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 MB
- 13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目录目录11综合说明31.1工程概况31.2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71.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71.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防治分区91.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91.6水土流失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101.7水土保持监测111.8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11.9结论与建议121.10水土保持方案特征表122方案编制总则142.1方案编制的目的及意义142.2编制依据152.3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182.4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182.5方案编制的原则192.6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193项目概况203.1项目基本情况203.2项目组成及工程总体布置213.3主体工程施工组织293.4工程征占地373.5土石方平衡373.6施工总进度安排414项目区概况444.1项目区概况444.2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48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55.1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及制约因素分析与评价555.2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与评价575.3主体工程施工组织分析与评价585.4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615.5工程建设与运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655.6结论和建议676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696.1工程占地696.2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依据696.3防治范围706.4水土流失防治分区707水土流失预测72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7.1预测范围和预测时段727.2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和预测参数737.3水土流失预测成果777.4预测结论与分析838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68.1防治目标86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87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888.4分区防治措施及典型设计918.5施工组织设计1029水土保持监测1099.1监测目的和依据1099.2监测意义1099.3监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099.4监测规划1109.5监测成果1129.6监测的实施11210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1310.1水土保持投资估算11310.2水土保持投资概述11710.3防治效果预测及效益分析12110.4水土保持损益分析12311方案实施保障措施12611.1组织管理和管理12611.2后续设计12711.3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12811.4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12811.5水土保持监测13011.6施工管理13011.7检查与验收13011.8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13112结论和建议13212.1水土保持方案总体结论13212.2下阶段水土保持要求13212.3建议13313附件、附图13513.1附件13513.2附图135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1.1.1项目自然地理位置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惠州市北部,东江支流增江的中上游,地处东经113°48′26″至114°24′58″,北纬23°20′06″至23°57′50″之间。龙平渠位于龙门县的中东部,龙门县城就在灌区范围之中。龙门县城是龙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惠州市区120km。龙门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的走势,夹于九连山与罗浮山两大山系之间。1.1.2项目概况龙平渠灌区工程始建于1956年,1957年投入运行并发挥效益,期间经过多次配套、加固、改造和扩建,至今已形成引中有蓄、引蓄结合的完整灌溉体系。灌区工程主要由上游调节水库——天堂山水库(大(2)型水库)、渠首引水坝、主干渠、分干渠及其渠系建筑物、沿渠充水调蓄水库——白沙河水库(中型水库)和其余5座小(1)型水库等组成。天堂山水库位于增江上游高明水天堂山峡谷处,距龙门县城14km,在龙平渠渠首引水坝的上游约8km,其发电尾水流入增江,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2)型水库。水库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461km2,砼双曲拱坝,最大坝高70.0m,最大库容2.43亿m3,正常库容1.67亿m3。相应防汛库容4700万m3,天堂山水库已于1993年按设计标准竣工验收投入运行,因此项目可研报告只是在水量供需平衡计算时将该水库与灌区一并考虑,工程建设中不再将该水库列入。渠首引水坝位于龙门县城西面的龙城街道办事处黄竹沥村万屋自然村,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始建于1956年,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7km2(剔除天堂山水库集雨面积)。引水坝由溢流坝、水力自控翻板闸、渠首电站前池引水闸和冲沙孔组成。溢流坝坝体原为堆石坝,为增建渠首电站,于1982年将引水坝改建为浆砌石重力坝,断面为实用堰挑流形式,坝顶高程为86.0m,平均坝高10.8m,全坝长约90m,溢流坝段长68m。1989年对溢流坝段进行了改造,改造为水力自控翻板闸,引水坝正常水位86.00m,闸门高1.5m、宽7m、共9扇,过水净宽B0=7×9=63m,坝顶高程84.50m,闸墩高1.8m。现状坝前已经多年没有清淤,闸门与闸门之间在运行中容易给漂浮物卡住。翻板闸无工作桥,给管理运行带来极大不便。其次,大坝坝体、坝基渗水严重,特别是在两侧坝身和坝脚处。项目可研对坝体进行防渗灌浆和将水力自控翻板闸改造为液压自控翻板闸。龙平渠沿渠为灌区供水的蓄水工程共6座,有一座中型水库—白沙河水库,5座小(1)型水库—翁坑水库、余家冚水库、丹竹冚水库、黄沙水库和长塘水库。总集雨面积60.2km2,总调蓄库容3375.2m3。这些水库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除险加固,项目可研不再将这些水库工程列入。龙平渠灌区青溪抽水站是为补充龙平渠水源,在干旱季节以解决龙平渠分干渠平陵镇、龙江镇23个村共42836人的生活用水需要和3.89万亩农田灌溉需要,缓解龙门县白沙河水库供水压力而兴建的,泵站的设计灌溉流量为1.62m3/s。该抽水站于2005年建成投产,工程建设中将该抽水站列入监控系统。灌区干渠总长92.61km,设计灌溉农田6.742万亩,设计引水流量8.54m3/s。干渠上现设计渠系建筑物652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座。现状渠道大部分未有衬护,渠道边坡受水流冲刷倒塌严重,渠底淤积严重,且渠道渗漏严重,渠系建筑物大部分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据此,本设计计划对整个干渠进行整治、清淤、衬砌、防渗和加固,对渠系建筑物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修、重建和新建。渠线、渠道纵坡原则上与现状一致,渠系建筑物大部分在原址维修或重建,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新建或取消部分建筑物。龙平渠灌区范围包括龙城街道、龙田、平陵、龙江4个镇(街道),渠首位于龙城街道办事处黄竹沥村万屋自然村,灌区均属丘陵地貌,平陵、龙江属石灰岩缺水地区。龙平渠灌区就是引增江上游水到东江支流的公庄水域的平陵、龙江2镇,平陵分干渠的渠尾快到了龙门与博罗县的交界处。根据工程可研报告,本次改造主要是针对目前干渠工程存在的问题,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主要设计内容包括渠首引水坝、干渠渠道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三大方面。主体建设内容有:改造明渠92.61km,其中主干渠29.76km,甘水分干渠5.77km,龙江分干渠33.69km,平陵分干渠23.39km。引水坝改造1座,倒虹吸5座合计长度864m,放水涵244宗,渡槽(跨渠、过水渡槽)56宗,合计长度424.5m;改造水闸(分水闸、节制闸、排洪闸)73座,新建及改造机耕桥、人行桥、交通桥共242座,改造及新建溢流堰4座、新建或扩大施工道路47.5km。主体工程施工期从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分期实施。工程总投资20666.69万元。项目工程由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临时施工道路区、施工营造区组成。项目建设总占地面积为148.29hm2,其中永久占地117.72hm2,临时用地30.57hm2。工程建设将生产开挖土石方量85.8万m3,回填土石方量39.90万m3,弃方45.90万m3。灌区位于低山丘陵区,地形平坦,树林茂密,周围无工业厂企、自然景观和保护区,外部建设条件较为理想,灌区改造施工对灌区外围的农田村庄影响较小。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整个灌区的改造建设施工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应当根据本工程的自然条件和施工特点以及施工工期等因素,因地制宜,制定切合本工程实际、行之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方案,保护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使项目区的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使灌区活动与项目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根据有关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对防治工程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1.1.3项目立项情况受惠州市龙门县水利局的委托,我公司于2008年10月承担了《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设计工作,并于2009年3月完成主体报告的相关设计工作,现开始相关报建工作。为落实《水土保持法》的规定,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的要求,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与主体工程设计同时进行,惠州市龙门县水利局委托我公司编制《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规程和技术规范,我公司于2009年3月中旬组织水土保持专业人员与主体设计人员对现场进行踏勘,对项目区的自然状况、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水土流失等进行了调查和资料收集,在分析了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图集及投资估算书等资料后,开始编制《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以下简称“报告书”),2009年5月中旬编制完成了《报告书》(送审稿)。受广东省水利厅委托,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09年6月10日在惠州市龙门县组织召开了《报告书》(送审稿)技术评审会。会议成立专家组进行讨论与评审,最后评审顺利通过,听取了评审会专家组的保贵意见后,我公司根据评审会专家组意见(见附件三)对《报告书》(送审稿)进行了认真的完善修正,并结合2009年11月25日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主体工程评审会的有关修改意见,最后于2009年12月26日编制完成《报告书》(报批稿)。1.1.4方案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规定的编制深度原则,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与主体工程一致,因此确定本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研深度,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的第一年,即2013年。届时方案确定的各项水土保持设施应全部建成,并发挥功能,满足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的要求。1.2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根据《关于划分国家级的重点预防保护区的公告》(水利部[2006]2号及《广东省人民政府授权发布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广东省水利厅[2000.9.11]),项目工程区域位于龙门县,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边缘,属岭南平原丘陵区,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本项目工程属建设类项目,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按一级标准指标值执行。结合本工程所在区域气象条件及水土流失现状,确定本方案的相应目标值为: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以上,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7%以上,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0,拦渣率达到95%以上,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9%以上,林草覆盖率达到27%以上。1.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主体工程灌渠改造总长92.61km,主体设计中渠系布置基本利用原渠线,并维持原有纵坡不变,渠道采用梯形断面,迎水面主要采用预制砼护坡,土工膜防渗,背水坡采用植草护坡。主体工程设计在保障灌渠安全运行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本工程为改建工程,渠线方案沿旧渠走向,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景观的破坏较小,本着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扰动土地,减少土方量,从水保角度分析,沿旧渠走向是合理的。主体工程规划选定了七处弃渣场,其中主干渠沿线设置3个,平陵分干渠2个,龙江分干渠2个,弃渣场均选择在山窝谷地及渠边山塘凹陷处,所选弃渣场下游无重要的基础设施、集中居民点和工业企业等,基本利用荒沟、凹地和支毛沟的山坳型渣场,没有大的集雨区域和防洪排水量,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弃渣场选址要求。工程施工期主要安排在枯水季节,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主体工程对渠堤边坡采取各项防护措施,减轻了渠道水流、降雨及径流对上下游坡的冲刷,各项措施均具有良好的水保功能,其防护标准满足水土保持要求。从预防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角度对主体工程布置、设计进行正确的评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水保措施项目的重项或漏项,保证水保方案编制的完整性,减少工程的重复投资,而且有利于水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更重要的是从水土保持专业角度对主体工程设计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主体工程部分并没有对弃渣场、施工道路区、施工场地的临时防护以及临时占地区施工结束后的生态恢复等进行设计和细化。因此,本报告将对这些区域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做好施工过程中特别是施工临时防护措施以及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将项目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降低至最低限度。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会新增水土流失,对项目区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后,可有效防治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不存在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中规定的绝对或严格限制项目建设的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工程建设是可行的。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防治分区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和规范总则的要求,较准确地界定建设方所承担的防治责任,划定本工程的防治责任范围。防治责任范围由两部分组成,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治理的重点放在项目建设区,对于直接影响区,视具体的流失情况而定。本工程位于广东省中部山区,依据有关的设计资料及现场查勘,参照同类工程在相似地形条件下施工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划定本工程的防治责任范围。本工程防治责任范围为196.75hm²,其中项目建设区148.29hm²,直接影响区48.46hm²。项目建设区划分为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临时施工道路区、施工营造区共4个一级防治分区,又根据不同工程施工特征,将主体工程区划分为挖方区段、填方区段和渠系建筑物区三个二级分区。1.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本方案主要针对主体工程区、施工营造区、施工临时道路区及弃渣场四个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根据主体工程可研报告、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并结合野外实地查勘,采用类比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预测统计,各项预测结果如下:本工程各区域扰动原地貌、破坏土地和植被面积148.29hm2。根据现场查勘,灌区改造建设因施工需要而被破坏的林草、经济林果、竹林等,面积约为30.12hm2,需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面积为7.22hm2。根据主体工程设计,挖方段土料可满足沿渠填土要求,填方39.9万m3,挖土石方85.8万m3,挖方大于填方。经调配平衡后,约有45.90万m3弃渣。依据灌区改造建设项目及其施工特点,结合本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预测总的水土流失量为33917t,预测新增水土流失量32732t。新增水土流失量中,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主体区水土流失量最大,占新增水土流失总量的77%,其次为弃渣场、施工道路区各占11%,最少为施工营造区占1%。施工建设期,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主体工程区、施工道路、弃渣场,这些区域为水土流失发生的重点区段,也将作为水土保持监测和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1.6水土流失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水土流失防治采用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治理与预防相结合、治理与管护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水土保持措施总体上按“分区控制、治理”的方式进行布局,将工程划分为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临时施工道路区、施工营造区共4个一级防治分区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各区按照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构成进行实施。主体工程区:主体工程区根据施工特征不同又分为填方区段、挖方区段和渠系建筑物区三个二级防治分区,采用挡墙、坡面防护等工程措施和边坡种草、边坡坡脚种植乔木、撒播草籽等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措施;渠系建筑物根据地形、地质情况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结构型式和类型,多种形式结合完善排水系统。弃渣场区:山窝型及山塘凹陷型弃渣,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建拦挡防护措施,完善排水系统,弃渣面植树造林。施工道路区:平整场地,建排水系统,铺草皮、植树种草,工程结束后采取深挖翻土,种植树苗,恢复原有林地等措施。临时施工营造区:开挖面削坡,建排水系统,铺草皮,平整场地,工程结束后采取深挖翻土,种植树苗,恢复原有林地等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内容主要包括临时土袋拦挡、浆砌石砌筑、植草护坡、全面整地、植树、草皮铺种及撒播草籽等项目,其中主体工程已列入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工程量有:浆砌石排水沟4123.7m3,植草皮302169.6m2;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本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工程量有:浆砌石1035.8m3,干砌石5591m3,全面整地30.57hm2,排水沟及沉砂池土方开挖17832m3,编织袋土袋8405m3,植树65610株,铺草皮3.75hm2,撒播草籽14.58hm2,喷播植草2.4hm2。1.7水土保持监测根据项目防治责任范围、重点防治区域的划分和水土流失特征,结合项目建设特点和新增水土流失预测结果,主体工程区和弃渣场作为监测重点。监测的内容有影响水土流失及防治的主要因子、水土流失状况、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效果,主要采用调查和巡查监测法。调查监测(包括全面调查、监测点内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运行情况调查、样地调查、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观测)每年进行两次,其中雨季前后各一次;地面观测按不同观测设施分别确定观测频次。本项目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监测期限为3年。1.8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809.44万元,其中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计入水土保持投资估算253.78万元,本水土保持工程新增投资555.66万元,为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新增水土流失专项治理措施投资。新增水保投资中工程措施139.43万元,植物措施134.68万元,临时措施工程83.73万元,独立费用166.37万元(包括水土保持监测费54万元),基本预备费31.45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0.72万元。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将产生明显的保水、保土等基础效益。工程建设扰动区域除硬化、建筑物及工程措施占地面积外,其它占地经土地整治后,土壤入渗能力增强,特别是通过采取绿化措施增加了地表植被,提高了土地涵养水源的能力,从而减少了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量。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土壤侵蚀较严重的现状得以改变,土壤侵蚀模数降低,随着植被恢复,使项目建设区保土能力进一步增强,项目各分区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可以达到以下方案设计目标值:土壤流失控制比1,拦渣率97%,扰动土地整治率100%,水土流失总治理度100%,林草植被恢复率100%,林草覆盖率49%,可以实现设计水平年的防治目标。1.9结论与建议本工程建设不违反《水利部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保[2007]184号)的有关规定,也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有关要求,不存在绝对或严格限制工程建设的重大水土保持因素,从水土保持角度来讲,工程建设是可行的。建议主体工程设计单位下阶段设计时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优化土石方平衡,尽量减少工程弃渣量;加强对水土保持工程涉及的拦挡措施、边坡防护措施的工程安全稳定性复核;并优化施工进度安排计划,尽量利用枯水季节,避开雨季施工,以减轻水土流失量。施工单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有关要求。应对工程实施招投标制,并聘请有相应资质的水土保持监理单位、监测单位分别对本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理、监测。水土保持措施应严格遵守“三同时”制度要求,水土保持资金应实行专户管理。1.10水土保持方案特征表水土保持方案特征表如下表1.10-1。表1.10-1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特征表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项目名称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流域管理机构珠江水利委员会涉及省区广东省涉及地市或个数惠州市涉及县或个数龙门县内四个镇项目规模中型灌区渠道长92.61km总投资(万元)20666.69土建投资(万元)13464.87动工时间2010年10月完工时间2013年4月方案设计水平年2013年项目组成建设区域长度/面积(km/hm2)挖方量(万m3)填方量(万m3)主体工程区117.72hm285.839.9弃渣场8.78hm245.90施工营造区2.79hm2施工道路19hm2国家或省级重点防治区类型国家级重点预防保护区地貌类型低山丘陵土壤类型赤红壤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南亚热带雨季常绿阔叶林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500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196.75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500项目建设区(hm2)148.29扰动地表面积(hm2)148.29直接影响区(hm2)48.46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30.12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33917新增水土流失量(t)32732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主体工程区、弃渣场、临时施工道路、施工营造区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7%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9%林草覆盖率(%)27%防治措施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主体工程区浆砌石排水沟4123.7m3(主体工程已列)植草皮302169.6m2(主体工程已列),喷播植草2.4hm2沙袋挡墙4980m3,排水沟土方开挖247m3弃渣场浆砌石截水沟639m3,干砌石5591m3,土地平整8.78hm2,沉沙池土方开挖158.4m3,浆砌石挡墙353m3。