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 MB
  • 63页

源城区埔前公墓山专用公路改建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6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报告表编号2014年编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源城区埔前公墓山专用公路改建项目建设单位(盖章):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人民政府编制日期:2014年2月26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2 项目名称:源城区埔前公墓山专用公路改建项目评价单位:河源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公章)评价单位法人:项目负责人:评价人员情况姓名从事专业职称上岗证书号职责签名陈金纯环境科学高级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登记证编号:B28250010300(环评)岗证字第B28250009号审核王云环境科学(环评)岗证字第B28250014号复核李导玉环境科学高级工程师(环评)岗证字第B28250013号编写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 项目名称源城区埔前公墓山专用公路改建项目建设单位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人民政府法人代表杨辉强联系人刘燕球通讯地址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埔前街联系电话13829391037传真邮政编码517000建设地点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小坑新屋至垦山东侧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我行业类别及代码T2道路占地面积路线全长约4.64公里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543.37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年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源城区埔前至公墓山专用公路是埔前通往公墓山主要交通要道,起点位于埔前小坑新屋,地点桩号为K0+000,沿现有土路前行布线,,途经坳背坑、巴登城规划区西侧,终点止于垦山北侧(拟建公墓山入口处),终点桩号为K4+639.973,路线全长4.64公里。埔前至公墓山公路现状已有道路为3米多宽的土路,由于年久失修,坡度陡峭,一般车辆根本无法通行。2013年根据源城区建设总体规划将在垦山建立公墓山,必需修建一条通往公墓山的道路。经项目建设单位、区政府及有关单位多次讨论,决定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并采取全封闭式管理模式对道路和园区进行管理。本项目的建设及投产后,均会对该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产生有利和不利、短期和长期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要求,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业主委托河源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业主委托后,评价单位对项目现场及周围进行了实地踏勘和环境状况初步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并依据项目特性编制完成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2 源城区埔前至公墓山专用公路是埔前通往公墓山主要交通要道,起点位于埔前小坑新屋,地点桩号为K0+000,沿现有土路前行布线,,途经坳背坑、巴登城规划区西侧,终点止于垦山北侧(拟建公墓山入口处),终点桩号为K4+639.973,路线全长4.64公里(项目坐标:东经114°35′45.14″,北纬23°37′41.36″)。主要控制点有:地点:小坑新屋村道路口;中间控制点:巴登城规划区;终点:垦山(公墓山)入口。本项目采取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道路平面线按现有老路布设,局部弯急路段利用“裁弯取直,优化线形”的方法进行,按路基宽为7.0米,路面宽为6米双车道,项目为公墓山专用公路,禁止外来车辆通行,全路段封闭式管理,并在起点处设置管理处,通往公墓山所有人员必须由管理处安排专用车辆进入公墓山,全路段限速15km/h设计。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主要技术指标表:技术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公路等级--等外路路基宽度m7.0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7.5(受公墓山规划门口限制)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30最大纵坡%16%(特殊路段)最短坡长m60一般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型m200一般竖曲线最小半径凹型m300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1/100,小桥和路基1/50设计荷载等级--公路—Ⅱ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05本项目全线工程规模见下表:主要工程规模表:2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路线总长km4.6402路基土石方数量(挖方)1000m3137.1323路基土石方数量(填方)1000m369.2814水泥混凝土路面km229.075桥梁m/座--6涵洞道167浆砌片石挡墙m3186.68排水边沟m54909占用土地亩184.53、给排水系统规划利用当地现有供水、排水系统4、供电规划利用当地现有供电系统5、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全路段改造需建设资金1543.37万元,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政府部门和埔前镇自筹部分资金。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位于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小坑新屋至垦山东侧,项目周围是山地且所处位置生态环境较好,无水、大气、声、生态等环境问题,各环境要素质量优良,符合环境功能区划保护目标的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2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项目所在地河源市源城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东靠梅州市、汕尾市,南接惠州市,西连韶关市、惠州市,北邻江西省赣州市。其范围是东经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北纬23度10分至24度47分。全市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河源市是京九入粤第一市,又是广东省拥有铁路最长的市;京九铁路、205国道、广梅汕铁路、105国道、河惠高速公路构筑了河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粤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河源市是广东经济北上,向内梯度推进的接力站和支撑点,是南连珠三角北接闽、赣、浙的重要通道,是全省优质生态环境基地和生态屏障。2、气候概况河源市位于北回归线北缘,广东省中部偏东,东江、新丰江纵贯全境,山地和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95%。这里长夏短冬,年平均气温21.7℃,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2.0℃,极端最低气温-3.8℃;7月-8月最热,平均气温28.6℃,极端最高气温39.0℃;全年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的日数平均为16.6天。年平均降雨量1798mm,93%集中在3月-9月有,其中3月-6月雨量均在100mm以上,最高在6月586.9mm,而11月、12月均不到23mm。全年月平均降水日数均在11天以上,其中5月、6月各为20天左右,11月最少,不到5天。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均可出现降雪天气,但机会极少,年平均降雪日数仅为0.2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相对湿度年变化较大,2月-9月各月相对湿度为69-84%,其余各月均在56%-64%。风向季节变化明显,4月-8月多南风,1月-3月及9月-12月以北风为主,各月均以静风频率为最高,8月-10月为40%-44%,其余各月均为31%-37%,年平均风速为1.5m/s,各月风速变化不大,在1.2m/s-1.7m/s之间。全年日照时数为1839.3h,3月日照最少,仅59.3h,最高为7月为277.8h。全年各月均可出现雾,年雾日为4天。雷暴终年可见,入夏后逐渐增多,8月达高峰,全年雷暴日数为83天,最多年达106天。其主要气候参数如下:(1)年平均气压1009.0hPa2 夏季平均气压1001.0hPa冬季平均气压1016.4hPa(2)年平均地面温度21.7℃极端最高温度39.0℃极端最低温度-3.8℃(3)年平均相对湿度70%最高月平均相对湿度81%最低月平均相对湿度56%(4)年平均降水量1798mm一日最大降水量399.3mm一小时最大降水量96.2mm(5)夏季主导风向南风冬季主导风向北风年平均风速1.5m/s三十年一遇最大风速22.6m/s(6)年平均大风日数2.1天年平均降雪日数0.2天年平均雷暴日数83天3、地形地貌河源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占53%,丘陵占36%,谷地和平原占11%。全市山势分别向东江、新丰江倾斜,罗浮山脉呈现东北-西南方向斜贯本境,九连山脉由和平、连平向西南延伸至广州白云山。紫金东南部山地属莲花山支脉。连平县的黄牛石,海拔1340米,是全市最高峰。河源山地、丘陵大部分海拔较低,坡度在30º以下,宜植面积90%以上。河源有三大台地平原:灯塔盆地,位于东源县中部,连平县东南部和和平县西南部,面积1941平方公里;川南盆地位于龙川县南部、东源县东北部,面积1000平方公里;源城盆地位于源城区及紫金县西北部,面积1230平方公里。丘陵主要分布在三大盆地四周。4、水文特征2 东江是河源市最大河流,发源于江西,由北向南,经和平、龙川、东源、市区入惠州。新丰江是东江最大支流,发源于新丰县,汇连平水、大席水、忠信水、游溪水、锡场水、客家水等二级支流,在河源城区东部注入东江,全长163km,流域面积5813km2,水能理论蕴藏量131.71万千瓦,现已开发57.6万千瓦。境内尚有柏布河、七礤河、东埔河等一级支流和山区性河流,水力资源丰富。1960年建的新丰江水库,湖区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370平方公里,总库容为139亿m3;1973年在东江干流建的枫树坝水库汇水面积5151km2,水库水面面积112km2,总库容19.4亿m3。新丰江是东江流域暴雨中心。4~6月份主要是峰面雨为主,7~9月份多为台风雨洪水,其特点是峰高量大,易涨易退。1964年龙川站实测最高洪水位为73.73m,洪峰流量为10200m3/s。5、生态环境所在区域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肥沃,地势低平,水土资源丰富。6、生物资源河源市光、热、水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1)植物资源全市植被类型,有属于地带性植被的北热带季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和沿海的热带红树林,还有北纬度地带性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针叶林、竹林、灌丛和草坡,以及水稻、甘蔗和茶园等栽培植被。目前,植被多为疏松林,旱生性灌草丛、草丛和农业生态群落。主要植被为马尾松、湿地松、芒箕等,主要的农作物为水稻、甘蔗、荔枝、柑桔等。(2)动植资源全市有陆生脊椎动物829种。主要的野生动物为野兔、狐、黄鼬、山鸡、乌鸦、喜鹊、斑鸠、麻雀、啄木鸟、猫头鹰等。(3)土壤项目所在地的主要土壤为赤红壤、紫色土、水稻土和潮湿沙泥土。2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社会人口:201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55.06万人。其中,年末常住人口301.01万人,城市化率为40.46%,比上年提高0.28个百分点。社会经济: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615.26亿元,比上年增长6.2%。三大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7:48.7:38.6调整为12.2:49.6:38.2。2012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07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26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64亿元,增长20.0%;实际利用外资1.97亿美元,增长6%;外贸出口总额19.4亿美元,增长1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亿元,增长1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20元,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772元,增长15.4%。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47.93亿元,比上年增长12.7%,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6.6%。实施富县强镇战略,县域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12年,“一区六园”完成工业总产值665.41亿元;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26.59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7.71亿元。