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 MB
  • 40页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附答案

  • 4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与栽培第一章种子的萌发与播种育苗第一节种子萌发的过程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一粒饱满完整的种子能够萌发长成一棵高大的植株,这在于种子中有()A.胚B.胚乳C.胚芽D.子叶2.构成种子胚的部分是()A.胚根、胚芽、胚轴和胚乳B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C.胚根、胚芽、胚轴和胚D胚根、胚芽、胚轴和种皮3.菠菜的根是由种子的哪一种结构发育而来的()A.种皮B.子叶C.胚根D.胚轴4.我们通常所吃的绿豆芽是由种子胚的哪一部分发育来的()A.胚根与胚轴B.胚芽与胚轴C.胚根与胚芽D.子叶与胚乳5.下列结构中,不是所有的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A.种皮B.种脊C.种孔D.种脐6.下列种子中,发育属于子叶留土萌发类型的是()A.黄豆B.花生C.蚕豆D.棉花7.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这两片子叶的主要作用是()A.保护内部结构B.贮藏营养物质C.将来发育成叶D.将来发育成茎和叶8.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A.胚芽、胚轴和子叶B.种皮和胚C.胚芽、胚轴和种皮D.胚芽、胚轴和胚根9.构成玉米种子的结构是()A.种皮、胚乳和胚B.胚、种皮和果皮C.种皮、果皮和一片子叶D.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10.下列属于单子叶植物的是()A.萝卜B.白菜C.水稻D.向日葵二、简答题1.被昆虫咬过的种子,为什么不适宜播种?2.仔细观察下图,理解图意。描述种子萌发的发育40 3.举例说明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探究应用种子的萌发过程种子得到萌发条件之后,怎样萌发呢?你可以根据现在提供的条件,做如下实验:把一粒菜豆种子和一粒玉米种子,分别摆在罐头瓶的内壁与纸筒之间(瓶的内壁先用纸筒围起来,纸筒的里面填土、浇水)。两天以后,再放一粒菜豆种子和一粒玉米种子。按照这种办法陆续放几粒菜豆种子和几粒玉米种子。观察、记录、比较这两种种子的萌发状况,并对这两种种子的萌发过程得出相应的结论。第一节种子萌发的条件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提早出苗的原因是()A.增加湿度B.增加温度C.增加空气D.提高发芽率2.1千克绿豆可以发出近10千克豆芽,在此过程中,各物质的含量变化为()A.有机物和水分增加B.有机物增多,水分减少C.有机物和水分减少D.有机物减少,水分增加3.下列种子中,发育属于子叶留土萌发类型的是()A.黄豆B.花生C.蚕豆D.棉花4.下列适于播种的发芽率是()A.85%B.95%C.75%D.65%40 5.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能够萌发的种子是()A.存放过多年的种子B.去掉胚乳的水稻种子C.刚刚收获的红松种子D.颗粒饱满的菜豆种子二、简答题1.如果我们把手伸进小麦堆里,常常感觉到发热,这是什么原因?2.某学生在室温20oC的条件下同时对100粒小麦和100粒玉米的种子进行发芽率测试,结果显示,89粒小麦种子萌发,25粒玉米种子萌发。根据计算,这位同学得出这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为89%,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为25%。那么这位同学的计算对吗?为什么?3.农民在种豌豆时,播种的深度一般要比种菜豆时深一些?这是为什么?探究应用土壤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萌发不但要具备内在的自身条件,还需具有适宜的水分、空气和温度。那么,你是否曾想过土壤对种子萌发有没有影响呢?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在实施中加以研究,探索出你的设想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原因又是如何?(注:实验结果可填入下表内)培养时间A组发芽率B组发芽率实验方案:第一节根的生长一、选择题1.在根尖的生长过程中,细胞群出现明显体积增大和细胞分化的是()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2.根尖的结构自下而上的四部分是()A.根冠、生长点、根毛区、伸长区B.根冠、根毛区、生长点、伸长区C.根冠、伸长区、生长点、成熟区D.根冠、生长点、伸长区、成熟区3.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生长点,其细胞()A.排列不够整齐B.向外突出形成根毛C.很小并排列紧密D.纵轴远远长于横轴4.人们在河堤、山坡、沙地上造林和种草的主要目的是()A.优化环境B.获取柴、草等燃料C.放牧D..利用根系固堤、保土40 一、简答题1.右图为根尖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填写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结构名称:①————————②————————③————————④————————(2)图中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的是———————;能使根向下伸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3)具有保护根尖作用的结构是——————————。2.大雨过后,光秃的山坡常常冲下大量泥沙,而种有树木和草丛的山坡,确能蓄水保土,这是什么原因?3.移栽幼苗时,为什么要带土移栽?探究应用根靠哪部分生长取一些粒大饱满的蚕豆种子,培植在适宜的环境处,待萌发后挑选一些幼根长度相同的蚕豆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将甲组根尖处理掉,乙组保留根尖,同时测量出它们的长度,并作记录。然后把它们置于适宜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测量并记录幼苗根的长度。对测量的结果做出解释。40 第一节根对水分的吸收一、选择题1.成熟区的根毛细胞适于吸收水分的结构特点是()A.细胞体积较大,排列不整齐B.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有大型液泡C.细胞壁薄、细胞核大、有分裂能力D.细胞质和细胞核消失,细胞横壁消失2.当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水分渗透所通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A.液泡、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B.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液泡C.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液泡D.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3.一般情况下,水分从根毛细胞能够层层渗入到根内部的细胞是因为()A.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内层细胞液浓度B.根毛细胞液浓度小于内层细胞液浓度C.根毛细胞液浓度等于内层细胞液浓度D.根毛和内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变化不定4.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根本原因是()A.盐分和碱性物质会杀死植物体B.盐分和碱性物质进入了植物体C.土壤溶液浓度较大,植物体会失水D.土壤溶液浓度大,植物体会吸水一、简答题观察两幅图示,描述各图的含义和所要说明的问题。图1图2探究应用1.取两个广口瓶,标记甲、乙,在甲瓶内注入饱和的食盐水(或化肥水),乙瓶内装入清水。将一棵植物幼苗的根部插入食盐水中,观察记录茎叶出现的现象?然后将此幼苗的根部讯速移入清水中,并注意观察幼苗的茎、叶状态。通过实验得到的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同时解释为什么一次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的现象?2.