堂和场地粪便污水经过污水构筑物生化池处理,就近排放。各类处理后污废水排放或用作绿化、农灌用水。3.6.3施工组织一、施工方式施工期使用的施工机械主要包括:推土机、挖土机、钻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压路机、吊车等建筑机械以及切、磨、砂、吊、卷等安装机械。不同的建设工程采用不同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式:(1)巷道工程:可分为表土段和基岩段。表土段施工工序为机械开挖、筒壁砌筑、回填;基岩段施工工序为钻爆法掘进、装岩机装岩、支护、回填、平整、碾压等。(2)37
3项目概况地面工程:施工工序为砌筑挡土墙、开挖面上部修建截排水沟、场地开挖与回填、建(构)筑物基础开挖、基础砼浇筑、土方回填、地面压实、进料、搅拌、输送、设备安装等。(3)连接道路:道路改建施工程序为放线、清理地表、修筑路基、开挖、路基填筑、铺面层等。当路基路床强度指标CBR不符合要求土层或路床含水量过大达不到规定压实度时,必须对路面结构层以下土基进行处理,如翻挖后压实处理、开沟排水、换填或掺灰处理等方式。(4)废石、掘进岩层处理及运输方式:废石出硐后,通过汽车运输至采空区或废石场。(5)排水:矿硐生产、生活污废水经处理达标后部分用于防尘洒水,剩余部分经场地排水管网及排水沟排入纳污排水沟,处理后排放到天然冲沟内。二、工程主要原料及来源办公生活区和运输道路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包括钢材、水泥、木材砂、石料等就近采购或外购,主要由外部公路经锰矿进场公路运入,石料生产的水土保持责任由供应商负责。场地内不设砂石料场。在购买砂、石料过程中,砂、石料场都已具有合法开采权。三、施工组织主要建设工程是土建工程和配套生产设施。施工外部条件较好。土建、机电安装二类工程安排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施工:Ⅰ、土建工程应服从于机电安装工程的工期。Ⅱ、机电安装工程和土建工程应尽量考虑到劳动力的均衡使用。3.7移民(拆迁)安置根据项目建设区域占地情况,区域内不存在占用宅基地等情况,所占用田地通过经济补偿、安排就业等方法进行处理,租借结束后按征地合同还耕于民,因此,本项目建设不存在移民搬迁等问题。3.8投资及进度工程总投资772.84万元,土建投资455.3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17.53万元。主体工程进度见表3-11。37
3项目概况表3-12主体工程施工进度表内容时间进度2011年10月~2012年8月2012年9月~2013年6月ⅢⅣⅠⅡⅢ初设、立项及设计土建施工运输道路地面设施设备安装37
4项目区概况4项目区概况4.1自然环境4.1.1地形地貌矿区位于云贵高原西南缘的滇南地区,地势中部高,海拔1850m,西南部及北部低,海拔1190m,相对高差660m。属中等切割的构造侵蚀、剥蚀中山地貌区。矿区属红河流域,处于小河底河支流大桥河与团山河之间。4.1.2地层岩性矿区位于龙朋复式背斜南翼、邱家山~马鞍山断裂北东盘,出露地层主要有元古界昆阳群黑山头组、大龙口组、美党组,震旦系、第三系、第四系等地层。由老至新简述如下:1、昆阳群黑山头组(Pths)分布于矿区南西部,仅出露上部第五、六、七段,厚度不祥,岩性主要为一套变质石英砂岩、变质长石石英砂岩、板岩、粉砂质板岩。2、昆阳群大龙口组(Ptd)分布于矿区东北部,仅出露第五、第六段,岩性主要为薄~中厚层状泥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及少量板岩、绢云母板岩,厚27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3、昆阳群美党组(Ptm)昆阳群地层普遍受区域变质作用影响,其岩性多为浅变质岩石。昆阳群美党组(Ptm)分布于矿区大部地区,可分为4段,工作区内出露仅1~3段。由新至老,岩性特征如下:第一段(Ptm1):主要分布于矿区外围,为灰、灰绿色~灰黑色板岩、绢云母板岩、钙质板岩夹变质粉砂岩,局部夹灰岩透镜体,总厚324~290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第二段(Ptm289
4项目区概况):为灰白、深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灰岩、粉晶灰岩。上部为暗褐色含锰泥质灰岩。厚度在20~266m之间,厚度变化大。矿区内本段不含锰矿体。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第三段(Ptm3):上部以黄灰色薄层绢云母板岩为主,夹少量粉砂质板岩;中部为黄灰色中厚层状粉砂质板岩,灰绿、紫红色薄层板岩夹粉砂质绢云母板岩及粉砂岩、细粒石英砂岩;下部为灰、灰黄、紫红色粉砂质板岩夹粉砂岩透镜体,局部夹有泥质含锰泥晶灰岩透镜体,该段底部是矿区的锰矿赋矿层位。厚387m。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及断层接触。4、震旦系(Z)上统灯影组(Zbdn)分布于矿区北东部,为灰白色薄~厚层状白云岩、硅质白云岩,厚159.60m。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或断层接触。5、第三系(N)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和南部、西北部,为一套砾岩、砂质砾岩、紫红色页岩、泥岩、泥灰岩夹长石石英砂岩,局部含块状锰矿透镜体,厚5~223m。与下状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或断层接触。6、第四系(Q)矿区内第四系残坡积层(Qedl)大多有分布,但比较零星,主要为残坡积风化粘土、风化岩石残块等,本次工作没有圈出。第四系洪冲积层(Qpal)主要分布在矿区两侧的河沟两岸,为河床、河漫滩洪冲积堆积物,成分为灰色、黑褐色砂、粘土和细砂含砾石混杂物。厚度1~12米。4.1.3构造矿区区域上位于北西—南东向的大桥-某深大断裂(逆断层)之北,北西部的马六塘向斜及北东部的龙朋复式背斜两大基底褶皱之间。区域上的基底褶皱与盖层褶皱较发育,其轴向一般为近东西向。区域上的断裂有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及南北向四组,不同方向的断裂相互交错、切割、重叠改造,具有多期活动特征。矿区内地层均受上述构造影响或控制,主要构造特征简述如下:1、褶皱构造黑泥山倒转向斜:位于矿区中部,轴向近东西向,轴长约3km,向斜由昆阳群美党组第二段(Ptm2),第三段(Ptm389
4项目区概况)地层组成,向斜东端扬起,向西倾伏。总体上表现为由其倒转向斜组成的似单斜构造。向斜南翼地层倾向北,倾角34~43°。向斜北翼地层由于受构造影响大部发生倒转而倾向北,倾角20~70°,是矿区锰矿体的产出部位。矿区内的构造运动除形成黑泥山(倒转)向斜较大褶皱外,还形成了大量的次级柔皱和挠曲,使地层层理发生变形。2、断层矿区内较发育的断裂主要为北西—南东向断裂,其次是北西—南东转北东向断裂,局部有少量近南北向断裂发育。其中主要断裂和对锰矿有影响的断裂特征简述如下:(1)大桥~某逆断层(F1):为区域上的深大断裂,呈北西—南东走向,在矿区内长约5km,倾向南西,倾角较陡,一般高达80°以上。(2)团山~白角凹断层(F2):该断裂为早期形成的断裂,受F1大断裂的影响,发生扭曲。走向呈北西—东西—北东弯曲,在矿区内长约2.5km,倾向时北时南,倾角缓,属压扭性断裂。(3)大平地~横山断层(F3):该断层为形成最早的北西—南东向断裂,控制震旦系和昆阳群地层的产出,位于矿区北东部,长约4.5km,向北东陡倾,北东盘震旦系地层与南西盘美党组地层为断层接触,断层规模错移较大。(4)火烧寨~大河边断层(F4):该断层与团山—白角凹断层(F2)产出形态相近,近于平行,也呈北西—东西—北东弯曲,在矿区内长约5.5km,倾向总体向北,倾角65°~85°,西端陡,东端缓,形成较F2晚,并将F3断裂错断。F4断层在地貌上保留较清晰的痕迹。F1断层与F3断层控制了矿区内的大致格局,其间发育的北西—南东向、北西—南东转北东向,近于平行的次级断层如F5、F6、F7、F8、F9、F10等。F11为近东西向的逆断层,倾向北,为后期形成的断裂。4.1.4工程地质矿区所处位置区域上因构造部位特殊,地层时代较老,岩石风化作用较强烈,断裂、节理裂隙发育,区域及岩体稳定性较差,地形切割深,坡度大,不良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危岩滚落、泥石流等)较易发生,因此,矿山在探采过程中应加以防范。89
4项目区概况根据矿区地形、植被、矿体及围岩岩性工程地质特征及地质构造等因素,工程地质出现层位主要为层状软弱—半坚硬岩类及岩溶坚硬岩类,今后地下采矿除矿坑的稳定性会有影响外,可能还会伴随地表移动、塌陷,因此矿区工程地质复杂程度属简单—中等过渡型。对上述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应结合开采方案采取防治措施。4.1.5地震据《云南省地震资料汇编》记载,矿区位于通海—某地震带上。据历史记载,带内先后发生过大于4.7级地震有三十六次,其中最大的是一九七零年元五日的通海峨山7.7级大地震,该次地震造成了峨山、通海一带房屋大片倒塌,人畜伤亡比较严重,矿区附近也有影响。除此而外带内其它地区也都发生过六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动态参数区划图》(1:400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区内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4.1.6河流矿区地表径流不发育,主要为一些小的山沟,在雨季时局部有流水。在矿区北部甸中河和西南部的火烧寨河谷有常流水。矿区属红河流域,处于小河底河支流大桥河与团山河之间。4.1.7气象矿区属亚热带气候,最高气温达34.5℃,最低-2.4℃,年平均气温18℃。相对湿度76~83%。多为西南风,最大风速每秒9m。雨季主要集中在6~9月份,10月~次年5月为旱季。最冷月平均气温11.5℃,最热月平均气温22.2℃;无霜期317天,偶有降雪,年日照时数1704.7小时,≥10℃的年积温在750~8800℃;多年最大降雨量1326.4mm,最小降雨量742.9mm,年平均降雨量为957.3mm,蒸发量1880.77mm左右。主导风向SSE,平均风速1.9m/s。依据1992年“云南省暴雨洪水查算图表”资料分析,该地区二十年一遇1小时暴雨量为54.2mm,6小时暴雨量为76.3mm,24小时暴雨量为100.4mm。4.1.8土壤类型89
4项目区概况全县有土类5个(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红壤、燥红土),亚类10个(水稻土—淹育型水稻土、侧渗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冲积土—冲积土;紫色土—酸性紫色土;红壤—红壤、黄红壤、棕红壤;燥红土—燥红土),土属23个,土种46个。在土壤类型中,主要是红壤、面积36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3.83%(其中:红壤占63.04%,黄壤28.08%,棕红壤占8.88%)。燥红土15万亩,占3.45%;紫色土36万亩,占8.43%;其余为水稻土和冲积土,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4.07%和0.22%。自然土壤,包括林地、牧地、荒山荒地土壤、多属地带性土壤,以红壤为主。在全县范围内海拔1200以上的地区都有分布。燥红土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热河谷,占土地总面积的3.45%。非地带性土壤有紫色土,除中部的异龙镇、宝秀镇一带外,其他山区都有,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000米的山地。项目区内涉及的土壤主要以红壤、黄红壤为主。4.1.9植被概况某县地处亚热带地区边缘,气候暖和,雨量较多,自然条件优越,给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森林植被的分布规律是随海拔的升高,地形的变化而变化。全县据普查,林草面积235.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51.6%。某记载的植物共有11类,48科,336种,还有药材65种。县境内分布有四种森林植被类型:①暖温带灌丛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在县境内北部海拔1900~2100m以上的地区,以油杉、栎树、桦木为主;②北亚热带半湿性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在北部海拔1800~2100m之间,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麻栎、栓皮栎、旱冬瓜;③北亚热带湿性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海拔1100~1800m之间,主要树种有杉木、青冈栎、云南松等。矿区为典型的山区,区内多为灌木,少量乔木,局部有云南松分布。林草植被覆盖率为32.8%。4.2项目区社会环境4.2.1行政区划及人口某县辖7个镇、2个乡:异龙镇、宝秀镇、坝心镇、龙朋镇、哨冲镇、龙武镇、牛街镇、大桥乡、新城乡。89
4项目区概况2011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1.46‰,死亡率5.66‰,自然增长率5.80‰。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09099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01226人,乡村人口为207873人。人口控制取得积极成效。项目所在地大桥乡辖9个村委会、76个自然村、99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彝、汉、傣等九个民族。2011年,总人口17359人,少数民族占54%。其中农业人口16539人,非农业人口584人。4.2.2经济状况2011年,某县共计完成生产总值31862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3960万元,同比增长8.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5913亿元,同比增长15.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8748万元,同比增长10.5%。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3.7、4.1、3.4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2.0:27.0:31.0,非公经济增加值127316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0%,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11年,项目所在地大桥乡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5892.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02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7‰以内,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4.2.3土地利用概况2011年大桥乡有园地1574.4亩,林地312088.5亩,未利用土地54533.3亩,耕地面积17079.6亩,其中田8900亩,地8139.6亩。旱地24202亩。芒赖村有耕地面积2999.7亩,其中水田1502.7亩,人均耕地1.20亩,林地768亩。项目区总占地面积共4.98hm2。其中:工业场地占地2.62hm2,办公生活区占地0.11hm2,运输道路占地1.56hm2,废石场占地0.69hm2。项目区占地类型主要为:建设用地2.03hm2,林地2.24hm2,坡耕地0.71hm2。4.3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4.3.1水土流失现状一、某县水土流失现状某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向内山高坡陡。根据《云南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报告》,某89
4项目区概况县土地总面积为3040.85km2,土壤侵蚀面积1216.28km2,占总面积的40%,微度侵蚀面积1824.57km2,占总面积的60%。在土壤侵蚀面积中,轻度侵蚀面积752.14km2,占侵蚀总面积的61.84%,中度侵蚀面积382.08km2,占侵蚀总面积的31.41%。强度侵蚀面积74.18km2,占侵蚀总面积的6.1%,极强度侵蚀面积7.88km2,占侵蚀总面积的0.65%。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1379t/km2.a。表4-1某县水土流失现状统计表单位:km2、%项目县名土地 总面积无明显流失流失面积强度分级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某县3040.851824.57601216.2840752.1461.84382.0831.474.186.17.880.65项目区所在某县,属红河流域,据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项目区属以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南土石山区,土壤侵蚀模数允许值为500t/(km².a)。根据云政发[2007]165号《云南省人民政府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某县被划分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执行标准为一级。二、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根据现场调查,养鱼塘锰矿属于扩建性质,目前办公生活区已建成,部分运输道路延用以前矿区道路。由于各项防护措施不到位,水土流失现状比较明显,现根据实际情况分区介绍如下:工业场地区:本区除工棚以外,地表都处于裸露状态,尚未考虑水土保持措施;考虑运行期间生产活动对露天采场其频繁产生扰动,容易造成明显水土流失,建议对裸露地表绿化,减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硐采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场内。办公生活区:办公生活区已经建成,下一步按规划补充绿化以后,基本不存在水土流失。运输道路:运输道路为泥结碎石路面,现场调查显示,新建运输道路没相应排水沟,雨季上游来水经过路面汇入下游,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本次方案需要对新建和拟建道路增加排水措施。废石场:该区暂为考虑水土保持设施。本项目主要包括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和废石场四个区域。目前已经设计的措施有拦挡措施、排水措施、地面硬化和绿化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程的安全,同时减少了水土流失的产生,办公生活区89
4项目区概况已经基本不存在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区主要在工业场地、运输道路和废石场,主要表现在地表大面积裸露,排水设施不完善,雨季流失大;废石场无任何拦挡措施,渣体顺坡堆放,在雨水的冲刷下易垮塌并流失,对下游环境影响非常大;新建、拟建运输道路区无排水措施,雨季路面较为泥泞,水土流失明显。这些区域都要进一步完善,减少水土流失的产生。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锰矿主要占地类型为建设用地、林地和坡耕地。根据现场实际调查,并类比同类工程得出项目区各分区水土流失背景值,见表4-2,4-3。表4-2土壤侵蚀模数取值序号地类自然因素原生土壤侵蚀模数备注1坡耕地自然坡度10°左右,表层有比较疏松的耕作层,全年大部分时间均种植有农作物,裸露时间较短。3500t/km2·a中度侵蚀2林地种植的柑橘果林,树高1.8m左右,下部覆盖杂草,植被覆盖度为70~80%左右400t/km2·a无明显侵蚀3建设用地场地建设中形成的裸露占地,未压实平整,长期处于裸露状态,雨季易造成水土流失4500t/km2·a中度侵蚀原有道路占地,路面为泥结碎石路面,各项措施能够满足水保的要求。500t/km2·a无明显侵蚀矿山已经形成的建筑购物占地,无流失0t/km2·a无明显侵蚀表4-3建设区各分区土壤侵蚀模数序号预测分区水土流失时段备注施工期土壤侵蚀模数(t/km2·a)运行期(t/km2·a)植被恢复期(t/km2·a)一工业场地区95009500800二办公生活区9500800三运输道路9500800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某县属于三区划分中的“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为一级。建设区内没有村庄分布,区内土地利用率较低,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采矿、农耕活动;由区内自然环境状况及地形坡度决定,项目区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水土流失强度以中、轻度为主;按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标准,本区属以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南土石山区,土壤侵蚀模数允许值为500t/km2.a。4.3.2水土保持现状一、某县水土保持现状某县“十一五”水土保持建设规划实施9条小流域及6条县级重点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4.59平方公里(折合16292820亩)。89
4项目区概况为搞好异龙湖综合治理工作,县水务局按照县委、政府的布置,结合异龙湖流域地形地貌特征,将异龙湖流域面山规划为十几条小流域,积极争取省州有关部门支持实行以县域单位,中流域为骨干,小流域为单元,山、小、林、田、路统一规划,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目前,异龙湖流域先后立项组织实施了高冲水库小流域、杨广城小流域、乾阳山小流域三条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77平方公里(折合47655亩),并完成了王家冲小流域,蔡营水库小流域,弥太柏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其重点河流域的治理主要有:大桥河流域规划治理程度为70%,规划治理面积56.7平方公里;新城河流域规划治理程度为100%,规划治理面积59.67平方公里;五郎沟河流域规划治理程度为70%,规划治理面积113.05平方公里;甸中河流域规划治理程度为70%,规划治理面积73.6平方公里;大练庄河流域规划治理程度为70%,规划治理面积67.7平方公里。二、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养鱼塘锰矿为扩建项目,经过外业调查了解和资料查证,到目前为止,工程所在地上一阶段已通过水土保持方案并验收。原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报告书报批后,建设单位根据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量进行了认真的落实。由于实际情况有所变更,各区根据实际情况做了局部调整,主要变更如下:①原硐采没有进行,前一阶段主要进行露天开采,故防治责任范围中采空影响区不存在。②工业场地由于分段小范围剥离,没有实施上游截水沟。从现场调查显示,各剥离地块承纳上部汇水面积较小,且已恢复种植植被,不存在明显流失,且后期不再对其扰动。③原设计洗选场没有建设使用,所以本次验收无洗选场区域。通过各项工作的努力实施,原水土保持工程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防治效果更加明显。原有各区措施实施情况如下:一、工业场地区对产生的裸露地表恢复植被,原设计考虑种植旱冬瓜、火棘和百喜草。经综合考虑,并得到当地主管部门同意,现主要种植小叶榕、杨梅和百喜草。施工单位结算资料统计,工业场地区绿化栽植2种乔木,共620株;撒播混播草皮0.25hm2。二、洗选场区89
