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50 KB
  • 3页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2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对进行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刘学斌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实际,深入挖掘教材环保内容,充分利用生物实验教学,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积极开展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观念.关键词;结合实际挖掘教材培养提高兴趣环保意识观念地方特色当前存在的一系列令人忧虑的环境问题,诸如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水资源短缺、沙尘暴、泥石流、厄尔尼诺现象等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温室效应.白色污染.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水及生活垃圾造成的尘埃等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身体健康,环境问题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环境保护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义务教育生物课程也要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埃养目标.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积极开展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因此,保护环境、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初中生物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下面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以课堂为主阵地,将环境意识渗透到知识教学中去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应以课本为主要依据。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智能教育、道德教育、行为教育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教材以大量的篇幅讲述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阐述环境问题的现状、起因与解决办法,揭示人地互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这便是智能教育内容。同时,教材告诉我们,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通过破坏环境来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从而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让学生自觉养成环境保护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依托教材进行环保教育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教学既是一种科学探究活动,又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在学习“蚯蚓对土壤的耕耘”实验时,可事先安排学生自己课下到一些花草下面的土壤里挖掘蚯蚓,先观察一下蚯蚓的外部形态及爬行特点。当实验完毕后嘱咐学生将蚯蚓放回大自然中;在做完“观察蝗虫”的试验后,也要学生将蝗虫放回大自然中。这样通过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环境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观念和行为习惯,而不是专业技术教育。所以教学方法应由传统的灌输式讲授知识,转为启发的探究式教学,合作性学习。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量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明白每一人的生活,都是与其他生物息息相关的,必须爱护它们,让它们在一个好的环境中生长,自己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而就有了爱护之心,环保观念也就具备了。组织成立环保小组,具体负责学校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如监督践踏花草、破坏树木的行为及校内卫生等。在班内可指导学生将可以回收的垃圾与不可以回收的垃圾归类放置,并将可回收垃圾“处理”后的收入用于奖励优秀和先进生或添置教学用具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使其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习惯。此外,还可以定期观看有关环境保护的影像、知识讲座以及开展以环境为主题的班会、办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板报等。通过这些形式来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3.深入挖掘教材环保内容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尤其突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生物圈的影响.因此,在中学生物教材中体现环保教育的内容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将环保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充分发挥教材的载体作用.如在介绍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要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1公顷柳衫林每个月可以吸收60千克二氧化硫,1公顷山毛榉林一年阻滞和吸附的粉尘达到一个新的水平60吨还有许多植物如悬铃木.圆柏等,能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再加上产生氧气,涵养水源,减少噪音等作用,绿色植物在净化空气等方面的生态效益是远远超过砍伐这些树木得到的木材的价值的.通过上述事例,可大大激发学生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爱护花草树木,把保护,美化环境法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又如在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节时重点羚指明人类对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因素.联系青藏铁路的建成开通,在强调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明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藏羚羊面临灭绝的境地,进而请学生想想如何采取措施来保护藏羚羊.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爱心及责任感,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在学习‘’计划生育’’时也可以联系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强调人作为生物圈的一员,处于食物链的最高端,也应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一定的数量,保护食物链,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作为人类,不仅不能破坏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还要有计划的控制自身的繁衍,避免因自身的过度繁殖而造成的对其他生物的影响,即人要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样就使学生从实行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的角度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与必要性,进而认同,宣传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4、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地方特色如果只从理论上讲,学生容易产生繁琐枯燥的感觉。教师应从大家身边的事例出发,如适当补充介绍本地当前的环境状况。例如:我县电厂、氮肥厂等厂矿污水污气的排放已严重污染了大气、河水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墙壁上乱涂乱画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这些都是学生身边深切感受到的问题,使他们深刻体会到不进行环保是不行的。5、重视数字的作用在讲“人口与环境”时,列举:当今世界每日增加21.6万人,目前已接近80亿人。我国在1949年时有5.4亿人,建国40多年增加到13亿多,占世界人口的22%。在学习“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时,列举目前生存受到威胁的高等植物有4000—5000种,占我国植物种类的15%—20%,全世界每年灭绝的野生生物达4万余种。我国老虎的数量不足100只,现存大熊猫不过1000头左右,云南的亚洲象不足50头,野生华南虎不足30只等等。二、以实践活动为第二课堂,将环保意识转化为环保行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可以弥补课堂上的缺陷。同时,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深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既理论联系实际,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举办环境教育知识讲座结合国内外重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重大的环保活动举办环境教育知识讲座。如向学生介绍严重威胁世界环境题及环境保护战略措施和远景规划,围绕“人与社会”、“生物与环境”几条主线,开设有关知识讲座。例如“生物多样性保护”、“识鸟、爱鸟、护鸟”、“臭氧层为什么会破洞”、“苏州河污水和水葫芦治理”、“关注沙尘暴”等,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唤醒学生的觉悟,使之意识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2、成立社团组织可以通过学校创办以环保为主题的“校园环境之声”广播站,聚焦校园中的环境思想和环境问题,开设“环保动态”、“我的环保策略”等栏目。班内可成立“环保活动小组”,在年级或全校成立“绿色家园环保协会”。定期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如课前5分钟发布环保信息,开展废旧回收活动等。广播站经常播放潺潺的流水声、清脆的鸟鸣声,给学生带来一份乡野的恬静,告诉学生环保就是一种轻松和优美兼容的事情。3、组织学生参观活动 结合生物学科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环境意识,并将环保意识渗透到整个社会。如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附近典型的污染工厂(如电厂、水泥厂)和受污染湖泊等处参观,与厂里工人和技术人员及湖泊周围的居民交谈,明确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环保的紧迫性。结合春游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考察山林植被和鸟类,对常见植物辨认等。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环保的意识环保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来强化,提高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教育的意识。例如,可配合植树节、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节日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及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等。也可以指导生物兴趣小组对所在地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实践调查,如深入工厂调查废水排放、农贸市场塑料袋的使用及造成的污染、汽车尾气排放等。还可以指导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环境,收集有关园林绿化设计的资料,设计校园绿化方案并开展校内的植物分类、物种挂牌等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直接接触社会,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活动之中去。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又激发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愿望,同时更增加了教育效果。6、开设专题讲座,积极参与环境宣传工作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自然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自然资源的利用、可持续发展、生物生存的空间环境等,都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从报纸、杂志上收集了很多有关环境教育的资料,整理成专题,协助学校做好环境教育宣传工作。利用一些特殊的日子举行专题讲座等。通过举办这些活动,学生对环境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三、通过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正常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做一些探究、调查、资料收集方面的作业.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在讲到“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我让学生回家收集有关人类活动破坏生物圈的例子;在讲到动物部分的内容时,我让学生课下调查由于人类活动面灭绝或数量急剧减少的稀有动物。这样的作业既能够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强化环保意识。地球只有一个.破坏自然进程、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必然是毁灭人类自身。以上是笔者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对于环保教育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新一代的中学生能够真正具备环保意识,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总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联系实际,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应用知识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生物学科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它在环境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无法代替的优势,在当前环境教育普遍展开之时,我们生物教师应该责无旁贷,积极投身,尽已之长把环境保护的知识贯穿于始终,尽一切努力把环保教育落实到实处,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