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 MB
- 3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7]125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认真分析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和使用中所发生事故的原因和教训,找出其中的薄弱环节和危险源,并总结了塔式起重机安全管理优秀企业的经验,编写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为: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拆卸及使用。本规程包含了塔式起重机的选用;专项方案的编制;安装和拆卸作业;自检和验收;操作使用;检查、维护和保养;设备档案管理及塔式起重机安装单位的条件和人员配备要求等内容。本规程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安全分会归口管理,授权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本规程主编单位是: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武夷路150号,邮政编码:200050),上海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愚园路22号,邮政编码:200040)本规程参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市建设机械检测中心,上海市建设安全协会,南京建工建筑机械安全检测所,上海市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抚顺永茂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34
目次1总则2术语3塔式起重机的安装3.1塔式起重机安装单位的条件3.2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条件3.3塔式起重机安装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3.4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作业3.5塔式起重机安装的自检和验收4塔式起重机的使用4.1塔式起重机使用前的安全技术交底4.2多台塔式起重机交错作业的要求4.3塔式起重机操作人员要求4.4塔式起重机的操作使用4.5塔式起重机的检查、保养和维修4.6档案管理5塔式起重机的拆卸5.1塔式起重机拆卸单位的条件5.2塔式起重机拆卸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5.3塔式起重机的拆卸作业附录附录A: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计算附录B: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设计计算附录C:起重器具安全使用要求附录D:塔式起重机安装自检表条文说明34
1总则1.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的安全与健康及国家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程。1.2本规程包含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拆卸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要求。1.3本规程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所用的塔式起重机。1.4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拆卸和使用,除符合本规程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1塔式起重机towercrane起重臂装在高耸塔身上部的旋转起重机2.2多台塔式起重机交错作业2台(含2台)以上塔式起重机作业范围存在交错重叠情况的作业2.3安全装置在塔式起重机使用过程中起安全保护的装置3塔式起重机的安装3.1塔式起重机安装单位的条件3.1.1塔式起重机安装单位必须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塔式起重机安装单位必须在资质许可范围内从事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业务。3.1.2塔式起重机安装单位除了应具有资质等级标准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外,还应有与承担工程相适应的专业作业人员。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持有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塔式起重机安装工、电工、司机、信号司索工等应具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3.1.3施工单位应与安装单位签订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合同,明确双方安全生产责任。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应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安装单位签订。3.2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条件3.2.1塔式起重机应具有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国外制造的塔式起重机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并已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登记。3.2.2塔式起重机应结构完整,符合GB514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的规定。3.2.3有下列情况塔式起重机的不准使用:34
