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1.82 KB
- 8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03.020CCSA203206南通市地方标准DB3206/T1027—2021土地利用“五化并进”工作指南Workinstructionfor“fivemethodadvicessimultaneous”oflandutilization2021-12-29发布2022-01-10实施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06/T1027—2021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15组织领导...........................................................................26工作内容...........................................................................27宣传推广...........................................................................58工作保障...........................................................................5I
DB3206/T1027—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海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晓鹏、夏晶、季袁、史友峰、顾铁生。II
DB3206/T1027—2021土地利用“五化并进”工作指南1范围本文件提供了土地利用“五化并进”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内容、宣传推广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建议,并给出了相关信息。本文件适用于县级行政区域内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开展,园区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3206/T508-2017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耕地cultivatedland用于农作物种植的土地。3.2耕地占补平衡cultivatedlandbalance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经依法批准占用耕地,以及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的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经依法批准占用耕地的,分别由县级人民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建设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3.3高标准农田well-facilitiedfarmland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来源:DB3206/T508-2017]3.4五化并进fivemethodadvicessimultaneous统筹采用“土地规划减量化、计划指标市场化、耕地保护优质化、土地利用集约化、服务监管实时化”等五项措施开展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活动的工作模式。4总则4.1土地利用“五化并进”工作宜由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发展。1
DB3206/T1027—20214.2土地利用宜坚持“总量递减、存量盘活、流量增效、节约集约”的原则。4.3开展土地利用“五化并进”工作遵循国土空间规划是至关重要的。5组织领导5.1宜成立土地利用“五化并进”工作领导小组,对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和决策。5.2宜对土地利用“五化并进”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员及其主要职责进行规定。5.3拥有满足实施土地利用“五化并进”工作的人员数量和专业素质,对实施土地利用“五化并进”工作是至关重要的。5.4宜建立健全的土地利用“五化并进”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6工作内容6.1土地规划减量化6.1.1空间区位规划需考虑以下因素:a)根据农村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村庄规划等规划,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普查,并对可利用、易复垦的建设用地进行登记造册;b)拆旧区宜选择相对集中连片、基础设施薄弱、居住分散、低效空闲的农村建设用地和低效闲置、影响生态环境的存量建设用地;c)建新区宜优先安排拆迁农民安置用地,剩余部分用于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等用地;d)需合理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规模化经营等建设用地减量化措施。6.1.2规划指标利用需考虑以下因素:a)拆旧区宜整体规划,分年度实施;b)建新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宜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拆旧区复垦所形成的农用地面积的一定比例下达,并在辖区内统筹使用;c)及时将规划减量化利用实施方案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备案是至关重要的。6.2计划指标市场化6.2.1交易平台建设宜在辖区内建立建设用地交易平台,考虑在交易平台中设置库存建设用地量、挂钩拆旧用地量、建设用地出让价格、占补平衡指标交易等板块。6.2.2建设用地指标调节需考虑以下因素:a)根据辖区内各区镇上一年度设备投入总量占比、人口数量占比、建设用地挂钩拆旧存量占比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用地指标分配办法。宜将国家计划指标、挂钩计划指标、点供计划指标以及独立选址计划指标等内容纳入用地指标分配办法;2
DB3206/T1027—2021b)根据辖区内各区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挂钩拆旧项目完成情况、占补平衡项目完成情况、闲置低效用地清理情况等,对相应区镇给予一定的建设用地指标奖励;c)宜根据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重要性、用地报批成熟条件等内容,合理统筹各类项目用地面积。6.2.3挂钩拆旧管理需考虑以下因素:a)根据上年度卫星相片图实际发生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占比和各区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总量占比等,采取权重各半的方式,下达各区镇年度挂钩拆旧任务;b)采取挂钩计划实施土地征收的区镇,宜使用辖区内的挂钩拆旧储备库。需考虑将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农业重点发展基金地方留用部分返还区镇。6.2.4占补平衡管理需考虑以下因素:a)根据各区镇农用地面积占全县农用地总量比例和耕地后备资源数量,下达各区镇年度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任务;b)规范占补平衡储备库的土地使用,明确其使用范围是至关重要的;c)采取统筹规划、先补后占、占优补优的方式开展耕地占补平衡工作。