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50 KB
  • 4页

苦参生物碱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论文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苦参生物碱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论文.freele),具有平喘、解热镇痛、抗病毒、消炎、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等多方面药理活性。其中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抗肿瘤活性最强1。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是中药苦参中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广泛存在于豆科植物苦参、苦豆子及广豆根中。研究表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转移,诱导其凋亡及向正常细胞分化,抑制细胞粘附及血管转移,调节免疫,.freelg/mL氧化苦参碱处理SMMC-7721细胞2~3h后,经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可增加G0/G1期细胞所占百分比,降低S期G2/M期的百分比4。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苦参碱作用K562细胞72h后,4.6%的肿瘤细胞阻滞于G1期5,而S期细胞数明显少;提示苦参碱对细胞产生的抑制是阻止细胞进入S期,使细胞堆积于G0/G1期,因此可以推测,苦参碱可以抑制DNA的合成。1.2作用于相关酶,影响其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是细胞无氧酵解的关键酶,在肿瘤细胞无氧酵解代谢中相当旺盛,有文献报道,白血病患者血清的LDH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其主要来源于白血病细胞,因此,可将LDH活性变化作为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指标之一6。用苦参碱作用于K562细胞后的结果显示,0.2~0.3mg/mL的苦参碱作用后的K562细胞的LDH活性明显小于无苦参碱作用的对照组和0.1mg/mL的苦参碱作用的处理组,3d后达到稳态。可见,苦参碱能降低LDH的活性7,通过降低LDH的活性而阻断肿瘤细胞的无氧酵解,从而阻断肿瘤的发展。2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和凋亡细胞分化障碍是肿瘤细胞的一个重要生物学特征,它是由于正常基因功能受控于错误的表达程序所致8。分化是一个定向的严密调节的程序控制过程,恶性肿瘤是细胞分化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异常表现。苦参碱能明显改变K562细胞的形态。在作用前K562细胞胞体大小不均、形状不规则、多呈圆形、胞浆多有瘤状突起、胞核大而不规则、含数个核仁。0.1mg/mL苦参碱作用5 d后K562细胞胞体变小、胞核变小、染色质密集、核仁消失、核浆比例减小,类似于中幼红和晚幼红细胞,显示苦参提取液能够诱导K562细胞向红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和单核细胞系分化9。1.0mg/mL苦参碱作用24h,30%的K562细胞可出现明显的空泡,并有凋亡小体,末端标记法也检测到凋亡的出现。所以,0.1mg/mL苦参碱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而1.0mg/mL苦参碱能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10,故可以推测,苦参碱在低剂量时诱导细胞分化,而在高剂量时诱导细胞凋亡。苦参碱诱导细胞分化与其抑制细胞周期有密切关系,实验表明,苦参碱作用后,HL-60细胞被阻滞在G1期,从而导致增殖减慢,进而趋向分化11。其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的机制可能与苦参碱上调G1细胞周期负调节因子的表达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下调G1期正调节因子CyclinD1表达及抗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关12。另外,可能与其抑制c-myc基因表达相关13。经苦参碱作用后,HL-60细胞及U251胶质瘤细胞中的c-myc基因表达明显被抑制11,14。3抑制细胞粘附因子的表达及血管内皮细胞转移癌细胞的浸润转移与内皮细胞膜表面的粘附相关,内皮细胞是抗癌的最前沿屏障,癌细胞只有越过内皮细胞才能发生转移。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单层作用,粘附率与转移率呈正相关,而恶性肿瘤都不同程度的表达粘附因子,所以抗肿瘤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粘附因子的表达以及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来抑制肿瘤的生长。3.1抑制粘附因子的表达恶性肿瘤细胞表达不同的粘附因子,粘附机制的失调在肿瘤的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干扰细胞粘附因子与肿瘤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15。细胞粘附分子CD44、CD49在促进癌细胞转移过程中十分重要16。CD44、CD49分子是粘附分子家族中的成员,一些肿瘤在转移的过程中往往伴有CD44、CD49表达的上调。体外实验表明,肿瘤细胞转染过度表达CD44,增加肿瘤转移潜能17。林氏等17研究的结果表明,苦参碱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因子CD44、CD49的表达,从而抑制了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减少肿瘤的转移。