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00 KB
  • 31页

十八层住宅楼基坑支护毕业设计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题目:×××楼基坑支护方案二、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根据现场情况,运用所学知识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针对《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和相关规范、规定,通过参考有关资料文献,更加经济合理地选择方案,并进行分析,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在方案中,力求完整细致,真正能在施工中起到指导作用。通过编制本方案,能够更好地在实际中运用专业知识,并灵活地结合实际情况,比选合理经济可行的方案,使专业知识在使用中提高。三、主要技术指标:确定挖土深度H,放坡级数N,放坡坡度,验算放坡安全系数K,分析整体稳定性。四、进度与要求:序号时间进度主要内容阶段要求备注16月1日~6日确定论文选题,填写任务书,交学习中心选题要明确26月7日~15日针对选题对实地进行调研针对题目,勘查现场收集资料36月16日~7月6日收集资料,研究分析材料,拟定提纲围绕题目查阅有关书籍文献,做必要的调查统计,掌握真实的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明确清晰的思路和论点,构建论文提纲47月10日~8月25日撰稿,翻阅资料,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起草论文综合运用所收集的资料、数据和调研结果,进行分析与说明,用材料支持观点,得出相应的结论。58月26日~9月12日修改正文、定稿在教师指导下修改定稿,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意见进行修改。经老师审核后,最后定稿,并打印装订成册。69月13日将论文交学习中心装订后交学习中心,待评阅28 一、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1、《×××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筑设计院,工程编号(0767)〕2、甲方提供的×××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总平面图,桩位图等;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连云港市软土地地基深基坑支护技术规定》(LGJ98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10、《江苏建筑施工》11、《施工技术》施工技术杂志社出版12、《建筑安全》建筑安全杂志社出版13、《建筑施工》建筑施工杂志社出版14、《连云港建筑业》学习中心:××职教中心班  级:专  业:土木工程学 生:×××指导教师:    ×××       28 目录第一章前言1一、编制依据1二、基坑工程特征1三、工程地质概况2第二章基坑支护5一、方案选择5二、设计要求6三、放坡设计计算7四、施工部署9五、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机构12六、深基坑支护的监测12第三章土方工程15一、土方施工准备工作16二、土方开挖18三、基坑开挖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原因和频率19四、基坑放坡面细石混凝土护坡20五、土方施工的安全要求21六、基坑排水23七、基坑开挖应急措施及预案24第四章致谢28附参考资料2928 摘要:×××楼是由×××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由×××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十八层住宅,本工程座落在××县县城的东西主干道黄海路南侧,框架剪力墙结构,层高2.9米,地下一层,层高3米,采用高强管桩基础,基坑挖深4.2米,现场比较宽敞。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考虑经济有效节省,通过现场勘查,比对地质勘察资料,采用放坡开挖的施工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论证,同时为方案的实施提出了要求。关键词:基坑支护方案第一章前言一、编制依据:1、《×××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筑设计院,工程编号(0767)〕2、甲方提供的×××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总平面图,桩位图等;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连云港市软土地地基深基坑支护技术规定》(LGJ98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二、基坑工程的特征:1、基坑工程本身是个临时性工程,但基坑工程是多种学科和技术相互交叉的工程,是多种复杂因素互相影响的系统工程。2、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复杂、变化因素多,事故可能性较频繁,是建筑施工工程中最具有挑战性的技术上的难点。3、基坑工程也是一个环境保护工程,它必须保证临近建筑物和市政公用设施、地下管线的安全,所以,基坑工程不仅要对基坑施工的安全要有保证,而且对基坑的稳定和位移控制要求很严。28 4、基坑工程包括:挡土、支护、防水、降水、挖土等许多紧密联系的分项环节,其中的某一环节发生失效,均将会导致整个基坑工程,甚至后期建筑工程的失败。