种草8.78hm2,植树39510株。排水沟土方开挖856m3施工道路土地平整19hm2植树14940株,铺种草皮37500m2,种草3.32hm2。排水沟土方开挖16250m3沙袋挡墙2000m3施工营造区土地平整2.79hm2,沉沙池土方开挖44.8m3。种草2.48hm2,植树11160株。排水沟土方开挖276m3沙袋挡墙180m3投资(万元)231.32296.5783.73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809.44(新增555.66)独立费用(万元)166.37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8.95监测费(万元)54补偿费(万元)0.72方案编制单位惠州市华禹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建设单位龙门县龙平渠管理处法定代表人及电话胡铁华法定代表人及电话潘木标地址惠州市新岸路国商大厦B座5楼地址龙门县龙城街道办邮编516007邮编516800联系人及电话张红英13829974011联系人及电话李伟红13829979148传真传真7780383电子信箱LMZHY@126.COM电子信箱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方案编制总则2.1方案编制的目的及意义2.1.1方案编制的目的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包括引水渠道、渡槽、穿河涵洞、分水(节制)闸、泄(排)水闸、机耕桥(人行桥)以及施工(工程运行管理)道路、临时工程等等,项目建设涉及用地类型主要包括耕地、园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地。工程施工不可避免地导致原有土地的自然结构、地表植被、水体循环路径遭受破坏,遇降雨极易造成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以及“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各类项目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针对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及涉及扰动地表的土壤类型特性,采取因地制宜的防治策略,编制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方案。其目的是通过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落实,有效控制水利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减轻对下游河道、区域内塘库及农田等以及周边的人居环境的不良影响,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水土保持方案为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竣工验收等工作提供依据;为本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开展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工作提供依据。2.1.2方案编制的意义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是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能够具体落实的技术保证,也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和验收的法律文本依据。结合主体工程设计,针对本工程施工建设特点,采取恰当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新增的水土流失,同时对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2.2编制依据2.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年通过)。(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3年8月);(5)《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颁发);;(6)《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8)《广东省采石取土管理规定》(1998年月11月27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1日实施);(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修订)。2.2.2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第5号令,1995年5月30日);(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关于印发《水土保持生态监测网络管理办法》的通知)(2000.1);(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6号令,2002年10月14日);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4)《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第24号令,2005年6月22日);(5)《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8号,2006年12月18日)2.2.3规范性文件(1)《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继续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办函〔2002〕154号);(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文);(3)《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4)《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制格式的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5)《广东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粤府【1995】95号)。(6)《关于发布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通告的通知》(广东省水利厅粤水农〖2000〗23号);(6)《关于颁布〈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9)《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10)水利部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工作的通知》(水保[2007]184号;(11)《关于加强省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评审管理工作的通知》(粤水保[2007]96号;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2)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关于《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13)关于引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水保监[2008]8号);(14)《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2.2.4规范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规范》(GB50434-2008)(3)《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4)《水利水电工程量计算规定》(DL/T5088-1999);(5)《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53.1-1653.6-2008);(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2008);(9)《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10)《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1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12)《防洪标准》(GB/550201-94);(1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2.2.5技术资料(1)《广东省土壤侵蚀现状图(1:100000)》;(2)《广东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2000-2010-2030-2050);(3)《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4)《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图集》;(5)《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估算书》;(6)《惠州市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技术评审会评审意见》2.3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根据《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2006]2号文)及《广东省人民政府授权发布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广东省水利厅,2000.9.11),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属岭南平原丘陵区,龙平灌区所在区域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同时也属于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本项目工程属建设类项目,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按一级标准执行。项目区年降雨量2133.6mm,区内植被覆盖率高环境优美,水土流失轻微,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各项指标值根据规范中有关规定调整。2.4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方案编制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指导思想。水土保持方案为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项目服务:(1)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自然景观的角度出发,论证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主体工程设计是否存在不合理性,提出优化方案;(2)针对该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遵循防治结合、因害设防、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坚持全局观点,采用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及其它环保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使水土保持措施与工程安全及环境保护紧密协调、互为裨益。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5方案编制的原则(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防洪等的要求;(2)结合本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设计工程和植物措施。措施设计遵从先拦后弃原则,对于特殊情况边弃边拦。所选的树、草种应符合当地的立地条件,并尽量采用本土生长的树、草种;(3)防止投资重复计算,对主体工程设计中已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措施,在方案中仅进行说明,不再计列投资;对于不能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应进行补充设计,计列增加部分的投资;(4)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则;(5)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及坚持“三同时”原则;(6)遵循局部与全线、单位与综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2.6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T50433-2008)等文件的规定,新建、扩建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深度应与主体工程所处阶段要求相适应,本项目现处于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因此本方案的设计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施工准备期2010年8月~2010年9月,第一期工程实施引水坝改造、主干渠0+000至11+000和甘水分干渠,初步拟定为2010年10月初至翌年4月底。第二期工程主干渠11+000至分水坳29+760,初步拟定为2011年10月初至翌年4月底。第三期工程实施平陵、龙江2条分干渠,初步拟定为2012年10月初至2013年4月底。本项目属于建设类项目,水保方案设计水平年定为工程完工的第1年,根据“三同时”原则以及结合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安排,本方案设计水平年定为2013年。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3项目概况3.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东省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单位:龙门县龙平渠管理处地理位置:龙门县龙平渠渠首位于龙城街道办事处黄竹沥村万屋自然村,灌区属龙城街道办、龙田镇、平陵镇、龙江镇管辖范围,呈线性分布,始于天堂山水库下游二级电站渠首电站,拦截一号发电机尾水将灌溉水源引入灌区,分主干渠、平陵分干渠、龙江分干渠和甘水分干渠,灌区范围介于东经113°48′26″至114°24′58″,北纬23°20′06″至23°57′50″之间。具体位置见附图一所示。建设性质:改建工程建设规模:根据国家现行《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本工程灌溉面积6.742万亩,工程等别为Ⅲ等,规模为中型。本次可研工程设计内容包括引水坝、干渠和渠系建筑物,干渠引水流量为8.54m3/s。工程区主要建筑物级别划分及相应的防洪标准见表3.1-1。临时建筑物的级别均为5级。表3.1-1灌区建筑物级别及防洪标准划分表建筑物名称引水流量(m3/s)建筑物所属级别防洪标准设计校核渠首引水坝16320年一遇50年一遇主干渠渠道系统8.54420年一遇渠系建筑物分干渠渠道系统灌溉流量<5510年一遇渠系建筑物过水流量<5临时建筑物55年一遇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设计灌溉保证率:龙平渠灌区位于龙门县的中部,属于南方湿润地区,种植结构基本以水稻为主,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的规定,灌溉设计保证率取90%。地震设防烈度:根据《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本工程场地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区内,本工程不考虑防震要求。可研报告工程总投资:20666.69万元。建设工期:施工总工期为23个月。3.2项目组成及工程总体布置3.2.1项目组成本次可研主要是针对目前干渠工程存在的问题,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主要设计内容包括渠首引水坝、干渠渠道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等三大方面。(1)渠首引水坝渠首引水坝由溢流坝、水力自控翻板闸、渠首电站前池引水闸和冲沙孔组成。本次设计对渠首引水坝坝体进行防渗灌浆和将水力自控翻板闸改造为液压自控翻板闸。(2)干渠渠道工程龙平渠干渠长92.61km。干渠改造原则:现有渠系布置基本合理,本次设计尽可能在现状基础上进行改造,不另新开渠道,渠道断面则在现状的渠槽内进行拓宽或填筑改造。(3)渠系建筑物工程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现状渠系建筑物包括排洪闸59座,节制、分水闸共14座,穿渠涵26宗,倒虹吸5宗,放水涵244宗,过水渡槽21宗,跨渠渡槽35宗,跨渠桥梁242座,溢流堰3宗,共655座。根据现场勘察和内业验算,对不满足使用和安全要求的建筑物进行维修、重建,新建部分必须的建筑物。经统计共计整治渠系建筑物652座,详见表3.2-1。表3.2-1拟整治的渠系建筑物汇总表单位:座建设性质工程项目现状整治加固后备注维修重建新建合计排洪闸615815959节制、分水闸16141414穿河涵2222过水渡槽21212121跨渠渡槽35353535倒虹吸5555溢流堰33144穿渠涵26262626放水涵244244244244交通桥人行桥96969696机耕桥9624729696交通桥5020305050合计6554460626526523.2.2工程总布置3.2.2.1渠系整治改造及配套的原则对项目区主要渠系建筑物进行整治改造,是这次设计的重要内容。本次设计以原有干渠为基础,结合现有干渠分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整治,渠系按照主干渠、分干渠分级。渠系整治改造及配套的原则:(1)合理利用原有渠线,维持原有纵坡不变,对局部冲淤和过分弯曲的渠段进行调整,以节省工程量;(2)本区以砂壤土为主,渠系水损失量相对较大,且人为活动频繁,易造成渠道堵塞,清淤难度大,渠道断面按照本次设计流量及标准断面要求彻底整治,对主干渠、分干渠进行全线防渗衬砌;(3)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渠道按级配套完善,功能明确,合理设置分水口,为灌溉创造有利条件;渠系及建筑物的配置与防洪排水相结合,处理好引水与排水的关系;(4)根据灌区的节水模式,对渠道防渗采取经济可行的方案。3.2.2.2工程总布置龙平渠灌区工程始建于1956年,1957年投入运行并发挥效益,中间经过多次配套、加固、改造和扩建,至今已形成引中有蓄、引蓄结合的完整灌溉体系。灌区工程主要由上游调节水库——天堂山水库(大(2)型水库)、渠首引水坝、主干渠、分干渠及其渠系建筑物、沿渠充水调蓄水库——白沙河水库(中型水库)和其余5座小(1)型水库等组成。天堂山水库位于增江上游高明水天堂山峡谷处,距龙门县城14km,,在龙平渠渠首引水坝的上游约8km,其发电尾水流入增江,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2)型水库。水库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461km2,砼双曲拱坝,最大坝高70.0m,最大库容2.43亿m3,正常库容1.67亿m3。相应防汛库容4700万m3,天堂山水库已于1993年按设计标准竣工验收投入运行,因此本次可研报告只是在水量供需平衡计算时将该水库与灌区一并考虑,工程建设中不再将该水库列入。渠首引水坝位于龙门县城西面的龙城街道办事处黄竹沥村万屋自然村,始建于1956年,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7km2(剔除天堂山水库集雨面积)。引水坝由溢流坝、水力自控翻板闸、渠首电站前池引水闸和冲沙孔组成。溢流坝坝体原为堆石坝,为增建渠首电站,于1982年将引水坝改建为浆砌石重力坝,断面为实用堰挑流形式,坝顶高程为86.0m,平均坝高10.8m,全坝长约90m,溢流坝段长68m。1989年对溢流坝段进行了改造,改造为水力自控翻板闸,引水坝正常水位86.00m,闸门高1.5m、宽7m、共9扇,过水净宽B0=7×9=63m,坝顶高程84.50m,闸墩高1.8m。现状坝前已经多年没有清淤,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闸门与闸门之间在运行中容易给漂浮物卡住。翻板闸无工作桥,给管理运行带来极大不便。其次,大坝坝体、坝基渗水严重,特别是在两侧坝身和坝脚处。本次可研对坝体进行防渗灌浆和将水力自控翻板闸改造为液压自控翻板闸。龙平渠沿渠为灌区供水的蓄水工程共6座,有一座中型水库—白沙河水库,5座小(1)型水库—翁坑水库、余家冚水库、丹竹冚水库、黄沙水库和长塘水库。总集雨面积60.2km2,总调蓄库容3375.2m3。这些水库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除险加固,因此本次可研不再将这些水库工程列入。灌区干渠总长92.61km,设计灌溉农田6.742万亩,设计引水流量8.54m3/s。干渠上现有渠系建筑物655座。现状渠道大部分未有衬护,渠道边坡受水流冲刷倒塌严重,渠底淤积严重,且渠道渗漏严重,渠系建筑物大部分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据此,本设计计划对整个干渠进行整治、清淤、衬砌、防渗和加固,对渠系建筑物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修、重建和新建。渠线、渠道纵坡原则上与现状一致,渠系建筑物大部分在原址维修或重建,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新建或取消部分建筑物。主干、分干渠长度、控制面积见表3.2-2。表3.2-2各干渠特性表渠道名称起始桩号末端桩号设计流量备注km+mkm+mm3/s主干渠0+0005+1608.54从渠首电站引水。主干渠5+16029+7608.39沿主干渠引水甘水分干渠甘0+000甘7+1500.55从主干5+900取水平陵分干渠平0+000平23+3901.24从主干29+760分水龙江分干渠龙0+000龙33+6903.62从主干29+760分水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3.2.3主要建筑物3.2.3.1整治改造标准根据节水改造的整体思路,本次改造要求建筑物达到下列标准:(1)根据设计要求,配套完善,形成完整的水量调节功能,实现建筑物灵活运用,保证灌溉水的有效利用。(2)坚持高标准,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以降低投资。龙平渠渠系建筑物配套率差,有的渠道没有分水闸,缺少泄水闸,大部分运行时间久,损坏严重。本次渠系建筑物改造主要包括:水闸、倒虹吸、渡槽、穿河涵等设置。3.2.3.2渠系改造及主要建筑物1、渠首引水坝设计经计算坝体能满足稳定要求。改造的方案是将水力自控翻板闸改造为液压翻板闸,增加闸门运行的可靠性。闸门的高度和尺寸与原水力自控翻板闸保持一致,宽为7m,高为1.5m。为方便管理,设置检修工作桥;同时对坝体进行防渗灌浆,坝基采用帷幕灌浆形式。2、渠道衬砌方案目前渠道断面主要有全填方、全挖方和半挖半填等三种,以半挖半填断面为主,且大部分为土渠。主体设计对干渠全线进行护砌,并对全填方段、半挖半填段和全挖方段的砂卵石段进行防渗处理,而全挖方段的土质渠段则不需防渗。渠道护砌前边坡必须保持自身稳定,防渗渠段衬护与防渗措施结合处理。渠道防渗节水基本形式用三个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一:浆砌石加土工膜防渗方案。土质边坡压实平整后铺设一层土工膜,采用M7.5水泥砂浆作垫层,厚度为50mm;再用M7.5水泥砂浆砌块石护面,厚300mm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迎水面用M10水泥砂浆批挡,降低渠道糙率;背水坡采用直播种草护坡。浆砌石渠道是我国采用最早、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渠道防渗措施,在沿山渠道和石料丰富的地区可就地取材,浆砌石具有较强的稳定渠道的作用。方案二:现浇混凝土防渗方案。本方案迎水面采用C20现浇混凝土对渠道进行沿渠护砌,主干渠厚度为10cm,分干渠厚度为8cm,每5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0mm,用沥青麻丝填缝,底板下铺设150mm厚的砂卵石垫层;边坡板下铺设50mm的M7.5水泥砂浆垫层。背水坡采用直播种草护坡。混凝土防渗、抗冲效果好,糙率小,强度高,便于管理,适应性广,具有良好的模塑性,可根据设计要求制成各种形式和不同大小的结构形式。它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渠道衬砌措施。方案三:现浇砼护底,砼预制块护坡加土工膜防渗方案。本方案采用现浇混凝土进行护底,主干渠厚度为10cm,分干渠厚度为8cm,每5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0mm,用沥青麻丝填缝,底板下铺设150mm厚的砂卵石垫层;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边坡板下铺设50mm的M7.5水泥砂浆垫层;部分渠段采用土工膜进行防渗处理;背水坡采用直播种草护坡。混凝土预制块护面是一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防渗衬砌措施,其优点是:取材方便,施工技术简单,防渗效果较好,采用这种防渗形式不仅外形整齐美观,而且施工机械化程度高,用工少,速度快,对渠道的过水能力和防渗效果好。主体设计采用方案三——现浇砼护底,砼预制块护坡,土工膜防渗方案对渠道进行防渗加固。表3.2-3主干渠各桩段采用的防渗节水形式桩号断面形式防渗节水方式备注0+000~0+575矩形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护砌,M10水泥砂浆批挡。0+575~2+250梯形采用现浇砼护底,砼预制块护坡。2+250~2+710梯形采用现浇砼护底,土工膜防渗,砼预制块护坡。防渗段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710~7+750梯形采用现浇砼护底,砼预制块护坡。7+750~10+150梯形采用现浇砼护底,土工膜防渗,砼预制块护坡。防渗段10+150~21+680梯形采用现浇砼护底,砼预制块护坡。21+680~22+670梯形采用现浇砼护底,土工膜防渗,砼预制块护坡。防渗段22+670~29+225梯形采用现浇砼护底,砼预制块护坡。29+225~29+760矩形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护砌,M10水泥砂浆批挡。表3.2-4平陵分干各桩段防渗节水形式桩号断面形式防渗节水方式备注平0+000~平0+900矩形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护砌,M10水泥砂浆批挡。平0+900~平11+216梯形采用现浇砼护底,砼预制块护坡。平11+225~平11+947矩形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护砌,M10水泥砂浆批挡。平11+963~平23+390梯形采用现浇砼护底,砼预制块护坡。表3.2-5龙江分干渠各桩段防渗节水形式桩号断面形式防渗节水方式备注龙0+000~龙1+575梯形采用现浇砼护底,土工膜防渗,砼预制块护坡。防渗段龙1+575~龙6+675梯形采用现浇砼护底,砼预制块护坡。龙6+675~龙6+800矩形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护砌,M10水泥砂浆批挡。龙6+800~龙13+750梯形采用现浇砼护底,砼预制块护坡。龙13+750~龙15+078梯形采用现浇砼护底,土工膜防渗,砼预制块护坡。防渗段龙15+078~龙16+540梯形采用现浇砼护底,土工膜防渗,砼预制块护坡。防渗段龙16+540~龙33+690梯形采用现浇砼护底,砼预制块护坡。表3.2-6甘水分干渠各桩段防渗节水形式桩号断面形式防渗节水方式备注甘0+600~甘0+850梯形采用现浇砼护底,砼预制块护坡。甘0+850~甘2+500梯形采用现浇砼护底,砼预制块护坡。甘2+500~甘5+770矩形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护砌,M10水泥砂浆批挡。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3、渠系建筑物(1)过水渡槽沿渠过水渡槽由于年久失修,所有渡槽砼老化,漏水严重(详见现状图片),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渡槽槽身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结构,矩形断面,每10m设一分缝,缝宽2.5cm,用止水橡皮止水,沥青麻丝填缝。渡槽进出口连接段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结构。(2)水闸排洪闸:沿渠排洪闸共计59座,采用开敞式平底闸,闸底板与渠底齐平,闸底板与边墙连成整体,边墙顶与渠顶相平,上设启闭房和交通桥,启闭房以下闸室采用C20钢筋混凝土结构。闸体基础坐落在砂壤土质地基居多,闸后设陡槽与下游河床连接,连接处设消力池,陡槽与消力池均采用C20钢筋混凝土结构,排洪闸门选用露顶式钢筋砼平面闸门,启闭设备采用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节制闸、分水闸:重建的节制、分水闸除白沙河二孔节制闸采用胸墙式平底闸外,其余均采用开敞式平底闸,闸底板与渠底齐平,闸底板与边墙连成整体,边墙顶与渠顶相平,上设启闭房和工作便桥,启闭房以下闸室采用C20钢筋混凝土结构。