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4.35 KB
- 23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2492—2015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规范RegulationsforFeasibilityReportPreparationofConstructionProjectsUsingForestland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报批稿)(本稿完成日期:2015年6月)XXXX-XX-XX实施XXXX-XX-XX发布
国家林业局发布•■VZ•‘■、a...HQSin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翊25®離备36位罝范BI确认37臟職38使用林地可行性分析59森林植被恢复费测算510成果编制与要求5附录A(资料性附录)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因子调查表8附录B(规范性附录)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统计表10附录C(规范性附录)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16附录D(规范性附录)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提纲18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项0使用林地图件制作要求19-LX.—i—刖s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森林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林、Ik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国家林业局隼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M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长捷、邱尧荣、韩爱惠、周琪、陈钊、周蔚、李建华、胡茹、饶tl光、王耀、杨帆、李华。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规范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R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使用林地现状调S表编制原则、程序、内容和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编制。本标准不适用于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S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适用于本文件。国家林业局令第35号建设项目使川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LY/T1955-2011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LY/T1956-2011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规程。GB/T26424-201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LY/T1820—2009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LY/T2009-2012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制图规范。LY/T1821-2009林、Ik地图图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使用林地ForestlandUsing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落界范围内用于林业生产的土地上,建造永久性、临时性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改变林地用途的建设行为。3.2使用林地类型TypeofForestlandUsing根据《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的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权限,使用林地类型分力:防护林林地、特种川途林林地、川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苗圃地和其他林地。其中,川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均包含其采伐迹地。3.3森林植被恢复费ForestRecoveryFee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应当依法缴纳用于植树造林、恢S森林植被及森林资源管护等方面的费用
