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50 KB
- 33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采煤作业规程编制格式样本沈阳焦煤股份有限公司×××煤矿——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施工单位:施工负责人:编制人:采煤:机电:运输: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编制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
审批意见:(打字)总工程师:年月日采煤副总机电副总通风副总地测副总生产科机电科地测科通风区安监处瓦斯科信息中心注:签字人员必须是各单位的主任工程师,无主任工程师要由具有中级职称的技术主任签字。
复审意见:(打字)总工程师:年月日采煤副总机电副总通风副总地测副总生产科机电科地测科通风区安监处瓦斯科信息中心注:签字人员必须是各单位的主任工程师,无主任工程师要由具有中级职称的技术主任签字。
目录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第二节煤层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第四节地质构造第五节水文地质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巷道布置第二节采煤工艺第三节设备布置第三章顶板控制第一节支护设计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顶板控制第四节矿压观测第四章生产系统第一节运输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测第三节排水第四节供电第五节通信照明第五章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节劳动组织第二节作业循环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六章煤质管理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顶板第三节防治水第四节爆破第五节“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第六节运输第七节机电
第八节其它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表1水平名称采区名称地面标高井下标高地面相对位置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井下位置及与四邻关系走向长度/m倾斜长度/m面积/m2第二节煤层工作面煤层情况见表2煤层情况表表2煤层编号煤层结构煤层厚度(M)煤种稳定程度煤层倾向(。)硬度(坚固性系数f)容重(t/m3)煤层倾角(。)煤层情况描述第三节煤层顶底板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见表3煤层顶底板情况表表3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特征基本顶直接顶伪顶直接底基本底(附: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第四节地质构造一、断层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见表4
断层情况表表4断层名称走向(º)倾向(º)倾角(º)性质落差(m)(叙述对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大断层的具体位置及影响程度)二、褶曲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三、其它因素对回采的影响(陷落柱、火成岩等)第五节水文地质一、含水层(顶部、底部)简介二、其它水源的分析三、涌水量1、正常涌水量:2、最大涌水量: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一、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见表5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表5瓦斯含量二氧化碳煤尘爆炸危险性煤的自燃倾向性地温危害二、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三、地质部门的建议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储量
工作面地质储量:工作面可采储量:一、工作面服务年限工作面服务年限=可采储量/月生产能力(月)第二章采煤方法简述采煤方法及其依据第一节巷道布置一、采区巷道布置概况二、工作面运输巷三、工作面回风巷四、工作面开切眼五、联络巷六、溜煤眼七、硐室及其它巷道(附: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图)第二节采煤工艺一、采煤工艺:简述采煤工艺(附:采煤机进刀方式示意图或炮眼布置三视图)二、工作面循环生产能力W=L×S×h×r×c式中:W——循环生产能力(t);L——工作面长度(m);
S——循环推进长度(m);h——采高(m);r——煤的视密度(t/m3);C——工作面回采率(%)第三节设备布置工作面设备(采煤、支护、运输设备名称、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及数量)(附: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第三章顶板控制第一节支护设计一、工作面支护设计(采用类比法进行设计)1、参考本矿井或相邻矿井同煤层矿压观测资料,填制本工作面矿压参数表见表6同煤层矿压观测选择或预计本工作面矿压参数参考表表6序号项目单位同煤层实测本面选取或预计1顶底板条件直接顶厚度m基本顶厚度m直接底厚度m2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m3初次来压来压步距m最大平均支护强度m最大平均顶底板移近量mm来压显现程度4周期来压来压步距m最大平均支护强度KN/m2最大平均顶底板移近量mm来压显现程度5平时最大平均支护强度KN/m2最大平均顶底板移近量mm
