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9.44 KB
- 62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XX南站路基工程施工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62
一.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前工程LXS-10标XX南站施工图纸。(2)铁道部颁布行业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10118—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3)国家、地方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等。(4)筹备组相关管理办法、管理规定。(5)现场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二、编制范围LXS-10标段XX南站起讫里程为DK487+650~DK490+200。三、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3.1工程简述DK487+650~DK490+200,位于XX省XX市境内,新建XX南车站路基工程基本与既有省道,国道公路斜交,呈东西走向穿越甘州区内,路基施工段落共计2.55km。3.2自然条件3.2.1地形地貌本标段位于XX市境内,地貌为河西走廊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西南高,东北低,相对高差约4.5米,地面纵坡倾斜坡度不大,为5‰-1062
‰,地貌多为耕地,沿线路有乡间公路及简易道路连通,交通条件相对便利。3.2.2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3.2.2.1水文地质条件按沿线通过的不同地貌区及岩性特征,可分为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冲洪积层。无地表水流,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1.23m。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3.2.2.2主要工程地质条件(1)地层岩性本标段底层分布主要第四系全新统(Q4)冲积层之砂质黄土,及上更新统(Q3)冲积层之粗圆砾土及卵石土。(2)地质条件本标段大多被第四系黄土覆盖,无不良地质。特殊岩土主要是湿陷性砂质黄土。3.3气象条件本段属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燥,旱季长、雨季短,降雨量较少且集中,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春、秋季多风,夏季短促,冬季寒冷。本工区最大冻土层深度123cm,为季节性冻土,时间由11月至翌年的3月,存在一定的冻融冻胀危害。3.4本工程的特殊性无碴轨道对路基的沉降控制要求非常高,尤其是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沉降控制,因此,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沉降控制是路基施工中的重点。3.5主要工程数量(1)路基填方:87万立方米(2)路基加固:①土工格栅:48万平方米②冲击碾压:18万平方米③换填:21万立方④挖除:9万立方(3)基床表层级配碎石:2.3万立方62
3.6设计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一级;(2)正线数目:双线;(3)速度目标值:200km/h及以上;(4)正线线间距:5m;(5)最大坡度:12‰,困难情况下不宜超过20‰;(6)最小曲线半径:困难3000m;(7)到发线有效长度:700m;(8)牵引种类:电力;(9)列车运行方式:自动控制;(10)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3.7水、电供应、通讯条件3.7.1生产、生活用水本工区范围内的河流只有黑河。生产、生活用水靠打井抽取地下水或利用当地既有机井供水解决。3.7.2电力供应从当地既有电力线路网T接电力线引至线路上,沿线路左侧布设临时贯通电力线路供应施工现场用电。3.7.3通讯条件当地移动信号网络覆盖较好,施工中配备一定数量的移动电话,便于保持与各方的随时联络和紧急情况下的及时信息反馈,确保通讯畅通。四.施工总体方案4.1施工组织机构为了加强管理,更好地按建设单位要求优质地完成该工程的施工任务,根据本施工段工程特点及工程分布情况,按照精干高效、职责明确、协调负责的原则,由中铁三局项目经理部一工区,全面负责本工程的实施。工区由工区长、工区总工、副工区长组成领导层,下设工程技术室、安质环保室、机械物资室、计划财务室、综合办公室、工程试验室等。详见“施工组织机构图4-1”。4.2施工任务划分及施工架子队配置62
根据工区的工程量及施工工期要求,施工架子队计划设1个路基土石方施工班组;1个地基处理施工班组。确保按期、优质、安全地完成工程任务,具体施工安排如下:4.2.1路基土石方施工安排1个路基土石方施工班组负责施工DK487+650~DK490+200段路基土石方。具体人员配置见“路基土石方施工组人员配置表4-2”。4.2.2路基地基处理施工安排1个路基地基处理施工班组该地基处理队负责施工DK487+650~DK490+200段路基地基处理;4.2.3路基内结构物、附属工程施工路基内结构物,附属物有专门的施工队伍负责。详见结构物、附属工程开工报告。4.3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4.3.1大临工程布置方案4.3.1.1施工运输便道施工便道统一设置在线路右侧。采用泥结碎石路面结构,路基底宽7.0m,路基面宽6.5m,厚度不小于20cm,设2%排水横坡,便道外侧设临时排水沟。4.3.1.2施工用电施工用电采用以地方电源供电为主、自发电为辅的方案。根据本工程的分布情况,局部地段以由地方既有变电站“T”接引入,再沿铁路线设置变压器及电力线路,并自备发电机以备应急供电,用电量小的工点采用当地农机电或自发电。安装1台500KVa固定变压器及1台315kva固定变压器,分别在线路沿线布置,沿线有电力工区施工干线,用于路基地基处理及桥涵施工生产、生活用电。DK488+400、DK489+850为固定变压器。4.3.1.3施工用水施工用水采用地下水,取水点位于XX南站内DK488+800右侧当地水井。生活用水利用附近村镇水源。62
4.3.2大临工程数量计划新建施工便道2.55km,级配(改良土)拌合站1座已经通过审批。4.3.3其他临时工程布置方案4.3.3.1驻地、生产、生活房屋工区驻地施工场地设生产区和驻地办公生活区。为减少临时征地,办公与生活区集中设置,分片布置,驻地办公生活区设办公室、职工宿舍、职工食堂、浴室、厕所等办公生活设施;生产区设配电房、加工车间等生产房屋。生活办公房屋统一采用彩钢板式结构。生产房屋采用砖混、砖瓦结构。生活区统一规划、集中布置,营区周围设围护,围护采用铁丝网或波纹板,涂以明显色彩。施工班组驻地以租用民房为主。施工驻地安排:工区驻地设在DK488+800右侧;改良土拌合站设于DK501+340左侧。路基施工班组驻地:路基队驻地设在DK498+600右侧;地基处理施工班组驻地:地基处理队驻地设在DK488+890右侧;施工班组利用附近民房建设生活区。4.3.3.2施工通讯工区、工程队工作人员配置移动电话,通过中国移动网络实现对外联络,满足施工组织需要。4.3.3.3弃土场弃土场设置位置充分考虑环保、水保要求,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按设计进行防护,施工结束后进行复耕、绿化。4.3.3.4材料库小型材料库建设在各施工队驻地范围内或者各工点附近选取合适位置修建,采用砖混结构房屋建设,每施工队按40m2预设。4.4施工平面布置详见路基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五.重难点工程及一般工程施工方案62
5.1总体施工方案构想5.1.1总体施工方案地基处理、填料施工设计、路基填筑、边坡防护、路基排水及沉降变形监测、分析等作为系统工程,并与相关工程、附属设施密切配合,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及质量检测工作,确保路基工程质量,实现路基系统功能。控制工程施工方案结合本工程主要以质量、安全、工后沉降要求高的特点,总体施工布置考虑多工作面、平行作业,并重点保证路基预压期、运梁通道的需要。即优先安排影响架梁工期的涵洞、路基填筑(并尽量使路基在梁体架设前达到卸载的要求)。工期安排上优先考虑交叉施工的工程,本着“前紧后松”的原则,尽量向前安排。以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填筑及预留堆载预压期作为控制,以路基地基处理的施工作为重点,兼顾其它工程,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工区驻地、班组驻地的建立本着立足施工、靠近现场的原则建立,驻地位置距离施工线路不超过1KM;临时工程建设按照正临结合,节约资源,注意环境保护的原则设置。机械设备本着专业化、适应性、先进性的原则选择使用;并选用先进检测设备,保证施工质量。配备功能齐全、性能先进的地基处理,改良土、级配碎石场拌、摊铺,路基填筑,路堑开挖及路基相关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实施机械化施工。施工中获得的工程地质核查资料、施工工艺及存在问题、试验检测数据、试验段路基各项施工参数、路基沉降变形分析及路堑高边坡变形监测等信息随机反馈到各相关环节中,形成“监测—分析—调整”循环,实行动态管理和信息化施工。施工中根据实际遇到的地质变化、设计方案的修改、施工计划的改变等情况,适时调整施工方案。5.1.2总体指导思想为确保施工总体方案及总目标的实现,本施工段安排总体指导思想为:精兵强将、设备优良、技术先行、重点保障、强化管理、均衡生产、确保工期、优质安全、重视环保、文明规范,确保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目标。62
精兵强将:组建一个精干高效、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强的现场领导组,抽调有丰富铁路施工经验、又有专业特长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设备优良:调入和配备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的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测量试验检测仪器,以设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技术先行:组织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上场,深入调查研究,弄清设计意图,认真学习新工艺、新规则,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确保新技术新工艺的顺利实施。重点保障:针对湿陷性黄土路基为本工程的重难点,在设备、人员、物资、资金上重点保障、按期完成,确保工期。强化管理:以人为本,以工程为对象,以保工期、保质量为目标,以合同为依据,强化工区的各项管理,充分挖掘各生产要素的潜力,确保目标的实现。均衡生产:施工中合理调配物资、设备和劳动力,在保证重点的同时,统筹兼顾、循序并进,避免忙闲不均,大起大落,实现同步建成。确保工期:保证在合同计划工期内完成全部工程。优质安全:把以往工程质量管理上的成功经验,综合运用到该工程上,贯彻ISO9001系列标准,确保“开工必优,一次成优”,争创精品工程。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标准工地建设,确保安全生产达到国家标准。重视环保:始终保持环保水保意识,充分认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对当地的重要意义。制定详细可行的环保方案和保证措施,按高标准规划、设计和实施,施工中随时检查环保设施的应用情况和最终效果,并及时制定改进方案,确保工程目标和环保目标的实现。文明规范:按照有关规定,切实抓好文明工地建设,做到施工场地标准化、施工操作规范化、施工工艺程序化。坚持“以人为本、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全新建设理念,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安全、优质、快速地完成该建设项目。5.1.3施工工期安排62
路基工程于2011年4月6日开工,路基本体填筑在2011年6月份完成。5.1.3.1施工准备(8天)2011年4月6日~2011年4月13日5.1.3.2地基加固(31天)地基处理2011年4月14日~2011年5月14日各段落工期安排如下:DK487+650~DK488+5002011年4月14日~2011年4月30日DK488+500~DK489+2182011年4月14日~2011年5月10日DK489+218~DK489+8002011年4月14日~2011年5月14日DK489+800~DK490+2002011年4月14日~2011年4月30日5.1.3.3填筑(46天)各段落工期安排如下:DK487+650~DK488+5002011年5月1日~2011年5月31日DK488+500~DK489+2182011年5月11日~2011年6月10日DK489+218~DK489+8002011年5月15日~2011年6月15日DK489+800~DK490+2002011年5月1日~2011年5月31日5.1.3.4预压沉降期(193天)各段落工期安排如下:DK487+650~DK488+5002011年6月1日~2011年12月1日DK488+500~DK489+2182011年6月11日~2011年12月11日DK489+218~DK489+8002011年6月16日~2011年12月16日DK489+800~DK490+2002011年6月1日~2011年12月1日5.1.3.5基床表层(30天)各段落工期安排如下:DK487+650~DK488+5002011年12月2日~2011年12月25日DK488+500~DK489+2182011年12月12日~2011年12月31日DK489+218~DK489+8002011年12月17日~2011年12月31日DK489+800~DK490+2002011年12月2日~2011年12月25日5.1.3.6路基附属工程(266天)2011年4月10日~2011年12月31日62
5.1.4施工形象进度计划见路基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5-15.2重难点工程及一般工程施工方案5.2.1路基工程概况本施工段XX南站路基施工里程DK487+650~DK489+200,路基施工段全长为2.55KM。路堤边坡设置C25混凝土预制块截水槽。空心砖边长20CM,高8CM.路堤边坡高度大于3m时,采用拱形骨架护坡,并在边坡内水平铺设宽度不小于3m的双向土工格栅。路基基底处理采用冲击碾压的方式进行处理。基床表层使用级配碎石填筑,基床底层采用A组填料填筑,基床以下路堤采用B组填料填筑,路堤填筑至下基床顶面时进行推载预压施工。为确保路基工程质量,路基内及路肩上各专业设备、电缆槽、接触网、声屏障等相关工程与路基主体工程同步施工。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采用的冲碾、换填渗水土工程数量大,是本段路基工程施工重点。5.2.1.1路基工程难点本段路基设计工点类型多,主要有:湿陷性黄土路基、基底处理路基(包含低填浅挖路基的基底处理等)。代表性工点有:冲击碾压路基、填方路基预压。1)地基加固控制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性,各地层分布变化较大,含水量不均,控制地基加固效果是地基处理的关键。2)路堤填筑控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路基压实效果,减少路基本体的压缩变形,使得路基改良土的拌制、填筑质量控制,为路基填筑的关键。3)路基工后沉降控制路基沉降变形要求标准高,控制减少路基工后沉降,满足无碴轨道铺设要求,是路基施工的主要难点。5.2.1.2路基工程施工顺序62
由于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铁路,首先应做好施工中的防、排水临时或永久性设施及主线上的水渠改移,以使路基工程尽快全面开工;对于运梁通道及预压地段优先安排,使其尽早进入预压期。5.2.2路基工程施工方案5.2.2.1总体布置方案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考虑工期要求。全段路基基底处理同时施工。5.2.2.2控制工程施工方案DK488+100~DK489+575.54段路基工程为本施工段的控制工程。该段路基是XX南站的站场,路基填方50多万方,地基冲碾处理,路基长度1.5公里,本工区路堤设计全部为堆载预压段,工程量大,工期紧张,采取加大机械设备投入、多班制、多工作面、大流水、小循环的施工方案。5.2.2.3施工平面布置方案按照“各种作业互不干扰、方便运输及工序衔接、便于组成连续作业线”的原则,结合地形特点、机械设备及结构物材料存量等因素,进行规划布置。施工段内重点土方工程设置贯通施工便道;综合考虑位置合理、施工用水、用电等因素,设置级配碎石拌合站1处,并按合理工艺流程进行机械设备、料场、工房等布置,形成位置合理、布置紧凑、满足不同施工阶段作业需要的有机整体。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5.2.2.4土方调配及填料施工方案基床以下路堤、基床底层、基床表层、过渡段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取土场取设在DK497+200右侧处,施工前对设计取土场及利用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施工中,对进场填料进行复查和试验,确保填料种类、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以试验数据分析改良土物理性质(颗粒级配、塑限、液限、塑性指数、击实试验参数)的变化、强度和水稳性的变化特点。级配碎石材料性能符合铁道部现行规定及设计要求,认真进行原材料分级、配合比的确定及室内击实试验,并在进行填筑工艺试验的基础上组织集中供应、规模生产。5.2.2.5施工技术方案62
