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0.86 KB
- 4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HJ/T13-1996SpecificationsforFormulatingEnvironmentalImpactStatementOfThermalPowerPlantConstructionProject为了加强火电厂建设项目的环评管理,提高环评工作及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使其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规范规定了火电厂建设项目环评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1.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全国火电厂建设项目,主要针对燃煤电厂,其它类型火电厂可以参照执行。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政府贷款的火电厂建设项目,除满足本规范要求外,还执行我国已颁布的有关规定。2引用标准HJ/T2.1~2.4-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3名词术语3.1环评“环境影响评价”的缩写。3.2大纲“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缩写。3.3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缩写。3.4火电厂燃烧固体、液体、气体化石燃料的电厂。3.5以大代小用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机组替代中、低压机组。3.6水域地面水(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下水、海水的总称。3.7干烟气不含水汽的锅炉烟气。3.8湿烟气实际烟气、锅炉排放的总烟气。3.9二次扬尘主要指煤、灰在存贮及运输过程中由于认为活动或自然因素产生的再次扬尘。3.10湿排水通过电厂凝汽器向环境水体排放,且水源高于环境水温的直流冷却水,其排水中没有其他废水掺入。3.11一般排水除湿排水、灰水以外的电厂排水。3.12复杂地形指除内陆平坦地形(如平原)之外的其他地形,包括山区、丘陵、盆地、河谷、城市、沿海或滨湖等。3.13供电煤耗扣除电厂厂用电量之后的单位发电量所需的标准煤量。4技术规定4.1评价规模评价规模均以批复的项目建议书为依据。其中对新建电厂以本期容量为主,同时对其规划容量从环保角度机型可行性分析。对扩、改建(包括“以大代小”)电厂,应按扩、改建完成后的规模进行。根据“以老代新”原则,对电厂原有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统一规划和治理。4.2评价分期4.2.1火电厂环评包括电厂建设期和运行期,以运行期为主。4.2.2扩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原则上应在前期工程竣工验收的基础上进行。4.3评价分级4.3.1环评工作应按评价工作等级要求进行。4.3.2评价工作冬季为一级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按附录A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啊按附录B并结合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大纲要求编制。工作等级为二、三级时,可以在此基础上简化。在对某一污染物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其工作深度应与其相应级别对应。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04-22批准1996-06-01实施★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Page1of47
HJ/T13-19964.3.3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的分级,原则上采用HJ/T2.3-93中的方法,其中在分级时用到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和允许排放量可以按类比方法或初步估算方法获取。4.3.4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范围原则上按HJ/T2.2-93中的方法确定。灰场评价范围一般为灰场边界外1km。煤场评价范围一般为煤场边界外500m。4.3.5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分级,原则上采用HJ/T2.3-93中的方法。4.4评价因子主要环境评价因子根据工程特点和环境特点确定,无特殊要求时按下列因子进行预测及评价。4.4.1环境空气烟气评价因子为SO2、NOX、烟尘,对蚕桑地区增加氟化物。当采用干式除尘器且效率大于98%时,烟尘对环境的影响用PM10的标准进行评价。灰场和煤场评价因子为TSP.4.4.2水体环境温排水评价因子为温升;灰水评价因子为pH、SS、F-等;其它废水评价因子为pH、SS、石油类、COD等。4.5升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有关功能区类别、评价执行的环境标准和级别,以及环保要求的书面意见,在有条件时应给出火电厂排污总量限值或所占标准的份额。4.6报告编写4.6.1批复的项目建议书中包括了电厂专用煤(油)码头、铁路专用线时,则将其纳入电厂的环评内容中,分别立项的,应视情况统一协调。4.6.2对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事故状况,根据工程和环境特点进行风险分析。4.6.3在环境敏感地区建设火电厂,一般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要求编写公众参与内容。4.6.4报告书采用的项目名称以项目建议书批文中的名称为准。4.6.5大纲和报告书的编制和印制格式按有关规定并结合本规范统一执行。5监督与实施本规范由行业主管部门与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监督与实施。★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2页共47页
HJ/T13-1996附录A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编制规定A1前言简述项目的由来、性质、规模、必要性;项目的进展情况及目前的工作阶段;任务的委托单位及评价单位;大纲编制的工作过程及工作方法。A2编制依据A2.1评价委托书。A2.2项目建议书及申报或批复文号。A2.3初步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有关资料(名称、时间)。A2.4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本项目提出的评价标准、保护目标及有关要求(文件名称及文号)。A2.5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A2.6采用规范的名称及代号。A2.7采用评价技术导则的名称及标准号。A3工程概述A3.1项目的基本组成参照表B1内容填写。A3.2现有电厂状况本部分只针对扩、改建工程。A3.2.1厂址地理位置概述A3.2.2占地概要简要描述现有电厂厂区、生活区、灰(渣)场、煤场等占地面积及与本期工程的关系。A3.2.3工程与设备概况绘制现有电厂工艺流程图(含产污点)和总平面布置图,参照表B9内容列出现有电厂主要设备及环保设施情况。A3.2.4现有燃料种类、来源、用量及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参照表B5内容填写,并说明燃料运输及贮存方式。A3.2.5水源、用水量及取排水方式参照表B6内容填写。参照表B1形式绘制水量平衡图。A3.2.6灰渣处置方式与灰场概况A3.2.7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参照表B7内容填写。A3.2.8主要环保问题从三个方面论述:一是污染物排放是否满足了排放标准;二是污染治理方案是否符合先行的技术政策,是否需要结合本期工程一同综合治理;三是公众对电厂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主要从环保部门了解)。A3.3本期工程简况A3.3.1厂址概况参照B.3.1.3.2内容编写。A3.3.2灰场状况说明电厂灰场的名称、位置、距电厂的距离和方位;灰场的特性(山谷灰场、平原灰场、海滨滩涂灰场等;贮灰方式(干灰碾压灰场、湿灰场等)。附选灰场地理位置图。A3.3.3占地概要参照表B8要求填写。A3.3.4工程与设备概况绘制本期工程工艺流程图(含的污点)、总平面布置图和厂区规划商图,参照表B9要求列出本期工程设备及环保设施情况。A3.3.5拟用燃料来源、用量及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3页共47页
HJ/T13-1996参照表B10、Bll、B12要求填写。A3.3.6水源、用水量及取排水方式A3.3.6.1水源说明电厂用水涉及到的水源种类(地面水、地下水、海水、其它)、名称和用途。并简要描述水源的位置,一般应附水源位置图。A3.3.6.2用水量简要列出用水量及取排水原则性示意图。A3.3.7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初步估算A3.3.7.1环境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及防治措施的工程设想A3.3.7.2废水排放量及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工程设想A3.3.7.3灰渣产生量及灰渣处置方式的工程设想A3.3.7.4噪声及噪声防治措施的工程设想A3.3.7.5其他(如煤码头、贮煤场等)A3.4其他(简述)A3.4.1供热A3.4.2灰渣综合利用工程特点及主要环保问题(包括建设期)A4区域环境特征及环境保护目标A4.1自然条件及人文景观概述A4.1.1厂址地区地形特征对电厂所在区域(15km范围内)的地形特征进行归类(山区、丘陵、城市、平原、盆地、滨湖、沿海等)附评价区域地形图。说明有无影响电厂建设的特殊地形、地貌(如采空区、崩塌、滑波、泥石流、冻土等)。A4.1.2灰场状况说明灰场地形、地貌、生态特征。A4.1.3陆地水文状况描述电厂地区所属的水系或海域。说明电厂地区河流、水库的名称及与该水系的关系(支流或主流)。附水系图。标明厂址在水系图上的位置。描述灰场库区水文特征。A4.1.4地下水状况主要描述受灰场影响的地下水简要状况。A4.1.5海洋水文状况A4.1.6气候特征描述当地气候气象特征A4.1.7人文景观A4.2社会经济概况A4.3厂址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污染源简况A4.4环境质量现状A4.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A4.4.2水体环境质量现状A4.4.3噪声环境质量现状。A4.5环境保护对象及敏感目标A4.6区域环境功能划分及区域环保规划概况A4.6.1区域环境功能划分及评价标准A4.6.1.1环境空气A4.6.1.2水体环境A4.6.1.3噪声环境A4.6.1.4其它★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4页共47页
