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9.00 KB
- 2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标准化知识培训
一、标准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三、国家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主要目标
一、标准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什么是标准和标准化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包含了6大要义:•对象——重复性的事物•目的——获得最佳秩序(确保质量,提高效益……•制定规则——各方协商一致•批准发布——公认的权威机构•内容——科学技术成果和生产经验的总结•适用范围——一定范围内共同实施
标准的分类--按性质分: 强制性标准,全文强制或条文强制GB、JB、NY、DB33/推荐性标准GB/T、JB/T、NY/T、DB33/T
--按层级分 国际标准:(ISO、IEC、ITU)区域标准:如,欧洲标准(EN)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标准的发展及其功能的演变书面语言、图形、符号 社会化大生产,解决零部件通用和互换问题 产品质量的评价 质量认证的依据 对安全、卫生、健康的要求 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 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标准化——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的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标准是规范性“文件”标准化指的是一系列“活动”如:标准制定活动宣传贯彻活动检验监测活动认证活动监督检查活动
2、标准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标准化的经济价值1997年德国系统工程与创新研究所(ISI)采用宏观经济学方法,对标准化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1998年德国年经济增长率为3.3%,其中资本的贡献率占1.6%,劳动力的贡献率占0.2%,专利的贡献率占0.1%,外国专利许可证贡献率占0.5%,标准的贡献率占0.9%(仅次于资本的贡献率)。
•日本研究结论表明:日本如果能将本国一项新技术产品标准形成国际标准,或者通过修改国际标准建议,将本国的技术条件反映到国际标准中去,一般能带来30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20亿元)的经济效益,而在特殊情况下,则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日本的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如日本通过对国际标准“运输用平板货架的主要尺寸及允许值”的修订,产生了高达2303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60亿元)的经济效益。反之,尽管日本手机技术水平很高,但由于其技术没能形成国际标准,产品销售范围有限,损失高达300多亿日圆(合20多亿人民币)。
•标准化三大功能:宏观调控的功能 控制市场的功能 科技进步的功能
•标准化的作用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手段市场竞争的战略武器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措施
2005年世贸组织的年度报告在去年6月底发布,报告中40%多的内容是阐述世界贸易和标准的关系,有141页,翻译成中文有20多万字。
报告中有两个鲜明的观点:•标准的需求和实施标准化活动的能力取决于国家发展的程度•标准化活动的加强因素是消费者对更安全和更高产品质量的需求、技术创新、全球贸易的扩大和人们对社会问题和环境的关心不断增强
二、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
标准化工作总体思路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履行两大职能服务三大产业强化四个抓手突出五个重点落实六项措施
服务三大产业:巩固深化农业标准化提升创新工业标准化开拓发展服务标准化强化四个抓手:改革和规范地方标准制修订强化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力度研究推进采标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强对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突出五个重点:围绕自主创新体系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实施标准提升工程;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挥标准的引导和规制作用;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建立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效机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标准化工作;围绕扩大内需,运用标准化手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落实六大保障措施:宣传培训提高社会意识;加强立法完善法制环境;研究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标准信息资源库;扶持建设标准服务机构;实施标准化人才培养工程
三、国家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主要目标
国家技术标准战略目标(1)总体战略目标:打造“中国标准”。全面实施中国技术标准战略,“打造”适应市场的,技术领先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竞争力的“中国标准”,进而强力提升中国标准的国际地位,提高中国标准的国际影响。
(2)具体战略目标: --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标准化体制--促进科学技术成果有效及时转化为技术标准--形成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的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标准 --争取在国际标准中更多地反映中国技术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拟订目标一是在2010年实现基本建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适应市场的技术标准体系,使我国标准化工作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具体目标为:关联的国际标准采标率由目前的44%增加到80%,标准制修订由2000项/年增加到6000项/年,标准制定周期由4.5年缩短到2年,标龄由10.2年缩短到5年以内。
二是2020年实现标准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家用电器、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技术标准的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体目标为: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的标准比例达到20%(约5000项);以我国标准为基础制定国际标准和重点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达到2000项;相关联的国际标准采标率达到90%以上;我国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常任理事成员国,我国承担国际TC、SC的比例达到10%;形成龙头企业积极跟踪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机制。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