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52 KB
  • 26页

锡市城市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项目名称:锡林浩特市城市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盖章):锡林浩特市林业水利局编制日期:2011年4月2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26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锡林浩特市城市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单位锡林浩特市林业水利局法人代表李万国联系人张晶通讯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联系电话18604797007传真邮政编码026000建设地点锡林浩特市市郊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A0212造林占地面积53800亩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4.94亿其中: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1年月26 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项目建设背景锡林浩特市作为锡林郭勒盟公署所在地,地处祖国北疆,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边疆城市,也是全盟的窗口和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其生态环境的建设不仅影响着全市17.3万人民生活水平质量,影响着全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着全盟形象和对外开放。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落实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锡林浩特市政府总结了多年来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突出生态环境建设,把完善生态环境功能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突破口,积极抓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干旱少雨、土壤贫瘠是锡林浩特地区近几年的真实写照,由于严重干旱,近几年沙尘暴及扬沙日数逐年增加,成为京津地区主要的风沙源,并且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本项目正是基于以上因素而制定的,近几年锡林浩特市对本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经验,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仍很突出,露天煤矿的开采带来的粉尘污染比较严重,灾害性气候仍不断发生,危害严重的主要有干旱、寒潮、大风、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2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个现代化的锡林浩特市正在兴起,如果不通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去改变该地区目前的恶劣环境,就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森林是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它能提高大气的宜人程度,绿化、美化环境,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供人们旅游和疗养,恶劣的生态环境不断损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加快项目区生态防护林工程的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发挥巨大作用。2、项目建设必要性锡林浩特市是全盟的窗口和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同时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近些年来,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导致草地退化、沙化、沙地活化、耕地贫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使土地质量下降,土地荒漠化问题正困扰着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对京津及周边地区生态安全带来极大危害。因此,实施林业生态绿化工程,在生态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优良乡土树种的生态作用和经济优势,在增加林草植被,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的重要意义。26 通过生态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建立起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良性生态环境系统,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林业建设的头等大事。生态建设和保护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对外经济贸易往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建成后,将会极大地改善市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在城区周边建立起一道绿色屏障,促进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同时也能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及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减轻风沙危害。它不但是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农牧业生产的需要,也是弘扬草原文化、发展特色旅游业的需要,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该项目的实施可为锡林浩特市乃至锡林郭勒盟生态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对振兴锡林浩特市经济,提高森林植被蓄水保土能力,确保锡林浩特市乃至锡林郭勒盟免受自然灾害的威胁,人民安居乐业,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二、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该项目规划造林总面积为53800亩,位于锡林浩特市市郊南、北、西三面,形成U字型防护林。