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8.50 KB
  • 29页

桩基工程桩检测方案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XX轨道交通XX线工程土建施工X合同段A站~B站区间工程桩检测方案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二○年月1 XX轨道交通XX线工程土建施工X合同段A站~B站工程桩检测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二○年月1 目录1概况11.1工程概况11.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概述21.3检测依据51.4检测目的51.5检测内容5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72.1基桩检测程序72.2试验原理72.3试验参数82.4试验程序82.5试桩要求92.6数据处理92.7仪器设备103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案113.1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案113.2基桩的声波透射法无损检测方案144工作配合215人员组织226保证体系236.1进度保证措施236.2质量保证措施236.3安全保证措施246.4服务承诺251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1概况1.1工程概况XX轨道交通XX线是连接房山新城两大核心组团(XX组团和良乡组团)的市郊线路,包括XX线主线及房山线西延伸段。XX线主线走向:西端起点站燕化站设于XX路与规划支路三十交叉口以北,站后设置折返线2股;出站后线路沿XX路中向东南方向走行,至XX路、房山站路交叉口设置老城区北站;然后线路继续沿XX路南行,至京周路转向东跨越石房铁路,至京周路南侧设置饶乐府站,该站为XX线主支线接轨站;随后,线路沿京周路南侧东行,在京周路、A交叉口东南侧设置A站,站后设置存车线1股;出站后,线路上跨大石河及拟建京石二通道;在京周路,次干道二路交叉口西南侧设置B站。在京周路、紫十路交叉口西南侧设置阎村站;出阎村站后,线路上跨京周路并转向北,过良坨路、阎东路后拐入规划支路东侧地块,并沿之走行,只大件路南,设大紫草坞站;随后,线路上跨大件路,并转向东行,过西六环匝道、闫崇路、西六环后,于大件路北侧、XX线阎村车辆段南侧、京石高速西侧设本线终点站阎村北站,该站同为房山线西延终点站,两线双岛同站台换乘,车站东端与阎村北停车场接轨。房山线西延伸段走向:线路西起车辆段站,出站后以R-400m曲线上跨京石高速,转至大件路,沿既有XX线出入段线南侧走行。过月华大街后,再以R-400m曲线向东转至长虹西路,与房山线苏庄站站后折返线衔接。线路全长2.3km。XX线主线线路全长14.4km,线路右线里程为SK0+000.000~SK14+409.293,均为高架线,沿线共设8座车站,平均站间距约1.9km,最大站间距在A站至B站,为3795.533m,,最小站间距在阎村站至大紫草坞站,为1099.038m。见图1.1XX轨道交通XX线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A~B站区间起于A站,沿京周路南侧向东,终止于B站。本区间起点里程为CK5+499.765,终点里程为CK9+153.878,区间全长为3677.533m。根据设计条件,本区间桥梁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双线小箱梁预制架设为主,局部采用钢梁或大跨度连续梁,一般地段标准跨径30m。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为Φ1200mm。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图1.1XX轨道交通XX线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1.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概述1.2.1工程地质根据XX市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XX轨道交通XX线(主线)工程勘察01合同段A站~B站区间》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勘察编号2011-050详-01),本次勘探最大孔深度50.00m深度范围内所揭露地层,按成因年代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一般第四纪冲洪积层和白垩纪地层等4大层,按地层岩性进一步分为9个大层及亚层。各层土的地层岩性及其特点自上而下依次为:(1)人工填土层粉土填土①层:褐黄色,松散~稍密,稍湿,含云母、氧化铁、砖渣、灰渣和植物根等,局部夹粉质粘土填土薄层;房渣土①1层:杂色,松散~稍密,稍湿,含砖块、灰渣和植物根等。卵石填土①3层:杂色,稍密,稍湿,含砖渣、灰渣,亚圆形,卵石最大粒径大于10cm,一般3~6cm,级配较差,以粉土和中细砂充填为主。本大层普遍分布,钻孔揭露厚度为0.30~5.50m,层底标高为37.49~58.81m。(2)新近沉积层粉土②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层:褐黄~黄褐色,中密,稍湿~湿,含云母和氧化铁等,偶含姜石,土质不均,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粉质粘土②1层:褐黄~黄褐色,湿,可塑,含云母和氧化铁等,土质不均,局部夹粉土薄层;粉细砂②3层:褐黄~黄褐色,中密,湿,含云母和氧化铁等。