HJ/T13-1996A4.6.2区域环保规划概况应包括当地的环保要求,如总量控制等。A4.7当地环境特点及主要环保问题根据环保部门意见及有关文件编写。A5评价指导思想及总体构想A5.1评价指导思想以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为原则,概括性提出本工程的评价重点、范围及方法,资料获取的方式以及论证项目环保可行性和优化治理方案的原则。A5.2评价总体构想用方框图表示。A6评价方案A6.1评价工作等级说明评价工作等级及确定等级的过程、方法。A6.1.1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A6.1.2水体评价工作等级A6.2评价范围及污染因子A6.2.1环境空气A6.2.1.1评价范围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环境空气评价范围。灰场和煤场评价范围按4.3.4的原则并结合项目特点确定。A6.2.1.2评价因子根据4.1.1的原则并结合项目特点确定。A6.2.2水体包括受纳电厂排水的所有水域及灰场周围地下成A6.2.2.1评价范围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地面水评价范围,其它水域根据县体情况确定。A6.2.2.2根据4.4.2的原则并结合项目特点确定。A6.2.3包括厂界噪声和环境噪声。厂界噪声评价范围为厂界外1m。A6.2.4其它A6.3评价方案本部分所列内容的具体工作在报告书阶段完成,此处只列出工作大纲。A6.3.1厂址地区环境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评价区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等。A6.3.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A6.3.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1)环境空气污染源调查1)调查范围一般不超过评价范围。2)调查内容参照B4.5.1.2(2)环境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历史资料情况收集评价范围内各例行环境空气环境监测点的近三年监测资料,以及当地环保部门的环境公报(告)、年鉴等公布的数据。2)现状监测a.监测点布设★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5页共47页
HJ/T13-1996参照B.4.5.2.2(1)b.监测项目参照B4.5.2.2(2)c.监测时间及频率参照B4.5.2.2(3)d.监测及分析方法参照B4.5.2.2(4)(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根据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与评价标准直接比较的方法(单因子法),对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评价。A6.3.2.2水体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水污染源调查1)调查范围电厂所有排水涉及到的环境水域。2)调查内容根据评价水域内重要工业废、污水排放单位名称、排放口位置、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及排放浓度。(2)水温分布现状只对有温排水排放的水域而设。收集年平均、月平均、日平均水温及水温的年变化、月变化、日变化等资料。当评价水体同时受纳现有与扩、改建电厂温排水时,应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不足部分做适当现场监测。1)监测时间及频率2)监测范围及观测点布置在电厂排水口上下游,按水体的大小和功能确定调查范围和布置监测点。绘制监测布点图。3)监测方法说明水温同步观测的方法和使用的仪器。(3)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应尽量利用现有资料。当无资料或现有资料不足时进行现场监测。1)历史资料情况说明有无历史资料,资料来源等。2)现状监测a.监测点布没说明布点原则。绘制监测布点位置图,目中应标明每个监测所面和监测点的监测内容.b.监测项目参照B4.6.3.2(2)c.监测时间及频率。d.监测及分析方法参照B4.6.3.2(4)(4)水体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与评价标准直接比较的方法(单因子法),对评价范围内的水体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A6.3.2.3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噪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点布没说明布点原则,绘制监测布点位置图。2)监测时间及频率3)监测仪器及方法★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6页共47页
HJ/T13-1996参照B4.9.3(2)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噪声现状的监测统计结果,采用与评价标准直接比较的方法(单因子法),对评价范围内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A6.3.2.4其它(如水生生物等)参照B4.7,B4.8A6.3.3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A6.3.3.1环境空气(1)污染气象特征调查1)地面气象历史资料a.按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计算要求收集有关资料。b.收集当地气象台(站)近1年逐日、逐时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地面气象要素应包括风向、风速、气温、云量(低云量/总云量)、湿度、蒸发量及降水量等。附气象台(站)位置图(可在厂址地理位置图上标明)。2)地面气象临时观测当气象台(站)在评价区外,或与厂址处地理条件不一致时,且需要进行地面气象临时观测时,说明观测点布设原则,观测仪器及方法,观测时间、频率。3)大气边界层污染气象特征调查原则上按HJ/T2.2-93中的方法确定。说明观测点布设原则,观测仪器及方法,观测时间、频率。绘制观测布点图。(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1)允许SO2排放量与烟尘、NOx允许排放浓度说明计算依据、计算方法、参数选取原则及计算结果分析方法。2)地面浓度预测说明预测方法、模式、参数的选取原则,如果采用导则中规定的方法,只注明导则编号。说明评价因子的评价方法。A6.3.3.2水体(1)温排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说明预测内容、方法、模式、参数的选取原则。(2)一般排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说明预测内容、方法、模式、参数的选取原则。(3)灰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说明预测内容、方法、模式、参数的选取原则。A6.3.3.3噪声说明预测模式及评价方法。A6.3.3.4固体废弃物及煤尘说明预测模式及评价方法。A6.3.3.5其他A6.3.4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A7主要评价资料的获取方法A7.1资料获取方式列表说明需进行的工作和需取得的数据资料;已进行的工作或已有的基础资料、数据;本评价实际要进行的工作及要取得的数据资料。A7.2资料来源计划列出资料来源计划(包括收资与实测)一览表。A8工作进度及初步分工一览表A9提交工作成果内容A10经费概算★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7页共47页
HJ/T13-1996列出评价收费项目及所需经费概算。A11附件A11.1项目建议书的有关批文或上报文件A11.2环保部门有关本工程的文件A11.3煤源、煤质的有关文件(或意向性文件)A11.4与本工程环保有关的其他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A11.5其他A11.6拟选用的主要参考资料名称及来源★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8页共47页
HJ/T13-1996附录B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规范B1前言简述项目的由来、性质、规模、建设意义;委托单位、评价单位、评价协作单位及分工情况;工程进展情况及目前的工作阶段,评价指导思想等。B2编制依据B2.1项目名称、规模及基本构成项目名称、规模及基本构成表按表B1要求填写。表B1项目基本构成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或业主)项目单机容量及台数总容量规模(MW)现有电厂本期全厂配套工程1.扩建工程应注明老厂的容量,机组台数备注2.若明确了规划容量则在备注中说明3.供热电厂应注明供热能力B2.2评价依据B2.2.1采用规范的名称及标准号。B2.2.2采用评价技术导则的名称及标准号。B2.2.3建议书及批复文号。B2.2.4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可行性研究阶段有关工程设计资料名称和编制单位。B2.2.5环保部门对本工程的有关文件。B2.2.6环境影响评价大纲。B2.2.7国家环保局对评价大纲的批文及文号。如委托省级环保局审批,应列出国家环保局的委托文件名称及文号。B2.3环境敏感区域和保护目标主要根据环保部门的文件和环评大纲中的规定,从大气、水体、声学、生态等环境要素,及国家或地区、人文遗迹等方面考虑。B2.4评价范围、评价标准及评价因子B2.4.1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及标准环境空气评价范围按批复的大纲内容编写,并用图表示。环境空气评价范围按表B2要求填写。表B2大气评价标准功能区标准名备标准级别内容划分称注环境空SO2PM10TSPNOx3333气质量mg/mmg/mmg/mmg/m标准1小时平均(标准日平均号)年平均★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9页共47页
HJ/T13-1996(取值时允许占标准值份额℅间)SO2烟尘NOx其它内容允许排放允许排放量允许排放允许排放排放标准浓度33t/h浓度mg/m浓度mg/m3mg/m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名称(标准号)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名称(标准号)注:份额值由地方环保部门或国家环保局批复的大纲确定;所有浓度均指标准状态。1)指干烟气标态时的数值。B2.4.2水体评价范围及标准水体评价范围及标准按表B3要求填写,其中评价范围按批复的大纲编写。表B3水体评价范围及标准电厂各排水口名执行的环境质量执行的排放标准受纳水域评价范围称标准与级别与级别B2.4.3噪声评价范围及标准噪声评价范围及标准按表B4要求填写。表B4噪声评价范围及标准功能区名称评价范围执行的标准和级别厂界噪声厂界外1mB2.4.4其它有关农作物、敏感植物等的标准(或参考标准)。B3电厂概况及工程分析B3.1电厂建设计划B3.1.1厂址选择的理由从燃料、水源、占地、运输、灰场、环保等方面进行简要描述。每个方面用一句话概括即可。如果工程上有多厂址方案的比较,应说明推荐厂址的主要理由。B3.1.2现有电厂概况本部分针对扩、改建工程而设。B3.1.2.1厂址地理位置概述B3.1.2.2占地概要简要描述现有电厂厂区、生活区、灰(渣)场、煤场等占地面积及与本期工程的关系。B3.1设备概况现有电厂主要设备及环保设施概况参照表B9填写。B3.1.2.4燃料、水源情况(1)燃料情况现有电厂燃料情况按表B5要求填写。表B5现有电厂燃料情况一览表耗煤量供电煤耗烟囱燃料来机组号配比℅G(标煤)4号源t/ht/d10t/a(kw,h)★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10页共47页
