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2.50 KB
- 13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生物技术与人类论文院(系)数学科学学院专业应用数学姓名学号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立项核心课程课程小论文题目编号20得分序号选题1生物技术的由来与发展2基因工程与农业革命3“黄金水稻”所引发的故事4“绿色革命”与农业基因工程5转基因食品安全吗?6舌尖上的生物技术7功能食品与生物技术8新能源的希望-生物柴油9化解能源危机的微生物10“白色革命”与生物技术11改变环境的基因科学12“红色革命”与基因工程13非典型战争—生物战与基因武器14抗生素与耐药菌15转基因的影响16基因的伦理17试管婴儿的是与非18转基因与生物多样性19人类基因与专利20自选题目(限在粮食或视频、能源或人类健康领域)
基因工程给予HIV患者治疗福音基因工程给予HIV患者治疗福音xxx(xxx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摘要:HIV是一种人体免疫缺陷病,治疗难点主要在于病毒复杂多变,潜伏时期较长,制备高效价的针对gpl20的特异性单抗,和研究出特异性强,能在人体内定向表达的HIV抗体基因,再结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鸡尾酒药物疗法是治疗的新思路;在现今还不能治愈HIV患者情况之下,早期诊断显得更加重要,基因工程DNA重组和多肽合成技术一出现,很快被用于HIV诊断试剂的研究和生产;新型质粒DNA疫苗取得良好的初期成果,转入用重组酵母中表达可省去佐剂的添加;但是由于HIV的高隐蔽性,善于隐藏抗原,躲避杀伤性T细胞,高突变型,传统治疗方法无法根治;天然植物提取剂,如黄酮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多糖,还有我国新疆地区的“生命营养液”,都被证明对抗HIV有效;CCR5基因参与HIV感染的细胞因子,其变异体,CCR5Δ32被证明对抗HIV行之有效,因此结合锌指蛋白核酸酶(zincfingernucleases,ZFNs,一类经人工改造的核酸内切酶),表现出DNA结合特异性,为科学家研发出更简易的新型基因组靶向修饰技术带来了希望,可将CCR5Δ32基因转入表达。一种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transcriptionactivator-likeeffector,TALE)也和ZFNs有相似效果;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值得庆贺的是,诺奖得主Baltimore用两个名为b12和VRC01的抗体,成功让小鼠免疫HIV,不过eCD4-lg抗体抗病能力更好,但其是否在人体内表达还尚待研究。关键词:HIV基因工程HIV抗体HIV疫苗HIV诊断gp120特异性单抗CCR5Δ32基因重组酵母细胞“生命营养液”ZFNsTALEsb12抗体VRC01抗体eCD4-lg抗体1.HIV感染机理与治疗难点1.1HIV患病机理
基因工程给予HIV患者治疗福音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1】。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它可以通过性行为和血液、母乳传播。1.2HIV治疗难点首先,HIV变种多,疫苗很难具有普适性。HIV病毒分为两种亚型(HIV-1,HIV-2,其中HIV-1是主要的致病病毒),HIV-1和HIV-2在基因序列上差异甚大,以致于它们的外膜糖蛋白常常不能引起交叉免疫反应,这些不同病毒进化枝或株系在基因序列上的差异导致世界上不同的地理区域需要不同的HIV疫苗,即使同一亚型的病毒在不同患者体内,病毒的毒株也不相同。其次,传统的通过主动免疫的思路来研制疫苗方法行不通。经典的开发疫苗的办法是使用全部或部分非活性病毒来诱导免疫力,但艾滋病病毒努力隐藏了大部分抗体容易识别的外部结构【2】。因此,想要找到一个能够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同时还可以对抗病毒的各种不同的突变的分子是十分困难的。1.3治疗HIV的主要思路HIV可能通过两种方式即游离于细胞外和与细胞相结合而传播,因而有效的HIV疫苗必须能诱导出抑制性传播病毒的粘膜免疫和抑制病毒直接进入血液的系统免疫,这说明一个有效的HIV疫苗应能使游离于细胞的病毒能被抗体结合中和,或与细胞相结合的病毒能被细胞免疫清除。