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19 KB
  • 32页

DB37T2216-2012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受电工程技术规范.pdf

  • 3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27.100F22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2216—2012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受电工程技术规范2012-12-17发布2013-01-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216—2012目次前言................................................................................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总则..............................................................................55配电网规划原则....................................................................65.1配电网规划的总体原则..........................................................65.2受电工程建设原则..............................................................66供电方案编制原则..................................................................67用电容量、电压等级及供电电源的确定................................................77.1用户用电容量的确定............................................................77.2供电电压等级的确定............................................................97.3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108接入电网线路工程技术要求.........................................................118.1一般规定.....................................................................118.2用户接入电网方式.............................................................118.3用户接入电网线路工程技术要求.................................................129用户受电工程技术要求.............................................................149.1一般规定.....................................................................149.2变电所选址要求...............................................................149.3受电工程技术要求.............................................................149.4开闭所.......................................................................179.5配电室.......................................................................179.6其他.........................................................................1810用户受电工程设备选型............................................................1910.110kV架空线路................................................................1910.210kV电缆线路................................................................1910.3环网供电柜..................................................................2010.4柱上开关....................................................................2110.5高压开关柜..................................................................2110.6变压器......................................................................2110.7低压开关柜..................................................................2110.8低压电缆分支箱..............................................................2110.9箱式变电站..................................................................22I DB37/T2216—201210.10跌落式熔断器...............................................................2210.11避雷器.....................................................................2210.12低压配电线路...............................................................2210.13电能计量装置...............................................................2310.14保护装置...................................................................2410.15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装置.....................................................2410.16其他设备...................................................................24附录A(规范性附录)高层建筑分类...................................................26附录B(规范性附录)用电负荷分级...................................................27II DB37/T2216—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凡华、刘继东、张军、李方山、孙冰莹、荣以平、郭亮、范云鹏、马震、姚刚、王鑫萌。III DB37/T2216—2012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受电工程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受电工程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原则、供电方案编制原则、用户受电工程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要求、用户受电工程设备选型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全省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受电工程的新建、扩建和改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906-2006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4208-2008/IEC60529:2001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5169.11-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GB/T12326-2008电能质量标准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l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50053-19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736-2010农村电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运行规程国务院令第196号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电力工业部令第8号供电营业规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电力用户受电工程用户新装、增容和供用电变更工程。3.2接入电网线路工程(用户受电线路工程)1 DB37/T2216—2012用户受电装置中变配电设备进线接线柱(端子)至电网同一电压等级公用供电设备连接点之间的线路工程。3.3用户变配电工程(用户受电变配电工程)用户受电装置中变配电设备进线接线柱(端子)及以后部分均属于用户变配电工程。3.4多层住宅九层及以下居住类建筑。