(3)穿河涵龙平渠穿河涵共两座,为白沙河穿河涵(桩号17+355)和文笔河穿河涵(桩号24+967)。将白沙河穿河涵和文笔河穿河涵列入改造范围,在原址拆除重建,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方涵,(4)倒虹吸管龙平渠倒虹吸管共有5条,干派、城西、洪坎、黄沙倒虹吸管和溪背倒虹吸管。按原虹吸管的形式重建维修分别采取拆除后重建、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改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管两种型式。(5)溢流堰除新建的石龙头溢流堰采用折线型实用堰外,其余3座均为平底宽顶堰,堰顶均与渠道通过加大流量时的水位齐平,边墙顶与渠顶相平,上设交通桥。石龙头堰体为M7.5浆砌石外包C20钢筋混凝土护面,溢流堰堰后设陡槽与下游河床连接,连接处设消力池,陡槽与消力池均采用浆砌石结构,底板加钢筋混凝土护面。(6)跨渠桥梁重建交通桥结构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桥,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7)排水工程灌区地势高,灌区的排水,根据实地调研和勘察,都是利用天然排水沟道,较通畅,排涝能力能够满足要求,本次设计不涉及这些天然河道的治理,仅对包括灌区干、支沟以下排水系统整治。3.3主体工程施工组织3.3.1施工条件3.3.1.1通讯条件本工程对外通讯方便,施工通讯较好,可利用附近的通讯线路安装临时程控电话作为主要通讯设施及配置移动电话作为通讯工具。3.3.1.2施工场地条件本工程施工场地大部分堤段附近地势平坦或场地较宽,附近建筑物或障碍物较少,工程布置受限制的地方很少,便于组织施工。由于龙平渠目前正在运行,必须保证主要灌溉期干渠的正常供水,因此工程施工期安排在10月至次年的3月份的非主要灌溉期进行。3.3.1.3施工场地水文、气象条件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工程所在地的城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2133.6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21mm,汛期4月至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3.6%,10月至3月降雨量占全年的16.4%,多年平均气温21.07℃,最高气温为38.5℃,最低气温为-4.4℃,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是合适的施工期。3.3.1.4施工用风、水、电条件本工程施工用水可直接从附近河、塘中抽取;居民点附近堤段的施工用电可与供电部门或企业、居民协商拉线采用市电解决,不方便拉线的堤段由施工单位自备发电机解决;本工程有两处施工点较偏僻,分别是白沙河穿河涵和文笔河穿河涵,工程用电量大,需配备高压线路来供电,高压供电线路共长2km。施工用风也由施工单位自备风压机供给。3.3.1.5建材供应及天然建材水泥可直接向厂家订购,钢材、木材及次要的材料可从县城中购买或向生产厂家订购。石料可由城区附近具有采矿许可证的石场提供。灌区各镇、县城附近有石料场大小共计6个,储量及供应量可满足施工要求,石场石质坚硬,基本上是粗粒花岗岩及极细粒花岗岩,弱风化至新鲜岩石,硬度6~7级,品质优良。砂料可随施工需要直接从西林河床、白沙河床取用或在砂场购买。西林河、白沙河的砂含泥量极低,质地坚硬,品质优良,储量充足。土料综合利用沿渠开挖土方,沿渠开挖土方质量满足要求,总开挖量达85.8万m3,也满足数量要求,主要材料来源见表3.3-1。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3.3-1工程主要材料来源计划表材料材料来源备注回填土料沿渠开挖方运距2km块石县城、平陵、龙江石料场运距40km砂西林河砂场运距30km水泥平陵、龙江所在地水泥厂32.5Mpa(#425)转窑普通硅酸盐水泥钢材所在地建筑材料市场木材所在地建筑材料市场3.3.2施工导流型式与布置本工程建筑物主要为引水渠道及其附属建筑物。渠道基本上沿山坡布置,大多数建筑物施工不需要导流,施工需要导流的主要是跨河建筑物。本工程的跨河建筑物主要有:渠首引水坝;干渠的干派倒虹吸、龙头渡槽、白沙河穿河涵、文笔河穿河涵;甘水分干渠城西倒虹吸;平陵分干渠洪坎倒虹吸;龙江分干渠溪背倒虹吸等。1、引水坝施工导流渠首引水坝施工,需计算10月~3月分期施工洪水,洪水标准采用5年一遇,施工洪水为121.37m3/s。该坝为渠首电站发电的引水坝,电站发电的尾水流入龙平渠进行灌溉,坝体设置有两条冲沙孔,电站建设时也是通过这两条冲沙孔来导流的,本工程施工时可作为导流孔。同时电站发电前池也可通过原设置的放水孔来导流,因此引水坝施工导流容易解决。2、渡槽施工导流渡槽的施工导流主要是对槽墩施工,导流形式主要是对槽墩分别逐一施工,对槽墩采用砂包围堰封闭槽墩基坑进行施工。砂包围堰高度为2.0m,顶宽1.0m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堰体迎水坡及背水坡坡度采用1:1。共需设置施工围堰的施工位置有6个。3、穿河涵施工导流穿河涵分别为白沙河穿河涵和文笔河穿河涵,施工导流时段和导流方式必须与施工安排相结合。穿河涵施工工序较多,且在河道上施工受上游降雨的影响较大,因此其施工期安排在一个枯水期完成,且必须在汛期之前竣工,施工时段安排在10月~次年3月。穿河涵施工的导流方式为利用河道本身导流,即分段施工,分期导流。将河道分成两段,一段施工,一段导流,该段施工完成并能过水后,将施工好的坝段围堰拆除,并将另一段河道截流,用施工好的涵段导流。穿河涵施工导流采用袋装土石围堰挡水。根据施工期洪水计算成果和堰顶水力计算,围堰高3m,顶宽3m,上、下游坡1:1.5。由于白沙河水和文笔河水在枯水期水位很浅,因此围堰施工采用人工堆填的办法,先行将土石混合料装入编织袋,再按设计要求人工堆砌,并在围堰中间设一道土工膜防渗。围堰外坡河道缩窄段抛石护脚。4、倒虹吸管施工导流本工程共有5座倒虹吸管。每座倒虹吸管则需采用砂包围堰对河道上下游进行挡水,导流明渠的形式进行导流。综合各河道集雨面积,砂包围堰高度为2.0m,顶宽2.0m,堰体迎水坡及背水坡坡度采用1:1。导流明渠采用下口宽为4.0m,上口宽为8.0m,高2.0m的土渠,并在渠面铺设防渗土工布进行导流。围堰外坡河道缩窄段抛石护脚。3.3.3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本工程主要施工项目有渠道边坡开挖和渠底清淤、渠道预制砼块护坡、现浇砼护底、土工膜防渗和渠系建筑物重建及维修等。按灌区渠系的作用,施工项目可分为渠道系统、渠系建筑物两大类。主要施工项目有土方开挖、石方开挖、土方回填、混凝土浇筑、浆砌块石等。3.3.3.1渠道系统施工本工程的渠道系统施工主要有渠道开挖、清理和渠道衬砌。在渠道开挖施工之前一周,先对施工区进行铲草,集中堆放。主要施工项目有:渠道土石方开挖、砼浇筑、浆砌块石、边坡植草保护等。该项工程工程量较大,线路长,但施工又不能影响农田灌溉,因此工程计划分段施工,分三个枯水期共18个月,每年施工时段自10月至次年3月。工程的施工次序为:先进行渠道土石方开挖和填筑,其次进行边坡平整夯实和渠底砂石垫层铺填压实,再铺设边坡防渗土工膜,然后进行边坡水泥砂浆垫层和砼预制块铺筑,再进行渠底砼浇注,最后对土质边坡进行植草处理。工程施工时,土石方开挖和填筑均采用机械施工,人工配合;渠底和边坡平整采用人工施工,夯实采用机械施工,人工配合;土工膜铺设也采用人工施工;渠底现浇砼施工采用0.4m3砼拌和机集中拌和,用手扶拖拉机和人力斗车运送入仓,人工平仓,插入式和小平板式振捣器振捣,人工抹平;边坡预制块砼施工采用在预制场进行浇注预制,然后用汽车运至现场铺设,垫层和预制块铺砌砂浆在现场拌制;边坡植草施工采用喷草机进行施工。3.3.3.2渠系建筑物施工渠系建筑物工程主要包括进水闸、节制闸、隧洞、渡槽、倒虹吸、分水涵闸、泄洪堰闸、交通桥和管养房等建筑物,主要工程项目有基础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土石方开挖、浆砌石砌筑、钢筋砼浇筑、土石方回填、配套部件和机电设备安装等。该项工程较为分散,单个工程量不大但数量多,且施工不能影响农田灌溉,因此该工程与干渠整治配套,安排三年进行分段施工,分三个枯水期共18个月,每年施工时段自10月至次年3月。工程的施工次序为:先进行基础土石方开挖,其次自下而上进行钢筋砼浇筑和浆砌石砌筑,然后进行土石方回填,最后进行配套部件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时,土石方开挖和填筑均采用机械施工,人工配合,但土石方填筑时必须采用小型机械,不得影响建好的建筑物的稳定;浆砌石采用灰浆搅拌机拌制砂浆,人工砌筑;砼施工采用0.4m3砼拌和机集中拌和,用手扶拖拉机和人力斗车运送入仓,人工平仓,插入式和小平板式振捣器振捣,人工抹平;钢筋制作则采用钢筋切断机切割,钢筋弯曲机弯曲,人工绑扎,部分钢筋采用电焊机焊接。3.3.4施工交通及施工总布置3.3.4.1对外及场内交通本工程紧邻干线公路,周边有S119,S244与周围城市相连通,对交通便利。可以将其作为对外交通主要运输道路。外来物资和主要建筑材料均通过公路运往项目区。场内交通运输主要为主体工程的土方开挖出渣、土石方回填、砼浇筑等运输。项目区有村级公路田间机耕路,因此场内主要交通干线则可利用各村级公路及田间机耕路,各弃渣场和施工营造区均有已建道路通往其附近,只需驳接修缮部分道路即可形成场内交通网,便于交通运输。场内施工道路采用泥结石路面,厚200mm,修建临时道路特性见表3.3-2。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3.3-2临时施工道路情况表序号项目长度(km)路面宽度(m)备注1沿线新建施工道路157厚200mm泥结石路面2新建至各弃渣场77厚200mm泥结石路面4新建至施工营造区57厚200mm泥结石路面合计273.3.4.2施工总体布置(1)布置原则尽可能少占耕地,充分利用滩地、荒地;由于本工程施工线路较长,采取分散布置。(2)营地布置本工程施工战线长,范围宽敞,不可能集中布置施工工场设施。考虑到邻近县城及部分村庄,可适当租用部分民宅。无条件的施工堤段,宜设置临时设施。施工营地布置由生活房屋、施工辅企以及仓库等组成,工程共分三年度分段实施,施工总需设置30个施工点,临时施工用房均布置在各施工点附近。由于各施工点均在村庄附近,施工用电可就近接线引用,不专设变电站,同时,各施工点另设一台柴油发电机备用。(3)工程建设项目部工程建设项目部设在原龙平渠管理处内,全部利用管理处的设施,以节省投资。项目部包括建设单位的办公场所、生活娱乐场所、仓库等,同时还设有施工单位管理层的办公场所。3.3.4.3渣场规划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弃渣均需选择弃渣场堆放,下面对弃渣场规划进行具体说明:(1)布置原则1)弃渣场尽量布置在缓坡、低洼地或沟道,以减少拦渣工程的工程量;2)交通便利,同时考虑就近堆放,以减少运输费用;3)弃渣场应尽量利用荒坡荒滩,以少占耕地。(2)布局结果根据上述布置原则,本工程共设置7个弃渣场,总占地面积8.78hm2。其中4个渣场布置在山窝,3个渣场布置在低洼山塘凹陷地,山窝局部区域长有灌木。沿线桩号分别为:2+500,9+512,24+430,平3+440,平14+550,龙6+990,龙25+150。表3.3-3弃渣场规划 弃渣场编号渣场位置渣场类型渣场面积(hm2)渣场容量 弃渣来源平均堆渣高度(m3)(m)Ⅰ2+500山窝2.3140000主0+000~5+1504.6Ⅱ9+512山窝2.1157500主5+000~17+6007.5Ⅲ24+430山塘2.2132000主17+600~29+7505.07Ⅳ龙6+990山窝0.5231000龙0+000~13+3005.8Ⅴ龙25+150山窝0.4524000龙13+300~33+6503.8Ⅵ平3+440山塘0.5846000平0+000~12+2008Ⅶ平14+550山塘0.6342000平12+200~23+2503.2合计8.785725003.3.4.4施工临时占地工程施工临时占地见表3.3-4。工程的施工布置具体见LPQ-水保-02。表3.3-4施工临时占地项目单位占地面积施工营造区hm22.79弃渣场hm28.78改建、新建临时施工道路hm219.00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合计30.573.4工程征占地本工程占地范围由永久征地和施工临时用地两部分组成,涉及龙门县的龙城街道办、龙田镇、龙江镇、平陵镇。工程永久征地包括灌渠和工管用地的占地,均属原旧渠道占地及渠道管理用地范围,考虑以后工程运行管理设置的堤顶路,本工程涉及永久征地主要为渠顶扩宽占地范围。施工临时用地范围包括施工营造区、渣场以及其它临时道路等,详见下表:表3.4-2工程占地面积汇总表单位:hm2序号项目园地耕地林地其它农用地荒草地水利用地合计旱地菜地1永久占地原工程占地主体工程102.67102.67新增永久用地主体工程4.111.421.577.030.91 15.052临时用地施工营造区0.31 2.482.793弃渣场 8.78 8.784施工道路4.096.295.33.32 19.00 5合计8.517.716.8719.130.912.48102.67148.293.5土石方平衡本工程土方开挖约85.8万m3,土方填筑39.9万m3,经过施工进度安排和结合本工程特点,进行土石方平衡设计后,土方填筑及围堰回填均利用开挖料,最后产生弃渣45.90万m3。可研阶段主体工程设计中施工临时道路仅按照每公里综合指标进行费用估算,无土石方数量,原则上采用半挖半填、就地平整方式进行修筑;引水坝维修采用围堰一次拦断河道,围堰土方采用库区内开挖土料,施工完毕围堰拆除后运至弃渣场堆放136
***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工程土石方平衡情况见表3.5-1,土石方流向框图见图3-1。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3.5-1土石方调配利用平衡表分期起讫桩号工程名称开挖(m3)回填(m3)调入(m3)调出(m3)废弃(m3)土方开挖本桩段利用方数量来源数量去向数量去向第一期工程(甘水渠、主干渠0+000~11+000)甘水渠甘0+000~5+770渠道17915227904875主干渠 2#弃渣场涵闸、渡槽、机耕桥1086 1086砌体拆除1200 1200小计20201227904875 2286主干渠0+000~5+150渠道15089862657 882411#弃渣场涵闸、渡槽、机耕桥172009913 915 围堰6372围堰 915本桩段涵闸土方开挖 915砌体拆除4046 4046小计17214472570915 99574主干渠5+150~11+000渠道9748024210 4875甘水渠683952#弃渣场涵闸、渡槽、机耕桥197908794 147 围堰10849围堰 147本桩段涵闸土方开挖 147砌体拆除4234 4234小计12150433004147 5022 83625第二期工程(主干渠11+000~29+750)11+000~17+600渠道7729814106 631922#弃渣场涵闸、渡槽、机耕桥66234553 124 围堰1946围堰 124本桩段涵闸土方开挖 124砌体拆除2282 2282小计8620318659124 124 67544主干渠17+600~24+000渠道5562910713 449163#弃渣场涵闸、渡槽、机耕桥139076904 203 围堰6800围堰 203本桩涵闸土方开挖 203砌体拆除2235 2235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小计7177117617203 54154主干渠24+000~29+750渠道5625420890 353643#弃渣场涵闸、渡槽、机耕桥146026986 4232 围堰3384围堰 4232本桩段涵闸土方开挖 4232砌体拆除3319 3319小计74175278764232 46299第三期工程(龙江分干渠、平陵分干渠)龙江分干渠龙0+000~5+600渠道1974415625 41194#弃渣场涵闸、渡槽、机耕桥48742446 2428砌体拆除1566 1566小计2618418071 8113龙江分干渠龙5+600~13+300渠道3150619386 121204#弃渣场涵闸、渡槽、机耕桥52742777 2497砌体拆除1674 1674小计3845422163 16291龙江分干渠龙13+300~18+000渠道15006206765670本桩段涵闸土方开挖 5#弃渣场涵闸、渡槽、机耕桥116485882 5670本桩段渠道96砌体拆除1070 1070小计27724265585670 5670 1166龙江分干渠龙18+000~33+650渠道4965442631 70235#弃渣场涵闸、渡槽、机耕桥132046820 964 围堰5420围堰 964本桩段涵闸土方开挖 964砌体拆除1444 1444小计6430249451964 14851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平陵分干渠平0+000~12+200渠道8373151998 317336#弃渣场涵闸、渡槽、机耕桥197229799 1550 围堰8373围堰 1550本桩涵闸土方开挖 1550砌体拆除1493 1493小计104946617971550 43149平陵分干渠平12+200~23+250渠道2942919239 101907#弃渣场涵闸、渡槽、机耕桥184349163 271 围堰9000围堰 271本桩段涵闸土方开挖 271砌体拆除2535 2535小计5039828402271 21996合计 85800639895818951 18951 459048 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3.6施工总进度安排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场地条件和工程量情况,本工程计划分三年实施,施工期均为每年的10月初至第二年的3月底,该三年的其他时间为施工准备期。第一期工程拟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工期6个月,实施主干渠桩号0+000~11+000渠段、渠首引水坝和甘水分干渠的施工。这期工程安排5个分段同时施工,完成渠道和建筑物施工。施工期间下游的用水可通过白沙河水库、文笔河或者青溪抽水站补充。第二期工程拟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工期6个月,实施主干渠桩号11+000~29+760渠段。这期工程安排7个分段同时施工,完成渠道和建筑物施工。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施工期间下游的用水可通过龙江分干渠的黄沙水库、余家冚水库和丹竹冚水库以及平陵分干渠的长塘水库和翁坑水库蓄水补充。第三期工程拟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工期6个月,实施平陵分干渠桩号0+000~23+390渠段和龙江分干渠桩号0+000~33+690。这期工程安排18个分段同时施工,完成渠道和建筑物施工。2013年4~5月进行工程收尾工作,逐步完成工程现场清理和施工人员、设备等的撤离。主体工程施工进度表详见3.6-1。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4项目区概况4.1项目区概况4.1.1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情况4.1.1.1自然条件(1)地形、地质地貌龙门县地处广东省中部丘陵山区,地处九连山与罗浮山两大山系之间。九连山系伸入县境,向东和东南派分出分支与罗浮山脉连接。全县地质可分为七类:一、北部和西北部属燕山第三期黑云母花岗岩;二、中部偏东属侏罗系灰白色面页岩、粉砂岩、黄色细砂岩组成;三、中部偏北属石炭系黄色粉砂质页岩、黄色细砂岩、灰色或深灰色炭质页岩组成;四、中部偏西和东南部有泥盘系灰白色石英砂岩;粉砂岩、灰白色绢云母页岩,砂砾岩和二叠系砂岩、粉砂岩、页岩组成;五、中部偏西南有寒武系泥质沙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组成;六、南部有震旦系质砂岩,石英片岩,绢云母片岩及部分混合岩组成;七、形成于第四纪的河流冲质物,分布于河流两侧,主要在增江流域一带,构成河流地。龙门县境内四周丛山环抱,境内山峦起伏,群山重叠,纵横交错,构成“群山之地”。山川丘陵之间有5~70平方公里的河谷盘地10个。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有7座,最高峰为西南部南昆山的天堂顶。东江支流增江河贯穿县境南北。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的走势。地形可分为三个类型,即河谷盆地,丘陵和山地,增江两边分布着大小河谷、盆地和低山丘陵,这些小盆地耕地连片,土壤肥沃,是龙门县的重要耕作地带,居住群体错落分布,人口集中。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水文、气象本灌区雨季长,降雨充沛。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2133.6mm,最大年降雨量3673mm(上坪站1968年),最小年降雨量1116mm(地派站1963年)。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冬旱夏涝,汛期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龙门县地处亚热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暖迟、秋凉早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20.8℃,极端最高气温39.3℃(1980年7月),极端最低气温-4.4℃(1963年1月),日照时数1789.1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82%,月平均相对最大湿度为93%(1975年5月),最小湿度为62%(1963年1月)。多年平均蒸发量1220.9mm,多年平均陆地蒸发量797.7mm。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平均风力1~2级,最大风力8级,实测记录NNW向最大风速16m/s,NNE向最大风速18m/s。(3)流域水系情况龙平渠灌区(即天堂山水库灌区低总干渠)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中东部的龙城街道办事处和龙田、平陵、龙江3个镇,县境内主要河流增江,贯通县境南北。增江是东江三大支流之一,发源于新丰县的七星岭,流经从化、龙门、增城,在增城市孙家铺注入东江,总集水面积3114km2,河流长度205.6km,在龙门县境内的集水面积2126km2,河流长度128.6km,平均坡降0.714‰,干流在龙城镇附近有较开阔的平原,其余地方属山区、丘陵,只有在龙华、沙迳、麻榨圩附近有狭小的平原,另流经博罗的公庄水,平陵、龙江属石灰岩丘陵地区。增江上游已兴建天堂山大⑵型水库,控制集雨面积461km2(详见附图二流域水系示意图)。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4)土壤灌区土壤根据土壤普查,本县的自然土壤,以厚有机质层厚层花岗岩赤红壤为主,北部山区多为厚有机质层厚层花岗岩赤红地和厚有机质层厚层砂页岩赤红壤,东南部则以薄有机质层厚层花岗岩赤红壤和薄有机质中、厚层砂页岩赤红壤为主。在现有耕地中,水稻土占91%,其余为赤红地,潮沙泥地和菜园地。在九成多的水稻土中分类又以潴育型为主(占水田80%),从土壤分析结果可见,工程项目建设区基本自然土壤属薄有机质层厚层花岗岩赤红壤和薄有机质中、厚层砂页岩赤红壤。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据土壤普查取样分析,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量大于2%,碱解氮90PPM,速效磷10PPM,灌区植被概貌速效钾50PPM。土壤的酸碱性以中性面积较多,其中平陵龙江大部分耕地呈碱性反应。(5)植被龙门县属南亚热带生态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龙门县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植被及小灌木大都是药用植物及花卉等。根据《龙门县公众信息网》资料显示,龙门盛产的中草药植物主要有巴戟、山楂、狗脊、金樱子、金银花、金钱草、陈皮、山枝子、倒吊王、鱼腥草、田基黄、车前草、板蓝根、茅根、芦根等400多种。南昆山还有江南红豆杉、桫椤、金边兔耳风、红花油茶、可可茶、横经席、檀木、山木兰、山含笑等稀有物种。龙门盛产年桔、竹笋等名优水果、土特产及松、杉、桉、竹等林木。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有较大贡献的有芒箕、芦苇、芒草、白茅、葛藤和其它藤类、蕨类植物等。到2001年底止,全县林业用地17.51万hm2,占总面积22.5万hm2的77.8%,其中有林面积15.71万hm2,森林覆盖率71.3%,山地绿化率94.2%,活立木蓄积484万立方米。年林木总生长量25.8万m3,年林木总消耗量7.6万m3以下,实现了长大于消的良性循环。4.1.1.2社会经济环境概况(1)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据《龙门县国民经济基本统计资料》(2007年度)统计数据,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龙门县2007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574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089万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147898万元,增长26.5%。第三产业增加值159747万元,增长10.8%。人均GDP13282元,比上年增加1872元,增长13.2%。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64464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41.32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493万元。全年接待游客20.008万人次。龙平渠灌区包括龙门县城区和龙田、平陵、龙江四个镇(街道)。灌区2007年人口16.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万人。灌区总面积615.4平方公里(折合为344.2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4.53万亩,水田面积7.79万亩。(2)土地利用现状与评价龙门县内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其中农用地21157hm2、园地4550hm2、林地176172hm2、牧草地1hm2、水面4884hm2、建设用地9265hm2、工矿用地7033hm2、交通用地951hm2、水利用地1281hm2、未利用5862hm2、耕地25920hm2。(3)农业生产水平龙城街道办事处2006年,粮食种植面积13710亩,总产量4917吨。柑桔橙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创历史新高,占水果总产量的90.1%。平陵镇重视农业及农村经济建设,2006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51825亩,产量17950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9500亩,产量为14165吨,年末冬种作物达到10000亩。4.2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4.2.1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根据《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2006]2号文)及《广东省人民政府授权发布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广东省水利厅[2000.9.11],项目区属于国家级重点预防保护区—东江上游预防保护区,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同时也属于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见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图。根据《土壤假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项目所在地区属于水力侵蚀为主的南方红壤丘陵区,侵蚀形式以面蚀为主,土壤流失容许值为500t/(km2·a)。由于项目区以低丘和平地为主,结合野外调查经验确定项目区土壤侵蚀背景值为500t/(km2·a)。根据2006年广东省水利厅公布的《广东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项目报告》显示,龙门县2006年土壤侵蚀总面积为160.69km2,其中因自然锓蚀引起的水土流失面积为27.65km2,占总侵蚀面积的17.21%;人为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33.04km2,占总侵蚀面积的82.7%。水土流失面积统计见表4-1。表4-1龙门县水土流失面积统计表单位:hm2项目剧烈侵蚀极强度侵蚀强度侵蚀中度侵蚀轻度侵蚀合计面积(hm2)0.1817.4772.1856.6114.26160.69比重(%)0.1110.8744.9235.238.87100.00项目建设区表土主要分布第四系人工填筑土、第四系冲积层、第四系残坡积层,较深层则为粉砂岩、砂砾岩,局部为灰岩,结构松散,保水性和团粒结构差,抗蚀性和抗冲性都较差。人为因素主要是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破坏地表植被,违反自然规律。破坏地表植被,使土地失去抵抗水力冲刷的保护层,水土流失便随之发生。项目区用地范围现状主要为林地、园地和荒草地等,土地利用率较高,没有大面积的裸露地表,水土流失现状轻微。人为水土流失重点主要分布在主体工程区、弃渣场。4.2.2水土流失敏感区介绍本工程为线形工程,水土流失敏感区主要在主体工程区、弃渣场。渠系建设通过拆迁、开挖回填、施工生产生活营地及材料堆放场范围内人为扰动所引起的水土流失,扰动强烈,范围广,形成的开挖及回填边坡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影响周边的农田耕作及灌区下游排水系统,造成临近排灌系统淤塞。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在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坡比,做好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弃渣场区主要在场地平整、松散的弃土弃渣堆放过程中引起的水土流失,如果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弃土、弃渣就会淤积周围林地,危及渣场下游的农田水利。改造前的水土流失现状、原有植被、自然景观及项目区概况可见所附现场照片。4.2.3水土保持现状龙门县林草覆盖度高,历史上水土流失比较轻微。