HIV一1外膜蛋白gpl20是HIV感染早期最早出现的蛋白抗原之一,在HIV侵染靶细胞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在感染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重要的抗原表位及与受体结合的位点,使其成为研究HIV疫苗和抑制HIV感染药物的重点。制备高效价的针对gpl20的特异性单抗,可以为HIV感染的检测和研究提供特异性的工具[3]。此外,研究出特异性强,能在人体内定向表达的HIV抗体基因,结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鸡尾酒药物疗法也是治疗的新思路。同时,也应当不断提高对HIV患病机制的理解,加强对抗HIV的抗体蛋白以及天然生物(如植物)提取试剂的研究。2、基因工程为HIV提供更精准的诊断
基因工程给予HIV患者治疗福音2.1基因工程初显神威为了提高HIV的治疗,首先得提高其诊断水平,以保证早期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防止HIV的大量传播,提高输血安全性。第一代HIV诊断试剂于1985年产生,使得经血液感染HIV的危险由1984年的0.2%下降为1988年的1/40000~1/250000,但由于与培养HIV的H9细胞的成份发生反应,出现较多假阳性反应,检测早期感染的敏感性也不好,所以产生了第二代诊断抗体。由于那时基因工程的兴起,为治疗HIV提供了新思路,DNA重组和多肽合成技术一出现,很快被用于HIV诊断试剂的研究和生产[3]。第2代试剂的主要特征是使用重组或合成多肽抗原,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第1代试剂有所提高。据测算,使用第2代试剂,窗口期(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血液才会产生艾滋病毒抗体,在此期间抗体检测呈阴性,这段时间即为窗口期)平均比第1代试剂缩短20.3天,输血感染HIV的危险下降到1992年的20.5/百万(高流行区)和4.7/百万(低流行区)。2.2基因工程在HIV治疗中的应用已成常态1986年,在西非的AIDS病人标本中又分离出另外一种HIV,称为HIV-2。用HIV-1抗体初筛试剂检测HIV-2阳性标本常常发生漏检。而应用基因工程,在试剂在包被的HIV-1抗原中加入HIV-2gp36多肽,使得标本中的HIV-1和HIV-2抗体均可显示阳性。第三代检测抗体由第l代和第2代的间接法改变为双抗原夹心法,酶标记物由抗人IgG改变为特异性HIV抗原。这种试剂可以检测HIV的不同亚型包括IgG、IgM、IgA等,并且不需要将标本过度稀释来保证特异性,因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第3代试剂比第2代试剂检出HIV抗体可提前4~9天,假阳性率大约为0.26%。第四代试剂结合了两个不同的检测概念,同时检测HIVl/2/O抗体和p24抗原,p24抗体的加入缩短窗口期至是6.2天较原先试剂提早四天,窗口日期缩短了65%。3、HIV新型疫苗的制备(质粒DNA疫苗)3.1质粒DNA疫苗效用评估表达大多数HIV蛋白的活的减毒疫苗在灵长类实验中曾被证明是最好的免疫原,然而高度减毒的SIV(一种和HIV性状相似但毒性较弱的病毒)
基因工程给予HIV患者治疗福音可以保护成年的恒河猴不受HIV的感染和初生的恒河猴不产生艾滋病,不过,有些受保护的成年恒河猴最终还是发展成为艾滋病,因而采用这种活的减毒病毒方式生产HIV疫苗是行不通的[4]。失活病毒疫苗在人类预防流感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方面曾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然而在SIV/恒河猴模型中进行的评价却令人失望。通过重组DNA技术产生的高度纯化的病毒蛋白对于人体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是一个高度有效的免疫原,但是应用于HIV时发现它不能诱导体内产生CTL应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lymphocyte,CTL)是白细胞的亚部,为一种特异T细胞,专门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作用。)