6直接顶悬顶情况m7底板容许比压MPa8直接顶类型类9基本顶级别级10巷道超前影响范围m2、单体支柱支护强度计算(1)采用经验公式计算:Pt=9.81hrk=KN/m2(2)选取“同煤层矿压观测选择或预计本工作面矿压参数参考表”中最大平均支护强度(KN/m2)3、实际支撑能力计算:Rt=KgKzKbKhKaR=KN4、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密度计算:n=Pt/Rt=根/m25、根据合理的支护密度,确定排距为m,柱距为m。6、选择合理的控顶距。(其他支护形式参照本方法计算校核)。二、选择支护材料三、乳化液泵站(一)乳化液泵选型、数量(二)乳化液泵站设置位置(三)乳化液泵站使用规定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一、正常工作时期顶板支护方式
一、正常工作时期特种支护形式二、放顶与其它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三、特殊时期的顶板控制(1)来压及停采前的顶板控制(2)过断层及破碎带的顶板控制(3)应力集中区的顶板控制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顶板控制一、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的顶板控制(一)运输巷、回风巷的超前支护(二)运输巷、回风巷的加强支护二、工作面安全出口的管理(一)支护形式(二)质量要求(三)与其它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三、支护材料的使用数量和存放管理(附: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支护平、剖面图)一、矿压观测内容二、矿压观测方法第四章生产系统第一节运输一、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一)运煤设备及装、转载方式
(一)辅助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二、移溜(转载机、破碎机等)方式三、运煤路线四、辅助运输路线(附:运输系统示意图)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一、通风系统(一)风量计算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125qk=m3/min2、按工作面温度计算:Q=60vS=m3/min3、按工作面每班工作最多人数计算:Q=4n=m3/min4按炸药使用量计算:Q=25A=m3/min5、按风速进行验算:(1)按最低风速验算,工作面的最小风量Q>15S=m3/min(2)按最高风速验算,工作面的最大风量Q<240S=m3/min6、确定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
工作面实际风量为m3/min(二)通风路线二、瓦斯防治(一)瓦斯检查(设点、次数)(二)瓦斯监测三、综合防尘系统(一)防尘管路系统(二)防尘措施(三)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措施四、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措施(一)监测系统(二)综合防灭火措施(三)防灭火要求(附:通风系统图、瓦斯抽放系统图、隔爆设施布置图、防尘系统图、注浆系统图、注氮系统图、消防管路系统图、束管监测系统图、安全监控系统(设备)布置图)第三节排水一、设备选型二、疏排水路线(附:排水系统示意图)第四节供电一、供电系统
一、电器整定计算(附:供电系统示意图)第五节通信照明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节劳动组织一、作业方式二、劳动组织见表7劳动组织图表表7一班二班三班四班合计班长合计第二节作业循环(附: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表)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8序号项目单位数据1工作面倾斜长度m2工作面走向长度m3采高m4煤层生产能力t/m35循环进度m6循环产量t7月循环个数(循环率)个(%)8月进度m9日产量t10月产量t11工作面可采期月12在册人数人13出勤人数人14出勤率%15回采工效T/工16坑木定额m3/1002t17液压支柱丢失率‰18金属顶梁丢失率‰19铁鞋丢失率‰20火药定额Kg/t21乳化液消耗Kg/1002t22采煤截齿消耗个/1002t23油脂Kg/1002t24单位成本元/1002t25煤层牌号26含矸率%27灰分%28落装煤机械化程度%29其它第六章煤质管理一、煤质指标和要求二、提高煤质的措施三、提高回采率措施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顶板第三节防治水第四节爆破第五节“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第六节运输第七节机电第八节其它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一、灾害应急措施(包括紧急避险系统说明)二、自救互救方式、抢救方法三、避灾路线与紧急避险系统(附:避灾路线图)
采煤作业规程贯彻记录贯彻时间:年月日序号班次贯彻人(必须是技术人员)应贯彻人数(在册人数)实际贯彻人数补充贯彻时间1姓名(打字)本人签名盖章2345678910111213141516
