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0 KB
  • 8页

中药生物研究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药生物研究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摘要】目的介绍笔者所在教研室对新开设的中药生物分析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相关情况。方法对中药生物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和探索。结果经过不断地总结实施,能切实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中药生物分析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结论开展中药生物分析教学,对增进中药学类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我国中药学事业和高等中药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有积极意义。�【关键词】中药生物分析;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基金项目: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项目编号:LYM10095)�作者单位:510006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陈磊王淑美粱生旺);南方医科大学中药学院(刘怡)8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学科交叉已成为其发展的主流之一,而探索生命的奥秘可以说是这一发展趋势的一个典型代表。生命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对我国传统中药的分析化学研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人们开始逐渐从分子水平去描述生物学现象,从而揭示生命本质;另一方面化学、生物学和医学发展突飞猛进,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这些新方法、新技术促进并加速了“传统”药学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渗透和融合,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大药学背景[1]。分析化学是探讨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和理论的一门科学,是跨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面对新的变化,探讨如何与时俱进的改革中药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及模式,适应社会发展对中药分析人才的新要求,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2]。�对此,我们在中药学分析与鉴定方向本科生教学中尝试开设了中药生物分析课程,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并结合自身科研活动实践,基本确定了本科生中药生物分析课程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设置情况,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以下就具体情况和举措做以介绍。�1中药生物分析课程设置�1.1课程内容设置8 完善课程体系,保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一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分析化学学科发展的特点,结合当今中药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从分析对象和分析方法两个方面考虑了中药生物分析课程内容设置。即按我们的理解中药生物分析应该包括:中药中生命活性物质的分析和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如:酶法分析、兔疫分析及核酸分子杂交分析等)对中药所进行的分析两个主要部分的内容。�目前,大多数的中药学专业相关化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主要都关注中药所含各类化学成分和中药各剂型分析,较少关注生物样品处理和生物大分子分析,即以往的教学内容设计与生物学、生命科学等内容相分离,造成知识脱节,导致学生只知道药物“外在”情况,而忽视对药物进入人体后“内涵”变化的探究。同时,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过去中药分析及相关课程都很少对构成生物体的多肽和蛋白质、核酸、糖、脂类给与关注,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生物大分子对于生命科学显的越来越重要。基于以上原因,关注分析对象,紧密联系生物学、生命科学发展现状,我们从分析对象角度考虑,在中药生物分析课程中设置了生物样品内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和生物大分子分析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体内药物分析的流程,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特点及常规分析方法。结合分析对象,从分析方法方面考虑,选取了电泳法、生物质谱法、酶法分析、免疫分析、生物检定法等较新、目前应用较多,并在中药分析中已有一定应用的技术方法。同时在讲授体内药物、生物大分子分析时,注意选取采用电泳法、生物质谱法、酶法分析、免疫分析、生物检定法的实例,结合应用,让学生能够综合体会、便于掌握。�1.2课程时间安排8 在本科哪个年级开设本课程?在课程学习时间上,我们遵循了中药学整个学科体系的设置规律,由基础到深入、由基本理论到整体实践。分析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医学、生物学和药学的发展[2],因此中药生物分析相关内容应当在学生学习完分析化学、中药化学、生物化学、中药药剂学及药代动力学后介绍,这样学生在学习体内药物分析、生物大分子的特点、生物质谱法等内容时就很容易接受,并方便联想以前学过的知识;医学、生物学和药学的发展又对分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当在中药制剂分析、生物药剂学、中药药理学开课之前补充相关中药生物分析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所学到中药生物分析的知识方法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如免疫分析、生物检定法等内容很容易与生物药剂学、中药药理学结合起来。