4项目区概况该区没有建设投入使用。三、尾矿库区该区已设置两座小型拦沙坝,且周边植被完好,待封场后再进行植被恢复,封场根据实际矿资源储量而定,原方案中已设计。四、办公生活区原办公生活区的措施已能够满足要求,方案没有新增。五、运输道路区原方案在运输道路开挖边坡内侧设置道路排水沟,根据统计,排水沟长度1630m,为土质排水沟(原方案设计为浆砌石排水沟)。经过现场调查,土质排水沟能够满足要求,有效排走上游来水,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4.3.3同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治理经验与不足根据调查相邻地区已建锰矿工程,同类开发建设项目的经验和不足有:一、相关工程水土保持经验其经验主要有: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根据不同的施工区域特点,建立分区防治措施体系:在废石场等“点”状位置,以工程措施为先导,土地整治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通过建立综合的防治措施体系使矿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在场内公路等“线”状位置,以工程措施为主,植物措施(行道树及植物护坡)为辅;在整个施工作业“面”上,以土地整治工程和植物措施相结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施工区生态环境。锰矿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含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和管理措施等,在实施中要做到先挡后弃,尤其是废石场和裸露采空区这些区域,并对露天采场开挖边坡角处进行挡墙或护坡的防护,同时做好场区外围的截水措施以及场区内的排水措施,保证工程的运行安全。绿化措施针对生活区和生产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乡土树种,采取乔灌草结合,生产区选择速生、生命力强的树种,生活区选择观赏性树种。参照同类工程的具体经验,锰矿建设生产过程主要防护措施参照如下:(1)采用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沉淀处理后进行了循环利用;(2)重视挖方综合利用,减少弃渣量;(3)重视工程建设区截水、排水、沉淀设施,尽量做到雨污分离;(4)89
4项目区概况对矿区周边及边坡进行植被恢复与重建,重视植物措施乡土树种选择,生活及办公区域采用草坪、花坛等形式予以治理,生长较好的植物种主要有小叶榕、旱冬瓜等,同时注重周边防护林带建设;(5)修建的挡土墙、排水工程、削坡和反压填土等边坡固定工程,防止不稳定边坡的滑坡、崩塌等侵蚀;(6)矿区的拦渣工程有挡墙,对开挖边坡起积极的拦挡作用;(7)已塌陷采空区可采用废石充填,经过土地整治后恢复植被或耕地利用;(8)对临时堆存表土的区域采取相应水土保持措施,同时加强施工中的临时防护措施。二、存在的问题经调查和总结,工程区域在水土保持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矿山相关管理人员水土保持意识不高,管理工作未得到落实②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相关治理措施不能及时到位③主体变更后,相应的变更工作没有及时跟进,原设计无法按进度落实同类工程相关措施实施情况见下图。89
4项目区概况道路挡护及排水措施工业广场排水措施弃渣挡墙办公生活区排水措施回填坡脚拦挡措施地面硬化措施89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评价的指导思想是:针对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从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的角度出发,分析论证主体工程设计是否存在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建设方案的各项水土保持指标是否合理,主体工程有哪些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然后提出水土保持方案的推荐意见。5.1主体工程开采比选方案分析与评价根据主体工程设计,矿山属小型矿山扩建,主要针对V2、V3矿区的开采,原有运输道路可以直接利用,只需新增至各硐口的支路即可。根据矿区地质地形,结合矿体资源压覆现状,需要对原有V1矿区进行封场(还耕于民),新建办公生活区。故本工程扩建的比选方案为唯一。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分析,主体工程已对原有的部分生产生活设施封场并退耕于民,部分已经实施;新建办公生活区位于V2、V3矿区的运输道路分岔口处,且各矿区弃渣的排放各自形成系统,运距短,管理方便,水土流失治理较为集中,各水保措施能够相互稗益,有效减少新增投资;故本次方案认为工程的扩建是可以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5.2主体工程选址制约性因素分析根据项目区地形条件、资源条件、市场条件、交通条件分析,本项目的选址最有利的。从水土保持方面分析,本项目选址也符合要求,详细分析如下:(1)选址兼顾了水土保持要求,项目建设不涉及生态脆弱区、泥石流易发区等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区域。(2)选址在国家划定的水土流失治理区内,不涉及重点治理成果区,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考虑了环境容量的承载力。(3)选址没有占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水土保持重点试验区、监测站。(4)本工程所需砂石料全部采取外购形式,不涉及到工程取料场选址问题,购买时必须选择合法的砂石料场,料场相关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应由料场经营方承担,对于本工程所需绿化覆土量均外购,不再设置取土场。89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与水保2007[184]号文相关制约性因素分析,本项目与水保2007[184]相关规定相符合。经分析,本项目选址均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因素。5.3主体工程方案的合理性评价与分析5.3.1工程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与评价一、根据矿体赋存条件,两个采区各成系统,采弃较为集中,远离村庄。工程运行期机械产生的噪音、爆破均不会对周边居住环境造成影响。二、由于项目是在原有基础上扩建,原有生产生活设施较为分散,扩建后部分设施可延用已有(如运输道路),具有节省投资以及管理方便的优势。三、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较为紧凑,合理,其中工业场地(V2、V3矿区)、平硐、露天采场、凹陷采空区以及废石场相互接壤,并留有发展余地;场内运输线路及管线长度短,并符合现行规程、规范要求。四、新建的办公生活区位于通往两个矿区的交岔口处,兼顾两个矿区的工作管理,且人员的生活休息较为方便。从总体布置情况看,设计结合锰矿的需要,充分利用地形特点,建设中尽量减少土石方的产生,其布局合理,在满足锰矿扩建生产能力的同时,也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5.3.2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制约性因素分析根据现场调查并结合主体工程设计,由于本项目属于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相对简单,主干道路已经建成,矿部主要针对各平硐口及其支路、办公生活区的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尽量利用现有地形特点进行布置(V2矿区的废石堆至凹陷采空区),减少对原地貌的破坏,减少土石方开挖,进而减少弃渣带来的土地占用。施工进度与时序安排考虑了降水和风等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缩小裸露面积,减少裸露时间,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项目建设过程中,开挖土石方基本用于场地的自身挖填平衡,不涉及到工程取料场选址问题。89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3.3主体工程占地的分析与评价本项目为扩建项目,锰矿扩建以后原有的运输道路及部分辅助设施将继续利用,新征占地为生活区、工业场地、废石场及部分支路,主要占地类型为林地。本项目总占地面积共4.98hm2。其中工业场地占地2.62hm2,办公生活区占地0.11hm2,运输道路占地1.56hm2,废石场占地0.69hm2。占用建设用地2.03hm2,林地2.24hm2,坡耕地0.71hm2。项目建设未占用国家保护基本农田,项目建设区内无居民,且离村庄较远,不会涉及到居民拆迁,整个项目内场地范围内地基土(岩)层结构较为简单,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不会对建筑物基础产生不良影响,项目内区域不属于环境重点保护区。选址也没有占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水土保持重点试验区、监测站,项目区不属水土保持的敏感地区,其选址符合水土保持要求。5.3.4土石方平衡评价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到方案服务期末共产生挖方11.55万m3,其中:建设期10.63万m3,运行期0.92万m3,填方为0.55万m3,去除运输道路已经产生的弃方(已顺坡堆放),永久堆存的弃方9.53万m3,统一运至规划场地堆存(以上均为松方)。经整体规划,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同时,也避免了弃渣堆放造成的土地扰动和新的水土流失。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新征占地,也就减少了对地表的扰动和破坏。方案认为,V2矿区产生的弃渣充填至凹陷采空区,V3矿区的弃渣堆存至废石场,是合理可行的。5.3.5施工工艺和方法的水土保持分析和评价5.3.5.1施工工艺水土保持评价养鱼塘锰矿属扩建锰矿,主要对矿界范围的扩大及生产能力的优化设计,最大弃方来源对巷道掘进和露天剥离(以满足生产能力需求)。根据主体资料设计,V2矿区建设生产中产生的废石排出地面,用于凹陷采空区的充填;V3矿区的弃渣堆存至废石场。方案认为:只要在改建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雨季进行临时覆盖,严禁乱堆乱弃;巷道工程开挖在施工过程中做到边开挖边衬砌,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以保障开挖断面稳定,避免塌方而增加工程量,在满足巷道工程建设前提下尽量减少露天89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开挖量,满足工程建设进度需要,保证施工安全,有利于水土保持。5.3.5.2采矿方法及采矿工艺水土保持评价本矿V2矿体和V3矿体设计采用露天/地下开采,近地表地段其采剥工作面目前已基本成形,采场已接近矿体边界,不易采用地下开采,设计仍采用露天方式对V2和V3矿体上段进行开采,深部则推荐采用地下开采。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出发,其采矿工艺对地表扰动较小,不产生大范围地表剥离,方便治理,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根据矿体赋存和各类巷道的围岩岩性特征,为保证回采作业的安全并避免矿房回采过程中发生顶板岩石冒落,可视空区顶板围岩的稳固程度在矿房将预留不规则的矿石点柱,同时在采场顶板围岩稳固性较差的地段采用管缝式(或φ20的螺纹钢)锚杆护顶,锚杆采用菱形布置,锚杆长1.5~2.0m,间距1.0m。必要时可以用锚网支护,确保采场作业的安全。当矿房回采结束,回采过程中预留的矿石点柱不再进行回采,顶、底柱视顶板稳固性进行回采,待矿柱回采结束后,应应封闭通向采场的各种通道。这些技术的采用,可减少对地表的扰动,从而也减少了水土流失的发生。方案认为:该采矿方法和工艺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产生,符合水土保持要求。5.4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分析与评价5.4.1计入水土保持方案投资的措施5.4.1.1工业场地一、措施介绍①排水工程主体工程设计在露天采场边坡内侧设置排水沟,疏导场内积水,将场内水及时排至场外。排水沟总长度734m,为土质排水沟,断面为矩形:底×高为30×30cm。②主体工程已考虑对露天采场即时恢复绿化,并用剥离后堆放在上水平的表土作为绿化覆土,用于稳固边坡和降噪挡尘。绿化面积约1.24hm2。③平硐口处场地已考虑硬化,采用碎石铺砌,厚度30cm,总硬化面积0.05hm2。二、措施分析对于已考虑的排水和绿化措施,在满足主体安全性的同时,已兼顾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水土流失的产生89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绿化工程美化环境的同时,可以起到保持水土,挡尘降噪的作用。对于树种的选择上,应尽量选用当地树种。综上,目前工业场地已设计部分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但还不能满足水保的相应要求,主要表现在:①工业场地内凹陷采空区无任何措施,处于裸露状态,应根据弃渣堆放的进度及时覆土绿化;②露天采场上游截水设施未考虑,出口应增加消力池;③在植物树种的选择上,应尽量选用本地适生树种。因此本方案将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充设计,以达到水土保持的要求。表5-1工业场地水保措施特征表措施长度、面积(m、hm2)断面(m)备注顶宽底宽高排水沟7340.30.30.3土质绿化1.24桉树地面硬化0.05碎石5.4.1.2办公生活区一、措施介绍办公生活区位于V2和V3矿区中部道路连接处,已经建成。并在场地靠近山坡的部分不稳定地段设置挡土墙予以支挡,以避免山体下滑而对场地的安全造成影响。根据现场调查并结合主题资料,办公生活区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如下:场地平整后的边坡支护挡墙60m,断面为矩形,宽0.6m,高度1.5~2m,采用M7.5浆砌石砌筑;场内硬化面积0.033hm2,碎石铺砌厚度30cm,C25砼厚度20cm。绿化面积0.005hm2,树种为小叶榕。二、措施分析办公生活区考虑了办公生活区的拦挡、硬化和绿化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程安全和解决本身的需求。建成后的办公生活区已基本硬化或被建筑物和绿化覆盖,水土流失甚微,能够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表5-2办公生活区水保措施特征表措施长度、面积(m、hm2)断面(m)备注顶宽底宽高挡墙600.60.61.5~2已建硬化0.033已建(碎石垫层+C25砼)景观绿化0.005已设计5.4.1.3运输道路区一、措施介绍89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本项目运输道路只有至各平硐口支路段为拟建,其它段道路已在运行中。根据现场调查,运输道路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主要有路面的硬化和排水,硬化采用碎石充填、夯实;排水沟为土质排水沟。已实施和设计的硬化面积为1.56hm2。已实施运输道路排水沟长度为1800m,为土质排水沟,断面为矩形:底×高为30×30cm。二、措施分析运输道路采用碎石充填可以保障路面透水性和硬化地面,满足主体运行的同时也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原有运输道路措施已通过上一轮的水土保持竣工验收,因此本次方案主要针对新建和拟建的运输道路补充相关措施,新建和拟建运输道路只需新增边坡内侧排水沟,对上游汇水拦截,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外边坡种植行道树护耕,即可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5.4.1.4废石场一、措施介绍废石场位于V3矿区下部,该区已考虑拦挡和截、排水措施,但并未明确细化,本次方案将按水土保持的要求对其补充完善。拦挡设施:下部布设挡墙,防治弃渣对下游产生的危害,挡墙总长度44m,为重力式砌石坝。排水设施:为防止废石场变形,应避免高台阶排废,废石场下部应为排渗水性较好的砂石,及时疏干废石场内的积水。并在堆积台阶内侧设置土质排水沟,排水沟断面尺寸为:20×30cm(深×宽),总长度153m。绿化措施:按国家规定对废石场进行复垦,绿化。首先,进行废石场的场地平整,然后,根据地形条件分区分片在表面上铺设厚40cmm的黄土作为隔水层,再在上面覆盖30cm左右的表土(表土来自前期剥离,详见3.3章节中表土相关规划)。最后按绿化设计,完成植被、生态恢复工作。绿化总面积0.69hm2。二、措施分析从设计资料和现场调查看,主体对废石场较为重视。本次方案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对其进行补充:首先,废石场上游来水部分可通过运输道路排水沟排走,只需新增东南面的截水沟即可,场内的排水沟设计能够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其次,废石场的拦挡和绿化措施,主设未明确设计细节,由本次方案补充细化。89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表5-3废石场水保措施特征表措施长度、面积(m、hm2)断面(m)备注顶宽底宽高挡墙44已考虑排水沟153303020已设计绿化0.69已考虑5.4.2不计入水土保持方案投资的措施主体工程中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功能但不计入水土保持方案投资的措施主要包括各分区的土石方平衡优化设计、施工工艺、场地分台布设、硐口支护、对表土和废石排弃工艺的规划及部分场地硬化等。由于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主体工程运行期的安全或经济,所以其投资不计入水土保持方案投资。根据主体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不计入水土保持方案投资的措施主要有:(1)污水处理系统矿区污水和废水来源于生活污水及矿硐地下涌水等。生活区污水来源于日常盥洗、洗涤生活废水,食堂和场地粪便污水经过污水构筑物生化池处理,就近排放。各类处理后污废水排放或用作绿化、农灌用水。地下排水系统:本次设计依据矿山采用平硐开拓,确定采用自流排水方式进行排水,坑内中段的汇水经过巷道一侧的排水沟自流排出地表。设计矿山中段巷道水沟采用I型水沟,水沟尺寸:上宽(31cm)×下宽(28cm)×沟深(23cm),水沟断面积:0.07m3(净)和0.11m3(掘),混凝土用量为:0.04m3/m。水沟坡度设计为3‰,取1m长水沟,则其流速为V=(h×2)1/2=(0.003×2×9.8)1/2=0.282m/s,流量Q=VA=0.282×0.07=0.02m3/s,每天能够通过的流量为0.02×3600×24=1728m3/d。如右图。(2)地面硬化工程通过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及现场调查,锰矿对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和运输道路的部分场地等进行了硬化处理,硬化面积达0.75hm2,其中工业场地0.05hm2,办公生活区0.033hm2,运输道路1.56hm2,89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硬化措施实施后,这些区域基本无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可得到有效控制。地面硬化工程所发生的投资不计入水土保持费用。(3)废石排弃工艺设计汽车卸载后,推土机将遗留在工作平台的部分或全部剥离物推向阶段边帮。卸载地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汽车卸载尽量靠近阶段边缘,以减少推土机的排土量。废石场道路采用环型布置。环型布置时临时道路可为单车道,运输距离较长,行车较安全,路面维护工作量较小。为防止废石场变形,应避免高台阶排废,废石场下部应为排渗水性较好的砂石,及时疏干废石场内的积水。5.4.3综合评价及矿区水土保持工作重点通过以上具有水保保持功能的设施分析,本次方案认为主体工程已实施和考虑的设施,在保障主体安全运行的基础上,也具有一定防治水土流失的功能,本次方案将在基础上补充完善,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主体工程已记列入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表如下:表5-4主体工程已计列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统计表措施位置措施名称长度/面积(m、hm2)M10砂浆(m2)M7.5浆砌石(m3)综合单价元/m、m2投资(元)备注工业场地排水沟7341511010土质绿化1.242024800桉树办公生活区挡墙6017041471.5已建绿化0.005603000已设计运输道路排水沟18001527000已建合计330481.5注:废石场已考虑的措施,主体未明确西化,由本次方案完善,故不再次记列。养鱼塘锰矿在主体工程设计中,从矿区建设、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角度,已经规划设计了部分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这些措施包括:办公生活区的挡墙和绿化措施;工业场地的排水和绿化;废石场拦挡和硬化;以及运输道路硬化和排水措施等,这些措施在保证主体工程安全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作用,但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还需完善大量的水土保持措施,本方案认为矿区今后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有以下几方面:(1)加强对整个工程区在运行期间的监测,对工业场地地区重点巡查;建议对工业场地的上游汇水进行拦截,裸露地面及时绿化或场地硬化(不可绿化区域),并对已设计的场内土质排水沟进行监测,定期清淤。(2)完善废石场上游截水措施,并对裸露区植物措施和下部拦挡措施进一步细化补充。89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3)补充已规划表土的临时水土保持措施,并增加相应覆盖措施。(4)对新建和拟建运输道路开挖边坡内侧增加排水沟,补植相应行道树。(5)运行期间应落实水土保持设施管护责任,特别是排水、拦挡设施运行情况,制定定期巡查,清淤措施,落实专人负责管理维护。5.4.4工程建设与生产运营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养鱼塘锰矿扩建过程中,主要针对V2、V3矿区的开采,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和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将会造成二次水土流失,影响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导致环境的恶化。根据现场调查,V1矿区由于开采变更,导致相应的防治措施无法落实,水土流失不能及时得到治理,造成水土保持竣工验收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本方案将对各功能区进行全面的措施设计,只要落实本方案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期间和运行期水土流失可得到有效控制。5.4.5评价结论及建议本次扩建尽量利用已有设施和地形特点,本着节约资源、节约用地、少扰动地表、少占地等,建设期产生的土石方本着尽量回填利用的原则,尽量减少弃方,运行期弃渣充填凹陷采空区和运至废石场堆存,减少了V2矿区新增对土地的扰动,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满足水土保持要求。扩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新增水土流失,主体工程为保障主体工程安全,预防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已考虑了部分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水土流失,防治项目建设对项目区带来的水土流失危害。但是,从贯彻水土保持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出发,主体工程采取的措施远远不能全面有效预防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必须进一步全面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本方案要求,应严格落实本方案布设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相关保障措施,加强运行期水土保持设施管理维护。同时还应委托有资质单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程,工程结束后及时启动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工作,逐级申请上报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89