5、在软土、高水位及其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基坑工程,很容易产生土体变形、滑移,基坑失稳,桩体移位、断裂,坑底隆起,支挡结构严重漏水、流土以致破坏等病害,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也会造成很大威胁。6、基坑工程施工周期长,从开挖到完成坑内建筑后全部隐蔽,常常要经历多次降雨、周边堆载、振动、施工失当和其它偶发事件的不利条件,其安全度的随机性较大,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7、软土地基更具有特殊性触变性:当原状软土受到振动后,土结构就会被破坏,强度降低,软土很快变成稀释状态,极易产生侧向滑移、沉降等现象。流变性:在剪应力作用下,土体发生缓慢而长期的剪切变形。高压塑性:压缩系数大。低强度:在其不排水时抗剪强度一般在10Kpa以下。低透水性:其透水性能弱。在加载初期,常出现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影响地基沉降,使沉降的延续时间加长。不均匀性:本工程中淤泥层还局部夹薄层粉细砂。软土地区的时空效应十分重要(考虑其空间受力状态和随时间而改变的应力与变形状态称为时空效应)。三、工程地质概况:(一)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该项目位于××县城青口镇黄海路路南,拟建园西路西。(原×××建工集团办公楼区场地,原有老建筑物巳拆除)周边环境:基坑南侧有在建10层楼房,相距38米(最近处),北距黄海路路中心30米,路宽36米;西相距16.7m处有五层已建楼房,东距拟建园西路路中心线9.5米(最近处)。拟建楼房平面位置如图1.1.(二)地质条件28 根据勘查报告揭示,拟建场地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以内的土层分布自上而下依次为:图1.1拟建楼房平面位置28 ①杂填土:杂色,土质不均匀,主要由粘性土、碎砖、碎石、砂砾等建筑垃圾组成;稍湿,稍密状态。平均厚度1.1m。②粘土:灰褐色夹灰黄色,土质较均匀,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饱和,可塑。场区内普遍分布,平均厚度1.72m。③淤泥质粘土:灰~灰黑色,土质较均匀,干强度及韧性低,饱和,可塑。场区内普遍分布,平均厚度2.96m。以下土层工程性质均好于上面土层,且不在开挖影响范围内,故此处不再赘述。基坑开挖深度影响范围内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1.1。序号厚度h(m)重度γ(KN/m3)内聚力C(KPa)内摩擦角φ(°)类型11.10.000.000.00杂填土21.7214.4037.5014.00粘土32.9611.4016.407.90淤泥质粘土表1.1土层地质勘探数据表本场地属黄淮海冲积平原,地下水埋深较浅。场地中粘土层和淤泥质粘土层均是本基坑开挖有关的主要土层。而这两层土赋水性较差,渗透水性较差,基本为不透水层。场地地下水上部主要为潜水,水量较小,有利于基坑开挖。但为了防止突发性的降雨,应开挖明沟以便进行排水。若基坑内有少量积水(对基坑影响不大),可通过明沟集水坑排除。为防止因扰动造成第(3)层淤泥质粘土土的土层强度降低以及地下水压力变化,导致基坑突涌发生,开挖时应减少对基坑底部的机械扰动。同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三)、挖土深度的确定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50m,目前基坑周围自然地面平均绝对标高约5.05m(即相对标高-0.45m);地下室底板板底(含垫层)相对标高-4.65m;确定计算开挖深度为:整体开挖深度:H=4.65-0.45=4.20m28 第二章基坑开挖方案本工程基坑深度达-4.65m,深基坑的开挖和支护是一项关键性的分部工程,尤其在赣榆县这样的沿海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除了放坡就必须支护,虽然深基坑支护是临时性的工程,但支护不当常会造成深基坑事故,带来较大的损失。深基坑开挖实际上是一个土应力释放过程和地下水流通路径改变的过程:由于土应力释放就会造成基坑周边土体原始平衡状态的破坏,出现各种变形现象。如果这种变形值超过允许值,坑周土体就可能产生较大的位移或坍塌。再之,由于深基坑开挖,地下水被暴露,地下水流通路径发生改变,基坑就成了地下水排泄的空间,地下水的浸入,就会影响地下工程的施工。为了避免深基坑开挖对土应力的不利释放变形和地下水水动力的作用,所以深基坑开挖必须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从技术上考虑,深基坑支护要解决挡土和止水两大问题:一是维护坑周土体的稳定,不致产生坑周边土体有害的变形和较大的位移;二是制止被破坏流通途径的地下水侵入基坑,以利地下工程的正常、安全施工。所以深基坑支护应该起到:(1)承受由于基坑开挖卸荷所引起的土压力和水压力,限制坑周土体破坏或滑移。(2)阻止地下水直接流入基坑,并不使地下水过分下降引起附加沉陷。(3)保护基坑周围的施工环境,确保基坑周边的道路,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反映,该场地土主要是由海相的淤泥及粘性土组成,该场地地下水主要是上层土层中的潜水。而且拟建地下室基坑深度在4m以上,场地内的淤泥底埋深也大于5.7m,淤泥为高压缩性软土,其不排水抗剪强度标准值CUU=7.6Kpa,稳定性较差。场地内地下水以潜水为主,基坑内的软土及基坑底的粘土皆为不透水层。所以上部潜水及地表水为该基坑工程中防水的重点。一、方案选择:本基坑具有如下特点:1、周边较开阔,但西侧有已建五层建筑,北侧临交通要道黄海路,东侧距拟建园西路约10米。28 2、基坑场地地基土质自上而下为杂填土、粘土、淤泥质土,基坑底土质较差,为淤泥,需防止坑底隆起。