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龙门县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初步建立起广泛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体系,使现有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持。坚持“预防为主,保持优先”的原则,对现有林草资源进行保持,严格控制对生产建设和其他人为破坏。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有效控制生产建设活动,合理发展农、林、果、木、渔业生产;对部分采石、开山破坏区域因害设防,实行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治理水土流失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目前,项目区大部分林草植被覆盖较高,渠系已运行多年,渠道边坡采取了放坡、部分采取衬砌等,水土保持总体情况较好。4.2.4水土保持经验4.2.4.1治理成效党和政府历来非常关注水土保持工作,自1990年省人大二次公议通过了《整治和开发利用东江中上游水土流失区》的议案后,龙门县开始进行水土保持的整治,采取以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治理与预防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加强领导,强化资金管理和技术管理,多渠道筹集资金,认真组织实施。经过近二十年来的治理实践,已积累了一定的水土保持经验。初步建立起广泛的工程防护体系,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修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在整治水土流失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①减少了泥沙下山;②生态环境开始步入良性循环。全县林草覆盖率由41.3%增至75.2%,自然界生物链逐步恢复,各种野生动植物品种不断增加;③促进了农村的农、林、果、牧、副、渔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④涌现了一大批能充分体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特点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俱佳的治理工程。4.2.4.2主要工作经验在二十多年来的水土保持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主要工作经验:①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对面状流失治理,一般不做工程,以封育管护为主,适当补植林草木类,对流失发展较严重的坡面,则适当兴建水平沟等,以拦蓄泥沙径流,增加土壤湿度,促进林木生长,加速生态自我修复。②采取适当的人工辅助措施对沟状流失治理,除在坡面及侵蚀沟内外周围全面造林种草以外,合理设置水平等工程措施,分段拦蓄,改变地形坡度,防止切沟继续扩大,以促进林草生长,恢复植被。③合理配置治理措施,对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流失类型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措施。在抓好工程治理的同时,抓好林草措施的配套。工程建在那里,林草措施跟到那里,达到工程促林草,林草护工程的作用。根据当地水土流失特点,工程措施以筑拦沙坝为主。林草措施以封育管护为主,适当采取补植补播和人工种草等措施。④水土流失区全面实行封山育林、育草,各村都制定了从严管理维护的公约,并备有护林员,加强封育管护。⑤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配置和完善水利、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⑥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制度,切实敦促生产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有效控制和防治人为水土流失。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1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及制约因素分析与评价5.1.1主体工程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1.1.1渠线方案概况主体工程区主要包括工程建设区及工管用地区,施工项目主要有对现有渠道防渗衬砌、新建渠系建筑物及更换闸门及启闭设备,进行渠道清淤,增加或维修渠道安全设施、增加交通设施等。本项目属改建工程,根据主体工程可研设计,只提供了一条推荐渠线,没有比选方案。龙平渠运行了50多年,渠系已基本形成,干支渠网络已初具规模。此次工程主要是在原渠道上进行防渗节水改造,渠系布置基本利用原渠线,并维持原有纵坡不变。本次实测灌渠总长92.61km,分为主干渠、甘水分干渠、平陵分干渠、龙江分干渠。渠线起点位于龙城街道办事处黄竹沥村万屋自然村,主干渠由西绕东而行全长29.76km,主干渠到坳头分为平陵分干渠和龙江分干渠。甘水分干渠在龙城街道办事处城西村长演处跨西林河建倒虹吸至水西,全长5.77km。平陵分干渠于坳头分水闸处由东绕东南到平陵镇的隘子村,全长23.39km。龙江分干渠于坳头分水闸处由西绕西南再向东行到平陵镇的路滩村,全长33.69km。渠线方案基本按原旧渠走向。根据沿渠农田、旱地、果园、部分渠段接近村庄等特点,本着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拆迁、减少对耕地的占用,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工程难度、降低造价。渠线走向详见LPQ-水保-01(龙平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示意图)。推荐方案渠段统计详见表5.1-1。表5.1-1推荐方案路段统计渠道名称起始桩号末端桩号长度km+mkm+mkm主干渠0+0005+1605.16主干渠5+16029+76024.6甘水分干渠甘0+000甘5+7705.77平陵分干渠平0+000平23+39023.39龙江分干渠龙0+000龙33+69033.69合计92.615.1.1.2推荐方案水土保持评价本工程为改建工程,渠线方案沿旧渠走向,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景观的破坏较小。减少扰动土地,减少土方量,节省投资的角度看,本方案推荐主体工程方案。因此,从水保角度分析,沿旧渠走向是合理的。本水保方案按《可行性研究报告》沿旧渠走向线路方案分析、评价。5.1.2主体工程制约性因素的分析与评价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要求,本方案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设计图及实地调查,对本工程进行了水土保持约束性规定的复核,认为本工程的建设符合以下条件:(1)工程项目区不属于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和重点试验区,没有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2)工程项目区不属于生态脆弱区、沙丘区及国家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成果区。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3)本工程建设不影响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一级保护区和保留区内的水质,也不影响水功能二级区饮用水源区的水质。(4)施工道路和施工场地等布置上贯彻了不占用国家基本农田的理念,尽量利用旧路,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现有的土地资源和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以上均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规定要求,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工程建设不存在绝对或严格限制的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是可行的。5.2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与评价5.2.1主体工程占地面积的分析与评价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及布局,工程占地发生在施工临时道路、施工营造区、弃渣场。本工程占地面积共148.29hm2,其中主体工程占地117.72hm2,施工营造区占地2.79hm2,施工道路占地19.0hm2,弃渣场占地8.78hm2。主体工程在施工时候尽量减少征占地,利用原有道路作为施工道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利用沿渠原有管养区,租用附近居民的民房,这些体现了主体设计中节约用地的设计理念,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这样大大地减少了对地表的扰动影响面积,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水土保持。5.2.2主体工程占地性质和类型的分析与评价本工程建设占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工程永久占地为主体工程,占地面积117.72hm2。工程永久占地主要为渠道、渠系建筑物、防汛公路、管养所占地。根据主体工程设计,灌渠改造主要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防渗加固,对渠道背水坡采取种植草皮等绿化美化措施,这样有利于项目区植被资源的恢复,确保不因工程建设而导致区域内植被覆盖率的大大降低,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是有利的。本工程占用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对灌区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所在的村小组其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影响将很小。本工程临时占地包括施工营造区、施工道路及弃渣场的临时占地区域,面积30.57hm2。本工程临时占用的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和旱地,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地表的扰动和植被的破坏将使土壤的抗蚀力大大减弱,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因此,施工结束后必须按照原土地类型和利用方式及时进行植被恢复,遏制水土流失的发生。5.3主体工程施工组织分析与评价5.3.1土石方平衡评价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统计,本工程开挖土方85.8万m3,回填土方39.9万m3,挖方大于填方。挖方段土料大部分可满足沿渠路填土要求,考虑可利用开挖料,总弃渣45.90万m3,从水土保持角度考虑,主体工程土石方调配进行了平衡,工程的开挖土石方量用于渠顶路、施工围堰以及临时施工公路回填。降低了工程取土量和弃渣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占地,使土石方得到了合理利用,符合水土保持规范要求,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量和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5.3.2弃土(渣)场的合理性分析与评价本工程弃渣量45.90万m3,“主体工程可研设计”中已规划了弃渣场位置,考虑沿渠线路较长,选定七处弃渣场。其中主干渠沿线设置3个,平陵分干渠2个,龙江分干渠2个,弃渣场均选择在山窝谷地及渠边山塘凹陷处,沿线桩号分别为:2+500,9+512,24+430,平3+440,平14+550,龙6+990,龙25+150总占地面积8.78hm2。平均堆高5m,主要为林地。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本方案初选的弃渣场下游无重要的基础设施、集中居民点和工业企业等,基本为利用荒沟、凹地和支毛沟的山坳型渣场,没有大的集雨区域和防洪排水量,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弃渣场选址要求。各渣场地表抗侵蚀能力较强,土壤侵蚀基本上属于轻度~中度水力侵蚀。各渣场运输条件和运距、容量基本能满足工程需要。由于弃渣场堆放的土石渣受降雨和地表径流的影响,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弃渣过程中必须重点进行“上截下挡”的水土流失防治,施工结束后应根据土地利用方向进行林草恢复。5.3.3施工组织、施工工艺与方法评价5.3.3.1施工交通及场地布置评价本工程对外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根据施工需要,拟新建和改建的场内道路连通主干渠和S244公路、连通平陵、龙江分干渠与S199公路,总长27km,工程施工交通尽量利用项目区及附近现有交通公路及乡村道路,至各弃渣场的施工道路均从附近道路上就近引接,以减少施工道路修建对地表的扰动范围,控制水土流失量,同时对施工道路作为临时道路使用,施工结束后按原地类功能进行恢复,有利于保护项目区土地资源和水土保持。临时施工道路主体工程可研阶段没有具体防护措施,水保方案应对其提出施工期拦挡、排水和恢复期土地整治、植被恢复等防护措施要求。根据工程布置情况和地形条件,施工组织力求对外交通、施工及管理方便,减少扰动和征占地面积,尽量少占耕地、减少弃方等。主体工程设计了施工营造区30处,临时堆土区设置在营造区内,施工场地避开了植被良好区,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要求。主体工程选择的施工营造区地势平坦,大部分为荒草地,工程建设对此区域影响相对较小,但主体工程至施工营造区及临时堆土区施工过程临时防护及施工结束后的恢复未加提及,故该部分也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5.3.3.2施工工期安排工程工期初拟23个月,与水土流失相关的施工工序,如渠道改造、渠系建筑物新建或改建等均避开雨季,安排在当年的10月~次年4月,对工程水土保持非常有利。但工程临建房屋和施工工厂等工作安排在当年8~9月,正值雨季,建议对其进行必要的优化调整或防护设计,本方案将对此进行必要的防护设计。5.3.3.3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评价本工程建设施工区域主要为主体工程区、临时施工道路区、弃渣场区、施工营造区等。主体工程区土方开挖一般采用机械开挖并由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过程中加盖板,可有效防止沿途散溢造成不必要的土石方流失。对于沿山边开挖高度较大的边坡采取分级开采的方法,可保证开挖坡面的稳定性,降低坡面径流冲刷而造成水土流失。渠道改造后,对背水坡采取植被恢复措施,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减少了水土资源的占用。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本方案建议施工过程中应减少地表裸露时间,遇暴雨天气应加强临时防护,施工结束应及时采取护坡工程。工程弃渣由自卸汽车运输至渣场集中堆放,采用分层堆放、碾压的施工方法。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由于渣场周边有一定集雨面积,弃渣必须采取“上截下挡”、“先拦后弃”的水土保持措施;由于堆弃的土石结构疏松,抗冲抗蚀性能差,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应采取工程护坡等水土保持措施,防止弃渣下泄,稳定堆砌弃渣形成的边坡,防止水土流失对河道及农田的影响。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临时施工道路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扰动较大,部分施工道路的修建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局部地段需进行少量挖填,松散的土方易受周边的地表径流的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防护措施。总体上来看,本工程建设施工工艺结合了当地地形、环境等特点,具有合理性,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本方案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水土保持要求规范操作,土石方填筑应做到随挖、随运、随填、随压,避免水土流失;对于主体工程开挖产生的弃渣要及时清运至渣场,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防护措施,减少施工新生裸露面,雨季施工要加强临时覆盖措施。综上所述,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较为充分地考虑了水土保持要求,不违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规定的绝对或严格限制项目建设的水土保持制约因素。本方案建议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衔接好各施工程序,及时配套完成水土保持措施,进一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拦挡、排水、沉沙、覆盖等防护措施,做到工序紧凑、有序,以减少施工期的土壤流失。5.4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在主体工程设计中,有些措施具有水土保持功能。从预防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角度对主体工程布置、设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水保措施的重项或漏项,保证水保方案编制的完整性,减少工程的重复投资,而且有利于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更重要的是从水土保持角度对主体工程设计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本方案报告主要依据《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价。5.4.1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分析与评价主体工程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按投资性质划分,可分为两部分:①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并纳入水土保持投资的措施;②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但未纳入水土保持投资的措施。具体见表5.4-1。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5.4-1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表名称投资性质项目建设区纳入水保方案投资的措施未纳入水保方案投资的措施排水沟/草皮护坡/办公、管养所绿化美化路面硬化、路缘石/混凝土护坡/混凝土护脚/渠系建物进出水口边墙/消能设施5.4.1.1不纳入水保投资的工程(1)灌渠改造渠道总长92.61km,主体设计中渠系布置基本利用原渠线,并维持原有纵坡不变,渠道大部分采用梯形断面,迎水面采用预制砼护坡,土工膜防渗,背水坡采用植草护坡。方案对渠堤边坡进行防护,减轻了渠道水流、降雨及径流对上下游坡的冲刷,其防护标准满足水土保持要求。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防护工程防护工程的路缘石、挡土墙、浆砌石护坡、渠系建筑物进出口挡墙、消能防冲设施等能满足边坡稳定要求。这些具有水保功能的工程对防止地表径流对新生裸露面的冲刷,维护边坡稳定,预防崩塌、滑坡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主体工程的安全考虑,兼有水土保持功能,所以不纳入水土保持投资。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5.4.1.2纳入水保投资的工程及其分析评价(1)排水系统为了避免渠顶和渠身边坡产生的径流冲刷渠堤基边坡坡脚,主体工程设计了完善的外边坡排水系统,即在堤基边坡坡脚设置排水沟,集中疏导坡脚径流至天然排水系统,保证了堤基坡脚的安全。排水沟浆砌石约为4123.7m3。(2)草皮护坡填筑渠段以现有渠段为基础,因地制宜,削坡形成工作路,开挖过程中预留出临时土质排水沟位置;渠道与工管道路结合,避免了填方边坡出现滑坡,管理路渠道下游侧设置浆砌石挡墙或路缘石,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估算,渠道下游坡采用草皮护坡,草皮铺种302169.6m2。(3)办公区、管养所绿化美化主体工程设计在办公区、管养所进行绿化美化。绿化是灌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具体情况,在适当位置进行绿化,可以达到恢复植被、美化景观,使灌区融入自然景观,达到工程与环境协调的目的。主体对此部分只提及费用,没有具体工程量。主体工程中应纳入方案投资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及工程量详见表5.4-2。表5.4-2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量汇总表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合计(万元)M7.5浆砌块石排水沟m34123.791.89植草皮m2302169.6122.89办公、管养所美化绿化39.0合计253.78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5.4.3主体工程中在水土保持方面存在的不足本工程已经设计了较为完善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但由于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设计深度等原因,在主体工程设计中,一些施工方式和措施仍然不能够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本方案重点进行补充和完善。需要补充和完善的主要有:(1)主体工程引水坝施工采用围堰一次拦断渠道,围堰为土围堰;导流利用电站前池及电站涵管,引水坝在围堰内施工。主体工程没有考虑围堰边坡防护问题,水流冲刷围堰填筑坡面容易起水土流失,应补充围堰填筑坡面临时防护措施,本方案考虑用袋装土护坡,袋装土护坡可起到临时拦挡措施的作用,可有效防止水流对开挖边坡的冲刷和施工期对下游的水土流失危害。(2)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首先开挖或砌筑成标准断面,拓宽渠段应靠山坡或荒地开挖,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估算,开挖边坡面积约为24000m2,主体工程设计未对该部分边坡进行防护,需在本方案中对其采取防护措施。(3)本工程挖填方量大,对于满足回填要求的土料不能及时利用的需集中临时堆放,主体工程未考虑临时堆料区的防护措施,需在本方案中对其采取防护措施。5.5工程建设与运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5.5.1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工程建设对项目区水土流失影响属于人为活动的影响,施工过程中,人为活动将使地表结构被破坏,在降雨、地表径流等自然因子的综合影响下,导致项目区水土流失剧烈增加,主要表现如下: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主体工程区:土建施工期大量土方填筑,建构筑物地基、基础的开挖,使得原地貌遭受破坏、土层裸露,大量的松散土方处于裸露状态,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在灌渠开挖、填筑完毕,边坡的防护措施到位后,一段时间内仍然有水土流失,但流失强度较土建施工期已大大降低。(2)施工营造区:场平过程中开挖扰动以及人为践踏等改变土体结构,使得表层土壤抗蚀力显著降低,极易产生土壤流失。施工中临时堆置的表土,其裸露边坡土体松散、稳定性差,易发生片蚀、沟蚀等。(3)施工临时道路: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因开挖扰动使得表土层抗蚀能力减弱,在雨滴打击和水流冲刷作用下易产生水土流失。填方路段的边坡表层结构比较松散,易发生片蚀、浅沟蚀等形式的水土流失。(4)弃渣场:弃渣场一般为土质、石质和土石混合质,以坡面或填凹方式堆置,上表面一般比较平整或有一定斜坡,自然形成的松散边坡,稳定性差,坡度较陡,抗蚀性极差,易造成面蚀或沟蚀。(5)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渠道总长92.61km,因此施工组织管理合理与否、管理是否科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很大。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少占地,减少破坏面,同时要用好地,开挖、堆放要有计划进行,如果乱采挖、乱堆填也会加剧水土流失。根据本项目各区域建设特点、施工工艺以及各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和现状,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影响因素详见表5.5-1。从表中可以看出,项目施工期的土石方工程、弃渣场施工等对水土流失影响最大。表5.5-1本工程水土流失影响因素表施工行为影响原因主要影响环节影响程度施工道路土石方开挖、破坏植被开挖土石◇●▽施工营造区破坏植被及土壤结构,临时堆料临时堆料、场地平整◇●▽土方开挖土石方开挖、边坡破碎陡峭且裸露山边渠道◇●▼土方填筑土壤结构变化、植被破坏、坡面裸露渠顶路填筑◇●▼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弃渣场地表植被破坏、堆渣、开挖的裸露面开挖、弃渣◆●▼注:◆/◇——长期/短期;○/●——有利/不利影响;▼/▽——严重/一般影响。5.5.2工程运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本工程属建设类项目,运行过程中没有土石方开挖,不扰动地表,不会新增水土流失,而且,建设过程中通过采取合理科学的水土保持措施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加之工程建设后植物措施也逐渐发挥其生态防护功能,只要没有人为的再破坏,工程运行期水土流失将难以发生。5.6结论和建议本方案对主体工程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本方案对主体工程灌渠改造方案进行评价,渠线沿旧渠走向,主体工程没有比选方案,认同主体推荐方案。2)工程施工完毕后按照原来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复耕和植被恢复,不会对项目区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大的影响。3)工程弃渣场选址基本上合理,工程内部对土石方进行了平衡,减少了开挖量,减少弃渣量,有利于水土保持。4)主体为工程安全设计了一些水土保持措施,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但仍需补充设计一些水土保持措施。但由于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设计深度等原因,在主体工程设计中,一些施工方式和措施仍然不能够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本方案提出如下建议:1)工程位于低山丘陵区,土石方工程量较大,弃渣量较多,且由于工程施工扰动地表结构、破坏植被,导致地表水土保持功能减弱。因此,需要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弃渣场的防护措施,提高防护意识,防止大量土石方流失。2)对土石方进行合理调配,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减少取料弃渣量。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3)出于今后临时用地范围内复耕和林草措施的需要,项目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原地表表土的剥离并集中堆放,场地内临时堆置的表土,由于结构疏松,抗蚀性能极差,需布置临时拦挡、排水、沉沙等防护措施,控制水土流失。4)弃渣场选址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做好弃渣场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5)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工序和方法基本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工程建设要加强弃渣装卸与运输过程中的规范操作与管理,防止土石沿线撒落造成流失。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会新增水土流失,对项目区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后,可有效防治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不存在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中规定的绝对或严格限制项目建设的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工程建设是可行的。