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00 KB
  • 22页

郧西县利用亚行贷款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郧西县利用亚行贷款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郧西县农村能源办公室     编制日期20XX年X月XX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 (彩色原件缩印1/3)       评价单位:项目负责人: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郧西县亚行贷款资助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郧西县农村能源管理办公室法人代表柳自强联系人柳自强通讯地址湖北省郧西县农业局联系电话0719-6230031传真 邮政编码442600建设地点郧西县城关、土门、上津、观音、河夹五个乡镇。立项审批部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文号计基础[2000]342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 占地面积(平方米)每户4m2,共计1024m2绿化面积(平方米)无总投资(万元)1239.5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16.39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82%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2003年6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目的意义农村能源综合开发和利用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农村能源紧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小城镇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国农村能源产业政策和“十五”规划和《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沼气、秸秆气化等节能和新能源项目建设”。所以,该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目前农村能源产业政策,是今后农村基础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环保型建设。该项目一是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粪便、秸杆)进行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解决农村用能紧缺的问题,缓解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很好的环保效益;二是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优化模式已成为生态农业建设的一大主导模式,已成为我国生态家园富民建设的主要内容;三由于沼气池所产生的沼液、沼渣是无公害优质有机肥料,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具有现实意义,庭院经济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经济效益显著。四项目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民生活用能质量,改变农户家居环境面貌,减少疾病,保护了山林植被生长,社会效益突出。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该项目对于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居住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项目由来郧西县党委和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农村能源建设,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就组织开展了以沼气池建设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工作,目前已建沼气池10000余口,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由于资金短缺,没有大范围地推广应用,同时由于农村地区信贷资金的不足,难以满足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需求,影响农村能源技术规模化推广应用。农民难以承担的实际困难农业部会同国家计委、财政部从1998年底开始积极争取利用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贷款实施“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亚行于1999年将该项目列入贷款计划,国家计委就该项目于2000年3月以计基础〔2000〕342 号文件正式立项。湖北省经过积极争取,被列入该项目全国四个建设省份之一,郧西县是湖北省9个项目实施县之一。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农村能源产业政策和“十五”规划和《湖北三、项目主要内容及规模该项目主要进行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农业模式示范区的建设,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把发展牲猪养殖、沼气池建设、果园(菜地)改造结合起来,形成一家一户有一口“三结合”能源生态模式(沼气池、猪舍、厕所复合系统),建设能存栏3-5头猪的猪圈,配套建设2-3亩果园或菜地,发展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形成规模。整个项目建设共涉及郧西县城关、土门、上津、观音、河夹五个乡镇。涉及农户400户。项目总投资1239.5万元,其中利用亚行贷款619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农村能源技术推广培训、铺底流动资金、建设期利息与承诺费等。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局部地区经过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是的郧西县基本县情。