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17 KB
  • 9页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316探矿工程1999年增刊编号:99—543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王达胡茂焱叶建良攘蔓重点讨论了地基桩基础、地下连续墙及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及其特点并论述了工程建设市场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地基基础是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根本.属地下隐蔽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安危。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质量事故,很多与地基基础问题密切联系,因此,在工程建设时,对地基基础的合理选择、设计和施工,是保证建筑物使用安全、节约投资的重要环节。本文将重点讨论地基基础与基坑围护方面部分典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简要分析工程建设市场的发展趋势。1桩基础施工技术T.1发展历史地基基础应用技术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著名的万里长城、河北赵州桥等,很好地应用了“三合土”地基处理技术,历经几千年仍较好保存下来。国外18世纪开始采用钻孔桩技术,最早使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是正循环钻进法,后来德、法、日、意等国先后研究成功了泵吸反循环法、贝诺特法、阿斯特利法、长螺旋钻孔法等,从此钻孔桩技术在世界得到广泛的应用。建国初期在水利设施建设上开始应用灌浆技术。随着机械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钻孔灌注桩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地矿部门进行桩基施工始于舶年代初期,在计划内地勘任务不足的情况下,地勘单位转向工程建设市场求生存、求发展。为了推广应用桩基施工技术,先后在广州、蛾眉、柳州、上海等地召开了多次工程施工技术会议。90年代,工程施工技术发腱迅速,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不断出现,较好地满足了工程建设的要求。钻孔灌注桩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设备和工艺相对简单,施工成本较低,另外施工噪声小、无振动、无地面隆起,人士深,使用特殊机具可扩大桩孔底部的面积,有效地提高了桩的承载力,桩的配筋率低(约0.2%,预制桩0.8%,静压桩O.4%),施工工艺种类繁多,可适应各种地层的需要等。我国目前桩的施工类型有钻孔灌注桩、深层搅拌桩、高压旋喷桩、人工挖孔桩等,主要设备基本上是国内探矿厂生产,有多种机型,如大口径钻孔灌注桩施工设备有:GPS一15,GPS一12,GPS—10型等。1.2发展趋势现代建筑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高、大,这样对建筑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桩基础的应用日益增多。其中又以钻孔灌注桩应用最为普遍;在基坑工程中无论板式还是重力式支护体系,均大量应用各类灌注桩、搅拌桩、粉喷桩、旋喷桩、地下连续墙等;在处理软基础时,也会经常应用到砂桩、碎王达:男,1943年生,中嗣地质调查局常务副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8年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地址:100812北京西四。胡茂焱,叶建良:中国地质调查局,处长,高级工程师。l 1999年增刊探矿工程317石桩、夯扩桩、高压喷射、振冲等。新的枕具和新的工法不断出现,成为地基基础工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之一。近年来桩基础施工的新发展是:后压浆技术;多分支盘技术(多次扩孔混凝土灌注桩);干钻(旋挖)成孔技术;异型孔;新设备。1.3技术发展的特点(1)在高层建筑中,普遍用钻孔灌注桩作为基础,国外最大钻孔灌注桩直径发展到4m。最深达150rrl。(2)人工挖孔桩至今仍在使用。尤其在施工环境受到限制的地区,人工挖孔桩大量采用,最大直径达8rn,深度达40m。(3)为了更合理使用桩基,近来国外出现了一种大尺寸矩形混凝土灌注桩,在桩身体积相等的条件下,矩形桩比大直径钻孔桩或方桩具有更多的桩表面积,一般约增加20%,可更有效地发挥桩的侧摩擦阻力。施工工艺与大直径钻孔桩基本相同,需要一种特殊液压碾磨机(Hymn)设备。2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2.,发展历史地下连续墙是水利工程和高层建筑中一种有效的基础工程,也是基坑围护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我国是世界上建造和使用地下连续墙较早的国家之一,专业施工力量雄厚。1961年法国费利浦大楼首先采用了连续墙技术。1958年在青岛月子口水库使用了桩排式防渗墙;1980年,在广州白天鹅宾馆,我国首次在高层建筑应用地下连续墙技术;1983年在上海特基所大楼,我国第一次在地下连续墙中采用逆作法施工技术;90年代以来,福建、宁夏、天津、江西、湖北等地矿局引进意大利、德国等国家的先进技术装备,开展地下连续墙施工,已经完成王府井百货大楼第二期、中银大厦等工程。2.2发晨趋势(1)两钻一抓施工法;(2)墙体间连接技术;(3)连续墙施工设备。3深基坑施工技术3.1发晨历史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基坑工程技术发展迅速,到踟年代后期,大量的城市高层建筑都建有1~3层的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通常为6~15m。基坑工程成为建设工程中数量多、投资多、难度大、风险也大的领域,引起了工程界的广泛重视。基坑的围护结构:目前主要有桩式和墙式2种。桩式围护结构分为连续的板桩结构和分离的排桩结构。板桩结构目前使用较少。