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6.50 KB
  • 35页

[地质╱水利]DL/T5018-94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 3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T5018-94 条文说明 编制说明 1总则 2引用标准 3一般规定 4焊接 5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 6螺栓连接 7表面防腐蚀 8闸门和埋件制造 9闸门和埋件安装 10拦污栅制造和安装 11验收 补充说明35 35 (l)将原规范中内容陈旧的、重复性的、工艺措施性的条款计13条予以删除。这些条款的序号为:第1.O.2、2.2.2、2.3.1、2.3.4、3.1.9、3.3.3、3.3.4、3.3.5、3.5.4、3.6.1、3.6.2、3.6.3、6.4.4条。(2)完全保留、继续使用的条款共计61条,这些条款,在修编说明中一一予以注明。(3)将原规范中有关条款计72条,有的在内容上予以综合或补充,有的在文字上予以订正,修订成新的规范后为63条。35 (4)新增条文82条。修编说明中除简述其依据和说明之外,也一一予以注明。(5)附录11个。35 1总则1.0.1按SL01-92《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明确修编标准的目的。本条为新增条文。1.0.2提出本规范的主题内容。本条为新增条文。1.0.3原规范第1.0.1条中规定适用范围包括压力钢管和启闭机,本规范适用范围相对狭窄一些,因此专业化更强。1.0.4对工程质量与验收,除执行本规范相关条款之外,应参照执行行业内有关标准规定。本条为新增条文。 2引用标准 本规范提出直接引用和必须配合使用的标准共38项。3一般规定3.1技术资料将原规范第2.1.2条中的“主要配套设备出厂合格证”,改为标准件和非标准件质量证书。3.1.2将原规范第2.1.2条中的“起重设备安装图纸和安装说明书”改为“水工建筑物及闸门与启闭机关系图”。3.1.3此条是近30年的经验总结。不管生产体制如何变化,闸门制造与安装都应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没有设计书面通知,不能任意修改设计图纸。1964年由水电总局金属结构研究班定稿的《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及交接验收规程》(以下简称金属结构研究班规程)与1980年出版的201—80《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对本条的基本要求都是一致的。因此,这次规范修编时,仍保留原规范1.0.3条的基本内容。原规范第1.0.3条的保留条文。3.2材料3.2.1钢闸门目前仍以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不锈钢、铸造碳钢及高锰钢为主,在附录A已予列出。同时将金属结构研究班规程中的9、11、14、18条及2O1-80《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中附录一的材料都引用了最新颁发的有关国家标准。35 原规范第2.2.1条的保留条文。3.2.2近年来由于闸门板厚增加及国外钢板应用较多,多次发现厚钢板有夹层缺陷,如水口电站的弧形闸门使用的进口钢材,发现大量夹层,后决定逐张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钢板如需探伤,应按ZBJ74003《压力容器用钢板超声波探伤》标准进行探伤。ZBJ74003标准与相关标准比较除计算缺陷面积要素外,并增加了“不允许存在的一个缺陷指示长度”的指标,规定钢板周边50mm(板厚大于50mm时,宽度同板厚)及坡口预定线两侧25mm(板厚大于50mm时,宽度同板厚)内,一个缺陷指示长度不得大于或等于50mm;在探伤过程,如确认钢板中有白点、裂缝等危害性缺陷时,则应以判废,不作判级。并规定“碳素钢应符合该标准规定的Ⅳ级要求,低合金钢应符合Ⅲ级要求”,与DL5017-93《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一致。本条为新增条文。3.2.3目的是建立焊材的质量保证体系。闸门焊接前要严格检查所用焊材、焊剂的出厂日期及质量证书,如有疑问,应进行工艺验证,确认后才能正式焊接。本条为新增条文。3.3基准点和测量工具3.3.1原规范第2.3.2条没有计量管理要求,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施工工地远离中心城市,施工中常因计量误差而影响质量,有的甚至造成返工浪费。随着计量法颁布执行,增加计量管理规定,如计量器具必须具有国家计量局检验合格标记(MC)。按计量检定规程,在量值传递过程中,需定期进行周检,即使本单位是计量授证单位,也要将标准器具定期送当地计量部门检测。施工企业应该纳入计量保证体系,严格按“计量法”有关要求进行生产。3.3.2原规范2.3.3条规定的“基准点和控制点由测量部门在现场向安装单位和质量检查部门交清”现考虑应由制度和规定制约相互责任。故修改为“控制点均应明显,牢固和便于使用”3.4标志、包装、运输3.4.1强调闸门或埋件在整体验收合格并由工厂质检部门及建设单位委派的工程师共同确认产品制造质量后,才具备包装发运条件。本条为新增条文。3.4.2闸门作为产品,必需具备标志。标志的基本内容按GB1.3《标准化工作导则产品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提出。在征求意见稿中,涉及技术指标的仅用了型号,尚不能完全概括闸门的技术特性,故增加主要技术参数,能较全面反映闸门技术状态。本条为新增条文。35 3.4.3本条规定闸门及埋件的编号及成套要求,以及附件、零件的绑扎或装箱,以有利于施工单位安装和设备管理。本条为新增条文。3.4.4在原规范3.4.4条的基础上,除运输闸门时防止损坏与防护加工面外,增加了闸门及埋件的重心位置以确保吊装安全。4焊接4.1焊接工艺评定4.1.1原规范第3.1.1条中对焊接工艺的导向性规定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但原规范第3.1.2条规定“首次使用新钢种或新焊接材料的,应作焊接工艺试验,订出焊接工艺规程方可施焊”,缺乏明确的执行标准及实施方法,不能有效的按量值要求严格控制焊接质量。尤其在安装工地,现场试验条件较差,对于弧形闸门及船闸人字闸门这样重要的钢闸门,也往往凭施工经验编写焊接工艺措施。在焊接过程产生问题,若实施不通,或已构成质量事故时,再返过来进行焊接工艺试验与评定。这种把产品当试板,不仅延误工期,还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从1985年开始,国内引进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的有关《焊接工艺评定标准》,率先由机械、化工两部根据压力容器制造特点,于1985年颁发了JB3964《压力容器设计规定》中提出“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由于该评定规程有明确的评定方法、操作顺序与试验标准,因此卓有成效地控制了我国锅炉及压力容器的焊接质量。总结多年来实施成果,已将《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单列为一项技术标准提出,并于1992年颁发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标准。各专业有其自身焊接特点,火电安装参考了JB3964后制订了SD34O《火力发电厂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规程》。钢闸门的结构受力特点与压力容器、火电锅炉不尽相同,且各有其侧重面与专业特点,我们是根据水利水电钢闸门结构特点编写而成。在这次规范修编中,新增焊接工艺评定的内容,目的为了使闸门制造及安装的焊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焊接工艺评定有关条文,都是依据国内已经正式使用的有关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定,如先后颁发的JB3964、SD340、GB12337、JB4708及国外的美国焊接协会(AWS)的AWSD1.1—88《钢结构焊接规范》,日本工业标准(JIS)有关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定,加拿大标准协会(CSA)颁发的焊接规程。根据钢闸门的焊接接头特点及不同焊缝性质,同时也参照了国内的清江隔河岩、海南大广坝、漫湾、板桥、天生桥二级、葛洲坝、桂平水电站、以及国外的伊克摩苏尔(Mousal)、尼伯尔的巴格曼迪(Bagmati)和马相迪(Marshndi)水电站的金属结构焊接工艺评定的经验编写而成。此外,由于DL5017-9335 《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已先行出版,本规范有关焊接工艺评定规定必须与其协调,但为了保持本规范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强调焊接工艺评定的重要性,因此,将焊接工艺评定规则放在正文中,将焊接工艺评定的试板制备、试样尺寸、试验方法及合格标准列在附录中。