综合场地地理位置、土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和周围环境条件,根据“安全、经济、方便施工”的原则,经多种方案比较,选择采用放坡大开挖的施工方案,基坑开挖放坡为一级放坡,放坡坡度设计为1∶1。二、设计要求:基坑工程安全等级可按二级考虑。(一)、考虑到今年雨水较多,本工程基坑挖土及地下室施工正值夏末秋初,为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放坡开挖的坡面必须采用细石砼护坡面,并在其中配制钢丝网。(60厚C15砼内配钢丝网)(二)、挖土:1、机械开挖土方在地表向下2.50m深以内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深度在地表2.50m深以下采用人工开挖为主和部分配合机械施工。2、挖土时,在-3.0标高以下必须采用人工分层、对称、均衡开挖土方,每层深度为0.5米,土方及时运走。回填预留的土方置于6倍基坑深度以外。3、基坑周围严禁超载(包括运土设备和挖土机械),且不应大于20KN/㎡;4、在开挖过程中,注意坡面的保护,不得在其上堆放重物。5、基坑开挖时,有专人现场监护,防止超挖。对桩位处应特别注意,在桩顶处应留有不少于600㎜厚土体用于人工修整;在边坡范围内应留有不少于200㎜厚土体用于人工修整。(三)、坑底施工:1、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施工垫层,留排水沟及排水井,及时清除坑内集水。严禁土体暴露时间太长。2、基坑底部排水沟内填透水强的碎石,基坑角部设置集水井,用潜水泵随时抽干基坑积水。3、地下室承台基坑与集水井基坑支护可采用砖模支护。28 4、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先施工较深承台,立刻做承台垫层并砌筑承台砖模,待砖模达到强度要求后,立刻回填填土并夯实。(四)、回填土:1、地下室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基坑回填施工。2、素土回填,每层300分层夯实,其余要求详见地下室设计要求;三、放坡设计计算:(一)基本计算参数:1、地质勘探数据见表1.1基坑外侧水标高-0.05m,基坑内侧水标高-5.35m;2、基本计算参数:地面标高-0.45,基坑坑底标高-4.65m;3、地面超载:按作用在基坑外侧均布荷载20KPa计算,标高-0.45m;4、放坡参数:放坡级数为一级坡,坡高4.2m,坡宽4.2m,坡角45°,平台宽10m。(二)整体稳定性计算:采用平面滑动法,边坡稳定性系数按下式计算:rVcosθtgϕ+AcKs=公式2.1rVsinθ式中γ——岩土体的重度(kN/m3);c——结构面的粘聚力(kPa);ϕ——结构面的内摩擦角(°);A——结构面的面积(m2);V——岩体的体积(m3);θ——结构面的顷角(°)计算结果见表2.128 计算步数安全系数Ks滑裂角(度)圆心X(m)圆心Y(m)半径R(m)第1步1.9126.45-2.002.9412.42表2.1稳定性计算结果Ks=1.91>1.3满足要求边坡计算滑动线如图2.1示图2.1边坡计算滑动线28 四、施工部署:1、基坑深度在地表以下2.5m深以内采用机械开挖和部分人工配合施工,基坑深度在地表以下2.5m深以下采用人工挖土为主、小型机械配合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2、地面排水:四周边外做一道截水沟,并在基坑四周设一道护栏,防止雨水流进基坑。3、土方开挖及基坑排水:采用分段分层,上层机械挖土和下部人工挖土的挖土方式。本工程挖土至底板后,考虑基坑内地下水和地表水,建议在承台、地梁及地下室底板垫层下干铺200厚碎砂石垫层,上面再做100厚C15砼垫层。利用盲沟使地下水自动流向排水沟及积水井,然后把水用水泵排出基坑外。基坑开挖平面图见图2.2,剖面图见图2.3。4、施工顺序:配合打桩单位→放线→工程桩、塔吊桩施工→塔吊基础施工→机械挖土方至-2.95m→护坡→基坑内人工挖土方至-4.65m(人工自中间向四周分块分层开挖土方)→护坡→承台、地梁挖土并砌砖胎模→垫层、排水沟→浇注地下室底板→浇筑地下室外墙、顶板→防水层施工→回填土。5、砼浇筑方法:建议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工艺浇注混凝土。6、基坑上部设置围护栏杆,防止施工时,发生人员、机械等的不安全事故。7、安全通道:地下基坑上下设置安全通道,放坡施工处设置砖砌踏步,宽1500,踏步面层抹1:2水泥砂浆20厚。在基坑上边口外1.5米地面用C15砼硬化并向外坡向以利排水,踏步两侧设护拦。防护栏杆见图2.4五、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一级注册建造师)项目副经理×××(二级注册建造师)技术负责人×××(工程师)技术员×××(助理工程师)测量员×××质量员×××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28 施工工长×××土方队长×××施工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28 图2.2基坑开挖平面图图2.3基坑开挖剖面图28 图2.4防护栏杆六、深基坑支护的监测深基坑工程支护变形将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和正常进展,又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但深基坑支护工程又是一个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系统工程,尚存在一些未知因素,要想用一种精确计算的结果来预先确定深基坑工程的变形动态是不现实的。所以,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监测工作就起到了独特的作用。通过各种监测测试手段可以获取客观变形动态,以此来判断深基坑支护的稳定性和支护效果,也可以随时发现异常现象,便于立即采取必要措施,避免事故发生。