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00 KB
- 1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技术规范》农业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根据《农业部关于下达2009年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资金的通知》(农财发[2009]105号),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负责承担《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工作,项目序号365。(二)协作单位根据《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技术规范》标准项目任务书,四川省农业机械鉴定站为项目协作单位,参与标准的起草、论证等工作。(三)主要工作过程项目下达后,按照项目任务书的要求,我们积极组织技术骨干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研究和制定了标准编制工作方案,并按照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要求展开标准制定工作。1、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启动标准项目标准项目下达后,联合协作单位,组织技术骨干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成员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业务,了解标准化工作的相关规定并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工作组成立后,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了内部分工及进度要求,责任落实到人。2、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撰写标准初稿为了解我国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的基本现状,标准起草组10
组织人员分赴四川、重庆、陕西、江苏等省市进行调研,实施考察目前有关省、市修建的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情况,广泛听取农机管理部门和有关农机手的意见,了解修建的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收集有关省市制定的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标准以及有关公路设计、施工的标准及部分法律法规,广泛查阅了田间道路建设施工报告和试验数据等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起草了标准初稿。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参考的标准见表1。表1参考的相关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1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JTG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3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4JTG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5JTG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6JTGD61-200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7JTG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8JTG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9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0JTG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11JTG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12JTG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13JTGD82—2009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14JTJ011-199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1994版)3、召开标准起草工作研讨会,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征求意见2010年4月27日至28日,10
组织召开了标准起草工作研讨会,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讨论,对标准编写原则、体例和内容进行了确定,对标准初稿全文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会后,工作组又广泛征求各有关专家意见,并对征求意见稿初稿进行修改。2011年11月9日至11日,组织召开了《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建设规范》标准征求意见稿修改研讨会。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及黑龙江农垦、山西、江苏、新疆等地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与会代表还赴四川阆中实地考察了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建设情况。2012年2月,起草标准征求意见的函,在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上发布,全系统范围内广泛征求修改意见。(四)标准主要起草人及所做的工作根据标准项目任务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共有6人:宋英、张山坡、张健、徐涵秋、储为文、曲桂宝。根据任务分工,张山坡、徐涵秋、张健主要做了前期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标准初稿的起草工作以及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讨论修改工作,宋英、曲桂宝、储为文主要负责组织召开标准起草工作组会议,修改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汇总处理,修改形成标准送审材料等工作。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一)编制原则1、与有关法律法规一致,并与现行有效标准相协调,同时符合我国国情。2、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1、标准内容框架10
标准的内容包括:a)范围;b)规范性引用文件;c)术语和定义;d)技术要求;e)检验和评定规则。2、术语和定义的确定为便于标准技术内容的理解,列出了34个与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相关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3、“路线”技术要求的确定1)田间道路主要用于农业机械通往田间地块,进行作业生产。且建设的主体多数是乡村集资、财政补贴等方式,筹集资金有限,因此设计为单车道;行驶速度按四级公路设计,应不大于20km/h;路基宽度参照JTGD20-2006中6.1.2条四级公路单车道的规定(单车道路基宽度4.5m),并确定略低于该规定的下限值,确定为3.5m,行车道宽度参照JTGD20-2006中6.2.1条单车道的规定,调整为应不小于2.5m,路肩宽度参照JTGD20-2006中6.4条四级公路单车道的规定确定为0.5m。2)田间道路参照JTGD20-2006中6.2.5条的规定并调整确定为每1km内应设置不少于两处错车道,错车道路基宽度应不小于5.5m,有效长度应不小于20m,间距可结合地形、视距等条件确定。10
3)道路在平面和纵面上由直线和曲线组成。在设计布置平曲线及竖曲线时,应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平纵面线形均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4)平曲线半径(就是指平面圆曲线的半径)是参照JTGD20-2006中7.3.2条的规定,确定为应不小于30m,特殊困难地段应不小于15m。但当平曲线半径小于150m时,设置的超高值为便于实际工作中采用,参照JTJ011-1994表7.5.3中规定给出了明确数值,加宽是参照JTGD20-2006中7.6.1条的规定计算而得。5)回头曲线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是参照JTGD20-2006中7.10.3条的规定确定为应不小于15m,但根据相关专家建议调整了特殊地段应不小于10m,超高横坡度应不大于6%,最大纵坡为5.5%。连接相邻两回头曲线间的直线距离把7.10.3条规定的100m也调整为不得小于60m。6)两圆曲线间以直线径相连接时,参照JTGD20-2006中7.2.2条的规定,确定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数值的4倍为宜;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数值的1倍为宜。7)参照JTGD20-2006中8.2.1条的相关规定,要求道路设计最大纵坡不应大于9%,8.5条规定合成纵坡不应大于10%,但考虑到田间行走道路的特殊性和农业机械的爬坡能力调整至11%。8.2.1条还规定海拔2000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但在山岭地形工程特别困难地段,最大纵坡的坡度根据施工方面专家的建议,最终确定为10%~13%。8)参照JTGD20-2006中8.2.7条的规定并结合专家建议,在越岭路线连续坡段,相对高差为200m~500m时平均纵坡调整为不应大于6.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调整为不应大于6.0%,任意连续3km10