卵石-圆砾②4层:杂色,密实,湿,亚圆形,卵石最大粒径大于15cm,一般1~10cm,级配较好,卵石或圆砾含量约为总质量的60~70%,中粗砂充填,含漂石;局部为夹粉质粘土、中粗砂薄层。本大层普遍分布,钻孔揭露厚度为1.70~8.50m,层底标高为34.06~56.71m。(3)一般第四纪冲洪积层粉质粘土③层:褐黄~褐灰色,湿,硬塑,含云母、氧化铁,偶含有机质,局部夹粉土薄层;粉土③1层:褐黄~褐灰色,中密~密实,稍湿~湿,含云母、氧化铁和有机质等,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粉细砂③3层:褐黄色,中密~密实,稍湿~湿,含氧化铁等,偶含圆砾,局部夹粉土或粉质粘土薄层。本大层普遍分布,钻孔揭露厚度为5.50~18.80m,层底标高为39.31~49.53m。卵石-圆砾⑥层:杂色,密实,湿,亚圆形,卵石最大粒径大于15cm,一般1~10cm,级配较好,卵石或圆砾含量约为总质量的60~70%,中粗砂充填,含漂石;局部夹粉土、粘性土或砂类土薄层。粉细砂⑥2层:褐黄色,密实,湿,含云母和氧化铁等,偶含卵石或圆砾;粉土⑥4层:褐黄色,湿,可塑,含云母和氧化铁等,偶含有机质,局部夹粉土薄层。本大层普遍分布,钻孔揭露厚度为8.80~26.50m,层底标高为27.36~42.76m。(4)白垩纪沉积岩全风化砾岩⑨01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层:杂色,密实,湿,胶结程度差,岩芯呈碎屑状,手掰即碎;砾石一般粒径2~8cm,最大粒径可达20cm,局部夹全风化泥岩或全风化砂岩薄层。强风化砾岩⑨02层:杂色,密实,湿,泥质胶结,岩芯呈柱状,柱长一般约6~12cm,钻进较难;局部夹强风化砂岩和强风化泥岩薄层。全风化泥岩⑨11层:褐黄~褐红色,密实,湿,泥质结构,岩芯呈短柱状,柱长一般约10~20cm,手捏易碎,偶含碎石,局部夹全风化砾岩或全风化砂岩薄层。强风化泥岩⑨12层:褐红~褐黄色,密实,湿,泥质胶结,岩芯呈柱状,柱长一般约20~30cm,钻进略难,手掰易断,偶含碎石,局部夹强风化砾岩、强风化砂岩或砂质泥岩薄层。中等风化泥岩⑨13层:褐红~褐黄色,密实,湿,泥质胶结,岩芯呈柱状,柱长一般约30~50cm,锤击声脆,钻进较难,偶含碎石,局部夹中等风化砾岩或中等风化砂岩薄层。全风化砂岩⑨21层:灰黄~褐黄色,密实,湿,细粒结构,含氧化铁,岩芯破碎,手捏易碎,局部夹全风化砾岩和全风化泥岩薄层。强风化砂岩⑨22层:灰黄~褐黄色,密实,湿,细粒结构,岩芯呈柱状,柱长一般约10~15cm,钻进较难,局部夹强风化砾岩和强风化泥岩薄层。中等风化砂岩⑨23层:棕黄色,密实,湿,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柱状,柱长一般约15~25cm,钻进困难;局部夹中等风化砾岩和中等风化泥岩薄层。1.2.2水文地质(1)场地沿线地下水类型及特征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拟建XX线沿线主要赋存上层滞水(一)和潜水(二)。上层滞水(一)主要受大气降水、管道渗漏及农田、绿地灌溉等的补给而存在,本次勘察期间未见上层滞水(一)。本次详细勘察在西段标高37m左右见潜水(二),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圆砾~卵石层。(2)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地下水的动态是地下水补给量和排泄量随时间动态均衡的反映。当地下水的补给量大于排泄量时,地下水位上升;反之,当地下水的补给量小于排泄量时,地下水位就下降。各层地下水的动态各有其特点。上层滞水的动态随季节大气降水及管道渗漏的变化而变化,在古河道水文地质单元,上层滞水呈几乎被疏干的状态,不具有明显的多年连续升降趋势。在河间地块水文地质单元,随着地面环境的变化,农田变为住宅小区,地面硬化,大气降水垂直渗入补给量迅速减少,上层滞水的水位逐年下降。在仍为农田的地区,地下水位仍然很高,不具有明显的多年连续升降趋势。XX地区潜水的动态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每年7~9月份为大气降水的丰水期,地下水位自7月份开始上升,9~10月份达到当年最高水位,随后逐渐下降,至次年的6月份达到当年的最低水位,平均年变幅约为2~3m。一般情况下,潜水的动态受农田供水开采的影响,不直接受城市供水开采的影响,但由于潜水与承压水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当承压水头降低时,越流补给量增大,潜水水位也随之下降。1970年以前,XX市的城市规模和工农业生产规模发展速度较慢,地下水位下降速度缓慢。70年代以来,XX市开始大规模打井开采地下水,潜水水位逐年下降。1.3检测依据本次试验主要遵循的依据如下:&《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委托方、设计方对试验的要求1.4检测目的本次检测的目的是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5检测内容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和《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以及设计方对试验的要求,对XX轨道交通XX线工程A站~B站区间的基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并在试验前进行声波透射法桩身完整性检测,确保试验结果不受桩身缺陷影响,能真实的反映基桩实际承载能力。试桩设计参数表见表1.5。