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9.00 KB
  • 92页

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 9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有关附件及附图:附件1:《某省某县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专家评审意见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4312000730019)附图1: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某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分区图附图3: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总体布置图附图4: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选矿厂区总平面布置图附图5: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矿山开采范围图附图6: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水土保持防治范围图附图7: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弃渣场平面布置图附图8:拦渣墙典型设计断面图附图9:排水沟、沉沙池、拦渣坎典型设计图附图10:油茶树种植典型设计图附图11:采矿场开挖边坡护壁典型设计图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项目组成项目面积(hm2)挖方量(万m3)填方量(万m3)建设地点某县谭家湾镇所在流域沅水流域采矿场20.82619.28工程总投资(万元)6118.31选矿厂4.41.41.3其中:采选投资(万元)4518.57弃渣场4.269.2施工准备及完成时间31年临建区1.70.2方案设计水平年2009国家、省级防治区类型重点治理区地貌、土壤类型中低山、紫色土气候、植被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扰动地表面积(hm2)31.18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37.39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30.14项目建设区(hm2)31.18水土流失预测总量(万t)直接影响区(hm2)6.21新增水土流失量(万t)18.86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采矿场、选矿厂、弃渣场及临建区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600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2281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率(%)95土壤流失控制比1.2拦渣率(%)95植被恢复率95林草覆盖率(%)52.9防治措施工程项目防治面积(hm2)投资(万元)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采矿场按台阶开采撒播草种、油茶薄膜覆盖等22.27665.75选矿厂排水沟、挡土墙撒播草种、樟树薄膜覆盖等4.4131.54弃渣场排水沟、截水沟、拦渣墙撒播草种、油茶薄膜覆盖等4.26127.35临建区拦渣坎撒播草种、油茶薄膜覆盖等0.257.47独立费用425.29万元监理费300万元监测费93.41万元水保设施补偿费45.21万元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1357.4万元方案编制单位某市水电设计院建设单位某实业(某)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电话/地址/邮编肖建军法人电话/地址/邮编某县谭家湾镇联系人电话/传真/电子信箱0745-2715833联系人电话/传真/电子信箱1363745084091 1综合说明1.1项目背景某实业(某)有限公司为某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由某集团于2004年7月收购原某省某县硅砂开发有限公司而成立的专业硅砂原料加工公司,并于2006年6月正式完成工商注册,控股股东为某玻璃(厦门)有限公司和某玻璃(成都)有限公司,主要为规划中的某(武汉)浮法玻璃项目(该项目以全面开始施工建设)提供优质浮法玻璃用硅砂。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目前仅有收购时的一条生产能力为15.0万t/a的硅砂生产线,经过2004年刚收购时的初步改造,已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但因某(武汉)浮法玻璃项目滞后及其他原因,一直未能正式生产,生产线需要进行重新调整,并根据某玻璃(武汉)项目的实施进度,需要本项目尽快上马并增加新的生产能力。鉴于此,该公司于2008年4月正式委托我院承担“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编制工作,并签订了工程设计合同。1.2主体工程概况、方案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采矿区及选矿厂厂址均位于某省某县谭家湾镇贺家冲村境内,矿区位于某县城北东28.0km处。矿区东西长约1.35km,南北宽约1.0km,地理坐标:东经110°44′51″~110°45′42″,北纬28°07′36″~28°08′15″,矿山登记范围内由10个拐点所圈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其采矿许可证),开采深度由高程390.0~270.0m。弃渣场布置在东矿段东侧的采空区内,同时利用原有废弃的小型水库堆放弃渣。选矿厂厂址位于矿区西南侧约1.0km处,紧邻矿区,有S308公路从矿区西约1.0km处通过,矿山与选矿厂之间有专用公路相通,矿区至湘黔铁路低庄站(三等编组站)距离仅7.0km,经低庄东至株洲323.0km,西至某124.0km,交通非常方便。新建选矿厂厂址处为山坡地,新建硅砂生产线位于原某省某县硅砂开发公司15.0万t/a生产线的东侧,地势较开阔,厂区大部分面积为山坡地形,局部为农地,自然地形标高在230.0~255.0m之间。91 按水土保持“三同时”的要求,方案确定的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均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产使用。对本项目而言,设计水平年指硅砂生产线投产后的当年或投产后的第一年,不是达产年。为有效防止工程建设引起水土流失的发生,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完成,计划12个月完工(其间原硅砂生产线可进行生产),设计水平年定为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投产后的第一年,即2009年。1.3项目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防治标准执行等级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是在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基础上,根据各区域的建设和生产特征、水土流失特点及立地条件、地貌特征、建设活动类别、建设时序以及工程布局和功能区划进行分区防治。因此,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区分为采矿场区、弃渣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道路区、选矿厂区、原矿临时堆置区,共6个区;其中采矿场区、弃渣场、原矿堆置区是本《方案》的重点防治区。依据《某省某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1998-2012)的水土保持分区,确定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的矿区及选矿厂厂址均位于某县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按照上述标准确定该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为二级标准。1.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按“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水土保持原则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第1.0.4条“对征用、管辖、租用土地范围内原有的水土流失进行防治;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保护水土资源,并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废弃土(石渣)、尾矿渣(砂)等固体物必须有专门的存放场地,并采取拦挡治理措施;采挖、排弃渣、填方等场地必须进行护坡和土地整治;开发建设形成的裸露工地应恢复林草植被并开发利用”。91 本次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确定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主要包括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区:采矿场、选矿厂、弃渣场、施工临建设施、矿山道路等,因此,总的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31.18hm2。1.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水土流失预测范围的合理确定,对做好水土流失预测十分重要。其中,直接影响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都不归建设单位所有,而且在直接影响区里与无法布设防护措施,再加上直接影响区与建设区相比,其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并不大。因此,本次报告确定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为本项目的建设区。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预测根据实地调查及量算,施工扰动地面面积31.18hm2。其中主体工程采矿场和选矿厂扰动地面面积分别为22.52hm2和4.18hm2,弃渣场4.26hm2,原矿堆置场0.22hm2,施工临建设施(炸药存储仓库、临时道路等)0.25hm2。本项目工程施工毁损水土保持措施主要为矿山开采破坏实物以及施工占压土地造成,共计毁损水土保持措施30.14hm2,本项目建设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总量约为18.86万t,其中渣场及原矿石临时堆置场新增水土流失量为6.65万t,占总量的35.3%;采矿场新生裸露面可能新增水土流失为11.13万t,占总量的59.0%;施工过程中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08万t,占总量的5.7%。1.6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本项目建设区新增水土流失的防治,应以“工程措施为先导,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相结合的方针。按照“先拦后弃”的原则,在弃渣场修建挡渣墙,使弃渣在“点”上得以集中拦蓄;在弃渣场、采矿场、施工临建设施区修筑挡渣坎、排水沟,利用工程措施的控制性和速效性,矿石开采过程中的流失的土壤、废弃料不出沟、不下河,使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在“线”上得以集中控制。在新增水土流失得以集中控制的前提下,对裸露地表进行土地整治,然后通过“面”上的林草植被91 建设和土地复垦措施,保护新生地表,改善生态环境,发挥植物措施的观赏性和后效性。另外,对施工迹地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恢复其利用功能。采矿场区为山坡露天开采,开采台阶按照1.0%的坡度向外侧倾斜,以利于自然排水,施工先期修筑相应的截排水沟,尺寸为0.3×0.2m,排水沟施工与矿山同步进行,排水沟依自然山坡而建,修建开挖时采用薄膜覆盖。待矿石开采平台形成后,对因其开挖形成的边坡从山坡顶部高程每隔10.0m设置一级1.0m宽平台,同时在其内侧设施排水沟,在平台上种植爬山虎等藤本植物。在易发生滑落的地段修筑相应的拦渣坎,尺寸为0.3×0.2m,对边坡进行薄膜覆盖,。待整个圈定范围内的矿山开采完毕后对其进行表土回填,同时撒播草籽,种植乔木等。新建截排水沟18143.84m,其土石方开挖2177.26m3,填筑土石方1021.1m3,所需C15砼1088.6m3,另外,拦渣坎长1395m,所需C15砼83.7m3。施工临时设施周围设置C15砼拦渣坎,拦渣坎尺寸0.2×0.3mm,总工程量102.0m3,共平整土地0.25hm2,撒草籽面积0.25hm2。采矿场区、弃渣场及选矿厂共撒播草种面积27.98hm2,同时种植油茶树29458株,种植密度为1100棵/hm2,弃渣场共需平整土地4.26hm2。弃渣场挡渣墙长115.09m,需浆砌石1358.1m3,其土石方开挖1152.2m3,填筑土石方983.6m3,剩余土方弃至弃渣场内,截水沟设在弃渣场占地边线上,沿270.0m等高线环绕渣场,全长893.36m,坡面来水经截水沟截住后可直接排入下游渠道中。该处截水沟开挖土方2948.1m3,填筑土石方1783.6m3,共需砼321.7m3。选矿厂区排水沟长682.5m,厂区土石方工程:填方量为:1.3万m3;挖方:1.4万m3。草皮护坡面积:1900m2。所需C15砼131.04m3。整个矿山开采矿石总量610.18万t。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为1357.4万元,其中含新增水保投资783.82万元,含主体工程已列入的投资573.58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为45.21万元。本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实施后,其中植物措施防治面积为27.68hm291 。林草措施可增加土壤就地入渗和拦蓄调节地表径流的能力,治理期间累计拦蓄调节径流27.8万m3,减少水土流失总量为12.8万t,土壤侵蚀模数降低至600t/km2.a以下;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52.9%。通过种植用材林和经济林,随着林木的发育,用材林需要逐步地进行间伐等措施,间伐下的木材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经济林可每年采取果实,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以后,工程弃渣全部得到了治理,开挖面和工程裸露面实施保护,植被得以恢复,通过种植水保林、草,能使空气中相对湿度增加,干燥度降低,从而改善贴地面层气候条件,使生态系统与环境日益协调。即可以减轻项目区的自然灾害,又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同时,净化了空气,美化了环境,提高了项目区的品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1.8结论本项目建设共扰动地面面积31.18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30.14hm2,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量为18.86万t。本《方案》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31.18hm2,其中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面积27.68hm2;水土保持措施实施以后,可达到以下各项防治目标:①扰动土地治理率达95%,②水土流失模数控制比达1.2,③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治理度达90%,④拦渣率达到95%,⑤植被恢复系数达95%,⑥林草覆盖率达52.9%。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1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2.1.1编制目的91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主要为:明确建设单位法定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和义务,分析并拟定水土流失防治对策与措施体系布局,为建设项目下一步设计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布局提供技术参考与要求,介绍建设单位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的保障措施,匡算水土保持所需投资,并从水土保持角度给出该项目建设是否可行的意见。2.1.1编制意义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意义在于:为系统防治水土流失提供技术支撑,为项目的结构和布局及施工组织提供完整意见,明确建设单位的责任期间、责任范围及防治目标,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提供技术依据。2.2编制依据2.2.1相关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06.29,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订)(2002.08.29,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08.29,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修正)(1998.04.29,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1998.08.29,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2.2相关法规91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08.01,国务院第120号令);(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国务院第253号令);(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12.27,国务院第257号令);(4)《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06.10,国务院第3号令)。(5)《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规定》(1988.09.01,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计委和水利部联合发布);(6)《某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11.10,某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2.3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05.30,水利部令第5号发布,2005.07.30,水利部令第24号修订);(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2000.01.31,水利部令第12号);(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10.16,水利部令第16号发布,2005.07.08,水利部令第24号修订);(4)《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2004.09.15,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9号);(5)《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06.12.18,水利部令第29号);(6)《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2006.12.18,水利部令第29号)。2.2.4规范性文件(1)《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文);(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方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水保[1994]513号文);(3)《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国发[2000]38号文);(4)《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5)《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办函[2002]154号);(691 )《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4]332号文);(7)《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1]15号);(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修订)(2003.01.0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4号);(9)《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2007.09.2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0)《某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分类登记名录》(湘水保委[2004]4号);(11)《某省物价局、某省财政厅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湘价费[2006]145号)。