采煤作业规程编制规范细则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一、工作面位置:描述采煤工作面所处的水平、采区、标高(最高、最低)、几何尺寸(走向长度、倾向长度、面积),以及在采区中的具体位置、相邻关系。二、地面相对位置:描述工面周边(含终采线)在地面的相对位置、地面标高(最高、最低)。三、回采对地面的影响:描述工作面的回采对地面设施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地面塌陷区范围、塌陷程度预计,以及对地面建筑物和其它设施的影响程度)四、描述工作面相邻的采动情况及影响范围。第二节煤层一、煤层厚度: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其变化情况。二、煤层产状: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情况。三、描述煤层稳定性、结构(夹矸)、层理、节理、硬度(f)等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四、对煤种、煤质进行描述。第三节煤层顶底板一、
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基本顶):描述煤层顶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顶板分类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顶底板分类。二、煤层底板(直接底、基本底):描述煤层底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底板分类、底板比压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三、绘制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能够反映出直接底、基本底以及不低于8倍采高的煤层顶板的岩性、厚度、间距等。第四节地质构造一、断层:描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断层产状、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二、褶曲:描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褶曲产状、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三、其他因素:描述陷落柱、火成岩等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四、按比例绘制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平面图。第五节水文地质一、含水层的分析:描述对回采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量、涌水形式、补给关系。二、其他水源的分析:描述老空水、地表水、注浆水、钻孔和构造导水等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三、为防止溃沙、溃泥、透水等事故,开采急倾斜厚煤层、特厚煤层时,还应对开采后的上部垮落层的情况进行预计、描述。四、工作面涌水量:描述采煤工作面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
一、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涌出情况,确定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等级以及相对、绝对涌出量。二、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数据,确定工作面的煤尘爆炸指数。三、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数据,确定工作面煤层的自燃倾向性;参考相邻采煤工作面煤的自燃情况,确定自燃发火期。四、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地温等情况,分析地温对回采的影响。五、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描述本采区、相邻工作面的冲击地压、应力集中区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六、叙述地质部门对工作面回采的具体建议。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一、计算工作面的地质储量,根据规定的回采率计算可采储量。二、采用下列公式之一进行工作面服务年限(以月为单位)的计算。(一)工作面服务年限=可采总长度/设计月推进长度。(二)工作面服务年限=可采储量/设计月产量。第二章采煤方法选择采煤方法,描述选择依据。第一节巷道布置一、描述采区巷道布置概况、巷道位置和设施情况。二、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
风巷、开切眼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及用途。三、描述其他巷道(联络巷、溜煤眼、硐室)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及用途。四、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需要对区段平巷、溜煤眼、行人眼、运料眼以及联络平巷等巷道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及用途进行描述。五、对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条件下采用排放瓦斯的专用巷道、抽放瓦斯的专用巷道进行描述。六、按比例绘制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剖面图,能够反映出构造情况,工作面周边的巷道、工程情况。第二节采煤工艺一、简述采煤工艺。二、描述采高、循环进度等。三、描述落煤、装煤、运煤、顶板控制方式。四、采用放顶煤工艺的,应对采放比、放煤步距、放煤方式、端头顶煤回收方式、初次放顶(煤)及收尾时的放顶煤工艺等内容进行描述。五、采用分层开采工艺的,应确定分层厚度等内容。六、采用上下面同时回采(对拉、顺拉)工艺的,应明确上下面的位置关系和错距。七、采用柔性掩护支架开采急倾斜煤层的,需要明确:(一)支架的角度、结构、组成及宽度,支架垫层数、厚度及点柱等。
