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 MB
  • 54页

【山西】2014~2015学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册教案

  • 5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教案目录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1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2章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3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5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5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5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 第6章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6章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2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意义过程与方法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情感和态度价值观通过内环境组成间关系的分析建立事物间区别与联系的观点【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教学建议】《细胞生活的环境》是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第1节内容,包括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与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四部分内容。该节内容是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基础,也为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讲解做好铺垫。本节内容涉及的概念、原理和生理过程较多,而且抽象、复杂。如体液、内环境、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等概念都非常抽象,难以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学好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在本节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图表教学法”,充分利用教材插图、设计归纳图、多媒体图像等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习,开展师生互动。高二年级的学生认知特点鲜明,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能力有了一定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策略和技巧更加完善,更关注与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如果学习时间跨度大,很多知识可能已经淡忘,应在教学过程中多提示多引导。很多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需适时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便于学生领会。【新课导入】导入一教师多媒体展示手上或脚上多水泡,设问:1.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什么?2.这些液体来自哪里?3.内环境是指什么?“内”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回答1、水泡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有的还含有部分血浆。回答2、这些液体主要来自组织液、血浆、细胞内液。回答3、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52第52页共54页 教师总结:“内”与“外”是相对的,从细胞来看,细胞外液属于其生活的外界环境,其内环境为细胞内液;而从人体来看,细胞外液是内环境。板书: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多媒体显示:内环境的概念、组成、理化性质及物质交换。导入二请大家打开教材本章的首页,上图是雪山环境,在严寒环境中的边防士兵的体温有没有变化到和气温一样低呢?下图是炼钢炉旁边的工人,在这个高温环境中炼钢炉旁边的工人的体温有没有升高呢?学生回答:战士的体温没有降低,因为有棉服保暖,炼钢工人的体温也没有升高。因为工人们出汗散热了。教师:正是因为人能够调节自己的内环境使体温保持稳定,才能正常地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炼钢工人流出的汗水来自哪里?学生:汗水来自人体内的水。教师:其实不论男女,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炼钢工人的汗水就是来自体液。板书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52第52页共54页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概念。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3、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过程与方法:1、进行实验,了解生物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机制。2、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2、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3、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关爱家人和亲友。4、建立敢于质疑尊重事实,严谨、仔细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教学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教学策略】本节主要两部分教学内容:“内环境稳态及其重要性”和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课时安排为2课时。安排可以有两种方式:其一,先实验后授课,实验安排在前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到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现象,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以利于学习后续的稳态、稳态失调等抽象概念。其二,按照教材安排的顺序先授课后实验,实验安排在后可以验证课堂上学习过的人体维持内环境pH稳定的知识,并解释pH维持稳定的机制;这里考虑到学生最好的学习知识的顺序以及教材第1节和第2节内容的衔接,最好先试验后授课。但是如果某些地区的试验条件有限,也可以采取先观看实验录像,然后再讲解内容的方式来进行授课。稳态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涉及到的内环境,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很抽象,而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更令学生难以捉摸。因此在本概念的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丰富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感性认识。问题探讨“化验单分析”侧重于内环境中化学成分的稳定(如血糖稳定、血脂稳定等)、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可以让学生体验体温的相对稳定。此外,在课堂上补充演示血浆pH稳定的实验,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为什么多喝多尿、少喝少尿”等问题,让学生对内环境理化性质中的另外两方面──pH稳定和渗透压稳定有一定的体验。通过上述活动的落实,稳态概念的形成就水到渠成了。本节内容也是比较抽象,因此,教学过程中力求更多的联系生活实际。通过问题探讨、调查、思考与讨论等栏目安排的内容都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新课导入时,可以通过学生公布自己“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结果,从体温的“日变化”发现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的波动范围不大,导入内环境的稳态及其重要性。也可以通过“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试验结果,导入新课。【新课导入】导入一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安排同学们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完成“体温日变化规律”52第52页共54页 的调查。现在大家以前后桌4位同学为一个小组,汇总交流各自的体温调查的结果,并根据调查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问题一、比较不同家庭成员的体温情况,这些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二、与其它小组同学交流调查结果,比较本班中同一性别同学的体温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问题三、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回答:答案一、不同家庭成员的体温不完全一致。这说明人的体温有个体差异。答案二、同一性别的同学的平均体温有个体差异,但是相差幅度较小。问题三、同一个人的体温白天比晚上高,但是变化幅度不大。教师总结: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体的人的体温具有差异性,同一个人在一天中的体温也有差异,但是这一差异往往不超过1℃。健康人的体温始终在37℃左右,处于动态平衡中。总结:和体温的变化情况一样,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称之为稳态,内环境的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板书: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导入二多媒体显示:某患者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教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衡量肝功能受损情况的一项指标,转氨酶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只要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转氨酶就会由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所以肝脏本身的疾患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肌酐与尿素氮是衡量肾功能的一项指标,当肾功能发生障碍时,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以致大量含氮废物和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积累,内环境稳态被破坏。血清葡萄糖是血液中血糖浓度的一项指标,对于诊断以及指导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是衡量血液中血脂水平的一项指标,血脂是血液中各种脂质的总称,其中最重要的是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无论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都增高,都统称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与冠心病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胆固醇与甘油三脂皆增高的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更大。多媒体提出问题,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一、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学生讨论回答: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因为血浆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浆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如果发生异常变化就会导致机体出现相应的病症。教师:说得不错。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例如,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的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时,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引起血浆中转氨酶活性升高。问题二、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学生回答:每种成分的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还能说明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52第52页共54页 教师:说的很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正常机体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是稳定的,而这种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既然内环境中的各项化学成分都是稳定的,那么它们综合起来就能说明内环境的渗透压也是稳定的。下面来看看问题三。问题三、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哪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学生回答:生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生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生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教师:我们做过的“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能够说明内环境的pH是相对稳定的,大家作的“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说明了内环境的温度是相对稳定的,通过刚才对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的讨论,又说明了内环境的渗透压是相对稳定的。论证至此,我们可以下结论了: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生物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这里注意两点:一是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二是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那么,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呢?接下来我们学习稳态的调节机制。52第52页共54页 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本节教材分析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2)通过介绍研究兴奋传导的材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3)通过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电位变化,提高学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迁移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2)透过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二、教学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三、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四、教学建议本节内容是必修三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考点专题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热点。主要内容包括(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其中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是本节的重要内容。兴奋的传导包括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两部分内容。教材通过大量的图像展示,给学生更直观的呈现知识,尽量的让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化,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图像,也可以补充一些动画,使知识点更加形象;再者,也要结合学生初中所学习具备的知识储备,尤其是一些例子,比如神经元的结构、反射弧、膝跳反射、缩手发射等知识进行分析,便于学生加深对本节知识的认识。创设情境,从运动的协调引入;重现关于研究神经传导的材料选择和实验手段体现科学方法教育,避免封闭的演绎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讨论问题。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部分内容,学生第一次接触,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是本章教学的难点。