路基工程施工中推行成熟的工法、工艺,并不断总结、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测试方法。认真核查地质资料,地基处理按照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制定施工工艺,配置施工机具,并进行各项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基床表层以下路堤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基床表层按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整修“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填料摊铺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级配碎石的摊铺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进行,顶层采用摊铺机摊铺。过渡段级配碎石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路基施工完成后保证足够的调整期及沉降观测期,并进行工后沉降分析,堆载预压地段先期组织施工,并满足工后沉降控制要求。路基防护及排水、相关工程及附属设施按照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制定施工工艺、配置施工机具,按设计施作到位。5.2.2.6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控制方案①路基沉降变形控制方案设置精密控测网,用以作为重要观测点沉降板,路基面观测桩的沉降变形观测。沉降观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观测精度不低于1㎜。路基变形监测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路基填筑期间的监测,主要监测路基填筑期间地基沉降及路堤坡脚边桩位移,控制填筑速率;第二阶段:路基填筑完成后,自然沉落期及预压期的变形监测,直到工后沉降分析可满足无碴轨道铺设要求为止。利用实测数据推算最终沉降量,根据工点具体情况,选择与工程实际情况较为吻合或接近的方法推算最终沉降量、工后沉降量及沉降速率;第三阶段:铺设无碴轨道施工期间的监测;第四阶段:铺设轨道后及试运营期的监测。②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方案62
路基工程安排合理的沉落放置时间,以确保工后沉降、不均匀沉降满足要求,并为下道工序施工创造条件。针对不同地基条件下的各种地基加固措施,施工前进行工艺性试验,确保施工质量及地基加固处理措施的有效性,满足工后沉降的控制要求。③相关工程等施工方案接触网支柱基础、电缆槽、综合接地、连通管道、声屏障基础等相关工程与路基工程同步施工,采取措施,确保成型路基的完整性、整体质量、稳固与安全。5.3重难点分项及一般分项工程施工方案5.3.1路基基底处理针对湿陷性黄土的地质条件及分布状况,对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应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消除处理范围内的湿陷性,其二是提高地基承载力,提高地基的变形模量,减少压缩(固结)变形。压缩变形在荷载加上后是一定发生的,如果量值过大将会影响工后沉降。因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改变黄土结构,增加黄土密实度,达到消除黄土湿陷性的目的;路基施工严格按《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控制,并进行工后沉降观测、分析,达到无碴轨道铺设条件的要求。路堤填筑前,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基底面清理平整,达到路基基底处理施工机械能够进场的标准。5.3.2路堤工程5.3.2.1路堤填筑⑴路基填筑采用推土机和平地机分层摊铺,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施工中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施做。⑵施工准备①A组填料和B组填料,填筑全面开工,根据DK497+473.3-DK498+025试验区段确定的路基填筑、压实、检测有关的工艺参数、压实机械、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来指导施工。②按照要求的取土地点采取土样进行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分析,进行击实试验,测定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重,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验证设计参数,为现场灰剂量控制提供依据。(3)施工顺序62
在垫层施工结束后,路堤地段填筑B组填料。5.3.2.2双向土工格栅⑴在地基处理完成后,在地基面上铺设卵砾土垫层或水泥改良土垫层,其顶面不低于原地面。垫层压实标准与基床底层相同。垫层内铺两层抗拉强度不小于120KN/m的双向土工格栅,从而进一步增强地基处理、防水封闭的效果。两层土工格栅的间距为0.2m。⑵施工准备原材料的检验:土工格栅按进场批次进行抽检,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⑶施工设备选择自卸车运输填料,用平地机平整,自行式压路机压实。⑷施工顺序:在地基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的施工。5.3.2.3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⑴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厚40cm,分二层铺筑,压实厚度为20cm,厂拌法拌制混合料。级配碎石拌合站设1个。路基全部进行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⑵施工准备①对基床底层进行检测签证,测定压实度、孔隙率、地基系数、动态变形模量Evd,测试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和客运专线的验标中的要求,然后对基床底层表面进行整修,测定平整度、横坡、中线、边线,应符合规范要求,并洒灰打桩,标出里程。②理论配合比的选定根据现场原料的筛分结果及《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中对填料的级配要求,试验室进行室内配合比选定,测定混合料的相对密度、级配。试验室选定配合比,供现场使用。⑶施工机械WB400t/h拌合机、ZL50装载机、自卸汽车、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TITAN410摊铺机。5.3.2.4堆载预压施工⑴62
堆载预压前,先设置垂直沉降观测点、水平位移观测桩。堆载预压施工前,先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基床底层施工完毕后,对基床底层进行清理,清除一切杂物及尖锐物,再在基床底层顶面铺设一层土工布。预压加载分期、分级进行。加荷时应严格控制加荷速度。控制方法是每天测定边桩的水平位移与垂直升降。地面沉降速率不超过10mm/d。边桩水平位移要控制在3~5mm/d,边桩垂直上升不超过2mm/d。若超过上述规定数值,停止加荷或减荷,待稳定后再加荷。加荷预压时间由设计规定。待地基平均沉降速率减小到不大于2mm/d,方可开始分期、分级卸荷,但要继续观测地基沉降和回弹情况。⑵土方表面用一层土工膜进行覆盖,以防止水土流失。堆载预压时间根据设计确定,现场沉降观测控制。5.4施工要素的配备5.4.1劳动力组织5.4.1.1劳动力组织原则5.4.1.1.1使用劳动力原则本着满足施工需要均衡生产、动态管理、组织专业化施工队伍的原则,进行劳动力管理,确保人力资源满足本标段的工程施工需要。根据本段工程项目类别、工程量大小及施工工期,合理配置劳动力,满足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的要求。劳动力的配备遵循:计划、动态、合理的原则进行。计划:根据各专业作业队承担的任务大小及工期情况和施工条件、做好施工劳务计划,编制需上场的劳动力数量及专业工种情况。动态:按照需上场施工人数和工种情况,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适时组织分批进场,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随着工程按计划进展和完工,劳动力采用动态管理,及时进场和退场,以减少成本支出和管理难度。合理:根据工程的特殊情况,现场科学组织施工,同时注意工序之间的衔接和搭配,尽量避免窝工,怠工等不良现象、杜绝人力资源的浪费。5.4.1.1.2劳动力技能培训62
工程施工前,对劳动力分专业、分工种进行技能和安全质量知识培训,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安全质量意识,满足专业施工对劳动技能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培训的内容包含工程概况、安全标准、安全知识、质量标准、工期要求、劳动定额、操作规程、劳动保护等。技能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现场操作演示、现场指导、现场考核等方法综合进行,授课老师由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制定奖罚措施,将劳动技能与劳动者个人利益挂勾,激发劳动者提高劳动技能的热情,从而以高技能保证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以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保证工序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最终实现本标段工程的高效益及高质量。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5.4.1.2劳动力组织计划根据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计划、工程量大小,并结合各分项工程专业特点和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制定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见“劳动力组织计划及劳动力计划直方图5-2”5.4.1.3劳动力进场计划组织人员分批进驻现场。管理人员大约36人进场后,先办理交接桩手续、进行全线精测、修建临时生产生活房屋、施工便道及水电管路安装;调查材料来源、单价、签订供料合同;组织机械材料设备进场;组建工程试验室,配齐工程所需的试验设备。5.4.1.4劳动力保证措施根据劳动力需用量计划,人员需要量大,需要的技术工人多,保证合格施工人员如期进场,是本工程组织工作的重点之一。采取如下措施保障:(1)主要施工人员利用公司现有技术工人。(2)工区组织施工人员分工种、分批次培训,考核合格,凭上岗证上岗。保证人员素质达到施工要求。(3)制定劳动力资金使用计划,提前准备足够的资金,保证工人工资按时兑付,保证施工人员的稳定。62
(4)主要管理人员和各工种技术骨干原则上节假期间不得离开岗位,如确需离开工作岗位,采取换班休息制。节前应备足劳力,按施工生产的出工需要留有一定的余地,防止因作业人员的离开而影响生产。5.4.2施工材料计划5.4.2.1材料供应原则1超前计划、均衡生产原则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按资源供应能力和需求,做到超前计划,按时供应,强调保障,避免过多储存和供不应求,材料分批进场,短期储存,略有富余。2把好材料质量关原则所有材料的供应厂家的选定,均必须通过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并确认合格后方可签订供货合同。材料进场必须经过工地检验合格,并经标识后,方可投入使用。保证不因不合格材料,影响施工质量。3计划明确、职责明确原则材料供应由机械物资室负责调查、采购和管理,试验室负责取样检测鉴定。工区根据施工需编制材料采购计划,经工程技术室审核后采购供应。5.4.2.2主要工程材料采购方式本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钢材、水泥、土工合成材料等),除业主招标确定供应的以外,将由局指挥部统一组织招标采购。确保进场材料为招标范围内的合格产品。砂、石料等地材选用检验合格,且经业主、监理认可的合格材料。5.4.2.3主要工程材料数量及供应计划详见“主要材料供应及进场计划表”主要材料需用量表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水泥t4618P.O42.52土工格栅m226万双向25kN/m、双向120kN/m5.4.2.4材料供应保证措施根据工程实际和材料供应情况,及时研究预测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工程施工需要。62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项目主要领导为首的物资应急领导组。施工前充分、认真调查和评估市场及分供方的生产供应能力,加强与合同以外厂家、经销商的联系,以备急需。加强信息收集,建立信息库,及时分析、预测市场动态和走势,为提前采取措施提供参考。保证施工中的物资储备,必要时扩建库房,加大库容。财务设立物资应急专用储备资金,以应对市场变化。加强运输保障,保证施工区内道路畅通和运输车辆完好,并预备应急运输车辆。定期对分供方的合同履约情况做出评估,及时终止已不再具备履约能力分供方的合同。5.4.3主要机械设备计划5.4.3.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本工程需用的专用、特种设备主要是地基处理专用设备。对于检测设备根据施工需要配齐。各项设备,尤其是专用特种设备,进场后应组织技术、操作、维护人员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根据工期安排,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见机械设备配备计划表。5.4.3.2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试验、测量、检测仪器见主要检测设备配备计划表六.主要施工方法和主要施工工艺6.1原地面处理路堤填筑前,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基底面清理平整,达到路基基底处理施工机械能够进场的标准。当基底土密实且地面横坡缓于1:10时清除草皮杂物,地面横坡为1:10~1:5时,将原地表土翻挖压实符合设计要求,地面横坡陡于1:5时,自上而下挖台阶,台阶顶面作成4%的内倾斜坡。沿线路横向挖台阶宽度、高度满足设计要求,沿线路纵向挖台阶宽度不小于2.0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以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辅以人工进行施工。原地面处理后的外观符合下列要求:62
基底无草皮、树根等杂物,且无积水;原地面基底密实、平整,坑穴处理彻底,无质量隐患;横坡符合设计要求。6.2换填路基基床表层填筑级配碎石,基床底层厚度范围内填筑A组填料,基床以下路堤填筑B组填料,地基处理换填渗水土。根据换填深度选择机械或人工施工。采用挖掘机或推土机挖除换填深度内表层的土层,达设计深度。挖除需换填的土层,将底部整平;如果底部起伏较大,设置台阶或缓坡,按照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开挖宽度不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换填施工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自卸汽车运输换填料,后倾法卸料,推土机摊铺,平地机平整,压路机碾压至规定压实度,分层填筑,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施工工艺流程参见“换填施工工艺框图”。6.3冲击碾压DK487+650~DK490+200段路基基底处理采用冲击碾压施工。冲击压实采用拖式冲击压路机。冲击压路机静态压实能力20~25KN·m重16t,行驶速度12~15Km/h,冲击能不小于20KJ。施工由地基处理范围两侧开始向中心碾压,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冲击压实次数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和沉降量控制值或现场施工时以冲击轮轮迹高差小于15mm来控制冲击压实次数。冲击碾压的加固范围要在路堤坡脚外3m范围进行。冲击压实时均匀碾压。相邻两段冲击压实搭接长度不小于15米。冲击压实前,要及时对地基适量洒水,使水份充分渗透,然后冲击碾压。冲击压实15遍左右后,平地机大致整平,再冲击压实。冲击碾压完成后,表层的松土重新刮平,并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冲击压实施工的质量控制及处理效果的评价标准符合现场试验确定的结果。施工工艺流程见“冲击碾压施工工艺框图”。6.4卵砾石垫层62