(二)工作面安全出口及两巷管理要求。(三)扩巷方法、扩巷支护要求。(四)支架安装和管理要求(点柱的支设角度、排列方式和密度)。(五)回棚(柱)放顶规定。(六)支架下放方式及要求。(七)落煤方式和架内爆破规定。(八)架外放煤方式。(九)支架拆除方式。八、充填开采工艺:(一)似膏体充填系统概述:1.矸石充填方式及骨料;2.充填制浆系统;(二)采空区似膏体充填工艺:1.采面充填留空高度确定依据;(1)上部被保护层不被破坏最小间距H=KMcosa式中H-----最小间距(m);K-----顶板管理系数冒落法K---10充填法K----6;M-----保护层开采厚度(留空高度)(m);a-----煤层倾角(。);(2)能保护上、下层开采最小留空高度(3)选取留空高度
2.为保证回采后达到保护要求,确定采空区充填留高。九、使用采煤机割煤,应叙述采煤机的进刀方式、进刀段长度、进刀深度,割煤方式、牵引方式、牵引速度,并绘制进刀方式示意图。如果采用人工爆破开切口时,应对有关事项进行描述。十、采用爆破落煤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进行炮眼布置设计。描述炮眼具体的布置要求,绘制炮眼布置三视图(正、俯、侧视图)。(二)填写爆破说明书。应包括工作面的采高、打眼范围,每循环炮眼的名称、编号、个数、位置、深度、角度、使用炸药、雷管的品种,装药量、装药方式、封泥长度、水炮泥个数、连线方法、起爆顺序、炮眼总长度、循环用火药、雷管数量等内容。十一、描述采煤工作面施工工艺流程。简要说明:准备、落煤、运煤、支护、回收流程。十二、用下列公式进行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的计算。W=LShrc式中:W------正规循环生产能力T;L------工作面程长度M;S------正规循环推进长度M;h------采高M;r------煤的视密度T/m3;c------工作面回采率%;第三节设备布置
一、描述工作面采煤、支护、运输设备名称、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和数量。二、采用机采工艺,应绘制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第三章顶板控制第一节支护设计一、工作面支护设计。支护设计应包括工作面、端头、运输巷和回风巷支护设备的选型、支柱密度的选择、基本支架的柱距、排距确定、柱鞋的规格尺寸等内容。二、工作面支护设计,一般采用类比法。应根据本矿井或相邻矿井同煤层矿压观测资料和经验公式进行设计。三、根据上述有关参数,结合采高等因素,选取合适的支柱并确定选用的顶梁型号。四、综采工作面支护设计,需要根据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Pt)选取液压支架,根据煤层顶底板情况进行适应性比较。五、乳化液泵站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泵站及管路选型。(二)泵站设置位置需在相关图纸上标明。(三)泵站使用规定:泵站压力调整要求、乳化液配制方式、乳化液浓度检测方式等。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一、确定工作面正常回采时顶板控制方式。描述控制方法、控顶距离、放顶要求、支柱支护
、伞檐规定、铺网要求、护顶方式及要求等。二、确定工作面正常回采时特种支护形式。三、确定各工序之间平行作业的顺序和安全距离,回柱放顶的方法,放顶区内支柱(架)、特种支护等的回撤方式。四、描述顶底板变化、地质构造、应力集中区等特殊地段以及其他因素时的顶板控制方法和要求。五、采用似膏体充填控制顶板时,需要明确充填的工艺要求、材料来源、材质要求、工序衔接等内容。六、采用放顶煤工艺或采煤工作面倾角较大时,需要描述增加支架(柱)稳定性、防止倒架(柱)的方式。七、采用人工顶板分层开采工艺时,需要描述造假顶方式、要求、材料以及在回采中防止顶板冒漏的方法等内容。八、采用放顶煤工艺时,需要对顶煤进行弱化的,应叙述顶煤弱化的措施。九、如果工作面有伪顶、复合顶板时,应确定其控制方式。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顶板控制一、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超前支护的方式、距离。二、描述端头支护方式、支护质量要求,以及与其他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三、描述安全出口的高度等。四、确定各类支护材料的正常使用数量、规格,确定各类备用支护材料的数量、规格、存放地点、管理方法。
五、绘制工作面开切眼、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支护平、剖面图,反映出工作面、超前、端头支护和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支护等情况。第四节矿压观测一、确定矿压观测内容。应包括日常支护质量动态监测、巷道变形离层观测、顶板活动规律分析等内容。二、描述矿压观测方法。说明工作面和巷道中矿压观测仪器、仪表的选型和安设位置、观测时段等。第四章生产系统第一节运输一、简述运输方式:(系统运输或是轨道运输)、如果是轨道运输则说明使用几部小绞车(绞车型号),包括无极绳绞车或单轨吊,说明最大提升能力。二、画出你单位管辖范围的运输系统图。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一、描述工作面范围内通风设施的安设位置和质量要求。二、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应按各煤矿企业制定的“通风实施细则”计算或根据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工作面的温度、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风速等因系分别进行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进行风速验算,满足要求时,该最大值即是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一)按瓦斯涌出量计算。一般情况下采用下列公式:Q=125qk高瓦斯采煤工