1、要求保持监测的连续性,进入关键施工工序时应增加监测的频率,并及时整理分析原始数据,一旦出现危害周边环境的趋势,及时发出警告,以便采取紧急措施。2、应特别加强雨天和雨后的监测,并对可能危害支护结构安全的水害来源进行仔细观察,并采取应急措施。3、如遇异常情况及时停工,并会同建设、监理、质监、设计等单位共同处理。鉴于深基坑支护监测的重要性,郑重建议建设方选择有监测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本工程的监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规定了监测内容和具体要求:1、支护结构水平位移2、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变形28 3、地下水位4、桩、墙内力5、锚杆拉力6、支撑轴力7、支杆变形8、土体分层竖向位移本工程深基坑支护也应要求监测:1、桩顶水平位移2、桩顶沉降3、土体侧向变形4、桩身变形5、坑底隆起6、坑底地下水位7、道路的位移和沉降8、周围地下管线的位移附:土方开挖坡体水平位移的报警限值:土方开挖坡体的水平位移大小和速率:在通常情况下,土方开挖坡体的水平位移设计值与基坑开挖深度之比为0.35%~0.5%。如果大于0.7%就应密切注意事态的发展。同时必须准备紧急抢救措施。当土方开挖坡体的水平位移速率达到2.5~5.5㎜/d,应密切注意事态发展,如连续三天出现这种速率,就意味着破坏性灾害即将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析报警的同时,应把水平位移的大小和位移速率结合起来,水平位移的大小是与位移速率有必然的关联的。28 第三章土方工程深基坑土方开挖工程是基坑工程的重要部分,基坑土方如何组织开挖,将决定挖土的速度,而挖土的速度又将影响基坑工程工期的长短,而且还影响支护结构的安全和变形值。甚至对地下水的处理是否达到预期目的,都要靠挖土阶段来进行检验。所以说,基坑工程的成败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基坑土方的开挖。深基坑土方开挖必须遵循“分层开挖,对称均衡,严禁超挖”的原则。深基坑土体开挖本身就是地基卸载。土体中压力减少,土的弹性效应将使基坑底面产生一定的回弹变形。回弹变形的大小,与土的种类、是否浸水、基坑深度、基坑面积、暴露时间长短及挖土顺序等因素都有关系。如基坑内有积水,则底面土层的抗剪强度降低,回弹变形增大。回弹变形过大很可能还会影响建筑物的后期沉降。尤其在软土地区由于开挖和降水均会引起土中水的改变,而且土骨架又具有蠕变特征。由于影响回弹变形的因素比较复杂,回弹变形的计算尚难准确。但在土方开挖施工中可以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来减少基坑的回弹变形。如:设法减少土体中有效应力的变化;减少基坑暴露时间;防止基坑土浸水等。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挖土速度过快,即土体卸载快,会使土体迅速改变原来土体的平衡状态,土体中有效应力变化加大,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特别是呈流塑状态的软土地基对水平位移极为敏感,针对打桩完毕后的基坑开挖,须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所以本工程的深基坑开挖土方时一方面要保护好已打的桩,防止碰撞,另一方面更加防止挖土过快,高差过大而使已打桩受侧压力影响而倾斜,甚至移位。对于先打桩后开挖的基坑,由于打桩的挤土和动力波的作用,使原来处于静平衡状态的地基土遭到了破坏,由于土体形成了很大的挤压应力,孔隙水压力相对升高,会形成超静孔隙水压力,这样土的抗剪强度就明显降低,再加上开挖时应力释放,挖土高差形成一侧卸载的侧向压力,土体本身就很容易产生一定的水平位移,使先打的桩发生倾斜和水平位移。对于这个问题,最好是在打桩后停留一定的时间,待土中由于打桩积累的应力有所释放,孔隙水压力有所降低,被扰动的土体重新固结后,再开挖基坑土方。28 深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分层、分条、分块、对称、均衡地开挖,以期在每一时刻都利用土体地抵抗力形成的空间作用,形成对放坡稳定地支撑,减少坡度的变形和位移,提高基坑的稳定性,因而减少周围地层的移动。在软土地基的基坑开挖中,适当减少每步(即每层开挖深度)开挖土方的空间尺寸,并减少每步开挖未支撑前基坑挡墙所暴露的时间,是科学地利用土体自身控制地层位移的潜力,是解决软土深基坑稳定和变形问题的基本对策。深基坑开挖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坑内水位和排除地表水,严防地表水或坑内排出的水倒流、回渗入基坑内。本工程对基坑排水一是在坑周边上部设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浸入,二是在基坑内设置纵横盲沟和排水沟、集水井,及时降低基坑内水位和排出基坑内积水。除基坑内及时排水外,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也应尽快地施工垫层。本工程场地属II类建筑场地,土方工程量约××万立方米,为了优化劳动组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充分提高机械化程度,并鉴于本工程地质的实际情况,土方工程拟-3.0m以上采用机械(反铲挖掘机)大开挖人工配合的方法施工,以下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为0.5m。一、土方施工准备工作(一)、技术准备认真学习图纸,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掌握设计内容及技术要求,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项目部的技术、施工人员对各施工队进行技术及操作规程交底,以达到每个参与施工的人员都心中有数,杜绝一切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放线准备工作,计算出放线数据。