排桩多用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墙式圈护结构一般采用地下连续墉。分离式排桩结构有时采用横挡板、砖墙、钢丝网水泥砂浆或喷射混凝土等围护桩闯土的稳定。浅的基坑可以采用重力式水泥土挡墙。桩墙式围护一般采用惫臂武挡土结构、内撑式和锚拉式支撑等。目前基坑开挖的方式有无支护开挖、支护开挖和坑壁土体加圈开挖。基坑开挖不是一种简单的土方工程,它关系到基坑的安全、经济等方面。专家在总结上海地区深基坑工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坑开挖中“时空效应”的理论和方法。即在施工时应按基坑的规模、几何尺寸、支撑形式、开挖深度和地基加固条件,提出详细的开挖和支撑的施工顺序,做到分层、分块、对称、随挖随撵。利用土体自身强度控制地层位移.作为解决软土深基坑稳定和变形,满足保护环境,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上海地馈站、高层建筑地下室深基坑工程中,凡是对基坑变形控制要求较高的,采甩这种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基坑支护的主要方法有:(1)重力式挡土墙;(2)桩(墙)锚结合;’(3)土钉墙; 318探矿工程1999年增刊(4)拱墙支护;(5)组合支护。当基坑支护结构作为永久性工程的一部分时,基坑的设计要满足永久工程的要求。传统的基坑工程主要考虑基坑开挖后边坡的稳定。由于环境保护和安全的要求,当前基坑工程主要是控制变形。我国正在编写基坑工程全国性的行业标准,广东省、上海市、武汉、深圳等地编制了地区性的基坑工程标准。3.2发展趋势城市建设向高空和地下发展,交通设施向多层次立体化发展,深基础和基坑成为工程建设界的技术热点,也成为工程界的一大技术难度。我国深基础和基坑技术在设计方法、计算理论、施工设备、施工管理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不仅能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复杂的设计施工难题,而且满足了工程建设的需要。技术发展的特点:(1)国外深基坑工程中十分普遍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墙厚1.O-1.5m,深40-50m的连续墙工程很多,技术成熟可靠,既能挡土止水,又能作永久性承重结构。’台湾地区是世界上应用连续墙密度最大的地区。(2)国外深基础与基坑工程施工现场普遍采用泥浆废土自动化处理系统,国内也在连续墙施工中部分采用废浆处理设备。(3)逆作法施工也在深基础与基坑工程中使用。4工程建设市场发展趋势根据《“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的要求,我国在15年内将投巨资进行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能源等方面的建设,房地产市场会进一步规范和繁荣,沿海开放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建设会进一步增强,外商和国内个人的投资幅度也逐年提高,工程建设市场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1)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国家将加太大江、大河、大潮的干堤建设:(2)铁路、公路、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旄建设的力度继续加大,将建设一批规模宏大的,技术先进的跨世纪工程;(3)城镇住宅建设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据预测,从现在起到2010年,我国。城镇将新建住宅40亿一。根据历年来基础工程在基本建设领域中所占比重,今后地基基础工程每年有近千亿元的市场容量。技术进步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只有掌握高新技术装备的企业才能立足不败之地。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作者:王达,胡茂焱,叶建良作者单位:王达(中国地质调查局常务副局长),胡茂焱,叶建良(中国地质调查局处长)相似文献(10条)1.会议论文徐玉良.夏明耀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19922.会议论文陶志斌多轴深层搅拌(SMW)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与实践2007上海属于典型的软土地基,多轴搅拌桩由于其施工效率高、造价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根据葛洲坝大厦工程围护施工过程中多轴深层搅拌桩的施工实践,探讨比较三轴搅拌桩的工艺实施.3.学位论文熊孝波深大基础工程施工变形的智能预测与控制研究2003针对深大基础工程施工的特点,围绕深基坑工程自身的稳定性和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这一突出的技术难题.对于日益加大、加深的岩土工程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中存在着"参数给不准"和"模型给不准"两个主要困惑,它们已经成为制约岩土工程发展的瓶颈.这就需要另辟蹊径,实现思维方式的变革,引入其他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诸如智能神经网络、模糊数学理论、遗传算法等软科学方法,来研究深大基础工程施工变形的智能预测与控制方法.该文对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建立了一套集深大基础工程施工变形预测与控制于一体的综合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在MATLAB6.1平台的支持下,研制开发了相应的智能化预测与控制软件系统,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上述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了智能地下工程学的新思想,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归纳并整理了有关软科学方法在岩土工程和地下工程方面的应用;系统地总结了近10余年来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和预测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内容与方法.