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50 KB
  • 3页

现代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探讨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  现代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探讨摘要: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城市道路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就现代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作了具体分析,以供参考。中国8/vie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1.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作用和功能  1.1有效美化城市环境  当今的城市受到工业、交通、生活、建筑施工等的严重污染,通过在城市道路上巧妙地运用不同植物间的特性布置绿化景观,发挥植物的丰富表现力,有效美化城市环境。  1.2遮荫、降温以及调节气候  在城市道路系统中建设绿化景观,能起到很好的遮荫和降温作用,夏季行人和车辆可以在绿化景观下避暑或防止被太阳曝晒,同时,绿化景观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1.3提高行人以及行车的安全性  城市道路上的绿色景观还可以起到分隔与组织交通的作用,诱导行车视线,对于提高道路行走和行车的安全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2.1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  在人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的灌木,影响步行或骑车;在较窄的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阻挡了行车视线。  2.2设计形式单调且过于封闭  主次干道千篇一律,缺乏特色与创新,缺少生机与活力。分车带两侧栏杆过高,显得道路拥挤,影响市容。  2.3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  只顾眼前效果,不考虑长远利益,导致选用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因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绿化的整体效果。  3.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3.1以人为本的原则   道路的基本功能是交通功能,道路的绿化设计充分考虑到交通性质和使用功能,保证行车与路人的安全。道路两侧绿化带要简洁明了,有韵律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行车的速度和视觉特点,在空间上结合周边的地理环境、地形特点,形成视觉丰富变化的节奏。  3.2整体性原则  道路绿化景观应追求整体效应及宏观效果。道路绿化景观空间为四维空间的变化,根据车辆行驶的速度考虑时间、空间变化以突出气势。景观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使整条道路绿化既有特色而和谐。宏观的景观效果就是采用不同的群落布局方式。垂直空间上采用多层次种植,高低有序、线条流畅,强调整体性、导向性和图案性。  3.3科学性与艺术性原则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所体现的是动态绿化景观,既要求简洁明快,又要求层次分明,作为道路绿化景观艺术其更要求色彩丰富,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使人有一种“人在车中坐,�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因此,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在满足科学性的前提下富有艺术性变化。  4.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4.1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选择品种时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支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30°,叶片紧密,有浓荫;有一定的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  4.2灌木的选择  由于灌木可以更多地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以遮挡视线、减弱噪声,因此,在选择时必须要用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的枝叶,从而防止出现因萌孽枝过长而妨碍交通。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其树形和高矮。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应用较多的有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紫薇、丁香、月季、紫荆、连翘等。  4.3地被植物的选择  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北方多数城市会选择冷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并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至关重要。  4.4草本花卉的选择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进行合理地配置。在配置时要注意:只在重点部位用一、二年生草本花卉点缀,不宜过多使用。   5.结语  总之,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既要运用植物学、生态学、景观艺术美学的基础上,又要从生物多样性、形态色彩搭配等方面,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和美学效果,从而创造出赏心悦目的现代道路园林绿地景观,突出地域特色与风情。  (责任编辑王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