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6.1工程占地养鱼塘锰矿新建工程地面占地按使用功能划分为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和废石场四部分,占地类型为建设用地、林地和坡耕地,占地面积共4.98hm2。其中工业场地占地2.62hm2,办公生活区占地0.11hm2,运输道路占地1.56hm2,废石场占地0.69hm2。占用建设用地2.03hm2,林地2.24hm2,坡耕地0.71hm2。6.2防治责任范围确定依据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中规定的“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以下两方面:项目建设区:指开发建设单位的征地范围、租地范围和土地使用管辖范围,是工程建设直接造成地貌、土地、植被损坏和扰动的区域,是治理的重点区域。项目建设区包括工业场地区、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和废石场。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区以外由于开发建设活动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范围。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通过现场查勘,并与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商后,最后确定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6.3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为了合理确定养鱼塘锰矿的水土流失防治范围,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结合项目建设的特点及工程区域环境现状,编制单位初步拟定工程的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并征求某县水务局意见,某县水务局于2012年6月对某县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予以了确认。经确认,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10.30hm2,项目建设区面积为4.98hm2,直接影响区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5.32hm2,各分区防治责任面积见表6-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见附图5。(1)项目建设区89
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本项目建设区包括工业场地区、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和废石场四部分占地范围,面积为4.98hm2。(2)直接影响区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采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塌陷区范围及项目建设区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区域,面积为5.32hm2。①建设区影响区影响范围为建设区周边可能引起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区域,具体影响范围为建设区开挖坡面上边界外围5m范围,以及建设区下边坡外围10m范围,经分析,建设区影响区面积约0.87hm2。②开采区:由于开采活动的影响,地层上浮岩系将会发生冒落、裂缝、下沉和弯曲,在采空范围内,采空区上方的地表将会出现移动变形,还会出现缓慢均匀下沉,采空沉陷区地表地貌、自然景观、水系、生态环境、植被、农作物、等都可能受锰矿开采影响,影响程度的大小取决于该矿的地质条件,矿脉的采厚、采深、开采方法。因此,结合本项目开拓及所采矿体厚度、倾角、容重、稳定性等因素,根据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分析,在方案服务年限内锰矿采空区可能沉陷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4.45hm2。表6-1养鱼塘锰矿水土流失防治责任面积统计表项目分区工程占地面积及类型(hm2)小计建设用地林地坡耕地一项目建设区4.982.032.240.711工业场地2.621.290.650.682办公生活区0.110.020.093运输道路1.560.720.810.034废石场0.690.69二直接影响区5.321.174.151建设区影响0.870.560.312采空区影响区4.450.613.84合计10.306.4水土流失防治分区6.4.1分区依据89
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依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貌特征、自然属性、水土流失影响等进行分区。6.4.2分区原则本方案防治分区根据项目建设区的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类型、新增水土流失的特点及项目主体工程布局及建设时序进行划分。同时,分区的划定遵循以下原则:(1)各区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2)相同分区内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相近或相似。(3)分区中,一级分区应具有控制性、整体性、全局性;结合工程布局和施工特点进行二级、三级分区。(4)各级分区应层次分明,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6.4.3分区方法根据项目建设情况,分区方法主要采取实地调查勘测、资料收集个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区。6.4.4防治分区根据项目特点、主体工程布置以及不同单元的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将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为二个一级防治区,即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根据分区原则对项目建设区进行二级分区,分为工业场地区、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废石场。具体分区情况见图6-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废石场工业场地区项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采空区影响区项目建设区影响区89
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图6-1水土流失分区89
7水土流失预测7水土流失预测7.1预测的目的和原则7.1.1预测的目的根据项目特点,在调查和计算出项目开挖、扰动原地貌、损毁土地及植被面积和扰动、损坏程度,弃土、弃渣来源、数量、堆放方式、堆放场地及占地面积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区水土流失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论证,采用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对可能产生及已经产生的水土流失形式、强度、数量、危害等作出预测评价,为水土流失防治方案制定防治措施布局及措施设计提供依据。7.1.2预测的原则(1)本工程属生产类项目,项目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均产生水土流失,因此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为项目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2)本项目水土流失量预测按工程占地区当前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土壤侵蚀原理进行准定量分析预测,水土流失量预测主要针对建设区内存在水土流失的区域进行水土流失量的预测统计,对水土流失等级为无明显流失的区域不再进行其水土流失量的预测。(3)所有的预测方法、预测内容和预测结果等,均是以“主体工程正常设计功能基础上,无新增水土保持工程条件下”为前提进行的预测分析。7.2水土流失成因分析7.2.1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建设期主要有两个方面:(1)在降水、风蚀等外营力的作用下,整个建设区由于大面积的扰动产生水土流失。(2)运行期面源上不可治理区域在外营力的作用下产生水土流失。锰矿生产运行过程中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89
7水土流失预测(1)矿区开发建设改变了地表形态,使原生地表受到扰动,或形成新的人造地形、地貌,如工业场地区、办公生活区、塌陷区等,从而导致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动,集中表现在环境水蚀能力降低,并出现新的水土流失类型。(2)因采矿沉陷引起地表移动、沉陷等地表变形,改变了原有地表形态,可能引起滑坡、坍塌等导致植被损坏,从而加剧水土流失。(3)地下锰矿的开采,会造成地下水的流失,改变地表水系,水量的流失也会加大水土的流失。由于地下开采,地下水的流失,可能影响地表植被涵养水层的水资源,影响地表植被生长,改变地表水系,水量的流失使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水土流失。总之,锰矿属于开发型的建设项目,由于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表植被进行铲除或掩埋,破坏了地表土壤的保护层,同时在开挖处或填方处又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生产运行过程中弃渣排放等人为因素与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等共同影响了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状况,各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又有一定差异,水土流失形式亦有所不同,因此各区域防治的重点和措施也应有所差异,同时这种影响将随着各种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而得到控制。具体的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形式及防治措施分析见表7-1。表7-1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表水土流失分区项目工程建设区废石场施工填方处施工挖方处水土流失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才地形、地貌△△△降水⊙⊙△气候⊙⊙△土壤△☆△☆△☆植被△☆△☆△☆人为因素△☆△☆△☆水土流失形式水力侵蚀溅蚀△+△+△+面蚀△+△+△+沟蚀△+△+△+重力侵蚀泥石流△+△+⊙+滑坡△+△+⊙-风力侵蚀风害△+△++风蚀△+△++防治措施截水排水工程√√√土地整治××√植物措施√√√注:△:表示涉及该工程或项目,且影响较大或表示土壤或植被损毁殆尽;⊙:表示涉及该工程或项目,但影响不大;☆:表示与水土保持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表示侵蚀较强;-:表示侵蚀轻微;√:表示采取该项措施;×:表示不采取该项措施。89
7水土流失预测7.2.2水土流失特点分析养鱼塘锰矿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容易诱发水土流失的环节包括:地下巷道的建设、地面场地的扩建等。其主要特点如下:建设期由于要开掘巷道,开挖产生的掘进废石如随意堆置,将造成水土流失;同时露天采场剥离将较大程度的改变现有地貌,破坏地表植被,形成新的地形,亦会造成水土流失。因此需要有效地利用掘进废石进行场地回填平整,回填过程中加强对回填区域的管理维护,按照先挡护后回填的原则,以防止回填过程造成二次流失,。项目区在建设过程中办公生活区的场地平整和露天采场区的剥离会产生开挖面和开挖边坡,导致地表原始植被的丧失,改变了原有地表径流,土壤结构及原地貌发生较大的改变,加剧了场区内的水土流失。锰矿建设产生的废石全部堆放在废石场和凹陷采空区内,废石在堆存过程中要作好排水设施及拦挡措施的建设,以减少废石流失,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加强管理,防止洒落造成流失。7.3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及方法7.3.1预测内容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规定,结合本项目实际,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具体内容详见表7-2。表7-2水土流失预测内容表项目预测内容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面积分别对各分区征占地进行统计,计算扰动地表、占压土地和损坏林草植被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预测损坏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包括原地表植被,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植物和工程措施等弃土、弃渣量预测工程已产生弃土弃渣及方案服务期弃土弃渣水土流失量预测按建设区内水土流失现状统计估算区内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面积预测对工程区当前水土流失区域及面积进行统计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预测项目生产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7.3.2预测方法(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面积在查阅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和图面量测、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算。89
7水土流失预测(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凡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均可定性为水土保持设施,包括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对于损坏的水土保持植物设施,根据项目区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的类型和数量预测结果,经分析统计得到;对于损坏的水土保持工程设施,通过在项目区进行实地调查,统计得到。(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预测根据项目区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的类型和数量预测结果,结合项目建设区建筑物、硬化及绿化区域,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为项目建设区减去建筑物、硬化及绿化区域。(4)弃土、弃渣量按工程原建设生产实际情况统计,方案服务期弃土弃渣根据锰矿生产排渣量结合预测时段,进行统计得到。(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结合土壤侵蚀原理,对原生水土流失量、弃土、排渣和生产运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①原生水土流失量预测原生水土流失量预测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分析计算:按式7-1进行计算:(式7-1)式中:W扰——扰动地表土壤流失量,t;i——预测单元(1,2,3,……,n);k——预测时段,1,2,3,指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Fi——第i个预测单元的面积,km2;Mik——扰动后不同预测单元、不同时段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Tik——预测时段(扰动时段),a。因工程建设扰动地表而产生的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方法和原生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方法相同,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预测。②流弃比法预测对于以弃渣流失为主的区域,按式7-2进行计算:(式7-2)89
7水土流失预测式中:—弃渣流失量,t;—弃渣量,t;—弃渣流失系数。③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按下式计算:W新=W弃+W扰-W原(公式7-3)式中:W新——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量,t;W弃——工程弃土、弃渣流失量,t;W扰——工程建设扰动地表水土流失量,t;W原——工程区原生水土流失量,t。在具体计算时,将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并结合工程区域的自然条件,经综合分析确定有关的计算参数。(6)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预测根据工程的实施规模、施工工艺及排废石场等的位置和数量,结合区域自然环境条件,预测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新的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为制定项目区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7.4水土流失预测分区及时段划分7.4.1预测分区根据工程情况,结合项目区的地形地貌、水土流失特点、项目功能分区、运行特点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分区,将项目建设区分为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废石场四个预测分区。具体分区情况见图7-1,各分区具体占地情况见表7-3。项目建设区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废石场工业场地图7-1水土流失预测分区图89
7水土流失预测7.4.2时段划分养鱼塘锰矿为生产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按水土保持预测时段相关要求,结合锰矿各预测分区具体确定,工程区可能发生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为建设期(即施工期)和生产运行期。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确定本方案服务年限为5年,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建设期(即施工期0.75年)和生产运营期4.25年,根据主体工程进度计划表及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建设期各个区域的施工时段。表7-3水土流失预测时段表分区建设期预测时段(年)生产期预测时段(年)合计建设期自然恢复期工业场地0.7511.53.25办公生活区0.211.2运输道路0.111.1废石场0.7514.2567.5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分析养鱼塘锰矿为扩建项目,其项目占地包括原有占地和新征占地,根据实际调查,场区占地类型为坡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三类,经分析统计,本项目已经及将要扰动原貌、损坏土地的面积为4.98hm2,具体情况详见表7-4。表7-4矿山已经及可能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面积表预测分区工程占地面积及类型(hm2)小计建设用地林地坡耕地工业场地2.621.290.650.68办公生活区0.110.020.09 运输道路1.560.720.810.03废石场0.69 0.69 合计4.982.032.240.717.6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及数量分析根据设计资料及现场调查,矿山已有部分建筑及设施,本次建设将新增部分地面生产生活建筑及运输道路等。工程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按工程区现状进行统计,由表7-4可知,项目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主要包括办公生活区、工业场地、废石场和运输道路新增的占地,占地类型有林地和坡耕地,按相关归定,林地属水土保持设施范畴。经统计,项目在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共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2.24hm2。89
7水土流失预测7.7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分析本项目工程建设及生产运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主要是指施工开挖或弃渣压埋等扰动地表且使该区域水土流失量改变显著的面积。该锰矿属于扩建项目,项目区部分占地已经不存在水土流失,如建构筑物占地及硬化区域,经现场踏勘后综合分析,本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为4.245hm2。具体情况见表7-6。表7-6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统计表单位:hm2序号工程建设区建构筑物、硬化区及绿化面积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一工业场地2.62二办公生活区0.0150.095三运输道路0.720.84四废石场0.69合计0.7354.2457.8可能产生的弃土、弃渣、排渣量分析根据第三章土石方平衡分析可知,计入1.35的松方系数后,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到方案服务期末共产生挖方11.55万m3,其中:建设期10.63万m3,运行期0.92万m3,填方为0.55万m3,去除运输道路已经产生的弃方(已顺坡堆放),永久堆存的弃方9.53万m3,统一运至规划场地堆存。7.9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本工程为扩建项目,目前部分设施已经形成,因此方案水土流失量预测按目前项目建设区实际水土流失情况进行。根据上文分析统计得知,项目建设区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为4.245hm2,针对项目建设区不同区域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预测采取侵蚀模数法和流弃比法两种方法相结合预测,对建设区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存在水土流失的空地区采用侵蚀模数法预测,对废石场采用流弃比法预测。7.9.1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的预测7.9.1.1土壤侵蚀模数取值参照《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经实地调查,综合预测区地表情况、降雨条件、地形地貌情况和当地水土流失现状分析,确定建设区各地貌的侵蚀模数。各类地貌土壤侵蚀模数取值见表7-7。89
