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6.50 KB
  • 65页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6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cretestructuresreinforcedwithweldedsteelfabricJGJ114━2003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3年9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161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114—2003,自2003年9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4、3.1.5、5.1.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114—97同时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年7月11日   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284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114—97进行了修订。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3.材料;4.设计计算;5.构造规定;6.施工;7.附录A~附录E。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适用范围扩大到市政工程的桥梁和路面等,增加了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板类受弯构件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设计参数;2.新增了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的有关规定以及焊接箍筋笼的技术内容;3.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刚度和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作了调整;4.对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最小配筋率作了调整,增加了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中钢筋焊接网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5.补充了板的构造规定,特别是双向板的布网方式;6。焊接网用于房屋剪力墙的分布筋时,对边缘构件的构造、分布筋的配筋构造以及房屋适用最大高度等作了补充规定;7.给出了桥面铺装用钢筋焊接网常用规格表。本规程由建设部归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中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本规程参编单位: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星联钢网(深圳)有限公司比亚西电焊钢网(上海)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顾万黎卢锡鸿林振伦王磊张学军包琦玮 1总则1.0.1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使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及一般构筑物采用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1.0.3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焊接网weldedfabric具有相同或不同直径的纵向和横向钢筋分别以一定间距垂直排列,全部交叉点均用电阻点焊焊在一起的钢筋网片。2.1.2冷轧带肋钢筋coldrolledribbedsteelwire热轧圆盘条经冷轧减径并在其表面形成三面或两面月牙形横肋的钢筋。2.1.3冷拔(轧)光面钢筋colddrawn(rolled)plainsteelwire热轧圆盘条经冷拔(轧)减轻而成的光面圆形钢筋。注:冷拔(轧)光面钢筋,在后文中简称为冷拔光面钢筋。2.1.4热轧带肋钢筋hotrolledribbedsteelbar钢筋以热轧成型并自然冷却,横截面为圆形,且表面带有两条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的钢筋。2.1.5间距spacing焊接网中相邻钢筋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对于并筋,中心线取两根钢筋接触点的公切线。2.1.6并筋twinbars焊接网中并列紧贴在一起的同类型、同直径的两根钢筋。并筋仅适用于纵向钢筋。2.1.7伸出长度ovethang纵向、横向钢筋超出焊接网片最外边的横向、纵向钢筋中心线的长度。2.1.8焊接网的搭接lapOfweldedfabric在混凝土结构构件中,当焊接网片长度或宽度不够时,按一定要求将两张网片互相叠合或镶入而形成的连接。2.1.9叠搭法normaloverlapping一张网片叠在另一张网片上的搭接方法(图2.1.9)。 2.1.10平搭法nesting一张网片的钢筋镶入另一张网片,使两张网片的纵向和横向钢筋各自在同一平面内的搭接方法(图2.1.10)。2.1.11扣搭法backoverlapping一张网片扣在另一张网片上,使横向钢筋在一个平面内、纵向钢筋在两个不同平面内的搭接方法(图2.1.11)。2.1.12焊接网搭接长度laplengthofweldedfabric 两张焊接网片搭接钢筋末端之间的距离(带肋钢筋焊接网)或两张搭接网片最外横向钢筋间的距离(光面钢筋焊接网)。2.1.13焊接箍筋笼weldedstirrupcage梁、柱箍筋用附加纵筋连接先焊成平面网片,然后用弯折机弯成设计形状尺寸的焊接箍筋骨架(图2.1.13)。2.1.14底网bottomfabric两层或两层以上焊接网时,最下面的一层网片。2.1.15面网topfabric两层或两层以上焊接网时,最上面的一层网片。2.1.16桥面铺装bridgedeckpavement为保护桥面板和分布车轮的集中荷载,用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铺筑在桥面板上的保护层。2.1.17钢筋混凝土路面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配置有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焊接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2.1.18隧道tunnel为使道路从地层内部或水底通过而修建的构筑物。 2.2符号2.2.1作用和作用效应2.2.2材料性能2.2.3几何参数 3材料3.1钢筋焊接网3.1.1钢筋焊接网宜采用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或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制作,也可采用CPB550级冷拔光面钢筋制作。注:焊接网用钢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1499.3的规定。3.1.2钢筋焊接网分为定型焊接网和定制焊接网两种。1定型焊接网在两个方向上的钢筋间距和直径可以不同,但在同一方向上的钢筋宜有相同的直径、间距和长度。定型钢筋焊接网的型号可见本规程附录A。2定制焊接网的形状、尺寸应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3.1.3钢筋焊接网的规格宜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直径:冷轧带肋钢筋或冷拔光面钢筋为4~12mm,冷加工钢筋直径在4~12mm范围内可采用0.5mm进级,受力钢筋宜采用5~12mm;热轧带肋钢筋宜采用6~16mm。2焊接网长度不宜超过12m,宽度不宜超过3.3m。3焊接网制作方向的钢筋间距宜为100m、150mm、200mm;与制作方向垂直的钢筋间距宜为:100~400mm,且宜为10mm的整倍数。焊接网的纵向、横向钢筋可以采用不同种类的钢筋。当双向板底网(或面网)采用本规程第5.2.10条规定的双层配筋时,非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1000mm。3.1.4焊接网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冷轧带肋钢筋及冷拔光面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极限抗拉强度确定,用fstk表示。热轧带肋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屈服强度确定,用fyk表示。焊接网钢筋的强度标准值fstk和fyk应按表3.1.4采用。 3.1.5焊接网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和抗压强度设计值f"y应按表3.1.5采用。3.1.6焊接网钢筋的弹性模量Es应按表3.1.6采用。3.1.7焊接网钢筋的疲劳应力比值ρfs应按下式计算: 3.1.8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用于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板类受弯构件,当进行疲劳验算钢筋的最大应力不超过280N/mm2、疲劳应力比值ρfs>0.3时,钢筋的疲劳应力幅值应不大于80N/mm2。3.2混凝土3.2.1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结构构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且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注: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的划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3.2.2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以及混凝土疲劳强度设计值、混凝土疲劳应力比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执行。