表1.5工程桩试验桩设计参数表桩号工程名称检测内容试桩数量(根)设计承载力特征值(kN)最大试验荷载(kN)GX85-5A站~B站区间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143068612GX86-4A站~B站区间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143318662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2.1基桩检测程序检测工作的程序,应按框图2.1进行:接受委托调查、资料收集制定检测方案设备、仪器检定前期准备重新检测,验证、扩大检测现场检测计算分析和结果评价检测报告图2.1检测工作程序框图2.2试验原理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荷试验,采用单循环慢(快)速维持荷载法。用钢梁、配重块做荷载反力装置,用油压千斤顶配合高压油泵施加反力荷载,对被试验的单桩进行加载、补载和卸载。与此同时调动桩周土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在基准梁上安装位移传感器,监测桩体位移量。所有试验数据均由静力载荷测试仪接收存盘,整个试验过程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由微机按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完成,详见如图2.2所示。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图2.2现场承载力检测示意图2.3试验参数按设计提供的数据,该工程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参数选取如下表所示。表2.3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试验参数表桩号工程名称试桩数量(根)最大试验荷载(kN)初级荷载(kN)单级荷载(kN)GX85-5A站~B站区间186121722.4861.2GX86-4A站~B站区间186621732.4866.22.4试验程序(1)最大加载量单桩抗压静载试验要求达到单桩设计荷载特征值的2倍。(2)加载分级加荷级差取最大加载量的1/10,第一级荷载加倍。(3)卸载分级每级卸载量为2个加载级的荷载值。(4)加载量测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每级加载后在第1h内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5)判稳标准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小于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6)卸载观测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7)终止试验条件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注:当桩顶沉降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小时尚未达到相对稳定。3)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4)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2.5试桩要求①静荷载试验桩按建设方、监理、设计的要求执行。②要求试验场地平整,单桩作业面积不小于12m×12m。③被试验桩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且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方可进行试验。2.6数据处理(1)数据处理内容1)根据试验资料提供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试验数据表。2)根据试验数据绘制Q-s曲线。3)根据试验数据绘制s-Logt曲线。4)根据试验数据绘制s-LogQ曲线。(2)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确定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1)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Q-s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2)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3)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并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取前一级荷载值。4)对于缓变型Q-s曲线可根据沉降量确定,取s=40mm对应的荷载值。对直径大于或等于800mm的桩,取s=0.05D(D为桩端直径)对应的荷载值。注:按上述四款判定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未达到极限时,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应取最大试验荷载值。2.7仪器设备试验仪器设备如下表所示表2.7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仪器设备表仪器及设备型号数量静力载荷检验仪JCQ-503E型1油压千斤顶QF630T-20b型2压力传感器GYB-10S型1位移传感器MS-50mm4荷载主钢梁FLL20000型2荷载副钢梁-100基准钢梁-2混凝土堆载配重1200吨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3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案3.1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案3.1.1.