3.5高层住宅十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m高的居住类建筑。3.6建筑面积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m及以上的永久性建筑。3.7配置系数综合考虑了电气设备同时率、功率因数、设备负载率等因素影响后,计算得出的数值。其计算方法可简化为配置变压器的容量(kVA)或低压配电干线馈送容量(kVA)与居住区用电负荷(kW)之比值。3.8双电源由两个独立的供电线路向同一个用电负荷实施的供电。这两条供电线路是由两个电源供电,即由来自两个不同方向的变电站或来自具有两回及以上进线的同一变电站内两段不同母线分别提供的电源。3.9双回路指为同一用电负荷供电的两回供电线路。3.10多电源由两条以上独立的供电线路向一个用电负荷实施供电。两条以上独立的供电线路的电源由多个变电站或一个有多台变压器且单独运行的变电站中的多段母线分别提供。其中一个电源故障时,不会因此而导致所有电源同时中断。2 DB37/T2216—20123.11保安电源供给用户保安负荷的电源。保安电源必须是与其他电源无联系而能独立存在的电源,或与其他电源有较弱的联系;当其他电源故障断电时,不会导致保安电源同时中断。3.12备用电源当正常电源断电时,由于非安全原因用来维持电气装置或其某些部分所需的电源。3.13应急供电系统(安全设施供电系统)用来维持电气设备和电气装置运行的供电系统,主要是为了供用电安全,保障人体和家畜的健康和安全,避免对环境或其他设备造成损失。注:供电系统包括电源和连接到电气设备端子的电气回路。在某些场合,它也可以包括设备。3.14自备应急电源由用户自己配置的,在正常电源发生故障情况下,为确保人身及用电设备安全所需的电源。3.15电能计量方式根据计量电能的不同对象、确定的供电方式及国家电费电价制度,确定电能计量点和电能计量装置的种类、结构及接线的方法。3.16电能质量供应到用户受电端的电能品质的优劣程度。通常以电压允许偏差、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电压正弦波形畸变率、三相电压不平衡度、频率允许偏差等指标来衡量。3.17谐波源向公用电网注入谐波电流或在公用电网中产生谐波电压的电气设备。3.18非线性负荷具有波动性、冲击性、不对称性的负荷。3.193 DB37/T2216—2012N-1原则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力系统中任一元件(如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等)无故障或因故障断开,电力系统应能保持稳定运行和正常供电,其他元件不过负荷,电压和频率值均在允许范围内,通常称为N-1原则。3.20产权(责任)分界点供电企业和用户资产(维护、管理)的电气设备连接分界处。3.21开闭所户内设有10kV进出线配电装置,对10kV功率进行再分配的场所。3.22变电所在电网中起变换电压,并起集中电力和分配电力作用的供电设施。3.23配电室户内设有10kV进线配电装置、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带低压负荷性质的场所。3.24箱式变电站指10kV开关、变压器、低压出线开关、计量装置等共同安装于一个封闭箱体内的配电装置,简称箱变。3.25环网供电柜指以环网供电单元(负荷开关和熔断器等)组合成的组合柜,接于电缆主干线路中,在电源回路中设有开关,在线路中起到联络、分段和分接负荷作用的配电装置,简称环网柜。3.26电缆分支箱指用于电缆线路的接入和接出,作为电缆线路的多路分支,起输出和分配电能作用的配电装置,简称分支箱。3.27长期允许电流4 DB37/T2216—2012指载流导体在导体允许工作温度、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所允许长期通过的电流。3.28电源点指用户受电装置通过架空线路或电力电缆线路接入电网的位置。3.29申请容量指用户在用电申请中所填报的接入电网的用电容量。3.30受电容量指单一用户直接接入公共电网的受电设备容量之和。3.31电能计量装置指计量电能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包括电能表、负荷管理终端、计量柜、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试验接线盒及其二次回路等。4总则4.1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受电工程的新建、扩建与改造,应坚持规划引领、环保节能、适度超前的原则,与城乡建设发展相结合,与配电网的规划、建设、运行现状相结合,在满足近期实用要求的同时,兼顾未来发展的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经济、适用。4.2用户接入电网应满足电力系统安全和经济的要求,调度运行方式灵活,在满足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力求简洁。4.3城区中心区域的电力用户应以电缆接入方式为主,不具备条件的可考虑架空绝缘线。4.4电力设施应符合消防的要求。4.5用户在选择电气设备时应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按照运行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维护方便、操作简单、环保节能的原则,设备选用应做到标准化、规范化;所选用的设备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宜有良好运行经验,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4.6用户的自备保安电源、非电性质的应急措施、电能质量污染治理措施应与供用电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运、同步管理。5配电网规划原则5.1配电网规划的总体原则5.1.1配电网规划应遵循网络坚强、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运行灵活、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的原则。所确定的线路走廊和地下通道、变电站和配电室站址等供电设施用地,应与城乡发展规划相协调。5 DB37/T2216—20125.1.2配电网新建、扩建与改造应遵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设备先进、标准统一、运行灵活”的原则。5.1.3宜发展智能配电网,建设可靠的配电网架,选用性能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配电设备,支持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并依托智能用电技术支持平台,形成电网与用户间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双向互动,满足电网发展及用户需求的智能化应用,实现电网经济运行和用户安全、可靠、合理用电的有机融合。5.2受电工程建设原则5.2.1受电工程建设应遵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原则,应同时考虑降低投资成本和提高运行经济性。5.2.2新建、扩建、改造受电工程项目在立项阶段,用户应与供电企业联系,就受电工程供电的可能性、用电容量和供电条件等达成意向性协议,方可定址,确定项目。5.2.3特殊用户(指畸变负荷用户、非线性负荷用户等)的供电方式应从供用电的安全、经济等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用户的用电性质、容量,根据电网当前的供电条件以及城网远景规划,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6供电方案编制原则6.1供电企业在编制用户供电方案时应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用户用电性质、用电容量、用电需求等,结合区域电网规划、当地供电条件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与用户协商确定。6.2编制电力用户供电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性。应满足电网运行和用户用电安全的要求,确保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满足国家标准的规定;——可靠性。供电电源、应急电源的供电线路、接线方式、运行方式等选择应合理可靠,满足对用户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经济性。满足用户近期和远期对电力的需求,变压器容量、台数选用应适当;无功补偿装置配置符合国家和电力行业标准规定;计量方式、计量点设置、计量装置选型配置正确;电力设施维护管理责任划分明确;——合理性。用户用电性质应分类正确,供电电压选择合理。应根据地形、地貌和道路规划要求就近选择接入电源点,确保用户受电端有合格的电能质量。7用电容量、电压等级及供电电源的确定7.1用户用电容量的确定7.1.110kV用户用电容量的确定7.1.1.1一般规定7.1.1.1.1用户办理申请用电手续时,应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规模、总体规划,依照本期、近期(1~5年)、远期(5年以上)的用电容量确定工程建设项目总用电容量,并依此确定该工程项目总体供电方案。6 DB37/T2216—20127.1.1.1.2在总体供电方案的框架下,按照用户申请的本期和近期用电(申请)容量确定接入工程的供电方案。供电方案中所确定供电电源点的建设和接入工程,应一次性建设,并留有用户用电远期发展的余地。7.1.1.2变压器容量的确定7.1.1.2.1用电负荷密度法供电企业应根据当地的用电水平,经过调查分析,确定当地的负荷密度指标。不同用户负荷密度指标参照本标准7.1.3的规定。7.1.1.2.2需用系数法7.1.1.2.2.1根据用户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负荷特性和行业特点,在实际用电负荷下的需用系数求出计算负荷,并考虑用电设备使用时的各种损耗等因素,以及国家规定用户应达到的功率因数值和用户实际自然功率因数,来确定变压器的容量。即:S=PjCOSPKCOS.............................(1)ed式中:S-视在功率(kVA);Pj-计算负荷(kW);Kd-需用系数;cos∮-用户平均功率因数;ΣPe-用户需用设备容量总和(kW)。