XX南站施工里程是DK487+650~DK490+200段路基基底处理采用冲击碾压施工完成后,在基地铺设0.5m厚的卵砾石垫层,中间铺设两层抗拉不小于120KN/M的双向土工格栅。6.4.1施工顺序(1)、地基处理施工完成并检测合格后进行垫层施工,首先在地面上放样出垫层和土工格栅的范围并用白灰洒出。(2)、垫层厚度0.5m,采用卵砾石垫层(掺P.042.5水泥50Kg/m3)卵砾石粒径要求≤50mm,含泥量不大于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压实标准与基床底层相同,垫层顶面高程一般与原地面高程相同,但不低于原地面高程。(3)、路基基底共铺设0.5m厚卵砾石垫层,先铺设10cm厚的卵砾石垫层,人工配合推土机和平地机进行平整,平整完成后用压路机静压3遍,之后铺设第一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宽度应在坡脚内侧0.5m,每侧折回2m,高度为10cm;铺设完成后再铺设20cm厚卵砾石,进行平整碾压,碾压完成后检测卵砾石层的压实指标,其压实标准与基床底层相同,检测合格后再进行第二层土工网格栅铺设,铺设方法与检测方法与第一层相同,之后再填筑20cm厚的卵砾石垫层进行平整、碾压。(4)、土工格栅上填筑卵砾石时,采用先填两边、后填中间,避免挤动卵砾石,使土工格栅松弛。(5)、土工格栅施工:卵砾石垫层内横向铺设二层抗拉强度不小于120KN/m的双向经编土工格栅,铺设应从一端向另一端铺设,土工格栅连接采用搭接方式,搭接宽度不小于30cm,用尼龙带或扎丝绑扎,搭接部分每隔1m采用U型圆钢固定于地面上,必须拉紧展平固定,并应与路基面密贴不得有褶皱扭曲。施工工艺流程见“卵砾石垫层施工工艺流程图”6.5基床以下路堤填筑6.5.1填料选择基床以下填料采用B组填筑。施工中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62
施工前根据选取的A、B填料的取土场进行核实,填料的质量需满足铁路路基填料分组要求,填料中碎石的最大粒径不超过7.5cm,其抗风化能力及风化程度应符合现行《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10115)试验及现行《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22)。强风化的软岩不得用于路基填筑,易风化的块石不得用于路堤浸水部分,且不同尺寸的石碴填料应级配填筑。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全幅水平摊铺,平地机精平,振动压路机碾压。6.5.2填料的运输用于运送填料的自卸汽车每车所装填料数量大致相等。6.5.3混合料摊铺、整形、压实1)摊铺根据DK497+473.3-DK498+025试验区段确定的路基填筑、压实、检测有关的工艺参数,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2)填筑、摊铺、整形、压实地基处理完成检测复合地基质量合格后进行桩顶垫层的施工。B组或C组中的碎石、砾石类填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精平、振动压路机碾压。采取路堤全宽水平分层填筑压实的施工方法。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下层准备→分层填筑→填料精平→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洒水养生。摊铺混合料前对经检测合格的下承层的表面进行拉毛、润湿处理,以利于上下层粘结。为了控制好松铺厚度,在摊铺填料前先在下承层上用石灰打出方格网。通过松铺厚度、汽车每车所载方量,计算出每格内应卸车数,指定专人指挥卸车。然后使用推土机摊铺整平,目测层面大体平整、有路拱。然后用振动压路机快速稳压1遍,以暴露其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整平,中、边桩挂线检测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及时整修。最后用平地机精平,精平时测量人员在现场跟踪测量,指派专人指挥平地机司机精确整平。施工工艺见“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框图”。⑶路堤边坡压实62
为保证路堤边坡压实度要求,路堤填筑时每侧加宽50cm,碾压从路基边坡位置向中间进行,碾压遍数根据DK497+473.3-DK498+025试验区段确定的路基填筑参数来确定。6.6基床6.6.1基床结构及填料基床由表层和底层组成,表层采用0.4m厚的级配碎石,底层2.3m厚范围内采用A组填料填筑。基床表层和底层的底部采用向两侧倾斜4%的横向排水坡。基床底层填料采用取土场的土方过筛后使用,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采用外购,经场拌后使用。6.6.2基床底层A料填筑施工首先对基床底层下承层中线、高程、平整度、几何尺寸及压实度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基床底层填筑。填筑前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基床底层填料用自卸汽车运到摊铺现场,根据计算好的每车料的摊铺面积,等距离堆放,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摊铺、碾压。已填筑完成的基床底层非施工车辆禁止通行。6.6.3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填筑按“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组织施工。严格对基床底层进行验收,检验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级配碎石采用级配碎石拌合站集中拌制。不同粒径的碎石和石屑等细集料隔离,分别堆放。测定拌合机械料斗的各种原材料的流量—开度曲线。然后按厂拌设备的实际生产率及各种原材料的设计质量比计算各自的要求流量,从流量—开度曲线上查出各个闸门的刻度。按得出的刻度试拌一次。测定其级配、含水量,如有误差则个别调整后再拌,直至达到要求。拌合生产中,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值2%左右,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62
级配碎石摊铺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进行,顶层用摊铺机摊铺。每层的摊铺厚度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严格控制。用平地机摊铺时,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大于10m,横向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用摊铺机摊铺时,根据摊铺机的摊铺能力配置运输车,减少停机待料时间。在摊铺机或平地机后面由人工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厂拌设备的生产率、运输车辆的运量及摊铺的生产率相匹配,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在施工允许含水量范围内。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前两遍行驶速度为1.5~1.7km/h,以后行驶速度为2.0~2.5km/h,路面的两侧多压2~3遍。直线段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保证纵向搭接长度大于2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大于40cm,上下两层接头错开不小于3m。施工过程中对混合料的级配、含水量进行的控制,混合料拌合均匀,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碾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级配碎石在出厂前经试验,确定合格后再运到工地,施工现场由试验员、质检员进行现场抽查。施工工艺参见“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框图”。6.7堆载预压XX南站站场(DK487+650~DK490+200,)为堆载预压施工。以上段落,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提前安排施工,保证预压期满足要求。在预压土分层填筑过程中及填筑完成后的预压期内,按照设计要求的频度进行详细的沉降观测,达到规定的预压时间后进行工后沉降分析,工后沉降满足控制值要求时进行卸载,然后进入基床表层施工程序。预压土施工工艺顺序为:铺设土工布→分层填筑预压土→放置沉降观测标并观测→合格后卸载。设计有堆载预压的路段,在路基基床底层填筑碾压合格后预压土填筑施工前,于堆载预压土方的底面铺设一土工布层,以防止预压土对基床底层造成污染,同时也为预压期满后的卸载提供分界依据,防止卸载时扰动基床底层结构,保证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固性。土工布铺设时按照规范规定的宽度进行搭接,两侧折回的宽度不小于规范要求的宽度。62
预压土按照设计的宽度、高度分层进行填筑,并保证其顶面良好的横向排水坡度。填筑时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土,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配合人工整平,压路机静压,边堆土边摊平,严格控制加载速率,堆载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并保护好沉降观测设施,同时根据沉降观测数据及时调整加载速率。堆载完成后的预压期内按照设计要求的频度进行沉降监测。当堆载预压时间达到设计要求后,根据观测资料,分析确定卸载时间。堆载预压完成达到沉降控制要求后,清除预压土及土工布。卸载时用装载机装土,自卸汽车运输至弃土场,机械施工时预留少许填土人工清理,以防污染基床底层和破坏基床底层整体性及稳固性,最后清理土工布。施工工艺流程参见“堆载预压施工工艺框图”。6.8过渡段过渡段有桥路过渡段、涵路过渡段。为满足无碴轨道铺设技术条件,过渡段除严格控制路基工后沉降外,还必须加强过渡段刚度及变形的控制,过渡段压实标准采用《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相关标准。6.8.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6.8.1.1路桥过渡段结构型式、填料要求桥与路基填方相连时,在桥台背后路基地段设计稳定的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6.8.1.2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填筑台后基坑混凝土机械拌制,插入式或平板振捣器振捣,达到设计强度后,按设计横向排水坡度预埋透水软管。夯填过渡段级配碎石倒梯形过渡段,过渡段填筑与路基填筑尽量同步进行,过渡段级配碎石由拌和站集中拌制,自卸汽车运输,基床以下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辅以人工整平,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采用摊铺机摊铺,机械碾压,填筑层厚及压实遍数等工艺通过填筑工艺试验确定,满足各部位填筑压实质量要求及设计要求。大型压路机碾压时,压实范围保持距构造物边缘2m,以利结构物稳定安全。大型压路机压实不到位的地方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采用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背壁面碾压,每层压实经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层施工。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时,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大于20cm。6.8.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62
6.8.2.1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结构型式、填料要求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连接处纵向刚度变化地段,按《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要求设置过渡段。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过渡段范围上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内掺入3~5%水泥。6.8.2.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填筑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对称进行。过渡段级配碎石及相邻路基同步分层填筑碾压。填料拌和、加工、填筑、碾压成型施工方法同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填筑。横向结构物顶部填土高度超过1m后,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以保证结构物不被破坏;横向结构物顶部填土高度不超过1m后,采用小型夯机分层进行碾压,以保证结构物不被破坏。当构筑物轴线与线路中线斜交时,首先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斜交部分,然后再按照设计要求设置过渡段,以减小路基与涵洞横向刚度的差异。斜交部分级配碎石与过渡段同步填筑碾压施工,靠近斜交涵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平行于斜交涵背壁面碾压。路堑与横向结构物基坑回填级配碎石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平行于涵洞背壁面碾压或小型冲击夯分层夯填施工。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参见“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6.9路基边坡防护6.9.1空心砖防护①准备:施工前应修整好坡面,清除浮土,填补坑凹,使坡面大致平整。空心砖在预制场预制,采用定制的钢模板。砼由拌和站集中搅拌,砼运输车运送,人工机械振捣。混凝土空心砖采用C15混凝土预制,一般为正六边行。空心砖内客土植草或喷播植草,用于路基边坡防护即可提高景观效果,又可防止地表水对路基边坡的直接冲刷。②62
铺砌:砌筑空心砖前,先对边坡进行修整,夯拍,检查验收,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混凝土空心砖应自下而上铺设,铺设时用橡皮锤击打使砖与坡面密贴,不得使用铁锤等硬物。③回填喷草:砌筑完成后,砖的空心部分回填适宜植物生长的黏性土,再撒播草籽或喷播植草。并经常喷雾洒水进行养护6.9.2土工格栅用于边坡加固的双向土工格栅沿线路方向铺设,两幅密贴排放;施工中在双侧边坡外缘铺设宽度不小于3m、层距0.6m,铺设土工格栅时,土层表面平整,不容许有褶皱,尽量拉平拉紧,用U型钢钉固定。不允许碾压机械直接在土工格栅表面进行碾压。铺设多层土工格栅时,其上、下层接缝交替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0.5m,层间距0.6m。6.9.3截水骨架护坡本施工段截水骨架护坡为拱形骨架。施工前先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坑凹,使坡面大体平整。砌筑骨架按设计要求在每条骨架的起讫点挂线放样,然后开挖骨架沟槽,沟槽尺寸根据骨架尺寸而定;施工时先砌筑骨架衔接处,再砌筑其它部位骨架,两骨架衔接处于同一高度。自下而上逐条砌筑骨架;护坡底部设C15混凝土,坡脚设置C15片石混凝土脚墙基础,截水槽采用C25混凝土预制块载砌,沿线路方向每隔15.02m设一道伸缩缝,宽0.02m,缝内用沥青麻筋全断面填塞,每隔100m砌筑一道0.6m宽的踏步。6.10路基排水XX南站路基施工里程DK487+650~DK489+200的排水设施主要是排水沟。排水设施的结构形式、断面尺寸、材料规格及平面位置、纵坡、铺砌厚度、平整度严格按照设计采用的截面尺寸施工,不随意更改水沟截面、位置、设置长度。砌体、混凝土所用材料(水泥、砂、碎石、钢筋)、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经检验合格用于施工。排水系统确保排水顺畅,注意各排水工程间的顺接。施工中注意临时排水设施宜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并与原有地表排水系统相适应。6.10.1路堤排水沟62