2.2.5技术规范与标准(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2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发[2000]38号);(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T50443-2007);(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07);(4)《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1996);(5)《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277-2002);(6)《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7)《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范通则》(GB/T15772-1995);(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10)《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规范》(GB/T15774-1995);(1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12)《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3)《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85);(14)《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91 (1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理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2.2.6技术文件及其它资料(1)《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要点〉的函》(水保监[2002]118号文);(2)《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湘政函[1999]115号);(3)《某省某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1998-2012年);(4)《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2007.10,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5)《关于开发某省某县硅砂资源的协议》(2003.11.14,某县人民政府,某玻璃(厦门)有限公司);(6)《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4312000730019)。2.3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07)5.0.1条规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等级应按项目所处水土流失防治区和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性确定。(1)按开发建设项目所处水土流失防治区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级标准:依法划定的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及省级重点预防保护区。二级标准:依法划定的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三级标准:一级标准和二级标准未涉及的其他区域。(2)按开发建设项目所处地理位置、水系、河道、水资源及水功能、防洪功能等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91 一级标准:开发建设项目生产建设活动对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依法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防洪河段、水源保护区、水库周边、生态保护区、景观保护区、经济开发区等直接产生重大水土流失影响,并经水土保持方案论证确认作为一级标准防治的区域。二级标准:开发建设项目生产建设活动对国家、省、地级人民政府依法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防洪河段、水源保护区、水库周边、生态保护区、景观保护区、经济开发区等直接产生较大水土流失影响,并经水土保持方案论证确认作为二级标准防治的区域。三级标准:一级标准和二级标准未涉及的区域。同一项目所处区域出现两个标准时,采用高一级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应分类、分级、分时段确定,其指标值必须达到表2.3-1的规定。表2.3-1建设生产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分组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时段施工建设期试运行期生产运行期施工建设期试运行期生产运行期施工建设期试运行期生产运行期扰动土地整治率(%)﹡95﹥95﹡95﹥95﹡90﹥90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0﹥90﹡85﹥85﹡80﹥80土壤流失控制比0.70.80.70.50.70.50.40.50.4拦渣率(%)959898909595859595林草植被恢复率(%)﹡9797﹡9595﹡9090林草覆盖率(%)﹡25﹥25﹡20﹥20﹡15﹥15(说明:表中“﹡”表示指标值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实施进度,通过动态监测获得,并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之一)依据《某省某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1998-2012)的水土保持分区,确定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的矿区及选矿厂厂址均位于某91 县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按照上述标准确定该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为二级标准。2.4指导思想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减少项目区原生水土流失,防止新增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工程建设、生产、运营、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注重景观建设、鼓励废弃土石方综合利用等,保证“三同时”的落实等。2.5方案编制原则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原则应符合国家有关水土保持的总体要求,按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确定防治目标和进度。根据项目特点和所处的设计阶段,简要说明编制方案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应有较强的针对性,不能泛指,常见的编制原则主要包括:  (1)责任明确原则:按“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明确建设单位关于水土流失防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2)预防为主的原则:针对主体工程和新增水土流失的特点,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基本要求,选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生产工艺,优化主体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组织。(3)生态与主体并重的原则:水土保持方案要以控制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在服务主体工程的同时,对项目区环境和周边的生态系统负责,对工程建设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的,应进行比选方案的水土保持损益分析,明确水土保持意见,并作为主体设计比选方案筛选的依据。(4)综合防治的原则:方案布设的各种防治措施要紧密结合,并与主体设计中已有措施相互衔接,提出切实可行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和具体措施,确保水土保持工程发挥作用。(5)91 因地制宜原则: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的类型和内容多样,不同项目及其不同分区的自然条件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不能生搬硬套,而必须根据各项目及分区的具体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合理布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注重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合理搭配,做到“标本兼治”。(6)永久临时结合的原则:永久和临时保护措施结合布置,对防治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节约资金的同时,减少了二次扰动。(7)景观协调的原则: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取弃土场的布置及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应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8)经济合理原则:水土保持措施的选择,不时标准越高、造价越贵越好,应选择取料方便、易于建造的工程措施及当地适合生长的植物品种,在保障水土保持功能的同时减少建设期的投入和运营期间的养护工作量。同样,在确定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时也应尊重自然规律,量力而行。(9)综合利用的原则:建设项目的弃土弃渣应分类堆放,结合当地的情况,以便于后续的综合利用。(10)“三同时”的原则: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11)公众参与的原则:生产建设项目的取土场、取土深度以及弃渣场的选址、堆弃方量、恢复用途等宜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可结合周边其他项目综合考虑土石方平衡,结合群众的需要覆土造地。(12)“以老带新”的原则:改建、扩建项目应根据“以老带新”的原则,治理原有工程的水土流失。(13)合理界定项目的原则:按照国家计委、国家建委、财政部《关于基本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划分标准的规定》(计[1978]234号)的有关规定合理界定建设项目。2.6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2.6.1方案编制深度的确定可行性研91 究报告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投资项目在批准项目建议书后、企业投资项目在核准前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和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规定,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应达到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深度,在建、完建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应达到初步设计阶段深度。但因各行业的前期工作阶段划分和深度不完全一致,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需根据行业特点做适当深化和补充。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规定“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其内容及深度应与项目主体工程所处的阶段要求相适应”的原则,本项目主体工程(采矿场区和选矿厂厂址)设计为初步设计深度,由此确定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初步设计深度。2.6.2设计水平年所谓设计水平年指方案规划的内容实施完毕的年份,即水土保持工程(按方案设计)全面到位,初具规模并开始发挥作用的时间,一般为工程竣工后的第一年。届时方案确定的各项防治措施均应布设到位,能稳定存续、发挥或初步发挥水土保持功能,达到方案确定的防治目标,满足水土保持专向验收的要求。按水土保持“三同时”的要求,方案确定的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均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产使用。对建设类项目,设计水平年指主体工程完工的当年或完工后第一年,临时防护措施和工程措施均以布设完毕,正常发挥水土保持功能(临时措施或许已经拆除),植物保护措施保证了成活率和保存率,灌溉等抚育管理责任落实。对建设生产类项目,设计水平年指投产后的当年或投产后的第一年,不是达产年。为有效防止工程建设引起水土流失的发生,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完成,按照该矿山的开采时间,计划31年开采完毕,设计水平年定为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投产后的第一年,即2009年。3项目概况3.1工程名称、地理位置及主要控制点工程名称: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建设地点:某省某县谭家湾镇贺家冲村91 建设性质:改扩建开采矿种:玻璃用石英岩开采方式:露天开采矿区面积:0.2678km2生产规模:年产石英精砂35.0万t所属流域:长江流域建设投资/采选工程直接费用:6118.31万元/4518.57万元建设工期/生产期:1年(计划2008年6月~2009年6月)/31年(2009~2039年)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采矿区及选矿厂厂址均位于某省某县谭家湾镇贺家冲村境内,矿区位于某县城北东28.0km处。矿区东西长约1.35km,南北宽约1.0km,地理坐标:东经110°44′51″~110°45′42″,北纬28°07′36″~28°08′15″,矿山登记范围内由10个拐点所圈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其采矿许可证),开采深度由高程390.0~270.0m。选矿厂厂址位于矿区西南侧约1.0km处,紧邻矿区,有S308公路从矿区西约1.0km处通过,矿山与选矿厂之间有专用公路相通,矿区至湘黔铁路低庄站(三等编组站)距离仅7.0km,经低庄东至株洲323.0km,西至某124.0km,交通非常方便。新建选矿厂厂址处为山坡地,新建硅砂生产线位于原某省某县硅砂开发公司15.0万t/a生产线的东侧,地势较开阔,厂区大部分面积为山坡地形,局部为农地,自然地形标高在230.0~255.0m之间。3.2工程建设目的、必要性及意义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建设的目的:开发某硅砂资源,主要为规划中的某(武汉)浮法玻璃项目(该项目目前已全面开始施工建设)提供优质浮法玻璃用精石英砂35万t/a。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某县位于某省西部,91 某市东北部,沅水中游,雪峰山主峰北麓,辖区面积3440.04km2,地理坐标:东经110°15′~111°01′,北纬27°17′~28°19′。矿藏有金、银、铜、铁、锰、锑、硅、砂、瓷泥等37种,潜在价值达300多亿元,其中,青界球状瓷泥质量极佳,世界罕见,是某“四珍”之一,列入“国宝”,特别是硅砂矿量大质优为全国之冠,品位极高,储量全国第一,达10亿吨之多,被国家定为重要优质硅砂基地。经有关院校、研究所、用户试验分析和应用证明:本项目矿区石英砂,颗粒完整,磨圆度好,多为圆形和次圆形,极少棱角,耐火温度高,砂芯强度高、透气性好,流动性好,为高科技硅产品项目提供了优质硅砂资源,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某县硅砂开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采量小,多为民采,且多为无证滥采,浪费资源严重,硅砂开发应用以粗犷型加工占主导地位,深加工才刚起步,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尚需进一步提高其开发意识,早日发挥其规模效益,能为该县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为妥善安置破产企业职工,合理开发硅砂资源,2003年通过招商引资某县人民政府与某玻璃(厦门)有限公司达成投资意向,由某公司收购原某省某县硅砂开发公司重组民营企业某实业(某)有限公司,使该县的硅砂资源得到较合理的开发利用。项目影响区内硅砂资源丰富,但是受资金、交通运输能力等条件的限制,以及国家为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和环境,控制开采天然硅砂资源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商务部和海关总署于2006年3月13日发布2006年第16号公告,自2006年5月1日起对天然硅砂实施禁止出口的管理措施,致使国内硅砂价格一低再低,使该县硅砂资源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处于不利地位,市场竞争能力弱。本项目的建设将会大大扩大对外开放,吸引人才,资金技术与现代化管理,逐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善该地区的投资环境,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社会经济以较快速度发展,拉动当地相关行业和经济发展,加快该区脱贫致富,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增强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91 3.3推荐方案工程概况3.3.1工程项目组成本项目工程由主体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便道、弃渣场及专项设施改建、施工力能等项目组成。该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的项目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见表3.3.1-1~表3.3.1-2。表3.3.1-1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项目组成情况表工程项目项目组成采矿场及选矿厂采矿场区采矿场、废石场、炸药库、开拓运输系统等选矿厂厂区原矿堆场、破碎车间、小块料仓、选矿车间、精砂脱水储存库、变电所、浓缩池、水循环系统、尾矿处理间、取水泵房等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生产区临时工棚、临时堆料场施工生活区办公及生活用房等(利用原有房屋)施工便道辅助道路及至弃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的道路等弃渣场弃土场、弃渣场专项设施改造区专项设施改造输电线路、通讯线路等基础设施施工力能供应风、水、气、电、油等表3.3.1-2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项目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表一、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建设地点某县谭家湾镇贺家冲村建设性质改、扩建所属流域长江流域建设单位某实业(某)有限公司总投资6118.31(万元)采选工程费用4518.57(万元)建设期/生产期1/31(a)建设规模年产石英砂35.0(万t)91 二、项目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项目组成占地面积(hm2)主要工程项目名称主要技术指标合计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单位主要技术指标采矿区22.5222.52采矿场hm222.52选矿厂4.44.4选矿厂hm24.4弃渣场4.264.26弃渣场hm24.263.4主要设计方案及内容(1)根据矿体赋存状态和矿区地形地质条件、水文地质资料和矿层分布情况,采用露天水平分台阶开采的方式,采用“潜孔钻机凿岩→中深孔爆破→挖掘机装车→汽车公路运输”的采矿运输方法,流程简捷,机动灵活。(2)据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经过比较,确定矿石从采矿场到选矿厂的运输,采用汽车运输方式。选矿厂到首采工作平台400.0m水平需要新修上山公路2.9km。(3)根据选矿试验报告和项目对石英精砂产品的质量要求,结合该矿区选矿试验结果确定的选矿工艺流程为“原矿→两段破碎→筛分→棒磨→粗粒分级→磁选→细粒分级→脱水→均化”(具体见图3.4-1),采用该流程,可以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选矿厂设置有破碎车间、选矿车间、精砂脱水储存库等生产设施。其他生产辅助设施如化验室、机修车间等充分利用原有设施。(4)选矿厂内设置细砂沉淀浓缩设施,回收利用综合尾矿,以提高矿石综合利用率。图3.4-1选矿工艺流程图原砂筛分磨矿粗碎细碎91 +2.0mm浓缩粗砂分级+0.71mmm脱泥泥、水铁杂质磁选细砂分级-0.105mm脱水水水脱水精砂4项目区概况4.1项目区地理位置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工程采矿区及选矿厂厂址均位于某省某市某县谭家湾镇贺家冲村境内,位于某县城北东28.0km处,距某市139.0km,距省会长沙351.0km,地理坐标:东经110°44′51″~110°45′42″,北纬28°07′36″~28°08′15″,矿区距S308公路仅1.0km,交通条件便利。