4.1.2钢材的焊接性试验是金属适于焊接程度的尺度及焊接工艺评定的基础。焊接性试验主要内容为:(1)基础试验(母材的理化试验)。(2)主要焊接性试验(包括裂纹敏感性、焊缝的塑性及缺口韧性)。(3)接头试验(包括无损检测及机械性能试验)。由于焊接性试验,是母材的基础试验,所以在条文中不再详细规定焊接性试验的内容。只有可靠的焊接性试验,才能拟订出指导焊接工艺评定的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焊接工艺评定只是在具体条件下的工艺试验,不能代替焊接性试验。因此,在正式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前,必需先完成焊接性试验。本条为新增条文。4.1.3本条规定焊接工艺评定的程序,既不能省略,也不能颠倒。否则就不能得到完整的焊接工艺试验资料,用以验证已定焊接工艺的正确性。本条为新增条文。4.1.4为减少非工艺因素对焊接的影响,使工艺评定如实反映焊接接头的真实情况,故对实施焊接工艺评定的设备与焊工进行规定。本条为新增条文。4.1.5此条规定了焊件与试件的对应性,即试件接头形式适用于工件接头形式的范围。根据水工钢闸门的构造特点,其焊缝接头形式大致可分为对接焊缝、要求焊透或不焊透的组合焊缝及冷焊缝。其中较难执行的是组合焊缝,当组合焊缝焊接为全熔透时,该接头机械性能要求较高,可采用与焊件接头坡口形式和尺寸类同的对接焊缝试件进行评定。但在组合焊缝焊件不要求全焊透时,按JB4708规定“当坡口深度大于焊件中较薄母材厚度一半,则按对接焊缝对待。若坡口深度小于或等于爆件中较薄母材厚度的一半,则按角焊缝对待”的规定,结合水工钢闸门的结构特点,开坡口的组合焊缝一般坡口深度都大于焊件中较薄母材厚度的一半,很少有小于焊件中较薄母材厚度的一半,故采用对接焊缝的试件可覆盖所有的有不同熔透要求的组合焊缝,这样可以减少评定数量。但为了考核熔透和末熔透程度,规定增加一块组合焊缝试件。本条为新增条文。4.1.6为了保证获得优良的焊接接头,在影响焊接接头的诸多焊接因素中应分清主次。本条就是各种因素对焊接接头机械性能的影响程度而分别予以规定的。重要因素是指影响焊接接头机械性能(冲击韧性除外)的焊接条件,如焊接方法,热处理类别,保护气体,焊条牌号等。如焊接接头有冲击韧性要求时,则增添补加因素,如电流的种类或极性,线能量等。35 次要因素是指不影响焊接接头机械性能的焊接条件,如坡口形式,焊接过程是否锤击等。本条为新增条文。4.1.7焊接工艺评定都是针对已定焊接方法的某一焊缝已制订的焊接工艺予以验证,根据该焊缝的各种构成因素的改变,并根据焊接工艺评定准则验证已制定焊接工艺的正确性。焊接方法是焊接的基本条件与构成焊缝的各种因素不同,因此必须重做焊接工艺评定。本条为新增条文。4.1.8此条用于多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的焊接工艺评定规定,在施工中可将多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单独进行评定,也可组合评定,其结果都认为该接头的焊接工艺评定已经合格。在组合评定时,每种方法(或工艺)的焊缝熔敷金属厚度都要符合表4.1.12规定。本条为新增条文。4.1.9将制造闸门的材料予以分类,按材料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焊接性能,并根据我国水工金属结构多年焊接的试验和总结综合而成。这样便于管理,同一类的材料可相互代用。低合金钢种类较多,将同一类钢号分为二级,高级别可以代替低级别,以减少焊接工艺评定数量。不锈钢因属另一种钢系,所以单独分列一类,而且不能代用表4.1.9中Ⅰ、Ⅱ类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目前,国内闸门加工中高强钢使用较少。而且闸门设计规范也未规定使用高强度钢,国内高强钢目前尚未成熟,但考虑到发展趋势,应给高强钢留有类别。本条为新增条文。4.1.10此条为焊接工艺评定的一般规则,其目的是为了简化焊接工艺评定次数,又要保证焊缝金属获得良好的质量。为防止某些因素的变更,已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应由本单位质保体系的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才能继续使用。虽然高类别铜的碳当量高于低类别钢,如低合金的焊接工艺可以取代碳素钢。但高强调质钢的工艺又与低类别钢有很大差异。为了便于执行,只规定亚类钢材的高级别可以代替其低级别。本条为新增条文。4.1.11每种焊接工艺评定,仅适应某一指定钢种。由于Ⅱ类钢中合金元素对焊缝金属的影响,焊缝近缝区硬化倾向增大,根据在焊接工艺上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规定低合金钢与碳素铜组成的焊接接头,只要低合金钢焊接工艺规定评定合格,该焊接接头就不要重新评定。本条为新增条文。4.1.12当对接焊缝试件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根据试件母材厚度和焊缝金属厚度t(每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在试件上所熔敷的焊缝金属厚度)确定适用于焊件母材及焊缝金属的厚度有效范围。而试件适用于工件的焊接接头形式在4.1.5条已解释。此条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焊接工艺评定次数。本条为新增条文。35 4.1.13因为对接焊缝试件可对试样进行多种机械性能考核,因此在表4.1.12中已给出其代用范围。超过代用范围机械性能不能保证,故要重作焊接工艺评定。而角焊缝只能进行宏观外观检查及对焊缝进行表面裂缝检测,不能进行机械性能试验,焊缝的增减不过是焊接层数的增减,因此没有代用的问题。而且角焊缝的焊缝金属厚度往往要小于对接焊缝厚度,对接焊缝评定合格的试板,根据表4.1.12规定,可以覆盖所有角焊缝,故规定此条。本条为新增条文。4.1.14在4.l.6条中已予说明,焊接重要因素改变,很难保证已评定合格的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除冲击韧性外),所以要进行重新评定。本条与4.1.10条相对应,4.1.10条是免做工艺评定的规则,而本条是必需重做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则。本条为新增条文。4.1.15由于补加因素更改,将会影响承受动载荷结构的冲击韧性值,因此,只要其中任一因素改变,都应补做冲击韧性试件试验。本条为新增条文。4.1.16因变更次要因素不会影响焊接头的机械性能,故不需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本条为新增条文。4.1.17机械性能试验的试样类别和数量、试板的制备、试样尺寸、试验方法和合格标准,分别按JB4708、GB2651、GB2653及GB2650标准规定执行。本条为新增条文。4.1.18考虑水工钢闸门角焊缝及组合焊缝较多的特点,而予以规定的评定方法。角焊缝系指不开坡回的T形焊缝,而组合焊缝是指开坡口的T形接头焊缝。板材T形接头的区分原则是按GB3375焊接名词及JB47O8有关规定执行。根据我国的“锅炉及压力容器监察规程”及国外对角焊缝评定的要求规定:试样通过外观检查及磁粉或渗透表面检查后,将试件切成几条,然后进行横断面的宏观金相检查及其熔透程度考核,本规范规定了角焊缝及组合焊缝的评定方法与合格标准。本条为新增条文。4.1.19按照焊接工艺指导书和本规范的规定施焊试件,检验和测定试样性能,填写“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内容可按附录C推荐的报告格式填写。主要内容包括重要因素、补加因素和各项检测结果。目的是为了对已做的焊接工艺评定的结果作出结论。如果评定不合格,应修改焊接工艺指导书继续评定,直到合格才能将已制订的焊接工艺用于生产实践。本条为新增条文。35 4.2焊工资格4.2.1焊工考试目的是考核焊工能否焊出闸门规定的一、二类焊缝。考试包括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原规范第3.1.4条采用是JB303-62《手工焊考试方法》,显然已不能满足当前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焊工考试应执行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及水利部颁发的《水工金属结构焊工考试规则》。虽然两种考试方法有所不同,但均能满足焊工考核需要,因此可根据情况选择一种考试方法。但为了加强焊工管理,防止合格证过期后继续从事电焊施工,特规定“持有有效合格证书”以示区别。本条为新增条文。4.2.2此条是保证焊缝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持证焊工的主要管理项目之一。当焊工要求增加操作技能项目,更改焊接方法与位置时,一般都应重新考核。除改变焊接方法要补考理论外,其它更改只考操作技能即可。有些施工企业,焊工管理未纳入正轨,因此各级考试委员会或技术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本规定,才能保证焊缝的焊接质量。本条为新增条文。