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 MB
  • 40页

重庆地质灾害环境评估报告

  • 4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总体规划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北京中地大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一年十月 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总体规划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委托单位: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人民政府评估单位:北京中地大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资质证书: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2008011003)号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调查人员:报告主编人:高级工程师报告编写人: 助理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报告审查人:部门负责人:主任工程师:评估单位法人代表:总工程师:提交报告单位:北京中地大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交报告时间:2011年10月 《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总体规划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内审意见2011年10月10日,我公司对《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总体规划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进行了内部审查,形成如下意见:1、评估目的、任务明确,执行的技术标准恰当,依据充分,通过搜集资料、地质调查等手段基本查明了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2、对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以及规划区地质环境问题描述清楚,评估级别定为一级恰当。3、评估区内现有斜(边)坡现状稳定。4、《评估报告》是在充分收集已有地质成果资料和现场地质调查、测绘的基础上编制的,依据充分。报告对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阐述较详细,将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定为较复杂合理。5、评估区地质环境影响分区分级依据充分,划分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小(A)、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中等(B)、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大(C)三个区域。B1区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中等区,规划时,顺向坡地段一般不宜深开挖,不宜高切坡,建(构)筑物的布局应减轻引发产生顺层滑坡等地质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并兼顾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A1区为影响程度小区,规划时,基本不受限制,建(构)筑物的布局应避免形成高陡边坡。A2区为地质环境为影响程度小区,规划时,不宜深挖高切,坡角较大区不宜高填方,布局避免引发地质环境问题。C1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大区,该区一般不宜规划建设项目。确需规划建设项目时,应同时编制针对斜坡带的防治规划,或规划对斜坡带带具有防治功能的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建议具有针对性。30 该报告质量合格,同意送审。北京中地大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10月10日30 目录1前言11.1项目由来11.2目的任务11.3规划项目基本情况及评估范围11.4以往地质工作程度21.5本次评估执行的技术标准31.6评估级别的确定31.7本次评估工作概况32自然地理概况52.1交通状况52.2气象62.3水文63规划区地质环境及地质环境问题73.1地形地貌73.2地层岩性73.3地质构造83.4地震93.5水文地质条件103.6不良地质现象103.7贯通性结构面与斜边坡关系113.8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113.9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114地质环境影响及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可能性分析1230 4.1斜边坡稳定性评价134.2岸坡稳定性分析164.3含水层164.4地质遗迹、自然和人文景观164.5地下空间165地质环境影响分区分级175.1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可能性分区、分区原则175.2宏观分区及地质环境复杂程度175.3小区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可能性指数计算235.4地质环境影响分区分级296地质环境影响分区评估306.1A区分区评估306.2B区评估317规划建议318结论与建议328.1结论328.2建议3230 