处理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多幅插图,或者课件展示更加详细的过程图来阐述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的电位变化、局部电流的产生;对于突触部分知识点一方面结和教材图像讲解突触的部位和结构,还可以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给学生以直观明了的认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所涉及到的内容相当广泛和复杂,教材只选取了最基础的几项,用示意图的形式来介绍,教学的时候可以列举几个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神经系统的各个层次对同一动作行为的控制。例如:喝醉酒之后,说话不清晰,走路摇摇晃晃,让学生明白酒精麻醉的是那些神经组织造成的这一现象。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其他的实例深入思考,学会从现象到分析本质。52第52页共54页 人脑的高级功能部分,教材只选取了语言文字、学习和记忆两方面内容给予简单的介绍。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充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这样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视野,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通过复习上一章的知识进行导入教师:上一章我们学习了人体的内环境的结构与稳态,稳态对我们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请回顾第一章知识回答:问题一“什么是稳态?”学生:“正常的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问题二“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什么?”学生:“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教师:同学们学习的很好,人体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界不断进行着物质的交换和信息的交流,时刻要面对着外界复杂的环境变化,对于这些变化,人体是怎样做出精确反应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么要探索的问题。多媒体播放NBA姚明篮球比赛的录像剪辑,提出问题问题三“姚明能够完美的投篮得分,需要那些调节方式来实现?”学生: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教师:其实在姚明投篮过程主要是依靠神经调节来是实现的。板书: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阅读教材P16,思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学生:反射……导入二通过回顾初中所学习的神经系统相关知识进行导入教师: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习过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分发实验器材组织同学们分小组完成“膝跳反射”试验。提出问题“完成膝跳反射需要那些神经结构参与?”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回答。“完成膝跳反射需要反射弧的参与,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教师:多媒体展示反射弧的结构图,与学生一起复习反射弧的知识,点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52第52页共54页 提出问题:“请同学结合膝跳反射试验与教材知识分析,什么是反射?”学生:(阅读P16,思考回答)反射是……52第52页共54页 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2)举例说明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以及反馈调节的原理;(3)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2)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促胰液素的发现史,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重要作用;(2)通过“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建构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及明确个人作用与集体力量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2)血糖平衡的调节。2、教学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教材分析】:《通过激素的调节》是《生物3(必修)稳态与环境》中“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四部分内容。本节内容大约需要二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进行前两部分内容。高二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人体中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以及缺乏某种激素导致的病症等知识,对人体通过激素的调节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在高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探究能力,能够对一些实验事实进行基本的科学分析。但学生对激素调节的发现历程和激素调节的调节机制并不了解,缺乏完整的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知识链。同时,上一节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已学习了“通过神经的调节”,知道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受神经系统调节的,这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在学生认识了神经的调节机制之后,再学习激素的调节,这样更符合人们对生命活动调节的认识发展史,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热情,更有利于学生全面正确掌握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机制,也更能使学生准确把握神经—体液调节的概念、过程和特点。“问题探讨”从实际出发,提出了马拉松长跑中血糖的平衡问题,如果能将它与实例一中血糖代谢途径相结合,可以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创设联系实际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资料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不仅蕴含了科学发现的思想与方法,而且通过分析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好模型建构活动,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血糖平衡调节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认识模型建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有助于学生辩证地看待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影响。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也为后面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对于血糖调节,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就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了解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同时,学生也了解血糖浓度过高会导致糖尿病,并且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生活密切联系的糖尿病有52第52页共54页 所了解,同时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高中生物模块1的学习,学生对糖类的种类、糖类的代谢等也有了较完整的认识。有了以上基础,学生对高中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在理解上应该没有困难。但初中的内容毕竟较为简单。而事实上血糖的平衡不仅需要胰岛素的调节,还需要胰高血糖素等其他激素共同配合,相互协调,同时,神经系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复习初中相关知识入手,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新的知识。如在学习激素调节的发现前,先让学生回忆激素的概念;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也可先让学生回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例如:血糖平衡的调节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而后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血糖的来源和去向,熟悉机体维持血糖平衡的方式。接着教师通过课件的动画模拟和引导学生建立血糖调节模型,形象生动地演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过程,以及它们间的拮抗关系,并讲解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借此引出反馈调节的概念及这种调节机制在生命系统中的普遍意义,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背景,分析挖掘这些问题中包含的科学知识;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入设计一】:(多媒体显示跳水运动员的动作、鸟儿的求偶行为的图片)教师提问:运动员跳水动作、动物的求偶行为是生命系统通过复杂精巧的调节,指令全身各个器官保持高度协调的结果。你们认为这复杂而精巧的调节包括哪些类型?学生: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有关。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激素调节。教师提问:什么是激素?学生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并回答: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产生的物质,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教师提问:我们人体主要有哪些内分泌腺?能分泌哪些激素?(出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图片)谁能说出这些腺体的名称?学生回答: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胰岛、性腺等人体内主要的激素有:生长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等。接下来我们观察人体内分泌腺分布图像,回顾初中学习知识。【导入设计二】:教师提供有关“兴奋剂”的材料,引出激素调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兴奋剂在英语中称“Dope”,原义为“供赛马使用的一种鸦片麻醉混合剂”。由于运动员为提高成绩而最早服用的药物大多属于兴奋剂药物——刺激剂类,所以尽管后来被禁用的其他类型药物并不都具有兴奋性(如利尿剂),甚至有的还具有抑制性(如b-阻断剂),国际上对禁用药物仍习惯沿用兴奋剂的称谓。因此,如今通常所说的兴奋剂不再是单指那些起兴奋作用的药物,而实际上是对禁用药物的统称。其中作为兴奋剂使用的合成类固醇,其衍生物和商品剂型品种特别繁多,多数为雄性激素的衍生物。这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度最高的一类兴奋剂,也是药检中的重要对象。国际奥委会只是禁用了一些主要品种,但其禁用谱一直在不断扩大。思考:1、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危害是什么?2、兴奋剂怎样作用于人体?学生回答:52第52页共54页 1.使用兴奋剂,将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极大的危害,使服用者心力衰竭、激动狂躁,成年女性男性化,男子过早秃顶,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患糖尿病,心脏病等,严重损害人的身心健康。2.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神经系统或者其它脏器,暂时提高其靶器官机能,增强运动效果。教师总结:兴奋剂中有一些是激素类的,我们今天就学习激素调节。看看激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教师投影教材中图2-8,要求学生归纳介绍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回忆初中知识。学生上讲台介绍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52第52页共54页 第二章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知识与技能: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2、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过程与方法:1、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2、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教学重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教学难点】人体的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教材分析】高中生物新课程全面体现“知识与性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尤其是努力扭转长期以来课程过于突出知识传授,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本节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设计从课题下问题探讨开始,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来探索二者的关系,计划运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视频等现代教育媒体,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并且设计学生合作探究的项目,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本节内容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本节一方面是对前两节所学内容的一个总结,另一方面是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揭示两种调节方式之间的关系。“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这部分内容包括两个要点:一是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二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的比较。先用输氧的实例引入二氧化碳等其他物质的调节作用,完善体液调节的概念。再复习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着重引导学生回顾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机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是本节的重点内容,通过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两个实例的分析,总结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其中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两个实例是个教学难点。“人的体温调节”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推论的教学策略,侧重训练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用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水盐调节”的教学是让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结合准备的多媒体课件,由他们自己来分析调节机制,最后讨论教材中所提供的讨论题。最后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课后的“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对学生进行与禁毒有关的宣传教育。【导入设计一】师:在本章的前两节中,我们分别学习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1:玩过山车的片断师:过山车大家都玩过吧。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头朝下疾驰时,不少人感到心怦怦直跳,有些人还会狂呼乱叫。如果此时检测血液,发现能使心跳和呼吸加快的肾上腺素含量也明显升高。这一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过山车现象”。多媒体显示问题:52第52页共54页 1、既然知道做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会加速呢?2、这个例子中,人体所作出的反应,那些与神经调节有关?那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你能说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吗?生:(回答。很有可能学生无法回答,或者回答得不科学,教师先不要对回答下对或错的结论。)师:按现在同学们所掌握的知识,对“过山车现象”其中的奥妙还很难理解得很透彻。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学完了我们再重新来审视这些问题。多媒体显示: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导入设计二】导入:在前面两节我们学习了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两种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首先我们先来简单回忆复习一下相关内容。(多媒体演示复习内容,学生思考回答)复习血糖调节过程,激素调节的特点。师:很好,我们较好的掌握了这两种调节方式,下面同学们看图(多媒体演示激素调节示意图),你们能告诉我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是如何到达靶细胞或靶器官来发挥作用的吗?