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对建筑施工后浇带质量措施的探讨-工程事故分析
对建筑施工后浇带质量措施的探讨-工程事故分析
对建筑施工后浇带质量措施的探讨-工程事故分析
对建筑施工后浇带质量措施的探讨-工程事故分析
对建筑施工后浇带质量措施的探讨-工程事故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施工后浇带的功能、后浇带的设置及施工质量控制等作了简要的阐述,可供参考。关键词: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质量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大量出现。后浇带作为超长建筑不留温度伸缩缝及高层建筑高层部分与裙房间不留沉降缝的技术措施,已普遍采用。如果工程施工工艺不合理,在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不好,容易出现开裂、渗漏等质量事故,影响房屋结构的安全使用。本文就施工后浇带的功能、施工质量防治措施等谈谈自己的看法。 1.施工后浇带的功能 后浇带是指在浇注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性温度收缩变形缝,等到建筑工程随时间的增长变形后,再用比原结构高一级的混凝土填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无伸缩缝的结构,由于变形缝设置处的结构较先成型的周边结构后浇,在立面上呈带状,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后浇带。施工后浇带作用分可分为三种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为减少高层建筑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差异沉降者,称为沉降后浇带;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者,称为收缩后浇带;用于解决混凝土温度应力者,称为温度后浇带。后浇带一般可同时考虑几种作用,所以通过构建的自然物理收缩或沉降的原理,在一段时间以后进行混凝土的填充,将建筑物多个结构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一般的施工顺序是先对工程的主楼施工,再进行低层裙房的施工,最后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既在整个建筑结构施工中控制高层建筑中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差异沉降,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1)控制建筑主体与裙房沉降差:高层建筑主体和低层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工程施工时用后浇带把建筑主体和裙房暂时断开,待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完毕,达到完成大部分地基沉降量(50%以上)在若干时间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层建筑主体与低层连成整体;在设计时基础需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和再设计。连成整体后的计算需要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该做法要求施工场地地基土基础比较好,建筑物的沉降可以在工程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同时采取以下调整措施:调时间差。先施工建筑主体,等到建筑主体基本完工,沉降基本稳定后,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调标高差。经沉降计算,把建筑主体标高定得稍高,低层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两者问沉降差,使得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2)降低温度收缩影响: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易出现收缩,建筑工程结构遇热会膨胀,遇冷则收缩。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建筑施工后的1-2个月完成,所以温度变化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很大。当混凝土本身的收缩受到外界约束作用时,就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极限,裂缝也就随之产生。 2.施工后浇带的设置 (1)注意后浇带设置的间距。建筑施工图纸上如果有留设,必须严格按照图纸的设置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对于施工后浇带的位置的设置,应根据基础和上部结构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留在梁板跨度内的1/3-1/4范围内;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此位置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平面布置时要注意梁的布置宜平行于后浇带(以免梁截断太多)。视具体情况可沿平面曲折通过。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避免应力集中,常为700-1000mm,为便于后浇带施工,宜配合建筑模数适当折减选用,通常取800mmm宽。间隔按照建筑物功能要求和建筑个性特征选取。常为30-40m,对建筑底板厚度较大的且超过100cm以上的,可根据后浇带处的接槎形式、钢筋搭接、工程施工难易程度等灵活处理,当工程施工比较困难时,后浇带缝宽可适当增加。 (2)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建筑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当建筑墙、顶板厚度小于30cm时,可以做成平直缝,其特点是在建筑工程施工时易于支设与拆除模板,常应用于厚度较薄的建筑结构中,工程施工简便但由于渗水路线短,界面结合部质量不易保证。当建筑墙、顶板厚度在30-60cm之间时,可做成阶梯形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其特点是建筑模板支设与拆除简便,抗渗路线较长。混凝土结合面垂直于水压方向,界面结合质量更容易把控,抗渗性好,工程后期施工容易清理。当建筑墙、顶板厚度大于60cm时,可以做成契口缝,其特点是混凝土结合面也垂直于水压方向,界面结合部比较好,抗渗路线延长.