7.1.1.2.2.2常见的几种工业用电设备的需用系数见表1。表1工业用电设备的需用系数用电设电炉转炉机床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机械毛纺机械面粉加工榨油机备名称炼钢炼钢需用系数1.00.50.2~0.50.65~0.850.55~0.750.40~0.600.7~1.00.4~0.77.1.2380/220V用户用电容量的确定7.1.2.1零散居民用户零散居民用电容量按照每户不小于8kW确定。7.1.2.2低压电力用户低压电力用户用电容量即为该户接装在电能计量装置内的所有用电设备额定容量(kW)的总和,其中也包括已接线而未用电的设备。设备的额定容量是指设备铭牌上标定的额定功率。如果设备铭牌上标有分档使用,有不同容量时,应按其中最大容量计算;如果设备上标明的是输入额定电流值而无额定容量值时,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其用电容量:单相设备:PUIcos...................................(2)eee7 DB37/T2216—2012式中:Ue-额定电压(kV);Ie-额定电流(A);cos∮-功率因数。三相设备:P.1732UIcos................................(3)eee式中:Ue-额定电压(kV);Ie-额定电流(A);cos∮-功率因数。注:如果设备铭牌上标出的额定容量是马力,应折算成kW值。7.1.3居住区用电容量的确定7.1.3.1居住区用电容量按以下原则确定:2——建筑面积小于80m的住宅,配置容量每户不低4kW;22——建筑面积在80~120m(含120m)的住宅,配置容量每户不低于6kW;22——建筑面积在120~150m(含150m)的住宅,配置容量每户不低于8kW;2——建筑面积在150m以上的住宅,配置容量每户不低于12kW;——别墅类住宅用电容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配置容量每户宜不低于16kW。7.1.3.2公共服务设施用电容量的确定:居住区内公共设施负荷按实际设备容量计算。设备容量不明确时,按负荷密度估算:2——办公、物业管理类60~100W/m;2——商业(会所)类100~150W/m。7.1.3.3居住区变压器容量按以下原则确定:——变压器配置容量=∑(低压用电负荷×Kp),配置系数按表2选择。表2配置系数(Kp)表序号变压器供电范围内住宅户数配置系数(Kp)172户及以下0.7272户以上300户以下0.63300户及以上0.54低压供电公建设施0.8——公共设施需用专用变压器供电的,变压器容量按用电负荷配置。7.1.3.4变压器容量的选择8 DB37/T2216—2012居住区变压器的容量选择应充分考虑居民用电负荷增长的需求,变压器应靠近负荷中心,变压器容量宜采用400、630、800kVA,单台油浸式变压器的容量选择最大不应超过630kVA,单台干式变压器的容量不宜超过1250kVA。7.2供电电压等级的确定7.2.1对用户供电电压的选择,应根据用电容量、用电设备特性、供电距离、供电线路的回路数、当地公共电网现状、通道等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发展规划等,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7.2.210kV电压等级确定7.2.2.1用户受电变压器总容量在8000kVA及以下时,宜采用10kV供电。无35kV电压等级的地区,10kV电压等级的供电容量可扩大到15000kVA。7.2.2.2当10kV单电源线路容量不满足负荷需求且附近无上一级电压等级供电时,可合理的增加供电回路数,采用多回路供电。7.2.3380/220V电压等级确定7.2.3.1用户单相用电设备总容量在10kW及以下时可采用低压220V供电。在经济发达地区用电设备总容量可扩大到16kW。7.2.3.2用户用电设备总容量在100kW及以下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50kVA及以下者,可采用低压三相供电。特殊情况也可采用高压供电。在用电负荷密度较高的地区,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低压供电的技术经济性明显优于高压供电时,低压供电的容量可适当提高。7.2.3.3居住区内,用电设备总容量在250kW及以下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160kVA及以下者,可采用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7.2.4特殊用户对电弧炉项目、化工整流项目、电子产品生产等特殊用户,应根据接入电网设计评审意见确定供电电压等级。7.3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7.3.1供电电源应依据电力用户的负荷等级、用电性质、用电容量、当地供电条件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由当地供电企业与用户协商确定。7.3.2电源配置的要求7.3.2.1特级重要电力用户的电源配置7.3.2.1.1应具备多电源供电条件。7.3.2.1.2多路电源宜采用同一电压等级电源供电。7.3.2.1.3应自备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7.3.2.1.4供电电源的切换时间和切换方式应满足重要电力用户允许中断供电时间的要求。7.3.2.2一级重要电力用户和具有一级电力负荷用户的电源配置7.3.2.2.1应具备双电源供电条件,两路电源应当来自两个不同的变电站,当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路电源能保证独立正常供电。保安电源应符合独立电源的条件。7.3.2.2.2应自备应急电源,同时应配备非电性质的应急措施。9 DB37/T2216—20127.3.2.2.3供电电源的切换时间和切换方式应满足重要电力用户允许中断供电时间的要求。7.3.2.3二级重要电力用户和具有二级电力负荷用户的电源配置7.3.2.3.1应具备双回路供电条件,供电电源可以来自同一个变电站的不同母线段。保安电源应符合独立电源的条件。7.3.2.3.2应自备应急电源,同时应配备非电性质的应急措施。7.3.2.3.3供电电源的切换时间和切换方式应满足重要电力用户允许中断供电时间的要求。7.3.2.4临时性重要电力用户的电源配置7.3.2.4.1按照供电负荷重要性,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提供临时架线等方式具备多电源(双电源、双回路)供电条件。两路电源宜采用同一电压等级电源供电。7.3.2.4.2应自备应急电源。7.3.2.4.3供电电源的切换时间和切换方式应满足重要电力用户允许中断供电时间的要求。7.3.2.5三级负荷用户的电源配置对三级负荷的用户可采用单电源供电。7.3.3供电电源点确定的一般原则7.3.3.1电源点应具备足够的供电能力,能提供合格的电能质量,以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在选择电源点时应充分考虑各种相关因素,确保电网和用户端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7.3.3.2对多个可选的电源点,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7.3.3.3根据用户的负荷性质和用电需求,确定电源点的回路数和种类。7.3.3.4根据城市地形、地貌和城市道路规划和电网规划的要求,就近选择电源点。路径应短捷顺直,减少与道路交叉,避免近电远供、迂回供电。7.3.4自备应急电源的配置7.3.4.1自备应急电源类型下列电源可作为自备应急电源:——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馈电线路;——UPS不间断供应电源(或其它新型电源);——蓄电池;——干电池;——其它新型自备应急电源技术(设备)。7.3.4.2自备应急电源配置要求7.3.4.2.1自备应急电源配置容量标准应达到保安负荷的120%。7.3.4.2.2启动时间应满足安全要求。7.3.4.2.3用户自备应急电源与电网电源之间应装设可靠的电气或机械闭锁装置,防止倒送电。7.3.4.2.4临时性重要电力用户可以通过租用应急发电车(机)等方式,配置自备应急电源。8接入电网线路工程技术要求10 DB37/T2216—20128.1一般规定8.1.1接入工程的设计,应以供电方案为依据,并按照本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任何设计单位,不得变更供电方案中所确定的供电电压等级、供电容量、供电线路、电源点及接入方式。8.1.2应根据区域整体规划以及电力通道因素,综合考虑用户电源的接入方式。8.1.3用户接入工程应配套完成用电侧通信的设计、建设、验收工作,满足智能电网通信技术的要求。8.1.410kV用户应在产权分界点负荷侧处安装用于隔离用户内部故障的分界开关。8.2用户接入电网方式8.2.110kV用户接入电网有以下几种方式:——通过开闭所、环网柜、电缆分支箱接入时,宜采用全电缆方式接入;——通过公用变电站10kV开关间隔接入的,应根据当地的城市规划和配电网的规划,采用架空或电缆方式接入;——通过10kV杆(塔)接入的,采用架空线或架空线—电缆线路的方式接入。8.2.2380/220V用户接入电网有以下几种方式:——通过10kV变电所、公用变压器的低压出线断路器,采用电缆接入;——通过低压电缆分支箱出线断路器或熔断器采用电缆接入;——通过低压架空线,采用架空或电缆方式接入;——公共服务设施用电不应与住宅用电共用一路电源;——动力负荷用电不应与居民用电共用一路电源。8.3用户接入电网线路工程技术要求8.3.110kV架空线路接入要求8.3.1.110kV架空导线宜选择钢芯铝绞线、绝缘线,用户支线及接户线宜采用架空绝缘线或电力电缆。8.3.1.2下列情况宜采用架空绝缘线:———城区(包括乡镇政府地区)内的线路;——建筑面积较大的新建、改造居民楼群、高层住宅区;——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重要电力用户;——树线矛盾突出或线路走廊紧张的区域;——运行环境恶劣、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其他因电网结构或安全运行需要的区域。8.3.1.3沿海及化工污秽地区可根据需要采用铜芯架空绝缘线,空旷地带、多雷区等雷击频发地段,不宜采用架空绝缘线。8.3.1.4不同电源的中低压线路禁止同杆架设,不同变电站出线的10kV架空线路不宜同杆架设。