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8 MB
  • 42页

橡胶改性沥青砼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 4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昆明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AR-AC13橡胶改性沥青砼路面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审批:二零一二年八月41 目录1、适用范围12、编制依据13、工程特点14、施工准备及条件35、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55.1、施工工序55.2材料准备与技术要求55.3、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115.4、铺筑试验路段135.5、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SAMI)施工方案145.6、清、灌缝185.7、橡胶沥青AR-AC13施工方法及操作要点控制196、质量管理286.1、质量指标及质量检查验收的标准依据286.2、质量原则和质量方针286.3、质量管理组织和质量保证体系296.4、质量保证措施297、安全管理357.1、安全控制目标357.2、安全组织机构和安全教育357.3、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要求367.4、路面施工路段交通管制安全设施设置377.5、安全应急预案387.6、事故应急演练398、冬、雨季施工措施399、环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041 1、适用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适用范围:公司承接的所有公路热拌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程。2、编制依据1.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1.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1.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1.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1.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1.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1.7、《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1.8、《公路工程废胎胶粉橡胶沥青》(JT/T798-2011);1.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F80/1-2004);1.10、我公司承建的昆明市西山区兴苑路景观提升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K0+000~K2+978.66AR-AC13橡胶改性沥青砼路面全过程施工经验。1.11、作为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在昆明市城市道路中的采用,参考美国加利福利尼州(California)橡胶沥青施工规范及美国道路材料实验协会(ASTM)实验规程等到其他现行相关的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规程。3、工程特点3.1、定义橡胶沥青是“沥青、回收轮胎橡胶和某些添加剂混合而成的胶结料,橡胶成分最少占到总量的15%,并且与热沥青充分反应,橡胶颗粒产生溶胀”。根据定义,橡胶沥青用湿法加工,橡胶沥青在高温和搅拌条件下配制和反应,不断搅动促进沥青和废胶粉充分反应,使废胶粉悬浮在沥青中。3.2、橡胶沥青路面的优点41 目前橡胶沥青在国内外已经有相当多的成功案例,技术也很成熟。面层采用橡胶沥青混凝土,可以提高城市形象,同时具有以下独特优点:3.2.1、路面更黑、更美观由于废旧轮胎中含有炭黑,使橡胶沥青路面能保持更长时期的黑色,提高了路面颜色和标志线的反差,间接改善了行车的安全性,而且路面更加美观。3.2.2、降噪、消音路面橡胶沥青的弹性可有效地降低车轮在路面上行驶的噪音(3~8分贝),橡胶沥青被誉为“消音沥青”。3.2.3、优良的路用性能3.2.3.1、优良的行车舒适性及安全性橡胶沥青混凝土,采用橡胶沥青为胶结料,具有优良的高、低温性能,且弹性恢复好,与间断级配矿料组成橡胶沥青混合料后,其具有优良的抗疲劳开裂和抗车辙能力,且低温抗裂性和抗水损害能力优良。3.2.3.2、提高沥青路面耐久性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在其厚度减薄一半的情况下其抗疲劳破坏的性能仍远胜于普通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美国亚利桑纳州的公路是很好的例子,在严寒及沙漠的地区,使用橡胶沥青道路超过17年。按路面设计及实际交通流量而定,一般来说,橡胶沥青比普通沥青耐用多达50%以上。3.3、橡胶沥青的应用范围3.3.1、高抗裂性路面,“白改黑”路面3.3.2、应力吸收层3.3.3、低噪音、黑色化美观路面3.3.4、新建路面3.3.5、排水路面4、施工准备及条件4.1、试验室准备41 试验室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质检机构,应配备足够的专业试验和检验人员,以及先进的检测仪器并搞好试验室的制度建立、仪器安装、调试、计量认证、设备与工作环境日常维护等工作,使试验室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根据选定的原材料,设计橡胶改性沥青砼配合比。同时按照设计要求,作好路面基层施工的各项检测工作,原材料检测、橡胶改性沥青砼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方案等报监理工程师审批通过,以便开展下一步工作。4.2、测量准备根据移交的控制网与水准点,组织测量人员对给定的控制网进行测量复核,并将结果报工程师审核。在此基础上,根据布设的三角控制网及水准点进行线路控制点加密,设置牢固的测量桩位并做好标识和防护。具体应做好以下工作:1)、开工前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施工测量精度应符合国家有关规程规定的要求。2)、当原测的中线主要控制桩由导线控制时,根据设计资料认真做好导线复测工作。3)、导线复测应采用全站仪,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校正。4)、对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时,应进行加密,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5)、导线起讫应与设计单位测定结果比较,测量精度除设计有特殊要求者外应满足以下要求:角度闭合差(”)±16√N,N为测点数;坐标相对闭合差±1/10000。6)、复测导线时,必须与相邻施工段的导线闭合。7)、开工前应全面检查恢复控制桩。8)、恢复道路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9)41 、如发现设计中线长度丈量错误或需局部改线时,应作断链处理,相应调整纵坡,并在设计图表的相应部位注明断链距离和桩号。10)、查对复核建设单位所交付的水准点,并尽可能地与国家水准点闭合,超出容许误差范围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报有关部门。11)、一般情况下水准点间距,不宜大于1km,公司要求不大于200米,临时水准点的距离应以测高不加转点为原则。临时设置的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对跨年度工程或怀疑被移动的水准点应复测校核后方可使用。12)、工程施工前,应详细检查、核对纵、横断面图,发现问题应进行复测,若设计单位未提供横断面,应全部补测。4.3、施工现场准备4.3.1基层准备橡胶沥青路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检查,必须做到干燥、清洁、无污染,基层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橡胶沥青路面层。4.3.1.1、新建橡胶沥青路面的基层应为满足设计要求的柔性基层、半钢性基层、钢性基层、钢性基层或混合式基层,并通过基层验收检测后方能进行橡胶沥青路面层的施工。4.3.1.2、用旧沥青路面作为基层时,原路面应经过必要的补强,修补及整平,并符合设计规定的几何尺寸以及强度和整度要求。4.3..1.3、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基层时,应检查水泥混凝土板并进行必要的处理或修整,接缝处宜采取防止反射裂缝的措施。4.3.2、摊铺前在整个路面的基层表面均匀地洒一层乳化沥青粘层油,建议洒布量为0.25~0.5升/m2。在摊铺之前乳化沥青必须破乳(悬浮的沥青颗粒从水中分离出来,由暗棕色变成黑色)并将水挥发掉。普通沥青也可以做粘层油使用,沥青黏结油必须足够的热,达到149~176℃。粘层油应与面层沥青同种类,同标号的沥青经乳化或稀释制成。4.4、劳动力、原材料、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准备4.4.1、铺筑试验段前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按初步计划配备,并经技术交底、岗前培训;41 4.4.2、用于工程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经检验合格,生产配合比调试并经批准;4.4.3、各种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按要求配置,并经保养维修,性能良好;4.5、试验段准备工作4.4.1、沥青混合料路面工程正式施工前,完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设计并已得到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的批准后必须铺筑100-200米试验段,进行试拌、试铺和试压试验,据此制定正式的施工程序。4.4.2、试验段应确定如下施工和控制参数:⑴确定拌和温度、拌和时间,验证矿料配合比和沥青用量;⑵确定摊铺温度和速度;⑶确定压实温度、压路机类型、压实工艺及压实遍数;⑷确定松铺系数。