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6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6.1工程占地本工程占地面积148.29hm2,所占地类及面积具体详见表6.1-1:表6.1-1龙平渠工程占地类别统计表单位(hm2)序号项目园地旱地林地鱼塘菜地荒草地合计1永久占地原工程占地主体工程102.67新增永久用地主体工程4.111.427.030.911.57 15.052临时用地施工营造区0.31 2.482.793弃渣场 8.78 8.784施工道路4.096.293.32 5.30 19.00 5合计8.517.7119.130.916.872.48148.296.2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依据界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是确定建设单位水土流失防治义务的前提,也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的依据,关系到水土保持工程投资、防治不当造成水土流失的处理费用以及周边生态环境安全等诸多问题。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T50433-2008)的规定及主体工程本阶段设计成果,同时结合本工程建设及运行可能的影响范围,将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治理的重点放在项目建设区,对于直接影响区,视具体的流失情况而定。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项目建设区:包括建设单位征地、占地、租地和使用管辖范围,包括渠道、渠系建筑物、工管道路、施工临建区、弃渣场等。直接影响区:是指项目建设区以外由于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对周边影响的区域。直接影响区虽然不属于征地范围,但建设单位应该对其影响负责防治。施工项目对周边的影响除了受施工特点和施工工艺的影响外,主要取决于施工区所处位置的地形条件,直接影响区的范围主要通过现场勘察(包括地形图)、调查和有关工程经验来确定。6.3防治范围本工程位于广东省中部山区,依据有关的设计资料及现场查勘,参照同类工程在相似地形条件下施工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划定本工程的防治责任范围。经测算,本工程防治责任范围为196.75hm²,其中,项目建设区148.29hm²,直接影响区48.46hm²。各区影响区界定及划定范围见表6.3-1和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示意图LPQ-水保-01。表6.3-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统计表序号施工区项目建设区(hm2)直接影响区(hm2)防治责任范围(hm2)直接影响区界定依据1主体工程区117.7236.8154.52周边两侧2m的区域2弃渣场8.780.79.48下游外延20m的区域3施工临时道路19.010.929.9两侧外延2m的区域4施工营造区2.790.062.85周边外延2m的区域合计148.2948.46196.756.4水土流失防治分区6.4.1分区依据及原则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方案主要是按照工程所处的地貌类型,主体工程建设时序、布局,新增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及防治责任范围的划分等主导性因素,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并根据水土流失的危害程度确定重点防治部位。划分过程主要遵循的原则是:①区内侵蚀营力和抗蚀性相似;②造成水土流失的成因、特点相似;③区内建设时序同一性;④区内主导性防治措施选择具有同一性。6.4.2分区结果分区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水土流失量预测的精度,影响到防治措施的布置。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水土流失产生的形式,将本项目水土流失分区划分为主体工程区、施工营造区、施工临时道路区及弃渣场4个一级防治分区,又根据工程不同施工特征将主体工程区划分为挖方区段、填方区段和渠系建设物区三个二级分区。分区结果见表6.4-1。表6.4-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序号分区面积(hm2)扰动特点1主体工程区填方区段40.92渠道边坡回填土、衬砌、临时堆放、平整挖方区段64.6渠道边坡开挖、衬砌、临时堆放、平整渠系建筑物区12.2开挖土临时堆放、回填、平整、构筑物占压土地2施工营造区2.79材料堆放、施工临建占压破坏原地貌3施工临时道路19.0道路平整产生挖填方、运输车辆碾压路面4弃渣场8.78废土弃渣堆放占压破坏原地貌合计148.29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7水土流失预测7.1预测范围和预测时段7.1.1预测范围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水土流失产生的形式,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主要包括主体工程区、施工营造区、施工临时道路区及弃渣场等4个分区,主体工程区又根据施工特征不同分为填方区段、挖方区段和渠系建筑物区三个二级预测分区。各预测单元面积详见表7.1-1。表7.1-1水土流失预测分区表序号分区面积备注1主体工程区填方区段40.92永久占地挖方区段64.6永久占地渠系建筑物区12.2永久占地小计117.722施工营造区2.79临时占地3施工临时道路19.0临时占地4弃渣场8.78临时占地合计148.29临时占地7.1.2预测时段划分本工程属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建设期,运行期随着水土保持措施(如地表硬化、绿化等)的落实并发挥其正常效应,随着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的发挥,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渐减弱,故该工程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为施工期(包括施工准备期)和自然恢复期,其中以施工期为主。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各预测单元预测时段根据实际施工时段确定,并按最不利因素考虑,即施工时段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全年计算,不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本项目区域内雨季为4-9月)。根据本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总工期为23个月,分三年三期实施,施工期在每年的10~4月,每期6个月,因此各分区预测时间均取1年。根据主体工程施工进度表安排,各分区预测时段见表7.1-2。表7.1-2水土流失预测分区、分时段表分区预测时段(年)备注施工期自然恢复期主体工程区填方区段11水土流失发生在施工期挖方区段11渠系建筑物区11弃渣场区11水土流失发生在施工期施工临时道路区11水土流失发生在施工期施工营造区11水土流失发生在施工期7.2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和预测参数7.2.1预测内容和方法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结合工程建设特点,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内容主要包括:(1)施工期扰动原地貌和破坏植被面积;(2)破坏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数量和面积;(3)弃土弃渣量;(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方法采用类比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见表7.2-1。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7.2-1水土流失预测内容、方法对应表序号预测内容采用方法1扰动原地貌和破坏植被面积根据主体工程提供的数据和图纸统计,并现场进行复核。2破坏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数量和面积3工程弃土弃渣量根据主体工程提供资料统计。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类比分析法、公式计算法。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根据项目所在的位置及水土流失影响范围,综述潜在的水土流失危害。6预测结果分析分析前5项预测结果,确定重点防治区域,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7.2.2预测参数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所选取的参数主要包括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施工期土壤侵蚀模数以及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3项。其中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主要根据实地调查获得,其余2项均采用类比分析法,选取与本工程相对应的类比工程来获得。⑴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本项目所属地貌类型为低地丘陵区,通过对现场实地踏勘,在项目区实际建设用地范围内主要有林地、耕地和原工程占地,植被覆盖率达75%以上,因项目区基本是山区,人为开发较少,天然植被覆盖率高,现状水土流失轻微,没有明显的水土流失。根据主体工程设计报告及选定的调查路线,项目组收集了与本工程有关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水土流失现状、气象水文资料及邻近地区类似工程的水土流失资料等,通过合理的取舍,再根据龙门县水保部门提供的资料及上述调查结果,结合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06年广东省水利厅公布《广东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项目报告》、《龙门县2006土壤侵蚀图(1:250000)》分析,项目区水土流失背景值为500t/km2.a,容许值为500t/km2.a。⑵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施工期土壤侵蚀模数、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2项建设扰动后侵蚀模数的确定,采用类比分析法。根据对已建或在建的类似工程与本工程之间的特性、施工工艺、项目区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及水土保持状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经筛选确定“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类比工程。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境内,属于东江流域。上库为范家田水库,位于东江支流小金河上游的象头山上,集雨面积5.22km2;下库礤头库盆水库,处于榕溪沥河的上游,集雨面积为11.29km。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已于2003年8月全面动工,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了该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分期分批进行监测点布置,在建设项目全区域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做了分析统计。由于该工程部分施工临时道路、土料场、弃渣场、施工营地等区域已于2005年完工,该部分施工区后期监测成果可作为工程植被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期各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见表7.2-2。表7.2-2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各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工程区侵蚀模数(t/km2∙a)施工期自然恢复期主体工程区21200取土场352891760弃渣场423021950施工临时道路区186301010施工营造区8820850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类比工程和本工程自然特性对照见7.2-3。表7.2-3两工程基本情况比较表项目惠州市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地理位置位于惠州市博罗县境内,东经114°18′24″,北纬23°16′24″,东江支流小金河上游的象头山上。位于惠州市龙门县境内,东经113°48′26″至114°24’58″,北纬23°20′06″至23°57′50″之间,东江支流增江中上游。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1800mm~2700mm,多年平均气温21.8℃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1900mm~2700mm,多年平均气温20.8℃地形地貌低山丘陵低山丘陵施工工艺土石方开挖、河床砂砾料开挖、土方填筑、混凝土浇筑、浆砌石砌筑、干砌石砌筑、灌浆等。土石方开挖、土方填筑、砼浇筑、浆砌石砌筑、灌浆等。项目功能区主体工程占地区、5个弃渣场、2个取土场、施工道路、施工营造区,取土场、弃渣场占地位灌木林,堆渣高度3m~10m。主体工程占地区、7个弃渣场、施工道路、施工营造区,弃渣场占地位有林地,堆渣高度3m~8m。水土流失类型枢纽施工区侵蚀、取土场侵蚀、弃渣场侵蚀、施工道路侵蚀、施工营造区侵蚀枢纽施工区侵蚀、弃渣场侵蚀、施工道路侵蚀、施工营造区侵蚀土壤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潴育性水稻土,细砂岩、粉砂岩全风化土、强风化砂土。土壤类型主要为赤红壤、红壤、山地黄壤、红色石灰土和冲积土,以砂页岩为主、成土母质有第四纪河流堆积红土、红色岩系、花岗岩、砂页岩和变质岩等植被热带、亚热带植物混生,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水土保持状况以水力侵蚀为主,属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工程区为轻度侵蚀,水土保持状况良好。以水力侵蚀为主,属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工程区为轻度侵蚀,水土保持状况良好。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从表7.2-3可以看出,两项工程在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土壤性质、植被类型特别相似。降雨和土壤性质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自然因素。因此本方案认为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可以类比惠州市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期侵蚀模数。工程施工期各分区土壤侵蚀模数如表7.2-4所示。表7.2-4施工期各分区土壤侵蚀模数类比结果项目区侵蚀模数(t/km2.a)备注施工期自然恢复期主体工程区填方区段254402340施工期类比“惠蓄”主体工程区侵蚀模数,取修正系数为1.2;自然恢复期类比“惠蓄”弃渣场区侵蚀模数,取修正系数为1.2挖方区段180202340施工期类比“惠蓄”主体工程区侵蚀模数,取修正系数为0.85;自然恢复期类比“惠蓄”弃渣场区侵蚀模数,取修正系数为1.2渠系建筑物区212002340施工期类比“惠蓄”主体工程区侵蚀模数;自然恢复期类比“惠蓄”弃渣场区侵蚀模数,取修正系数为1.2弃渣场423022340类比“惠蓄”弃渣场,取修正系数为1.2施工临时道路186301010类比“惠蓄”施工临时公路施工营造区8820850类比“惠蓄”施工营造区7.3水土流失预测成果7.3.1扰动原地貌和破坏植被面积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根据主体工程可研报告、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并结合野外实地查勘,对施工过程中开挖、占压土地及破坏林草植被等面积进行测算统计,工程建设过程中,主体工程施工、施工营造布置、施工临时道路等施工活动将扰动地表、影响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经统计,工程扰动地表面积为148.29hm2,详见表7.3-1。表7.3-1工程施工扰动地表面积统计表序号项目区名称扰动面积(hm2)用地性质土地类型1主体工程区填方区段40.92永久本工程工管用地挖方区段64.6永久本工程工管用地渠系建筑物区12.2永久本工程工管用地小计117.722弃渣场8.78临时林地3施工临时道路19.0临时园地、旱地、林地、菜地4施工营造区2.79临时园地、荒草地合计148.297.3.2破坏水保设施预测根据现场查勘,工程用地范围内荒草地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应计入水土保持设施范围,灌区改造建设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中没有工程设施,主要是因施工需要而被破坏的林草、经济林果、竹林等,面积约为30.12hm2。根据《广东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对于在地面坡度5°以上、林草覆盖率50%以上的区域从事生产、建设活动,造成土壤流失量年每平方公里500t以上的,必须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经统计,本工程需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面积为7.22hm2,见表7.3-2。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7.3-2水土保持设施统计表编号地类面积(hm2)地面坡度林草覆盖率侵蚀模数(t/km2·a)须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面积(hm2)1荒草地2.48>5o>50%>5000.522林地19.13>5o>50%>5006.73园地8.51合计30.127.227.3.3弃土弃渣量龙平渠灌区改造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开挖、回填、弃渣,动土量较大。根据主体工程可研设计技术资料工程量统计以及第三章土石方平衡计算可知本工程总弃渣45.90万m3。7.3.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7.3.4.1各时段预测面积施工期预测项目各分区实际扰动面积;自然恢复期预测项目各分区可绿化面积。经计算,本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面积为148.29hm2,自然恢复期为88.77hm2。预测范围面积详见表7.3-3。表7.3-3各分区不同时段的水土流失预测面积统计表项目分区预测面积(hm2)备注施工期自然恢复期1主体工程区填方区段40.9220.37施工期预测面积为各区扰动面积,自然恢复期预测面积为各区可绿化面积。挖方区段64.632.01渠系建筑物区12.25.82小计117.7258.22弃渣场区8.788.783施工临时道路区19194施工营造区2.792.79合计148.2988.77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7.3.4.2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7.3.4.3水土流失量预测计算公式根据扰动原地貌面积、扰动原地貌前后土壤侵蚀模数的变化,采用下式计算新增水土流失量:式中:W-扰动地表土壤流失量,t;△W-新增土壤流失量,t;Fi-第i个预测单元的面积,km2;Mik-扰动后不同单元不同时段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Mik-不同单元各时段新增土壤侵蚀模数,t/km2·a;Tik-预测时段(扰动时段),a;i-预测单元,i=1、2、3、……、n;k-预测时段,k=1、2、3,指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项目区预测部分包括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施工临时道路区、施工营造区四个部分,这4个部分的水土流失预测主要考虑不同施工时段在降水条件下工程扰动地表产生的加速侵蚀。水土流失预测侵蚀面积应考虑不同时段的变化,在施工期侵蚀面积为实际扰动地表面积。经预测,项目区水土流失总量为33917t,新增水土流失总量32732t。工程水土流失预测情况如下表7.3-4所示。新增水土流失量中,主体工程区水土流失量最大,占新增水土流失总量的77%,其次为弃渣场、施工道路区各占11%,最少为施工营造区占1%。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7.3-4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统计表预测分区预测时段面积侵蚀模数背景值侵蚀模数预测值侵蚀时间侵蚀模数增量水土流失总量新增水土流失量(hm2)(t/km2.a)(t/km2.a)(a)(t/km2.a)(t)(t)主体工程区填方区施工期40.92500254401249401041010205自然恢复期20.2500234011840473372挖方区施工期64.6500180201175201164111318自然恢复期32.0500234011840749589渠系建筑物区施工期12.25002120012070025862525自然恢复期5.8500234011840136107小计175.8 686802599625117弃碴场施工期8.785004230214180237143670自然恢复期8.78500234011840205162小计17.56 4364239193832施工临时道路施工期195001863011813035403445自然恢复期195001010151019297小计38 1864037323542施工营造区施工期2.79500882018320246232自然恢复期2.7950085013502410小计5.58 8670270242合计236.9 13963233917327327.3.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本工程总征占用土地148.29hm2,其中损坏水保设施的面积为30.12hm2;工程施工期间的新增水土流失量32732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t。这对灌渠沿线的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对沿线附近的农田、河流、水质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施工结束后如不进行植被恢复,将降低地表植被覆盖率和土壤抗侵蚀能力,造成工程区范围水土流失,影响地表生态环境。主要表现为:①主体工程区为线形工程,渠系建设通过拆迁、开挖回填、施工生产生活营地及材料堆放场范围内人为扰动所引起的水土流失,扰动强烈,范围广,形成的开挖及回填边坡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影响周边的农田耕作及灌区下游排水系统,造成临近排灌系统淤塞。②项目建设损坏原生地貌和植被,削弱自然边坡的稳定性,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其水土保持功能,如不采取防治措施,裸露的地表遇到大的降雨产生的径流对坡面与削坡的冲刷,会导致部分边坡滑坡、塌方,危害路基安全。③渠道及管理道路开挖边坡、临时道路路基裸露边坡在暴雨洪水作用下,存在面蚀、沟蚀甚至塌方等,泥沙以悬移质和推移质的形式进入灌区下游排水系统,引起灌区排灌系统淤塞,影响下游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安全;④砍伐树木、破坏植被使土地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降低,生态环境质量下降。⑤占用良田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贫瘠化,土地生产力降低。⑥如果渠堤的排水系统设计、配置不合理、会危害堤基本身安全和下游水质。也可能影响到渠道沿线山坡体的稳定,造成塌方等严重水土流失。⑦弃渣场在场地平整、松散的弃土弃渣堆放过程中如果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弃土、弃渣就会产生水土流失淤积周围林地,危及渣场下游的农田水利,使河道淤塞和改变水环境。⑧施工临时道路在建设初期修建会完全破坏原有植被,在项目建设期完成开挖土石方、建筑材料、生产设备及生活资料的运送,产生大量的扬尘,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7.4预测结论与分析7.4.1预测结论(1)本工程在工程建设期,将扰动地表面积148.29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30.12hm2,其中7.22hm2应交纳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2)经土石方平衡调配后产生弃渣45.90万m3。(3)该区土壤容许侵蚀强度(500t/km2.a),通过推算预测,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总量33917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32732t。新增水土流失量中,主体工程区水土流失量最大,占新增水土流失总量的77%,其次为弃渣场、施工道路区各占11%,最少为施工营造区占1%,详见表7.4-1及图7.1。因此,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和临时施工道路区应作为重点防治和监测对象。该工程施工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时段,占了水土流失总量的96.5%,到了自然恢复期,由于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发挥,水土流失量相对减少。表7.4-1 各预测单元水土流失量汇总表预测单元水土流失面积(hm2)水土流失总量(t)新增水土流失量(t)占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主体工程区117.72259962511777弃渣场8.783919.6383211施工临时道路19.03731.6354211施工营造区2.79269.792421合计148.293391732732100.00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图7.17.4.2综合分析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工程建设期,如何做好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防治,是本方案成功的关键。项目建设过程中,扰动、破坏了原地形地貌,若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区域生态环境和工程建设本身造成严重影响。从各工区施工期土壤侵蚀模数和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看,主体工程区、弃渣场是本工程防治和监测的重点区域,施工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以上区域的施工期间。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主体工程施工过程开挖回填造成边坡裸露、土壤松散,遇到暴雨将造成较多的水土流失;渣场堆渣较高、渣土疏松,如遇暴雨将形成强烈的土壤侵蚀。建议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工作: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执行我国水土保持工作“预防为主”的方针,施工前期应重点做好排水、拦挡等临时措施。(2)落实施工期的水土流失临时防护措施和提高监测力度,根据水土流失变化情况进一步优化施工工序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避免在暴雨和强降雨条件下进行高填深挖施工作业。(3)施工后期及时跟进水土流失永久防治措施,以免造成水土的大量流失,并对灌渠及其下游河道的泥沙含量进行监测,避免造成大范围的水质污染。(4)弃渣场区:灌渠削坡、清淤清基和渠系建筑物拆除工程都会产生弃土渣,由于这些弃土渣结构松散,粘结力差,抗蚀性很差,如果处理不当遇到大雨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所以这些弃渣应该妥善处理,运往指定弃渣场,做好水土保持措施。弃渣场应采取先拦后弃的原则,预先修筑好拦渣墙并预先布设场区截排水和沉沙措施。自渣场上游往下游集中堆放,填筑、推平,达到堆填高度的区域,应立即植树种草恢复植被,以免填土裸露时间过长,造成大的水土流失。(5)施工临时道路区:从水土流失预测来看,施工临时道路也是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方,其修筑和使用过程中应按本方案设计布置排水措施,以减少临时道路使用期间的水土流失。(6)绿化措施:为了更加有效地治理和预防工程建设区各类潜在的水土流失,主体工程所有绿化措施在设计时要合理加大造林密度,选择适龄壮苗(苗龄一般为两年生壮苗),树、草种宜选用耐贫瘠、生长快、根系发达的各类水土保持树草种;施工安排尽量提前,每年的种植任务要抢在雨季来临前完成。