3.2.3钢筋混凝土路面及桥面铺装的混凝土强度指标、弹性模量及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及《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的有关规定。 4设计计算4.1一般规定4.1.1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其基本设计规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和构件抗震设计等,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4.1.2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应采用荷载设计值;变形及裂缝宽度验算均应采用相应的荷载代表值。4.1.3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进行计算,其计算值不应超过表4.1.3规定的挠度限值。4.1.4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环境类别,按表4.1.4的规定选用不同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4.1.5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连续板的内力计算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其支座弯矩调幅值不应大于按弹性体系计算值的15%。注: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连续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尚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4.1.6钢筋焊接网配筋的叠合式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裂缝宽度验算以及考虑施工阶段不同支撑情况的计算等,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执行。4.1.7钢筋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计算,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的规定执行。4.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2.1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基本假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4.2.2矩形截面或翼缘位于受拉边的倒T形截面受弯构件,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2.2): 混凝土受压区的高度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注:对于小直径的HRB400级钢筋,当无明显屈服点、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ξb=0.37。4.2.3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板类受弯构件,其疲劳验算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执行。钢筋疲劳应力幅限值应按本规程第3.1.8条的规定。4.3斜戳面承载力计算4.3.1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4.3.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带肋钢筋焊接网钢筋或箍筋笼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应按本规程表3.1.5采用。4.4裂缝宽度验算4.4.1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值不应超过本规程表4.1.4规定的限值。对在一类环境(室内正常环境)下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板类受弯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大于10mm(对CRB550级和HRB400级钢筋焊接网)且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大于20mm时,可不作最大裂缝宽度验算。4.4.2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板类受弯构件,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Wmax(mm)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4.5受弯构件挠度验算4.5.1钢筋焊接网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应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刚度B进行计算,所求得的挠度计算值不应超过本规程表4.1.3规定的限值。4.5.2矩形、T形、倒T形和I形截面钢筋焊接网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刚度B,可按下列公式计算:4.5.3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作用下,钢筋焊接网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Bs,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5构造规定5.1一般规定5.1.1板、墙、壳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从钢筋外边缘算起)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5.1.1的规定。5.1.2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和(45ft/fy)%两者中的较大值。注:受弯构件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t后的截面面积计算。5.1.3钢筋混凝土路面用钢筋焊接网的最小直径及最大间距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的规定。当采用冷轧带肋钢筋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纵向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横向钢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焊接网的纵横向钢筋宜采用相同的直径,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钢筋混凝土路面补强用的焊接网可按钢筋混凝土路面用焊接网的有关规定执行。5.1.4桥面铺装用钢筋焊接网的直径及间距应依据桥梁结构形式及荷载等级确定。钢筋焊接网间距可采用100~200mm,其直径宜采用6~10mm。钢筋焊接网纵、横向宜采用相等间距,焊接网距顶面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桥面铺装用钢筋焊接网常用规格表见本规程附录B。 5.1.5隧道衬砌配筋采用钢筋焊接网时,可根据围岩类别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GJ026确定。锚喷支护焊接网可采用带肋钢筋,间距宜为150~300mm,直径宜为5~10mm。5.1.6桥台、挡土墙及市政工程其他构筑物的分布钢筋和防收缩钢筋采用钢筋焊接网时,其构造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5.1.7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对受拉冷轧带肋钢筋及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在锚固长度范围内应有不少于一根横向钢筋,当此横向钢筋至计算截面的距离不小于50mm(图5.1.7)时,或在锚固长度内无横向钢筋时,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应符合表5.1.7的规定。 5.1.8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对冷拔光面钢筋焊接网,在锚固长度范围内应有不少于两根横向钢筋且较近一根横向钢筋至计算截面的距离不小于50mm(图5.1.8)时,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应符合表5.1.8的规定。5.1.9钢筋焊接网的受拉钢筋,当采用CRB550级或HRB400级钢筋作附加绑扎钢筋时,其最小锚固长度应符合本规程第5.1.7条中关于锚固长度内无横筋的有关规定。