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个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方案。第二节无机盐与植物的生活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种植白菜、菠菜等以生产叶为主的植物需要多施()A.氮肥B.磷肥C.钾肥D.硼肥40 2.为使花生的果实能提早成熟,可增施()A.钾肥B.磷肥C.氮肥D.锰肥3.甘薯、马铃薯等以生产淀粉为主的植物要适当多施()A.钾肥B.磷肥C.氮肥D.铁肥4.植物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直接来源于           (      )A.化肥B.雨水C.灌溉水D.土壤溶液5.含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主要作用是()A.使植物茎杆长得健壮B.使植物茎、叶长得繁茂C.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D.使细胞加速分裂和生长6.用肥沃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之所以生长健壮,颜色鲜绿,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土壤浸出液中有足够的水分B.土壤浸出液中溶解有无机盐C.土壤浸出液中的水分能满足植物生活的需要D.土壤浸出液中溶解的各种无机盐能满足植物生活的需要7.种庄稼必须浇水和施肥,下列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A.肥料中的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根才能吸收B.庄稼所需要的无机盐是由根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来的C..庄稼的生活需要充充足的水分和肥料中的各种无机盐D.只有土壤中有了肥料,庄稼才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二、简答题1.用河水、井水和稻田中的浑水分别培养大小相同的番茄幼苗(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正常生长),一个月后,用哪种水培养的幼苗长势最旺?2.农谚说“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又说“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符合科学种田的道理,请阐述其原因。3.在江南水乡,常常看到独特的一景:人们将蔬菜种植在竹筏上,使其随水漂动,成为“水上菜园”,你能解释其中的奥妙吗?探究应用40 择取三个锥形瓶,标记甲、乙、丙,在甲瓶内放入土壤浸出液,乙瓶内装入清水,丙瓶内装入土壤(菜地内的土壤),在各瓶内分别插入一株大小相同的健壮幼苗,然后置于适宜的环境处。注意观察、记录、比较三株幼苗的生长情况和叶色变化。第二章芽的发育与整枝打杈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植物的芽按将来发育的不同可以分为()A.叶芽、花芽和混合芽B.顶芽、花芽和混合芽C.花芽、叶芽和顶芽D.花芽、侧芽和混合芽2.构成叶芽的是()A.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轴、芽原基B.生长点、花芽、叶原基、侧芽、芽原基C.生长点、侧芽、幼叶、芽轴、芽原基D.生长点、侧芽、幼叶、叶原基、芽原基3.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芽叫做(    )A.叶芽B.顶芽C.侧芽D.混合芽4.从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花芽过多,人为得要去掉一些果枝,其目的(    )A.避免果树出现结果的大小年现象B.有利于形成一些较大的果实C.促使植物体内营养物的再分配D.有利于形成一些品质好,产量高的果实二、简答题1.右图为叶芽的纵切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填写图中1至5所示的名称:1.—————————————2.————————————-           图33.——————————————4.——————————————5.——————————————(2)图中2和4将来各自发育成什么?40 (3)植物的芽按着生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种芽?2.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和侧芽有何关系?探究应用在校园一处,栽种一些棉花、番茄或花卉,并对同类植物标记甲、乙,对甲类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适时进行剪枝、摘心或除芽,对乙标记的植物不做修整。观察、记录甲、乙植物的长势状况,从中探索植物顶端优势的奥妙。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和饲养第一章动物的食性与合理饲喂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动物中不是反刍食草动物的是()A.羊B.骆驼C.兔子D.牛2.兔子的食性是()A.草食性B.肉食性C.杂食性D.腐食性3.兔子的牙齿分化为()A.门齿犬齿B.门齿臼齿C.犬齿臼齿D.门齿臼齿犬齿4.兔子的消化管与草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A.消化管长,盲肠不发达B.消化管短,盲肠不发达C.消化管长,盲肠发达D.消化管短,盲肠发达5.兔子的消化管中,有利于粗纤维消化的部分是()A.胃B.大肠C.小肠D.盲肠6.鸡的消化系统中,食物消化和养料吸收的主要器官()A.口腔B.小肠C.前胃D.大肠7.砂囊的功能是()A.贮存食物B.软化食物C.磨碎食物D.消化食物8.鸡嗉囊的作用是()40 A.贮存和软化食物B.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C.磨碎食物D.消化食物吸收营养9.家鸽消化系统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A.大肠很短B.口内无牙齿C.嗉囊大D.前胃细长二简答题请参照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ABC上面三幅图分别是鸡、兔、和猫和消化器官示意图,请选出哪一个是兔的,哪一个是猫的,并简要说明你作出选择依据。探究应用仔细观察一下当地的常见的动物,它们的食物都是什么?它们分别属于哪种食性?第二章动物的运动与饲养场所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兔子的四肢适于奔跑和跳跃的特点是()A.四肢发达,前肢短,后肢长B.四肢发达,前肢长,后肢短C.前肢短且发达,后肢长且不发达40 D.前肢长且发达,后肢短且不发达2.草履虫在水中游动靠()A.伪足B.纤毛C.刚毛D.鳍3.鲫鱼游水的主要动力器官是()A.背鳍B.胸鳍C.尾鳍D.腹鳍4.草履虫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A.自身从太阳光能中获取的能量 B.水中的温度透入细胞的能量C.从食物泡中直接得到的能量 D.细胞内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5.鱼鳍的作用主要是()A.支持身体 B.动力器官 C.捕食器官 D.运动器官6.每当大雨或田间灌溉时,地面上会出现一些蚯蚓,蚯蚓爬出洞穴的原因是()A.温度低B.光线暗C.氧气不足D.水分太多7.蚯蚓体节腹面小突起的名称和功能是()A.刚毛,与运动有关B.刚毛,与呼吸有关C.疣足,与运动有关D.环带,与生殖有关8.乌贼逃避敌害的方式是()①喷出墨汁②喷出水③迅速向前逃去④迅速向后逃去⑤染黑海水⑥搅混海水A.①③⑥B.①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⑤9.昆虫的活动和分布范围都很广,与此有关的是()A.具有外骨骼B.具有翅C.身体和足都分节D.具有触角10.家鸽最发达的肌肉位于()A.胸部B.颈部C.躯干部D.四肢11.家兔最发达的肌肉是()A.前肢肌肉B.后肢肌肉C.胸肌D.肋肌12.河蚌运动的器官是()A.腹足B.斧足C.刚毛D.纤毛探究应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鱼鳍分别有什么作用?第三章动物的呼吸与饲养密度基础训练40 一、选择题1.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用鳃孔排水的意义是()A.产生前进的动力B.吞进水中的食物C.完成呼吸作用D.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2.青蛙在陆地上生活时主要呼吸器官是()A.肺B.皮肤和肺C.皮肤D.鳃3.家鸽的双重呼吸是指()A.在吸气时肺里进行气体交换的现象B.在呼气时肺里进行气体交换的现象C.