4.4.3、下承层经验收合格,试验段开工报告已得到批准后开始铺筑试验段。试验段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试验和检测,对检测成果进行分析,确定有关参数、设备配备、工艺过程及需要改进的工作等,并写出试验路总结报告。检验试验段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找出原因并重新铺筑,直至满足要求。4.4.4、试验段铺筑时拌合场应做好打印记录,填好发料单(发料单要写明:运输车号,发料时间,出厂温度,重量等)。施工现场应做好到场温度,摊铺温度,摊铺速度,碾压温度(初压、复压、终压)、碾压遍数等记录,并跟踪测量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标高等。若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即可申请正式开始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5、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5.1、施工工序:施工工序为:1cm厚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橡胶沥青找平层→5cm橡胶改性沥青砼AR-AC13加铺罩面。5.2材料准备与技术要求:5.2.1沥青上面层材料要求:41 沥青上面层沥青表面层为橡胶改性细粒式沥青砼AR-AC-13,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宜为开级配,集料视密度、吸水率、耐磨性、耐久性及冲击值等指标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相关要求,动稳定度应达到4000次/mm以上。其所用主要材料包括:路用废胎胶粉、AH-70#基质沥青、碎石、矿粉、水泥等,所用材料均要自行采购,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做好材料供应。材料进场后,及时做好施工检验和试验。5.2.1.1、橡胶粉为40~60目废胎胶粉,废胎选用天然胶含量较高的斜交胎,胶粉常温工艺研磨而成。橡胶粉含橡胶粉重量4%的碳酸钙,橡胶粉的物理技术指标见下表。路用废胎胶粉的物理技术指标项目相对密度水分金属含量纤维含量单位-%%%技术标准1.10~1.30<1<0.03<1路用废胎胶粉的化学技术指标检测项目灰分(%)丙酮抽出物(%)碳黑含量(%)橡胶烃含量(%)技术标准≤8≤22≥28≥42试验方法GB4498GB/T3516GB/T14837GB/T148375.2.1.2、AH-70#沥青采用石油沥青,其主要技术要求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2.1-1的要求。5.2.1.3、橡胶沥青技术指标:橡胶沥青技术指标41 指标技术要求177℃旋转黏度(Pa﹒s)1.5~4.025℃针入度(0.1mm)25软化点(℃),不小于54弹性恢复(%),不小于505℃延度(cm),不小于5薄膜烘箱老化后质量损失(%)<0.425℃针入度比(%),不小于805℃延度(%),不小于405.2.1.4、粗集料:沥青面层采用玄武岩,粒径规格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5.3.2-1、5.3.2-2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的技术要求指标单位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试验方法上面层其他层次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2.5T0304吸水率,不大于%23T0304对沥青粘附性,不小于级 54T0616坚固性,不大于%12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18T0312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35T0320石料磨光值(PSV),不小于% 42—T0321磨耗值(道瑞法)(AAV),不大于% 14—T032341 5.2.1.5、细集料:沥青混合料细集料的技术要求见下表。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的技术要求指标单位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5T0328坚固性,不大于%12T0340含泥量(<0.·075mm),不大于%3T0333砂当量,不小于%60T0334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T0349棱角性,不小于s30T03455.2.1.6、矿粉:沥青混合料矿粉的技术要求见下表。沥青混合料用矿粉的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5T0352含水量,不大于%1T0103烘干法粒径范围<0.6mm<0.15mm<0.075mm%10090~10075~100T0351外观—无团粒结块— 亲水系数—<1T0353塑性指数%<4T035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03555.2.2、同步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要求:同步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在路面上撒布2~3kg/m2的橡胶沥青,同时在橡胶沥青上撒布一定量9~22kg/m241 的粒径9~12mm预拌沥青碎石,形成1cm左右厚度的同步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5.2.2.1、橡胶沥青技术指标:检测项目技术指标粘度,177℃,(pa.s)1.5~4.0针入度(25℃,100g,5s),(0.1mm)25软化点,不小于(℃)54弹性恢复,25℃,不小于(%)505.2.2.2、同步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石料技术要求:检测项目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坚固值≤12%T0314压碎值≤10%T0316针片状颗粒含量≤10%T03125.2.2.3、同步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级配要求:筛孔或关键性筛孔尺寸(mm)通过率(%)13.21009.50~152.360~50.0750~0.55.3、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5.3.1、41 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具有坚实、平整、抗滑、耐久的品质,同时,还应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干裂、抗水损害及防止雨水渗入基层的功能。其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第5章进行设计,混合料级配应满足设计要求,级配范围见下表:粗集料断级配混合料级配范围(不含外掺剂)级配类型16.013.29.54.752.360.075AR-AC1310090~10045~6512~328~180~3.05.3.2、橡胶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马歇尔试验方法进行,其技术指标应符下表中的规定。橡胶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试验项目单位技术指标击实次数(双面)次75试件尺寸mmΦ101.6mm*63.5mm孔隙率vv%3.-6矿料间隙率VMA公称最大粒径9.5mm%≮16公称最大粒径13.2mm%≮15公称最大粒径16mm%≮14稳定度MSKN≮7.5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85动稳定度次/mm>3000冻融劈裂强度比%>80渗水系数Ml/min<100构造深度mm>0.641 5.3、橡胶沥青的加工:橡胶沥青制作基本工艺流程:5.3.1、橡胶沥青采用湿拌工艺拌合生产,搅拌法采用间歇式的橡胶沥青加工工艺。即将胶粉加入基质沥青中,通过胶粉颗粒在高温沥青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来实现对基质沥青的改性。在高温条件下,橡胶沥青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为了避免或减小这种不稳定状态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橡胶沥青的生产采用拌和站现场加工的方式,同时在橡胶沥青的加工过程到使用前一直保持橡胶沥青的流动状态,防止产生离析。橡胶沥青的加工配方采用AH-70#沥青外掺40目废胎胶粉22%±1。橡胶沥青的加工温度宜控制在180~190℃。橡胶沥青加工搅拌的时间,即反应时间,一般为45~60min。5.3.2、在生产过程中,应及时检测每锅橡胶沥青的技术指标(主要指黏度指标)。5.3.2.1、生产流程如下:①、基质沥青在沥青拌和站沥青加热罐中加热到160-170℃后,泵入到橡胶沥青快速升温罐中快速升温到200℃后,将沥青输送至橡胶沥青搅拌罐,同时按比例添加橡胶粉。②、将拌合后的橡胶沥青送入橡胶沥青生产设备的反应罐中,进行加热和搅拌,使橡胶沥青使胶粉与基质沥青在180~190℃41 高温下发生溶胀反应45~60min,生产出性能可靠的橡胶沥青。5.3.2.2、橡胶沥青加工质量保证、加工橡胶沥青前,橡胶沥青加工设备中的计量装置应进行专门标定,并贴有计量标签。计量标定的主要仪器或传感器有:所有的称重设备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搅拌器的转速。在正式生产前,橡胶沥青设备应进行试生产,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①、计量称重:混料罐中基质沥青的计量采用椭圆齿轮流量计来控制。橡胶粉过磅称重后,按比例通过螺旋输送器添加,通过螺旋输送器的变频器控制添加橡胶粉速度。②、橡胶沥青加工温度控制:橡胶沥青加工设备采用双金属温度计和热电偶温度计双重温度检测来进行自动控温,同时安排专人检查、控制加工温度,确保加工过程的温度控制在180~190℃。③、在生产过程中,及时检测每锅橡胶沥青的技术指标,当采用连续生产时,每隔45~60min抽样检测橡胶沥青的技术指标。