HJ/T13-1996煤质说明注:(年运行小时数)燃煤质量情况按按表B11要求填写。(2)水源情况现有电厂用水情况参照表B6填写。表B6现有电厂用水情况一览表水源种水源名循环用水量补充水量用途单位类称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3冷却水m/s工业用水T/h冲灰水T/h生活用水T/d⋯3耗水指标m(s,GW)注:1)水源种类指地表水、地下水、海水等32)冷却水为直流冷却时单位采用m/s人;若为循环冷却采用t/h。绘制现有电厂水量平衡图。绘制方法及内容参照图BI(见16页)全厂水量平衡图。B3.1.2.5现有电厂工程与环保概况绘制现有电厂工艺流程图。流程图应围绕电厂主要污染物产生、流转、治理、排放的过程进行绘制。图中应包括燃烧系统(包括除灰系统);汽水系统(包括循环水系统)和发送电系统。图中应反映出设备表中的主要设备和环保设施。工艺流程图幅面一般为210mm×297mm,或420mm×297mm。绘制电厂平面布置图。应重点画出电厂主要设备和构筑物,并特别注意画出报告书中提出的主要污染治理设施。图中应标明比例尺、方向,并列出主要设备和构筑物一览表。平面布置图幅面一般为420mm×297mm。现有电厂污染物排放情况参照表B7填写。B3.1.2.6现有电厂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参照A3.2.8。B3.1.3本期工程基本情况B3.1.3.1厂址所在行政区明确厂址所在的省、县、乡、村,明确所属地区的类别(城市、农村或丘陵等)。表B7现有电厂污染物排放情况处理方达标情项目单位数量式况(机组(烟囱排放量t/hSO23号)号)排放浓度mg/m(机组(烟囱排放量t/hNOX3大气污号)号)排放浓度mg/m染物烟尘排放量t/h(除尘(机组(烟囱3器出号)号)排放浓度mg/m口)水污染酸碱废水排放量物含油废水排放量输煤系统冲洗水排放量锅炉酸洗废水排放量生活污水排放量★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11页共47页
HJ/T13-1996冲灰水排放量其它灰渣排放量主要设备噪声厂界噪声注:1)机组号和烟囱号可根据具体情况编排,但内容不宜删减。2)若现有电厂噪声超标,则分项列出超标的主要设备。3)指干烟气标态时的数值。B3.1.3.2厂址地理位置概要简要描述地理位置概要,并附厂址地理位置图。厂址地理位置国应做到清晰地标明电厂位置、灰场位置及主要的环境敏感目标。图中应标明比例尺、指北针和风玫瑰图。厂址地理位置图比例尺一般规定为1:50000,幅面一般为420mm×297mm。在厂址地理位置图的幅面内,应用110mm×110mm的幅面绘出以电厂为中心,比例尺为1:5000000的简要地理位置图。B3.1.3.3灰场概况说明电厂灰场的名称、位置、距电厂的距离和方位;灰场的性质(山谷灰场、平原灰场、海滨滩涂灰场等);贮灰方式(碾压灰场、湿灰场等)。B3.1.3.4占地概要本期工程占地情况参照表B8填写。表B8占地概要表2名称占地面积hm土地功能备注厂区生活区灰场专用铁路其它注:1)土地功能按土地部门的划分填写。当厂址和灰场为多方案时应增加表8栏数。B3.1.3.5设备概况电厂主要设备及环保设施参照表B9填写。表B9主要设备及环保设施概况表新机组现有机组项目单位机组号⋯机组号⋯出力及开出力始运行时时间间种类锅炉蒸发量种类汽机出力种类发电机容量烟烟气种类气脱硫脱硫量治装置理烟气种类★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12页共47页
HJ/T13-1996设除尘效率备装置型式烟囱高度出口内径NOx方式控制效果措施⋯续表单位新机组现有机组项目机组号⋯机组号⋯冷却水方式排水处理种类方式处理量灰渣处理种类方式处理量灰渣综合种类利用设备用量注:表B9可根据工程情况做适当调整。绘制电厂工艺流程图和电厂平面布置图。参照B3.1.2.5。利用外资项目有要求时应附电厂鸟瞰图,内资项目根据大纲评审确定。该图以彩色为好,并特别注明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鸟瞰图幅面一般为420mm×297mm。B3.1.4燃料、水源B3.1.4.1燃料燃料情况按表B10要求填写,并说明燃料运输及贮存方式。表B10燃料种类、来源、配比表设计燃料校核燃料(1)(2)种类来源配比%种类来源配比%注:1)种类指燃油、燃煤、燃气等燃料类别。2)来源指燃料的产地,如晋北、神本等,一般应具体到矿。燃料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按表B11要求填写。表B11燃料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表(1)项目符号单位设计值校核值工收到基水分M%业收到基灰分A%分干燥基挥发分V%析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Kj/kg碳C%元氢H%素氧O%分氮N%析全硫S%注:1)若需对氯化物进行预测应列出煤的氯含量,其单位为mg/kg★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13页共47页
HJ/T13-1996若为混煤则应列出混煤的配比数值.燃料消耗情况按表B12要求填写。表B12燃料消耗表本期工程项目单位(规模)设计煤种校核煤种小时耗煤量t/h设计煤种校核煤种日耗煤量t/d4年耗煤量10t/a供电煤耗G(标煤)/(kw.h)年运行小时数hB3.1.4.2水源(1)用水的种类电厂用水涉及到的水源种类(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其它,如利用处理后的城市废水)、名称、用途(2)水源的位置及基本情况简要描述水源的位置、基本功能,一般应附水源位置图。(3)用水量用水量参照表B13填写。表B13用水量表循环用水量补充用水项目单位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3冷却水m/s工业用水t/h灰水t/h生活用水t/d⋯3耗水指标m(a.GW)3注:1)冷却水为直流冷却时单位采用m/s;若为循环冷却采用t/h。(4)水量平衡图水量平衡图系全厂(包括本期和现有电厂)总的水量平衡,主要说明来水、耗水、排水的量及相互间的基本关系。其中耗水一般分四部分:冷却水,工业用水,冲灰水和生活用水,全厂水量平衡图参照图B1型式绘制。★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14页共47页
HJ/T13-1996风吹损失蒸发损失冷却水排放受纳水体名称(循环)消耗量水源名称工业用水排放受纳水体名称消耗量(排污)冲灰水排放受纳水体名称(循环)水源名称受纳水体名称生活用水生活污水图B1全厂水量平衡图(示意)注:本图为示意性水量平衡图,应根据实际情况绘制;在每条流程线上都应表明水量最大值和平均值,并注明水量的单位;对图进行必要的说明,其中包括外排口数量、名称、位置及排水量。B3.1.5工程环保概况B3.1.5.1排烟状况电厂排烟状况按表B14要求填写。表B14电厂排烟状况一览表项目符号单位机组号合计烟囱方式简要描述烟囱组合形式烟囱几何高度m出口内径m(1)3干烟气量m/s(1)3漫烟气量m/s烟气排放标准烟气含氧量%空气过剩系数烟气温度℃烟囱出口参数排烟速度m/s(2)3排烟速度Mg/mSO2大气排放量t/h(2)3污染排放浓度Mg/mNOX物排排放量t/h(2)3放状烟囱(除尘排放浓度CAMg/m况器出口)排放量MAt/h⋯⋯★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15页共47页
HJ/T13-1996注:表B14中数据,以锅炉连续最大出力工况计算。若计算氟化物排放量时,可以参考通过审查的电厂报告书中的方法。1)标准状况的数值。2)干烟气标态时的数值.B3.1.5.2温排水排放(1)冷却水取排水方式用文字描述冷却方式(循环冷却或直流冷却),取、排水口位置(与电厂的相对位置),垂直取水范围,取水流速和取水量、排水量。排水管及排水渠的基本情况(长度,流经地等),排入水体的方式(表层、深层),排水流速。(2)设计水温上升值电厂冷却水设计工况参照B15填写。表B15冷却水设计工况一览表项目单位机组号⋯⋯总计冷却水使用夏季3m/s量冬季设计水温上升值℃(3)加氯情况冷却水加氯情况参照表B16填写。表B16加氯情况一览表(1)名称方式加氯量游离性余氯其他药剂注:1)指加氯、电解氯或其它方法2)指连续加氯或间断加氯。3)游离性余氯量指冷却水排入水体的余氯浓度。B3.1.5.3一般废水排放本工程一般废水排放情况参照表B17填写。表B17本期工程一般废水排放情况一览表序号废水项目排放方式排放量主要污染因子处理方式去向1酸碱废水PH、SS等2含油废水石油类、SS等3输煤系统冲洗水SS等4锅炉酸洗废水PH、SS等5冷却塔排污水盐类等6生活污水SS、BOD、COD等7厂区雨水SS等8B3.1.5.4灰水排放(1)灰水比及灰水排放量湿式除灰渣采用不同系统(如灰渣沟输送系统、灰渣混除系统、灰渣分除系统或浓缩池浓浆除灰系统等)的灰水比和灰水排放量按表B18要求填写。表B18灰水比及灰水排放量灰水排放量回收率系统方式灰水比t/h%注:灰水比为重量比。(2)灰场水量平衡绘制灰场水量平衡图。★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16页共47页
HJ/T13-1996(3)外排灰水水质及排放方式外排灰水水质及排放方式参照表B19填写。表B19外排灰水质及排放方式项目单位出口浓度排放方式及去向PH值悬浮物Mg/L氟化物Mg/L⋯(4)雨季及洪水期间灰水排放情况B3.1.5.5固体废弃物(1)灰渣量及处置方式灰渣量及处置方式按表B20要求填写。表B20灰渣量及处置方法排渣量排灰量煤种t/dt/at/dt/a规模设计煤种MW校核煤种(1)输送方式(2)输送及处置贮存方式方式综合利用方式注:l)指水力输送、汽车运输、皮带运输、船舶运输等。2)指湿灰场、碾压灰场。绘制灰渣处理系统图,用方框图表示。(2)粉煤灰的成分粉煤灰的成分参照表B21填写。表B21粉煤灰成分数据来源:项目符号数值%三氧化二铝AL2O3三氧化二铁Fe2O3二氧化硅SiO2三氧化硫SO3二氧化钛TiO2氧化镁MgO氧化钙CaO氧化钠Na2O氧化钾K2O其他B3.1.5.6噪声电厂主要设备噪声参照表B22填写。表B22主要设备噪声dB(A)设备名称台数噪声值锅炉对空排汽汽轮发电机组磨煤机★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17页共47页
HJ/T13-1996引风机送风机输煤栈桥转运站…冷却水塔B3.1.6污染物总量变化情况本部分只针对改、扩建电厂。改、扩建电厂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按表B23要求填写。表B23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一览表1)项目单位现有机组括改后增减值增减情况℅规模MW3燃煤量10t/a3耗水指标M(s,GW)t/hSO2排放量410t/at/h烟尘排放量3烟尘排放浓度Mg/m⋯生活污水排放t/h4量10t/a工业废水排放t/h4量10t/at/h灰场排水量410t/at/h灰渣排放量410t/a⋯注:1)增减值一栏数值前用“+”、“一”号分别表示增减.2)干烟气标态时的数值。B3.2建设计划B3.2.1建设期内容及进度电厂建设进度计划参照表B24形式绘制。表B24建设进度计划一览表建设年度××××年××××年⋯⋯年度月份369123691236912建设项目五通一平及施工准备烟囱冷却水塔厂外除灰系统B3.2.2施工方法及规模列出主要的土石方工程,树木采伐,植被剥离,建筑材料开采,材料运输,灰场筑坝、防渗、施工场地平面布置规划等。主要利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资料,进行简要描述。B3.3其它与电厂相关的开发计划★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18页共47页