91 某县位于某省西部,某市东北部,东邻新化、隆回,南接洞口、洪江、中方,北接沅陵、安化,西连辰溪,是湘西的门户。地理坐标:东经110°15′~111°01′,北纬27°17′~28°19′。县域东西宽72.0km,长110.0km,总面积3340.0m2,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62%,占全市面积的12.5%。全县辖8个办事处,43个乡镇,居住有瑶、苗、土家、侗、回族等14个民族。总人口8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9.0万人,总耕地面积4.0万hm2,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境内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湘黔铁路复线横贯县境80.0km,320国道及S308、S224省道纵横全县,连通南北,上瑞高速公路某连接高等级公路正处筹建中;某四大河流之一沅水流经县城24.0km,5000吨级的江口码头上通黔桂,下达洞庭,直入长江。境内资源丰富,物华天宝,水果品种达100多种,被誉为“江南水果之乡”,年产粮食34.9万t,是某省主要产粮大县之一,已形成“东林、西桔、南药、北枣、中粮”五大区域化特色支柱产业格局。主要矿藏有37种,其中,青界球状瓷泥质量极优,世界罕见,硅砂矿品位极高,储量全国第一。水能蕴藏总量达33.0Kw,有中小水电站33座,年发电量2.0亿Kwh,是全国百个电气化达标县之一。4.2自然环境概况4.2.1地质4.2.1.1地质构造根据1/100万某省地质构造体系图、1/20万某幅区域地质构造图,本建设项目矿区地质构造简单,总体为一倾向西南的单斜构造,走向呈北西~南东向,倾向174~245°,倾角20~46°。节理密度为4~5条/m,发育处达10~30条/m,以剪节理为主,次为张节理。剪节理面延伸平直光滑,呈闭合或微开状;张节理面不平整,呈锯齿状,闭合性差。节理内均为石英及少量铁泥质充填,剪节理以共轭形式出现,大多数节理面上可见擦痕。矿区总体构造简单,不会对矿山开采带来影响。4.2.1.2矿区地层91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奥陶系下统宁国组,泥盆系中统跳马涧和棋梓桥组及第四系等。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下统宁国组(O1n)出露在矿区西北角,为黑色碳质板岩,板状页岩,矿区可见厚度约10.0m,与上覆跳马涧组角度不整合接触。(2)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D2t)本组为矿区出露主要地层,根据岩石的岩性组合特征可划分为下、中、上三个岩性段:①下段(D2t1)该段为矿体底板,分布于矿区北缘,由于地层产状、岩性及地形切割关系,底板界线在地貌上形成单面坡,而处于沟谷部位,该段厚度大于50.0m。该段底部为底砾岩,下部为灰紫色砂砾岩夹砾岩,中部为含砾石英砂岩夹砂砾岩,上部为含砾石英砂岩夹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等,由下至上砾石含量逐渐减少。②中段(D2t2)本段为矿体赋存层位,其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细粒石英砂岩,灰白色~黄灰色中粒石英砂岩,夹紫红色泥质粉砂岩或含铁泥质石英砂岩,该段厚107.70~123.81m,大体可分上中下三部份。下部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次为黄灰色~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夹少量含砾石英砂岩(砾石为石英,含量约1.0%,砾径2.0cm以下)及泥质粉砂岩透镜体,岩石结构较疏松,地表常风化呈砂状;中部岩性与下部岩性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基本不含砾;上部岩性主要为紫灰~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夹含中粒细粒石英砂岩,以及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和含铁泥质石英砂岩透镜体。③上段(D2t3)为矿体顶板,分布于矿区西南边缘,厚85.0m。本段岩性主要为紫灰色或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灰紫色~91 紫红色含铁泥质石英砂岩或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等。由下而上泥质成分逐渐增加,顶部主要为紫红色泥质粉砂岩。(3)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D2q)本组出露在矿区南西部,岩性为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等,地表一般被风化残积粘土或坡积碎石、砂土覆盖,仅局部见零星露头。本组与下覆跳马涧组呈整合接触。(4)第四系(Q)第四系为残坡积砂质粘土夹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等碎块。4.2.1.3矿体特征、质量及化学成分(1)矿体特征矿体呈单斜层状产出,总体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倾向一般195~225°,倾角20~35°。矿层由下而上倾向略向西偏转,总体上仍较稳定。矿体走向上控制延伸1100m,地表出露宽135.0~460.0m,控制最大延伸深320.0m。矿体厚度88.25~123.81m,平均厚度106.67m。(2)矿体质量矿石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次为粘土矿物。石英含量一般大于95%,呈次圆状,少量呈次棱角状,无色透明。石英颗粒具次生加大边。双目镜下石英颗粒表面比较光滑,干净。粘土矿物:以水云母等形式分布于胶结物中,或以泥质岩屑的形式存在。矿石中偶见有长石、燧石、磁铁矿、锡石等,颗粒细小,其中磁铁矿分布于胶结物中。矿石均为碎屑结构,由碎屑物和胶结物组成。碎屑物含量大于96%,主要为石英颗粒,占碎屑物的96%以上。石英多为细粒和中粒,少量粗粒,滚圆,分选较好。胶结物多为硅质,少量硅泥质或泥铁质,胶结方式以接触式胶结为主,次为孔隙式胶结。矿石由石英碎屑和胶结物组成,具块状构造和中厚层状构造。(3)化学成分矿石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其次为Al2O3、Fe2O3、CaO、MgO、TiO2、K2O、Na2O及微量的Cr2O3。91 其平均化学成分、矿区平均品位,见表4.2.1.3-1。表4.2.1.3-1矿石化学成分和品位情况表SiO2Al2O3Fe2O3TiO2Cr2O398.00%0.94%0.15%0.051%0.00065%全矿区圈定范围的矿石储量结果,见表4.2.1.3-2。表4.2.1.3-2矿石储量情况表开采水平m矿石量废石量分层剥采比(t/t)m3体重tm3体重t(t/m3)(t/m3)400~地表128826.5252.56329795.9049500.42.5624321.10.052390~400195131.2549953610800276480.04380~390234635.925600667.9685067.112971.80.016370~380254694.375652017.66601689.60.0019360~370296782.5759763.2000350~360374902.5959750.4000340~350466902.31195269.88832208243.20.005330~340550651.651409668.22412992.833261.60.017320~330565429.2751447498.94422664.358020.60.029310~320615849.451576574.59221347.454649.30.025300~310620519.551588530.048476712203.520.006290~300600899.0251538301.504000280~290642896.3251645814.592000270~2805536591417367.04000合计6101779.6515620555.991019233008.70.0154.2.1.4矿区不良地质现象不良地质现象包括:岩石风化、斜坡滑动与崩塌、岩溶、河流的侵蚀与堆积、褶皱、泥石流灾害及崩岸、塌陷等。矿山为露天开采,水平开拓,台段高度8.0~10.0m,最终边坡角55°。顶板边坡:顶板边坡在矿区南侧,边坡线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边坡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反。顶板为含铁泥质石英砂岩,属坚硬岩石,稳定性良好。91 底板边坡:底板边坡在矿区北侧,矿体与底板的界线为底板边坡线,边坡坡向、坡角与岩层产状一致,岩层倾角一般为20~26°。因此,其稳定性良好。东西侧边坡:岩石为石英砂岩,稳定性良好。矿山征地(开采)范围内边坡,以征地边缘线为起点,按55°从高到低往中心倾斜,都属坚硬岩石,稳定性良好。矿区内节理发育,但节理闭合性较好,节理走向与边坡呈斜交状态,因而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故矿区无不良地质现象存在。4.2.1.5水文地质条件矿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中泥盆系棋梓桥组和跳马涧组。(1)第四系:为含砂岩、粉砂岩碎块的砂质粘土、粘土,结构松散,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处,其含水性、富水性均较差,仅含少量的孔隙水。(2)中泥盆系棋梓桥组:为灰色灰岩,中厚层状,底部及中部夹泥质灰岩,上部夹白云质灰岩,分布于矿区南部,大部分被第四系残坡积物覆盖,含岩溶裂隙水,富水性中等。(3)中泥盆系跳马涧组:共分三段,各段含水性差别不大,分布于矿区中部及北部,岩石主要由坚硬-半坚硬的石英砂岩组成,富水性弱。4.2.1.5地震某县属雪峰山脉地震断裂带,历史上曾经发生过4.8级的地震,但是,近期地震活动较微弱。另外,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2月2日发布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地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属相对稳定地块。4.2.2地形地貌某县总的地貌轮廓是四面山地环绕,中部丘岗起伏,江河平原与多个溪谷平原发育的山间盆地。有海拔800~1000m的山峰182座,1000~1500m的山峰257座,1500m以上山峰18座。最高海拔为南部凉风界1614m,最低海拔在西部沅江干流出境处118m91 ,两地相差1496m,地势比降为24‰。地貌按成因可分为:堆积地貌占总面积的7.55%;侵蚀地貌占总面积14.85%;侵蚀构造地貌占总面积77.6%,接地面倾斜分类如表4.2.2-1。表4.2.2-1地面坡度分级面积表单位:km2坡度分级0~5°5~10°10~15°15~20°20~25°25~30°30°以上面积226.8252.27291.33229.67346.5998.231113.2百分比(%)6.567.38.426.6410.0228.8732.19本项目采矿区及选矿厂区属低丘陵地形,地形坡度一般为30~50°,切割强烈,地势北东高南西低,最高海拔标高为464.30m,最低海拔标高为218.90m,相对高差为245.40m。4.2.3气候气象本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6.9℃≥10℃,活动积温5320.7℃,极端最高气温40.5℃(1972年8月27日),极端最低气温-12.6℃(1977年1月30日)。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545.8h,无霜期284天,初霜12月中旬,终霜2月下旬。降水主要集中在3~6月,据某县气象站资料,年最大降水量为1935.4mm(1997年),年最少降雨量为973.1mm(1978年),多年平均降水量1438.0mm,日最大降水量为328mm(1990年),日平均降水量为3.8mm。丰水年降水量在1557.0mm以上,平水年在1404.0mm左右,枯水年年降雨量在1300.0mm以下。各季度降雨分配是:春季(3~5月),占全年降雨量的40.4%;夏季(6~8月),占全年降雨量的31.9%;秋季(9~11月),占全年降雨量的16.7%;冬季(9~11月),占全年降雨量的11.0%;而4~6月占全年总降雨量47.5%。4.2.4水文矿区范围内无大的地表水体,仅在Ⅳ线处有季节性小溪,矿区南西约1.5km处的四都河为本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其标高为204.0m,矿区南缘水渠标高为250.0m。四都河属于长江流域,沅水一级支流溆水河一级支流,91 又名宣阳江,源出于让家溪圣人山,由东北向西南流经地庄、双井至桥江的车头汇入溆水,全长77.0km,流域面积881.0km2,占溆水流域面积的28.95%,多年平均径流量7.4亿m3,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5.92万t,多年平均含沙量0.08kg/m3,历年来河床、岸坡较为稳定,无明显的冲淤现象。四都河水和渠道水对未来矿山开采不构成影响。由于项目区的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森林和林草覆盖率较高,四都河常年流量较稳定,故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植被建设等生态用水初期可从河中取水及利用天然降水,其保证程度较高。4.2.5岩石土壤岩石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岩石性质不同形成的土壤差异较大。某县岩石种类繁多,沉积岩、变质岩均有分布,其中岩浆岩9.3%,沉积岩26.2%,变质岩56%,第四纪松散堆积物8.5%,按岩石对地貌和土壤的影响,将该县岩石组合分为七大类,其面积与所占比例如表4.2.5-1。表4.2.5-1某县岩山组合分类情况表分类变质岩类花岗岩类石灰岩类红岩类砂石岩类砂砾岩类第四纪松散堆积物面积(km2)1948.78320.6411.71222.01177.184.4293.4百分比(%)56.369.2711.916.425.122.448.48(1)变质岩:分布最广,使该县最古老的岩石,主要有板岩(包括:青灰色板岩、炭质板岩、千板状板岩、砂质板岩、灰缘板岩等)和变质粉砂岩等。发育的土壤多呈酸性或微酸性,土层一般较厚,大于100cm,土壤质地粘砂适中,通透性和“三保性”较好,无机养分较多,比较肥沃。(2)花岗岩类:分布在境内南部龙潭的大部分中山、中低山去。该类岩石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组成,长石、云母易风化成粘土,而石英不易风化,成为砂粒残留在土壤中,故发育的土壤土层深厚,肥力较高,质地砂性,通气较好,“三保性”差,多呈酸性。(3)91 石灰岩类:分布在洑水湾至均坪一带,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并夹有碳酸镁和其他杂质,碳酸钙易溶解而风化,形成溶洞,发育的土壤质地粘重,土层厚薄不一,多为基岩裸露,呈微酸性至碱性反应。(4)红岩类:分布在中北部山丘区,由石英砂粒和粘土矿物组成,结构较松散,易风化剥蚀,淋溶作用强,发育的土壤为紫色土,一般较薄,厚度多在30~50cm左右,含磷、钾较多,有机质含量低,质地粘重,透水性差,地表径流大,易遭侵蚀和冲刷,特别在植被破坏后,风化和冲刷交替进行,多形成基岩裸露的“光头山”,植被难以恢复。(5)砂页岩类:呈零星分布,主要有页岩(包括:砂质页岩、硅质面岩和板状页岩等)、砂岩(包括: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砾岩和粉砂岩等,发育的土壤养分含量丰富,多呈酸性反应。(6)砂砾岩类:分布于双井、低庄、江口、岗东等部分地带,发育的土壤质地粗糙,多夹石砾,通透性好,但肥力较低。(7)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分布于溆水及三、四都河两岸的平丘地带,其组成有二:一是第四纪红色粘土,土层深厚,质地粘重;二是河流冲积物,质地良好,肥力较高,多为水稻土。采矿区组成矿体的岩性为中厚层细粒石英砂岩、中粒石英砂岩,为坚硬~半坚硬状,顶板为含铁泥质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坚硬,致密。发育的土壤多为紫色土,多呈酸性反应,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特征显著。4.2.6植被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但原始常绿阔叶林已遭破坏,现存林分为各种次生林。主要类型有:杉木、马尾松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以壳斗科、山茶科、樟科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另外,在高山区有高山矮林、灌木丛和禾本科植物,采矿场山坡主要树种为马尾松,选矿厂厂址附近多以山茶树,目前,本项目影响区域森林、林草覆盖率较高。91 4.2.7自然灾害由于季风性气候的大陆性、多变性,使项目区光、热、水年内变化较大,时空分布不均,导致自然灾害较多。其主要表现形式有:早春低温,冷空气入侵次数较多,造成作物减产;春夏暴雨山洪,雨季雨量集中,强度大,洪涝灾害频繁;夏秋干旱高温,由于连晴少雨,高温,导致旱灾时有发生;冰冻、大风和冰雹等。4.3社会经济概况4.3.1行政区划某县属某省某市,共辖8个办事处,43个乡镇,690个村,6530个村民小组,19.81万户,其中农业户19.02万户,居住有瑶、苗、土家、侗、回等14个民族。4.3.2人口劳力、产业结构及群众生活某县谭家湾镇总人口15276人,其中农业人口14642人,总劳力13846个,其中农业劳力8892个,农业人口密度为222人/km2。该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业镇,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种养殖业发展较好,2006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3078.48万元,增长5.4%,其中农业总产值1759.66万元,增长5.3%;林业总产值100.36万元,增长9.4%;牧业总产值1151.97万元,增长4.5%;渔业及其他总值66.49万元,增长10.1%,农业服务业总产值550万元,增长5.8%,全镇农、林、牧、渔、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产值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为58.55%、5.7%、33.24%、2.2%、0.31%,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有效改善。粮食总产量379.8万kg,增长1.52%,粮食单产335.47kg/亩,农业人均产量445.0kg,农业人均纯收入1720元。但是由于水土流失的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连年不断,群众生活仍较困难,目前全镇仍有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4.3.3土地利用现状某县谭家湾镇土地总面积6570hm2,土地利用由于受地貌条件的影响,耕地面积难有新的增加,耕地后备资源紧缺;现有荒山荒坡和疏残林没有被利用或没有充分利用,山地待开发利用的潜力大;林地面积大而单产极低及牧业用地偏少。91 其耕地、林地、牧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及尚难利用地、水域等的面积、分布等土地利用现状情况见表4.3.3-1。表4.3.3-1某县谭家湾镇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估算表土地利用类型面积(hm2)占总面积百分比(%)已利用和可利用土地耕地746.6711.64其中:水田572.8梯坪地28.77坡耕地163.1林地3332.1350.72水域437.876.66其中:沼泽15.32河流228.36池塘86.54湖泊37.36水库70.05非生产用地719.3310.95其中:城镇道路226.77城镇居民492.56荒山荒坡1289.8719.63目前尚难利用土地26.130.40合计65701004.4水土保持概况4.4.1水土流失类型本项目区地貌以山地为主,平原、岗地面积较少,切割深度400.0~600.0m,形成深山峡谷,坡度大于25°91 的面积占山地总面积的84.4%,山高坡陡,具备了地表径流冲刷力强的客观条件;土壤质地差,抗冲刷能力弱,在植被遭破坏后,易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因地面表层常年风化不止,加之雨期集中,暴雨频繁,更加剧了水土流失危害;人口增加,盲目扩大耕地,掠夺性的采伐,使森林遭到严重破坏;生产方式不合理,基本建设缺乏全面规划,废土废渣处理均未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根据以地貌作一级控制,岩性、水土流失强度作二级控制的原则,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为中低山板页岩中度流失区,主要分布在某县境内北部及东南部广大地区,土地面积16.6万hm2,占全县总面积的48.0%。该类型区以板页岩为主,土壤较肥沃、深厚,植被条件较好,森林覆盖率43.13%,林草覆盖率62.5%,除局部泥质页岩地段易发生泥石流外,其余绝大部分地方水土流失轻微。切割密度3.5~4.5km/km2,相对高差在400.0~600.0m之间,水土流失面积4.9万hm2,占该类型区面积的30.15%,其中,轻度2.43万hm2,中度2.01万hm2,强度0.19万hm2,极强0.2万hm2,剧烈0.07万hm2,平均侵蚀模数757.0t/(km2.a),年土壤侵蚀总量125.77万t。4.4.2水土流失现状根据土壤侵蚀形态区分,某县谭家湾镇水土流失面积达4838.1hm2,占总面积的66.71%,可分为面蚀、沟蚀、崩塌三种形式。面蚀多发生在疏林地,侵蚀强度较轻;沟蚀分布在坡耕地、全垦造林地、油桐地以及管理粗放的果林地,水土流失严重;崩塌分布在南部花岗岩区及各别泥石流易发区,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年侵蚀模数为2.0~3.0万t/(km2.a)。由于本项目采矿区为原某省某县硅砂开发公司矿区,周边为其他企业矿区,另外,该区硅砂矿的储量较大,开采时间较长,导致目前开采面的水土流失程度较大,主要表现为沟蚀,故本项目实施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其流失。根据我院的野外取样调查,经分析得出该区土壤的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局部地方有微弱的风力侵蚀,水土流失现状的相关参数见表4.4.2-1。