检测合格的橡胶沥青方能供生产使用,通过与拌和站沥青混合料拌和机的计量装置连接管道泵入到沥青混合料拌和罐,与集料进行拌合。检验不合格的橡胶沥青,必须废弃。5.3.3、橡胶沥青的存储橡胶沥青原则上应在24h内使用完毕。当由于不可抗力,需临时存储时,应将橡胶沥青的温度降至145~155℃范围内存储,存储时间一般不超过3d。在存储期间检测橡胶沥青的技术指标。经过较长时间存储,再次使用前需检测橡胶沥青的指标是否满足技术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则应重新加工或掺加一定剂量(掺量一般小于10%)的胶粉,重新预混、反应至满足技术要求。41 5.4、铺筑试验路段:5.4.1、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工程正式开工前,必须铺筑100m-200m试验路段,进行橡胶沥青混合料试拌、试铺和试压试验,并据此制定正式的施工程序。根据试验目的上报业主、监理工程师、路政及交警等部门批复确定后,选择一段试验路进行施工,以求达到以下目的:(1)、为橡胶沥青罩面施工组织管理摸索经验;(2)、通过对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等过程的检验,为白加黑路段橡胶沥青路面施工积累技术及施工经验;(3)、检验施工期间临时交通组织方案。5.4.2、试验路应开展如下工作:(1)、确定拌合温度、拌合时间,验证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2)、确定摊铺温度、摊铺速度;(3)、确定压实温度、压路机类型、压实工艺及压实偏数;(4)、检测试验路段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找出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重新铺筑验路,直到满足要求为止。5.4.3、具体实施有以下几点要求:(1)、在白加黑路段施工前,选择合适的路段施工试验段。路面处治工程试验段的长度及位置根据试验目的上报业主、监理工程师、路政及交警等部门批复后确定。在试验铺筑至少3天前,将试验路段地点、长度、施工交通组织方案、用于路面试验路段的原材料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以及备料、拌和、摊铺、碾压等设备一览表,施工程序、工艺操作以及试验方案、试验计划等详细书面说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2)、试验路段试验方案应包括采用不同设备类型及技术,用不同的压实方法,以检验所采用的设备能否满足备料、拌和、摊铺和压实的效率以及施工方法和施工交通组织的可靠性。41 (3)、路面试验段铺筑应根据不同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确定施工用的矿(集)料配合比,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等。通过试铺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接缝方法、摊铺方法与操作工艺、压实工艺,确定压实标准密度和密实度的检查方法,以及铺筑水泥稳定集料的控制结合料数量和拌和均匀性的方法,规定允许的延迟时间等。(4)、在试验段的铺筑过程中,认真做好记录分析,试验段的施工质量应取得监理工程师认可。铺筑结束后,就各项试验内容提出试验路总结报告,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以便在今后主体工程作为现场控制依据。5.5、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SAMI)施工方案:橡胶沥青SAMI施工包括橡胶沥青材料洒布和碎石撒布两道主要工序,是路面养护维修工程施工的关键工序。橡胶沥青SAMI施工质量控制重点为:①、橡胶沥青防水粘结层材料的升温;②、橡胶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洒布施工工艺参数控制。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如下:5.5.1、施工前基本要求:施工时若温度过低,路面板表面的水分不易蒸发出来,施工后会在橡胶沥青SAMI表面形成许多气泡,严重影响施工质量。根据橡胶沥青性能及现场实践经验,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时最低气温应≥5℃41 ,雨天、大雾天、五级风以上均不得施工。橡胶沥青SAMI及面层施工应尽可能地选择在持续晴朗、不降雨的时段,并根据天气预报,随时做好防雨准备,调整施工计划。橡胶沥青、预拌碎石料皆采用同步碎石洒布车均匀洒布,以保证施工质量。橡胶沥青SAMI施工前要求清除灰尘、石屑、砂粒等残留物,必要时可以用钢刷、高压水枪清洗,待路面无积水,基本干燥(含水率<15%)后才可进行橡胶沥青SAMI的施工。5.5.2、橡胶沥青的加热升温:升温过程中要注意使橡胶沥青均匀受热。如果加热过程中,加热温度不均匀或超过规定温度,材料中的橡胶成分会发生分解,造成软化点降低,沥青老化严重,影响其质量。施工中记录橡胶沥青的加热升温过程(包括开始加热时间、升温、搅拌开始时间、出料时间、滤网设置)及观察是否有异常现象。5.5.3、橡胶沥青SAMI洒布施工质量控制橡胶沥青SAMI选用专用橡胶沥青洒布车进行洒布。从橡胶沥青加工设备泵入沥青洒布车的温度为190℃,洒布温度控制在180~190℃。洒布量为2.0~2.6kg/m2,洒布过程中,应使橡胶沥青在能雾化均匀喷洒,以保证橡胶沥青洒布效果。洒布量的控制由调整洒布车洒布喷管宽度、喷管高度、车速和泵量等参数来实现。5.5.3.1、施工准备在确定洒布车工作参数之后,需对施工作好充分准备。对洒布车进行必要的检查与保养,然后再将升温好的橡胶沥青材料,泵入到沥青罐中。橡胶沥青材料装车前,应清理好洒布车。同时在沥青泵入口处(或在沥青车上)加设孔径为3~5mm的滤网,防止沥青池中的杂物进入洒布车中,否则易堵塞喷嘴,致使洒布不均匀。洒布现场除按规定做清洁工作外,还需按每次预计的洒布长度在两端用牛皮纸或彩条布(也可铺油毛毡)41 将起步和终点边界铺垫整齐。每端15~25m,以便沥青洒布车起步和停洒时喷洒不正常的状态下喷洒出的橡胶沥青橡胶热沥青防水粘结层材料落在预先铺垫好的牛皮纸上,以保持整个现场的清洁。洒布完成后,将两端预先铺好的牛皮纸卷起弃掉。下次延长洒布段时重复铺垫的过程直至洒布完全部路面。洒布施工前,要对沥青泵、洒布管道进行充分预热并试喷(用槽接住)检查,当每一喷嘴均有橡胶沥青材料雾化喷射出来后,才能进行正式洒布。5.5.3.2、质量控制橡胶热沥青防水粘结层洒布质量主要是通过洒布量和洒布均匀性来衡量,洒布均匀性主要通过观察来确定,橡胶沥青防水粘结层洒布操作完毕后,应记录洒布工艺参数,如行驶速度、洒布宽度、液体流量(排、挡情况)。对于局部未洒到部位,应进行人工补涂。一般需补涂4~5遍,每次人工刷涂的厚度应尽可能薄,一般≤0.4mm,在前一次补涂的橡胶热沥青防水粘结层材料完全固化后,方可进行下一次补涂,补涂应达到最低厚度要求。5.5.4、预拌碎石加工碎石应保持干净、干燥状态。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颗粒的碎石。粗集料在应力吸收层中的使用中,采用0.4%~0.6%的基质沥青进行预裹附。5.5.5、碎石撒布施工质量控制方法:5.5.5.1、碎石采用较为洁净的10~15mm粒径的碎石,沥青用量以刚好能裹覆集料表面、撒布后不粘轮为标准,通过试拌确定用油量。碎石撒布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是控制来料温度和撒布量。5.5.5.2、碎石的撒布紧跟橡胶热沥青防水粘结层工序,撒布碎石时橡胶沥青SAMI温度不低于100℃。碎石的撒布量是通过石屑撒布车料斗开口大小和撒布车的行车速度来控制的。施工前须通过干料反复试验,最终确定撒布车工作参数与撒布量的关系,使碎石的撒布面积达60%~70%(一般为12~14kg/m241 ),以现场能看见其下的橡胶沥青SAMI,但车辆及人行走其上不触接为判断标准。然后采用重型胶轮压路机碾压2~3遍,形成一层与橡胶沥青防水粘结层材料粘结牢固且均匀分布的碎石层,既保护橡胶沥青防水粘结层在面层摊铺施工时不受破坏,又与铺装层互相嵌挤,确保橡胶热沥青防水粘结层与沥青混凝土间的粘结。5.5.5.3、碎石撒铺后应立即采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作业,胶轮压路机紧跟碎石撒布车同时进行碾压,碾压3遍为宜,从洒布橡胶沥青到碾压完成应在规定时间内(10分钟)完成。碾压完成后与原路面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后如图4),碾压成型后应尽快安排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其间应临时封闭交通,避免防水粘结层的二次污染。橡胶沥青应力膜碎石封层施工示意图41 橡胶沥青应力膜碎石封层示意图5.5.5.4撒布碎石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运输车、碎石撒布车、轮胎压路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进入未撒布碎石部位。当运输车辆需离开时,应让压路机倒出来,让运输车辆离开,装满料的运输车辆进入后,压路机再跟入。②、碎石撒布车、运输车、压路机必须在作业区外调头。③、第一幅撒布前,撒布车轮胎必须洗干净,并在轮胎上抹少量石灰,以防粘轮。④、碎石撒布车前行时,可安排4~6人跟在后面,用耙子对局部撒布不均匀部位进行耙平处理。⑤、两侧边缘20~30cm范围内不撒布碎石。碎石拌合完毕后,记录拌合温度、油石比、撒布面积、范围及外观状况等。5.5.6、清扫在封层完成后应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进行清扫,以清除多余的和没有粘结的松散碎石,减少飞石的可能性,防止行车时碎石飞起对行人和行车造成危害。5.5.7、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注意事项:5.5.7.1、路面应洁净、干燥。5.5.7.2、应注意风速,风速应不能影响到工程的施工。5.5.7.3、雨天不能进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5.6、清、灌缝:清、灌缝的施工在封闭交通后、防水粘结层施工前进行。5.6.1、清缝:41 清缝深度不小于设计深度6cm。先采用切缝机、清缝机清除接缝中旧的填缝和夹杂的砂石、凝结的泥浆等,再使用压力不小于0.5Mpa的吹风机彻底清除接缝中的尘土及其他污染物,确保缝壁及内部清洁、干燥。5.6.2、灌缝:5.6.2.1、对于缝宽不大于1cm的缝,使用聚氯乙烯胶泥进行灌缝;对于其他大于1cm的缝,使用沥青砂进行灌缝。5.6.2.2、灌缝前,应认真检查灌缝材料的质量,只有在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允许进行灌缝施工。