3.4项目区ProjectArea建设项目拟使用土地的范围3.5项目区域ProjectAdministrativeArea建设项0拟使用土地所在的县(市、区)行政区域。3.6城市规划区UrbanPlanningArea城市建成区以及因城市建没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4总则4.1编制目的执行《建设项H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审批和监捋管理建设项H使用林地提供依据。4.2编制任务a)查清建设项目拟使用林地现状。b)科学分析建设项目拟使川林地可行性。4.3编制依据a)国家和地方颁布和出台的有关林地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b)建设项目有关批准文件。c)林地保护利川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空间规划。d)相关的行业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及产业政策。e)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林业专业调查的技术规程(规定)。4.4编制原则a)依法依规。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林地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b)真实可靠。应进行实地调查,确保数据准确。c)科学全而。调查分析方法科学,A容全而,涵盖本文件规定的主要调查A容和分析內容。d)简明规范。表述言简意赅、针对性强,重点说明使用林地现状、主要建设A容,并附建设布局图。e)突出重点。强化野外独立选址的经营性建设项目,特别是采石、采矿、収土场及风电项目等和临时使用林地对生态状况、生物多样性影响分析。4.5编制程序包括:资料准备、范围确认、现状调查、使用林地可行性分析、森林植被恢复费测算、成果编制等。4.6编制成果
a)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建设项目使用林地面积在2公顷以上(含2公顷)的,或者涉及使川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重点生态区域范围内林地的,编制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b)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而积在2公顷以下(不含2公顷)的,编制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c)项目变更使用林地。建设项0因设计变更等原因需要改变使用林地位置或者减少使用林地面积的,分别新增、减少使用林地情况进行调查,按上述规定编制建设项目使川林地可行性报告或使川林地现状调查表。5资料准备a)林地保护利川规划、林地“一张图”及林地变更调查成果等资料。b)森林资源规划没计调查、公益林区划界定等资料。c)林地权属证书,或者林地证明材料。d)建设项H资料,包括项目有关批准文件,项目拟使用土地范围红线图,项H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或施工设计等。e)其他相关规划和基础资料。6位置范围确认6.1使用林地范围确认a)根据建设中.位提供的使用土地范围红线确走使用林地范围。b)不得拆分项目、化整为零确定用地范围。6.2使用林地范围与重点生态区域等的空间位置关系确认通过空间位置,分析项目区与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地、重要水源保护地、沿海基干林带等重点生态区域、城市规划区等范围的位置关系。7现状调查7.1使用林地区划使用林地区划采用空间叠加分析的方法,将建没项目使用土地范围红线叠加到林地“一张图”上,形成拟使用林地的范闱和使用林地地块界线,按顺序编号,并抄录林地“一张阁”原小班号。7.2使用林地调查a)使川林地地块主要属性因子确定。包括地类、林地权属、林地保护等级、森林类别、使用林地类型、林种、起源等属性因子,原则上直接依据林地“一张图”确定,使其与林地“一张图”属性保持一致。出现林地“一张阁”屮主要属性因子与现地不一致情况时,应当在不改变林地“一张图”小班界线的前提下,实地调查林地“一张图”原小班的属性,并进行对比分析,单独形成报告说明。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对确实需要变更林地“一张图”有关界限或属性因子的,应当按林地“一张图”变更程序予以变更。林地“一张图”相关属性因子分类及填写规定见《林地保护利川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和《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规程》。b)使用林地地块其它属性因子调査。通过实地调查填写,如优势树种(组)、龄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覆盖度)、活立木毎公顷蓄积、经济(竹)林株数等。其中,活立木每公顷蓄积调查
采用全林实测法或标准地法调查,经济(竹)林株数采用小样圆法、标准地法或全林实测法调查,调查方法参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执行。各省可以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增加调查因子,如退耕还林地、森林采伐作业设计调查因子等。C)使用林地按乔木林地、竹林地、特殊灌木林地、一般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宜林地、其他林地等划分地类。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因子调査表格式及填表说明见附录A。7.3使用林地调查结果统计7.3.1统计单位建没项FI使用国有林地的,以林场或其他国有森林经营单位为基本单位进行统计;使用集体林地的,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进行统计。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统计表格式见附录B。7.3.2计量单位a)面积单位为公顷,保留4位小数。b)蓄积单位为立方米,保留整数。c)林木(竹)株数(经济林、竹林及幼树填写),单位为株,保留整数。d)费用单位为万元,保留4位小数。7.4使用林地情况说明详细说明项FI主要建设内容使用林地惜况。