5.1.10钢筋焊接网的搭接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5.1.11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及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在受拉方向的搭接(叠搭法或扣搭法或平搭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两片焊接网末端之间钢筋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采用叠搭法或扣搭法),不应小于本规程第5.1.7条规定的最小锚固长度la的1.3倍(图5.1.11)且不应小于200mm;在搭接区内每张焊接网片的横向钢筋不得少于一根、两网片最外一根横向钢筋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2当搭接区内两张网片中有一片无横向钢筋(采用平搭法)时,带肋钢筋焊接网的最小搭接长度应按本规程第5.1.7条中关于锚固区内无横筋时规定的la值的1.3倍,且不应小于300mm。注:当搭接区内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d≥10mm时,其搭接长度应按本条的计算值增加5d采用。 5.1.12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冷拔光面钢筋焊接网在受拉方向的搭接接头可采用叠搭法(或扣搭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搭接长度范围内每张网片的横向钢筋不应少于2根,两片焊接网最外边横向钢筋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一个网格加50mm(图5.1.12),也不应小于本规程第5.1.8条规定的最小锚固长度的1.3倍,且不应小于200mm。2冷拔光面钢筋焊接网的受力钢筋,当搭接区内一张网片无横向钢筋且无附加钢筋、网片或附加锚固构造措施时,不得采用搭接。5.1.13钢筋焊接网在受压方向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0.7倍,且不应小于150mm。5.1.14带肋钢筋焊接网在非受力方向的分布钢筋的搭接,当采用叠搭法(图5.1.14a)或扣搭法(图5.1.14b)时,在搭接范围内每个网片至少应有一根受力主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d(d为分布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150mm;当采用平搭法(图5.1.14c)且一张网片在搭接区内无受力主筋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d且不应小于200mm。注:当搭接区内分布钢筋的直径d>8mm时,其搭接长度应按本条的规定值增加5d取用。 5.1.15带肋钢筋焊接网双向配筋的面网宜采用平搭法。搭接宜设置在距梁边1/4净跨区段以外,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d(d为搭接方向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0mm。5.1.16钢筋焊接网局部范围的受力钢筋也可采用散支钢筋作附加钢筋在现场绑扎搭接,搭接钢筋的截面面积可按等强度设计原则换算求得。其搭接长度及构造要求应符合本规程第5.1.11条至第5.1.15条中的有关规定。5.1.17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装及路面用带肋钢筋焊接网的搭接长度,当采用平搭法时不应小于35d,当采用叠搭法(或扣搭法)时不应小于25d(d为搭接方向钢筋直径),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200mm。5.1.18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除应符合本规程第5.1.7条至第5.1.16条的有关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规定:1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一、二级抗震等级式中la——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按本规程第5.1.7条和第5.1.8条确定。2当采用搭接接头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搭接长度llE取1.3倍laE。注:当搭接区内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d≥10mm时,其搭接长度应按本条的计算值增加5d采用。5.2板5.2.1板中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5mm。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2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5.2.2板的钢筋焊接网应按板的梁系区格布置,尽量减少搭接。单向板底网的受力主筋不宜设置搭接。双向板长跨方向底网搭接宜布置于梁边1/3净跨区段内。满铺面网的搭接宜设置在梁边1/4净跨区段以外且面网与底网的搭接宜错开,不宜在同一断面搭接。5.2.3板伸入支座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其间距不应大于400mm,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2,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10d(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宜小于100mm。网片最外侧钢筋距梁边的距离不应大于该方向钢筋间距的1/2,且不宜大于100mm。5.2.4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沿周边在板上部布置构造钢筋焊接网,其直径不宜小于7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且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1/3;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或短跨方向)板计算跨度的1/4。在板角处应沿两个垂直方向布置上部构造钢筋焊接网,该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应从梁边(或柱边、或墙边)算起。上述上部构造钢筋应按受拉钢筋锚固在粱内(或柱内、或墙内)。 5.2.5对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板,其上部焊接网的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宜小于110mm,并在网端应有一根横向钢筋(图5.2.5a)或将上部受力钢筋弯折(图5.2.5b)。5.2.6嵌固在砌体墙内的现浇板沿嵌固边在板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焊接网,应符合下列规定:1焊接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5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该钢筋垂直伸入板内的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lo/7(lo为单向板的跨度或双向板的短边跨度)。2对两边均嵌固在墙内的板角部分,构造钢筋焊接网伸入板内的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lo/4(lo为板的短边跨度)。3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板边上部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5.2.7当按单向板设计钢筋焊接网时,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5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对于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注: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限制。5.2.8当端跨板与混凝土梁连接处按构造要求设置上部钢筋焊接网时,其钢筋伸入梁内的长度不应小于30d,当梁宽较小不满足30d时,应将上部钢筋弯折(图5.2.8)。 5.2.9现浇双向板短跨方向的下部钢筋焊接网不宜设置搭接接头;长跨方向的底部钢筋焊接网可按本规程第5.1.11条或第5.1.12条的规定设置搭接接头,并将钢筋焊接网伸入支座,必要时可用附加网片搭接(图5.2.9)或按本规程第5.1.16条用绑扎钢筋伸入支座。附加焊接网片或绑扎钢筋伸入支座的钢筋截面面积不应小于长跨方向跨中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5.2.10现浇双向板带肋钢筋焊接网的底网亦可采用下列布网方式:1将双向板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分别与非受力筋焊成纵向网和横向网,安装时分别插入相应的梁中(图5.2.10a)。 2将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分别采用2倍原配筋间距焊成纵向底网和横向底网,安装时(宜用扣搭法)分别插入相应的梁中(图5.2.10b)。钢筋的间距和锚固长度应符合本规程第5.2.3条的规定。5.2.11对布置有高差板的带肋钢筋面网,当高差大于30mm时,面网宜在有高差处断开,分别锚入梁中(图5.2.11),钢筋伸入梁的长度应满足本规程第5.1.7条的规定。5.2.12当梁两侧板的带肋钢筋焊接网的面网配筋不同时,若配筋相差不大,可按较大配筋布置设计面网;否则,梁两侧的面网宜分别布置(图5.2.12),其锚固长度应满足本规程第5.1.7条的规定。 5.2.13当梁突出于板的上表面(反梁)时,梁两侧的带肋钢筋焊接网的面网和底网均应分别布置(图5.2.13)。面网伸入梁中的长度应符合本规程第5.1.7条的规定。5.2.14楼板面网与柱的连接可采用整张网片套在柱上(图5.2.14a),然后再与其他网片搭接;也可将面网在两个方向铺至柱边,其余部分按等强度设计原则用附加钢筋补足(图5.2.14b)。楼板面网与钢柱的连接可采用附加钢筋连接方式,钢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本规程第5.1.7条的规定。楼板底网与柱的连接应符合本规程第5.2.3条的有关规定。