5.6.2.3、灌缝的饱满度应为凹液面,中心低于板面1~2mm。填缝饱满、均匀、厚度一致并连续贯通,填缝料不得缺失、开裂和渗水。5.7、橡胶沥青AR-AC13施工方法及操作要点控制:本指南采用沥青混合料为橡胶沥青AR-AC13,基质沥青采用AH-70号沥青,石料为玄武岩。5.7.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5.7.1.1、沥青拌和时间要求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50~60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10~15s,湿拌时间不少于40s)。沥青砼面层施工过程中,拌和站生产能力及成品质量制约和影响路面施工进度及沥青砼面层的综合性能,影响路面平整度的首要环节。为了保证沥青砼面层的施工质量,工程应从源头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公司采用的是120~150t/hLB-241 000型沥青拌和楼(自有),具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其配有电子重量传感器和红外线温度传感器,计算机控制整个生产流程,配合比控制和称量数量自动化,为了确保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和油石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铲机上料应准确、及时,严禁溢仓、混仓或漏装现象发生;拌和楼操作人员应严格按配合比拌料,并保证配合比实施的准确性,严禁手动操作,集料称量误差控制在±40Kg以内,粉料称量误差控制在±10Kg以内,沥青称量误差控制在±3Kg以内,若连续超过上述误差范围应及时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拌和楼操作人员每日开机时,必须开启自动记录系统以保证查询和检验实施的配合比在各个热料仓下料重量误差的波动范围是否合理。5.7.1.2、拌和温度要求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按表6-1执行。合理的出料装车温度范围为190~200℃,极限温度范围为180~210℃。当混合料超过210℃时,混合料做废物处理,拌和楼试验员对每车混合料的出厂均需检测温度,不合格的沥青混合料坚决不予出厂,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拌和楼。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参数石料加热温度℃沥青温度℃出料温度℃温度范围190~210180~190〉1805.7.1.3、出厂前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若出现花白料应废弃及停机分析原因。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以下几种原因会造成花白料:①冷料比不合理出现闷筛;②沥青用量不足;③搅拌时间不够;④搅拌锅叶片磨损;⑤细集料用量偏多;⑥矿料、沥青加热温度不够。故在施工过程应尽量避免出现以上情况。5.7.1.4、拌和场的面积和配套建设满足使用要求,且堆料坪及场内运输道路进行硬化。拌和场设置在空旷、干燥、运输条件良好的地方,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沥青分品分标号密闭储存。各种矿粉分别堆放。矿粉等填料不得受潮。其空间能满足装载机等施工机械作业。拌和场确保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良好的排水设施。5.7.1.5、拌和楼应配备一个贮量至少160t的成品料仓,缩短41 汽车装料等待时间,使拌和机工作连续性,保证级配稳定。5.7.1.6、试验员每天至少取样一次,进行马歇尔试验和抽提筛分试验,以检查沥青用量及级配是否符合要求。5.7.1.7、每天结束后,用拌和楼打印的各料数量,以总量按制,以各仓用量及各仓级配计算平均施工级配、油石比与施工厚度和抽提结果进行校核。在拌和机拌和过程中逐盘打印沥青与各种矿料的用量及拌和温度。5.7.1.8、每周分析一次检测结果,计算油石比、各级矿料通过量和沥青混凝土物理力学指标检测结果的标准和变异系数,检验生产是否正常。5.7.1.9、出厂的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用地磅称重,并按现行试验方法测量运料车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签发一式三份的运料单,一份存拌和厂,一份交摊铺现场,一份交司机。5.7.1.10、生产之后,橡胶沥青生产设备的管路以及拌和楼管路中会残留部分橡胶沥青,由于橡胶沥青的粘度大,不及时清理会造成管路的堵塞,影响后续施工,因此应采用高温基质沥青对整个管路进行清洗。5.7.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为了确保混合料的温度、不离析和具备略有富余的运量,对沥青混合料运输采取如下措施:5.7.2.1、根据拌和楼和摊铺机生产能力以及运距计算车辆数,采用大吨位孖但车做为运输车,保证运力满足要求。5.7.2.2、运输前对车辆性能进行检测,防止运料过程中坏车。5.7.2.3、车厢应清扫干净,并洗刷适当的油水混合物,严禁泥沙或其它杂物残留车厢。5.7.2.4、装车过程中,严格服从指挥,料车应前后移动,分三堆装料,以免形成锥形料堆,使混合离析。5.7.2.5、41 为保证混合料温度,运输车辆先用一层足够大蓬布覆盖混合料后,再覆盖一层足够大的棉被,最后再覆盖一层大篷布,以达到保温的效果,确保运抵施工现场温度不低于167℃。5.7.2.6、运料途中不得随意停驶,尽量匀速行进,避免突然加速和急刹车。前场卸料服从指挥,准确到位,严禁提前卸料到路面。5.7.2.7、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卸料过程中动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运输车辆不得撞击摊铺机,以保证摊铺出的路面的平整度。5.7.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摊铺是保证路面平整度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摊铺机的性能参数以及正确使用、调整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5.7.3.1、选择性能可靠、技术先进的摊铺机。为确保路面平整度,沥青面层将采用带全自动找平功能的摊铺机来摊铺,当采取单幅边通车、边施工的方案时,采用一台摊铺机摊铺作业;当采取断交封闭施工时,则用2台摊铺机梯型摊铺,间距15~20m为宜。5.7.3.2、调平层摊铺作业时,必须安放标高控制基准的线。选用钉钢桩挂工程线作为控制基准,并且每10~20m设一支承柱。避免因线绳本身重量或钉桩间距太大造成基准线有微量挠度,此挠度反映到高度传感器上,将使摊铺机在纵向长度上铺出波浪式的路面,导致摊铺层不平整增加。5.7.3.3、上面层罩面摊铺采用平横梁自动控制器锁死摊铺机熨平板固定厚度施工法进行施工。5.7.3.4、摊铺机夯锤和振动轴进行合理匹配。夯锤的选择直接决定路面的密实度,而振动轴直接决定了熨平板的熨平效果。这二者的合理匹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5.7.3.5、每天摊铺机在工作前要对熨平板进行充分预热,加热目的是减少乃至消除熨平板与混合料之间大的温差,以避免混合料冷粘在熨平板底面上,使摊铺层出现拉沟或裂纹。预热时间一般在45~60min之间,外界气温较低时应适当加长预热时间,使熨平板表面温度大于130℃,但加热过程不能过快,温度不能过高,以避免熨平板本身的变形和加速磨耗。41 5.7.3.6、纵坡传感器的安装、检查、调整与厚度调节手柄的使用: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自动调平系统采用单侧或双侧纵坡控制,纵坡传感器安装必须牢固。调节熨平板上的厚度调节手柄,调节出合适的摊铺厚度,纵向传感器指示灯上下闪动表示调节完毕。纵向传感器的灵敏度选择在刻度值的5~7内(数值越大,灵敏度越高)。摊铺中、下面层时采用灵敏度相对高的刻度值;摊铺上面层时采用灵敏度相对低的刻度值,以满足纵坡和平整度要求。每一层的纵向传感器灵敏度刻度值应通过试验路段具体确定。沥青混合料摊铺时一般在厚度调整过后,可不必多去调整,只是在确有凹凸处才进行调整,调节时按摊铺机每前进1m转动1/4圈调整,这样经多次调节后方得到较为平整的铺层。5.7.3.7、松铺层的准备:在实际摊铺过程中,按松铺系数确定熨平板初始的松铺厚度和自动找平梁基准下的垫板厚度,在熨平板宽1/3点处各放一块,宽度为20~30cm。自动找平梁的后部在全长方向上与熨平板垫同样的垫板,并保证垫板平直。初次摊铺的垫板厚度为路面设计厚度乘以松铺系数;与路面对接摊铺的垫板厚度为松铺厚度与路面设计厚度之差。5.7.3.8、摊铺机在作业时,如送料车撞击摊铺机,将使摊铺机向后移动,而造成摊铺完的沥青砼起拱,从而破坏平整度。如摊铺机与送料车配合不协调,则使沥青混合料撒落在摊铺机两边的行走履带下面,如不及时清除,使履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层面上,摊铺机左右晃动使自动调平系统的工作仰角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摊铺机熨平板两侧产生明显的横坡变化。因此,将安排专人负责指挥送料车倒车卸料。5.7.3.9、摊铺速度应均匀连续。根据拌合、碾压能力选择合适的摊铺速度,按1~3m/min予以调整选择,避免摊铺速度过快,造成摊铺层表面的粗颗粒在熨平板下沿摊铺方向滑动,使表面精颗粒后方形成小的空洞,而影响平整度的现象。5.7.3.10、输料器送料应均匀稳定。将沥青摊铺机螺旋喂料器调整到最佳状态,使螺旋喂料器中混合料的高度将螺旋的2/3埋没,摊铺机集料斗在刮板尚未露出,尚有约10cm41 厚混合料时,料车开出,同时拢料。料斗两翼复位后,下一料车开始卸料。5.7.3.11、沥青处治面层施工前,应将路面上所有的松散材料、废屑或其它不合适的材料用清扫机械从工作面上清扫干净。5.7.3.12、摊铺前应在立缘石、平缘石及其它结构物与沥青面层接触面上均匀地刷上一薄层热沥青结合料(或用适当溶剂溶解的粘稠沥青或稀释沥青)。涂刷时不得污染周围的非涂刷区。5.7.3.13、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混合料摊铺温度,为确保摊铺质量,当天气温度低于10℃时不宜施工。5.7.3.14、随时观测摊铺质量,发现离析和其它异常现象,及时分析原因,予以处理。5.7.3.15、当遇雨或下层潮湿有积水时,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应全部清除,更换新料。