路堤排水沟采用C15混凝土预制块砌筑。预制块在预制场集中预制,汽车运至现场,人工安装。施工中采用挖掘机挖基,人工整修成型,砂浆搅拌机拌制砂浆,人工挂线浆砌施工,砌筑完毕,用草袋覆盖、洒水养护。排水沟施工时根据地形情况使沟底纵坡顺适,保证沟底平整、排水通畅、无冲刷和阻水现象。沟身砌体咬扣紧密,嵌缝砂浆饱满密实,勾缝平顺无脱落。排水沟施工完成后,达到线形美观,直线线型直顺,曲线线型圆顺。6.11路基相关工程及附属设施6.11.1相关工程路基相关工程:接触网立柱基础、电缆槽、声屏障基础、综合接地、连通管道、检查设施、防护栅栏等随路基工程进展安排施工。有等载预压要求的路堤地段,在预压结束路堤稳定后进行施工。各种相关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置,连接牢固,外观顺直整齐,与路基整体线型相协调。6.11.2弃土场在进行弃土时严格执行设计规定,弃土时保证路堑边坡、山体和自身的稳定,并避免影响附近建筑物、农田、水利、河道、交通和环境等,同时,及时施做与此有关的支挡防护工程。沿河或傍山的弃土防止弃入河道、挤压桥孔或涵洞口,造成水流方向改变加剧对河岸的冲刷。弃土避免在泥石流沟上游及贴近桥墩、台进行,并满足所在地地方政府土地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及时完善弃土场的防、排水系统防止弃土场雨后积水,以便于施工。七.施工监测、控制7.1施工测量控制7.1.1施工测量体系为确保测量工作能够切实有效地实施,建立测量体系,做到组织有序、及时复核、及时检查、资料齐全。测量工作由总工程师负责,工程技术室、安质环保室配合总工程师制定测量工作计划,并向工区测量组下达测量任务。工区测量组主要负责接桩复测、控制点的布设与检查、对重点结构物尺寸与位置的检查、测量资料的整理、编制测量报告、具体结构物的放样与检查、测量资料的记录与整理、与监理工程师的协调等工作。62
7.1.2施工测量的一般要求(1)做好本工程的施工测量,应向相邻标段联测至少两个GPS导线点;中线桩联测2个桩;水准点联测1个桩。测量体系组织机构图工程技术室项目经理部工区总工程师工区测量组综合办公室安全质量室(2)根据工程需要布设控制点,并做好标志。精密水准点和平面控制网点的埋设,采用普通混凝土标石,布设在与施工干扰小且不受破坏的地方,要保证控制点在整个施工中不产生位移及破坏。同时加强对导线点、水准网点和自行布设的控制点的保护和检查。(3)加强测量复核管理。为杜绝测量事故的发生,建立测量复核管理制度,加强设计资料、桩橛、测量方法的复核。(4)所有测量成果必须符合《铁路测量暂行规定》的要求。7.1.3平面控制测量7.1.3.1建立平面控制网利用全站仪进行平面定位测量。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和实地地形情况布设精密控制网。7.1.3.2涵洞、路基及小型附属工程施工测量62
在接到设计资料后,采用导线法对管段内全线控制桩的方向、交角、长度进行一次复测,且每条直线上至少布设两个以上控制点,当复测成果在规范规定限差范围内时,以设计资料为准进行施工;若发现误差超限时,应进行再次复测,若仍超限则上报设计单位协调解决。线路横断面复测时,横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地形而定;路基附属工程的测量利用控制导线按极坐标法进行测量。7.1.4高程控制测量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利用自动安平水准仪对管内全线控制桩高程进行一次施工复测,测量等级为三级,复测成果经平差后作为施工水准测量依据。7.2施工试验、检测控制7.2.1路基沉降观测兰新铁路路基作为变形控制十分严格的土工构筑物,路基工后沉降必须满足无碴轨道的要求。施工中根据设计要求对沉降变形进行动态监测,构筑纵横立体监测网络,对路基本体及地基沉降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实施信息化施工,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沉降预测、评估,达到较准确推算沉降,验证或调整设计措施使地基路基处理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根据沉降监测反馈信息进一步完善路基施工措施,分析推算路基的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确定无碴轨道结构施工和铺轨时间。工后沉降控制精度、监测系统和评估是郑西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建设的关键。路基沉降变形监测系统参见“路基沉降变形监测系统图”,路基沉降变形监测工艺参见“沉降变形监测工艺框图”。7.2.1.1监测断面设置、测试内容、监测元器件及精度要求(1)监测断面设置根据设计要求和路基工点的特点、长度、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的数量。所有沉降观测数据均用于确定能否满足铺设无碴轨道施工的条件及时间。(2)测试内容路基工后沉降控制要求满足设计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值的要求,不大于15mm。无碴轨道路基,路基填筑完成后,要有足够的沉降观测和调整期,经系统分析评估,沉降稳定且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铺设无碴轨道。7.2.1.2路基面沉降监测62
路堤地段:分别在路基中心、两侧路肩各设一个监测点为一个断面。每个监测断面3个点,采用监测桩(钢钎桩),路基成形后设置。7.2.1.3基底沉降监测路堤填筑前,分别于路堤基底地面的线路中心除预埋沉降板进行监测,路基填筑前埋设,进行地表沉降观测。7.2.1.4测量频度路堤地段从路基填土开始进行沉降观测,填筑期间,应每天监测一次;每天填筑量超过3层时,每填筑三层测一次;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三天监测一次。填筑施工完成后至铺设无碴轨道期间,第一个月每周监测一次,一个月之后每两周监测一次,雨后加密监测。无碴轨道铺设后至试运营期间每月监测一次。施工时应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调整监测频度。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填筑或堆载一般1次/天每天填筑量超过3层时1次/每填筑3层沉降量突变2~3次/天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1次/3天堆载预压或路基施工完毕第1个月1次/周1个月以后1次/2周无砟轨道铺设后第1个月1次/2周第2~3个月1次/月3个月以后1次/3月7.2.1.5沉降评估62
路基施工至设计标高(有预压土方时至预压土方的顶面)后,先持续监测不少于6个月时间,根据6个月监测的数据,绘制“时间—填土高—沉降量”曲线,按实测沉降推算法或沉降的反演分析法,分析并推算总沉降量、工后沉降值以及后期沉降速率,并初步分析推测最终沉降完成时间,确定铺轨时间。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工期要求,验证、调整设计措施使地基处理达到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如评估结果表明沉降还不能满足无碴轨道的要求时,报请设计研究确定调整措施。进行“监测-评估-调整”循环。实测沉降推算:利用实测数据推算最终沉降的方法有双曲线法、三点法(对数曲线法)、沉降速率法、星野法及修正双曲线法等。复合地基选用沉降速率法、双曲线法;等载(或超载)排水固结选用三点法(对数曲线法)、双曲线法。沉降的反演分析推算:利用先前实测沉降曲线进行反演分析,修正地基设计参数,并重新进行沉降计算,再由实测沉降验证,经过多次循环分析计算,预测工后沉降量。7.2.2路基工程施工检测控制路基施工检测控制主要项目及检测频率、内容、检验方法及设备见下表路基施工检测控制表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检测内容检验方法及设备、仪器地基处理原地面处理连续路基长度每200m或≤200m的单个工点原地面处理后的外观。观察外观,用坡度尺测量横坡坡度。换填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合格证、试验报告,抽验填料。沿线路纵向连续路基长度每200m或≤200m的单个工点换填深度,换填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应挖除干净,坑底整平。观察、尺量、水准测量。沿线路纵向连续路基长度每200m或≤200m的单个工点分层压实质量。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或压实系数K)62
堆载预压沿线路纵向连续路基长度每200m或≤200m的单个工点堆载预压土的填筑速率,加压量和加压时间。观察、水平仪、经纬仪测量,尺量,实测土的密度并计算预压荷载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每10000m2为一批。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种、规格及质量。出厂合格证、性能报告单,抽检报告。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铺设层数、铺设方向和连接方法。观察、尺量。基床以下路堤B组及C组(不含细粒土、粉砂及易风化软质岩)填料及改良土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合格证、试验报告,抽验填料。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6点。填筑压实程度。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压实系数K。同一压实工作班的单个压实区段的每一检测层,每压实层抽样检验3处无侧限抗压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铺设层数、铺设方向和连接方法。观察、尺量。路堤边坡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侧边坡抽样检验3处。路堤边坡坡率。竿尺或坡度尺量。过渡段过渡段基底处理每个过渡段抽样检验3。过渡段基底处理。压实系数K。每个过渡段抽样检验3。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基底处理。观察、尺量。基坑回填抽样检验2组。基坑采用混凝土回填。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抽样检验2点。基坑采用碎石回填时。动力触探试验。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合格证、试验报告,抽验填料。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孔隙率各3点,每填高约30cm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3点,每填高约6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各2点填层压实质量。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填筑压实对结构物的影响。观察。两侧及锥体填料检查合格证、试验报告,抽验填料。62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3点。基床以下两侧及锥体填筑压实质量。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3点基床基床底层基床底层填料。检查合格证、试验报告,抽验填料。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6点,每100m每填高约9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4点。基床底层压实质量。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和动态变形模量Evd。路基边坡防护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路堑基床底层换填深度及宽度。尺量、水准测量。每2000m3抽样检验1次。级配碎石。检查合格证、试验报告,抽验填料。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16点级配碎石的压实质量。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骨架护坡防护片石规格、强度,砂浆强度等级。检查合格证、试验报告,抽验材料。每100m防护坡面抽样检验3处。浆砌片石骨架护坡砌筑的质量。挖开观察。路基附属设施混凝土预制块防护预制块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用砂浆强度等级检查合格证、试验报告,抽验材料每100m防护坡面抽样检验3处。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砌筑的质量。挖开观察。取、弃土场沉降观测取、弃土场是否达到要求。测量、观察。全部检验。沉降观测装置设置及观测情况。观察,尺量,清点数量。路基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观察。7.3施工内业资料7.3.1施工资料管理制度62
施工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由专门人员负责,及时收集、整理施工原始资料,分类归档,确保数据记录真实可靠。文件记录的整理工作由项目部负责组织填写整理,工程结束时装订成册。质检工程师将全部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汇编成册,保存好原始资料,以备监理工程师检查时出具和竣工时随竣工文件移交。7.3.2施工资料管理办法1)技术资料及文件管理由各级技术部门具体负责,定人定岗,实行分级管理。工区施工技术室设专职资料员2名,负责所有技术资料和文件的分类、归档、完善收发登记和呈传阅制度,凡需落实的事项在文件下发后,要跟踪落实结果。2)技术资料及文件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在建项目各级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标准设计图纸,有关协议纪要,现场调查,设计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计划,作业指导书,变更设计,技术交底,施工日志,各种技术资料、记录、竣工资料、施工总结,以及设计施工规范、规则、标准手册,科技情报资料、技术活动资料(含文字、图纸及声像),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业主、设计、监理单位文件以及局集团、公司来文,与“三标一体”有关的其它资料等。3)测量资料及文件由工区测量组管理,竣工后交经理部工程部,试验资料由经理部中心试验室统一管理。试验资料中原始材料检验和试验资料应与物资部进场材料台帐相对应,并及时通知现场技术人员。4)建立受控文件和资料、有效文件和资料、作废文件和资料档案,所有施工图纸、标准设计图纸及各类资料,均应分专业、分项立卷存档,编制总目录及卷内目录。补充资料要与原资料配套,变更设计要在原图上标识,签署标识人姓名、时间,并合并存放。5)根据施工项目,配齐标准图、通用图、参考图等,施工设计文件资料除留作竣工文件编制份数外,其余下发各施工队使用,分散管理;其他技术资料由指挥部资料员集中管理。对文件资料借阅,均应办理登记手续,按期归还。八.创优规划及质量保证措施8.1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62
8.1.1质量目标确保全部工程达到现行铁路客运专线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并满足1.1倍设计速度开通的质量要求,确保部优,力争国优。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并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工程质量自检合格率达到100%。8.1.2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过程中,将结合现场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见8-1工程质量自检自控组织机构图,8-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8-3质量工作流程框图。(1)质量管理体系方面:①成立以工区主任为首的质量领导小组,分解质量职责,建立明晰的质量责任制;②建立质量责任体系,建立完备的个人质量责任档案,实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工程质量责任的可追溯性;③建立质量信息指令执行反馈体系,对相应管理机构发出的指令、整改要求的执行情况和结果及时反馈,形成制度,对耽误时机、久拖不报的责任人和部门追究责任;④建立质量巡查考核体系,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全面和专向质量巡查、检查、抽查,并进行考评;⑤建立工程质量动态报告体系,定期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报告,建立单位工程质量台帐,及时通报工程质量情况,表彰先进,惩戒处罚质量违规行为。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定期质量检查、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分析质量保证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改进措施,积极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2)质量保证措施1)组织保证措施。成立质量生产领导小组,由工区主任、副主任、总工、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成员组成。实行经理部质量领导组、工区质量领导小组、各施工班组质量领导小组3级质量管理体制。62