T细胞不能预防感染,但能控制HIV的复制。目前已知一种名为CD8的T细胞可通过三种不同的机理控制HIV的感染(1)通过细胞毒功能杀死感染的细胞;(2)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抑制病毒复制;(3)通过分泌趋化因子如MIP-1MIP-1和RANTES而抑制病毒进入[5]。因此,一个理想的HIV疫苗既要产生具有广泛交叉反应的抗体又要产生高水平的抗病毒T细胞。近年来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质粒DNA疫苗。因为它们能简单地诱导两种名为CD4和CD8的T细胞应答。质粒DNA疫苗在恒河猴能诱导SIV特异性CTL应答。这种疫苗诱导的免疫能促进第二次CTL应答的产生并能控制随后的致病性。采用质粒DNA免疫原作为HIV候选疫苗的人体早期试验研究已在进行中。它的内容包括由编码Env和/或Rev蛋白的治疗性DNA疫苗,以质粒DNA活的重组病毒或基因缺失病毒作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或者采用初始免疫和加强免疫(prime-boost)相结合的组合疫苗策略。除裸露的质粒DNA外,病毒载体正逐渐被用来携带各种HIV基因,最常使用的病毒有:水痘病毒、塞姆利基森林病毒、腺病毒、和辛德毕斯病毒等,其中腺病毒下面我将会提到,将它作为载体,产生了一件极其不可思议的事:小鼠成功获得免疫HIV能力。MVA是一种高度减毒的病毒毒株,将其作为HIV疫苗载体不久将会在早期人体试验中进行评估。作为HIV疫苗载体,研究最为广泛的水痘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如果只用DNA作为初始免疫和加强免疫则不能控制致病性免疫缺损病毒的进攻,这是因为DNA本身不能有效产生高水平的T细胞,但是在DNA疫苗中加入各种常规佐剂、基因佐剂和包裹DNA
基因工程给予HIV患者治疗福音的微球,则其免疫原性可增加5~10倍。3.2质粒DNA的酵母制备方式那么问题又来了,加入的这些佐剂是不是是流程更复杂化?大公司是不是又可以从中榨取剩余利润?实际上,现在已经可以从酵母中表达这些DNA疫苗了,同时因为酵母细胞具有多种天然的佐剂成分如葡聚糖、甘露聚糖,进入体内被DC细胞(树突状细胞)吞噬之后可以促进DC的成熟、分化,激活DC产生IL-12和增强DC对抗原的提呈能力。因而,以酵母为载体的疫苗具有较强的佐剂效果。其中,得说明IL-12是一种T细胞生长因子,它被广泛用于激活体内T细胞和杀伤性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从而保持CTL的免疫治疗作用。艾滋病患者体内由于IL-12的缺乏,CD8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严重受损[6]。所以在设计疫苗时将IL-12编码基因与Gag蛋白编码基因一起装载到酵母载体内,以期获得疫苗的最大效用。为分析疫苗的有效性,设计了Gag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的检测,分别在小鼠和食蟹猴身上做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小鼠分别于第0天和第7天各免疫注射1次,于第14天处死,分离脾脏淋巴细胞并将细胞与Gag肽一起培养。用ELISPOT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FIN-γ(γ-干扰素)的分泌。经疫苗免疫的小鼠淋巴细胞在体外再次遇到Gag抗原刺激,可以分泌大量的FIN-γ。为验证实验结果,在食蟹猴身上做了同样的实验。并获得了相同的结果,如上图所示。证明了疫苗主要是通过诱导CTL反应而发挥免疫治疗作用。另外,带有IL-12的疫苗比缺乏IL-12的疫苗具有更强的治疗作用[7]。4.不断出现的治疗漏洞考虑近些年HIV治疗取得的进步,关于HIV疫苗的研制尚