研究表明,苦参碱处理后的PG细胞(人肺高转移巨细胞癌细胞系)中CD44、CD49粘附因子表达明显减少,内皮细胞通透性明显降低,表明苦参碱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减轻肿瘤的转移18。3.2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新生血管的形成是肿瘤产生和转移的主要步骤,内皮细胞(VEC)的增殖是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基础,其形成是在肿瘤细胞分泌的许多细胞生长因子的调节下进行的,这些因子中最主要的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19-20。研究发现,通过氧化苦参碱处理后,VEC通透性降低,可能是药物处理后,VEC收缩减轻,细胞连接间的缝隙变小,白蛋白的渗出减少,阻断肿瘤细胞与基质的粘附,减少肿瘤的转移。另外,氧化苦参碱对肿瘤细胞诱导VEC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肺癌和胃癌细胞的条件培养液能促进VEC的增殖,但经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作用后的肺癌和胃癌细胞条件培养液对VEC增殖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氧化苦参碱浓度为1.25~10mg/mL时,抑制率分别为11.1%~37%和8.7%~39.1%21。免疫组化显示,苦参碱大剂量组可抑制S180瘤体内VEGF、bFGF的表达,其对S180肉瘤血管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2。因此推测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可以通过抑制VEGF及bFGF的表达而达到抑制VEC增殖,从而抑制血管形成,进而抑制肿瘤发展,发挥抑瘤作用。4免疫调节作用TH/TS(辅助性T细胞与抑制性T细胞)比值的高低可以反应身体的免疫能力。乳腺癌MA737荷瘤小鼠连续给苦参碱5d后,可明显提高TH/TS比值,说明苦参碱具有免疫调节功能23。研究发现,苦参碱具有生物调节剂(BRM)功能。苦参碱可以加强LAK细胞的免疫效应,提高肿瘤细胞对LAK细胞的敏感性,LAK与苦参碱联合应用,可促进LAK细胞的体内治疗效果24。氧化苦参碱能明显激活NK细胞,而IL-2可诱导原始NK细胞增殖、成熟、表现活性,并增强其裂解靶细胞能力,推测氧化苦参碱可能通过刺激体内IL-2分泌增加这一途径,而提高NK活性,进而达到抑瘤效果25。氧化苦参碱可使胸腺、脾脏有核细胞数明显升高,而且3H-TdR掺入率亦明显增强,说明氧化苦参碱可激活机体免疫细胞,并使之合成增强而通常荷瘤机体免疫功能均下降26,这也是肿瘤放、化疗面对的最大障碍。而氧化苦参碱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辅助措施,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免疫学基础。5作用于抑癌基因及原癌基因bcl-2基因是从B细胞滤泡性淋巴瘤染色体断裂点发现的凋亡抑制基因,对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可以使细胞寿命延长,生长失去平衡,造成细胞数目的积累。在许多肿瘤的发生过程中,bcl-2蛋白表达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27。 研究发现,苦参碱作用HepG2细胞3d后,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调28;利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显示,苦参碱作用后胃腺癌SGC-7901细胞所产生的bcl-2蛋白明显减少。推测苦参碱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与bcl-2原癌基因表达受抑、凋亡增加有关28。p53基因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Finlay等29证明了野生型p53基因的丢失、突变可导致p53蛋白的功能异常,确认了野生型p53基因为抑癌基因。但p53基因突变后,由于其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失去了对细胞生长、凋亡和DNA修复的调控作用,p53基因由抑癌基因转变为癌基因。苦参碱作用于HepG2细胞后,免疫组化法检测野生型p53蛋白的表达,得出用药后野生型p53蛋白的表达增加,随着苦参碱作用浓度增加,野生型p53无论用p53的寡核苷酸探针还是p53c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均检测到其mRNA表达增强27。6小结目前,从传统医学用药中选择高效低毒的抗癌物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是近年来发现的抗癌活性物质,是一种有待开发的多靶点抗肿瘤药物,一系列的研究证实,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可抑制部分肿瘤的增殖和转移。在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以及对分化和凋亡基因的调控上,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亦表现出一定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苦参碱对化疗有减毒作用30,但苦参碱抗肿瘤活性研究目前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临床应用研究的资料较少。由于其抗肿瘤活性的机理复杂,不明之处较多,尤其是其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凋亡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因此,进一步探明苦参生物碱的抗肿瘤作用机理,加强联合用药的研究力度,将是今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