4.3焊接的基本规定4.3.1原规范第3.4.l条将焊缝按受力重要程度分成三类:经长期使用,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对控制焊缝质量起到一定作用。过去也曾有人提出该分类方法,未考虑闸门尺寸及水头大小,希望分别对待。如果按此原则分类,就会显得复杂而不便使用,经再三考虑仍按原分类原则。根据闸门特点增加“闸门主梁与边梁器缘板连接的对接焊缝”为一类焊缝。另将闸门的纵梁及次梁中使用较多的T字型梁与门叶连接角焊缝增列为“二类焊缝”。4.3.2为了便于广大施工人员参与选择焊材,在本条中列出了原规范第3.1.10条中没有收集的制作闸门常用的钢种与其匹配的焊条、焊剂和焊丝的型号与牌号。有人曾向我们提议,将美、日、德等国钢材和焊材一并列入,便于对照使用。根据GB1.1第9.9.2条规定:标准中不得直接引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因此,尽管我们收集了很多资料,将来也只能以规范的补充文件、施工手册一类的资料予以详细介绍。钢闸门目前仍使用大量碳素钢,因此同时将酸性焊条补充到表4.3.2中。4.3.3不同钢号的钢材焊接时,为了保证焊缝金属的机械性能,尤其保证焊缝的动载韧性,应按强度级别较低的母材选用与其匹配的焊接材料进行焊接。而其焊接工艺可按难度较大、强度较高的钢号制订。本条为新增条文。4.3.4对原规范3.1.13条中未予明确规定焊接时允许的风速、温度及相对湿度均予以具体规定,使广大施工人员可以正确掌握。4.3.5此条强调在正式焊接前,仍按原规范的3.1.3条及3.1.7条规定,在认真检查坡口及其两则10~20mm35 范围内的铁锈、熔渣、油垢及水迹等清除干净后,才能正式焊接。原规范第3.1.3条及3.1.7条的保留条文。4.3.6焊材管理是施工现场或工厂车间焊接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原规范第3.2.1条中虽提出焊条的烘焙温度,但是尚未提到焊材质量在现场施工时具体的控制环节。本条即规定手工电弧焊条、自动焊焊剂、气体保护焊焊丝在现场焊接时的有关规定。4.3.7过去施工时,对定位焊重视不够,有的场合甚至用装配工进行点焊。固定位焊是焊缝的组成部分,所以对定位悍的技术要求应当与正式焊缝要求相同。本条为新增条文。4.3.8闸门制作与安装过程中,有时对工卡具及定位板等焊接不重视,工卡具拆除时,任意用锤击法,往往损伤构件的母材,故制定本规定。本条为新增条文。4.3.9大量工程实践证明,预热是防止裂纹产生的重要措施。但原规范第3.1.12条规定需要预热的板材较厚,故在本规范修编中将其补充完善。预热可改善焊接接头性能,并达到下述效果:(1)焊接接头附近的温度梯度平缓,减少引起残余应力的热应力和收缩力,并可防止产生裂纹和减少焊接变形:(2)由于减慢了冷却速度,热影响区的硬化程度变小,可保持其韧性;(3)由于溶解氢析出的时间变得较为充裕,故可防止氢脆化引起的冷裂纹;(4)预热可以除去坡口潮气,可以减少气孔的形成和熔敷金属中的氢含量。预热温度选择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决定于构件母材和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工件厚度、结构刚性、焊接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可参考表4.3.9的预热温度数值及施工单位过去的施工经验,通过焊接工艺评定予以确定。表4.3.9是根据原规范中第3.1.12条有关焊缝的预热温度,参考了我国的GBJ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12337《钢制球形储罐》、JB/T4709《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以及国外日本《水门铁管技术基准》、美国的AWSD1.l—88《钢结构焊接规范》后,按不同板厚的材料进行规定。国内重要工程施工经验证明:预热后的焊缝一次合格率较高。焊缝质量除了采取预热措施外,最重要的是控制层间温度。层间温度影响因素多,较难控制,一旦失控将会直接影响焊接质量。层间温度受钢板厚度、作业环境温度、焊接线能量等因素制约。表4.3.9电规定预热温度的上限,按JB4708标准中规定:预热温度超过评定温度50℃时,如有冲击韧性要求的焊缝将要重新评定。因此,层间温度过高在施工中是不允许的。上限值不超过2O0℃35 是合理的,因每钢种都存在一个马氏体转变温度MS,有的钢种的MS值在300℃左右。因此超过200℃后,很容易进入MS区,即习惯上所称的“兰脆区”,放金属温度进入200~5OO℃时应引起重视。此外,从国外大量试验资料也证明:层间温度控制在200℃以内是合适的。武钢研制的WCF-62配套焊条是由上海电力修造厂生产的607CF焊条,在焊接试验时,曾对不同的层间温度引起冲击韧性的影响作了试验,表明层间温度超过200℃或层间温度不够,都会影响冲击韧性值。美国船舶结构委员会试验室也曾对含碳量0.18%和0.24%两种钢材作了试验,结果表明层间温度超过200℃时,母材无塑性转变温度(NDT)显著下降;相反预热不够也同样会降低母材无塑性转变温度。本条为新增条文。4.3.10原规范第3.1.12条仅规定预热宽度,本规范增加对温度检测要求,使施工单位的热处理工作有规可循。4.3.11为了防止焊后裂纹,保证氢气从焊缝中扩散的时间,国内外大量试验证明,对于冷裂纹敏感性较大的低合金钢、高强度钢及拘束度较大的低碳钢结构,采取后热处理。控制后热温度应根据裂纹敏感性较大的钢材,尤其是各类低合金高强钢性能决定的。在200℃以下的冷却速度,氢扩散时间不够,由氢产生的焊接裂纹明显增加,因此低合金钢后热温度为250~350℃。至于后热最短时间,参考了JB/T4709,根据不同厚度,后热时间可以半小时到两小时不等。为了便于执行,闸门中以使用频率最高厚度计算宜以1h为较合适时间。本条为新增条文。4.3.12本条为金属结构研究班规程的103条及原规范3.2.2条及3.2.3条的保留条文,摘取其主要内容,即防止焊接变形和低合金钢的延尽裂纹。原规范第3.2.2条及3.2.3条保留条文。4.3.13在原规范第3.2.5条的基础上,为了保证焊透和焊缝质量,进一步明确双面焊接时背面清根的技术要求。4.3.14原规范第3.2.4条的保留条文。4.3.15由于任何焊缝的两端弊病都较多,总结施工实践,对埋弧自动焊及手工焊的重要受力焊缝两端应设置引弧板。本条为新增条文。4.3.16原规范第3.1.5条是对碳素钢及低合金钢而规定的,为防止高强钢应力集中,故规定用记号笔。4.4焊缝检测4.4.1所有焊缝的外观检查,归纳为表4.4.1规定的必需检测的项目。原规范第3.4.2条和表3.4.2中检测项目为六项,按焊缝质量日益提高的趋势,将控制项目分为八项并将焊缝按类别分列要求。原规范中裂纹、夹渣单列为一项不允许,新规范中对裂纹仍不允许,而对次要的三类焊缝,允许存在深度不超过板厚1O%的夹渣。35 原规范规定;δ≥10mm的母材,咬边深度可达1mm。钢闸门大部分构件厚度大于10mm,因此,按原规范咬边可达lmm。咬边是造成构件应力集中而引起断裂的断裂源,尤其对动水启闭闸门,因此,应提高对咬边缺陷的控制标准。根据国内主要焊接规范,如压力容器使用的JB741《钢制焊接压力容器技术条件》规定,咬边深度不大于0.5mm;美国的AWS(美国焊接学会)及加拿大CSA(加拿大标准协会)的焊接规范中,也都规定中、薄板的咬边深度不超过0.5mm,仅厚板可达1mm。因此,本规范允许咬过深度与电力工业部配套使用的DL5017一致,对一、二类焊缝小于0.5mm,对三类焊缝可允许1mm。气孔的控制标准,除一类焊缝仍不允许外,根据长期施工经验,允许放宽单位长度内气孔存在的个数。焊缝宽度原规范一律规定盖过坡口2~3mm。根据实际情况,埋弧焊允许焊缝边线盖过每边坡口2~7mm。手工焊允许焊缝边线盖过每边坡回2~4mm。角焊缝是闭门重要构造焊缝,将角焊缝的焊脚高度和角焊缝的焊高欠缺量分两项予以单独控制。角焊缝的焊高欠缺量除控制欠缺值或超焊值外,并应控制欠缺的或超焊的长度。角焊缝焊脚K值根据实际情况,对原规范略有放松。4.4.2强调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无损检测人员必须通过部级或劳动人事部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考试委员会考试才能操作,防止无证作业。目前在各地施工的无损检测人员,也可通过中国无损检测学会的考试委员会考试。但因学会分支机构较多,为防止混乱,故在条文中规定应由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本条为新增条文。4.4.3焊缝内部的无损检测,随着超声检测技术逐步完善及带电脑的智能超声检测仪的使用,超声检测技术日趋完善,应逐步提高并推广超声波检测方法。在焊缝缺陷机率较多的T字缝上加探射线照片,是比较理想且施工成本较低的无损检测方法。本条有原规范第3.4.3条的基础上增加表面裂纹检查。4.4.4无损检测是保证焊缝质量的主要控制手段。对闸门的一、二类焊缝应进行无损检测。但原规范中第3.4.3条的焊缝检测的百分比是按焊缝的重要性予以规定。工程实践证明,焊推检测百分比固然与焊缝受力条件有关,但也与钢材种类、焊缝母材厚度有关;钢板愈厚,焊接的层数增多,出现缺陷的机率相应增加,无损检测比例也应相应提高;如果用高强度钢,更应考虑其裂纹敏感性而相应加大焊缝检测比例。原规范在使用中尚有欠缺之处,故应综合考虑焊缝的重要性、钢种、钢材厚度及施工成本等因素后,决定其无损检测的百分比。因此,修编后的检测百分比与原规范相比,更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但总的检测比例仍与原规范相似,或略低一些。