国家明令淘汰的;超过规定使用年限评估不合格的;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达不到国家和行业安全技术标准的;没有完整安全技术档案的。3.2.4塔式起重机安装前,必须经维修保养,并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结构件有可见裂纹的、严重锈蚀的、整体或局部变形的、连接轴(销)、孔有严重磨损变形的应修复或更换符合规定后方可进行安装。3.2.5塔式起重机基础应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地基承载能力必须满足塔式起重机设计要求,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能安装。基础周围应修筑边坡和排水设施。3.2.6行走式塔式起重机的路轨基础及路轨的铺设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且应符合GB5144的规定。3.3塔式起重机安装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3.3.1塔式起重机安装实施前,安装单位应编制塔式起重机安装专项施工方案,指导作业人员实施安装作业。专项施工方案应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意后,交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3.3.2塔式起重机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应根据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作业地的实际情况编制。并满足相关法规、规程的规定。3.3.3塔式起重机安装专项方案的内容应包括:1)工程概况;2)安装位置平面和立面图;3)基础和附着装置的设置、安装顺序和质量要求;4)主要安装部件的重量和吊点位置;5)安装辅助设备的型号、性能及位置安排;6)电源的设置;7)施工人员配置;8)吊索具和专用工具的配备;9)重大危险源和安全技术措施;10)应急预案等。3.3.4塔式起重机的位置选择原则满足施工要求并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场地平整结实便于安装拆卸、满足塔式起重机在非工作状态时能自由回转、对周边其他构筑的影响最小等。3.3.5塔式起重机基础的设计3.3.5.1塔式起重机基础的设计制作应优先采用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推荐的方法。地基的承载能力应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确认。3.3.5.2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型式34
1)固定式混凝土基础2)桩基承台式混凝土基础3)格构柱承台混凝土基础3.3.5.3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计算方法见附录A3.3.6附着装置的设计3.3.6.1塔式起重机的附着装置应采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形式,满足附着高度、垂直间距、水平间距、自由端高度等的规定。3.3.6.2当附着装置的水平布置的距离、型式或垂直距离不符合使用说明书时,应依据使用说明书提供的附着载荷参数设计计算,绘制制作图和编写相关说明,并经原设计单位书面确认或通过专家评审。3.3.6.3附着点的荷载以书面形式提供给施工(总承包)单位。3.3.6.4附着装置的设计计算可参考附录B。3.3.7基础预埋件、附着连接构件和预埋构件应由原制造厂家或相应能力企业制作。3.4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作业3.4.1安装前应检查以下项目:基础位置、尺寸、隐蔽工程验收单和混凝土强度报告等相关资料;确认所安装的塔式起重机和安装辅助设备的基础、地基地耐力、预埋件符合专项方案的要求;基础排水措施;作业区域安全措施和警示标志、照明等。3.4.2安装作业的实施3.4.2.1安装前应根据安装方案和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对装拆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和安全技术交底。做到使每个装拆人员已清楚自己所从事的作业项目、部位、内容及要求,以及重大危险源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等,并在交底书上签字。专职安全监督员应监督整个交底过程。3.4.2.2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履行以下职责:1)审核塔式起重机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登记证明等文件;2)审核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3)审核专项方案及交底记录;4)对安装作业实施监督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要求整改。3.4.2.3辅助设备就位后、实施作业前,应对其机械性能和安全性能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作业。3.4.2.4应对所使用的钢丝绳、卡环、吊钩和辅助支架等起重用具按方案和有关规程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起重用具的完好要求见附录C。3.4.2.5进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防滑鞋、安全带等防护用品。无关人员进严禁入作业区域内。34