例如,公路、铁路等线性工程项目,要分别说明主线(路基、边坡宽度)、服务区等使用林地情况;水利水电建设要分别说明淹没区、坝址等建设规模及其使用林地情况;矿山项目要说明采矿、选矿厂、尾矿库、堆土(石)区等建设规模及其使用林地情况;城市规划区以外的经营性项0,要说明具体建设内容、建设布局、相应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及各部分建设内容使用林地情况。对临时占用林地的,要说明使川方式,如营地、施工道路、渣场、堆料场、搅拌场、取料场等,分析选址、布局的合理性和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使用林地面积是否合理,如取料场挖方数铽,堆土场堆方数铽,临时用地到期后能否恢复林业生产条件,能否原地恢复森林植被等情况。7.5专项调查a)重点生态区域调查。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查清项目建设是否涉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说明涉及的功能区,是否有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材料。b)古树名木、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采用野外调查与座谈访问、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调査记载项目区内古树名木、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名称(学名)、位置、胸径、树高、树龄、保护等级、生境等,以及拟采取的处置措施。c)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调查。采用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和专家咨询的方法,进行项FI区及周边野生动物生境情况调查,提出拟采取的保护措施。古树名木和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调查,参照《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执行。调查表巾各省根裾本省情况自行制定。7.6其他调查a)林地权属争议调查。重点调查是否存在争议、争议情况、解决方案等。b)违法使用林地情况凋查。调查是否存在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未批先片等违法使用林地行为及查处情况等。对于未批先占且确需办理使用林地手续的建设项H,应当按照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林地变更的档案资料,按实际使用林地年度确认违法使用林地的范围,确定未批先占Ifif积及相关属性因子等,并在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中进行单独说明。
c)特定建设项目调查。对特定的建设项0,还需按照国家林业局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如石油天然气管道、重点国有林区的风电、重点国有林区的矿山建设项目等。8使用林地可行性分析8.1项目准入性分析按照相关部委发布实施的扱新《禁止供地项gg录》、《限制供地项目目录》等规定对项目准入性进行分析。8.2使用林地分析对建设项目拟使用林地的数U、质U、特征、分布,林木数以、质:k等情况进行分析。8.3使用林地生态影响分析a)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包括对国家及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主要保护对象、古树名木的影响。b)对生态效能的影响。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及其他生态防护效能的影响。c)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包括森林、水文、人文等景观的影响。8.4使用林地可行性分析分析项FI建设必要性、选址合理性、用地规模合理性,重点分析使用林地保护等级、国家级公益林地,涉及使用自然保护区、疵林公园等重点生态区域的林地情况,是否体现了不占或少占林地的原则等。对野外独立选址的建设项目要进行详细分析,对城镇批次用地可以简化分析。9森林植被恢复费测算对建设项目拟使用林地应缴纳的森林植被恢复费进行测算,说明测算依据、测算标准和测算结果。依据使用林地因子调查表,根据森林植被恢S费征收使用管理有关规定的征收标准分类,测算森林植被恢复费,并汇总合计项0使用林地应缴纳的森林植被恢复费总额。10成果编制与要求10.1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成果,包括编制单位对材料数据真实性的承诺、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含使用林地情况简要说明和森林植被恢a费测算,格式见附录c)、使用林地因子调查表(格式见附录A)、使用林地现状图、使用林地红线范围拐点坐标等内容。10.2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成果,包括编制单位对材料数裾真实性的承诺、报告正文、使用林地统计表、使用林地因子调査表(格式见附录A)、阁件、使用林地红线范围拐点坐标、相关附件等P、j容。10.2.1报告内容包栝项FI基本情况(范围、规模、具体建没内容、布局、进度安排等)、使用林地现状情况(数量、地类、林地保护等级、使用林地类型、生态区位、具体建设N容)、使用林地可行性分析、保障措施、分析结论、森林植被恢复费测算等内容。