(2)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智能的各个基础学科,包括神经网络、模糊逻辑、进化计算(遗传算法和进化规划)、灰色系统理论、时间序列分析、专家系统、混沌和分形、粗糙集理论和GIS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计算智能岩土工程各方面的相关概念和算法步骤,并对模糊神经网络、遗传神经网络、混沌神经网络、灰色神经网络、专家神经网络和GIS神经网络等集成计算智能学科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智能岩土工程的基础理论框架.(3)由作者长驻工地的认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润扬悬索大桥北锚碇锚区的气象与地质条件,围护结构设计,降水、封水设计,土方开挖方案设计,施工监测设计等方面的情况.(4)针对深基坑施工为高度复杂的多因素综合影响的非线性系统,采用遗传神经网络、灰色关联分析等对深基坑施工变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及其重要性程度的排序.(5)首次将自适应灰色理论预测系统应用于地连墙的变形预测.计算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克服了传统灰色建模方法的弊端,对深基坑工程变形预测分析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该文还开发了基于MATLAB6.x平台的神经网络多步滚动预测,并引入了自适应步长调整和模糊动态调节机制.首次将变步长混沌优化策略遗传神经网络算法应用到考虑多因素地连墙施工变形的并行神经网络预测中.针对遗传算法全局搜索强而局部搜索能力弱的特点,引入了局部搜索算法和小生境算子,形成了一种高效的混合遗传算法.在此基础上,首次应用"自适应灰色—全局局部混合遗传神经网络"对地连墙变形时间序列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预测预报工作.(6)通过对深基坑工程的监测资料进行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出了特深大基坑的水土压力、地连墙侧向位移、地表沉降等特有的一些规律.在分析基坑时空效应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深基坑信息化施工的原理和步骤,并将上述软科!学的最新成果应用到信息化施工的预测控制中去.(7)指出了实现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的智能控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系统地阐述智能控制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目前地下工程研究现状,提出了集成计算智能预测和模糊逻辑控制的智能预测与控制的思路,并开发了基于MATLAB6.x平台的"集成智能软计算预测系统和神经模糊逻辑控制软件系统".结合在建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北锚碇深大基础工程的施工全过程,进行了集成计算智能预测和神经模糊逻辑控制,该项研究对该工程能以安全、高效和优质地运行、实现深大基础工程施工变形的及时主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4.期刊论文茅以升大奖获奖人及黄文熙讲座撰稿人简介-岩土工程学报 2001,23(6)[编者按]:自1995年以来,本刊已连续7年介绍博士学位获得者简历。根据读者要求本刊在本期首开专栏介绍《茅以升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奖》获奖人及《黄文熙讲座》撰稿人简历。并将在今后每年第6期开设这一栏目继续介绍获奖人和撰稿人简历。相信这些专家的成就,必将激励(艹)/(辛)(艹)/(辛)学子及广大读者不断创造新的业绩。简介材料由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秘书处、本刊编辑部共同组织编写,排名以汉浯拼音为序。《茅以升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奖》简介:《茅以升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奖》是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下设的专项奖励之一。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是为纪念杰出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我国桥梁工程先驱茅以升先生的业绩于1991年设立的。最初发起和捐资单位是茅以升生前工作过的单位和部门,现已扩大到全国政协、九三学社中央、中央统战部、铁道部、交通部、建设部、中国科协等几十个单位。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下设多项奖励,受奖科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学生已达600多人。其中土力学和基础工程大奖于1994年第1次颁奖,每两年颁奖1次。现已颁奖4届,共5人获奖。他们是汪闻韶(1994年第1届),王恭先(1996年第2届),刘建航(1996年第2届),陈祖煜(1998年第3届),谢定义(2000年第4届)。  茅以升先生1896年生,江苏镇江人,早年考取清华公费留学美国,获康奈尔大学硕士,卡利基-梅隆理工学院博士,并获康奈尔斐蒂士研究奖章。茅以升先生作为我国桥梁工程奠基人,亲自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公路铁路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并获中国工程师学会荣誉奖。  