3.4.2.6安装拆卸作业中应统一指挥,明确指挥信号。当视线阻隔和距离过远等至使指挥信号传递困难时,应采用对讲机或多级指挥等有效的措施进行指挥。3.4.2.7吊装物的下方不得站人。3.4.2.8联接件和其保险防松防脱件必须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严禁代用。对有预紧力要求的联接螺栓,必须使用扭力扳手或专用工具,按说明书规定的拧紧次序将螺栓准确地紧固到规定的扭矩值。3.4.2.9自升式塔式起重机每次加节(爬升)或下降前,应检查顶升系统。确认完好才能使用。附着加节时应确认附着装置的位置和支撑点的强度并遵循先装附着装置后顶升加节,塔式起重机的自由高度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3.4.2.10安装作业时,应根据专项方案要求实施,不得擅自改动。3.4.2.11雨雪、浓雾天和风速超过13m/s时应停止安装作业。3.4.2.12在安装作业过程中,当遇意外情况,不能继续作业时,必须使已安装的部位达到稳定状态并固定牢靠,经检查确认无隐患后,方可停止作业。3.4.2.13塔式起重机的安全装置必须设置齐全可靠。3.4.2.14安装电器设备应按生产厂提供的电气原理图、配线图的规定进行,安装所用的电源线路应符合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3.4.2.15塔式起重机安装的技术标准按附录D中的技术要求栏目执行。3.4.3安装完毕后应拆除为塔式起重机安装作业需要而设置的所有临时设施,清理施工场地上作业时所用的吊索具、工具、辅助用具等各种零配件和杂物。3.5塔式起重机的安装自检和验收3.5.1起重机安装完毕后,安装单位应对安装质量进行自检,并填写自检报告书。自检项目可参照附录D。3.5.2安装单位自检合格后,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验检测单位应遵照相关规程和标准对安装质量进行检测和评判,检测结束后应出具检测报告书。3.5.3安装自检和检测报告应记入设备档案。3.5.4经自检、检测合格后,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4塔式起重机的使用4.1塔式起重机使用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塔式起重机使用前,机械管理人员应对司机、司索信号工等特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应有针对性。4.2多台塔式起重机交错作业的要求34
多台塔式起重机交错作业时的应编制专项的使用方案,专项方案应包含各台塔式起重机初始安装高度、每次升节高度和升节次序,并有防碰撞安全措施,以免发生干涉现象。4.3塔式起重机使用操作人员要求4.3.1塔式起重机司机、信号司索工等特种操作人员的相关条件应符合JG/T100的要求。严禁无证上岗。4.3.2塔式起重机使用时应配备司索信号工,严禁无信号指挥操作。对远距离起吊物件或无法直视吊物的起重操作,应设多级指挥,并配有效通讯。4.4塔式起重机的操作使用4.4.1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应严格执行以下规定:1)斜吊不吊2)超载不吊3)散装物装得太满或捆扎不牢不吊4)指挥信号不明不吊5)吊物边缘锋利无防护措施不吊6)吊物上站人不吊7)埋在地下的构件不吊8)安全装置失灵不吊9)光线阴暗看不清吊物不吊10)六级以上强风不吊4.4.2塔式起重机的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变幅限位器、行走限位器、吊钩高度限位器等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完整、灵敏可靠,不得随意调整和拆除。严禁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4.4.3塔式起重机使用时,起重臂和吊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操作人员在操作回转、变幅、行走、起吊动作前应鸣笛示意。重物吊运时,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严禁用塔吊载运人员。4.4.4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4.4.5多台塔式起重机交错作业时应严格按专项使用方案执行,保证安全作业距离,吊钩上悬挂重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5m,高位起重机的吊钩、平衡重等部件与低位起重机的塔帽、拉杆、起重臂等部件之间在任何情况下,其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米。4.4.6塔式起重机在雨雪过后或雨雪中作业时,应先经过试吊,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照明,照明应满足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4.4.7在起吊载荷达到塔吊额定起重量的90%及以上时,应先将重物吊离地面20~50cm后34
停止提升,并对机械状况、制动性能、物件绑扎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才可起吊。对有可能晃动的重物,必须拴拉溜绳使之稳固。4.4.8起吊重物时应绑扎平稳、牢固,不得在重物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零星材料和物件,必须用吊笼或钢丝绳绑扎牢固后,方可起吊。标有绑扎位置或记号的物件,应按标明位置绑扎。绑扎钢丝绳与物件的夹角不得小于30°。4.4.9作业完毕后,应松开回转制动器,各部件应置于非工作状态,控制开关置于零位,并切断总电源。4.4.10行走式塔式起重机停止作业时,应锁紧夹轨器。4.4.11塔式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GB514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规定。4.5塔式起重机的检查、保养和维修4.5.1应在班前做好塔式起重机的例行保养,并做好记录。主要内容包括:结构件外观、安全装置、传动机构、连接件、制动器、液位、油位、油压、索具、夹具、吊钩、滑轮、钢丝绳、电源、电压。4.5.2实行多班作业的设备,应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接班司机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作业。4.5.3应做好塔式起重机的各级保养工作。转场时,应做好转场保养,并做好记录。4.5.4应对塔式起重机的主要部件和安全装置等进行经常性检查,每月不得少于一次。 4.5.5.当塔式起重机使用周期超过一年时,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4.5.6塔式起重机有故障时应及时报修,维修时应停止工作。4.6档案管理塔式起重机应建立技术档案。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购销合同、使用说明书、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验收单、产品合格证明、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证明、安装技术文件、检验报告、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定期维护保养记录、维修和技术改造记录、运行故障和生产安全事故记录、累计运转记录。5.塔式起重机的拆卸5.1塔式起重机拆卸单位的条件塔式起重机拆卸单位的条件应符合本规程3.1条规定。5.2塔式起重机拆卸专项方案的编制5.2.1拆卸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要求,应满足本规程3.3.1;3.3.2条规定。5.2.2拆卸专项方案的内容:1)工程概况;2)塔式起重机位置的平面和立面图;34
