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50 KB
  • 8页

面对高考中学生物教学中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法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学生物教学中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法方微二十一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为了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必须培养出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因此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其中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国内外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来看,首要的发展趋势是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贯彻启发式教学法。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在重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十分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法常常采用启发式诱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发现,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在启发式教学中,启发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将这些方法根据生物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能很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根据在多年教学过程中的探索,本人总结出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法有下列几种:㈠期望启发一直以来,生物科在中学阶段均被视为副科,恢复生物科的高考之后,高中学生对生物科的重视才有所加强,但初中生物科仍然没有中考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刚踏进初中一年级时,就可以采用期望启发法,因为此时他们尚未接收来自中考的信息,学校、家长也还未曾施与他们中考的巨大压力,他们学与不学,在于他们是否有兴趣和积极性。8 要对学生进行期望启发,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用生物科的独特魅力来吸引他们,使他们将兴趣作为学习生物的目的。例如可以用生物科学的发展前景来吸引他们,并举出目前在生物领域的一些新发现加以说明。如:人类遗传密码的破译、克隆工程、转基因食品等。通过这些备受世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调动起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使学生将学习生物作为一种期望、一种目标,立志以后要在生物科学领域有一番作为。以上是从大的期望来启发学生,其实还可从小处入手进行启发。生物科与其他科目相比具有靠近生活性和切身关系性的特点,生活中的许多知识都与生物有关,而且我们本身就是生物体,所以生物学得好,就可以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还可以知道怎样去维持本身的健康。本人在初一和初二教生物课和健康教育课时,就是以这种期望启发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不少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不仅课堂上反映积极,而且一下课就围住我问一些日常生活遇到的与生物科学有关的事。㈡设问启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启发,可以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这种设问启发法是教学中最常见的启发式教学法,然而此法的运用也应有一定的技巧:首先,问题必需紧靠教材,且要做到具有科学性、严密性,难度要适中,还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学生回答问题时,不仅要学生答出正确答案,而且要将思考问题的思路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传授给学生,而后者才真正达到了启发的目的。我们可以把这种通过教师连续提问题,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逐步深入的回答后既自己获得正确的答案,又掌握解题思路的方法称为——8 苏格拉底式启发法。因为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通常不正面回答,而是通过连番反问让学生自己思考、研究后得出答案。这可以看出哲学的意义与我们教学的意义的相似之处:哲学的意义不在于答案而在于过程,我们教学的意义并不只在于教给学生有限的知识,而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下面这个例子就是苏格拉底式启发法的成功应用:比如教师在讲完“细胞器”之后提出问题:人的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和肾小囊壁上皮细胞相比,哪一种细胞器比较多?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地回答:“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更有的学生干脆干瞪着眼等老师公布答案。教师让学生静下来后开始进行启发提问:教师:仔细想想,肾小管和肾小囊各自完成什么功能?学生:肾小管的功能进行重吸收作用,肾小囊和肾小球共同完成滤过作用。教师:重吸收作用和滤过作用相比,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学生: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的。教师: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什么?学生:需要载体的协助和消耗能量。教师:能量主要从哪里来?学生:从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出来。教师: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哪里?学生:线粒体。噢,肾小管壁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比较多。就这样,学生从教师的设问启发中获得正确答案,更获得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学习的兴趣。㈢迁移启发8 生物科学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每一个知识点都会与其它知识发生联系。在学习的过程中,先前学习过的知识内容对于以后的学习所产生的某种影响叫做迁移。这种影响有消极的一面,起着干扰作用的,称为负迁移;也有积极的一面,起着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在教学新知识之前中,教师要分析学生学过的知识内容,分析哪些对新知识的传授有干扰作用,哪些有促进作用,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防止负迁移而促进正迁移,这种启发方法称为迁移启发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启发法。例如:在高中生物课讲到遗传的规律时,要理解遗传规律的实质,必须和减数分裂联系在一起。在学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并迁移到减数分裂时,教师必须强调: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时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时随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是经过复制形成的两个相同基因的分离,而不是等位基因的分离。这样强调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为何具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个体上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只有两种类型的精子,而不是四种类型。然而,在学习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时,同样迁移到减数分裂过程中,学习以往两个规律时强调的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等位基因的分离这个观点就会对学生造成干扰。