项目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一、对大气、水质、土壤的直接和间接污染:在郧西县广大农村、山区传统能源主要是秸杆、煤和薪柴,不仅污染大气环境,而且燃烧效率低,做饭时间长,农村妇女家务劳动负担重,烟熏火绕,农民家庭环境状况差,影响农民身体健康。长期以来,畜禽散养,粪便和污水都是不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了水源和土壤的污染。由于有机肥少,过多的、不合理的化肥施用,使面源污染加重。本项目通过生态能源建设,发展沼气、为农民提供清洁能源,替代燃煤和薪柴,增加优质肥料,一可减轻大气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二可减少农民生活、生产支出;三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使农民增收。 二、居住环境污染情况:郧西县农户历来有养殖的习惯,户平出栏牲猪2头/年,另外还养有耕牛和家禽。但是,人们习惯将猪舍与住宅紧邻,于是,畜禽饲养过程中粪便产生的恶臭、蚊蝇的孽生,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在郧西县广大农村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三结合”和“猪-沼-果(菜)”模式,一方面治理了畜禽粪便和污水污染,一方面又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清洁、安全的能源,第三改进了农民居住环境,促进了农村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三、生态环境方面:主要是水土流失严重,因为过度樵采与开荒种植,原生植被大部分遭到毁坏,大面积山场植被稀疏,地表外露,水土流失严重。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许多名贵珍稀动植物已经灭绝。农作物害虫天敌,因为人们滥施农药和捕猎而频于绝迹,导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严重。由于田间施用有机肥少,产量低,为解决温饱问题,农民进一步扩大开荒,使之造成更大范围的水土流失。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地形地貌郧西位于鄂西北边陲,北依秦岭,南临汉水,西出川陕,东进豫鄂,史称有“秦之咽喉,楚之门户”之称,地理坐标为东经109°25ˊ-110042ˊ,北纬32°45ˊ—33°16ˊ,东西长约115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3509.6平方公里。属汉水最大水利枢纽—丹江口水库库区和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防治区。郧西县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境山多坪地少,山地约占总面积97.3%,河谷川坝约占总面积2.7%;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耕地少数为川坝地及河岸2-3级台阶地。县境山、坝兼有。分布错综,局面地方还有岩溶地貌。山脉除湖北大梁为东西向外,余均西北、东南。大体从天蓬山向南,直抵汉水北岸羊尾山,以西,习惯称大高山,实际多为800-1200米中山山地,大于12000米的中山37座,东为低山丘陵、盆地。海拔多在500-800米。境内最高点“湖北大梁”,海拔1789。9米,最低点归仙河口,海拔157米,平均海拔800米。二、气候及自然资源 郧西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受秦岭山系的阻挡及缓冲作用,南北气候兼而有之。总体上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秋相近,但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气候具有明显的差异和立体分布性。适宜于多种农作物和经济林木生长。据郧西县气象局24年统计资料表明,该县年平均气温15.4℃,≥10℃的积温4154℃,极端最高气温为41.9℃,极端最低气温为-17.3℃,年日照时数1874.4小时,年辐射总量102.3千卡/cm2,年均生物辐射为48千卡/cm2,全年无霜期为237天(高山区198天)。全县年平均降水量769.6mm,年均蒸发1503mm,年均降雨量明显低于年均蒸发量,且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47.7%,接近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三、土地资源全县土地面积35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4平方公里,按总人口人均耕地0.067公顷,按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07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万公顷,旱涝石保收面积0.89万公顷。由于成土条件比较复杂,加之长期耕种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类型由地带性黄棕壤垂直过渡到棕壤,主要类型有黄棕壤、棕壤土、紫色土、灰土、潮土、水稻土、等六大类。pH值在5.6—7.5之间的占总耕地面积33.65%,偏酸耕地占总面积0.24%,偏碱耕地占总面积42.6%;全县土壤肥力是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普遍缺氮,严重缺磷,部分缺钾。全县有机质、全氮含量高低依次是水田—林荒—旱地。土壤质量共分1---8级,1-4级为耕地,5—8级为林荒地。其中1级耕地占12%是该县粮食高产的主要土壤类型之一;2级土壤占27.9%是增产力较大的土壤;3级占24.4%;4级占35.7%,这类土壤对农业利用有很大障碍,对作物具有较大的选择性;5级土壤均为林荒地,占林荒地土壤10.6%;6级占林荒地土壤51.55%;7级土壤占林荒地土壤28.76;8级土壤占林荒地土壤9.09%,大部分为难利用的荒地岩灌,主要分布于高山、中山地带。 四、水资源郧西县位于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水中游,汉水自西向东绕境而过,境内有汉江、金钱河、天河等大小河流溪沟1557条,纵横交错。其中50公里以上的河流3条,流域均在500平方公里以上;20-50公里以上的支流18条;10-20公里的沟河26条;5-10公里的岔河78条;5公里以下的沟河1432条。境段河流总长1767.19公里,河网密度系数约为0.5公里/平方公里。