7水土流失预测表7-7土壤侵蚀模数取值序号地类自然因素原生土壤侵蚀模数备注1坡耕地自然坡度10°左右,表层有比较疏松的耕作层,全年大部分时间均种植有农作物,裸露时间较短。3500t/km2·a中度侵蚀2林地种植的柑橘果林,树高1.8m左右,下部覆盖杂草,植被覆盖度为70~80%左右400t/km2·a无明显侵蚀3建设用地场地建设中形成的裸露占地,未压实平整,长期处于裸露状态,雨季易造成水土流失4500t/km2·a中度侵蚀原有道路占地,路面为泥结碎石路面,各项措施能够满足水保的要求。500t/km2·a无明显侵蚀矿山已经形成的建筑购物占地,无流失0t/km2·a无明显侵蚀7.9.1.2原生水土流失量分析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只对尚未扰动的区域进行原生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结合预测时段划分,按式7-1进行预测,项目区未扰动的区域原生水土流失量为107.51t。预测成果详见表7-8。表7-8原生水土流失量统计表预测分区占地类型预测面积预测时段侵蚀模数水土流失量(t)合计(hm2)(a)(t/km2·a)(t)工业场地林地0.653.254008.4585.80坡耕地0.683.25350077.35办公生活区林地0.091.24000.430.43运输道路林地0.811.14003.564.72坡耕地0.031.135001.16废石场林地0.69640016.5616.56合计2.95 107.517.9.1.2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分析1、侵蚀模数法预测区工程建设期间,办公生活区、工业场地及运输道路的待建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挖损和占压破坏,部分区域的侵蚀强度足以达到极强度侵蚀。根据本区地形地貌、主体工程布置、施工工艺及特点,参照同类工程建设内容的土壤侵蚀摸数取值,确定待建区土壤侵蚀摸数。具体如下:表7-9各分区扰动地貌土壤侵蚀模数89
7水土流失预测序号预测分区水土流失时段备注施工期土壤侵蚀模数(t/km2·a)运行期(t/km2·a)植被恢复期(t/km2·a)一工业场地区95009500800二办公生活区9500800三运输道路9500800由于本项目为扩建项目,部分运输道路延用已有的,主要对办公生活区、工业场地少量建筑、运输道路、露天采场及地下巷道进行建设,因此预测根据现状及将要扰动的情况分类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对无明显流失区域不再进行预测,结合预测时段划分,按式7-1进行预测,项目区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为407.12t。预测成果详见表7-10、表7-11。表7-10建设期及运行期水土流失量预测表序号预测分区面积水土流失预测强流失时段扰动后流失量预测时段土壤侵蚀模数hm2at/km2·at一工业场地露天采场以外区域1.380.75950098.33露天采场1.242.259500265.05二办公生活区0.0950.295001.81三运输道路0.840.195007.98合计2.175373.16表7-11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预测表序号预测分区面积水土流失预测 自然恢复期扰动后流失量预测时段土壤侵蚀模数hm2at/km2·at一工业场地2.62180020.96二办公生活区0.09518000.76三运输道路0.8418006.72四废石场0.6918005.52合计4.245 33.962、流弃比法预测区废石场区已经考虑了拦挡、排水及后期植物绿化措施,本次方案主要对其进一步细化即可,能够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因此不对此区域进行预测,方案主要针对表土临时堆放进行预测。由于本项目部分占地为耕地和林地,这部分占地具备表土剥离条件,施工前对这部分场地进行表土剥离,表土剥离土料全部用作后期植被恢复覆土来源,根据上文统计,共剥离表土量1.15万m3,剥离的表土就近堆放在工业场地(露天采场)和废石场内,用作后期的植被恢复覆土来源,表土折合为15525t(表土容重取1.35t/m389
7水土流失预测),考虑实际地形条件,周边无任何拦挡措施的情况下,流弃比取0.04,即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为621t。7.9.2水土流失总量预测根据预测分析区内水土流失情况,对建设区水土流失区进行水土流失预测,按式7-3进行计算,工程在方案服务年限内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028.12t,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为920.61t。各预测分区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见表7-12。表7-12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统计表单位:t预测分区建设期及运行期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自然恢复期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原生水土流失量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量工业场地730.5820.96751.5485.80665.74办公生活区1.810.762.570.432.13运输道路7.986.7214.704.729.98废石场253.805.52259.3216.56242.76合计994.1633.961028.12107.51920.617.10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分析养鱼塘锰矿在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工程占地区内的地表将遭受不同程度的扰动、破坏,局部地貌将发生较大的改变,预测可能产生水土流失量为1028.12t,从预测结果看,工业场地产生的水土流失量最大,占可能产生水土流量的70%以上,因此工业场地是工程重点防护区域。(1)工业场地区水土流失危害预测工业场地包括平硐场地、露天采场和凹陷采空区,在建设期和运行期都存在较大的扰动,加之该区域各项措施不到位,部分场地长期裸露,同时本次扩建将存在较大量的剥离,施工中应遵循相应的施工时序,加强防护,并及时对裸露区域进行绿化,避免工程建设对场地周边环境造成影响。(2)办公生活区水土流失危害预测办公生活区水土流失主要产生在建设期,在施工中要做好相应的管理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防止施工不当导致泥沙进入下游河流,进而对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同时办公生活区内的植物措施尚不能满足要求,为美化矿区生活环境,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应及时对局部裸露区域进行绿化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3)运输道路区水土流失危害预测根据主体设计及现场调查,项目运输道路部分为已有,89
7水土流失预测部分为拟建,已有道路区各项水保措施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工程主要对新建道路区加强施工管理,完善行道树绿化,避免车辆运输过程中尘土飞扬对附近居民及环境造成影响。(4)废石场废石场区域已经考虑了相应的措施,但由于废石在堆放和运输过程中不加强管理,极易造成水土流失,进而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下游的河流,因此工程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主要是加强落实各项措施。7.11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7.11.1预测结果根据前面的预测,养鱼塘锰矿因工程建设和生产活动将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为4.98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2.24hm2;可能产生水土流失面积共4.245hm2;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028.12t。7.11.2综合分析及指导意见从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工程建设期对当地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业场地场,该场地是水土流失的重点防治区域。一、防治措施布置指导性意见工程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对于工业场地区和办公生活区应针对其拦挡、排水和绿化工作的不足,施工结束后抓紧实施;道路应根据需要实施绿化措施。二、指导性意见及时委托监测单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重点区域为工业场地,并做好相关档案资料;运行期严禁乱倒废石;结束后及时开展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工作。表7-13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分布情况表序号预测分区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t)百分比(%)一工业场地751.5473.10二办公生活区2.570.25三运输道路14.701.43四废石场259.3225.22合计1028.1210089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1方案编制原则和目标8.1.1指导思想水土保持方案是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项目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及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1994]513号文件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审批管理规定》(2005年7月8日修订)5号令以及“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结合养鱼塘锰矿工程特点、水土流失预测结果、预测综合分析及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提出以下指导思想:(1)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对养鱼塘锰矿主体工程合理性进行论证,提出优化方案。(2)全面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以服务于锰矿为基本出发点,解决好锰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防止矿区新增水土流失并保障锰矿安全运行,促进锰矿建设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3)针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遵循防治结合、因害设防、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坚持全局观点,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措施及其它环保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使工程安全运行与水土流失防治及环境保护紧密协调、互为裨益。(4)水土流失防治达到执行的目标标准,锰矿排水按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达标排放,防止对下游河流造成污染。8.1.2编制原则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以防治新增水土流失为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遵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以及环境保护总体要求原则的同时,针对项目特点确定方案的防治原则如下:(1)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突出“预防为主、重点治理、生物防护优先”、与主体工程设计相衔接的原则,使方案拟定的各项防治措施更具有可操作性;(2)以预防为主,对选定的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和废石场等89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进行合理布设,避免矿区建设、生产过程中乱开辟新路、碾压地表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3)坚持重点突出原则。在矿区建设、运行过程中,按照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以水土流失严重区为防治重点,合理布置各项防治措施。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纳入本方案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中,使之和本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措施一起,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科学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减少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4)坚持经济可行原则。在项目建设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从实际出发,在有效防治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的同时,充分考虑经济合理,以较少的投入争取最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5)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水土保持工程设置中,以防治水土流失和增加生态效益为目的,“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护相结合”,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坚持最小扰动原则。建设期应以预防为主,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建设对地表的扰动和破坏,减少水土流失对矿区及周边地区造成的危害;(7)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原则。“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水土流失防治费用,从基本建设投资中列支”;(8)坚持水土流失分区防治的原则。根据主体工程建设内容、施工工艺以及水土流失治理的难易程度,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域,并进行分类指导、分区防治。8.1.3防治目标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项目所在地某县属于三区划分中的“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防治等级执行一级标准。结合工程建设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土壤及水土流失特点,制定水土保持防治目标为:通过布设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使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减少因新增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恢复和保护工程建设区及周边地区的水土保持设施,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08),结合工程区地形地貌、降雨量等因素,对防治目标加以修正,确定主要防治目标见表8-1。89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具体防治目标如下:(1)扰动土地整治率:对于项目建设扰动的土地全部进行治理,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对项目扰动产生的水土流失面积,在扣除永久建筑物占地面积后的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2%;(3)土壤流失控制比:通过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使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4)拦渣率:对工程建设期开挖产生土石方集中堆放,应采取必要的拦挡措施,拦渣率大于98%;(5)林草植被恢复率:为了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对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可采取植物措施的区域恢复植被,使项目区林草植被恢复率大于99%;(6)林草植被覆盖率:结合项目的景观要求,项目建设区林草植被覆盖率要达到27%。表8-1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一览表单位:%序号指标名称(%)计算方法标准规定修正情况采用标准建设期试运行期生产运行期1扰动土地治理率(水保措施防治面积+永久建筑物面积+水域面积)/扰动地表面积*95>9595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水保措施防治面积/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扣除永久建筑物及水域面积)*90>90降雨量大于800mm,上调2%923土壤流失控制比项目区允许值/方案目标值0.710.714拦渣率实际拦渣量/总弃渣量959898985林草植被覆盖率植物措施面积/项目建设区面积*25>25降雨量大于800mm,上调2%276林草植被恢复系数植物措施面积/可绿化面积*9898降雨量大于800mm,上调1%99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89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在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及主体工程设计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建设过程及运行过程中可能引发水土流失的特点和造成的危害程度,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将以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永久措施与临时防护措施相结合,并把主体已设计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纳入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中,建立完整有效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合理确定水土保持方案总体布局,以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各区域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如下:(1)工业场地区本区为项目的重点建设区域,也是运行期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集中区域。区内露天开采、巷道掘进和地面设施的扰动;运行期间对裸露地表的扰动等,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都将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据现场实际和主体工程设计情况,目前该区域已考虑排水、地面硬化和绿化措施,设计又补充对采空区的回填以和表土的合理等具有一定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但是还不能满足水土流失防治的要求。本方案根据工业场地施工及生产过程中水土流失防治要求,方案在工业场地上部增加截水沟,拦截坡面汇水,防止雨季坡面来水进入场地造成水土流失,出口处增设消力池,同时在场地内考虑植物措施绿化细化设计,对绿化区域的树种选择上,使用当地的适生树种;并对露天采区临时存放的表土考虑临时措施。运行过程中加强水土保持措施管理维护。(2)办公生活区办公生活区已建成,根据主体设计和现场调查,该区已考虑的措施有拦挡、绿化和排水措施,建成后地表被建筑物、硬化或绿化措施覆盖,只要加强运行期的管理措施,该区可以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3)运输道路区运输道路区原有部分已经实施了路面硬化和排水措施,路面能够满足运输要求。本方案主要补充新建道路内侧的排水措施,避免雨季雨水对道路冲刷造成流失;外边坡种植行道树护埂。(4)废石场废石场是运行期间扰动较为频繁的区域,主体工程设计场内的排水设施以及表土临时存放和排放工艺,并考虑了下部的拦挡和绿化设施。本次方案主要补充上游的截水设施并对下部拦挡、绿化和临时措施进一步细化设计。(5)直接影响区对建设周边以及可能引起塌陷的区域进行监测,以巡查为主。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见表8-2。89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表8-2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体系表序号防治分区防治措施备注1工业场地区绿化、地面硬化、排水沟已实施和设计临时措施、绿化(细化)、截水沟、消力池新增措施2办公生活区挡墙、绿化、硬化已实施和设计3运输道路路面硬化、排水沟已实施排水沟、行道树新增措施4废石场挡墙、排水、绿化已设计挡墙(细化)、绿化(细化)、临时措施新增措施5直接影响区对采空区引起的地表沉陷进行监测,局部进行封山育林新增措施8.3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设计8.3.1设计原则1、管理措施设计:系统全面、具有指导性,切实可行。2、工程措施设计:根据主体工程布局和产生水土流失的特点,贯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采用相应的工程防护措施维护工业场地等水土流失,拦挡做到安全、经济、工程量省,具有可操作性。3、植物措施设计:(1)参考当地水土保持造林经验,以立地条件为依据,选用可行的造林技术进行设计;(2)适地适树,因地制宜,依据树种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结合景观要求,尽量选择当地的优良树种;(3)造林的密度应根据造林目的、树种特性、立地条件等为依据,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标准确定主要适生造林树种的初植密度。