报告编制至少应包括建设项0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提纲(附录D)规定的内容。建设项目变更使用林地的,应分别新增、减少使用林地情况进行说明和分析。报告的表述应当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具体建设内容和布局、使用林地现状惜况、使用林地可行性分析、建设布局图和使用林地现状图是报告的重点。10.2.2排版要求a)正文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标题及正文均在段首空两格。一级标题:黑体,三号。二级标题:宋体,三号,加粗。三级标题:宋体,小三号,加粗。叫级标题:宋体,叫号,加粗。行间距:25磅。b)标题序号二级标题:(一)(二)(三)三级标题:1.2.3四级标题:(1)(2)(3)...10.2.3使用林地统计表使用林地统计表附在建设项0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后酣,格式见附录B。主要包括:a)项目使用林地按使用林地类型面积蓄积统计表。b)项目使用林地按地类面积蓄积统计表。c)项目使用林地按森林类别而积蓄积统计表。d)项目使用林地按林地保护等级面积统U•表。e)项目使用林地分森林类别按地类血积统计表。f)项目使用重点生态区域林地面积统计表。g)项目使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费测算表(表格格式A行没计)。10.2.4图件主要包括项0地理位置图、建设内容布局图、拟使川林地范围与重点生态区域等的关系图、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图、项目区遥感图像等。图件编制要求见附录E。10.3提交成果要求a)成果签章要求。编制单位在可行性成果报告或林地现状调查表签章,并加盖骑缝章;在阁件扉页或图面签章,对于装订成册的图件加盖骑缝章。b)成果形式。可行性报告或林地现状调查表包含纸质和电子版两种形式。电子版文档或表格为PDF格式,图件为TIF或JPG或PDF格式。c)成果时效。在实地调查完成后12个月内有效。期间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对使用林地的标准、条件发生变化的,项目建设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有效期终止,应当重新编制。d)保密要求。对有关材料涉密的,按国家相关保密规定使用和管理。
附录A(资料性附录)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因子调查表县(林、lk局)乡(林场)村(林班)使用林地地块序号林地落界小班号而积hm2地类林地权属林地保护等级森林类别使川林地类型林种起源M点生态区域名称优势树种(组)龄组平均胸径(cm)郁闭度(覆盖度)公S只I3)每顷禾U经济(竹)林株数建设内容使用林地性质备注填表说明:1、林班号(村名)、林地落界小班号、林地权屈、林地保护等级、林种、起源:抄录林地“一张图”相关因子记录。
2、使用林地地块(小班)序号:指对建设项H使用林地范闱内的林地地块A行编排的序号。3、地类:分别乔木林地、竹林地、特殊灌木林地、一般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宜林地、其他林地填写。4、森林类别:填写国家级-•级公益林地、国家级二级公益林地、国家级三级公益林地、省级公益林地、市县级公益林地、重点商品林地和一般商品林地。对丁•地方公益林地没有划分省级公益林地与县级公益林地的,可直接填写地方公益林地。5、使用林地类型分为:防护林林地、特种用途林林地、用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苗圃地和其他林地。其中,用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均包含其采伐迹地。6、重点生态区域:对于涉及使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闶、湿地公闶、风景名胜区等ffi点生态区域林地的,填写相应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闻、风景名胜区的具体名称,并注明国家级、省级等级别。冇重叠的,可以增加一栏。7、使用林地性质:包括永久性使用林地和临吋占用林地,不包拈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没施使用林地。8、建设内容:根据不同建设项H填写其体建设内容。9、建设项M变更使用林地凋査,应分别新增、减少使用林地生成使用林地因子凋査农。10、各省可根据本省建设项H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需要,A行增加其他调查因子,细化调查因子数据库结构。
附录B(规范性附录)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统计表表B.1项目使用林地按使用林地类型面积蓄积统计表单位:公顷、立方米县、林业局/乡(镇)、林场/村、林班林地权屈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类型合计防护林林地特用林林地用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苗岡地其他林地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合计合计国冇集体X县小计小计国有集体X乡或林场小计小计国有集体X村、林班小计国有集体注:建设项目变更使W林地的,应按表B.1-表B.6分别新增、减少使W林地屮成统计表
表B.2项目使用林地按地类面积统计表单位:公顷县、林业局/乡(镇)、林场/村、林班林地权fc类合计乔木林地竹林地特殊灌林地一般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宜林地其它林地1234567891011121314合计合计国冇集体X•以•小计小计国冇集体X乡、林场小计小计国有集体X村、林班小计国冇集体
表B.3项目使用林地按森林类别面积统计表单位:公顷fl、林业局/乡(镇)、林场/村、林班林地权属森林类别合计公益林地商品林地小计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小计重点一般计一级二级三级12345678910111213合计合计国有集体X县小计小计国有集体X乡、林场小计小计国冇集体X村、林班小计国有集体
表B.4项目使用林地按林地保护等级面积统计表单位:公顷县、林业局/乡(镇)、林场/村、林班林地权屈林地保护等级合计I级II级川级IV级1234567合计合计国有集体X县小计小计国有集体X乡、林场小计小计国冇集体X村、林班小计国冇集体
