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50 KB
  • 11页

太原市汾河景区管线桥段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doc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编号: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2013届)题目:太原市汾河景区管线桥段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学院:风景园林学院专业:园林姓名:康梦云20092354指导老师:刘庆林副教授四川农业大学教务处制11 1.项目概况22.设计区概况32.1设计范围32.2设计区域背景32.3.周边用地条件32.4.周边交通条件33.设计理念33.1设计理念33.2设计目标43.3设计原则44.设计构思44.1概念44.2剖析概念44.3空间结构分析44.4空间序列分析44.5景观要素分析54.5.1采矿巷道54.5.2玻璃54.5.3支架54.5.4水55.整体分析55.1空间划分55.2人群流向55.3设施系统56.总体规划56.1工业文化区66.1.1工业文明66.1.2警示区66.2农业文化区66.3生态游览区77.种植设计711 1.项目概况太原位于山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的北端,于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全市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地处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横贯太原市全境,流经境内约100公里。太原市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较长,日照充足。太原市地处大陆内部,距东部海岸线较远,其西北部为广阔的欧亚大陆腹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环境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2.设计区概况2.1设计范围设计区域位于汾河公园河道西岸管线桥和南内环桥之间。这一区域的上下游都对东侧的排污河槽做了处理,只有这一小段约750米因为各种原因未处理,设计区域面积198亩。2.2设计区域背景汾河公园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具有中国北方园林风格和太原汾河地域文化的山水园,全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形成了130万平方米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绿地,是太原市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公共绿地游乐场所。同时也是太原城区汾河段蓄水美化工程,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2.3.周边用地条件设计区域西侧居住区较多,北侧市政公共建筑较多,但是由于快速干道阻碍了行人到达公园,行人只能走到附近的桥上再从桥上走到公园,导致了周围居民虽然多,但公园利用率却很低。2.4.周边交通条件设计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北侧是只供人和非机动车通过的管线桥,南侧是属于城市次干道的南内环桥,西侧紧邻的是一条城市快速干道,东侧就是属于汾河公园的蓄水河槽和东岸的滨河景观。11 3.设计理念3.1设计理念将城市的地下结构和城市被破坏的环境展现在人们眼前,向人们警示采矿和过度开垦农田给城市带来的危害,提醒人们保护资源和环境,回归自然。3.2设计目标增强公园的可达性,提高公园的利用率,改造西侧污水河槽,营造自然环境。结合当地文化和现状,营造一个警示性空间。3.3设计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表达特定地域特征和文化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共参与原则。4.设计构思4.1概念城市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增长,像太原市这样的工业城市,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远比经济的增长更引人注目。而城市的问题,不止是污染,更严重的是地下的采空,资源的浪费和缺失,土地的不合理利用。而资源的问题是现在大多数工业城市的问题。设计以城市的问题为概念,营造警示性空间。4.2剖析概念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当地就开始以采煤为支柱产业,到今天为止,城市的地下基本采空,导致了土壤被破坏,地下水位下降,地下结构不稳定等潜在的危险因素。城市中心的公园不仅要提供休闲娱乐,更应该警示大家,城市其实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在警示的同时,提示人们应该回归自然,保护资源,利用环保材料等。以资源为概念进行设计,就要明确资源被利用的过程。开始,资源在人们的不断开发下被一点点的利用。后来,在不停利用这些非可再生资源的同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要保护资源,反而过度的开发利用,造成了很多环境问题和潜在的危险因素。最后,如果资源被开采完,人们将以什么为经济来源?或者继续以这样的模式发展,破坏环境,或者换一种方式,回归自然。我们有两种选择,设计的选择当然是回归自然。以此提示人们。4.3空间结构分析11 设计区域分为三大部分,因为防洪需求,原本的公园和河槽有3米的高差,地形上整体分为两大块。以游览步道和不同的铺路材质形成的纽带,联系了整个区域。4.4空间序列分析设计的空间序列依照提示——工业和农业、警示——环境破坏、解决——回归自然,的顺序排列。人们在从北向南行走的过程中,回忆工业带给城市的希望,感受地下结构的变化。看到工业带来的副作用,水资源的短缺和土壤的破坏,开始思考工业的过度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危害。最后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然后重新审视自身的一些价值观,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城市,并自发的开始保护自己的城市。