检测原理反射波法是在桩顶部施加竖向击振力,由此产生的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有明显的波阻抗界面时,将产生反射波。利用安装在桩顶部的传感器接收反射信号,经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依据波列图中入射波和反射波的相位、振幅、频率及波的到达时间等特征,判定桩身质量。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3.1.2检测前准备Ø检测前首先应搜集有关技术资料。Ø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击振设备、传感器及检测仪,检查测试系统各部分之间是否连接良好,确认整个测试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Ø桩顶应凿至新鲜混凝土面,桩顶平面应平整干净且无积水,并用打磨机将测定和激振点磨平。Ø应测量并记录桩顶截面尺寸。Ø混凝土灌注桩的检测应在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以后进行。3.1.3传感器安装和激振操作规定Ø传感器应安装在桩顶面,传感器安装点及其附近不得有裂缝或浮动砂粒存在。传感器的安装可采用橡皮泥等耦合剂,粘结牢固,并与桩顶面垂直。Ø对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激振点位置选择在桩中心,传感器宜安装在距桩中心1/2-2/3半径处,且距离桩的主筋不宜小于50mm。当桩径不大于800mm时不宜少于2个测点;当桩径大于800mm小于1250时,不宜少于3个测点;当桩径大于1250mm小于2000mm时,不宜少于4个测点;桩径大于2000mm时,低应变法不适用。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Ø激振方向应沿桩轴线方向。Ø瞬态激振应通过现场敲击试验,根据缺陷所在位置的深浅,选择合适重量的激振力锤和锤垫,及时改变锤击脉冲宽度。当检测短桩或桩的浅部缺陷时,采用轻锤高频短脉冲激振;当检测长桩的桩底反射信息或深部缺陷时,采用重锤低频宽脉冲。Ø采用力棒时应自由下落,采用力锤时应使其作用力方向与桩顶面垂直。Ø稳态激振在每一个设定频率下获得稳定响应信号,并根据桩径、桩长及桩周土约束情况调整激振力的大小。3.1.4测试参数设定Ø设定桩长为桩顶测点至桩底的施工桩长。Ø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2000Hz。Ø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和频域分辨率合理选择采样频率或采样时间间隔;时域信号采样点不少于1024点。Ø按计量检定结果设定传感器的灵敏度。Ø根据桩长合理设置采集仪采样频率、增益、平滑、指数放大、数字滤波、触发方式等参数。3.1.5信号采集和筛选处理Ø各测点的重复检测次数不应少于3次,且检测波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Ø当干扰较大时,可采用信号增强技术和多次平均方式进行重复激振,提高信噪比。Ø不同检测点多次实测时域信号一致性差时,应分析原因,排除人为和仪器等干扰因素,增加检测点数量,重新复测。Ø对存在缺陷的桩应改变检测条件重复检测,相互验证。3.1.6数据分析Ø桩身完整性分析宜以时域分析为主,辅以频域分析,并结合地质资料、施工资料和波形特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Ø桩身混凝土的波速cm可按下列公式计算: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式中cm-桩身波速的平均值(m/s)ci-第I根受检桩的桩身波速值(m/s)L-测点下桩长(m)ΔT-速度波第一峰与桩底反射峰间的时间差(ms)Δf-幅频曲线上桩底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Hz)n-参加波速平均值计算的基桩数量(n≥5)Ø桩身缺陷的深度x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x-桩身缺陷至传感器安装点的距离(m)Δtx-速度波第一峰与缺陷反射峰间的时间差(ms)c-受检桩的桩身波速值(m/s)Δf´-幅频曲线上缺陷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Hz)3.1.7评定标准表3.1.7桩身完整性判定类别时域信号特征幅频信号特征Ⅰ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Δf≈c/2LⅡ2L/c时刻前出现轻微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Δf≈c/2L,轻微缺陷产生的谐振峰与桩底谐振峰之间的频差Δf′>c/2LⅢ有明显缺陷反射波,其他特征介于Ⅱ类和Ⅳ类之间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Ⅳ2L/c时刻前出现严重缺陷反射波或周期性反射波,无桩底反射波;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使波形呈现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反射波缺陷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相邻频差Δf′>c/2L,无桩底谐振峰;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只出现单一谐振峰,无桩底谐振峰注:对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桩型和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因桩端部分桩身阻抗与持力层阻抗相匹配导致实测信号无桩底反射波时,可按本场地同条件下有桩底反射波的其他桩实测信号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3.2基桩的声波透射法无损检测方案3.2.1声测管埋设要点Ø本工程中桩径D为1.2m基桩,应埋设不少于3根管。