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00 KB
  • 6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研宄1.云浮市地方公路管理总站广东云浮527300;2.广东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摘要】木文主要针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体系展开了研究,详细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质量的控制要点,并对施工质量的检测作了系统的分析,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体系0引言沥青路面是公路工程中比较普遍的路面形式,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为车辆的安全行驶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施工中必须合理运用相应的施工技术,并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做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基于此,木文就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体系进行了研究,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1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1.1原材料源头控制近年来各地公路陆续出现早期病害现象,其中包括车辙、开裂、水损害等,在业主质量要求、施工水平及生产设备不断提高的大前提下出现早期损害主要原因为原材料质量。木项目所用原材料有:石灰岩集料、玄武岩集料、70号道路石油沥青、SBS改性沥青、矿粉、木质素纤维、抗剥落剂等,为确保质量,均坚持源头考察取样。该措施既对材料供应商自身生产水平进行了考察乂为后期进场原材料质量建立参照标木。典型案例:按照指挥部要求,下面层Sup20型沥青混合料须使用进口道路石油沥青,沥青评价标准按照公路施工意见相关内容控制。下面层Sup20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之前技术服务组对该品牌沥青进行抽检,第一次抽检结果表明:针人度PI指数和软化点不满足技术要求,指挥部对此十分重视,随即组织各参建单位到沥青厂进行交流并重新取样,第二次检测结果表明:沥青各项 指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见表1。1.2配合比设计1.2.1S标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的设计过程一方面是对原材料的一次全面验证工作,确保集料的料源特性和认同特性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生产配合比设计及沥青混合料施工的基本参照,是沥青路面顺利施工的基本保障。上下面层0标配合比试验结果分别见表2〜表5。1.2.2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内容包括:进场原材料级配差异、拌合楼筛网确定、冷料仓转速比的确定、热料仓料筛分、热料仓集料密度、生产配合比级配组合设计、沥青用量的确定、水稳定性检测工作等。面层目标生产级配对照图分别见图1、图2。图2SMA-130标生产级配对照图1.3质量控制关键技术1.3.1路面关键试验仪器自我标定路面施工申位对试验室试验仪器准确性主要取决于计量申位对仪器的标定。根据以往工程经验,技术服务组认为试验数据产生误差主要有两个方面:人员操作误差,主要是对试验规程的片面理解;试验仪器的误差,主要是试验仪器陈旧老化。技术服务组随即开展此项工作,包括:(1)离心式抽提仪。按照现行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OTGE-2011)要求.沥青路面工程抽提试验应采取离心法和燃烧法,本项目施工单位采用离心分离式抽提仪。 自我标定流程:对集料及矿粉进行水洗筛分确定0.075mm通过率一固定掺配比例及油石比经由试验室小型拌和机拌和一进行抽提试验得出试验结果一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依据标定结果,施工单位抽提仪存在问题,建议施工单位对抽提仪进行反复比对检修。自我标定具体结果见表6。(2)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仪(真空法)。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是评价混合料体积指标及路面空隙率的关键参数,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要求,道路石油沥青混合料理论最人相对密度由真空法测定数据为标准,改性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由计算法确定。结合我院大量沥青混合料数据,技术服务组认为改性沥青混合料采用计算法确定是因为改性沥青混合料随温度下降,黏度上升较快,和易性较差,即使分到6mm以下颗粒,内部难免有较多小气泡,对测定结果存在影响,这就对试验操作人员有较高要求。计算法存在一定滞后性,集料料源特性出现变化,无法及吋反应在计算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结果中,因此技术服务组建议采用“双控”标准论证取值。论证流程:取样送专业检测机构进行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一工地试验室同吋开展相同试验一根据集料密度计算结果一将三种结果进行比对论证。试验比对结果表明:工地试验室使用国产理论最人相对密度仪测定结果偏差较大,道路石油沥青及SBS改性沥青计算法与实测法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结果相差不大,具体结果见表7。