生:讨论分析回答师:在闷热的教室里上课或开会时很容易打哈欠,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生:讨论分析师:因为在开会或上课时活动减少,呼吸速率减慢,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刺激呼吸加快加深,所以打哈欠,但是如果在上课时积极思考,参于到学习中来,新陈代谢会加快,呼吸加快,就不会打哈欠,所以同学们在上课时要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如果打哈欠老师就会知道你没有集中精力学习。师:在急救输氧的时候氧气中也添加一部分二氧化碳,其目的刺激呼吸中枢加快呼吸运动,便于更好的吸收氧气。师:这是体液调节的概念,现在我们再结合第一节中神经调节的概念,来看下面两段文字,然后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然后完成表格。(多媒体演示文字)生:分析讨论,完成表格。52第52页共54页 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三维目标1.知识方面(1)掌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建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概念。(3)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2.能力方面(1)通过课前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协调合作的能力。(2)通过课堂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了解免疫学发展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建立科学的价值观。(2)通过引入科学史素材,让学生看到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建立科学的发展观。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策略《免疫调节》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的内容。将免疫视为一种调节方式,强调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共同构成了机体的调节网络。这是“人体稳态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而实现”观点的进一步发展。本节分2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本学时是第二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免疫学的应用,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适当增加一些科学史素材能使教学更生动,避免简单说教,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本学时也是本章的最后一个课时,是让学生建构调节网络概念的最佳时候。学生通过初中有关免疫知识的学习,对人体的三道防线已有了初步认识,而在第一课时中也已经掌握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对免疫调节的物质基础也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本节的内容先从免疫系统的组成入手,接着重点分析了人体的三道防线的作用,本课时是免疫调节的第二课时,中心内容有两点:1、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2、第三道防线的作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本节将着重介绍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及其作用的过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由对上节内容的回顾引入本节的教学。一般情况下,前两道防线能抵御病原体对人体的侵袭,如果这两道防线被突破后,第三道防线就要发挥它的作用,第三道防线如何起作用呢?由此引出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介绍。关于体液免疫,安排学生自己阅读相关文字部分,并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教师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介绍细胞免疫的过程。通过引导课本中插图的处理,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联系起来,使得学生意识到特异性免疫的整体性。导入设计一引言:人类很早就尝试做器官移植以挽救一些病人。1901年,法国医生卡雷尔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肾脏移植这种手术,在同种52第52页共54页 异体之间从来还没有成功过”。1952年,法国另一位医生为一位16岁的患者移植了患者母亲的一颗肾脏,然而这颗凝结着伟大母爱的肾脏只存活了22天。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回答:问题1.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学生回答:移植的器官对于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免疫系统具有排异反应,但是,当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任何措施。问题2.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反而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学生回答:必须控制适当的剂量,恰到好处才有望使移植的器官能够较长时间发挥作用。教师:在发生免疫反应的时候是那些细胞和物质起作用啊?我们今天一起学习免疫调节。板书:一、免疫系统的组成阅读课本35页“免疫系统的组成”,完成下列问题:导入设计二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艾滋病患者的照片和收集到的相关数据以及艾滋病毒攻击T细胞的照片,指出:当21世纪钟声敲响的时候,人们发现许多麻烦已伴随着这钟声一同进入新世纪,艾滋病就是其中之一。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世界感染这种“世纪之疫”病毒的已有3610万人。现在每天都有1.6万人成为携带者。由于艾滋病毒是以人的T细胞为攻击靶子,直接破坏了人的免疫系统,所以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也成为迄今为止最难对付的疾病,所以攻克艾滋病成为现代免疫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温故知新,导入新课请学生回顾自己原有的知识,讨论艾滋病为什么这么可怕?学生回答: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破坏免疫细胞,是人体失去免疫力,从而失去保护而感染疾病死亡。请学生回忆:1.免疫系统的组成有哪些?2.什么是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人体的三道防线是什么?52第52页共54页 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植物的向性运动2.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向光性的原因3.了解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植物向性运动和生长素发现的系列实验并预期、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执着探索的精神,合作精神以及思维的新颖性与独特性等创新思维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还有争议,以启发学生关注和认识植物向光性的研究并没有终结,再次感受众多科学家的贡献,科学就这样一步一步接近事实的真相。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学难点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教学策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激素调节的机理有所理解。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发现、运输及分布。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如:植物向光性、向重力性,应激性,简单而不规范的实验设计等等。但是据我观察,对于我们学校高二级的普通班的学生,针对制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合素质教育理论,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并借助多媒体,以及对几位科学家和他们所进行的实验的介绍,使学生体验科学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适时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体会知识的得出过程。1、通过对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思路、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在讲授此内容时,以学生亲眼见到的一些向光性运动为切入点,利用学生想知道向光性内部原因的欲望为动力,按问题的一般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去思考,一个一个问题地解决,并在每个问题学生解决之后,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科学家的实验,加以验证,为保证教学的有效性,生长素发现各时期的关键实验都适当进行了改进。这样,每解决一个问题后学生都会有一种精神上的喜悦和满足,促使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从而树立学生在学习上坚持不懈的意志。2、用Flash制作的电脑课件演示生长素发现的探究实验;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不均匀分布以及习题结果的动态变化过程,变静态为动态,弥补图形静止不动的缺陷,更加直观。3、授课过程中充分注意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知识的得出都来源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这样学生掌握知识就变得非常地容易。52第52页共54页 施行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是问题引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以下四种类型的问题:第一,设计导入式问题。在课堂教学的开始,由一个小小的问题作“导火索”,把学生带入探究的状态;第二,设计过渡式问题。这类问题,教师可设计穿插在几位科学家实验之间,使多个实验成为一个探究整体;第三,设计因果式问题。这类问题,实际上是一组存在因果关系的问题串。在解释向光性成因时,教师可用这种方式来实施问题探究;第四,设计发散式问题。这类问题常常由学生自主提出,是学生不迷信权威的批判精神的体现。教师在对植物向光性的成因作出“经典版”解释后,有的学生提出其他成因,这就会形成发散式问题。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围绕“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这个总揽性的问题来推进教学进程,让学生在发现、提出、化解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知识建构,实施探究学习,发展生物科学素养。导入设计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思考的欲望。教师课件展示:1、向日葵会跟随太阳转2、窗台的盆花会弯向光源3、深秋叶片变黄脱落4、果园的园丁对果树进行修剪、硕果累累。教师提问:每张图片中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学生思考、并分析、推测、回答根据资料分析,讨论含羞草的小叶合扰运动,睡莲的运动,舞草的运动,向日葵随太阳转动,阳台上久不移动的植物生长的特点。归纳导入新课:上述现象都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结果。教师提问:什么是植物的向光性?达尔文正是观察到人们所熟视无睹的现象而去揭示其中奥秘,开始了生长素的发现之路。兴趣小组介绍模仿达尔文实验过程,展示实验结果,与达尔文共同思考。请同学来描述达尔文的实验结论让学生把自己的结论与达尔文的结论比较。导入设计二课前教师将一盆栽植物(如四季梅)放在向阳的窗台上生长足够长的一段时间,使其表现出明显的向光性。上课时,将这盆植物带到教室,让学生推测它生长的环境,由此引出课题植物的向光性。再请学生举出生活中见到的植物向光性的例子。学生:联系生活回想、交流见过的植物向光生长的实例。教师:许多人可能对植物向光性的现象熟视无睹,然而,正是对向光性的研究,引导人们揭示出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奥秘,发现了第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教师提出问题:对于植物的向光性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生长素是怎么发现的?教师:对于植物的向光性,达尔文提出的问题是“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科学重视实证。那么,达尔文设计了什么样的实验研究这一问题呢?学生:……[在屏幕上呈现出达尔文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请学生分析达尔文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讨论回答下列思考题:达尔文的第一组实验作出了什么样的假设?52第52页共54页 第三章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有关图片、观看录像,提高分析资料获取信息、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完成部分探究实验,提高统计数据、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3.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提高图形间的转换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协作意识。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难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教学策略通过《生长素的发现》的学习,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知道什么是植物激素,理解了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节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通过实例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能力目标集中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中。此项探究活动的重点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探索如何将科学发现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应用。学生在《生长素的发现》这节课的学习中已经进行了的相关实验和探究活动的训练,虽然有些问题的解决有困难,但大多学生已经习惯这种学习方式。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仍然安排了较多的探究活动,以期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虽然如此,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习惯于传统的学习模式,不习惯于探究式学习,不愿意也不善于动手操作,所以在课的设计上还要注意全体学生的参与性。本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基本的教学目标,以探究性学习促进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构建,以“生物生活化、生活理论化、理论经常化”为具体的教学指导思想,注重课程的生成。坚持师生之间的平等地位,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序进行达成教学目标。本节教学采用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部分模拟科学研究工作,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科学研究过程,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努力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向学生展示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各种图片、文字等资料,让学生自己体验总结出生长素的各种生理作用。生长素对植物促进生长的作用与生长素浓度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通过“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生长素浓度与其促进生长作用之间关系,并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得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结论。最后结合练习题加以复习巩固。导入设计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提出问题52第52页共54页 大屏幕展示向光生长的植物。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请大家回想一下,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学生思考回答: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不均匀,使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低,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高,所以背光一侧的细胞生长快。教师评价,继续设问:生长素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促进植物生长。教师评价,转折过渡:生长素不仅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还具有其他的一些作用,今天我们来学习生长素的作用及其特点。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分别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和清水浸泡洋葱浸泡根部”的实验录像。