HJ/T13-1996B3.3.1集中供热计划B3.3.1.1供热需求B3.3.1.2供热能力、供热管线长度(供热距离)、供热区域及面积B3.3.1.3电厂供热的经济、环境分析B3.3.1.4热网规划的主管部门及热网设计单位B3.3.2灰渣综合利用计划简要说明有关部门对灰渣综合利用计划情况,以及有关意向性协议书。B3.3.3地区的其它开发计划摘录项目建议书及可研报告中的内容,主要指由于建设电厂所引起的本地区的其它开发计划。B4受拟建项目影响地区区域环愧状况B4.1地形B4.1.1厂址地区地形特征对评价区域的地形特征进行归类(如山区、丘陵、城市、平原、盆地、滨湖、沿海等)。收集或绘制该区域的地形分类图,标明地形特征、厂址位置、交通干线、主要河流、水域、城镇、村屯、厂矿企业、自然和人文景物等,并注明图例和比例尺(1:50000~1:100000)。对区域地形分类图作简要描述,包括区域和厂区的植被状况、厂址海拔标高等。地形分类图幅面一般为420mm×297mm。说明给电厂建设可能带来影响的特殊地形、地貌(如采空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冻土等)。电厂所在区域有无湿地,如有则进行描述,说明其面积、环境功能等,并在地形分类图上注明。B4.1.2灰场状况说明灰场地形、地貌、生态特征,目前灰场土地使用状况,灰场分期建设及其占地面积,征地范围内有无搬迁、砍树,以及灰场保护的主要目标和对象。附灰场地形图。灰场地形图幅面一般为420mm×297mm。B4.2陆地水文状况B4.2.1陆地水文一般状况B4.2.1.1主要水系情况简要描述电厂地区所属的水系或海域。说明电厂地区河流、水库的名称及与该水系的关系(支流或主流)。附水系图,标明厂址在水系图上的位置。B4.2.1.2电厂涉及的主要水源的状况根据项目特点及受纳废水的水域功能,在下述项目中选择有关内容进行描述。(1)河流水文状况1)河流形态特征平均长度、弯曲半径、河宽、水深坡降、糙率等;丰水期的分流、漫滩,枯水期的浅滩、沙洲分布等。2)水文变化规律水位、流速、流量变化,丰、平、枯水期的划分,各期水位、流量特征值、含沙量及断流情况水文顶托现象等,流域面积。3)水温变化针对受纳温排水的水域。河流水温的年、季、月变化规律及结冰、封冻、解冻情况。(2)河口水文状况主要针对受纳温排水的水域。除一般河流常规调查内容外,需增补潮汐类型,感潮河段范围,涨潮、落潮、平潮时的水位、水深、坡降、流速、流向等。(3)湖泊(水库)水文状况主要针对受纳温排水的水域。1)形态特征形状、面积、水深与水量的关系、水深与面积的关系等。2)水文变化丰、平、枯水期的划分,各时期平均蒸发量和年季变化,死水位和库容,泥沙淤积流入流出量,停留时间,★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19页共47页
HJ/T13-1996水量调度,放水规律及湖流、环流的流向、流速等。(4)水的利用情况1)用途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景观娱乐用水等。2)使用及利用的区域(5)水生生物指受电厂温排水影响水域中的水生生物。主要描述水生生物的情况、种类、产量、经济价值、生活习性、食物,是否有珍稀种类,是否对水温敏感等。B4.2.1.3灰场水文状况描述灰场库区流域面积,设计雨量等。B4.2.2地下水状况主要指受灰场影响的地下水。尽量利用已有资料进行编制。B4.2.2.1水源地地下水的开采及利用简况(1)层的岩性组成、厚度及其渗透性能。应附有关水文地质图。(2)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的流向、补给和排泄条件。B4.2.2.2受灰场影响的地下水状况尽量利用已有资料进行编制。B4.2.2.3地下水的开采及利用情况B4.3海洋水文状况B4.3.1潮位描述潮汐类型;永久性验潮站的位置;潮汐资料系列年代;各种基准面的关系。B4.3.1.1典型大、中、小潮潮位过程线根据久性验潮站实测资料分析设计潮位过程线.B4.3.1.2潮汐特征值根据永久性验潮站实测的年平均潮位、年平均高潮位、年平均低潮位、年最高潮位、年最低潮位、年平均潮差、年最大潮差、年最小潮差、涨落潮历时等资料,分析其特征值.B4.3.1.3临时测站潮位分析与海流观测同步的大、中、小潮潮位过程线。B4.3.2潮流描述潮流观测的海域范围及测站位置;观测时间、观测方法、观测结果概述;区域潮流的概况。B4.3.2.1流速及流向描述各测点对应于潮位的流速、流向过程线,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流速值或流向角度;也可以利用流玫瑰图表示.比例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定。B4.3.2.2潮流量描述评价区域内的潮流量.(1)典型大、中、小潮的潮流量(2)潮流观测时的大、中、小潮的潮流量(3)余流给出余流方向及流速,绘制余流分布图。B4.3.3波浪一般性描述波高、波向、波型、周期、海况等。B4.3.4汇入评价海域的主要河流水文概况汇入评价海域的主要河流水文概况参照表B25填写。3表B25汇入评价海域的主要河流概况m/s河流名称入海径流量洪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20页共47页
HJ/T13-1996B4.4气象B4.4.1地面气象历史资料B4.4.1.1资料来源说明资料来源,并附气象台(站)位置图(可以在厂址地理位置图上标绘)。B4.4.1.2气候特征简述当地气候特征.B4.4.1.3地面气象要素介绍观测仪器、方法及观测频率等。(1)风向、风速简要分析地面风向、风速基本特征。各风速段风向出现频率参照表B26填写。表B26各风速段风向出现频率(XXXX年)测试单位:测试方法:测试时间:%风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合向计风速段m/s0.5~0.91.0~1.92.0~2.93.0~3.94.0~5.96.0以上注:(缺测率,静风频率)。气象台(站)各月平均风速曲线参照图B2格式绘制。风速m/s654321123456789101112月份★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21页共47页
HJ/T13-1996图B2××气象台(站)各月平均风速曲线(××××年)(示意)绘制气象台(站)全年及四季的风向玫瑰图,参照图B3格式绘制。c=%c=%c=%c=%c=%比例图B3××气象台(站)全年及四季的风向玫瑰图(××××年)(示意)(2)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量、蒸发量搜集多年资料,参照表B27填写。★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22页共47页
HJ/T13-1996表B27××气象台(站)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量、蒸发量统计表(××××~××××年)月份123456789101112年平项目均气温℃平均极端最低极端最高气压平均hPa极端最低极端最高相对湿平均度﹪降水量平均mm极端最高蒸发量平均mm极端最低(3)大气稳定度及联合频率简要介绍评价中采用的稳定度分类方法及理由(包括如何考虑电厂高架源特点,如何考虑与应用模式相结合等,必要时可以作多方案对比),说明资料来源、时间,并分析稳定度分类特征。表B28为稳定度分类统计示意表。原则上根据实际采用的分类方法列表,但当评价区域为平原地区(包括农村、城市)或项目规定要求计算年平均浓度时,此表应改为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表。表B28(××时间)稳定度分类统计1)稳定度ABCDEF百分比﹪注:1)如稳定度分类方法不同,形式可以有相应变化。B4.4.2地面气象临时观测当气象台(站)在评价区外,或与厂址处地理条件不一致时,应设置临时地面观测站。参照B4.4.1的内容对临时地面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B4.4.3边界层污染气象特征简要说明开展污染气象测试的时间、方法、布点、内容的理由。B4.4.3.1测试时间原则上按HJ/T2.2—93中的方法确定。说明测试起止年、月、日,观测时次。B4.4.3.2测试布点位置原则上按HJ/T22—93中的方法确定。绘制监测布点图,并用图例标出每个测点的测试内容。B4.4.3.3测试内容及使用仪器测试内容及使用仪器参照表B29填写.表B29测试内容及使用仪器项目测试方法使用仪器备注类别大气边界层风向风速温度湍流及扩散参数★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23页共47页
HJ/T13-1996气流轨迹其它地面风向风速温度气压湿度其它注:1)使用仪器指仪器的型号、精度等。B4.4.3.4测试期间的天气形势根据大纲评审确定是否需要做天气形势分析。如果需要进行则分析整个测试期间天气形势,绘制地面及850hPa天气图(高原地区附700hPa或500hPa天气图)。每个测试期间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1~2天,缩小后参照图B4形式附在报告书中。地面形势地面形势地面形势×月×日×时×月×日×时×月×日×时地面形势地面形势地面形势×月×日×时×月×日×时×月×日×时地面形势地面形势地面形势×月×日×时×月×日×时×月×日×时地面形势地面形势地面形势×月×日×时×月×日×时×月×日×时图B4测试期间天气形势图(示意)B4.4.3.5其它资料当引用当地或附近其它污染气象测试资料或气象探空资料时,应对资料来源、时间、测点、测试内容及与建场地区的地形差异加以描述。B4.4.3.6测试结果(1)风向说明各高度风向的基本特征,风向随高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并参照表B30和图B5加以说明。如处于复杂地形条件下,应对风向变化的特殊规律加以描述。★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24页共47页
HJ/T13-1996表B30复杂地形条件下各高度风向频率测试单位:测试时间。测试方法:﹪风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向风速段m/s地面100等间距100m考虑1500★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25页共47页
HJ/T13-1996测试单位:测试时间测试方法:﹪地面100m100m300m500m700m1000m1500m比例图B5各高度风向频率玫瑰图(示意)注:图B5为示意图,应按各测试季节及年份分别绘制。(2)风速说明边界层风速时空变化,主要分布规律等。平均风速时空变化参照表B31填写。★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26页共47页
HJ/T13-1996表B31平均风速时空变化测试单位:测试时间测试方法:﹪测试时间高度m地面100等间距100m考虑1500采用P指数法(或称幂指数法)计算平均风速廓线。列出有关公式,说明参数及计算方法,适用范围等。平均风速廓线P指数参照表B32填写。表B32平均风速廓线P指数稳定度ABCDEFP指数各高度各风这段出现频率参照表B33填写。表B33各高度各风速段出现频率(×季)﹪高度风速m/sm0~0.91~2.93~5.96~7.98~9.9﹥10地面10020030050070010001500分析风速在各高度的出现频率。重点分析静风、小风频率随高度的变化。如静小风出现频率较高时,应考虑静风(小风)出现时间、出现条件等,应有明确结论。绘制各高度平均风速玫瑰图,绘制方法参见图B5。风向、风速可以在同一张图上用不同线型表示,也可用另一张图分别表示。(3)低空流场分析分析当地边界层流场特征。对于复杂地形条件的流场分析应根据下垫面特性,结合背景天气状况,分析当地低空流场的主要特点(如山谷风、海陆风、过山气流、城市热岛效应等)。应充分利用现场测试资料、天气资料加以分析。必要时,应做边界层风场的数值模拟。对于平原地区流场分析可以相对简化。(4)气温分析当地边界层温度结构,如温度的时空变化等。平均温度时空变化参照表B34填写。★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27页共47页
HJ/T13-1996表B34平均温度时空变化(示意)测试单位:测试方法:时间:℃测试时间平均高度m地面100等间距100m考虑1500(5)逆温分析逆温出现类型、强度、出现频率等特征,对可能引起污染浓度增加的逆温特性加以分析和描述,逆温特性参照表B35填写。表B35逆温特性测试单位:测试方法:测试时间:高度m平均﹤100100~200200~300300~500﹥500(合计)逆温特性出现频率℅接地逆平均强度℃1)温/100m最大强度℃/100m出现频率℅平均强度℃低空逆/100m温最大强度℃/100m平均厚度m注:1)接地逆温高度栏指顶高;低空逆温高度栏指底高。2)平均(合计)一栏中,出现频率填“合计”值,其他项目填平均值。(6)混合层说明混合层判别方法(实测或计算),分析混合层特征、出现频率等。各稳定度平均及最大混合层高度参照表B36填写。★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28页共47页