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8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1防治目标8.1.1定性指标(1)项目建设区内的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2)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3)防治责任范围内的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变;(4)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有效。8.1.2定量指标根据《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2006]2号文件)及《广东省人民政府授权发布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广东省水利厅[2000.9.11]),龙平渠灌区所在区域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东江上游预防保护区,同时也属于广东省水土流失治理“三区”划分中的重点预防保护区,该区以水力侵蚀为主,属轻度流失区。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本项目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类一级标准。考虑本工程和基准值的地区差异,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GB50434-2008)的相关规定,对表中的基准值作如下调整:①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133.6mm,超过800mm。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覆盖率、林草植被恢复率绝对值增加2。②项目区原地表侵蚀模数为500t/(km2.a),属轻度侵蚀为主的区域,因此土壤流失控制比向上调整,施工期调整为1.0。本方案的防治目标值详见表8.1-1。各分区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见表8.1-2。综上所述,本方案确定工程设计水平年总的目标值如下: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5%,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7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林草植被恢复率99%,林草覆盖率27%。表8.1-1建设项目防治目标计算表防治指标标准规定按降水量修正按土壤侵蚀强度修正按地形修正采用标准时段施工期试运行期施工期试运行期施工期试运行期施工期试运行期施工期试运行期扰动土地整治率(%)﹡95——————﹡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5—+2————﹡97土壤流失控制比0.70.8——+0.3+0.2——1.01.0拦渣率(%)9595——————9595林草植被恢复率(%)﹡97—+2————﹡99林草覆盖率(%)﹡25—+2————﹡27注:“﹡”表示指标值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实施进度,通过动态监测获得,并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之一。表8.1-2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汇总表防治分区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主体工程区95971.0959927弃渣场区95971.0959927临时施工道路区95971.0959927施工营造区95971.0959927防治总目标95971.0959927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本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设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遵循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2)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水土保持方案是工程设计的组成部分,服务于项目工程主体建设。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3)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出、进度安排与主体工程施工相互协调的原则。(4)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设计相衔接,根据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措施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补充完善水土保持措施,把水土保持与工程建设及安全运行有机的结合起来,避免重复投资。(5)防治措施要有针对性、有效性,且经济、简单易行。注重工程与植物措施的充分结合,形成综合防治体系。(6)将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植被和土地生产力放在重要地位,适当考虑经济效益。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8.3.1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为了使因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降到最低程度,达到保持水土的最终目的,结合本项目的特点,拟采用拦挡、排水、护坡等工程与绿化、植物恢复等措施相结合来设计防治方案。重点控制施工期水土流失,以工程措施控制集中、高强度流失,并为植物措施的实施创造条件;同时以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套,提高水土保持效果、减少工程投资,改善生态环境,在保持水土的同时,兼顾美化绿化要求。对于主体工程已设计部分不再重复,而对没有设计部分则进行补充,使本工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本工程防治措施体系框图见图8-1。植物措施是指在项目建设区内的裸露地、废弃地、区内道路、开挖填筑形成的边坡等一切能够用绿色植物覆盖的地面所进行的植被恢复和绿化美化工程,包括主体工程区绿化工程和临时道路、施工营造区所采取的造林种草工程;植物措施的草种、树种选择,要做到选树适地,且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整地工程以穴状、水平沟为主。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8.3.2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总体布局根据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和防治责任范围,各防治分区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地形地质条件、水土流失特点、危害程度和防治目标,确定不同的防治区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及布局。水土流失防治采用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治理与预防相结合、治理与管护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水土保持设施的布置以防护效果好、运行管理安全、快速发挥保水保土功能、效能持久、整体美观和节省投资为原则,先治标、后治本,先治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地段,后治较轻区域地段,力求使本项目区新增的水土流失在短时间内得以有效控制,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目的。本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见表8.3-1。表8.3-1水土保持措施分区布局序号工程类型水土保持措施1主体工程区填方区段①采用挡墙、建排水系统、坡面防护等工程措施和边坡种草等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措施。挖方区段②采用开挖面削坡,边坡铺种草皮、坡面喷播植草等防护措施渠系建筑物区③渠系建筑物根据地形、地质情况不同,可分别采用不同结构型式和类型,多种形式结合完善排水系统。2弃渣场区山窝及山塘型弃渣,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建拦挡设施,完善排水设施,弃渣面植树造林,撒播草籽。3施工临时道路区建排水系统,铺草皮,平整场地,工程结束后采取深挖翻土,种植树苗,恢复原有林地等措施。4施工营造区开挖面削坡,建排水系统,平整场地,工程结束后采取深挖翻土,种植树苗,植草,恢复原有林地等措施。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8.4分区防治措施及典型设计8.4.1主体工程区主体工程区根据施工特点不同分为填方区段、挖方区段和渠系建筑物区三个防治分区,各分区主要包括工程建设区及工管用地区,施工项目主要有对现有渠道防渗衬砌、新建渠系建筑物及更换闸门及启闭设备,进行渠道清淤,增加或维修渠道安全设施、增加交通设施等。主体工程已经对工程施工区产生的边坡进行相应防护:渠道采用混凝土衬砌、渠道外边坡采用草皮护坡,对工管用地区进行了相应的道路硬化处理及设置配套排水系统,管理道路下游坡设置路缘石,施工结束后,可满足水土保持要求。需补充设计的是施工期间的临时拦挡防护工程、临时排水工程和植物防护措施,分述如下:(1)填方区段填方区段回填土务必按最佳压实系数进行回填夯实。主体工程设计已对该段采取混凝土衬砌、渠道外边坡铺草皮护坡的防护措施,本方案主要增加临时拦挡措施进行防护,在临近农田耕地的施工边界设置一条编织土(砂)袋防护墙,防止砂土进入农田耕地,墙高0.5m、宽0.4m,断面图详见LPQ-水保-13,填方区渠段共需设置防护堤20100m,土(砂)袋4020m3,施工完毕后,拆除土袋就近回填。(2)挖方区段挖方区段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主要针对施工期间,施工时要求把本区段开挖所产生的弃渣及时运往弃渣场集中堆放,其中开挖的表层熟土堆放于各弃渣场左侧,用于工程结束后弃渣场、临时施工道路的表层覆土;对于部分可利用作填方区回填土料,在30个施工工区进行临时堆放。主体工程设计已对该挖方区段采取混凝土衬砌、渠道外边坡铺草皮护坡的防护措施,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对于沿山边布置的渠道,在进行拓宽施工时产生的边坡,主体工程对此区域在高于6m边坡需设置平台分级开挖,开挖边坡主体工程未采取工程防护措施的,在开挖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坡比,以减少开挖后形成高陡边坡的工程处理措施,考虑到本项目开挖边坡不高,本方案不设工程措施,本区域采用喷播植草护坡,喷播植草共24000m2。(3)渠系建筑物区渠系建筑物区主要包括沿渠建设的排洪闸、节制闸、穿渠涵、倒虹吸、放水涵、过水渡槽、跨渠渡槽、公路桥、机耕桥、人行桥等,主体工程已设计了护坡、排水等工程,这些措施能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但在施工期间,围堰截水、建筑物拆除、基础开挖及材料临时堆放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本方案增加布设临时拦挡防护工程及临时排水工程,据测算,共需设置临时拦挡防护堤4800m,墙高0.5m、宽0.4m,编织土(砂)袋960m3,施工完毕后,拆除土袋就近回填。临时排水为土质排水沟,长760m,设计断面为底宽0.4m,顶宽0.9m,高0.5m,共需开挖土方247m3,设置的临时排水沟与自然排水沟相连接。围堰为土围堰,主体工程未采取防护措施,本方案对围堰临时边坡采用编织土袋护坡,袋装土护坡措施有效防止了水流对边坡的冲刷和施工期对下游的水土流失危害。围堰袋装土护坡共计1245m3。(4)浆液回收处理引水坝加固采取了坝体灌浆及坝基帷幕灌浆的防渗措施,为防止灌浆期间制浆、回浆时浆液四处流淌,污染环境,需完善的是浆液回收处理措施。制浆材料在制定场所摆放,并在周边设置临时拦挡措施;制浆时砌筑制浆池,并严密注意施工安排,不得有泥浆外泄;灌浆期间设置专门的沉砂池回收冒浆以及回浆。上述工程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临时防治措施工程量已列入主体工程设计,包括在灌浆施工要求中,这里只提出要求,不再重复计算工程量。主体工程区水土保持工程量见表8.4-1。表8.4-1主体工程区水土保持工程量统计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量1主体工程区填方区段袋装土防护堤长度m24900工程量m349802挖方区段喷播植草m224000施肥kg24013渠系建筑物区排水沟长度m760工程量m3247袋装土护坡m312458.4.2弃渣场工程设置7个弃渣场,共堆渣45.90万m3,总占地面积8.78hm2,各渣场类型、容量及弃渣来源详见表8.4-2,结合前面3.5节土石方平衡,各渣场容量足够容纳各段桩号渠段弃土弃渣。废土弃渣,在自然堆放的情况下,结构松散,凝聚力差,堆放时往往呈不规则状态,且表面裸露。弃渣在雨水的冲刷下,极易形成冲沟、滑坡,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应采取较为妥善的处理措施。表8.4-2弃渣场规划 弃渣场编号渣场位置渣场类型渣场面积(hm2)渣场容量 弃渣来源堆渣高度(m3)(m)Ⅰ2+500山窝2.3140000主0+000~5+1504.6Ⅱ9+512山窝2.1157500主5+000~17+6007.5Ⅲ24+430山塘2.2132000主17+600~29+7505.07Ⅳ龙6+990山窝0.5231000龙0+000~13+3005.8Ⅴ龙25+150山窝0.4524000龙13+300~33+6503.8Ⅵ平3+440山塘0.5846000平0+000~12+2008Ⅶ平14+550山塘0.6342000平12+200~23+2503.2合计8.78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可利用的土石方需临时集中堆放,经充分合理利用后,不可再利用的弃土弃渣量全部运到指定的弃渣场。弃渣场拟设在沿渠的7个山窝地及山塘凹陷地,均为小流域汇水末端,根据实际地形渣场主要采取以下水保措施。8.4.2.1工程措施1、敏感点拦挡工程1#、2#、4#、5#、渣场为山窝型弃渣场,考虑渣场地质条件较差,不适合修建高大挡墙,因此结合工程实际在1#、2#、4#、5#渣场采用下游修建干砌石挡墙、护坡及放坡的土建防治措施。在渣场出口低洼处(水流汇集出口处)设置干砌石拦渣墙拦渣滤水,4个渣场合计拦渣墙总长384m,断面尺寸为顶宽1.5m,高1.5m,坡比1:1.5,干砌石5591m3,拦渣滤体大样见弃渣场水土保持典型设计LPQ-水保-10,干砌石拦渣墙护坡以上0~5m采用1:2放坡。3#、6#渣场为靠近渠堤边的山塘型弃渣场,四周为天然的挡渣屏障,是堆渣的好地方,为防止弃渣流失,根据渣场地形及堆渣数量,3#、6#渣场结合主体工程设计的渠堤采取在靠渠堤一侧较低洼处设置修建浆砌石挡墙,浆砌石挡墙共设置252m,断面尺寸为顶宽0.4m,底宽1.2m,高1m。挡墙大样见图8-2。7#渣场也为靠近渠堤边的山塘型弃渣场,由于该渣场堆渣高度仅为3.2m,可充分利用主体工程设计渠堤及四周天然挡渣屏障进行拦挡,无需采取拦挡工程措施,只要采取截水工程及植物防护措施即可。2、截水、排水工程渣场堆渣后,改变了原有的地貌特征,裸露的渣面将形成新的水土流失面,为防止地表水汇流冲刷弃渣(土),必需完善四周排水设施,弃渣前沿渣场上边坡2m外布置截水沟,截水沟采用矩形断面。截水沟设计如下: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①防洪标准防洪标准按10年一遇设计,采用《广东省水文图集》(2003)计算设计暴雨。②设计暴雨《广东省水文图集》(2003)查得本地区不同频率历时的设计点暴雨,由于7个渣场的集雨面积均远远小于10km2,雨量点面转换系数为1.0。渣场设计暴雨如表8.4-2。表8.4-2渣场设计暴雨成果表历时参数设计暴雨HtCvCs/Cv10%24h1800.403.5342③设计洪水由于渣场面积较小,且无实测水位和流量,在推求设计洪水洪峰流量及洪量时根据《广东省洪峰流量经验公式》,对小汇水面积的洪峰流量及洪量加以计算,洪峰流量经验公式如下:Qp=Cp×H24p×F0.84式中:Qp—某频率的洪峰流量(m3/s)Cp——随频率而异的经验系数,P=10%时,Cp=0.044;H24P——24小时面雨量F---集雨面积(km2)以1#渣场为例,经计算渣场上边坡汇水面积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0.4m3/s,按照设计要求,采用断面尺寸为上口宽0.5m,深0.4m,底宽0.5m,沟底纵坡不小于0.5%,设计流速为1.11m/s(最大水深0.3m),满足不淤、不冲流速条件。截水沟大样见图8-2。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同样,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计算及设计,并考虑截水沟深度及底宽不宜小于0.5m。各渣场截水沟长度及土方开挖方量见下表8.4-3。在各渣场(除7#渣场)排水沟出口设置沉砂池,沉砂池长3.0m,深1.5m,底宽1m,断面尺寸见LPQ-水保-11。沉砂池采用M7.5浆砌石衬砌。图8-2浆砌石截水沟大样(尺寸单位:mm)3、土地整治工程一般弃渣场作为临时租地处理后都要归还,建议堆放前先剥离0.5m厚的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在弃渣场的左侧,作为表层覆土,施工结束后覆盖于渣场表层,据测算,7个弃渣场表土剥离量共4.4万m3,均堆放在各个弃渣场的左侧,用于施工结束后表层覆土。渣场弃渣结束归还后均恢复为林地,表层覆土后进行林地植被恢复。8.4.2.2植物措施弃渣完毕进行平整压实,再采用种植树种草结合的植物措施,株行距为1.5m×1.5m,林下进行植草。造林之前先回填30cm厚表土,迹地造林应根据土壤酸碱度来选择树草种,具体选择原则是: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植物措施的选择原则按照《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的有关要求,植物措施树、草种选择必须坚持以下原则:①根系发达,萌发力强,固土能力强;②生长旺盛,郁闭迅速,具有改良土壤性能,能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③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④繁殖容易、管理方便,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⑤结合当地水土保持实际情况,适地适树,景观协调。(2)树、草种配置方式①造林树种选择和混交方式:选择速生快长、耐干旱贫瘠的大叶相思、绢毛相思、木荷、大叶合欢,进行成片种植。造林密度:每亩300株,行株距1.5m×1.5m,行株之间呈品字形排列。整地:采取穴状整地,长、宽、高规格为0.4m×0.4m×0.5m。施工要求:前一年秋冬整地,第二年春季造林。苗木种植时应选雨天或雨后进行,如果晴天种植,植后应浇水1~3次。植树时每穴放1:2的磷肥、复合肥150克,回填表土并踩实。②种草选择植播方式,草种选择粗生快长、快速覆盖地表的多年生香根草、狗牙草、百喜草等为主要草种,施工时因地制宜择优选种。植播采用撒播方式。植播施工要求:播种时先撒混合肥料80~100g(每m2),然后播种及洒水,播种后覆盖纤维薄膜。每亩播种量150~200g。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详见下表。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8.4-3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工程量统计表弃渣场干砌石拦渣墙浆砌石拦渣墙截水沟沉砂池高m长m干砌石方m3高m长m浆砌石方m3长m土方开挖m3浆砌石方m3长m土方开挖m3浆砌石方m3Ⅰ#1.51001456236177135326.47.3Ⅱ#1.584122316212593326.47.3Ⅲ#1.0991851209269326.47.3Ⅳ#1.51101602260200148326.47.3Ⅴ#1.590131013010074326.47.3Ⅵ#1.01201681008057326.47.3Ⅶ#1108263合计3845591353111885663918158.443.8表8.4-4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量汇总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量1排水沟土方开挖m38562M7.5浆砌石截水沟m36393M7.5浆砌石拦渣墙m3353450VC排水管m845土工布包管m286砂、碎石反滤层m31.37伸缩缝m35.38干砌石挡墙m355919砂、碎石反滤体m384.510沉砂池土方开挖m3158.411沉砂池土方回填m363.312M7.5浆砌石沉砂池m343.813全面整地hm28.7814植草hm28.7815树木株3951017施肥kg8784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8.4.3临时施工道路区工程施工区共需新建或改建9条临时施工道路长27.0km,占地19.0hm2,连通主干渠和S244公路、连通平陵、龙江分干渠与S199公路,临时道路新建路段大部分采用半挖半填方式,土石方开挖就地平衡利用,主体工程可研阶段没有具体防护措施,水保方案对其施工期防护措施如下:8.4.3.1工程措施1、拦挡工程施工道路堆填边坡结构松散,设置编织土袋拦挡及护坡,高1.0m、宽0.4m,长度合计5000m,编织土袋2000m3,施工完毕后,拆除土袋就近回填。2、排水工程为防止施工期间泥结石路面受到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对道路两侧的耕地、林地造成影响,在新建道路有边坡汇水一侧或地势平坦路段两侧开挖排水沟25000m,排水沟断面为底宽0.5m,高0.4m,详见图8-2。3、土地整治工程为了控制水土流失,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恢复和改善土地生产力。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道路区进行深翻整治,做好恢复工作。首先清理施工场地,进行全面场地平整,深翻表土(约0.3m),完善排水设施,恢复原来地类。施工临时道路区全面整地19.0hm2,其中3.32hm2原地类为林地恢复绿化措施,其中占用的旱地、园地、菜地合计15.68hm2全面整地后归还当地村民进行复耕。8.4.3.2植物措施临时道路运行期间道路两边采用草皮护坡,共37500m2。临时道路占地其中3.32hm2原地类为林地,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工程完工后的需要恢复植被,进行土地平整后采用植物措施进行防治,拟植树种草绿化,绿化面积约为3.32hm2,植树株行距为1.5m×1.5m,林下植草(糖蜜草或狗牙根),植树种草工序可参考弃渣场植树种草工序。恢复绿化措施植树共计14940株。施工道路区水土保持工程量见表8.4-5。表8.4-5施工道路区水土保持工程量统计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量1排水沟土方开挖长度m25000工程量m3162502编织土袋长度m5000工程量m320003全面整地hm219.04草皮铺种m2375005植草hm23.326植树株149408施肥kg33218.4.4施工营造区这一区域主要包括施工单位生活区、可利用土临时堆料场、仓库、施工机械停放场等,线性工程施工营造布置相对比较分散,对地表扰动大,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加工、文明生产,对施工过程中的弃渣,要及时清理、集中堆放。生活污水垃圾不得乱排滥放,集中处理,保护环境。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造成大的水土流失。本方案将根据水土流失特点及工程占地情况制定本区的防治措施。8.4.4.1工程措施1、排水工程此区域地势较为平坦,经简单平整后便可使用,防治面积共2.79hm2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防护工程措施主要是针对场地内、外的排水问题修建排水沟,以将雨水排入当地排水系统、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减少地面径流对施工场地的冲刷:在施工营造区四周沿征地线内侧开挖临时土质排水沟,排水沟断面见图8-3,排水沟总长850m。开挖土方276m3。在施工临建区排水沟下游设置临时土质沉砂池,沉砂池长2m,深0.8m,底宽1m,断面尺寸见LPQ-水保-11。为便于后期恢复,排水沟及沉砂池均采用土质,夯实而不衬砌。图8-3排水沟大样(尺寸单位:mm)2、拦挡工程施工营造区包括临时堆料场和临时生活区等。施工准备期场地平整前,应先在临时堆料区及场区下游设置编织土袋拦挡墙,墙高0.5m、宽0.4m,长度合计900m,编织土袋180m3,施工完毕后,拆除土袋就近回填。3、土地整治工程为了控制水土流失,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恢复和改善土地生产力。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营造区进行耕翻整治,做好恢复工作。首先清理施工场地,进行全面场地平整,深翻表土(约0.3m),完善排水设施,恢复原来地类,可覆表土植树种草进行绿化或复垦。机械整地面积2.79hm2。8.4.4.2植物措施施工营造区原地类全部为荒草林地,恢复林草植被采用植种草混交方式,林下植草。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施工营造区水土保持工程量见表8.4-6。表8.4-6施工营造区水土保持工程量统计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量1排水沟土方开挖长度m850工程量m32762沉砂池土方开挖m344.83沉砂池土方回填m344.84全面整地hm22.795植草hm22.486编织土袋m31807植树株111609施肥kg24818.5施工组织设计8.5.1设计原则(1)与主体工程相互配合、协调,在不影响主体工程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主体工程创造的水、电、交通等施工条件,减少施工辅助设施工程量。(2)按照“三同时”的原则,水土保持实施进度与主体工程建设进度相适应,及时防治新增水土流失。(3)施工进度安排坚持“保护优先、先拦后弃”的原则,先进行排水工程和临时拦挡措施施工;以单元工程为单位,施工结束立刻实施工程防护措施和植被恢复。8.5.2工程量及施工条件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本工程水土保持工程主要包括临时土袋拦挡、浆砌石砌筑、喷播植草护坡、全面整地、乔木栽植、草皮铺种及撒播草籽等项目,施工工程量详见表8.5-1。表8.5-1工程量汇总表项目单位主体工程区施工道路区施工营造区弃渣场合计工程措施全面整地hm2192.798.7830.57M7.5浆砌石截水沟m3639639沉砂池土方开挖m344.8158.2203沉砂土方回填m344.863.3108.1M7.5浆砌石沉砂池m343.843.8M7.5浆砌石挡墙m335335350PVC排水管m8484土工布包管m288砂、碎石反滤层m31.31.3伸缩缝m235.335.3干砌石挡墙m355915591砂、碎石反滤体m384.584.5临时工程临时排水沟土方开挖m32471625027685617629编织土袋护坡m312451245编织土袋拦挡m3498020001807160植物措施植树株14940111603951065610铺种草皮m23750037500撒播草籽hm23.322.488.7814.58喷播植草hm22.42.4施肥kg240133212481878416987工程项目建设区场内外交通便利,场地集中,完成以上工程量不需新建施工临时道路;工程区渠道溪沟水质能够满足施工用水需要。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利用主体工程施工用电条件。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8.5.3施工组织(1)工程措施本方案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实施,均与主体工程配套进行,故其施工条件与设施,原则上利用主体工程已有设施和施工条件。施工时应根据各防治区域具体的工程措施安排各施工时序,减少或避免各工序间的相互干扰。(2)植物措施主要包括各区的植物保护、植被恢复和绿化美化。所需树木种苗尽量在本地采购,同时选择有经验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种植过程中科学使用保水剂、长效肥、微量元素、激素等先进材料和技术,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种植后,注重草木的成活率检查,决定补植(成活率41~85%)或重新造林(成活率在40%以下)与合格验收(成活率在85%以上且分布均匀),补植应根据检查结果拟定补植措施,幼林补植时需用同一树种的大苗或同龄苗(幼林抚育及补植工程费用来自预备费)。(3)土地整治施工临时用地等需进行土地整治的区域,在施工结束时需完成场地清理和土地整治。对有植被恢复的施工迹地,需按植被恢复要求覆上一定厚度的表土。(4)施工临时工程要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及拦挡防护,施工结束后及时实施场地清理、土地整治和绿化措施。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与临时防护措施,严格控制施工用地,严禁随意扩大占压、扰动面积和损坏地貌、植被,建筑物基础开挖土石必须及时防护,禁止随意堆放,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8.5.4植被恢复及绿化施工方法8.5.4.1苗木种植(1)应选用Ⅰ、Ⅱ级优质壮苗。(2)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方法,苗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包装,不受风吹日晒,保持苗木水分。