附图:图序号图名比例尺1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总体规划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平面图1:20002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总体规划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1-1′评估剖面图1:10003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总体规划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2-2′评估剖面图1:10004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总体规划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3-3′评估剖面图1:10005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总体规划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4-4′评估剖面图1:10006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总体规划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5-5′评估剖面图1:10007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总体规划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6-6′评估剖面图1:10008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总体规划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7-7′评估剖面图1:10009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总体规划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8-8′评估剖面图1:1000附表:1、斜(边)坡调查表附件:1、评估单位资质证书2、评估人员资格证书3、合同书、委托书、承诺书4、项目备案表5、评估工作纲要6、现场照片30 30 1前言1.1项目由来为实现在丰都县新城的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丰都县太平坝乡城镇建设规划的需要,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人民政府特委托北京中地大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对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总体规划规划区进行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双方于2011年9月签订该项目的《委托协议》,并提出了《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任务委托书》。1.2目的任务本次评估的目的是避免和减少地质环境影响的危害,合理规划用地,为政府主管部门用地审批提供环境地质依据。主要任务:1)对规划区的地质环境进行调查,调查区内不良地质现象的种类、分布范围、规模及发育特征;2)调查区内存在的与地质环境有关的人类工程活动类型、强度、范围、已造成的危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特征,调查区内工程建设活动破坏地质环境的方式和诱发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和危害性;3)对规划区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可能性进行分析,并对地质环境影响进行分区分级。4)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环境影响分区评估,并提出规划建议。1.3规划项目基本情况及评估范围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总体规划位于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主要规划为低层集中居民住房,居民住房楼层一般为1-6F,区内斜坡坡角30 较陡处规划为绿化带,主要位于规划区南东侧。规划区面积1.43km2,规划区用地范围主要由22个拐点圈定,各拐点坐标(1954北京直角坐标,1956年黄海国家基准高程)见表1.2。表1.2规划区范围主要拐点坐标表点号X(m)Y(m)点号X(m)Y(m)13290244.84136513981.565193290449.81136515212.38223290242.04436514113.447203290338.64736515129.42333290548.85436514259.629213289918.65436514915.46343290205.91336514545.317223289893.81336514934.96953290256.52436514777.722233289882.35036514919.84163290470.33136514835.901243289819.51136514884.90573290622.77336514809.115253289631.72636514886.49383290790.19236514907.536263289475.01536514900.70493290852.12936514983.847273289299.91536514961.612103290918.79136514989.322283289068.52736514914.802113290905.19436515079.927293288951.85136514769.986123290839.96136515210.550303288939.44436514529.240133290794.91736515218.762313288949.90936514493.459143290737.84136515207.333323289076.71136514414.564153290676.41336515369.428333289101.42536514122.892163290542.54136515341.253343289360.14936514128.122173290510.53136515282.359353289365.04136513972.350183290444.24636515256.684本次评估区范围为规划区范围适当外延,外延宽度26~136m,评估区面积约1.77km2,采用1954北京直角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X=3288886.137~3290976.172m,Y=36513932.098~36515431.533m。1.4以往地质工作程度搜集到的区内地质资料,主要有:(1)《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涪陵幅H-48-【24】,1:20万,四川省地质局208地质队,1980年);(230 )1982年四川省地质局208地质队提交了《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3)四川省地质局107地质队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黔江幅)》—1978年。