在吸气时和呼气时气囊里都进行气体交换的现象D.在吸气时和呼气时肺里都进行气体交换的现象4.下列关于气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囊分布在内脏间和骨腔里,与肺相连通B.气囊的作用只是减少身体的比重C.气囊扩张时,外界空气进入肺,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气囊收缩时,气囊里的空气又经过肺而排出体外D.气囊的出现是鸟类对飞翔生活的适应5.成体青蛙进行呼吸的器官是:()A.鳃  B.肺和皮肤  C.皮肤  D.气囊6.草履虫的呼吸是通过什么进行的()A.表膜B.胞口C.胞咽D.细胞核7.河蚌的呼吸器官是什么()A.肺B.鳃C.皮肤D.表膜8.鱼能与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A.鳃孔 B.鳃盖 C.鳃弓  D.鳃丝上的毛细血管9.夏天雨后在肥沃的菜地里,白天常见蚯蚓在地面上活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土壤中蚯蚓太多而食物缺乏B.蚯蚓雨后喜欢晒太阳C.土壤浸水后缺乏空气,蚯蚓得不到足够的空气D.蚯蚓承受不了湿土的压力二、简答题1.在渔业生产中,鱼塘里一般都安装增氧机,用来保证水中有以达到渔业增产的目的。40 2.用线连接下列各种动物的呼吸器官①蚯蚓A鳃②虾③蜗牛B表皮④河蚌⑤蝗虫C肺⑥兔子⑦蛔虫D气管探究应用仔细想一想,在冬天的时候,为什么冰层下面的鱼爱聚集在冰孔周围?在北方如何做才能保证鱼类顺利过冬?第四章动物的体温与饲舍温度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四腔心脏优于三腔心,是因为()A.可以更快地把血液运送到脑B.防止心室的血液倒流回心房C.提高血液的温度D.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2.下面与家鸽体温恒定无关的叙述是()A.呼吸作用旺盛,体内产热多B.心脏跳动快,动、静脉血不混合,输氧能力强C.羽毛有保温作用,气囊有散热降温作用D.没有膀胱二、填表下表为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图解,请将表补充完整通过、等途径散热心脏腔供氧充足系统完善,营养充足体温恒定体表被或保温良好40 系统完善,呼吸旺盛三、连线题把下列各种动物所属动物类型用线连起来①鲫鱼②鲸A恒温动物③青蛙④蛇⑤鸡⑥兔⑦刺猬B变温动物⑧猪第五章动物的行为与生产管理第一节动物行为的特点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动物行为的是()A.田鼠的取食B.大雁南飞C.猫捉老鼠D.以上三项均是2.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是()A.认识和利用对人有益的动物B.把有害的动物全部消灭C.认识和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控制和防除对人类有害的动物D.以上三项都是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孔雀开屏         B.两只蟋蟀在斗架C.蜜蜂的舞蹈        D.鲸鱼“喷”水4.对于动物行为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动物行为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B.动物行为都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C.动物行为是由于适应生活环境而产生的,对于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D.动物行为是动物体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产生的540 .人类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之一是控制有害的动物,鼠类就是有害动物,鼠类的危害包括()A.咬坏衣物、污染存粮B.盗食谷物、传播疾病C.啃咬青苗、破坏田埂D.以上三项都是6.鼠类的行为表明鼠类是有害动物。常用的灭鼠方法有()A.器械法B.药物法C.生物灭鼠法D.以上三种都是7.动物的行为是指()A.动物的动作或活动B.动物的内部生理活动C.动物的呼吸D.动物的心脏跳动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A.两只公羊在打架B.鸡的育雏C.老虎心脏的搏动D.变色龙改变体色9.动物的气味在个体间起通讯作用是动物的“语言”。下列气味不起通讯作用的是()A.椿象在受到攻击时,释放臭气B.狗在走路时,隔不远撒尿留下气味C.黑尾鹿遇到危险时,释放香草味D.老虎在自己的领地周围撒尿留下的气味10.工蜂找到蜜源后,告知伙伴方位的“语言”是:()A.发出声音B.分泌气味C.跳舞D.触角接触11.除哪项外,均为鼠的危害()A.实验材料B.盗食粮食C.破坏牧场D.传播疾病12.除哪一种动物外,均为鼠类的天敌()A.猫头鹰B.蛇C.鸡D.黄鼬二、简答题1.春天,野鸭从南方的越冬区飞向北方的繁殖区;秋天,野鸭从北方的繁殖区飞向南方的越冬区。这是野鸭的迁徙。野鸭的迁徙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分析回答野鸭的迁徙行为的特点。(1)野鸭的迁徙行为是个、的动态过程。离不开野鸭自身器官、器官的作用。(2)野鸭的迁徙行为是野鸭系统和协调作用的结果。(3)野鸭的迁徙行为是野鸭适应产生的,对野鸭的生存和的延续有重要作用。探究应用兔子逃跑时竖起尾巴;鸟类在逃跑时发出鸣叫声。只要你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动物们各种有趣的行为。运用所学的知识,想一想,各种动物的行为对它自身的生存有什么意义?40 第二节动物行为的类型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两只狗为了争夺一块骨头在打架,属于动物的()A.攻击行为B.防御行为C.社群行为D.繁殖行为2.有一种无斑雨蛙,在光滑的绿叶上面时呈绿色,而在粗糙的树皮上时呈棕色。对于无斑雨蛙来说,这种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体色的行为属于()A.防御行为B.攻击行为C.贮食行为D.以上三项都对3.一种鹈鹕在海滨岩石上筑巢,从周围的海洋里捕食鱼类,并且在这里进行繁殖。这种行为是()A.防御行为B.繁殖行为C.社群行为D.季节节律行为4.生活在海底的比目鱼,能随周围环境颜色的改变,而变换身体的颜色和图案,这种行为对比目鱼来说  ()    A.有利于保护自己B.有利于逃避敌害;  C.属于防御行为D.有利于捕食。5.下列行为不属于繁殖行为的是()A.杜鹃把卵产在喜的巢里B.雄蜘蛛给雌蜘蛛献上一份精美的食物C.两只狗在争夺一块骨头D.天冷时,老母鸡把雏鸡护在翼下6.下列几种动物有社群行为的是()A.蚂蚁B.野兔C.绵羊D.猪7.驯鹿在最北部地区度过夏季。夏天过后,它们便迁往南部过冬。驯鹿的这种行为属于()A.繁殖行为B.社群行为C.防御行为D.季节节律行为8.每当春季的夜晚,常会听到猫的叫声,这种现象属于()A.繁殖行为B.节律行为C.贮食行为D.社群行为9.下列的动物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A.两只雄海豹为争夺一只雌海豹而争斗B.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C.一只鹰捕食一只飞行的小鸟D.螃蟹举起螯反击天敌的进攻10.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攻击行为的是()A.两只公鸡为了一只虫子而打架B.两只狗为了争吃一块骨头而争斗40 C.黄鼬在追小鸡D.两只蟋蟀为争夺巢穴、配偶而发生战斗11.昆虫为了生存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保护自身安全,不受天敌伤害的自卫行为。下面哪一组昆虫可以确保在危机中躲避险情()①枯叶蝶静止似一片枯叶②叩头虫颍仰面朝天躺下装死  ③椿象射发出发臭的挥发性液体④家蚕吐丝作茧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④①②12.在繁殖后代时,既不孵卵又不育雏的鸟是()A.杜鹃B.大雁  C.海鸥D.孔雀13.果蝇的蛹在破晓后羽化为成虫,这种现象属于()A.社群行为B.攻击行为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二、简答题1.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种行为?(1)清晨喜鹊在树梢上鸣叫()(2)新西兰有种原始蜥蜴,一年中有半年冬眠()(3)孔雀开屏()(4)两只黄鼬为争夺一只鸡而争斗()(5)黄鼬遇到敌害,肛门旁的臭腺释放臭气()(6)老猴发现猛兽后,高声吼叫并带领猴群逃跑()A.社群行为B.繁殖行为C.攻击行为D.防御行为E.节律行为图4-5-122.右图4-5-1是鸟类的求偶图。其中的(1)是雄鸟占领了领域,并且已经建造好了。