旅游:2012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650.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7%。,旅游总收入13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7%。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12年末,全市各类旅行社37家;已评定的星级饭店23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2家;A级景区8个,其中4A景区4个。交通:至2012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250.7公里,比上年增加519公里;客运量4653万人,增长20.0%;货运量3296万吨,增长22.2%。教育和科技:至2012年,初中在校学生13.71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66%,高中在校学生7.62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上年的85.9%提高至87.8%;全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0项,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47项。文化:至2012年,成功举办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节和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新增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2项,保护和修缮了一批文化遗址和革命旧址,建成市恐龙博物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卫生: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204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2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7个,妇幼保健院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6个。2 文物保护:闻名中外的恐龙蛋化石和建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的龟峰塔。2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河源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现状监测数据表明,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修改单)二级标准的要求,说明周围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地面水本项目相关水体埔前河、东江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标准。3、声环境项目所在地为声环境属于2类区域,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表1:表1 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编号项目类别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域;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修正版)中的二级标准。2水环境功能区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4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是否风景保护区否6是否水库库区否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周围没有需要特殊保护的重要文物,没有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因此,主要保护目标是保护好当地的大环境。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是周围的生活环境在本项目营运时不受明显影响,保护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修正版)中的二类标准。2、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保护目标是使受纳水体的水质不因本项目的营运而受明显影响,保护该区域埔前河、东江水环境质量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3、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保护目标是确保项目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2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根据标准要求并征得河源市环保局同意,环境质量执行如下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修正版)二级标准;2、水环境质量:埔前河、东江水质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标准;3、声环境:评价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选用原则,并征得河源市环保局同意,项目污染物排放执行如下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2、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3、噪声排放: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为公墓山专用道路改建项目,本身不产污,不需要总量指标。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专用道路修建工艺流程:土石方铺设管网平整路面铺水泥路面排水工程绿化工程施工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施工污水沉淀池处理循环使用2 主要污染工序:一、项目施工期1、废水:本项目工程量小,工地不设工棚,工人自行回家吃住。因此,施工期间的水污染源主要是施工工程机械废水和基坑废水,含有大量固体悬浮物,包含各种油类、化学品等污染物,因此施工中产生的废水不能直接排放,应进行隔油、沉沙等相关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在工程结束后自然蒸发。2、废气::施工工地不设工棚,施工期间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有施工期间汽车、装卸设备、挖掘机等施工机械运行时产生的燃油废气;汽车运输、料场及基础开挖、水泥装卸等产生的扬尘和逸散尘等。污染物质的主要成分是TSP、SO2、NO2和粉尘等。根据有关类比的施工现场起尘规律研究资料,在沙石料堆存过程中的风势起尘、卡车卸料时产生的粉尘污染、道路二次污染、水泥拆包的粉尘污染、场地扬尘等共同作用下,未采取环保措施时,施工现场PM10污染源强为48g/s·km,采取环保措施时,施工现场PM10源强为216mg/s·km。根据本区域土地储备项目的影响预测,未采取处理措施时道路边界20m和50m处的PM10浓度贡献值分别为1.3079mg/m3和0.9836mg/m3,占评价标准的871.9%和655.7%,严重超标。3、固废:主要为建筑施工垃圾及地面开挖产生的遗弃土。据业主提供的资料,项目工程开挖产生的遗弃土方量约为:67851m3。4、噪声:各种建筑施工机械运行产生的噪声,其分贝值在76~98之间。5、生态:场地被取、弃土后,其原有的土地功能丧失,地表上的植被毁坏;同时还会造成土地的裸露,雨天时形成水土流失,晴天时造成扬尘,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由于本项目工程量较小,主要为人为施工,人员活动会践踏草皮等,会破坏工程场区内的植被。二、项目营运期本项目为源城区埔前公墓山专用公路改建,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并采取全封闭式管理模式对道路和园区进行管理。因此,项目建设完成运营后,不产生水、气、声以及固废等,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2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车辆运输CO、NOx量少,无组织排放量少,无组织排放道路施工粉尘、TSP量少,无组织排放量少,无组织排放水污染物施工工程机械废水和基坑废水SS、石油类少量循环使用不外排固体废物建筑施工弃土、弃渣67851m367851m3噪声建设期:各种建筑施工机械运行产生的噪声,其分贝值在76~98之间。主要生态影响本项目为源城区埔前公墓山专用公路改建,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主要生态影响是建设过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随着工程的结束,将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人工生态系统。2 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减缓措施施工期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将影响降至最低,施工结束后,其影响基本可消除。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减缓措施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营地中拌和站扬尘、堆场扬尘、施工机械废气和运输车辆尾气是施工期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其中施工场扬尘影响最大。因施工区废气有一定的扩散条件,大气环境自净能力较强,短时间对区域环境空气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造成污染性影响。扬尘是本工程施工期间影响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据资料显示,施工工地的扬尘60%以上是汽车运输材料引起的道路扬尘。道路扬尘量的大小与车速、车型、车流量、风速、道路表面积尘量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在自然风作用下,道路扬尘影响范围在100m以内;在大风天气,影响距离可达200m远。由以上分析可见,施工扬尘主要影响下风向近距离范围的区域,必须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以减轻该类影响。减缓措施①拌和站、运料道路、堆场的扬尘可用洒水和清扫措施予以抑止。如果只洒水可使扬尘量减少70~80%,如清扫后洒水,抑止效率能达到90%以上。有关实验表明,在施工场地每天洒水抑尘作业4~5次,其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②水泥和细纱运输采用罐装封闭运输,避免运输期间的跑、漏现象。对施工道路定期养护、维修、清扫,保证路面清洁、运行状态良好。③选用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使其排放的废气达到有关标准。并对施工机械、车辆定期检修,注意机械车辆保养,使之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尽量使用轻质燃油,并避免燃油的泄漏。④对松散的现场及时夯实,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尽早将裸露土地进行绿化和迹地恢复,避免起尘。2 ⑤避免大风时段的砂石料筛分、砼拌和等高扬尘工序的施工作业,减小对周围居民点影响。在高产尘区的施工人员需加强个人防护,施工作业时需戴防尘口罩和防尘头盔等。⑥应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建筑材料轻装轻卸。2、水环境影响分析及减缓措施施工废水工程施工期将产生施工废水,施工废水产生于混凝土拌和、施工机械清洗及基坑排水等工序;经类比调查分析,生产废水呈碱性,基本不含有毒成分,主要污染物为SS,并带有少量油污。SS对水环境影响时间短、范围小,随施工结束慢慢消失;少量油污经处理后,能实现达标。减缓措施①施工废水处理采取的处理方法为物理沉淀法,即在施工场附近修建沉淀池,废水流入沉淀池,经过沉淀后,上清液进行循环使用。②对含油污水进行收集,经沉淀、隔油处理后循环使用,底渣清理。3、施工噪声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较多的使用部分施工机械和设备,主要有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及各种运输车辆等。上述设备作业时都产生噪声,排放方式为间歇性排放,声源较大的机械设备声级约在82-95dB(A),因此,如不对施工噪声加以控制,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主要噪声影响集中在拌和场、施工场地的各种设备噪声。这种影响只存在于施工期,是暂时的,待施工期结束以后影响会自动消失。减缓措施①合理布置设备位置,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式,同时在施工过中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防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②合理控制施工时间,将采用高噪声设备的施工阶段安排在白天进行,尽量减少夜间施工强度,避免在午休和夜间使用高噪声设备。午间12:00~14:30、夜间22:00—06:00停止施工。在敏感点附近,夜间禁止工作,如因需连续作业必须在夜间施工时,应提前报环保部门审批,并张贴安民告示,以取得附近居民的谅解。③2 为防止交通混乱造成的人为噪声污染,夜间应尽量较少施工车流量,在主要施工路段设立交通警示牌,限制工程区内车辆时速在20km以内,并在路牌上标明禁止施工车辆大声鸣笛,尤其在经过居民集中点附近的路段时,应严格禁止运输车辆鸣笛。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工程开挖的弃方。如果固体废弃物随意弃置,不加管理,将对区内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如果滑落水体,将会污染河流水质,因此,工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必须严格管理,尽可能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本项目为源城区埔前公墓山专用公路改建,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遗弃土及建筑垃圾约67851m3,应及时清理,申请市容环境管理单位指定地方堆放,不得随意堆放或者丢弃。