茅以升先生曾在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任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他生前历任九三学社名誉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并被选为美国全国工程科学院外藉院士。茅以升先生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在我国科技界享有很高声誉。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及其大奖的设立对继承和发扬茅以升先生的治学精神和未竟事业,对鼓励人才成长,必将起到巨大作用。《黄文熙讲座》简介:本刊黄文熙讲座开设于1998年。正如国际岩土工程学术论坛开设太沙基、朗肯等讲座一样,在我国开设这样高级别讲座的目的和宗旨是检阅我国岩土力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总结和提高理论和实践发展水平,加强学术交流,从而促进岩土工程人才尽快成长。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太沙基土力学理论体系问世以来对土力学在世界范围的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的生产水平、技术条件以及试验设备限制,太沙基的理论体系还是粗线条的。用太沙基理论来解决一些超大型工程问题以及一些尖深的理论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世界范围的岩土力学工作者苦苦探索了半个多世纪,直到上世纪末应该说理论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很多理论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这就是黄文熙讲座诞生的背景和条件。  黄文熙先生1909年生于上海,早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央大学,并考取清华公费留学美国,获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生前任清华大学教授,为我国水利工程和科研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曾任南京水利实验处(今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处长,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央大学教授,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教授,中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黄文熙先生是我国优秀工程师和杰出岩土工程专家的典范。他在我国首开土力学课程并进行广泛试验研究。许多工程实践都有他的足迹、都凝聚着他的智慧。他亲自主持创办了《岩土工程学报》。黄文熙先生的成就和业绩涵盖了岩土工程的各个方面,他在我国岩土工程界享有很高的威信。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讲座为广大岩土力学工作者所理解和接受。1998年当黄文熙先生诞辰90周年时,作为祝贺活动的一部分,《讲座》问世了。《讲座》刊登在《岩土工程学报》每年第一期,撰稿人由本刊编委投票选举确定。讲座已刊登4讲,连同已选定的2002年即将发表的两篇讲座,共6名撰稿人,他们是:沈珠江(1998年第1讲);周镜(1999年第2讲);方晓阳(2000年第3讲),谢定义(2001年第4讲);黄熙龄、陈祖煜(即将在2002年刊出)。  陈祖煜 1998年度(第3届)茅以升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奖获得者,黄文熙讲座撰稿人(2002年) 1943年生,浙江宁波镇海人,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91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84年至1989年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岩土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岩土工程学报》编委。  1983年陈祖煜和国际著名岩土工程学者Morgensten教授系统地改进了在边坡稳定分析领域中占有重要 学术地位的Morgensten-Price法,这一成果被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引用和应用。他和合作者提出了以塑性力学上限解为基础的二、三维边坡稳定极限分析法等一系列新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已应用于小弯、三峡等许多大中型水利工程。迄今,陈祖煜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文集中发表论文60余篇,他的论文在美国科学引文权威检索机构SCI收录的重要学术刊物上被引用31次。他被澳大利亚Monash大学聘请为高级研究员、土木系名誉顾问。陈祖煜主持了多个国家科技攻关和部级科研项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3项,他本人也被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财政部授予国家“八五”攻关先进个人称号。  方晓阳 黄文熙讲座撰稿人(2000年) 1926年生于浙江奉化。1947年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57年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PurdueUniv.),获硕士学位;1966年毕业于西弗吉尼亚大学(WestVirginiaUniv.)土木工程系,获博士学位。1956~1965年先后在美国联邦公路研究所,西弗吉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任工程师、助教和讲师;1966~1996年,在美国里海大学(LehighUniv.)土木工程系任教,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岩土工程分部主任等。