1.3.2拌合楼工作性能分析拌和楼能杏稳定生产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针对各沥青路面标段下面层施工前拌和楼设备刚刚安装调试的情况,提出在下面层施工前要加强拌和楼的调试,再解决拌和楼稳定生产的问题。对拌和楼生产要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热料仓合理筛网尺汴设置、打印机配备、各项温度传感器标定、称量的标定等等。在拌和楼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巡查方式对拌和楼生产的实吋打印数据进行数学统计分析,检验拌和楼计量精度、拌和楼的拌和吋间,观察拌和楼生产过 程中是否连续性、计量是否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抽查结果表明:下面层4号热料仓(ll?16mm)3次抽查计量偏差均较大,其极值超过2%:拌合楼生产计量波动见图3。图3拌和楼生产计量波动图1.3.3施工细节控制拌和楼除尘力度对混合料级配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细集料中0.075mm颗粒含量的变化以及阴雨天气等因素容易影响拌合楼细集料仓0.075mm颗粒含量的变化,因此控制好拌合楼除尘功率是控制混合料级配及体积指标的关键步骤。在生产过程根据进场原材料0.075mm颗粒含量的变化以及细集料的干湿情况及吋对拌合楼除尘功率进行调整,确保了用于摊铺的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试验方法的统一。马氏试验的击实温度对成型后试件密度影响较大,在上面层SMA-13生产配合比设计期间,就出现了成型温度不统一,马氏密度偏差较大的现象。在拌合楼试拌的沥青混合料,抽提油石比及矿料级配比较稳定,与生产配合比调试结果均较吻合,但是马氏成型试件密度偏差较人,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成型温度为155?160°C,而专业检测机构0标配合比设计时成型温度为165?168°C,而对于SMA-13这种改性沥青混合料来说,温度敏感性是很高的,10°C的击实温度的差距,必然导致试件密度的偏差。之后在工地例会上提出统一击实温度后,参建各方的马氏空隙率基本一致。(2)沥青下面层厚度控制。施工单位提出下面层采用平衡梁的方式控制厚度。一般情况下,沥青下面层施工吋由于下承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平整度较差且沥青层为整个路面高程控制的最后阶段,摊铺机找平方式多采用“走钢丝”的方法控制高程。施工单位为确保下面层厚度坚持采用平衡梁的方式作为摊铺机找平方式,技术服务组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对芯样厚度进行抽检,结果表明芯样厚度离散性较大,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值达到1.7cm,这就与施工单位控制厚度的初衷背道而驰。由此可见,摊铺机无论采用何种找平方式,关键在于控制,施工时 不能仅依靠施工机械的先进而忽略应有的人为控制。(2)下封层及黏层油施工。下封层是连接半刚性基层与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桥梁,可以提供摩阻力防止不同结构层的滑动,直接影响着路面荷载的传递,同吋起到防水抗渗的作用,因此下封层的质量影响路面整体的质量。冋样黏层施工质量也影响整体路面质量。2施工质量检测分析工地检测中心检测数据是业主评价施工质量关键依据,为此加大了对沥青路面结果的检测频率,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强奋力保障。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检测中心重点对混合料体积指标、沥青含量、级配组成及成品路面施工质量进行重点关注。2.1成品混合料体积指标验证施工过程中检测中心配备美国产PINE旋转压实仪进行混合料体积指标验证,上面层空隙率试验结果分别见图4〜图6。图5下面层马氏压实空隙率波动图图6上面层马氏压实空隙率波动图2.2成品混合料浙青含量验证沥青含量对混合料体积指标指标及沥青路面耐久性有重要影响,上下面层沥青含量试验结果分别见图7、图8。图7下面层沥青含量波动图图9下面层4.75mm通过率波动图图11下面层0.075mm通过率波动图0前沥青混合料级配已不拘泥于接近级配范围中值,对原规范级配范围适当调粗,增加中间料颗粒,级配呈S型,铺面更均匀,离析较少,且高温稳定 性有所提高,这其中关键筛孔控制尤为重要。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变异对混合料影响较为明显,技术服务单位依据检测中心混合料级配检测结果及现场铺面效果,优化混合料级配,下面层4.75mm、2.36mm及0.075mm通过率结果分别见图9〜图11。2.4成品路面检测压实度、渗水性能及路面离析状况调查等。每次阶段性巡查,检测中心特别重视取样的随机性,力求检测数据具奋代表性。冋吋为检验薄弱环节处路面施工情况,通过检测解决了沥青路面施工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了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提高了公路的建设质量,质量检测结果分别见表8、表9,抽检合格率柱状图分别见图12、图13。3结语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的施工单位一定要合理运用相应的施工技术,研究出较为成熟的质量控制策略,进一步加强对路面质量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的提高我们公路工程浙青路面施工质量。参考文献:[1】王晓杰.沥青路面工程现状与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建筑施工.2015(07).[2】姚生、王永元.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浅析[」].科技创新导报.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