3)拆卸顺序;4)部件的重量和吊点位置;5)拆卸辅助设备的型号、性能及位置安排;6)电源的设置;7)施工人员配置;8)吊索具和专用工具的配备;9)重大危险源和安全技术措施;10)应急预案等。5.2.3塔式起重机拆卸作业宜连续完成,当特殊情况拆卸作业不能连续完成时,应明确允许中断时塔式起重机的状态和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5.2.4塔式起重机有附着的,应明确附着装置的拆卸顺序、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塔机自由端的高度始终满足说明书的要求。5.2.5拆卸辅助设备不能设置在地面上的,应对其设置位置锚固方法,承载能力进行设计验算。5.3塔式起重机拆卸作业5.3.1拆卸前应检查以下项目:主要结构件及连接件、电气系统、起升机构、回转机构、顶升机构、作业区域安全措施和警示标志、照明等。发现问题的应及时修复后才能进行拆卸作业。5.3.2拆卸作业的实施5.3.2.1拆卸作业应满足本规程3.4.2.1~3.4.2.7及3.4.2.11~3.4.2.13条款的规定要求。5.3.2.2自升式塔式起重机每次降节前,应检查顶升系统、附着装置联接等,确认完好后才能降节。降节时应遵循先降节后拆除附着装置的原则。塔式起重机的自由端高度始终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5.3.3拆卸完毕后,应拆除为塔式起重机拆卸作业需要而摄制的所有临时设施,清理场地上作业时所用的吊索具、工具等各种零配件和杂物等。附录附录A: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计算附录B: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设计计算附录C:起重器具安全使用要求附录D:塔式起重机安装自检表34
条文说明3.1.1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企业:可承担各类起重设备的安装与拆卸。二级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的1000千牛·米及以下塔吊等起重设备、l20吨及以下起重机和龙门吊的安装与拆卸。三级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的800千牛·米及以下塔吊等起重设备、60吨及以下起重机和龙门吊的安装与拆卸。3.1.2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根据《建筑起重机械监督管理规定》,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颁发。3.2.1根据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TSGQ7001-2006《起重机机械制造监督检验规则》规定,自2006年10月1日出厂的塔式起重机必须有技术监督部门的制造监督检验证明。3.3.41)辅助设备的选择及位置安排,应列入选用的辅助设备设备型号、起重特性,还包括每次吊装构件时装拆辅助设备的停机位置、结构件起吊点和就位点的位置和装拆辅助设备的相应作业半径,以及吊装高度等。装拆辅助设备停机位置的基础承载能力应事先得到施工(总承包)单位的认可。2)绘制塔式起重机位置平面图和立面图,须标明塔式起重机与建筑物(工作对象)、周围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相邻塔式起重机(多台塔式起重机交错作业时)和其他障碍物的相对位置,应确保塔式起重机起重臂在非工作状态下自由旋转。4.2当相邻工地发生多台塔式起重机交错作业情况时,应在协调相互作业关系的基础上,编制各自的专项使用方案。4.4.1.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中有特殊规定允许风力等级的,按使用说明书规定执行。风力等级与风速对照风力(级)123456风速范围m/s0.3~1.51.6~3.33.4~5.45.5~7.98.0~10.710.8~13.8风力(级)789101112风速范围m/s13.9~17.117.2~20.720.8~24.428.5~32.628.5~32.632.7以上4.5.11塔式起重机与架空输电线的安全距离系指塔式起重机的任何位置与输电线的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34
安全距离电压(kV)<11~1520~4060~110>220沿垂直方向(m)1.53.04.05.06.0沿水平方向(m)1.01.52.04.06.034
附录A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计算(说明:本附录涉及的固定式基础、桩基基础承台的平面形式均为方形)A.1固定式基础设计计算A.1.1基础几何尺寸的确定塔式起重机基础受偏心荷载作用(图A.1.1),按如下方法确定方形基础的几何尺寸:图A.1.1塔式起重机抗倾覆稳定性计算简图1按照轴心受压,用下式估算基础底面积A0:(A1.1-1)式中A0——基础底面面积(m2);fa——地基承载力,由实地勘探和基础处情况确定(kPa);γG——基础及其上覆土体的混合重度(kN/m3);Fv——作用在基础上的竖向载荷标准值(kN);d——基础埋深(m)。取偏心荷载的基础底面积A1=1.1~1.4A0,根据A1初步确定方形基础的边长b。同时b要满足b大于等于塔吊标准节宽度乘以两倍的基础厚度h。2固定式基础需满足整体抗倾覆要求:34