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工程建设期间主要生态影响表现为占用土地、破坏环境、扰动地表、改变原有地貌、破坏植被以及由此引起的局部水土流失影响。根据工程布置和工程影响区域状况,结合工程施工等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初步分析,本工程的影响范围远小于50km2,影响范围内减少的生物量远小于50%,物种多样性损失远小于50%。①工程占地影响分析工程占地主要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性占地,其中永久占地主要为道路改造占地,临时性占地主要为施工营地、临时堆场、施工便道、取料场等占地,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占用土地面积约184.5亩,占地均为山地。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临时占地对植被、土壤、自然景观等生态要素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又以便道、施工营地最为突出。施工碾压,人员活动踩踏地表,造成植被损伤,影响植被生长发育。同时,破坏土壤结构,形成斑块状扩散,影响景观。②植被破坏影响分析工程施工期间因进行土石方挖填等作业,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的践踏,可能导致施工场地周围原有的植被破坏,特别是施工场地两岸的林草地和农田,主要为施工营地、施工场地和便道的破坏。必须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合理设置施工便道的方式加以避免。③水土流失影响分析2 本工程施工开挖将使原地表植被遭到破坏,使表层土壤松散裸露,原有的自然稳定状态受到破坏,失去原有植被的防冲、固土功能,从而在风力、水力作用下容易出现冲刷、跨塌的现象,增加新的水土流失,工程填筑活动在施工场地形成填筑边坡,改变原有的坡面的汇流条件,易造成水蚀,使水土流失由原来的面蚀改变为沟蚀,形成新增水土流失。a、本工程临时弃渣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有:临时弃渣为松散堆积体,若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容易造成土体表面的冲刷乃至塌滑,引发新增水土流失,影响周边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b、本工程施工道路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对原地貌的“再塑”和对植被的损害。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因开挖和填筑形成了挖方和填方地貌,在改变原地面土地利用方式的同时,水土流失的形式、数量和发生规律也发生了变化。挖方段形成了开挖边坡,容易产生滑坡、崩塌等边坡破坏作用;填方段形成的松散堆积地貌区易发生局部沉陷、小规模滑坡、坍塌及冲刷等水土流失。c、本工程实施过程中将破坏部分表土结构,减弱局部地区土层的稳定性,并使地表植被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故在短时间内有可能局部加重区域水土流失。尤其是在暴雨较集中的时段施工,容易形成小范围的水土流失。减缓措施①通过规范施工作业带,规范施工临时道路,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制定植被恢复措施,按施工设计方案进行绿化。②施工期间应对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以公告、宣传册发放等形式教育施工人员,有效减轻施工对沿线生态的影响。③采取截、排水沟、挡渣墙等工程防护措施进行防护,减少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为源城区埔前公墓山专用公路改建,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并采取全封闭式管理模式对道路和园区进行管理。因此,项目建设完成运营后,不产生水、气、声以及固废等,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2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车辆运输CO、NOx加强管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道路施工粉尘、TSP洒水,保持地表湿润水污染物施工工程机械废水和基坑废水SS、石油类施工场地内设置隔油沉渣池,循环使用不外排循环使用不外排雨水冲刷路面形成的地面径流SS、石油类固体废物建筑施工垃圾、弃土、弃渣申请市容环境管理单位指定地点堆放,及时清理达到环保相关要求噪声施工期噪声:使用低噪声的设备,并禁止在午间(12:00-14:00)和夜间(22:00-8:00)施工作业,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2 结论与建议源城区埔前至公墓山专用公路是埔前通往公墓山主要交通要道,起点位于埔前小坑新屋,地点桩号为K0+000,沿现有土路前行布线,,途经坳背坑、巴登城规划区西侧,终点止于垦山北侧(拟建公墓山入口处),终点桩号为K4+639.973,路线全长4.64公里。本项目采取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道路平面线按现有老路布设,局部弯急路段利用“裁弯取直,优化线形”的方法进行,按路基宽为7.0米,路面宽为6米双车道,项目为公墓山专用公路,禁止外来车辆通行,全路段封闭式管理,并在起点处设置管理处,通往公墓山所有人员必须由管理处安排专用车辆进入公墓山,全路段限速15km/h设计。全路段改造需建设资金1543.37万元。一、环境现状评价结论从现场的监测结果来看,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较好: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修改单)二级标准;水域水环境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二、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本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工程在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后,不会产生区域性水土流失;工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对区域性土地资源的影响很小;道路建设对沿线动植物的影响轻微。2、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噪声、扬尘及垃圾等,采取评价建议的有关环保措施后,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3、项目营运期本项目为源城区埔前公墓山专用公路改建,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并采取全封闭式管理模式对道路和园区进行管理。因此,项目建设完成运营后,不产生水、气、声以及固废等,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三、建议:(一)施工期环保措施建议2 1、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标中,应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列入标书,明确施工单位施工期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加强环保监督和约束。2、不得向周边水域弃土、弃渣,车辆和砂石冲洗废水应经沉淀池处理。3、工程设计遵循合理使用土地的原则,科学的规划土地的用途。4、加强施工期监控与管理,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合理调配土石方,减少工程取弃土石方工程数量,减轻工程建筑造成的水土流失程度和范围;合理安排施工期,以减少工程水土流失;工程实施不得在河流保护范围内取、弃土,按设计指定地点取弃土。5、路基边坡和取弃土场做好防护工程措施,同时做好排水系统设置,以形成本段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6、施工场地应避免在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施工扬尘较大的工点和道路,可采取洒水降尘措施,施工机械、车辆应勤清洗。综上所述,若该项目在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有效地实施本报告表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减轻至可接受的水平,则本项目的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上是可行的。2 预审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2 审批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2 注释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件1立项批准文件附件2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3.生态影响专项评价4.声影响专项评价5.土壤影响专项评价6.固体废弃物影响专项评价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填表单位(盖章):填表人(签字):项目经办人(签字):建设项目项目名称源城区埔前公墓山专用公路改建项目建设地点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小坑新屋至垦山东侧建设内容及规模起点位于埔前小坑新屋,终点止于垦山北侧,路线全长4.64公里。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按路基宽为7.0米,路面宽为6米双车道。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行业类别T2道路环境保护管理类别□编制报告书■编制报告表□填报登记表总投资(万元)1543.37环保投资(万元)50所占比例(%)3.2建设单位单位名称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人民政府联系电话13829391037评价单位单位名称河源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联系电话0762-3887036通讯地址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埔前街邮政编码517200通讯地址河源市红星路118号环保大厦三楼邮政编码517000法人代表杨辉强联系人刘燕球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825号评价经费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现状环境质量等级环境空气:GB3095-1996二级地表水:GB3838-2002Ⅱ类环境噪声:GB3096-2008中2类环境敏感特征□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地封禁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基本草原□文物保护单位□珍稀动植物栖息地□重点流域□重点湖泊□两控区污染物排放达标与总量控制(工业建设项目详填)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现有工程(已建+在建)本工程(拟建)总体工程(已建+在建+拟建)实际排放浓度(1)允许排放浓度(2)实际排放总量(3)核定排放总量(4)预测排放浓度(5)允许排放浓度(6)产生量(7)自身削减量(8)预测排放总量(9)核定排放总量(10)“以新带老”削减量(11)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12)预测排放总量(13)核定排放总量(14)排放增减量(15)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废气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氮氧化物工业固体废物————与项目有关的其它特征污染物注:1、排放增减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2、(12):指该项目所在区域通过“区域平衡”专为本工程替代削减的量。3、(9)=(7)-(8),(15)=(9)-(11)-(12),(13)=(3)-(11)+(9)。4、计量单位:废水排放量——万吨/年;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米/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年;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升;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立方米;水污染物排放量——吨/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吨/年2 主要生态破坏控制指标影响及主要措施生态保护目标名称级别或种类数量影响程度(严重、一般、小)影响方式(占用、切隔阻断或二者均有)避让、减免影响的数量或采取保护措施的种类数量工程避让投资(万元)另建及功能区划调整投资(万元)迁地增殖保护投资(万元)工程防护治理投资(万元)其它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人文遗产地----------------珍稀特有动物--------珍稀特有植物--------类别及形式占用土地(hm2)基本农田林地草地其它移民及拆迁人口数量工程占地拆迁人口环境影响迁移人口易地安置后靠安置其它临时占用永久占用临时占用永久占用临时占用永久占用面积3.5625环评后减缓和恢复面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工程治理(Km2)生物治理(Km2)减少水土流失量(吨)水土流失治理率(%)噪声治理工程避让(万元)隔声屏障(万元)隔声窗(万元)绿化降噪(万元)低噪设备及工艺(万元)其它2 附:项目所在地示意图N项目所在地2 项目所在地湖州市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要本)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INSTITUTEOFINDUSTRYEP&D,ZHEJIANGPROVINCE国环评甲字第2007号二○○九年七月 湖州市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项目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湖州市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性质:改建建设单位:湖州市南浔区交通局、德清县交通局总投资:54000万元建设工期:24个月,预计于2011年12月建成通车。