(4)2001年由成都水文中心完成的《地质灾害综合调查(1:5万)》;(5)2008年由重庆一三六地质矿产有限责任公司提交的《重庆市丰都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设计报告》(6)2009年6月重庆一三六地质矿产有限责任公司提交了《重庆市三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后续工作规划地质调查报告》这些基础性地质成果资料为本次评估区地层的识别、划分,所处构造部位的确定,地质环境问题分布情况及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区等提供了参考依据,为本次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5本次评估执行的技术标准委托书、合同书是本次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工作依据。根据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试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08]829号,本次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执行的标准为: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规定》(试行)(2010),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2008)。1.6评估级别的确定根据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规定》(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程》(试行),本次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级。30 1.7本次评估工作概况1.7.1工作手段及完成工作量根据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规定》(试行)(2010)的要求,本次工作方法主要是在充分收集利用前人地质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评估区域进行了野外地面地质调查、地质剖面测绘,然后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及成果报告的编制工作。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底图为比例尺1:2000的地形图。本次野外工作,对整个调查评价区进行了穿越法调查,对调查区地质点、地貌点等进行了调查。我公司接受委托任务后,于2011年9月27日组织专业人员赴现场收集已有的各种相关资料和进行实地踏勘,在此基础上编制评估工作纲要。根据《任务委托书》的要求于2011年9月27日~2011年9月28日进行了野外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工作。2011年9月28日转入室内综合整理分析及报告的编制工作,完成工作量详见表1.5.1。表1.5.1完成工作量统计表序号工作项目单位完成工作量11:2000地质环境调查km21.8221:2000水文地质调查km21.823地质剖面km/条8.48/84地质点、斜(边)坡、岩层产状、裂隙产状点个475资料收集本21.7.2工作质量评述本次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以业主提供的1:2000地形图作为工作用图,采用手持GPS定点、皮尺、罗盘相结合进行了现场实地地质环境、水文地质调查测绘、访问当地居民等工作手段,保证了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并收集已有资料,整理、分析研究前人的地质工作成果资料;30 野外着重调查了解区内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人工边坡、不良地质现象,采用追索法和“之”字形线路法相结合的地质调查方法将地质界线及地质现象实地量测勾绘在图上,初步查明了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现状,并对规划区的地质环境影响分区、分级评价,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合理的用地规划建议。本次地质调查面积1.82km2,地质调查、流量观测等工作均按相关规程、规范进行,质量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较好地完成了业主的委托任务。2自然地理概况2.1交通状况规划区位于丰都县太平坝乡,地理坐标经度108°08′30″~108°09′34″,纬度29°43′03″~29°44′11″。规划区地处丰都县南西方向,距丰都县主城区仅83km,规划区与县城及周边镇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1)。30 图1交通位置图1:60万2.2气象评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据丰都县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7.5℃~18.5℃,极端最高气温41.9℃(2006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2.9℃(1958年2月27日);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108.7mm,年最大降雨量1443mm(1962年),最小降雨量709mm(1961年),降雨主要集中于5~9月,且常有雷阵暴雨,日最大降雨量251.8mm,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100mm,最长连续降雨14日(1982年7月6日至7月19日)最大连续降雨量222.3mm,年蒸发量平均1129mm,最高为1427mm(1961年),最低为873.2mm30 (1982年),春冬多雾,雾日最长达148天。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绝对湿度17.6mb。常年风速较小,以偏西北风见多,最大风速28.4m/s。2.3水文评估区内有一常年性小河(河名为太平坝河)及铁窝头水库。太平坝河:走向为由北向南,规划区段长1.2km,纵坡较小,一般宽度约7m,深度1.1-2.5m,流量为12m3/h(2011年8月)。调查期太平坝河水位为1473.1m,2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为1474.6m。铁窝头水库:利用低凹地形,修建有一个小型水库(铁窝头水库),沿光竹林组(ε2gn)倾向延伸,长约235m,宽约82m,面积13000m2,平均深度3m,蓄水约39000m3,雨季蓄水水面标1475.00m。