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 MB
- 1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广东省雷州市2008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及学校名称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及答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和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用水洗涤菜叶类蔬菜时,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绿,其原因是A.加温使细胞壁失去选择透过性B.加温使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C.加温使细胞膜和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D.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选择透过性2.农业生产上仓储大量粮食经常采取的措施是A.通风干燥B.密封C.冷冻降温D.通入氧气3.下列过程中能使ATP含量增加的是:A.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两极B.小肠中Na+进入血液的过程C.线粒体基质中CO2生成的过程D.叶绿体基质中C3化合物被还原的过程4.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a与c为竞争关系5.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不相符合的是A.甲基绿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
B.澄清石灰水——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C.碘液——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D.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6.艾滋病病毒(HIV)为逆转录病毒,但无法独立繁殖,其繁殖过程需要在T淋巴细胞内进行其原因不包括A.需要T细胞提供核糖体和tRNAB.需要T细胞提供各种酶和ATPC.需要T细胞提供mRNAD.需要T细胞提供各种原料7.紫外线具有杀菌和诱变功能。用相同剂量。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处理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结果见下表。紫外线波长(nm)存活率(%)突变数(个)2606050~1002801000~1据表推断,在选育优良菌种时,应采用的紫外线波长及依据是A.260nm;酵母菌存活率较低B.260nm;酵母菌突变数多C.280mn;酵母菌存活率高D.280nm;酵母菌突变数少8.某双链DNA分子共有含氮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C+G)=2:5。问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A.300个B.400个C.600个D.1200个9.两个黄色圆粒豌豆品种进行杂交,得到6000粒种子均为黄色,但有1500粒为皱粒。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组合可能为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不透光箱槽水棉絮萌发种子铁丝网10.如图显示一研究外界刺激对根生长反应的实验装置,斜置的铁丝网上垫一层棉絮,下端浸入水中,种子置于棉絮上。请根据萌发种子所受外界刺激的作用分析,种子最可能的生长状况是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
A.引力的作用使根向下生长B.水分的刺激使根向上弯曲生长C.地心引力首先使根向下生长,继而棉絮中的水分使根向棉絮斜向水面方向生长D.地心引力与水的刺激抵消,根停止生长肝糖元禁食时间12小时血糖血游离脂肪酸相对含量11.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物质代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体在禁食和安静条件下,三种物质含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禁食初期,血糖和肝糖原含量基本保持不变B.随着禁食时间延长,血糖含量下降,血游离的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C.血糖在AB段主要来源于肌糖原的转化D.肝糖元的分解导致血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12.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不够准确的是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四大系统来共同维持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13.对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下列有关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无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14.土壤中的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土壤中的4类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动物类群地样跳虫类蜱螨类线蚓类线虫类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有机肥田1016738304012019339化肥田47916411832752A.化肥田土壤中的动物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B.有机肥田土壤中的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比化肥田少C.化肥田土壤中的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中的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15.某种鼠群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A.2:1B.9:3:3:1C.4:2:2:1D.1:1:1:116.通常当某抗原入侵人的机体时,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17.右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B.体液①中含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②,再进入①④,经循环运输到发炎部位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的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18.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同的观点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B.微弱的有利变异通过逐代遗传得到积累和加强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19.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碳元素在①、②、③、④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①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
D.①、②、③中含有的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群落和环境之间进行循环20.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所以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间接的使用价值C.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D.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二、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21.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唾液淀粉酶可与淀粉结合,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C.一种RNA限制酶可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D.胰蛋白酶作用于离体、剪碎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22.用细菌过滤器过滤患疯牛病动物的脑组织抽取液,滤液能使健康动物得病,用能使核酸变性的福尔马林处理滤液后,滤液仍具感染性。这一事实说明A.疯牛病的病原体可能是细菌B.滤液中的某种化合物具有感染性,该化合物可能是蛋白质,但需进一步证实C.在滤液的化合物中,具有感染性的不是核酸D.疯牛病的病原体比细菌小,但比病毒大23.用普通小麦(六倍体)的成熟花粉培育出来的植株是A.多倍体B.含有三个染色体组C.单倍体植株D.高度不育植株24.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下列数值会上升的是A.线粒体的数量B.核内DNA分子的含量C.结合水与自由水的含量之比D.mRNA的含量25.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B.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都能遗传给后代C.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性状D.染色体变异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26.下列有关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