此时,就需要将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和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的细胞图解进行比较,将前者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产生交叉互换后的结果和后者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后的结果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既排除了干扰、掌握了新知识,又巩固了旧知识。8 随着广东省在高考的改革中增加了综合科目,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分析的能力的培养就越来越重要了,不但要在本学科内的迁移,而且要在学科之间迁移分析。由此可见,迁移启发法的应用将越来越广。而且该发的应用要得当,否则就会越迁移越乱,不但新知识没掌握,旧知识也跟着糊涂了。所以,在应用迁移启发法时,要谨遵下面几个原则:教师启发时思路要非常清晰,条理要非常清楚,语言更要简洁明了,还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㈣反话启发有时候学生在对某个知识点掌握得不牢固时,教师常常可以先假设错误的观点是正确的,并用从错误观点推出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启发,让他们获得正确的结论,这种反话正说的方法反而会使他们对该知识点印象深刻,达到巩固的目的。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人体细胞的哪些结构中含有遗传物质:()A.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B.染色体、线粒体C.染色体、线粒体、核糖体D.染色体、叶绿体、核糖体因为学生们都知道: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中都含有遗传物质DNA,但没有考虑到这道题是指人体细胞,于是会选A答案。这时教师可以进行反话启发:“这么说,我们每天只要喝喝矿泉水、晒晒太阳就行了,不用吃饭了!”学生马上就会反应过来:不应该有叶绿体,因为印象较为深刻,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就能作出正确判断。这样的效果,要比正面指出来好得多。㈤实例启发在生物教学中,有些理论非常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如果把它们具体到实例中去启发,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还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8 例如学生在学习生物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时,总是很难理解生物对生存环境都表现为普遍适应的原因是:环境对不定向变异进行定向的自然选择,然后经过逐代的积累和加强的结果。如果再继续讲理论,只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所以不如举出实例启发他们进行思考,除了以书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为例之外,还可以举一个在特殊条件下的自然选择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如以达尔文在印度洋南部的克格伦岛上发现的昆虫为何一般呈现出两种类型——要么翅膀退化、不能飞,要么能飞且翅膀异常发达,让学生参照长颈鹿进化过程的分析进行思考并得出结论。让学生从不同的例子提取出相同的内涵,掌握相应的知识。㈥比较启发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常常对一些有联系、相近的生物现象或生理过程产生混淆,例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以及姐妹染色单体等等。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有联系的现象进行对照分析,启发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达到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认识其本质的目的。8 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为例来说,在学习减数分裂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有丝分裂,因为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特殊形式,两个过程在本质上存在有很多的联系和区别,所以学生在学习减数分裂时常常和有丝分裂的过程产生极大的混乱。因此教师在讲授减数分裂的过程之后,还应该拿它和有丝分裂的过程进行比较,通过对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对比分析让学生巩固了有关的知识。具体方法是:教师先引导学生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有什么相同点,再从发生场所、同源染色体行为、子细胞染色体组数、细胞分裂次数、子细胞类型和树目这几个方面启发学生分析它们的不同点,然后总结出下表,最后还可以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象进行对比,提高学生对生物图象的分析和识别能力。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不同点发生场所动物(精巢或卵巢)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同源染色体行为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出现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无明显行为子细胞染色体数减半不变细胞分裂次数两次一次子细胞类型精子或卵细胞体细胞子细胞数目1︰4或1︰11︰2相同点染色体都复制了一次,出现了纺锤丝㈦直观启发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直观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通过观察或动手操作,获得感性认识,必须感性认识深刻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上升到理性认识。在生物科教学中,直观启发有两种方法:1、直观教具启发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生物挂图、模型、标本甚至是实物以及由教师在课堂上所画的板图对学生进行启发,随着计算机在教学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我们还可以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应用在教学上。2、实验启发8 生物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不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培养学生发现真理的必要途径。在一节综合课中,有时也可以穿插一些实验启发学生思考,理解知识。例如:在讲到反射弧和上行传导束、下行传导束时,就可以让学生做膝跳反射的实验,然后从他们自己感觉到的“小腿不由自主地踢起来”引导他们分析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和上行传导束和下行传导束的作用。在使用直观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各种直观教具和实验的作用,切忌只是走马观花地一晃,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使学生眼花缭乱。以上是七种在生物教学中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其实可以启发学生的教学法还不止这些,比如还有肢体语言启发、练习启发等,而这些方法在运用上可以根据情况交叉组合,以达到最优的启发效果。启发式教学是教学方法的总原则,在课堂的操作中可以融合到不同的教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发现法、演示法、阅读法等当中去。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够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就是好方法。2008年2月20日Inthemoderntime,mainlyin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Foshansteelindustryisthespeeddevelopmentbyleapsandbounds,andhavemaderemarkableachievementsinupstream,butalsofacefactorsofproductionsuchasenergy,rawmaterialcost,continuouslyhighindirectlyleadtocostpressuresinironandsteel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