表4.4.2-1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水土流失程度面积(hm2)年侵蚀量(t)侵蚀模数[t/(km2.a)]占总面积(%)无明显流失区2186.90.000.0033.2991 轻度101.535.7735.241.54中度3292.737641.841143.1950.12强度671.71566.45233.2110.22极强度286.6285.1899.504.36剧烈30.53.2310.590.46合计657039532.471521.731004.4.3水土保持现状由于某县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引起了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于1980年成立了“某县水土保持试验站”,1981年开展重点小流域治理,经过多年的努力,某县水土保持工作初步走上了正轨,加强了水土保持重要性、水土保持法制法规宣传和执法工作。1995年被列入某省第三批水土保持执法试点县,并在其间成立了“某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领导小组”,1995年被列为“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县”、2003年被列为“长治”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以治理小流域为单元,以示范样板工程引路,以坡改梯、经果林建设和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以培育流域支柱产业,发展流域经济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为核心,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实行山、水、田、林、路、园综合治理,摸索出了“高山远山封育,低山丘陵建园,冲坪修塘造田”的山地区治理开发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区主要采取了以下水土保持措施:(1)切实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当地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水土保持工作,加大了对这一工作的宣传力度。(2)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重,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了封禁治理的可行措施,加强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和管理,在杜绝新的水土流失的基础上,积极绿化荒山荒地,改造疏残林,同时注重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困难,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大力宣传水土保持法和森林法,严禁乱砍、滥伐、随意取土、弃土等行为。91 (3)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对取土、弃土过程进行监控,督促对地表裸露面种植保土植物。(4)把群众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坚持水保林和经果林相结合,防洪拦沙与蓄水灌溉相结合,改造坡耕地与建设高标准梯田和果园相结合,从而解决农、林、牧用地矛盾,保障农民群众目前正常收入。(5)在治沟、治坡、防崩等工程中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修建塘堰、蓄水池、排灌沟渠、谷坊拦沙堤、沉沙涵等小型水保工程。(6)在山脚,溪河两岸及塘库的山麓、山腰等地适地适应,种植水源涵养林带。5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5.1分行政区划本项目主体工程根据矿山开采的总体规划,采矿场按地质报告和采矿证划定范围进行采取圈定,为减少对农用地的占用,将弃渣场布置在东矿段东侧的采空区内,同时利用该处废弃的一座小型水库;选矿厂厂区结合地形特点按台段布置,其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具体参数见表5.1-1。表5.1-1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占地情况表91 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hm2)占地性质备注采矿区中低山丘22.52开采矿产开采深度390~270m选矿厂山坡地4.4永久占用破碎车间、储存库等弃渣场采空区及废弃小型水库4.26临时占用5.2防治责任范围划分的意义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是指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水土保持方案,开发建设单位或个人对其开发建设行为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的范围,也即承担水土流失防治义务与责任的范围。科学界定防治责任范围是合理确定建设单位水土流失防治义务的基本前提,也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的范围。所谓防治责任范围,是指承担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和义务的范围,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建设单位须负责预防和治理该范围内可能出现的水土流失危害或影响,如果因防治不当造成水土流失危害或影响,就要负责由此而引起的处理费用,赔偿对周边居民和环境造成的损失,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5.3防治责任范围确定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06.29,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T50443-2007);(3)《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2007.10,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4)《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4312000730019);(5)《某省某县谭家湾矿区浮法玻璃砂岩矿勘探地质报告》(1997.09,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某总队)及附图和附表等。5.4防治责任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91 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按“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水土保持原则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第1.0.4条“对征用、管辖、租用土地范围内原有的水土流失进行防治;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保护水土资源,并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废弃土(石渣)、尾矿渣(砂)等固体物必须有专门的存放场地,并采取拦挡治理措施;采挖、排弃渣、填方等场地必须进行护坡和土地整治;开发建设形成的裸露工地应恢复林草植被并开发利用”。本次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确定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主要包括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区:采矿场、选矿厂、弃渣场、施工临建设施等,因此,总的防治责任范围面积约37.39hm2。详见表5.4-1。表5.4-1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表单位:hm2分区名称项目建设区面积(hm2)直接影响区面积(hm2)主要范围采矿场区20.823.2采矿证拐点圈定范围选矿厂区4.181.56原采空区和废弃小水库弃渣场区4.260.87原矿临时堆置区0.220.04施工临建设施区1.70.5491 合计31.186.215.5水土流失防治分区5.5.1分区的目的、依据与原则5.5.1.1分区的目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在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基础上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目的是为了科学合理地布设防治措施,同一分区内造成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基本相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基本相同,可以典型设计来代表分区内具体各地点的设计,进而可以用典型设计的工程量推算整个分区的工程量。其次,还可以为水土流失预测和水土保持监测奠定基础。5.5.1.2分区的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应根据野外调查(勘测)结果,在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依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貌特征、自然属性、水土流失影响等进行分区,分区的主要依据有:(1)主体工程布局。线形工程和点形工程的施工总体布局不同,分区便有明显的差别;(2)施工扰动特点。工程施工扰动剧烈与扰动轻微的区域不能划作一个分区;(3)建设时序及时间。同一分区内的建设和生产过程即施工时序及建设期间应基本相同,便于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的选择,也便于防治措施的进度安排;(4)地形地貌特征。不同地貌特征区段,尽管建设内容与施工特点相同,但造成水土流失的形态和影响各不相同,防治措施的要求也不相同;(5)再塑地形情况。建设前地形可能不相同,水土流失强度也不相同,但施工将它们改变为相近地形时,可能发生的水土流失危害和治理难度就基本接近,也可以划入同一分区;(6)土地利用或恢复方向。因不同的土地利用形式,防护要求不同,不同的恢复方向,防治要求也不同,故不能对其进行简单的分区。91 5.5.1.3分区的原则(1)区内具有明显相似性,区间具有显著差异的原则。在地形地貌、施工布局、扰动地表的时段、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强度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同一分区内应有明显的相似性,不同分区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2)主导因素原则。分区内影响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及时间的主导因子相近或相似,分区划分时就应对这些因素有显著的反映;(3)综合性和层次性原则。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不能过细,是一个集各种影响因素和防治要求的组合,因而在划分时应注意综合性,各级分区应层次分明,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4)用途取向原则。各分区内防治措施体系应基本相同,具有较为一致的改造利用途径措施;(5)地域完整性原则。划分防治分区时,应遵循集中连片、便于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布置和施工的原则,尊重标段划分的惯例,便于统筹规划和管理、开展典型设计。5.5.2分区划分的结果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是在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基础上,根据各区域的建设和生产特征、水土流失特点及立地条件、地貌特征、建设活动类别、建设时序以及工程布局和功能区划进行分区防治。因此,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区分为采矿场区、弃渣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道路区、选矿厂区、原矿石临时堆置区,共6个区。其中采矿场区、弃渣场、原矿堆置区是本《方案》的重点治理区。划分结果见表5.5.2-1。表5.4-1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表序号功能区面积(hm2)备注1采矿场22.27开采证控制点圈定2选矿厂4.18新、旧生产线共2条3弃渣场4.26原采空区和废弃小水库91 4原矿临时堆置区0.22新、旧原矿堆场共2个5施工临建设施区0.25新修上山公路2.9km等总计31.186水土流失预测6.1项目新增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开挖主要包括:采矿场开采矿石、修建上山公路、选矿厂基础的开挖以及原矿石临时堆场平整和弃渣场整理等;在建设和后期的生产运行过程中,将对原地表植被、土层结构造成破坏,形成松散的裸露地表或高陡边坡,且改变了原地形地貌、土壤结构和项目建设区的91 产汇流条件,从而加大项目区的水土流失进程。新增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在弃渣场、原矿石临时堆置区的堆渣过程中,弃渣场、原矿石临时堆置区对其下垫面植被、土地占压的破坏,使其原有水保功能降低或丧失;堆渣作为松散堆积体,在降雨侵蚀作用下,易产生水土流失;弃渣场在矿山开采完毕弃渣完工后,若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可能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甚至发生泥石流。(2)采矿场在开采过程中,将形成裸露地表和高陡边坡,易产生水土流失。(3)上山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将扰动地表和植被、形成松散的裸露边坡,加剧道路沿线和周围区域的水土流失。(4)施工临建设施主要占压和破坏下垫面的植被和土地,使其水保功能降低。(5)选矿厂区在施工过程中,如若不合理安排工期或采取有效的临时防护措施,也可能产生很大的水土流失。6.2新增水土流失特点及类型6.2.1新增水土流失特点本项目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主要在建设施工期和生产运行期。选矿厂等主体工程建成以后以及采矿场首采区表层土剥离后,项目建设区(采矿场)形成相对面积较大的地表裸露地区,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其间水土流失总量亦逐渐增大。同时在硅砂生产线生产运行期有废渣、污泥丢弃,但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这种影响将很小;加之生产运行期仍需扰动地面,直至整个开采范围内的矿石开采完毕,在分台阶开采时对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植物、工程措施,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就能逐渐发挥其生态效益,使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降低到允许值以下,从而减少新增水土流失量。6.2.2新增水土流失类型本项目新增水土流失的类型主要为:采矿场开挖破坏面及工程弃渣,在自然沉降、降雨、雨洪径流冲蚀和人为活动等外力作用下,发生的以水蚀、面蚀和细沟侵蚀为主的水力侵蚀,局部地段可能存在的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蚀。91 6.3预测基础本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指所有开挖裸露面和弃渣面及其边坡等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下,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和对其造成的危害进行预测分析。6.4预测范围和预测时段6.4.1水土流失预测范围的确定水土流失预测范围的合理确定,对做好水土流失预测十分重要。其中,直接影响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都不归建设单位所有,而且在直接影响区里与无法布设防护措施,再加上直接影响区与建设区相比,其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并不大。因此,本次报告确定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为本项目的建设区,面积为31.18hm2。6.4.2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的确定由于水土保持方案更侧重于建设期的水土流失预则,而该时期预测结果决定了基建期不同时段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和监测重点。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规定:水土流失预测分基本建设期(施工期)和生产运行期两个时段。本项目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项目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生产运行期剥离土地表层废渣均弃于弃渣场内,随着废渣量的增多,其水土流失量也在逐渐增大,由于矿山开采具有扰动地表面积大,影响时间长的特点,本次报告主要开展生产建设期的水土流失预测,将生产建设期分为生产准备期、生产建设期、植被自然封育恢复期。根据项目区自然条件,植被自然封育恢复期确定为4年。本项目生产建设总工期为31年,据此确定:生产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各区域根据工期安排确定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分为项目的建设期和影响期,分别为31年和35年。6.5预测分区在确定了预测范围之后,根据本项目建设区的原地貌、建筑物类型、土地扰动程度、施工工艺、矿产开采和加工场地、工程环节、工程规模和开采时段的长短,以及项目建设区的土壤流失类型、特点和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特点91 等因素进行预测分区。对本项目分采矿场区、弃渣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道路区、选矿厂区、原矿临时堆置区6个区域进行水土流失预测。6.6预测的内容和方法6.6.1预测内容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T50433-2007)的规定及项目不同设计阶段的要求和项目的具体情况,水土流失预测的主要内容包括:(1)挖损、占压原地貌、土地及植被损坏情况预测:查阅技术资料、主体设计图纸、农业林业土地区划资料,并结合实地勘测,对项目生产建设期开挖、扰动地表、占压土地和损坏林草植被面积分别进行调查和量算;(2)弃土(渣)量及其堆放位置、数量和高度以及流失量预测:查阅设计资料、现场实测,对项目建设区弃渣场内的弃土、弃石分别统计分析;(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及面积预测:包括因开发建设损坏的水土保持工程设施和林草及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其他设施;(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和新增水土流失总量预测:调查建设项目对地面表层、植被扰动情况,并了解废渣的结构组成及其堆放位置和形式,预测流失量;(5)可能造成项目区水的流失量预测:利用经验公式,通过类比工程调查分析确定参数,预则项目的生产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地表(地下)水的流失数量;(6)水土流失影响及危害预测、分析:分析预测项目水土流失对项目区及周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下游河道、村民生产生活等造成的不利影响。6.6.2预测方法水土流失预测的方法较多,包括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南非土壤流失计算模型、体积估算法、类比法、径流场法、专家预测法(加速侵蚀法)等,各方法均有一定的优缺点,亦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综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各方法的可操作性,按不同的区域选择以下预测方法,91 对于原地貌、土地及植被损坏情况预测,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和图面直接量测向结合的方法进行;弃土(渣)量及其堆放位置、数量和高度以及流失量预测,应通过查阅项目技术资料及现场勘查、实测或类比调查方法相结合;对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及面积预测,必须在进行实地调查和必要的量测的基础上,以水利部《关于对水土保持设施解释问题的批复》(水利部[1996]393号)的概念为依据,并对照我省有关水土保持设施界定的文件进行;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和新增水土流失总量预测,主要有数学模型法(包括经验公式法)、类比调查法和试验观察法等;对可能造成项目区水的流失量预测,采用径流系数法进行计算。6.7水土流失预测成果6.7.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植被及水土保持预测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预测根据实地调查及量算,施工扰动地面面积31.18hm2。其中主体工程采矿场和选矿厂扰动地表面积分别为22.27hm2和4.18hm2,弃渣场4.26hm2,原矿堆置场0.22hm2,施工临建设施(炸药存储仓库、临时道路等)0.25hm2。本项目工程施工毁损水土保持措施主要为矿山开采破坏实物以及施工占压土地造成,共计毁损水土保持措施22.82hm2,具体详见表6.7.1-1。表6.7.1-1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扰动地面及毁损水保设施面积表序号项目区毁坏水保设施面积(hm2)扰动地面面积(hm2)小计旱地林地荒地原厂房1采矿场区20.8220.820.3219.60.92选矿厂区3.144.181.781.340.021.043弃渣场区4.264.264.264原矿临时堆置区0.220.220.2291 5施工临建设施区1.71.70.11.570.03合计30.1431.186.6822.510.951.046.7.2土石方平衡本项目建设区的弃渣来自矿山开采的表层剥离、选矿厂厂区建设两部分。