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50 KB
  • 4页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4-25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4-256.5路肩6.5.1路肩应与路基、基层、面层等各层同步施工。6.5.2路肩应平整、坚实,直线段肩线应直顺,曲线段应顺畅。6.6构筑物处理6.6.1路基范围内存在既有地下管线等构筑物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应根据管线等构筑物顶部与路床的高差,结合构筑物结构状况,分析、评估其受施工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2构筑物拆改或加固保护处理措施完成后,应由建设单位、管理单位参加进行隐蔽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形成文件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3施工中,应保持构筑物的临时加固设施处于有效工作状态。4对构筑物的永久性加固,应在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承受施工荷载。6.6.2新建管线等构筑物间或新建管线与既有管线、构筑物间有矛盾时,应报请建设单位一,由管线管理单位、设计单位确定处理措施,并形成文件,据以施工。6.6.3沟槽回填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回填土应保证涵洞(管)、地下构筑物结构安全和外部防水层及保护层不受破坏。2预制涵没的现浇混凝土基础强度及预制件装配接缝的水泥砂浆强度达5MPa后,方可进行回填。砌体涵洞应在砌体砂浆强度达到5MPa,且预制盖板安装后进行回填;现浇钢筋混凝土涵洞,其胸腔回填土宜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进行,顶板以上填土应在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3涵洞两侧应同时回填,两侧填土高差不得大于30cm.4对有防水层的涵洞靠防水层部位应回填细粒土,填土中不得含有碎石、碎砖及大于10cm的硬块。5涵洞位于路基范围内时,其顶部及两侧回填土应符合本规范第6.3.12条的有关规定。6土壤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应经试验确定。7回填过程不得劈槽取土,严禁掏洞取土。6.7特殊土路基6.7.1特殊土路基在加固处理施工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1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核查特殊土的分布范围、埋置深度和地表水、地下水状况,根据设计文件、水文地质资料编制专项施工方案。2做好路基施工范围内的地面、地下排水设施,并保证排水通畅。3进宪土工试验,提供施工技术参数。4选择适宜的季节进行路基加固处理施工,并宜符合下列要求:(1)湖、塘、沼泽等地的软土路基宜在枯水期施工;(2)膨胀土路基宜在少雨季节施工;(3)强盐渍土路基应在春季施工;黏性盐渍土路基宜在夏季施工;砂性盐渍土路基宜在春季和夏初施工。6.7.2软土路基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软土路基施工应列入地基固结期。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预压,预压期内除补填因加固沉降引起的补填土方外,严禁其他作业。2施工前应修筑路基处理试验路段,以获取各种施工参数。3置换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填筑前,应排除地表水,清除腐殖土、淤泥。(2)填料宜采用透水性土。处于常水位以下部分的填土,不得使用非透水性土壤。 (3)填土应由路中心向两侧安要求分层填筑并压实,层厚宜为15cm.(4)分段填筑时,接茬应按分层作成台阶形状,台阶宽不宜小于2cm。4当软土层厚度小于3.0m,且位于水下或为含水量极高的淤泥时,可使用抛石挤淤,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使用不易风化石料,石料中尺寸小于30cm粒径的含量不得超过20%。(2)抛填方向应根据道路横断面下卧软土地层坡度而定。坡度平坦时自地基中部渐次向丙侧扩展;坡度陡于1:10时,自高侧向低侧抛填,并在低侧边部多抛投,使低侧边部约有2m宽的平台顶面。(3)抛石露出水面或软土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平、碾压密实,再铺设后滤层填土压实。5采用砂垫层置换时,砂垫层应宽出路基边脚0.5~1.0m,两侧以片石护砌。6采用反压护道时,护道宜与路基同时填筑。当分别填筑时,必须在路基达到临界高度前将反压护道施工完成。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且不应低于最大干密度的90%。7采用土工材料处理软土路基应符合下列要求:(1)土工材料应由耐高温、耐腐蚀、搞老化、不易断裂的聚合物材料制成。其搞拉强度、顶破强度、负荷延伸率等均应符合设计及有关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2)土工材料铺设前,应对基面压实整平。宜在原地基上铺设一层30~50cm厚的砂垫层。铺设土工材料后,运、铺料等施工机具不得在其上直接行走。(3)每压实层的压实度、平整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于其上铺设土工材料。土工材料应完好,发生破损应及时修补或更换。(4)铺设土工材料时,应将其沿垂直于路轴线展开,并视填土层厚度选用符合要求的锚固钉固定、拉直,不得出现扭曲、折皱等现象。土工材料纵向搭接宽度不应小于30cm,采用锚接时其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5cm;采用胶结时胶接宽度不得小于5cm其胶结强度不得低于土工材料的抗拉强度。相邻土工材料横向搭接宽度不应小于30cm。(5)路基边坡留置的卷土工材料,其长度不应小于2cm.(6)土工材料铺设完后,应立即铺筑上层填料,其间隔时间不应超过48h。(7)双层土工材料上、下层接缝应错开,错缝距离不应小于50cm..8采用袋装砂井排水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采用含泥量小于3%的粗砂或中砂做填料。砂袋的渗透系数应大于所用砂的渗透系数。(2)砂袋存放使用中不应长期曝晒。(3)砂袋安装应垂直入井,不应扭曲、缩颈、断割或磨损,砂袋在孔口外的长度应能顺直伸入砂垫层不小于30cm。(4)袋装砂井的井距、井深、井径等应符合设计要求。