铁窝头水库现状稳定,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造成的损失小,危险性小。水库修建有一土石坝,坝高6m,坝上宽5m,下宽10m,坝体由土石方修建,坝基坐落在光竹林组灰岩上。规划区内无其他河流、溪沟发育,水文条件简单。3规划区地质环境及地质环境问题3.1地形地貌评估区属构造剥蚀低山地貌,主要为农田、及小山丘。评估区总体地形为中间高四周低,区内最高点位于评估区粮站堡坡顶,海拔高程1511.28m,最低位于评估区南东侧包鸾河处,海拔高程1472.3m,相对高差38.9m。规划区内耕土洼田地带及中部居民集中地带地形坡角为3°-9°,其余段均为斜坡地带,地形稍陡,地形坡角10°~32°,一般为15°~23º,局部斜坡陡坎达49°。综上,规划区地形地貌较复杂。30 3.2地层岩性经地面调查并综合分析收集资料,区内分布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残坡积层(Q4el+dl)及寒武系中统光竹林组(ε2gn)。现将地层岩性由新至老分述如下:3.2.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褐红色、褐黄色,主要砂岩、粉砂质泥岩碎、块石及粉质粘土组成,块石粒径一般100~500mm,含量约占35%~65%,碎石粒径一般20~200mm,含量约占35%~45%,粉质粘土约占5%~25%,结构松散~中密,分布于规划区内建筑物相对集中地带(主要分布在居民住房及道路周围)。厚度0.5~2.0m。3.2.2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紫红~暗紫色,岩性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风化岩屑碎块,呈软塑~硬塑状,规划区分布广泛。厚度0.5~3.0m。3.2.3寒武系中统光竹林组(ε2gn)浅灰、深灰、褐灰色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局部含燧石团块等。厚>400m。分布于整个规划区。土层覆盖厚度0.5~3.0m。3.3地质构造规划区位于老厂坪背斜北西翼(见图2),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291°∠28°,据区域资料,场地及附近无断层。据基岩露头调查,发育有两组裂隙:第一组裂隙①:产状126°∠45°,裂面较平整,张开3~5mm,间距2m~6m,延伸长度2m~7m,可见深度10~80mm,为张开裂隙,无充填,结合程度一般。第二组裂隙②:产状204°∠60°,裂面较平整,张开3~4mm,间距2m~30 4m,延伸长度3m~7m,可见深度10~60mm,为张开裂隙,无充填,结合程度一般。总之,评估区内地质构造简单。图2构造纲要图1:60万3.4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划定,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3.5水文地质条件规划区地下水赋存形式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岩溶水。(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30 该类地下水赋存于人工堆积、残坡积层中,接受大气降雨及地表水补给,向斜坡低缓处排泄,透水差、含水微弱,水量微弱。规划区内包鸾河两侧分布冲洪积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河流的补给,具有就地补给、就地汇集的特点,其地下水较丰富。(2)岩溶水据1:20万黔江幅综合水文地质图,评估区出露的寒武系中统光竹林组(ε2gn)地层,以赋存碳酸盐岩溶水为主。评估区属于地下水补给区,区内地下水主要为碳酸盐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沿竖向岩溶裂隙,流向深部,最终汇入长江。评估区高程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综上,规划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3.6不良地质现象据丰都县地质灾害分布及易发程度分区图,评估区属于地质灾害低易发区,且无地质灾害分布,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评估区内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危岩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无地下采空区,现有岩、土体边坡未见滑塌、拉裂等现象,地面房屋、墙体、挡墙未见拉裂等现象。岩溶:据1:20万区域水文地质图(黔江幅),评估区高程在1472-1151m左右,评估区属于岩溶补给区,岩溶以竖向发育为主,岩溶管道在地下200m以下分布,评估区内经现场调查,未见落水洞、地下暗河分布。在区域上寒武系中统光竹林组岩溶发育程度为较发育。综上,规划区不良地质现象较发育。3.7贯通性结构面与斜边坡关系规划区内地形属低山地貌,区内整体地形较平坦,局部为斜坡地段,规划区铁窝头水库东侧斜坡顺向坡,坡长414m,坡高11m,地形坡角为45°,30 顺向临空(XP4),顺向临空面积影响面积0.0098Km²,占规划区面积0.68%。;区内因斜坡坡角小于岩层倾角的顺向坡地段,属于顺向不临空(XP1),顺向不临空影响面积0.044Km²,占规划区面积3.07%。综上,规划区贯通性结构面与斜(边)坡的关系较复杂。3.8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规划区内主要人类工程活动为居民房屋、道路的建设、农业耕植,区内现形成的土质边坡及人工岩质边坡高1~4m(主要因原修民房及村道路形成)。故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不强烈。3.9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规划区属低山地貌区,平坦区域地形坡角3°-9°,斜坡地段地形坡角一般为15~23°,岩层倾角28°,土层厚度为0.5~3.0m;区内因原修民房、道路形成高1~2.0m的岩土质边坡,区内自然斜坡顺向临空,倾角28°,贯通性结构面与斜(边)坡的关系较复杂,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岩层呈薄~中厚层状,地形条件中等,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表水、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小;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不强烈。