一期(2011年):完成11000亩,分4个造林区。1造林区面积3750亩;2造林区面积2900亩;3造林区面积3460亩。4造林区面积890亩。以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樟子松、银中杨、榆树、丁香、榆叶梅、柽柳、山杏、枸杞等,营造片状纯林、带状混交林、群团状混交林;打机电井17眼,配电17套,铺设灌溉管道82000延长米;新建管护房屋17处。二期(2012年):完成42800亩,其中大地造林绿化40000亩,以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樟子松、银中杨、榆树、丁香、榆叶梅、柽柳、山杏、柠条等,营造片状纯林、带状混交林、群团状混交林;另外以锡林浩特市东、南城市出入口为主的道路带状绿化11.5公里26 合计2800亩,以樟子松、银中杨、旱柳、榆树、丁香、糖槭、山桃、卫矛等,营造带状混交林。打机电井108眼,配电108套,节水滴灌42800亩;新建管护房屋108处。投资规模:该项目总投资为4.94亿元,其中:种苗费1.42亿元,占总投资的28.7%;整地费3335.43万元,占总投资的6.7%;栽植费2532.87万元,占总投资的5.1%;抚育管理7588.17万元,占总投资的15.3%;附属设施1.49亿元,占总投资的30.2%;设计费、监理费、不可预见费1269.79万元,占总投资的2.5%;利税5697.95万元,占总投资的1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名称单位单价(元)备注一、苗木费   樟子松(H2.8-3M)株350 樟子松(H1.8-2M)株200 樟子松(H0.8-1M)株50 云杉(H2.8-5M)株350 杨树(D2-3CM)株10 榆树(H1.2-1.5M)株3 山杏(H0.8-1M)株1 二、整地   1m×1m×1m穴10 三、栽植费株8包括覆膜、施肥四、抚育管理费  三年1、抚育浇水亩1200包括施肥、除草、修枝2、病虫害防治费亩150 3、护林防火监测费亩100 五、附属设施   1、滴灌亩2300 2、机电井眼170000 3、拉电处100000 4、护林房处50000     六、设计费、监理费、不可预见费  按总投资的3%七、利税  按总投资的15%26 三、建设进度锡林浩特市城市防护林建设工程建设期限为2年,即2011年—2012年。2011年完成四个造林区的营造林面积11000亩;2012年完成营造林面积42800亩。四、配套工程1机电井按照造林规模,在项目区需设计125眼水源井,水量设计按20~30T/h,主管道管径ф100mm;支管道管径ф75㎜;支管间距80m,给水栓间距60m。2输电线路项目区配套125台变压器,配电盘等。3灌溉管道铺设工程项目区内铺设灌溉管道82000延长米。节水滴灌面积42800亩。4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区内新建防火瞭望塔1座,瞭望塔设置在海拔相对较高的南山地段,以便观望,及时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项目区内新建125处管护房屋,管护房屋建在水源井旁,其中大地造林每处水源井旁建护林房1间,每间50平方米;道路绿化每处水源井旁建井房1处,每间9平方米。五、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26 根据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以及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结果,确定工作重点;建设期为林业建设带来的新增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量;保护自然植被和林下、造林地边缘植被;维护基地内土壤肥力水平,防止和减轻农药化肥污染,防治病虫害。营林期为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并且分析盐碱地改良程度,减缓区域性水土流失程度。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选址为锡林浩特市市郊南、北、西三面,均现为荒山无人居住区域,不存在移民问题。本项目属新建项目,周围无工业污染源。故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本项目属自然资源开发项目,以生态环境影响为主,主要表现为施工期的生态破坏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运营期对土壤环境和水环境产生的环境问题。26 26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一、自然环境简况:1.地形、地貌与地质锡林浩特市于锡林郭勒盟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5013"—117006",北纬43002"—44052",建成区面积37.5km2,属于侵蚀构造地形,平均海拔高度988.5m,四周丘陵环抱,地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坡度为2.5‰。2.气候、气象锡林浩特市地处中纬度西风气流带内,属于温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最高气温38.3℃,最低气温-42.4℃;年平均风速3.5m/s,最大风速27.1m/s;年平均降水量295mm;平均蒸发日照2877小时;相对湿度是57%;无霜期110天左右,平均冻土深度2.51m;3.水系、水文锡林浩特地区下部地层主要以中生界白垩系下统巴彦花组为主,广泛分布于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内。上部地层主要以第四纪为主,为粗细不同,厚度不一的沉积物,厚度可达120m,地耐力平均为16—18t/m2。地下水埋深在150m—250m之间。4.植被、生物多样性区内自然植被属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主且分布面积广,由于人类活动较多,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有退化的现象。评价区内大部分为天然草地,植被盖度多在20%~40%。植被分区属于欧亚26 草原区,蒙古高原草原省,蒙古高原东部草原植物州。地带性植被为草原植被;隐域性植被为草甸植被。本州植物区系以达乌里—蒙古草原成分为主,亚洲中部草原成分也占相当重要的地位,黑海—哈萨克斯坦—蒙古种、东古北极种、东亚种、世界种也是本州草原植被的成分。评价区内植物区系资源主要为本本科、察科、豆科、菊科和百合科等植物。植物主要有克氏针茅、羊草、治草、答草、狠毒、麻花头、冷蒿、星毛委陵菜、阿尔泰狗哇花等。项目区野生动物具有蒙古高原特色,主要有黄羊、狼、搪、狐、旱獭、各种啮齿动物及鹰、百灵鸟等鸟禽和各种昆虫。由于项目区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黄羊、狼、狐等大型兽类动物已不多见,主要分布着各种啮齿动物。二、社会环境简况:1.人口锡林浩特市是锡林郭勒盟盟委、行署所在地,全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全市总面积1478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37.5平方公里。