8.3.2工业场地防治区措施设计8.3.2.1水土保持防治要求及管理措施设计(1)补充完善本区内不足和欠缺的水土保持措施,使其达到水土保持防治要求;(2)建设单位应专人对各项排水、临时措施及其防护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同时应加强后期工业场地的绿化防护要求,对出现问题的措施应及时整改和补救。(3)在锰矿生产运行中,若造成新增水土流失,应及时采取措施。89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3.2.2工程措施设计(1)截水沟工业场地V2和V3矿区上部由于矿体出露,故上部采用露天开采,且较为接近分水岭。为防止山坡汇水进入场地,方案设计在露天采场上部设置截水沟,经量算,V2矿区东面截水沟长155m,V3矿区东面截水沟116m。截排水沟水力计算如下:按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截水沟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最大暴雨量进行设计。①洪峰流量计算V2矿区截水沟最大集水面积为0.05km2,V3矿区截水沟最大集水面积为0.03km2,最大洪峰流量计算如下:(8-1)式中:—最大清水洪峰流量,m3/s;—径流系数,取0.42;—按二十年一遇最大1小时降雨强度,mm/h;—山坡集水面积,km2。计算成果见表8-3。表8-3最大洪峰流量计算表名称最大洪峰流量Q(m3/s)径流系数k二十年一遇最大1小时降雨i(mm)山坡集水面积F(km2)V2矿区截水沟0.3160.4254.20.05V3矿区截水沟0.190.4254.20.03②截水沟断面拟定工业场地截水沟采用M7.5浆砌石砌筑,断面为梯形,V2矿区截水沟尺寸为底宽40cm,深40cm;V3矿区截水沟尺寸为底宽25cm,深40cm。边坡比均为1:0.5,底坡不小于3%,壁厚30cm。具体设计见附图9。③过流能力复核工业场地新增截水沟过流能力引用谢才公式进行复核,计算过程如下:(8-2)式中:—过水面积,m2;—谢才系数,用公式计算;—水力半径,m;—底坡。89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计算结果见表8-4。表8-4工业场地截水沟设计断面过水能力计算表项目断面型式底坡i糙率n顶宽b(m)底宽b(m)深h(m)面积A(m2)湿周χ(m)水力半径R(m)谢才系数C流量Q(m3/s)超高(m)截水沟(V2)梯形0.030.0250.700.400.400.1651.0710.15429.280.3290.1截水沟(V3)梯形0.030.0250.550.250.400.1200.9210.13028.480.2140.1经计算,工业场地新增截排水沟断面尺寸能够满足行洪要求。⑤安全超高根据截排水沟断面及流量情况,截排水沟均已考虑10cm的安全超高。⑥工程量工业场地防治区新增截排水沟具体工程量见表8-5。表8-5工业场地新增截水沟工程量表项目长度工程量(m3、m2)(m)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回填M7.5浆砌块石M10砂浆抹面截水沟(V2)155227.0134.5085.25303.81截水沟(V3)116166.2428.1758.01211.12(2)消力池设计根据截水沟布设的周边占地类型,以林地和坡耕地为主,雨季水土流失大,因此设计在截水沟的出口处无缓冲地势的位置设置消力池后再进入自然水系,消力池进水口呈梯形断面,出水口断面为矩形断面,消力池布设位置及典型设计分别见附图7和附图9。消力池建成使用后,需指定专人负责运行管理,做到消力池日常清淤,清淤废弃物运至规划场地集中堆放。表8-6工业场地消力池措施量汇总表项目数量工程量(m3)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回填M7.5浆砌石M10砂浆(m2)消力池2口441416.2246.808.3.2.3植物措施设计工业场地防治区虽然已对绿化措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但是不能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桉树不属于当地适生树种),因此本方案对绿化措施进行加强和细化,方案将对部分空地及坡面进行植物措施绿化,经统计,工业场地设计方案服务期末新增植物措施面积1.59hm2,植物措施采取植树和种草相结合,以恢复生态和自然景观,见附图11。(1)立地条件描述平均海拔1700m左右,多年平均气温18℃,多年平均降雨量957.389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mm,雨量相对集中,土壤主要为黄红壤,偏酸性,坡度在5至15度之间,土层厚0.4m。(2)植物种类选择按照“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结合立地条件及植被特点进行树种选择,树种选择长势良好的小叶榕和金叶女贞,草种选用狗牙根和百喜草混播。(3)植物生物学特性小叶榕(Ficusmicrocarpavar.pusillifolia):桑科(Moraceae),常绿小乔木,树高达20~30m,胸径达2m;生育适温:23~32℃;生长特性:热带树种,生长中至见快;耐热、怕旱、耐湿、耐瘠、耐阴、耐风、抗污染、耐剪、易移植、寿命长;景观用途:树性强健,绿荫蔽天,为低维护性高级遮荫、行道树、园景树、防火树、防风树、绿篱树或修剪造型。金叶女贞(LigustrumxVicaryi):木犀科金叶女贞属半绿小灌木。金叶女贞是由加州金边女贞与欧洲女贞杂交育成的,高2~3米,冠幅1.5~2米。叶片较大叶女贞稍小,单叶对生,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花期6月,果期10月。核果阔椭圆形,紫黑色。金叶女贞叶色金黄,尤其在春秋两季色泽更加璀璨亮丽。金叶女贞性喜光,耐阴性较差,耐寒力中等,适应性强,抗干旱,病虫害少。萌芽力强,生长迅速,耐修剪,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通逶性良好的沙壤土为最好。具有滞尘抗烟的功能,能吸收二氧化硫,适应厂矿、城市绿化。狗牙根:多年生草本植物,耐热力、生长力、适应性、扩展性强,耐践踏,适应土壤范围广。喜光稍耐荫,在光照良好的开旷地上,草色浓绿,草层厚密,长势旺盛,而林下长势较弱。耐践踏,草层厚密,弹性好,再生力强,刈割后其地上部残茬能继续生长,切断的匍匐枝也能重新生根成活。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百喜草(Paspalumnatatum):又叫巴哈雀稗,是著名的多用型水土保持草种。其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长迅速,能耐一定程度的高温和干旱,百喜草属于禾本科雀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粗壮、多节的匍匐茎。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在年降水量超过1000mm的地区长势最好。不耐寒,根系发达,种植当年的根深可达1.3m以上,其粗壮的匍匐茎,能够形成稠密的草皮,有效限制其它杂草的侵入,从而具有较强的防止土壤冲刷和固土护坡的能力,尤其在缓坡地上表现出相当好的水土保持效果。百喜草对土壤的适应性比高羊茅广,在干旱贫瘠、土壤pH值为4.6~6.0的酸性红壤土、黄壤土上都能够良好生长。同时,百喜草还兼具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突出特点,最适合于在贫瘠土壤环境中栽植。所需养护管理水平低,是南方优良的道路护坡、水土保持和绿化植物。89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4)造林整地植树整地采用块状整地,乔木挖坑60cm×60cm×60cm,灌木40cm×40cm×40cm。(5)种植要求树种选择苗高为1~2m的营养袋苗,造林株行距为2×2m,雨季造林。苗木搬运时注意保护苗木,不能损伤苗木根系和阳光曝晒苗木;栽植苗必须做到随取随栽,防止苗木失水;树苗栽植前苗木要打泥浆,选阴天、毛雨天或雨后栽植最好。苗木定植时要根系舒展,踩紧踏实,切忌窝根。(6)抚育管理表8-7工业场地防治区场地绿化典型模式表立地条件特征平均海拔1700m左右,黄红壤,偏酸性,土层厚0.4m种植技术植物名称及比例小叶榕×金叶女贞,狗牙根、百喜草混交方式及造林方式带状混交,草籽条播、坡面撒播株行距乔、灌木2m×2m,草种70kg/hm2初植密度乔木2500株/hm2,草种70kg/hm2配置方式零星种植、部分全面种植、林草结合整地块状整地,挖坑60×60×60cm、40×40×40cm苗木乔木苗高1~2m,灌木1m左右的容器苗种植季节植苗在雨季进行抚育管理造林次年补植,第二、第三年每年夏季除草培土1次;防病虫害、防畜牲和人为损害措施,注意施肥,根据需要修枝。(7)工程量本区规划采取植物措施1.59hm2,工业场地植物措施工程量详见表8-8。表8-8工业场地防治区场地绿化工程量表措施位置植物类型种植面积(hm2)种植密度(kg/hm2、株/hm2)定植量(株、kg)苗木量(株、kg)抚育管理(hm2)实施时间工业场地小叶榕1.591250198022101.59建设期末~方案服务年限结束金叶女贞125019802210狗牙根35.005562百喜草35.005562需覆土5600m3,来自前期剥离8.3.2.4临时措施设计为了珍惜表土资源,本次方案规划对新增且尚未扰动的区域(工业场地露天开采区域和废石场)进行表土剥离,用于后续植被恢复措施。为避免新征占地,剥离后就近堆放,废石场区的表土堆放见3.5.5章节-废石场规划,方便植被逐步恢复所需覆土。故本次方案不设置表土临时堆场。89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因方案服务年限内植物恢复是逐步进行,即边开采边绿化,表土堆放时间较长。故临时覆盖措施采取撒播草籽的方式,以防治表土的流失,表土堆放于每台阶上水平处,边坡比不大于1:2。就地取材,表土装袋后堆砌拦挡。经统计,需要临时撒播草籽5kg,考虑90%的成活率后,需要百喜草和狗牙根各3kg;编织袋装土35m3。临时措施典型设计详见附图10。8.3.3运输道路水土保持措施设计8.3.3.1工程措施设计根据现场调查和主体资料可知,运输道路路面已经设计了硬化处理,根据道路周边的实际地形情况,方案补充设计新建和拟建道路区的排水措施。经综合考虑,运输道路分段承纳的汇水面积较小,上游来水在弯道处即可排水自然水系,故采取土质排水沟即能满足要求,不再进行过流能力复核。经量算,土质排水沟长2097m,道路土质排水沟采用距形断面,经计算土质排水沟的尺寸均为底宽20cm,顶宽45cm,深30cm,边坡比为1:0.5,需派专人定期清淤。具体设计见附图13。运输道路新增排水沟具体工程量见表8-9。表8-9运输道路排水沟工程量表项目长度工程量(m3、m2)(m)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回填M7.5浆砌块石砂浆抹面土质排水沟2097218.2329.58.3.3.2植物措施设计本次方案设计在新建、拟建的运输道路外边坡种植行道树,即形成对边坡的防护也避免运行期车辆来回扰动后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树种采用小叶榕,株距为2m,定植苗木量1050株,考虑90%的成活率,需小叶榕1070株。覆土140m3,来自前期表土剥离。8.3.4废石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通过资料查阅,主体工程已经考虑过废石场的下部拦挡、场内排水和绿化的措施,但仅对场内排水细化设计,拦挡和绿化措施达不到初设深度的要求,因此本次方案主要对拦挡和绿化措施设计进一步细化,并补充上游的截水设施。89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3.4.1工程措施设计(1)挡墙设计废石场主要用于V3矿区建设期巷道掘进和运行期废石的堆放,考虑弃渣为松散堆积体,加之使用的长期性,本方案设计挡墙采用M7.5浆砌石砌筑,经量算挡土墙长约44m,具体布置见附图8。考虑废石场容量、堆渣高度、可能对下游造成的危害、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的原则,确定废石场建筑物等级、稳定安全系数等设计标准。废石场及挡渣墙设计标准见表8-10。表8-10废石场挡墙设计标准建筑物名称建筑物级别渣体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挡渣墙稳定安全系数废石场防洪标准P%抗滑抗倾覆设计废石场挡墙51.151.31.550本方案设计挡墙结构型式按重力式浆砌石挡墙考虑,下部挡墙长度44m,墙顶宽0.6m,墙高3m,面坡倾斜坡度1:0.25,背坡倾斜坡度1:0.3,墙趾30×70cm,墙踵台阶30×110cm,基础埋深不少于1m,断面形式见附图8;堆土最大坡度为1:2。墙身布置直径15cm的排水孔,孔距1.5m,排水孔前做反滤体,以免排水孔被堵塞;呈梅花状布置;沿墙线方向隔5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3cm,墙缝内填塞涂沥青。为保证挡墙稳定,与地基适应性更好,在修筑挡墙时,必须进行适当的清基,清基深度,根据地形适当增减。拦墙石料采用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墙身采用M7.5浆砌石砌筑。a、堆渣体整体稳定分析重点进行土体在自重及外荷载(主要为地震荷载)等荷载作用下的稳定计算与分析,保证土体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下有足够的稳定,不致发生通过渣体或废石场基础的整体剪切破坏。由于永久排放渣体最陡的坡比为1:2,缓于渣体的自然休止角,一般不会发生通过土体的剪切破坏而导致堆渣的边坡失稳,最有可能沿渣体或废石场底部的接触面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导致整体滑动。采用简化毕肖普法对查场沿渣体与废石场底部的接触面进行稳定计算。89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式中:Fs:渣体沿圆弧抗滑稳定安全系数;Wi:条块的重量;bi:条块的宽度;αi:条块底面倾角;Ci:渣体的有效粘聚力;R:滑弧半径;ui:作用于渣体底边上的孔隙水压力;li:渣体中心至滑动圆心的垂直距离;KH:水平地震加速度系数,KH=1.20;CZ:综合影响系数,取0.25。计算结果为:Fs1=1.97>1.15,Fs2=2.25>1.15,Fs3=1.95>1.15,因此认为渣体是稳定的,并留有足够的安全裕度。b、墙体抗滑稳定计算抗滑稳定计算公式如下:(式8-3)式中:—抗滑稳定安全系数,≥1.3;—砌体与基岩摩擦系数;—竖向荷载总和;—水平荷载总和。c、抗倾覆稳定计算抗倾覆稳定计算公式如下:(式8-4)式中:—最小抗倾覆安全系数,≥1.5;—墙体自重;—作用于墙体的外部荷载的竖向分力;—作用于墙体的外部荷载的水平分力;—对墙址点的力矩,m;—对墙址点的力矩,m;—对墙址点的力矩,m。89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结合实地情况,堆渣内摩擦角取32°,砌石与基底的摩擦系数取0.45,M7.5浆砌石容重取2.2t/m3,弃土容重取1.68t/m3。根据《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标准》计算,稳定分析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并有一定的裕度。计算结果见表8-11。表8-11挡墙稳定计算成果表工程所在地高度m抗滑稳定系数抗倾覆稳定系数计算值允许值计算值允许值废石场32.991.33.121.5废石场工程量见表8-12。表8-12废石场工程措施量汇总表工程项目数量工程量(m3、m2)土方开挖(m3)土方回填(m3)M7.5浆砌石(m3)M10砂浆抹面(m2)M5砖砌(m3)浆砌石挡墙44m220.1570.34807.66(2)截水沟设计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调查,废石场上部东北面均为山坡,方案将补充上部截水措施,保证废石场安全的同时减少水土流失,截水沟长195m,水力计算过程与参照工业场地截水沟断面设计(见8.3.2.2章节),计算成果见表8-13。表8-13最大洪峰流量计算表名称最大洪峰流量Q(m3/s)径流系数k二十年一遇最大1小时降雨i(mm)山坡集水面积F(km2)废石场截水沟0.0950.4254.20.015废石场截水沟采用梯形断面,断面尺寸:底×深为25cm×30cm;边坡比均为1:0.5,底坡不小于3%,M7.5浆砌块石砌筑,壁厚30cm,截水沟加安全超高10cm。废石场新增截水沟过流能力引用谢才公式进行复核,计算过程参照采场截水沟设计(见8.3.2.2章节),计算结果见表8-14。8-14废石场截水沟设计断面过水能力计算表项目断面型式底坡i糙率n顶宽b(m)底宽b(m)深h(m)面积A(m2)湿周χ(m)水力半径R(m)谢才系数C流量Q(m3/s)安全超高(m)截水沟梯形0.030.0250.450.250.30.070.6970.1027.270.1050.1注:已考虑10cm行洪超高。经计算,废石场新增截水沟断面尺寸能够满足行洪要求。废石场防治区新增截、排水沟具体工程量见表8-15。表8-15废石场新增截水沟工程量表项目长度工程量(m3、m2)(m)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回填M7.5浆砌块石M10砂浆抹面废石场截水沟195130.5535.2083.85310.0589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3.4.2植物措施设计废石场防治区虽然已对绿化措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但是深度不能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因此本方案对绿化措施进行加强和细化,方案将对部分空地及坡面进行植物措施绿化,经统计,废石场设计方案服务期末新增植物措施面积0.45hm2。因立地条件与工业场地相差无几,故树、草种选用一致。设计参照工业场地植物措施设计,树、草种特性详见8.3.2.3章节。本区至方案服务年限期末规划采取植物措施0.45hm2,植物措施工程量详见表8-16。表8-16废石场防治区场地绿化工程量表措施位置植物类型种植面积(hm2)种植密度(kg/hm2、株/hm2)定植量(株、kg)苗木量(株、kg)抚育管理(hm2)实施时间废石场小叶榕0.4512505606300.45建设期末~方案服务年限结束金叶女贞1250560630狗牙根35.001618百喜草35.001618需覆土1800m3,来自前期剥离8.3.4.3临时措施设计废石场台阶为压坡角式组合,先期剥离的表土和风化层被堆置在上水平的排废石台阶,而下部和深部剥离的岩石,则堆置在后期的排废石台阶,压住上部台阶坡角,起到抗滑和稳定坡角的作用。因方案服务年限内植物恢复是逐步进行,即边堆放边绿化,表土堆放时间较长。故临时覆盖措施采取撒播草籽的方式,以防治表土的流失,表土堆放于每台阶上水平处,边坡比不大于1:2。就地取材,表土装袋后堆砌拦挡。经统计,需要临时撒播草籽3kg,考虑90%的成活率后,需要百喜草和狗牙根各2kg;编织袋填土30m3。临时措施典型设计详见附图10。8.3.5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主要为露采区域和地下采空区可能引起的地面沉陷区,由于地面沉陷可能引发的局部滑坡和崩塌必须进行治理,对可能引起的地面沉陷进行动态监测。对于采动影响区域的治理措施,根据采动影响程度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主要防治措施为对地面沉陷区实行封山育林,对确实引发的滑坡和崩塌区进行植树造林,所发生的费用在锰矿生产成本中支列。(1)地表轻微变形的土地:这类变形一般不影响植被生长,采取封育措施即可自89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然恢复植被。(2)地表塌陷比较严重的土地:需对地表裂缝和坡坎进行填充、整平。对受影响的林木、植被进行扶正、移栽和重新植草,达到林业复垦。(3)地表严重塌陷破坏的土地:这类土地由于受塌方或滑坡破坏作用,植被不能正常生长,应作征地处理。塌方处或滑坡体极易被雨、山洪冲刷,水土流失加剧,故塌方处或滑坡应按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治理。在受采动影响的范围内,根据水土保持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退耕还林还草,以减轻当地水土流失的程度,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快速恢复。露天塌陷区一般发生在生产期后若干年,矿体生态保护区即开采沉陷采空区的水土保持措施费用,塌陷区的治理费用应从锰矿吨矿成本中提取。不在本方案中计列。锰矿应依据本方案制定详细的生产期水土保持防治规划。8.4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及实施进度8.4.1措施工程量养鱼塘锰矿除主体工程已实施及设计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外,本方案主要针对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对工业场地区、运输道路和废石场等进行了措施设计,同时就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提出要求。经统计,新增的工程措施数量为:挡墙长44m、浆砌石截水沟长566m、土质排水沟2097m,消力池2个,其中:土石方开挖1006.18m3、土石方回填211.71m3、M7.5浆砌石1050.99m3、M10砂浆抹面871.78m2、表土剥离1.97hm2、覆土7540m3、块状整地6750个;新增的植物措施面积为2.09hm2,种植小叶榕3910株、金叶女贞2840株、狗牙根、百喜草各80kg、幼林抚育2.09hm2;新增的临时防护措施数量为:植草覆盖0.11hm2、临时拦挡55m,其中:狗牙根、百喜草各5kg,填土65m3。具体见表8-17。8.4.2实施进度计划按照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总体上与主体工程同时开工、同时进行、同时投入使用的原则,结合锰矿89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建设施工计划安排,同时考虑到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指工程措施)的先期预防作用,施工期临时水土流失预防措施、排洪沟工程等应提前修筑,此外,土地复垦整治、水保林草等植物措施建设相对滞后,植物措施实施后还需进行3年的抚育管理。因此,本方案中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期为2012~2017年。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进度安排见表8-18。89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表8-17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汇总表分区防治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土石方开挖(m3)土石方回填(m3)M7.5浆砌石量(m3)M10砂浆抹面(m2)表土剥离(hm2)覆土(m3)块状整地(个)小叶榕(株)金叶女贞(株)狗牙根(kg)百喜草(kg)幼林抚育(hm2)填土拦挡(m3)工业场地截水沟371m393.2562.67143.26514.93消力池2口441416.2246.80场地绿化1.59hm2560044202210221062621.59临时覆盖0.07hm233临时拦挡30m35表土剥离1.28hm21.28运输道路土质排水沟2097m218.2329.5行道树2097m140107010700.04废石场挡墙44m220.1570.34807.66截水沟195m130.5535.2083.85310.05场地绿化0.46hm21800126063063018180.46临时覆盖0.04hm222临时拦挡25m表土剥离0.69hm20.6930合计1006.18211.711050.99871.781.97754067503910284085852.0965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91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表8-18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计划表项目分区措施内容时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2017年Ⅲ季度Ⅳ季度Ⅰ季度Ⅱ季度Ⅲ季度Ⅳ季度Ⅰ季度Ⅱ季度Ⅲ季度Ⅳ季度Ⅰ季度Ⅱ季度主体工程实施进度 工业场地截水沟消力池场地绿化临时覆盖临时拦挡表土剥离运输道路土质排水沟行道树废石场挡墙截水沟场地绿化临时覆盖临时拦挡表土剥离注:表示主体工程进度;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进度;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进度;水土保持临时措施进度。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91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5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8.5.1组织原则(1)与主体工程相配合、协调,在不影响主体工程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主体工程创造的水、电、交通等施工条件,减少施工辅助设施工程量。(2)按照“三同时”的原则,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与主体工程建设进度相适应,及时防治新增水土流失。(3)施工进度安排坚持“保护优先、先挡后弃、及时跟进”的原则,弃土在运输过程中,覆盖篷布,防止由于颠簸造成的土石料遗撒。8.5.2施工组织形式本方案防治措施主要有为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施工时应根据各防治区域具体的工程措施合理安排各施工工序,减少或避免各工序间的相互干扰,与主体工程施工一并进行。植物措施设计以经济实用、方便施工和美观大方为原则,结合主体工程植树或种草进行绿化美化;植物措施施工要选择雨季或雨季即将来临之前进行,防恶劣天气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边坡考虑喷播植草方式进行临时防护。8.5.3物资采购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施工所需要的材料主要有水泥、沙、石料等,可从就近购买,工程施工材料可满足要求。8.5.4施工条件新增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条件要求较低,简便易行。水土保持施工可直接利用主体工程施工设备及相关工具即可。8.5.5施工方法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可使用主体工程施工配备的设备,对于临时防护措施这些施工工艺简单的作业,采用人工即可。3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5.6施工质量要求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后,各项治理措施必须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并经规定的质量测定方法确定后,才能作为治理成果进行数量统计。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GB/T22490-2008)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2002年第16号令)等的相关规定,水土保持各项治理措施的基本要求是总体布局合理,各项措施位置符合规划要求,规格、尺寸、质量使用材料、施工方法符合施工和设计标准经暴雨考验后基本完好,满足验收要求。3