基因工程给予HIV患者治疗福音存在许多困难。与其它病毒不同,HIV所侵袭的主要靶细胞是人体免疫活性细胞,从而导致疫苗无法发挥作用。HIV可以隐藏在淋巴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和感染的静息CD4T细胞,在这些部位它可以不表达病毒蛋白,因而杀伤性T细胞难以发现它的存在。HIV的Nef、Tat和Vpu蛋白下调I型MHC和CD4的表达,从而降低了细胞免疫应答。HIV在感染过程中,其与CD4受体结合后,构像会发生改变。从而暴露出gp120上一些新的位点,但由于这种结合使得HIV与CD4细胞更加靠近[8],因而在空间上阻止了gp120上新近暴露的抗体结合位点与抗体的结合,同时HIV外膜蛋白因抗体而导致突变的速度非常之快,甚至远远超过因抗HIV药物而产生的突变速度,从而逃避体内抗体的攻击。HIV还能将自己的前病毒基因整合到靶细胞的基因组中去,从而在细胞内长期潜伏,逃避免疫攻击。此外,HIV抗体研制还受到很多大公司的冷漠对待,主要是因为其成本过高,并且会影响抗HIV药物的销售,并且足够多动物实验模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例如黑猩猩可以被HIV-1感染但是不致病,恒河猴可以被SIV感染致病,所以用于两种动物实验只能作为HIV治疗参考,并且SIV和HIV两者在抗原一级结构上有较大差异。此外,HIV疫苗的临床试验还受到文化宗教的影响。尽管如此,人类的HIV研究之路还在各种限制中艰难摸索。5、新发现的药物和新的治疗思路5.1新发现的药物出于研究HIV的迫切需求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利润市场不断激励着人们探索治疗HIV的新思路。近些年来,一些新药物的发现为患者带来治疗的希望之火,也不断点亮治疗的新思路的出现。例如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黄酮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多糖等。我国也有很多新发现药物,典型的是新疆地区“生命营养液”,它以核桃、巴旦木、杏仁、黄豆、绿豆、大米、干鲜果类和蔬菜类等50
基因工程给予HIV患者治疗福音多种新疆地区特产的天然果蔬为原料,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生物技术,经过独特的发酵工艺制备而成,是一种新疆地区特色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生命营养液”的作用机理和HIV整合酶抑制剂的机理一致,对HIV的感染确实有一定效果[9]。但是对其作用物质、剂量关系还得做进一步研究。但不管怎样,发酵工程可以在它制备过程中确实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5.2新的治疗思路医学界近年开始关注HIV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不同环节的细胞因子,希望通过改变细胞因子活性而干扰HIV病毒的繁殖。通过采用反义核苷酸技术、siRNA沉默技术、内抗体、基因敲除等生物技术,已确认多种参与HIV感染的细胞因子,其中尤以对CCR5基因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CCR5基因编码的细胞膜蛋白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家族的成员,主要在T细胞、巨噬细胞、树状突细胞等细胞类型表达,是HIV-1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但是后来发现,CCR5具有多种变异体,其中CCR5Δ32(缺失32个碱基对)突变型基因编码无生物活性的蛋白受体而干扰HIV进入宿主细胞,表现出一定的抗HIV感染能力。同时,锌指蛋白核酸酶(zincfingernucleases,ZFNs)是一类经人工改造的核酸内切酶,由两部分组成,包括一个DNA结合域和限制性内切酶Fok1酶切区域。除锌指蛋白酶外,近期有研究发现植物病原体中的一种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transcriptionactivator-likeeffector,TALE)表现出DNA结合特异性,为科学家研发出更简易的新型基因组靶向修饰技术带来了希望[10]。就基于CCR5的干细胞基因治疗而言,由于异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受到含突变型骨髓来源稀少、配对困难和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的限制,自体造血干细胞体外CCR5基因改造成为HIV-1感染和艾滋病治疗的更为实用和应用范围更广的新选择。6、新曙光:诺贝尔奖得主DavidBaltimore成功让小鼠免疫HIV6.1实验基础:PhilipJohnson实验实验一: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儿童医院的儿科医师Philip