总人口25.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7.8万人,含蒙、汉、回、满、达斡族、鄂伦春、17个民族,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2.经济26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1.5亿元,增长13.6%,第一产业增加值8.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12.9亿元,增长13.6%,其中工业增加值102.7亿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50.3亿元。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28.9亿元,增长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245元,同比增长16%。牧民人均收入12170元,增长27%。地方财政总收入列全区101个旗县市区第14位,前移2位。2012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12亿元,增长22.1%。工业增加值完成118.9亿元,增长18.5%;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6亿元,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亿元,增长2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236元,增长14%。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899元,增长16%。3.交通锡林浩特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位于东经115°13′至117°03′、北纬42°02′至44°52′之间,是东北和西北交汇地,中国向北开放的大通道,距北京、呼和浩特、沈阳、二连浩特口岸和珠恩噶达布其口岸的直线距离分别为450公里、470公里、600公里、300公里和240公里。公路、铁路、航空构成了功能完备的综合交通网络。公路交通四通八达,207、303国道和101、307省道横观市境。作为自治区通疆达海铁路通道和东西铁路大通道的交汇中心,具有对外贯通欧亚、区内连接东西,北开南联的便利条件。锡桑铁路与集通铁路26 连接,贯通全国,通往蒙古国扎门乌德。锡林浩特-乌兰浩特、锡林浩特-多伦铁路复线正在建设,锡林浩特-二连浩特、锡林浩特-克旗铁路即将开工,到2010年,通往锦州、曹妃甸和天津港的铁路投入运营后,将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4C级机场可起降676型客机,有直达北京、呼和浩特、天津、上海的航班。电网横贯东西,连通蒙西,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和1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15条,即将开工建设通往华北华东的100万千伏安交直流互补的特高压送电通道。锡市范围内主要文物古迹为贝子庙,先后经历七代活佛六次大规模扩建,成为内蒙古地区著名的四大庙宇之一。是中国北方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国家重点规划实施的煤电一体化基地和亿吨级煤炭基地,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曾经被授予全国卫生城、全国教育“两基”达标市、全国科技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十佳”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26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2012年锡林浩特市空气自动化监测站现状监测结果可知,NO2日均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在0.015-0.003之间,未出现超标现象;TSP日均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在0.05-1.12之间,有部分超标现象;PM10日均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在0.05-1.12之间,有超标现象,SO2日均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在0.01-0.009之间,未出现超标现象;总体看来,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较好,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偶尔TSP和PM10日均浓度有超标现象,原因是当地干燥多风所致。因此建设地点范围内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环境空气监测资料,结果如下:表1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单位:mg/L污染物名称SO2NO2PM10TSP季日均值(监测值)0.0180.0070.0561.12季日均值(标准值)0.150.080.150.30年均值标准(监测值)0.060.0060.100.20年均值标准(标准值)0.060.040.100.20二、地下水环境现状该区域地下水PH、色度、总硬度、氨氮、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高锰酸盐指数的监测项目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水质标准。说明评价区地下水水质较好。三、声环境质量现状26 根据实地踏勘并结合线路平面布置,选择道路沿线较集中的居民住宅、空旷地等不同类型的地段作为代表点,并结合代表点附近敏感物规模大小、性质与道路距离大小及噪声污染源的分布,进行噪声监测布点。根据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点均能够达到相应的声环境标准,项目所在区域现状声环境质量较好,拟建项目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Ⅱ类标准,噪声标准值分别为:昼间60dB(A),夜间50dB(A)。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周围均为草地,没有工业项目,根据防护林工程特点,结合工程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分析,确定本项目污染控制对象及环境保护目标。具体见下表。