工程规模:见表1。表1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工程规模建设规模工程建设总用地面积68.54hm2,其中永久用地面积58.67hm2,临时占地面积9.87hm2。公路总长约28.257km,其中南浔区约26.031km、德清县2.226km。实际建设里程26.747km,由主线和连接线组成。其中主线长27.096km,实际建设里程25.586km,申嘉湖高速公路双林互通段(已建路段,K10+225~K11+735)约1.51km,不属本工程建设内容;连接线长1.161km,均为实际建设里程。建设长度(km)项目新建路段改建路段小计主线8.87116.71525.586连接线1.16101.161全线10.03216.71526.747新建桥梁24座、涵洞97道、互通立交1处、分离立交1处、平面交叉12处。公路等级二级公路功能定位总体功能定位是一条联接318国道、申嘉湖高速公路、湖盐线、德桐公路的、贯通双林、善琏、新市三镇的县级公路。K0+000~K8+750主要承担公路沿线的地方集散交通量以及部分高速公路吸引、分流交通量K8+750~K9+773.75在路网中不仅承担该区域南北向公路功能,还承担镇区范围内的人流、车流通行K9+773.75~Kl3+115为申嘉湖高速公路连接线,其中K10+225-K11+735为申嘉湖高速双林互通已建路段,该段路基宽度为25.5m,为保证路段的均匀衔接以及互通区服务水平的均衡一致K13+115~K27+096.435主要承担公路沿线的地方集散交通量以及部分高速公路吸引、分流交通量二、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1、基本内容-8- 湖州市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项目(1)工程特性表表2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特性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一基本指标1工程名称湖州市南浔区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2建设地点湖州市南浔区和德清县3建设单位湖州市南浔区交通局和德清县交通局4公路等级级一/二5计算行车速度km/h806征占地面积hm268.54其中:永久征地hm258.67临时占地hm29.87二路线1路线长度km28.257(途径南浔区的双林、善琏两镇和德清县的新市镇,南浔境内26.031,德清境内2.226)主线km全长27.096km,整体呈北向南走向,起点(k0+000)位于南浔区318国道K131+700北侧,沿线经过双林镇和善琏镇后,进入德清县新市镇,终点(K27+096)与德桐公路相交其中:已建路段(申嘉湖高速公路双林互通段)km1.51km,(K10+225~K11+735,不属本工程)含山连接线km全长1.161km,整体呈西向东走向,均在南浔区境内,起点(Ak0+000)位于主线桩号K22+365处,向东至含山镇(AK1+161)2实际建设里程km26.747(主线25.586+连接线1.161)新建路段km10.032改建路段km16.715三路基工程1挖方km77.6062填方km804.8353排水及防护km28.2584软基处理km28.2585路基宽度m12/18/25.5四路面工程1路面宽度m10.5/18/222路面工程沥青混凝土3沥青路面km223.839五桥梁、涵洞工程1设计车辆荷载公路—I级2特大桥、大桥m/座1988/63中小桥m/座688/174涵洞道97-8- 湖州市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六线路交叉工程1互通立体交叉处1(三济桥互通)2分离立体交叉处1(莫蓉交叉,湖盐线上跨)3平面交叉处l2七绿化工程公路绿化(扣除桥梁)km24.071八拆迁安置拆迁房屋m220878九工程土石方量1开挖量万m330.822填筑量万m3116.193弃渣量万m36.24十建设工期总工程期月24(2010.1~2011.12)(2)已建路段、新建路段和改建路段的概述已建路段(不属本工程):K10+225-K11+735路段为申嘉湖高速双林互通连接线已建路段,长度约1.51km,虽长度计入本工程,但不属于本工程建设内容。此路段已于2006年11月开工建设,2007年12月建成通车,路基宽度25.5m,道路按一级公路标淮建设。新建路段:全线新建路段长度约10.032km,主要集中在K0+000~K1+160、K12+850~K13+115、K16+400~K18+950、K19+700~K21+500、K24+000~K27+096和含山连接线AK0+000~AK1+161六个路段。改建路段:全线改建路段长度约16.715km,主要集中在K1+160~K11+735、K11+735~K12+850、K13+115~K16+400、K18+950~K19+700、K21+500~K24+000五个路段。改建路段均在原有道路单侧拓宽,其中K1+160~K8+750是在原有三双线基础上拓宽;K13+115~K16+400、K18+950~K19+700是在原有花新线基础上拓宽;K21+500~K24+000是在原有村镇道路基础上拓宽。其中K11+735~K12+850路段为本公路的试验段,路段长度约1.115km,属本工程建设内容,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为25.5m。该路段已于2007年3月开工建设,2007年12月建成通车。该路段绿化措施主要为中央分隔带绿化、边坡植草护坡等;排水措施主要是路基两侧排水沟的建设。(3)总体路线走向主线:三济桥至新市公路起自318国道北侧,与318国道采用互通立交,在南浔木业园区东侧建航道桥过长湖申三级航道,一直沿老路向南,改造利用双林东侧外环线、上跨申嘉湖高速公路与湖盐公路墙莫公路交叉后,部分利用原有的花新线,在竹居斗向南拉直过夹塘漾,在石塘桥接回原有的花新线,沿老路继续向东南方向前进,在老丰龙子桥东侧新建桥梁后,开辟新路,避开沈家埭向西南折弯,新建东塘桥接上老路向西南拓展,在K24+000放弃老路,继续向前延伸,在K25+200处与新市镇的城镇规划线相接后,沿规划线与德清县新市镇东部的德桐公路相接,主线总长约为27.096公里。-8- 湖州市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项目连接线:在主线K22+364.664处设置连接线至含山镇区,连接线路线长度1.162km。(4)主要控制点路线起点318国道、长湖申三级航道三济桥、己建成的湖嘉申复线三级航道双林大桥、双林镇、申嘉湖高速公路双林互通连接线已建路段、善琏镇、新市镇以及路线终点德桐公路。(5)公路工程公路路基:①K0+000-K8+750、K13+115-K27+096.435路段以及含山连接线:路基宽度12m,行车道宽2×3.75m,硬路肩宽2×1.5m,土路肩宽2×0.75m;K8+675-K8+750段为12m宽路基与18m宽路基过渡渐变段。②双林外环线K8+750~K9+773.75:K8+750-K9+680段双向4车道,行车道宽4×3.75m,硬路肩宽18m;K9+680-K9+773.75段为18m宽路基与25.5m宽一级公路路基过渡渐变段;③K9+773.75-K13+115路段:路基宽度25.5m,中间带宽3.0m,行车道宽4×3.75m,硬路肩宽2×3.0m,土路肩宽2×0.75m。公路路面:①K0+000-K8+750、K13+115-K27+096.435路段以及含山连接线AK0+000~AK1+161:路面设计采用沥青砼路面,设计轴载为BZZ-100,基层采用半刚性基层,基层类型设计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②K8+750-K9+773.75路段:利用双林外环线加铺罩面路段,在老路顶面加铺4cmAC-l3C沥青砼面层;③K9+773.75~K10+225、K11+735~K13+115路段:路面设计采用沥青砼路面,设计轴载为BZZ-100。基层采用半刚性基层,基层类型设计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防护工程:当填方高度大于5m(一般为桥头高填方路段)时,采用坡脚修筑M7.5浆砌块石挡土墙,坡面植草护坡形式;当填方高度小于5m时,采用直接植草护坡形式;当穿过河渠、鱼塘路段采用抛石挤淤处理,浸水及常水位以上50cm部分采用厚25cm的浆砌片石护坡防护。排水工程:全线路段设置的排水措施主要为浆砌片石加盖板式矩形排水沟。绿化工程:具体见表3。表3公路沿线绿化工程设置情况表桩号路基宽度(m)里程(km)绿化工程主线K0+000~K8+750、K13+115~K27+096.435路段以及含山连接线AK0+000~AK1+1611222.382路基边坡植草护坡K8+750~K9+680180.93路基边坡植草护坡K9+680~K9+773.7518~25.5渐变段0.094路基边坡植草护坡+中央分隔带绿化25.53.341路基边坡植草护坡+-8- 湖州市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项目K9+773.75~K10+225、K11+735~K13+115中央分隔带绿化小计26.747(6)桥涵工程本路线新建桥梁24座,桥梁总长2676米,其中大桥6座,分别为K0+332.5长湖申航道三济桥、K2+505乐善桥、K7+901苕南大桥、K15+688.5铁镜桥、Kl6+683.5善琏大桥和K26+130.5蔡西桥,桥梁全长为1988米;中桥16座,共计672米;小桥1座,共计16m。主线共设钢筋砼圆管涵93道(包括三济桥互通和莫蓉交叉中所设的圆管涵),含山连接线设钢筋硅圆管涵4道。(7)交叉工程互通立体交叉:起点处与长湖申线及318国道正交,且航道和国道相隔很近,仅六十几米,所以此处需设置一互通立交桥,采用单喇叭形式,主线上跨318国道。分离立体交叉:本工程与湖盐公路、墙莫公路交叉采用湖盐线上跨,桥下环行平面交叉,并对湖盐公路进行改造处理。湖盐线标准路段至规划高架桥起点处拓宽路面,保留现有中央分隔带,并在中央分隔带两侧施划标线,行车道与现状保持一致为两个车道,硬路肩拓宽至3.0m;上跨桥起点至环行进口路段将原中央分隔带及上述划标线范围统一作绿化设计,其他保持不变;环行交叉口进口路段拓宽一个车道。湖盐线上跨桥全长490m,全宽18.5m,中间采用水泥混凝土防撞护栏硬隔离,以利行车安全。平面交叉:共12处,全部与沿线村镇公路T型和十型交叉或Y字型形式,与一般村道等的交叉口设计均采用加铺转交式;与等级较高的道路交叉口应考虑渠划处理。(8)沿线设施及交通工程为确保该公路在运行阶段能达到相应等级所具备的服务水平,满足安全、高速、高效的运行需要,必须设置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管理设施。(9)工程征占地及拆迁安置方案a、征地拆迁范围及规模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工程建设总用地面积68.54hm2,其中永久占地面积58.67hm2,临时占地面积9.87hm2。具体见表4。根据南浔区国土资源局对本项目用地的初审意见,因项目用地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按《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和程序来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调整方案(含基本农田划补方案)将随项目建设用地材料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进行审批。b、工程拆迁内容本工程共计拆迁建筑面积约20878m2,其中南浔区境内拆迁建筑物面积17729m2,德清县境内拆迁建筑物面积3149m2-8- 湖州市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拆迁对象主要是沿线农村农居,无厂矿企业单位等其他拆迁对象,拆迁建筑物主要为砖混房。本工程涉及拆迁约53户(其中南浔区境内43户,德清县境内10户),约186人(其中南浔区境内151人,德清县境内35人)。拆迁安置区用地面积约2.25hm2,其中南浔区境内安置用地1.78hm2,德清县境内安置用地0.47hm2。c、拆迁安置方案根据区、镇三济桥—新市、墙千里—莫蓉二路协调工作会议的精神,已形成《三济桥—新市、墙千里—莫蓉沿线拆迁安置方案》,工程安置采取就地安置(后靠)及货币补偿方式,拆迁户生活安置属本村范围内自拆自建,并给予一定的货币补偿,土地由村内统一安排;生产安置属土地调整型,由当地政府统一安排,土地在所在村或乡镇范围内调剂解决。-8- 湖州市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项目表4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用地分类面积表起讫桩号红线范围内总用地面积(m2)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交通设施利用地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土地其他土地灌溉水田旱地其它小计桑园其它小计林地畜牧饲养地养殖水面其它小计城镇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小计河流水面三济桥立交6178.028292829102310233183183333331675三双线220769.0107424131074372756327563329106941102316832454714547112443高速连接线65041.031083310832178621786529552956546546223双新线294701.01579901006416805466534665344307160922039930129301299585合计586689.0299326100773094031169061169064636323993703516832765877658729926463344(其中耕地309403m2,占用基本农田163464m2、标准农田114392m2)9341929926-8- 湖州市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项目(10)工程施工工程量组成表5本工程施工工程量组成表项目组成内容数量备注线路工程路基工程主线长27.096km,连接线1.161km,实际建设公里为26.747km,路基宽度12/18/25.5m路面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12/18/25.5m防护工程M7.5浆砌块石挡土墙,坡面植草护坡排水工程浆砌片石加盖板式矩形排水沟绿化工程植草护坡、中央分隔带绿化和公路两侧栽植行道树交叉及桥涵工程交叉互通立交1处,分离立交1处,平面交叉1处互通立交为三济桥互通,分离立交为莫蓉立交桥梁24座,其中特大、大桥6座,中小桥18座不含三济桥互通桥、莫蓉立交桥涵洞97道施工临时设施拌和场地5处,占地面积1.0hm2立交施工场地2处,三济桥互通桥、莫蓉立交桥施工场地,占地0.70hm2,均在征占地范内桥梁施工场地22处,占地面积2.8hm2,其中1.8hm2在线路征地范围内,1.0hm2为临时占地临时堆土场堆土场10处,占地面积5.81淤泥干化场淤泥干化场8处,占地面积2.47hm2,其中0.41hm2在征占地范内,2.06hm2为临时占地2、污染因素分析(1)交通量预测表6各特征年折合小客车交通流量预测结果(单位:辆/d)年份2007年(实测)2012年2018年2026年K0+000-K9+773.75、K13+115-K27+096.435路段预测交通量29115132879110788K9+773.75-Kl3+115路段预测交通量291180671360917342表7车种构成比例(单位:%)车型小货中货大货小客大客合计比例22445236100小车中车大车//454411//100-8- 湖州市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项目表8昼间、夜间小时交通流量预测结果年份2012年2018年2026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K0+000-K9+773.75、K13+115-K27+096.435路段平均交通量(辆/h)298455117762794高峰交通量(辆/h)62610731316各车种交通量(辆/h)小车中车大车小车中车大车小车中车大车2122075236335589445435109K9+773.75-Kl3+115路段平均交通量(辆/h)469707911191008151高峰交通量(辆/h)98416602116各车种交通量(辆/h)小车中车大车小车中车大车小车中车大车33332681562549137716700175(2)污染源强分析A、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①施工期废水桥梁施工废水:据估算桥梁施工废水产生量约500t。