(A.1.1-2)式中Fg——混凝土基础的重力(kN),,其中γ为混凝土容重,取24kN/m3,h为基础高度。M——作用在基础上的弯矩标准值(kN·m);b——独立基础底边边长(m);k——安全系数,一般取2;h——基础厚度(m)。由式C.1.1-2初步确定基础高度h。3式A1.1.-1和A1.1-2确定的基础边长b和基础高度h需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当偏心距时:(A.1.1-3)式中pmax——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地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kPa);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当偏心距时:(A.1.1-4)式中l——为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m),此处偏安全地取l=;e——偏心距,即地面反力的合力至基础中心的距离(m);。如不满足A.1.1-3或A.1.1-4,需反复调整b与h的尺寸直至满足。A.1.2地基承载力验算与整体抗倾覆验算1塔式起重机独立基础应满足整体抗倾覆稳定性混凝土基础的抗倾覆稳定性按式A.1.2-1计算:(A.1.2-1)2塔式起重机独立基础应满足强度要求塔式起重机基础强度应满足式A.1.1-3或A1.1-4。34
A.1.3基础底板的配筋,应按抗弯计算确定,本部分荷载均取基本组合值:1在荷载基本组合下,重新计算偏心矩e2计算底板弯矩当时,底板受弯可用下式计算:(A.1.3-1)式中MⅠ——截面I-I处弯矩(kN.m);pmax——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应力(kPa);p——基础底面I-I处应力(kPa);a——截面I-I至基底边缘最大应力处距离(m);b、b’——分别为基础底边长和塔身边长(m);G——考虑荷载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及其上的土自重(kN)。当时,底板受弯可用下式计算:(A.1.3-2)式中34
图A.1.3-1砼基础计算简图3底板计算截面所需要的钢筋面积为:(A.1.3-2)式中M——配筋截面处的设计弯矩(kN.m);k——安全系数,取1.2~1.4;fy——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MPa);h0——基础截面有效高度(m)。4由于塔式起重机360°旋转,故基础底板需双向配筋。34
A.2桩基承台式混凝土基础的设计A.2.1单桩承载力验算(图A.2.1)图A.2.1塔式起重机方形承台桩基础1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1.1条,单桩桩顶竖向力计算公式为:(A.2.1-1)式中n──单桩个数,n=4;F——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kN);G──桩基承台的自重(kN);Mx,My──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kN.m);xi,yi──单桩轴线到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Ni──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第i桩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2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表达式:轴心竖向力作用下(A.2.1-2)式中R——桩基中复合基桩或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对塔式起重机桩基基础取1.0;——单桩桩顶最大轴心竖向力,取。3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应满足下面的公式:(A.2.1—3)式中R──最大极限承载力;Q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34
Q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ck──相应于任一复合基桩的承台底地基土总极限阻力标准值:qck──承台底1/2承台宽度深度范围(≤5m)内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s,p──分别为桩侧阻群桩效应系数,桩端阻群桩效应系数;c──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按下式取值:s,p,c──分别为桩侧阻力分项系数,桩端阻抗力分项系数,承台底土阻抗力分项系数;qs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值;u──桩身的周长;Ap──桩端面积;li──第i层土层的厚度。4单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A.2.1-4)(A.2.1-5)式中——基桩上拔力设计值;——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基桩土自重设计值——破坏面周长;——桩侧表面第I层土的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抗拔系数。5桩身混凝土强度应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桩轴心受压时(A.2.1-6)34
式中——工作条件系数,预制桩取0.75,灌注桩取0.6~0.7;——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桩身横截面积;——相应于载荷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单桩竖向力设计值。6当桩不太长时,桩不一定穿透整个软弱下卧层,这时还需对软弱下卧层强度用下式进行验算:(A.2.1-7)对桩距的群桩基础,式中——作用于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软弱层顶面以上各土层重度按土层厚度计算的加权平均值;——地面至软弱层顶面的深度;——软弱下卧层经深度修正的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地基承载力分项系数,取=1.65;——桩群外缘矩形面积的长、短边边长;对方形承台;——桩端持力层压力扩散角,可查《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表5.2.13。7目前塔式起重机桩基基础均属于低承台桩基,在一般情况下由承台底土对承台的磨擦力、承台侧土对承台的压力和桩周侧土对桩身位移的变形协调作用产生的压力来共同承担水平载荷,无需对桩进行水平变位验算。C.2.2混凝土承台验算1桩基方形承台的弯矩可按下式简化计算方法确定:(A.2.2-1)式中Mx1,My1──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m);xi,yi──桩轴线至相应计算截面的X,Y方向距离(m);Ni──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第i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2方形承台截面主筋的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234