路段的平均纵坡调整为不应大于6.0%。9)当连续纵坡坡度大于5%时,参照JTGD20-2006中8.3条的要求,在规定长度范围内设置缓和坡段,但在专家的建议下调整了缓和坡段长度和纵坡坡度的规定,分别设置为不得小于40m和不得大于4%。10)参照JTGD20-2006中8.6.1条的要求,在纵坡变更处均要求设置竖曲线,竖曲线最小半径确定为应不小于200m,特殊地段应不小于100m;竖曲线最小长度应不小于50m,特殊地段应不小于20m。4、“路基”技术要求的确定1)路基高度的设计,应使路肩边缘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高度以上,同时应考虑地下水、毛细水和冰冻作用,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2)根据JTGF10-2006中4.1.2条的规定,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冰冻地区的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不应直接采用粉质土填筑。3)路基施工应采用压实机具,采取分层填筑、压实,其压实度参照JTGF10-2006中4.2.2-1的规定并结合JTGF80/1-2004的相关要求而确定的。根据工程实践若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必须经过1~2个雨季,使路基相对沉降稳定后,才能铺筑砂石路面或硬化路面。4)路基应根据沿线的降水与地质水文等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地面排水、地下排水、路基边坡排水等设施,并与沿线桥涵合理配合。5)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根据专家建议,边沟的深度和宽度不得小于0.4m,截水沟和排水沟的深度和宽度不得小于0.6m。6)排水设施应与农田灌溉,人畜引水等工程相结合。10
7)路基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路基稳定。8)挡土墙的相关技术要求均是参照JTGD30-2004中5.4条一般要求的规定而确定的。5、“路面”技术要求的确定1)路面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参照JTGD40-2002中4.3、4.4条规定,混凝土路面要求弯拉强度不低于3.5Mpa;沙石路面弯沉值要求不小于3mm,其表面应满足平整、抗滑和排水的要求。2)路面必须设置基层和面层。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面层应坚实、耐磨、平整。各结构层厚度的确定参照了JTGD50-2006中4.1.5条的规定。3)路拱横坡主要是参照JTGD40-2002中4.6条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硬化)路面一般采用1%~2%的横坡,路肩横坡应比路面横坡大1%~2%。而砂石路面因排水不畅,参照JTJ011-1994中6.5.2的规定,确定为采用3%~4%的横坡。6、“坡口”技术要求的确定1)田间道路与田地直接相连,因此为方便农业机械下田和上路,还应设置过渡的坡口,坡口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坡口为扇形合成坡,坡口坡度和宽度也根据农业机械的爬坡能力确定为不大于18%,宽度应不小于2.5m。2)坡口是农业机械进出田间的过渡路面,易被碾压破坏,所以推荐永久性坡口采用混凝土面层,坡面应作防滑处理。3)坡口位置不宜影响田间生产作业,因此推荐设置在田角,并尽可能避免与边沟交叉或作暗沟处理。10
7、“桥梁、涵洞”技术要求的确定1)桥梁、涵洞的设计和建设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总体应符合JTGD60标准中4级公路要求。本文件中未再进行细化说明。2)涵洞的运用主要是道路、田间的排水疏通,在设计时应满足农田灌溉及排水的需要。8、“路线交叉”技术要求的确定1)田间道路之间或与其它公路交叉连接的地方,一般采用平面交叉,交叉位置应选择在纵坡平缓、视距良好地段。参照JTGD20-2006中12.4.8条规定,平面交叉时应尽量正交;当必须斜交时,根据田间行走道路上设计行驶速度较慢,略低于60°交叉角的规定,调整交叉角不宜小于45°。2)田间道路在设计时应避免与铁路平面交叉,尽可能利用现有的铁路穿越桥梁和隧道。3)平面交叉转弯路面内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参照JTGD20-2006中10.4.3规定,确定为不小于15m。9、“配套设施”技术要求的确定1)农业机械尽管行驶速度较慢,但仍是上路行驶的机动车辆,是田间道路上安全交通的主要参与者,所以参照JTGB01-2003中9.0.4规定,要求田间道路在陡坡、急弯、危险路段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指示牌和警告标志等。2)田间道路两旁和边坡上种植花草、乔木、灌木、树木等以防护路基,但应不致妨碍农业机械的通行。10、“检验方法”的确定10
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是乡村道路的延伸,其检验评定规则是按JTGF80/1-2004相关要求而确定的,检验方法与JTGF80/1-2004的规定基本一致,仅为适应田间道路的特殊性而进行了检验方法的选择使用。11、“评定规则”的确定田间道路质量等级以其分值高低不同分为两类,即合格与不合格,与JTGF80/1-2004相关要求是一致的。田间道路质量评定参照JTGF80/1-2004的规定,给出对应检验项目的加权分值。其中路线、坡口等检验评定在JTGF80/1-2004中未明确要求的,则给出了具体的规定。三、主要试验验证情况和预期的经济效果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解决目前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建设的不规范问题,在兴修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时有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使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的宽度、弯度、坡度、路面的平整度,沟、桥的设置等都符合农业机械安全行走的要求,在农业机械转移行走过程中,避免农业机械掉沟、陷机、翻车等现象的发生,避免农机事故的发生,大大减少由于事故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无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本标准主要引用了交通系统行业标准,并结合工程实践进行了部分内容适度调节。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无相互矛盾和抵触的条款。10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七、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农业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该标准发布实施后,建议各级农机化管理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必要时可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机械化分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标准宣贯会,就标准相关内容进行解读,以期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全国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为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服务。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无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技术规范》起草工作组二〇一二年一月四日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h3022-1999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
- sh3083-1997 石油化工钢储罐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 sh3519-2002 乙烯装置离心压缩机组织施工技术规范
- sh3531-2003 隔热耐磨衬里技术规范
- 2012新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 黑龙江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技术规范(试行)
- 110kv电缆附件技术规范书
- 647.2-2013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作业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钻井作业(出版稿)
- sjt11293-2003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 第1部分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
-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防爆性能改造技术规范》
- sjz11362-2006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 制造执行系统(mes)规范
- 《设施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 sl17-1990 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sl172-1996 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
- 《隧道运营场所防尘防毒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sl256-2000 机井技术规范
- sl289-2003 水土保持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 条文说明
- sl289-2003 水土保持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