5.2.15当楼板开洞时,可将通过洞口的钢筋切断,按等强度设计原则增设附加绑扎短钢筋加强,并参照普通绑扎钢筋相应的构造规定。 5.3墙5.3.1钢筋焊接网用作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剪力墙的分布筋时,其适用范围应符合下列要求:1可用于无抗震设防的钢筋混凝土房屋的剪力墙,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和8度的丙类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中的剪力墙。2抗震房屋的最大高度:当采用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的规定;当采用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时,应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适用最大高度低20m。3筒体结构中的核心筒和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5.3.2钢筋焊接网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设计,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要求和抗震构造措施。5.3.3钢筋焊接网混凝土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等级剪力墙不应小于0.2%;当钢筋直径为6mm时,分布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当分布钢筋直径不小于8mm时,其间距不应大于300mm。 2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3%,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5.3.4抗震等级一、二级的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分别小于0.2、0.3时,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上一层的墙两端和洞口两侧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不应小于0.1hw(hw为墙肢长度),其配箍特征值不应小于0.1,且应符合构造边缘构件底部加强部位的要求。5.3.5带肋钢筋焊接网剪力墙分布钢筋的设置、轴压比限值、约束边缘构件及构造边缘构件的设置等除应符合本规程第5.3.1条至第5.3.4条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应采用热轧带肋钢筋。5.3.6墙体中钢筋焊接网在水平方向的搭接可采用平搭法或扣搭法,其搭接长度应符合本规程第5.1.11条或第5.1.12条或第5.1.18条的有关规定。5.3.7剪力墙中焊接网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剪力墙中作为分布钢筋的焊接网可按一楼层为一个竖向单元,其竖向搭接可设置在楼层面之上,搭接长度应符合本规程第5.1节的规定且不应小于400mm或40d(d为竖向分布钢筋直径)。在搭接范围内,下层的焊接网不设水平分布钢筋,搭接时应将下层网的竖向钢筋与上层网的钢筋绑扎牢固(图5.3.7)。5.3.8带肋钢筋焊接网在墙体端部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墙体端部无暗柱或端柱时,可用现场绑扎的“U”形附加钢筋连接。附加钢筋的间距宜与钢筋焊接网水平钢筋的间距相同,其直径可按等强度设计原则确定(图5.3.8a),附加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最小锚固长度。焊接网水平分布钢筋末端宜有垂直于墙面的90°直钩,直钩长度为5d~10d,且不小于50mm。2当墙体端部设有暗柱时,焊接网的水平钢筋可伸入暗柱内锚固,该伸入部分可不焊接竖向钢筋,或将焊接网设在暗柱外侧,并将水平分布钢筋弯成直钩(直钩长度为5d~10d,且不小于50mm)锚入暗柱内(图5.3.8b);对于相交墙体(图5.3.8c、d)及设有端柱(图5.3.8e)的情况,可将焊接网的水平钢筋直接伸入墙体相交处的暗柱或端柱中。带肋钢筋焊接网在暗柱或端柱中的锚固长度,应符合本规程第5.1.7条或第5.1.18条的规定。 5.3.9墙体内双排钢筋焊接网之间应设置拉筋连接,其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700mm;对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宜适当增加拉筋的数量。5.4箍筋笼5.4.1柱箍筋笼的钢筋采用带肋钢筋制作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的箍筋笼应做成封闭式并在箍筋末端应做成135°的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倍箍筋直径;当有抗震要求时,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箍筋笼长度应根据柱高可采用一段或分成多段,并应考虑焊网机和弯折机的工艺参数确定。2箍筋笼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3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大直径),且不应小于5mm。注:柱中对箍筋有特殊要求的情况,尚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5.4.2梁箍筋笼的钢筋采用带肋钢筋制作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的箍筋可做成封闭式或开口型式的箍筋笼。当梁考虑抗震要求箍筋笼应做成封闭式,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对一般结构的梁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倍箍筋直径,并在角部弯成稍大于90°的弯钩;当梁与板整体浇筑不考虑抗震要求且不需计算要求的受压钢筋亦不需进行受扭计算时,可采用“U”形开口箍筋笼。2梁中箍筋的间距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3箍筋直径:当梁高大于800mm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梁高不超过800mm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当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d/4(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大直径)。4梁箍筋笼的技术要求见本规程附录C。5.4.3梁、柱箍筋笼的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关于梁、柱箍筋构造的有关规定。6施工6.1钢筋焊接网的检查验收6.1.1钢筋焊接网的现场(或提前在厂内)检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焊接网应按批验收,每批应由同一厂家、同一原材料来源、同一生产设备并在同一连续时段内生产的、受力主筋为同一直径的焊接网组成,重量不应大于30t。2每批焊接网应抽取5%(不小于3片)的网片,并按本规程附录D的要求进行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的检验。3对钢筋焊接网应从每批中随机抽取一张网片,进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6.1.2条的规定。冷拔光面钢筋焊接网尚应按本规程附录D的要求进行钢筋直径偏差检验。4钢筋焊接网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及抗剪试验应符合本规程附录E的规定。6.1.2钢筋焊接网的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为±14.5%6.2钢筋焊接网的安装6.2.1钢筋焊接网运输时应捆扎整齐、牢固,每捆重量不宜超过2t,必要时应加刚性支撑或支架。6.2.2进场的钢筋焊接网宜按施工要求堆放,并应有明显的标志。6.2.3附加钢筋宜在现场绑扎,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6.2.4对两端须插入梁内锚固的焊接网,当网片纵向钢筋较细时,可利用网片的弯曲变形性能,先将焊接网中部向上弯曲,使两端能先后插入梁内,然后铺平网片;当钢筋较粗焊接网不能弯曲时,可将焊接网的一端少焊1~2根横向钢筋,先插入该端,然后退插另一端,必要时可采用绑扎方法补回所减少的横向钢筋。6.2.5钢筋焊接网的搭接、构造,应符合本规程第5.1节至第5.3节的规定。两张网片搭接时,在搭接区不超过600mm距离应采用钢丝绑扎一道。在附加钢筋与焊接网连接的每个节点处均应采用钢丝绑扎。当双向板底网(或面网)采用本规程第5.2.10条规定的双层配筋时,两层网间宜绑扎定位,每2m2不宜少于1个绑扎点。6.2.6钢筋焊接网安装时,下部网片应设置与保护层厚度相当的塑料卡或水泥砂浆垫块;板的上部网片应在接近短向钢筋两端,沿长向钢筋方向每隔600~900mm设一钢筋支架(图6.2.7)。 6.2.7钢筋焊接网的安装允许偏差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绑扎钢筋网的有关规定执行。 附录A定型钢筋焊接网型号表A.0.1定型钢筋焊接网型号 附录B桥面辅装钢筋焊接网常用规格表  附录C箍筋笼的技术要求C.0.1对有抗震要求的梁,箍筋笼应做成封闭式,并应在箍筋末端做成135°的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图C.0.1a);对一般结构的梁,箍筋笼应做成封闭式,应在角部弯成稍大于90°的弯钩,箍筋末端平直段的长度不应小于5倍箍筋直径(图C.0.1b)。C.0.2对整体现浇梁板结构中的梁(边梁除外),当采用“U”形开口箍筋笼时,应符合本规程第5.4.2条的相应规定,且箍筋应尽量靠近构件周边位置,开口箍的顶部应布置连续的焊接网片。带肋钢筋箍筋笼可采用图C.0.2a或b的形式。  