这个实验说明生长素具有什么作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促进生根。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另外一组棉花结桃和果树结果的资料,请分析回答资料说明生长素具有什么作用?学生分析,讨论回答:生长素的另一生理作用——保铃保蕾。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一个歪西瓜的照片。切开后发现凹侧的瓤不熟,种子大部分也未发育,尝试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该实例说明生长素还有什么作用?小组讨论,交流评价:促进果实发育。教师点拨,转折过渡:展示并说明无子番茄,请同学们尝试分析无子番茄的来由。学生讨论、交流评价。导入设计二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我们学习了生长素的发现,同学们知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出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所起的作用关系曲线图促进抑制0ABCD生长素浓度mol/L10-10教师:请同学们尝试对此图相应区段作出合理描述(提示学生注意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学生:曲线AB段指在此浓度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对根的促进作用增强,B点为最适促进浓度,BC段,在此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减弱,但浓度超过C点以后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根的生长表现为抑制。与前面内容矛盾吗?归纳学生的回答引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52第52页共54页 多媒体出示“问题探讨”,观察图中,生长素对芽和茎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作用的最适浓度相同吗?同一生长素浓度对不同器官所起作用相同吗?学生讨论后尝试回答促进生长……52第52页共54页 第三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了解它们的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2、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植物体内多种激素协调控制的。3、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分析问题,和学生共同探讨植物体内的其它激素。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体是一个由多种激素共同控制的复杂的系统。3、由兴趣小组的同学来阐述他们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种激素的发现过程的简介,教育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实验作风、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植物体内的五种激素。2、植物体内所有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教学难点】1、植物体内的激素产生部位以及它们的生理功能。2、植物体内所有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教学策略】第一节和第二节只介绍了生长素的发现及其生理作用,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是本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的一个重要补充部分,课时安排1课时,其内容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部分。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了解它们的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植物体内多种激素协调控制的。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在教材内容呈现方面,首先展示“问题探讨”,它选取的材料,既与本节内容有关,又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文明成果,在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历史。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教材对几类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用以图代文的形式作大致的介绍。之后,教材还介绍了植物激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在这一部分知识的处理上我们可以再补充一系列植物激素的实际应用实例,通过资料让学生总结出常见集中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列出表格总结。此外,教材在这部分内容最后,安排了关于植物体内基因组、激素、环境因子关系的内容作为选学,开拓学生视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此处教师可以自行适当补充一些社会热点知识,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激素的作用、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教材突出STS教育的内涵,既安排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促进生产的内容,也引导学生搜集、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负面影响的内容。最好分小组讨论,或者辩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利弊,从而更好的认识植物激素的调节。本节课从知识点上来看,主要注重的是知识的识记和应用,在教学时应多注重和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大象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52第52页共54页 从而让学生在这些例子中寻找知识点,学会总结归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也能够引导学生更多的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会利用书本的知识去解释、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导入设计一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体内的激素——生长素,植物体内是不是仅有这样一种激素呢?请大家看大屏幕[多媒体课件一段文字及图片]“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宋·苏轼《格物粗谈·果品》)。这种“气”究竟是什么呢?人们一直不明白。到20世纪60年代,气相层析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终于弄清楚,是成熟果实释放出的乙烯促进了其他果实的成熟。师:古代人中国人早就开始学习应用植物激素了,除了这些之外大家还听说过那些例子?生:有的水果商用乙烯利来催熟香蕉,从而使香蕉能够同时批量上市。……师:大家了解乙烯利吗?乙烯利和乙烯有什么关系?生:我听说过,乙烯利是液体化合物,化学名称为2-氯乙基膦酸。乙烯利在pH小于3的酸性水溶液中较为稳定,在pH大于4.1时分解。由于植物细胞的pH一般都大于4.1,乙烯利在被植物细胞吸收后,会水解释放出乙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所以我同意这种做法。师:大家分析的很正确,其实乙烯也是一种植物激素。多位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植物体内不光只有生长素这样一种植物激素,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多媒体课件播放课题]植物的其它激素。师:那么几种植物激素到底是如何发现的呢?它们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分别在植物的哪个部位合成呢?请大家看屏幕导入设计二课前提前三天安排实验,分小组试验实验目的:观察乙烯对香蕉的生理作用。实验材料:不成熟的绿香蕉若干,超市塑料袋同号三个,乙烯利试剂。试验设计:1.取成熟状况相同的绿香蕉9个,塑料袋三个。2.实验组:甲组,绿香蕉三个,用塑料袋密封装好。乙组,绿香蕉三个,同样的塑料袋装好但不密封,添加适宜量的乙烯利。对照组:丙组,绿香蕉三个,同样的用塑料袋装好,不密封,不添加乙烯利。3.观察记录三组香蕉变黄的时间。教师:请同学们展示实验结果,并说出试验结论。生:香蕉变黄时间长短关系为:丙组>甲组>乙组。结论:香蕉在成熟的过程中产生乙烯,促进果实的成熟。甲组由于密封,香蕉产生的乙烯不能挥发散失反过来作用于香蕉本身,对其催熟。丙组,乙烯挥发掉了,所以成熟时间要长。乙组因为人为添加了乙烯利,所以乙烯浓度比甲组高,催熟效果好,成熟时间最短。教师: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具有催熟作用,还有其他的植物激素吗?请同学们观察录像总结归纳。展示:植物激素的分类及其生理作用录像或者课件图片。学生观察回答问题。52第52页共54页 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种群的定义。2.列举种群的特征。3.尝试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野外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掌握样方法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2.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理解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密度的决定作用,通过图表分析,了解我国人口各阶段的增长情况及各阶段形成的原因。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种群的概念,使学生树立时空观念和变化发展,相互联系、同意整体等观点。2.通过了解种群特征,对学生进行适应、整体等生命科学观点教育,并注意联系人类种群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教学难点:示范样方法的正确操作,证实样方法的科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种群的特征》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本节主要内容有种群的定义,种群的特征,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讲授过层中可以定义结合实例来讨论分析。加深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结合实例更凸显知识的应用。具体知识点处理建议如下:本节课的难点是用样方法测定种群的密度,对于样方法这种科学方法的学习,着重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讨论和对实际问题的探讨,注重生物学现象和讲解数学问题的结合,尤其是对样方中边缘个体数量的取舍规律,注重讲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种群的特征,并不能单纯的描述性的讲,而是从问题出发,落脚于对科学方法的学习:用样方法测定种群密度。因此,让学生尝试、模仿调查种群密度,是本节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来制定,即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完成尝试、模仿的操作。教材中设计了“探究”活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这一活动需要在野外进行,且属尝试、模仿层次,故一般可以安排在本节结束时进行。本节课讲授了种群的多个特征,但是有轻重详略之分,重点是种群密度,以及样方法在种群密度测定中的实际应用,其他的特征都可以与种群密度相联系的讲解。画出一个图表来表明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迁出率以及性别比例等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将有助于学生对种群各个特征的整体把握和记忆,对于特征的讲解要多引用实例,尽量给学生以感官的认识不要过分强调概念。比如年龄组成这一特征完全可以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比如我国)和不发达国家间进行比较分析,问题甚至可以深入到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各自不同的年龄组成,这一年龄组成对这个社会的将来有什么影响。导入设计一52第52页共54页 教师展示新闻报道:植物杀手薇甘菊广东省珠江的伶仃洋上有一个小岛叫内伶仃岛。岛上森林覆盖面积达百分之九十五,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岛上生活着近600只猕猴,还有其它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  但近两年来,岛上出现大片森林死亡现象,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在岛上很难找到食用的各类果实,只能靠人来喂养。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恶果呢?这场灾难来临即不是天灾,也不是人祸,而是一种草本植物在岛上“疯”长所造成的。这种现象植物学家称它为“生态入侵”。外来有害生物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区后,其种群会迅速繁殖,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群”,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安全。教师引导:我们要防治外来物种的生态入侵就要学习生态学原理,首先请大家回顾什么叫种群?学生:种群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教师总结概念的要点:①一定自然区域内②同种生物构成③全部个体教师:请同学们预习回答种群有什么特征?学生:……导入设计二教师:多媒体展示蚂蚁一起找食物、狼追羊、豹追鹿等图片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回顾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找出图片中有几种生物?它们又构成多少个种群?学生讨论回答图中有四种生物,分别构成四个种群……请同学们讨论回答种群的定义是什么?学生:种群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教师:试分析下列描述是不是一个种群?为什么?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2.某集市上卖的全部的同种白菜。3.某村子中全部青年男女。学生分析思考回答:都不是,原因:1.不是同一物种2.不是自然区域3.一定区域内全部个体教师总结概念的要点:①一定自然区域内52第52页共54页 ②同种生物构成③全部个体当从群体水平来看,种群是个体的简单累加吗?个体的特征能代表种群的特征吗?学生讨论回答52第52页共54页 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增长模型 (3)会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掌握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应用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学习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提高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事物发展变化的能力。 (2)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分析运用,掌握种群增长曲线的应用,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生命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涌现性”的复杂系统,它需要借助于包括数学等众多工具学科来进行研究。学科间的相互融合渗透有助于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2)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逐步形成整体性思维的习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为形成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奠定基础。教学重点 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难点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教学策略:本节为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中第二节的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第二部分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包括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第三部分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该教材稳态与环境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本节内容用2课时教授,授课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先对课时内容进行调整,将探究实验放在第1课时,并将实验结果用于第2课时,故此教学设计为本章节的第2课时,并由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授课对象为中学生,总体思维较为活跃,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对话题进行深入探究和讨论。加强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应该能够引起共鸣。探究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所需时间较长,学生没有相关实验经历,同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数据采集可能会存在较大误差。在实验前对学生进行了适当培训如酵母菌的培养、显微计数等。实验采集的数据有效,具有统计分析意义。对于高中生而言,由于数学知识还不够健全,所以建立数学模型,以及运用数学模型进行实例分析有较大难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函数知识,通过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化过程。