2)制度保证措施。根据国家、铁道部有关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暂行条例及文件以及郑西铁路客运公司的要求建立各种适合本标段施工的质量管理制度。主要有:①设计文件审核制度。核查发现勘察设计与现场地质条件不符及时提出。②质量岗位责任制度。实行各级质量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指挥部各职能部门、领导分工,落实质量生产责任制。③全员培训上岗制度。分项工程开工前,指挥部及所属各施工单位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行质量生产教育培训,未经过岗前培训或考试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④试验、检测制度。检测频次按照施工指南、验收标准执行。⑤施工测量管理制度。开工前,对设计院交桩测量成果资料进行全面复测。施工中实行过程控制,确保测量结果准确。⑥工程质量检查制度。建立工程质量考核制度,每月组织一次全面质量检查和考评。不定期进行专项质量检查、抽查。年终进行包括质量安全的综合评比和奖励,对质量管理考评为不合格的施工单位进行处罚。⑦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发生质量事故,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要求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经调查分析研究后,按事故的分类等级,遵照建设部、铁道部有关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的规定进行处理。⑧科技和技术攻关制度。根据本施工段的施工特点,成立科技攻关小组,对工程难题开展技术攻关活动,解决技术难题,成立针对湿陷性黄土地质特点和大断面黄土隧道开挖的科技攻关小组,开展攻关活动,保证施工质量。8.1.3各单项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总的质量控制原则是:“试验段先行,总结工艺工法;确定重点难点技术,明确质量控制要点;严格工序管理,加大过程质量控制力度;严肃质量检测制度,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抽检、第三方检测评估;消除质量通病,做到内实外美;达到验收标准,建设一流工程。”62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路基的特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主要抓好三个方面:填料改良、填筑工艺及工后沉降观测控制,地基处理、过渡段和防排水措施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对基床以下及底层土石方要求分层填筑,按照“三阶段(准备、施工、验收)、四区段(填土、平整、碾压、检测)、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碾压、洒水凉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进行施工。基床表层全部利用机械施工。碎石由石场运至沿线的级配碎石拌和站,通过现场试验按最佳级配拌合后,运至工地分层摊铺、分层碾压。从拌和运输至碾压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水分蒸发压不实。基床表层施工要分二层填筑,每层施工工艺流程分“四区段(验收基床底层区段、搅拌运输区段、摊铺碾压区段、检测修整区段)、六流程(修整基床底层、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进行施工,对平地机刮的遍数不宜太多以防级配碎石离析。路基填筑采用大功率压实设备,严格控制填料的松铺厚度和含水量、施工过程中的密实度检测,并及时反馈检测结果,调整施工参数,保证填筑一段,合格一段,确保路基质量。路基填筑质量的检测试验配备先进、快速的检测仪器设备,加强现场检测。建立先进、可靠、精确、完整、有效的质量控制与检测体系,保证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参数正确,工程措施及适用范围等全过程受控。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和部颁有关验标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路基检测主要指标有: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静态变形模量Ev2、颗粒粒径、含灰率。压实系数K检测方法:环刀法、灌砂法。孔隙率n检测方法:灌砂法。强度检测方法:K30平板载荷试验、Evd动态平板载荷试验、平板载荷试验。含灰率检测方法:EDTA剂量滴定、钙离子直读仪法。62
颗粒粒径检测方法:筛分法。质量检测签证:每层和各工序施工完成后进行自检、复检、合格后报验监理工程师抽检的三级质量检测系统,严格按照验标要求的试验方法、试验点数、检验频次,逐层分段、分部进行试验检测。凡检验不合格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关键工程施工质量采取三级检测试验加第三方检测评估工作机制,路基施工质量在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抽检的基础上,还要由甲方中心试验室进行一定频率的抽检,对已成形的路基段,由委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评估。地基处理施工,对特殊地质主要为湿陷性黄土,选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强夯、冲击碾压及换填和加设垫层等措施加固。地基处理施工前,加强地质核查,同时先进行工艺试验(试桩)经试验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再开始全面施工。施工中,加大沉降控制科研、设备投入,加强沉降观测、分析、预测,确保地基处理的工程质量。地基处理施工质量检查采用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评估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质量把关。路基附属及相关工程质量控制。客运专线路基内及路肩上各附属构筑物(包括电缆槽、接触网、声屏障、综合接地线、预埋设施、信号电缆过轨钢管、防灾安全监控等设备)多,相关部分路基质量控制要细化到施工工序及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应确保不得因各种设施的施工而损坏和危及路基工程的稳固和安全。防排水措施。路基施工过程中湿陷性黄土地质地段的排水设施应尽早施工,及时形成施工防排水系统,避免水害的影响是路基质量控制的关键。施工时,做好路基排水系统与桥涵排水系统衔接配合,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保证水流畅通,防止在施工期间因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侵入而造成路基松软和坡面坍塌。62
路基沉降观测。高速度目标值的客运专线对路基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即15mm,所以轨道工程施工前,路基沉降是否达到稳定,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路基沉降观测按照设计要求布设监控断面,过渡段及高填方适当加密,每监控断面在两侧路肩和路堤中心进行路基顶面沉降观测、地表观测。填筑高度大于5m的路堤、湿陷性黄土路基和过渡段等重点监控断面进行长期连续观测,以利运营养护维修和积累资料。另选择代表性断面进行地基水平位移观测。观测中采用四固法观测即:固定观测人员;固定仪器及水准尺;固定后视尺读数;固定测站及转点。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观测断面的布置、观测精度与频次的要求)。监测断面的设置和监测测试项目、测量频度及精度要求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要求办理。路基施工至基床底层表面后,观测12个月以上,根据监测结果,分析评价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完成时间,及时调整设计措施使地基处理达到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以确定无碴轨道结构施工和铺轨时间。同时作为竣工验交时控制工后沉降量的依据。路基填筑施工完成后,至少有12个月的沉降观测和调整期,经系统分析评估,沉降稳定且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施工基床表层。路基施工至设计标高后,先持续监测不少于6个月的时间,根据监测数据,绘制“时间—填土高—沉降量”曲线,按实测沉降推算法或沉降的反演分析法,分析并推算总沉降量、工后沉降值以及后期沉降速率,并初步分析推测最终沉降完成时间,为确定铺轨时间提供科学的依据。九.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9.1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施工安全方针,制定明确的施工安全生产目标。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杜绝一般B类及以上铁路交通责任事故;杜绝重大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杜绝重大机械设备责任事故;杜绝重大火灾责任事故;杜绝锅炉、压力容器爆炸责任事故。遏制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遏制一般C类及以下铁路交通事故;单位重伤率控制在0.3‰以下。争创安全生产无事故单位;争创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9.1.1安全承诺62
(1)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及铁道部、兰新铁路甘青公司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技术制度、施工作业人员安全保障措施及安全应急措施,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检查机构和安全检查人员。(2)无条件地服从监理单位依据《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3)对安全的要求。(3)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应急预案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查。并按《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坚持“三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4)对现场人员安全和主要施工机械办理保险。(5)本工程安全技术规程执行TB10401.1-2003。(6)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并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7)所有施工机具、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并有安全员签字记录,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8)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现场具有相关的安全标牌。9.2安全保证体系9.2.1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成立以工区主任为组长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本项目安全生产实行经理部—工区—作业班组三级管理,一级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二级管理由工区长负责,三级管理由施工班长负责,各作业点设安全监督岗。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铁道部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及有关国家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要求,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自作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图见图9-1。9.2.2安全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详见图9-2。9.3安全保证措施62
9.3.1组织保证措施工区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工区主任、技术主任、安全检查工程师和各业务部门主管组成。工区专职安全检查员,是安全生产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施工班组安质员,是保证安全生产的直接人员。⑴从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施工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兰新新建铁路的特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要对照《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的十九项安全管理制度,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有效、是否责任到人。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工区主任是施工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可追溯的安全责任制度。⑵实行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度,凡发生等级以上重大安全事故的,直接取消质量评比资格。⑶制定各类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落实处理预案,并要将预案内容分解到人,做到人人熟知应急处理方案。要有足够的应急设备、物资储备,确保遇到险情时能迅速、有序地应对。⑷认真检查并消除冬期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加强用电、取暖安全管理。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杜绝安全事故。⑸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⑹设立专职安全员,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在生产、生活区域24小时都要有安全员值班,做到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9.3.2管理保证措施9.3.2.1制度保证措施施工前根据国家、铁道部有关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暂行条例及文件等建立各种适合于本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有:⑴安全施工方案审批制度;⑵安全岗位责任制度;⑶安全措施概算制度;⑷安全技术交底制度;62