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应根据瓦斯抽放后的实际情况计算,具体为:Q=100qk(1-K抽放率)(二)按工作面温度计算:Q=60vSQ=60Vsk(放顶煤工作面)(三)按工作面每班工作最多人数计算:Q=4n(四)按炸药用量计算:Q=25A(五)按风速验算:1、按最低风速验算,工作面的最小风量:Q>15S2、按最高风速验算,工作面的最大风量:Q<240S三、如果工作面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需采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时,应按其中一个工作面需要的最大风量计算。四、确定通风路线,描述风流从采区进风巷经工作面到采区回风巷的路线。五、如果工作面温度超限,必须进行专门降温制冷设计。六、防治瓦斯应包括瓦斯检查和瓦斯监测:(一)明确瓦斯检查的有关规定,描述与工作面有直接关系的瓦斯检查地点的设置、每班检查次数、检查汇报签字规定,以及瓦斯超限处理、撤人和恢复生产的规定等内容。(二)明确瓦斯监测的有关规定,描述与工作面有直接关系的瓦斯监测设施(设备)的设置地点、断电瓦斯浓度、复电瓦斯浓度、断电范围,以及瓦斯报警撤人和恢复生产的规定等内容。七、采用瓦斯抽放(排放)系统时,还应说明瓦斯抽放(排放)路线。八、
确定综合防尘系统,描述防尘供水管路系统,防尘方式,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方式等内容。(一)明确防尘供水系统,应包括防尘供水管路系统设置、供水参数、防尘设施设置等内容。(二)明确防尘方式,应包括工作面综合降尘的各类方式(煤层注水、采煤机内外喷雾,架间喷雾,转载点喷雾,湿式打眼,装煤洒水,个体防护,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净化水幕和冲刷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等方式)。(三)明确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方式,包括隔爆设施的设置、水量、管理等要求。九、明确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所选用的消防管路系统及措施。(一)描述回采期间选用的综合防灭火方式(注浆、注氮、阻化剂、凝胶、均压等),并确定相关的工艺和参数。(二)确定监测系统,描述束管监测系统安设、传感器的设置地点、监测要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预报制度,以及气体超限撤人等内容。(三)明确特殊时期的防灭火要求,包括工作面临近结束、停止正常生产,以及其他意外情况下的防灭火规定。十、绘制通风系统相关图纸:通风系统图、瓦斯抽放(排放)系统图、防尘系统图、注浆系统图、注氮系统图、消防管路系统图、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布置图等图纸,可以合并绘制或分单项绘制。第三节排水一、根据工作面的最大涌水量,选择排水设备和排水系统。
二、明确排水路线。三、绘制排水系统示意图。第四节供电一、高低压供电设计简要说明,必要的动热稳定校验等;二、需用设备表;三、电缆需用表;四、继电保护整定值及灵敏度校验表(包括高开);五、设备平面布置图(注明瓦电、风电闭锁情况);六、供电系统图(包括涉及的高压部分)。第五节通信照明说明负荷情况(照明灯、电铃等)、说明选择的信号照明综合保护器的型号(容量)、选择电缆的型号(截面积、长度、最大换算长度)、综合保护器型号及最大保护范围。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节劳动组织一、描述作业方式。应根据工艺流程和劳动组织,合理安排各工序,提高工时利用率。二、描述劳动组织方式,说明劳动力配备情况,编制劳动组织表。第二节作业循环绘制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表。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填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应明确相关的安全、生产、经济等指标。第六章煤质管理一、描述煤质指标。二、叙述提高煤质的措施。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一般规定一、有针对性叙述与本工作面相关的安全制度及需要特别强调措施。二、叙述交接班进行安全检查的内容和有关规定。第二节顶板一、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的支护质量要求。二、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昌顶、煤壁片帮的处理方法措施。三、描述所用支护材料的质量要求。四、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支柱(架)初撑力的要求。五、描述工作面应采取的防倒柱措施。六、描述运输巷、回风巷加强支护的方式和要求。七、明确工作面注液枪的设置与使用要求。八、描述运输巷、回风巷支架的回撤方法和要求。九、描述回柱放顶的安全措施。十、描术其他顶板控制(如采空区放顶)安全技术措施。第三节防治水