附录D钢筋焊接网的外观质量要求、几何尺寸和钢筋直径的允许偏差D.0.1钢筋焊接网外观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焊接网交叉点开焊数量不应超过整张网片交叉点总数的1%。并且任一根钢筋上开焊点数不得超过该根钢筋上交叉点总数的50%。焊接网最外边钢筋上的交叉点不得开焊。2焊接网表面不得有影响使用的缺陷,可允许有毛刺、表面浮锈以及因取样产生的钢筋局部空缺,但空缺必须用相应的钢筋补上。D.0.2焊接网几何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D.0.2的规定,且在一张网片中纵、横向钢筋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D.0.3冷拔光面钢筋焊接网中钢筋直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D.0.3的规定。 附录E钢筋焊接网的技术性能要求E.0.1钢筋焊接网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1499.3的有关规定。E.0.2制造冷拔光面钢筋的热轧盘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规定的高速线材。E.0.3冷拔光面钢筋直径为4~12mm,钢筋的表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的相应规定。钢筋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应符合表E.0.3的规定。E.0.4每批焊接网,应随机抽取一张网片,在纵、横向钢筋上各截取2根试样,分别进行强度(包括伸长率)和弯曲试验。每个试样应含有不少于一个焊接点,试样长度应足以保证夹具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倍试样直径,且不小于180mm。对于并筋,非受拉的一根钢筋应在离交叉焊点约20mm处切断(图E.0.4)。焊接网的拉伸、弯曲试验结果如不合格,则应从该批焊接网的同一型号网片中再取双倍试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检验,复验结果全部合格时,该批焊接网方可判定为合格。E.0.5每批焊接网中随机抽取一张网片,在同一根非受拉钢筋(一般为较细的钢筋)上随机截取3个抗剪试样(图E.0.5)。当并筋时,不受拉的一根钢筋应在交叉焊点处截断,但不应损伤受拉钢筋焊点。钢筋焊接网焊点的抗剪力(单位为“N”)不应小于试件受拉钢筋规定屈服力值的0.3倍。抗剪力的试验结果应按三个试样的平均值计算。焊接网抗剪试验结果平均值如不合格时,则取双倍试样进行复检,当试验结果平均值合格时,该批焊接网方可判定为合格。 注:双向板焊接网,当采用本规程第5.2.10条的双层布网(仅指图5.2.10a的情况)方式时,其焊点抗剪力要求可按本条的规定值乘以0.8系数后采用。 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可采用“可”。2规程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要求)”或“应按......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cretestructuresreinforcedwithweldedsteelfabricJGJ114━2003条文说明 前言《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03),经建设部2003年7月11日以第161号公告批准、发布。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供使用者参考。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函寄(邮编:100013)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管理组。 1总则1.0.1~1.0.3本规程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及一般构筑物中采用冷轧带肋钢筋、热轧带肋钢筋或冷拔光面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板类构件、墙体、桥面、路面、焊接箍筋笼的梁柱以及构筑物等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本规程所涉及的钢筋焊接网系指在工厂制造、采用专门的设备、符合有关标准规定按一定设计要求进行电阻点焊而制成的焊接网。近些年,国内焊接网产量和厂家逐年增加,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有大量工程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设计施工经验和试验数据,又专门补充一定量的构件及材性试验,为规程修订提供充分依据。在编制过程中适当借鉴了国外的有关标准、规范,工程经验和科研成果。本规程此次修订扩大了覆盖面,增加了焊接网在桥面铺装、桥台,钢筋混凝土路面、隧洞衬砌等方面的应用。在材料方面增加了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的内容。虽然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在国外应用较少、时间不长,国内也只是刚刚起步,但考虑到此钢种今后将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个主要钢种,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增加了这方面的条文。在借鉴国外的有关标准规定和试验研究资料以及国内试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增加了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混凝土板类构件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设计参数。为了进一步提高钢筋工程的整体施工速度,免去现场绑扎箍筋时大量手工作业,参照国外工程实践经验,增加了梁柱箍筋笼内容。另外,钢筋焊接网在国内的输水管道、游泳池、河道护坡、贮液池、船坞等工程中也得到应用。最近,国内个别城市开始采用压型钢板作底模上铺钢筋焊接网现浇成共同受力的整体楼板,也取得良好效果。对于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的技术要求,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施工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符号2.1术语本节所列的术语,系考虑焊接网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及道桥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特点,根据国家及行业标准的术语并参照冶金行业产品标准的部分术语制定的。2.2符号本节所列的符号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制定的原则并参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以下简称《规范》)采用的符号制定的。共分为四部分:作用和作用效应,材料性能,几何参数,计算系数。3材料3.1钢筋焊接网3.1.1本规程所涉及的钢筋焊接网是指在工厂制造,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规定的强度为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规定的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或符合本规程附录D及附录E要求的CPB550级冷拔光面钢筋并用专门设备按规定的网格尺寸进行电阻点焊制成的钢筋网片。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为本次修订新增加的钢种。为了增加二面肋热轧钢筋的圆度,减少矫直难度,增加焊点强度,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1499.3的规定,只要力学性能满足要求,征得用户同意,对于HRB400级钢筋可以取消纵肋。光面钢筋焊接网,在国外有些国家的某些工程中仍在应用。我国早期的一些焊接网工程(如高层建筑)中,已采用一些这种焊接网。虽然近年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的应用占绝大多数,考虑我国地域广阔、工程的多样性,仍保留冷拔光面钢筋焊接网这个品种。3.1.2钢筋焊接网一般分为定型焊接网和定制焊接网两种。定型焊接网有时也称为标准网,通用性较强,一般可在工厂提前预制。在国外,焊接网应用较多、较普遍的国家定型网占主要比例。定型网在网片的两个方向上钢筋的间距和直径可不同,但在同一个方向上的钢筋宜具有相同的直径、间距和长度。网格尺寸为正方形或矩形,网片的宽度和长度可根据设备生产能力或由工程设计人员确定。考虑到工程中板、墙构件的各种可能配筋情况,本规程附录A仅根据直径和网格尺寸推荐了包括10种直径及5种网格尺寸的定型钢筋焊接网。随着我国焊接网行业的发展和焊接网应用进一步普及,经过优化筛选,定出若干种包括网片长度和宽度的标准网片,以利于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降低成本。定制焊接网一般根据具体工程而定,其形状、网格尺寸、钢筋直径等可根据布网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3.1.3钢筋焊接网是在工厂制造,质量控制较好,当用户或设计上有需要时,根据材料实际情况,冷加工钢筋直径在4~12mm范围内可采用0.5mm进级,这在国外的焊接网工程中早有采用。从构件耐久性考虑,直径5mm以下的钢筋不宜用作受力主筋。钢筋焊接网最大长度与宽度的限制,主要考虑焊网机的能力及运输条件的限制。焊接网沿制作方向的钢筋间距宜为50mm的整倍数,有时经供需双方商定也可采用其他间距(如25mm整倍数),制作方向的钢筋可采用两根并筋形式,在国外的焊接网中早已采用;与制作方向垂直的钢筋间距宜为10mm的整倍数,最小间距不宜小于100mm,最大间距不宜超过400mm。当双向板双层配筋时,非受力钢筋间距可增大,但不宜大于1000mm。