HJ/T13-1996表B36各稳定度平均及最大混合层高度(示意)测试单位:测试方法:测试时间:m稳定度类混合层高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年别度平均值不稳定最大值平均值中性最大值注:当测试时间不足四季时,表B36可以简化。(7)大气扩散参数说明大气扩散参数获取的方法及理由,如选取现有的扩散参数,应结合高架源排放扩散特征论证可行性。如采用实测方法,要描述测试手段、资料获取情况,简述计算方法、计算结果。扩散参数应用表及图示出。(8)资料代表性分析简要分析测试期的各类资料代表性;地面资料与低空资料相关性分析;结论。B4.5环境空气现状B4.5.1环境空气污染源调查B4.5.1.1调查范围一般不超过评价范围。B4.5.1.2绘制主要污染源分布图。B4.5.1.2调查内容及成果调查拟建电厂周围污染源排放状况。主要以环保部门颁布或发行的环境公报、年鉴、报表等资料为依据,调查主要污染源的类型和能耗,统计SO2、NOx、烟尘(粉尘)或其它有害物质排放量。若拟建电厂为热电厂,还应调查今后因集中供热而取代(削减)的污染源排放状况。B4.5.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B4.5.2.1历史资料情况若无历史资料,此部分可以不写。(1)资料来源简要说明资料来源状况。(2)调查成果收集评价范围内各例行环境空气监测点的近1~3年监测资料,以及当地环保部门的环境公报(告)、年鉴等公布的数据,统计分析当地大气中SO2、NOx、TSP等的1小时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浓度的历史状况和变化趋势。B4.5.2.2现状监测(1)监测点布设简述布点的原则,并绘制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布点图(比例为1:50000或1:100000)。图中要附监测点一览表,内容包括:测点编号、点名、距源的直线距离,说明各测点的监测内容,所处的功能区。(2)监测项目SO2、NOx、TSP、PM1等。(3)监测时间及频率1)监测时间说明监测起止年、月、日。2)监测频率说明每天监测次数及每次的时间。监测、分析方法监测分析方法方法参照表B37内容填写。★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29页共47页
HJ/T13-1996表B37监测分析方法项目监测仪器采样方法分析方法最终检出限单位SO2盐酸基玫瑰苯胺比色法NOX盐酸苯乙二胺胺比色法PM10重量法TSP重量法⋯注:表B37中所列项目应与现状监测项目一致。(5)监测结果监测结果参照表B38和表B39内容填写。表B38(污染物名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小时平均浓度统计结果监测单位:监测方法:监测日期:(1)浓度范围超标率点号样本数最大超标倍数3mg/m%注:表B38中浓度保留三位小数,最大超标倍数、超标率保留一位小数。1)指标准状态时的数值。表B39(污染物名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日平均浓度统计结果监测单位:监测日期:监测方法:(1)浓度范围超标率点号有效日期最大超标倍数3mg/m%注:表B39中浓度值保留三位小数,最大超标倍数、超标率保留一位小数。1)指标准状态时的数值。如果监测是分月进行,则表B38和表B39按月列表。B4.5.3评价结论根据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与评价标准直接比较的方法(单日子法)进行评价。B4.6水质状况B4.6.1水污染源调查B4.6.1.1调查范围电厂排水涉及到的环境水域,其范围根据分级确定。B4.6.1.2调查内容调查水域评价范围内主要废污水排放口位置、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并附在污染源图。B4.6.1.3调查结果B4.6.2水温分布现状本部分仅对同时受纳现有与扩、改电厂温排水的水体而设。B4.6.2.1历史资料说明年平均、月平均、日平均水温及水温的年变化、月变化、日变化等资料的收集情况。B4.6.2.2现场补充监测(1)监测时间及频率(2)监测范围及监测点在电厂排水口上下游,按水体的大小和功能确定调查范围和布置监测点。绘制监测布点图。(3)监测方法说明水温同步观测的方法,使用的仪器及记录的内容。★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30页共47页
HJ/T13-1996(4)监测结果说明监测结果,绘制水温平面与垂向分布图,并做出一定的分析。B4.6.3水质现状应尽量利用现有资料(地方监测资料和项目监测资料),无资料或现有资料不足时进行现场监测。B4.6.3.1收资情况用图或表表示出资料来源、历年的情况,变化趋势等。B4.6.3.2监测情况(1)监测点布设绘制监测布点位置图,并标明每个监测断面和监测点的监测内容。(2)监测项目按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所列项目选择,并根据水体类型、主要污染源的主要污染因子及预测模型的要求有所侧重。主要项目有:水温、悬浮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总氮、物、石油类及有关重金属元素等。根据功能地下水按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或地下水水质标准选择。(3)监测时间及频率(4)监测分析方法采样分析方法参照表B40内容填写。表B40各监测项目的采样分析方法一览表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方法依据检出限单位(5)监测结果水质监测数据结果参照表B41格式填写。表B41水质数据结果表站号:监测单位:时间:监测项目监测数据评价标准值备注表B41所列监测项目应与表B40一致。B4.6.4水质现状评价结论根据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与评价标准直接比较的方法,对评价范围内的水体环境质量进行评价。B4.7水生生物B4.7.1水生生物调查水生生物调查只针对温排水或灰水排放涉及到的水域内具有重要水生生物资源的情况。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对不足部分作适当的实地补充调查。如该水域无重要水生生物资源,此部分可以简化。B4.7.1.1调查范围列出调查半径、调查面积并说明理由。B4.7.1.2断面和站点设置说明和断面站点的设置方法,并附图。B4.7.1.3调查时间说明调查的时段及每一时段调查的具体时间。B4.7.1.4调查内容微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游泳生物等,说明种类、生物量、初级生产力等。B4.7.2现状调查结果B4.7.2.1水生生物水生生物评价水域内出现的种类及出现量参照表B42填写。★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31页共47页
HJ/T13-1996表B42水生生物出现状况调查表调查单位:调查时间:调查水域:分类种类出现量备注微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游泳生物⋯B4.7.2.2特殊保护项目对本水域有无特别保护的鱼类、虾类等进行描述。B4.8陆生生物利用地方志或其它文献和概况性资料了解电厂地区有无重要陆生植物和陆生动物,如存在重要陆生植物和陆生动物(指有重要经济价值、生态价值、观赏价值、物种保存价值),则对其名称、特征概要、地域分布进行描述。B4.9噪声环境质量现状B4.9.1测点布设说明布点原则,并绘制噪声现状监测布点图。B4.9.2监测时间及频率B4.9.3监测仪器及方法说明监测仪器生产厂家、型号、监测方法(包括国标编号)及监测频度等。B4.9.4监测结果噪声现状监测统计结果参照表B43格式填写。表B43噪声现状监测统计结果监测单位:监测方法:监测日期:dB(A)序号测点昼间国家夜间国家序号标准标准注:天气状况:云量××/××;温度℃;气压hPa(昼间)云量××/××;温度℃;气压hPa(夜间)B4.9.5噪声现状评价结论根据噪声现状监测统计结果,采用与评价标准直接比较的方法(单因子法),对评价范围内的噪声现状进行评价。B4.10自然景观B4.10.1自然景观特征说明将会受到电厂影响的景观现状。电厂附近主要人文、自然景观的名称及概要,位置、方位及距离对于利用外资项目有特殊要求时,应附彩色照片,以表现建设前的厂址和有代表性的主要景观。B4.10.2自然保护区B4.10.2.1自然公园指国家和省级政府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风景区。对厂址区域的国家和省级政府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风景区进行说明。自然公园、自然保护区及旅游风景区概况参照表B44内容填写★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32页共47页
HJ/T13-1996表B44自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旅游风景区)概要表名称等级分布地域及总面积行政区属概要批准年月附自然公园相对电厂位置图(亦可以在厂址地理位置图上标明)。B4.10.2.2防护林指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森林、防护林、鸟兽保护区。对厂址区域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森林、防护林、鸟兽保护区进行说明。其概况参照表B45内容填写。表B45森林、防护林、鸟兽保护区概要表名称等级范围及面积林种概要批准年月附森林、防护林、鸟兽保护区相对电厂位置图(亦可以在厂址地理位置图上标明)。B4.11文华遗产及旅游资源B4.11.1文物古迹指国家级或省级的文物古迹。对厂址区域的国家级和省级的文物古迹进行说明。文物古迹概况参照表B46内容填写。贿写。表B46文物古迹表名称等级位置年代概要批准年月附文物古迹相对电厂位置图(亦可以在厂址地理位置图上标明)。B4.11.2旅游资源指地方政府部门正式行文确定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进行说明,内容包括种类名称、等级及批准年月、位置、性质、概况和目前开发、利用的状况等。B4.12其它根据大纲评审确定是否编写,也可根据项目的特点参照下述内容进行选择。B4.12.1人口和社区利用国家或地方统计年鉴,对电厂所在地(市、县、乡)的人口和社区的数量、位置、人口构成、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就业、人口推移等情况进行简要说明。B4.12.2土壤及土地利用B4.12.2.1土壤根据环评大纲的要求进行有关工作。B4.12.2.2土地利用状况利用国家或地方的统计年鉴,采取表格或图的方式,对电厂所在地(市、县、乡)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说明。土地利用情况参照表B47内容填写。表B47土地利用概况表市乡名土地总面积农田城镇村宅其他2称hm面积比例面积比例面积比例面积比例2222hm%hm%hm%hm%注:比例指分项面积除以上地总面积。B4.12.2.3土地利用规定及规划地方政府部门和地方人大确定的土地利用规定、法规名称及主要内容。地方政府部门文件确定的土地利用规划内容。B4.12.3水域利用B4.12.3.1水域名称、区域位置及种别(是否港湾)B4.12.3.2水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33页共47页