由此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整体教学思路是:从实际问题引入,教师以“问题探讨”引入,由于学生已有相关的数学知识,不难回答问题。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的数学公式有何生物学意义(说明细菌数量增长具有哪些性质)?52第52页共54页 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进一步让学生讨论: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是怎样建构的?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由此,总结出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接着通过运用模型分析,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联系实例说明种群增长的两种数学模型。结合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得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数学模型;结合实例讨论“K”值。最后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讨论数学模型的生物学意义(说明“J型”和“S型”增长的生物学意义),列举实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启发学生从现象揭示出本质和规律,使学生认同运用恰当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表达某些生物学规律。一定要避免从数学到数学,为计算而计算的教学。导入设计一教师展示前一节课留的作业,酵母菌繁殖数量变化表格。教师:到了这样的结果,虽然不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却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酵母菌种群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来学习的问题。教师:酵母菌放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培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如下数据。请仔细观察数据,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时间(min)细菌数量(个)20240460880161003212064140128160256180512学生:数量呈现2的指数增长。教师:了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咱们是不是也可以试着为这群起始数量为1的大肠杆菌种群来绘制一幅坐标图呢?(注意,你需要使用表格中所有的数据。)导入设计二导入:有一位渔民经常被这样的问题所捆扰:不捕捞或者捕捞很少,鱼类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捕捞过多,又会造成鱼类资源的枯竭,那应当捕捞多少才合适呢?什么时候捕捞才是最好的呢?播放细菌分裂的录像或演示细菌分裂的计算机模拟动画。提示:在自然界中细菌无处不在,有些细菌的大量繁殖会导致疾病。假如现有一种细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每20min左右通过分裂繁殖一代。引导学生思考:1.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2.72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后代数量是多少?3.在一个培养基中,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这个公式增长吗?如何验证你的观点?提出问题,组织讨论:1.对细菌种群数量增长而言,在什么情况下2n公式成立?52第52页共54页 2.这个公式揭示了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什么规律?3.在学过的生物学内容中,还有哪些生物学问题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提示:数学工具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52第52页共54页 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4、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5、通过比较种群和群落在不同水平上的研究问题,掌握类比方法能力目标:1.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3.通过讨论学习,相互交流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4.通过学习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等有关内容,学会观察事物,把握评价事物的尺度情感目标:1.通过种间竞争的学习,认同同学之间在学习上既要你追我赶,也要互相帮助,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2.通过学习群落的特征及种间关系,使学生学会从生态学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群落的结构特征。2.种间关系。(二)教学难点: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教学策略本节课为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主要内容有群落的结构和种间关系。课时为1课时,重点内容为四种种间关系的区别。尤其是竞争和捕食的数量关系曲线比较。首先要让学生们掌握群落的概念,所以可以结合“问题探讨”的素材,说明一个群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区的生物大家庭,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为进一步说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剖析池塘生物群落,引出群落结构的话题。在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时,联系具体的事例,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比较、归纳和总结。关于“群落的物种组成”的教学,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认识一个群落的物种组成,要调查该群落分别有多少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列出它们的名录。还要进一步搞清群落中各种群的相对数量和比例。在生态学上,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是用丰富度来表示。关于“种间关系”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资料,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关于“种间关系”:结合图示让学生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资料,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后,最好结合相关题目进行练习巩固。尤其是表示四种种间关系的曲线,最好单独比较竞争和捕食。关于52第52页共54页 “群落的空间结构”应强调以下几点: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直接影响群落中动物的垂直结构,动物种类的多少是随植物层次的多少而变化的,因此,由于森林的植物层次比草原植物层次多,所以森林群落一般比草原群落的动物种类多。阳光、温度、水分等生态因素对动植物的分层有直接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往往是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造成种群密度上的差别。此外,群落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群落表现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料设置的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体现其主体地位,并使学生在有效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导入设计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一定的区域内,由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就形成了种群,那么由不同的种群又会形成什么呢?生(一起答):群落师:对,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第3节群落的结构。(版书)第3节群落的结构教师展示某池塘示意图(标出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各种生物)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学生:至少有8个种群。有黑鱼、草鱼,水面上有浮萍、水葫芦等,还会有一些藻类。水底有河蚌、螺蛳,淤泥中会有各种微生物。教师:这位同学列举得非常详细,池塘中主要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植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和微生物类群。这些种群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之间有没有联系呢?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黑鱼被人类大量捕捞,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学生: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随着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教师总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在一起的种群之间也有着很多的联系,某一种群的数量不止受到同种生物个体的影响,还要受到异种生物的影响。所以我们研究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要观察的范围放得更大一些,要把池塘中所有生物的大家庭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我们叫它群落。导入设计二教师配一首词引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出诗句中描述的环境中至少有哪些种群,它们之间彼此是紧密联系的吗?学生:这首诗里面呈现了种群有喜鹊,蝉,青蛙柳树,水稻等种群。它们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教师总结:结合问题探讨中池塘生物种群组成的例子,强调各个种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群落的概念。根据学生的归纳情况,突出“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各种生物种群”等判断要点。请同学们总结提炼出群落的概念。学生: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教师:在群落水平上研究什么问题?请同学们讨论回答。52第52页共54页 第4节群落的演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能力目标1.通过群落演替的过程培养学生要用“动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事物。2.从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现象中来分析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全面独立分析问题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以前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到现在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要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学重点与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教学策略本课是必修三第四章第四节《群落的演替》,本课内容较简单,主要包括群落演替的种类,人类活动对掩体的影响,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过许多与此相关的自然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也比较高。鉴于上述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问题导学法,利用多媒体图解、课件和模型制作等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学生对宏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本节在演替的概念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确群落的演替不像群落的结构一样,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群落中物种结构相对稳定。但是,当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种群消失了以后,总会有其他一些种群来占据这个群落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种群兴起,逐渐取得优势。这样就发生了演替,最后强调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对于演替的类型在教学时,最好通过多媒体展示两种演替的过程,然后让学生结合图示讨论写出过程图解。并比较区别两种演替的差异。提示学生思考:农田是人类对自然群落进行改造的产物,在农田上群落的演替能否恢复为原有的自然群落呢?在学习了这两种演替类型后,教师引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概念,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教学,教材中提供了“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的素材,意在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例展开教学。“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例,但人们未必从群落演替的角度思考过。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能力。然后结合教材图示分析人类的过度放牧,滥砍乱伐,污水排放等行为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最终引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知识。建议这部分内容采用上网调查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资料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调查:(1)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认识到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致力于生活环境的改善;(2)《退耕还林条例》的主要内容及意义;(3)政府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时的主要政策,等等。52第52页共54页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外来物种的入侵。关于外来物种入侵,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中已有所介绍,在这里可以适当补充相关实例(如凤眼莲),结合题目练习巩固。导入设计一创设情境:教师播放“黄土高原的历史变迁”的资料。并组织学生观察讨论:1、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什么原因使黄土高原从6000年前的伊甸园变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荒山秃岭?2、这样的荒山秃岭千百年后会形成茂密郁葱的森林吗?学生讨论回答:1.由于地质原因,外加人类的乱砍乱伐,导致黄土高原植被减少,失去原来的森林。2.如果条件合适的话,也有可能恢复成森林。教师总结:群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是不断变化的,如果群落结构收到干扰,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代替,这种现象就叫做演替。教师:多媒体展示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的资料。提出问题:裸露的岩石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初生演替的过程。导入设计二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有关群落演替图片。提出问题:大火之后的公园土地上的种群有什么变化?如何一步一步的变回森林的?学生回答:大火后的土地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不同的植被,由低级到高级,生物的种群一个替代一个,最后成为森林。 教师总结:群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是不断变化的,如果群落结构收到干扰,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代替,这种现象就叫做演替。提问:通过预习,大家讨论回答演替的种类有哪些?学生回答:初生演替和此生演替。问题导入:既然群落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演替,那么演替如何进行?展示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图解,学生讨论回答初生演替的过程。52第52页共54页 第五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营养成分及其营养结构,区别营养结构与空间结构,2.分析生态系统四种成分的营养功能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举例说出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营养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2.学会分析一些生物的食物关系,从而建立食物链、营养级和食物网的概念。进而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的教育;2.