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40 KB
- 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092—2009绿色食品(A级)芦笋生产技术规程Green-food(GradeA)AsparagusProductionTechniqueRegulation2009-12-10发布2009-12-1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092—2009前言为更好地帮助农民实施规范化生产,进一步提高芦笋准化栽培水平,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蔬菜副食品,根据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GB18406.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和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等,结合本省芦笋生产实际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等单位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宿州种苗研究所、安徽省福四方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才宇、任怀富、刘天宝、朱培蕾、刘军霞、王朋成、赵贵云、左乐韬。本标准首次发布。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DB34/T1092—2009绿色食品(A级)芦笋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芦笋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A级)芦笋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326绿色食品多年生蔬菜3术语和定义www.bzfxw.com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绿芦笋自然光照条件下生长的绿色或紫色芦笋。3.2白芦笋人工培土软化栽培的白色芦笋。3.3母茎采收嫩茎前,从抽生嫩茎中选留培养的绿色地上茎。4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规定。选择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不与百合科作物连作。5生产技术5.1品种选择5.1.1选择原则选用抗性强、适应性广、优质丰产、商品性好的杂交一代种子或组培苗。5.1.2种子质量
DB34/T1092—2009种子纯度≥95%,净度≥97%,发芽率≥80%,水分≤8%。5.2育苗5.2.1种子处理2晒种2d~3d,55℃温水烫种20min,再在25℃~30℃的清水中浸种36h~48h。每667m用种量540g~590g。5.2.2催芽清洗浸种处理的种子,然后放在垫有干净毛巾的容器中,上盖湿布或湿毛巾,置于25℃~27℃条件下催芽24h~36h,有1/3种子露白发芽时,即可播种。5.2.3营养土及育苗床准备选用6cm×6cm至8cm×8cm的营养钵育苗。营养土应选择质地疏松的菜园土等,于育苗前半个月,按每1000kg添加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5kg的比例配制,肥土混匀,堆置半个月。苗床地应选择排水良好的田块设置。将营养土装入营养钵,排列于苗床地上,钵缝用土填实,于播种前1d浇足水。5.2.4播种5cm地温达10℃以上时播种。一般春播在3月至4月;秋播在8月下旬至9月。保护地春播,播种期可提早1个月。每个营养钵播1粒种子,然后覆盖营养土1cm厚,浇水后面覆盖地膜保湿。5.2.5苗期管理土温控制在18℃~25℃的范围内,出苗时及时揭除营养钵表面覆盖薄膜。出苗后,加强光照,保持土壤湿润,可适量施用速效氮肥,及时拔除营养钵内杂草,注意防治病虫害。5.3整地施基肥2肥料的使用按照NY/T394的规定执行。每667m撒施3000kg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深翻入土,要求深翻25cm~30cm。按1.5m~1.7m(白芦笋)、1.3m~1.5m(绿芦笋)的行距作畦,畦中间www.bzfxw.com2开宽40cm~50cm、深30cm~40cm的定植沟。沟底每667m施2000kg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及过磷酸钙30kg、尿素8kg、氯化钾10kg,与土拌匀,然后回填上层熟土至离地面10cm。5.4定植5.4.1定植时期一般播种后60d~80d、苗高20cm左右时,即可定植。5.4.2种植密度2定植株距30cm~35cm,每667m栽苗1120株~1480株(白芦笋)或1280株~1700株(绿芦笋)。5.4.3移栽方法剔除病弱苗,选用合格的壮苗定植。定植时,将苗带土移栽,按株距要求排入定植沟内,要求幼苗的鳞芽朝同一方向,覆土5cm~6cm,踏实,浇透水。5.5田间管理5.5.1水分管理浇水应根据作物生育期、降雨、土质、地下水位、空气和土壤湿度状况而定。移栽后及时浇水;幼苗期少浇勤浇;采收期适当浇水;植株休眠前浇1次透水。雨季注意及时排水。5.5.2施肥2定植活苗后追肥1次,每667m施尿素2.5kg、氯化钾2.5kg;以后每隔2个月施肥1次,入秋后加大追肥量。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芦笋生育期和生长状况而定,一般以嫩茎采收后期、秋季2茎叶旺盛生长期为主要的施肥时期。每年采笋结束后,应及时施肥,每667m施符合NY/T394要求的有机肥1500kg~2000kg和氮磷钾复合肥50kg。5.5.3选留母茎5.5.3.1时间和大小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DB34/T1092—2009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选留,一般在4月中下旬。母茎应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嫩茎,以在发生嫩茎较多处,选留粗1cm~1.2cm的嫩茎为宜。5.5.3.2数量和方式白芦笋:1年生~2年生的株丛选留2支~3支,3年生~4年生的留3支~5支,5年生以上留5支~6支。绿芦笋:1年生~2年生的株丛留2支,3年生~5年生的留2支~3支,6年生以上留3支~4支。应使母茎分布均匀,选留3支时呈三角形,选留4支时呈正方形。5.5.4中耕除草一般在开春、浇水及雨后,进行浅中耕除草,应避免伤及地下嫩茎和根系。5.5.5培土定植成活后,结合中耕分次培土,每次培土2cm厚,使根部土面略高于畦面。绿芦笋栽培,应保持地下茎上部有15cm厚的土层。