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上清液抽走回用于施工场地抑尘、绿化等。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量随施工期不同阶段施工人数的不同而不同,本项目高峰期施工人员约250人左右,生活用水量达25t/d,排放生活污水量约20.0t/d,其污染物发生量约CODcr6.0kg/d、BOD54.0kg/d。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有偿清运或用作浇灌树木,应尽量避免直接排入水体。施工期废气:施工期废气主要来自施工扬尘、淤泥干化场臭气及道路浇筑时产生的沥青烟气,其中施工扬尘主要包括堆场扬尘、搅拌扬尘及车辆行驶扬尘。施工期废气产生量较难估算,本评价在此不做定量分析。施工期噪声:公路的施工噪声主要来自各种筑路设备的机械噪声,以及材料运输等产生的噪声,其特点具有间歇性、高强度和不固定性。主要施工机械的噪声级见表9。表9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声级序号机械名称型号测点距设备距离(m)Leq(dB)-8- 湖州市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项目1搅拌机LB2.5型(国产)2842搅拌机LB30型(国产)2903搅拌机PLB1000型(英国)2884搅拌机MABINI(意大利)2905轮式装载机ZL40型/ZL50型5906平地机PY160A型5907振动式压路机YZJ10B型5868双轮双振压路机CC21型5819三轮压路机58110轮胎压路机ZL16型57611推土机ZL40型58612轮胎式液压挖掘机W4-60C型58413摊铺机(英国)Fifond311ABGCO58214摊铺机(德国)Fifond311ABGCO58715发电机组(2台)FKV-7519816冲击式钻井机22型18717锥形反转台料混凝土搅拌机JZC350型179施工期固废:生活垃圾主要集中产生于施工人员生活办公区,日产生量约0.278m3/d,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本工程建设需要清理一些表层耕植土,在临时堆土场进行堆放,以便在工程建设后期全部用于绿化带的绿化覆土;工程弃渣主要包括桥梁基础施工产生的钻渣泥浆、清除的淤泥,总弃方量6.24万m3,其中1.44万m3为立交和桥梁基础施工产生的钻渣泥浆,通过设置沉淀池进行固化处理,待施工结束后,干化钻渣泥浆不再清运仍在沉淀中,表面用池周堆放的深层土回填,并拆除填土草包,土方覆于池体表面;池周围多余土方全部清运,用于桥头附近路基边坡绿化培土,最后进行场地平整和撒播草籽绿化;4.61万m3为清除的淤泥,通过设置淤泥干化场进行处理,由于淤泥干化场主要选择一些由于路基施工而养殖困难的鱼塘,故在淤泥干化后不再清运仍在干化场内,待施工结束后,堆场地进行平整,并在表面撒播草籽绿化;0.19万m3房屋拆除物中少部分不能再次利用的零碎砖头和其他建材运至安置区场平。②营运期污染源强分析废气: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由于目前生产的汽车基本都安装了尾气三元催化净化装置,根据相关资料,三元催化处理汽车尾气的净化效率可达70%以上,但其净化效率受催燃比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多,因此,本环评考虑三元催化净化汽车尾气效率以50%计。根据各年份交通量,按公路建设指标参数计算,得到本工程不同预测年份高峰交通量状况下NO2和CO的排放源强,具体见表10。-8- 湖州市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项目表10各时段高峰期空气污染物源强估算(mg/m·s)三济桥至新市公路路段车流量(辆/h)污染物CONO2K0+000-K9+773.75、K13+115~K27+096.435路段2012年4971.2630.4802018年8512.1610.8212026年10442.6521.007K9+773.75-Kl3+115路段2012年7811.9850.7532018年13173.3481.2712026年16794.2651.619噪声源强:道路交通噪声主要来源于车辆发动机的噪声,行驶汽车轮胎与地面摩擦的噪声,以及鸣号声。水污染源强:道路暴雨径流(非引起洪涝的暴雨)是营运期产生的非经常性污水,是暴雨冲刷路面而形成的,是道路的主要水污染源。经计算,公路产生的径流污染物量,结果见表11。表11沿线公路产生的径流污染物量估算三济桥至新市公路路段径流污染源强(kg/h)CODCrBOD5油SS10.5m路长22.382km134.7413.399.39307.9818m路长0.93km75.997.555.30173.6818~25.5m路长0.094km13.571.350.9531.0322.5m路长3.341km174.7517.3712.18399.43合计399.0539.6627.82912.12固废:公路营运期基本不产生固废,对于公路路面翻修时产生的少量废弃物,应当加以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作为建筑垃圾合理处置。三、选址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1、周边环境质量现状(1)声环境根据湖州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噪声监测结果,各测点昼、夜间噪声基本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2、4a类昼、夜间标准要求,但双林第二中学昼间噪声超标6.2dB,主要受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所致,田图里自然村测点夜间噪声超标2.9dB。因此本公路沿线区域的声环境现状基本能满足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8- 湖州市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本评价设置了1处交通噪声断面,断面设置为离道路中心线外20m、40m、60m、80m、120m、160m、200m等7处,根据交通断面噪声监测结果,交通噪声从63.7dB下降至42.6dB,基本反映了目前三济桥至新市公路的交通噪声水平。根据环境噪声24小时连续监测结果,监测当天昼间等效声级Ld为42.0dB(6:00~22:00)、夜间等效声级Ln为37.4dB(22:00~6:00),此环境噪声值可作为声环境影响预测的自然本底噪声值。(2)空气环境根据湖州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双林镇、善琏镇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双林镇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良好,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善琏镇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尚可,除TSP指标超标外,其余各监测指标均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区标准,分析TSP超标原因主要与周边建筑施工场地较多产生的扬尘有关。(3)水环境根据湖州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頔塘三济桥监测断面监测指标中,除总磷为IV类外,其余指标pH、CODMn、NH3-N、石油类均能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的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頔塘三济桥监测断面水质判定为IV类水,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双林塘双林桥监测断面监测指标中,除总磷为IV类外,其余指标pH、CODMn、NH3-N、石油类均能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的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双林塘双林桥监测断面水质判定为IV类水,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善琏塘石塘桥监测断面监测指标中,除总磷为IV类外,其余指标pH、CODMn、NH3-N、石油类均能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的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善琏塘石塘桥监测断面水质判定为IV类水,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4)生态环境本工程场地位于南浔区和德清县,地处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沿线所在地区大部分为平原河网地带,平原以水田为主,分布大面积的桑园。公路沿线天然植被较少,次生植物也有限,绝大部分土地是农田和鱼塘,人工植被以果木、桑、水杉、意杨、湿地松、香樟、竹为主;农田的种植品种主要有水稻、大小麦、玉米、豆类、油菜和蔬菜,经济园林主要栽种桑树、果树、茶叶、竹类等。工程沿线人群活动频繁,开发程度较高,目前在自然条件下野生动物较少,基本无大型野生动物,主要有蛇、蛙、松鼠、草兔等,鸟类有自鹭、鸳鸯。沿线鱼塘主要养殖草鱼、鳙鱼、青虾、中华绒鳌蟹、贝类及龟、鳖。区内农户饲养家畜,有鸡、鸭、猪等。评价区域内无珍稀、濒危的动物保护品种。项目沿线调查范围内未涉及挂牌的古树名木,无需要保护的文物遗迹。2、主要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调查,项目沿线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珍稀动植物集中分布区等环境敏感点。(1)空气、声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公路沿线的城镇、农居、学校和-8- 湖州市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养老院,具体见表12、表13。(2)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项目评价范围内的地表水体:頔塘、邢窑塘、双林塘、练市塘、善琏塘与含山塘及双林水厂取水口、含山水厂取水口。其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保护目标如下:双林塘:双林塘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位于工程跨越双林塘的苕南大桥(K7+901)上游620m,双林塘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是双林水厂的水源地,水厂取水口位于本项目苕南大桥上游1.1km。善琏塘:善琏塘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边居湾向东750m至石塘桥),工程路线将从河道上方直接跨越;善琏塘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西堡—北塘),位于工程跨越善琏塘的善琏大桥(K16+683.5)上游1.46km,善琏塘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喇叭圩—宋家埭),位于工程路线西侧1.78km(最近距离),现位于喇叭圩的善琏水厂取水口已废弃;善琏塘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宋家埭—西堡、叉口—边居湾),位于工程路线西侧1.78km,位于工程路线西侧0.58km(最近距离),现位于西堡的老取水口早已废弃。目前整个善琏镇用水依托含山水厂供给。含山塘:含山塘并未划分水源保护区,工程的丰龙子桥将跨越含山塘,含山水厂的取水口位于丰龙子桥下游1.5km,含山水厂为善琏镇、含山供水。