并绘制简图,说明放线的具体步骤。(二)、生产准备首先施工现场必须清理整平,测量放线,定位校核,根据本工程的平面特征,合理布置临时设施和施工用电、用水的安排,接通施工用电、用水。为达到文明施工现场的要求创造条件。28 (三)、施工机具准备砼搅拌机JZC350型1台,反铲挖土机4台,1t翻斗车10辆,在工程开工前应进行维修保养调试,按计划进场,蛙夯、木工机具等在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按时进场就位。潜水泵6台,水平运输工具自卸汽车10辆,小推车40辆,铁铲40把整理进场见表3.1。在开挖期间,为了及时了解开挖时对周围及基坑的变化情况,要求技术管理人员跟班指导和督促施工。开挖期间,特别在下雨期间,对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要提前预见,做好应急准备。序号机械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挖掘机320台12、挖掘机305台13、自卸翻斗汽车15m3台84、小翻斗车台65、潜水泵台46、独轮车台407、砼搅拌机台1表3.1施工机械设备表(四)、作好排水设施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性排水沟,将坑底作业面水排到集水井,再设水泵排走;坑周边也设截水明沟、集中排水。排水沟纵向坡度一般不小于2%,使场地不积水。(五)、施工放线根据业主给定地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要求,引测到现场不易碰坏而又便于施工的地方。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轴线控制地测量和校核。对建筑物应做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核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设置龙门板,放出基坑挖土灰线、上部边线和底部边线和水准标志。龙门板桩离开坑缘2.0M,以利保存,灰线、标高、轴线应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场地整平和基坑开挖。控制网要避开基坑土方开挖、土方运输线路,并加以保护标志。沿地下室外围轴线向四周外侧撒出放坡的石灰线(按放坡要求及基坑内排水沟28 宽度),并在现场设4个标高控制点,以便施工中随时控制挖土深度。二、土方开挖(一)开挖方案的确定1、开挖路线:根据场地特点,采取连续式开挖路线。2、挖土:机械挖土只开挖表层土;计划-3.0m标高以上采用机械开挖,为了保护桩体,表层土以下部分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挖土为主至设计标高-4.65m;采用均匀对称开挖,每次挖深0.5M左右,严禁超挖。3、基坑的排水:因施工期己进入雨季,针对本工程基础工程量较大,施工周期达2个月之久,拟在基坑周边设置环形明暗结合排水沟及集水井,以便用潜水泵及时将沟槽内的水排出,以确保坑边坑底不积水和便利施工,确保坡体稳定。(二)基坑开挖1.基坑开挖程序一般是: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护坡→排水→整平→留足预留土层人工清理后浇筑垫层等。基坑开挖,上部应有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冲刷边坡,造成塌方和破坏基土。2.基坑开挖,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宽度,按放线分块(段)分层挖土。按设计规定进行放坡,以保证施工操作安全;挖土自上而下、分段分层、均衡对称进行。地下室根据施工图纸,分段进行开挖,挖土层厚度一次不能超过500㎜,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不够时及时修整,最后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清底。不论是机械挖土还是人工挖土,每步挖土深度规定为500㎜。3.采用机械挖土时,基坑开挖应尽量避免对工程桩的扰动,且应留足土层,防止土压力和机械侧向动力对工程桩产生破坏性影响。在挖土前,应在基坑四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至坑底50Cm。并在基坑四周围砌围堰,以防地面水流入基坑,同时,应经常检查支护情况,以防止坑壁变形。4.土方开挖要按土方开挖图的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以及挖出的土方运输等进行。弃土应及时运出场,不得在基坑边缘上侧临时堆土或堆放材料,以保证坑边边坡和稳定。28 5.本工程桩顶标高不一,开挖次序采取先整片挖至平均标高,然后再挖个别较深部位(如承台、地梁),以保证基底标高正确,避免超挖和土层遭受扰动。6.机械挖土时按照平面布置图要求做塔吊基础,塔吊基础可采用槽钢围护后先挖,浇筑砼。人工开挖的运出靠塔吊进行。7、土方开挖及基坑排水:采用分段分层,上层机械挖土和下部人工挖土的挖土方式。本工程挖土至底板后,考虑基坑内地下水和地表水,在基坑内沿四周设400×400排水沟,并做集水井,设专人负责,采用潜水泵即时排除坑内集水。在地下室底板垫层下干铺200厚碎石垫层,上做100厚C15砼垫层。利用盲沟使地下水自动流向排水沟及积水井,然后把水用水泵排出基坑外。8、护坡及排水措施:本工程地下室土方开挖采用大开挖,所以护坡及排水至关重要。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坑内,造成基坑塌方,基坑四周边外做一道截水沟。并在围护桩围檩四周设一道护栏,防止雨水流进基坑。基坑开挖完毕后,坡面用60厚细石砼保护,以防雨水冲破。(三)桩间土方开挖1、本工程基坑中有工程桩。桩间土方施工准备在已打完桩基的施工段中,土方全部采用人工为主开挖,先将工程桩四周的淤泥层先挖一个规定的深度,即0.5m,然后再大面积开挖。