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50 KB
- 1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锥螺纹钢筋接头工艺标准(417-1996)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直径16~40mm的热轧Ⅱ、Ⅲ级同级钢筋的同径或异径钢筋的连接。所连接钢筋直径之差不直超过9mm。 采用锥螺纹钢筋接头应经设计人员同意。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 2.1.2 连接套应符合以下要求: 2.1.2.1 有明显的规格标记(如 32或 32)。 2.1.2.2 锥孔用塑料密封盖封住。 2.1.2.3 同径或异径连接套尺寸在表4-25的规定范围。 连接套规格尺寸表 表4-25连接套规格标记外径不小于 (mm)长度不小于 (mm) 16、 16 25-0.565-0.5 18、 18 28-0.575-0.5 20、 20 30-0.585-0.5 22、 22 32-0.595-0.5 25、 25 35-0.595-0.5 28、 28 39-0.5105-0.5 32、 32 44-0.5115-0.5 36、 3648-0.5125-0.5 40、 4052-0.5135-0.5 2.1.2.4 锥螺纹塞规拧入连接套后,连接套的大端边缘应在锥螺纹塞规大端的缺口范围内(图4-36)。 图4-36 2.1.2.5 有产品合格证。 2.1.2.6 连接套应分类包装存放,不得混淆和锈蚀。 2.1.3 主要机具: 2.1.3.1 钢筋套丝机:型号为SZ一50A,或其它可套制直径16mm及以上的Ⅱ、Ⅲ级钢筋的套丝机。 2.1.3.2 量规:量规包括牙形规、卡规和锥形螺纹塞规。
牙形规是用来检查钢筋连接端的锥螺纹牙形加工质量的量规。 卡规是用来检查钢筋连接端的锥螺纹小端直径的量规。 锥螺纹塞规是用来检查锥螺纹连接套的加工质量的量规。 2.1.3.3 力矩扳手:力矩扳手必须经计量管理部门批准,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生产厂生产的产品。力矩扳手需定期经计量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扭力仪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准使用。检定期限每半年一次,且新开工工程必须先进行检定方可使用。 2.2 作业条件: 2.2.1 操作工人(包括套丝的工人)必须经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2.2 接头位置应符合规定。 2.2.3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钢筋下料→钢筋套丝→接头单体试件试验→钢筋连接→质量检查 3.2 钢筋下料可用钢筋切断机或砂轮锯,不得用气割下料。钢筋下料时,要求钢筋端面与钢筋轴线垂直,端头不得弯曲、不得出现马蹄形。 3.3 钢筋套丝: 3.3.1 套丝机必须用水溶性切削冷却润滑液,不得用机油润滑或不加润滑液套丝。 3.3.2 钢筋套丝质量必须用牙形规与卡规检查,钢筋的牙形必须与牙形规相吻合,其小端直径必须在卡规上标出的允许误差之内,锥螺纹丝扣完整牙数不得小于表4-26的规定值。 锥螺纹丝扣完整牙数 表4-26钢筋直径 (mm)完整牙数不小于 (个)16~18520~22725~288321036114012 3.3.3 在操作工人自检的基础上,质检员必须每批抽检3%,且不少于3个,并填写检验记录(见附表1)。 3.3.4 检查合格的钢筋锥螺纹,应立即将其一端拧上塑料保护帽,另一端按规定的力矩值,用扭力扳手拧紧连接套。 3.4 接头单体试件试验:
3.4.1 试件数量:每种规格接头,每300个为一批,不足300个也作为一批,每批做3根试件。 3.4.2 试件制作:施工作业之前,从施工现场截取工程用的钢筋长300mm若干根,接头单体试件长度不小于600mm。将其一头套成锥螺纹,用牙形规和卡规检查锥螺纹丝头的加工质量(图4-37)。当其牙形与牙形规吻合,小端直径在卡规上标出的允许误差之内,则判定锥螺纹丝头为合格品,然后再用锥螺纹塞规。检查同规格连接套的加工质量。当连接套的大端边缘在锥螺纹塞规大端缺口范围内时,连接套为合格品。 图4-37 3.4.3 接头的拧紧力矩值应符合表4-27的规定值。 接头的拧紧力矩值 表4-27钢筋直径 (mm)1618202225~283236~40拧紧力矩 (N·m)118145177216275314343 3.4.4 试件的拉伸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 3.4.4.1 屈服强度实测值不小于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 3.4.4.2 抗拉强度实测值与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小于1.35(异径钢筋接头以小径钢筋强度为准)。 如有1根试件达不到上述要求值,应再取双倍试件试验。当全部试件合格后,方可进行连接施工。如仍有1根试件不合格,则判定该批连接件不合格,不准使用。 3.4.4.3 填写接头拉伸试验报告(见附表2)。 3.5 钢筋连接: 3.5.1 连接套规格与钢筋规格必须一致。 3.5.2 连接之前应检查钢筋锥螺纹及连接套锥螺纹是否完好无损。钢筋锥螺纹丝头上如发现杂物或锈蚀,可用钢丝刷清除。 3.5.3 将带有连接套的钢筋拧到待接钢筋上,然后按表4-27规定的力矩值,用力矩扳手拧紧接头。当听到力矩扳手发出“卡塔”响声时,即达到接头的拧紧值。钢筋连接的操作见图4-38(a)、(b)、(c)所示。连接水平钢筋时,必须先将钢筋托平对正用手拧进,再按图示操作。 图4-38(a)同径与异径接头连接;(b)单向可调接头连接;(c)双向可调接头连接 3.5.4 连接完的接头必须立即用油漆作上标记,防止漏拧。 3.6 质量检查:在钢筋连接生产中,操作工人应认真逐个检查接头的外观质量,外露丝扣不得超过1个完整扣。如发现外露丝扣超过1个完整扣,应重拧或查找原因及时消除。不能消除时,应报告有关技术人员作出处理。 专职质量检查人员要抽查接头的外观质量,并用力矩扳手抽检接头的拧紧力矩,并填写抽检记录(见附表3)。发现不合格时应及时处理。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4.1.2 连接套的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 4.1.3 接头的强度必须合格。 每种规格接头,每300个为一批,不足300个也作为一批,每批做3根试件作拉力试验。 检验方法:检查接头拉伸试验报告。 4.1.4 接头拧紧力矩值的抽检必须合格。 梁、柱构件:每个构件抽验1个接头。 板、墙、基础底板:一个楼层每1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100个也作为一批,每批抽验3个接头。 抽查接头的拧紧力矩值必须全部合格。如有1个构件中的1个接头达不到规定的拧紧力矩值,则该构件的接头必须全部逐个拧到规定的力矩值。 