8.3.1.510kV架空线路的设计、安装应预留实施带电作业的操作空间,导线排列方式主要为:单回线路一般采用三角排列或水平排列,多回线路一般采用垂直排列或三角排列。同一地区的导线相序排列应统一。8.3.1.6通过市区架空线路的杆塔结构、造型、色调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应充分考虑架空电力线路保护需要,适当增加杆塔高度,缩小线路档距。8.3.1.7为减少拉线,新建转角、终端、耐张、分支等受力杆,宜使用钢管杆、窄基小铁塔、高强度混凝土杆。有拉线的电杆应采取绝缘措施并加装警示护套。8.3.1.810kV架空线路的档距,市区内一般为50m,市区以外一般为60~70m,特殊地段根据设计要求选定。11 DB37/T2216—20128.3.1.9电杆应有永久性的、清晰的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标明线路名称、杆号等运行标识。8.3.1.10架空绝缘线路所有带电裸露部分应进行绝缘化处理(验电接地环除外)。非绝缘线路的T接杆、耐张杆、转角杆宜进行绝缘化处理。8.3.1.11用户不宜从架空线路主干线直接接入负荷,应设分支线或用户附杆。8.3.1.1210kV架空线路不宜单独装设隔离开关,当无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要求,且出线回路少无需带负荷操作时,可采用隔离开关。8.3.1.13通过市区、主要街道、繁华商业街道等路段的架空线路,应根据现场情况,适当提高杆塔、基础及杆上设备的安全系数,推荐值为5~8。8.3.1.14配电线路设计载流量:单联络线路正常运行时不宜超过允许载流量的1/2,多联络线路不宜超过2/3,超过时应采取分路措施。8.3.2380/220V架空线路8.3.2.1低压线路不应跨越城市主要道路供电。新建及改造线路,不应采用裸导线,新建小区供电应采用电缆线路。8.3.2.2低压线路与装有分段开关的10kV配电线路同杆架设时,不应穿越该配电线路的分段开关所在位置,两个不同电源的低压架空线路应有清楚的分界。8.3.2.3低压配电线路的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市区宜在200m以内,繁华地区宜在150m以内,农村宜在400m以内,负荷较小以照明为主的低压线路可适当延长。8.3.2.4城市低压配电方式需根据用户建筑结构、进户装表方式以及负荷分布确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电缆或架空方式。8.3.2.5低压架空导线一般采用水平排列,采用电杆架设的线路零线应靠电杆侧;采用沿墙水平敷设的线路零线应靠建筑物侧;沿墙垂直排列的零线应在最下层。相序排列顺序依次为0、C、B、A。8.3.2.6新建低压线路零线必须与相线截面相同。8.3.2.7从杆上引下的接户线档距不宜超过25m,接户线加进表线的总长度不宜超过50m。8.3.2.8城区0.4kV供电系统户外宜采用TN-C模式、户内宜采用TN-C-S模式,农村居住集中区可采用TN-C模式,农村灌溉等宜采用TT模式。低压线路主干线的末端、各分支线的末端,零线应重复接地。三相四线制接户线在入户支架处或低压电缆分接箱处,零线必须做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8.3.2.9铜、铝导体的连接应使用铜铝接续金具。8.3.3电缆线路接入要求8.3.3.110kV线路有下列情况时可采用电缆:——架空线路走廊难以解决;——狭窄街道、繁华市区、高层建筑地区及城市建设有特殊要求;——重点风景旅游区;——对架空线腐蚀严重的特殊地段;——市区道路拓宽改造工程;——电网结构或运行安全的特殊需要。8.3.3.2380/220V线路有下列情形可考虑采用电缆:——负荷密度较高的市中心区;——建筑面积较大的居民楼群、经济开发区;——主要干道或重要地区;——其他经济技术采用电缆线路经济合理时。12 DB37/T2216—20128.3.3.3电缆工程敷设方式,应视工程条件、环境特点和电缆类型、数量等因素,做到运行可靠、便于维护,并满足GB50217-2007第5.2条的规定的要求。8.3.3.4电力电缆敷设方式如下:——电缆沟敷设:适用于不能直接埋入地下,且无机动车负载的通道,以变电站、用户用地范围内使用为主,用于两回及以上回路电缆。如电缆沟建于有行车可能的地段时,应采用承重盖板,电缆沟盖板可为活动盖板或覆土盖板;——排管敷设:排管宜选用涂塑钢管、维纶水泥管、PE管、MPP管等,管内壁应光滑无毛刺。排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且不得小于150mm。排管数量应满足远景及备用需要,主干通道应同时敷设通信管孔。单芯电缆不得敷设在铁磁性材料的排管内;——隧道敷设:用于变电站出线段、市区重要街道、电缆回路数多或多种电压等级电缆平行敷设的地段;——电缆桥架敷设:尽量利用已建的架空线杆塔、桥梁结构、公路桥支架或特制的结构等架设电缆,施工时需与桥梁主管部门协商,确定具体敷设方式;——直埋敷设:适用于公园绿地、背街小巷及公共建筑间的边缘地带或城市郊区等不经常开挖的地段,亦适用于确无开挖危险的单回路用户电缆的敷设。宜采用电缆保护板;——水下敷设:敷设方式需根据工程特殊设计。8.3.3.5供给一级负荷用电的不同回路的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电缆沟内。当无法分开时,宜采用耐火类电缆。当采用绝缘和护套均为非延燃性材料的电缆时,应分别设置在电缆沟的两侧支架上。8.3.3.6电力电缆之间及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通信电缆、地下管沟、道路、建筑物、构筑物、树木等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GB50217-2007第5.3.5款的要求。8.3.3.7电缆线路在变电所出口、中间接头、隧道、排管口等处,应按照有关技术要求进行防火、防水处理。电缆沟、隧道内电缆防火,可根据不同敷设方式和形式,采用阻燃电缆、涂防火涂料、设防火墙等措施。8.3.3.8电缆路径上方地表每隔30~50m应埋设明显的、牢固的标志物。电缆拐弯、中间接头处应设置标识,宜采用电子识别器。8.3.3.9电缆在室外直埋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m;当直埋在农田时,不应小于1.0m。电缆周围应均匀铺设细砂层,其厚度应不小于100mm,在细砂层上应覆盖混凝土保护板等保护层,保护层宽度应超出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板上方宜埋设醒目的标志带。8.3.3.10电缆引出地面2m至地下200mm处的一段、容易接触以及电缆容易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外露电缆应采用镀锌钢管进行保护,且长度不小于2.5m,并在电缆上附有永久性的、清晰的标志牌,写明线路名称、起止点、长度、敷设时间、敷设单位、产权单位等内容。8.3.3.11电缆工井之间的距离以50m为宜,不应超过100m,工井井盖应采取充分、有效的防盗措施,在一个地区内,井盖尺寸、外观标志等应尽量保持一致。9用户受电工程技术要求9.1一般规定9.1.1用户受电工程设计,应以供电企业与用户协商确定的供电方案为依据,并按照本标准及相关国家、行业的标准执行。9.1.2任何设计单位,不得变更供电方案所确定的供电电压等级、受电容量、电气主接线、运行方式、保安措施、计量方式、计量互感器变比。9.2变电所选址要求13 DB37/T2216—2012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符合GB50053-1994第2章的规定,宜为地面上独立式建筑,进出线便利,不宜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9.3受电工程技术要求9.3.1电气主接线及运行方式的确定9.3.1.1确定电气主接线的一般原则9.3.1.1.1根据进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9.3.1.1.2满足供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节约投资和便于扩建等要求。9.3.1.1.3在满足可靠性要求的条件下,宜减少电压等级和简化接线。9.3.1.2电气主接线的主要型式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分段单母线环行接线、双母线、线路变压器组。9.3.1.3用户电气主接线9.3.1.3.1具有两回10kV线路供电的一级负荷用户,应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装设两台及以上变压器;0.4kV侧应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9.3.1.3.2具有两回10kV线路供电的二级负荷用户,宜采用单母线分段、线路变压器组接线;装设两台及以上变压器;0.4kV侧应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9.3.1.3.3单回线路供电的三级负荷用户,其电气主接线,采用单母线或线路变压器组接线。9.3.1.4一、二级负荷用户的运行方式9.3.1.4.1一级负荷用户可采用以下运行方式:——两回及以上进线同时运行互为备用;——回进线主供、另一回路热备用。9.3.1.4.2二级负荷用户可采用以下运行方式:——两回及以上进线同时运行;——回进线主供、另一回路冷备用。9.3.2电能计量9.3.2.1电能计量点电能计量点应设置在供电设施与受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产权分界处不适宜装设计量装置的,对专线供电的高压用户,可在用户受电装置进线侧计量;对公用线路供电的高压用户,可在用户受电装置的低压侧计量。9.3.2.2电能计量方式9.3.2.2.1低压供电的用户,负荷电流为60A及以下时,电能计量装置接线宜直接接入;负荷电流为60A以上时,宜采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9.3.2.2.2高压供电的用户,宜在高压侧计量。对容量在315kVA及以下的,高压侧计量确有困难的,可在低压侧计量,即采用高供低计方式。9.3.2.2.3有两路及以上线路供电或有多个受电点的用户,应分别装设电能计量装置。14 DB37/T2216—20129.3.2.2.4用户一个受电点内不同电价类别的用电,应分别装设电能计量装置。但在用户受电点内难以按电价类别分别装设用电计量装置时,可装设总的用电计量装置,然后按其不同电价类别的用电设备容量的比例或实际可能的用电量,确定不同电价类别用电量的比例或定量进行计算,分别计价。9.3.2.2.5有送、受电量的地方电网和有自备电厂的用户,应在并网点上装设双向电能计量装置。