HJ/T13-1996B4.12.4当地产业活动B4.12.4.1产业结构各种产业的就业人数、主要产业门类及产品种类、产量。B4.12.4.2总产值各种产业门类的产值及总产值。B4.12.5公共设施B4.12.5.1交通设施和能源供应公路、铁路、港口、机场、航道的情况;能源、电力、供热、供气的基本情况。注意采用从各种公开发表的,或从最新的年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中获取的资料,并应注意与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致。附厂址交通图。B4.12.5.2其它当地通讯、医疗、卫生、教育、娱乐等方面发展的状况;在公共设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等。B4.12.6发展规划说明当地是否制定了发展规划,制定和批准的时间与部门,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描述,规划执行和发展的状况等。B5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B5.1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B5.1.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以设计煤种和最终推荐的污染治理方案为主进行。B5.1.1.1环境空气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及允许排放浓度(1)计算依据说明执行标准、来源。(2)计算方法列出主要公式。(3)参数的选取参照表B48内容选取参数。表B48参数选取一览表项目符号单位数值备注环境平均湿度TsK烟囱出口出地面10m处平均U风m/s风速有效烟源高度Hm过剩空气系数a除尘器出口排放控制系数P地区扩散条件指m数炉型折算系数K(4)计算结果及分析1)计算结果环境空气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及允许排放浓度参照表B49格式填写。表B49环境空气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及允许排放浓度1)数量SO2排放量SO2排放浓度烟尘排放浓度NOx排放浓度MWt/s333Mg/mMg/mMg/m实际植允许植实际植允许植实际植允许植实际植允许植`注:1)烟气标态时的数值★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34页共47页
HJ/T13-19962)计算结果分析。对SO2、烟尘、NOx等与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对改扩建工程应与老厂结合起来分析。确定除尘器效率:提出控制SO2和NOX的要求;给出结论性意见。B5.1.1.2地面浓度预测(1)预测方法根据环境特点(包括对复杂地形和特殊环境保护要求),论述采用的预测方法。1)预测模式a烟气抬升高度公式分别列出不稳定、中性、稳定与小风时的抬升公式,同时论述选择抬升公式的理由。b浓度预测模式列出一小时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预测模式,并简要论述选取模式的理由及模式的适用条件、范围。只有在平原地区和大纲审查明确提出要求时,才进行年平均浓度预测,并列出预测模式。否则可以省略。2)模式中参数的选取a排放源参数电厂烟气排放参数见表B14o如与表B14内容相同时,可以省略表的内容,只引用表名。b扩散参数列出各稳定度时的扩散参数。当对小风、静风及其它特殊气象条件进行预测时,应分别用表格表示其扩散参数。(2)预测结果1)一小时平均浓度主要针对气象条件分析最大落地浓度。1小时平均浓度预测结果按表BS。要求填写。表B501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预测结果一览表不利气预测因最大地离源距占评价所处功出现频其它象条件子面浓度离标准百能区率%说明mg/m3km分比%注:1)标准状态时的数值2)日平均浓度重点分析日均浓度的一般规律,最大地面浓度状况,及对主要关心点,敏感点的影响。日平均浓度预测结果按表B51要求填写。表B51日平均浓度预测结果一览表占标准所处功其它预测因最大地面浓离源距离方超标面日期百分比能区子度mg/m3km位积km2%日平均浓度范围注:1)指标态时的数值,下面表B53、B54相同绘制日平均浓度等值线图。可以在同一张图上用不同的线型分别表示不同污染物的日平均浓度。图中应标明电厂位置、比例尺、方向、主要道路、重点保护目标及最大浓度发生的位置、数值等。注明时间及浓度单位。每个典型日应对应一张等值线图。等值线图幅面一般为420minX297mm。参照表B52填写主要关心(敏感)点日平均浓度情况。不同污染物可以用同一张表或分别列表表示。表B52主要关心(敏感)点日平均浓度序号关心点功能描述现状浓度电厂贡献浓度范电厂日均浓度占mg/m3围mg/m3标准份额范围%★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35页共47页
HJ/T13-19963)不同方案的SO。日平均浓度预测结果分析上述预测结果都是对设计煤种和最终确定的方案进行的,此部分则要简要分析不同方案的情况。不同方案的日平均浓度预测结果按表B53要求填写。表B53不同方案的日平均浓度预测结果分析表方案内容最大植占标准的份超标面积超标频率%超标位置及额%km2功能区注:l)方案内容可以为不同的烟囱高度和组合形式(包括新、老厂)、不同的容量、不同的煤质等,根很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4)扩、改建电厂对环境影响的变化情况对扩、改建电厂还应考虑现有电厂影响、新老厂对比及最终影响。扩、改建电厂对主要关心点最大日均浓度的变化情况按表B54要求填写。表B54扩、改建电厂对主要关心点最大日均浓度的变化情况序号关心点污染物名最大日均浓度mg/m3增减1)称现有电本期扩改后%厂注:1)增减(%)一栏为扩改后与现有电厂相比,各关心点污染物最大日均浓度的增减量占原有电厂影响的白分比。增减符号用“干”、“一”号表示。5)年平均浓度若需进行年平均浓度预测时,绘制设计煤种的SOz年平均浓度分布图;简要分析计算结果。(3)其它。以氟化物为例1)燃料含氟量分析2)排放量计算方法3)执行的标准4)评价的对象联及重点5)预测模式6)预测结果与分析针对评价对象的特点进行。B5.1.1.3风洞试验根据大纲审查确定是否进行风洞试验。如进行了风洞试验测按下述内容进行描述。(1)简介说明试验单位、试验方法及模型比例,附试验装置图。(2)试验条件及范围1)试验条件说明试验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烟源参数。2)试验范围说明试验范围,并给出范围图。3)选择试验条件的理由4)试验结果将模式预测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说明预测结果准确性。B5.1.1.4数值模拟预测根据大纲审查确定是否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污染物浓度。当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污染物浓度时,按下述内容进行描述。(1)模式简介列出主要公式,说明应用范围条件,计算方法。★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36页共47页
HJ/T13-1996(2)参数选取及边界条件(3浓度预测(4)模式验证B5.1.1.5参数、资料的代表性分析B5.1.1.6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对计算结果及上述分析进行综合。说明电厂投运是否符合有关的排放标准;说明电厂对周围环空气的影程度响及范围是否在可以接受的限度之内;对厂址选择、建设规模、总图布置等可行性提出意见;对改造项目(包括“以大代小”),要分析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增减状况,并说明运行后最终规模对环境的影响;对其它环境敏感问题的影响和评价等。B5.1.2温排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B5.1.2.1温排水水温的扩散预测(1)扩散预测计算1)温排水扩散的数值模拟验证及预测温排水的扩散数值模拟应建立在二维或三维流场数值计算的基础之上。需具体说明采用的控制方程、计算的初始及边界条件,计算方法。各种假定的解释。给出计算网格及尺寸,同时结合流场模拟验证结果。温排水扩散预测条件参照表B55内容填写。表B55温排水扩散预测条件表项目单位模式数据备注温排水流量M3/s环境水温℃排水水温℃热水层厚m扩散系数(或公式)湿度风速M/s云量水面综合散热系数模式范围Km22)模拟预测结果绘制各个工况下的流速场分布及相应的水温分布图。图中应包含l℃、2℃、3℃、4℃等温线。图中应。I标明电厂排水口、岸线及主要关心点等。该图幅面一般为420minX297mm。模拟预测结果参照表B56填写。表B56预测结果一览表项目沿岸方向扩散最远距垂岸方向扩散距离包络面积km2离kmkm表层1℃2℃3℃4℃中层1℃2℃3℃4℃底层1℃★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37页共47页
HJ/T13-19962℃3℃4℃注:1)若采用二维模式只填写中层一栏表格。(2)温排水物理模型试验根据大纲审查确定是否进行物理模型试验。若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则应说明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1)试验条件说明物理模型试验装置,试验方法,模型模拟范围,模型相似准则,模型比尺。试验条件参照表B57内容填写表B57试验条件项目单位原型量模型量备注温排水量M3/s排水流速M/s排水口方向温排水水温℃自然水温℃2)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参照表B58填写。表B58试验结果试验单位;试验时间:扩散最远距离km超温扩散面积深度距排水口最远距℃沿岸方向垂岸方向km2离1表层水温20.5m以下3412水面以下3m3412水面以下5m3412水面以下7m34绘制温排水扩散预测超温包络线范围(包括水面以下0.5m、3m、5m、7m),绘制温排水纵断面流速分布(纵坐标为水深,横座标为距排水口距离),绘制排水口附近水域的流速流向平百分布等。图幅一般为210mm×297mm或420mm×297mm。B5.1.2.2温排水余氯的扩散及预测★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38页共47页
HJ/T13-1996根据环境特征,采取类比方法进行说明。对特殊项目如需进行数值模拟时,应给出数学模型、计算条件、衰减系数等。对模拟结果绘制不同工况下余氯浓度分布图和浓度包络线图,并说明包络面积。图幅一般为210mmX297mm或420minX297mm。B5.1.2.3温排水对水域富营养化影响预测根据大纲审查确定是否需要。如果需要,应做以下说明。(1)现状评价说明评价依据、标准和评价方法等。(2)预测因子总氮、总磷、叶绿素等。(3)水域富营养化影响预测说明选择预测模式的理由,计算方法和各参数选择原则等。(4)预测结果分析着重分析由温排水而引起的水体温度增升所造成的影响及防治措施。B5.1.2.4温排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水域温升1℃以上范围对水生生物影响评价结论。(2)取水对水生生物的卷载效应和机械损伤的影响评价结论。(3)温排水对渔业生产产量及产品质量的影响定性评价结论。(4)一定水域内冷却水取排水流速对船舶的侧向流速影响是否能满足基本要求的结论。(5)温排水对环境水域富营养化(包括赤潮)影响程度的定性分析或评价结论。B.5.1.3一般排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B5.1.3.1预测内容(1)预测日子选择的预测因子说明。(2)混合区范围计算(3)污染物浓度分布计算根据水域功能可以用稀释混合模式及一维、二维的数模计算,给出模式名称及形式。B5.1.3.2预测结果预测结果参照表B59填写。表B59预测结果mg/L(PH除外)预测项目水体名称断面距离现状情况预测结果评价标准评价结果mB5.1.3.3.一般排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扩建电厂应将各项指标与原状指标进行比较,说明污染程度的加强或减轻。B5.1.4毛灰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B5.1.4.1灰水环境影响预测(1)灰水对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1)预测园子选择预测因子的说明。2)预测方法及有关条件其中对PH应考虑环境水域对灰水的掺混稀释效应及环境水域对冲灰水的缓冲作用,给出预测方法并作有关说明。对其它污染因子其污染物预测模式应考虑不同污染物的化学反应、衰减作用和沉降作用。3)预测结果说明灰水在评价水域内的浓度分布。预测结果参照表B60填写。★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39页共47页