4.4.5焊缝缺陷在原规范第3.4.35 4条仅对一类焊缝作出规定。但实际工况,二类焊缝也是重要的受力焊缝,发现缺陷也要酌情按表4.4.4基本规定比例增加扩透工作量,据此予以修订。4.4.6原规范第3.4.5条执行的焊缝射线检查标准为DJ60—79《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金属焊缝射线检验篇)》,对超声波检测没有明确的标准。本规范修订时,规定射线检测使用国家新颁发标准,GB3323《钢熔化焊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等级》,超声波检测使用GB1134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析》。直接引用该两种国家标准,便于广大水工金属结构无损检测人员统一标准,执行方便,也可与其它行业的金属结构施工中的无损检测标准相适应。无损检测的焊缝质量分级及评定标准中,在使用GB3323标准时,将其检验等级分为A级(普通级)、AB级(较高级)和B级(高级),根据水工钢闸门的重要程度,规定检验等级为AB级。因此,闸门中的一类焊缝应不低于Ⅱ级评定标准,而二类焊缝不低于Ⅲ级的评定标准。在使用GB11345标准时,该标准将检验等级分为A、B、C三级,其中B级适用于压力容器相当于闸门动水操作的工况,故本规范中规定闸门的一、二类焊缝的检验等级分别以BⅠ、BⅡ,共和GB3323标准中的Ⅱ、Ⅲ级合格标准相对应。4.4.7考虑到低合金钢及调质钢等具有延时裂纹倾向,对无损探伤的时间予以规定。本条为新增条文。4.4.8按原规范第3.4.5条的内容,将“焊背缝”改为“单面焊”,以符合焊接标准名词。4.4.9原规范第3.4.5条第五款规定“开坡口的角焊缝,如设计上无特殊要求,根部允许未焊透,未焊透的深度不应大于板厚的25%,最大不超过4mm”。其中“开坡口的角焊缝”定义不够确切,设计和施工人员对此有不同看法。原规范所谓“开坡口的角焊缝”在钢闸门制造中主要是指板厚较厚的腹板与翼板之间、主梁腹板与边梁腹板之间的连接焊缝。由于它们组成T型接头,势必是角焊缝;考虑受力情况,为了加强其连接,往往要求开坡口成为对接焊缝;这种焊缝属于一种特殊的角焊缝,国家标准定义为组合焊缝(角焊缝加上对接焊缝)。组合焊缝根据使用要求,可以要求全熔透,也可以不要求全熔透。显然要求全熔透在工艺上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如无特殊要求,一般可不要求全熔透。原规范的规定经多年使用未发现有什么问题,这次修订时又进行了一些调研,除了有关名称重新定义外,内容仍保持原规范第3.4.5条不变,主要理由如下:(1)经30多年水电工程实践,未发现有因组合焊缝未要求全熔透而造成破坏。(2)国内外一些主要焊接规范都允许组合焊缝可以不要全熔透。(3)通过增加组合焊缝外侧角焊缝的焊高,即可达到与中间焊透同样强度。35 (4)经过长期验证,证明未焊透不是爆缝疲劳破坏的真正根源,实质原因是靠近焊趾的外部断裂因子不断扩展延伸造成的。4.5焊接返修与处理4.5.1原规范第3.1.14条仅指出裂纹缺陷,没有指出其他不允许的缺陷,本规范对此予以补充。同时规定必须查明缺陷原因,制订可靠的返修工艺后,方能进行焊缝返修处理。4.5.2强度级别较高的钢材及各类不锈钢材对裂纹敏感性较强,在处理前应用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认真检查缺陷的位置,并确认缺陷已经清除,方可焊补。本条为新增条文。4.5.3强调返修的焊缝也应予以重视,返修焊缝处理应与正式焊缝施工一致,防止焊缝缺陷重复产生。本条为新增条文。4.5.4同一部位返修次数超过两次,说明没有找到焊缝缺陷的主要原因。要由施工单位高层次焊接技术决策人员研究后,决定焊缝处理的有效措施。本条为新增条文。4.5.5电弧擦伤容易产生母材微裂纹从而造成结构进一步损伤。本条为新增条文。35 5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5.0.1钢闸门及其埋件的焊后热处理是随着高水头闸门逐渐增多,加工的尺寸精度逐渐提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由于国际上对闸门焊后热处理看法不一致,国内也没有相应的焊后热处理规范可以配合使用。考虑钢闸门目前使用的材料仍以碳素结构钢及低合金结构钢为主,稳定闸门或埋件在加工后的几何尺寸为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主要目的。因此,目前只能由设计单位根据闸门的重要程度及精度要求,综合考虑工期、工程造价及施工成本后在设计图样或技术文件中予以规定。虽然国内在清江隔河岩及新疆托海水电站试用爆炸消除应力的方法,在机械工业中,也有试用振动消除应力的方法,但这些新工艺尚在试验阶段,目前作为焊后消除应力仍规定用加热的方法消除应力,待其他消除应力方法成熟后再补充到规范中去。本条为新增条文。5.0.2目前可以采纳的两种焊后热处理方法(整体热处理与局部热处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推荐使用整体焊后热处理。从焊后热处理效果看,整体热处理效果较好,焊后拘束度大的结构可消除一部分残余应力,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门体加工后可以得到稳定的尺寸;也可在加热过程消除焊缝中的扩散氢和进行人工时效改善其金相组织。如1984年富春江水工厂为龙羊峡水电站加工的链轮闸门共埋件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加工后的承载走道直线度允许公差仅为0.2mm,如不采取埋件整体退火,尺寸精度就无法保证。葛洲坝机电建设公司在1990年加工尼泊尔巴格曼迪门埋件前进行埋件整体退火处理,加工后,埋件在总体拼装时其整体直线度误差达到0.5mm的高精度要求。局部热处理的效果不如整体热处理,但能适应安装施工需要。葛洲坝机电建设公司曾在清江隔河岩电站作了局部热处理试验,热处理后残余应力的峰值削减了3O%~35%不等,但拉应力区宽度延伸。此外,局部加热区的冷收缩也会影响其他部位的拘束,由于冷收缩不自由而产生新的内应力,其效果比整体退火差。本条为新增条文。5.0.3构件在焊接过程由于高温作用局部金属晶格扭曲,产生不同程度的残余应力。随着退火加热已被扭曲的晶格可以逐步调整为正常晶格。现已证明,只要加热温度不超过AC1都可取得消除焊接应力的良好效果。AC1温度线一般为723℃左右,超过此温度焊接构件会形成氧化皮和翘曲变形。目前焊后热处理可依据的加热温度一般为低于AC1100~200℃,在JB/T4709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中规定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的焊后热处理温度为580~620℃,美国的AWSD1.1钢结构焊接规范规定不超过650℃。对高强钢国内没有规范,可参考美国的AWSD1.1规范规定不超过590℃,日本JIS则规定:退火温度限制在比回火温度(约600~675℃)低50℃温度以下,否则会影响母材的性能。35 根据上述有关标准,考虑水利工地特点,规定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的退火温度范围为58O~620℃;而调质钢的退火温度范围定为55O~580℃。本条为新增条文。5.0.4消除应力退火热处理是将焊接构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使被焊接内应力扭曲的晶格重新恢复到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要求构件从火炉到升温、恒温、降温、退炉的温度变化速率都有严格要求,否则就达不到消除应力的目的。本条即根据国内采用的消除焊接应力的工艺,并参阅了国外同类规定制定的。构件进炉温度不能太高,JB/T4709规定炉内温度不得高于400℃,我国的其他规范及美国AWS规范都规定为300℃以下。故规定进炉温度低于300℃,否则晶格易扭伤。构件升温的速度、恒温时间及冷却速度参数,基本都是按GBJ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验收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并参考了美国AWSD1.1钢结构焊接规程中“消除应力热处理”一节制订而成。本条为新增条文。5.0.5焊后消除应力是否有效,不仅影响闸门长期安全运行及精加工后门体的几何尺寸,也会影响施工成本。因此,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后,应严格按工艺评定规定提供热处理曲线,以核对其工艺正确性及保证消除应力的效果,并提供有关记录。本条为新增条文。6螺栓连接6.l螺孔制备6.1.1原规范第3.5.1条及3.5.3条未明确螺栓孔加工精度,水工钢闸门使用的普通螺栓与高强度螺栓都属半精制螺栓其制孔精度属C级,其孔径比螺杆大1~3mm,属二类孔,一般钻床都能满足制孔要求。为了保证多层构件孔径装配精度,在条文上规定配钻要求。6.1.2根据原规范第3.5.2条的要求,销钉与孔径的过渡配合,改用GB1801公差与配合中的允许公差。并且为了防止构件偏移,使定位效果最佳,应选择所有螺栓孔中,孔距最远的螺栓孔作为定位销钉孔。6.1.3原规范第3.5.3条要求结构总拼后,配钻后孔径允许偏差引用了GBTOS-66《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第43条表5,“铆钉孔、粗制螺栓孔和高强度螺栓孔的允许偏差”的有关规定,配钻要求按铆接工艺编写,有些规定与目前技术水平不符。