综上所述,按照重庆市国土资源房屋管理局《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规定》(试行)中的4.3.3条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DZXXX-2008(试行)中的4.3.4条之规定,规划区内地质环境复杂程度总体为较复杂(详见表3.9)。30 表3.9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表判定因素特征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复杂较复杂简单地形条件地形坡角(°)一般15~23√自然陡坡高度(m)岩坡//土坡//岩土性质土层厚度(m)3√岩层厚度(m)薄~中厚层状√岩层和土层组合二元组合结构√地质构造裂隙发育程度无断层,发育两组裂隙,间距一般2~4m√贯通性结构面与斜(边)坡关系岩层顺向临空,倾角28°,占规划总面积的3.75%;√地震基本烈度Ⅵ度√水文及水文地质地表水对岩土体的影响小√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小√不良地质现象占用地面积比例%区域岩溶较发育√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边坡高度(m)土质边坡1~2.0√岩质边坡1~2.0√漏失量占蓄水量(流)的比例(%)地表水小√地下水小√洞顶围岩厚度与洞跨之比/√采空区占用地面积比例%/√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综合判定较复杂4地质环境影响及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可能性分析根据现场调查,评估区内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为斜(边)坡及库岸稳定性问题。4.1斜边坡稳定性评价评估区属于低山地貌,耕土洼田地带及民房集中地带的地形坡角为3°-9°,斜坡地带地形坡角10°~32°,一般15-23°。选择较为典型的5处进行稳定性分析,这5处斜(边)坡包括:自然斜坡中的岩质顺向坡、反向坡,现状斜(边)坡稳定性分析如下:30 斜坡XP1:位于规划区北西侧,斜坡长84m,高14m,斜坡坡向271°,坡角9°,为顺向坡,岩性为灰岩。据赤平投影图分析:岩层倾向与斜坡坡向小角度相交,岩层倾向大于坡向,顺向不临空,对斜坡稳定性影响中等,裂隙①与斜坡坡向相反,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②与斜坡坡向斜交,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小,两组裂隙交线交于坡外,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小;据现场调查,斜坡现状稳定。图3斜坡XP1赤平投影分析图斜坡XP2:位于规划区北西侧,斜坡长约84m,高20m,斜坡坡向82°,坡角23°,为反向坡,岩性为灰岩。据赤平投影图分析:岩层倾向与斜坡相反,为反向坡,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①与斜坡倾向斜交,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②与斜坡坡向相反,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小,两组裂隙组合交线交于坡外,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小。据现场调查,斜坡现状稳定。图4斜坡XP2赤平投影分析图斜坡XP3:位于规划区铁窝头水库的西侧,斜坡长约436m,高1930 m,斜坡坡向89°,坡角43°,为反向坡,岩性为灰岩。据赤平投影图分析:岩层倾向与斜坡相反,为反向坡,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①与斜坡倾向斜交,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②与斜坡坡向相反,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小,两组裂隙组合交线交于坡外,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小。据现场调查,斜坡现状稳定。图5斜坡XP3赤平投影分析图斜坡XP4:位于规划区铁窝头水库的东侧,斜坡长约414m,高11m,斜坡坡向275°,坡角45°,为顺向坡,岩性为灰岩。据赤平投影图分析:岩层倾向与斜坡小角度相交,为顺向坡,岩层倾角小于坡角,顺向临空,斜坡可能沿层面产生顺层滑移,对斜坡稳定性影响中等;裂隙①与斜坡坡向相反,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②与斜坡坡向大角度相交,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小,岩层面与裂隙②组合交线交于坡内,对斜坡稳定性影响中等。据现场调查,斜坡现状稳定。30 图6斜坡XP4赤平投影分析图斜坡XP5:位于规划区南侧,斜坡长约142m,高12m,斜坡坡向1°,坡角49°,岩性为灰岩。据赤平投影图分析:岩层倾向与斜坡坡向斜交,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①与斜坡坡斜交,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②与斜坡坡向相反,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小,两组裂隙组合交线交于坡外,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小。据现场调查,斜坡现状稳定。图7斜坡XP5赤平投影分析图综上,自然斜坡XP1、XP2、XP3、XP4、XP5现状稳定。30 4.2岸坡稳定性分析评估区内有一常年性小河(河名为太平坝河),河道较顺直,岸坡坡角11-32°,一般16°~28°,岸坡上分布少量河漫滩砂土,厚约1-2m,地形较陡处为基岩,出露基岩为灰岩,包鸾河岸坡现状处于稳定状态,将来发生塌岸的可能性小;铁窝头水库东侧斜坡(XP4)根据赤平投影分析,斜坡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有发生塌岸的可能。4.3含水层评估区为斜坡地形,含水层主要是碳酸盐岩裂隙水,根据现场评估区内基岩为寒武系中统光竹林组(ε2gn)浅灰、深灰、褐灰色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评估区属于地下水补给区,区内地下水主要为碳酸盐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沿竖向岩溶裂隙,流向深部,区内含水层富水性中等,贮水条件差。评估区内主要规划为低层居民住房,不会造成地下深挖,故对评估区含水层影响小。4.4地质遗迹、自然和人文景观根据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评估区范围内无县级以上的地质遗迹、自然和人文景观。