9.3.2.3电能信息采集计量点应安装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电能信息实时采集与监控。9.3.3电能质量及无功补偿9.3.3.1供电电压允许偏差在电力系统正常状况下,供电企业供到用户受电端的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的,为额定值的±7%。——220V单相供电的,为额定值的+7%,-10%。9.3.3.2非线性负荷设备接入电网9.3.3.2.1非线性负荷设备的主要种类:——换流和整流装置,包括电气化铁路、电车整流装置、动力蓄电池用的充电设备等。——冶金部门的轧钢机、感应炉和电弧炉。——电解槽和电解化工设备。——大容量电弧焊机。——变频装置。——其他大容量冲击设备的非线性负荷。9.3.3.2.2非线性负荷用户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出具非线性负荷设备接入电网的电能质量评估报告(其中大容量非线性用户,须提供省级及以上专业机构出具的电能质量评估报告)。9.3.3.3谐波限值用户负荷注入公用电网连接点的谐波电压及谐波电流限值应满足GB/T14549-1993第4条、第5条的要求。9.3.3.4电压波动和闪变的允许值用户的冲击性负荷产生的电压波动允许值,应满足GB12326-2008第4条、第5条的要求。9.3.3.5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原则9.3.3.5.1无功电力应分层分区、就地平衡。无功补偿装置宜采用成套装置,宜装设在变压器低压母线侧。并联电容器装置,其容量和分组应根据就地补偿、便于调整电压及不发生谐振的原则进行配置。9.3.3.5.2100kVA及以上高压供电的电力用户,在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5;其他电力用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趸购转售电企业,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0;农业用电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85。9.3.3.5.3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容量,应根据用户的功率因数计算后确定,不具备计算条件的,按变压器容量的20%~40%确定。9.3.4继电保护及调度通信自动化9.3.4.1继电保护设置的基本原则15 DB37/T2216—20129.3.4.1.1用户受电工程中的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反应短路故障和异常运行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9.3.4.1.2继电保护应包含主保护、后备保护和异常运行保护,必要时可增设辅助保护。9.3.4.1.310kV用户的受电工程宜采用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9.3.4.2需要实行电力调度管理的用户——10kV专线供电用户。——有多电源供电、受电装置的容量较大且内部接线复杂的用户。——有两回路及以上线路供电,且有并路倒闸操作的用户。——有并网自备电厂的用户。——重要用户或对供电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用户。9.3.4.3通信和自动化9.3.4.3.1用电容量不足8000kVA且有调度关系的用户,可利用电能量采集系统采集用户端的电流、电压及负荷等相关信息,配置专用通信电话与调度部门进行联络。9.3.4.3.2用电容量在8000kVA及以上的用户宜采用专用光纤通道或其他通信方式,通过远动设备上传用户端的遥测、遥信信息,同时应配置专用通信电话或调度电话与调度部门进行联络。其他用户应配置专用通信电话与供电企业进行联络。9.3.4.3.3用户配电室内应完全覆盖无线通信GPRS信号,确保用电服务终端无线通信正常。9.3.5用电服务终端9.3.5.1用户应装设用电服务终端装置,并应与变(配)电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及验收。9.3.5.2选用的终端装置,其功能和性能应满足当地供电企业的技术要求。9.3.6防雷与接地9.3.6.1在多雷击地区,可采取加装避雷器、避雷针、避雷线等避雷措施:所有变压器的高压侧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应尽量靠近变压器安装,其接地线应与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及金属外壳连接后共同接地。农村、郊区多雷区变压器低压侧应装设避雷器。9.3.6.2配电线路正常运行方式下的联络常开分断设备两侧均应装设避雷器;环网供电线路的分断设备两侧应装设避雷器;辐射状线路应在开断设备、电容器电源侧装设避雷器,其接地线应与被保护设备的金属外壳连接后共同接地。9.3.6.3户外接地引下线应采取防盗措施,可使用镀锌圆钢、扁铁,不宜采用铜铝导体。9.3.6.4绝缘架空线路应采用避雷器保护,每隔6~10个档距安装一组氧化锌避雷器。常开开关两侧、常闭开关单侧、接户线电源则均安装氧化锌避雷器。9.3.6.5接地装置采用复合接地装置,即水平接地和垂直接地组合方式,垂直接地体间距应大于垂直接地体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采用-4×40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采用L7×70×2500镀锌角钢,接地引下线采用JKLGYJ-70导线。9.3.7智能用电技术推广应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智能电表、三网合一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节约用户线缆资源及管道资源,方便用户智能家居管理。9.4开闭所16 DB37/T2216—20129.4.1开闭所应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同步建设。开闭所宜为地面上独立式建筑,进出线便利,不宜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开闭所接线宜采用单母线分段带联络开关,开环运行。9.4.2开闭所10kV进线应满足N-1原则,即当任一路电源停电时,另一路可带开闭所全部负荷。9.4.3开闭所10kV侧一般为单母线分段,宜采用2路电源进线,馈线为6~12回。必要时可在开闭所内设置变压器。9.4.4开闭所适合电网小容量用户的接入,接入总容量最大不宜超过10000kVA,开闭所负荷开关-熔断器型间隔最大允许负荷不宜超过1250kVA,大于1250kVA的用户,应从主线路接入。9.4.5开闭所内开关柜应采用小型化、免维护、全绝缘型开关柜,配置电动操作机构,预留配电自动化接口,具备“五防”闭锁功能,配置带电指示器(带二次核相孔)和电缆故障指示器;处在高潮湿场所,宜在装置内加装去湿电加热器。9.4.6重要开闭所进线及母联应设开关,进线或母联开关可根据运行方式设置自投装置。出线开关根据变压器容量选用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加熔断器。开闭所应实现遥测、遥信、遥控功能。9.5配电室9.5.1配电室应设在负荷中心,低压线路宜按照最终容量一次建成,当负荷增大时,只更换大容量变压器。9.5.2新建居住区配电室一般按2台变压器配置,负荷较重的可配置3台变压器。10kV接线宜采用单母线分段带联络开关,开环运行。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设联络开关,必要时设置低压备自投。每段母线设2到4台低压出线柜(配4~16回出线)。9.5.3配电室10kV进线柜按照开闭所开关柜选型原则配置。9.5.4与其它建筑物合建的非独立配电室,应采用SCB10及以上节能型干式变压器,配置温控装置和冷却风机,带有金属外壳,设置主变超温远程告警装置。9.5.5新建居住区供电配套建设,低压开关柜宜选用抽屉式成套柜,进线总柜、联络柜应配置电子控制的框架式空气断路器,配置电动操作机构,出线柜开关采用塑壳空气断路器,配电子脱扣器(带三段保护);当出线电流大于400A时,采用框架式空气断路器。9.5.6按照变压器容量的20%~40%配置智能型免维护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有谐波源负荷的,应装设有源滤波消谐装置,无功补偿装置采用抗谐波型。9.6其他9.6.1消防要求9.6.1.1可燃油油浸式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高压配电室、高压电容器室和非燃(难燃)介质的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室和低压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屋顶承重构件应为二级。9.6.1.2变压器室的通风窗,应采用不可燃材料。9.6.1.3民用主体建筑内的附设变电所和车间变电所的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应设置容量为100%变压器油量的贮油池。9.6.1.4附设变电所、露天或半露天变电所中,油量为1000千克及以上的变压器,应设置容量为100%油量的挡油设施。9.6.1.5开闭所、配电室内显著位置设“禁止烟火”标志,并配备两只及以上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9.6.1.6高层建筑物内的开闭所、配电室等,必须配置火灾报警装置。9.6.2建筑要求17 DB37/T2216—20129.6.2.1高压配电室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配电室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9.6.2.2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9.6.2.3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应设置防止雨、雪和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9.6.2.4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长度大于60m时,宜增加一个出口。