1996年退休后,受聘为美国麻省大学环境工程科技中心名誉教授,现为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ofNorthCarolina)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研究所名誉教授。他曾获得30余项荣誉和奖励,其中在国内被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宁波大学和厦门大学授予名誉顾问教授,南京大学兼职教授,承担和主持过数十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0余篇及发明专利多种,主编或参与编著专著8部。其中基础工程手册《FoundationEngineeringHandbook》在国内外颇具影响;1989年提出了粒子能量场理论,为水-土-污染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他是环境岩土工程的创始人,先后组织召开了四届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讨论会,近十年来他积极投身到祖国的经济建设大潮中,关心祖国的岩土工程事业,与其他同行一起,提出了修建台湾海峡隧道工程等多项宏伟规划,同时他还热心扶持和培养环境岩土工程界的年青一代,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繁荣昌盛贡献了力量。  黄熙龄 黄文熙讲座撰稿人(2002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27年生,湖北武汉人。曾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所长,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顾问(原任四届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岩土工程学报》名誉编委。  20世纪50年代赴前苏联留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从事地下洞室土压力、旁压仪、软土地基、山区地基、膨胀土地基、地基抗震等研究。主编《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等。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编著《地基基础设计计算》一书及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卷中地基基础部分、唐山地震实录地基部分。参与处理解决云南小龙潭电厂、唐山重建、阿尔及利亚陶瓷厂、苏丹大会堂、扎伊尔体育场等工程的地基基础问题。已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多名。  刘建航 1996年度(第2届)茅以升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奖获得者 1929年生,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95年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建航院士是上海软土层地铁、越江隧道与地下工程的科研、设计及施工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为建成上海两条越江隧道、地铁一、二号线及近20条市政隧道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60年代领导研究和设计含水软弱土层中盾构隧道单层钢筋混凝土拼装衬砌,率先攻克衬砌结构防水关键,并用以建成6m地铁试验隧道和10m第一条黄浦江水底隧道,为当时世界首例。1970~1993年,他作为技术带头人采用盾构法、沉管法、连续沉井法建成金山石化总厂及宝钢厂区困难地层中伸入江海的排水隧道,并攻克了在江底高压沼气含水砂层中排水隧道施工中喷发沼气和流砂等罕见难题,1985~1999年作为地下工程技术带头人完成了延安东路越江隧道及上海地铁一、二号线地下工程建设。在工程实践中,创造性地研究并成功实施了在含水软弱地层中以盾构法及深基坑施工所引起的地层位移预测及治理的方法,攻克了紧靠运行的地铁隧道进行高层建筑地下室等深基坑施工中保护地铁隧道安全运行的技术难题。他编写了《盾构法隧道》等专著,发表了“地下墙深基坑周围地层移动检测和治理”等20多篇关于软土隧道与地下工程方面的论文,曾分别获全国科技大会奖、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1988年被评为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汪闻韶 1994年度(第1届)茅以升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奖获得者 1919年生,江苏苏州人,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水利工程系。1948年赴美留学,先后获依阿华大学力学和水力学硕士和伊利诺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博士。1955年任南京水利实验处工程师,1956年调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现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其中1980~1983年任抗震防护研究所所长)。现为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荣誉会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顾问及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岩土工程学报》名誉编委。  主要业绩:①提出了电渗和水力渗透混合流公式,诠释了电渗加固软土的机理;②阐明了土的液化机理及其与土体极限平衡和破坏间的区别和关系。进一步开展了少粘性土、砂砾料和粉煤灰液化特性的研究。发现了预振的影响和砂土的结构性问题。提出了剪切波速在评估砂土液化可能性中的应用。③初步总结了我国近30年水利工程的震害经验。编制出《中国水利工程震害资料汇编1961-1986》历史性资料。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岩土与水工建筑物相互作用研究》。