4.5地下空间根据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评估区范围内无地下洞室。5地质环境影响分区分级5.1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可能性分区、分区原则根据地质环境影响的可能性大小及影响范围比例等进行分区、分级,地质环境条件相同时进行合并。30 根据区内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的异同、地质环境问题发育程度的异同、诱发加剧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可能性的异同和降水量进行分区。5.2宏观分区及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宏观小区分区:①岩质斜边坡中具临空条件的顺向坡及影响范围;②地形坡角小于12°的平缓处;③陡坡、陡坎、非顺向坡边坡及影响范围。根据各地段地质环境条件、是否存在临空外倾结构面、地质环境问题发育程度的异同及上述宏观分区原则,并结合规划区红线分界,宏观上将评估区划分为12个小区(见图4)。各小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详见表5.2-1~5.2-3。30 图8初步分区示意图1、各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2)第1区地形坡角一般3~12°,地形平坦,土层厚度为1-3m,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不强烈,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属简单(见表5.2-1)。30 表5.2-1第1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表判断因素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类别复杂较复杂简单地形条件地形坡角(°)3~12√自然陡坡高度(m)岩坡/√土坡//岩土性质土层厚度(m)1~3√岩层厚度薄~中厚层状√岩层或土层组合二元√地质构造裂隙发育程度无断层,两组裂隙,间距>1m√贯通性结构面与斜(边)坡关系//地震基本烈度Ⅵ√水文及水文地质地表水对岩土体的影响小√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小√不良地质现象占用地面积比例(%)/√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边坡高度(m)土质边坡/√岩质边坡/√漏失量占蓄水量(流)的比例(%)地表水/√地下水/√洞顶围岩厚度与洞跨之比/√采空区占用地面积比例(%)/√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简单2)第3、4、5、6、8、9区为自然切向斜坡及反向斜坡,地形坡角一般15°~23°,土层厚度1-3m,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不强烈,区内无地质灾害发育,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属简单(见表5.2-2)。30 表5.2-2第3、4、5、6、8、9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表判断因素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类别复杂较复杂简单地形条件地形坡角(°)一般15~27√自然陡坡高度(m)岩坡/√土坡/√岩土性质土层厚度(m)1-3√岩层厚度薄~中厚层状√岩层或土层组合二元√地质构造裂隙发育程度无断层,两组裂隙,间距>1m√贯通性结构面与斜(边)坡关系切向、反向坡√地震基本烈度Ⅵ√水文及水文地质地表水对岩土体的影响小√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小√不良地质现象占用地面积比例(%)/√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边坡高度(m)土质边坡/√岩质边坡/√漏失量占蓄水量(流)的比例(%)地表水/√地下水/√洞顶围岩厚度与洞跨之比/√采空区占用地面积比例(%)/√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简单2)第7、10、12区为及顺向不临空斜坡,自然切向斜坡及反向斜坡地形坡角一般43°~49°,顺向坡倾角9°,土层厚度1-3m,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不强烈,区内无地质灾害发育,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属简单(见表5.2-2)。30 表5.2-2第7、10、12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表判断因素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类别复杂较复杂简单地形条件地形坡角(°)一般43°~49°√自然陡坡高度(m)岩坡/√土坡/√岩土性质土层厚度(m)1-3√岩层厚度薄~中厚层状√岩层或土层组合二元√地质构造裂隙发育程度无断层,两组裂隙,间距>1m√贯通性结构面与斜(边)坡关系切向临空倾角27°,顺向不临空倾角27°√地震基本烈度Ⅵ√水文及水文地质地表水对岩土体的影响小√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小√不良地质现象占用地面积比例(%)/√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边坡高度(m)土质边坡/√岩质边坡/√漏失量占蓄水量(流)的比例(%)地表水/√地下水/√洞顶围岩厚度与洞跨之比/√采空区占用地面积比例(%)/√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较复杂4)第11区为自然顺向斜坡,地形坡角45°,土层厚度1-3m,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不强烈,岩层倾角27°,斜(边)坡顺向不临空,区内无地质灾害发育,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属较复杂(见表5.2-3)。