5.7.4、碾压质量控制沥青路面最后的平整度和密实度都是通过压路机的碾压来实现的,因此,碾压工艺的好坏对平整度的高低和密实度的大小起着重大作用。5.7.4.1、碾压施工方法的选择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为达到最佳效果拟采用钢筒式静态压路机与轮胎压机及振动压路机相组合的方式。5.7.4.2、压实参数的选择压实频率选择:沥青混合料压实中,振动压路机的频率可选用33~60Hz,最佳频率为45~50Hz。压实振幅选择:振动压路机的振幅可选用0.35~0.88mm,最佳振幅为0.4~0.6mm。压实速度选择:根据速度/频率的关系及铺筑层厚、材料种类、级配构成因素,振动压路机最佳碾压速度为参考规范(JTJ032-94)表7.7.4。因摊铺厚度较薄,采用高频率低振幅,以防止集料破碎。5.7.4.3、振动力大小的选择41 压路机振动力的大小取决于基层材料的情况、压实层的厚度、粒料的级配和油石比的状况,选择原则是宁小勿大。强振对于粒料有损害,破坏路面级配,而且机械损耗大,司机操作也较困难,当然也影响到平整度。碾压工作面长度的选择应根据施工时的气温,摊铺现场与搅拌站的距离、摊铺速度等情况而定。在允许的情况下,碾压工作面的长度应选择在100~150m。如工作面太短,压路机必须增加调头停车次数。压路机停车调头等不良操作对路面平整度有较大影响。5.7.4.4、碾压作业应遵循的规则为保证各阶段的碾压作业始终在混合料处于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碾压作业应按下述规则进行:由下而上(沿纵坡和横坡);先静压后振动碾压;初压、复压和终压均使用双轮压路机;碾压时驱动轮在前,从动轮在后;后退时沿前进碾压的轮迹行驶;压路机的碾压作业长度应与摊铺机的摊铺速度相平衡,随摊铺机向前推进;压路机折回去不在同一断面上,而是呈阶梯形;当天碾压完成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凝土层面上不应停放一切施工设备(包括临时停放压路机),以免产生形变;压实成型的沥青面层完全冷却后才能开放交通;在强振条件下操作时应特别注意起步要稳、停车要慢,切记不能在未碾压完的路面上转弯、急刹车等。5.7.4.5、碾压的步骤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碾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初压、复压和终压。①、初压:由于沥青混合料在摊铺机的熨平板前已经初步夯击压实,而且刚摊铺成的混合料的温度较高,因此只要用较小的压实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稳定压实效果,面层初压期间的温度不应低于155℃。沥青混合料压实选用钢筒式压路机,压路机的数量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压路机驱动轮在前静压匀速前进,后退时沿前进碾压时的轮迹行驶进行振动碾压。②、复压,第二阶段复压是主要压实阶段。在此阶段至少要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因此,复压应该在较高温度下并紧跟在初压后面进行。面层复压期间的温度不应低于135℃拟采用13T双轮振动压路机(用振动压实)进行碾压。③、41 终压,第三阶段终压是消除缺陷和保证面层有较好平整度的最后一步。由于终压要消除复压过程中表面遗留的不平整,因此,沥青混合料也需要有较高的温度。终压拟采用静态双轮压路机并紧接在复压后进行。上面层终压结束时的温度不应低于90℃,沥青混合料碾压应尽可能在较高温度下结束终压。5.7.4.6、横向接缝的碾压横向接缝的碾压是工序中重要一环。横向施工缝全部采用平接缝。用三米直尺沿纵向位置,在摊铺段端部的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用锯缝机割齐后铲除;清洗干净灰浆,涂上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碾压时用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在相邻摊铺层已经成型必须施做冷纵向接缝时,可先用钢轮压路机沿纵横碾压一遍,在新铺层上的碾压宽度为15~20CM,然后再沿横向接缝进行横向碾压。横向碾压结束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5.7.4.7、纵向接缝的碾压纵向接缝的碾压,压路机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同时碾压新铺混合料10-15CM,然后碾压新铺混合料,同时跨过已压实路面10-15CM,将接缝碾压密实。5.7.5、接缝处理对策5.7.5.1、纵向接缝处理纵向接缝,两条摊铺带相接处,必须有一部分搭接,才能保证该处与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厚度。搭接的宽度应前后一致。搭接施工有冷接缝和热接缝两种。冷接缝在施工是指新摊铺层与经过压实后的已铺层进行搭接。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宜加设档板或采用切刀切齐。铺另半幅前必须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表。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5-10CM41 ,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铲走,然后进行碾压。应注意新摊铺带必须与前一条摊铺带动的松铺厚度要同;热接在施工一般是在使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梯队作业时采用的。此时两条毗邻摊铺带的混合料都还处于压实前的热状态,所以纵向接茬易于处理,且连接强度较好。施工时应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待后摊铺部分完成后,一起跨缝碾压。不管采用冷接法或热接法,摊铺带的边缘都必须齐整,这就要求机械在直线上或弯道上行驶始终保持正确位置。为此,可沿摊铺带一侧敷设一根导向线,并在机械上安置一根带链条的悬杆,驾驶员只要注视所悬链条对准导向线行驶即可。5.7.5.2、横向接缝处理横向接缝,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横向施工缝全部采用平接缝。用三米直尺沿纵向位置,在摊铺段端部的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用锯缝机割齐后铲除;清洗干净灰浆,涂上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碾压时用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平接缝应做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施工可采用下列方法:①、在施工结束时,摊铺机在接近端部前约1M处将熨平板稍抬起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予碾压,然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趁混合料尚未冷透时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时直角连接。②、在预定的摊铺段的未端先撒一薄层砂带,摊铺混合料后摊铺层上挖一道缝隙,缝隙位于撒砂的交界处,在缝中嵌入一块与压实层厚等厚的木板或型钢,待压实后铲除撒砂的部分,扫尽砂子,撤去木板或型钢,在端部洒粘层沥青接着摊铺。③、在预定的摊铺段未端先铺上一层麻袋或牛皮纸,摊铺碾压成斜坡,下次施工时将铺麻袋或牛皮纸的部分用人工刨除,在端部沾层沥青接着摊铺。④、在以预定摊铺段的末端先撒一薄层砂带,再摊铺混合料,待混合料稍冷却后用切割机将撒砂的部分要切割整齐后取走,再用干拖布吸走多余的冷却水,待表面干燥后在端部洒粘层沥青接着摊铺,不得在接头有水或潮湿的情况下铺混合料。对于横向接缝,应于接缝处起继续摊铺混合料前,用3M直尺检查已铺路面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应予清除。在摊铺新混合料时应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41 直尺检查平整度,当有不符合要求者应趁混合料尚未冷却时立即处理,以保证横向接缝处的路面平整度。5.7.6、质量检测施工后,检测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检测内容包括压实度、厚度、平整度、上面构造深度、透水性等。它们是决定沥青面层质量重要的因素。以质量过程控制中检查的各项结果和室内试验都应符合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要求。5.7.7、开放交通铺筑的沥青混合料为当其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限速开放交通,但过往车辆不得污染路面。6、质量管理6.1、质量目标及质量检查验收的标准依据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是公司长期以来创业的基本宗旨。公司橡胶沥青工程质量目标:一次验收合格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85%。公司橡胶沥青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标准: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缺项参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F80/1-2004)及现行相关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6.2、质量原则和质量方针6.2.1、质量原则公司保证质量的原则是:上道工序不合格决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质量具有一票否决权。6.2.2、质量方针以质求信,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求实创新。6.3、质量管理组织和质量保证体系公司将一如既往地继续保持和发扬重合同、守信誉、抓质量、创精品的优良传统,抱着对业主高度负责的态度,采用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工艺、设备、从组织机构、管理手段、监测设施抓起,实行全员、41 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质量目标和质量承诺的实现。