(2)是雄鸟在巢的前面放了许多有颜色、有光泽的物体,把巢的周围装饰的富丽堂皇,引诱鸟的到来。(3)雄鸟在巢的旁边扭动身体作出多种姿态,来吸引鸟的注意,鸟在一旁观看雄鸟。(4)雄鸟在巢的周围不断抛扔巢前的装饰物,也是为了吸引鸟的注意。然后雄鸟和雌鸟将要完成、以及育雏等繁殖活动。探究应用图4—5--2右图4-5-2是动物界的一种现象,你是否在电影里、生活中见过这种景象?仔细看图回答问题:(1)这幅画面展示了什么内容?(2)这是动物的什么行为?(3)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40 (4)如果有一天,你或你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你们该怎么办呢?第三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母狼如果在哺乳期失去了幼仔,它会继续哺育其他动物的幼仔,甚至人类的婴孩(如狼孩),母狼的这种行为属于()A.先天性行为B.学习性行为C.繁殖行为D.贮食行为2.蜜蜂采蜜、鸟类迁徙等动物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所以叫做()A.学习性行为B.先天性行为C.贮食行为D.防御行为3.刚孵化出的小蝴蝶,立刻就能腾空飞翔,这种行为是()A.攻击行为B.节律行为C.学习性行为D.先天性行为4.下列各项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蜜蜂采蜜和猫捉老鼠B.蚂蚁做巢和牛耕田C.母鸡育雏和蛇的冬眠D.蜘蛛结网和马拉车5.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A.红雀喂幼鸟B.蜘蛛结网C.野鸭的迁徙D.鹦鹉学舌6.下列各项行为中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A.蝴蝶白天活动,夜间休息B.变色龙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体色C.蜘蛛结网捕虫D.幼猩猩用沾水的树枝吃洞中白蚁7.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它们()A.适应复杂环境B.逃避敌害C.找到食物D.找到配偶图4-5-3二、简答题1.右图4-5-3分别是训练蚯蚓走“T”字形迷宫的实验和大山雀偷饮牛奶的图示。二者分别属于什么行为?2.把两边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①蜘蛛织网②黑猩猩设法取到挂在高处的香蕉A、先天性行为③大雁南飞④经调教的猪,能定点吃食、睡觉、排便B、学习性行为⑤蛇的冬眠⑥ 黎明时公鸡打鸣报晓    40 ⑦大山雀偷饮牛奶⑧小狗做“算术”3.右图4-5-4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到池边给金鱼喂食。图4-5-4(1)这种现象说明了()A.想诱捕金鱼B.捕到的昆虫太多,自己吃不完C.喜欢金鱼,讨厌其它动物D.哺育后代的本能未消失(2)这是什么行为?()A.先天性行为B.学习性行为C.社群行为D.节律行为图4—5--54.右图4—5—5是失去了雏鸡的母鸡,把两只无母的小猫当成自己的雏鸡,保护在自己温暖的翅膀下面。(1)这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性行为?(2)这种行为说明了什么问题?探究应用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入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的高,使章鱼能从鱼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碰,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多次碰撞之后,才能越过障碍捕捉到小虾。在做狗越过障碍取得食物的实验时,看到狗较快的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绕道而捕获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狗和猴子越过障碍而获取食物,都属于行为。这是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和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2)上述实验证明:动物越低等,行为越简单;动物越高等,行为越复杂。第六章高效率的工厂化养殖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工厂化养殖,现已应用于养猪、养鱼、养禽、养牛等许多领域,其优点是()A.高效率B.高产值C.高效益D.以上三点都是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工厂化养鸡的供料、供水、供温与烘便处理等过程均实现了()40 A.机械化、自动化B.半机械化、半自动化C.机械化、半自动化D.没有实现机械化、自动化3.工厂化养殖奶牛是()A.把不同品种的奶牛简单的组合在一起放养B.由分散、低效的放养走向集中、高效的工厂化生产C.工厂化养殖奶牛不需要高科技的、新设备D.工厂化养殖奶牛不需要科学的饲养方法4.工厂化养殖能够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进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A.摆脱了自然界的制约B.没有摆脱自然界的制约C.有时摆脱了自然界的制约,有时摆脱不了自然界的制约D.与原来的生活习性没有任何关系5.高产奶牛,对气候的变化比较敏感,耐热差,当气温在30℃以上时就会()A.食欲减退,呼吸、脉搏加快B.食欲减退,呼吸、脉搏减慢C.食欲增加,呼吸、脉搏加快D.食欲增加,呼吸、脉搏减慢6.工厂化猪场的设计及圈舍建设应包括()A.选址工厂化猪场应尽量选在饲料来源充足、交通运输方便、水电来源保证、水质良好且离主要交通干线有足够的卫生防疫间距(至少在1000米以上)。B.总体布局一个完善的工厂化猪场在布局上应考虑三个区,即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生活区。C.圈舍建设。工厂化猪场的饲养设备包括猪栏,饲料饲喂系统,自动饮水系统,清粪系统,通风、采暖、调温、调湿系统,卫生防疫系统,供电系统等等。D.以上三项都是7.良种繁育体系工厂化养猪包括哪几个环节()A.适合工厂化猪场饲养的猪种B.因地制宜地选择品种与杂交组合C.场内良繁体系的建立D.以上几项都是8.大黄鱼网箱饲养的技术要点是()①选择环境良好的海区②采用浮式网箱,规格以3×3×5m为宜③放养的苗种规格应在3.0cm(体长)以上④日常管理主要是防逃、防病、防敌害。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二、简答题1.下列是有关工厂化养殖的各种观点,请你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说明理由。(1)在渔业生产上不能形成封闭式的高密度的工厂化养殖。(2)“蓝色革命”就是用科学技术向蓝色海洋及内陆水域索取人类需要的物质。(3)每天上下午要为奶牛全身梳刷一遍,是为了促进奶牛的呼吸。(4)工厂化养殖要有一套严格的防疫制度。40 探究应用2004年2月,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亚洲许多国家流行,中国河北地区并没有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这是与严格的防疫制度分不开的。请你到卫生防疫站、畜牧局、畜禽防疫站或禽类养殖厂进行调查,自拟题目,写一篇科技小论文。第七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鱼必须生活在水里,鱼在水域环境中的作用是()A.生产者B.消费者C.非生物的物质D.能制造有机物2.下列生物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A.草B.食虫鸟C.细菌D.白菜3.在生物圈中,下列哪种动物是研究动物进化历程的“活化石”()A.大熊猫B.羊C.牛D.马4.在绿草地中生活的蚱蜢可以起到下列哪种作用?()A.调节和控制生产者数量B.起不到任何作用C.使绿草地变成黄色D.使绿草地更加茂盛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B.陆地C.森林D.生物圈6.多年来,澳大利亚从我国引进并放养一种动物,它曾在恢复和保护牧场,调节生态平衡中起了巨大作用,它是()A.良种羊B.蚯蚓C.屎克螂D.野兔二、简答题1.下列是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各种观点,请你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说明理由。(1)蛇类经常袭击人类,所以我们大量地捕捉蛇,这种做法是正确的。(2)生物圈中形形色色的动物是一个巨大而重要的生命基因库。(3)在生物圈当中,人类也是它的成员。40 2.