⑸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⑹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立制度;⑺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办法在内的保证措施。建立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工区将预留一定额度的安全风险抵押金。对安全事故责任者除按有关规定处罚外,还将扣除安全风险抵押金。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工人在上岗前,进行安全教育,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计划的对重点岗位的生产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制度、施工纪律进行培训和考核。3)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制度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从事特种作业的架子工、钢筋工、起重工、电气焊工、电工、场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等,必须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进行安全教育、考核、复验,经过培训考试合格,获取操作证者才能持证上岗。对已取得上岗证者,要进行登记存档,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不得超期使用,名册应齐全。4)安全施工方案审批制度项目开工前,由指挥部根据现有的安全施工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结合工程项目特点编制实施性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对技术复杂、施工危险性大的施工项目,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施工方案经项目总工审核后,由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执行。5)安全防护制度在工程施工中,对安全有影响的重要环节,在施工前要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实施细则,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开工前由工点安全负责人进行书面安全交底,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规则,关键工序技术人员、安全员应跟班作业,现场监督。6)安全技术交底制度62
分项工程开工前,编制详细的安全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逐级进行交底,下达安全作业指导书,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作业交底。7)安全检查和奖罚制度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和参加检查的人员。经理部每月检查一次,工区每周检查一次,作业班组每天检查一次,非定期检查视工程情况而定。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要建立登记、整改、消项制度。要定人、定措施、定经费、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果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应立刻停止施工,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安全检查与完善和修订安全管理制度要结合起来。把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各级管理者的经济利益挂钩,严明奖惩,保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制度真正落实。施工中,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罚办法在内的保证措施。根据年终对施工安全的考核,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年终奖罚兑现。8)安全评比制度班组在施工前要进行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的“三上岗”和每周一次的“一讲评”安全活动,对班组的安全活动,要有考核措施。9)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岗前培训、定期考核制度:提高机械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操作维修技能。定人、定机、定岗制度:保证机械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使各个环节责任明确,责任到人。岗位责任制度:使用机械必须坚持“两定三包”即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操作人员作到“三懂四会”即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持证上岗制度: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发给机械操作合格证后方能上机操作。逐级签定设备管理合同制度:指挥部与经理部领导及设备主管、经理部与操作司机分别签定管理合同,并实行抵押金制度,奖优罚劣。62
交接班制度:交接内容有机械运转记录、完成任务和生产情况、设备技术状况、维修保养情况、备件、附件、工具情况等。安全检查制度:坚持安全教育,坚持日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作业要及时制止,追查原因,及时整改,杜绝事故隐患,真正做到“安全第一”。10)其他安全管理制度用电须知及电力架设、养护作业制度。有关乘坐车辆的安全专项规定。工区防洪、防火的安全专项规定。9.3.2.2专项安全管理措施1确保人身安全的管理措施(1)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2)严格按照有关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铁道部有关劳动保护条例、规定及业主发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要求执行,确保安全生产。(3)所有员工上岗前做到按规定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遵章守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则作业,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4)特殊工种重点培训,未经培训合格的非专业人员不从事本岗位工作。复杂工序的作业做好组织工作,密切配合,统一指挥、协调。(5)对各班组签定安全协议,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实现安全管理时时警惕,安全责任人人承担。(6)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可靠的防护设施,必要时设专人防护,完工后未经专职安检员检查许可,任何人不准擅自撤掉安全防护标志、设施和人员。(7)所有作业人员岗前不许饮酒,酒后不准上岗。(8)加强对员工的劳动保护,配齐配足个人劳保用品,并定期进行全员体检。(9)经常性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安排上岗,违章者严肃处理,并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操作。2施工用电安全管理措施(1)临时用电必须符合部颁标准和当地供电局的有关安全运行规程,施工用电设施设专人管理,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62
(2)搅拌站和电动设备集中使用的场所,由技术人员编制临时用电施工方案,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3)低压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铝线,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杆、脚手架上。(4)电缆线沿地面敷设时,不得采用老化脱皮的电缆线,中间接头牢固可靠保持绝缘强度;过路处穿管保护,电源端设漏电保护装置。(5)移动的电气设备的供电线,使用橡胶套电缆。(6)电缆线路采用“三相五线”接线方式,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7)使用自备电源或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根据当地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8)移动式发电机供电的用电设备,其金属外壳或底座,与发电机电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电气连接。(9)手持电动工具和单机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照明灯具的金属壳必须做接零保护。(10)各种型号的电动设备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接地或接零。传动部位按设计要求安装防护装置。(11)维修、组装和拆卸电动设备时,断电挂牌,防止其他人私接电动开关发生伤亡事故。实行“一机一闸一漏”制,严禁“一闸多用”。(12)现场的配电箱坚固、完整、严密,有门、有锁、有防雨装置,同一配电箱超过3个开关时,设总开关,熔丝及热元件,按技术规定严格选用,禁止用铁丝、铝丝、铜丝等非专用熔丝代替。(13)室内配电盘、配电柜要有绝缘垫,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14)变压器设接地保护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变压器设护栏,设门加锁,专人负责,近旁悬挂“高压危险、请勿靠近”的警示牌。(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定期进行检查,防雷保护、接地保护、变压器及绝缘强度,每季测定一次,固定用电场所每月检查一次,移动式电动设备、潮湿环境和水下电气设备每天检查一次。对检查不合格的线路、设备及时予以维修或更换,严禁带故障运行。62
3消防安全管理措施(1)消除一切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源,严格火源、易燃易爆物及助燃物的管理。(2)现场的生产、生活区均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材配专人管理,组成15~20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3)消防工作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工区及施工班组的各级领导实行消防工作责任制,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本单位管理范围,做到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施工现场建立健全消防组织,落实施工现场的消防设备。组织防火检查,督促火险隐患的整改。组织指挥火灾扑救、负责火灾的处理。保证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符合国家或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堆放易燃品;严禁在料库、油库等处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随时清除,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做好施工现场的生活生产设施布置,合理安排场内临时设施,做好场地排水,并符合三防要求,建立防洪、防火组织,配齐消防设施,制订三防措施和管理制度,使防火落到实处。4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安全管理措施(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件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挡案,专人管理。(2)操作人员按照本机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3)驾驶室或操作室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4)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存放时,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并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5)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远离钢丝绳。(6)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62
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7)加强车勤人员安全教育,定期进行施工安全知识、交通法规等教育,不断强化安全意识。(8)驾驶员必须遵守的规定:驾驶车辆时,各种证件必须齐全有效,并虚心接受交通部门的监督与管理。(9)汽车在几种特殊道路上行驶的安全要求:汽车在繁华闹市街道、交叉路口、泥泞道路、山区危险道路、道口行车时,要集中注意力,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谨慎驾驶,安全行车。长途运输必须配备二名司机。(10)在不良气候下行车,集中注意力,慢速行驶,安全行车。(11)汽车驾驶员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同时注意车辆维修保养,刹车和方向灵敏可靠,杜绝带故障出车,不准开快车,不准酒后开车,不准领导干部开车,不准非驾驶人员开车。5防洪防汛安全管理措施(1)设立气象汛情预报站,负责每天获取有关气象、汛情等情报资料,作出科学的预测分析,为防洪、防汛工作的决策、实施提供充分依据。(2)合理安排工序,防止汛期洪水影响施工安全。(3)对营区、库房、电线路架设、变配电位置,物料机具摆放、现场道路等设施进行周密的安排布置,要符合防洪、防坍塌滑坡、防雷击的要求。(4)成立防汛领导小组,组成抗洪抢险队,配置必需的抢险器材和物资,警钟常鸣,常抓不懈,随时应急处理突发事件。(5)保证施工现场与指挥部、外界之间的联络畅通,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6)在雨季、汛期来临前,对施工现场的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水泥仓库等进行重点加固,并做好防潮处理。9.3.2.4经济保证措施工区与各施工班组签订安全包保责任状,每季度检查一次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半年综合考核评定。奖励: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即考核期内未发生行车险性以上、人身重伤以上、机械大事故等安全责任事故的施工队将进行奖励。62
处罚:发生行车险性以上、人身重伤以上、机械大事故等安全责任事故的,将进行处罚。对因玩忽职守、失职等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从重加倍处罚;触犯法律的,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9.3.2.5技术保证措施9.3.2.5.1路基及附属工程(1)做好既有道路、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地内的排水、防汛设施。(2)在施工便道间的交叉口、与公路的交叉口,设立标志。(3)施工现场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危险地区必须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行”、“严禁烟火”等标志,夜间设红灯示警。
(4)机械填筑路堤时,为保证机械运行的安全,场地必须平整,且路堤两侧应超宽填筑。
(5)非机械操作人员不得爬乘挖掘机、装载机、翻斗车等土方施工机械,机械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规范,按程序操作,文明驾驶,礼貌行车。严禁机械带病运转,超负荷作业,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工作视线不清时不得作业。(6)土方施工中,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确定合适的机械车辆走行路线,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填筑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制订作业程序和运行路线,确保协调施工,安全生产。(7)进行边坡防护作业时,应自上而下进行并搭设牢固的作业平台,防止作业人员高处滚落。(8)冲碾施工安全措施改良土拌制和填筑时,施工人员戴口罩、风镜、手套等防护用品,并站在上风处操作。拌好的改良土采取覆盖措施防止大风扬尘。9.4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点,突发事件主要有:风沙暴、交通事故等。9.4.1应急工作程序48小时之内1小时之内专业人员到位立即报告领导组突发事件发生安排专业人员到现场反馈集团公司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控制措施处理完毕完成判断事故等级,速报上级部门4小时之内处理结果报告62