Ø依据设计要求,声测管内径应不小于60mm,壁厚不小于3.5mm。Ø声测管下端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声测管连接处光滑过渡,管口高出桩顶100mm以上,且各声测管管口高度宜一致。Ø声测管沿桩截面外侧呈对称形状布置,以向北的顶点为起始点,按顺时针方向进行编号,见图2.2.1。图2.2.1声测管编号Ø声测管宜采用金属管,其内径不宜小于60mm,壁厚不小于3.5mm,声测管的连接宜采用套管焊接,套管长度为80mm左右,保证焊接质量,不能漏水。Ø声测管应牢固焊接或绑扎在钢筋笼的内侧,且互相平行,并埋设至桩底,管口宜高出桩顶100mm以上。沿声测管长度方向每隔2m绑扎一道铁丝。Ø声测管管底应封闭,管口应加盖。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3.2.2检测前准备Ø被检测的混凝土龄期宜大于14d,桩身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不应低于15MPa。Ø声测管内灌满清水,且保证通畅。Ø标定超声仪检测仪发射至接收的系统延迟时间。Ø准确量测声测管的内外径和相邻两声测管外壁间的距离,精度为1mm。Ø检查换能器的完好状态。3.2.3检测步骤Ø将发射与接收换能器通过深度标志分别置于两根声测管中的测点处。Ø发射与接收换能器以相同标高或保持固定高差同步升降,测点间距不宜大于100mm。Ø实时显示和记录接收信号的时程曲线,读取声时、首波波幅和周期值,宜同时显示幅频曲线及主频值。Ø在桩身质量可疑的测点周围,采用加密测点,或采用斜测、扇形扫测进行复测,进一步确定桩身缺陷的位置和范围。Ø将多根声测管以两根为一个检测剖面进行全组合,分别对所有检测剖面完成检测。Ø在同一根的各检测剖面的检测过程中,声波发射电压和仪器设置参数应保持不变。3.2.4数据分析Ø当因声测管倾斜导致声速数据有规律地偏高或偏低变化时,应先对管距进行合理修正,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当实测数据明显偏离正常值而又无法进行合理修正时,检测数据不得作为评价桩身完整性的依据。Ø平测时个声测线的声时、声速、波幅及主频,应根据现场检测数据分别按下列式计算,并绘制声速-深度曲线和波幅-深度曲线,也可绘制辅助的主频-深度曲线以及能量-深度曲线。=--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式中:i—声测线编号,应对每个检测剖面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连续编号;J—检测剖面编号;tci(j)—第j检测剖面第i声测线声时(μs);ti(j)—第j检测剖面第i声测线声时测量值(μs);t0—仪器系统延迟时间(μs);t—声测管及耦合水层声时修正值(μs);—第j检测剖面第i声测线的两声测管的外壁间净距离(mm),当两声测管平行时,可取为两声测管管口的外壁间净距离;斜测时,为声波发射和接受换能器各自中点对应的声测管外壁处之间的净距离,可由桩顶面两声测管的外壁间净距离和发射接收声波换能器的高差计算得到;—第j检测剖面第i声测线声速(km/s);Api(j)—第j检测剖面第i声测线的首波幅值(dB);—第j检测剖面第i声测线信号首波幅值(V);—领分贝信号幅值(V);—第j检测剖面第i声测线信号主频值(kHz),可经信号频谱分析得到;—第j检测剖面第i声测线信号周期(μs)。Ø当用平测或斜测时,第j检测剖面的声速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应按下列方法确定: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1.将第j检测剖面各声测线的声速值由大到小依次按下式排序:v1(j)≥v2(j)≥…≥≥…vi-1(j)≥vi(j)≥vi+1(j)…≥vn-k(j)≥…vn-1(j)≥vn(j)(1)式中:vi(j)—第j检测剖面第i声测线声速,i=1,2,……,n;n—第j检测剖面的声测线总数;k—拟去掉的低声速值的数据个数,k=0,1,2……;—拟去掉的高声速值的数据个数,=0,1,2,……。2.对逐一去掉vi(j)中k个最小数值和个最大数值后的其余数据,按下列公式进行统计计算:(2)(3)(4)(5)(6)式中:v01(j)—第j剖面的声速异常小值判断值;v02(j)—第j剖面的声速异常大值判断值;—()个数据的平均值;—()个数据的标准差;—()个数据的变异系数;—由表查得的与()相对应的系数。3.按k=0、=0、k=1、=1、k=2、=2……的顺序,将参加统计的数列最小数据vn-k(j)与异常小值判断值v01(j)进行比较,当vn-k(j)小于等于v01(j)时剔除最小数据;将最大数据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与异常大值判断值v02(j)进行比较,当大于等于v02(j)时剔除最大数据;每次剔除一个数据,对剩余数据构成的数列,重复式(2)~(5)的计算步骤,直到下列两式成立:vn-k(j)﹥v01(j)(7)﹤(8)1.第j检测剖面的声速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应按下式计算:式中:v0(j)—第j检测剖面的声速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Ø受检桩的声速异常判断临界值,应按下列方法判断:1.