总之不能因为桩四周的土因开挖产生过大的高差而对桩身产生侧向挤压。2、桩间土方开挖时必须控制挖土标高。在桩上做出标记,随时控制标高的准确性,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特别是桩四周土后挖,待挖桩四周土时必须四周同时开挖,以免坑底土对桩形成侧压力。三、基坑开挖施工工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和频率根据以往深基坑开挖工程施工和有关资料查询的结果,深基坑开挖土方施工中可能会出现下列问题,现列表反映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和频率:问题的原因支护问题水处理问题边界堆载挖土问题其它频率30%30%15%15%10%表3.2出现问题的原因和频率1、支护问题:主要是放坡坡度偏陡,或在施工期没有及时护坡2、水处理问题:主要是止水不力,抽水不当,对地下水动力现象处理不及时。28 以上两点主要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其实放坡的稳定性已在放坡设计计算中考虑了,基本上不可能成为出现坡度太陡问题的原因。3、边界堆载和走车震动问题基坑周边无节制的堆载运输重车在坑边作业4、挖土问题在基坑内挖土时不分层,或分层分块不当,或挖土顺序不合理,都有可能造成基坑周边土体应力来不及调整,土体内应力迅速释放,从而造成桩体变形、断裂,甚至引起整体支护的失效。5、其它:施工人员不严格遵守施工规程和技术交底。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意识淡薄,相互协调关系不顺,延误抢险战机。随意修改设计,不尊重相关规范。以上几大点均属施工方施工组织和管理不当而引起,我方一定会引起高度重视,尽可能避免。四、基坑放坡面细石混凝土护坡(一)、施工操作工艺(1)施工前应刷坡,清除坡面浮土、杂物,坡顶和坡底应修成圆角,并在基坑上口的防护拦杆外侧设排水沟,局部松弱部位应挖除,用3:7灰土回填夯实。(2)护坡细石混凝土强度采用C15。(3)护坡由混凝土工进行浇筑、压抹,并随基层坚实土体的自然凹凸而凹凸一次成活,厚6cm,并在护坡混凝土中内配钢丝网。干燥刮大风天气,在终凝前应进行一次轻轻压抹,使裂缝愈合。(4)细石混凝土应随拌随用,拌合及使用细石混凝土不得超过60分钟,不得使用过夜的细石混凝土。(5)细石混凝土接缝在边缘应作成阶梯斜槎,在边缘减薄一半,接缝宽度小于50mm,接缝时要抹平抹实。(628 )对雨后坡上渗水,应在雨停不渗水间歇时加速进行。如渗水严重,宜在坡底部设泄水孔和引水沟,集中排除。(7)坡顶、坡底用水泥含量为上限的水泥土抹成圆角,并随坡平延200-300mm,以保护坡顶和坡底,防止损坏。(二)、质量标准(1)细石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2)基层应坚实,无松散颗粒、杂物、坡顶和坡底之转角部位应光滑平整。(3)细石混凝土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5mm,表面光整。(三)、成品保护(1)刮风、干燥天气,表面应适当护盖保养,防止干裂。(2)雨期施工,下雨天应停止作业,小雨天应停止作业,小雨天应在施工完30min后,中雨和大雨应在初凝后,方允许无遮盖雨淋,否则应进行覆盖。(3)冬期施工,气温在0℃以下,应覆盖保温材料,防止水泥土受冻破坏。(本工程施工不存在该现象)(四)、护坡安全措施(1)现场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高边作业应佩安全带。(2)采取在临时性脚手板上抹护坡时,严禁在同一垂线上同时站人上下操作。(3)如果采用塔式起重机吊移动式脚手架时,动作应缓慢平稳,严禁碰撞人、撞物和撞击坑壁。拴挂应牢固,移动架子上不得站人或放置工具材料。(4)施工用具、模板支撑、脚手材料,应避免碰撞坑壁和边坡。(五)、施工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注意防止因未随土体自然凹凸面抹实,致使部分土体外露,造成局部缺陷而使整体性破坏。同时注意避免坡顶和坡底转角未按规定抹成圆角或不设排水沟,而致坡顶损坏和烂根。(2)基坑顶部和底部应避免积水,通往坑壁土体的管线应予拆除或堵塞。汛期大雨后,应检查一次坡面,坡面出现下陷、脱空等现象时,应及时处理。28 五、土方施工的安全要求1、基坑开挖时,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在挖土机工作范围内,不许进行其它作业。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挖坡脚或逆坡挖土。2、基坑上下应先挖好阶梯,并采取防滑措施。坑四周应设安全栏杆。3、土方开挖过程中,基坑周围10M范围内堆载不得超过10Kpa,同时应及时外运土方,一部分土方就近存放,以便回填,严禁在基坑四周堆土。4、重物距土坡安全距离:汽车不小于3M;起重机不小于4M;土方堆放不小于1M;堆土高不超过1.5M;材料堆放不小于1M。5、当基坑较深或凉槽时间较长时,为防止基坑外侧失水松散或地面水刷、浸泡影响基坑稳定,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方法(在基坑放坡的上沿外侧应再做1m宽硬化的砼场地)。6、大开挖基坑边坡已暴露,在基坑底部进行人工开挖桩间土时,应随时注意基坑边坡的土壁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缝或部分松动、坍塌现象及时进行支撑,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土壁的进一步变化。(可用编织袋装砂成砂袋堆砌护坡脚)7、大开挖基坑在人工开挖桩间土时,基坑周围设置的安全保护警戒仍应设置,并设专人(安全员)每天进行巡视,以防安全事故发生。8、人工挖土,前后操作人员间距不应小于3米,不得对挖土,挖土人员操作时应该密切关注周围运土人员的位置。运土人员也应注意保持与挖土人员的一定距离。