图9-3应急工作程序9.4.2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原则施工前期,针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特殊危险情况,提前预测,并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及配备应急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以防突发事件,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施工安全。对处理突发事件须牢固树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迅速、准确地报告事故情况,确保信息渠道畅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减少损失,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积极合理地调动人力物力投入抢险,尽快恢复生产;加强职工抢险意识宣传,居安思危,妥善发布新闻信息。9.4.2.1突发火灾应急救援预案成立消防领导小组,按消防要求,每施工班组配备足够的通讯器材和消防工具。经过岗前培训,所有施工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进行演练。施工现场、生活区及各类仓库、加工厂配备足够的消防桶、灭火器等消防安全器材,当出现火灾,立即通知领导组,组织人员进行扑灭,降低人身财产损失,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医治。9.4.2.2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领导机构,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的教育。机械操作人员熟练掌握交通安全法规,并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加强处理紧急事故的能力,禁止疲劳驾驶和违章作业。对易发事故进行演练。发生突发事故应及时上报,通知有关人员进行救援,救援组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受伤人员救治和现场处理。十.工期目标及工期保证措施按甘青公司总体工期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按期完工。10.1工期保证管理机构及体系62
建立以工区长为组长、工区总工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期保证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工期。施工中坚持:加强组织领导,以组织保工期;加强调度指挥,以管理保工期;加强机械设备配置,以设备保工期;加强材料管理,以提前供应合格材料保工期;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保工期;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以安全保工期;协调好各方关系,以“人和”保工期10.1.1建立精干高效的现场组织机构施工中加强组织领导,首先挑选本单位优秀的管理及技术人才,组建精干高效的机构,成立以工区主任为组长、副主任、总工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期保证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工期。抽调整体素质高,施工作业能力强,有突出业绩的各专业队伍进场施工。10.1.2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做好思想动员和教育工作,激发职工的施工热情和干劲,树立职工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精神;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作风;树立时间就是效益,进度就是信誉的思想,以战斗的姿态投入工程施工。10.1.3抓紧抓好施工准备工作,做到“三快”快速组织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进场,迅速修建施工运输便道等临时工程,按工作内容和计划进度配齐各项生产要素,保证“三快”,即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抓住有利施工季节,实现施工进度的良好开端。尽快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精心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组织施工,运用网络技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各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和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置。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及有关单位办理征地拆迁手续。10.2确保工期的管理措施10.2.1现场科学组织,加强工序衔接62
施工过程中及时分析控制工期的关键线路,合理调剂人力、物力、财力和施工机械,使施工进度紧跟计划。加强调度统计工作,减少各道工序间的衔接时间,充分利用各个工作面,避免出现窝工现象。协调好各业务部室的工作,加强协作配合,为现场施工提供有力的经济技术保障。理顺上下关系,对施工现场的需求和需解决的问题及时反映、及时解决,避免影响施工进度。10.2.2实行信息化管理,科学调度,均衡施工与业主、监理通过网络连接,实现管理自动化,将进度、质量、安全、物资、设备等信息通过网络快速传输,为各部门提供信息,使关键线路得以在控制下实施。工区在施工技术室下成立调度中心,对施工进度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自上而下的调度网络,采取垂直管理,减少中间环节,全面及时掌握施工动态,迅速、准确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严重的工程进行超前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及时调整生产要素,保证施工均衡连续进行。10.2.3实行施工进度快报制度,及时了解进展情况实行施工进度快报制度,坚持每天报一次各工序的进展情况,每5天报一次重点工程的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对比情况并分析两者相差的原因,全面及时了解各部分工程的进展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10.2.4积极开展推广先进,提高施工效率大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并力求有新突破,以“四新”技术保工期。10.2.5开展生产竞赛,掀起施工高潮施工中适时地开展劳动生产竞赛活动,发扬“能攻善战、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加强思想教育,采取合理的奖罚措施等一系列手段,振奋职工精神,掀起施工高潮,加快施工进度。10.2.6加强质量、安全、环保控制,以保证工期采用先进的施工经验和技术,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施工,确保每道工序质量一次性检验合格;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做到文明施工。避免质量、安全、环保诸方面造成工程的停顿、间断或返工,保证本工程能够顺利连续实施。10.2.7设备、物资、资金保障62
根据本标段特点,合理配备施工机械,发挥机械化程度高的优势,建立机械保养、维修体系,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制度,责任明确到人,实行“三定制度”即定人、定机、定岗位,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大型进口设备和新购买或生产制造的设备,及早联系并签订购货合同,不影响工期计划。建立强有力的物资设备保障体系,保证各种物资、设备按时到位。对本工程所需材料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采购与供应,并做好材料的储备和保管工作,保证施工用料及时到位、材料质量满足工程要求。加强资金调度,确保重点工程的资金正常使用,保证重点工程按计划顺利进行。工期保证体系见10-110.3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10.3.1科学编制施工计划以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为前提,根据工程特点、工程量大小、施工工期及现场实际情况等编制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最优施工方案。10.3.2路基工程施工10.3.2.1提前安排路基施工工艺验证试验根据DK497+473.3-DK498+025试验区段确定的路基填筑、压实、检测有关的工艺参数,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来指导XX南站路基工程施工。10.3.2.2做好工艺衔接,保证路基预压时间重点保证地基处理施工安排;做好工序的衔接工作,施工顺序上地基处理、路基填筑紧密衔接;路基填筑挖、装、拌、运、填、压流水作业。尽快完成路基填筑保证路基超载预压时间。10.3.2.3做好施工设备的组织工作为保证路基的预压期,路基工程工期紧张,需要的机械设备量较大,尤其时地基处理的专用设备多,必须提前筹划,组织调查、租赁。10.3.2.4提前做好取土场土源含水量的测定、调整62
在路基工程开工前,需对各段取土场的原状土的含水量提前检测,若含水量不足,应采取打孔补水或洒水闷料措施,使之达到最佳含水量;若含水量偏高,提前挖松翻晒,达到最佳含水量后,集中覆盖存放。10.4确保工期的经济措施工区成立进度督察组,由工区主任担任督察长,负责监督、检查、协调。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推行工期奖励基金制度,工区与各施工班组签定工期包保责任状。工区从每次验工计价中提留1%作为奖励基金,奖励基金用于重奖提前完成进度计划的班组,对于未能按期完成计划工程量的班组全额扣除奖励基金,连续三次未能按期完成计划的班组按双倍扣除奖励基金。10.5确保工期的应急预案1建立一定规模的材料库,储备一定数量的施工材料和防雨、防潮、照明材料、设备,以防急用,确保施工工期。2遇到气候恶劣等人力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时,调整进度计划,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加大投入,确保关键工序不受影响。3遇到实际地质与设计不符时,积极与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联系,申请进行变更处理,并在变更批复后集中力量展开施工。4当出现人为突发事件影响工期(如遇到与地方纠纷、劳务纠纷等),除了紧紧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外,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密切路地关系。对因机械设备不足、资金不足影响工期的问题,我方有能力、有实力保证施工机械设备和资金的正常运作,决不因此影响工期。5当出现突发事件,自然因素影响工期(如遇到考古、征地拆迁、变更设计、洪水等),除了内部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及增加人、财、物、机的投入以外,积极与建设单位密切联系,加强勾通,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尽量减少因此影响的工期损失,保证总工期的实现。十一.施工环保、水保目标及文物保护措施11.1施工环保、水保目标严格执行合同要求,遵守国家、铁道部及河南省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环保、水保措施,确保工程所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对环保、水保工作做到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本着“三同时”原则与工程同步实施。62
11.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管理机构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管理机构见图11-1、图11-2。11.3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11.3.1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在施工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合理设置取弃土场,并适当集中,强化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做好土石方挖填调配工作,尽量挖移作填。强化临时堆放场的保护措施,尽量减少永久性占地,特别是林地和耕地。临时占地要先将熟土层剥离堆存,工程完工后再覆盖熟土平整复耕或绿化。因地制宜地做好绿化工作,减少工程造成的生物量损失。(2)做好当地水文地质资料调查。(3)对线路两侧超标的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别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拆迁、改变建筑物使用功能、设置隔声屏障、安装超标的敏感通风隔声窗等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措施,确保达到相应声环境功能区要求(4)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场地远离环境敏感目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防止噪声扰民。采取洒水、覆盖和挡护措施,防止施工扬尘对附近敏感区域的影响。划定施工范围,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减少人为扰动,防止破坏生态环境。(5)完善环境保护计划,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环保投资纳入工程投资概算。(6)严格执行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同时,依据“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环境保护,确保将周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限度。11.3.1.1水、大气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按照国家水利部有关要求,依据“三同时”原则,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将水土流失降到最低限度。其措施要点是:62
(1)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水土保持的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施工中的燃料、油、沥青、污水、废料和垃圾等有害物质对河流、湖泊、池塘和水库的污染。(2)路基土石方工程尽量安排在非雨季施工;开挖或填筑的路基土质边坡应及时采取工程或植物防护措施,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3)不破坏、占压、干扰河道、水道及既有灌溉、排水系统。必须占压的,应首先征求主管部门同意,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替代措施。防止工程施工中开挖的土石材料对河流、水道、灌渠等排水系统产生淤积或堵塞。(4)清理场地的废料和土方工程的弃方处理,不影响排灌系统及农田水利设施。应根据工程设计选择在适当地点设置弃土场,集中堆放,统一治理、防护。(5)施工过程中的泥浆、余土及废弃物等,严禁直接排入河中或遗弃于河床,在工程完工时进行清理,集中置于弃土场。会同监理工程师及时与当地环保、水保机构取得联系,遵守有关控制环境污染的法规,从组织管理、防止和减轻水、大气污染、施工噪声振动控制、水土保持、固体废弃物、生态环境保护、粉尘控制等多方面加以控制。在工程完工后的规定期限内,拆除全部临时房屋和施工临时设施,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及其附近的施工废弃物,并按建设单位批准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完成环境恢复。搞好污水处理,防止污染水质,做好水土保持。同时承诺承担由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不力而引发的经济赔偿、处罚。11.3.1.2施工噪声、振动的控制设备选型优先考虑低噪声产品,设备底座设置防振基础。采取措施或改进施工方法,使施工噪声、振动达到施工场界环境标准。选择低噪声设备,即对设备噪声超标的一律不用。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机械尽可能采用液压设备或以摩擦压力代替机械振动。合理布置施工作业区和生活作业区,利用距离、隔墙使噪声大幅度自然衰减。出入现场的机械、车辆做到不鸣笛,不急刹车;加强设备维修,定时保养润滑;并对与施工无关的人员和车辆加以控制,以避免或减少噪声。62