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确定:(A.2.2-2)式中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h0──承台的计算高度;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3塔身对方形承台的冲切作用应满足下式要求:(A.2.2-3)式中——扣除承台及其上填土自重,作用在冲切破坏锥体上相应于载荷效应基本组合的冲切力设计值;——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冲切系数;——冲跨比,、,为柱边至桩边的水平距离;——柱根部轴力设计值;——冲切破坏锥体范围内各桩的净反力设计值之和。4角桩对方形承台的冲切作用应满足下式要求:34
图A.2.2-4承台受钢格构柱单肢冲切计算示意图(A.2.2-4)式中——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的角桩桩顶相应于载荷效应基本组合时的竖向力设计值;——角桩冲切系数;——角桩冲跨比,其值满足0.2~1.0,、;——从承台底角桩内边缘引45°冲切线至承台顶面相交点至角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承台边缘有效高度。5方形承台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下式计算:34
图A.2.2-5承台斜截面受剪计算示意图FigA.2.2-5Theshearingforceofcushioncap’sdiagonalsectioncalculationsketch承台斜截面的剪切,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如图A.2.2-5(A.2.2-5)式中——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相应于载荷效应基本组合时斜截面的最大剪力设计值;——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计算宽度处的承台有效高度;——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计算截面的剪跨比。A.3逆作钢格构柱基础的设计A.3.1逆作钢格构柱的承台与桩基计算参考A.2相关规定。A.3.2逆作钢格构柱应按下列假定进行计算(图A.3.2):1逆作钢格构单肢与承台及与其底部桩的连接为铰接;2逆作钢格构单肢的布置与塔身中心线成双轴对称;3不考虑塔式起重机扭矩对基础的影响。34
图A.3.2逆作钢格构柱承台基础计算模型FigA.3.2ThesinglelimbofreverseconstructionsteelframebeamfoundationcalculationmodelA.3.3钢格构柱截面设计1钢格构柱净截面面积应该下式初步估计:(A.3.3-1)式中——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单根钢格构柱顶所受的最大竖向力设计值(kN);;——钢材许用应力;——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由查表确定;——钢格构柱长细比,可按以下方法初步确定:当KN时,取;KN时,取。A——钢格构柱净截面面积。2初步选定格构柱单肢截面后,需按下式进行验算:(A.3.3-2)(A.3.3-3)式中l——钢格构柱的计算长度;i——钢格构柱截面的回转半径;——容许长细比,此处取=150。34
A.3.4缀条式格构柱的缀条设计应满足下列规定:1格构柱截面剪力按下式计算:(A.3.4-1)式中A——钢格构柱毛截面积之和;——钢材抗拉、抗压、抗弯设计值;——钢材屈服强度。2缀条内力按下式计算:三角缀条(A.3.4-2)交叉缀条(A.3.4-3)式中a——斜缀条的倾斜角度。3缀条面积按下式计算:(A.3.4-4)4按下式验算缀条的刚度与稳定性:(A.3.4-5)(A.3.4-6)式中——许用应力折减系数;时,;时,,中间按直线插值法计算。A.3.5缀板式格构柱的缀板设计应满足下列规定:1缀板内力按下式计算:(A.3.5-1)式中——相邻缀板中心线间的距离;——柱肢轴线间的距离。2缀板与柱肢连接处的弯矩按西下式计算:(A.3.5-2)3缀板强度按式(3-37)与(3-38)进行验算34
(A.3.5-3)(A.3.5-4)式中——缀板截面边缘纤维处的截面模数;——缀板的宽度和厚度。A.3.6缀条或缀条与柱肢的连接焊缝计算应满足下列规定:1轴向力作用下的对接直平焊缝应按下式验算:(A.3.6-1)式中——连接构件的最小厚度;——焊缝计算长度;无用引弧板时,板宽减10mm;2轴向力作用下的对接斜接焊缝应按下式验算:(A.3.6-2)(A.3.6-3)式中——斜焊缝与构件轴线的夹角。3轴向力作用下的贴角焊缝应按下式验算:(A.3.6-4)式中——贴角焊缝的较小厚度;——连接一侧的焊缝计算长度之和4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的对接焊缝或K焊缝应按下式验算:(A.3.6-5)(A.3.6-6)式中——作用在焊缝计算截面上的弯矩和剪力;34
——焊缝计算截面的惯性矩;——焊缝截面计算点对中性轴的截面模数;——焊缝截面中性轴以上部分的静矩;——焊缝的计算厚度;——焊缝计算长度。5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的贴角焊缝应按下式验算:(A.3.6-7)式中——焊缝边缘对中性轴的截面模数;——焊缝计算截面的面积,。C.3.7对逆作钢格构柱的强度、稳定性应按下列规定验算:1按下式验算逆作钢格构柱的强度:(A.3.7-1)式中——轴向力;——对构件计算截面x和y轴的基本弯矩;——构件的欧拉临界载荷;——构件的毛截面积和净截面积;——构件净截面对x和y轴的截面模数;2按下式验算逆作钢格构柱的稳定性:(A.3.7-2)式中——构件的轴压稳定系数;——构件轴压稳定系数的修正系数;A.3.8逆作钢格构柱的水平支撑的内力应按下列规定取值:34
1当只设置一道支撑时,支撑轴向力(A.3.8-1)式中——支撑杆至柱端与柱长的比,;——逆作钢格柱单肢的最大轴力。2当只设置m道等间距支撑或间距不等但与平均间距比相差不超过20%时,支撑轴向力:(A.3.8-2)以为设计值按塔式起重锚固方式设计支撑杆。A.3.9逆作钢格构柱插入工程桩的长度应按下式计算:(A.3.9-1)式中——逆作钢格构单肢插入基桩的每延米表面积。34