通过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3.通过学习相邻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教学重点:①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关系。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难点:1.营养级的概念2.初、次级消费者的概念。教学策略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一节。从知识角度来分析,学生在第四章学习了个体、种群、群落这几个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对生态系统的成分有一定的认识,是第四章的一个延续,研究层次的加深。从章节的角度来分析,本章是围绕着生态系统概念的实质展开的,本节课是本章的统领,并为后面各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的教学要为学生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高二学生初中就已学习了生态系统概念和类型,再加之第四章的学习,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于生态系统结构的认识容易停留在对各组分名称、作用的简单识记水平,难以建立起各组分间的联系,形成统一整体。我们可以通过做生态瓶实验,引起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明确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首先需要分析生态系统有哪些组成成分。教材先安排一个思考与讨论活动,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熟悉的生态系统,分析其组成成分,并尝试画出抽象的概念模型。之后,教材再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这样,既引导了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又重视引导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把握。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又通过复杂的营养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就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因此,有关内容同样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本节课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做生态瓶实验并由此探究相关的问题;也可以观察生态系统的图像或者视频,结合自主性学习,提出问题,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去思考影响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综合作用的结果。从中得出生态系统的成分及生物之间的关系。教学采用讨论多边互动的形式,即教师巧妙地结合试验及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如在分析讲解食物链时就可以引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52第52页共54页 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下展开师生之间的共同讨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方式下来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恰到好处地画龙点睛并有目的、有计划、有次序地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好学案,利用知识填空、判断举例、学生板演等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对于四种成分的判断,加强练习来突出重点,利用知识填空,学生归纳总结,教师讲解,习题训练来解决难点。导入设计一1、复习旧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研究了生态系统,详细地讲述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了解了生态系统的范围,介绍了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适应性特征,并在最后总结出了所有的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准备回答问题:①什么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②所有的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既有大量的植物,也有大量的动物,还存在很多微生物)[出示投影片1(括号中为答案,复片)](学生回答出第一个问题后,以下面的语言引出问题2):生态系统有各种类型,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的结构都有差别,各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更是形形色色。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什么特点呢?2、导入新课:而且,这些植物、动物、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它们究竟起什么重要作用呢?这就是我们下面所要学习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是第七章的重点内容。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这是我们这一节课的重点内容。[板书]: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导入设计二(依次展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图片,最后播放课本中的池塘生态系统的图片)讲述:我们前面学习了根据空间上生活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和不同生物的生物学特征的差异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结构。那么,如果根据生物群落中不同生物类群在物质和能量流动过程中所起的不同营养功能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又会是怎样的呢?而构成这一结构的营养成分又有哪些呢?请同学们根据这些或你们最熟知的一个具体生态系统,回想一下什么叫生态系统。师问:什么叫生态系统?生答:(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讲述:(根据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的描述,板书:见左侧)这就是生态系统的两大营养成分。(引导学生继续讨论,并分析在非生物成分中有哪些具体成分与生物群落有着最密切的关系)52第52页共54页 师问:在非生物成分中有哪些具体成分与生物群落有着最密切的关系?(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加以引导,之后回答)生答:CO2、水、矿物质等,阳光、热量等。(学生可能回答有困难,老师适当加以引导和补充。)讲述:这些非生物成分中的CO2、水、矿物质等物质能作为能量的载体一同进入生物群落。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或熟知的一个具体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并讨论,思考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在物质和能量流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又可分为哪几种功能类群。(学生分析可能有困难,老师密切注视并作适当的提示)师问:在生物群落中哪一类群的生物能直接从非生物成分中直接获取物质和能量并进行同化呢?属于哪一种同化作用的代谢类型?生答:绿色植物。自养型。讲述:由于它们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因而我们称之为“生产者”。包括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生物。52第52页共54页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2)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3)理解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小组讨论与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层层探究相结合,将知识化难为易,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等思维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定量地分析某个具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讨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2)在教学中,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2.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教学策略本节课是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二节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从“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过程”、“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和“人类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这三个方面来阐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问题。对学生来说能量的流动是一个新问题,注重引导学生明确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从而得出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进行的结论。“能量”是科学教育中的核心概念,高中学生已逐步建立了能量、能量传递、能量守恒等一些基本概念;在生物学中,学生已学习了“储存能量的物质”、“能量代谢”等内容这些都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在教学中要紧紧依托这些知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之一;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原因是本节的难点之一。充分利用“赛达.伯格湖中能量流动定量分析”这一经典的生态学实验,是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同时也是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精华所在,因为在指导学生讨论这个实验数据的过程中,可初步训练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是建立在对生态系统结构的理解基础上的,因此进入这部分学习之前,复习生态系统结构的有关概念是必要的,特别是要让学生理解:制约生态系统结构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群落成员间的营养关系,即食物链和食物网。在“能量流动的过程”的教学中,可给出学生某个具体的捕食食物链,教师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能量在食物链中的输入、传递、散失过程,使学生易于理解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能量流动的过程。指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的过程;建议结合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进行讲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也52第52页共54页 渗透着物质运动和物质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是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极好素材。  能量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能量流动也是抽象的,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对于能量的认识不是很充分,对于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更是生疏,因而成为认知上的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时,应首先提示学生“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需要能量,再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传递和输出过程。在“能量流动的特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一些经典的生态学实验,除了教材中提供的“赛达伯格湖的能流分析”,还可补充一些其他生态学家所做的实验加以分析、讨论,然后让学生把各营养级中的能量通过能量金字塔的形式描绘出来。这样便于使学生理解:能量流动过程的定量分析,是研究能量流动规律的关键;定量实验在研究生态学问题中的重要性。在学生分析、讨论这些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概括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在“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相联系,可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最终让学生概括出: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为的是能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同时还要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以及用数据说明生物学现象和规律的过程。导入设计一  复习: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什么?  (回答: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复习:如果我们写一个一般的食物链,就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这么写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是后一营养级以前一营养级为食的现象,后一营养级从前一营养级获得了物质和能量,物质和能量就从前一营养级流动到后一营养级。我们现在就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提问:那么,能量是怎样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能量流动的过程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能量流动的过程”一段,并思考这些问题。  (在同学们阅读后,分别请几位同学总结这几个问题。)  讲述:生态系统流动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即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但并不是所有的太阳能都参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必须是输入到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才能开始在生态系统中流动。怎样输入?依赖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就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它沿着食物链流动。  提问: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怎样流动的?或者说,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流向什么方向?导入设计二【创设情境】播放影片:非洲草原上鹰捕食兔子的过程。【提问】请写出录像中展示的食物链。小草兔鹰【过渡】在非洲大草原上主要的生产者就是小草,草原上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由小草养活的,没有小草,也就不会有兔子和鹰了。现在小草有问题要问了。【多媒体展示问题】①我们的能量来自哪里?②照射在草地上的太阳能都被我们吸收了吗?③我们吸收了太阳能后,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学生回答:52第52页共54页 【总结】边展示多媒体课件,边讲解。小草属于生产者,在草原上当然不仅仅只有小草一种生产者。而像兔子那样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也有很多。它们都属于初级消费者。老鹰属于次级消费者。它们构成食物链。光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输入生态系统,然后通过捕食关系从生产者传递到初级消费者再传递到次级消费者,其中有一部分能量通过生物自身的呼吸作用以及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了。因此能量流动就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输出的过程。52第52页共54页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材分析知识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2.通过学习“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对人类的危害,发展学生推理、联想和思维迁移能力。3.利用“能量流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以及对自己所持有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4.通过学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学会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分析事物。