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00 KB
- 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 某地双廊镇度假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概述1绪论1.1研究对象背景及意义双廊镇位于大理洱海的东北岸,属于大理国家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双廊依山傍水是观赏苍山洱海湖光山色、风花雪月的最佳观景点之一。双廊为白族村落聚集地,有着浓郁的渔村少数民族气息。(图1.1)大理的风景名胜有着其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特点,苍山洱海自然景观动静交错,古城村落民族风情浓郁,多姿多彩。以往传统的观光旅游多是在洱海西边大理古城周围,爬苍山观洱海,游览大理三塔和蝴蝶泉,而洱海东边沿岸却因没有旅游项目而长期无人问津,沿岸的村镇都保持在原始的农业状态中。近年双廊镇以度假休闲旅游为特点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其不同于传统的大理走马观花式的快节奏景点观光,而是接待着以乡村度假为目地的国内游客。游客们住下来体验这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使身心完全都放松于此,尽情享受苍洱景观带来的安宁。在西方国家,乡村旅游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世纪就有了乡村农业旅游观光的概念,建立起了农村葡萄园、果园、园艺、乡村牧场,旅游观光成为人们的生活传统,之后进一步发展到农村民间手工艺、加工业、饲养、酿造观光。随着今天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时代,乡村度假旅游日新月异,网络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加快了乡村旅游的更新发展。他们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景观规划设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天面对不断增加的游客,双廊镇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客栈建设高潮。迅速扩张的土建建设对原有的乡村格局造成了破坏,游客的现代化需求反应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日渐增加的商业活动打破了镇上的平静,传统的民风民俗受到了新文化的冲击,缺乏科学完整的景观规划策略使双廊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前景堪忧。本文通过对双廊镇景观环境和人文地理的实地考察,在研究分析双廊镇乡村旅游优势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乡村旅游开展的经验,用人居环境理论及景观规划学的专业知识,提出双廊镇乡村度假旅游科学发展的一些见解,对进一步实施合理规划、有序建设、文化传承与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作出探讨,希望双廊镇成为一个具有优美自然风光观赏、白族风俗传统、宁静湖滨观景憩息、地方特色客栈独特、文化和运动健康项目丰富的乡村度假旅游胜地。本文同时也对大理湖滨沿县和乡村的发展提供参考。1.2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国外发展概况西方国家的乡村旅游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旅游协会组织,城市居民到乡村逐渐地成为旅游传统,产生了最早的乡村农业旅游观光的概念,形成了早期的萌芽阶段的乡村旅游。基本上就是城市的人们去乡村娱乐,与乡村人在一起生活,比较自由随意。到了20世纪30年代进入工业革命时期,乡村旅游从欧洲开始传到美洲、亚洲一些发达国家,二战结束后,各国的旅游开始恢复,建立起了农村葡萄园、果园、园艺、乡村牧场等传统旅游观光产品,乡村旅游出现了大量的规则和设施,观赏和体验进入到旅游之中,许多的运动项目被引进到旅游中。之后,更加商业化和产业化,逐渐进入乡村旅游的成熟阶段,专业化的经营、土地房屋的出租经营开始,进一步发展到农村手工艺、加工业、饲养、酿造观光。今天随着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时代,乡村度假旅游日新月异,瑞士、法国以及北欧山村的滑雪旅游,法国乡村的葡萄园、花卉园,地中海的风情小镇,意大利和德国的历史古城堡等等,都成为世界级的乡村度假和观光旅游的胜地。随着的网络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网络乡村旅游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产品更为直观,形象直接生动,沟通更加便捷,为乡村旅游拓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2双廊镇现状分析2.1双廊镇概况双廊镇地处东经100°11′,北纬25°53′,位于洱海东北侧,距大理市府所在地下关60公里,距云南省会昆明市约400公里。东邻宾川鸡足山镇,南连大理市挖色乡,西临洱海湖滨与江尾乡相接,北与鹤庆接壤。双廊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聚落从南到北盘踞于洱海东岸,环湖公路穿镇东而过。2014年大丽高速全线贯通后,双廊设有公路道口。大丽高速公路与320国道构成的道路交通系统,使丽江、双廊、大理、保山和昆明形成云南省重要的旅游路线。双廊必定成为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旅游路线上的一个旅游热点。(图
2.1)双廊镇古称良甸村,明清前属宾川县,是洱海东岸的白族聚居群落,历史源远流长。境内砂牛半岛和金梭岛(南诏风情岛)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距今约有四千年的历史,证明双廊历史上是洱海文明与大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金梭岛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珍贵的陶器及冶炼用的窑炉、矿物,考古发掘的400多件重要文物被州文化馆保存,它们不仅说明了金梭岛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成为器物生产基地,而且将中华文明早期洱海地区村落的文化艺术和工艺水平展示出来。此外,在南诏风情岛曾出土的小公主墓,都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2.2双廊镇村落调研2.2.1双廊镇村落形态分析双廊镇历史范围是两曲两岛连五村,即双廊、康海、玉几岛(天生营)、大建旁、岛依旁五个自然村,历史上每村各有独立的聚会地,村与村之间有大树、植被和农田相分隔,后随着聚落的发展及人口的膨胀,村落逐渐向外围扩展,现双廊村与康海村以及天生营之间的空地已经不复存在,三村已连为一体,构成了双廊镇的主体部分。