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6.50 KB
- 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细胞1细胞的概念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一切有机体都是有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3)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结构完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细胞代谢的有序性与自控制性的失调。4)细胞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5)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6)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2细胞的结构3细胞器的功能细胞膜:1)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保护细胞)主动运输:需ATP,需膜蛋白,逆浓度梯度。2)是物质进出的通道。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需ATP,需膜蛋白,顺浓度梯度。自由扩散:不需要ATP,不需要膜蛋白的参与,顺浓度梯度。3)通讯功能,连接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内质网:是蛋白质转运、脂质合成。高尔基体:1)是细胞内大分子运输的一个主要交通枢纽(将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和部分脂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运送到细胞特定的部位或分泌到细胞外)。2)是细胞糖类合成的工厂。溶酶体:进行细胞内的消化,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防御微生物的侵染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核膜:保护,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4细胞核核仁:RNA的合成、核糖体合成。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质:是细胞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染色体:是细胞在有四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线状)结构。它是染色质经多级压缩包装而成。染色质和染色体在化学本质上没有差异、只是在构型上不同,是遗传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5两个重要的细胞器1)线粒体概念:由内外两层彼此平行和高度特化的膜包围而成,外膜起界膜作用,内膜向内皱褶形成嵴。
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结构模式图电镜下的结构功能:进行呼吸作用,合成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是糖类、脂肪和氨基酸最终氧化释放能量的场所。呼吸作用:是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生成ATP,并释放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是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CO2呼吸作用和H2O,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是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为其他产物,生成ATP,释放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的全过程:1)C6H12O6(葡萄糖)酶2C3H4O3(丙酮酸)+4[H]+2ATP(细胞质基质)2)2C3H4O3+6H2O酶6CO2+20[H]+2ATP(线粒体)3)24[H]+6O2酶12H2O+34ATP(线粒体)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酶12H2O+6CO2+38ATP+能量1mol葡萄糖分解释放能量2870KJ,其中1161KJ的能量保存在ATP中无氧呼吸的全过程1)C6H12O6(葡萄糖)酶2C3H4O3(丙酮酸)+4[H]+2ATP(细胞质基质)2)2C3H4O3+4[H]酶2C2H5OH+2CO2/2C3H4O3+4[H]酶2C3H6O3总反应式:C6H12O6酶2C2H5OH(酒精)+2CO2(大多数植物和低等动物)可产生225.9KJ的能量,61.08KJ贮存在ATP中2C3H6O3酶C6H12O6(乳酸)(高等动物)可产生196.65KJ的能量,其中61.08KJ贮存在ATP中。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呼吸类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反应条件需要O2、酶和适宜的温度不需要O2,需要酶和适宜的温度呼吸场所第一阶段在细胞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进行全过程都在细胞基质中进行分解产物CO2和H2OCO2、C2H5OH或C6H12O6释放能量大量少量特点有机物彻底分解,能量完全释放有机物没有测地分解,能量没有完全释放相同点其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以满足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叶绿体:结构模式图
1)叶绿体的基质中含有的色素: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类胡萝卜素,叶黄素(黄色)。2)叶绿素的作用:吸收光能,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吸收蓝紫光。色素附着在基粒上。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功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ATP,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释放O2.光合作用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光反应过程:暗反应光反应1)水的光解:2H2O光酶4[H]+O22)物质变化。ADP+Pi+能量酶ATP3)能量变化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暗反应:1)物质变化:C5+CO22C3+4[H]C6H12O6+H2O2)能量变化: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6CO2+12H2O光叶绿体C6H12O6+6O2+12H2OH2O可称之为自行车原理。CO2[H]O2ATP功能光能酶ADP+PiC6H12O6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区别场所含叶绿体的细胞所有活细胞条件有光才能进行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原料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养气产物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物质转化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能量转化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的补充材料:人体的呼吸系统当鼻腔受到有害气体或异物刺激时,往往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反应,避免有害物吸入,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对人体起一定的保护作用。鼻腔除上述呼吸作用外,还有嗅觉作用;②咽 咽是一个前后略扁的漏斗形管道,由粘膜和咽肌组成。咽部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由扁桃体等组成咽淋巴环,可防御细菌对咽部侵袭,在幼年时期此种功能较明显;③喉 喉上与喉咽,下与气管相连,既是呼吸通道也是发音器官。喉的支架主要由会厌软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所组成,喉腔内左右各有一条声带,两声带之间的空隙为声门裂。当呼吸或发音时,会厌打开,空气可以自由出入,而当吞咽时,会厌自动关闭,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呼吸系统为通气和换气的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一)呼吸道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从鼻腔到气管。临床上常以喉环状软骨为界,将其分为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两部分。 (1)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①鼻腔 鼻腔是呼吸道的门户。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前鼻孔与外界相通,后鼻孔与咽相连。前鼻腔生有鼻毛,对吸入空气起过滤作用,可以减少尘埃等有害物质的吸入。整个鼻腔粘膜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其间有嗅细胞、杯细胞和分泌腺体,以及相当丰富的血管。因此,鼻腔可以使吸入气体加温加湿。而且当鼻腔受到有害气体或异物刺激时,往往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反应,避免有害物吸入,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对人体起一定的保护作用。鼻腔除上述呼吸作用外,还有嗅觉作用;②咽 咽是一个前后略扁的漏斗形管道,由粘膜和咽肌组成。上连鼻腔,下与喉相连,可分鼻咽、口咽及喉咽三部分,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咽具有吞咽和呼吸的功能,此外咽也是一个重要的发音共振器官,对发音起辅助作用。咽部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由扁桃体等组成咽淋巴环,可防御细菌对咽部侵袭,在幼年时期此种功能较明显;③喉 喉上与喉咽,下与气管相连,既是呼吸通道也是发音器官。喉的支架主要由会厌软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所组成,喉腔内左右各有一条声带,两声带之间的空隙为声门裂。当呼吸或发音时,会厌打开,空气可以自由出入,而当吞咽时,会厌自动关闭,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2)下呼吸道:下呼吸道是指气管、总支气管、叶、段支气管及各级分支,直到肺泡。气管是气体的传导部分。 (二)肺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位于胸腔,呈圆锥形,右肺较左肺略大。脏层胸膜的斜裂深入组织将肺分为上叶与下叶,右肺另有水平裂使之分为上、中、下3叶。两肺各有肺尖、肺底和两个侧面。肺底与膈肌上部的膈膜相接。肺内侧的肺门与纵隔相依附。肺门是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神经和淋巴管进出的通道。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与血液循环有关)血液循环路线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环。其中,从左心室开始到右心室被称为血液体循环,从肺动脉开始到左心房被称为血液肺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