9水土保持监测9水土保持监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第12号令关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要求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建设项目,建设和管理单位应设立专项监测点,对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监测,监测工作由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某县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属于水土保持重点监测的开发建设项目中的采矿业,在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均会产生水土流失隐患。所以对该项目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面积、分布状况和流失程度、水土流失危害等发展趋势以及水土保持情况和防治效果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9.1监测目的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通过建设期水土保持监测,及时获取水土流失参数,掌握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实际影响,及时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新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以便因害设防,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水土流失。(2)通过建设期水土保持监测,及时掌握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情况,掌握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在控制新增水土流失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3)通过运行初期水土保持监测,验证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而检验水土保持方案效益分析的合理性。(4)通过水土保持监测,了解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对下游的影响。(5)通过对防治措施运行初期水土保持监测,了解各项水土保持设施经历建设期后的运行情况,从耐久性、有效性等方面检验方案水保设施的质量,为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技术管理依据和补充设施的设计依据,也为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积累数据。(6)为矿区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及专项验收提供依据,通过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测,说明施工、建设、生产运行中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和水土流失的防治效果,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允许标准。3
9水土保持监测9.2监测原则水土保持监测专业性较强,按照有关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法规及技术规范,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应由业主委托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由其依据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编制监测细则并实施监测,并将监测成果报送建设单位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监督检查和验收达标的依据之一。因此本方案只根据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出总体要求。(1)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情况、水土流失动态及存在的问题,为水土流失防治、监督和管理决策服务的原则;(2)监测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监测方法简便实用、节约投资的原则;(3)全面调查与重点观测相结合的原则:对养鱼塘锰矿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进行核实,并对各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及其效果、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结合本方案提出的分区防治措施体系,指定监测总体布局与安排。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监测的重点区域,并确定相应的观测方法。(4)监测内容与水土保持责任分区相结合:按项目功能分区及水土保持责任分区划分监测分区,根据各监测分区水土流失及防治特点,确定相应的技术经济可行、操作性强的监测内容和方法。(5)监测方法及频率与观测内容的指标一一对应:各监测分区所选的监测方法应与确定的各项监测指标相互对应,真实反映工程建设区的水土保持情况。(6)体现监测的动态性,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针对目前及以后生产过程中存在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及需要补充防护的地方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9.3监测要求为保证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成果的可靠度,其监测要求如下:(1)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工程水土保持监测;(2)监测单位应依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云南省水利厅7号公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水保监〔2006〕16号)编制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并由监测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进行技术论证,按论证后的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开展监测工作;3
9水土保持监测(3)监测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突发事件的阶段报告、年度监测报告、总报告,并报送各级水土保持主管部门,以利监督检查和工程竣工验收。9.4监测依据(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16号);(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2000年1月31日)水利部2000年第12号令;(3)《云南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水利厅公告第7号,云府登265号,2006年11月10日);(4)《云南省水利厅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暂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云水办发〔2007〕3号,2007年2月9日);(5)《云南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通知》(云水保监【2011】1号);(6)《某县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报告书》;(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水保监〔2006〕16号);(8)《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9)《水土保持试验规范》(SD239-87);(10)《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1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12)《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SL342-2006);(13)《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纲要(2006~2015年)》(水保[2006]186号)。9.5监测内容1、水土流失情况监测(1)扰动地表面积监测;(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监测;(3)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监测;3
9水土保持监测(4)建设期弃渣量监测。2、水土流失危害监测3、水土流失现状监测(1)水土流失面积变化情况监测;(2)水土流失量变化情况监测;(3)水土流失程度变化情况监测;(4)对下游和周边地区造成的危害及其趋势监测。4、水土流失防治情况监测(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实施数量监测主要对实施的各项措施内容、措施面积、数量监测。(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质量监测①各项措施的实施规格、技术指标情况监测;②工程措施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监测;③生物措施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状况监测;④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所有造成流失的区域是否都实施了防治措施,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实施后防治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是否得到有效控制。(3)监督、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5、水土流失因子监测包括降水、土壤、植被等。6、“六项指标”达标情况(1)扰动土地整治率(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3)土壤流失控制比(4)拦渣率(5)林草植被恢复率(6)植被覆盖率9.6监测范围及分区3
9水土保持监测为及时了解整个工程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情况及防治效果,根据工程区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特点,确定本方案的监测范围为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重点对项目建设区进行监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并结合项目区的地貌类型、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类型和水土流失的特点,进行分区监测,由于直接影响区是由各分区的影响区构成,考虑到监测的实际操作性,将各分区的直接影响区和各分区作为一个监测区考虑,具体分区结果如下:(1)工业场地区主体工程已考虑了排水及绿化措施,但由于该区在生产过程中具有扰动程度大、扰动时间长的特点,加之目前还存在部分裸露地表,因此该区域也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必须加强监测。(2)办公生活区办公生活区为已建区域,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建设期,所以该区主要监测已实施的措施完好情况。(3)运输道路区由于运输道路新建和拟建段排水和绿化措施还不到位,方案进行了补充设计,这些不足都将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因此单独分区,做重点监测。(4)废石场废石场区主体已考虑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本次方案已对其细化设计。但考虑弃渣是松散的堆积体,易造成水土流失,尤其是在装运过程及雨季,方案进行单独分区监测。(5)直接影响区该区域主要是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可能沉陷区域,需单独作为一个分区考虑,监测以调查监测为主。9.7监测方法扰动地表面积、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损坏水土保持生物设施数量、土石方工程量及平稳监测,采用GPS调查、测量、资料收集等方法;水土流失量监测,采用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简易坡面量测法监测;水土流失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影响监测,采用巡查、走访、面谈、问卷调查相结合监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情况监测采用普查、GPS调查、抽样调查、资料收集、样地调查、巡查等方法监测。详见表9-1。3
9水土保持监测表9-1监测内容及其监测方法监测内容监测方法扰动地表面积GPS调查、测量、资料收集损害水土保持生物设施数量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建设期土石方工程量及平稳水土流失量监测易水土流失观测场、简易坡面量测法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影响监测巡查、走访、面谈、问卷调查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数量及质量普查、GPS调查、抽样调查、资料收集、样地调查、巡查各区域林草措施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各项防治措施实施后的拦渣保土效果9.8监测站点布设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布置,分5个监测分区,即工业场地区、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区、废石场区,对地表可能产生的沉陷区采取巡查监测,同时根据锰矿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的特点不同,监测点按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分别布设,其中建设期布设4个监测点,即为:工业场地区(2个),运输道路、废石场各1个监测点;运行期布设7个监测点,具体为工业场地(2个),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废石场各1个监测点,直接影响区布置2个调查点。9.9监测时段及频率本项目监测时段为2.75年,包括建设期0.75年,运行期2年。建设期雨季每月监测1次,R24h≥50mm时需加测一次;旱季每季监测1次。运行期第一年每季节监测一次,第二年半年监测一次。9.10监测机构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必须具有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从事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也应经专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监测岗位证书,实行持证上岗。3
9水土保持监测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应由业主委托具有相应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由其依据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编制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由云南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论证,按论证后的方案组织实施;同时,监测单位根据工程特点制定监测保障措施,指定专人负责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每次出差监测人员不得少于3人,监测人员专业结构应涵盖水工、水土保持等,全面保障监测工作顺利进行。9.11监测设备与仪器主要的监测设备与仪器有:(1)样瓶、铝盒、烘箱、马表、天平等;(2)在定点监测的站点采用仪器进行观测,主要仪器有经纬仪、水准仪、铁制测针、测桩、标桩等;(3)其他调查设备有:GPS、测绳、皮尺、围尺、角规、测高仪、数码相机、计算机等。9.12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及成果要求在每次水土保持监测时,必须做好原始记录(包括观测或调查时间、人员、地点、基本数据及存在的问题等),并有观测或调查人员、记录人员及校核、审查签字,做到手续完备,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每年年末进行一次资料整理及归档,编制年度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并报送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提出以下成果(1)考证资料,包括监测站、监测场、监测点和调查监测的基本情况,以及监测设备、监测仪器和监测方法的说明。(2)各种经校核、复核的原始监测资料成果,以及相关的分析图表和文字说明。(3)各项调查、观测和汇总数据。(4)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内容包括监测情况、时间、地点、监测项目和方法、监测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防治工作建议等。(5)定期向建设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报监测成果,特别是出现较大的水土流失危害时应及时上报。9.13监测制度(1)按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执行,监测单位要严格执行本方案制定的监测方案进行监测。3
9水土保持监测(2)为使监测结果准确可靠,能够真正为项目工程建设和控制区域水土流失服务,要求每次监测前对监测仪器进行校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对监测结果要及时统计分析,认真对比,作出简要评价,及时报送业主和当地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以便对工程建设和运行进行监督,并在工程竣工后提交水土保持监测报告。(4)业主应及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专项验收前,应提交水土保持监测总报告,作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条件之一,如果没有监测报告,不予组织验收。9.14监测计划监测进度安排及监测计划详见表9-2和表9-3。表9-2水土保持监测进度表时段划分时间任务第一阶段(建设期)2012年9月~2013年6月1、全面调查和重点普查相结合,核实工程永久和临时占地、扰动土地面积和防治责任范围面积;2、监测施工阶段的水土流失情况,包括土壤侵蚀型式、流失量、流失强度;3、监测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拦挡、防护和排水设施的实施情况;4、监测主体工程和方案中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5、核实项目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6、对施工中存在的水土流失隐患提出改进建议;7、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危害及影响进行监测;8、完成建设期监测总报告。第二阶段(运行期)2013年6月~2015年6月1、调查林草措施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率;2、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数量、质量及其效益进行监测;3、监测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及运行情况;4、完成2014至2015二年监测年报;5、收集监测数据,符合各项指标,分析、汇总,完成监测总报告。表9-3水土保持监测计划表3