A.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B.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C.稳态即系统内的各种组成成分及含量都不发生变化D.个体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稳态都有赖于反馈调节27.能体现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的事实是A.成熟的香蕉能催熟混放在一起的未成熟的果实B.有实验证明:在加入呼吸抑制剂的情况下生长素的运输会受影响C.顶端优势现象D.向光源弯曲生长现象28.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能量单位为102KJ/(m2·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PgPnRA15.92.813.1B870.7369.4501.3C0.90.30.6D141.061.979.1E211.520.1191.4A.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即五个Pg之和B.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B→E→D→A→CC.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5.7%D.流入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量地被生物的呼吸作用所消耗29.分析下表中某大肠杆菌细胞的分子组成,能够得到的推论是成分水蛋白质DNARNA糖类脂质中间产物无机离子相对含量/%7015163221分子种类1300011000504050012A.DNA是遗传物质B.一个DNA分子可控制多种蛋白质的合成C.1个DNA转录出6种RNAD.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30.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体细胞中有20对同源染色体,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把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状况可能是A.38+YYB.38+XXC.18+XXD.18+YY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三、非选择题(共10小题,共80分)31.(6分)右图为实验装置:先将凝乳酶和乳汁分别放入两个试管,然后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表示)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实验装置ABCDEF水浴温度/℃102030405060凝乳时间/min不凝固7.04.01.54.0不凝固(1)请你为该实验命题:。(2)据表推测凝乳酶的最适温度约为。(3)将A内混合物加温到40℃会发生的现象是原因是。(4)将F内混合物降温到40℃会发生的现象是原因是。32.(7分)下表列出了冬小麦幼苗在一定光照强度、不同温度下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速率以每小时每平方分米叶面积固定或放出的CO2毫克数表示(CO2mg/dm2h)。温度5℃10℃15℃20℃25℃30℃光合速率1.43.03.94.34.54.6呼吸速率0.40.50.81.32.02.6请分析回答:(1)由表中可知,什么温度下有机物积累量最多?。(2)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冬小麦积累有机物的量与温度成正比。当温度继续升高,所积累的有机物量反而减少,原因是。(3)在温室栽培中,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即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A.适当补充光照B.增施有机肥C.延长生育期D.施碳酸氢铵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
(4)请利用有关信息,在下表中图示冬小麦的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33.(7分)下图均为某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模式图,请分析回答:ABCDE(1)在这些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图A、C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分别为、。(2)若该个体有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D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3)将该生物的某部位经低温处理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某些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原因是。用什么化学药品处理也可得到类似的结果?34.(8分)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1)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并编号。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
(2)实验结果预测:(答题时请直接填编号)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装置。(3)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①根据1号与3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②根据号与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③根据号与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④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⑤为了验证玉米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基本设计思路是35.(10分)图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色盲症。已知Ⅱ8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1)可判断为色盲症的是病;而另一病则属于染色体上的性遗传病。(2)Ⅱ6的基因型为。(3)Ⅱ7和Ⅱ8生一两病兼发的男孩的概率为;如果只通过胚胎细胞染色体进行性别检测,能否确定后代是否会患遗传病?。理由是。(4)Ⅲ13个体乙病基因来源于I代中的。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
36.(5分)请阅读下列文字:在食用苹果、梨时,常会看到鲜嫩的果肉很快就变成暗褐色,极像生锈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不是生锈,是植物的这些细胞存在的酚类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本来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但若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结构解体时,酚氧化酶便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使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1)上段文字中“本来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你联想到学过的什么知识?即分开存放是由于细胞内具有___ 的缘故。这种“分开存放”的现象也表明细胞的这种结构具有______ 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由细胞内的__________ 决定的。(2)细胞含有酚氧化酶,人们利用酚氧化酶活性可加工制作商品。请试回答,红茶制取过程中必须有“将细胞揉破”的关键过程(红茶颜色为褐色),这一过程的目的是 ;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有热锅炒制的关键过程(绿茶颜色为绿色),这一过程的目的是 。37.(8分)玉米是一种主要的农作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科学家在玉米育种和栽培中作了大量的研究。下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取玉米幼苗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如图A→C),发育成植株D,取D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如图E→F),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发育成为植株G。从生殖方式上分析,A→D属于生殖。从细胞分裂方式上分析,D→E过程中进行了分裂。(2)在A→D过程中,具有Q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断,含有m个腺嘌呤,该片断完成第n次复制需要多少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3)玉米的果皮黄色(H)对白色(h)为显性,D株收获的为白籽粒,其胚的基因型为H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