9、为保持环境卫生,避免运土车辆发生遗洒运土,装土不应装得过满,运土盖上苫布,工地附近100M由施工单位组织人员铺设草包,铲除道路上散落的泥土,冲洗汽车轮胎和道路等。10、经常与市容保持联系,通过咨询,共同把保洁工作做好。每天指派专人在现场洒水,防止扬尘。清扫运土车经过的场区道路和修补重车碾坏的路面,防止运土车再被颠洒。夜间施工土方运输车禁止鸣笛,以减少噪音,影响运输道路附近居民休息。11、施工现场的电缆线路应采用穿管埋地或沿墙、电杆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12、施工现场的配电系统设置室内总配电室和室外分配电箱或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三级配电(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配电箱门应外开,加锁。28 13、各级配电箱、开关箱应由防雨加锁措施,并设专人负责。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时,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别设置,照明线路接线要接在动力开关的上侧。14、每台用电设备应有自己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或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15、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的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有害介质中。也不得装设在宜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震动、液体侵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周围不得堆放杂物,以便于操作。16、电箱、开关箱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顺序为:送电操作: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停电操作:用电设备→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17、临时用电必须设专人管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非电工人员严禁乱拉乱接电源线和动用各类电器设务。对临时用电的线路及其设施,必须由专业电工每天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8、护坡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振动器进行试运转,振动器操作人员应穿胶鞋、应戴绝缘手套;振动器不应挂在钢筋上,湿手不能接触电源开关。19、运输商品砼罐车的轮胎在驰出工地前必须清理泥土,防止带泥土上路和遗撒现象发生,罐内余砼在指定地点排泄和清洗,严禁泥浆乱泄和泥浆水横流。同样砼输送泵和泵管清洗也必须防止泥浆水横流。20、现场委派专人进行进场罐车、汽车泵的交通指挥,以免发生交通堵车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六、基坑排水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工程地质资料,采用渗水沟与盲沟相结合及集水井排水。系在开挖基坑的四侧设置排水沟、中部设置盲沟排水,在四角和周边每隔20米设一集水井,使地下水流汇集于集水井内,再用水泵将地下水排出基坑外,排水沟深度应始终保持比挖土面低0.4~0.5米;集水井应比排水沟低0.5~0.8米,或深于抽水机进水阀的高度以上,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保持水流畅通,使地下水位低于开挖基坑底0.5米。集水井截面为0.8M×0.8M28 ,井壁也可用木方、木板支撑加固;至基底以下井底应填以20CM厚碎石,水泵抽水龙头应包以滤网,防止泥砂进入水泵;抽水应连续进行,直到基础施工完毕,回填土后才停止。排水沟尺寸为300×400,内填透水强的碎石,以达到滤水排水效果;沟底用砂浆或砼找成不小于5‰的坡度坡向集水井,这样就可以达到把基坑底的地下水排向排水沟后,再排入集水井泵出。七、基坑开挖应急措施及预案(一)、应急技术措施1、放坡坡体变形过大的应急措施若放坡坡体发生较大变形或产生较大裂缝,必将对基坑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除实行加强监测、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外,还应在现场准备应急砂袋备用,采用编织袋装土双排压坡脚,主要在坡跟将砂袋堆高堆实。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对其变形进行有效抑制,防止位移扩大。2、现场准备足够的应急管理物资水泥、φ100粗的园木、黄砂、编织袋、潜水泵、泥浆泵、等应急物质。3、如果坡体滑动较大、或坡面产生较大裂缝,也可在该处坡跟处将φ100粗的园木打入,作为坡跟的支护。(二)、应急管理措施1、在工程开工前首先建立以总包为主,各分包及业主、监理参加的抢险小组。对施工过程中无法预测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作足够的思想上、物质上、劳动力上的准备,一旦发现危险情况及时处理及解决,做到“先处理、后施工”,杜绝盲目施工。2、应急措施实施队伍常驻现场,处于待命状态,当保护管线和建筑发生危险后采取暂停施工,采取技术措施作初步处理、控制的同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组织抢险、加固。3、应急管理体系基坑开挖应急管理体系28 根据应急处理事件的特点必须事先建立管理网络,做到事先心中有数。