白芦笋栽培,应在采收前10d~15d、10cm土温达10℃时开始,培土分2次完成,培土厚度25cm~30cm。5.5.6整枝清园株高80cm时打顶,选留母茎前、采笋期间及冬季地上部枯萎后,应及时清除病枯枝及残茬,并带离栽培场地,集中无害化处理。6病虫害防治6.1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有茎枯病、褐斑病和枯萎病等;主要虫害有斜纹夜蛾、蓟马、金龟子、金针虫和菜青虫等。www.bzfxw.com6.2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6.3防治方法6.3.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优良杂交一代品种;培育无病虫害壮苗;因地制宜,避雨栽培,留茎换茎;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株残茬;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加强中耕除草,合理施肥,降低病虫源数量。6.3.2物理防治利用阳光晒种、温汤浸种;采用黄板诱杀蚜虫;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应用防虫网阻隔害虫;应用频振式灭虫灯诱杀蛾类成虫。6.3.3生物防治积极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6.3.4化学防治严格执行NY/T393的规定,合理轮换、交替用药,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及其混配农药品种。6.3.4.1主要病害防治茎枯病防治宜在母茎新枝展开前开始,可用40%多菌灵超微500倍~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0.4%~0.7%的等量式波尔多液喷雾或涂抹母茎防治。褐斑病的防治可参照茎枯病的防治方法。
DB34/T1092—2009枯萎病可在发病初期用40%多菌灵超微粉500倍~600倍,喷雾或灌溉防治。6.3.4.2主要虫害防治斜纹夜蛾在初孵幼虫期用20%氰戊菊酷乳油3000倍~4000倍液、10%氯氰菊酚乳油3000倍液防治;蓟马可用10%毗虫琳可湿性粉剂3000倍~4000倍液喷雾;金龟子幼虫和金针虫幼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250mL,对水500kg灌根防治;菜青虫用20%氰戊菊醋乳油3000~4000倍液、10%氯氰菊醋乳油,或2.5%溴氰菊醋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7采收根据不同栽培方式适时、适量采收。白芦笋采收在早上黎明时进行,收获后注意避光。采收后按色泽、大小进行分级。高温时,1天收2次。产品质量应符合NY/T1326的要求。8包装、标识8.1包装8.1.18.1.1用于产品包装的容器如塑料箱、纸箱等,应按产品的大小规格设计,同一规格应大小一致,整洁、干燥、牢固、透气、无污染、无异味,内壁无尖突物,无虫蛀、腐烂、霉变等,纸箱无受潮、离层现象。包装应符合NY/T658的要求。8.1.2按产品的品种、规格分别包装,同一件包装内的产品应摆放整齐紧密。8.1.3每批产品所用的包装、单位质量应一致。8.2标识www.bzfxw.com8.2.1每个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的标准编号、商标、生产单位(或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产地、规格、净含量和包装日期等,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8.2.2经绿色食品中心认证许可的,可以在包装上使用绿色食品标识。9贮藏和运输按NY/T1056的规定执行。贮藏时应按品种、规格分别贮存;贮存的适宜温度为0℃~2℃,适宜湿度为90%~95%;库内堆码应保证气流均匀通畅,避免挤压。运输前应进行预冷。运输过程中注意防冻、防雨淋、防晒、通风散热。10建立生产技术档案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4T1067-2009一季稻免耕旱育无盘抛秧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34T1068-2009一季稻免耕直播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34T1069-2009双季稻免耕旱育无盘抛秧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34T1070-2009绿色食品梨棚架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34T1071-2009绿色食品A级胡萝卜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34T1079-2009柳编制品通用技术规程.pdf
- DB34T1080-2009沿淮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34T1082-2009绿色食品A级“管子牌”贡米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34T1091-2009绿色食品A级萝卜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34T1093-2009绿色食品A级丝瓜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34T1094-2009绿色食品A级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34T1095-2009绿色食品A级大棚芦蒿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34T1096-2009绿色食品A级露地洋葱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34T1097-2009淮北地区旱作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34T1098-2009新麦18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34T1099-2009弱筋小麦皖麦48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34T1100-2009烟农19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34T1101-2009沿淮江淮地区水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