HJ/T13-1996表60灰水对路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mg/L(PH除外)预测项目水体名称断面距离现状结果预测结果评价标准评价结果m4)洪水期风险分析(1)灰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主要适用于具有饮用水功能的地下水水源地。以下内容适用于水力除灰湿灰场方案,干灰碾压贮存方案时工作深度可以酌减,以调查分析为主。1)预测因子根据实际灰水水质而定。2)预测方法及有关条件a.地下水渗流模型列出模型公式及计算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b.地下水水质模型列出模型公式及计算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c.参数取值3)预测结果宜给出灰水下渗后污染物扩散的浓度分布、水位变化及污染程度。B5.1.4.2灰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分别对灰水影响的地面水及地下水进行评价。地下水重点评价对生活饮用水源的影响及防治措施。B5.1.5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B5.1.5.1源强一般采用类比调查方法确定。B5.1.5.2预测模式写出主要的预测公式。B5.1.5.3预测结果计算出噪声等效A声级值,以sdB(A)间隔的等值线绘制噪声等效A声级值预测分布图。图幅一般为420mmX297mm。B5.1.5.4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说明评价厂界噪声是否达标;对电厂周围环境影响是否满足有关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尤其应对敏感点(区)的影响作出明确评价结论。B5.1.56固体废弃物及煤尘环境影响分析简要分析粉煤灰在输送及贮存过程中二次扬尘对大气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灰场二次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气象条件及出现概率;分析贮煤场(电厂内)可能造成的二次扬尘的影响。B5.1.7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分析B5.1.8对陆生生物的影响分析根据大纲评审确定。本部份只对电厂建设期、运行期对敏感陆生动植物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B5.1.8.1电厂建设期的影响简要说明由于电厂的建设对其周围植被及重要陆生动物、鸟类生息及篷衍环境的影响。B5.1.8.2电厂运行期的影响根据环境空气、噪声预测结果,分析对拟建电厂周围陆生生物(敏感、重要的动物、植物)的影。对于农作物,可以根据(GB9137)《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进行评价。B5.1.9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分析B5.1.9.1电厂建设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分析★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40页共47页
HJ/T13-1996简述由于电厂建设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对有特殊景观要求的,在有代表性的观察点拍摄建设前的景观照片,并合成建设后的景观照片。照片对角线长以不小于20cm为宜。B5.1.9.2景观保护提出对总体布置、建筑物、设施色彩配置,绿化、美化的要求,从而使电厂建成后能与周围自然景观和谐、交融。提出保护灰场自然景观的要求。B5.1.10其它B5.1.10.1土地利用分析灰场及电厂建设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并说明有无移民问题。B5.1.10.2水域利用B5.1.10.3交通运输说明电厂建成后,对当地交通运输业,交通道路设施等的正负影响。宜绘制电厂建设和运行中主要资材运输的主要线路图(在公开出版的地图上描绘)。B5.1.10.4文化遗产首先明确说明有无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文化遗产保护目标,若有则简要分析对其可能产的影响B5.2建设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此部分只做简要描述。B6污染防治对策B6.1电厂运行期污染防治对策B6.1.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对策B6.1.1.1基本原则环境空气污染防治首先要通过治理措施的优化,使电厂向外环境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并使其通过大气输送与扩散后满足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其次,尽可能地考虑到环境标准的逐步严格,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采取使电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程度尽可能小的预防和治理措施。B6.1.1.2使用燃料的情况分析对使用设计煤种的可靠性和使用校核煤种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对扩建电厂应分析实际使用煤种的情况。此部分主要针对煤的含硫量。B6.1.13防治对策(1)SO2防治对策1)高烟囱排放通过论证提出烟囱型式(单管还是集束)、高度、出口内径。论证时应给出不同烟囱方案的允许排放量、地面浓度、技术经济状况比较表等。2)煤种调换与调度改换低硫煤种或在不利条件下燃用优质煤(主要指低硫煤)的可能性分析。3)预留脱硫装置的位置对需要预留脱硫装置时应说明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根据初步的脱硫方案确定占地面积,并在总平面布置中标明。4)SO2的监控计划5)采用脱硫装置如须安装脱硫装置,则提出硫的脱除量,并参照表B61填写经初步分析的脱硫后有关排放参数。并提出要进行专门的脱硫可行性研究的建议。表B61安装脱硫装置的基本情况处理烟气烟囱出口1)1)1)假定的脱入口密度脱硫效率出口浓度1)序号量排放量硫方式mg/m3%mg/m33103m/hkg/h注:1)指标态时的数值。★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41页共47页
HJ/T13-1996(2)NOx防治对策说明采用低氢氧化物燃烧器和改变燃烧方式降低*OX排放量的具体措施,提出烟气NOx排放浓度的要求。(3)烟尘防治对策提出除尘器形式及所需最低的除尘效率、烟尘排放量及排放浓度等。论证保证除尘效果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明确具体措施等。B6.1.2温排水污染防治对策B6.1.2.1基本原则应说明冷却水取排水口的平面及立面布置,并用图表示。主要从如何减小温排水高温区方面考虑。B6.1.2.2取排水对策(1)取水对策为了防止取水对水生生物的机械损伤和被吸入取水口所采取的措施。(2)排水对策说明排水口的布置、型式、缩小高温区范围和减轻热影响及防止对船舶航行影响的工程措施。B6.1.2.3加入有关药剂的对策B6.1.2.4其它B6.1.3一般取排水污染防治对策B6.1.3.1一般取水对策(1)基本原则电厂使用淡水时,防治取水设施对环境影响的基本原则。(2)具体对策1)说明是否经水资源储委会的审定。2)电厂取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采取的主要措施。应注重大江大河取水的泥沙处理、生态影响问题,当影响到当地用水规划时,与地方协商解决的具体措施和方案等。B6.1.3.2一般排水污染防治对策(1)基本原则通过论证提出废(污)水的处理措施。从是否满足了排放标准及水体环境功能的要求;是否做到了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向水体排放废水;是否做到了“一水多用”及优化用水排水方案等方面进行考虑。(2)具体对策1)对策需要论述电厂个主要废(污)水的处理方案选取原则。2)设置的主要处理设施及处理效果电厂主要废(污)水处理设施和处理效果参照表B62填写表B62主要废(污)水处理设施和效果一览表mg/L(PH除外)处理设施处理效果废(污)水及工艺描主要污染去向名称入口浓度出口浓度排放标准述因子注:1)表中所列废(污)水名称及主要污染因子与表B17一致对表中所列各种废(污)水绘制处理工艺流程图,图中应注明水量。当采用冷却塔再循环冷却方案时,应说明冷却塔的循环倍率、循环水处理方法,以及排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去向。并提出防止冷却塔水雾对环境影响的对策。SB6.1.1.3电厂节水的基本考虑、措施和效果;B6.1.4灰水污染防治对策B6.1.4.1基本原则防止湿式贮灰场灰水污染主要从对地下水、地面水的影响方面考虑。★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42页共47页
HJ/T13-1996B6.1.4.2具体对策(1)对地西水的影响对策。1)贮灰场澄清水应尽可能地进行回收,减少灰水排放量。2)合理确定灰场的排灰口及灰水排放口的位置,尽可能延长灰水在灰场中的停留时间,降低SS和PH值。3)使灰水满足排放标准要求的其它措施。4)保证灰场洪水期间安全运行,减轻灰水对环境的影响,包括防止洪水对灰坝影响的措施。(2)对地下水的影响对策1)根据灰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灰场地区环境,提出必要的防渗措施。如:采用工程碾压,截渗管、上工膜、帷幕灌浆、泄压井等。2)对由于地下水水位抬升而影响到的农作物及民用水井的补救措施。3)监测井位设置的考虑。B6.1.5噪声污染防治对策B6.1.5.1基本原则从设备噪声控制、隔音降噪、平面布置、建筑设计和绿化等方面,论述控制、防治噪声的原则.B6.1.5.2具体对策列出对主要噪声源(设备)的噪声限值要求及隔音、降噪和防震措施。电厂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及防噪措施参照表B63填写。表B63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及防噪措施bB(A)噪声发生源噪声限值防噪措施锅炉对空排气磨煤机发电机汽轮机主变压器转运站……冷却塔B6.1.6固体废弃物及贮煤场防治对策B6.1.6.1基本原测针对灰渣的处置和利用的具体情况,提出防止其污染的原则。B6.1.6.2具体对策(1)防二次扬尘对策论证并提出防治贮煤场产生的煤尘、灰的输送、存贮过程产生的二次扬尘污染防治措施。1)煤尘污染防治措施a.煤场情况概述说明运输方式和煤难形状、最大堆煤量、堆放方式及是音在敏感目标所在地的盛行风向的下风向等。b.运输和煤场防尘措施2)灰场二次扬尘防治对策a.厂内干灰系统防尘对策b.卸灰系统防尘对策c.灰场二次扬尘防尘措施。特别要重视对干灰碾压灰场的防尘。d.灰场管理说明灰场管理站情况,人员、装备、运行和管理措施等。e.灰场绿化及覆土造田(2)综合利用★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43页共47页
