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淮安市古黄河两岸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况古黄河是古淮河的前身,后因宋代黄河夺淮而改名,流经七县(区),全长166公里,淮安市境内约95公里,中心城区段约24公里,是一条集行洪、排涝、灌溉、景观等多功能综合利用河道,同时也是“城市饮用水源”之一。城区段古黄河与盐河、里运河、京杭大运河共同形成我市“四水穿城”的水系格局,是淮安的自然变迁和生态文明的重要展示区域,是一条“生态之河”,沿岸生态基础良好,已建成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母爱公园、生态民俗园等一批景观节点项目,是市民日常休闲旅游的重要空间。二、规划范围本次城市设计范围为中心城区古黄河两岸西安路--宁连路段,长度约9.1公里,两岸纵深根据现状情况为30米—200米不等,总用地面积约2.45平方公里。两岸根据用地情况,绿线范围为现状景观质量较好的区域,蓝线范围为现状景观一般需通过规划进行景观提升的区域,橙色范围为现状景观较差的居住区需通过规划引导改造更新的区域。(详见地形图)三、目标定位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古黄河的定位为生态景观带,沿线主要加强公共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的建设,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本次规划主要是对规划范围内古黄河两岸进行整体城市设计、针对局部节点进行深化设计,结合-5-
水利部门的河道疏浚工程,以提升古黄河生态涵养功能,体现自然生态景观为主,加强城市自然变迁和生态文明展示,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提供空间,打造生态宜居的景观环境。规划中建议通过一些景观节点的设计,打造一批亮点、特色景点,使之成为展现城市形象的名片,重点对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提升改造。四、规划依据1、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2、淮安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3、淮阴区中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4、淮安市中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5、古黄河江苏段沿线风景路规划6、1:1000地形图五、现状情况本次规划的古黄河西安路--宁连路段为中心城区的核心段,以古黄河为界,北侧为淮阴区,南侧为清河区,根据水利部门规划该段正常蓄水位控制在8.3m。两岸用地主要以居住为主,部分地区因旧城改造未实施,城市景观不佳。近年来,在规划的引导下,市委市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对古黄河两岸景观进行整治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中心城区先后建设了柳树湾景区、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母爱主题公园、古淮河生态湿地公园、日月洲生态公园等项目,生态基础良好,局部地段环境优美,已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但在实施过程中因建设主体、开发时序、资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古黄河沿岸绿化景观组织缺乏整体性和延续性,道路及其它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品质不高,人气不足,存在以下一些明显问题:-5-
1、地域文化展现有限。淮安独有的“四水穿城”的城市空间格局中只有古黄河是靠自然之力形成,运河承载着淮安的人文历史,古黄河则是淮安的自然变迁和生态文明的重要展示区域。目前,虽然中国南北气候标志园已是我市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但科普陈列馆等相关配套设施暂未建成,导致文化教育及城市旅游接待功能无法发挥,古黄河文化湿地景区虽已有展示地质科普的内容,但缺乏趣味性和参与性。2、节点功能亟待凸显。目前,沿线已建公园配套服务设施尚不完善,场地形象与品位建设层次不高,雕塑小品较少,尤其是中国南北气候标志园作为古黄河生态廊道的重要景观节点已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定,成为在国内颇具声誉的旅游景点,但目前周边环境老化和不协调,标志园自身配套设施与环境尚不完善且局部已损坏和破旧,已有碍观瞻,造成景观节点功能未凸显。3、慢行系统尚未贯通。由于部分现状建筑拆迁及水位及地形高差等问题,古黄河生态廊道的连通性不足,大同路等城市道路尚未贯通,慢行交通系统尚未构建,滨水可达性较差,严重影响古黄河生态廊道的功能发挥。4、两岸部分未改造地区景观风貌差。-5-
由于部分地块现状建筑较为密集,改造成本较大,造成了当前部分区域旧城改造进度缓慢,影响了古黄河生态廊道的连贯性,如古黄河南侧桃花坞公园东侧、北京北路西侧,古黄河南侧淮海北路西侧、银川路与圩北路之间、古黄河北侧银川路与承德北路之间的旧城改造区域。5、两岸景观缺乏系统性、连续性。水岸虽有植物生态,但繁杂散乱,没有考虑到不同视角景观的呈现,既分散又不相互照应,缺乏美感。河流断面设计未与广场、道路、步行道、绿地很好结合,亲水性差。6、两岸城市景观质量不高。建筑质量参差不齐,住宅建筑多,公共建筑少,建筑风格、色彩、天际线等缺乏引导,没有整体、连贯的风格,特色不明显。六、规划原则通过本次规划,塑造独具生命力的古黄河景观,促进城水相融,再现古黄河活力,提升美丽淮安形象,应具有原创性、地域性和艺术性,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古黄河两岸的规划建设应以首先满足与城市及居民的生活、休闲等需求,关注人的参与心理,通过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人文景点的挖掘、沿线生活环境的优化,创造优美的居民生活休闲空间。2、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应发挥里运河两岸旅游、生态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合理开发利用;注重文化挖掘与与经济、生态、旅游相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3、自然生态原则。因古黄河是我市唯一依靠自然之力形成的河道,其生态基底较好,部分景点新建时间短,规划中应对保留、提升改造、拆除新建进行合理的安排,充分体现自然景观风貌,避免过多人工建设的痕迹。4、重点突出原则。-5-