6.3.1、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在各工程项目组建项目经理部质量领导小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相关人员参加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实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6.3.2、质量保证体系公司已于2001年4月通过了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多年来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工程质量管理及工程质量水平稳步提高,质量保证体系日益完善,质量管理已逐步实现了全过程控制,在工程施工中,我们将更加注重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严格按照《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做好质量保证工作,以保证体系为依托,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实现质量目标。6.4、质量保证措施6.4.1、制定和完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工艺标准明确规定各部门、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内容、职责、权限、奖惩办法,将工程质量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6.4.2、严格实行工程质量责任制,建立创优激励机制工程质量管理实行逐级负责制和质量一票否决制。把工程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公司对各项目经理部实行合格工程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预留工程造价的0.5%作为奖励金,优质优价,实行奖优罚劣,重奖重罚。工程竣工验收被证定为合格工程,则给予项目部工程造价0.3%的奖励。如果达不到合格工程,则对项目部成员进行重罚,项目经理及项目技术负责人罚:人民币50000元,其他人员每人罚:人民币1000元。6.4.3、严格把好原材料订货、进料关做到先试验合格后进场,材料的出厂合格证、现场试验报告单手续齐全,分区堆码整齐,产品标识明确。6.4.4、各种计量、检验、试验和测量器具定期送检,严禁使用超期或未经鉴定的仪器,保证各种仪器的准确性。6.4.5、严格质量检验,加强质量控制。41 每道工序完成后,由工班进行自检,再由施工处质检工程师进行检验,最后经项目部质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并做好质量记录,每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施工。尤其是隐蔽工程未经检查合格不得进行隐蔽施工。同时,定期组织质量检查和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制定出整改措施,并在施工中认真实施。6.4.6、加强测量管理,提高测量精度采用精密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测量仪器,测量作业坚持换手进出复核制,做到测设位置准确,精度符合规范要求。6.4.7、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施工。6.5、严格施工测量控制6.5.1、所有测量成果、资料设有专人保存、管理、不得涂遗弃或丢失。6.5.2、测量控制点选在不易被破坏的位置且应做明显标识,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6.5.3、已测设完的高程、中线桩应标识清晰,由专人负责,不得改动或破坏。一旦发现被改动或破坏,应立即停止使用,由测量人员进行复测。6.5.4、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校核并应记录在册。6.5.5、定期将施工控制点与高级控制点进行联测,避免使用误差超限的控制点。6.6、沥青面层质量控制6.6.1、原材料质量控制6.6.1.1、沥青材料对进场沥青,每批到货均应检验生产厂家所附的试验报告,检查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定货数量、试验结果等。对每批沥青进行抽样检测,试验中如有一项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加倍抽样试验,如仍不合格,则退货不用。沥青材料的试验项目有: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蜡含量、比重等。6.6.1.2、面层集料主要是检查集料的技术标准能否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如石料等级、饱水抗压强度、磨耗值、压碎值等。对各个料场采取样品,制备试件,进行试验确定。集料受石料本身的结构与加工设备的影响较大,应先试轧,检验针片状含量及级配情况。以防其它不合格材料入场。6.6.2、试验路段41 沥青路面大面积施工前,采用计划使用的机械设备和混合料配合比铺筑试验段。通过试验段的修筑,主要研究合适的拌和时间与温度;摊铺温度与速度;压实机械的合理组合;压实温度及压实方法;松铺系数;合适的作业长度。在试验段中,抽样检测每种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密实度等。沥青混合料压实12h后,按标准方法进行密实度、厚度的抽检。通过试验段修筑,优化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机械设备的组合和工序衔接;提出混合料生产配合比;明确人员的岗位职责。最后提出标准施工方法。6.6.3、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控制6.6.3.1、拌和质量的直观检查质检人员必须在料车装车过程中和开离拌和厂前往摊铺工地途中经常进行目测。仔细的目测有可能发现混合料中存在的某些严重问题。沥青混合料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应特别强调温度控制。这是质量控制的首要因素。目测经常可以发现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是否符合规定。料车装载的混合料中冒黄烟往往表明混合料过热。若混合料温度过低,沥青裹覆不均,装车比较困难。6.6.3.2、拌和质量测试6.6.3.2.1、温度测试直接检验固然很重要,但检验人员必须进行测定。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通常在料车上测出。使用度盘和铠装枢轴的温度计,将枢轴从车箱一侧的预留孔中插入混合料中,使之达到足够的深度(至少15cm),混合料直接与枢轴接触,可测出料温。也可用手枪式红外测温计。这是一种测量表面反射温度的仪器。由于红外测温计仅能测出材料表面温度,故其温度读数对于料车中间的材料便不可能准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检验人员应在混合料从拌和机或聚料斗出料口卸出时,就应有这种仪器进行测定。红外测温计能迅速获得全面的数据,但使用时应经常校准。6.6.3.2.2、沥青混合料的取样和测试沥青混合料的取样与测试是拌和厂进行质量控制最重要的两项工作。取样和测试所得到的数据,可以证明成品是否合格。因此,必须严格遵循取样的测试程序,确保试验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混合料的质量和特性。作为检验人员,必须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现场试验室试验。取样和测试程序及要求一般由合同规范规定。主要包括抽样频率、规格和位置,以及要做的试验等方面的内容。取样时,首先应确保所取样品能够反映整批混合料的特性。测试的主要内容是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沥青抽提试验、抽提后的矿料级配组成。6.6.3.2.3、检测记录检验人员必须保留详细的检验记录。这些记录是确定沥青混合料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因此,记录必须清楚、完整和准确。成为日后研究和评价该项工程的依据。41 6.6.4、摊铺过程质量检验及质量缺陷控制6.6.4.1、质量检验6.6.4.1.1、沥青含量的直观检查如果混合料又黑又亮、料车上的混合料呈圆锥状或混合料在摊铺机受料斗中“蠕动”,则表明沥青含量正常;如果混合料特别黑亮,料车上的混合料呈平坦状或沥青结合料从骨料中分离出来则表明沥青含量过大(或骨料没有充分烘干,表面上看起来沥青太多);如果混合料呈褐色、暗而脆、粗骨料没有被完全裹覆、受料斗中的混合料不“蠕动”,则表明含量太少(或过热、拌和不充分)。6.6.4.1.2、混合料温度检验沥青混合料在正常摊铺和碾压温度范围内,往往冒出淡兰色蒸汽。沥青混合料产生黄色蒸汽或缺少蒸汽说明温度过高或过低。通常在料车到达工地时,测定混合料的温度。有时在摊铺机后测定。每天早晨要特别注意做这项检查,因此时下承层表面温度和气温都比较低。测量铺层的温度时,应将温度计的触头插进未压实的面层中部,然后把触头周围轻轻用足踏实。6.6.4.1.3、厚度检测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应经常检测虚铺厚度。6.6.4.1.4、表观检查未压实混合料的表面结构无论是纵向或横向都应均匀、密实、平整、无撕裂、小波浪、局部粗糙、拉沟等现象,否则,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6.6.4.2、摊铺中的质量缺陷控制摊铺中常见的质量缺陷主要有:厚度不准、平整度差(小波浪、台阶)、混合料离析、裂纹、拉沟等。产生这些质量缺陷的原因有:机械本身的调整、摊铺机的操作和混合料的质量等方面。为了防止和消除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质量缺陷,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6.6.4.2.141 、摊铺机的操作及本身的调整对摊铺质量影响很大。摊铺机速度的改变会导致摊铺厚度的变化。为了保持恒定的摊铺厚度,当速度变快时,厚度调节器应稍微向右(增加厚度方向)转动。当速度减慢时,则稍微向左(减小厚度的方向)转动。其调整量还应根据混合料种类的不同而不同。转动厚度调节器时,每次不应超过/4圈,一般尽量避免转动它,最好利用熨平装置的自动调平能力比转动厚度调节器去调整更好些。