开挖的土石方弃渣:选矿厂厂区建设工程的土石方开挖量为1.4万m3,其中可以利用的土石方量为1.3万m3(自然方),则开挖的土石方弃渣为0.1万m3;采矿场区由地表至270.0m高程总矿石开挖量为619.28万m3,其中硅砂矿含量为610.18万m3,即可利用的矿石开挖量,则采矿废石弃渣量为9.1万m3。以上两部分弃渣合计9.2万m3(自然方),具体详见表6.7.2-1。表6.7.2-1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土石方平衡表单位:万m3项目开挖总量填筑总量流向直接利用存料弃渣原矿石道路填筑土石回填场地平整采矿场619.280.8610.189.1选矿厂1.401.300.10.90.31.300.1合计620.682.1610.180.10.90.31.39.26.7.3可能新增水土流失总量的预测6.7.3.1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面积本项目由于露天开采矿产及选矿厂厂区建设扰动地面,毁损原水保林草,使原地貌、土壤结构遭到破坏,造成大面积地面表土裸露,减弱了表层土的抗蚀能力,其土壤水土流失侵蚀度大为提高,将使项目建设区的水土流失加剧。根据本项目的有关设计资料及实地调查研究分析,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建设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工程建设开挖产生大量的弃渣及临时堆置的原矿矿石,堆放时如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工程建设扰动地表,破坏原有地貌植被,造成采矿场区地表大面积裸露面、四周形成高陡坡面,如遇雨冲刷,必将增加新生裸露面上的水土流失。91 主要包括采矿场、选矿厂、弃渣场和施工临建设施占地。新增水土流失面积为31.18hm2,其中弃渣场及原矿石临时堆置区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为4.48hm2,采矿场新生裸露面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为20.82hm2,选矿厂及施工临建设施区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为分别为3.14hm2、1.7hm2。6.7.3.2新增水土流失量本项目建设新增水土流失量主要是采矿期地表开挖后,裸露地面新增的土壤侵蚀量以及工程弃渣流失量。(1)新增土壤侵蚀量项目区属某县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原生土壤侵蚀模数1500~2500t/(km2.a)。该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38.0mm,雨量集中在每年的3~6月,暴雨以4~6月为最多,降雨量占全年降水的47.5%,根据某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对谭家湾镇水土流失监测成果类比分析,新生裸露面的加速侵蚀系数为2~6倍,采取下列经验公式估算新增水土流失量:式中:Ms—新增土壤侵蚀量(t);P1—现状土壤侵蚀模数[t/(km2·a)];P0—原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A—建设期或影响期(a);F—侵蚀面积(km2)。经上式计算,本项目新增土壤侵蚀量生产期为9.48万t,影响期为1.65万t,合计11.13万t。(2)弃渣流失量本项目采矿场弃渣专门运到集中弃渣场堆弃,弃渣数量为9.2万m3,原矿石临时堆置数量为610.18万m3,因弃渣及原矿石堆置结构松散,易流失,加上该项目的开采时间长。弃渣场及原矿石91 临时堆置在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新增的水土流失量由于无实测资料,根据其他类似工程的类比分析,本工程弃渣和原矿石临时堆置区新增水土流失量与堆渣量成正比,且与弃土弃渣结构、堆放地地形地貌、坡面坡度、降雨及径流量等因素有关。新增水土流失量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式中:Ms—新增水土流失量(万m3);F—流弃比系数;Q—堆渣量(万m3)。考虑到堆渣结构、堆放地地形地貌、坡面坡度、降雨及径流量等因素,流弃比系数取值范围为0.1~0.2,其中主要为项目建设生产运行期内水土流失,影响期内随着植被的生长茂盛,其流失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根据弃渣中土、石所占比例,确定弃渣的比重为1.5t/m3。弃渣流失量为2.07万t,原矿石临时堆置区流失量为4.58万t,详见表6.7.3-1。表6.7.3-1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面积及流失量预测量表项目区新增流失面积(hm2)原地貌流失模数[t/(km2·a)]原状流失模数[t/(km2·a)]水土流失量(t)生产期影响期生产期影响期采矿场20.82林地150004500228194826.516543.8选矿厂4.18旱地8000450022817712.12992.3弃渣场4.26旱地150004500F=0.152070091 原矿临时堆置区0.22旱地100004500F=0.145810施工临建设施区1.7旱地100003000228120.11.9合计31.18188606.76.8预测结论根据以上分析预测,本项目建设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总量约为18.86万t,其中渣场及原矿石临时堆置场新增水土流失量为6.65万t,占35.3%;采矿场新生裸露面可能新增水土流失为11.13万t,占59.0%;施工过程中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08万t,占5.7%。根据上述预测成果可知,本项目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工程建设期,建设期水土流失值较大的主要是采矿场区、弃渣场区及原矿石临时堆置区,占工程建设可能新增水土流失总量的94.3%,其次是施工过程中占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的5.7%。采矿场区、弃渣场区、原矿石临时堆置区及施工过程中是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和监测的重点区域。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对周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必须严格按照“三同时”制度要求,根据工程不同施工区域,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加强预防和治理,尽量减少因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的发生,逐步恢复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6.9水土流失危害分析与评价91 本工程所属的项目区属轻度水土流失区。生产建设期内由于扰动原有地形地貌、改变土质结构、毁损水保林草,形成了新的开挖面,使土壤侵蚀强度增加,项目区内水土流失加剧,由此将会对项目区生态环境和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对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不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建设过程中弃渣的堆放,将影响区域景观,毁坏水土保持林、草,加剧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程度,破坏区域的生态环境。一旦暴雨冲刷,工程弃渣、开挖面形成的水土流失将造成工程枢纽下游河道淤塞,降低河道行洪能力,同时也降低工程本身的利用效益,加剧洪水灾害。特别是随意堆放的弃土、弃渣易形成泥石流,威胁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稳定的社会因素。7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7.1防治原则和目标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方案主要是针对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造成的水土流失而采取的防治措施。利用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在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7.1.1防治原则91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按照国家对水土保持环境的总体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确保工程建设与生产运行安全为根本。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临时性防护措施与永久性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利用工程措施的时效性,对开挖形成裸露坡面及临时堆弃的土石进行防护,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的基础上,结合谭家湾镇的土地利用规划及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对工程建设形成的废弃地进行绿化美化,对采空区进行综合治理。具体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工程施工过程中尽量少扰动地表、毁坏植被,弃渣应集中存放,并遵循“先拦后蓄,上截下挡”的原则,尽量减少弃渣流失。(2)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合理确定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3)分区防治。在防治责任范围内根据不同区域的施工特征、水土流失特点、当地条件等情况,分区进行防治。(4)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以工程措施为先导。“点”上的拦蓄以工程措施为主,“面”上的水土流失防治以植物措施为主。(5)水土保持措施要求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操作性强,并结合美化绿化区域环境。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7.1.2防治目标7.1.2.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定性要求(1)使项目建设区内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2)使项目建设区内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如果造成直接影响区的水土流失,应一同进行治理;(3)防治责任范围内的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91 (4)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有效。7.1.2.2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定量要求水土流失防治总体目标是预防和治理因工程建设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使工程建设中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在保证工程建设、运行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使毁损的林草植被在矿产开采完毕后得到较好的恢复,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防治目标分为建设生产期和林草恢复期两个时期,具体要求为:建设生产期:水土流失模数控制比为≤0.4;拦渣率≥85%。林草恢复期:扰动土地治理率≥95%;水土流失治理度≥85%;水土流失模数控制比为≤0.5;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5%;林草覆盖率≥20%。7.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建设项目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应控制和减少对原地貌、地表植被、水系的扰动和损毁,保护地表植被,表土及结皮层,减少占用水、土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实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以项目建设区为重点防治区域,采取系统的防治措施。本项目建设区新增水土流失的防治,应以“工程措施为先导,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相结合的方针。按照“先拦后弃”的原则,在弃渣场修建挡渣墙,使弃渣在“点”上得以集中拦蓄;在弃渣场、采矿场、施工临建设施区修筑挡渣坎、排水沟,利用工程措施的控制性和速效性,矿石开采过程91 中的流失的土壤、废弃料不出沟、不下河,使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在“线”上得以集中控制。在新增水土流失得以集中控制的前提下,对裸露地表进行土地整治,然后通过“面”上的林草植被建设和土地复垦措施,保护新生地表,改善生态环境,发挥植物措施的观赏性和后效性。另外,对施工迹地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恢复其利用功能。7.2.1布局原则(1)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总体设计、全面布局、科学配置。①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工程、防风固沙等措施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植物措施。②在半湿润区采用以植物措施、土地整治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治措施。③在湿润地区应注重挡护、坡面排水工程、植被恢复等措施。(2)减少对原地貌和植被的破坏面积,合理布设弃土(石、渣)场、取料场,弃土(石、渣)应集中堆放。(3)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设置临时性防护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人为扰动及产生的废弃土(石、渣)。(4)注重吸收当地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5)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与周边景观相协调。7.2.2布局要求(1)在进行措施布局时,应以全局的观点来考虑;(2)在分区布设防护措施时,既要注重各自分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及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治重点和要求,又要注重个防治区的关联性、系统性和科学性;(3)防治水蚀、风蚀的植物措施应有针对性,水蚀风蚀复合区的措施应兼顾两种侵蚀类型的防治;(4)植物措施应在对立地条件的分析基础上,推荐多树种、多草种,供设计时进一步优化;(5)应按不同地貌的一级分区分别绘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框图;91 (6)防治措施体系框图主要指水土保持工程的部分,对以主体设计功能为主兼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只是进行评价,一般不列入框图;(7)应按各二级分区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分别计列工程项目;(8)一般情况下各分区都应有临时防护措施;(9)工程量汇总表中的工程项目应与防治措施体系框图、分部工程估算表的项目一致;(10)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框图中不列入方案优化、管理措施等软措施。7.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7.3.1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评价根据《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主体工程设计中已考虑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情况如下:(1)采矿场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评价本着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的原则,采矿场为山坡露天开采,水平开拓,台段高度8.0~10.0m,采场最终边坡由工作平台、安全平台和清扫平台组成,工作台阶坡面角为75°,最终边坡角为40~60°。首采平台在400.0m平台,开采台阶按照1.0%的坡度向外侧倾斜,以利于自然排水,公路按照尽量减少土石方量、有利排水的原则合理布线。以上措施对减轻采矿场区的水土流失均有利。(2)选矿厂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评价生产线处于山地,根据工艺流程的需要,选矿厂厂区结合地形特点按台段布置,各台段之间通过道路、坡道或台阶连接(详见总平面布置图),满足工艺要求,减少土方工程量。厂区土石方工程:填方量为:1.3万m3,挖方:1.4万m3,厂区挡土墙尺寸分别为:高度1.5m,长123.0m;高度3.0m,长135.0m;高度6.0m,长114.0m;护坡面积:1900m2。场地排雨水方式采用排水明沟排水方式,场地雨水经地面汇集至厂区排水明沟后排至厂区南部排水沟或池塘。对防止山坡体滑坡、减轻水流对边坡冲刷刷、91 侵蚀,具有一定的水土流失防治的作用。(3)弃渣场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评价根据矿山开采的总体规划,采矿场按地质报告和采矿证划定范围进行采区圈定,设计将废石场布置在东矿段东侧的采空区内,这样尽量少占农用地,且也省去废石场初期的整理费用,废石运输利用上山公路,基本不需要再修公路,与采场的联系紧密、方便,同时利用该区原有废弃的小水库(实际已无水库的功能)作为弃渣场,可以满足废石的堆放要求。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弃渣场的水土流失。7.3.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框图阶坡设置(主体工程已考虑)防洪设施(主体工程已考虑)采矿场区排水系统(主体工程已考虑)种植爬山虎等护坡植物路面平整(主体工程已考虑)91 挡渣墙排水工程弃渣场土地平整植树造林草皮种植平整土地选矿厂区种植水保植物挡渣坎、排水沟、沉砂池平整土地施工临建占地周边绿化上山公路边坡防护(主体工程已考虑)回填前薄膜防护原矿石临时堆置区清除地表,恢复水保措施以上主体工程中水土保持措施从总体上讲比较全面、合理;措施实施后,一定程度上将能有效地防止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发生,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需进行补充和完善。7.3.3应补充的水土保持措施根据以上分析,在本《方案》中,应补充如下的水土保持措施有:(1)补充采矿场区、上山公路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及施工期临时防护措施;(2)补充弃渣场、原矿石临时堆置区、选矿厂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施工期临时防护措施;(3)补充施工临建区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91 (4)补充施工道路区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5)补充施工组织管理措施。7.4防治措施及工程量7.4.1采矿场区防治措施(1)工程措施采矿场区为山坡露天开采,开采台阶按照1.0%的坡度向外侧倾斜,以利于自然排水,施工先期修筑相应的截排水沟,尺寸为0.3×0.2m,排水沟施工与矿山同步进行,排水沟依自然山坡而建,修建开挖时采用薄膜覆盖。待矿石开采平台形成后,对因其开挖形成的边坡从山坡顶部高程每隔10.0m设置一级1.0m宽平台,同时在其内侧设施排水沟,在易发生滑落的地段修筑相应的拦渣坎,尺寸为0.3×0.2m。新建截排水沟18143.84m,其土石方开挖2177.26m3,填筑土石方1021.1m3,所需C15砼1088.6m3,另外,拦渣坎长1395m,所需C15砼83.7m3。(2)植物措施在开采后形成的边坡平台上种植爬山虎等藤本植物。待整个圈定范围内的矿山开采完毕后对其进行表土回填,同时撒播草籽,种植乔木等。(3)临时措施对开采后形成的易产生滑坡的边坡进行薄膜覆盖,待植物措施开始发挥作用时可以拆除,在局部地方设置土质排水沟排泄临时雨水。7.4.2选矿厂区防治措施(1)工程措施选矿厂区施工先期修筑相应的排水沟,排水沟施工与厂区“三通一平”同步进行,排水沟依自然山坡而建,修建开挖时采用薄膜覆盖。厂区修建相应的挡土墙,尺寸分别为:高度1.5m,长123.0m;高度3.0m,长135.0m;高度6.0m,长114.0m;以增加相关建筑物及边坡的稳定,对因工程建设形成的边坡采取草皮护坡。91 其中挡土墙需浆砌石1273.5m3,其土石方开挖1.4万m3,填筑土石方1.3万m3,护坡面积:1900m2。厂区截排水沟长682.5m,所需C15砼131.04m3。(2)植物措施在本项目选矿厂区,考虑到厂区吸尘、隔噪及美化环境的要求,使厂区形成环保与生活、生产相统一的园林景观。结合厂区布置对空隙坪地按传统园林布局原则进行绿化、美化建设,对原有绿化设施加以保护。厂区植草0.12hm2,需园林绿化0.25hm2。由于环保要求,园林绿化以草坪为主,周围植灌木绿篱,草坪中点缀灌林丛和观赏乔木,在绿化区纵横布置磨石或鹅卵石人行道。具本布置为:先对可绿化地面进行平整,修建磨石或鹅卵石人行道路,然后在地面铺种地毯草草皮,并采用乔、灌结合进行点缀,点缀灌木可选择春鹃、铁树等,乔木可选择垂柳、白玉兰、花石榴、香樟等。(3)临时措施对厂区因工程建设而形成的临时裸露区进行薄膜覆盖。7.4.3原矿石临时堆置区防治措施(1)工程措施原矿石临时堆置区在整个矿山开采期限内共需临时堆放矿石610.8万m3。由于该部分矿石都将作为生产原料经过一定的工艺转化位矿砂,因此,在原有原矿堆场东侧新增一块原矿堆场,用于原矿的堆放,这样靠近破碎车间。