附录B附着装置的计算附着杆布置图附着点的支反力情况34
一、先求出作用在塔身附墙装置截面处的水平力H及扭矩M:注:计算时注意力的方向。二、计算附墙杆与建筑物墙面夹角:三、计算附墙杆受到的轴心力:式中,四、附着杆件的强度和稳定验算:结构件的强度计算可按一般材料力学方法计算,计算应力值应小于其许用应力值。按轴心受压结构件计算:稳定性验算:式中,——计算轴向力,N——结构件截面面积,——根据结构件的最大长细比或最大换算长细比34
选取的轴心受压结构件稳定系数细长比——结构件的计算长度,此处为实际长度,mmr——结构件的毛截面对行心轴的回转半径,mm——结构件的许用细长比附着杆长度超过5米,须考虑杆件自重及风载。34
附录C起重器具安全使用要求C.1起重器具安全作业一般要求C.1.1吊具与索具产品应由已取得安全认可厂家生产,并具有产品合格证。自制钢丝绳吊索和特种吊具的,制作所用的钢丝绳和各种配件应符合以上要求。C.1.2吊具与索具应与吊重种类、吊运具体要求以及环境条件相适应。C.1.3作业前应对吊具与索具进行检查,当确认完好时方可投入使用。C.1.4拴挂前,应确认吊重上设置的起重栓挂连接点是否牢固,提升前应确认连接是否可靠。C.1.5吊具承载时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吊索(含各分肢)不得超过安全工作载荷。C.1.6作业时不得损坏吊件、吊具与索具,必要时应在吊件与吊索的接触处加保护衬垫。C.1.7塔机吊钩的吊点,应力求与吊重重心在同一条铅垂线上,使吊重处于稳定平衡状态,否则提升前应做试吊试验,直到使吊重获得平衡为止,防止提升时产生滑动或滚动。C.2钢丝绳吊索C.2.1作吊索用钢丝绳安全系数按6倍计算。C.2.2钢丝绳吊索的报废应符合GB/T5972《起重机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规定。C.2.3吊索的端部采用编结固接时,编结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0倍,并不应小于300mm,插接绳股应拉紧,凸出部分应光滑平整,且应在插接末尾留出适当长度,用金属丝扎牢,钢丝绳插接方法宜参照LD48—93附录B的要求。用其他方法插接的,应保证其插接连接强度不小于该绳最小破断拉力的70%;采用绳卡固接时,与钢丝绳直径匹配的绳卡数量应符合表A1的规定,绳夹间距等于6~7倍钢丝绳直径。最后一个绳卡距绳头的长度不得小于140mm。绳卡滑鞍应在钢丝绳承载时受力的一侧,“U”型螺栓应在钢丝绳的尾端,不得正反交错。绳卡初次固定后,应待钢丝绳受力后再度紧固,并宜拧紧到使两绳直径高度压扁1/3。作业中应经常检查紧固情况。表A1与绳径匹配的绳卡数钢丝绳直径(mm)>7~16>16~20>20~26>26~40最少绳卡数5678C.2.4吊索必须由整根钢丝绳制成,中间不得有接头。环形吊索只允许有一处接头。C.2.5吊索的使用要求C.2.5.1采用二点吊或多点吊时,吊索数宜与吊点数相符,且各根吊索的材质、结构尺寸、索眼端部固定连接、端部配件等性能应相同。两吊点间采用一根吊索的,应在吊钩颈部设圈交叉,以防吊索滑移。C.2.5.2吊索间的夹角不宜大于90°,且邻近吊钩开口处的吊索与水平面夹角不小于45°。吊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得小于30°,当吊索与水平面的夹角必须在45°~30°时,应有防止吊索碰靠塔机吊钩防脱钩装置的措施。C.2.5.3多肢吊索任何肢间有效长度在无载荷测量时,误差不得超过钢丝绳公称直径的2倍或大于规定长度的±0.5%。C.2.5.4吊运管类等松散物件,应采用二点吊,且吊索应双圈结索,即在扣住以前先围绕负载通过一整圈。C.2.5.5应防止吊重在吊运中产生倾覆或滑动,当吊重重心在吊索拴挂点之上时,应确保吊重重心在吊索分肢与吊索拴挂点平面所构成的空间体内。C.2.5.6吊运较长或较大的重物时,宜采用溜绳在地面加以控制,防止吊重在吊运中产生摇摆或转动。C.2.5.7钢丝绳不宜反复采用打结方式系结吊重,吊索与物件棱角之间应加垫块。C.2.5.8吊索挠性部件不得打结,索眼绳端固定连接部位不得作拴挂连接点。C.2.5.9吊索卸载后空载重新提升,或承载多肢吊索有未使用的自由分肢,一般应将下端部反钩到塔机吊钩上或上端部配件上,防止随塔机运行时因摆动意外伤人或钩挂到其它物件上。34
C.2.5.10提升物品时穿入软索眼的金属销轴等物体,应有足够的连接强度,且直径不得小于吊索钢丝绳公称直径的2倍。C.2.5.11提升吊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吊索分肢无任何结扣的可能性;2).终端连接方法正确可靠;3).吊索弯折曲率半径不小于钢丝绳公称直径的2倍;4).吊索使用中本身自然形成的扭结角不得受挤压,但终端索眼、套管或插接连接及其配件应安全可靠; 5).多肢吊索不得绞缠。C.3卸扣C.3.1吊重有固定板状吊点时或吊索直接拴接吊点会使吊索弯折曲率半径小于钢丝绳公称直径的2倍要求的,应采用卸扣将吊索与吊点拴接。C.3.2当采用卸扣串接以调整吊索长度,或在吊索端部用卸扣与吊点连接时,卸扣的额定载荷应大于实际承载力,并能与钢丝绳相匹配。C.3.3卸扣应无明显变形、可见裂纹和弧焊痕迹。销轴螺纹副无烂牙现象,销轴可灵活转动并能拧紧。当表面磨损达断面直径5%时应予报废。禁止用补焊进行修复。C.4吊钩C.4.1吊钩缺陷不得焊补;吊钩表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纹、折叠、锐角、过烧等缺陷。C.4.2不得在吊钩上钻孔或焊接。C.4.3吊钩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报废:1).用20倍放大镜观察表面有裂纹;2).挂绳处截面磨损量超过原高度的10%;3).钩尾和螺纹部分等危险截面及钩径有永久性变形;4).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5).心轴磨损量超过其直径的5%;C.5夹持吊具C.5.1钳壁开闭动作,应在无载荷状态下进行。C.5.2作业时,应防止钳爪意外钩抓到其它物品或吊重上。C.5.3夹持物品时,在夹紧面或夹持点上不得粘有油脂等异物。C.6检查C.6.1初始检查使用单位,对新购置、自制或修复的吊具、索具在使用前,应由专职人员按本标准相应条款要求进行检查,确定能否投入使用。C.6.2经常性检查由日常使用人员对吊具、索具进行经常性(含使用前、使用间歇时间)目视检查,当发现有影响安全使用性能的缺陷时,应停止使用,并按定期检查要求进行检查。C.6.3定期检查由使用单位根据吊具与索具使用频度、工况条件恶劣程度或吊具与索具经验使用寿命时间确定合理的定期检查周期,并指定专职人员,按吊具与索具安全技术要求,对其做出安全评价。定期检查周期一般不低于半年,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一年,且检验记录应作为继续检查、维修或报废的依据。34