振捣梁起捣实混合料,同时混合料对慰平板有一定支承的作用,如果工作不正常,会改变混合料的支承能力,从而使摊铺厚度发生变化,铺层出现不平。振捣梁的底面比熨平板底面低得太多时,熨平板的边缘容易粘附混合料,这样熨平板底面就不能全部用来压实混合料,而使铺层易形成裂纹和拉沟。如果振捣梁的底面过高时,熨平板底板容易磨损。熨平板底面磨损或严重变形时,铺层容易产生裂纹和拉沟,故应及时更换。有时熨平板的工作迎角太小,也会使铺层的两边形成裂纹或拉沟。在这种情况下,可调整熨平板的前缘拱度,并在试铺过程中多次调整,直到能铺出具有良好的铺层为止。如果多次调整仍不能消除上述缺陷,就应该更换熨平板的底板。6.6.4.2.2、沥青混合料的性质也是影响摊铺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混合料的性质不稳定,易使摊铺厚度发生变化。如温度过高,沥青过多,矿粉掺量过多等都会使铺层变薄。混合料中的沥青与矿粉过量会减小其承载能力,所以熨平板的工作迎角应增大,使铺层增厚一些。这种混合料还容易受温度的影响。一般温度应控制在140—160℃的范围内,当高于此范围时,混合料变软而支承力大大降低。温度过低时,混合料又会变硬。此外,在混合料搅拌以及运输过程中,如管理不当都会使其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铺层厚度。所以,此时应根据混合料性质的变化而及时改变熨平板的工作迎角。含沥青、矿粉及小于0.074mm的石屑较多的混合料都是很难铺的,在摊铺过程中,铺层厚度变化也较频繁,亦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当矿料中的大颗粒尺寸大于摊铺厚度时,在摊铺过程中该大颗粒将被熨平板拖着滚动,使铺层产生裂纹、拉沟等。所以应严格控制矿料粒径,使其最大粒径小于摊铺厚度的一半。混合料的配比不当,会产生全铺层的裂缝。因为振捣梁在摊铺过程中对混合料进行捣实的同时,还要将它向前推移,如果混合料的大颗粒过多,就会出现全铺层的大裂缝。为了消除这种裂缝,有时可将熨平板加热进行热熨,但大多数情况需要改变混合料的配比。6.6.4.2.3、其它因素。履带式摊铺机履带松紧超限将导致摊铺速度发生变化,进而使铺面形成搓板。履带或轮胎的行驶线上因卸料而撒落的粒料未清除,该部分摊铺厚度易突变。被顶推的料车刹车太紧,使摊铺机负荷增大,或料车倒退撞击摊铺机或单侧轮接触、另侧脱空等会引起速度变化或偏载,使铺面出现凸楞。施工中往往第一、二车料质量常较差,注意取舍或调剂使用。自动熨平装置运用中,挂线不紧,中间出现挠度,会引起铺层波浪。采用冷接茬法摊铺时,其纵向接茬由于密实度不够,行车不久往往会产生坑洼和裂缝。因此必须注意接茬的重叠量,并在前一条摊铺带未被弄脏或变形之前就摊铺后一条。6.6.5、压实质量控制41 压实的目的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以及疲劳特性。若压实不足,会出现车辙。过压将会使矿料破碎而使压实度反而降低或空隙率过小,易出现泛油和失稳,影响路面的强度与稳定性。压实是沥青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若采用了优质的筑路材料,精良的拌和与摊铺设备及良好的施工技术,摊铺出了较理想的混合料层,如果碾压中出现任何质量缺陷,必将前功尽弃。因此,必须严格按照上一章中的碾压工艺进行碾压,才能控制路面的压实质量,而得到良好的路面质量。6.7、沥青路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6.7.1、拉沟、麻面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粘度高,熨平板温度低、混合料温度降低等原因造成,应提高熨平板预热温度,严格控制混合料温度。6.7.2、压实度不足主要是由于碾压不及时,混合料温度下降造成,应严格按方案规定的碾压工艺执行,宜在混合料温度较高时趁热碾压。6.7.3、路面不平整防治6.7.3.1、在摊铺机及找平装置使用前,应仔细设置和调整,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根据实铺效果进行随时调整。6.7.3.2、现场应设置专人指挥运输车辆,以保证摊铺机的均匀连续作业,摊铺机不在中途停顿,不得随意调整摊铺机的行驶速度。6.7.3.3、面各个结构层的平整度应严格控制,严格工序间的交验制度。6.7.3.4、针对混合料中沥青性能特点,确定压路机的机型及重量,并确定出施工的初压温度,合理选择碾压速度,严禁在未成型的油面表层急刹车及快速起步,并选择合理的振频、振幅。6.7.3.5、在摊铺机前设专人清除掉“滑靴”前的混合料及摊铺机履带下的混合料。6.7.3.6、为改进构造物伸缩缝与沥青路面衔接部位的牢固及平顺,先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再做构造物伸缩缝。6.7.3.7、做好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6.7.4、表面离析主要原因是混合料级配不好、放料方法不对和摊铺机螺旋分料器高度不对。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调整级配、运输车分层放料和调整摊机螺旋分料器距地高度。同时,对离析处根据严重程度采取换料等方式及时处理。6.7.5、路面接缝病害防治6.7.5.1、横向接缝①、将已摊铺的路面尽头边缘切割成垂直面,并与纵向边缘成直角。②、预热已压实部分路面,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③41 、摊铺机起步速度要慢,并调整好预留高度摊铺结束后立即进行碾压,碾压速度不宜过快。6.7.5.2、纵向接缝①、尽量采用热接荐施工,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摊铺机梯队作业。②、将已摊铺混合料留10~20cm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待后摊铺部分完成后一起碾压。③、碾压完成后,用3m直尺检查,用钢轮压路机处理棱角。7、安全管理7.1、安全控制目标7.1.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有关行业和部门的施工规范和安全技术规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思想意识。7.1.2、认真贯彻执行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条例,尽量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工伤事故,杜绝重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工伤和交通事故死亡率为0,机械完好率达90%以上,无重大机械事故。7.1.3、根据公司《安全生产目标及工作计划》,各工程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确保安全生产四项控制指标和与公司签订《安全责任书》所明确的各项指标的完成。7.1.4、无责任死亡和重伤事故,轻伤率控制在职工总人数2‰,无汽车、装载机等行车事故。无机械设备大事故。7.2、安全组织机构和安全教育7.2.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方针和思想原则,各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全面指挥、指导、协调、处理项目部有关安全工作。7.2.2、各项目部根据工程大小,安排足够数量的安全员,具体负责现场施工、交通、综合治理安全的检查、监督、指导服务工作,并负责与交警及道路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与配合。7.2.3、项目部成立应急小组,值班手机保证全天候开通,及时、快捷、有效地处理妨碍交通安全的一切事项,保证高速公路的快速、顺畅。7.2.4、施工现场成立以专职安全员为组长的交通指挥小组,负责指挥车辆。7.2.5、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自觉接受项目部和班组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素质,做到“三不伤害”,“我不伤害他人,我不伤害自己,我不被他人伤害。”路面施工前,项目部全体员工(包括班组工人)进行一次全面性劳动安全教育。41 7.2.6、施工员、班组长在安排工作前,必须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提醒安全注意事项,工作过程中,应互相督促,互相提醒,做到勤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7.2.7、对新职工或调入民工队伍和招收的临时工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重点是劳动保护法律,法规,项目部有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劳动纪律设备情况,作业伤害防范的安全教育。7.2.8、安全员实行培训持证上岗,并负责组织对员工实行每月一次安全知识安全学习(重点要找隐患,违章作业行为,纠正存在的问题),并按规定填写好学习记录,同时按公司要求及时填写民工变动花名册及民工安全管理登记表(保证变动花名册与安全管理登记表名单相符)。7.2.9、应做好施工过程安全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出监督整改通知书,限时定期定人落实整改,做好跟踪验证工作。专职安全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坚持勤检查,监督,及时纠正违章作业,并按有关规定给予拒不改正者处罚。7.3、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要求7.3.1、必须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服从项目部和班组的工作安排和指挥,服从路政,交警执勤人员的工作指导,必须身穿反光衣,戴安全帽,穿工作鞋,严禁超越施工作业控制区。对所有摆放在施工路段的施工设备都必须挂上反光警示车衣、警示导向灯。7.3.2、在施工路段前500m处开始设置警示标志及导向灯提醒司机前方修路,小心驾驶;在距离施工路段100m(收道)处开始依次设置“前方施工、车辆行人请注意安全”、“限速20km”、“前方封闭施工”、“右道封闭”、“向左或向右改道”的等反光牌,在施工路段前设置“前方施工、车辆慢行”、“限速20km”、导向牌等反光牌,每间隔10~20m放置反光锥将施工路段封闭起来,相互用反光护栏带连接。在施工路段每隔300m安排1名安全员(要求着反光衣、配带哨子、白天举旗、晚上举灯)负责施工路段的行车秩序。7.3.3、在施工路段应摆放足够的反光交通锥、沙桶、水马、车辆夜间反光标牌和警示灯等。7.3.4、施工路段在完成施工作业时,及时清除围封的安全设施及相关施工材料,确保因施工占用的车道畅通。