如对小孔提出椭圆度公差,对一般螺栓连接并无特殊意义。现修订为孔的圆度、螺栓孔直径及垂直度公差三项技术要求。6.1.435 对于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件,为了保证接触面的摩擦系数,而应予规定的工艺要求,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在实践中可以看到,接触面不作任何处理,构件运行一段时间后,水气从孔径与螺栓中间渗入构件接触面而造成锈蚀,影响接触面质量。因此,根据设计要求,接触面可热喷涂铝或涂刷无机富锌漆不仅有增加接触摩擦系数的功能,还起结构防锈作用。由于无机富锌专用漆购买不方便。因此,在附录D中列出富锌漆的配方,供广大施工人员使用。本条为新增条文。6.2螺栓制备6.2.1螺栓制备,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的材料,根据新的国家标准按强度等级规定,不再具体规定何种材料,由设计及制作单位根据有关国家标准选用。但列出表6.2.1供专业人员使用。本条为新增条文。6.2.2此条规定普通螺栓、螺母及其垫圈材料,以及高强度螺栓与扭剪型高强度螺栓选用时应采用的有关国家标准。本条为新增条文。6.2.3原规范第3.6.4条仅指高强度螺栓的保管要求,现将长期存放不用的所有连接螺栓,都按统一要求在丝扣上涂刷防锈油以免锈蚀影响使用。高强度螺栓更应注意标上特别标记,以免与普通螺栓混淆。6.3螺栓紧固6.3.1为保证螺栓的拧紧力距,应尽量使用带有表计的测力扳手。拧紧力矩的数值一般钢材以拉伸限的50%~60%计算。本条为新增条文。6.3.2原规范第3.6.4条的保留条文。目前,对高强度螺栓接触面的摩擦系数虽有分歧,但按平均摩擦系数0.14规定的紧固力及拧紧力距,仍可作为广大施工人员选择测力扳手、检查高强度螺栓的依据。为减少正文,将原表11编入附录E中。6.3.3在原规范第3.6.4条的基础上,增加了拧紧力矩的要求。7表面防腐蚀7.1表面预处理7.1.1原规范第2.4.l条特表面去锈作一般规定。本条规定先清除结构表面杂物,主要针.对结构物的有碍去锈的诸如氧化皮、焊接飞溅的熔渣等,然后再进行新规范7.1.2条的除锈工作。7.1.2规定构件表面清理应采用“喷射或抛射除锈”,这样可使金属表面达到一定粗糙度而保证金属表面的涂层有较好的附着力,使涂层能牢固地粘结在被涂金属表面。喷射适宜于形状复杂的门体,而抛射适用于大面积钢材去锈或按规则的外形去锈。35 葛洲坝机电建设公司曾委托中船金属材料检测中心做过附着力试验,用702环氧富锌漆涂装在经喷砂处理、有一定粗糙度的表面,测试附着力为5A级;而用酸洗处理的金属表面只能达到2A或3A级。所以金属表面想获得耐久的防腐效果,必须进行喷射或抛射除锈处理。本条为新增条文。7.1.3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质量的控制主要包括清洁度和粗糙度。清洁度是金属去锈的宏观控制标准,国际标准ISO8501/1规定了锈蚀等级和表面处理等级,这些等级都是以实样照片和文字叙述定义的。国标GB8923即是以ISO8501/1的表面处理等级为依据予以规定(详见附录F)。对于钢门不管涂料或喷涂金属保护,其除锈等到级都应达到SA2级。因在GB/T14173-93《平面铜闸门技术条件》和DL5017-93《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也是按此要求的。粗糙度是金属去锈后的微观不平整度,用数值表达金属表面的峰与谷高度,检查可用样板比较,也可用专用粗糙度计测仪测量。钢闸门表面粗糙度值应达到40~70pm,按GB1031—83《表由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规定Ra与Rz都能表达金属表面粗糙度、但为了不与金属加工后表面粗糙度混淆,在除锈后的粗糙度只规定数值,以便执行。本条为新增条文。7.1.4此条为规定埋件理人混凝土一侧的表面除锈等级。原规范第2.4.4条指出:此表面必要时可均匀涂刷一层含苛性钠的水泥浆。经调查,到达工地的埋件未涂漆一侧大多数已锈蚀(即使涂水泥砂浆也一样)。在国外的水工金属结构招标文件及有关规范中,明确规定:埋入混凝土部分的金属结构件不涂刷任何涂料,也不作任何处理。故在原规范修编中,将埋入混凝土一侧的埋件,可按Sal级标准去锈,涂刷水泥砂浆;也可不作任何处理,直接埋入混凝土内。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上述两种处理方法后,引起大家广泛争论。大部分同志认为仍按国内传统的,在埋件表面涂刷苛性钠水泥浆的规定。为了留有余地,进一步对埋件表面处理方法作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仍暂按过去施工习惯予以施工。要求在制造厂去锈后,涂刷水泥砂浆。但为了简化施工,到现场的埋件,仅需除去浮渣,直接埋入混凝土内。7.1.5规定在正式涂装涂料或喷锌的金属表面上,不允许有任何锈蚀,特别是使用高性能重防腐涂料前,即使出现微小的腐蚀产物和外来沉淀物(如灰尘)也会严重影响涂层的附着力及其性能。此条为新增条文。7.2表面涂装7.2.1规定钢材除锈后,第一层防锈涂料,应尽快施工,当空气相对湿度接近但小于35 85%的条件时,最好在4h内涂装完毕。这样就能防止完全暴露在大气中的钢材表面,免受空气杂物的污染而再次腐蚀。此外,由于在现场,施工人员很难掌握实际空气中湿度,所以只能定性规定尽快涂漆。规定在睛天也不应超过12h进行涂装,是考虑过夜容易产生再次腐蚀。此条为新增条文。7.2.2保留原规范第2.4.3条中一款。虽然目前国内有许多新型喷漆设备,如高效的高压无气喷漆机等,但在规范中不能作硬性规定。原规范2.4.3条的二款改写在新规范的7.2.5条;三款取消。7.2.3原规范制订时,尚未找到坡口漆作为焊接工序中间漆,近年来在天生桥二级电站压力钢管制作与安装工程中,使用了坡口702环氧富锌及F型车间防锈漆,涂20~25μm,可保护坡口表面防止锈蚀,又不影响焊接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目前,因坡口漆尚在试用阶段,因此不具体介绍油漆品种,由施工单位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结果选用。故在修编时,将原规范第2.4.6条除增加上述的内容外,继续保留使用。7.2.4原金属结构研究班规程要求“金属结构出厂前,应涂底漆,安装完毕后,再涂底漆和面漆。”这样增加了安装现场的涂漆工程量,考虑现场气候条件差,金属表面不易净化,而净化程度和喷漆质量有关,为减少现场作业和保证涂装质量,规定底漆在工厂完成,而面漆或最后一道面漆在安装后完成。原规范第2.4.5条的保留条文。7.2.5涂装质量和施工时的空气湿度有直接关系。湿度太高,会在将要涂装的表面产生水分凝聚。当相对湿度大于85%时,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变化,也会产生冷凝现象。在这种表面涂装,会降低涂料的附着力。涂料在干燥过程中,涂层性能减低,干燥时间延长,有时磁漆会出现冻结现象,双组份涂料的耐化学药品性能也会降低。涂装施工的环境温度也是一个重要条件。在气温较低条件下涂装,涂料的粘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使涂料的涂刷性能变差;有些双组份涂料在低温下根本不能固化,基料和固化剂之间的反应在低温下几乎停止。由于水利水电施工疆域辽阔,不能将最低温度定得太高,如环氧涂料希望在10℃以上使用,在北方地区只得采取加温或在涂料中加低温固化剂。当钢材表面温度接近或低于露点时,会出现冷凝。在进行涂装作业之前,应首先测定空气的露点和钢材表面的温度,涂装必须在钢铁表面温度至少高于大气露点3℃的条件下进行。露点可从空气温度和相对温度中查得(见附录G)。上述三个条件都会对涂装产生影响,故特予规定。本条为新增条文。7.3涂料涂层质量检查7.3.1强调控制涂装的中间检查,用湿膜测厚仪检测正在涂装的涂层厚度,并不断进行调整,以保证涂层均匀。本条为新增条文。35 7.3.2规定涂装结束后,先进行漆膜外观检查。外观质量确认后,才能进行漆膜厚度、针孔及粘附力检测。本条为新增条文。7.3.3此条规定了漆膜最终的厚度测定方法。一般以测定钢材漆膜厚度的磁性子膜测厚仪为主,目前已有数字显示等多种测量漆膜厚度的工具可供选用。选择两个85%的漆膜厚度控制指标,是为了保证整体漆膜厚度,防止厚薄不均匀;在施工中漆膜厚度如低于最低要求,防锈性能就达不到预期要求。引入针孔检测新方法,是为了防止涂层与基材脱离。针孔往往是造成锈蚀的始源,尤其对厚膜型涂料,由于膜厚(每道涂层可在100μm以上)干燥比较困难,产生针孔的机率也较高。漆膜是否牢固地粘结在被涂构件的表面,是考核除锈及漆膜性能的综合重要指标,可采用画圈法、划格法、拉力试验等方法,本规范将用ISO标准的划格法检测。此法不仅检测方便,而且可以按量值评定漆膜粘附力。本条为新增条文。7.4金属喷涂7.4.1将原规范第2.4.2条中一款继续保留使用,但将原规范中对锌丝纯度不低于99.9%按新国标GB9794规定修改为99.99%,但不低于99.95%;而铝丝纯度按GB9796可改为99.5%。7.4.2原规范第2.4.2二款规定:“喷镀厚度一般为0.3mm”。此条规定的涂层太厚不宜执行。由于涂层内部存在应力、涂层抗拉强度低等原因,盲目追求涂层厚度会造成结合力下降。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及试验结果表明;铝的最佳厚度不宜超过150μm,锌可稍厚,但也不能超过250μm。