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54 KB
  • 9页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分析探究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分析探究摘要:道路绿地是在建立了城市和城市交通,及有了交通空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城市,道路绿地的规划布局、形式,以及市民在道路上进行活动所形成的城市人文环境,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市民的审美意识、生活习俗、精神面貌、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准等。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绿地类型设计原则景观设计1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提高城市品位的进程,全国各城市都在积极争创“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以美化家园、改善城市形象、优化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城市园林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作为城市绿地重要组成部分的道路以独特的魅力,展现在我们面前。街道是城市环境的骨架,它是城市活力所在。建筑师简・雅各布说:9 “当我们想到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的是街道和广场。街道有生气,城市也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沉闷。”川流不息的车辆、鳞次栉比的店铺、迎风招展的行道树、平展如茵的草坪……街景元素间对比、变化、形成动态协调,赋予街道勃勃生机和强烈个性。道路绿地作为街道景观的一个要素,在日益注重绿色空间和环境质量的今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城市道路绿地的历史发展简述中国城市广泛种植行道树的历史,至少可追溯至公元前200年的汉代长安城,由道路两旁均植茂密行道树的树干组成的完整设计构图是我国城市景观的特点之一。中国的行道树植株间距很小,在作为景观效果时实际上是用一系列植株来体现的,这一点不同于欧美国家的街景设计。道路绿地表现了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人的愿望。中外古代的道路虽然能满足征战、防卫、交往和通商的需要,但具体到每条路来说,功能往往还是单纯的。加尔各答的“大树路”主要是军事目的,秦朝的“驰道”也类似,同时附带有经济、文化的作用。功能的单纯就容易添加主观的意愿,有比较大的随意性。“驰道”宽82.95m,中间天子走的道路宽7.29m。汉长安朱雀门大街,路宽几乎是“驰道”的2倍,达到150m。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基础上,体现了“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德”的思想,以超乎寻常的广阔尺度来表现庄严雄伟。根据文献记述,道路绿地的树种能达到“适地种树”的程度。如槐树是一种抗水性比较强的树种,在水湿的建康(今南京)除了采取挖御沟的措施外,还选种了柳树,形成”垂柳荫御沟”的城市风景。9 建国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很快,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在进步,人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依靠科学实验选择、确定行道树的种类,开始走上了优中选优、保持街道优美、稳定的绿化景观阶段。3道路绿地的类型道路绿地是道路环境中的重要景观元素。道路绿地的带状或块状绿化的“线”性可以使城市绿地连成一个整体,可以美化街景,衬托和改善城市面貌。因此,道路绿地的形式直接关系到人对城市的印象。现代化大城市有很多不同性质的道路,其道路绿地的形式、类型也因此丰富多采。根据不同的种植目的,道路绿地可分为景观种植与功能种植两大类。9 现代城市中,众多的人工构筑物往往使得城市景观单调枯燥,而绿化在视觉上能给人以柔和安静感,并赋予城市以树木、灌木、草地、花卉点缀城市的道路环境,它们以不同的形状、色彩和姿态吸引着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观赏性,大大丰富了城市景观。绿地除能成为地方特色之外,不同的绿地布置也能增加道路特征,从而使一些街景雷同的街道由于绿地的不同而区分开来。由于城市工业的发展,人口增长,特别是现代交通的发展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冲击,污染了城市环境,影响生态平衡。道路绿地有改善城市环境、净化空气、防减噪声、调节气候等功能,遮荫、降温也效果显著。在道路交通方面,绿地还可用来分隔与组织交通,诱导视线并增加行车安全。3.1景观种植从道路环境的美学观点出发,从树种、树形、种植方式等方面来研究绿化与道路、建筑协调的整体艺术效果,使绿地成为道路环境中有机组成的一部分。景观栽植主要是从绿地的景观角度来考虑栽植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3.1.1密林式沿路两侧浓茂的树林,主要以乔木再加上灌木、常绿树和地被,封闭了道路。