表本项目主要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因子保护目标影响因素保护级别大气周围大气环境施工期扬尘和运营期油烟、汽车尾气二级地下水机井施工期引水Ⅲ噪声周边居民点施工、交通二级生态环境陆生生物施工期噪声、引水开挖、取土石、弃渣等运行期农药、施肥Ⅲ植被、土壤和水土保持社会环境土地利用、人群健康、移民权益、社会经济等-26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Ⅱ类标准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III类标准表2项目所在区域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明细表要素分类标准名称质量标准标准限值评价对象参数名称浓度限值环境空气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二氧化硫年平均0.06mg/m3评价区域内的环境空气日平均0.15mg/m3小时平均0.50mg/m3二氧化氮年平均0.08mg/m3日平均0.12mg/m3小时平均0.24mg/m3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0.10mg/m3日平均0.15mg/m3地下水环境GB/T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PH6.5-8.5项目区域地下水高锰酸盐指数≤2.0mg/L总硬度≤450mg/L氨氮≤0.2mg/L细菌总数≤100个/mL总大肠菌群≤3.0个/L环境噪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昼间60dB(A)评价区域声环境夜间50dB(A)26 污染物排放标准选用执行标准如下:《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一、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本项目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施工期间的施工扬尘的无组织排放。此类污染物的排放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下表3:表3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制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制监控点浓度(mg/m3)颗粒物120(其他)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二、噪声排放执行标准1、施工期:项目在此阶段产生的噪声污染主要是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具体标准值见表5。表5建筑施工噪声昼夜限值单位:LAeq(dB)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26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本项目为非工业项目,没有工艺流程。主要污染源:本项目为生态农业项目,主要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施工期的主要污染源1、大气污染物废气主要来自施工期弃渣倾倒和运输车辆的扬尘。2、水污染物施工期间,水污染源主要来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3、噪声污染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开挖、砂石料粉碎、混凝土浇筑等施工过程。4、固体废弃物施工期的土石方产生的弃渣,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如不妥善处置,将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6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扬尘扬尘无法预测场界外1.0mg/m3无法预测水污染物施工过程CODSS少量0固体废物散落固体废物生活垃圾运输车辆散落固废少量少量噪声水泵等机械噪声,噪声值60-75dB(A)其他26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项目区的建设,改善城镇生态环境,防护林的形成,可以改善小气候,包括降低风速,减少风暴危害,提高地表温度,减轻霜冻等。随着防护林的建设,林地涵养水源能力将进一步增加,森林垂直截流作用明显,一般不同森林类型生直截流率为26%-44%,较大的削弱了降雨功能,枯枝落叶层的形成使径流速度降低80%以上,盐发量减少75%,从而直接阻延径流速度,抑制土壤水份蒸发,增加土壤蓄水能力。由于林木的存在,特别是地被物和枯枝落叶层的存在,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避免土壤养分的流失,加速土壤的熟化过程,改善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26 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废气主要来自施工期弃渣倾倒和运输车辆的扬尘。项目建筑用地的地面已经平整完毕,无须对场地进行平土;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将应用挖土机和推土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土地的挖掘、堆填等。在土方挖取、搬运、倾倒过程中将有少量的土壤从地面、施工机械及土堆中飞扬进入到空气中形成扬尘。四、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渣土、损坏或废弃的各种建筑装修材料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大部分建筑垃圾可回填,定点堆放,整平、覆土,恢复植被,剩余部分及生活垃圾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理。三、噪声影响分析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是施工场地噪声和材料运输的交通噪声。其中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噪声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噪声。由于施工噪声是由多种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发出的,而且一般设备的运作都是间歇性的,因此,施工过程产生的噪声有间歇性和短暂性的特点。营林期项目为防护林种植,营林期仅对防护林维护工作,不产生任何污染。26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污染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扬尘洒水、遮盖、抑尘减少影响程度范围水污染物施工期生活污水泼洒地面抑尘不外排,对环境影响轻微固体废物散落固体废物生活垃圾车辆散落废物设置专人清扫处理率100%噪声交通噪声噪声绿化降噪可达到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二类标准(昼间60、夜间50dB(A)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施工期采用先进的管理和开发方案,尽量减少工程土方量,合理安排工期和工程顺序,尽量减少土壤扰动和地表破坏面积,防止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相应植被恢复措施。