对各部门责任人及社会有关方面建立关系,如万一遇突发事件发生可以不失时机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问题处理完毕,减少因延误时机造成的损失。4、应急管理实施将监控信息化实施中所得的各种图表、各类数值,及时向技术、安全、施工、质量等各部门传送。各部门得到信息后认真分析、处理,以利更好地指导施工,确保施工安全进行。通过分析比较,若信息数据超出规定的报警值时,一方面需加大监测信息的密度,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采取必要的应急防范措施,将危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三)、应急预案:见表3.3及图3.1工程名称三兴花园小区G楼基坑工程期限至地下室完成责任人×××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日期2008.5.25一、目的为有效防止事故扩大,降低员工生命危险,最大限度减小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由项目部成立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组长:×××成员:×××、×××、×××、×××、二、具体分工如下:王绪景负责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唐永军负责组织人员进行塌方处理。王泗珠、佘利波负责立即同医院、劳动部门的联系说明详细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李家清负责负责现场物资、车辆的调度。三、基坑事故应急措施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应急抢险指挥部。由指挥部按照程序上报公司和监理、甲方。2、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3、清除伤员口、鼻内淤泥、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4、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28 5、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6、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7、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8、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9、基坑:加强排水、降水措施;加强支护和支持加桩板等,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迅速运走坡边弃土、材料、机械设备等重物;削去部分坡体,减缓边坡坡度。10、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11、现场安全员应对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四、应急物资常备药品:消毒用品、应急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等物资。五、通讯联系医院急救中心120火警119匪警110工地现场值班电话:有关负责人电话:现场负责人:×××手机:质检员:×××手机:安全员:×××手机:技术员:×××手机:六、注意事项1、应立即停止施工。2、注意观察基坑周边建筑物或设备。3、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不能轻易放弃,必须坚持到底。表3.3基坑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28 按照第一项监测内容的监测频率得到数据并绘成曲线结构变形超过报警值通知有关单位及部门建筑结构设计单位设计单位总包及专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分析原因,商讨、制订针对性加固技术措施立即研究,调整施工方案实施加固措施实施调整方案继续施工观察加固后的效果对监测值的发展和变化作阶段总结基坑工程结束作完整的监测报告图3.1结构变形应急处理措施的工作流程28 第四章致谢在本方案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学习中心各位老师的精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感谢×××高级工程师的指导。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正,再次表示感谢!28 附: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1、《×××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筑设计院,工程编号(0767)〕2、甲方提供的×××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总平面图,桩位图等;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连云港市软土地地基深基坑支护技术规定》(LGJ98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10、《江苏建筑施工》11、《施工技术》施工技术杂志社出版12、《建筑安全》建筑安全杂志社出版13、《建筑施工》建筑施工杂志社出版14、《连云港建筑业》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