某自然保护区由于人为的大量捕杀猫头鹰等猛禽,使森林中的鼠害不断加剧,田鼠的数量猛增。但是当田鼠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单位面积林中田鼠的数量会维持一定的水平。请分析:(1)为什么大量捕杀猫头鹰等猛禽,会使森林中的鼠害不断加剧?(2)当田鼠增殖到一定数量后,为什么单位面积林中田鼠的数量会维持一定的水平?探究应用1986年10月25日,位于英国东南部的一个风光绮丽的小镇——阿福什德镇发现了第一头疯牛病病牛。这头黑白相间的奶牛先是无精打采,继而站立不稳,步履踉跄,到后期便口吐白沫,倒地不起。经英国最权威的兽医威塔克最后确诊,这头牛患的是疯牛病。为什么牛会得上这种病呢﹖研究人员经过大量调查后认为,疯牛病的直接起因是饲料。由于现在畜牧业采用大规模集中饲养的工厂化饲养模式,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用动物的废弃内脏和动物骨粉饲料喂牛,以图快产、高产,而喂食了患有疯牛病动物尸体制作的饲料,常常造成一个农场大量的牛同时患上疯牛病。通过本材料的学习,请你针对工厂化养殖中,怎么样防止疯牛病的流行提出合理化建议。第五单元微生物的控制和利用第一章细菌的控制和利用一、选择题1.不是细菌形态的是()A.球形B.锥形C.杆形D.螺旋形2.细菌的特殊结构中哪些是正确的()A.芽孢、原核、叶绿体B.荚膜、叶泡、真核C.鞭毛、芽孢、细胞壁、叶绿体D.某种细胞具有芽孢和鞭毛3.有些细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取得营养,这种营养方式叫做()A.寄生B.腐生C.自养D.异养和自养4.制作四川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子须加水密封,密封的目的是()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B.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发酵C.阻止尘埃,防止污染D.防止污染,利于醋酸菌发酵5.细菌细胞与衣藻细胞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40 A.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细菌细胞没有细胞壁C.细菌细胞没有细胞质D.衣藻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6.下列有关细菌形态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菌一般都是个体微小的球状体B.细菌个体均有鞭毛和荚膜C.细菌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个体D.所有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7.将食物贮藏在冰箱里,不易腐败是因为()A.冰箱内温度太低,细菌被杀死B.冰箱内温度太低,细菌不繁殖C.冰箱内温度太低,细菌繁殖速度减慢D.冰箱内缺水,细菌无法生存和繁殖8.酸奶中的酸味是由下列哪种细菌分解有机物所产生的()A.乳酸菌B.枯草杆菌C.棒状杆菌D.甲烷细菌9.乳酸杆菌的芽孢是()A.营养繁殖体B.孢子C.休眠体D.营养体10.对人类有一定益处的细菌是()A.大肠杆菌B.结核菌C.痢疾杆菌D.软腐细菌11.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细菌和真菌都不存在,那么下列说法哪种是正确的()A.生物尸体极易腐烂B.草木繁盛,动物大量繁殖C.人类将免于病患D.植物的营养来源发生困难12.细菌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这一生理过程叫做()A.光和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13.生活在下列环境中的细菌,属寄生细菌的是()A.分解动物尸体的细菌B.分解枯枝落叶的细菌C.分解粪便垃圾的细菌D.生活在动物肠道的细菌二、连线题(把细菌的名称与作用连接起来)A.根瘤菌①使蔬菜腐烂B.甲烷细菌②制泡菜、青贮饲料C.苏云金杆菌③产生胰岛素、干扰素D.乳酸菌④转化空气中的氮,供豆科植物利用E.大肠杆菌⑤产生沼气F.软腐细菌⑥毒杀松毛虫、菜青虫三、简答题1.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为什么必须用高温高压蒸汽进行消毒?40 2.请从植物和腐生细菌的生理活动方式上简要说明自然界中物质是循环的。探究应用下图是最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科学家所进行的探究过程示意图。观察并对问题的认识:细菌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假设: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然后观察使用这种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结论:弗来明在连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这一物质,分析出他的特征,并将他命名为青霉素。说明:1)在实验室里培养细菌、真菌常用琼脂配制成凝胶,平铺在培养皿里作为培养基。2)某些细菌需要添加特殊培养液才能正常生长,请回答:①作为这一实验的下列假设中,最为恰当的是()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C.青霉菌可能吞噬了细菌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②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有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和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产生的,则应设计对照实验,其实验方法是。③对照组实验结果预计可能为。则充分证明青霉菌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第二章真菌的控制和利用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符合酵母菌细胞结构特征的是()A.单细胞,无核B.单细胞,具鞭毛40 C.单细胞,具真正的核D.有氧无氧都能生活1.酵母菌不同于霉菌的生殖方式是()A.出芽生殖B.孢子生殖C.分裂生殖D.营养生殖2.酵母菌呼吸的条件是()A.必须有氧气B.必须无氧气C.必须有二氧化碳D.有氧无氧都行3.蒸馒头时,要在面粉中掺入一些发酵粉,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A.蔗糖B.乳酸菌C.酵母菌D.食用碱4.在适宜的湿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5.放久的馒头会生出“白毛”或“黑毛”,这些霉菌来自()A.空气中飘来的孢子B.空气中飘来的菌丝C.面粉中携带的孢子D.面粉中携带的菌丝6.青霉素是从下列哪种菌的培养液提取出来的()A.细菌B.酵母菌C.青霉菌D.曲霉菌7.我们看到的青霉的颜色是哪一部分的颜色?()A.气生菌丝B.孢子C.营养菌丝D.培养基8.会使人致癌的毒素,可由下列哪种菌产生?()A.乳酸杆菌B.酵母菌C.黄曲霉D.青霉二、识图作答题下图为酵母菌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A是,B是,C是,D是,图4E是,F是。(2)酵母菌在结构上与细菌不同的是:酵母菌细胞内有的细胞核,细菌没有。此外,酵母菌细胞内有明显的。三、分析说明题1.蒸馒头、制面包时为什么必须加入一些酵母菌?40 2.培养曲霉的时候,需要向馒头上滴少许水,并要放在阴湿温暖的地方。根据体验,为防止食物霉变,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探究应用请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发酵的最适温度。(只写出实施方案)第二节食用真菌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夏天,潮湿的木把拖布上常会长出小蘑菇,它们是()A.花褶伞B.草菇C.金针菇D.平菇2.冬虫夏草是寄生在一些蛾类幼虫体上的一种真菌,你认为深入虫体的菌丝的主要作用是()A.固定子实体B.吸收有机养料C.使幼虫死亡D.吸收水分3.根据蘑菇颜色你认为它们获取有机物的来源可能是()A.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B.由地下菌丝从土壤或腐殖质中获取现成的有机物C.由子实体从空气中获取D.蘑菇只需要水分,不需要有机物二、分析说明题下表是几种蘑菇生长的最适温度、最适湿度及生活环境,分析后请说明:为什么蘑菇多生活在丛林深处或背阴的山坡、草丛中?