古黄河两岸规划应因地制宜,点线结合,突出核心节点,展现各景点、区段不同的生态环境、文化内涵、城市风貌特色,对土地利用、景观营造、建筑形式等进行不同的塑造。5、有机联系原则。古黄河作为贯穿淮安中心城区的主要生态、生活、景观轴,规划中应将古黄河沿线生态景区、人文景点、城市风貌与城市生活有机串联起来,体现延续性和整体性。6、经济性原则。注重投资、产出分析,关注旅游消费,更要注重现代服务业的培育与放大效应;通过经济创新、文化复兴、生态回归三位一体,进行有效统筹。七、城市设计主要内容1、功能优化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及古黄河自身功能及建设现状,对沿岸现有功能提出优化提升的方案,结合旧城改造及现有的可建设用地提出优化后的规划结构,以及土地使用性质的调整或优化方案,突出古黄河与城市的互动关系。2、景观提升针对现有沿线景观存在问题,提出沿古黄河空间组织形式以及形态方案;对两岸的滨水空间景观提出改造、新建、提升的具体方案,加强绿化景观展示;对沿岸保留的建筑提出整改方案,对拟建建筑高度、色彩、风格等提出引导意见。3、交通组织根据城市综合交通、古黄河风景路规划等,结合城市交通及游线组织需求,沿古黄河形成完善的慢行、车行道路系统,打通大同路等现有断头路,加强滨水空间与城市路网的衔接,并对局部城市路网的优化调整提出合理的建议。统筹考虑公交游线设置、重要景观节点的停车设施等。对游船通行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5-
4、重要景观节点设计对能够突出古黄河景观特色,有利于城市旅游发展,近期能够实施的若干地区进行重点打造: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景观标志园、旧城改造地区、景观质量较差亟需提升的片区。5、其他专项规划夜景亮化设计。对沿线两岸的建筑、桥梁、绿化、岸线等进行夜景亮化设计。通过动静结合、轮廓灯与泛光灯结合等形式,形成层次丰富等夜景亮化设计。公共配套设施。根据市民日常休闲旅游的需要及规划设想,合理配套完善的公共设施与服务设施。各公共配套设施结合景点的设置、旅游线路的安排,应尽可能全面周到,有较强的前瞻性,并利于资源共享和方便市民使用。绿化景观规划。结合古黄河沿线地形地貌、自然植被及生态条件,突出各功能区块的生态特色,保证古黄河沿线绿地系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通过增加植物种类,进行景点种植设计等手段,形成富有层次的植被景观。桥梁美化。目前古黄河上的桥梁主要以交通功能为主,美观性不足,应对规划范围内桥梁提出可操作的美化方案,也可结合方案设计需求局部增加步行桥等。八、成果要求根据规划设计内容,提供相应的规划图纸(区位、现状、分析、总平面规划、鸟瞰及各类效果图,重要节点设计意向图,重要建筑单体设计意向图,各类专项规划图纸)及规划说明文本,文本应反映规划理念、内容构思、主要规划指标、投资分析等。九、进度要求-5-
投标文件提交时间为2月16日;评审时间初定2月28日前;方案修改后初次汇报时间拟定3月中旬;中期成果应在4月底完成,分阶段、分片区梳理建设项目;最终成果及各类专项设计图纸应在6月底前完成,并能指导下一阶段的施工图设计和沿岸的桥梁、码头、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十、工作职责受委托规划设计单位在方案提交后,继续全程跟踪服务,以生态城市标准来指导该工程建设,纳入国家示范工程,根据我方需要协助做好工程咨询、整合汇报、验收反馈等工作。十一、其他1、规划应符合国家与江苏省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2、可根据规划设想与构思自行考虑增加相关规划内容。3、本设计任务书的解释权属淮安市规划局。淮安市规划局2014年1月5日-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理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以通州区台湖镇萧太后河景观规划为例
- 济大学2006年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考研试题
-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 lecture_c1 景观规划设计师简介
- 课业1景观规划设计作品分析综合实训手册
- 高铁站前广场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 南宁市某片区景观规划设计报告
-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 宜昌市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
-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浅析
- 城乡建设中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整合与规划
-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浅析_0
- 城市滨水绿地生态驳岸景观规划设计
-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
-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 景观规划设计从城市生态公园的理念出发
- 水滨广场景观规划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