30 表5.2-3第11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表判断因素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类别复杂较复杂简单地形条件地形坡角(°)45°√自然陡坡高度(m)岩坡/√土坡/√岩土性质土层厚度(m)1-3√岩层厚度薄~中厚层状√岩层或土层组合二元√地质构造裂隙发育程度无断层,两组裂隙,间距>1m√贯通性结构面与斜(边)坡关系顺向临空,倾角27°√地震基本烈度Ⅵ√水文及水文地质地表水对岩土体的影响小√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小√不良地质现象占用地面积比例(%)/√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边坡高度(m)土质边坡/√岩质边坡/√漏失量占蓄水量(流)的比例(%)地表水/√地下水/√洞顶围岩厚度与洞跨之比/√采空区占用地面积比例(%)/√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复杂5.3小区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可能性指数计算根据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规定》(试行)6.2.7的规定,各小区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可能性指数按如下公式计算:Y=0.62D+0.38R式中:Y——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可能性指数;30 D——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指数,取值由基本分值和附加分值两部分构成。基本分值在地质环境复杂时取0.75,在地质环境中等复杂时取0.50,在地质环境简单时取0.25(各小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参见表5.3-1~5.3-3);附加分值根据《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规定》(试行)附录B表B.1取值(见表5.3-1~5.3-5)。R——降水量指数,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08.7mm,多年最大日平均降水量100mm,根据《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规定》(试行)附录B表B.1取R=0.92。各区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可能性指数及分级详见表5.3-1~5.3-3。表5.3-11小区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可能性指数计算表地质环境复杂程度D降雨量指数R发生可能性指数Y发生可能性基本分值判定因素因素实际值复杂程度附加分值合计复杂较复杂简单0.25地形条件地形坡角°3-12√/0.3080.920.54小自然陡坡高度m岩坡///土坡///岩土性质土层厚度m3√岩层厚度薄-中厚层状√0.026岩层或土层组合二元√0.016地质构造裂隙发育程度2,间距>1m√贯通性结构面与斜(边)坡关系//地震基本烈度Ⅵ√0.016水文及水文地质地表水对岩土体影响小√地下水对岩土体影响小√不良地质现象占用地面积比例/√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边坡高度m土质边坡/√岩质边坡/√漏失量占蓄水量(流)的比例(%)地表水/√地下水/√洞顶围岩厚度与洞跨之比/√采空区占用地面积比例%/√30 表5.3-23、4、5、6、8、9小区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可能性指数计算表地质环境复杂程度D降雨量指数R发生可能性指数Y发生可能性基本分值判定因素因素实际值复杂程度附加分值合计复杂较复杂简单0.25地形条件地形坡角°一般15~23√0.0160.330.920.55小自然陡坡高度m岩坡/√土坡/√岩土性质土层厚度m/√岩层厚度薄~中厚层状√0.026岩层或土层组合二元√0.016地质构造裂隙发育程度无断层,两组裂隙,间距>1m√贯通性结构面与斜(边)坡关系切向、反向√地震基本烈度Ⅵ√0.016水文及水文地质地表水对岩土体影响小√地下水对岩土体影响小√不良地质现象占用地面积比例/√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边坡高度m土质边坡√岩质边坡√漏失量占蓄水量(流)的比例(%)地表水/√地下水/√洞顶围岩厚度与洞跨之比//√采空区占用地面积比例%//√30 表5.3-32、7、10、12小区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可能性指数计算表地质环境复杂程度D降雨量指数R发生可能性指数Y发生可能性基本分值判定因素因素实际值复杂程度附加分值合计复杂较复杂简单0.50地形条件地形坡角°43°~49°√0.0260.60.920.72中等自然陡坡高度m岩坡///土坡///岩土性质土层厚度m3√/岩层厚度薄-中厚层状√0.026岩层或土层组合二元√0.016地质构造裂隙发育程度2,间距>1m√贯通性结构面与斜(边)坡关系切向临空倾角27°,顺向不临空倾角27°√0.016地震基本烈度Ⅵ√0.016水文及水文地质地表水对岩土体影响小√地下水对岩土体影响小√不良地质现象占用地面积比例//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边坡高度m土质边坡//岩质边坡//漏失量占蓄水量(流)的比例(%)地表水//地下水//洞顶围岩厚度与洞跨之比//采空区占用地面积比例%//30 表5.3-311小区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可能性指数计算表地质环境复杂程度D降雨量指数R发生可能性指数Y发生可能性基本分值判定因素因素实际值复杂程度附加分值合计复杂较复杂简单0.50地形条件地形坡角°45°√0.0260.860.920.88大自然陡坡高度m岩坡///土坡///岩土性质土层厚度m3√/岩层厚度薄-中厚层状√0.026岩层或土层组合二元√0.016地质构造裂隙发育程度2,间距>1m√贯通性结构面与斜(边)坡关系顺向临空倾角27°√0.026地震基本烈度Ⅵ√0.016水文及水文地质地表水对岩土体影响小√地下水对岩土体影响小√不良地质现象占用地面积比例//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边坡高度m土质边坡//岩质边坡//漏失量占蓄水量(流)的比例(%)地表水//地下水//洞顶围岩厚度与洞跨之比//采空区占用地面积比例%//30 5.4地质环境影响分区分级由表5.3-1~5.3-3可知,评估区各地段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可能性指数为0.54~0.72,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DZXXX-2008)5.2节、5.3节中表9、表10和重庆市国土资源房屋管理局《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规定》(试行)中表11、表12的规定及条件相同时进行合并,评估区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可能性分级为可能性小、可能性中等、可能性大三个区域,地质环境影响分级为影响程度小区(A)、影响程度中等区(B)、影响程度大区(C)三个区域;根据重庆市国土资源房屋管理局《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规定》(试行)6.1.4节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DZXXX-2008)5.1.4节的规定,将评估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小区划分为A1、A2两个亚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中等区划分为B1一个亚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大区划分为C1一个亚区。