(3)栽种时间应为雨季或雨后,龙门县适宜季节为每年3~11月。8.5.4.2管理技术(1)幼林抚育管理包括补植、松土除草、灌溉、修枝、培土、平茬;病虫害防治、禁止放牧和人为损坏。(2)松土除草一般要进行3次,种植后一年内不少于2次,第一次在8~9月,第二次在次年5~6月。幼林阶段一般不进行修枝,对成活率低于85%的要进行补植。(3)对于所有植物措施中乔苗木栽植1~2个月后,结合扩穴松土适量追肥,在种植草区当年追1~2次磷钾肥,确保一年内达到全面覆盖的效果。8.5.4.3树草种选择部分树、草种生物学特性及栽植具体要求见表8.5-2。表8.5-2树、草种生物学特性和种植方式表树、草种种属生物特性整地种植规格种植密度狗牙根禾本科多年生草本,须根细而坚韧,茎匍匐地面,多分枝,茎多节,节下着生不定根,喜温暖潮湿的土壤,能在排水适度的土壤上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再生能力强,根茎发达。不整地撒播80kg/hm2糖蜜草禾本科多年生草本,耐旱,耐踩踏,喜生长于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再生能力强,多分枝,叶子粗,根茎发达。不整地草皮30cm×30cm/件大红花锦葵科株高1-3m,叶互生,有卵形、羽状浅裂,锯齿缘,全年均能开花。采用扦插法繁殖,春夏季为育苗适期。穴状整地苗高80cm冠幅60cm3支以上株距1.5m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银合欢含羞草科树冠扁圆形,常呈伞状。树皮褐灰色,主枝较低。叶为2回偶数羽状复叶,羽片4-12对,各有小叶10-30对;该树种姿势优美,叶形雅致。穴状整地苗高80cm冠幅60cm3支以上株距1.5m台湾相思含羞草科常绿乔木,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无寒害,耐低温,为华南地区水土保持优良树种。穴状整地胸径1~2cm苗高0.7~1.5m。株距1.5m尾叶桉桃金娘科常绿乔木,速生,根系发达,无寒害,耐低温,耐旱耐贫瘠,为华南地区低丘陵、平原区荒山造林树种。穴状整地胸径1~2cm苗高0.7~1.5m。株距1.5m8.5.5施工质量要求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后,各项治理措施必须符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和《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等相关规定的质量要求,并经质量验收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水土保持各项治理措施的基本要求是总体布局合理,各项措施布置符合规划要求,规格尺寸、质量、使用材料、施工方法符合施工和设计标准,经设计暴雨考验后基本完好。排水沟要求能有效地控制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排水出口处有妥善处理,经设计暴雨考验后基本完好。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所选种植地块的立地条件应符合相应树草种的要求,种草密度要达到设计要求;采用经济价值高、保土能力强的适生优良树草种,当年出苗率与成活率在80%以上,三年保存率在70%以上。8.5.6主要材料供应水土保持措施施工所需的水、电、路等尽可能利用主体工程已有的施工条件,所需苗木、草种等在市场上统一择优采购。采取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保证质量、进度和资金使用得到全面落实。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8.5.7实施进度安排(1)安排原则根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水土保持方案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但考虑到在实际施工中,由于主体工程的进度安排和水土流失产生的特点,各类水土保持设施施工还要受季节因素影响等,拦挡工程先行,排水工程同时施工,植物措施可比主体工程略为滞后,但滞后不得超过一年。根据防治水土流失的轻重缓急和主体工程建设的进度安排,灵活配置水土保持措施,以尽早发挥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2)实施进度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进度,初步安排为:土方开挖、土方填筑和施工临时用地的防洪工程与主体工程施工同步进行;土地整治工程与植物工程略滞后于主体工程,但要尽可能紧跟实施或交叉进行。水保工程实施进度初步安排总工期为23个月,从2010年8月到2013年7月。实施进度安排见表8.5-3。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水土保持监测9.1监测目的和依据9.1.1监测目的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是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及其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效果等进行动态观测和分析,及时反映项目建设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与隐患,由建设单位通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做出必要的补充、调整,保证水土保持防治方案得到认真落实,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保证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和改善。为验收时能够实现六项指标服务,全面防治新增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9.1.2监测依据⑴《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2000年1月31日);⑵《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9.2监测意义实施水土保持监测:一方面,掌握本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动态,分析水土流失成因及其危害程度,使新增水土流失得到及时治理;另一方面,掌握工程运行过程中水土流失状况,并对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治效果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再者,通过主体工程建设前后水土保持监测结果的对比,对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影响评价提供有较强说服力的基础数据。9.3监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水土保持监测的指导思想:在重点损坏区布设典型监测点,在一般扰动区布设抽样监测点,全面掌握项目区域内水土流失变化的动态。监测中应坚持以下四条原则:(1)科学配置。定时定位监测与定期抽样监测、随机抽样监测相结合;(2)合理布局。监测点的布设应科学、合理、规范,具有代表性;(3)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监测对象、监测时段和监测内容,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4)重点突出。重点监测较大的土方开挖回填面以及环境敏感点。9.4监测规划9.4.1监测时段的划分本项目水土流失监测分3个监测时段,即建设前的背景监测期、工程施工监测期和工程竣工投产运行后的效果监测。9.4.2监测内容(1)背景监测:实地调查分析,对项目区域内产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以及水土流失类型、面积、流失量、危害等进行调查;(2)水土流失量监测:通过观测施工前后沉沙池淤积泥沙量的变化,结合调查坡面细沟、浅沟的数量、宽度、深度、长度以及坡面的面积,确定工程建设产生水土流失量,并初步掌握水土流失量的变化规律;(3)扰动地表植被面积监测:通过收集资料结合调查分析,监测项目区内植被破坏情况及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各重点区域的侵蚀程度等;(4)水保设施的功能及效益监测:在主体工程的建设、运行期等不同时段对设计中具有水保功能的工程和水保设施的实施及运行情况,以及各项水保措施完建后产生的效益(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监测生态效益)进行监测,如植物措施所植苗木的成活率、生长状况及覆盖率等。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3监测方法水土流失监测采用巡查法和地面观测法。(1)巡查法通过定期巡查,以了解工程施工的扰动面积变化情况和水保设施破坏情况,发现重点监测地段或时段供进一步深入工作,具体可采用询问、资料收集、现场巡视等方式。背景值监测、水土保持措施防护效果和运行情况的监测也首先采用巡查法。(2)地面观测法对不同地表扰动类型侵蚀强度和水土流失量的监测主要采用侵蚀沟量测法及影像对比法等。9.4.4监测点的布设根据水土流失预测,本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即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是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和临时施工道路区,监测重点时段是土石方施工强度较大的施工高峰期。因此,监测点布设如下:(1)主体工程区监测点渠道改造及工管用地区是主体工程需要重点监测的区域,其占地面积为117.72.0hm2。该区占地面积较大,如水土流失控制不好,将对灌区渠道及周边农田、果园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主体工程区主干渠渠道0+680设1#监测点,桩号21+680坑背元排洪闸设2#监测点,主要监测施工期水土流失量及运行期植被恢复情况。(2)弃渣场监测点在Ⅰ#弃渣场布设3#监测点,Ⅲ#弃渣场布设4#监测点。设置沉沙池,观测泥沙淤积厚度,测算弃渣流失量,并通过巡查,对地面扰动面积动态变化实施观测。(3)临时施工道路监测点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临时道路是本工程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占地面积虽小,但扰动时间较长,如果不及时采取水保措施,将会影响周边环境。在城西村临时施工道路设置5#监测点,采用侵蚀沟法和影象对比法,监测其施工期水土流失量。监测规划见表9.4-1,监测点布置见LPQ-水保-01。表9.4-1水土保持监测规划表施工时段监测区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次施工前期整个项目区水土流失背景值调查法1次施工期1#、2#监测点:渠道背水坡水土流失量、植被生长状况巡查、地面观测法雨季(4~9)每月监测1次,10月~3月,两个月监测一次,合计9次/年,并根据降雨情况加测1次(日降雨量大于75mm的暴雨后)3#、4#监测点:弃渣场水土流失量、弃渣动态变化侵蚀沟法、巡查法5#监测点:施工道路水土流失量侵蚀沟法、影象对比法植被恢复期整个项目区植被恢复状况调查、巡查监测植物措施实施2月内监测1次,一年后1次。9.5监测成果监测成果必须符合水土保持有关的技术规程、规范要求。监测成果应按照所用监测方法的操作规程进行监测,以记实的方式形成文字叙述资料及数据表格、图件。成果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9.6监测的实施对水土流失进行监测,可以为水保方案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而水土保持监测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监测资质的单位实施监测。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0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0.1水土保持投资估算10.1.1编制原则和依据10.1.1.1编制原则(1)本水土保持方案的投资估算价格水平年与主体工程一致,确定为2009年;(2)主要材料价格及建筑工程单价与主体工程一致;(3)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估算参照主体工程,参照《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粤水基[2006]2号)进行编制。10.1.1.2编制依据(1)工程量计算根据图纸、《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摘要)》及有关文件规定进行计算;(2)《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粤水基[2006]2号文);(3)《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概算定额(试行)》(粤水基[2006]2号文);(4)《颁布<广东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1995]95号);(5)《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5]22号)。10.1.2编制方法10.1.2.1基础单价及计算依据(1)人工工资单价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人工预算单价按照主体工程,按28.76元/工日计取,即3.6元/工时。。(2)材料预算价格: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次要材料价格及建筑材料预算价格同主体工程材料单价一致。主要材料采用龙门县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颁发的《龙门县建设工程造价信息》<2009年第三期>县城建筑材料市场参考价。次要材料价格主要来源于广东省水利厅造价站公布的“2009年广东省地方水利水电次要材料预算价格表”。施工用电、用风等部分次要材料价格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龙门县建设工程造价信息》<2009年第三期>县城建筑材料市场参考价。10.1.2.2工程单价(1)工程措施单价工程措施单价按照主体,不足部分按《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定额》编制。工程措施单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①直接工程费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费由直接费、其它直接费、现场经费组成。a)直接费直接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人工费=定额劳动量(工时)×人工估算单价(元/工时)材料费=定额材料用量×材料估算单价机械使用费=定额机械使用量(台时)×施工机械台时费b)其它直接费:包括冬雨季施工增加费、施工工具用具使用费,按直接费乘以其它直接费率计算。其它直接费费率取2.3%。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c)现场经费:包括临时施工费和现场管理费,按直接费乘以现场经费费率计算。现场经费费率取4.0%。②间接费间接费包括企业管理费、财务费及施工机械转移费,按直接工程费乘以间接费率计算。间接费费率取4.0%。③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乘以企业利润率计算。企业利润率取7%。④税金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之和乘以综合税率计算。税率取3.32%。(2)植物措施单价本方案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单价主要按照《水土保持工程估算定额》进行编制。植物措施单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①直接工程费直接工程费由直接费、其它直接费和现场经费组成。直接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其它直接费率取2.3%,现场经费费率取4.0%。②间接费间接费包括企业管理费、财务费及施工机械转移费,按直接工程费乘以间接费率计算。间接费费率取3.0%。③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乘以企业利润率计算。企业利润率取7.0%。④税金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之和乘以综合税率计算。税率取3.32%。10.1.2.3水土保持工程估算编制(1)工程措施费:按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计算。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植物措施费:按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计算。(3)临时工程费:按施工临时防护措施费+新增工程措施和新增植物措施费的1%计算。(4)水土保持独立费用①建设单位管理费:按照分部分项工程费和其他临时工程费之和的3%计算;②科研设计费:包括方案编制费和新增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费两部分.。《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及《工程勘察设计设计收费标准(释义)》的规定算得设计费为9.83万元;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按水利部保监【2005】22号文《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计算,主体工程土建投资14017.8万元,计费60.04万元;③水土保持监测费:监测人员共三人,按照三年折算,费用按每人每年6万元计算,计费54万元。④水土保持补偿费按0.10元/m2计,本工程需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的面积为7.22hm2,则水土保持补偿费为0.72万元。⑤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按水利部保监【2005】22号文《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计算,主体工程土建投资14017.8万元,计费22.82万元。(5)基本预备费按工程措施、植物工程、施工临时工程、独立费四部分之和的6%计。(6)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本工程建设过程中损坏水保设施面积30.12hm2,其中,根据《广东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1995]95号)需要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的面积为7.22hm2,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按0.1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元/m2收取,共计0.72万元。10.2水土保持投资概述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809.44万元,其中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计入水土保持投资估算253.78万元,水土保持新增投资估算555.66万元。本水土保持工程新增投资555.66万元,为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新增水土流失专项治理措施投资。新增水保投资工程措施139.43万元,植物措施134.68万元,临时措施工程83.73万元,独立费用166.37万元(包括水土保持监测费54万元),基本预备费31.45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0.72万元。主要工程量有:浆砌石1035.8m3,干砌石5591m3,全面整地30.57hm2,排水沟及沉砂池土方开挖17832m3,编织袋土袋8405m3,植树65610株,铺草皮3.75hm2,撒播草籽14.58hm2,喷播植草2.4hm2。具体工程量及投资估算详见附件《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投资估算书》。表10..2-1水土保持工程投资总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方案新增水土保持设施投资建安工程费植物措施费独立费用设备费小计Ⅰ已列入主体工程的水保投资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一浆砌石排水沟 91.89二植草皮 122.89三办公、管养所美化绿化 39.00 小计 253.78Ⅱ新增水保工程投资第一部分工程措施139.43 139.43(一)主体工程区 (二)施工道路区31.00 31.00(三)施工营造区4.62 4.62(四)弃渣场区103.81 103.81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134.68 134.68(一)主体工程区 45.12 45.12(二)施工道路区 40.33 40.33(三)施工营造区 10.84 10.84(四)弃渣场区 38.38 38.38第三部分临时措施83.73 83.73(一)主体工程区44.53 44.53(二)施工道路区31.25 31.25(三)施工营造区1.57 1.57(四)弃渣场区0.90 0.90 其他临时工程5.48 5.48第四部分独立费用 166.37 166.37(一)工程建设管理费 10.74 10.74(二)工程建设监理费 8.95 8.95(三)科研勘测设计费 69.87 69.87(四)水土保持监测费 54.00 54.00(五)评估报告编制费 22.82 22.82一至四部分合计 524.21五基本预备费 31.45六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0.72 总投资 809.44表10.2-2新增投资工程措施估算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元)采用定额一工程措施1394295.17一)施工道路区309909.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全面整地㎡190000.1.63309909.10005二)施工营造区46226.821.全面整地㎡27900.1.6345507.69100052.沉砂池土方开挖m344.810.51470.69101233.回填土方夯实m3实方44.85.55248.4330127三)弃渣场1038159.361.全面整地㎡87800.1.63143210.58100052.M7.5浆砌石截水沟m3639.222.83142389.52TJ-143.沉砂池土方开挖m3158.210.511662.13101234.沉砂池土方回填m3实方63.35.55351.02301275.M7.5浆砌石沉砂池m343.8225.049856.64TJ-126.M7.5浆砌石挡墙m3353.225.0479438.2TJ-127.Φ50PVC排水管m84.8.5714.8.土工布包管㎡8.7.9663.66800199.砂、碎石反滤层m31.3115.13149.683000510.伸缩缝㎡35.374.082614.924030911.干砌石挡墙m35591.115.9647980.13TJ-512.砂、碎石反滤体m384.5115.139728.8930005表10.2-3新增投资植物措施估算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元)采用定额二植物措施1346771.36一)主体工程区植物恢复工程451179.1.喷播植草㎡24000.18.5443976.900062.施肥kg2401.3.7203.二)施工道路区植物恢复工程403340.931.施工道路区复绿植树株14940.8.74130606.97900192.施工道路两边草皮铺种㎡37500.6.89258202.5900053.施工道路区复绿撒播草籽h㎡3.321376.044568.46900174.施肥kg3321.3.9963.三)施工营造区植物恢复工程108417.421.施工营造区复绿植树株11160.8.7497561.84900192.施工营造区复绿撒播草籽h㎡2.481376.043412.5890017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3.施肥kg2481.3.7443.四)弃碴场植物恢复工程383834.011.弃渣场复绿植树株39510.8.74345400.37900192.弃渣场复绿撒播草籽h㎡8.781376.0412081.64900173.施肥kg8784.3.26352.表10.2-4新增投资临时工程估算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元)采用定额第四部分临时措施工程837298.52一临时工程措施782477.19一)主体工程区445324.711.排水沟土方开挖m3247.10.182514.31100182.主体工程拦挡、护坡沙包装填m3实方622556.98354728.51801163.主体工程编织土袋拆除m3堰体方622514.1588081.8880119;10123二)施工道路312490.41.排水沟土方开挖m316250.10.48170222.101692.施工道路区临时拦挡沙包装填m3实方2000.56.98113969.801163.施工道路区编织土袋拆除m3堰体方2000.14.1528299.480119;10123三)施工营造区15695.311.排水沟土方开挖m3276.10.482891.16101692.施工营造区临时拦挡沙包装填m3实方180.56.9810257.21801163.施工营造区编织土袋拆除m3堰体方180.14.152546.9580119;10123四)弃渣场8966.771.排水沟土方开挖m3856.10.488966.7710169五其他临时工程元2741066.5380.0254821.33合计元837298.52表10.2-5独立费用估算表序号费用名称计算基础(元)费率(%)总价(元)1.1建设管理费107350.951.1.1建设单位管理费3578365.0583.107350.95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2工程建设监理费3578365.0582.589459.131.3科研勘测设计费698700.1.3.1设计费98300.100.98300.1.3.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600400.100.600400.1.4水土保持监测费540000.100.540000.1.5评估报告编制费228200.100.228200.合计1663710.0810.3防治效果预测及效益分析实施本方案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的目的在于控制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维护工程的安全运行,绿化、美化环境,恢复改善工程建设破坏的土地及植被,其效益体现在蓄水保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10.3.1防治效果预测(1)水土流失防治情况分析本工程扰动地表总面积148.29hm2,造成水土流失总面积148.29hm2,损坏水土保持措施面积30.12hm2,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100%,造成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100%,本工程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72.78hm2,植物措施面积72.78hm2,植被恢复系数达100%,林草覆盖率达到49%,详见表10.3-1。表10.3-1项目建设区水土保持防治任务及防治目标特性表单位:hm2、%防治指标防治分区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施工营造区施工道路区合计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项目建设区面积117.728.782.7919.0148.29扰动地表面积117.728.782.7919.0148.29造成水土流失总面积117.728.782.7919.0148.29永久性建筑面积59.5200059.52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合计58.210.452.7919.090.44工程措施1.67001.67植物措施58.28.782.483.3272.78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58.28.782.483.3272.78扰动土地治理率扰动土地整治面积/扰动土地总面积100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水土流失治理达标面积/水土流失总面积100土壤流失控制比容许土壤流失量/治理后土壤流失强度1拦渣率实际拦挡弃土(石、渣)量/工程弃土(石、渣)总量97林草植被恢复系数项目建设区内植物措施面积/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100林草覆盖率林草总面积/项目建设区面积49(2)水土流失控制分析水土流失预测结果表明,本工程弃渣总量45.90万m3,水土流失预测总量33917t。通过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后,除了弃渣过程中少量弃渣流失外,拦渣量可控制在44.53万m3,拦渣率可达到97%以上;施工迹地等裸露地表采取了场地平整、排水、护坡和植物恢复或复垦措施,林草长成后,土壤侵蚀模数可控制在500t/km2.a以内。本工程水土流失措施实施以后,防治目标达标情况见表10.3-2。