h,则玉米G自花授粉收获的籽粒的表现型为,相应的基因型为。(4)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常将玉米和大豆间隔种植(间作),请说出间作的好处:;。(5)诱导花粉植株能否成功及诱导成功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材料的选择以及是主要的影响因素。38.(6分)下图是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咀嚼食物引起胰液分泌的神经调节方式为。(2)激素B是通过途径到达胰腺的。(3)激素B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它的名称是。这一重要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调节外,还存在着调节方式。水禽鱼类贝类水草藻类39.(8分)近年来,一些城镇、社区修建了人工湖泊,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右图是某新建人工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藻类属于该人工湖泊生态系统的成分。(2)该湖泊被排入过量居民生活污水后,水体逐渐变绿、发臭,从生物因素分析,湖水变绿的原因是,发臭的原因是。天数(d)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藻类密度(×104个/ml)1234567未挂养贝类的水体挂养了贝类的水体(3)某学校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性,取同一水体的水进行控制藻类的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
请你简要归纳出该探究实验的主要步骤(5分)。40.(15分)本题设A、B两题,两题分值相同。考生任选一题作答,如两题均作答,以A题计分。A题:如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成分含量NaNO33gK2HPO41gKCl0.5gMgSO4·7H2O0.5gFeSO40.01g(CH2O)30gH2O1000ml青霉素0.1万单位(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依用途划分,则属于 培养基。(2)根据培养基原料,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的类型是____ ,培养的微生物可能是 。(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 。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 和,倒平板时,一般需冷却至左右,在_附近操作。(4)若用该培养液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的物质是_ ,应加入的物质是 ,为检测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 ,形成色复合物,若产生,则证明有纤维素分解菌存在。B题: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
(1)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程②、③必需的酶分别是、。(3)在利用AB获得C的过程中,必须用___切割A和B,使它们产生相同的_,再加入,才可形成C。(4)为使过程⑧更易进行,可用(药剂)处理D。等(5)图中的B起到运载体的作用,它应该符合的条件为________,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有等。图中的D是基因工程中的__细胞,能作这种细胞的有等。雷州市200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生物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CCDCBC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AAAADCC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DBCBCDADBDABDBCDCDBDAB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
三、非选择题(共10小题,共80分)31.(6分)(1)探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探究温度对凝乳酶活性的影响…)(2)40℃(3)凝乳(乳汁凝固)温度由10℃升到40℃时酶的活性增强并达到最大值(4)不凝乳(乳汁不凝固)60℃时酶已变性失活32.(7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1)15℃(2)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光合作用速率的增长比细胞呼吸作用速率的增长要慢(2分)(3)A、B、D(4)如图(3分,坐标、单位、曲线各1分)33.(7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1)D42(2)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2分。答对2-3个给1分,全对给2分)(3)低温抑制钫锤丝形成(或染色体已复制的细胞没有完成分裂)秋水仙素34.(8分)(2)3、4、52(3)①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②1与2③1与4④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有关。⑤将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和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2分)35.(10分)(1)乙常隐(2)DdXEXe(2分)(3)0不能后代男女都可能患乙病(4)Ⅰ2和Ⅰ3(2分)36.(5分)(1)生物膜系统 选择透过性 遗传物质(DNA或基因) (2)破坏生物膜系统(或使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接触)使酶失活37.(8分)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
(1)无性减数(2)2n-1(Q-m)(3)黄色或白色HH或hh(4)充分利用光能、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或玉米和大豆的根系分布于不同土层,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土层中的水和矿质元素);保持通风良好,有利于提高CO2浓度、大豆根瘤菌可以固氮,从而提高土壤的含氮量…(答出任2点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5)培养基的组成(或植株的生长条件)38.(6分)(1)反射(或非条件反射)(2)血液循环(或血液,或循环系统,或内环境)(3)促胰液素神经(或神经系统)激素(或体液)调节39.(8分)(1)生产者(2)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爆发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产生NH3、H2S等。(3)第一步:取同一水体的水分成两等份分装到两个水族箱中标号为A、B;(1分)第二步:在两个水族箱同一高度的位置处取水样进行藻类密度检测并记录;(1分)第三步:在A中挂养一定数量的贝类,B中不挂;(1分)第四步:将A、B放置在温暖且有阳光照射等的相同环境下培养;(1分)第五步:每天在同一时间检测A、B中同一高度的位置处藻类密度并作好记录。(1分)40.(15分)A题:(15分,除注明外其余每空1分。)⑴液体选择⑵异养型酵母菌或霉菌⑶(CH2O)调整pH灭菌50℃酒精灯火焰⑷青霉素和(CH2O)(2分)纤维素粉刚果红红透明圈B题:(15分,除注明外其余每空1分。)(1)不能皮肤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未表达(或未转录),不能形成胰岛素mRNA(2分)(2)逆转录酶解旋酶(3)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黏性末端DNA连接酶(4)CaCl2(5)能在宿主细胞中正常生存并复制,具有标记基因,具有多个限制酶的切点(3分)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答出2种即可)受体大肠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动植物细胞(答出2种即可)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