行人或汽车走入其间如人森林之中,夏季绿荫覆盖凉爽宜人,且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因此引人注目。一般用于城乡交界处或环绕城市或结合河湖布置。沿路植树要有相当宽度,一般在50m以上。郊区多为耕作土壤,树木枝叶繁茂,两侧景物不易看到。假若有两种以上树种相互间种,这种交替变化就能形成韵律,但变化不应过多,否则会失去规律性变成混乱。3.1.2自然式9 这种绿地方式主要用于造园,路边休息所、街心、路边公园等也可应用。自然式的绿地形式模拟自然景色,比较自由,主要根据地形与环境来决定。沿街在一定宽度内布置自然树丛,树丛由不同植物种类组成,具有高低、浓淡、疏密和各种形体的变化,形成生动活泼的气氛。这种形式能很好地与附近景物配合,增强了街道的空间变化,但夏季遮荫效果不如整齐式的行道树。在路口、拐弯处的一定距离内要减少或不种灌木以免妨碍司机视线。在条状的分车带内自然式种植,需要有一定的宽度,一般要求最小6m;还要注意与地下管线的配合;所用的苗木也应具有一定规格。3.1.3花园式沿道路外侧布置成大小不同的绿化空间,有广场,有绿荫,并设置必要的园林设施。道路绿地可分段与周围的绿化相结合,在城市建筑密集、缺少绿地的情况下,这种形式可在商业区、居住区内使用。在用地紧张、人口稠密的街道旁可多布置孤立乔木或绿荫广场,弥补城市绿地分布不均的缺陷。3.1.4田园式道路两侧的园林植物都在视线以下,大都种草地,空间全面敞开。在郊区直接与农田、菜田相连,在城市边缘也可与苗圃、果园相邻。这种形式开朗、自然,富有乡土气息,极目远眺,可见远山、海面、湖泊,或欣赏田园风光。在路上高速行车,视线较好。主要用于气候温和地区。3.1.5简易式沿道路两侧各种一行乔木或灌木形成“一条路,两行树”的形式,在街道绿地中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形式。3.2功能栽植9 功能栽植是通过绿化栽植来达到某种功能上的效果。一般这种绿地方式都有明确的目的,如为了遮蔽、装饰、遮荫、防噪声、防风、防火、防雪、地面的植被覆盖等。但道路绿地功能并非唯一的要求,不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应考虑多方面的效果,如功能栽植也应考虑到视觉上的效果,并成为街景艺术的一个方面。4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城市中,特别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9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inLy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从物质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从精神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又是决定人们关于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正如《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街道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滨江路景区、苏州观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范例。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9 例如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人均绿地70多m2,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宽阔的道路上桉树成林,浓荫蔽日,草坪像巨大的地毯,看不到黄土,创造出清新的空气,人们听不到车辆的噪音,汽车飞驶,尘土不扬。又如空气清新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在环城路两侧种植了120万株树木,建成一条长150km,总面积8万hm2的绿化带,为城市创造了一座氧气工厂,保持了空气的新鲜。在花园城市新加坡,新建的高层建筑只占地35%,其余土地用于绿化在道路和建筑物之间留下15m以上宽度的空地种树、栽花、种草。无论在街道两旁、道路分车带、交叉路口、行人过街桥或路灯支柱都是树木相间,缀满藤蔓,虽在闹市也可听到蝉鸣鸟叫之声,居民生活在舒适优美的环境中。据观测资料,在城市中40m宽的林带能降低噪音10分贝一15分贝,4m宽的绿篱可减弱噪音约6分贝;根据俄罗斯的测定,树木下空气的含尘量比露天广场中的空气含尘量低约42%;又根据相关的测定,多排树木的道路比没有树木的道路能减弱风速约50%。又据园林科学研究所刘振宇、李铁成同志对街道绿化减尘和减噪音的初步研究,对穿过交通干道道路的观测,经过大量的数据显示,提出了城市中心区道路绿化带理想的宽度至少是30ml,对减尘、减噪音、减弱风速都有明显的效果。5结束语9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工细琢的园林式的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用植物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根本出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