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条件允许时拉开一定距离,避免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噪音叠加。11.3.1.3粉尘控制对施工现场地面,定期进行压实或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易于引起尘害的细料堆,予以遮盖或适当洒水。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采取洒水湿润或遮盖,防止沿途撒漏和扬尘。在运输水泥等易飞扬物料时用篷布覆盖严密,并装量适中,不得超载超限运输。在有粉尘的作业环境中作业,除洒水外,作业人员还必须配备劳保防护用品。11.3.1.4固体废弃物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的垃圾,集中堆放。施工和生活中的废弃物也可经当地环保部门同意后,运至指定地点。此外,工地设置能冲洗的厕所,派专人清理打扫,并定期对周围喷药消毒,以防蚊蝇滋生、病毒传播。报废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运出现场并进行掩埋等处理。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以保护自然环境与景观不受破坏。11.3.1.5植被与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临时占地,在布置大、小临时工程时将尽量选用荒地,加强对临时工程用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对裸露的地表进行植草和种植树木绿化等进行绿化。做好施工场地周围的植被保护,禁止破坏。对于取、弃碴场,在弃碴时要由专人指挥、堆放整齐、边坡平整,并设挡墙,进行绿化。施工过程中杜绝向设计的专用弃碴场以外地点倾倒弃碴和弃土。施工完毕后,对取(弃)土场及时平整、并做好防护、避免水土流失。保护原有植被。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内、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持原状;砍除树木和其它经济植物时,事先征得所有者和业主的批示同意,严禁超范围砍伐。永久用地范围内的裸露地表用植被加以覆盖。62
临时用地范围内的耕地利用线路内清理出的表层种植土复耕,其它裸露地表植草或种树进行绿化。营造良好环境。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经常进行卫生清理,同时在生活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生活环境。施工营地、场地、便道使用后立即恢复,达到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规定的要求。及早施作防护工程、排水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工程完工后,及时彻底现场清理,并按设计要求采取植被覆盖或其它处理措施。对有害物质(如燃料、废料、垃圾等)要通过焚烧或其它措施处理后运至业主指定的地点进行掩埋,防止对植物造成损害。11.3.2水土保持措施遵照国家《水土保持法》和本标段水土保持的要求,制定本项目水土保持计划,严格组织施工管理,开展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场。施工前应做到全员教育,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合理进行土石方调配,减少弃碴和弃碴场地、减少取土场地对土地的占用,减少植被破坏。弃土场修建浆砌片石、干砌片石挡碴墙挡护,平整场坪,撒播草籽绿化,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原有植被。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内、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持原状;砍除树木和其它经济植物时,应事先征得所有者和业主的批示同意,严禁超范围砍伐。对路基工程的弃土场按设计实施工程防护,并尽量平整造田,不得向河流和设计范围外的场地弃土。对有害物质(如燃料、废料、垃圾等)要通过焚烧或其它措施处理后运至业主指定的地点进行掩埋,防止对植物造成损害。在工程施工中和完工后,对破坏的环境要及时整治,防止水土流失,适时进行线路两侧的植被恢复,接受各级环保部门对本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11.4文明施工、文物保护目标及保护措施11.4.1文明施工、文物保护目标11.4.1.1文明施工目标62
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物流有序,标识醒目,达到“一通、二无、三整齐、四清洁、五不漏”,创建省部级文明工地。具体内容如下:一通:交通平整畅通,交通标志明显。二无:无头(无木材头、无钢筋头、无焊接头、无钢材头),无底(无砂底、无碎石底、无砂浆底、无垃圾废土底)。三整齐:钢材、水泥、砂石料等材料按规格、型号、品种堆放整齐;构件、模板、方木、脚手架堆码整齐;机械设备、车辆摆置整齐。四清洁:施工现场清洁,环境道路清洁,机具设备清洁,现场办公室,休息室、库房内外清洁。五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风、不漏气、不漏电。11.4.1.2文物保护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铁道部及河南省有关文物保护的规定,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遗址,立即停止施工,并派专人保护现场,同时立即报告建设单位和文物保护部门,并积极协助配合好文物部门的工作,确保施工中发现的文物不损坏、不丢失。11.4.2文明施工保证体系文明施工保证体系见图11-3。11.4.3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11.4.3.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工区与施工班组签订文明施工、保护地下管线协议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提高全体施工人员文明施工的自觉性与责任心。(2)现场总体布置图及主要规章制度张挂上墙;各类公告牌内容齐全,式样统一规范,位置醒目。并主要位置设置监督公告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范围、开竣工期限、工地负责人,设立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3)在标段的起点桩号搭设彩门,张贴标语,路侧设置本标段工程概况明示牌。62
(4)现场布局合理,材料、物品、机具堆放符合要求。办公室干净、卫生、整齐。职工宿舍做到通风、明亮、保暖、隔热,地面用砼硬化,设施摆放整齐。职工食堂干净卫生,锅台、锅灶用瓷砖贴面。食物、灶具、餐做到消毒且有防“四害”措施。(5)施工内业资料齐全、整洁、数据可靠,办公室内按要求布置各类图表,及时反映现场状况及工程进度状况。(6)施工场地入口处设置门卫,出入登记,封闭管理;加强夜间的安全保卫工作,设夜间巡逻队。(7)创建美好环境。在工地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每天清扫处理。同时在生活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生活环境。(8)厕所有专人管理,干净卫生;生活、建筑垃圾要集中堆放,统一搬运至指定地点废弃。(9)施工期间,及时对施工机械车辆道路进行维修,确保晴雨畅通,为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10)车辆在运料过程中,对易飞扬的物料用篷布覆盖严密,且装料适中,不得超限;车辆轮胎及车外表用水冲洗干净,保证道路的清洁。(11)拌合站及其它高噪音项目尽量避开村、镇居民区,车辆通过村镇时减速慢行。拌合场内主要道路全部硬化,现场材料分隔堆放,防止材料混淆。(12)认真进行现场调查,以免破坏地下设施。(13)油库、仓库、宿舍、伙房以及木料堆放场等场所,必须配全备足各类相应有效的灭火器材。(1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全面管理,所有施工人员要办理暂住证,严禁接收三无盲流人员。做好防盗窃工作,落实各种防范措施,预防各类违法行为和暴力行为的发生,确保在施工地区内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15)尊重当地民风、民俗及所在地区居委会和社区中各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主动地争取居委会和各行政管理部门支持,自觉遵守社区中各项合法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规定,搞好社区文明共建工作。11.4.3.2文物保护措施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精神,按照签订的工作协议和实施协议书要求,加强沟通、主动联系,进行文物保护配合工作,确保有研究价值的文物不被损坏或流失。其主要措施是:62
(1)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文物考古、勘探、发掘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对文物的破坏或造成文物的流失等。(2)组织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学习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管理,树立文物保护的观念,提高对文物保护的认识。(3)开工前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文物保护措施和文物保护预案。(4)在文物保护区或建设控制带施工时,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现场作出标志说明,并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管理。(5)施工时如发现文物古迹等有研究价值的物品,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文物及有关部门报告。不得移动和收藏,防止文物流失,待文物管理部门作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6)土方工程以及其他需要取土、弃土时,对现有的或规划的保护文物遗址,承包人应采取避让的原则进行地点的选择。11.5.施工协调配合11.5.1与相关单位的配合措施11.5.1.1与建设单位的配合措施工区积极做好与建设单位的沟通和联系,服从建设单位的有关协调。积极与建设单位配合。严格履行合同规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11.5.1.2与设计单位的配合措施在工程开工前与设计单位共同做好现场桩橛的交接工作,并及早着手复测、复核。在施工过程中,协助设计单位做好综合地质超前预报和动态设计工作。对设计文件中有不清楚或有疑问时,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沟通联系,并在设计单位的指导下施工。11.5.1.3与监理单位的配合措施积极接受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质量、进度的监控,对监理工程师提出的建议和工作指令予以高度重视,并贯彻执行。定期向监理工程师书面汇报工程进展情况,积极参与监理工程师组织的工程例会。62
服从现场监理工程师为施工顺利进行所做的协调工作,配合现场监理作好施工监控及管理。11.5.2与相邻标段其他施工单位的配合措施将本着“相互理解、互补互利”的方针,减少与相邻标段的干扰,相互协作、相互创造条件,必要时请驻地监理或业主给予协调,并服从业主安排。11.5.3与地方政府及沿线村民的配合协作措施处理好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做好征地拆迁,临时用水、电、环保、复耕等各项工作,并尊重沿线居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11.5.4对已完工程的保护措施工区成立已完工程保护小组,配备足够的人员、机械设备及专项资金,保护小组由工程管理部领导,负责对已完工程的保护及破坏恢复工作安排。对工区所有参建人员进行成品保护教育,提高成品保护意识,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对破坏分子严肃惩处。保护小组对已完工程经常进行全面、仔细检查,对损坏部分要登记清楚,及时上报,立即组织维修。缺陷责任期内,定期对所建工程全面、仔细的检查,对工程缺陷登记清楚、分析原因,及时与接管单位取得联系,组织维修,确保达到标准。11.5.5交通配合措施11.5.5.1道路交通保护措施(1)专人负责组织协调道路交通问题,与当地交通部门联系,及时处理施工与交通的相互干扰问题。(2)修筑临时便道,施工车辆尽量减少占用既有道路,防止因施工车辆占道堵塞交通。(3)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对管段内既有道路的清扫和洒水等维护工作,确保既有道路安全畅通。通车路段的路面应经常清扫干净,防止车辆碾压土石伤人或雨后泥泞影响通车。11.5.5.2交通配合措施(1)加强与当地交通部门的联系,服从领导,服从大局。(2)施工道路与既有道路交汇地段,应妥善处理正常交通问题,在修筑好改移道路的情况下再封闭交汇地段,保证行车畅通。62
(3)在改移公路施工点前后安置必要、明显的行车标志、警示标志。会同当地交警部门一道,指派专人负责对重点路段的交通值守,并配齐对讲机、信号旗、警戒标志等,确保把社会车辆的通行放在首位。(4)运输车辆行驶必须严格遵守公路交通规则,途中如制动、转角器、喇叭、灯光发生故障时或雨雪天雨刷器发生故障时,应停车修复后,继续行驶。(5)施工车辆均安装倒车警报器,倒车时必须了解车后道路及环境情况,确知倒车的稳妥范围后,方可倒车,在场地狭窄,人员、车辆众多地段,由道路巡视员指挥,严禁长距离倒车。6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益马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 兴隆湖周边道路项目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 浅析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的探究
- 省道青冈至祯祥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路基工程施工指导书
- 道路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冻土路段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
- 路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2018年.1.15
-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 水泥土路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xx市西安路的南段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公路建设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Q∕CR9602-2015-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pdf
- 某路基工程施工方案.doc.doc
- 对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 对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 碎石路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l
- Q∕CR9224-201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pdf
- TB10302-2009-(非正式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非正式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