-8- 湖州市墙千里至莫蓉公路改建工程项目表12工程沿线两侧主要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坐标位置路段特性乡镇保护目标名称相对位置现状及拆迁情况拆迁后50m以内拆迁后50~200m以内第一排距红线最近距离(m)第一排距中心线最近距离(m)第一排户数总户数第一排距红线最近距离(m)第一排距中心线最近距离(m)第一排户数总户数1K0+000~K0+50新建南浔区双林镇金光兜自然村路北、路西2层,砖混结构20275561687452K1+410~K1+70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於家兜自然村路东、路西2~3层,砖混结构,规模较大,拆迁4户91644657210523K1+910~K2+175改建南浔区双林镇谢家兜自然村路东、路西2~3层,砖混结构,规模较大,拆迁10户7.314.371250574354K2+800~K3+20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树港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分布较集中////13013720305K3+50~K3+28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南湾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规模较大,拆迁5户8.215.2182550575416K3+570~K3+67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笑三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拆迁1户17.224.24450573117K4+000~K4+20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下平山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1701779128K4+200~K4+35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姚家兜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727948-8- 湖州市墙千里至莫蓉公路改建工程项目9K4+700~K5+5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於家埭自然村路东、路西2~3层,砖混结构,规模较大,拆迁11户11181522556222710K5+900~K6+08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上南角自然村路东、路西2~3层,砖混结构,拆迁3户714917///911K5+600~K5+90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莫家堰自然村路东、路西2~3层,砖混结构////6370183312K6+300~K6+65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圣塘兜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拆迁1户11.818.83315316091613K6+700~K6+85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桥北埭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规模较大,拆迁3户8.315.389738053214K7+100~K7+50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庞家湾自然村路西2~4层,砖混结构,规模较大,拆迁8户22291523///5615K7+800~K7+90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沈家兜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规模较大,拆迁9户13.720.71122///5216K7+750~K8+20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双林水产村路东、路西2~4层,砖混结构,拆迁18户3037215///2217K8+250~K8+70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祝桥港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10.317.36135158143618K8+700~K9+05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虹桥南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规模较大,拆迁1户10.820.8928///3119K9+100~K9+45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全兴桥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647482320K9+300~K9+600改建路东2~3层,砖混结构,分布集中,拆迁1户2232815///22-8- 湖州市墙千里至莫蓉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南浔区双林镇笑园自然村21K9+650~K9+86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兜头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分布较集中21.635.6925526631322K9+450~K9+75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石桥头自然村路东2~4层,砖混结构////160174133523K10+100~K10~20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庄家兜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253933///1824K10+350~K10+540已建南浔区双林镇李家兜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距离较远////789532325K10+350~K10+540已建南浔区双林镇车家兜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415888///1026K10+500~K10+600已建南浔区双林镇叶家埭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264322749133527K10+650~K10+840已建南浔区双林镇总管桥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15.442.4455067124328K11+350~K11+500已建南浔区双林镇丝棉兜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120137103429K11+550~K11+700已建南浔区双林镇濠湾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98115104430K11+550~K11+700新建南浔区双林镇潘家堰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拆迁1户////88102104831K12+0~K12+200新建路西2~3层,砖混结构455951613715138-8- 湖州市墙千里至莫蓉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南浔区双林镇小桥港自然村32K12+100~K12+350新建南浔区双林镇毛家兜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1922062233K12+350~K12+480新建南浔区双林镇万五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拆迁2户2438211///2834K12+480~K12+580新建南浔区双林镇横港埭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拆迁1户822622///2835K12+600~K12+800新建南浔区双林镇杨树兜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7791145236K12+700~K13+70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儒林村路东、路西2~3层,砖混结构,规模较大,拆迁8户7.521.5624///4437K13+950~K14+70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姚家湾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规模较大,拆迁1户18.225.21520///5338K14+950~K15+100改建南浔区善琏镇北庄兜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26332218118821039K15+300~K15+550改建南浔区善琏镇南庄兜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规模较大,拆迁1户1522520879436240K16+200~K16+500改建南浔区善琏镇施家桥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规模较大,拆迁10户2936423505767041K16+860~K17+080新建南浔区善琏镇草塘湾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拆迁2户13.820.8710515845642K17+400~K17+650新建南浔区善琏镇汤家湾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145152412-8- 湖州市墙千里至莫蓉公路改建工程项目43K17+800~K18+200新建南浔区善琏镇屋家湾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151158275544K18+230~K18+400新建南浔区善琏镇车家兜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27.534.522727984545K18+700~K18+820新建南浔区善琏镇石塘桥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8.315.3715///3146K18+950~K19+180改建南浔区善琏镇鸭杠子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6471154847K19+050~K19+520改建南浔区善琏镇秀才下桥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拆迁1户21.728.748929952848K20+370~K20+590新建南浔区善琏镇竹叶兜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拆迁2户10.117.11223556234949K20+450~K20+800新建南浔区善琏镇沈家埭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13.320.31215///3150K20+850~K21+200新建南浔区善琏镇南村头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拆迁3户2027415909742851K21+500~K21+700改建南浔区善琏镇东塘桥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拆迁3户15.422.4311818833252K22+0~K22+190改建南浔区善琏镇陆家角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拆迁1户9.616.658768313753AK0+230~AK0+360新建南浔区善琏镇水木桥自然村路北2~3层,砖混结构6.413.4610///7-8- 湖州市墙千里至莫蓉公路改建工程项目54AK0+360~AK0+700新建南浔区善琏镇华荣桥自然村路北2~3层,砖混结构////8289104055AK0+650~AK1+185新建南浔区善琏镇含山村路北2~4层砖混结构3.410.42247///4956K22+350~K22+550改建南浔区善琏镇汤家兜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8.715.7610///4557K22+840~K22+980改建南浔区善琏镇栖贤浜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拆迁2户17.624.624667385558K23+060~K23+270改建南浔区善琏镇彭家兜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404744849151959K23+800~K24+050改建南浔区善琏镇河西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108115185460K23+800~K24+030改建南浔区善琏镇王家角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拆迁2户18.125.12215816562261K25+0~K25+220新建德清县新市镇大坟郎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拆迁2户132033118125112562K25+200~K25+700新建德清县新市镇河东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规模较大,拆迁3户1825925525937163K26+380~K26+620新建德清县新市镇田图里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工程拆迁12户9161025697622864K26+815~K27+085新建德清县新市镇田心里自然村路西2~3层,砖混结构,拆迁2户13208197077220-8- 湖州市墙千里至莫蓉公路改建工程项目65K26+690~K26+850新建德清县新市镇项郎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9510262166K26+870~K27+060新建德清县新市镇做花埭自然村路东2~3层,砖混结构44513698105219表13工程沿线两侧的特殊敏感点一览表序号坐标位置路段特性乡镇保护目标名称相对位置基本情况与道路红线距离(m)备注1K1+700~K1+72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三田漾完小路西2层,学校师生数约85人,设2个年级(一、二),无住宿教学楼离线位约4.7m,与线位成约90度夹角工程拆迁2K7+700~K7+75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东双林小学路东2~3层,设5个年级(一二、四、五、六),学校师生245人,无住宿教学楼离线位距离约9.5m,与线位成约85度夹角部分拆迁,远期规划合并3K8+200~K8+34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双林第二中学路东2~3层,设3个年级(初一、二、三),学校师生1760人,无住宿教学楼离线位距离约27m,与线位成约90度夹角围墙东移,整体不拆迁4K13+260~K13+35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莫蓉中心小学路东2~3层,设5个年级,学校师生人289人,无住宿教学楼离线位距离约95m,与线位成约80度夹角工程不拆迁5K13+680~K13+73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双林卫生院路东2层,无住院病床建筑物离线位距离约7.5m,与线位成约60度夹角工程拆迁6K13+850~K13+960改建南浔区双林镇莫蓉中学路西2~4层,设3个年级(初一、二、三),学校师生人415人,无住宿隔2排建筑物,教学楼离线位距离约138m,与线位成约90度夹角工程不拆迁-8- 湖州市墙千里至莫蓉公路改建工程项目7K25+150~K25+200新建德清县新市镇大坟郎养老院路西2~3层,老人数约10人隔1排建筑后住宿楼离线位距离约78m,与线位成约90度夹角工程不拆迁-8- 湖州市墙千里至莫蓉公路改建工程项目(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具体见表14。