7.4.3由于金属喷涂的钢材表面质量比油漆涂装的表面质量更高,因此规定钢材表面从除锈到喷涂的最短时间比油漆涂层的时间更短。本条为新增条文。7.4.4本条解释见本规范7.2.5条。本条为新增条文。7.4.5原规范第2.4.2条中仅规定涂层要求两次喷完,为力求金属涂层均匀,增加垂直交叉覆盖的要求。7.4.6金属喷涂工艺规定,由于金属涂层的粒度较粗,为防止水气从金属颗粒中渗入母材,故规定此条。本条为新增条文。7.5金属涂层质量检查7.5.1解释见本规范7.3.2条。本条为新增条文。7.5.2主要根据35 ISO-2063《金属涂层-钢铁抗蚀防护-金属喷锌和喷铝中的金属涂层厚度测量方法规定》、GB9793《热喷涂锌及锌合金涂层》及GB9795《热喷涂铝及铝合金涂层》编写。本条为新增条文。7.5.3考核金属喷涂层中的金属丝质量、施工工艺和环境的综合指标。根据ISO—2063国际标准中的附着力测量一节及GB9793及GB9795有关章节编写而成。本条为新增条文。8闸门和埋件制造8.1零件和单个构件制造在调研时,许多单位的同志向我们介绍,要提高产品的质量,首先必须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我们查阅了国内许多相近的标准,例如GBJ20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J12《建筑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GBJ128《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都对零件制造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国际上许多先进标准对此更为重视,原苏联标准(CHИШ-18-75)亦在各类钢结构规范之前,单列了一节:“所有类型钢结构的一般规范”,对零件制造技术要求予以明确。事实上,从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来认识,产品的质量取决于企业各方面的工作质量,它是各方面、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也就是说,工作质量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和保证。对于现场工人来说,工作质量通常直接表现为工序质量,似如零件下料质量和焊接质量。与工序质量有关的技术要求,虽是工艺性的,却恰是基本的技术条件。基于上述情况和认识,本次修编时增加了有关零件制造的技术要求。原规范把单个构件制造的技术要求放在平面闸门制造一节之中,事实上,埋件和各类闸门制造都按此要求执行,是通用的。本规范将新增的零件和原有的单个构件技术要求合在一块,单列一节,作为埋件,各类闸门制造应共同遵守的规定。8.1.1焊接收缩量、切削余量与制造工艺、设备、材料有关,而且在整个工艺过程中不断变化,又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因此必须在制订文件时,根据各自的工程经验和统计数据,统筹考虑并予确定。本条为新增条文。8.1.2目前,各制造厂对构件装配链中间板件边沿,一般采用刨(铣)加工,以保证构件整体装配尺寸精度。因此我们根据板件边沿经不经刨(铣)加工,按切割和刨(铣)分列零件尺寸的允许偏差,这样,该精的宜精,可粗的则粗。表8.1.2数据的确定,主要依据下列原则:(1)目前行业内各制造厂家工艺、设备的现状、能达到的水平。(2)能满足原规范中有关要求,例如构件尺寸的允许偏差。35 规范中提出的数值是保证值,是保证质量的必要的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一般来讲,工程设计、制造与安装所提要求应是保证质量的充要条件;对此在使用规范时应予注意。本条为新增条文。8.1.3钢板、型钢的切断口作为待焊接边缘时,切断面的形状、表面粗糙度将直接影响到焊缝质量,本规范参照ANSI/AWSD1.1《钢结构焊接规范》作出一些规定。当切断面为非焊接边缘时,切断面形状、表面粗糙度仅会影响产品外观质量,因此,可将其技术要求适当降低。本条为新增条文。8.1.4原规范第3.1.6条对焊接接头的形式和尺寸,以附录予以补充规定,既增加篇幅也难于全面。现在国家已经颁发GB985《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和GB986《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因此本规范等效采用。8.1.5对钢板下料零件的形状公差作出一般规定。本条为新增条文。8.1.6由于种种原因,钢材或零部件容易产生变形。变形在什么范围内是允许的?超出什么范围应进行校正?对此特作出规定。本条为新增条文。8.1.7基本按原规范表6.3.1规定,仅将有关项目名称参照GB1183《形状和位置公差术语及定义》予以改称。8.2铸钢件和锻件8.2.1原规范第6.2.1条采用GJ5《铸钢件通用技术条件》,属于机械工业部专业局标准,与本规范所属层级不配,改采用GB11352《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近年来为承受冲击载荷的提高耐摩损性能,设计多采用高锰钢铸件,因此,同时增列GB5680《高锰钢铸件技术条件》。上述两项技术条件对铸钢件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热处理、表面质量、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作出了规定,同时列出了对执行这些规定应采用的技术标准,执行本规范时可配合使用。8.2.2铸件的尺寸公差是订货协议中的重要内容,引用GB6414《铸件尺寸公差》作依据。本条为新增条文。8.2.3原规范第6.2.2条仅规定了铸造碳钢件的热处理要求,本规范新增高锰钢铸件必须经过水韧处理,其目的在于消除铸态组织中的碳化物,得到单一的奥氏体组织,以免高锰钢中的碳化物降低钢的强度并使之发脆。水韧处理方式为将高锰钢铸件加热至1050~1100℃之后,在水中淬火。8.2.4~8.2.9原规范第6.2.3条~第6.2.8条保留条文。8.2.10铸件缺陷焊补前的清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此,待补充提出了一些具体规定和要求。35 8.2.11~8.2.13原规范第6.2.10条~第6.2.12条。对铸件焊补用电焊条的选择、预热要求及焊补后处理作出了一些笼统的原则性规定,按电焊条、预热、热处理三条分别叙述。实际上,焊补用电焊条,预热要求和焊补后热处理均与铸件的材料有关,含碳量在0.2%~0.3%铸钢件可焊性好,在一般条件下均可焊接,对预热及焊后热处理无特殊要求,焊后变形也容易矫正;含碳量大于0.3%的铸钢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热裂倾向增加,因此焊前需要局部或整体预热,焊后应保温或回火处理;高锰钢焊补是在淬火后常温下进行,焊补时尽量采用小直径电焊条、小电流,避免铸件过热(可将铸件放在水中,只露出施焊部位),焊后迅速冷却,以免铸件产生裂纹及使冲击、耐磨性能下降。因此本规范将原来三条内容进行综合,按材料分类,对不同材料焊补用电焊条、预热及焊补后热处理要求分别予以叙述。8.2.14原规范第6.2.13条中,未说明硬度差是对母材而言的,“不应超过”一般是指极限状态,“±HB15~20范围”表示偏差具有方向,偏差数值为一范围,并非极限状态,显然原规范的表述存在问题,本规范在文字上予以订正。8.2.15原规范第6.2.14条保留条文。8.2.16原规范第6.2.15条保留条文。8.2.17原规范第6.2.16条保留条文。8.3埋件构造8.3.1埋件制造的允许偏差按GBll83《形状和位置公差术语及定义》和GB1958《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将原规范表6.1.1中的弯曲度改为直线度。随着高水头电站设计的需要,钢衬使用越来越多,因此,需对钢衬制造技术要求予以规定。从目前设计情况来看,多数将钢衬与门槽联成一体,且具有门槽的某些功能,结构上又与胸墙一样,因此,将钢村和胸墙合在一块,与原规范中的胸墙一样,按具有止水要求和没有止水要求两种使用条件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原规范将胸墙单列一条,对具有止水要求的胸墙,提出应符合埋件制造的允许误差,本规范将具有止水要求的胸墙和钢衬直接一并列入本条“门槽埋件”之中,统一按表8.3.1规定要求制造。35 这样一个条件,根据GB1184要求主轨承压面的直线度相当于11级,同时承压面各接头错位也应小于0.2mm。东江链轮闸门设计制造过程中,为验证链轮的承载能力,在静压情况下进行了轮压试验,以探求静压的应力、变形和破坏情况,并用电测法和平面光弹法相互验证。试验结果:弹性变形量在轮压2000kN时为1.15mm,在轮压4000kN时为2.13mm35 ,轮压达4000kN释压,无塑性变形,表面无龟裂破坏痕迹。据此看来,链轮在轮压下弹性变形量试验结果要比理论计算值大得多,也就是说链轮弹性变形量对主轨承压面直线度公差的补偿能力比理论分析要大得多。龙羊峡、葛洲坝进行的轮压实验也同样予以证实。