全县水能蕴藏量64.5万千瓦时,可开发量63万千瓦时,已开利用9.42万千瓦时。其主要江河和水文特征是:汉江:沿县境长91.8公里,为该县最大客水。承雨面积3517.6平方公里,各年最高水位平均为174.72米,各年最低水位平均为172.12米,水位差2.6米左右。金钱河:源于陕西,由北向南进入汉江,境内长60.59公里,各年最高水位平均为206.82米,各年最低水位平均为201.91米,水位差2.23米左右。天河:东西两头均在陕西山阳县境内,由北而南进入汉江,县内干流长62.7公里,流域面积1142平方公里。各年最高水位平均为223.32米,各年最低水位平均为216.75米,水位差6.57左右。仙河:发源湖北坎子口山,自西北向东南流向于汉江,县辜为上、中游,河长38.9公里,流域面积322.7平方公里。境内自然落差460米。地下水天然循环量为1.98亿方/年。地下水源一般在数10米至百余米不等。据调查全县有较大流量天然泉眼687处,每年利用量约1848万方,略补充地表水的不足。全县已建成各类水库108座,水库总蓄水量达10。3 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五、森林与草地资源郧西县林地面积15.27万公顷,由于地形、土壤类型、小气候环境的不同,郧西林木植物种类繁多,兼有南北的多样性,但因为过度樵采与开荒种埴,原生植被大部分遭到毁坏,大面积山场植被稀疏,地表外露,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低,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仅为36.3%。活林木蓄积量为1641325立方米,共有树种有146科,491属,1319个品种,珍稀树种有水杉、银杏、珙桐、香果树、核桃、厚朴、楠木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尚存珍稀古树十余种50余株。据调查还有可利用的野生植物乔木类有20多种,灌木类有30多种,药用类50多种;全县草场面积为78万亩,其中天然草场面积1700亩,其它为人工种植面积。草种有苜须草、黑麦草、红白三叶草,黄竹草等。六、水生生物:浮游植物类有蓝藻、绿藻、裸藻、金藻、黄藻、硅藻、甲藻七种,年平均数量约为80—160万个/种。浮游动物有软虫、技角类、足类、原生动物,年平均数量约为2000—3000个种。底栖动物有:软休动物、水生昆虫、甲壳类、水生寡毛类4种。水生维管束植物有: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菌藻植物4种。七、动物资源 全县有陆生脊椎动物 52 种,鸟类97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9种,其中一类保护的动物有梅花鹿、金钱豹、云豹、胡兀鹫等5种,二类保护动物有大鲵、豺、虎纹蛙、穿山甲、斑羚、水獭、锦鸡等14 种。鱼类资源丰富,常见的鱼类有30种,主要有:青、草、鲢、鲫、鳞嘴、红稍、鳜。该县生物资源虽然繁多,但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使许多名贵珍稀动植物已经灭绝,不少农作物害虫天敌,因为人们滥施农药和无止境地捕猎而绝迹,导致病虫害猖獗。八、自然灾害:郧西县灾害性天气以干旱为主,十年九旱,以7—8月降雨集中,暴雨多、历时时间短、强度大、极易生成自然灾害。大体可以概括为“春季冷暖多变,夏季雨热同季易干旱,秋汛明显来早,雨雪稀少易冬旱,冰雹涝灾较频繁”。在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方面:全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200。06万亩次,病害主要有小麦白粉病、条锈病、纹枯病,水稻稻瘟病,玉米纹枯病、大小斑病等20多种常发性病害,病害发生面积51。82万亩次;虫害主要有水稻二、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苞虫、麦蜘蛛、粘虫、小地老虎、金针虫、土、蛴螬等40多种,虫害发生面积73。94万亩次;草害主要有马唐、狗尾草、荠草、繁缕、猪秧秧、野燕麦等50多种杂草,草害发生面积12万亩次。鼠害发生面积12万亩次,主在有黄胸鼠、小家鼠等5种。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人口与行政区划 截止2001年末,全县总人口50.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4万人,非农业人口5.97万人,乡村劳动力21.11万人。全县辖18个乡镇(场、区)308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2207村民小组。 二、教育卫生该县有普通中学学生38320人(高中生4323人),小学在校学生61439人,平均每万人口中在校学生数为:普通高中85人,普通初中526人,小学生1289。有卫生技术人员1280人其中医师616人;床位数601个。三、城乡居民生活水平2001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9.1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1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62元),项目区5个乡的农民人均纯收入1725.4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35.44元,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49.35元/年。四、工、农业生产郧西县已建立了具有特色的地方工业,有医药化工、建材、汽配、食品、水电五大门类:化工以黄姜基地为支撑生产皂素、双烯等产品,另一方面大力开发矿藏资源,生产立德粉、活性氧化钭、油漆、精锑、铁合金等;汽配工业以东汽集团为依托,生产载重车、乘用车、专用车配套的零部件;食品工业以农特资源为依托,建有畜禽产品分割厂、蔬菜和山野菜加工厂、魔芋面条、野葡萄干红、杜仲饮料和杜仲酒厂;建材方面有水泥厂、钙塑厂;水电工业建有多座电站。工业总产值为万元。200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264万元。其中农业57286万元,林业3266万元,牧业20509万元,渔业203万元。全县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如下::粮食15.52万吨,油料7226吨,烟叶1623吨;茶叶23吨,水果3450吨, 肉类16261吨,水产品164吨。全县禽蛋产量 3502吨,全年出栏牲猪1860 (百头),出栏肉牛43(百头),出栏羊491(百只),年末牛、羊存栏分别为408(百头)和1119(百只),家禽全年出笼4230(百只)。全县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29264吨,平均每亩60公斤;农药使用量287吨;地膜使用量337吨。