HJ/T13-19961)工程中如何考虑为粉煤灰综合利用创造条件,考虑了哪些具体措施。2)说明综合利用的情况,有哪些确实可靠的途径,用灰量多少,何部门提出的计划,有待进一步开展那些工作。B6.1.7保护陆生生物对策B6.1.7.1陆生植物(1)基本原则根据植物生态的调查结果进行绿化设计,并应努力保护电厂区域的植物生态环境。(2)具体对策1)植物保护根据环境调查,了解和掌握电厂周围的植物生态环境状况,如敏感植物种群和作物种类,自然植物保护区等,特别是对于灰场的植被保护与恢复应有具体要求。2)绿化计划厂区及主要电厂设施周围(煤场、主变、冷却塔、厂前区和生活区),主要道路两侧,设置绿地或绿化带。根据占地的特点提出绿化设计的原则,如树木、灌木、草本植物的栽种方案。提出绿绿化系数。附电厂绿化规划图,标明图例及比例尺、方位、绿化面积。绿化规划图幅面一般为420minX297mmB6.1.7.2陆生动物根据具体情况确定。B6.1.8.保护水生生物对策B6.1.8.1.水生植物根据具体情况确定。B6.1.8.2水生动物根据具体情况确定。B6.1.9自然景观保护对策B6.1.9.1基本原则总平面布置及建筑设计和布置方面要考虑与当地自然景观的协调。B6.1.9.2具体对策(1)电厂建筑物的色彩考虑与周围景观尽可能协调。(2)土地使用方面,对现存林木、绿地、农田的占用要控制在最低限度。(3)结合电厂(包括灰场)的绿化设计来规划安Ebe有常绿林木、绿地。B6.1.10.其它根据环评大纲确定的内容编制。或从土地及水域利用、文化遗产及娱乐设施的保护等方面考虑。B6.2电厂建设期污染防治对策B6.2.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对策B6.2.1.1基本原则污染防治要使得施工中排放的环境空气污染物满足国家有关的排放标准。B6.2.1.2具体对策生活及工业用水锅炉的烟尘与粉尘防治措施及施工中的粉尘防治对策。B6.2.2水污染防治对策B6.2.2.1基本原则对施工的主要污水排放要进行控制和处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重视施工污水排放的管理。杜绝不处理和无组织排放;排放地域(水体)应征得当地环保部门和有关方面的同意,以防止施工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B6.2.2.2具体对策用流程图表示施工污水的种类、水量和简要处理方案。B6.2.3噪声防治对策B6.2.3.1基本原则从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的噪声控制、防震降噪、作业时间限制等方面,论述控制、防治噪声的原则。B6.2.3.2具体对策★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44页共47页
HJ/T13-1996B6.2.4其它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考虑施工中物资材料运送、挖掘土石方及灰场施工等情况。提出防治污染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B7电厂专用煤码头环境影响评价B7.1煤码头工程概况说明煤码头工程概况、工艺流程、卸煤量等。B7.2煤码头周围环境状况只介绍与前面不同的地方,与前面重复的略之。B7.3污染源分析及污染治理对策说明防治卸煤机和煤堆场起生及二次起尘等的对策;防治卸船过程中落入水中的煤屑、煤块、及机舱水、冲洗水等污染的对策。B7.4环境影响分析B7.4.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分析不同风速、含水率条件下,煤尘落地浓度和降尘量等,作出等值线图。视具体情况可以考虑与电擦痕能够贮煤场一同计算。B7.4.2水体环境影响分析分析煤屑落水后的迁移过程,典型水文条件下煤屑迁移量及分布。B7.5评价结论B8电厂环保投资估算与效益简要分析B8.1电厂环保投资估算电厂环保投资估算参照表B64内容填写。表B64电厂环保投资估算表项目费用备注(万元)除尘系统电厂环境检测站及检测系统烟囱及烟进取排水环境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灰场、除灰系统灰渣综合利用降噪隔音及消音器绿化及植被恢复脱硫或预留脱硫场地环评费用⋯合计发电工程总投资占总投资费用的比例%注:1)若电厂工程包括专用煤码头、则应将煤码头环保投资列入表内B8.2效益分析B8.2.1环境效益主要说明建厂前哪些不利环境条件通过电厂建设而得以改善,如自然景观布局,对污染物排放的削减等。分析电厂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因素是否在可接受的程度内等。B8.2.2社会效益主要从解决供电(热)状况的改善;文化、教育、医疗、娱乐设施优先发展和建全;提供就业机会等★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45页共47页
HJ/T13-1996方面进行论述。B8.2.3经济效益根据电厂建设的经济效益指标。结合当地或行业经济发展现状和有关政策,简要分析经济效益。电厂经济效益情况参照表b65内容填写表B65电厂经济效益一览表项目单位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工程总投资万元投资利率%流动资金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挥手率年财务净现值万元投资利润率%售电单位成本元(MW.h)B9环动答理与监测计划B9.1环境管理计划提出电厂设立环境管理机构的具体要求,根据本项目特点提出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能和管理工作的特殊要求。B9.2环境监测计划应针对项目特点及有关环保要求,提出环境监测计划。B9.2.1运行期环境监测项目根据项目特点和有关规定设立相应监测项目。B9.2.1.1环境空气、废气烟气排放,煤场、灰场扬尘等。B9.2.1.2水体、废水厂区排水,灰场排水等。B9.2.1.3其它如噪声等。B9.2.2监测方法和手段根据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国家有关监测规范进行。B9.2.3监测点布设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布设监测点。B9.2.4环境监测站与主要仪器设备B9.2.4.1环境监测站设置根据火电厂环境监测条例规定,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提出环境监测站的面积和基本要。B9.2.4.2.主要环保监测仪器用表列出主要环境保护监测仪器。B10公众参与与移民表置B10.1公众参与可以按照表B67进行填写。着征询意见次数较多,按征询的次数填写。应附征询意见的具体内容如征询意见会的会议纪要及参加人员名单等。表B67公众意见征询情况表主持单位参加单位(团体)或人员征询时间起年月日止年月日工程阶段征询意见的内容和方式征询意见的反馈情况及处理结果注:1)参加单位和人员所在地区(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团体,学术团体或居委会,村委会代表,受影响范围内的自然人等,对影响范围内的自然人应附一张名单表。2)征询方式指开会、发调查表等。★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46页共47页
HJ/T13-1996征询内容包括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对采取的主要环保治理措施的意见及其它意见等。3)反馈情况指是否反馈到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设计部门,施工单位等,并说明处理结果。B10.2移民安置需编写此部分时,可以简要转摘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有关部分。B11结论B11.1电厂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B11.2环境质量现状简要描述环境空气、水体、声学等环境质量状况,说明有无超标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超标情况应说明超标功能区、面积、超标倍数及频率。B11.3.电厂运行期主要污染防治对策B11.3.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对策简要说明烟囱高度,组合形式;脱硫或预留场地或采取燃用低硫煤控制SO。的对策情况;除尘器类型,最低要求效率,推荐效率;控制NOX排放的具体措施等。B11.3.2水污染防治对策;简要说明有无温排水,减少温度影响范围及防止对生物损伤的措施;工业废水是分散处理还是集中处理,以及具体达标处理的措施及重复利用情况;有无灰水,灰水口收循环利用情况;灰场防渗、截渗情况,以及处理达标后排放情况;生活污水排放途径,处理达标排放的措施等。B11.3.3噪声防治对策针对敏感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B11.3.4固体废弃物及煤尘防治对策简要说明除灰渣方式(混除、分除、于除灰、湿除灰),灰渣存贮方式;防灰场、煤场扬尘措施;采取哪些措施为粉煤灰综合利用创造条件(如;干灰干排、粗细分排、灰渣分排;设计粉煤灰的输送贮运系统)等。B11.3.5其它如码头头等。B11.4环境影响主要预测结果定量化简要说明电厂的主要污染物对环境质量和重要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B11.5评价结论从环保角度对建设规模、厂址和灰场选择的可行性给出明确结论,并提出推荐厂址及灰场名称。B11.6建议根据我国环保法规定,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对策是必须执行的而不是建议。但固特殊原因对某项污物还无法确定具体的处理工艺时,应提出原则性要求和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如:脱硫、锅炉酸洗废液的处理等。B12附件附件一:项目建议书批文附件二:环保部门关于环境保护标准、环境规划、重点保护对象等有关文件附件三:建设单位根据项目建议书批复出具的有关煤源、煤质的文件附件四:评价大纲批复文件附件五:评价大纲附件六:与本工程环保有关的其他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如水利部门;规划部门;海洋、水产、农业部门等)其它附件。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监督管理司提出。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环境保护办公室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轩、徐凤刚、于正然、潘荔、周毅明、邱欣、李平衡、高进明、曹宝君、曹宝君、贾玉营。本标准委托电力工业部环境保护办公室负责解释。★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www.rzfs.com★第47页共47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dlt 5042-2010 河流水电规划编制规范
- 对于sl 213-2012 水利工程代码编制规范
- 永城职业学院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规范及要求
- 湖南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设计编制规范(word版)
- DLT 5172-2003 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编制规范
- DLT 5382-2007 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概(估)算编制规范
- DLT 5042-2010 河流水电规划编制规范
-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
-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规范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培训2011-5-5
- 环境报告书编制规范
- 采掘作业规程编制规范(修订)
- 贵州美升能源有限公司采煤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规范
- 采煤作业规程样本及编制规范
- 煤矿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规范要求_免费下载
-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大纲编制规范及要求
- 永城职业学院实践教学大纲编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