基因工程给予HIV患者治疗福音Johnson从HIV痊愈患者体内获取少量抗HIV的单抗,之后将表达这些抗体的基因导入对人体无毒的腺病毒AVV中,再将腺病毒转入小鼠肌肉细胞中发现6个月之后,小鼠血清中检测到大量该抗体。实验二:首先将抗体基因改造,使它可以在人体内存在时间延长,将转抗体基因的病毒导入9只恒河猴中,另外6只恒河猴作为对照组,之后都注射SIV病毒,结果四周后,实验6只恒河猴未感染,而对照组全被感染[11]。结论:实验一说明:腺病毒AVV是可以作为一个载体把抗体基因导入人体中,同时表达出来的抗体蛋白是可以通过进入血液的,说明可以绕过人的免疫系统,内源性地表达大量的HIV中和抗体的。实验二说明:通过腺病毒AVV转导基因的方法是可以让动物体获得免疫力的。6.2Baltimore实验由于Johnson实验中有三只猴子死亡,AVV病毒在人体中存活时间,表达出来的抗体是否会被免疫系统清除,以及SIV和HIV本身的差异,实验还差强人意。针对上述疑问,诺奖得主Baltimore开展了进一步研究。首先,选择基因载体上Baltimore做了进一步的优化,他选择了一种特殊的腺病毒AVV,这种特殊的病毒具有长时间在生物体中存活下来并表达持续表达编码抗体基因的能力,这样就具备了为生物体提供长时间免疫防护的基础。其次,在选择HIV中和抗体上,Baltimore有了更多的选择,他在具有类似人类免疫系统的小鼠身上测试了5种不同抗体的效果,每次一个。实验结果是比较可喜的:这五个不同抗体中,两个名为b12和VRC01的抗体被证明效果很好。即使小鼠接受的艾滋病病毒剂量比自然感染情况高出100倍也能起到保护作用。52个星期后,抗体表达水平仍然很高,表明单剂量可以带来持久的保护。结论:Baltimore的实验表明,哺乳动物是可以通过这种基因疗法而获得对于HIV的免疫能力的。而且HIV抗体表达水平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将为人体试验阶段做好准备。但是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关于它更多多,现今看来似乎更成功的试验。6.3Farzan团队的实验首先Farzan团队根据HIV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设计了一个新的抗HIV蛋白分子:eCD4-lg。
基因工程给予HIV患者治疗福音由于HIV病毒侵染细胞时,通过与白细胞表面的两个受体依次结合来感染细胞的。首先,HIV病毒的薄膜糖蛋白gp120与白细胞的CD4受体相结合。这一结合会使gp120蛋白扭曲从而使病毒表面另外一部分区域暴露出来,从而与白细胞表面另外一个受体CCR5相结合。而Farzan等人新构造的蛋白eCD4-lg,是由CD4、CCR5两个受体的一部分连接在同一个抗体上构成的。这样的话,当AIDS病毒和eCD4-lg相结合的时候,该病毒就无法再次侵染细胞了,这样就实现了eCD4-lg这个蛋白对病毒的中和作用。在试管中进行的实验表明,eCD4-lg与所有已知的自然HIV抗体相比,具有更强的阻止病毒侵染细胞的能力[12]。为了检验eCD4-lg在动物中是否有效,研究者把编码eCD4-lg的基因放到一个没有毒性的病毒中,并用这个改造后的病毒侵染了4只实验组的猴子。在注射了改造过的病毒之后,4只猴子体内产生了大量的eCD4-lg蛋白。接下来的34周里,研究人员对实验组的这4只猴子和对照组的4只猴子(未注射eCD4-lg基因)进行了连续的,大剂量的AIDS病毒的注射。结果正如他们期盼的那样,实验组的猴子并未感染艾滋病,而对照组的猴子全部无一幸免。结论:人工设计出来的抗体eCD4-lg具有明显优势:1、动物体内并未出现对eCD4-lg明显的免疫排斥,初步预测这也许是因为这个蛋白与本体内的细胞成分太相似了。2、在试管中进行的实验表明,eCD4-lg与所有已知的自然HIV抗体相比,具有更强的阻止病毒侵染细胞的能力。3、从理论上来说,与广谱中和抗体bNAb相比HIV病毒在与eCD4-lg结合时更不容易发生变异,因为HIV病毒会与蛋白中的CD4和CCR5两个受体部分结合在一起。4、更为重要的一点,eCD4-lg是与HIV病毒薄膜上保守区域的糖蛋白紧密结合的。这意味着它具有很好地普适性,可以应对不同HIV亚型的多种毒株。当然,对这个实验最大的争议在于,eCD4-lg能否在人体中取得比自然抗体更好的实验效果,这尚且需要验证。7、困惑与展望HIV自从1983年被发现以来,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目前已有2500万人死于HIV,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还要多1500万,且死亡人数还在攀升。