7.3.5、施工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与机械和车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尽量做到面向机械和来车方向作业不得随便进入或横穿正常通行的车道,不得向正常通行的车道摆放或抛掷物品。7.3.6、路面施工的机械和拌和设备,应严格执行41 持证上岗制度,严禁无证驾驶和操作,做好机械交接班制度,如实填写台班记录,禁止机械带病运作,做到勤检查、勤保养,使机械保持最有效的安全性。7.3.7、路面施工运输车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签定安全责任合同,严禁无证驾驶,杜绝车辆带病上路,上料倒料听指挥服从安排,路上小心驾驶,做到礼貌行驶。7.3.8、路面和拌和场施工人员在施工地段要注意好来往车辆及周围工作环境,穿越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在沥青路面施工时做好自我保护工作,防止污染或被烫伤。7.3.9、负责指挥运输车辆人员必须穿反光衣,确保车辆安全退车倒料,卸料后,车辆必须落斗后才能行驶。7.3.10、配合压路机清积钢轮的人员,必须做到压路机前进时不能清轮,后退时才可以清轮,严禁坐在压路机杠上清积。7.3.11、严禁翻斗车载人上下班,上下班人员必须按规定乘坐交通车。7.3.12、机械维修时,必须悬挂维修安全牌,防止他人乱按开关发生事故。7.3.13、机械操作手必须持证上岗,其他无证人员严禁乱开动机械。7.3.14、夜间施工必须提供满足机械和作业人员的照明设备,施工临时用电必须由持有效证件的电工按施工临时用电规定执行。7.4、路面施工路段交通管制安全设施设置7.4.1、将确定的施工范围、里程长度和交通控制方案报业主、总监办、交警、道路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后才能组织施工。7.4.2、应按照经过审批同意的交通控制方案设置有关交通安全标志和摆放安全设施,要始终保持安全标志的齐全,整齐,不得缺漏、遗失,一旦损坏的要及时补上。7.4.3、应加强与道路行政管理部门、交警沟通,按规章制度办好施工手续7.4.4、在施工前,用安全设施进行道路封闭时,应通知道路行政管理部门、交警部门请求派人到场进行现场指导和指挥车流。7.4.5、应结合周边道路与交通状况,在对非机动车道沥青面层分段组织施工时,采取临时交通围挡,对所经路段与路口按批准的交通管制安全设施摆放方案组织;每施工完成一段,开放交通一段;主要路口应采取半幅施工,一边通行后才能进行另一边施工。7.5、安全应急预案7.5.1、为保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有效可靠,有序地进行,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或灾害的损失,防止事故的扩大,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41 和有关部门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法规及规定,应制定事故预防及事故应急预案。成立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设置抢险救援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工作组。7.5.2、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在发生火灾、施工、机械设备、交通事故等安全事故时,按照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尽最大努力保证人员设备和工程的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应由应急救援小组长或副组长宣布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属下抢险救援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工作组及班组长进入应急救援工作状态,并各司其责。7.5.2.1、抢险救援组迅速组织人员,汽车,机械对受伤和被围困人员进行抢救或解救,受伤人员派车送就近医院抢救,转移物资和机械设备。7.5.2.2、事故调查组组织对事故现场的保护并报上级有关部门,上报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及业主的有关要求执行。对事故进行评估和预测事故发展方向和过程,对事故进行初步调查,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事故进一步调查。7.5.2.3、善后工作组提供抢险救援工作所需物资和后勤保障,对伤亡人员做好善后工作,接待伤亡人员家属,对受损物资,机械设备进行清理登记。7.5.2.4、其他班组(涉及事故班组外)应迅速组织全班组人员配合抢险救援组抢险救人,转移物资,机械设备及保护现场。7.5.3、如果再施工过程中因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的故障或者特殊原因需要,导致暂定施工并要求开放交通时,应按如下交通组织应急预案执行:7.5.3.1、在进行接头铣刨接顺(接头处理)施工时,因特殊原因需要暂停施工开放交通,交通安全维护人员马上要求清除施工路段所有杂物,将预先准备好的沙袋垫于施工接头处,要求所有施工机械设备临时停靠在硬路肩位置,并摆设安全锥将施工段硬路肩全部封闭,在施工路段摆设交通安全标志牌,根据现场车流量的情况开放一条或者两条车道,限速20km/h。所有施工人员可乘坐交通车离开施工现场,待重新封闭施工路段交通后施工人员再进入施工区域进行路面铣刨接顺(接头处理)施工。7.5.3.2、在进行应力吸收层施工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导致暂定施工并要求开放交通。交通安全维护人员马上要求清除施工路段所有杂物,将预先准备好的沙袋垫于施工接头处,要求所有施工机械设备临时停靠在硬路肩位置,并摆设安全锥将施工段慢车道、硬路肩全部封闭,在施工路段摆设交通安全标志牌,根据现场车流量确定开放一条或者两条车道,并限速20km/h。所有施工人员可乘坐交通车离开施工现场,待重新封闭交通后施工人员再进入施工区域进行施工。7.5.3.341 、因项目部沥青拌和楼机械故障,不能进行混凝土拌制,通过修理工初步检验认为不能在1小时内解除故障,此时拌和楼操作手必须马上通知路面施工管理人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将拌制好的沥青混凝土摊铺完后,迅速组织压路机进行碾压和临时施工接头施工。要求开放交通时,待沥青混凝土温度降至50℃以下后,交通安全维护人员马上将预先准备好的沙袋垫于施工接头处,要求所有施工机械设备临时停靠在硬路肩位置,并摆设安全锥将施工段硬路肩全部封闭,在施工路段摆设交通安全标志牌,根据现场车流量确定开放一条或者两条车道,并限速20km/h。所有施工人员可乘坐交通车离开施工现场,待重新封闭交通后施工人员再进入施工区域进行路面罩面施工。7.6、事故应急演练为了检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有效和可行性,项目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演练。7.6.1、事故应急演练由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指挥、并制定演练方案,目的、任务、方法、要求及演练地点、时间、参练人员,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7.6.2、参练人员思想要明确,按照实地发生事故要求进行应急救援训练。7.6.3、应急领导小组属下各组应该密切配合,按接警、出动、分工合作和临时处理等综合动作演练,检验应急方案是否符合实地要求。7.6.4、演练时要做好安全防护设施。7.6.5、演练要在不影响正常生产和生产秩序的情况下进行。8、冬、雨季施工措施8.1、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8.1.1、当气温低于10℃时,应停止连接层乳化沥青的洒布工作。8.1.2、当气温低于10℃时,应停止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8.2、雨季施工措施8.2.1、掌握天气预报的气象趋势及动态掌握好天气预报,以利安排施工,做好预防的准备工作,根据当地气象水文资料预报,有预见性地调整有关项目工作的顺序,尽量避免暴雨对施工的不利影响。8.2.2、雨季施工时,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和场的联系,缩短施工长度,做到随摊随压,各工序更加紧密衔接;运料车辆和施工现场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及路肩排水;当遇雨或下层潮湿时,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混合料应全部清除。9、环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1 9.1、应在交叉口地段搭设临时警示物,指派专人进行交通指挥、协调,减少施工对周边的影响。9.2、施工区内应保证道路通畅、平坦、整洁,材料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施工废料集中堆放,及时处理。9.3、现场应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布置,施工设备随施工不同阶段进行场地布置和调整。9.4、强化环保管理,定期进行环境检查,及时处理违章事宜,请示汇报环保工作,做到文明、环保施工。9.5、消除施工污染,场地废料、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得污染水源、灌溉渠道,采用渗井或其它措施处理,工地垃圾及时运到指定地点。机具或含有油污的操作用水,采用过滤的方法或沉淀池处理,使生态环境受损降到最低程度。9.5.1、拌和场的施工垃圾及污物主要是超温混合料和除尘器排除的粉尘,采用撒水降尘后装运至环保部门认可的添埋场添埋处理,对粉尘易扬起位置加装围挡。9.5.2、、对拌和场的沥青油烟采用围挡限制电捕集的方法治理,使其排放满足国家环保要求。9.5.3、、施工现场的施工垃圾主要是切边、局部处理产生的废弃混合料,应采取集中收集,施工结束后统一清运环保部门认可的添埋场添埋处理。9.5.4、、喷洒粘层油应封闭交通,对街沿流水石等附属工程进行防护,在4级以上的风力下停止喷洒乳化沥青,以免污染环境。9.5.5、、施工噪声的控制:施工现场各种机械应加强检修、保养,防止因故障造成噪声音增大,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