因业绩卓著,曾获中国科学院1957年科学奖金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1987年四等奖,199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王恭先 1996年度(第2届)茅以升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奖获得者 1936年生于河南孟津,1961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铁道建筑系,随即进入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现西北分院)工作。历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分院滑坡研究室主任、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滑坡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滑坡防治技术专家组组长,甘肃省滑坡泥石流研究会理事长,《滑坡文集》编委会主任,《灾害学》副主编。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崩塌滑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王恭先系统地研究了滑坡的不同类型、形成条件、作用因素、发生机理、预测预报理论及防治滑坡的新技术、新结构,成功地防治了数百处滑坡,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把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力学紧密结合来分析判定滑坡的边界条件、条块级层划分、受力状态及发育的过程和阶段,对大型滑坡分而治之。针对滑坡各发育阶段的稳定程度,采用工程地质比拟法确定滑坡推力界限,使之更接近实际。他最早研究开发了挖孔钢筋混凝土抗滑桩、锚索抗滑桩及锚索框架治理滑坡,由他主编的《滑坡防治》一书是我国在该学科的最早专著。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被铁道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沈珠江 黄文熙讲座撰稿人(1998年) 1933年生,浙江慈溪人,1950年上海敬业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水利系,1952年院系调整后入南京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学习,1953年毕业后分配至南京水利实验处(今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任技术员,1955年选送至前苏联留学,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一年后入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做研究生,1960年5月获副博士学位回国,一直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2000年9月任清华大学水利水电系教授。  沈珠江长期从事岩土工程研究,在软土地基、土石坝工程和土力学基本理论研究方面发表论文100余篇,并出版两部专著《计算土力学》和《理论土力学》。在工程方面,70年代以前主要参加交通部的码头建设,多次到天津新港和上海港工作,以后主要从事土石坝工程,参加过长江三峡深水围堰,黄河小浪底大坝以及20多座高土石坝的设计计算。由于业绩突出,1989年当选为水利部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兼主编、《水利水运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和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兼任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校教授。 谢定义 2000年度(第4届)茅以升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奖获得者,黄文熙讲座撰稿人(2001年) 1931年生,甘肃甘谷人,1952年毕业西北工学院水利工程系,1962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部地基基础动力学专业,获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现为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岩土工程学科博士导师,兼任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岩土工程学报》编委。  谢定义从事土力学及岩土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负责土力学、高等土力学、土动力学、岩土工程学、基础工程学、土工试验技术、黄土力学、非饱和土力学等课程的讲授;研究方向为土动力学、非饱 和土力学、黄土力学;在瞬态土动力学研究、黄土静动力学特性研究、土结构性定量化参数研究、非饱和土有效应力研究,以及CT技术在岩体损伤研究的应用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陆续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要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编著出版了专著《土动力学》(1988)和《饱和砂土瞬态动力学特性机理与分析》(1995)。培养硕士30余名、博士17名,博士后3名。曾获机械工业部教书育人优秀教师,陕西省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陕西省科教系统优秀党员(1986)等荣誉称号,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特殊贡献专家。 周 镜 黄文熙讲座撰稿人(1999年) 江苏宜兴人,1925年生于江西南昌。