表14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对象与公路关系保护要求生态环境耕地、基本保护农田工程沿线以农村为主,将占用16.3464公顷基本农田、11.4392公顷标准农田尽可能减少基本农田面积,对所占用的进行相应补偿陆生植被沿线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未发现珍稀保护野生植物植被生物多样性陆生动物沿线以禽畜为主,未发现珍稀保护野生动物动物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路基工程、施工临时设施、临时堆土场、淤泥干化场等部位是防治重点减少水土流失(4)文物古迹和名木古树保护目标:经过现场踏勘并咨询当地有关部门(文化、林业),工程沿线并无文物古迹和名木古树。四、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1、社会环境本工程建设总用地面积68.54hm2,其中永久用地面积58.67hm2,临时占地面积9.87hm2。临时占地主要用于临时堆土场、施工临时设施、立交和桥梁施工场地。本工程共计拆迁建筑面积约20878m2,其中南浔区境内拆迁建筑物面积17729m2,德清县境内拆迁建筑物面积3149m2,拆迁建筑物主要为砖混房。拆迁对象主要是沿线农村农居,无厂矿企业单位等其他拆迁对象,征迁工作难度相对较小。工程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拆迁安置相关条例、办法,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征地拆迁工作,给予征地拆迁户适当补偿并妥善安置;对于被占用的基本农田,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的有关法律和法规,在项目开工前应办理土地使用手续,特别是基本农田占用的批准手续,在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协助沿线土地管理部门做好土地占用的补偿工作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8- 湖州市墙千里至莫蓉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工程施工中将拆迁公路沿线的基础设施(如电力杆、电讯杆等)。根据交通部相关法规,采取先通后拆的原则,避免停电或通讯中断等情况发生。只要施工时加强管理,协调好各有关部门的关系,不会对附近居民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工程全线共设桥梁24座(全长2676m),涵洞97道。特大、大中桥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路基、小桥及涵洞结构物的设计洪频率为1/50。涵工程及其相关配套工程完工后,能够确保沿线水系畅通,基本保持沿线地区原有和工程涉及河道的自然状态,本工程建设对沿线水利设施及防洪无不利影响。2、噪声公路的施工噪声主要来自各种筑路设备的机械噪声,以及建桥打桩、材料运输等产生的噪声。根据现状调查,各敏感点与公路的距离均小于200m,机械施工时对沿线村庄声环境影响较大。因此,高噪声机械和临时施工场地应尽量远离沿线村庄,靠近敏感点的路段应禁止夜间施工,并适当采取一定的临时噪声防护措施(如临时隔声围护等)。若因工艺要求需夜间连续施工的须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同意并告知附近村民。本工程通车后,沿线昼夜间声环境质量较线装均有所增加,而且临路第一排建筑受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更大,因夜间环境噪声的标准要求更高,其夜间噪声的超标情况更为明显。第一排建筑以后的建筑噪声达标情况好于临路第一排建筑物,主要是由于受第一排建筑的遮挡与阻隔,噪声值下降水平较大,但是由于本项目沿途除了临道路红线50m(相邻大多为农村地区)范围内的声环境功能区为4a类,其他均为1类区,因此仍有较多的敏感点噪声预测值超过相应的声环境质量标准,而且随着车流量的增加,中远期昼夜间噪声级均有所增加。沿线大部分村庄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情况,其中在50m防护距离内有26个村庄198户(约693人)夜间噪声超过相应的标准;50m防护距离外的62个村庄约327户(约1145人)夜间噪声超过相应的标准,总计超标住户约525户(1838人);沿线东双林小学、双林第二中学、莫蓉中心小学等3所学校、大坟郎养老院也存在超标情况。在采取限速、对沿线学校采取安装隔声屏障等措施后,可大大减缓公路交通噪声产生的影响。3、空气工程施工期间,环境空气影响主要来自车辆行驶扬尘、堆场扬尘、搅拌扬尘和沥青烟气,通过采取措施,可降低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工程营运期间,根据类比预测分析,汽车尾气所排污染物对地面浓度的贡献值随距离变化减轻显著。本工程建成通车后CO对周围空气环境影响较小,而NO2对周围空气环境有一定影响,交通流量越大,影响越大。由于公路沿线空气扩散条件较好,因此,公路建成后对空气环境影响较小。4、生态环境影响-8- 湖州市墙千里至莫蓉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工程永久和临时占地对沿线农田生态和植物苗木造成一定的影响,从区域植物组成种类分析可知,受公路建设影响的多为本地区常见栽培种,没有生态敏感种类,因此,工程对区域的植物多样性不会造成影响。工程区域受影响的动物种类主要为家畜禽类,未发现国家和省级珍稀保护动物,工程建设不会对珍稀保护动物造成影响。工程施工期间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教育,禁止捕杀鸟类,减少工程施工对沿线动物产生的影响。工程所涉水域鱼类均为普通品种,未发现有国家级、省级保护鱼类。施工期间应对施工人员进行生态保护教育,严禁随意捕鱼。该项目为改建公路,改建公路运行后逐步将原有的农村生态环境变成了城镇生态环境,对该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是不可避免,但由于改建工程长度仅为27.096公里,加之区域降水量大,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强,所以改建工程建设不会对沿线生态系统带来明显的影响。4、水环境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桥梁基础的开挖、钻桩、混凝土浇注、衬砌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及污废水,施工机械冲洗产生的含油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跨河桥梁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先钻孔,后灌注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产生钻渣均在护筒内,泥浆经泥浆槽运至岸边的沉淀池和泥浆池内,无法回用的泥浆经沉淀后上清液回用于绿化,施工过程中无废水排放,对水质影响不大。工程施工期间,应采取措施对施工机械冲洗废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根据工程施工安排与总体布置,各个施工点的人数相对较少,每个施工点施工人数按250人计,则每天产生生活污水量20.0t。施工人员一般借住于周边农民房,该部分生活污水可利用当地居民原有处理设施(化粪池)一并处理,并用于农灌,不会对周围水体水质造成大的影响。对于施工人员较为集中的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住地应设临时卫生设施、厨房废水经隔油后排入临时污水处理设施,不得直接排入河中。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有偿清运或用作浇灌树木和农用,应避免直接排入水体,以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工程建成后,在桥梁两侧及联接路段两侧均应设置截水沟、沉淀池等设施,防止路面、桥面径流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因此,一般情况下本工程路面径流不会对附近水体水环境产生影响。工程营运期一旦发生危险品车辆翻车事故,危险品可能进入河流水体,造成水体污染,甚至污染本地区水源地。因此,必须采取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对出现这类严重污染环境的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有效的防范。在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后,公路的建设对周围水体、自来水厂正常运行的影响不大,有效保障取水水质安全。5、水土流失工程建设扰动原地貌面积82.46hm2,均在工程征、占地面积范围内。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10.37hm2,其中园地10.06hm2、林地0.3lhm2。工程建设产生弃渣总量为6.24万m3。弃渣来源主要是钻渣1.44万m3、房屋拆迁建筑物垃圾0.19万m3和清除的淤泥4.61万m3。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3.01万t,新增水土流失总量2.92万t。工程施工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路基边坡、钻-8- 湖州市墙千里至莫蓉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渣、临时堆土场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应集中在施工期对以上部位进行综合防治,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避免发生大的水土流失危害。6、固体废物影响工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施工期生活垃圾、钻渣泥浆、清除的淤泥和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及时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剥离的表层耕植土全部回用于后期绿化覆土;建筑垃圾可以利用的则应充分利用,以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不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可运至安置区场平;钻渣泥浆通过临时沉淀池进行沉淀固化处理,待施工结束后,干化钻渣泥浆不再清运仍在沉淀中,表面用池周堆放的深层土回填,并拆除填土草包,土方覆于池体表面;池周多余土方全部清运,用于桥头附近路基边坡绿化培土,最后进行场地平整和撒播草籽绿化;淤泥经淤泥干化场干化处理,在淤泥干化后不再清运仍在干化场内,待施工结束后,堆场地进行平整,并在表面撒播草籽绿化。因此工程固体废物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五、对策措施项目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见表15。表15项目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一览表分类污染防治对策内容预期效果施工期施工管理及施工营地●建设方指派专员到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管理,注重优化施工组织和制定严格的施工作业制度。加强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确保环保措施落实●加强施工路段的交通管理。当在纵向公路上施工时必须提前告示,进行有效的车辆分流,并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减少对相交公路的影响。减少交通拥堵,确保合理施工施工噪声防治●项目边界执行《建筑噪声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若采取降噪措施后仍达不到规定限值,施工单位应向受此影响的组织或个人致歉并给予赔偿。●在沿线村庄附近施工时,应采取临时隔声围护措施以减少各种影响;●居民集中路段施工应尽量安排在白天,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避免噪声扰民,如因工程进度需进行夜间作业,必须征得环保部门批准,并告知附近居民;●建材运输车辆不得超重,途径环境保护目标附近时减速禁鸣;●注意保养施工机械,使机械维持最低噪声水平;选择低噪施工工艺。降低施工噪声对工程沿线居民的影响程度;对于紧靠施工区域的居民点,施工方应对其进行致歉,并给予适当的赔偿。●公路施工工地周围应设置彩钢板围护。●拌和场和物料堆场、淤泥干化场选址适当,远离沿线村庄。降低粉尘影响,确保环境敏感点的TSP、PM10-8- 湖州市墙千里至莫蓉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对施工未完工路面、物料堆场、进出堆场公路定期洒水,并限制运输车辆的速度;运输过程中洒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运输粉状物料的车辆以及粉状物料堆场应加盖蓬布;●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要制定土方表面压实、定期喷水、覆盖等措施;不需要的泥土,建筑材料弃渣应及时运走,不宜长时间堆积。指标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固废污染防治对策●立交和桥梁基础施工产生的钻渣泥浆通过沉淀池进行固化处理,施工结束后进行场地平整及复绿;清除的淤泥通过淤泥干化场处理,施工结束后进行场地平整及复绿。●工程拆迁会生产大量的建筑垃圾,工程拆迁的建筑垃圾,可以利用的则应充分利用,不可利用的可作为拆迁安置区场平之用,以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表层土全部用于公路绿化覆土。●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则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固废得到合理处置,杜绝二次污染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参照本工程的水保方案进行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安排土石方开挖、填筑时间,尽量缩短挖、填衔接时间。路基成形后即应按绿化设计要求对环境设施带进行绿化栽植;●做好临时堆土场、临时施工拌和区等的水土保持工作(包括工程措施和绿化措施);●与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在降雨前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如土沉淀池或采用草席覆盖;表土开挖工程,应尽量避开雨季;●做好公路沿线的绿化工作;●保持基本农田数量的平衡;设计和施工过程尽可能减少农田占用数量;●发挥公路对农田的养护作用,确保涵洞、河渠的贯通,确保水流畅通;工程建设区施工中造成的水土资源损坏得到基本治理,加强绿化,损坏的植被得到恢复,增加土壤的水土保持功能,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土壤侵蚀,有效地控制了防治责任范围内新增的水土流失,减少了进入河道的泥沙量。