3.1.4冷轧带肋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fstk与现行国家标准《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规定的抗拉强度相一致,工厂生产的焊接网在出厂前的力学性能检查必须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新增加的HRB400级热轧钢筋,强度标准值取国家标准GB1499中的屈服点值。由于HRB400级钢筋焊接网在国内刚刚起步,考虑国内焊网机的实际技术性能和施工安装的特点,钢筋直径最大取为16mm。冷拔光面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系根据极限抗拉强度确定,用fstk表示。该种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见本规程表E.0.3。3.1.5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的钢筋强度设计值仍按原规程的规定取用。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冷轧带肋或冷拔光面钢筋,在构件强度设计时本规程以0.8倍抗拉强度标准值作为设计上取用的条件屈服点,在此基础上再除以钢筋材料分项系数rs,取用1.2。例如,对于fstk=550N/mm2的冷轧带肋钢筋,强度设计值fy=550×0.8/1.2=366N/mm2,取整为360N/mm2。对热轧HRB400级钢筋材料分项系数为1.10。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f"y的取值原则,仍以钢筋压应变ε"s=0.002作为取值条件,并根据f"y=ε"sEs和f"y=fy二者中的较小值确定。3.1.8在德国的钢筋产品标准DIN488(I)和欧洲焊接网产品标准(草案)prEN10080-5中规定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的疲劳应力幅限值为100N/mm2。德国钢筋混凝土规范DIN1045一直规定在疲劳荷载作用下,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的应力幅值不超过80N/mm2。同时在相应的设计手册中规定最大应力不超过286N/mm2。根据国外有关标准规定和大量试验研究结果以及国内试验验证指出,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可用于动荷载,主要限制疲劳应力幅值。为稳妥起见仅限用于板类构件,且为同号应力、应力比值ρfs>0.3,同时限定最大应力不超过280N/mm2的情况下,疲劳应力幅值规定不超过80N/mm2。其他种钢筋焊接网由于试验研究工作不多,暂未列入。3.2混凝土3.2.1国内多年工程实践表明,对于一类环境条件下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板、墙类结构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和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且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符合要求时,结构构件的耐久性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一、二、三类环境类别的具体条件与《规范》的规定相同。 4设计计算4.1一般规定4.1.3以焊接网为受力主筋的钢筋混凝土板类构件的跨度一般不会超过9m,因此原规程lo>9m的有关规定取消。4.1.5根据对二跨连续板和二跨连续梁的试验表明,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连续板具有较好的塑性性能,中间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均有明显的内力重分布现象,可以考虑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进行内力计算。结合控制连续板在正常使用阶段对裂缝宽度的限制条件,提出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连续板的弯矩调幅限值定为不超过按弹性体系计算值的15%。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的跨高比、配筋率、支座形式以及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等因素,对试件的内力重分布都有一定的影响。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连续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尚应参照现行工程标准《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CECS51的有关规定。4.1.6焊接网片或焊成三角形格构小梁形式的焊接骨架,用作叠合式构件的受力主筋在国外已大量应用。焊接网用作叠合板的配筋,其结构设计可参照《规范》中有关叠合构件的规定。4.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2.1采用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受弯构件基本性能试验表明,构件的正截面应变规律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构件破坏特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相近,在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可以采用与《规范》相同的基本假定。4.2.2在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为简化计算,在求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时,可将《规范》公式(7.1.4-2)中的钢筋应力fy以强度设计值fy=360N/mm2(对CRB550级和CPB550级)代入;同时将《规范》公式(7.1.4-1)中的钢筋应力fy以360N/mm2(对HRB400级)代入。然后,钢筋弹性模量以Es=1.9×l05N/mm2(对CRB550级)或2.0×l05N/mm2(对CPB550级及HRB400级)代入,并取εcu=0.0033,β1=0.8,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即得下列结果:对冷加工钢筋焊接网ξb=0.37;对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ξb=0.52。但是,国内的一些试验表明,有些小直径的HRB400级钢筋没有明显屈服点,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明显的硬钢特点,此时,ξb的取值应按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的规定。4.2.3本规程承受疲劳荷载作用的构件仅限于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板类受弯构件。其疲劳验算可参照《规范》的有关规定。疲劳应力幅限值及疲劳最大应力的取值等应按本规程第3.1.8条的规定。对于其他种钢筋焊接网混凝土板类构件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应用问题,由于试验研究资料不足,本规程暂未包括。 4.3斜截面承载力计算4.3.1本条所指的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包括不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的一般板类受弯构件以及包括仅配置箍筋的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的两种情况:1不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的焊接网配筋的一般板类受弯构件,主要指受均布荷载作用的单向板和双向板需按单向板计算的构件,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及有关构造要求等,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2封闭式或开口式焊接箍筋笼以及单片式焊接网作为梁的受剪箍筋在国外已正式列入标准规范中,实际应用有较长时间。试验研究表明,当箍筋笼构造满足规定要求、控制合理的使用范围,其抗剪性能是有保证的。本规程第5.4节对箍筋笼作了具体规定。4.3.2冷轧带肋箍筋梁的抗剪性能试验表明,用变形钢筋做箍筋,对斜裂缝的约束作用明显地优于光面钢筋,试件破坏时箍筋可达到较高应力,其高强作用在抗剪强度计算时可以得到发挥,在正常使用阶段可提高箍筋的应力水平。带肋钢筋的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程表3.1.5采用,在正常使用阶段,当剪跨比较小时一般不开裂,当剪跨比较大时裂缝宽度也小于0.2mm,满足正常使用要求。采用较高强度的CRB550级和HRB400级钢筋焊接网作受弯构件的箍筋是经济、有效的。4.4裂缝宽度验算4.4.1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受弯构件,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一般应验算裂缝宽度。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本规程表4.1.4规定的限值。为简化计算,规程给出了在一类环境条件下带肋钢筋焊接网板类构件,一般情况下可不作最大裂缝宽度验算的条件。4.4.2根据规程编制组对带肋钢筋焊接网和光面钢筋焊接网混凝土板刚度裂缝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焊接网横筋具有提高纵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锚固性能,且横筋间距愈小,提高的效果愈大,从而可有效的抑制使用阶段裂缝的开展。规程对裂缝宽度的基本公式采用与原规程相近的计算公式,其中对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混凝土板类构件的受力特征系数αcr取与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混凝土板相同。