基于此,我们在中药生物分析课程时间安排上选择了本科三年级的下学期开课。�经过几年来的试验,学生普遍反映该课时间安排比较合适,对某些基础课起到了回顾复习加深的作用,同时与其他专业课(如中药制剂分析、生物药剂学等)可以前后呼应、相互链接。同时该课程开设在本科生实习前,课程中又引入了大量实际工作中常用,而以往本科教学却未涉及的知识,还可以为本科学生即将面临的实习提供了知识层面的补充。比较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有学生反映,这门课的开设在其实习单位选择以及攻读研究生学科方向选择上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8 2教学方式、方法探索�大药学背景无疑对中药生物分析课程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多个学科的融合使研究范围越来越广,目前的中药分析已经从理化分析、仪器分析扩展到生物活性分析、药理药效分析等;研究内涵不断延伸,从体外质控到体内代谢、与体内酶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分析;学科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的融合,这些都使得的学生在理解掌握中药生物分析相关知识时有一定难度,也要求我们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我们几年来的探索,总结出以下方法:�2.1引人入胜的引言8 第一印象在大学生课堂上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每一个章节有没有一个好的开篇引言,吸引学生深入进来是关键。根据笔者自身的体会,这个引言的切入点必须是学生日常可以遇到的、自身或者身边的人经常谈起的、电视媒体使之耳熟能详的;既要贴近教学内容,又要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以自然而然的方式来导入;最好是以问题的形式甚至是多个问题连问的形式提出,便于学生层层参与深入思考。比如笔者在该课程第一节课时就采用了连问的形式开篇,如:为什么一般不能用果汁、茶叶水服用药物?为什么有些药物(甚至是同一种药物的不同生产商产品之间)要求饭前服用、有些要求饭后服用?原研药与仿制药成份相同药效为什么会有差别?通过连续的提问吸引学生后,留给学生思考时间,通过互动,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的看法,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再由教师进行释疑,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兴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2.2层层推进,与实例及已学课程紧密联系的互动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无知接触未知显然不如从其已知过渡到未知。学生面对完全未知的知识自然会产生畏惧抵抗心理,而如果能层层推进,从实际的例子和已经学过的知识过渡到新的知识则要容易的多。同时,改革传统单向知识传授的灌输型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大胆尝试问题导向式、课堂讨论式等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8 笔者在中药生物分析教学中,特别注意实例教学方法的应用。尤其是从其他学生已经学过的课程中寻找例子,然后从中药生物分析的知识角度来作出解释。同时也特别注意从学生已经完结的课程中寻找仅是提及而未深入的问题,结合中药生物分析的相关知识给出进一步的答案。比如在讲到血液样品分析时,就和学生一起探讨了血浆、全血样品在临床药物检测上的区别应用情况。采用实例教学方法,好处还在于可以让学生随时参与进来,在课堂上,经常出现了“学生当老师”的情况,学生们用自己的所学的知识或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课堂交流,而此时老师则充当了听众和主持人的角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3多结合现代中药的相关研究目前中药学研究滞后于生命科学研究,或者换言为采用中药生物分析技术研究中药目前还不十分普遍。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中药学科的本科生,引入与中药相关的研究内容时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同的关注。例如,在讲述酶反应动力学中米氏常数及其应用时,之前我们选用了青霉素酶对苄基青霉素作用的较经典的例子,学生的反应平平。而米氏常数及其应用又是酶法分析方法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掌握应用酶法分析的关键,经过总结调整,我们结合自身科研实践,引入了中药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在大鼠肝微粒中的动力学研究结果,就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并在课后,有多名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与老师探讨了该研究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因此近年来我们在教学准备时,非常注意收集整理相关技术对于中药研究的实例,我们理解只有多结合中药的研究,才能使这门课达到其开设的目的,实现其意义。�3总结�8 经过几年不断的教改举措实践,可以明显发现学生们学习中药生物分析的兴趣显著加强,很多学生反映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扩展了视野,提高了对中药学整体上的认识,有学生反映这门课的开设在其攻读研究生学科方向选择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也有学生反应在其实习中用到了该课程讲述的相关知识。总的来说,通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逐步成熟,并取得了预期效果。�中药学专业立足于中医传统理论,同时是跨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开展中药生物分析教学,争取与时代同步补充相关信息,对增进中药学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中药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应我国中药学事业和高等中药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有积极意义。�参考文献�[1]杜文婷,邓卫平,唐�.大药学背景下的药物化学创新教育.药学教育,2009,24(4):23-25.�[2]李�,彭师奇.近五十年来分析化学新进展.药学教育,2008,24(4):1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