(见表5.4-1)表5.4-1分区结果表初步分区编号最终分区编号1A13、4、5、6、8、9A22、7、10、12B111C16地质环境影响分区评估6.1A区分区评估1、A1区该区地形坡角3~12°,面积1.24km2,该区面积占规划区面积的86.94%。宏观分区为为1个区,平面图编号为A1。分布于规划区内30 耕土洼田地带及民房集中地带的平坦区域,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属简单;经现场调查,现状稳定。区内无致灾地质体,目前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不强烈。区内地质环境条件简单,发生地质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小,影响程度小。2、A2区该区主要为切向坡、反向坡区域;该区切向坡、反向坡地形坡角一般15~23°,面积0.06km2,该区面积占规划区面积的4.33%。宏观分区为3、4、5、6、8、9小区共6个区,平面图编号为A2。经现场调查,现状稳定。因区内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属简单,地形基岩出露较好,工程建设对人类工程活动敏感程度为较小,发生地质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小,影响程度小。6.2B区评估B1区该区为自然顺向斜坡,地形坡角43-49°,岩层倾角27°,岩层顺向不临空,宏观分区为7、8、9小区共3个小区,平面图编号为B1。目前斜(边)处于稳定状态,面积0.11Km²,该区面积占规划区面积7.69%,区内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属较复杂,存在顺向坡,可能产生顺层滑坡,对人类工程活动敏感程度为较敏感,发生地质环境问题的可能性中等,影响程度小。6.3C区评估C1区该区为自然顺向斜坡,地形坡角45°,岩层倾角27°,岩层顺向临空,宏观分区为11小区共1个小区,平面图编号为C1。目前斜(边)处于稳定状态,面积0.02Km²,该区面积占规划区面积1.04%,区内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属复杂,存在顺向坡临空,可能产生顺层滑坡,对人类工程活动敏感程度为敏感,发生地质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影响程度中等。30 7规划建议A1区面积约1.24km2,该区面积占规划区面积的86.94%,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小区,规划时,基本不受限制,建(构)筑物的布局应避免形成高陡边坡。A2区面积0.06km2,该区面积占规划区面积的4.33%,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小区,规划时,不宜深挖高切,坡角较大区不宜高填方,布局避免引发地质环境问题。B1区面积0.11Km²,该区面积占规划区面积7.69%,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中等区,规划时,顺向坡地段一般不宜深开挖,不宜高切坡,建(构)筑物的布局应减轻引发产生顺层滑坡等地质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并兼顾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C1区面积0.02Km²,该区面积占规划区面积1.04%,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大区,该区一般不宜规划建设项目。确需规划建设项目时,应同时编制针对斜坡带的防治规划,或规划对斜坡带带具有防治功能的建设项目。8结论与建议8.1结论1)本次规划区面积1.43km2,为构造剥蚀低山地貌;顺向坡面积约0.02Km²,占规划区面积86.94%,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不强烈;区内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2)评估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为影响程度小(A1)区面积约1.24km2,该区面积占规划区面积的86.94%、(A2)区面积0.06km2,该区面积占规划区面积的4.33%;影响程度中等(B1)区面积0.11Km²,该区30 面积占规划区面积7.69%;影响程度大(C1)区面积0.02Km²,该区面积占规划区面积1.04%;8.2建议1)C1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大区,该区一般不宜规划建设项目,确需规划建设项目时,应同时编制针对顺向坡的防治规划,或规划对顺向坡具有防治功能的建设项目。B1区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中等区,规划时,顺向坡地段一般不宜深开挖,不宜高切坡,建(构)筑物的布局应减轻引发产生顺层滑坡等地质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并兼顾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A1区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小区,规划时,基本不受限制,建(构)筑物的布局应避免形成高陡边坡。A2区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小区,规划时,不宜深挖高切,坡角较大区不宜高填方,布局避免引发地质环境问题。2)在建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高切、深填,以防人为造成地质环境问题。3)本评估报告不替代评估区各单项工程的评估、建设工程各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及其它有关的评价工作。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