运营期使用农药严格遵守农药防毒规程,正确配药、施药,做好废弃物处理和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注意增施有机肥和配合施用氮、磷、钾化肥,最好采用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以减少化肥对土壤及地下水的影响。26 结论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属于国家政策优先支持的领域和范围。符合《锡林郭勒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该项目建设将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人居环境,并能产生一定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锡林浩特市城市防护林建设工程的建设能满足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绿地系统等城乡配套基础设施的要求,有效地隔离铁路和煤矿开采区对城市的污染,也为锡林浩特市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美化的城市景观和休闲游憩的绿地。建议1、建设单位应贯彻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强化生产管理各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注意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在项目建设中,环境工程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并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管理,确保正常运行,使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2、在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中,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经审查核定的环保费用,应专款专用,不能挪作它用。2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填表单位(盖章):锡盟蓝天伟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填表人(签字):王薇项目经办人(签字):建设项目项目名称锡林浩特市城市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地点锡林浩特市市郊建设内容及规模规划造林总面积为53800亩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行业类别A0212造林环境影向评价管理类别□编制报告书■编制报告表□填报登记表总投资4.94亿环保投资(万元)所占比例(%)建设单位单位名称锡林浩特市林业水利局联系电话18604797007评价单位单位名称锡盟蓝天伟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联系电话8267080通讯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邮政编码026000通讯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希日塔拉街东段 邮政编码026000 法人代表李万国联系人张晶证书编号 国环评证乙字第1421号评价经费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现状环境质量等级环境空气:2级地表水:地下水:Ⅲ类环境噪声:2类海水:土壤:其它: 环境敏感特征□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地封禁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基本草原□文物保护单位□珍稀动植物栖息地□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重点流域□重点湖泊□两控区污染物排放达标与总量控制(工业建设项目详填)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现有工程(已建+在建)本工程(拟建或调整变更)总体工程(已建+在建+拟建或调整变更)实际排放浓度(1)允许排放浓度(2)实际排放总量(3)核定排放总量(4)预测排放浓度(5)允许排放浓度(6)产生量(7)自身削减量(8)预测排放总量(9)核定排放总量(10)“以新带老”削减量(11)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12)预测排放总量(13)核定排放总量(14)排放增减量(15)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废气------------------------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氮氧化物工业固体废物注:1、排放增减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2、(12):指该项目所在区域通过“区域平衡”专为本工程替代削减的量3、(9)=(7)-(8),(15)=(9)-(11)-(12),(13)=(3)-(11)+(9)4、计量单位:废水排放量——万吨/年;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米/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年;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升;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立方米;水污染物排放量——万吨/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吨/年26 主要生态破坏控制指标影响及主要措施生态保护目标名称级别或种类数量影响程度(严重、一般、小)影响方式(占用、切隔阻断或二者均有)避让、减免影响的数量或采取保护措施的种类数量工程避让投资(万元)另建及功能区划调整投资(万元)迁地增殖保护投资(万元)工程防护治理投资(万元)其它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人文遗产地----------------珍稀特有动物--------珍稀特有植物--------类别及形式占用土地(hm2)基本农田林地草地其它移民及拆迁人口数量工程占地拆迁人口环境影响迁移人口易地安置后靠安置其它临时占用永久占用临时占用永久占用临时占用永久占用面积环评后减缓和恢复的面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工程治理(Km2)生物治理(Km2)减少水土流失量(吨)水土流失治理率(%)噪声治理工程避让(万元)隔声屏障(万元)隔声窗(万元)绿化降噪(万元)低噪设备及工艺(万元)其它26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