4.5景观要素分析4.5.1采矿巷道用解构主义的手法,将原本是地下的煤矿巷道上浮到地面上,用煤渣和石子进行铺路,模仿地下巷道的起伏,在调度室的位置形成小空间。4.5.2玻璃在有高差的地方平台都用玻璃等透明材质,警示人们地下的采空,我们处在极其危险的地质结构上面。4.5.3支架支架是煤矿巷道里的支撑物,避免因为塌方漏顶等问题让矿工受伤。支架代表的是安全,同时也是危险的警示,作为警示区域的要素很恰当。4.5.4水水作为地下水位的警示,以及污水渠的处理纽带,保留一定的水面,不仅是对污水处理的记忆,也是对汾河曾经作为航运河的记忆。5.整体分析5.1空间划分设计区域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相对私密的空间还有一些交换性质的空间,满足各种行为需求。5.2人群流向人群流向大方向为南北向。当地人有步行锻炼的习惯,游览步道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南北向的人群流动体系。而三大区域也形成了三个小型环形人群流动体系。5.3设施系统在入口广场的北侧设有地下停车场。根据相关规范,大路灯间隔25米一个、小路灯10米一个,其余地方则根据需要设有地灯;20米一个垃圾桶;私密空间内放置多个座位。11 6.总体规划设计序列从北到南,按照工业文明及工业对城市的破坏、农业文明及过度农耕对环境的破坏、回归自然的顺序,一次进行了设计。根据分析图,用红色廊架缠绕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了一条贯穿整个场地的轴线,引导桥上有人的视线,引导场地内部的人流。6.1工业文化区6.1.1工业文明这一区域主题是工业文化,采煤是太原市的主要工业,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煤矿的巷道,这一区域设计灵感来源于煤矿巷道的结构,煤矿巷道的结构上浮到地表,用景观设计中解构主义的手法表达工业文明的记忆。由于堤坝的原因,整个区域又被天然的分成了两大部分。高程较高的地表部分设计更倾向于人工,用结构线划分空间,在主空间内设计了工业文明记忆的雕塑。但不可否认的是工业文明也有副作用,就是对环境的破坏。所以在地表部分的北部和南部相对应的设计了大地景观,看起来像用挖空北部的土来堆砌南部的地形。警示人们对土地的破坏,以及地下结构的不稳定。河槽的部分设计的比较生态和自然,由于水源较近,而且有河道的记忆,所以在河槽部分将结构线化为道路,在原来河道的基础上,修建了人工河。河岸的两边形成了一条观景长廊。6.1.2警示区在工业文化区的南部是整个规划范围的主入口,也是整个设计区域最大的开放空间,主要是起到警示作用的区域。由于场地被城市快速干道阻隔,所以人群想要方便的进入场地就需要架设桥梁,所以入口空间的起始是连接场地和外界的桥。穿过桥之后的地表层设计了大面积的浅水湖面,湖中设计了喷泉,湖岸周围设计了观景台。而湖底设计了不一样的高程,南边较高,北边较低,中间用红色的防水耐低温材料铺装。冬天的时候可以在北部水池注水,形成滑冰场,观众可以在观景台上观看冰上表演或是体验滑冰;南部可以做为入场更衣换鞋的公共场所。地表部分的湖水是从河槽部分的水体中抽取来的,而抽取的过程是透明可见的,表现工业生产对地下水的破坏。11 地表湖面正东对着的也是河槽部分的主要节点。这里设计了叠石瀑布,并且在瀑布下游设置了观景台。同时在瀑布水潭的西南部设计了浅水面的水潭,可供儿童玩耍,当然也满足了成人的亲水愿望。6.2农业文化区这一区域灵感来源于过度耕种的农田。被破坏的土地就像一个个的方格子叠在一起,我利用地形的变化,营造出了趣味性,同时也在警示人们过度开垦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整个区域的布局是抽象了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像一片叶子一样的外形,用正方形的元素进行设计。我用了许多不同的元素,像水体、草地、廊架等等将地上和河槽联系在了一起。同样的结构,方格状的紧凑感贯穿整个区域。地上部分的主空间和河槽部分的主要景观节点相互对应,互为对景。地面层上所有的草坪都高于地面,露出裸露的土壤,提醒人们耕种的辛苦。个别小空间里面的白沙铺地或是砂石的树池,是在提示人们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河槽部分,将水体引入规则的河道,并在河道两岸设计观景平台,增强趣味性和体验感。在场地的东南部,利用水作为视线吸引点引导人们进入河槽部分,同时增强了河槽和地面层的联系,打破了由防洪堤坝形成的空间隔离和划分,使上下两部分的地块联系在了一起。6.3生态游览区工业文明虽然著名,但是带来的资源上的消耗,对环境的破坏都是有目共睹的。农业文明虽然持久,但是对土地的过度利用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在警示了人们存在的问题以后,我设计了生态区,意在提醒人们要回归自然,找到最适合我们的生活方式。在这一块区域,主要利用了自然的形态进行空间划分,灵感来源于长在树干上的苔藓形成的自然斑块。地上部分从南部的南内环桥上看,就像是一块块的苔藓长在了公园这个条带状的“树干”上面。这一区域倡导回归自然,所以硬质铺装较少,主空间里的材料都是环保材料或者废材料利用。北部有一个空间内设计了雕塑台,但是并不会放设计好的雕塑,这里的雕塑展示将会不停的变化,就像科普栏目一样,有什么新的环保材料或者废旧材料利用的新方式就会及时利用,做成雕塑,而公园只会搭出框架,剩下的就由游人完成,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感。11 河槽内设计了湿地生态系统,提示人们要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自然的板块从地面一直延伸到了河槽内,同时在防洪坝的周围,我利用地形将防洪坝的限制打破,同时形成了一个个的草坡地观景台,台下大片的湿地就是最好的景色。同时将地形延伸到了人工河,形成了生态系统的交流,也达到了视线相互渗透的作用。7.种植设计植物的选择上并没有选择银杏、香樟等名贵的难以养活的树种,而是更多地使用了乡土树种,比如侧柏、油松等等。灌木尽量选择了常绿灌木,为冬天添加一些生机,增强公园冬天的利用率。表:植物名录表序号名称拉丁学名科属名生活型1塔柏Sabinachinensis柏科圆柏属常绿乔木2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inn.)Franco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3圆柏Sabinachinensis(Linn.)Ant柏科圆柏属常绿乔木4法国梧桐PlatanusorientalisL.