检验方法:检查锥螺纹钢筋接头施工抽检记录。 4.1.5 钢筋的规格、接头的位置、同一区段内有接头钢筋面积的百分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或尺量检查。 4.2 基本项目: 锥螺纹接头的外露丝扣不得超过1个完整扣,否则应重新拧紧接头或进行加固处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成品保护 注意对连接套和已套丝钢筋丝扣的保护,不得损坏丝扣,丝扣上不得粘有水泥浆等污物。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必须分开施工用和检验用的力矩扳手,不能混用,以保证力矩检验值准确。 6.2 钢筋在套丝前,必须对钢筋规格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如发现钢筋端头弯曲,必须先进行调直处理。钢筋边肋尺寸如超差,要先将端头边肋砸扁方可使用。 6.3 钢筋套丝,操作前应先调整好定位尺的位置,并按照钢筋规格配以相对应的加工导向套。对于大直径钢筋要分次车削到规定的尺寸,以保证丝扣精度,避免损坏梳刀。
6.4 对个别经检验不合格的接头,可采用电弧焊贴角焊缝方法补强,但其焊缝高度和厚度应由施工、设计、监理人员共同确定,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的人员才能施焊。 6.5 锥螺纹接头施工应由具有资质证明的专门施工队伍承包施工。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7.2 钢筋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7.3 连接套合格证。 7.4 接头强度检验报告。 7.5 接头拧紧力矩值的抽检记录。锥螺纹钢筋接头拉伸试验报告 工程名称: 结构层数: 构件种类: 附表1钢筋横断屈服极限屈服强度屈服强度实测值强度极限实测值规格面积拉力拉力强度极限屈服强度标准值屈报强度标准值(mm)(mm2)(kN)(kN)(kN/mm2)(kN/mm2)(倍)(倍)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18-1996)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的现场拌制。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别及牌号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告。 2.1.2 砂:砂的粒径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砂中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3%;混凝土强度等级500强制式6090120自落式90120150强制式606090
自落式9090120 注:l.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系指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开始卸料止的时间; 2. 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3. 冬期施工时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 3.7 出料:出料时,先少许出料,目测拌合物的外观质量,如目测合格方可出料。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出尽。 3.8 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 3.8.1 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一个工作班至少两次。 3.8.2 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混凝土拌合物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离析。不符合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及时调整。 3.8.3 在每一工作班内,当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如下雨或原材料有变化),应及时检查。 3.8.4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 3.8.5 按以下规定留置试块: 3.8.5.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8.5.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8.5.3 对现浇混凝土结构,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8.5.4 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应按规定留置抗渗试块。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可根据技术交底的要求确定。为保证留置的试块有代表性,应在第三盘以后至搅拌结束前30min之间取样。 3.9 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搅拌: 3.9.1 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拌制应采取冬施措施,并应及时采取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措施。 3.9.2 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3.9.3 冬期施工宜使用无氯盐类防冻剂,对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宜使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如掺用氯盐类防冻剂,应严格控制掺量,并严格执行有关掺用氯盐类防冻剂的规定。 3.9.4 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3.9.5 冬期拌制混凝土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水及骨料的加热温度应根据热工计算确定,但不得超过表4-29的规定。