9水土保持监测监测点位监测时段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工业场地区建设期水土保持措施(排水、临时措施及后期植物措施)实施情况、防护措施稳定性、水土流失危害、控制水土流失程度。测量、资料收集、宏观调查雨季每月一次,旱季每季一次。R24h≥50mm时需加测一次运行期降雨量、降雨强度、植被恢复情况、控制水土流失程度,防治措施完好率,水保设施(排水沟和植物措施)防治效果,水土流失危害、控制水土流失程度。GPS调查、测量、样方观测、资料收集、宏观调查第一年每季度监测一次,第二年每半年一次,共监测2年办公生活区运行期防护措施的实施效果及稳定性、水土流失危害、控制水土流失程度。植被恢复及生长状态,控制水土流失程度。资料收集、宏观调查第一年每季节监测一次,第二年半年监测一次。运输道路建设期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防护措施稳定性、水土流失危害、控制水土流失程度。测量、资料收集、宏观调查雨季每月一次,旱季每季一次。R24h≥50mm时需加测一次运行期水保设施(排水沟和植物措施)防治效果,水土流失危害、控制水土流失程度。资料收集、宏观调查第一年每季节监测一次,第二年半年监测一次。废石场建设期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量;新增和已建措施数量及质量等测量、资料收集、宏观调查雨季每月一次,旱季每季一次。R24h≥50mm时需加测一次运行期水保设施(挡墙)防治效果,水土流失危害、控制水土流失程度。资料收集、宏观调查第一年每季节监测一次,第二年半年监测一次。直接影响区运行期地表完好程度,沉陷规模,破坏程度、水土流失危害。巡查半年监测一次。3
10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10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10.1水土保持投资概算10.1.1编制原则(1)水土保持方案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概算的编制依据、价格水平年、主要工程单价、费用计取等与主体工程一致,不足部分按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颁布的《水土保持工程概算(估)算编制规定》补充计算,包括人工费、机械台时费、材料费、苗木费等。(2)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按照主体工程的材料预算价格计入。(3)水土保持工程设施的施工方法按常规施工组织考虑。(4)对于已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将纳入水土保持投资总概算中。10.1.2编制依据(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机械台时费概(估)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4)《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5)《云南省水土流失防治费及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的征收标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云价(费)发)〔1997〕25号);(6)设计的工程量和调查的造林种草的苗木种子价格;(7)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5〕22号文《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8)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和植物措施设计资料。3
10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10.1.3编制水平年及方法根据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的要求,本方案水土保持投资由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工程、独立费用、基本预备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部分组成,编制水平年为2011年下半年。各项工程单价计算方法为:(1)工程措施:按设计工程量乘单价进行计算;(2)植物措施:按设计工程量、苗木量乘单价进行计算;(3)临时工程:其他临时工程费按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2%计;(4)独立费用: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建设监理费、科研勘测设计费、工程质量监督费和水土保持监测费等,按有关规定计算;(5)基本预备费:初步设计阶段按工程项目划分一~四部分的3%计。(6)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按1.5元/m2计。(7)计划利润:工程措施按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的7.0%计算,植物措施按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的5.0%计算。(8)税金:取综合税率3.28%。10.1.4基础单价与取费标准1、人工预算单价锰矿主体工程已有相应的人工单价,因此本设计单价依据主设进行计算,即措施单价均按6.9元/工时计。2、主要材料预算单价主要材料基础单价参考《云南省工程建设材料设备价格信息》和主体工程概算材料预算价格确定,各种材料的预算价格详见表10-1。表10-1主要材料预算价格表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单位预算价格备注1水泥425#t550含运输保管费2柴油0#kg7.50含运输保管费3砂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m385含运输保管费4碎石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m385含运输保管费5块石符合设计要求m370含运输保管费3
10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3、苗木表10-2苗木价格序号苗木名称规格单位价格备注1小叶榕苗高为1~2m的容器苗株80含运输保管费2金叶女贞苗高为0.8~1.2m的容器苗株15含运输保管费3狗牙根 kg85含运输保管费4百喜草kg85含运输保管费4、机械台时费按照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进行计算,详见表10-3。表10-3施工机械台时费序号名称单位预算单价(元)备注1砂浆搅拌机0.4m3台时16.062胶轮车台时0.9010.2费用组成10.2.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估单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直接工程费由直接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现场经费组成。其它直接费费率取2%;现场经费费率取5%。间接费以直接工程费为计算基础,费率为5%。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乘以费率计算,费率为7%。税金:以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为计算基础,取3.28%。10.2.2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植物措施概算单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直接工程费由直接费(人工费、材料费)、其它直接费、现场经费组成。其它直接费费率取1%;现场经费费率取4%。间接费以直接工程费为计算基础,费率为3%。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乘以费率计算,费率为5%。税金:以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为计算基础,取3.28%。3
10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表10-4基本费率表项目措施费率其他直接费费率工程措施2.00林草措施1.00现场经费费率土石方工程5.00其他工程5.00植物措施4.00间接费费率土石方工程5.00其他工程4.00植物措施3.00企业利润费率工程措施7.00林草措施5.00税金工程措施3.28林草措施3.2810.2.3临时防护工程施工临时工程包括临时防护工程和其他临时工程。临时防护工程投资为实际工程量乘措施单价,其他临时工程为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之和的2%。10.2.4水土保持独立费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工程基本建设工程概算编制办法》及《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有关规定选取项目及费率。(1)建设管理费:建设单位管理费是建设单位为建设项目的立项、筹建、建设、竣工验收、总结等工作所发生的管理费用,本概算以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概算费用之和的2%计算。(2)工程监理费:按8万元/人·年计算。(3)科研勘测设计费: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规定,结合本项目特性进行取费。(4)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根据实际合同额计列、水土保持监测费、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水土保持技术报告咨询服务费:参照水利部保监〔2005〕22号文。3
10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本方案监测费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考虑,将监测费用考虑为人工费、监测设备费折旧费、消耗材料费和监测设施费四部分。按有关规定,生产类工程监测费用分为建设期间监测费和生产期间监测费两部分,具体如下:1、建设期(0.75年)①人工费:考虑每组8万元/年,每组需要3人,监测0.75年,需6万元。②监测设备使用折旧费:用于监测的大设备主要有:烘箱、经纬仪、水准仪、GPS、计算机、配套车辆等,基建期0.75年,共4个监测点,按每个监测点2000元计算,共需0.8万元。③消耗性材料费:消耗的材料主要有测针、测桩、标桩、样瓶、测绳、皮尺、围尺等,每个监测点每年按1000元计算,共布置4个监测点,监测0.75年,共需0.4万元。④土建设施费:每个监测点按1500元计算,共布置4个监测点,监测0.75年,共需0.6万元。建设期监测费用合计为7.8万元。2、运行期(2年)①人工费:考虑每组按4万元/年,预计需要3人,监测2年,需8万元。②监测设备使用折旧费:用于监测的大设备主要有:烘箱、经纬仪、水准仪、GPS、计算机、配套车辆等,运行期2年,共7个监测点,按每个监测点1000元/年计算,共需0.7万元。③消耗性材料费:消耗的材料主要有测针、测桩、标桩、样瓶、测绳、皮尺、围尺等,每个监测点每年按600元计算,共布置7个监测点,监测2年,共需0.42万元。④土建设施费:运行期不计监测设施费。运行期监测费用合计为9.12万元。3、本方案监测费用合计为16.92万元。(5)质量管理监督费:根据最新相关规定,取消质量管理监督费的计算。10.3总投资及其分年度投资安排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总投资186.11万元,基建期投资124.50万元(包括主体已设计及实施措施投资33.05万元),运行期投资61.61万元。基建期水保投资纳入主体工程投资中,运行期水土保持投资纳入生产运行成本中。在总投资中,工程措施66.15万元,所占比例为35.54%;植物措施65.22万元,所占比例为35.04%;临时工程2.06万元,所占比例为1.11%;独立费用40.973
10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万元,所占比例为22.01%;基本预备费4.24万元,所占比例为2.28%;水土保持补偿费7.47万元,所占比例为4.01%。建设期水土保持投资总概算表见表10-5,运行期水土保持投资概算见表10-6,分年度投资见表10-7。具体投资概算表详见附件。表10-5建设期水土保持投资总概算表单位:万元编号工程或项目名称建安工程费植物措施费抚育管理独立费用合计占总投资(%)栽植费苗木(种子费)一第一部分工程措施 40.4944.281工业场地10.91 10.91 2运输道路1.16 1.16 3废石场28.42 28.42 二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9.109.95 运输道路 0.528.560.01 9.10 三第三部分临时工程 1.091.191工业场地0.06 0.06 2废石场0.04 0.04 3其它临时水保0.99 0.99 一至三部分合计 50.68 四第四部分独立费用 30.8533.741建设管理费 1.011.01 2工程建设监理费 6.006.00 3科研勘测设计费 3.043.04 4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 5.005.00 5水土保持监测费 7.807.80 6水土保持技术文件技术咨询服务费 2.002.00 7水土保持设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 6.006.00 一至四部分合计 81.53 五预备费 2.452.452.67六总投资 83.98 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7.477.478.17八合计 91.45 3
10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表10-6运行期水土保持方案投资总概算表单位:万元编号工程或项目名称建安工程费植物措施费抚育管理费独立费用合计占总投资(%)栽植费苗木(种子费)一第一部分工程措施 17.7128.741工业场地13.43 13.43 2废石场4.28 4.28 二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31.0250.35 工业场地 1.4922.050.59 24.13 废石场 0.426.290.17 6.89 三第三部分临时措施 0.97 其它临时水保0.97 0.97 一至三部分合计 49.70 四第四部分独立费用 10.1116.421建设单位管理费 0.990.99 2水土保持监测费 9.129.12 一至四部分合计 59.82 五预备费 1.792.91六总投资 61.61 表10-7水土保持总投资分年度投资计划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费用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2013年7月至2017年万元万元万元1第一部分工程措施58.2040.4917.71工业场地24.3410.9113.43运输道路1.161.16废石场32.7028.424.282第二部分植物措施40.129.1031.02工业场地24.1324.13运输道路9.109.10废石场6.896.893第三部分施工临时工程2.061.090.97工业场地0.060.06废石场0.040.04其它临时水保1.970.990.974第四部分独立费用40.9730.8510.11建设管理费2.011.010.99工程建设监理费6.006.00科研勘测设计费3.043.04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5.005.00水土保持监测费16.927.809.12水土保持技术文件咨询服务费2.002.00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6.006.005基本预备费4.242.451.796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7.477.477水土保持静态总投资153.0691.4561.613
10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10.4效益分析的原则和方法10.4.1分析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574-1995)和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分析。10.4.2分析原则10.4.3生态效益分析养鱼塘锰矿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重点是工业场地,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将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生态效益:①扰动土地整治率扰动土地整治率为水保措施防治面积、永久建筑物面积与扰动地表面积的比值。项目区扰动地表面积为4.98hm2,方案实施后,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废石场等得到综合治理,各类建构筑物及硬化占地0.75hm2,锰矿建设期未植被恢复面积2.09hm2,各类工程措施面积占地2.11hm2,累计治理面积扰动土地整治率为99.39%。②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水保措施防治面积与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的比值。本工程目前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为4.245hm2,针对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不同区域都做了相应的水保措施,区内水土流失得到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措施面积4.23hm2,到方案服务期末,工程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9.65%。③土壤流失控制比水土保持措施实施以位后,工业场地和废石场区布置挡墙、场内排水及植物绿化等措施,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其土壤流失控制比将达到1.2。④拦渣率拦渣率为实际拦渣量与总弃渣量的比值,根据分析,共产生挖方11.55万m3,其中:建设期10.63万m3,运行期0.92万m3,填方为0.55万m3,去除运输道路已经产生的弃方(已顺坡堆放),永久堆存的弃方9.53万m3,统一运至规划场地堆存。在回填中采取先拦挡后回填的顺序进行,并通过相应的拦挡、排水及后期植物措施,使弃渣得到有效的拦挡,拦渣率达到99.93%。3
10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⑤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植被恢复率为植物措施面积与可绿化面积的比值,在建设期末,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均采取相应的植物措施,扣除建筑物占地、道路、利用场地区域外,方案服务期内,本项目可绿化面积2.10hm2,方案新增植物措施面积为2.09hm2,原有植被面积0.005hm2,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8.76%。⑥林草覆盖率林草覆盖率为林草总面积与项目建设区面积的比值,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林草覆盖率仅计算工程扰动范围内,工程扰动土地总面积为4.98hm2,方案服务期末各项措施实施后,林草总面积为2.095hm2,林草覆盖率可达40.07%。表10-8效益评价指标达标情况表效益指标防治目标效益计算值是否达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599.39达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299.65达标土壤流失控制比11.2达标拦渣率(%)9899.93达标林草植被恢复率(%)9999.76达标林草覆盖率(%)2740.07达标综上所述,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可以有效控制新增水土流失数量,维护项目区生态环境。10.4.4水土保持损益分析一、对土地资源影响分析养鱼塘锰矿工程占地面积共计4.98hm2,矿山服务年限为9年,占用耕地面积为0.71hm2,未占用基本农田,工程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在矿山开采结束后,将占用土地进行复耕,项目区耕地资源丰富,锰矿占用的耕地不会影响当地农业布局,所以矿山占地对土地资源影响较小。二、对水资源影响分析矿部日常生产生活用水量较小,生产用水可循环利用地下涌水沉淀处理,生活用水年利用量较小,生活用水由周边泉点供给,地下排水将对地下水平衡造成破坏,但项目区不属于重要水源区,矿区范围内无较大村庄及重要企事业用水单位,同时也无基本农田,耕地资源多为坡耕地地。同时项目区降雨量充沛,对正常生活生活用水及生态水不会造成大的影响。3
10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三、对生态影响工程占地面积为4.98hm2,新增地中占用林地面积为2.24hm2,方案服务期内,本方案规划对工业场地、废石场等区域进行植被恢复,恢复种类以乡土树种为主,项目建设对当地生态影响较小。四、对水土保持功能影响养鱼塘锰矿项目建设区无专项的水土保持设施,无国家或省级专项水土流失治理成果,但占用了少量林地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目前在项目建设区范围内,对部分区域已开展有效的拦挡、排水、硬化、绿化等措施,有效地防治运行期水土流失,同时本方案根据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防治要求,完善了相关水土保持措施设计,通过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可有效控制项目区水土流失。五、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养鱼塘锰矿建设虽然占用地少量的耕地资源,但通过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可使当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每年可为当地解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项目建设区不存在占用宅基地等情况,未占用基本农田,不会影响当地正常生产,无移民搬迁等问题。3
11方案实施保证措施11方案实施保证措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为保证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顺利实施、工程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工程区及周边生态环境良性发展,项目业主单位应在组织领导、技术力量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实施保证措施。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保证措施包括水土保持工程后续设计、招投标、施工管理、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竣工验收、资金保障等方面。11.1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水土保持方案能否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及进度安排保质保量地实施,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是关键。本方案由某县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自行组织实施,其条件是必须承诺和落实具体的实施保证措施,并经方案批准机关审查同意,也建议由业主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配备一名以上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水保方案的具体实施。需做好如下管理工作:(1)组织实施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各项防治措施。(2)制定水保方案实施、检查、验收的具体办法和要求。(3)负责资金的筹集和合理使用,务必保证水保资金的足额到位。(4)做好与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各方的联系和协调工作,接受水保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与监督。(5)切实加强水土保持法的学习,增加宣传力度,在工程开工前夕,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环保、水保知识培训,增强参与者的水保意识。11.2技术保障措施11.2.1落实设计设计单位要本着实事求是及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精神,做好水土保持方案各阶段的设计工作,使水保方案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实施后效益明显。3