情感目标:通过生态系统功能的学习,深化“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教学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学策略:本节是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本小节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物质循环的概念;二是碳循环;三是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本节课内容是第5章的一个重点,是衔接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并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埋下了一个伏笔。该节内容与必修1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联系。学生已学习了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知识,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本节学习,可以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观点。通过对碳循环过程图像的学习,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从有机物到无机物的过程。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认知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探究基本上是可行的。对于碳循环可以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联系自己的身体,关注体内碳氧这两种元素的52第52页共54页 来源和去向以及碳氧的来去形式。关于碳循环的过程,指导学生识图,让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进行讨论,进而深入理解参与碳循环的生物类群和各生物类群的具体功能。启发学生归纳出碳循环的形式和范围及特点。概述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同之处:在物质循环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方向的流动,而不是循环流动。关于“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和作用”,先复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呼吸作用”,使学生理解能量的固定和释放的具体过程。复习“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关系”,进一步说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通过对生态系统的概念、成分、结构的综合性分析,总结性强调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联系生态环境的实际,如滥伐森林、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对碳循环的影响,引出温室效应这个话题。“温室效应”是近年来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的词汇,学生并不陌生,而且切身感受到温室效应的存在。对这部分内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包括温室效应的成因、危害、对策)。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导入设计一展示一个自制生态缸提问:这个密封的小世界如果我们不向其内投放食物和更换空气,里面的动、植物可以维持生命吗?能一直维持下去吗?学生回答:只要是给予充足的能量,条件适宜,这个生态系统就可以维持下去。总结:正因为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往复循环利用,所以,物质是永恒的,世界是物质的,是符合物质不灭定律的。事实上,物质循环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身边。展示幻灯片图片假设我将开始时的实验进行改进,将密闭的玻璃瓶中只装有标记C14的CO2,过了一段时间后,提问:1)你认为水藻中哪种物质一定能检测到C14的存在?2)C元素是如何由无机环境到生物体中的呢?这是一个什么生理过程?3)玻璃瓶中的小鱼虾体内是否也存在C14呢?为什么?学生回答导入设计二展示资料,引入新课:中国许多冰川的融化速度非常惊人,如在气候更加湿润的长江源头,昆仑山的玉珠峰冰川就创造了平均每年退缩43米的纪录;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曾指出,全球气候变暖使中国冰川面积近40年平均减少了7%,达3000多平方公里,而世界冰川监测服务机构(WGMS)的预测更为严峻:数十年后,全球绝大多数冰川将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将是河流枯竭,草场沙化,海平面上升……一场全人类的灾难。提出问题:与更早之前的历史上相比,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退缩,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之前并未表现出如此严峻的形势,是因为之前能够保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52第52页共54页 什么是碳循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学碳循环模式图:①碳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②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③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通过哪些过程?回归无机环境又通过什么途径?④尝试将具体循环过程用简图表示。学生讨论回答52第52页共54页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力目标1.通过对生态信息传递种类的区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信息传递不同层次的作用的分析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3.通过对信息传递在生产中应用的了解提高学以致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整体意识。2.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3.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难点: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教学策略本节内容位于高二生物必修三的第五章第四节。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以及信息传递的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它上承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与之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启生态系统稳定性,使生态系统的各部分相互联系成为统一整体,并维持长期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生活中我们用艾草的化学信息驱蚊;利用形体语言来与聋哑人进行沟通;通过调节光周期来控制花的开放或是动物的繁殖行为。学生是在学习了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生态系统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信息传递,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信息传递在生物的生存、繁衍、种间关系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农村学生更加贴近自然对生态系统中信息比较熟悉,城市的学生可以组织到植物园和动物园观察学习。这样学生对本课的理解会比较容易,更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信息的种类,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是如何进行信息的传递的,搜集生物之间传递信息的实例,在课上进行交流和分析。然后引导学生将这些信息传递方式进行分类,进而讨论分析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最后引导学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体会研究信息传递的意义。本节主要是基于对生物现象的描述,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讨论理解这些内容。因此,分析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是良好的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精彩实例,激发兴趣。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运用类比、综合的方法分析资料得出合理的结论。导入设计一PPT显示中学生手机使用率调查报告,以及手机信息传输原理。提问:班里哪些同学有手机?手机有什么作用啊?学生回答:手机是信息传播工具,是信息传播载体。主要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52第52页共54页 提问:预习教材讨论分析什么叫信息?学生回答:一般可将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等称为信息。设问:请以以手机发送信息为例介绍信息传递三环节:信源(信息产生)—信道(信息传输)—信宿(信息接收)。小结:信息只有传递才能体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信息传递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那么生态系统中有信息传递吗?多媒体播放蜜蜂跳8字摆尾舞的动画。教师提问学生:它为什么跳这样的舞?学生回答:传递信息,告诉其他蜜蜂,蜜源的位置。提问:除了蜜蜂的舞蹈之外,自然界中还存在那些信息啊学生回答:导入设计二教师多媒体展示资料:雌性虫类释放性外激素(化学信息);蜜蜂通过跳圆形舞和8字舞来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行为信息);羚羊为了雌性搏斗(行为信息);在繁殖季节,公蜥蜴具有“大红脖子”来引诱母蜥蜴交配,孔雀通过“开屏”来展示自己的美丽(行为信息);蜘蛛网震动(物理信息);雄性萤火虫放光(物理信息);昆虫的警戒色(物理信息);黄鼬的臭气(化学信息);青蛙叫(物理信息);等等。教师提出问题:1.你知道在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哪些吗?你怎样去辨别这些信息属于哪种信息类型?2.你能举出这些信息类型的其他实例吗?组织学生看课本,自学信息种类,然后讨论交流,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判断上述实例分别是什么信息?回答问题。52第52页共54页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分析生态瓶的制作及“分析凯巴森林被破坏的原因”的活动,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通过分析生态瓶、凯巴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简述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原因能力目标(1)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及信息的能力(2)解读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曲线图,培养处理信息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3)养成相互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4)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形成对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关注,养成尊重生态系统自身规律的习惯,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2)形成生命科学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观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1)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原因(2)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难点: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原因教学策略本节是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内容中包含重要概念——负反馈调节。本节内容既涉及前面所学的生态系统相关部分的知识,又是对教材始终贯穿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终结诠释。目的在于培养人们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学习了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物质、能量的运行规律,信息的传递等内容,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有一定的认识,本节深入地从生态系统方面来认识其稳定性。但课中的一些知识点如:生态系统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等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因此在知识的掌握上还存在很大的难度。在学习本节课前事先安排学生超找资料,关于“生物圈II号”实验,通过课件图片的展示和相关材料的阅读,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人工制作的生态系统都难以长期维持稳定,因此人类应当很好地保护自己的唯一家园。那么现有的生物圈为什么能够自我长期维持稳定呢?应该怎样保护呢?由此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的教学:通过课件中草原生态系统羊与狼数量关系的分析讨论,提出“负反馈”的概念,之后阅读课文,安排一个“思考与讨论”活动,让学生建构羊与狼这两个种群之间的负反馈模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负反馈的含义。再让学生举例,加强对概念的巩固。最后通过对课文的“森林火灾后的恢复”说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负反馈调节,使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负反馈调节。52第52页共54页 关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教学,举身边的实例来加强这部分教学,将抽象概念形象化。根据回答指出这种“受到干扰,保持原状”的能力即抵抗力稳定性。提出概念,划出关键词,再让学生举例,巩固概念。关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教学,学习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后,我们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为人类造福呢?通过指导读书,提供思路,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后举例并总结。最后通过学生练习来巩固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自我总结本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充分回顾、掌握本节主要知识。导入设计一引入:同学们在小学就学习过一首古诗:《草》(课件展示诗歌内容)提问: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展示的是小草的个体又“死而复生”了吗?如果不是“生”的又是什么呢?(是整个草原的生态系统复苏了)这首诗蕴含了生物学知识: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使经历了大火,这个生态系统仍然复苏了。那么为了证明生态系统确实具有这样的稳定性科学家们做了很多实验来证明他。其中很著名的一个是美国的科学家们做的实验。课件展示“生物圈II号”实验资料(对教材有关的内容加以补充,如:建造的时间、占地面积、空间大小、投入研究的资金、实验的时间和方法、出现的问题、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指导学生阅读,安排学生顺序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科学家们为什么要建造“生物圈II号”并进行实验呢?(提示:深入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试验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2、在“生物圈II号”中模拟生物圈建立了哪些生态系统?里面有哪些成分?(提示:有微型的森林、沙漠、农田、海洋、溪流;有土壤、水源、空气、太阳光,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等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应有尽有。)3、八位科学家原打算在“生物圈II号”中自给自足生活两年,为什么中途撤出了?这个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提示:1.由于土壤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部分二氧化碳又与建“生物圈II号”的混凝土中的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氧气含量由21%下降到14%,二氧化碳含量猛增。2.昆虫中除了白蚁、蟑螂和蝈蝈外基本死亡,食物链等营养结构联系中断。3.靠花粉传播繁殖的植物都灭绝了,粮食严重减产。……)4、生物圈1号出现这些问题了吗?“生物圈II号”实验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生物圈1号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整个生物圈保持相对稳定。该实验的失败表明,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建造一个脱离地球自然环境而又能让人类休养生息的生态系统。)教师讲述:原因是这样的,生物圈II号的结构和功能难以像真正的生物圈那样,长期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确实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导入设计二学生演示他们制作的生态瓶图片,交流生态瓶的制作过程,随后说明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提问复习:组成生态系统需要有哪些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又是什么?