草菇平菇金针菇榛蘑凤尾菇温度(℃)28--3210---182315--2625--30相对湿度65%--75%70%65%--95%75%80%--85%生活环境弱光黑暗或弱光黑暗或弱光背阴黑暗、背阴40 一、实践题目前已知世界上的食用菌约有5000余种,河北省食用菌资源约150多种,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到市场、超市调查当地食用菌的主要种类、形态特征、食用价值、生活环境等。查阅相关资料,写出调查报告。下表仅供参考:品种形态营养价值产地生活环境市场价格其他注:要注意阅读瓶装食用菌的标签。探究应用1、你动手取些蘑菇孢子埋在土壤中留心观察它们会萌发成蘑茹吗?为什么?(可查阅相关资料)2、尝试制作蘑菇标本:夏季是采集和制作蘑菇标本的最好季节,我们应选用结构完整的蘑菇,用柔软的卫生纸包好。①制作蘑菇的干制标本将蘑菇放在通风处自然干燥,干燥后的标本摆放在标本盒(可用衬衣盒),盒内放入防腐剂(可用樟脑球)和吸湿剂(可用食品袋中的干燥剂)。②制作蘑菇浸制标本:配制保存液:70%酒精100毫升中加入6毫升福尔马林制作:将蘑菇和保存液放入大小适宜的标本瓶(可用广口瓶代替)内,用凡士林密封瓶口,贴上标签(注明蘑菇名称、产地、采集人、制作时间)、如果药液浑浊了,要及时更换。40 第三章病毒的控制和利用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植物病毒的是()。A.流感病毒B.爱滋病病毒C.烟叶花叶病毒D.大肠杆菌噬菌体2.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A.有机物中B.动物遗体中C.植物遗体中D.活细胞中3.大多数病毒个体很小,观察时必须用()。A.高倍显微镜B.低倍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D.放大镜4.下列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A.烟草花叶病B.流感C.爱滋病D.肺结核5.病毒在寄主细胞内的生命活动主要表现为()。A.取食、消化、吸收B.游动和生长C.生长发育D.繁殖新个体6.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是一类原始的生物B.病毒细胞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C.病毒的危害在于破坏寄主细胞D.病毒结构简单形态多样7.对待患口蹄疫的动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给动物吃一些消炎药B.将动物杀死后用火烧毁C.将动物杀死D.将动物杀死后制成动物性饲料8.在基因工程中常用做基因载体的是()。A.细菌B.真菌C.病毒D.动物二、简答题1.前几年,香港曾发现通过家禽传染给人的禽流感病,杀禽几十万。而有些地方禁止养狗来预防狂犬病。这些处理措施有没有科学根据?为什么?2.请你尽可能多的列举出由病毒引起的人、动物和植物疾病。并与同学讨论、交流,进一步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探究应用40 有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叫T4噬菌体,它的结构如图。又有一种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叫HRV病毒(车前草病毒),它的结构如图2。请仔细阅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DNARNA蛋白质蛋白质图1图2(1)从图1、图2分析,病毒的共同结构有哪些?(2)图1、图2中的DNA和RNA都有什么作用,又是什么物质。第四章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细胞中没有()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成形的细胞核2.下列属于腐生细菌的是()A.痢疾杆菌B.根瘤菌C.枯草杆菌D.肺炎双球菌3.能引起人患脚癣的病原体是()A.病毒B.放线菌C.细菌D.真菌4.馒头、面包之所以暄软多孔,是因为在其制作过程中加入了()A.酵母菌B.曲霉菌C.青霉菌D.乳酸菌5.夏天,食品和衣物上会发霉长毛,这是由()A.细菌引起的B.病原体引起的C.腐生细菌引起的D.霉菌引起的40 6.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是由什么引起的?()A.细菌B.真菌C.外伤D.病毒7.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A.细菌B.真菌C.病毒D.病菌8.在下列细菌中,对人体有害的是      ()A.根瘤菌            B.肺炎双球菌 C.乳酸细菌         D.醋酸杆菌  9.关于细菌营养方式的正确描述应该是()A.进行腐生生活的细菌,能够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根瘤菌能够利用阳光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进行寄生生活的细菌,只能靠吸收活的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来生活D.进行异养生活的细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生活。 二、分析说明题1.每年的秋天,一部分植物会落叶,对落叶的处理方式有三种:焚烧、填湖、掩埋。请分析,你会选择哪种处理方式,简要说明理由。2.现在化肥生产很发达了,为什么还要用“生物固氮”的方法来提高土壤肥力,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呢?探究应用1.有些化学物质能把食物中的细菌杀死,防止食物腐败,这些物质被称为防腐剂。近年来,科学家证实一些防腐剂对健康有害,因此,要少食用含防腐剂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请你注意查看食品包装上的说明,看看使用了哪些防腐剂。2.检查一下自己家庭储粮、放衣物的情况,你能做哪些工作防止霉菌的生长?3.随着“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对人类的侵袭,人们对病毒日渐关注。请你通过查阅资料,写一篇关于病毒的小论文。期末测试题40 一、选择题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之处为()A.子叶的作用B.子叶的数量C.胚乳的作用D.胚的构成2.大米和豆瓣在肥沃的土壤中不能长出幼苗的原因是()A.没有种皮B.土壤肥料不足C.没有胚根D.没有完整的胚 3.早春天气较为寒冷,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种子吸收无机盐B.保证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温度C.促进种子的光合作用D.防止种子被虫蛀4."椿树蓬头浸谷种",这句谚语强调了下列哪一项条件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A.适宜的温度B.足够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D.种子的自身条件 5.一条根能够不断地伸长,是由于()A.根冠不断地增加新细胞,分生区也不断地增加新细胞B.根冠不断地增加新细胞,伸长区细胞不断地伸长C.伸长区的细胞不断地伸长,成熟区形成了大量的根毛D.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增加新细胞,伸长区的细胞迅速地伸长6.给植物一次施肥过度,出现“烧苗”的原因是()A.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B.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C.土壤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的浓度D.土壤溶液浓度太大7.能够促使幼苗发育和花朵开放,并且使果实和种子提早成熟的无机盐是()A.含磷的无机盐 B.含铁的无机盐C.含钾的无机盐D.含氮的无机盐8.叶芽的生长点的作用是()A.长出侧芽B.长出幼叶C.使枝条继续伸长D.发育成茎9.下列哪项农业措施不是利用植物顶端优势()A.把棉花下部老叶去掉B.在一定时期去掉番茄顶芽C.不损伤杉树主干上的顶芽D.在一定时期去掉果实上部主干10.光合作用的实质是()A.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释放能量B.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C.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释放能量11.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A.角质层B.气孔C.表皮D.保卫细胞12.输送水和无机盐的组织是()A.分生组织B.输导组织C.营养组织D.