一、描述工作面防治水工作的重点区域和需要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工作的区域。二、描述排水路线、管路发生堵塞故障下的停止作业、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人员、报告矿调度室的应急措施。三、描述工作面或其他地点有异常情况,应停止作业及采取的措施等。四、描述其他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第四节爆破一、描述爆破作业负责人的职责、分工以及相互监督的方式。二、描述爆破器材领退、使用等安全措施。三、明确严格按照炮眼布置设计要求打眼,并说明打眼前进行安全检查的内容。四、明确要使用符合规定的封泥,并坚持使用水炮泥的规定。五、描述工作面设备、支柱等防止炮崩的措施。描述爆破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制度、具体检查方法,以及严禁裸露爆破(放糊炮、明炮)和短母线爆破的具体规定。六、描述什么情况下不准爆破的具体规定。七、描述其他爆破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第五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测一、描述工作面通风路线发生进、回风不畅情况下的应急措施。二、描述工面采用的各项综合防尘措施及要求。三、
描述工作面采用的各项综合防灭火措施及要求。说明发生高温点、发现指标气体等发火征兆时的处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四、描述在注氮、注浆、洒阻化剂等防火操作时的安全措施。五、描述在工作面区域内的安全监控仪器、仪表使用、悬挂、移动的要求。六、描述其他“一通三防”、安全监控及外因火灾防治安全技术措施。第六节运输一、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中的运输设备依次启动、停止的措施和联络方式。二、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中的运输、转载设备在紧急情况下停机的措施。三、描述使用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等运输设备时的安全措施。四、描述要专人操作运输、转载、破碎设备,并禁止人员随意跨越的措施。五、描述发生大块煤(矸石)卡住运输、转载、破碎设备以及溜煤眼上口的处理方式和安全措施。六、描述辅助运输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七、描述其他运输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第七节机电
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机电安全措施。凡是《煤矿安全规程》、公司下发的《机电各工种操作规程》、《机电管理制度》上明确有的内容不要在作业规程上重复出现,需特殊着重强调的内容除外。一、描述工作面采煤机、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带式输送机、液压支架等机电设备的安装固定、使用、移动、维修时的安全技术措施。二、明确机电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实行专职制、设备维护实行岗位责任制、现场交接班制、停止送电等制度。三、描述乳化液泵站、管路等管理措施。四、描述移动变电站和乳化液泵站的移动、固定方式和安全措施。五、描述油脂管理的要求。六、描述机电设备检修时的安全措施。七、描述工作面采煤机、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带式输送机、乳化液泵及其控制设备每个单元的检修周期的要求。八、描述其他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第八节其他其他安全技术措施。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一、制定发生顶板事故,瓦斯、煤尘爆炸,火灾,水灾等的应急措施。二、确定发生灾害时的自救方式、组织抢救方法和安全撤离线。三、绘制工作面避灾路线示意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行业标准:DB44∕T 1887-2016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编制规范.pdf
-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ppt课件.ppt
- QSH1035 0792-2009 油气田地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范.pdf
-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规范.doc
- 公立医院编制规范化管理初探.pdf
- 行业标准:DB41∕T 1891-2019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规范.pdf
- DB41∕T 1891-2019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规范.pdf
- 各类试车方案编制规范.doc
- 为进一步巩固机构编制规范化管理成果.docx
- JTT1020-2016交通运输信息系统 数据字典编制规范.pdf
- 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doc
- JTT1020-2016交通运输信息系统 数据字典编制规范.pdf-2020-11-01-22-26-23-766.docx
- DB11T-787-2011-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范.docx
-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doc
-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范DB11T 787—2011.pdf
-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范DB11T 787—2011.pdf-2020-11-12-03-23-15-198.docx
- 规章制度类文件编制规范.pdf
- 平煤集团开掘作业规程编制规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