附录D塔式起重机安装自检表塔机安装自检表安装单位检查日期年月日设备型号设备编号设备生产厂出厂日期工程名称安装日期工程地址安装高度检查结果保证项目不合格项数一般项目不合格项数资料结论:检查人:资料检查项序号检查项目要求结果备注1隐蔽工程验收单和混凝土强度报告齐全2安装方案、安全交底记录齐全3塔机转场保养作业单齐全机械检查项名称序号检查项目要求结果备注环境与标识1登记编号牌和产品标牌齐全2*塔机与周围环境关系尾部与建筑物及施工设施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6m;两台塔机水平与垂直方向距离不小于2m;与输电线的距离应不小于GB5144的规定金属结构件3*主要结构件无可见裂纹和明显变形4主要连接螺栓齐全,规格和预紧力达到说明书要求5主要连接销轴销轴符合出厂要求,连接可靠6过道、平台、栏杆、踏板牢靠、无缺损,无严重锈蚀,栏杆高度≥1m7梯子、护圈、休息平台梯子踏板牢固、有防滑性能;距地面≥2m应设护圈,不中断;≤12.5m设第一个休息平台,后每隔10m内设置一个快装塔机可不装休息平台8附着装置设置位置和附着距离符合方案规定,结构形式正确,附墙与建筑物连接牢固9附着杆无明显变形,焊缝无裂纹10平衡状态塔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误差≤4/100034
名称序号检查项目要求结果备注爬升与回转11*平衡阀或液压锁与油缸间连接应设平衡阀或液压锁,且与油缸用硬管联接12回转限位无中央集电环时应设置,回转部分在非工作状态下应能自由旋转,不得设置止挡器吊钩13防脱钩保险装置应完整可靠14钩体(裂纹、磨损、变形、补焊)无补焊、裂纹,危险截面和钩筋无塑性变形15滑轮防钢丝绳跳槽装置应完整、可靠,与滑轮最外缘的间隙≤钢丝绳直径的20%起升系统16*力矩限制器灵敏可靠,限制值<额定载荷110%,显示误差≤5%17*起升高度限位动臂变幅式≥0.8m;小车变幅上回转2倍率≥1m,4倍率≥0.7m;小车变幅下回转2倍率≥0.8m,4倍率≥0.4m18起重量限制器灵敏可靠,限制值<额定载荷110%,显示误差≤5%变幅系统19小车断绳保护装置双向均应设置20小车断轴保护装置应设21小车变幅检修挂篮连接可靠22*小车式变幅限位和终端止挡装置小车变幅有双向行程限位、终端止挡装置和缓冲装置,行程限位动作后小车距止挡装置≥0.2m;23*动臂式变幅限位和防臂架后翻装置动臂变幅有最大和最小幅度限位器,限制范围符合说明书要求;防止臂架反弹后翻的装置牢固可靠钢丝绳和传动系统24卷筒无破损,卷筒两侧凸缘的高度超过外层钢丝绳两倍直径,在绳筒上最少余留圈数≥3圈,钢丝绳排列整齐25滑轮无破损,裂纹26*钢丝绳完好度见钢丝绳检查表27钢丝绳端部固定符合说明书规定28钢丝绳防脱装置滑轮及卷筒均应安装,装置完整、可靠,与滑轮或卷筒最外缘的间隙≤钢丝绳直径的20%29钢丝绳穿绕方式,润滑与干涉穿绕正确,润滑良好,无干涉30制动器起升、回转、变幅、行走机构都应配备制动器,工作正常31传动装置固定牢固,运行平稳32有可能伤人的活动零部件外露部分防护罩齐全电气及保护33*紧急断电开关非自动复位,有效,且便于司机操作34*绝缘电阻≥0.5MW35接地电阻接地系统应方便复核检查,≤4W36塔机专用开关箱单独设置并有警示标志37声响信号器完好38保护零线不得作为载流回路电气及保护39电源电缆与电缆保护无破损,老化。与金属接触处有绝缘材料隔离,移动电缆有电缆卷筒或其他防止磨损措施40红色障碍指示灯塔顶高度大于50m且高于周围建筑物时应安装,该指示灯的供电不应受停机的影响41风速仪臂架根部铰点高于50m应设34
名称序号检查项目要求结果备注轨道及基础42行走轨道端部止挡装置与缓冲应设43*行走限位制停后距止挡装置≥1m44防风夹轨器应设,有效45排障清轨板清轨板与轨道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5mm46钢轨接头位置及误差支承在道木或路基箱上,两侧错开≥1.5m;间隙≤4mm,高差≤2mm47轨距误差及轨距拉杆设置<1/1000且最大应<6mm;相邻两根间距≤6m48基础排水设施排水沟等设施畅通,路基无积水司机室49性能标牌(显示屏)齐全,清晰50门窗和灭火器、雨刷等附属设施齐全,有效51*可升降司机室或乘人升降机按GB/T10054和GB10055检查其它52平衡重、压重安装准确,牢固可靠钢丝绳检查表序号检验项目报废标准实测备注1钢丝绳磨损量钢丝绳实测直径相对于公称直径减小7%或更多时2常用规格钢丝绳规定长度内达到报废标准的断丝数6×196d1030d196×376d1930d3818×76d830d163钢丝绳的变形出现波浪形时,在钢丝绳长度不超过25d范围内,若波形幅度值达到4d/3或以上,则钢丝绳应报废笼状畸变、绳股挤出或钢丝挤出变形严重的钢丝绳应报废钢丝绳出现严重的扭结、压扁和弯折现象应报废绳径局部增大通常与绳芯畸变有关,绳径局部严重增大应报废;绳径局部减小常常与绳芯的断裂有关,绳径局部严重减小也应报废4其它情况描述注:1)序号打*的为保证项目,其他为一般项目2)“√”表示未达到报废标准;“О”表示无此项;“χ”表示达到报废标准;3)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应在备注栏具体说明,对于要求量化的参数应按规定量化在备注栏内;4)表中d表示钢丝绳公称直径;5)钢丝绳磨损量=[(公称直径—实测直径)/公称直径]×100%。3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j 01-105-2006 厨房、厕浴间防水施工技术规程
- 反射隔热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 db21t1978-2012刺参海上网箱生态育苗技术规程doc
- 随钻震击器修理技术规程
- 热处理通用技术规程
-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应用技术规程(终)
- 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
- 番茄种植技术规程
- 城镇排水管道软衬法修复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
- 施工升降机安全技术规程培训
- 有机番茄生产技术规程_柴冬梅
- 有机蔬菜_豆类生产技术规程_汪李平
- kh全轻混凝土建筑屋面、楼地面保温隔热施工技术规程
- 地热钻探技术规程
-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规程 dbj53—18—2007
-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释义
- 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 建筑楼地面保温隔声系统应用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