11方案实施保证措施水土保持方案经审查批复后,向项目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送达报告书,水行政主管部门收到后将回执向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传真加盖公章反馈。由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机构监督实施。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初步设计。11.2.2明确施工责任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应采取“三制”质量保证措施,即实行项目管理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以保证水土保持方案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在工程发包标书中应有水土保持要求,将各标段水土保持工程列入招标合同,以合同条款形式明确承包商应承担的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义务和惩罚措施。工程建设中外购土石料,在购买合同中应明确料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在工程施工中,必须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要求实施水土保持措施,保证水土保持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中标单位在实施本方案时,对设计内容如有变更,应按有关规定实施报批程序。在方案实施工程中要注意如下几方面:(1)建设期水土保持设施基础开挖时严禁乱挖乱采;(2)严格按本方案要求实施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11.2.3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水土保持方案经批准后,为确保方案如期实施和方案实施质量,水土保持项目应实行监理制,由工程建设单位聘请具有水土保持监理资质的监理机构或聘请注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监理工程师对水土保持措施施工进行监理,监理单位定期向工程建设单位提交水土保持措施施工进度、质量报告。监理内容主要包括:①工程质量监理,如实反映工程质量情况,监理应与施工同步进行;②工期监理,监理每道工序和全过程的工期是否与规划实际相符;③资金到位及使用管理监督,监理投资方案到位情况和建设方使用管理情况。11.2.4水土保持监测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从事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也应经专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监测岗位证书,实行持证上岗。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单位接受开发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监测委托之后,应当在30日之内向有管辖权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主管部门提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委托书或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合同备案。3
11方案实施保证措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单位在接受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环境监测委托之后,应依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和本方案的监测要求及时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单位应当按照论证后的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和技术论证意见开展监测。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及时向有管辖权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主管部门提交年度监测报告和最终报告,中期报告主要反应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总报告主要反应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情况、防治效果等,以便对监测数据认证、入库及基建期内水土保持工程竣工验收。运行期内监测,监测单位每年应提交年度监测报告,并报送建设单位和各级水行政部门,以便监督检查。11.2.5技术档案管理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包括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所有资料和图纸,年度施工情况总结、表格及文件,各项治理措施所需的经费等技术资料,以及检查验收的全部文件、报告和表格的资料。档案必须全面、系统、科学,时间与项目齐全,并要求所有的数据资料准确可靠。年度或工作阶段结束后,要将所有的资料及时归档。11.3施工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加强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合作,自觉接受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建设单位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情况应做好记录,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工程措施施工时,应对施工质量实时检查,对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质量要求的工程,责令其重建,直到满足要求为止。植物措施工程施工时,应注意加强植物措施的后期抚育工作,抓好幼林的抚育和管护,清除杂草,确保各种植物的成活率,发挥植物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11.4资金保障及管理措施根据“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3
11方案实施保证措施的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事业单位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对造成的水土流失负责治理。本单位无力治理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治理,治理费用由造成水土流失的企事业单位负担。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水土流失费用,从基本建设投资中列支;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水土流失费用,从生产费用中列支”。本项目水土保持投资资金由某县养鱼塘锰矿自筹解决。养鱼塘锰矿工程属建设生产类项目,因此,在建设期实施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所需要的资金均应列入该工程基本建设投资设计概算中,并与主体工程建设资金同时调拨使用,并做到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发挥效益;生产运行期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所需要的资金均应从吨矿生产成本中列支。全部费用由工程建设单位承担。建设单位应积极开展工作,落实资金,保证方案实施。11.5监督管理措施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应定期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进度、质量、资金落实等情况进行实地监督、检查。在监督方法上可采用建设单位定期汇报与实地检测相结合,必要时采取行政、经济、司法等多种手段促使水土保持方案的完全落实。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加强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合作,自觉接受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建设单位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工程措施施工时,应对施工质量实时检查,对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质量要求的工程,责令其重建,直到满足要求为止。植物措施工程施工时,应注意加强植物措施的后期抚育工作,抓好幼林抚育和管护,清除杂草,确保各种植物的成活率,发挥植物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11.6加强竣工验收按照2005年7月8日修订的水利部16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以及《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的通知》(云水保〔2010〕593
11方案实施保证措施号)的要求进行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是确保其正常投入使用的有效措施之一。本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进行单项验收、分期验收和竣工验收。单项验收主要对挡墙、截排水沟等单项工程措施进行验收,由施工承包单位提出验收申请,项目建设单位组织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进行验收。分期验收主要对项目分期建设或投入使用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分期验收。竣工验收主要是对项目所有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进行全面验收,其为主体工程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有关规定,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能投入使用。结合本工程建设特点,本项目为建设生产类项目,水土保持验收分为二个阶段进行,即建设期和运行期两个阶段,建设期完后应请相关主管部门进行逐一验收,若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生产期结束后应对整个工程进行验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内容、程序等按照水利部16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规定》,编写由建设单位会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编制完成《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报告》,由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单位编写完成《监测报告》,由监理单位编写完成《监理报告》,由具有生态环境评估资质单位编写完成《评估报告》,上述专题报告完成后,报请云南省水利厅进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11.7公众参与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各项措施的实施和保持与当地群众的支持是紧密联系的。工程建设单位应积极与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协作,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群众和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发动群众利用全社会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植树种草,带动矿区生态环境的改善。13
12结论及建议12.1方案编制结论养鱼塘锰矿矿区范围由13个拐点圈定,面积6.25km2,开采深度+1800~+1260m,生产规模不变,为3万t/a。矿区保有332+333类资源量为33.15万t,设计可采储量为24.15万t(已考虑贫化率和损失率),矿山服务年限为9年。开采方式为地下/露天开采。养鱼塘锰矿不仅为地方财政作出了贡献,同时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工作机会,同时还可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其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项目所在某县属于国家级红河中上游重点治理区,重点是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根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一级标准。养鱼塘锰矿因工程建设和生产活动将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为4.98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2.24hm2;可能产生水土流失面积共4.245hm2;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028.12t。本方案根据工程特点以及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又分为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运输道路和废石场四个分区。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10.30hm2,项目建设区面积为4.98hm2,直接影响区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5.32hm2。本项目除主体工程已考虑和实施的各种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外,本方案主要针对矿区水土流失发源点,对矿区完善细化了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经统计,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数量有:新增的工程措施数量为:挡墙长44m、浆砌石截水沟长566m、土质排水沟2097m,消力池2个,其中:土石方开挖1006.18m3、土石方回填211.71m3、M7.5浆砌石1050.99m3、M10砂浆抹面871.78m2、表土剥离1.97hm2、覆土7540m3、块状整地6750个;新增的植物措施面积为2.09hm2,种植小叶榕3910株、金叶女贞2840株、狗牙根、百喜草各80kg、幼林抚育2.09hm2;新增的临时防护措施数量为:植草覆盖0.11hm23
、临时拦挡55m,其中:狗牙根、百喜草各5kg,填土65m3。养鱼塘锰矿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总投资186.11万元,基建期投资124.50万元(包括主体已设计及实施措施投资33.05万元),运行期投资61.61万元。基建期水保投资纳入主体工程投资中,运行期水土保持投资纳入生产运行成本中。在总投资中,工程措施66.15万元,所占比例为35.54%;植物措施65.22万元,所占比例为35.04%;临时工程2.06万元,所占比例为1.11%;独立费用40.97万元,所占比例为22.01%;基本预备费4.24万元,所占比例为2.28%;水土保持补偿费7.47万元,所占比例为4.01%。通过各种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使工程占地区域内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9.3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9.65%,土壤流失控制比1.2,拦渣率达到99.93%,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9.76%,林草覆盖率40.07%。综上所述,养鱼塘锰矿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项目区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人力优势,满足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支柱产业的壮大具有重要作用。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期间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包括管理措施、临时措施和永久措施)加以消除或减免,把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小。因此,从水土保持的角度看,只要严格按本方案要求实施各项措施,工程建设是可行的。11.2建议一、对建设单位的建议(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加强监督管理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效果;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进度、质量与资金进行监控管理,保证水土保持措工程质量;(2)在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前,应选择经验丰富、技术力量强的施工单位,并在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应承担的水土保持工作责任;(3)建设单位应积极主动与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取得联系,自觉接受其监督检查,并定期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情况;(4)建设单位应按照工程招标法规定,选择具有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水土保持监理;(5)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水土保持工程监测资质的监测单位,开展本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3
(6)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强领导和管理,结束后及时开展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工作。二、对施工单位的建议(1)施工单位应根据报告的设计原则,严格按本方案要求实施水土保持措施;(2)施工单位应在施工手册中专章给出水土保持实施细则,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设计文件中规定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细化,做到管理到位,监理到场,责任到人;(3)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联系,反馈信息,尽早确定有效防治方案,确保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的治理目标。三、对监测单位的建议按本方案要求做好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并报云南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备案,期间应提交突出性阶段报告、年度报告、总监测报告;运行期间每年提交年度报告,并报送相关水行政主管部门,监测过程中对水土保持工作存在问题及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便更好的为工程建设服务。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平罗县大水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孙总核定稿2011.4.10晚)
- 毕业设计(论文):某镇1万吨给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修改)0528规费征缴电子管理系统初步设计报告
- 农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大学论文.doc
- 某堤防工程管理处规费征缴电子管理系统初步设计报告
- 窑头节制闸拆除重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修改)0528规费征缴电子管理系统初步设计报告new
- 永登县水务局永登县城乡供水补充水源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
- 省级贫困村通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板闸干渠堤岸建设及景观绿化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沙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__本科毕业论文.doc
-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 金华本级金华江治理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技术咨询项目
- 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整体搬迁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报告书
- 荒田水库除险 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的请示
- 边坡滑坡初步设计报告
- 青山闸初步设计报告
- 道县郎洞水厂初步设计报告(审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