9.6.2.5配电室、变电所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9.6.3安全要求9.6.3.1配电室内干燥通风,配备足够的、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外门设置“止步,高压危险”的标志。9.6.3.2配电室百叶窗应设防护网;室内地面高于室外,门口设高50cm防鼠挡板,刷防绊线。9.6.3.3变压器应设防护遮栏,高度为1.7m。防护遮栏上应设置“当心触电”的警告牌。9.6.3.4高低压配电柜前后铺设绝缘垫。配电柜开关应编号,并前后对应,进出线电缆设标示牌。9.6.3.5配电室内应具备电气接线图和模拟屏,巡视检查记录等。9.6.3.6高低压设备前后均应刷黄色警戒线。9.6.3.7配电室根据进出线开关数量,配置足够“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志牌。9.6.3.8装有六氟化硫(SF6)设备的配电装置的房间,其排风系统应考虑有底部排风口。9.6.3.9在SF6配电装置室低位区应安装能报警的氧量仪和SF6气体泄漏报警仪,在工作人员入口处应装设显示器。9.6.4照明要求9.6.4.1照明器材应采用220V低压电源。9.6.4.2配电室内裸导体的正上方,不应布置灯具和明敷线路。特殊情况,需要在配电室内裸导体上方布置灯具的,灯具与裸导体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m,灯具不得采用吊链和软线吊装。操作走廊的灯具距地面高度应大于3m。9.6.4.3每个配电室至少配置一套应急照明装置。10用户受电工程设备选型10.110kV架空线路10.1.110kV架空配电线路导线种类及截面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负荷增长的需求,适当超前,导线种类、型号不宜过多,宜按表3所列导线选择表进行选择。表3导线选择表2导线截面单位:mm导线截面线路种类裸导线(铝)绝缘导线(铝)裸导线(铜)绝缘导线(铜)主干线240240120120支线9595505018 DB37/T2216—201210.1.2绝缘导线宜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带钢芯导线,导线标称截面应按240/30、150/25、120/20、95/20选择,绝缘层厚度宜按3.4mm选取。10.1.310kV架空配电线路电杆应以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为主,禁止使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电杆混凝土等级、配筋等设计应符合有关规程、规范,并适当提高安全系数。电杆长度不宜小于15m,电杆根部应带有埋深标志。10.1.410kV架空配电线路宜采用复合绝缘子及复合外套支柱绝缘子,重要跨越应采用双串(柱)绝缘子并独立固定。10.1.5主干线、支线之间导流接续,应使用技术成熟、过渡电阻小、节能型的楔型、C型压接线夹。10.1.6新建或改造10kV架空配电线路应安装具有短路、接地综合功能的故障指示器:指示器应具有电流、电压解除闭锁功能;安装简单、可带电安装和拆卸;动作准确、抗干扰能力强;具有合闸励磁涌流抑制功能,避免合闸送电及重合闸时误动作;具有分闸不平衡电流抑制功能,避免保护跳闸及人工倒闸时误动作;自动复位;可在线长期运行,免维护。10.1.7供电线路过长、功率因数过低的农郊10kV线路可安装柱上高压电容补偿电容器,其容量宜按照装接配变容量的7%~10%确定或经计算确定,但不应在低谷负荷时向电网倒送无功。10.210kV电缆线路10.2.1电缆额定电压的选择与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关。在10kV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选择标准不宜低于U0/U=8.7/12kV型;在10kV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中,一般可选择U0/U=6/12kV型。其中U0为电缆导体与绝缘屏蔽层或金属护套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为电缆任何两导体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10.2.210kV电缆线路的正常运行负荷电流应根据其在电网中的地位与架空线相匹配,并留有一定裕度。综合考虑允许载流量、允许温升、动热稳定、电压降损失、安全、经济运行等因素,并按输送容量、经济电流密度、热稳定性、敷设方式等条件进行校核。10.2.310kV电缆线路导体种类及截面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负荷增长的需求,适当超前,电缆种类、2型号不宜过多,宜按下表4进行选择。95mm及以下电缆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热稳定校验。表410kV电缆选择表2电缆截面:mm电缆截面线路种类铝芯铜芯主干线400(400)300支线9595210.2.4电缆截面积小于400mm时,一般采用三芯统包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并根据使用环境采用防水、防虫、阻燃等外护套,线芯屏蔽、主绝缘、绝缘屏蔽应采用三层共挤、全封闭干式交联生产工艺。优先选用铜芯电缆,不应采用双缆并联接线。210.2.5电缆铠装接地线与屏蔽接地线必须分开,铠装接地线截面积不小于10mm,屏蔽接地线截面积2不小于25mm。10.2.6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的型号及选用原则:——YJV、YJSV(铜芯)、YJLV、YJLSV(铝芯):适用于架空、室内、隧道、电缆沟、管道及地下直埋敷设。——YJV22、ZR-YJV22(铜芯)、YJLV22、ZR-YJLV22(铝芯):适用于架空、室内、隧道、电缆19 DB37/T2216—2012沟、管道及地下直埋敷设,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但不能承受大的拉力。——YJV32、YJSV32(铜芯)、YJLV32、YJLSV32(铝芯):适用于地下直埋、竖井及水下敷设、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并能承受相当的拉力。——YJV42、YJSV42(铜芯)、YJLV42、YJLSV42(铝芯):适用于地下直埋、竖井及水下敷设、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并能承受较大的拉力。10.2.7电缆附件的选择:10kV电缆附件宜选用冷缩预制式,电缆插接件应选用全密封、外屏蔽型,采用高性能液体硅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材料。插接件必须明确与电缆芯绝缘外径的适配范围,保证界面紧固力,安装时必须保证应力控制部分不变形。10.3环网供电柜10.3.1电缆T接应采用环网供电柜,并根据继电保护需要、用户容量等因素合理选用断路器和负荷开关。#10.3.2柜体外壳宜采用不小于2mm厚覆铝锌钢板或304不锈钢板加工而成,外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起吊、运输和安装时不应变形或损伤。结构紧凑,安全可靠。柜体防晒、防雨、防尘、防潮、耐腐蚀,应满足GB4208-2008IP40的防护等级要求。10.3.3柜体底部电缆进出口,应有防小动物和大于2.5mm固体异物进入的措施。柜体内结构合理,且便于维护、检查、监视、试验和检修,配置“五防联锁”机构。10.3.4柜内应配置带电显示装置和电缆型故障指示器。10.3.5柜内进线应安装过电压保护装置。10.3.6SF6环网柜气箱应有泄压通道(防爆膜)。当气箱内故障起弧时,SF6气体可通过此泄压通道向下或向后排出,确保在此极端事故下的人身安全。10.4柱上开关10.4.1柱上开关宜选用免维护的SF6开关或真空开关;开关箱体应为不锈钢外壳、全防锈结构,厚度不小于2mm,并完全密封。10.4.210kV电力用户,应在产权分界处安装带有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分界开关设备。开关设备应具备自动隔离用户侧相间短路故障、自动切除用户侧接地故障的功能。10.4.3在能与变电站保护配合的情况下,线路开关可选用断路器,一般装设在变电站一段保护保护不到的线路末端区段。分段开关宜选用负荷开关,接入容量超过2000kVA的分支线开关,可选用断路器。10.4.4断路器额定开断电流不小于20kA,热稳定电流不宜小于20kA/4min,负荷开关热稳定电流不宜小于20kA/2min,断路器、负荷开关的动稳定电流均不宜小于50kA。10.4.5断路器应具备涌流防护功能,防止误动作,时间应可调。具备机械合闸闭锁装置,防止误操作。应配置电流脱扣装置,具备过流保护功能,当线路电流达到整定值时,经过延时(可选),断路器应自动跳闸。10.5高压开关柜10.5.1宜采用10kV真空断路器开关柜或负荷开关柜。10.5.2结构型式应为全金属封闭式,应满足GB3906-2006第5.102条的要求,优先采用少维护元件的固定式总装结构。开关柜的外壳应满足GB4208-2008IP40的防护等级要求,固定式开关柜应满足GB4208-2008IP30的防护等级要求。10.5.3为了保证安全和便于操作,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中,不同元件之间应装设联锁,宜采用机械联锁。机械联锁装置的部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防止因操作不正确而造成变形或损坏。10.5.4所选用的电能计量装置应满足DL/T448-2000第5章的要求。20 DB37/T2216—201210.5.5开关柜断路器及接地开关应预留辅助开关接点并引至端子排,所选用的其它设备应预留遥控、遥信、遥测接口,并接入端子排,以满足远方监控需要。10.6变压器10.6.1宜选取接线组别为DYnll的节能环保型、全密封免维护的变压器。10.6.2新装或更换的变压器必须选用S11、SCB10及以上系列的低损耗变压器,现运行的高损耗变压器应逐步换为低损耗变压器。10.6.3高层建筑、重要用户等防火及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内的配电室,应选用防火型变压器,如树脂浇铸干式、难燃液、合成难燃油浸变压器,干变应带有温控、风机等设备,干变高低侧应设防护网门。