在其周围设置相应的拦渣坎及排水沟。(2)植物措施对其周围的植物加以保护,不破坏原有生态植被,待矿山开采完毕后,在原矿石临时堆置区撒草籽,面积为0.22hm2。(3)临时措施由于硅砂生产线对原矿石不断进行加工处理,原矿石在堆场堆放的91 时间较短,对临时堆置区堆放的原矿石采取临时性防护措施,临时堆置区占用土地面积合计0.22hm2,覆膜0.25hm2。7.4.4施工临时设施防治措施施工临建设施占地主要包括施工临时设施和施工临时道路。占地面积为1.7hm2。(1)施工临时设施施工临时设施主要包括施工工厂、施工仓库、炸药库、施工材料堆放等,占地面积0.25hm2,施工临时设施周围设置砼C15拦渣坎,拦渣坎尺寸0.2×0.3m,总工程量102.0m3。整个矿山开采完毕后,对施工临时设施占地进行土地平整,共平整土地0.25hm2,同时恢复植被,撒草籽面积0.25hm2。(2)施工临时道路考虑设备运输和废石运输的运输量少,上山公路的等级较汽车公路运输方案要低,设计新修道路2.9km,道路按照三级露天矿山道路单车道等级标准设计,路面宽3.5m,路基宽5.0m。公路占地面积约1.45hm2,上山公路所占地在矿山开采圈定的范围内,随着开采平台的下降,上山公路随之缩短,最后不复存在,矿山开采完毕后,只需对采矿区地面破坏部分采取防护措施,撒播草种面积26.78hm2,同时种植油茶树。7.4.5弃渣场防治措施7.4.5.1弃渣场的选取原则(1)尽量利用荒地荒坡和地势较低的低洼地,少占用耕地和林地;(2)选择交通方便的渣场,要求就近堆放、减少运输费用;(3)渣场尽量远离河岸,不侵占洪道;(4)弃渣应尽可能排放在沟道、山坳等低洼处,最好能将整个沟道或山坳填平,如果不能,应先将沟头填平后,再向沟口方向推进,这样弃渣才不会滞留降水,既可保证拦渣工程的安全,又可减少水土流失;(5)拦渣工程应就地取材,节省工程投资,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6)挡渣工程安全的原则。91 7.4.5.2弃渣场的选定根据以上原则,经实地勘察,将弃渣场布置在东矿段东侧的采空区内,同时利用原有废弃的小水库(实际已无水库的功能)的坝基用来堆渣,本项目按照圈定的全矿区剥离岩石总量为9.1万m3,现有采空区完全可以满足堆存容积要求,弃渣场以沟道堆渣方式为主,平均堆渣高度为3.0~4.0m,占地面积合计4.26hm2。7.4.5.3防治措施弃渣场防治的工程措施整体上采用上设截水沟,拦截来水和排泄渣场降水,下置拦渣墙拦护。堆渣前:完善渣场周边排水系统,防止暴雨地表径流或洪水冲刷弃渣面;兴建挡渣墙,拦护渣场。堆渣中:严格控制堆渣程序,用拖拉机平整渣面,并碾压3~4遍。堆渣完成后:将渣场平整,覆表土0.5m,堆渣面种植植物措施。(1)拦渣墙工程拦渣墙采用重力式浆砌石挡渣墙。拦渣墙最大高度6.0m,顶宽0.6m外侧面竖直,内侧面坡比1:0.4,基础埋深1.0m或置于基岩上。(1)抗滑稳定计算公式:式中:—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作用于墙体上全部竖向力总和;—作用于墙体上全部水平力总和;—底板与基础摩擦系数,取0.35。(2)抗倾稳定计算公式:式中:91 —抗倾稳定安全系数—抗倾力矩总和—倾覆力矩总和(3)基底应力计算公式:式中:—挡土墙底应力最大值及最小值—底板面积—全部垂直向荷载—全部垂直向、水平向荷载对基础底面垂直方向形心轴力矩之和—基础底面对于该底面垂直方向的形心轴的截面矩之和经计算:拦渣墙抗滑系数=1.47、抗倾稳定=1.54、基底应力=189kpa,=85kpa,满足稳定要求。新建拦渣墙长115.09m,需浆砌石1358.1m3,其土石方开挖1152.2m3,填筑土石方983.6m3,剩余土方弃至弃渣场内。(2)截排水沟工程①截排水沟的设计标准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渣场截水沟排水设计标准10年一遇最大1h暴雨强度。经水文分析计算,某县气象站10年一遇最大lh暴雨强度为52.3mm/h。②设计流量由于弃渣场截水沟集水面积小于1.0km2,其坡面清水洪峰流量可采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中的公式(6.3.2-1)确定:式中:91 —最大清水洪峰流量;—径流系数,参照当地水文手册确定取0.9;—10年一遇最大1h降雨强度;—山坡集水面积,=0.08km2经计算,Q=1.34m3/s③截排水沟断面尺寸确定截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其断面过流面面积由明渠均匀流公式Q=AC(Ri)1/2计算确定,渠道纵坡采用l/1000,弃渣场截水沟设计尺寸为底宽1.0m,两侧坡比为1:1,高1.2m(安全加高按△h=h/4+0.2确定)。用砼护坡护底,厚0.10m;其设计典型断面见附图6。截水沟设在弃渣场占地边线上,沿270.0m等高线环绕渣场,全长893.36m,坡面来水经截水沟截住后可直接排入下游渠道中。该处截水沟开挖土方2948.1m3,填筑土石方1783.6m3,共需C15砼321.7m3。(3)植物措施根据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防治原则,结合渣场的地形条件、水源条件,营造弃渣场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由于该地原状为荒草地,采取种植水土保持林地的措施:弃渣场共需平整土地4.26hm2,同时种植优质油茶树,面积为4.26hm2,种植密度为2000棵/hm2。7.4.6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防治措施项目区在施工建设期,由于开挖或填筑的土体裸露面积大,应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施工计划,尽量缩短开挖与回填之间的时间,尽量避免雨季施工和减少裸露面的暴露时间;不能避免时,采用在裸露面覆盖塑料薄膜的措施。因此,提出施工期水土保持要求,以便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加以注意是很有必要的。(1)91 合理安排施工季节,缩短开挖与回填之间的时间,尽量避免雨季施工,可大大减少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不能避免时,保证施工期间各施工区的排水通畅,不出现积水浸泡工作面的现象。如防护不能紧跟开挖时,对开挖面采取塑料薄膜覆盖等临时性防护措施。(2)堆渣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地采用施工工艺和方法,如弃渣堆放在沟道(或山坳),应先将沟头填平后,再向沟口方向推进,使弃渣不会滞留降水;对渣场自然坡比进行平整;这样既可以保证拦渣工程的安全,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水土流失。弃渣完成后,保证渣场的安全;严格控制堆渣程序,用拖拉机平整渣面,并分层碾压、夯实3~4遍。(3)土石方(包括弃渣)运输方式应选择较为密封的方式,以减少运输道路沿途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杜绝不文明施工现象的发生。表7.4-1各分区新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单位项目建设区小计采矿场区选矿厂区弃渣场原矿石临时堆置区施工临建区第一部分:工程措施91 一拦渣、排水工程土方开挖m32177.26140004100.320277.56土方回填m31021.1130002767.216788.3排水沟C15砼衬砌m31088.6131.04321.71541.34拦渣坎C15砼m383.783.70浆砌石挡土墙m31273.51358.12631.60沉砂池C15砼个二土地整治工程1平整土地hm20.464.260.220.255.19第二部分:植物措施一植物防护工程1撒播草籽hm222.522.64.2629.382栽植樟树株306306.004栽植刺槐株563563.00种植油茶树hm222.524.2626.78草皮护坡m219001900.00藤本植物护坡株7260572605.0二植物恢复工程撒播草籽hm20.220.250.47三绿化美化工程选矿厂区绿化hm23.523.52第三部分、临时工程塑料薄膜覆盖hm22.51.20.80.40.35.207.5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91 根据前述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各区的特点,其中工程措施主要有:拦渣墙、排水沟、坡面防护工程(如撒草籽护坡等)、土地整治工程。坡面防护工程、拦渣墙及截排水沟应按照稳定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原则确定;土地整治通过坑凹回填、粗平整、经过一定的沉降稳定后细平整、覆土、改造,使施工面尽量恢复为可利用土地资源;植物措施设计结合自然条件、绿化美化以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要求种植水保林草、水保经济林。在施工中由于选矿场生产线工程已考虑了排水沟、挡土墙等防护措施,只要施工中采取必要的临时防护措施,不会产生较大的水土流失。因此本项目区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在采矿场、弃渣场和施工道路、临时工程区。工程措施主要布置在弃渣区、采矿场,形式为挡渣墙、拦渣坎和坡面排水设施及所有工程建设过程中开挖面和填筑面的土地平整。植物措施主要布设在选矿厂区、弃渣场区、原矿石临时堆置场。针对本项目建设中形成的废弃地,根据其地形条件和当地环境协调进行考虑,确定废弃地的土地利用方向后来选树种、草种的品牌。为了使上述这些防治措施在本工程中最大潜力地发挥其水土保持功能、防治本工程所产生的水土流失,本《方案》对工程施工提出如下的组织管理措施:(1)矿山开采应合理安排开采时间,尽量避免雨时开采。不能避免时,应做好雨时开采防排水工作,保证开采期间排水通畅,不出现积水浸泡工作面的现象。(2)采矿场矿石开采应及时防护,随挖、随运,不留松土,不泄入河道,减少裸露面的暴露时间。(3)合理安排设施进度,衔接好各施工程序,及时配套完成水土保持措施,做到工序紧凑、有序,以减少施工期土壤流失量。(4)优化主体工程施工工艺,认真做好开采平台的、拆除和清理工作,加强其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的控制。(5)土石方、弃渣的运输车辆加盖板,以防止土石洒落。7.6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7.6.1施工进度安排(1)本项目水土保持施工总进度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同时开工,同时完成,本项目矿山开采总工期为44年91 。同时考虑到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指工程措施)的先期预防作用,挡渣墙、拦渣坎应适当提前修筑,此外,由于水保林草等植物措施建设相对滞后,以及实施后,还需进行3~5年的抚育和管理,因此业主及相应各水土保持监督部门在实际运行中应予以考虑。(2)方案实施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期展开,适时配套。按照永久性与临时性、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等进行配置,构成工程相互协调与统一的有机整体。(3)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应根据主体工程建设总进度计划,结合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需要,按照“三同时”的原则,以尽量减少工程建设期及生产运行期水土流失为主要目标,考虑气温、气候、季节等然因素,制定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中各项防治措施的实施进度计划。7.6.2方案实施及进度安排对于弃渣场的防护,要求在弃渣之前就做好前期的清理、防护、拦挡措施,并随着弃渣数量的逐步增加,逐步完成防护、拦挡措施,最后做好植物措施的防护;对于临建工程,其水土保持要同步建设,而且各防治区在施工过程中需采用临时防护措施,施工完工后,采取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计划详见表7.6.2-1。表7.6.2-1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计划表序号项目第1年…第31年第一部分:工程措施一、拦渣工程91 1渣场挡渣墙3施工生产区挡渣坎二、排水工程1弃渣场排水沟三、土地整治工程1选矿厂区2渣场改造3填土临时堆置区改造4施工生产区改造第二部分:植物工程措施一、植物防护工程1开挖边坡种草护坡二、植物恢复工程1渣场种植油茶树等2采矿场区恢复植被3施工生产区恢复植被三、绿化美化工程1选矿厂区园林绿化第三部分、临时工程一、原矿石临时堆置区覆膜二、其它临时工程8水土保持监测8.1监测目的与意义91 根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要求,建设单位需对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而且还需开展从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竣工投产运行全过程的水土保持监测。通过水土保持监测,可以摸清项目区原生水土流失状况,实时监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和危害,及时掌握新增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变化趋势,了解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护要求,并通过向设计单位反馈监测结果来调整防治措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在于:(1)及时掌握项目区水土流失发生的时段、强度和空间分布情况,了解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护效果,及时发现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确保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能正常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2)为同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和制定防治措施体系提供依据。通过各类建设项目的实地监测,积累大量的实测资料,为确定水土流失预测的模型、参数等提供服务。同时对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防治措施进行实地检验、总结,促进防治措施体系的针对性。(3)为项目的水土保持专项验收提供依据。通过全过程的水土保持监测,评价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生产运行等环节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判别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治标准和方案确定的防治目标。(4)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提供数据资料。通过积累各类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可以分析总结不同建设时段中易产生水土流失的环节及空间分布,为监督和管理部门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管理水平。(5)促进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通过对新增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和后果进行监测,通过地面监测、现场巡测、调查监测等手段,了解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效果。对水土保持措施没有实施到位的,通过监督促其实施,并总结、改进和完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以达到全面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目的。8.2监测时段及监测频次水土保持监测的时段因建设项目的性质有所不同。本项目水土流失监测主要分为工程建设期、试运行期和生产运行期三个阶段。监测频次根据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具体安排确定。建设期监测按矿山的开采年限考虑,即从主体工程开工开始至91 整个矿区开采至高程270.0m平台结束,各项目区背景值监测应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进行随机调查,一般不少于2次,建设期和试运行期除选矿厂降雨因子每年3~6月每月监测1次外,采矿场和弃渣场监测项目每年汛期前1次,汛期(3~6月)每月2次,暴雨时(单日降雨量≥50mm)时,需进行加测,矿山开采区,必要时还可补充监测次数;生产运行期2年内水土保持监测,除进行上述常规监测外,在每年雨季前、雨季后各监测一次,尤其是采矿场区还必须加强对突发情况的监测。8.3监测点位布置8.3.1点位布置原则水土保持监测包括定位观测和巡查两类方法,其中定位观测需根据水土流失预测和分析确定具体的点位,并遵循以下原则:(1)代表性原则。所布设的监测点位和监测内容,必须能足够代表监测范围内水土流失状况,而且又不致造成过大的经济负担。(2)全面性原则。所布设的监测点位和监测内容应充分考虑区域特征和工程特点,不仅能反映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共性,还能获取不同工程项目水土流失的个性信息。(3)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特征原则。点位和内容设计还必须考虑监测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各种环境条件对水土流失的作用的区别。(4)可行性原则。进行点位布设和内容设计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实施的可行性。8.3.2点位布置本项目生产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主要以矿山开采平台与弃渣面的流失为主,矿石开采期是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根据地貌类型和监测项目区的需要,考虑采矿场区开采方式,结合监测点位选择的原则,因此,确定应在弃渣场区设置1个监测点,采矿场设置3个监测点(东西矿段各一个),同时在工程管理范围内选矿厂区设立1个监测点。监测点位布置见表8.3.2.2-1。表8.3.2.2-1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监测点位布设表监测工程项目区监测点位91 采矿场区采矿场三个拐点各布设一个选矿厂区生产厂房施工区弃渣场区缓坡型、沟道型原矿临时堆置区堆置区附近主要的积水明沟区施工临建设施区施工营地8.4监测方法和内容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规定,水土保持监测采用地面观测法、调查监测法和巡查法,在注重最终观测成果的同时,对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必须全面定时点位观测,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实现监测资料的连续性及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水土流失的监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监测点的设置,对水土流失背景值、各影响因子、主体工程占用土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及其类型、土石方挖填数量、水土流失量、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防护状况和效果、水土保持措施林草成活率、覆盖度和生长情况及其危害进行监测,对比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前后各项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评定各类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控制水土流失及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1)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主要用于项目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的水土流失量和水土流失灾害的监测。方法为:在一次暴雨(单日降雨量≥50mm)后和每年的3~6月汛期过后,对各防治区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和灾害进行实地调查,以确定水土流失的强度和危害。(2)定点监测法:通过在水土流失严重地段设置监测点,对降雨、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径流、泥沙等水土流失影响因子进行定点观测。(3)巡查法:为了对项目建设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有整体的掌握,定时对各防治区范围内的水土流失进行排查,重点为定点监测未涉及但其水土流失量较大的区域,从而为其做出必要的防治措施。91 根据监测点的布置,由于各监测点新增水土流失发生原因、新增水土流失量、类型和形式不同,各类型监测点的监测内容和方法也存在差异。本项目监测点的检测内容和方法见表9.4-1。表8.4-1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监测内容和方法监测工程项目区监测内容监测方法采矿场区采矿场开采边坡流失形式、流失量以及观测点位未涉及的水土流失较严重区域的流失形式、流失量设置简易坡面观测设施(桩钉)进行观测,定时巡查,通过实地调查量测法,使用泥沙自动监测仪、测绳、皮尺等进行量测选矿厂区选矿生产线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形式、流失量通过实地调查量测法,使用测绳、皮尺等进行量测弃渣场区弃渣堆放过程中的面蚀、沟蚀、崩塌等流失情况和各项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简易坡面量测法(桩钉法),同时采用侵蚀沟体积调查法,也可辅以可移动式人工模拟降雨器进行测定原矿临时堆置区原矿石弃渣堆放过程中的面蚀,水土流失形式、流失量采用简易坡面量测法(桩钉法)施工临建设施区建设期间和设施拆除后面蚀、沟蚀情况采取简易小区观测法进行监测8.5监测设备及设施根据本项目的工程规模,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监测时应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的要求和监测计划布设监测点和监测小区等监测基础设施,并购置监测设备。