表10.3-2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与方案实施后达到情况对比表序号防治标准防治指标扰动土地整治率(%)造成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1方案目标值959719599272方案效益值1001001971004910.3.2水土保持效益分析(1)生态效益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本工程方案实施后,可以改善工程区地表径流状况,减少洪水流量,增加常水流量;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氧分,同时增加了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有利于改善贴地小气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2)社会效益本方案实施后,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损坏、占用的土地得以治理和利用;通过对弃渣场施工道路的治理,最终恢复为林地。可有效地防治建设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减轻对周围农田、河道的淤塞,确保防汛安全和灌区正常运营安全,更重要的是维护项目区下游防洪安全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这些将对该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了环境抵御灾害的能力,对项目区及下游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经济效益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从经济效益上分析,具有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一方面弃渣场、施工道路的水土保持林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且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另外,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能减轻泥沙对沟道、河流、渠道的淤积及对水利设施的破坏,延长工程寿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发生,减少对环境的大破坏,可获得一定的间接经济效益。10.4水土保持损益分析10.4.1土地资源损益分析工程占地面积为148.29hm2,其中永久占地为117.72.0hm2,占79%,临时占地为30.57hm2,占21%,工程占用耕地面积14.58hm2,没有占用基本农田。永久占地面积中有58.2hm2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可恢复水土保持功能;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基本恢复原貌返还当地,恢复面积为14.59hm2。本工程总的开挖方量为85.8万m3,总的填方量为39.9万m3,总的弃土弃渣45.90万m3。土石方开挖、回填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10.4.2水资源损益分析本工程主要是施工和生活用水就近驳接县城自来水管道供水,总耗水量不大,项目建成正常运行过程中基本不用水;工程部分地表硬化,降低了地表的蓄水能力,但地表硬化面积较小,因此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较小;由于水土流失污染会造成区域地表水水质轻微污染,但微乎其乎,对生态的影响较小。10.4.3生态损益分析本工程在开发建设中扰动地表,占压林草植被,占用和消耗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对生态系统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些都属于局部影响;工程在土石方开挖、填筑、废弃过程中会造成部分水土流失,对生态均有一定影响;本工程占地面积和土石方量均较大,总的来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10.4.4水土保持功能损益分析工程建设分三期施工,每期施工期1年,综合考虑气候条件确定自然恢复期为1年,则工程的影响期为4年。工程扰动地表面积为148.29hm2,其中破坏林草面积为30.12hm2,地表扰动率较高。工程原生土壤侵蚀强度以轻度为主,由于工程的建设使得土壤侵蚀强度增加到强度部分区域达到极强度。预测水土流失总量为33917t。通过本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148.29hm2,林草植被恢复面积72.78hm2。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0.4.5周边水土保持损益分析工程占地面积为148.29hm2,直接影响面积为48.46hm2,单位占地面积的直接影响面积很少,对周边的影响相对较小。工程弃土弃渣易引发灾害。主要为施工临时弃土弃渣在遇到暴雨时可能产生滑坡、泥石流,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0.4.6水土保持成本损益分析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为809.44万元,主体工程总投资为20666.69万元,水土保持投资占总投资的3.9%。工程占地面积为148.29hm2,单位治理面积的水土保持投资为5.5万元/hm2。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32732t,单位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投资为247元/吨。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1方案实施保障措施11.1组织管理和管理本方案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主体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将方案的实施纳入工程建设计划中,并按照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要求,做好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工作。为实现本工程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建设管理单位必须依照有关基建程序进行工程建设活动,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亦要依照《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亦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实行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实施。11.1.1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水土保持方案要得以落实,关键在于领导重视,一是建设单位的领导重视,二是施工单位的领导重视,三是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重视,三个重视缺一不可,只有领导重视了方案才会得到落实。因此,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落实人员跟踪负责监督检查,建设单位要制定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的考核办法用以明确防治责任,施工企业则要认真按照水土保持有关规划设计施工,落实责任制,特别要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通过建立全方位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保障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11.1.2技术保障措施本方案仅处于可研阶段,方案批复后由具有相应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完成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并报省水利厅备案。同时加强水保方案和工程设计的变更管理,按规定进行报批。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施工过程中要开展水土保持工程的监理和监测工作。监理工作应由具有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资质或聘请注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监理工程师从事。水土保持监测由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监测单位要按方案的要求编制监测计划,按计划实施,监测成果要定期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11.1.3质量保证措施建设管理单位应按有关工程质量管理要求,在完成水土保持工程任务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按照“政府监督、项目法人负责、社会管理、企业保证”的要求,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11.1.4资金保证措施根据《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中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该项目区域的水土保持防治费用应由工程建设单位从该工程基本建设投资费用中列支,并组织协调,统筹安排,保证工程按期开工和完成。为了保证水土保持方案的顺利实施,除了在组织上、技术上把好关外,还必须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把水土保持资金单独划拨出来,并专款专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部门对该工程的水土保持治理资金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保证水保资金逐项落实和专款专用。11.2后续设计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根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因此,本建设项目一旦立项以及本方案经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后,即可进入下一步的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招标文件设计提供依据。使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程依法依规地开展。在工程施工阶段,在工程施工时依据主体工程的进度,及时跟进水土保持设施的施工图技术设计,及时供应施工图纸,后续设计必须紧紧围绕该方案提出的防治任务进行招标设计,为落实项目的水土保持招标投标和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因各种原因,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程需发生重大变更时,必须报原审批机构批准同意,方可实施。11.3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应采取“三制”质量保证措施,即实行项目管理制、工程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以保证水土保持方案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建设单位在主体工程招标文件中,按水土保持工程技术要求,把水土保持工程各项内容纳入到招标文件中,中标后施工单位与业主需签定水土保持责任合同,以合同条款形式明确承包商应承担的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范围、义务和惩罚措施。工程建设中外购石料,在购买合同中应明确料场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11.4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11.4.1法规要求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保【2003】89号),该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1)贯彻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切实防治因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在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水土保持监理其监理成果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基础和验收报告必备的专项报告。(2)承担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单位及人员根据国家建设监理的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及工程设计文件,以及工程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开展监理工作。从事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水土保持监理工程师证书或监理资格培训结业证书;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3)水土保持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根据项目特点设立现场监理机构,配备各专业监理人员,对水土保持设施建设进行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应对水土保持设施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提出质量评定意见,作为水土保持设施评估及验收的基础。(4)承担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单位,由建设单位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并向水土保持方案批准单位备案。承担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单位要定期将监理报告向建设单位和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其监理报告的质量将作为考核监理单位的依据。11.4.2监理单位职责为确保工程质量,从施工设计图开始就对工程进行全面监理,监理部门严格按照业主授权及合同规定,对施工单位实行全过程监理,水土保持工程由分部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理。(1)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技术标准,严格履行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实行监理,对施工质量负有监督、控制、检查责任,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2)根据监理合同,应派出与监理业务相适应的监理机构,监理工程师均持证上岗,一般监理员都经过岗前培训。(3)监理人员要按规定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按作业程序及时跟班到位进行监督检查;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工程不签字,并责令返工,向建设报告。(4)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体系,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全面质量管理。(5)组织或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事故的处理方案审查,并监督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6)用于工程建设的建筑材料等,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外地购买的植物材料(苗木、草皮等)必须具备苗木检疫证明。(7)定期向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工程质量情况,对工程质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11.5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及时反映工程水土保持信息,给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从而采取有力的管理措施,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对水土保持监测的要求有以下几点:(1)建设单位应与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监测机构签订水土保持监测合同,在合同中规定监测资料的报告制度;(2)监测单位应按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中的监测要求编制监测计划并实施监测;(3)监测成果需定期向建设单位编报,并由建设单位向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4)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时监测单位应编制并提交监测专项报告。11.6施工管理建设单位应主动接受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可以采取建设单位、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施工单位一道检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检查方案的实施进度和有关工程的质量。对不按设计进行施工、施工不及时等造成水土流失的,予以处罚,并限期整改;对严格执行各项水土保持要求的施工单位给予奖励等。11.7检查与验收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规定》的要求,在主体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合格后,主体工程方可正式投入使用,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不得投入运行。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灌区工程投入运行前必须首先验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内容、程序等执行水利部令第16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规定》。验收应包括四个单项报告:(1)监理报告;(2)监测报告;(3)工作总结;(4)水土保持技术总结。验收时,建设单位应提交验收报告,对实施的水土保持项目的数量、质量进行汇总评价,总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部分,对没有足额完成的部分或有缺陷的工程,责令建设单位重新设计,补充完善,直到水土保持措施能够达到本水土保持方案防治指标。11.8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⑴资金来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对造成的水土流失负责治理。本单位无力治理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治理,治理费用由造成水土流失的企业事业单位承担。本工程属建设类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投资应在工程建设基本建设投资中列支,并与主体工程建设资金同时调拨使用,同时施工、同时发挥效益;建设单位应积极开展工作,落实资金,保证方案实施。⑵资金管理办法建设单位要做好资金使用管理,专款专用,保证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障水土保持工作顺利进行。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就水土保持投资调整情况、分年度投资安排、资金到位情况和经费支出情况写出总结。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2结论和建议12.1水土保持方案总体结论本工程不存在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中规定的绝对或严格限制项目建设的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从水土保持角度来说工程建设是可行的。12.2下阶段水土保持要求12.2.1对工程主设单位的要求1)在主体工程后续设计中充分采纳水土保持方案中的设计内容,并进一步细化水土保持措施,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后续设计。2)建议下阶段设计对弃渣场选址合理性及对弃渣场区设置的挡渣墙应力及稳定性作进一步分析和计算,优化弃渣场选址及必须保证挡渣墙的稳定。12.2.2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要求1)工程所需砂砾石料本阶段规划采用购买的形式,其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应由建设单位与砂砾石料开采者签订治理合同,明确防治责任。2)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的规程规范,应对工程实施招投标制,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督和管理。3)本方案对弃渣场、施工营造区、施工道路施工迹地采取了水保林草措施,对表土的需求量较大,各施工单元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将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并采取防护措施以满足今后需要,为了减少项目实施对当地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建议下阶段在征得当地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尽量将施工迹地还农。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2.2.3对水土保持工程监理的要求为确保方案如期实施和方案实施质量,应实行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制,聘请具有乙级以上水土保持监理资质的水土保持监理单位对本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理,并接受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监理单位定期向建设单位提交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报告。12.2.4对水土保持监测的要求在本方案服务期内,为了掌握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运营初期的水土流失量的动态变化、分析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治效果,应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督和指导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希望本方案的水土流失监测单位进一步完善监测方案,做好水土流失监测工作,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业主单位发布监测成果。12.3建议为了使水保措施的实施能够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真正起到防治目的,特建议在下个阶段的工作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在主体工程的设计中,尽量优化施工布置和施工工艺;同时对建设区的开挖要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减少边坡开挖高度。(2)并优化施工进度安排计划,尽量利用枯水季节,避开雨季施工,以减轻水土流失量。(3)为了使方案设计更优化,对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监督管理更有效,建议加强水土保持的监测工作。(4)应严格执行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建立一个在组织上、技术上和资金管理等方面完善的保障体系,加强项目建设期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5)落实“三同时”制度,使水土保持设计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水土保持资金应实行专户管理。(6)应对工程实施招投标制,并聘请有相应资质的水土保持监理单位、监测单位分别对本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理、监测。(7)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落实施工临时工程,特别是靠近村庄、道路、农田及果园的临时防护措施。(8)工程建设前,首先修筑拦挡措施及排水沟,在拦截降雨径流的同时,拦截由于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避免灌区及受水区受到影响。136
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3附件、附图13.1附件1)委托书;2)水土保持投资估算书。3)惠州市龙门县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技术评审会评审意见13.2附图1)总体平面布置图(LPQ-总体-01)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示意图,监测点布设图(LPQ-水保-01);3)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LPQ-水保-02);4)龙平渠挖方区段典型断面图1/2(LPQ-水保-03);5)龙平渠挖方区段典型断面图2/2(LPQ-水保-04);6)龙平渠填方区段典型断面图1/2(LPQ-水保-05);7)龙平渠填方区段典型断面图2/2(LPQ-水保-06);8)Ⅲ#弃渣场平面布置图(山塘型)(LPQ-水保-07);9)Ⅲ#弃渣场防护措施典型设计断面图(LPQ-水保-08);10)Ⅳ#弃渣场平面布置图(山窝型)(LPQ-水保-09);11)Ⅳ#弃渣场防护措施典型设计图(LPQ-水保-10);12)沉砂池断面设计图(LPQ-水保-11);13)施工营造区设计图(LPQ-水保-12);14)临时措施断面图(LPQ-水保-13);15)临时施工道路设计断面图(LPQ-水保-14);16)种植典型设计(LPQ-水保-15)。13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某采石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 明景花园住宅小区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报告书
- 矿山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 上乐线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稿)
- 深圳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报告书
-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doc
- 本科毕业设计-35千伏老石旦站2号变增容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
- 广东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单位
- 方案技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与评审标准-201011
- 料石厂水土保持方案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大学论文.doc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
-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保利·爱尚里二期0906
- [林学]民族煤矿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稿
- 南津关古迹恢复重建项目立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学位论文.doc
- 工程论文代写范文《xx水库除险加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方案》
- 部西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银武线十堰至漫川关段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大学论文.doc
-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