根据板的试验结果,当计算最大裂缝宽度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取实际值时,计算的裂缝宽度更接近试验值。对于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ψ值取等于1.0。4.5受弯构件挠度验算4.5.1~4.5.3钢筋焊接网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等仍按原规程的有关规定。 5构造规定5.1一般规定5.1.1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主要是保证钢筋有效受力和耐久性要求。本规程对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与原规程略有增加,在混凝土强度等级上略有提高。在本条表5.1.1的注中对梁柱箍筋、构造钢筋、箍筋笼以及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给出最小厚度要求。5.1.2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与世界各国相比明显偏低,这次修订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关于最小配筋率修订的有关规定给出。5.1.3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的编制原则,确定钢筋的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冷轧带肋钢筋的条件屈服强度高于光面钢筋的屈服强度,同时,焊接网的纵筋与横筋焊接形成网状结构共同起粘结锚固作用,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优于光面钢筋,以此确定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用于钢筋混凝土路面的最大钢筋间距。5.1.4本条对混凝土桥面铺装用焊接网的构造要求,主要根据国内近几年在几百座市政桥面铺装和公路桥面铺装中的设计和工程应用经验确定。根据国内多年工程应用经验总结,本规程附录B给出了桥面铺装钢筋焊接网常用规格建议表。5.1.5主要参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的有关规定确定。5.1.7带肋钢筋焊接网的基本锚固长度la与钢筋强度、焊点抗剪力、混凝土强度、截面单位长度锚固钢筋配筋量以及钢筋外形等有关。根据粘结锚固拔出试验结果得出临界锚固长度值,在此基础上采用1.8~2.2倍左右的安全储备系数作为设计上采用的最小锚固长度值。考虑国内设计与现场技术人员的习惯规定,锚固长度仍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分档。当在锚固长度内有一根横向钢筋且此横筋至计算截面的距离不小于50mm时,由于横向钢筋的锚固作用,使单根带肋钢筋的锚固长度减少约在25%左右。当锚固区内无横筋时,锚固长度按单根钢筋锚固长度取值。按构造要求,规程给出了锚固区内有横筋或无横筋时的最小锚固长度值。5.1.8冷拔光面钢筋焊接网的最小锚固长度是根据国内的锚固搭接试验结果并参照国外试验结果和有关规范确定的。对锚固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焊点抗剪力、钢筋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与钢筋间距等有关。当锚固区内有不少于二根横向钢筋且较近一根横向钢筋至计算截面的距离不少于50mm时,二根横筋将承担绝大部分拉力,余下由钢筋本身承担,即由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强度承担。冷拔光面钢筋焊接网的锚固长度内应有横向焊接钢筋,当无横向焊接钢筋时,应在端头作成弯钩,或采取其他附加锚固措施。 5.1.10焊接网搭接处受力比较复杂,试验指出,试件破坏绝大部分发生在搭接区段,特别是当钢筋直径较大时更是如此。布网设计时必须避开在受力较大处设置搭接接头。应尽量在受力较小处设置搭接接头。在国外标准规范中也给出类似规定。5.1.11当采用叠搭法或扣搭法、计算中充分利用带肋钢筋的抗拉强度时,要求在搭接区内每张焊接网片至少有一根横向钢筋。为了充分发挥搭接区内混凝土的抗剪强度,两网片最外一根横向钢筋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两片焊接网钢筋末端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3倍最小锚固长度且不小于200mm。试验结果表明,按规定的搭接长度值,对于带肋钢筋焊接网混凝土板,在最大弯矩区段发生破坏,构件的极限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新老规程的搭接长度值基本一致,仅作少量调整。搭接区内只允许一张网片无横向钢筋,此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平搭法中,同时要求另一张网片在搭接区内必须有横向钢筋,由于横向钢筋的约束作用,将提高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带肋钢筋采用平搭法可使受力主筋在同一平面内,构件的有效高度ho相同,各断面承载力没有突变,当板厚度偏薄时,平搭法具有一定优点。搭接区内一张网片无横向钢筋时,搭接长度约增加30%左右。试验表明,按第5.1.7条规定的锚固长度在此基础上确定的搭接长度值满足受力要求。焊接网的搭接均是两张网片的所有钢筋在同一搭接处完成,国内外几十年的工程实践证明,这种处理方法是合适的,施工方便、性能可靠。5.1.12冷拔光面钢筋焊接网单向简支板的搭接试验表明,试件破坏均由两网片间的水平剪切裂缝与垂直的弯曲裂缝互相贯通而引起的,考虑到光面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承担的拉力很少,主要靠焊点的抗剪力及二张网片的搭接长度与纵筋间距围成的剪切面承担拉力,光面钢筋焊接网的搭接长度取两片焊接网最外边横向钢筋间的距离,其长度为锚固长度的1.3倍,且不小于200mm,同时也不小于一个网格尺寸加50mm的搭接长度。按本条计算的搭接长度与国内的试验结果、国外的有关规定及试验结果基本接近。计算时充分利用抗拉强度的光面钢筋焊接网,不应采用平搭法,如确有需要,必须采取可靠的附加锚固构造措施后方可采用。5.1.14带肋钢筋焊接网在非受力方向的分布钢筋的搭接,当采用叠搭法或扣搭法时,为保证搭接长度内钢筋强度及混凝土抗剪强度的发挥,要求每张网片在搭接区内至少应有一根受力主筋,并从构造要求上给出了最小搭接长度值。当采用平搭法且一张网片在褡接区内无受力主筋时,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应适当增加。5.1.17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的规定及国内近些年几百座桥面铺装采用焊接网的工程经验总结,多采用平搭法施工,减少钢筋所占的厚度,钢筋直径常用的在6~11mm范围,搭接长度对于一般常用的平搭法不应小于35d,当采用叠搭法或扣搭法时不应小于25d,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200mm。5.1.18 处于较强地震作用下的钢筋焊接网配筋构件,如剪力墙底部截面的墙面中的纵向分布钢筋可能处于交替拉、压状态下工作。此时,钢筋与其周围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将比单调受拉时不利,因此,对不同抗震等级给出了增加钢筋受拉锚固长度的规定。在此基础上乘以1.3倍增大系数,得出相应的受拉钢筋搭接长度。5.2板5.2.1板中焊接网钢筋的直径和间距采用了《规范》中绑扎钢筋的有关规定。根据目前冷轧带肋钢筋原材料供应情况,板中冷轧带肋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可采用5mm。5.2.2在国外,有采用较灵活的焊接网搭接布网方式的情况,但其搭接长度较大,且受力条件也不尽合理。本条规定了板的钢筋焊接网布置的基本原则,有利于节省材料和网片的合理布置。5.2.3考虑到现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板下部纵向钢筋伸入梁中的锚固长度较原规程增加5d,且不宜小于100mm。5.2.6嵌固在砌体墙内的现浇板沿嵌固边在板上部配置构造钢筋焊接网时,采用与手工绑扎钢筋同样的构造规定。根据冷轧带肋钢筋的特点,最小直径可采用5mm。5.2.9现浇双向板长跨方向需搭接时,应采用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按本规程第5.1.11条或第5.1.12条设置搭接接头,搭接接头灵活性较大,但仍应尽可能按第5.2.2条的布网原则进行。支座附近采用的附加网片伸入支座时,附加网片与主网片的搭接仍应按本规程第5.1.11条或第5.1.12条的规定。5.2.10根据国内外焊接网工程实践经验,给出两种现浇双向板底网减少搭接或不用搭接的布网方式。这些布网方式对发挥底网的整体作用较为有利。本条第1款布置方法的纵向网和横向网增加了焊接网成网时必需的分布筋(网片安装时分布筋可不搭接),与第5.2.9条的布置方法比较,用钢量可减少或持平。当钢筋间距为2倍原配筋间距时,焊点总数与第5.2.9条的布置方式相同。本条第2款的布置方法长跨方向的搭接宜采用平搭法。纵向网和横向网的计算高度相同,等于长跨方向钢筋的计算高度。安装时应使纵向网和横向网的钢筋均匀分布。第2款的布置方法用钢量最省,相当于或低于绑扎钢筋的用量。在短跨(短跨净跨≤2.5m)主受力钢筋无搭接时更具优势。5.2.11梁两侧有高差板的带肋钢筋焊接网的一般布置方法应采用如图5.2.11的形式。当板高差较小,若采用图5.2.11的布置方法,由于梁主筋位置的限制可能会出现低高程板的面网插入梁中而难于保证其准确位置,影响面网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建议采用弯折焊接网的布置方法。5.2.12采用图5.2.12布置方法时,面网在梁内的锚固钢筋用量较多。若按较大配筋侧钢筋布置跨梁面网时,材料用量的增加与按梁两侧分别布置面网的材料用量增加相当或略多一些,此时,亦可采用跨粱面网布置方式。5.2.14这是焊接网与柱的连接的一般方法,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施工条件许可时(如柱主筋向上伸出长度不大时)宜采用整网套柱布置方式。 