因此研究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也正日益迫切地摆在人们面前,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完全制服艾滋病病毒(虽然著名美籍华人何大一先生发明的鸡尾酒疗法,在工业化国家遏制了艾滋病的流行)但对一名艾滋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需耗资20万美元以上,这对于广大低收入人群来说,无异为一笔天文数字,因而预防艾滋病毒的感染就成了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途径,但是艾滋病疫苗基本上都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基因工程给予HIV患者治疗福音,还没有一种疫苗可以投入正式使用。但是最关键问题还是如何克服HIV多变的性质:极其容易变异,易于隐藏抗原,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最终使患者免疫功能全部丧失。要靠发现新技术、纯天然新药物的传统医学要克服这些困难,任重道远,但是结合基因工程在体内定向表达抗体或者细胞因子的诱导剂,蛋白质工程改造新蛋白、设计新型抗体带给治疗新的突破。当然,持续加强HIV感染和免疫系统应答过程的研究应当起到关键性作用。新的生物技术的进步和合理运用,必将使有如HIV感染之类的不治之症一个又一个得到治愈,从而促进个体化治疗从概念向医疗实践的逐步转化。读了十几篇文章,才写完这篇论文,突然有种想做医学研究的冲动,收获很多,突发奇想,既然SARS病毒也有突变性相当高、致病性相当强的特点,为什么不借鉴当时的经验来研究HIV治疗方法呢?但显而易见的是,HIV的潜伏期更长,潜伏得更好,更难被检测到,所以,加强对HIV的检测也是至关重要的。参考文献:【1】WANGWei-da,WUYi-ou,ZHANGJia,ZFNs和TALEs在艾滋病基因治疗中的价值etal中南医学科学杂志,Vol.39No.4,460-462;【2】安庆军,王润田,张坤娟,都林娟,张红中,苏彦辉,张雪迎,王惠芬.抗HIV一1基因工程抗原gpl2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Structure.2003,11:225—236;【3】WANGFang-Yu,LUOJin-xian**,ZHANGTian-yuan,ProgressinHIVVaccine,中国病毒学,19(1)87-91;【4】陈建国,梁寒峭,吾布利·卡地尔,赵婷,程池.新疆“生命营养液”体外抗HIV-1活性的分析.JournalofAnhuiAgri.Sci.2015,43(19):8—9,29;【5】李敬云。HIV诊断试剂的发展.JChinAIDS/STDPreyContV01.7No.IFeb.2001,54-56;【6】田慧,张奇.T细胞基因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ChinaPharmacy2011Vol.22No.6,552-554;【7】王敏.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新进展.JClinInternMed,February2016,Vo1.33No.2,87-90;【8】张少恩,熊茜,唐海兵,刘俊云,吴园园,吴道贫,田文志,陆家海,郑伯建,孙娟.基因工程杂交酵母艾滋病疫苗研究.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6年11月第26卷第1期,1033-1036;【9】韩金祥,赵建,王美玲,王凤山.基因工程制药发展现状.中国药学杂志1996年7月V.3
基因工程给予HIV患者治疗福音2No.7,432-434;【1】WhyteJJ,ZhaoJG,WellsKV,etal.GenetargetingwithzincfingernucleasestoproduceclonedeGFPknockoutpigs[J].MolReprodDev,2011,78:2.【2】钟强,赵书红.锌指蛋白核酸酶的作用原理及其应用[J].遗传,2011,33:123-130.【3】陈玲琳,廖端芳,李凯,等.CCR5与艾滋病的防治[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3:16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