主要包括:GPS定位仪、雨量计、皮尺、钢尺、测高仪、量筒、测绳等。监测设施及设备情况见表8.5-1。表8.5-1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水土保持监测设施、设备分类监测设备单位数量一监测基础设施1简易径流小区个15二径流、泥沙观测设备91 1电子天平台52比重计只153三角瓶个504烘箱台15泥沙自动监测仪台16流速仪台17水桶、铁铲等批1三小区观测设备1钢钎支602皮尺把53钢卷尺把5四降雨观测仪器1自记雨量计个1五植被调查设备1测高仪个12测绳、坡度仪等批1六扰动面积、开挖、回填、弃渣量调查1GPS定位仪套1七其他设备1摄像设备台12笔记本电脑台13通讯设备个18.6水土保持监测人员配置及经费依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可由某县水土保持监督站组成水土保持监测机构,配备必须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监测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配置自记雨量记等专门仪器设备和必需的生产、生活设施、估算监测经费32.26万元。8.7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要求(1)水土保持监测由水利部颁发的相应资质单位承担,其监测步骤和要求必须按照相关行业标准进行,检测设备必须正常运行。(2)监测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能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价。91 (3)每次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报送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及行业主管部门。(4)在水土保持监测结束后,编报完整的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上应作为水土保持竣工验收的附件,并在监测管理机构存档。8.8水土保持监测制度(1)按照《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要求,监测单位应严格按照本方案制定的监测方案进行监测。(2)每次监测前,监测人员需对各种监测设施、设备检验调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对每次监测结果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并作出简要分析和评价。(4)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归档。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人员应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撰写监测报告并作出简要评价,及时报送建设单位及当地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监测检查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依据之一。9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9.1投资估算的编制原则、依据及方法9.1.1编制原则(1)水土保持投资估(概)算91 的编制依据、编制定额、价格水平年与基础单价、主要工程单价中的相关费率等应与主体工程相一致;主体工程没有明确规定的,应采用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投资概(估)算的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及相关行业、地方标准和当地现行价。水土保持投资费用构成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投资概(估)算的编制规定》执行。(2)植物措施中需要达到园林化标准的部分,应采用园林行业的概算指标计算。建设期的水土保持投资从基建费中计列,运行期的水土保持投资从生产费用中计列,在水土保持方案中一般只计列建设期投资。(3)水土保持投资估算总表按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工程和独立费用、预备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6部分计列。分部工程计算表、分年度投资表按照防治分区计列上述各项投资,跨省(直辖市、自治区)项目还应按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列投资。(4)建设期融资利息暂不考虑,按水土保持投资静态投资计列。9.1.2编制依据(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T50443-2007);(2)主体工程设计文件的估(概)算资料;(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投资概(估)算的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4)《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3]67号);(5)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估算定额等;(6)当地造价信息或市场信息;(7)当地有关规费要求的文件;(8)工程设计资料。9.1.3编制方法水土保持投资估(概)算是从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工程及独立费等各单位工程估(概)算做起,逐步汇总后再计取有关费用而得出的水土保持总概算。主要编制方法有如下几种:91 (1)概算定额法:又称为扩大单价法或扩大结构定额法。采用概算定额编制谁不保持工程概算是根据设计图纸资料和概算定额的项目划分计算出工程量,然后套用概算定额单价(基价),计算汇总后,再计取有关费用,从而得出水土保持投资估(概)算。(2)概算指标法:当设计深度不够、主要工程量和辅助工程量难以最终确定时,可采用概算指标法。概算指标法与概算定额法不同,是以技术条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其它工程的直接费指标平摊到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来计算概算指标,是一种较为粗略的估算方法。在其他工程直接费用的基础上,按当地和行业规定计算出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利润及税金等,计算出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的修正概算指标,然后用拟建的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或长度乘以计算出的修正概算指标得出工程投资估算。工程设计采用技术比较成熟而又有类似工程概算指标可以利用时,可采用此法。(3)类似工程预算法:是利用技术条件与设计对象相类似的已完工程或在建工程的工程造价资料来编制拟建工程设计估(概)算的方法。类似工程预算法适用于拟建单位工程与已完工程或在建工程的设计相类似又没有可用的概算指标是采用,但必须对单元工程的组成差异和当地的造价水平进行调整。(4)工程措施投资按各工程措施工程量×各措施单价进行编制;植物措施投资按植物措施工程量×单价进行编制;临时工程投资按临时工程工程量×单价进行编制;独立费用按建设管理费、工程监理费、科研勘测设计费、水土流失监测费和工程质量监督费五项之和进行编制。(5)工程措施的其他直接费按直接费的0.8%计取(土地整治工程按直接费的0.5%计);夜间施工增加费按直接费的0.5%计算(土地整治工程不计);其他部分按直接费的1.0%计取。(6)植物措施的其他直接费按直接费的1.5%计取。(7)工程措施中土石方工程的现场经费按直接费的4.0%计取、混凝土工程按6.0%计取,其它工程的现场经费按直接费的5%计取;植物措施的现场经费按直接费的4.0%计取。91 (8)工程措施的间接费按直接工程费的4%计取;植物措施的间接费按直接工程费的3%计取。(9)工程措施的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的7.0%计算;植物措施的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的5.0%计算。(10)税金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三项之和的3.22%计算。(11)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按某省物价局、某省财政厅湘价费[2006]145号,按1.5元/m2计算。(12)其他临时工程费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和的1.5%进行编制。(13)水土流失监测费由第一至第三部分之和的1.5%计列。不包括主体工程中具有的水土保持功能项目的水土流失监测费用。(14)建设管理费按一至三部分之和的1.0%计算,工程监理费按一至三部分之和的2.5%计算,工程质量监督费按一至三部分之和的0.15%计算,科研勘测设计费按一至三部分之和的6%计算。(15)价格水平年为2008年;基本预备费按一至四部分之和的6.0%计取;价差预备费P=0%。9.2工程投资9.2.1已列入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投资经对《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分析统计,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应纳入本方案投资估算的项目包括:采矿场矿石开采、采矿场公路修建、选矿厂生产线建设、弃渣场土地平整和挡土墙等,估算投资573.58万元,详见表9.2.1-1。表9.2.1-1已列入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投资汇总表项目名称已列入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投资(万元)备注采矿场335.21采矿场公路工程34.842.9km泥结石路面91 选矿厂区146.91选矿厂区给水管网26.62弃渣场土地平整和拦渣墙30.0合计573.589.2.2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投资本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投资为783.82万元,见表9.2.2-1;分部水土保持投资见9.2.2-2。分年度投资安排与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施工进度保持一致,具体情况见表9.2.2-3。9.2.3水土保持投资工程投资主要指标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为1357.4万元,其中含新增水保投资783.82万元,含主体工程已列入的投资573.58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为45.21万元。表9.2.2-1水土保持工程总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设备购置费独立费用合计1第一部分:工程措施158.722拦渣、排水工程152.493土地整治工程6.2391 4第二部分:植物措施102.735植物防护工程55.016植物恢复工程1.147绿化美化工程46.588第三部分:临时工程10.069塑料薄膜覆盖6.1410其它临时工程3.9211第四部分:独立费用425.2912建设单位管理费2.7213科研勘测设计费25.0914工程监理费300.0015工程质量监督费4.0716水土保持监测费93.4117第一至第四部分合计696.8018基本预备费41.8119工程投资738.6120水保设施补偿费45.2121工程总投资783.8222主体工程已列投资573.5823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1357.4表9.2.2-2分项工程估(概)算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元)备注第一部分:工程措施1587229一拦渣、排水工程1采矿场拦渣坎、排水沟91 土方开挖m32177.2611.5825212.67土方回填m31021.116.3816725.62排水沟C15砼衬砌m31088.6373.95407081.97拦渣坎C15砼m383.7373.9531299.622选矿厂挡土墙、排水沟土方开挖m31400011.58162120.00土方回填m31300016.38212940.00排水沟C15砼衬砌m3131.04373.9549002.41浆砌石挡土墙m31273.5151.28192655.083弃渣场拦渣墙、排水沟土方开挖m34100.311.5847481.47土方回填m32767.216.3845326.74浆砌石挡土墙m31358.1151.28205453.37排水沟C15砼衬砌m3321.7373.95120299.724沉砂池C15砼m324.96373.959333.79二土地整治工程1选矿厂区平整土地hm20.455119005414.502变电站平整土地hm20.0511900595.003弃渣场平整土地hm24.261190050694.004原矿石临时堆置区hm20.22119002618.005施工临建区hm20.25119002975.00第二部分:植物措施1027346一植物防护工程1选矿厂区撒播草籽hm22.67179.8518667.612变电站栽植樟树株208.0160.00计入2%的损耗3选矿厂区栽植樟树株2868.02288.00计入2%的损耗4选矿厂区栽植刺槐株5632.81576.40计入2%的损耗续表5采矿场区撒播草籽hm222.527179.85161690.226弃渣场区撒播草籽hm24.267179.8530586.167采矿场种植油茶树hm222.5210600238712.00计入2%的损耗8弃渣场种植油茶树hm24.261060045156.00计入2%的损耗91 9选矿厂草皮护坡m219007.8914991.0010采矿场藤本植物护坡株726050.536302.50二植物恢复工程1管线区撒播草籽hm21.127179.858041.432原矿石临置区撒播草籽hm20.227179.851579.573施工临建区hm20.257179.851794.96三绿化美化工程选矿厂区绿化hm23.52132329.55465800第三部分、临时工程100578.631塑料薄膜覆盖hm25.21180061360.002其它临时工程39218.63一至二部分之和的1.5%第四部分:独立费用4252859.63一建设单位管理费27151.5一至三部分之和的1%二科研勘测设计费250909.22一至三部分之和的6%三工程监理费3000000四工程质量监督费40727.31一至三部分之和的0.15%五水土保持监测费922600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监测费用11471.6该部分投资的2‰第一至第四部分合计6968013.26基本预备费418080.8一至四部分之和的6%工程投资7386094.06水保设施补偿费hm230.1415000452100工程总投资7838194.06表9.2.2-3分年度投资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合价第1年第2年···第31年第一部分:工程措施一拦渣、排水工程1采矿场拦渣坎、排水沟91 土方开挖2.521.960.29土方回填1.670.810.86排水沟C15砼衬砌40.710.9250.9250.9250.925拦渣坎C15砼3.130.0710.0710.0710.0712选矿厂挡土墙、排水沟土方开挖16.2116.21土方回填21.2921.29排水沟C15砼衬砌4.904.90浆砌石挡土墙19.2719.273弃渣场拦渣墙、排水沟土方开挖4.754.75土方回填4.534.53浆砌石挡土墙20.5520.55排水沟C15砼衬砌12.0312.034沉砂池C15砼0.930.93二土地整治工程1选矿厂区平整土地0.540.542变电站平整土地0.060.063弃渣场平整土地5.075.074原矿石临时堆置区0.260.265施工临建区0.300.10.10.1第二部分:植物措施102.73一植物防护工程1选矿厂区撒播草籽1.871.872变电站栽植樟树0.020.023选矿厂区栽植樟树0.230.234选矿厂区栽植刺槐0.160.16续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合价第1年第2年···第31年5采矿场区撒播草籽16.1716.176弃渣场区撒播草籽3.063.067采矿场种植油茶树23.8723.8791 8弃渣场种植油茶树4.524.529选矿厂草皮护坡1.501.5010采矿场藤本植物护坡3.633.63二植物恢复工程1管线区撒播草籽0.800.802原矿石临置区撒播草籽0.160.163施工临建区0.180.10.8三绿化美化工程选矿厂区绿化46.5846.58第三部分、临时工程10.061塑料薄膜覆盖6.140.140.140.140.142其它临时工程3.922.151.77合计448.73表9.2.2-4施工机械台时费汇总表单位:元编号名称及规格台时费其中折旧费修理费人工费动力燃料费其他费用103174kW推土机136.4812.8513.023.28.43059胶轮架子车0.901078手持式风钻29.8827.452030振捣器1.1kW2.020.482050风水枪37.1936.532002混凝土搅拌机18.323.466020砂浆搅拌机21.503.465.163012自卸汽车5t74.6910.375.371.39.110061m3液压挖掘机161.7635.6325.462.714.9表9.2.2-4工程单价汇总表单位:元其中税金3.6751.1036.131192.54471.943.79223.9617.1824.603.3091 企业利润7.46103.8173.392422.88958.837.70331.2025.4136.384.88直接费4.1057.0440.331331.25526.834.23192.9314.8021.192.84现场经费4.8854.8538.781883.84627.185.04247.3518.9827.173.64其他直接费0.9710.887.69242.5899.550.4991.177.0188.580.90机械费201.34311.95材料费70.1275.2653.2127703.529911.859.135959.4432.65492.502.10人工费26.601285.05889.442416.612220.0488.84133.80434.8598.1288.0单价117.801637.991158.1537394.5615128.17119.227179.85550.88788.54105.66单位100m2100m3100m3100m3100m3100m2hm2100株100m2100m2工程名称铺塑料薄膜人工填筑土方人工挖土方砼浆砌石挡土墙平整土地人工撒播草籽栽植乔木草皮护坡栽植经果林序号12345678910表9.2.2-5主要材料单价表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材料价格(元)备注91 1水m32.02电Kwh0.63柴油kg6.324汽油kg7.165木材m35506水泥425#t443.0袋装7砂m350.08块石m335.09油茶树株5.010刺槐株2.812樟树(带20cm土球)株8.013樟树(苗木)株2.514草籽kg2715藤本植物株0.59.3水土保持效益分析水土保持效益分析包括基础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4个方面。水土保持效益分析主要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结合本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项目区的环境状况,着重分析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提高植被覆盖度、保水保土、减少泥沙等效益,简要分析经济效益。9.3.1分析依据与方法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44-1995)的规定,并采用现行市场价格,以动态分析为主的方法进行经济评价。效益估算与分析采用措施前后对比法(有无项目对比法),从各类措施实际生效年份开始计算,计算基准年为设计水平年(水保措施完工后的第一年),计算期为35年。9.3.2效益分析本项目所采取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产生的效益,因当地无相应观测资料,除基础效益可依据当地土壤侵蚀模数计算外,其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只能作定性分析。91 (1)基础效益水土保持工程的基础效益,主要是保水、保土、改善土壤结构及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本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实施后,水土保持措施防治面积为31.18hm2,其中植物措施面积为27.68hm2。林草措施可增加土壤就地入渗和拦蓄调节地表径流的能力,治理期间累计拦蓄调节径流27.8万m3,减少水土流失总量为12.8万t,土壤侵蚀模数降低至600t/km2.a以下;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52.9%。因此,本《方案》实施后,能达到方案中所提出的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具有显著的水土保持基础效益。表9.3.2-1效益参数表项目措施生效时间(年)效益参数蓄水保土增产蓄水(m3/hm2)减蚀(t/hm2)经果林15300045种草3350022.5水保林33140022.5(2)经济效益通过种植用材林和经济林,随着林木的发育,用材林需要逐步地进行间伐等措施,间伐下的木材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经济林可每年采取果实,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3)社会效益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以后,工程弃渣全部得到了治理,开挖面和工程裸露面实施保护,植被得以恢复,即可以减轻项目区的自然灾害,又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其表现在:①减轻了水土流失对土地的破坏;减轻了沟道、河流的洪水、泥砂危害;②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生产率,使农村剩余劳力有用武之地,得到高效利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③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农村生产结构,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走向良性循环;④提高环境容量,缓解人地矛盾;⑤改善群众生产条件。