10.6.4台架和其他配电室宜选用油浸变压器。10.6.5对于负荷特性变化大的用户,宜选用卷铁芯或非晶合金变压器。10.7低压开关柜10.7.1所选用的电器元件应是通过正式鉴定,并取得3C认证的定型产品。10.7.2应配备就地操作按钮,预留远方控制端子,并带远方、就地控制转换开关。就地控制时,所有框架断路器均带预储能;远方控制时,要求直接合闸,自保持。10.7.3所选用的电能计量装置应满足DL/T448-2000第5章的要求。10.8低压电缆分支箱10.8.1应采用元件模块拼装、框架组装结构,母线及馈出均绝缘封闭。进出线采用条熔开关或塑壳断路器,三相负荷的供电应采用塑壳断路器,具备下进线和侧进线功能,分支箱内应预留1-2个备用间隔。10.8.2外壳宜采用SMC(玻璃纤维增强聚脂)环保绝缘材料,箱体应满足GB4208-2008P43的防护等级要求。10.9箱式变电站10.9.1应满足能够安全方便地进行正常操作、检查和维护。箱变内带有操作通道时,其宽度应适于进行任何操作和维护,通道的宽度应不小于800mm。10.9.2宜采用单台变压器,最大容量不宜超过800kVA。10.9.3所采用的电气设备及元器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10.9.4外壳应采用不可燃材料,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应满足GB4208-2008IP40的防护等级要求。10.9.5应设足够的自然通风口,并采取必需的隔热措施,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加装自动排风降温装置。10.9.6应能装设电能计量装置和低压无功补偿装置。10.10跌落式熔断器10.10.1由底座、载熔件、熔断件等部分组成。触头材料为纯铜材料,表面采用镀银处理。10.10.2额定短路开断电流≥12.5kA,适用于315kVA及以下变压器。10.10.3载熔件的上端应有能用专用工具进行合分操作的结构,下端应有能装卸载熔件的结构。10.10.4熔断器应性能可靠,寿命长,体积小,无爆炸危险,不污染环境。10.11避雷器10.11.1应选择密封结构良好的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参数选择应与电网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相匹配。21 DB37/T2216—20122210.11.2上引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25mm铜芯绝缘线或不小于35mm的铝芯绝缘线,下引线采用-40×4镀锌扁钢。10.12低压配电线路10.12.1导线截面选择应考虑发展需要和标准化,应按照最终容量一次建成,能满足用电负荷远期发展的要求,同时应核电压质量和线损指标。不满足需要时,可以插入新的电源点。一般按表5所列截面进行选择。表5低压导线选择表2导线截面:mm线路种类铜线/铝线(绝缘导线)铜芯/铝芯(电缆)主干线95/120150/240分支线70/9570/12010.12.2城区低压接户线宜使用电缆,农村低压接户线可使用电缆或绝缘导线。10.12.3从低压电缆分支箱进入计量表箱的低压线路为接户线。接户线按照表箱接带的户数,充分考2虑满足将来负荷增长的需要,接户线全部采用绝缘铜导线,截面不得小于16mm。10.12.4电杆长度不宜小于12m。10.12.5耐张杆上的绝缘子应采用悬式绝缘子或蝶式绝缘子,直线杆上的绝缘子应采用针式绝缘子。10.13电能计量装置10.13.1电能计量设计应满足DL/T448-2000第5章的要求。10.13.2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时,应采用三相三线接线方式,其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应采用四线连接;接入中性点非绝缘系统时,应采用三相四线接线方式。10.13.3各类电能计量装置配置的电能表、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表6所示值。表6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电能计量装置类别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能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Ⅰ0.2S或0.5S2.00.20.2S或0.2*)Ⅱ0.5S或0.52.00.20.2S或0.2Ⅲ1.02.00.50.5SⅣ2.03.00.50.5SⅤ2.0——0.5S注1:*)0.2级电流互感器仅指发电机出口电能计量装置中配用。注2:Ⅰ、Ⅱ类用于贸易结算,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应不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2%;其他类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应不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5%。10.13.4电能计量箱22 DB37/T2216—201210.13.4.1室内计量箱的金属材料箱体应具有良好的防腐和接地措施,厚度不小于1.5mm。室外计量箱的箱体应采用高强度、阻燃、耐老化的环保材料,厚度不小于2mm。10.13.4.2多电能表位单相表箱内的开关、电能表应分别装设在独立的区域内。开关室、电能表室应分别装设单独开启的门,能够加挂专用锁和一次性防窃电封锁,方便计量箱加锁封闭。10.13.4.3多表位单相表箱内表位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同一行电能表相邻两个表位垂直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30mm;相邻两行电能表表位水平中心线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240mm。10.13.4.4电能表室门宜采用全透明设计,否则每个表位须设立视窗,视窗固定应无外露的固定螺钉,视窗禁止使用无机玻璃。10.13.4.5电能表前开关应选用无跳闸功能的隔离开关,安装在计量箱的开关室内。电能表后开关选用有过流保护跳闸功能的开关,开关的操作手柄外露,方便停送电操作。10.13.4.6计量箱内应采用线槽布线,强电与弱电使用的线槽必须分开。箱内导线应采用铜质导线,导线截面满足要求,布线合理整齐、工艺美观大方。10.13.4.7安装在室外的计量箱必须采取防雨措施,特别是计量箱的顶部、外露的开关操作手柄处、预付费电能表插卡处等部位。10.13.4.8计量箱应装设铭牌,内容应包括:厂家、制造年月、型号、出厂编号、资产编号、执行标准等。10.13.4.9计量箱箱体两侧设百叶窗,百页窗内侧加防止小动物进入的防护网。10.13.4.10多层住宅的电能表箱宜集中安装在一层通道或负一层;高层住宅应集中安装在专用电能表间,按5层及以上或15户及以上设立一个电能表间。应满足通信畅通、照明充足、通风良好、防潮防火等要求。10.13.4.11集中电能表箱宜采用嵌入安装方式,安装高度为电能表箱下沿距楼面(地面)距离大于1.2m。当电能表箱安装在专用电能表间、配电间时可采用明装方式,安装高度为表箱下沿距楼面(地面)距离大于0.8~1m。安装在户外的单户电能表箱下沿距地面距离大于1.6m。若距楼面(地面)距离小于上述要求,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10.13.5用电服务与管理终端10.13.5.1必须使用三相供电,在故障(三相三线供电断一相电压,三相四线供电断二相电压)的条件下,终端应正常工作。10.13.5.2通过本地接口能够对终端设置和读取数据。本地接口应为RS485和红外通信接口或RS232和红外通信接口。外形尺寸不大于290×180×100mm。使用非金属外壳,其阻燃性能应满足GB/T5169.11-2006第12条的的要求。10.13.5.3天线安装在终端机壳内,外接天线根据现场调试情况确定需求数量。应有表示正比于无线信号场强的指示,保证在其规定的范围内,能够进行正常通信。10.14保护装置10.14.1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置应满足GB50062-2008第2章、第4章、第8章以及GB14285-2006第4章的要求。接入农村低压TT配电系统的电力用户,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配置应满足DL/T736-2010第6、7章的要求。10.14.2进线保护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0kV进线装设速断或延时速断﹑过电流保护。对小电阻接地系统,宜装设方向零序保护。10.14.3主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容量在400kVA及以上车间内油浸变压器和800kVA及以上油浸式变压器,以及带负荷调压23 DB37/T2216—2012变压器的充油调压开关均应装设瓦斯保护。——容量在8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宜采用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分别作为变压器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对于重要电力用户或容量为2000kVA及以上的用户,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也可采用纵差保护作为变压器主保护。10.14.4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应具有保护动作闭锁的功能。10.15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装置10.15.1无功补偿设备应随负荷和电压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防止无功倒送。容量大且功率因数低的用电设备宜单独装设补偿电容器。10.15.2电容器宜分组、分相设置,且单组容量不宜过大,以便分组投切。低压无功补偿应根据无功功率的需量及电能质量要求配置,应采用智能型免维护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具备自动过零投切、分相补偿等功能。在有谐波滤波要求时,宜采用具有滤波功能的无功补偿装置。