表B.5项目使用林地分森林类别按地类面积统计表单位:公顷县、林业局森林类别合计乔木林地竹林地特殊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国有集体国有集体国有集体国有集体国有集体123456789101112合计公益林地小计国家级公益林地省级公益林地其他公益林地商品林地小计重点商品林地一般商品林地X县公益林地小计国家级公益林地省级公益林地其他公益林地商品林地小计重点商品林地一般商品林地
表B.6项目使用重点生态区域林地面积统计表单位:公顷重点生态区域名称重点生态区域合计內然保护区麻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级别而积级别而积级别而积级别而积
附录c(规范性附录)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续)拟使用林地情况(可另附):1、项目建设内容。2、分别不同建设內容说明拟使用林地的地类、林地权属、保护等级、森林类别、林种等现状。3、使用林地范闱内是否有古树名木、国家级和省级巢点保护的野生动楨物资源。4、临时占用林地情况说明。5、简要分析使用林地可行性(主要分析是否符合使用林地条件)6、项H建设使用林地现状图(比例尺不小于1:5000)。编制单位意见(单位印章):调查人签字:调查FI期:年月円编制单位审查人签字:审查R期:年月円注:建设项U变史使川林地的,应分别说明新增、减少使川林地怙况。
附录DC.1总论概述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拟使用林地总体情况及报告编写依据等。a)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性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业主性质(国有、集体、私有、合作、独资、外资、股份等)、项目批准单位、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目标及P、j容、项目投资规模及来源、项目效益、项目拟用地规模、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项目前期为保护森林资源调整方案情况。b)建设布局与拟使用林地的关系。对项目建设布局及其与拟使用林地的关系进行说明,是否体现不占或少占林地、节约使用林地的原则。c)项n拟使用林地概况。包桮拟使用林地的空间位置、而积、权属、以及各主要建设内容使用林地情况,使用期限和需要采伐的林木情况等。d)编写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建设项目使川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35号);项0有关批准文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林地保护利川规划及林地“一张图”;项目区域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相关专题材料;当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杏(二类调S)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资料;国家颁发的有关社会、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参数;其它相关资料。C.2使用林地现状调查C.2.1使用林地调查结果a)调查基本情况。概述林地现状调查准备、调查技术方法、质量管理和相关说明等。b)调查结果。简述拟使用林地空间位置、地貌等基本情况。依据项目使用林地统计结果,分析拟使用林地结构(分别地类、林地权属、林地保护等级、森林类别、使用林地类型、林种、起源、优势树种(组)、龄组等进行叙述),说明林木蓄积、经济林资源、竹林资源等林地林木资源情况。C.2.2使用林地情况说明说明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各部分建设内容拟使用林地情况。对临时占用林地的,说明临时使用林地的建设内容、使用方式、使用林地而积、堆方或填方数量、采挖深度等情况;分析对林地的潜在影响,要特别说明能否原地恢复森林植被、如何恢复、何时恢复、及恢复资金等情况。C.2.3专项调查结果a)涉及使用重点生态区域等的林地情况。说明项目建没是否涉及使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闶、风景名胜区范闱P、j的林地,使用林地而积等情况;说明是否使用城市规划区范1韦1内林地,使用林地面积情况等。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材料。b)古树名木、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梢物情况。说明项目区内古树名木、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名称(学名)、位置、胸径、树高、树龄、保护等级、生境等,以及拟采取的保护措施和
处置措施。
c)项n区及周边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惜况,及拟采取的保护措施和处置措施。C.3其他有关情况说明a)项目使川林地权属情况说明。重点说明是否存在争议、争议情况、是否有解决方案等。b)违法使用林地情况说明。重点说明项目建没是否存在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未批先占等违法使用林地情况,违法使用林地的查处情况等。c)特定建设项0情况说明。说明特定建设项0是否符合国家林业局关于特定项目建设使用林地相关规定。C.4使用林地可行性分析C.4.1对项目准入性分析根据相关部门发布的最新《禁止供地项nn录》、《限制供地项nn录》等规定对项n准入性进行分析。C.4.2使用林地分析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数量、质量、特征、分布,林木数量、质量等情况进行分析。C.4.3使用林地生态影响分析分析项0建设使用林地对生物多样性、生态效能、自然景观等的影响。