5.3墙5.3.1规程修订组专门对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合理设置端部约束边缘构件、边缘构件的纵筋采用热轧钢筋,轴压比不超过《规范》限值时,冷轧带肋钢筋作为分布筋的矩形截面剪力墙,变形能力满足抗震要求;I形截面墙的变形能力优于矩形截面墙。试验指出,矩形墙体当设计轴压比为0.5及I形墙体设计轴压比为0.67时,位移延性比均不小于4.0,位移角分别不小于1/110和1/90。试件破坏时,受拉冷轧带肋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大拉应变不超过0.011。结合试验对4m和6m长的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剪力墙计算分析表明,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的墙、轴压比不小于0.3、层间位移角不大于1/120时,受拉区最外侧冷轧带肋竖向分布筋的拉应变一般不超过0.015,最大达0.018。计算结果表明,按现行规范计算的墙体受弯承载力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墙体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用于无抗震设防的房屋建筑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和8度的丙类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可采用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作为分布筋,抗震房屋的最大高度可比《规范》规定的适用最大高度低20m;当采用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时,抗震房屋的最大高度按《规范》的规定。对筒体结构中的核心筒配筋和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分布钢筋宜采用延性较大的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手工绑扎的冷轧带肋钢筋及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用作剪力墙的分布筋,在国内的高层建筑中已有应用。墙面分布筋为热轧HRB400级钢筋焊接网、约束边缘构件纵筋为热轧带肋钢筋、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和配箍特征值符合规范规定的剪力墙,试验结果表明,墙体的破坏形态为钢筋受拉屈服、压区混凝土压坏,呈现以弯曲破坏为主的弯剪型破坏,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良好。轴压比设计值为0.5的矩形墙和工字形墙,位移延性系数分别不小于3.0和4.0。热轧钢筋焊接网可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的丙类钢筋混凝土房屋剪力墙的分布钢筋。5.3.4为进一步慎重起见,对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上一层墙两端及洞口两侧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及其配箍特征值较《规范》的规定作了适当的加强处理。5.3.7在国内外的墙体焊接网施工中,竖向焊接网一般都按一个楼层高度划分为一个单元,在紧接楼面以上一段可采用平搭法搭接,下层焊接网在上部搭接区段不焊接水平钢筋,然后,将下层网的竖向钢筋与上层网的钢筋绑扎牢固。5.3.8对于端部无暗柱的墙体,现场绑扎的附加钢筋宜选用冷轧带肋钢筋或热轧带肋钢筋。附加钢筋的间距宜与焊接网水平钢筋的间距相同,其直径可按等强度设计原则确定。端部设置暗柱时,网片可插入暗柱内或置于暗柱外,但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水平钢筋的锚固。图5.3.8给出几种常用的焊接网在墙体端部的构造示意图。 剪力墙两端及洞口两侧设置的边缘构件的范围及配筋构造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外,尚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5.4箍筋笼5.4.1~5.4.2焊接网片经弯折后形成箍筋笼,在国外的工程中应用较多,免去现场绑扎箍筋,提高施工速度。梁、柱焊接箍筋笼在国外已作过很多专门试验。本节推荐的箍筋笼是参照国外应用经验结合国内钢筋混凝土的构造规定而制定的。 6施工6.1钢筋焊接网的检查验收6.1.1对焊接网迸场后的检查与验收作了具体规定。考虑到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可将现场检查的部分内容由负责质检的专门人员提前在工厂内进行,以保证现场的施工进度。焊网厂向施工现场供货时,一般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将同一原材料来源、同一生产设备并在同一连续时段内生产的、受力主筋为同一直径的焊接网组成一批,其重量不应大于30t。为减少现场试验工作量,又达到质量控制的要求,对网片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的检查按每批5%(不少于3片)的数量抽检。焊接网的直径(或重量偏差)应有控制,冷拔光面钢筋直接用游标卡尺测量直径,带肋钢筋以称重法检测直径。焊接网的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应按本规程附录D的要求检查。焊接网的拉伸、弯曲及抗剪试验应按本规程附录E的规定执行。 附录A定型钢筋焊接网型号定型钢筋焊接网是一种通用性较强的焊接网,当网片外形尺寸确定后,可提前在工厂批量预制。在国外焊接网应用比较发达的国家,焊网厂均有大量提前预制的各种型号网片储存待用。本附录表A.0.1给出了5种网格尺寸、10种直径的定型钢筋焊接网。直径14mm、16mm仅适用热轧HRB400级钢筋。定型网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争取网片尺寸定型,只有这样,网片才能大规模、高度自动化、成批生产,降低成本。表中给出3种正方形网格和2种矩形网格,除国际上常用的200mm×200mm及100mm×100mm外,又结合工程需要增加了150mm×l50mm网格尺寸。最近国内有的网厂又增加了以25mm为模数的125mm、175mm纵筋间距尺寸。定型焊接网在两个方向上的钢筋间距和直径可以不同,但在同一方向上的钢筋宜有相同的间距、直径及长度。在国外的工程应用中有时纵筋为较粗直径的热轧带肋钢筋而横筋为较细直径的冷轧带肋钢筋,这样,当两个方向直径相差较大时,可减少对较细直径焊接烧伤的影响。目前,国内定型焊接网的长度和宽度仍根据设备的生产能力以及由设计人员根据工程需求确定。焊接网的代号是在纵向钢筋的直径数值前面冠以代表不同网格尺寸的英文大写字母构成,其中,A、B、D型考虑了与国际上有些国家的应用习惯相一致。表A.0.1中给出的重量是根据纵、横向钢筋按表中的相应间距均匀布置时,计算的理论重量,工程应用时尚应根据网端钢筋伸出的实际长度计算网重。 附录B桥面铺装钢筋焊接网常用规格表钢筋焊接网用作桥面铺装层的配筋,可以有效的减轻混凝土的开裂程度,增强耐久性,提高混凝土桥面使用寿命。国内近几年应用逐渐增多,在部分路面工程中也开始应用。国外,在这方面己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经验。本附录表8.0.1给出的桥面铺装用钢筋焊接网常用规格表,主要根据国内几百座在公路桥和市政桥的桥面铺装中多年的使用经验而制定的。 附录C箍筋笼的技术要求预制箍筋笼作梁、柱的箍筋在欧美及东南亚地区应用的很普遍。国外在这方面已进行较多的试验研究,积累较多的使用经验,在相关的标准规范中已有规定。本附录对考虑抗震要求的梁的箍筋笼均应做成封闭式。对有抗震要求和无抗震要求梁的箍筋笼在角部的弯折角度及末端平直段的长度都提出了要求。在选材上宜采用带肋钢筋。箍筋笼的长度可根据梁长作成一段或几段,主要考虑运输和施工方便及安装效率,同时也兼顾弯折机的生产能力。有些国家在焊网厂将箍筋笼与梁主筋连成整体,一同运至施工现场安装,提高运输及安装效率。当梁与板整体现浇、不考虑抗震要求且不需计算要求的受压钢筋亦不需进行受扭计算时,可采用带肋钢筋焊接的“U”型开口箍筋笼。在设计开口箍筋笼时,应使竖向钢筋尽量靠近构件的上下边缘,特别是箍筋上端应伸入板内,并尽量靠近板上表面,开口箍筋笼顶部区段一定布置有通常的、连续的焊接网片,以加强梁顶部的约束作用。“U”型开口箍筋笼在国外的预制构件和现浇梁板中均有应用。 附录D钢筋焊接网的外观质量要求、几何尺寸和钢筋直径的允许偏差本附录规定了钢筋焊接网的外观质量要求、几何尺寸和直径的允许偏差以及钢筋焊接点开焊数量的限制。本附录的有关规定是供现场检查验收用。为减少试验量,取样数量应按本规程第6.1节的规定。网片的对角线偏差在大面积铺网工程中对铺网质量有直接影响,如果对角线偏差大,对网片间的准确搭接将有不良影响。当网格尺寸均做成正偏差时,由于偏差的积累,有可能使钢筋根数比设计根数减少。为防止此种情况出现,规定在一张网片中,纵、横向钢筋的根数应符合原设计的要求。 附录E钢筋焊接网的技术性能要求E.0.1对钢筋焊接网的技术性能指标,除满足本附录的有关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1499.3的有关规定。E.0.3目前光面钢筋焊接网仍有少量使用,本条仍保留了冷拔光面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要求。实践表明,在相同牌号母材条件下,冷拔光面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可达到冷轧带肋钢筋的要求。因此冷拔光面钢筋的性能指标取与冷轧带肋钢筋相同的指标。E.0.5从设计和使用考虑,对焊点抗剪力应有一定的要求,以保证横向钢筋通过焊点传递一定的纵向拉力。规定钢筋焊接网焊点的抗剪力应不小于0.3σp0.2(或σs)与A(A为较粗钢筋的横截面积)的乘积。这与国外的有关规定基本相同。试验表明,同一焊点取粗钢筋或细钢筋作为试样的受拉钢筋测得的焊点抗剪力可能会不同,主要是由于测试夹具造成的。试样粗钢筋受拉时不易弯曲,测得的焊点抗剪力更接近于真实情况。同时较粗钢筋一般为主要受力钢筋,因此规定焊点抗剪试样以较粗钢筋作为受拉钢筋。焊点抗剪力的影响因素较多,离散性较大,故以三个试样测得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评定标准。在截取试样时,不宜在纵向(制造)方向上同一根钢筋上截取3个试样,因纵向钢筋上的焊点是同一焊头所焊,施焊条件基本相同,达不到测试不同焊头施焊条件的焊点抗剪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