(4)生态效益91 通过种植水保林、草,能使空气中相对湿度增加,干燥度降低,从而改善贴地面层气候条件,使生态系统与环境日益协调。同时,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提高项目区的品位。91 10实施保障措施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是保证水土保持方案顺利实施的重要规划,因此也是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内容。根据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和要求,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方案实施进展定期报告制度,在主体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否则主体工程不得投产使用。为了保证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顺利实施、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实施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使水土保持措施发挥最大效益,实现方案确定的防治目标,应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领导协调的组织、机构,落实方案实施的技术手段和资金来源,严格资金管理,实行全方位管理,同时项目所在地某县水土保持监督机构应加强监测、监督力度,确保各项水土保持方案的顺利实施,发挥实效。10.1实施保障措施的规定(1)项目法人必须将水土保持工程纳入项目的招投标管理中,并在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的各个环节注意落实,合同文件中应有明确的水土保持条款。(2)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均应在工程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予以落实,编制单册或专章,重大变更需按规定程序另行编报水土保持方案。(3)施工管理应满足如下要求:①施工期应严格控制和管理车辆机械的运行范围,防止扩大对地表的扰动;②设立保护地表及植被的警示牌,施工过程应注重保护表土与植被;③注意施工及生活用火安全,防止火灾烧毁地表植被;④对泄洪防洪设施进行经常性检查维护,保证其防洪效果和通畅;⑤建立水土保持工程应有明确的管理维护要求。(4)从事监理工作的监理单位应具有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资质,建立月报、年报应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分备案。(5)91 从事监理工作的单位应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按方案中的监测要求编制监测实施方案,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监测成果定期向建设单位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分报告,在水土保持专项验收前编制水土保持监测专项报告。(6)建设单位应经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检查,并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7)主体工程投入运行前必须首先验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内容、程序等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执行。(8)水土保持工程验收后,应由法人负责对项目建设区的水土保持设施进行后续管护与维修,运行管理维护费用从生产运行费用中列支,因施工临时扰动而在方案确定的项目建设区以外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应由法人移交土地权属单位或个人继续管理维护,或恢复原状。10.2主要保障措施10.2.1组织领导与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水土保持方案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建设单位应成立或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管理机构,并设专人(专职或兼职)负责水土保持工作,协调好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的关系,负责组织实施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开展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检查,全力保证该项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按年度、按计划进行,并主动与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密切配合,自学接受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水土保持实施管理机构主要工作职责如下:(1)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2)建立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把水土保持列为工程进度、质量考核的内容之一,按年度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水土流失防治情况,制定水土保持方案详细实施计划;(3)工程施工期间,与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保持畅通联系,协调好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的关系,确保水土保持设施的正常建设,并按时竣工,最大限度减少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91 (4)经常深入工程现场进行检查,掌握工程施工和运行期间的水土流失状况及其防治措施落实状况;(5)水土保持工程建成后,为保证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建设单位必须对永久征地范围内的水土保持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将临时征地范围内的水土保持设施交由当地土地所有部门来管理,具体管理措施如:①在维护管理中,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②建设项目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制定水土保持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情况;③必要时,还应对管理人员实施水土保持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④定期总结并向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水土保持工程维护管理的工作情况。10.2.2后续设计水土保持方案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后,建设单位应委托设计单位按设计程序进行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工作。为便于工程管理和监理等工作,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应设置专章或单独成册。10.2.3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在工程发包标书中提出水土保持要求,将各标段水土保持工程纳入各标段招标文件一起招标或汇成一个专门的标段单独招标。在招标文件中,详细列出水土保持工程内容,明确施工单位的施工责任,明确其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范围,并以合同形式明确中标单位应承担的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义务。中标的施工单位在实施水土保持方案时,对设计内容如有变更,应按有关规定实施报批程序。变动较小的,由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报告并征得同意即可。变动较大的,如主要措施的规模、位置发生变化时,按方案批程序原方案批机关审批;属水利部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时间紧张时,也可报请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91 10.2.4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水土保持监理是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措施,通过水土保持监理可为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提供质量保障,确保达到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防治目标和水土保持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为水土保持竣工验收工作奠定基础。(1)监理单位及要求。根据《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保[2003]89号)的要求,按招、投标的方式选定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监理单位,对方案实施进行全过程的监理。水土保持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承担监理的单位需具有相应级别的水土保持监理资质;3000万元以下的,承担监理的单位需具有一定数量的水土保持监理工程师。参加监理的人员必须具有水土保持监理工程师上岗证书或监理员上岗证书。(2)监理任务。①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工程承包合同中的水土保持要求,对施工单位的水土保持工作采取检查、旁站和指令文件等监理方式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监理工程建设的各项施工活动的水土保持措施是否与工程建设同步实施通过质量控制、进度帛和投资控制,保证水土保持设施的如期建设和功能的正常发挥,结合现场巡查,提出要求限期完成的有关水土保持工作。②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随时进行质量监督,提交监理日志、监理月报,及时向建设单位汇报施工中出现的问题。③对施工单位的水土保持季报、年报进行审查,提出审查、修改意见。④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工程承包合同,协助处理各种水土保持纠纷。⑤编制水土保持监理工作报告(季报、年报),作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验收的基础和水土保持验收报告必备专项报告;工作报告主要对水土保持监理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存在的重大水土保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水土保持监理工作计划安排和工作重点;定期归档监理成果。10.2.5水土保持监测91 根据水土保持法规政策规定,建设单位须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的防治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按方案规定的监测内容、方法和时段对工程建设实施水土保持监测,监测单位应编制《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监测成果应按时向建设单位报告,通过与项目区原状生态环境进行对比分析,对方案实施后的恢复能力及防治效果做出综合评判,监测单位在监测结束后应编制监测报告,作为方案竣工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还可为当地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10.2.6监督管理措施(1)监督管理。经批准后的水土保持方案具有依法强制性,不得擅自变更,根据有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水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利依法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建设单位应强化施工管理,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自查,并主动与水土保持监督部门取得联系,加强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合作,接受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各级水土保持监督部门应经常到施工建设现场监督、检查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建设单位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情况应作好记录,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保证方案设计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顺利进行,并作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参考资料。(2)公众参与。水土保持方案中有相当数量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和维护需要当地群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为此,工程建设单位应积极向当地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制定明确的公众参与制度,实施群众监督。与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联系,在他们的支持、协作下,作好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当地群众树立起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爱护树木花草,保障项目建成后安全运营。10.2.7监督执法和验收根据《水土保持法》有关规定,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水土保持防治监督工作由某市水土保持监督站(某市水利局水保科)负责组织落实,也可由某市水土保持监督站委托项目涉及的某县水土保持监督站进行,对采矿工程开采建设中扰动地表、损毁林草的开挖面、弃渣场等新生地表未采取适当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造成水土流失的,采取罚款或责令其停业,并对屡犯或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项目建设单位取消其对该项目的实施91 资格,对暴力、威胁阻碍水土保持监督人员依法执行监督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要求,在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前,完成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工作,验收内容、程序应按《开发建设项目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执行,大型建设项目还应委托相关单位进行水土保持设施的技术评估工作。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验收是确保其正常投入使用的有效措施之一,验收分单项措施验收、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的验收分单项措施和竣工验收,单项工程验收主要对挡渣墙、截流沟等单项工程措施进行验收,由施工承包单位提出申请,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组织有水土保持监督人员参加的验收组,验收组应对其标准、质量等进行验收;竣工验收主要是对所有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进行全面验收,其为主体工程验收的一个重要部分,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能投入使用。10.2.8资金落实和使用管理(1)资金落实。根据水土保持法规政策相关规定,“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以及《水土保持法》的规定,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经费由建设单位承担,列入工程总投资。项目建设工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费用在基建费用中列支,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费用在生产费用中列支。水土保持方案经批准后所需的防治费用,根据主体工程经费预算情况,应尽快落实或申请追加,确保所需资金按年度计划及时足额到位,保证方案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鉴于水土保持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建设单位的社会责任截留、克扣或挪用水土保持资金的现象应予以避免。还有基建审计部门的监督环节,建设单位应切实落实资金,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2)资金管理。建设单位需作好资金的使用管理工作,为保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资金及时到位,保障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防止和避免被挪用或占用,应建立水土保持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并按水土保持实施进度与资金年度计划按期拨付水土流失防治费,保证及时到位,同时建立完善的审讯监督机制,加强帐目检查,保证投入。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就水土保持投资概算调整情况、分年度投资安排、资金到位情况和经费支出写出总结。91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由某市水土保持监督机构负责收取,也可委托项目所在地某县水土保持监督机构代收。征收的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用作为水土流失防治和管理的专项费,禁止为任何部门截留或挪用,年终结余转下一年度使用。91 11结论及建议11.1结论某实业(某)有限公司硅砂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开挖、填筑、弃渣等将扰动地面,损毁植被,如果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必然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发生。但只要在施工过程中防护得当,矿山开采结束后,随着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效用的发挥,损毁植被恢复生长茂盛,可以很好地解决其水土流失问题。本工程建设共扰动地面面积31.18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30.14hm2,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量为18.86万t。本《方案》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31.18hm2,水土保持措施防治面积31.18hm2,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面积27.68hm2;水土保持措施实施以后,可达到以下各项防治目标:①扰动土地治理率达95%,②水土流失模数控制比达1.2,③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治理度达95%,④拦渣率达到95%,⑤植被恢复系数达95%,⑥林草覆盖率达52.9%。本项目水土流失措施的实施,既有力地防治减少了主体工程实施过程的水土流失,又增加了植被和就地入渗,加强了土壤蕴蓄水量和肥力的能力,对主体工程的正常运行以及更好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无论在其保土蓄水、减少水土流失方面,还是通过土地种植调整,增种经果林、加强群众的经济效益方面来分析都是有益的。11.2建议(1)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下阶段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时,建议对主体工程建设作进一步的土石方平衡优化、分析、计算,尽量减少弃渣量,从而减少因工程建设而新增的水土流失量及环境破坏。(2)弃渣场作为本水土保持方案的防治重点,下阶段应加强地质工作,进一步优化弃渣场的位置、堆渣的高程,优化拦渣方案。(391 )水土保持工程是主体工程建设的组成部分,它的实施将最大程度地控制区域内水土流失,提高项目区蓄水保土能力以及植被覆盖率,美化区域环境,对维持项目区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4)建议对水土流失监测按实际施工进度安排,并适当延长监测时间,其监测费用按实际监测时间记取,在工程开工前与水保实施费用设立独立帐户。本项目无制约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因素,应尽快抓紧实施。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