保护组织13.叶的下列结构中,含叶绿体较多的是()A.海绵组织B.叶脉C.栅栏组织D.表皮14.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40 A.二氧化碳B.水C.高温D.光15.植物体的任何部位都进行()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16.为盆栽花卉经常松土可以()A.增加呼吸作用B.增加光合作用C.增加蒸腾作用D.降低呼吸作用17.植物由根所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溶解作用18.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A.降低光合作用B.降低蒸腾作用C.减少水分吸收D.增加水分吸收19.生物圈中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是()A.绿色植物B.蕨类植物C.被子植物D.藻类植物2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做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岩石圈 21.下列状态下的动物,哪个最先被青蛙捕捉         ()A.突然起飞的苍蝇 B.死螟蛾C.装死的蝗虫   D.蠕动着的蚯蚓22.关于鸟类的呼吸,叙述正确的是                ()A.由肺完成  B.由肺和气囊来完成C.休息时由气囊完成 D.飞翔时主要由气囊完成 23.青蛙用肺呼吸时,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是通过           ()A.支气管、肺泡  B.肺泡和毛细血管C.支气管壁和毛细血管壁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24.家鸽体温恒定的主要意义是             ()A.增强运输氧气的能力B.使体内产生的热量多C.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体内新陈代谢加快25.下列叙述,除哪项以外都是青蛙体温不恒定的原因         ()A.心脏三腔,心室内有一部分是混合血,输氧能力较差B.在水中用皮肤呼吸C.肺呼吸作用不强D.身体产热少,体表缺少羽毛和毛等保温结构26.除哪项外,其余均是动物行为的共同特征()A.动物的行为都是可以遗传的B.动物的行为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C.动物的行为对其生存繁衍有重要作用D.动物的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结果27.细菌的生殖方式通常是                    ()40 A.孢子生殖 B.断裂生殖 C.分裂生殖 D.接合生殖28.艾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A.细菌B.真菌C.霉菌D.病毒29.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病毒营寄生生活,对人类有害无益C.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30.青霉菌是因其颜色而得名,其颜色来自             ()A.绿色的菌丝  B.菌丝中的叶绿素C.青绿色的孢子 D.帚状的菌丝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1.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是由子叶提供的。()32.为了避免浪费,测发芽率时用三五粒种子测一下是否发芽就行了。()33.植物的绿叶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无光,进行呼吸作用。()34.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35.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地满足不同植物生长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使植物长得更好。()36.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对植物体是有害的。()37.蛙的舌根长在口腔底部的前端,舌尖伸向口腔的后端。        ()38.蛙在陆上用肺呼吸,在水中用鳃呼吸。               ()39.家鸽胸腔内的主要器官是心脏和肺,腹腔内有有嗉囔、砂囊、肠、肾及生殖器官等。                   ()40.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三、简答题41.在进行动植物研究过程中,我们常常用到一些药品或特殊材料进行鉴别验证,请你来连线。①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a.用氢氧化钠溶液②证明植物呼吸作用吸入气体实验b.燃烧的细木条③证明光合作用需二氧化碳作原料C.澄清石灰水④证明叶的蒸腾作用实验d.套塑料袋⑤动物实验结束e.放回到大自然42.动物有一些特殊的呼吸方式,请你试着来连线。①草履虫a.双重呼吸②多数昆虫b.气管呼吸③虾类等C.用鳃呼吸④鲸d.用肺呼吸⑤两栖动物e.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⑥鸟类f.体表呼吸43.1989年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瓦尔德兹”40 号油轮在威廉王子海湾不幸触礁,3.3万吨原油漏入海湾,漏出的原油迅速向四周扩散,油膜覆盖达1600平方千米海面,使1000多千米长的海岸受到污染。如果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44.下表数据来源于一个有关细菌种群在25小时内增长的实验。根据此数据回答问题:时间(小时)细菌数量(个)075059000104400015350002011000256000(1)下图中哪条曲线最准确地反映了上表的结果?(2)在哪个时间段中细菌有最大的种群增长率?A.在0到5小时之间B.在5到10小时之间C.在10到15小时之间.D.在15到20小时之间E.在20到25小时之间图2四、分析说明题45.请认真观察下图,图中黑猩猩想办法拿到高处的食物,试着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这种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__________中,通过_____________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______________行为。一般说来,动物越高等,这种行为也就______________,而且它在动物的全部行为活动中占的比重也____________,对复杂的生活环境_____________能力越强。46.资料一:用酵母菌酿酒时,有一种做法是将酒坛置于20。C左右的环境中,开始时,每天搅拌一次,连续十几天。以后将酒坛密封、存放,大约过两个月即可酿成美酒。资料二:在温度适宜、氧气充足时,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并且繁重速度极快。40 试从以上资料分析,开始每天搅拌一次和以后又密封存放的原因何在?参 考 答 案第 三 单 元第一章第一节一、1.A2.B3.C4.A5.B6.C7.B8.B9.A10.C二、1.种子萌发成幼苗,必须胚是活的,完整的,被昆虫咬过的种子,一般多是胚被破坏、受伤、或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受损了,故不宜播种。2。种子的胚是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其中胚根发育成植株的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茎和根连接的部分;子叶中贮藏的营养物质供种子萌发过程中的需要。2。一是一些种子种皮坚硬、致密,难以透气透水,如莲、皂角、紫云英等种子;二是有些种子的胚发育不完全,需过一段时间,方发育成熟,如银杏、红松等种子;三是某些种子内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只有抑制物消除才能萌发,如番茄、黄瓜等种子。第二节一、1.B 2.D 3.C 4.B 5.D二、1.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潮湿的种子很容易发芽。此时种子的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释放大量的热量,所以感到发热。2。就单纯的算术看,得数是对的,但忽略了不同种子萌发所需的最适宜温度,因此,这两种种子在同一温度下测定的数据是不可靠的。3。