另外,宏观分析链轮门的受力情况,除门槽埋入混凝土中可视作一绝对刚体外,链轮、承载走道及整个门叶,在水压作用下均会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得链轮与生轨接触,避免链轮产生脱空现象,保证链轮不均匀承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本规范将单个链轮在最大不均匀承载条件下,自身弹性变形理论值,作为对承压面不平的补偿能力的基本量,据此选择承压面直线度精度;将实验证明实际变形量大于理论变形量作为宽裕条件,应该是可靠并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基于此,本规范提出安装好的主轨承压面直线度应符合GBll84的11级精度的规定;承压面上的各段承压板的接头错位不应大于O.1mm,各节主轨之间承压面接头不应大于O.2mm,作为最终检验标准。(2)决定允许偏差的前提是满足使用条件,满足使用条件的允许偏差必须结合工件的结构、工艺过程、加工条件综合考虑并予分解。以链轮门主轨承压面直线度的允许偏差为例,它是由零件加工误差、工厂装配误差、现场安装误差累积而成的,必须统筹考虑合理分解。根据《机械设计手册》等资料介绍,粗铣(刨)加工直线度所能达到的精度等级为11~12级,细铣(刨)加工能达到9~10级,精铣(刨)能达到6~8级。由于主轨长度一般为600O~9000mm,需在重型大型机床上加工,所能达到的精度等级较低,但采取一定措施,达到9级精度应是可以作到的。表8.3.3中主轨承压凹槽的直线度要求,就是参照GB1184中9级精度给出的。承压板长度一般为8OO~1600mm,尺寸相应主轨要小,加工精度可适当提高,例如富春江厂考虑到承压板刚度小,在加工过程中可能由于应力释放难于保证直线度,而严格控制其等厚度。这样承压板装配到主轨凹槽之中后,形位公差不会叠加。表8.3.3中承压面直线度公差是按GB1184中1O级精度给出的,即认为由于装配误差,精度降低一级。若降低等级过多,在工厂还可考虑已装好承压板的主轨重上机床,对承压面进行光整加工,以满足要求。无论是承压板装配到主轨上之后,再对承压面进行光整加工,还是保证承压板等厚度和主轨承压板槽底面的直线度,都需在特重型机床上加工主轨,从本行业内装备情况来看,要把精度提高许多是困难的,但采取一定措施保证直线度允许在10级精度以上则是可能的。排除因结构设计、制造和运输问题引起的变形,主轨经现场安装加固之后,承压面直线度公差将增大,本规范表9.1.4规定主轨安装承压面直线度允许公差按GB1184中11级精度要求给出,即认为经过安装之后精度又降低1级。由于链轮闸门门槽主轨刚度大,机加工前一般经消除应力热处理,同时门槽工作段不是太长,主轨分节通常为l~2节,安装后直线度要求达到GB1184中11级精度,经过努力也是可以做到的。35 龙羊峡、东江的链轮门已制造、安装并投入运行多年,到今未出现什么问题,在收集的资料过程中,反映制造、安装质量情况的原始资料较少。近年漫湾链轮门槽安装的原始记录表明,主轨承压面直线度要达到GB1184的11级精度,是可能的,但要进一步提高要求,目前已经受到施工条件和检测手段的限制。1993年4月机械制造局主持召开《平面链轮闸门技术条件》审查的会议上,对主轨承压面直线度和有关技术要求,曾予热烈讨论,但未得共识,认为目前尚无科学的数据,希望进一步工作,待条件成熟后,再加以补充。但是该问题已在工程实际中存在,不可违避,因此特提出我们的看法,抛砖引玉,欢迎同行提出宝贵意见。8.3.4在高水头下运行,特别是具有局部开启要求的弧形闸门,要求止水装置在任何运行条件下严密止水,否则将由于漏水导致闸门振动与边界空蚀等严重后果。高水头弧门在承受巨大水压力之后,由于门叶及支臂等产生径向压缩,变形较大,因此对止水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水头弧门(包括偏心铰弧门)若采用突扩式门槽,止水装置设置在门槽周边上,为保证止水要求,侧轨止水座基面内的曲率半径应与弧门面板外弧面的曲率半径的偏差方向一致,两者之间的间隙均匀,因此必须对侧轨止水座基面的曲率半径作出相应规定。一般弧门侧止水座和侧轮导板的中心城曲率半径偏差,同原规范第6.1.8条。8.3.5将原规范第6.1.2条和第6.1.3条中的胸墙、底槛、门循的尺寸要求综合在一块。8.3.6原规范第6.1.4条保留条文。8.3.7原规范第6.1.5条保留条文。8.3.8原规范第6.1.6条保留条文。8.3.9原规范第6.1.7条保留条文。8.3.10原规范第6.l.9条保留条文。8.3.11预组装技术要求增加平面链轮门主轨承压面组合处的错位允差。8.4平面闸门制造原规范第6.3.l条门叶单个构件制造的技术要求实际上是通用的,本规范将该条内容与新增零件制造有关技术要求合并在一块,作为通用的技术要求,单列一节:8.1零件和单个构件制造。8.4.1平面闸门门叶制造、组装的允许偏差新增一项止水座板至支承座面的距离要求。过去,止水面到支承面的距离主要靠在安装时对止水橡皮和支承增加垫板或垫层来加以调整,现在随着制造技术的提高,止水座板和支承座面多有进行机加工,因此增加这一规定。有关项目名称参照GB1183予以改称;排列顺序按从整体要求到局部要求顺序予以排列。8.4.235 平面链轮闸门具有支承摩阻力小,支承轨道压力均匀的特点,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启闭机的启闭力,同时还可减小门槽宽度,改善水力学条件。由于链轮所承受的平均轮压大,为保证链轮在运行过程中尽可能平均受压,对链轮闸门及其轨道的制造、安装精度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为保证门叶整体形状和几何尺寸的稳定,焊接后需进行退火处理,且宜整体退火处理。链轮门门叶一般需进行机加工,规定的几个平面加工要求,是保证整体装配精度的关键。本条为新增条文。8.4.3工科经对接触应力分布状况的研究,最大剪应力发生在距接触表面0.786b处,τmax=0.3P0因此不但应满足设计对表面硬度的要求,同时应保证一定的硬化层深度。链轮材料一般为碳钢和低合金钢,淬透性好,且整体淬火,因此无需检查硬化层深度。但是承载走道及主轨承压板,分别固定在门叶和门槽上,相应硬度要求较高,材质不同,形状各异,淬硬层深度往往难于控制。由于淬硬层深度采用破坏性检查方式,因此,要求在制定热处理工艺时,应对硬化层深度予以保证。对链轮装置的主要零部件、支承走道和主轨承压板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形状公差,主要根据使用条件和在现实条件下加工手段综合选定。本条为新增条文。8.4.4原规范第6.3.3条对轴套材料仅提压合胶木一种,目前轴套材料很多,不同材料的过盈值是不同的,可由设计选定或按制造厂家经验确定,无须规定。原规范“压入后再精加工”这种工艺也很少采用,多数工厂均是按过盈量凭经验公式计算出直径缩小量,把轴套一次加工到要求尺寸,压火后无须再行加工内孔。8.4.5支承滑道材料发展很快,与设计规范一致,提出压合胶木、填充聚四氟乙烯、钢基铜塑复合材料和油尼龙等材料。原规范第6.3.4条~第6.3.7条对压合胶水规定的技术条件以及其他材料的技术条件,一并列入附录之中。8.4.6原规范第6.3.8条保留条文。8.4.7原规范第6.3.9条保留条文。8.4.8原规范第6.3.10条保留条文。8.4.9原规范第6.3.11条保留条文。8.4.10原规范第6.3.12条保留条文。8.4.11原规范第6.3.13条保留条文。8.4.12新增平面链轮闸门总装技术要求。8.5弧形闸门制造8.5.1与原规范第6.4.1条内容相同,有关项目名称参照GB1183予以改称,排列顺序从整体要求到局部要求顺序予以排列。8.5.235 偏心铰弧门或在高水头下运行且有局部开后要求的弧门,面板及有关组合面通常要求进行机加工,因此在一般弧门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增加有关规定。加工后的门叶面板外弧的曲率半径允许偏差为±2.0mm,其偏差方向应与侧止水座基面曲率半径偏差方向一致,从龙羊和东江弧门制造的原始记录来看,要达到该要求是比较困难的,例如东江弧门是在露天加工的,加工弧门的定心半径由于温差而变化最大竟达3.0mm;但排除客观条件的影响,却又能满足该要求,因此今后在制造安装中要特别注意。本条为新增条文。8.5.3原规范第6.4.2条保留条文。8.5.4在原规范第6.4.3条基础上,增加了对斜支臂安装的有关要求。原规范第6.4.4各条工艺措施,缺乏普遍的技术意义,为此将该条删除。8.5.5在原规范第6.4.5条的基础上,增加偏心铰弧门铰链轴孔中心至面板外缘曲率半径R的允许偏差;为统一平、斜支臂的检测方法,规定图8.5.5中剖面1-1应位于两支臂夹角平分线的垂直剖面上。8.6人字闸门制造8.6.1将原规范表6.5.1中按门叶外形高度H分段的允许偏差增加一个分段级>20000。人字门的外形高度H对闸门的使用条件影响不大,启闭机推拉杆的高程是根据闸门安装焊接完后实际情况才予确定的,同时根据葛洲坝船闸人字现场焊接收缩情况,将允许偏差适当放大。8.6.2原规范第6.5.2条保留条文。8.6.3原规范第6.5.3条保留条文。8.6.4如顶、底枢装置是在工地进行镗孔或扩孔,由于基准线不好找,测量控制有困难.放将同轴度要求予以适当降低,但仍控制在第9.4.6条规定的最大跳动量范围内,保证使用要求。9闸门和埋件安装9.1埋件安装9.1.1过去,预埋锚栓存在着如下缺点:(l)锚栓预埋要穿过模板,既破坏了模板,又增加了拆模难度,若不穿过模板则需将铺栓折弯预埋,拆模后扳直,增加工人劳动强度。(2)预埋锚柱的直径有限,允许预埋错位的偏差仅为±d,在工程实际中预埋锚栓很难与埋件的调整螺栓对正,歪的歪,斜的斜,虽然在原规范第7.1.7条中规定,搭接焊接长度应不小于50mm,但在工程实践中往往不能作到,有时即使长度达到了,可焊缝截面未作规定,满足不了设计对连接强度的要求。