学生回答: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引导学生思考:52第52页共54页 为什么有的生态瓶中的生物存活时间较长,有的生态瓶中生物就很快死亡了,(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本条件)从而进入新课: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旦受到内在或外来因素的影响,这种稳定性会发生一定变化,从而影响到生物的生活。展示PPT课件:草原生态系统羊与狼的数量存在什么关系呢?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负反馈”的概念。提问还有什么例子?学生举例之后阅读课文P109第三段,安排一个“思考与讨论”活动,让学生建构羊与狼这两个种群之间的负反馈模型讲述:生物群落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现象,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负反馈调节。结合课件,指导阅读课文P110的“森林火灾后的恢复”部分,总结: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负反馈调节。52第52页共54页 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能力目标(1)通过对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的描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2)通过搜集各种生态环境破坏的资料和数据,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3)通过课堂合作式学习,使学生不断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对我国以及世界人口了解和描述,对学生渗透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通过对自己收集整理的材料的分析以及一些环境恶化的图片展示,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将这种强烈的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3)通过人口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阐述,使学生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和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辩证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策略《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生物新课标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尤其是人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影响。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尤其是在我们国家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大背景下,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科学尤为显得重要,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本节知识点清晰,主要包含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两部分内容。在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人口历年来的增长情况,尤其是近200年来人口的状况,以及我们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来的显著成绩。但又进一步深入地说明未来我们国家人口发展趋势。在后一部分,着重分析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环境的压力正在逐年增加,并以此为铺垫,深入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更近一步分析人口对水、森林、草原、矿物以及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沉重压力。学生对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都有切身的感受和一定的认识。基于这些感受和认识,比较容易建立起“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对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或事实作出科学、合理的评判。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节教学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更多地从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  由于地理学也涉及到了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内容,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侧重点,避免简单重复,本节教学应围绕生态学上的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本节内容分成若干小主题,52第52页共54页 在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撰写一份主题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概括和总结。也可采用讲、议结合的形式,由教师呈现相关内容,启发学生思考与讨论。教师在呈现相关内容时,应当尽可能辅之以具体的实例、图片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去建构人口增长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绝非易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地引导学生去参与社会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不断深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忧国忧民的情感,在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导入设计一展示《学校放学前门口拥挤的人群》图片讨论问题1.你见过左图所示的情景吗?你有过身处这样情景(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的切身感受吗?请你谈谈你的当时的感觉和想法?2.有人说,整个地球也已经“人满为患”,也有人说人口膨胀已经使地球超载,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说说你同意或者反对的理由。 学生回答:1.城市人口过多导致城市拥挤。2.同意,地球上人口数量太多了,已经超出实际负载。展示《世界人口的增长》图片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位公民降生。这是人口增长过快的又一声警钟。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指导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材料汇报调查结果。农村组:自己村近50年的人口变化情况。城镇组:汇报蓟县近50年的人口变化情况。网络爱好组:汇报我国国口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小组讨论问题:1.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长的态势?2.进入新的世纪,中国在人口与发展方面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未来十几年,中国人口数量还将持续增长,年均净增1000万人左右,预计本世纪中叶人口总量将达到峰值(接近16亿)。人口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一严重问题?3.对于人口的增长是否遵循种群增长?导入设计二教师讲述:同学们朝前看,讲台上只有老师一人,地方显得比较宽敞,我在讲台上可以自由自在的走动。现在我邀请四个大组前面两排的同学到讲台上来……,同学们发现老师的活动受到了限制,我不能随心所欲的活动了,我遇到什么问题了?学生回答:人太多了。教师讲述:如果我们把讲台看成是地球,地球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由于人口过多带来的人口问题。今天我们来共同讨论人口问题。同学们从上节课的人口增长示意图上可以得知,从1830年到1999年,地球上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下面我们看小黑板,看人口增长的速度到底有多快?52第52页共54页 (出示小黑板)按每年全球增长8000万人口计算,那么每天增加()人每小时增加()人每分钟增加()人每秒钟增加()人学生活动、教师评讲。教师讲述:下面再请同学们看两道题目(出示小黑板)1、一节课45分钟,我们上完这节课,全球又将增加多少人?2、按每年全球增加8000万人口计算,再过多少年,人口又要增加10亿?学生演算、回答:我们上完这节课,全球增加6840人。再过12.5年,全球人口又增加10亿。教师讲述:我们江南中学分部、总部、实验分校三个地方的学生加在一起是4000多人,一节课的时间,全球出生6840人,它比江南中学学生的总数还多出近3000人。同学们已经知道,1999年10月12日是地球上60亿人口日,根据刚才同学们计算的结果,以目前人口增长速度,再过12.5年,全球人口又要增加10亿,即到2012年,人口将达到70亿。据人口专家预测,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地球上真是人满为患了。教师提问:全球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会带来那些问题,首先请同学们从书中寻找答案,看那位同学第一个发现。学生回答: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教师提问:全球人口过多,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除了课本上提到以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你认为还会带来什么问题?同学们赶快分小组讨论,52第52页共54页 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家园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3.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4.概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过程能力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对华南虎相关问题的讨论,训练学生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及语言表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物种多样性与人类生存的关系。2.自觉支持和参与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生物多样性概念2.自觉支持和参与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教学策略本节课是《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节,课标要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内容分两大部分: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意义和保护措施。这两部分中,第二部分又分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它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在物种及生态系统的内容之后安排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把学习的知识及时迁移和应用。在第三册中关于遗传的知识、物种形成的知识均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师应当在本节内容中前边学习的相关内容作一有机的整合。学生在学习了必修3的第4章和第5章的基础上,对“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等生态学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等基础知识都已基本掌握,能够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述多层次生命系统的共性,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能够认同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初步形成生态学的观点,确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在能力方面,学生基本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且在以往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收集资料的能力。而且作为生活在广州这个大城市的学生,不仅知识面较广、接触的信息较多;而且均具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如电脑、网络等),可以进行一定范围的资料搜集。教材内容的第一块全球性生态环境的内容作弱化处理,由于小学自然科学、初中生命科学中均有相应的内容,对于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等地球面临的环境危机已经有相当的了解。对于教材中的这块内容,高中的学生显然不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力气来学习。此类相关问题的教学中,应当体现出高学段,不同的能力要求。因此弱化此块内容,而将教学重点放在生物多样性这一版块上。在生物多样性教学板块中,如果按照“概念—价值—威胁—保护”来上课,看起来顺理成章,但如果微调一下次序:按着“事件—概念—威胁—价值—保护”52第52页共54页 的顺序,则通过事件引起学生对概念探究的欲望,探究概念之后,再面对多样性受到威胁的现实。生物多样性是否有存在的价值与必要?在此疑问的基础上,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的方法与途径更易于接受。教材处理的原则是引起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进而全方位地理解多样性的概念。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才会对现状痛心,责任感自然油然而生!本节课内容因认知难度不大,主要在于学生形成关注生物多样性和支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推动学生在三个层次上学习。第一,感受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我国幅员辽阔,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大国时,运用视频效果;第二,辅助性、拓展性知识,运用PPT;第三,开展研讨活动,学生进行口头交流。导入设计一(播放视频1:有关2005年7月26日~8月8日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发现者航天飞机的部分活动情况)教师提问:人类为什么要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制造航天飞机,去探索太空呢?学生回答:为了人类技术发展的需要,为了探究宇宙的奥秘、认识世界的需要;为了获得有关问题的科学资料,比如生命的起源;为了新的资源,为了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为了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教师肯定同学的回答,沿着同学的思路,继续播放视频2——从太空拍摄的地球)教师提问:为什么说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学生讨论回答:地球是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是大家的,是一个整体的存在,任何个人或国家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都会涉及到整个地球……推进新课教师:我们既然有了美丽的家园,为什么还要在太空中寻找?(播放视频3:各种地球环境遭到破坏的景象)要求学生完成:(1)归纳现在地球上有哪些具体的环境问题。(2)请同学谈看过视频资料的感受。(3)选择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根据自己的学科知识和课外知识,说说它的成因和后果。学生回答:(略)师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什么就破坏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这需要从生物的多样性谈起。师哪位同学尝试回答一下你所理解的生物多样性?学生回答:(略)(学生阅读后直接讲解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的内容和涵义: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教师提问:生物的多样性到底有什么价值呢?请同学阅读教材的“思考与讨论”,相互探讨,发表意见。导入设计二展示南方遭遇冻雨、冰雹袭击的图片,以及北京因沙尘暴影响,午后的街头一片昏黄,而被网友戏称“北京下土了”的图片。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1、为什么我们的气候发生了这么多不寻常的变化?2、我们的地球还出现了哪些生态环境问题?3、我们应该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学生讨论后回答:(略)通过课件文字,向学生展示全球性生态问题,并让学生分析书上的全球性生态问题,从而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看法。52第52页共54页 展示不同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图片,请学生分析具体属于什么问题及可能的形成原因。展示本世纪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什么会形成这些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分别可能有哪些?学生回答: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52第52页共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