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3 KB
- 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高速公路绿化工程设计技术探讨 摘要:在参与对新泌高速确山-高邑段绿化工程设计工作中,对高速绿化设计的总体思路、原则及绿化设计具体技术进行了探讨。有针对性地对高速公路的中央隔离带、路基路堑边坡、路侧林带、互通立交、服务区和收费站区等的不同功能与服务对象,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技术 结合高速公路沿线的实际地质条件,突出生态防护效果,满足高速公路绿化功能的需要,贯彻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乔灌错落、色彩丰富、简洁明快的原则,达到遮光防眩、诱导视线、改善环境的目的。主线及匝道绿化采用远乔木、中灌木、全花草的布置手法,大分段间隔逐步过渡,形成连续不断、动中有变的绿色长廊;立交区、服务区、收费站以大片常绿、半常绿花灌木为基调,以简洁的图案和少量的植物造景来点缀;路基路堑边坡以铺植固着性好的草坪为主,起到稳定边坡、防止冲刷、植被恢复的作用。绿化设计要考虑公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相互协调与和谐过渡,为高速公路使用者司乘人员提供优美宜人、舒适惬意的视觉环境。
高速公路绿化工程设计中,设计树种要符合生物多样性的原则,植物组合要遵循植物群落演替规律,符合长期稳定的原则,在保证高速公路的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加强水土保持、标志、指示、防眩、遮蔽等功能。2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技术 中央分隔带设计 功能 在夜间,对向行驶的车辆之间会因车前灯光造成眩目,中央分隔带栽植一定高度和冠幅的花灌木,起到防眩遮光的作用,并可减轻公路运营期所产生的噪声,丰富公路景观,达到景随路移的效果。 技术要求 植树形式为整形栽植,以篱状为主,标准栽植间距1~/株;树种以常绿灌木与花灌木相结合,应选择抗废气、发芽强壮、耐修剪、下枝生长慢、耐旱的树种;种植初期灌木应高于波形护栏~,养护1年后修剪成绿篱,高度~;小绿篱围边、花草铺地,无裸露地面。 设计图例 边坡、土路肩、护坡道、隔离栅及内侧绿化带设计 功能 保护路基边坡,稳定路基,减少水土流失,丰富公路景观、隔离外界干扰。 设计要求
土质边坡栽植多年生耐旱、耐贫瘠的草本植物以及当地乡土低矮灌木相结合来固土护坡;挖方路堑路段的石质边坡采用阳性、抗性强的攀援植物;护坡道栽植适应性强、管理粗放的低矮灌木;边沟外绿化以生态防护为目的,可采用多行栽植,形成绿色长廊;隔离栅绿化起到隔离保护作用,以刺篱与隔离栅相结合,形成禁入护栏。 设计图例 图4边坡高度H>3m的土质或软质岩石填方边坡设计图例。在坡顶种植花灌木独干紫薇、火棘,间距3m,每2km变化一个树种;边沟外隔离栅内侧2m位置栽植雪松一排,间距5m;挡水捻外侧位置栽植木槿、紫叶矮樱,间距,每2km变换一个树种;边坡≤2m地段,隔离栅内侧加植野蔷薇、藤本月季,按照1∶1比例间距1m种植。 图例2:边坡高度H 图8、图9为碎落台设计图例。水沟外宽度大于2m的土质边坡,20m一组,品字形栽植,株距,行距夹竹桃;五叶地锦与小叶扶芳藤按照1:2间植,距坡体,间距;独干紫薇,20m一组品字形栽植,株距,行距;土质条件较好地段,栽植迎春,团状分布。 互通立交区绿化设计 功能 诱导视线,提示减速,便于醒目识别立交枢纽。 设计要求 以植草、花灌木为主,适量配置乔木,以片植的形式,形成较大的色块和线条,利用地形,因地制宜设计,植物图案设计体量大,简洁明快、流畅,色彩艳丽丰富。
图10为互通区设计。选择紫叶李、大叶女贞、速生楸、雪松、栾树、夹竹桃、法青、水杉成片自然式栽植,红瑞木、迎春、迎夏、月季沿边片状栽植。 服务区、停车区、管养工区、收费站绿化设计 功能 以美化为主,创造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以及适宜的游憩、休闲环境。 设计要求 服务区与收费站区得建筑物及构造物一般都较新颖别致,具有现代感,而且空间较大、绿化用地充足,其花池、绿地主要采用庭院式绿化手法设计,加强美化效果,使整体环境舒适宜人。同时服务区也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地域特征,通过绿化加以表达,突出地方文化氛围。 高速公路设计属于景观设计学的范畴,需要对高速公路沿线的土壤、气象、植被以及社会经济进行调查,在树种选择上突出植物多样性,并避开地下设施,以实现安全与美化的结合。 参考文献: [1]白史且,胥晓刚.高速公路绿化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XX. [2]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