采取植物措施后,沿线的自然景观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促使公路沿线生态系统朝良性发展。地表水污染防治●施工营地、建材堆场设置尽量远离水体,生活污水严禁随意排放,应设置收集、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定期收集,粉状建材堆场配备相应防风、防径流冲刷措施;●临时施工场四周采取防护措施,设置临时排水沟;●严禁将桥墩施工的含泥浆水直接弃至水体中,设置临时沉淀池,经沉淀后再排入附近水体或回用于施工场地抑尘、绿化等;●防止机械跑、冒、滴、漏和油料倾倒入河流中引起水污染;杜绝可能对水体产生影响的废水、固废进入水体,确保施工过程中沿线地表水体不会受到影响。社会影响防治对策●施工前规定施工界线,禁止越界施工;●若破坏界限范围外的植被和建筑物,应按照相关政策法规,对受影响群众进行补偿;●筑路材料运输和施工机械噪声对附近居民有影响,施工应与地方协商;●与电力、电讯等部门协调对策方法,减少电力及通讯设施拆迁产生的影响,在供电设施拆迁前,应先修建新的供电设施,确保当地供电的畅通;●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对占用的基本农田数量进行补偿;做好协调工作,确保项目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大的影响;做好相关补偿工作,确保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营运期●主线限速6确保公路两侧红线外50m-8- 湖州市墙千里至莫蓉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噪声污染防治对策0km/h、其中在K7~K10路段(双林镇区、东双林小学、双林第二中学等)、K18~K21路段(善琏塘水源保护区、丰龙子桥)限速40km/h;含山支线(AK0~AK1+161)限速40km/h;●对于超标较严重的村庄(中期超标3dB以上),建议改变部分临路一侧建筑1层使用功能(如改商铺、仓库等);对于超标不严重(中期超标3dB以下)的村庄,则预留隔声窗费用,实施噪声跟踪监测。●东双林小学、双林第二中学临路侧围墙上安装隔声屏障;区域内噪声达到4a类功能区的要求,即白天噪声值小于70dB,夜间噪声小于55dB;红线外50m区域外噪声达到1类功能区要求,即白天噪声值小于55dB,夜间噪声小于45dB。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加强公路的清扫,保持公路的整洁,遇到路面破损应及时修补,以减少公路扬尘的发生;●应加强交通管理,确保交通畅通;●加强运载散体材料的车辆管理工作,明确要求其采取加盖蓬布等封闭运输措施;确保公路沿线的大气环境质量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地表水污染防治对策●建设公路综合排水系统外,在石塘桥、丰龙子桥桥头设置相应的集水池(兼事故应急池)。●加强行车管理,做好公路排水系统的维护工作;●做好路面清洁工作,防止生活垃圾随降水进入水体;●在事故多发地段沿线进行限速行驶。做好地表水污染防治工作,保证沿线水体水质不受影响;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六、总量控制及公众参与1、总量控制分析本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公路建设,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投入营运后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汽车尾气及交通噪声,不涉及总量控制。2、公众参与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共发放问卷71份(个人50份,团体21份),回收率均为100%。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工程的建设情况了解程度较高,对工程建设所持的态度非常支持,群众主要担心的问题为生态环境破坏、水污染、噪声等。在下一阶段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将充分考虑工程沿线群众的意见,做好生态环境、水污染、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按有关标准对工程进行设计、施工建设,及做好征地补偿,不辜负工程沿线群众的期望。2009年2月16日起,连续10个工作日在双林镇政府、沿线村庄及中小学校等地进行了环保一次公示,并于2009年2月25日起,连续10个工作日在双林镇政府、沿线村庄及中小学校等地进行了二次公示,两次公示期间均没有单位和个人向建设单位和审批单位提出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公众对本工程的建设情况较为关心和了解,项目的建设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成和支持,公众对公路的改建要求较为迫切,同时对产生的环境问题认识比较清楚。被调查公众对工程建设提出一些意见,本环评将这些意见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给予了明确答复,并表示在工程设计将尽量采纳公众的意见,严格按有关标准对工程进行设计、施工建设。-8- 湖州市墙千里至莫蓉公路改建工程项目七、环境可行性及评价结论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本项目不属于禁止、淘汰类建设项目范围。根据《湖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8-2010年)》,本工程属于鼓励发展类中第十一项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城市道路和外围公路接口工程”,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2、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1)规划符合性分析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是2007-2012年湖州市干线公路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湖州市东部区域连接南浔区和德清县的一条重要县道。根据《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湖州市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湖州市公路水运交通建设规划》(2003-2010)、《湖州市2007-2012年交通建设与管理工作实施纲要》及沿线城镇总体规划,项目的建设符合规划要求,符合湖州市交通规划要求。(2)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根据环境功能区划,沿线区域环境空气功能区为二类区;声环境功能区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规范》,结合沿线现状及区块规划,沿线主要为农村地带,以1类区为标准。本工程建设后,沿线区域环境空气仍能保持二类区;工程在建设期,施工废水严禁直接排入工程附近水体,营运期对路面径流进行收集处理,不直接排入工程附近水体;工程建成后,沿线的声环境将发生变化,公路新建路段沿线50m范围内声环境将变为4a类区,落实各项噪声防治措施后,本工程建设不会对沿线敏感点造成较大噪声影响。(3)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项目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及德清县。根据《湖州市南浔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湖州市德清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项目涉及南浔区2个限制准入区、1个禁止准入区、2个优化准入区;德清县1个限制准入区。工程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不会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符合限制准入区、优化准入区、禁止准入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要求(具体见2.6章节,其中包括产业准入要求、环保准入要求、污染控制要求、生态保护与建设要求等4个方面要求);同时禁止准入区(善琏塘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的上级管理部门——湖州市南浔区水利局也同意本公路的线路走向。因此,工程建成后不会使区域环境功能类别下降,工程建设符合《湖州市南浔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湖州市德清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要求。-8- 湖州市墙千里至莫蓉公路改建工程项目3、维持环境质量原则符合性分析根据本工程建设及建成通车后产生的污染源强、采取的相关措施治理,经预测、分析,本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减至最低,工程建设不会对沿线敏感点造成较大噪声影响,水环境、环境空气均能维持区域的环境质量功能。4、达标排放原则符合性分析项目实施后,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后,工程路段各预测年昼间和夜间噪声预测值基本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或4a类标准,本工程不设公路养护站和收费站,营运期无生活污水排放。5、清洁生产分析本工程为公路建设项目,产生污染物较少,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降低环境影响。根据本工程可研报告中对项目建设期和建成营运后的能耗估算,本工程在评价期限(2012年~2026年)内可节约燃油约1676.77万升。因此,本工程建成后,将节约燃油,大大降低能源消耗,有一定节能作用,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6、总量控制分析本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公路建设,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投入营运后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汽车尾气及交通噪声,不涉及总量控制。7、环保设施正常运行符合性分析建设单位必须严格落实环评所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生态保护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及环保、生态、水保设施正常运行管理,务必确保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8、风险防范措施符合性分析建设单位应按照本环评报告的要求落实公路危险品运输交通事故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纳入“三同时”验收管理,将公路营运可能产生的环境风向降到最低。9、公众参与符合性分析本工程在环评开始及形成初步结论后,采用张贴公示公告的方式分别对项目概况和环评的内容、主要结论进行了两次公示。在环评进行过程中,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团体(21份)和个人(50份)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公众反应的问题提出了建议采纳的意见,符合《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8- 湖州市墙千里至莫蓉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号)和《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的实施意见》(浙环发〔2008〕55号)的要求。10、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符合性分析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的建设,对完善区域公路网络,提升公路服务水平,推动旅游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周围公众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的调查表明,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群众的出行条件,得到了当地政府及群众的支持。项目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八、环评总结论综上所述,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完善路网建设、构筑湖州市大交通的需要,是实施湖州市交通发展规划的需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满足运输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是推动湖州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也为湖州市“建设生态型、现代化的滨湖城市”构筑了更高的交通服务平台。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湖州市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湖州市公路水运交通建设规划》(2003-2010)、《湖州市2007-2012年交通建设与管理工作实施纲要》及沿线城镇总体规划,项目选线基本合理,工程建设有利于对完善区域公路网络,提升公路服务水平,推动旅游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工程社会效益显著。同时工程建设和营运也会对沿线地区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等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影响不大,环境质量基本上能保持现有级别。只要建设单位能重视环保工作,以人为本,认真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对施工、运行过程的污染防治工作,做到环保工作专人分管,责任到人,加强对各类污染的防治管理,落实环保治理所需要的资金,尽量减小该项目的实施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把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因此,从环保角度看,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