10.15.3用户凡具有产生高次谐波致使电网电压发生畸变的设备(如晶闸管整流设备、电孤炉、交流弧焊机等),应满足GB/T14549-1993第4条、第5条的要求,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10.16其他设备10.16.1所有配电设备与导线的连接应采用低损耗、节能型标准金具,标准金具应采用国家定型产品。10.16.2隔离开关应选用性能可靠,维护工作量小的高品质新型产品。24 DB37/T2216—2012AA附录A(规范性附录)高层建筑分类A.1一类高层建筑:a)医院;b)高级旅馆;2c)建筑高度超过50m或24m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2d)建筑高度超过50m或24m以上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1500m的商住楼;e)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f)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g)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h)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i)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j)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育楼和普通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A.2二类高层建筑:a)除一类建筑以外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b)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c)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教育楼和普通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A.3超高层建筑:a)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b)当高层公共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m时,其供电方案应由供电企业组织专题研究和论证。A.4高层建筑的负荷分级:a)一类高层建筑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b)二类高层建筑应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c)超高层建筑中的消防用电应按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要求供电。注:高层建筑消防用电为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25 DB37/T2216—2012BB附录B(规范性附录)用电负荷分级B.1分级原则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对人身安全、经济损失和公共安全,在政治或经济上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级。B.1.1一级负荷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视为一级负荷:a)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b)中断供电将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c)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设备损坏或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应视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B.1.2二级负荷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视为二级负荷:a)中断供电将在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b)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时。B.1.3三级负荷不属于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者为三级负荷。B.2重要电力用户B.2.1重要电力用户是指在国家或者在一个地区(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其中断供电将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较大环境污染、较大政治影响、较大经济损失、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用电单位或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电场所。如:国家重要广播电台、电视台、通信中心;重要国防、军事、政治工作及活动场所;重要交通枢纽;国家信息中心及信息网络、电力调度中心、金融中心、证券交易中心;重要宾馆、饭店、医院、学校;大型商场、影剧院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石油、化工、冶金等高危行业的用户。B.2.2根据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以及中断供电危害程度,重要电力用户可以分为特级、一级、二级重要电力用户和临时性重要电力用户。B.2.3特级重要电力用户,是指在管理国家事务中具有特别重要作用,中断供电将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电力用户。B.2.4一级重要电力用户,是指中断供电将可能产生下列后果之一的:a)直接引发人身伤亡的;b)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c)发生中毒、爆炸或火灾的;26 DB37/T2216—2012d)造成重大政治影响的;e)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f)造成较大范围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B.2.5二级重要电力用户,是指中断供电将可能产生下列后果之一的:a)造成较大环境污染的;b)造成较大政治影响的;c)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d)造成一定范围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B.2.6临时性重要电力用户,是指需要临时特殊供电保障的电力用户。B.3畸变负荷用户B.3.1非线性负荷用户各类工矿企业和运输以及家用电器等用电的非线性负荷,例如:各种硅整流器、变频调速装置、电弧炉、电气化铁道、空调等设备,引起电网电压及电流的畸变,都属于谐波源。谐波会造成大量的危害(如电机发热、振动、损耗增大、继电保护误动、电容器烧损、仪表不准、通信干扰等)。用户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及电网的电压畸变率必须满足GB/T14549、GB17625.1的要求,否则应采取措施,如加装无源或有源滤波器、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电力电容器加装串联电抗器等以保证电网和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畸变负荷用户所造成的谐波污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进行治理。B.3.2冲击负荷、波动负荷用户B.3.2.1冲击负荷及波动负荷(如短路试验负荷、电气化铁道、电弧炉、电焊机、轧钢机等)引起电网电压波动、闪变,使电能质量严重恶化,危及电机等电力设备正常运行,引起灯光闪烁,影响生产和生活。应经过治理后符合《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12326)的要求,方可接入电网。B.3.2.2为限制冲击、波动等负荷对电网产生电压波动和闪变,除要求用户采取就地装置静止无功补偿设备和改善其运行工况等措施外,供电企业可根据项目接入电网研究报告和城网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供电方案,必要时可采用提高接入电网电压等级,增加供电电源的短路容量,减少线路阻抗等措施。B.3.3不对称负荷用户B.3.3.1不对称负荷(如电弧炉、电气机车以及单相负荷等)将引起负序电流(零序电流),从而导致三相电压不平衡,会造成许多危害(如使电机发热、振动,继电保护误动,低压中性线过载等)。电网中的电压不平衡度通常以负序电压与正序电压之比的百分数来衡量。电网中电压不平衡度必须符合国标《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5543),否则应采取平衡化的技术措施(如调整三相负荷等措施)。B.3.3.2380/220V用户,在30A及以下的单相负荷,可以单相供电,超过30A的一般应采用三相供电。B.3.3.310kV用户若采用单相供电时,应力求将多台的单相负荷设备平衡分布在三相线路上B.3.3.410kV及以上的(如电气机车)或虽是三相负荷而有可能不对称运行(如电渣重熔炉等)的大型设备,在三相用电不平衡电流超过供电设备额定电流的10%时,应核算电压不平衡度。B.3.4电压敏感负荷用户一些特殊用户,如IT行业、微电子技术控制的生产线,电压暂降、波动和谐波等将造成连续生产27 DB37/T2216—2012中断和严重损失或显著影响产品质量。一般应根据负荷性质,由用户自行装设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如动态电压恢复器(DVR)、快速固态切换开关(SSTS)以及有源滤波器(APF)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