拌合水和骨料最高温度 表4-29项 目拌合水骨 料标号小于5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80℃60℃标号大于5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60℃40℃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并宜在使用前运入暖棚内存放。 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100℃,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投料顺序为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 3.9.6 混凝土拌制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拌制时间应取常温的1. 5倍。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3.9.7 冬期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除遵守3.8条的规定外,尚应进行以下检查: 3.9.7.1 检查外加剂的掺量。 3.9.7.2 测量水和外加剂溶液以及骨料的加热温度和加入搅拌机的温度。 3.9.7.3 测量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时的温度和浇筑时的温度。 以上检查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测量检查四次。 3.9.7.4 混凝土试块的留置除应符合3.8.5条的规定外,尚应增设不少于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分别用于检验受冻前的混凝土强度和转入常温养护28d的混凝土强度。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混凝土所用水泥、骨料、外加剂、混合料的规格、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单。 4.1.2 混凝土的强度评定应符合要求。 检查方法:检查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报告及强度评定资料。 4.2 基本项目: 4.2.1 混凝土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4.2.2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符合要求。 检查方法:现场测定及检查施工记录。 4.2.3 冬期施工时,水、骨料加热温度及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应符合要求。 检查方法:现场测定及检查施工记录。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 混凝土强度不足或强度不均匀,强度离差大,是常发生的质量问题,是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防止这一质量问题需要综合治理,除了在混凝土运输、浇筑、养护等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外,在混凝土拌制阶段要特别注意。要控制好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要认真执行配合比,严格原材料的配料计量。 5.2 混凝土裂缝是常发生的质量问题。造成的原因很多。在拌制阶段,如果砂、石含泥量大、用水量大、使用过期水泥或水泥用量过多等,都可能造成混凝土收缩裂缝。因此在拌制阶段,仍要严格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认真执行配合比,严格计量。 5.3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差,坍落度不符合要求。造成这类质量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水灰比影响最大;第二是石子的级配差,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第三是搅拌时间过短或太长等。解决的办法应从以上三方面着手。 5.4 冬期施工混凝土易发生冻害。解决的办法是认真执行冬施的有关规定,在拌制阶段注意骨料及水的加热温度,保证混凝厂的出机温度。 5.5 要注意水泥、外加剂、混合料的存放保管。水泥应有水泥库,防止雨淋和受潮;出厂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应复试。外加剂、混合料要防止受潮和变质,要分规格、品种分别存放,以防止错用。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6.1 水泥出厂质量证明。 6.2 水泥进场试验报告。 6.3 外加剂出厂质量证明。 6.4 外加剂进场试验报告及掺量试验报告。 6.5 混合料出厂质量证明。 6.6 混合料进场试验报告及掺量试验报告。 6.7 砂子试验报告。 6.8 石子试验报告。 6.9 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6.10 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报告。 6.11 混凝土强度评定记录。 6.12 混凝土施工日志(含冬施日志)。 6.13 混凝土开盘鉴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金属饰面板安装工艺标准(926-1996)
- 钢筋电渣压力焊工艺标准(415-1996)
- 钢筋电渣压力焊工艺标准(415-1996)
- 高压喷射注浆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 03轻钢龙骨隔断墙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市政工程及公路工程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标准(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
- 岩棉外保温施工工艺标准(外墙装饰面,附节点图)
- 曳引驱动电梯轿厢安装工艺标准
-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409-1996)
-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标准(407-1996)
- 交通标志施工工艺标准(公路工程)
- 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 内墙抹石灰砂浆施工工艺标准
- 内墙混合砂浆施工工艺标准(抹灰施工)
- 加气混凝土条板墙面抹灰施工工艺标准
- 加气砼砌块、空心砖砌筑施工工艺标准
- 剪力墙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