预埋锚板则可不穿过模板,锚板面积为100mm×100mm~120mm×120mm35 ,允许预埋错位的偏差增加几倍,便于与埋件的调整螺栓对接。调整螺栓与垫板对接,既节省了塔接钢材,同时便于焊接,连接焊缝为一封闭的环形焊缝,比搭接焊缝任意截面的焊缝面积增加若干倍,省工省料,联接强度完全满足要求。根据国际上工程管理的惯例,锚板按设计要求制造好,交土建施工单位预埋,土建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开仓浇筑之前应通知安装单位检查,安装单位按已浇混凝土高程检查校对无误.并在开仓证上签字,才能开仓浇混凝土。这项建议已在1992年12月常州召开的钢闸门设计规范审定会上提出并采纳,与此相配合,安装规范同时作出相应规定。预埋锚栓虽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但长期使用,已成习惯,因此予以保留。9.1.2原规范第7.1.1条保留条文。9.1.3原规范第7.1.2条保留条文。9.1.4平面链轮闸门埋体安装的几何尺寸允许偏差,例如对门槽中心线的尺寸偏差,与一般门槽埋件一样,仍按第9.1.3条要求,为了保证链轮均匀承截,主轨承压面的平面度允许公差按GB1183中11级平面度公差规定。有关说明详见本规范修编说明第8.3.3条。在此需指出的是,根据GB4249《公差原则》,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独立原则,即给定的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相互无关,两者之间不需要共同的理想边界,控制要素不遵循包容原则。虽然主轨平面度和对门槽中心线的偏差在施工时可能选择同一测量基准,但平面度影响链轮均匀承截;而对门槽中心线的偏差主要是保证门槽的厚度尺寸,与一般闸门门槽一样要求即可。本条为新增条文。9.1.5原规范第7.1.3条的保留条文。9.1.6原规范第7.1.4条的保留条文。9.1.7高水头弧门(包括偏心铰弧门)若采用突扩式门槽,止水装置设在门槽周边上,因此,增加侧止水座基面的曲率半径允许偏差的规定,以控制其与弧门面板外线的曲率半径相对差,从而满足闸门止水要求。本条为新增条文。9.1.8原规范第7.1.5条的保留条文。9.1.9原规范第7.1.6条的保留条文。9.1.10埋件安装好后,与锚栓或锚板连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加固有两种目的:(1)保证埋件在混凝土浇筑之前不发生变形或移位。(2)满足混凝土强度或门槽结构上受力的要求。前者是安装单位必须自行保证的技术要求,后者则只能按设计图样的要求执行。原规范对这两者未予区分清楚,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原规范还规定,搭接焊长度“不应小于50mm”35 ,似乎要求得很具体,实际中仍存在问题,焊缝连接强度不但应规定长度,同时还应规定焊缝截面面积;长度满足要求,截面很小,连接强度还是不能保证,满足了拉压强度,能否满足剪切或弯曲强度,这些都必须在设计图样中根据工程情况予以明确规定才能便于执行。9.1.11原规范第7.1.8条不仅规定深孔闸门过流面上焊疤和焊缝应铲平,根据工程实践,宜扩大要求所有闸门过流面及工作面上的焊疤和焊缝应铲平、磨光,确保运行安全。9.1.12原规范第7.1.9条保留条文。9.1.13原规范第7.1.10条保留条文。9.1.14对全部检修门槽和共用门槽进行试槽,在许多大型工程实践中已经执行,这是确保工程安全运行的一项必要措施。本条为新增条文。9.2平面闸门安装9.2.1原规范第7.2.1条保留条文。9.2.2在原规范第7.2.2条的基础上进行文字上的修订。9.2.3止水橡皮的物理机械性能同原规范一样,仍列于附录中,与原规范不同之处:(1)普通止水橡皮分类列出,按GB1O706—89《水闸橡胶密封件》规定,Ⅰ类为天然橡胶或以天然橡胶为主的材料,Ⅱ类为合成橡胶或以合成橡胶为主的材料。(2)增加了适用于高水头条件下止水橡胶的性能要求,以满足工程需要。(3)原规范列出了弹性模量与硬度关系的指标,近年来通过广泛实验证明,由于橡胶的结构的特点,即使硬度、强度相近的配方,其压缩弹性模量和拉伸弹性模量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因此,本规范除了对止水橡皮的强度、硬度予以规定之外,按变形条件分别列出了弹性模量的要求。9.2.4原规范第7.2.3条保留条文。9.2.5原规范第7.2.4条保留条文。9.2.6原规范第7.2.5条保留条文。9.2.7原规范第7.2.6条保留条文。9.2.8原规范第7.2.7条保留条文,但新增平面链轮闸门静平衡条件。9.2.9新增平面链轮闸门静平衡要求。9.3弧形闸门安装9.3.1原规范第7.3.1条保留条文。9.3.2对原规范第7.3.2条在文字上的修订。9.3.335 采用突扩式门槽的高水头弧门(包括偏心铰弧门)的门槽内弧面需采用仿形法或数控加工,弧门面板外弧需进行整体加工,其目的就是要保证两者之间间隙均匀。龙羊峡、东江偏心铰弧门止水情况好,在安装中注意到了对间隙偏差的控制。有的工程高水头弧门漏水量大,主要因为在安装中本注意到对间隙偏差的控制,据此在原规范第7.3.3条基础上增加这点内容。9.4人字闸门安装9.4.1原规范第7.4.l条保留条文。9.4.2原规范第7.4.2条保留条文。9.4.3原规范第7.4.3条保留条文。9.4.4根据对1982年3月8日葛洲坝2#船闸左门A杆拉断的事故分析,认为支、枕垫块间间隙太小,不利于润滑,闸门在关闭位置时,偏心推压造成额外力矩而引起过载破坏。所以,修订时提出可将间隙适当放大,对原规范第7.4.4条进行了修订。9.4.5原规范第7.4.5条保留条文。9.4.6原规范第7.4.6条保留条文。9.4.7原规范第7.4.7条保留条文。9.4.8原规范第7.4.8条规定“当闸门全关时,”实际上在无水推力的状况下,无法将闸门关闭到设计位置,因此在安装过程中是将单扇门叶调整到设计关闭位置进行调整的,据此予以修订。9.4.9在无水状态下调试,环境温度影响很大,并且随工程位置不同影响各异,难于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全凭各单位工程经验予以解决,在此仅增加一条提示性技术要求。本条为新增条文。9.5闸门试验9.5.1原规范第7.5.1条中“共用闸门应对每个门槽作启闭试验”的要求,列入埋件安装一节,因为试槽主要是检查门槽。9.5.2原规范第7.5.2条保留条文。9.5.3原规范第7.5.3条保留条文。9.5.4原规范第7.5.4条保留条文。10拦污栅制造和安装10.1拦污栅制造原规范注:本章条文不包括使用清污机的拦污栅。为保持规范的完整性,本规范改注为:使用清污机的拦污栅应满足设计图样的规定。10.1.1与原规范第8.0.1条内容相同,有关项目名称按GBll83有关规定予以改正。10.1.2原规范第8.0.2条保留条文。35 10.1.3原规范第8.0.3条保留条文。10.2拦污栅安装10.2.1原规范第8.0.4条保留条文。10.2.2原规范第8.0.5条保留条文。10.2.3原规范第8.0.6条保留条文。11验收11.0.1所谓“验收”可以理解为是“检验与确认”。从工程质量管理的角度考虑,验收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时刻和关键地点进行,对前面工程的验收是后面工程实施的前提条件。这种对验收的理解和运用是符合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和国际工程惯例的。因此,本规范选择闸门制造安装过程若干控制点,提出分阶段验收要求。招标范围和合同支付条件,应参照本规范分阶段验收的要求制定分标界线和合同范围。本条为新增条文。11.0.2原规范第11.0.l条保留条文。11.0.3原规范第11.0.2条进行了一些补充。11.0.4提倡将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纳入验收内容。补充说明(1)1992年4月原能源部水电开发司以水电建(1992)12号文,明确《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由中国水利水电长江葛洲坝工程局机电建设公司负责修编。(2)1992年6月修完编写大纲。(3)1992年8月邀请部分专家在天津蓟县对修编大纲进行审查,与会专家同意修编大纲提出的修编原则和基本内容。(4)1992年9月~1993年6月进行调研和收集资料。(5)1993年6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正式函寄出去84份,收到专家意见46份。(6)1993年8月~1993年IO月整理专家意见,并按专家意见修订。1993年11月完成送审稿。(7)电力工业部水电农电司水农建(1993)9号文,通知于1993年11月26日~3O日在宜昌召开送审稿审查会。35 (8)在收集资料编写征求意见和送审稿的过程中,得到了长委、黄委、珠委、华东院。中南院、上海院、昆明院、水电八局制安处,富春江水工厂、夹江水工厂、东江电厂、上海开林造漆厂、南京橡胶厂、成都蜀都水电配件总厂、猴王焊接(集团)公司、湖北省清江开发总公司、黄河小浪底建设管理局、三门峡枢纽管理局、郑州金属结构质检中心、河南准阳设备防护公司和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等有关单位和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特表示衷心的感谢!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