豌豆和菜豆都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萌发所需的条件也大不相同。但在萌发过程中,子叶以下部分的胚轴是否伸长这点是不同的。、豌豆的下胚轴不能伸长,故子叶不能出土,所以播种时可以深些。第二章第一节一、1.D  2.D  3..D  4.D二、1.(1)成熟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2)分生区  伸长区(3)根冠   2.植物 根系不但能起着固定作用,而且能抓抓住土壤,起着保持水土的作用。光秃的山坡,无树无草,故大雨过后水土流失,而种有树木、草丛的山坡,根系能抓住土壤,起着保护水土的作用。3。根吸收水分最活跃的部分是根毛区,当根毛细胞液浓度大 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吸收水分。所以根吸水是靠根毛来进行的、移栽幼苗时,要尽量减少根系的损伤,移栽时(如黄瓜秧、茄子秧等移苗)根系常带有土坨,这样可以防止根毛的大量损伤,以保证移栽后幼苗的成活。第二节一、1.B  2.D  3.B  4.C40 二、第一幅图说明不同的植物需水量不同;第二幅图说明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需水量不同。第三节一、1.A 2.B 3.A 4.D 5.D 6.D 7.D二、1.幼苗生长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多种无机盐。河水、井水含无机盐较少,稻田的浑水含较多的无机盐,故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稻田浑水培养的幼苗长势旺盛。2.(略)第三章一、1.A  2.A  3.A  4.A二、1.(1)叶原基  生长点  幼叶  芽轴  芽原基 (2)顶芽  茎   (3)顶芽   侧芽  2.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顶芽旺盛生长时,会抑制侧芽生长,如果顶芽某种原因停止生长,一些侧芽会迅速生长。第四单元第一章一选择题1C2A3B4C5D6B7C8A9A二简答题B是兔C是猫提示:根据小肠的长短,和盲肠的长短作出相关的判断。第二章一选择题1A2B3C4D5D6C7A8D9B10A11B12B第三章一选择题1C2A3C4B5B6A7B8D9C二简答题1足够的氧2①—B②④—A③⑥—C⑤—D第四章一选择题1D2D二填表参考课本第77页三连线题恒温动物②⑤⑥⑧变温动物①③④⑦第五章动物的行为与生产管理第一节动物行为的特点基础训练一、1.D2.C3.D4.B5.D6.D7.A8.C9.A10.C11.A12.C40 二、1.(1)运动变化感觉运动(2)神经激素(3)生活环境个体种族探究应用对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的重要作用。第二节动物行为的类型基础训练一、1.A2.A3.B4.C5.C6.A7.D8.A9.A10.C11.A12.A13.C二、1.(1)E(2)E(3)B(4)C(5)D(6)A2.(1)鸟巢(2)雌(3)雌雌(4)雌交配产卵探究应用(1)亲鸟喂养小鸟(2)繁殖行为(3)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延续(4)略第三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基础训练一、1.A2.B3.D4.C5.D6.D7.A二、1.都属于动物的学习性行为2.①——A②——B③——A④——B⑤——A⑥——A⑦——B⑧——B3.(1)D(2)A4.(1)先天性行为(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控制的行为。探究应用(1)学习性生活经验(2)学习第六章高效率的工厂化养殖基础训练一、1.D2.A3.B4.A5.A6.D7.D8.C二、1.(1)此观点不正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封闭式的工厂化养正成为现实。40 (2)正确(3)此观点不正确。每天上下午要为奶牛全身梳刷一遍,有利于促进奶牛全身的血液循环,利于多产奶。(4)正确探究应用略第七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训练一、1.B2.B3.A4.A5.D6.C二、1.(1)此观点不正确。因为蛇分为有毒蛇和无毒蛇,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有毒蛇才会危害人类。蛇在生物圈中有很大作用,因为蛇的全身都是宝,另外,蛇能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自己的作用。(2)√(3)√2.(1)因为在自然保护区内,猫头鹰等猛禽以田鼠为食物,大量捕杀猫头鹰等猛禽后,田鼠的天敌大量减少,会使森林中的田鼠大量增加鼠害不断加剧。(2)田鼠由于失去了天敌,在一定时期内数量出现增长与森林中的良好环境是分不开的。但当田鼠增殖到一定数量遇到环境阻力时,田鼠种群内的种内斗争就不断加剧,使单位面积林中田鼠的数量在一定水平范围内波动。探究应用提示: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严格禁止用动物骨粉喂养牲畜。第五单元第一章基础训练一、1.B2.D3.B4.B5.A6.A7.C8.A9.C10.A11.D12.B13.D二、A——④B——⑤C——⑥D——②E——③F——①40 三、1、有些杆菌在生长的后期,细胞质浓缩,在菌体的一端或中部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叫芽孢。芽孢的壁厚,含水量少,透气性小,所以对不良环境条件有很强的抵抗能力。例如,产生芽孢前的细菌即营养体,在100度的沸水里,10分钟就能死亡,而芽孢则要经过小时才能死亡。由于芽孢能萌发成营养体,所以为杀死污染医疗器械的芽孢,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必须采用高压蒸气消毒。2、植物体通过光和作用把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并贮存能量。其中细菌可将植物遗体腐烂分解为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又可为光和作用所利用,因此自然界中物质是循环的。探究应用①D②对照组的培养液和培养基中均不加入青霉素,观察细菌的生长繁殖③细菌正常生长繁殖第二章第一节基础训练一、1.D2.A3.D4.C5.A6.A7.C8.B9.C二、⑴A.芽体B.细胞壁C.细胞膜D.细胞核E.液泡F.细胞质⑵明显液泡三、1.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遇热膨胀,馒头、面包会暄软多孔。2.略第二章第二节基础训练一、1.A2.B3.B二、提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蘑菇适于生长在潮湿、温暖、阴暗的环境中。第三章基础训练一、1.C2.D3.C4.D5.D6.B7.B8.C二、1.这些处理措施有科学道理,因为这些病毒是寄生在动物活细胞内再传染给人们的,控制了动物(如杀禽,禁止养狗)就等于控制了传染,没有传染源传染病就不会传染和流行2.引起人的疾病:天花、流感、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艾滋病等40 引起动物的疾病:口蹄疫、疯牛病、猪瘟、鸡瘟等引起植物的疾病:烟草花叶病、小麦丛爱矮病、枣疯病等探究应用(1)都含有蛋白质外壳和DNA或RNA(2)都有遗传作用,都为遗传物质第四章基础训练一、1.D2.C3.D4.A5.D6.D7.C8.B9.C二、1.选择掩埋方式。原因:环保、肥田。2.生物固氮的优点:环保、高效、节能、收益大等。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1.D2.D3.B4.A5.D6.A7.A8.C9.A10.C11.B12.B13.C14.C15.B16.A17.C18.B19.A20.B 21.A22.B 23.D24.C25.B26.A27.C28.D29.B30.C二、判断题31.×32.×33.×34.√35.√36.×37.√38.×39.×40.√三、简答题41.①—c②—b③—a④—d⑤—e42.①—f②—b③—C④—d⑤—e⑥—a43.向污染的海水中喷洒富含C、N、P的营养物质,以供能分解石油的细菌快速生长、繁殖,进而用生物方法分解海面上的石油,消除污染44.(1)C(2)A四、分析说明题45.成长过程生活经验学习性越复杂越大适应46.40 酵母菌既能进行出芽生殖又能进行孢子生殖。在温度适宜、氧气充足时,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并且繁重速度极快,所以要不断搅拌,增加氧气的含量;酵母菌营养方式为异养,在缺氧时,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酒精发酵),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从而酿出美酒。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