但其特点是模板支设拆除清理困难,混凝土浇筑时有不易密实容易出现死角,易产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成型后还应注意边角保护,稍有疏忽就将影响后期接缝的施工质量,所以企口带大多以v形带的形式代替。 (3)后浇带受力钢筋处理。后浇带处的钢筋数量众多,钢筋的固定是后浇带施工的难点和重点之一:①梁板钢筋均断开后搭接,由于梁内钢筋接头焊接困难,易出现建筑结构质量问题;⑦梁钢筋不需要断卡,板钢筋需要断开,截断梁较多时,梁内钢筋不断会约束混凝土收缩,易使混凝土出现开裂的问题;③梁上部钢筋、腰筋及板墙钢筋断后错开搭接或有必要时先搭接后补焊,能大量减小梁钢筋全部不断对混凝土收缩形成的约束,同时避免梁内钢筋全部断开后带来的后期施工困难。 3.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控制 (1)模板支撑。根据分块图划分出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支设模板(钢丝网模板),并严格按施工方案确定两侧断面形式,为保证结构施工质量,后浇带钢筋骨架不得焊于底板钢筋上。因为后浇带有一定的侧压力,所以在模板支设时必须有可靠的固定方式,以抵御住混凝土带来的侧压力,确保模板位置和几何尺寸的准确无误。墙板留置后浇带时,按钢筋间距用松木板锯成小口固定于后浇带两侧面做侧模,锯口缝隙用胶带纸粘贴,采用木方支设加固。梁板后浇带底模采用钢管架支设加固;后浇带处的模板支撑体系必须待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按由上向下顺序拆除。
(2)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避免因混凝土浇筑厚度过大造成钢丝网模板变形,出现尺寸偏差。收缩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一般应在42-60d以后浇筑;而沉降后浇带应在建筑物沉降基本完成后进行。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先将后浇带带垃圾、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清除干净;并对接槎处混凝土表面松动的石子和软弱混凝土层也应清除,将其表面凿毛处理,提前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并排除积水。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低热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控制率在0.035-0.045%,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按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和抗渗性能通过试验确定,一般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高于两侧混凝土一级。拌制混凝土的水泥应符合现行通用水泥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家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不得使用硫铝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和高铝水泥。混凝土可以选用CEA混凝土复合膨胀剂、YS-PNC型混凝土膨胀剂、VEA-H低碱混凝土膨胀剂或UEA-H低碱混凝土膨胀剂配制,同时宜掺用复合早强减水剂。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选用与施工应遵守最新发布的《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D50119-2003)。膨胀剂掺量不宜大于15%,一般掺量为10-12%。其他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也应通过试验验证以上所确定的各种成分和掺量是否最佳。后浇带接缝处混凝土应搅拌均匀,认真振捣,确保密实,待1-2h后再抹压收光。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应避免振动、冲击。凝土浇筑时温度应尽量低于主体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强度等级应按设计要求或比主体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对于大面积板面混凝土,表面抹压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硬化后宜采用蓄水养护,也可以用湿麻袋或湿草袋覆盖,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后浇带模板应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除表面覆盖湿麻袋浇水养护外,还应在后浇带两侧砌2皮砖蓄水养护,侧墙要经常人工浇水,养护时间为2周。 4.施工后浇带的防水 (1)后浇带施工防水处理。后浇带防水主要有基础底板后浇带防水与地下室外墙两部分;底板的防水方法:建筑底板混凝土施工前,应在垫层上抹找平层,涂刷处理剂,以增加防渗效果,以阻止地下水渗入,并且对后浇带两侧加高,以阻止使雨水流进后浇带范围,并在两侧抹防水砂浆。墙板防水方法:为了便于外墙能及时快速回填土方,可在外墙后浇带外砌370mm厚实心砖墙做挡土墙,在墙表面施工一层卷材防水层。 (2)后浇带施工防水措施。后浇带工程施工时要提高其结构自防水能力,避免渗水现象,用已下方法:采用无收缩微膨胀的且高一等级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浇筑,通过后浇带断面的形状(如凹、凸形、坡口形),根据需要将混凝土表面凿毛处理,凿毛深度5-10mm,留置止水带(钢板止水带、橡胶止水条),二次混凝土充分振捣密实以及整体均匀性等。 5.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设置形式及施工过程中都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建筑工程设计者和工程管理者都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起来,努力提高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后浇带技术。确保后浇带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2]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3]JGJ3-2002,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S]. [4]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