C.4.4使用林地可行性分析a)项目建没必要性分析。项目立项依据是否充分,分析项目建没必要性。b)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全而对比项目区及周边区域的背景情况和现状,综合分析项目选址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林业有关法律法规规定。c)项0用地规模及使用林地规模分析。项目川地规模是否符合建设用地相关规定和节约集约使川林地的要求。d)项n使用林地争议情况及违法使用林地情况分析。分析项n使用林地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C.5森林植被恢复费测算说明建设项H拟使用林地砬缴纳的森林植被恢复费测算依据、测算标准、测算结果。C.6保障措施综述使用和保护林地的相关支撑和保障措施,包括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效能保护、地质水文保护及其他景观保护、林地林木管理、古树名木保护、森林祖被恢复费征缴及使用、森林植被异地恢复等方面的措施及落实情况。C.7使用林地可行性结论综合分析,总结建设项0使用林地可行性结论。
附录EE.1建设项目拟使用林地图件种类主要包括地理位賈示意图、项目建设布局图、项目建设使用林地范围与重点生态区域关系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图,古树名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点位置示意图等。有条件的省(区)可以增加项目用地范围的航空或卫星遥感影像图。E.2坐标系采用西安80坐标系。E.3成图比例尺a)地理位置示意图、古树名木和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点位置示意图:以不小于A4幅面确定成图比例尺,分别标明项目所在的行政区域内的地理位置和在项目区的示意位置。b)项目建设布局图:经营性项目及公益性非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尺一般不小于1:10000;其它项目根据项目区范围和不小于A4幅面确定成图比例尺。c)项目建设使用林地范围与重点生态区域等区域关系图:使用林地涉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重点生态区域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林地的,应绘制使用林地范围与重点生态区域等区域的关系图,成图比例尺根据项目区范围和不小于A4幅而具体确定。d)使用林地现状图:经营性项目及公益性非重点工程项目成图比例尺一般不小于1:5000,大型工程、线形工程、重点工程项目成图比例尺一般不小于1:10000。E.4使用林地现状图制作要求a)原则上以不低于1:5万地形图为底图,叠加项目使用林地范围红线和林地“一张图”小班(图斑)界线制作使用林地现状阁。b)使用林地现状图,以地块为基本单元,分别地类进行色彩填充。c)川地范围标注。永久占地范围,用红色实线RGB(255,0,0),线粗1mm。临时占地范围,用蓝色实线RGB(0,0,255),线粗1mm。d)使用林地现状图分幅绘制的,应同时绘制分幅接图表,每幅图标注图幅号。接图表装订于使用林地现状图首页。e)建设项目变更使用林地的,应分别新增、减少使用林地制作使用林地现状图。f)使用林地现状图地块注记可采用表格标注或符号标注的方式。表格标注,是在使用林地现状图范围内嵌插该图幅范围内使用林地地块主要因子调查表,不能遮盖使用林地地块。使用林地因子调杏表与该图幅范围的使用林地地块,通过相同序号建立对应关系。符号标注格式:小班序号一一而积现状地类一一森林类别E.5图廓整饰
a)图名:位于阁廓|Aj正上方居屮。使用林地现状阁分幅绘制的,在阁名下方标注与接图表对应的图幅号。项0布局图,可在图廓闪左上角绘制项目区地理位罝示意图,要求清晰绘制涉及的行政区域界线。b)图例:图例置于图廓内左下方或右下方。图例参照《县级林地保护利出规划制图规范》、《林业地图图式》格式编制。c)指北针:一般位于阁廓A右上方。d)比例尺:采用数字比例尺,置于指北针下方。e)编制单位、编制时间:注于图廓外右下方。f)调查人、制图人、审查人签字置于图廓外左下方。g)使用林地现状图分幅绘制的,图例、比例尺、编制单位、编制时间、调查人、制图人、审查人等闪容可单独设置页而。E.6使用林地现状图推荐填充色彩标准表E.6.1使用林地现状图推荐填充色彩标准表现状地类色标RGBCMYK乔木林地(8216433)(6836870)竹林地(255190190)(025250)疏林地(17025560)(330760)特殊灌木林地(25518070)(118440)一般灌木林地(253209144)(027690)未成林造林地(176205102)(3120600)苗岡地(1702550)(3301000)迹地(215194158)(1624380)立林地(255255190)(00250)其他林地(102205171)(602033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家标准新型城镇化建设多规合一实施编制规范
- 公路工程清单编制规范
- 竣工图编制规范.doc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方案2011
- 国家标准新型城镇化建设多规合一实施编制规范
- 国家标准新型城镇化建设多规合一实施编制规范
- 国家标准新型城镇化建设多规合一实施编制规范
- 天然气管道运价报表编制规范
- HJ 966-2018 生态环境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2011
- 国家标准新型城镇化建设多规合一实施编制规范
- 国家标准新型城镇化建设多规合一实施编制规范
- 国家标准新型城镇化建设多规合一实施编制规范
- 全宗指南编制规范及示例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命题与试卷编制规范
- 国家标准新型城镇化建设多规合一实施编制规范
- 开发方案编制规范管理纲要
- 国家标准新型城镇化建设多规合一实施编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