五、文物旅游资源郧西文物资源和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历史文物有:白龙洞猿人化石遗址,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多座古塔和古墓葬群,其中红岩弥陀寺古塔,店子铁山寺古塔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郧西古石碑多,均散于各地,有较为著名的有6块,还有明代大钟和各种古币。革命遗址13处。名胜景观8处,有悬鼓观、天池庵、渡春桥、黄龙洞、树撑岩、天蓬山、一天门、坎子山石林,游人甚多。3.6项目区农村基本情况见表1表1项目区农村基本情况表乡镇名农村人口家庭数目人口/家庭农村劳力人均年收入(元)城关 36420    25881   2.7     35110   2397土门   29006    8029   3.9     16183   1580上津   26596    7609   3.8     15401   1712观音   37442    9593   4.3     20753   1540河夹   32608    8823   3.9     17525   1398共计 162072   59935  3.7     104972  1725.4   环境质量状况郧西县环境质量状况 一、空气环境质量2002年全县5个点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县城内空气质量良好,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均值0.179mg/m3 ;二氧化硫(SO2)年均值0.035mg/m3 ;氮氧化物(NOX)年均值0.03mg/m3 。年均值符合GB3095-96二级标准。广大农村空气环境质量优于县城。二、地面水环境质量不同监测点监测结果见下表2表2:2002年地面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单位mg/l地点PH硬度溶解氧高锰酸钾指数BOD5mg/l亚硝酸盐硝酸盐挥发酚砷六价铬氟化物汉江羊尾断面8.17.77.31.831.20.080.0270.0020.00400.0070.13天河坪桥断面8.07.76.81.632.00.030.510.0030.00350.0030.1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汉江羊尾断面水符合GB3838-2002二类标准,天河坪桥断面符合GB3838-2002三类水质标准。三、生态环境状况该区域属于环境脆弱区域,其生态环境状况是森林覆盖率低,为36.3%,该县大于25度的面积约占总面积80%,且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带岩层挤压破碎,抗蚀力弱,加之暴雨期集中,水动力作用强,在失去植被保护和缺乏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易于产生水土流失,由于林权变更,引起大砍伐,加上兴修水利工程、建设公路、基建用地、人口继续增长引起的对土地更超量的利用,使得该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成为全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水土流失面积382.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72.5%,土壤侵蚀模数3357吨/年。林植被遭到破坏后,形成荒山荒坡,使得农田灌溉渠道、河流淤塞,山地土壤裸露,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该县的六斗乡吴家扒、上津镇土地梁、槐树乡茅山庙等居民点的部分农民户已无地可耕,被迫迁徒他乡,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了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同时不合理的化肥使用,造成了土壤板结,多次过量农药的施用,破坏了农田生态环境,害虫的天敌被杀死,田间生态平衡被破坏,致使农田土壤肥力下降,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农业生产环境受到污染,环境质量下降,并导致农产品品质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高。该地区干旱严重,,每年栽树由于缺水成活率不高,大面积山场植被稀疏,地表外露。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在该区域尤为重要,而沼气建设是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的重要保证。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该项目主要在农村地区开展建设,其环境保护目标及级别如下: 环境空气为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保护区,地表水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保护区。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2、地表水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1、水污染物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用于农田灌溉的采用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2、大气污染物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厕所粪便市场果园间作沼气池猪圈农户粪便 粮食沼液沼渣水果沼气 图1“三结合”、“猪沼果”模式的工程图   主要污染工序:该项目建设目的主要是对农户的猪舍、厕所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综合利用,通过兴建沼气池,对其粪便、秸杆进行厌氧发酵处理,所产生的沼液、沼渣是优质的无公害生物有机肥,主要用于果园、菜地、黄姜等作物的施肥,沼液可用于叶面喷雾,既是叶面施肥又能防治红蜘蛛等害虫。该项目污染工序存在于猪舍、厕所粪便进入沼气池前所产生有一定程度的异味,沼液、沼渣中含有有机质、悬浮物等。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无无无无水污染物无无无无固体废物无无无无噪声无其他无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