根据本地区经验,结合预留同条件混凝土试件或钻芯法获取的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与声速对比试验,分别确定桩身混凝土声速低限值v1和混凝土试件的声速平均值vp。2.当v0(j)大于vl且小于vp时vc(j)=v0(j)式中:vc(j)—第j检测剖面的声速异常判断临界值;v0(j)—第j检测剖面的声速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3.当vc(j)小于等于vl或大于等于v0(j)时,应分析原因;第j检测剖面的声速异常判断临界值可按下列情况的声速异常判断临界值综合确定:1)同一根桩的其它检测剖面的声速异常判断临界值;2)与受检桩属同一工程,相同桩型且混凝土质量较稳定的其他桩的声速异常判断临界值。4.对只有单个检测剖面的桩,其声速异常判断临界值等于检测剖面声速异常判断临界值;对具有三个及三个以上检测剖面的桩,应取各个检测剖面声速异常判断临界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桩各声测线的声速异常判断临界值。Ø声速υi(j)异常应按下式判定: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υi(j)≤vcØ波幅异常判断临界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波幅Api(j)异常应按下式判定:Api(j)<Ac(j)式中:Am(j)—第j检测剖面各声测线的波幅平均值(dB);Api(j)—第j检测剖面第i声测线的波幅平均值(dB);Ac(j)—第j检测剖面波幅异常判断的临界值(dB);n—第j检测剖面的声测线总数。Ø当采用信号主频作为辅助异常声测线判据时,主频-深度曲线上主频值明显降低的声测线可判定为异常。Ø当采用接收信号的能量作为辅助异常声测线判据时,能量-深度曲线上接收信号能量明显降低可判定为异常。Ø采用斜率法作为辅助异常声测线判据时,声时-深度曲线上相邻两点的斜率与声时的乘积PSD值应按下式计算。当PSD值在某深度处突变时,宜结合波幅变化情况进行异常声测线判定。PSD(j,i)=式中:PSD——声时-深度曲线上相邻两点连线的斜率与声时差的乘积(μs2/m);tci(j)—第j检测剖面第i声测线的声时(μs);tci-1(j)—第j检测剖面第i-1声测线的声时(μs);zi—第i声测线深度(m);zi-1—第i-1声测线深度(m)。Ø桩身缺陷的空间分布范围,可根据以下情况判定:1.桩身同一深度上各检测剖面桩身缺陷的分布;2.复测和加密测试的结果。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3.2.5质量评定声波透射法依据表3.2.5对桩身质量进行判定。表3.2.5声波透射法判定桩身完整性判定表类别特征Ⅰ类桩所有声测声学参数无异常,接受波形正常。存在声学参数轻微异常,波形轻微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内纵向不连续分布,且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Ⅱ类桩存在声学参数轻微异常,波形轻微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或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存在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内纵向不连续分布,且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Ⅲ类桩存在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但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存在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内纵向不连续分布,但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存在声学参数严重异常,波形严重畸变或声速低于低限值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内纵向不连续分布,且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Ⅳ类桩存在声学参数严重异常,波形严重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且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存在声学参数严重异常,波形严重畸变或声速低于低限值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或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注:1完整性类别由Ⅳ类往Ⅰ类依次判定。2对于只有一个剖面的受检桩,桩身完整性判定应按检测剖面代表桩全部横截面的情况对待。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4工作配合施工单位工作配合(需甲方协调事宜)①配合现场试验工作,协助乙方搬运吊装试验设备。②提供运输车辆和吊车所用道路及场地。③提供现场电源(380V、大于5000W)和现场照明,距检验桩位30m以内有闸箱,试验时确保不断电。④试验桩周围要求试验场地平整,单桩作业面积不小于12m×12m,地面需进行夯实碾压处理,要求处理承载力大于300kPa,两侧的荷载垫墩铺压砂石料,并用水准仪测平。⑤剔除桩头上部松软混凝土,露出坚实层,否则继续向下凿,直至达到要求。⑥考虑现场条件,为方便试验平台的搭设,且不影响后续承台的施工,建议将试桩桩顶接长至低于现地面标高25cm处。⑦将试桩钢筋笼主筋接长至桩顶,用环筋绑扎钢筋笼至上口,笼外安放5mm厚、高1200mm、内径同试桩直径的钢护筒,回填桩侧土。