6.3耕地保护优质化6.3.1耕地数量需考虑以下因素:a)宜将耕地占补平衡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河道整治建设、土地资源综合整治等项目相结合,统筹安排项目选址和布局;b)宜合理利用沿海滩涂、林地、草地、矿山等土地资源,增加补充耕地来源;c)有序推进耕地增减挂钩制度,建立挂钩复垦验收项目备选库,完善增减挂钩制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6.3.2耕地质量需考虑以下因素:a)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时,建设标准宜符合DB3206/T508-2017要求;b)建立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作机制,健全土壤剥离、存储、管理、使用等全过程的工作方法;c)宜建立耕地质量提升工作机制,通过设立耕地质量监测点,动态掌握耕地质量状况,明确提升耕地质量方向。6.3.3耕地保护需考虑以下因素:a)建立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责任机制,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主体,完善县、镇、村、组、农户五级耕地保护责任体系;b)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时,宜优先将县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现有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优先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提高优质耕地保护力度;3
DB3206/T1027—2021c)建立多部门联合的耕地质量保护协调工作机制,加大动态巡查力度与密度;d)宜建立新增耕地后期管护机制。6.4土地利用集约化6.4.1土地准入需考虑以下因素:a)建立项目预审制度,对用地项目的规划性质、单位税收、产业布局、投资规模、投资强度、产业类型、建筑系数、容积率、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例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科学核定用地规模;b)根据项目的设备投资情况、亩均投资强度和亩均产出,合理确定项目准入标准。6.4.2用地效率需考虑以下因素:a)宜建立存量用地盘活机制,通过征收土地闲置费、督促企业限期开工、增资扩能、分割转让、有偿收回、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集体土地整治等途径盘活存量土地;b)建立存量用地倒逼盘活机制,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催供项目用地是至关重要的;c)宜推进高标准厂房建设,合理增加厂房容积率。6.5服务监管实时化6.5.1平台建设需考虑以下因素:a)建立土地资源实时监控平台,对土地资源全天候监控,实现昼夜成像、云台控制、报警、回放查询、移动申请查询、设备状态监测、自动巡航、实时对比抓拍等功能;b)宜将耕地保护、土地执法、规划实施、用地建设、土地调查、确权登记等业务环节与视频监控平台进行连网,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水平;c)宜建立包含地籍、规划、征供、利用、耕保、地矿、监察等数据的后台数据库。6.5.2实时监管需考虑以下因素:a)对辖区内城、镇、村、工矿建设进行实时监控,确保项目选址符合规划;b)对辖区内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城乡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设施农用地使用、砖瓦企业取土、油田勘测开采情况等进行实时跟踪监控,确保土地使用合法;c)宜对重点地区不间断监控,发现问题后及时赶赴现场并拍照留存证据;d)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管平台数据更新机制,确保数据可查,证据可寻;e)建立档案电子化入库机制,提升土地监管智能化水平。6.5.3平台管理需考虑以下因素:a)制定平台运行管理制度,规范平台操作、数据中心职责、数据管理等内容;4
DB3206/T1027—2021b)定期对平台数据进行更新、维护和备份。7宣传推广7.1宜提出土地利用“五化并进”工作的宣传口号,并广泛使用于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中。7.2宜合理采用各类新媒体宣传土地利用“五化并进”工作。8工作保障8.1宜制定监督检查制度,明确检查主体、检查对象、检查频次、检查方式等内容。8.2宜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通过行政手段推进土地利用“五化并进”工作。8.3通过制定考核计划,定期对土地利用“五化并进”工作进行考核评估。8.4项目验收时宜重点检查项目单位的设备投资、开票销售、税收贡献、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等内容。8.5宜完善档案管理,妥善保存相关档案资料,包括相关文件、工作信息、工作记录等。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保卫主任岗位安全工作指南
- 《安全管理文档》之《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学习心得体会
- 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工作指南(试行)
- 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工作指南
- 中药煎药室监督工作指南
- 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 施工现场节能环保工作指南
- 项目部主题教育工作指南
- DB3310∕T 73.2-2021 产业技术标准创新联盟第2部分标准化工作指南(台州市)
- DB52∕T 1635-2021 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指南(贵州省)
- 施工现场节能环保工作指南
- 三河市第四中学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情况汇报
- 方解石矿产地质工作指南
- 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工作指南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教师工作指南
- 化妆品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
相关文档
- 20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章节习题集答案.doc
- 环评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05-13真题及答案(整理打印).doc
- 环评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打印).doc
- GBT14909-2005能量系统用分析技术导则.pdf
- GBT15512-2009评价企业节约钢铁材料技术导则.pdf
- GBT18857-2008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pdf
- GBT22413-2008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pdf
- GBT25738-2010核电厂电动机调试技术导则.pdf
- GBT25739-2010核电厂阀门调试技术导则.pdf
- GBT25875-2010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技术导则.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