(图2.8)双廊镇乡村聚落形成受自然地形、社会经济、人口密度等因素影响。早期,因洱海水位较高,现民族文化一条街以下多为洱海水域范围,村落早期居民都建于水位线以上,村落现存的早期建筑如:李家祠、李家大院等都位于这一范围。随着人口的增加,聚落逐渐呈带状向南北扩展,依照白族传统民居的样式特点和布局形态,衍生出新的民居与巷道。之后随着洱海水位下降,民族文化一条街以下产生了新的陆地,民居又向下发展,依照聚落原有格局,形成新建民居和巷道。双廊镇的整体布局已经形成。即以一条街为主干,聚落呈组团式沿枝状巷道衍生的空间布局形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进一步增加,聚落又依托这一形态向外膨胀,居民住宅逐步向山地和水域延伸(填海建房),此时的布局特点受自然地形因素影响较大,组团和布局较早期民居相对散乱,但整体形态依旧延续了聚落早期发展的脉络。近两年由于旅游兴起,大量客栈的修建,聚落的整体发展变得支离破碎,无规划无次序的建房使得双廊镇从沿海到山麓、从北向南每个自然村都规范缺失、显得杂乱无章。现代旅游的进入使得这样一个纯朴的乡镇渔村有些不知所措,保护双廊原有村落风貌已是迫在眉睫。3乡村度假旅游概况分析.....213.1定义.......213.2乡村度假旅游现状分析.....233.3双廊镇乡村度假旅游现状分析.....233.3.1双廊镇度假旅游资源分析....243.3.2双廊镇乡村度假旅游现状问题.........25
3.4本章小结.....274双廊镇乡村度假旅游景观规划....294.1定义........294.1.1景观......294.1.2景观规划设计....294.1.3乡村度假旅游景观规划设计.......294.2双廊镇乡村度假旅游景观规划目标与规划原则........304.2.1双廊镇乡村度假旅游景观规划目标........304.2.2双廊镇景观规划设计原则....314.3双廊镇乡村度假旅游景观规划策略及方法....334.4本章小结......515双廊镇乡村度假旅游客栈设计....535.1双廊客栈现状分析.......535.2双廊客栈改造原则、策略及方法........555.3双廊代表性特色客栈案例分析.....575.4本章小结......645双廊镇乡村度假旅游客栈设计5.1双廊客栈现状分析客栈承担着度假旅游的首要功能,双廊客栈在双廊乡村度假旅游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度假旅游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是休闲、宁静、轻松,所以客人们的首要需求是居住在一间舒适温馨、安静祥和、功能齐备及有着艺术氛围的人性化居住空间中。客栈建筑空间给客人带来舒适与愉悦的程度,决定着客人整个度假旅程的质量。除此之外,双廊的每个客栈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客栈公共空间区域,如客栈的大堂小厅、园林院落、吧台茶座皆装饰得具有地域情调。加上室外阳光明媚、水天一色、白云万变的自然风光,使客人无论是迈入客栈或步出卧房,都愿意停留在这些公共空间中享受美好时光。双廊大多客栈的主人曾经是来过双廊旅游的游客,现在他们自称是新双廊人,是双廊客栈的设计者与经营者,这批新双廊人不乏建筑师、室内设计师等从事设计及艺术职业者,他们为双廊带来了新的建筑方式、材料和设计理念,带动了双廊民居建设的更新与发展。结论
随着乡村度假旅游成为越来越多地成为城市居民外出休闲的选择,其村落乡镇的地域性景观规划和客栈设计需求也随之提升。乡村度假旅游不仅是迎接游客到来,满足他们娱乐需求,而且涉及到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促进当地的文化传承,引导大众对自然生态意识和未来生活方式的取向。文章以双廊镇度假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为论点,对双廊镇现状做出分析并与乡村度假旅游理论相结合,从景观规划的角度对双廊的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保护人文景观、更新村落景观、塑造度假景观、营造自然景观、改造客栈建筑五个策略。文章得出以下结论:地域性是乡村之魂,所有的景观、建筑、空间利用都应围绕这一核心去思考。保护地域性的同时通过文化、艺术的手法去挖掘历史、民俗中的各种符号、素材,并把它们移植和嫁接到现代的生活之中,使传统得以回归、延续。乡村旅游需要一个优美、规范的乡村景观环境,在现有乡村的景观结构的框架下需要对基础薄弱的乡村道路、场地、小品、植被与公共设施等景观要素依次更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农林学论文: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 浅析城市街道空间景观规划设计
- 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探索(1)(1)的论文
- 现代化住宅景观规划设计
- 常州煤灰湖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学士毕业论文.doc
- 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 城乡一体化理念之农村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存在问题研究
-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本科学位论文.doc
- 地域文化在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之理论概述
- 寒地边境都市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 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_以朝阳市小塘镇果业观光示范园区为例.kdh
-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资质申请表
- 三元论-卡尔·斯坦尼兹在北大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的演讲
- 景观规划设计合同范本
-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复习题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带状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课程论文
- 常州煤灰湖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基于乡村景观恢复与保护的方案生态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