注意钢护筒与桩同心。⑧距钢护筒顶口平面下60mm、140mm、220mm处配置三层φ12加密钢筋网,网孔80×80mm,二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两级,且不低于C45,浇筑至钢护筒顶口,用高标号砂浆抹平,保证桩顶面水平,如图4所示。图4试桩桩头处理示意图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5人员组织检测工作不仅需要准确检测数据作为开展检测工作的良好基础,更需要地下工程、结构工程等相关专业知识对数据进行正确分析、评价。只有这样的技术团队才能够把检测测工作做好做实,让检测工作真正成为施工的眼睛,产权单位及业主的技术后盾,切实有力的保证工程的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完成。根据这些特点,召集了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了现有的检测队伍,具体组织机构与人员构成见图5。图5组织机构图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6保证体系6.1进度保证措施1)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安排使用资源。2)保证资源供应,做好人员及仪器设备的调配工作,提前做好材料准备工作。3)做好检测施工准备,加大前期投入,避免出现前期准备不足、后期工期紧张的不利局面。4)搞好各工作小组间的协调工作,搞好与业主单位的协调工作,及时处理基桩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干扰和技术问题,避免不必要的延误。5)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搞好安全和质量控制,避免因安全和质量问题引起停工、返工而导致工期延误。6)强化内部管理,及时反馈信息,及时协调各种工序交接及人员调配。6.2质量保证措施为保证检测数据及结果准确可靠,在检测报告的编制过程中,我单位严格执行内部三级审核制度,保证检测报告客观、公正,并对检测报告的准确性负责,绝不隐瞒检测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①检测人员熟悉并严格按照检测规程和方法,进行检测工作,同时做好数据记录。②检测人员对原始记录整理分析后编写检测报告并送交检测组组长复核。③组长复核通过的报告由组长送技术负责人审核。④最后基桩检测结论由专家顾问复核。质量管理体系见图6.2。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图6.2质量管理体系框图6.3安全保证措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确保检测安全为重点,消灭行车险性以上、人身重伤以上、机械大事故等安全责任事故,确保施工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零事故项目。全员参加,全面管理,充分体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在编制检测技术方案的同时,编制各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安全保证体系详见图6.3。图6.3安全保证体系框图制定具体的安全保障制度如下:(1)工作开展前学习安全生产的有关文件和规定,学习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做好安全检测的宣传、教育,增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2)建立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各作业小组组长对其小组的作业安全负责,并负责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和“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贯彻“谁主管,谁管安全”的原则。(3)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违反安全规程的人员,按其情节轻重作出相应的处罚,对安全事故苗头及时作出处理。(4)检测所用的电器、电缆必须有良好的绝缘效果,电动工具要有漏电保护开关,严格按照安全用电规程作业。6.4服务承诺我们的服务承诺:先进科学准确高效先进: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检查。科学:使用科学、合理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确保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基桩检测方案第26页共26页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现行标准、规程、规范及本公司制定的程序开展检测工作,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有效。高效:按规定的检测工作时限要求为委托方提供及时、优质的检测服务,同时保证安全生产。声明:1)质量方针与目标是本公司的质量方向与宗旨,全体员工必须学习、理解,并贯彻于所有质量活动中。2)全体员工必须树立服务客户的理念,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客户提供优良及时的服务。3)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搞好安全生产。XX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