9采用塑料排水板应符合下列要求:(1)塑料排水板应具有耐腐性、柔韧性,其强度与排水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2)塑料排水板贮存与使用中不得长期曝晒,并应采取保护滤膜措施。(3)塑料排水板敷设应直顺,深度符合设计规定,超过孔口长度应伸入砂垫层不小于50cm。10采用砂桩处理软土地基应符合下列要求:(1)砂宜采用含泥量小于3%的粗砂或中砂。(2)应根据成桩方法选下填砂的含水量。(3)砂桩应砂体连续、密实。(4)桩长、桩距、桩径、填大海捞针量应符合设计规定。11采用碎石处理软土地基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选择用含泥砂量小于10%、粒径19~63mm的碎石或砾石作桩料。 (2)应进行成桩试验,确定控制水压、电流和振冲器的振流时间等参数。(3)应分层加入碎石(砾石)料,观察胯实挤密效果,防止断桩、缩颈。(4)桩距、桩长、灌石量等应符合设计规定。12采用粉喷加固土桩处理软土地基应符事下列要求:(1)石灰应采用磨细I级钙质石灰(最大料径小于2.36mm、氧化钙含量大于80%),宜选用SiO2和Al2O3含量大于70%,烧失量小于10%的粉煤灰、普通或矿渣硅酸盐水泥。(2)工艺性成桩试验桩数不宜少于5根,以获取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喷气压力与单位时间喷入量等参数。(3)柱距、桩长、桩径、承载力等应符合设计规定。13施工中,施工单位应按设计与施工方案要求记录各项控制观测数值,并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时沟通反馈有关工程信息以指导施工。路堤完工后,应观测沉降值与位移至符合设计规定并稳定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6.7.3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应作好施工期拦截、排除地表水的措施,且宜与设计规定的拦截、排除、防止地表水下渗的设施结合。2路基内的地下排水构筑物与地面排水沟渠必须采取防渗措施。3施工中应详探道路范围内的陷穴,当发现设计有遗漏时,应及时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进行补充设计。4用换填法处理路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换填材料可选择用黄土、其他黏性土或石灰土,其填筑压实要求同土方路基。休用石灰土换填时,消石灰与土的质量配合比,宜为石灰:土为9:91(二八灰土)或12:88(三七灰土)。石灰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的有关规定。(2)换填宽度应宽出路基坡脚0.5~1.0m。(3)填筑用土中大于10cm的土块必须打碎,并应在接近土的最佳含水量时碾压密实。5强夯处理路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夯实施工前,必须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等构筑物的位置及标高,严禁在其上方采用强夯施工,靠近其施工必须采取保护措施。(2)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在现场选择点进行试夯,通过试夯确定施工参数,如夯锤质理、落距、夯点布置、夯击次数和夯击遍数等。(3)地基处理范围不宜小于路基坡脚外3m。(4)应划定作业区,并应设专人指挥施工。(5)施工过程中,应设专人对夯击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当参数变民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6路堤边坡应整平夯实,并应采取防止路面水冲刷措施。6.7.4盐渍土路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过盐渍土、强盐渍圭不应作路基填料。弱盐渍土可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路床1.5m以下范围填土,也可用于次干路及其他道路路床0.8m以下填土。2施工中应对填料的含盐量及其均匀性加强监控,路床以下每1000立方米填料、路床部分每500立方米填料至少应做一组试件(每组取3个土样),不足上列数量时,也应做一组试件。3用石膏土作填料时,应先破坏其蜂窝状结构。石膏含量可不限制,但应控制压实度。4地表为过盐渍土、旨盐渍土时,路基填筑前应按设计要求将其挖除,土层过厚时,应设隔离层,并宜设在距路床下0.8m处。5盐渍土路基应分层填筑、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 6盐渍土路堤施工前应测定其基底(包括护坡道)表土的含盐量、含水量和地下水位,分别按设计规定进行处理。6.7.5膨胀土路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应避开雨期,且保持良好的路基排水条件。2应采取分段施工。各道工序应紧密衔接,连续施工,逐段完成。3路堑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1)边坡应预留30~50cm厚土层,路堑挖完后应立即按设计要求进行削坡与封闭边坡。(2)路床应比设计标高超挖30cm,并应及时采用粒料或非膨胀土等换填、压实。4路基填方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前应按规定做试验段。(2)路床顶面30cm范围内应换填非膨胀土或经改性处理的膨胀土。当填方路基填土高度溃于1m时,应对原地表30cm内的膨胀土挖除,进宪换填。(3)强膨胀土不得做路基填料。中等膨胀土应经改性处理方可使用,但膨胀总率不得超过0.7%。(4)施工中应根据膨胀土自由膨胀率,选择用适宜的碾压机具,碾压时应保持最佳含水量;压实土层铺厚度不得大于30cm;土块粒径不得大于5cm,且粒径大于2.5cm的土块量应小于40%。5在路堤与路堑交界地段,应采用台阶方式搭接,每阶宽度不得小于2m,并碾压密实。压实度标准应符合本规范表6.3.12-2的规定。6路基完成施工后应及时时宜行基层施工。6.7.6冻土路基放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路基范围内的各种地下基础应设置于冻土层以下。2填方地段路堤应预留沉降量,在修筑路面结构之前,路基沉降应已基本稳定。3路基受冰冻影响部位,应选用水稳定性和抗冻性均较好的粗粒土,碾压时的含水量偏差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允许偏差范围内。4当路基位于永久冻土的富冰冻土、饱冰冻土或含冰层地段时,必须保持路基及周围的冻土处于冻结状态,且应避免施工时破坏土基热流平衡。排水沟与路基坡脚距离不应小于2m。5冻土区土层为冻融活动层,设计无地基处理要求时,应报请设计部门进行补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