悬铃木科悬铃木属落叶乔木5垂柳Salixbabylonica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6旱柳hankowwillow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7紫叶李PrunuscerasiferaEhrh.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8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c.松科松属常绿乔木9长白松Pinussyluestriformis松科松属常绿乔木10油松Pinustabuliformis松科松属常绿乔木11杜松JuniperusrigidaSieb,etZucc柏科刺柏属常绿乔木12赤松PinusdensifloraSieb.etZucc.松科松属常绿乔木13女贞Ligustrumlucidum木犀科女贞属常绿乔木14桑树MorusalbaL桑科桑属落叶乔木15黄栌Cotinuscoggygria漆树科黄栌属落叶乔木或灌木16榆树UlmuspumilaL榆科榆属落叶乔木17朴树CeltissinensisPers.榆科朴属落叶乔木18光叶榉Zelkovaserrata(Thunb.)Makino榆科榉属常绿乔木19枳椇HoveniaacerbaLindl.鼠李科枳椇属落叶乔木11 20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桦木科落叶乔木21皂荚GleditsiasinensisLam苏木科皂荚属落叶乔木或小乔木22合欢AlbiziajulibrissinDurazz.豆科合欢属落叶乔木23臭椿Ailanthusaltissima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24香椿Toonasinensis楝科香椿属落叶乔木25栾树(北栾)KoelreuteriapaniculataLaxm.无患子科落叶乔木或灌木26柿树DiospyroskakiThunb柿树科柿树属落叶乔木27胡桃JuglansregiaLinn胡桃科胡桃属落叶乔木28无花果FicuscaricaLinn桑科榕属落叶乔木或灌木29三角枫Acerbuergerianum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30领春木Eupuleapleiosperma昆栏树科领春木属落叶小乔木31槲树QuercusdentataThunb.壳斗科麻栎属落叶乔木32槲栎Quercusaliena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33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Carr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34新疆杨Populusalba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35青杨P.cathayana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36小青杨Populuspseudo-simonii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37毛山楂CrataegusmaximowicziiSchneid蔷薇科山楂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38杜梨(棠梨)PyrusbetulifoliaBge.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39石榴PunicagranatumL.石榴科落叶乔木或灌木40白梨PyrusbretschneideriRehd.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41刺槐BlackLocust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11 42黄槐CassiasurattensisBurm.f.豆科决明属半落叶乔木类43卫矛Euonymusalatus卫矛科卫矛属常绿灌木44垂丝海棠Malushalliana(Voss.)Koehne.蔷薇科苹果属落叶小乔木45金枝千头柏Platycladusorientalis‘Aurea’柏科侧柏属常绿灌木46小蜡LigustrumsinenseLour木犀科女贞属半常绿灌木47雀舌黄杨Buxusharlandii黄杨科黄杨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48夹竹桃NeriumindicumMill夹竹桃科夹竹桃属常绿大灌木49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小檗科南天竹属常绿灌木50六道木Abeliabiflora忍冬科落叶灌木51鞑靼忍冬LoniceratataricaL.忍冬科忍冬属落叶灌木52圆锥绣球HydrangeapaniculataSieb虎耳草科绣球属灌木或小乔木53大花胡颓子Elaeagnaceae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常绿直立灌木54迎春Jasminumnudiflorum木犀科茉莉花属落叶灌木55凌霄Campsisgrandiflora紫葳科凌霄属落叶藤本56爬山虎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葡萄科爬山虎属落叶藤本57紫藤Wisteriasinensis(Sims)Sweet豆科紫藤属落叶藤本58洒金球桧Sabinachinensis柏科圆柏属直立灌木59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L.千屈菜科多年生草本60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禾本科芦苇属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61香蒲TyphaorientalisPresl香蒲科香蒲属多年生落叶挺水植物62葫芦藓FunariahygrometricaHedw葫芦藓科葫芦藓属苔藓类植物9.附表:用地平衡表11 用地类型占地面积占地百分比绿地46106m232.1%水体19476m213.56%道路、铺装65479m245.59%建筑12567m28.75%总和143632m2100%致谢词:感谢我的导师,在论文完成过程中,耐心指导,给予了最大的帮助,同时也感谢其他教过我课程或者给我指导帮助的老师。最后,衷心感谢所有老师,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