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9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在该州公路局材料研究所工作。  1950年9月回国后,即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从事路基土工方面的科研工作至今。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铁道建筑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秘书长、理事长,《土木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主编,《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现任铁科院研究员,国务院参事,中国铁道学会常务理事。1994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  50年代,提出按黄土结构和强度确定路堑边坡陡度的原则;提出了第二滑动面计算衡重式挡墙土压力的方法,及局部荷载作用下墙后滑动面出现范围的判别公式,已被标准设计采用,学术论文被推荐在1964年《中国科学》英文版上发表。研究提出了用静力触探确定打入桩极限承载力的综合系数法,静力触探的应用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也是国家特等奖“成昆铁路新技术”项目的主要参加者之一。软土地基处理方面,在天津新港采用短密砂井和生石灰桩处理近代吹填软土,经受了唐山大地震的考验;在贵昆铁路斜基底软土地段,采用桩排架作路堤坡脚埋入式挡墙取得成功;在深圳机场停机坪砂井处理软基工程中,发现并解决了大面积砂垫层排水阻力的问题。此外,指导研究生研究了软土和片状砂的基本性质,弹塑性分析,以及土工合成材料加固软土的破坏机理等。1993年获铁路系统首届詹天佑个人成就奖。现仍参与高速铁路中有关土工问题的研究工作。[附]:1.2000年度茅以升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奖提名奖获奖者为:龚晓南(浙江大学);殷宗泽(河海大学);郑颖人(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2.2000年度茅以升青年奖获奖者为张建民(清华大学),殷建华(香港理工大学)。5.期刊论文韩伟临街深基础工程的基坑监测与环境保护-江苏建筑2002,""(2)文章介绍了港博大厦基础工程的基坑监测与环境保护,由于深基坑施工对环境保护要求甚多,故施工中必须有可靠的围护设计和针对性技术措施,才能保证基坑工程的胜利完成。6.期刊论文彭贵.张金龙.刘政治.PENGGui.ZHANGJin-long.LIUZheng-zhi深基坑施工及基坑安全性监测实例-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6,33(2)介绍了南京市中央路某地下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情况.施工中对基坑开挖的安全性进行随时监测,反馈信息及时指导施工,对施工中出现的险情及时处理.7.学位论文徐兴华宝钢1880热轧漩流池超深基坑施工风险管理研究2007在软土工程地质条件下进行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基础工程特别是深基坑的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对此类工程的风险分析和控制自2000年起逐渐开始研究。宝钢1880mm热轧漩流池,是目前上海市和国内冶金行业已完成最深的基坑,采用深-53.0m地下连续墙支护,深基坑内外深井对两个承压含水层卸压降水,分五次进行内衬结构逆筑,开挖至-36.0m顺利完成干封底施工。文章根据风险管理基本流程,收集软土地区类似热轧漩流池施工风险管理初始信息,运用“风险-时间函数模型”制定了风险管理策略,并提出实施解决方案。文中结合风险管理对漩流池施工时间相对滞后,场地狭小,受到两个承压含水层作用,一旦发生突涌对整个项目周围已建成设施和投产效益影响巨大等特点、难点,以及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同时采用“风险-时间函数模型”,对风险控制提出的实施解决方案风险评估,并根据热轧漩流池实施效果对风险管理提出改进意见。8.期刊论文朱建明.ZhuJianming深基坑施工对邻近运营地铁车站影响的数值 分析-建筑施工2010,32(4)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建立了软土地区某紧邻运营地铁车站的深基坑施工的数值模型.通过模拟深基坑的施工,分析了基坑自身的变形特性和其对邻近运营地铁车站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对运营车站的保护措施,并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保护措施的有效性.9.期刊论文何春保.HEChun-bao测斜监测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8(23)测斜监测对于深基坑支护安全施工有重要的作用,根据预定的安全控制标准和监测频次对基坑支护体系的进行安全评价,根据监测结果指导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施工,保证了基坑支护的安全.为以后基坑支护的设计和施工积累了经验.10.期刊论文徐凤昌.董锋.陈洪泳.祁镇延.XUFengchang.DONGFeng.CHENHongyong.QiZhenyan深基坑施工渗水、流砂等病害分析和处理-上海地质2007,""(1)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渗水、流砂等病害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各种应急处理方案.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256466.aspx授权使用: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授权号:24215f78-958b-4adf-a61b-9e2e0173f75c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